CN105984228A - 液体盒 - Google Patents

液体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4228A
CN105984228A CN201510043507.XA CN201510043507A CN105984228A CN 105984228 A CN105984228 A CN 105984228A CN 201510043507 A CN201510043507 A CN 201510043507A CN 105984228 A CN105984228 A CN 105984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k
liquid chamber
chamber
print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35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4228B (zh
Inventor
塘口卓
林田健太
永野太郎
大石亚矢子
近藤宏史
菅原宏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84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4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4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42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Abstract

液体盒包括:液体腔室;分隔壁,将液体腔室分隔成第一液体腔室和第二液体腔室;连通口,液体能从第一液体腔室通过连通口流动到第二液体腔室;和可移动构件,能在阻挡位置和连通位置之间移动。当可移动构件在阻挡位置中时,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液体从第一液体腔室通过连通口流动到第二液体腔室,并且当可移动构件在连通位置中时,允许液体从第一液体腔室通过连通口流动到第二液体腔室。

Description

液体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盒。
背景技术
已知的喷墨记录设备被构造成通过从喷嘴喷射被存储在墨容器中的墨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存储在墨容器中的墨的粘度可随时间改变。如专利申请公开号JP-09-277560A中描述的已知喷墨记录设备被构造成估计存储在墨容器中的墨的粘度,并且该喷墨记录设备基于估计结果执行优化初步喷射。更具体地,喷墨记录设备被构造成基于自从墨容器被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起逝去的时间和墨容器中剩余的墨量估计墨的粘度。然而,该已知的喷墨记录设备不通过直接测量当墨在墨容器中移动时获得的物理量来估计粘度。而且,该已知的喷墨记录设备不能估计在尚未被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且未被使用的墨容器中存储的墨的粘度。
发明内容
因此,已经出现对克服相关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缺陷的液体盒的需求。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可通过更直接的测量估计在液体盒中存储的液体的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液体盒包括: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对;液体腔室,所述液体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并且所述液体腔室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腔室中存储液体;供液部,所述供液部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处,并且所述供液部被构造成将液体从所述液体腔室的内部供应到所述液体腔室的外部;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液体腔室分隔成第一液体腔室和第二液体腔室;连通口,液体能够从所述第一液体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口流动到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和可打开构件,所述可打开构件封闭所述连通口,并且所述可打开构件能够打开以打开所述连通口。
通过该构造,当连通口被打开时,液体从第一液体腔室通过连通口移动到第二液体腔室。液体从第一液体腔室到第二液体腔室移动的流率根据液体腔室中液体的粘度而改变。通过测量能够规定液体流率的物理量,可估计存储在液体腔室中的液体的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液体盒包括: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对;液体腔室,所述液体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并且所述液体腔室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腔室中存储液体;供液部,所述供液部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处,并且所述供液部被构造成将液体从所述液体腔室的内部供应到所述液体腔室的外部;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液体腔室分隔成第一液体腔室和第二液体腔室;连通口,液体能够从所述第一液体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口流动到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和可移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构件能够在阻挡位置和连通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阻挡位置中时,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液体从所述第一液体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口流动到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当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连通位置中时,允许液体从所述第一液体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口流动到所述第二液体腔室。
通过该构造,当可移动构件从阻挡位置移动到连通位置时,液体从第一液体腔室通过连通口移动到第二液体腔室。液体从第一液体腔室移动到第二液体腔室的流率根据液体腔室中的液体的粘度改变。通过测量能够规定液体流率的物理量,可估计存储在液体腔室中的液体的粘度。
可选地,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通过所述第一液体腔室和所述第二液体腔室之间的压力差的改变而移动。
可选地,所述供液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供液口,其中所述供液口和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准。
可选地,所述液体盒进一步包括阀构件,所述阀构件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供液部具有供液口,其中,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阀构件被构造成封闭所述供液口,并且,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阀构件被构造成打开所述供液口,其中,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阻挡位置中,并且,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连通位置中。
可选地,所述可移动构件被连接到所述阀构件。
可选地,所述连通位置离所述第二外表面比所述阻挡位置离所述第二外表面近。
可选地,当所述可移动构件初始在所述阻挡位置中时,所述第一液体腔室中存储液体,所述第二液体腔室中不存储液体。
可选地,当所述可移动构件初始在所述阻挡位置中时,所述第一液体腔室具有第一初始液体量,所述第一初始液体量具有第一初始液体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具有第二初始液体量,所述第二初始液体量具有第二初始液体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初始液体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初始液体表面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液体盒包括: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对;液体腔室,所述液体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并且所述液体腔室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腔室中存储液体;供液部,所述供液部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处,并且所述供液部被构造成将液体从所述液体腔室的内部供应到所述液体腔室的外部;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液体腔室分隔成第一液体腔室和第二液体腔室,其中所述分隔壁具有第一厚度;连通口,液体能够从所述第一液体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口流动到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和可破裂壁,所述可破裂壁封闭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可破裂壁具有比所述第一厚度小的第二厚度。
通过该构造,当可破裂壁破裂时,液体从第一液体腔室通过连通口移动到第二液体腔室。液体从第一液体腔室移动到第二液体腔室的流率根据液体腔室中液体的粘度改变。通过测量能够规定液体流率的物理量,可估计液体腔室中存储的液体的粘度。
可选地,所述分隔壁具有第一厚度,并且所述可破裂壁具有比所述第一厚度小的第二厚度。
可选地,所述供液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供液口,其中所述供液口和所述可破裂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准。
可选地,所述液体盒进一步包括尖头构件,所述尖头构件能够在等待位置和破裂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尖头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尖头构件从所述等待位置移动到所述破裂位置时,所述尖头构件穿透并破坏所述可破裂壁,以便打开所述连通口。
可选地,权利要求所述的液体盒进一步包括阀构件,所述阀构件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供液部具有供液口,其中,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阀构件被构造成封闭所述供液口,并且,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阀构件被构造成打开所述供液口,其中,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尖头构件在所述等待位置中,并且,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尖头构件在所述破裂位置中。
可选地,所述尖头构件被连接到所述阀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体腔室中存储液体,所述第二液体腔室中不存储液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体腔室具有第一初始液体量,所述第一初始液体量具有第一初始液体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具有第二初始液体量,所述第二初始液体量具有第二初始液体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初始液体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初始液体表面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液体盒进一步包括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壁,并且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被构造成允许光经通过,其中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包括表面,并且当所述表面不接触所述第二液体腔室中的液体时,所述表面对于通过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的光具有第一反射率,并且当所述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液体腔室中的液体时,所述表面对于通过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的光具有第二反射率,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率与所述第二反射率不同。
可选地,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位于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液体盒进一步包括反射构件,所述反射构件被构造成将光朝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反射。
可选地,所述液体盒进一步包括光引导构件,所述光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将光朝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引导。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体腔室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连通口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液体盒的下半部中,并且所述第一液体腔室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液体盒的上半部中。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理解本发明、本发明满足的需要及其目的、特征和优势,现在结合附图对以下描述进行参考。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盒安装部和墨盒的打印机的示意剖面图。
图2是部分切开的盒安装部的透视图,示出盒安装部的端面。
图3A是墨盒的透视图,其中膜被焊接到框架。图3B是墨盒的分解透视图,其中膜被从框架拆除。
图4是打印机的功能框图。
图5A是在墨盒插入到盒安装部期间,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图5B是当墨盒到盒安装部的安装刚完成时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图5C是当墨盒到盒安装部的安装已完成且第二墨腔室的墨表面到达检测位置时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
图6是当盒安装部的盖打开且安装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时由控制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当图6的处理已完成且盒安装部的盖被关闭时由控制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A是在墨盒插入到盒安装部期间,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的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图8B是当墨盒到盒安装部的安装刚完成时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的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图8C是当墨盒到盒安装部的安装已完成且第二墨腔室的墨表面到达检测位置时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的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
图9是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剖分切开的盒安装部的透视图,示出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的盒安装部的端面。
图11A是在墨盒插入到盒安装部期间,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的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图11B是当墨盒到盒安装部的安装刚完成时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的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图11C是当墨盒到盒安装部的安装已完成且第一墨腔室的墨表面落到检测位置之下时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的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
图12是根据第变三型例的墨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13A是在墨盒插入到盒安装部期间,根据第三变型实施例的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图13B是当墨盒到盒安装部的安装刚完成时根据第三变型实施例的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图13C是当墨盒到盒安装部的安装已完成且第一墨腔室的墨表面落到检测位置之下时根据第三变型实施例的墨盒和盒安装部的剖面图。
图14A是根据第四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剖面图,其中阀构件在关闭位置中且可移动构件在阻挡位置中。图14B是根据第四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剖面图,其中阀构件在打开位置中且可移动构件在连通位置中。
图15A是根据第五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剖面图,其中尖头构件在等待位置中。图15B是根据第五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剖面图,其中尖头构件在破裂位置中。
图16A是根据第六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局部透视图,其中墨盒被沿与宽度方向51和高度方向52平行的平面切开,并且第二墨腔室的墨表面没到达检测位置。图16B是根据第六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局部透视图,其中墨盒被沿与宽度方向51和高度方向52平行的平面切开,并且第二墨腔室的墨表面到达检测位置。
图17A是根据第七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局部透视图,其中墨盒被沿与宽度方向51和高度方向52平行的平面切开,并且第二墨腔室的墨表面没到达检测位置。图17B是根据第七变型实施例的墨盒的局部透视图,其中墨盒被沿与宽度方向51和高度方向52平行的平面切开,并且第二墨腔室的墨表面到达检测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图1-17B可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特征和优势,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应部件。
[打印机10]
参考图1,液体消耗设备例如打印机10是被构造成通过将墨滴选择性地喷射在一张记录纸上而在该张记录纸上记录图像的喷墨打印机。打印机10包括液体消耗部例如记录头21、供墨装置100以及连接记录头21和供墨装置100的墨管20。供墨装置100包括盒安装部110。盒安装部110被构造成允许液体容器或液体盒例如墨盒30被安装在该盒安装部110中。盒安装部110具有开口112,盒安装部110的内部经由开口112暴露到盒安装部110的外部。墨盒30被构造成:经由开口112在插入方向56上插入到盒安装部110中,以及经由开口112在拆除方向55上从盒安装部110拆除。
墨盒30被构造成存储由打印机10使用的墨。当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已经完成时,墨盒30和记录头21经由墨管20流体连接。记录头21包括副容器28。副容器28被构造成临时存储从墨盒30经由墨管20供应的墨。记录头21包括喷嘴29,并且被构造成通过喷嘴29选择性地喷射从副容器28供应的墨。更具体地,记录头21包括头控制板21A和与喷嘴29对应的压电致动器29A,头控制板21A被构造成将驱动电压选择性地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如此,墨被从喷嘴29喷射。
打印机10包括馈纸盘15、馈纸辊23、输送辊对25、压盘26、排出辊对27和排出盘16。从馈纸盘15经由输送辊对25、压盘26和排出辊对27直到排出盘16形成输送路径24。馈纸辊23被构造成将一张记录纸从馈纸盘15馈送到输送路径24。输送辊对25被构造成将从馈纸盘15馈送的该张记录纸输送到压盘26上。记录头21被构造成将墨选择性地喷射到通过压盘26上方的该张记录纸上。因此,图像被记录在该张记录纸上。已通过压盘26上方的该张记录纸被排出辊对27排出到被设置在输送路径24的最下游侧处的纸排出盘16。
[供墨装置100]
参考图1,打印机10包括供墨装置100。供墨装置100被构造成将墨供应到记录头21。供墨装置100包括盒安装部110,墨盒30能够安装至该盒安装部110。盒安装部110包括:壳体101;纵向物体例如中空管102;检测器例如传感器103;安装检测器例如安装传感器107;和杆114。在图1中,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已完成。参考图2,盒安装部110被构造成容纳分别存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墨的四个墨盒30。四个中空管102、四个传感器103、四个安装传感器107和四个杆114被设置在盒安装部110处,与四个墨盒30对应。
[中空管102]
盒安装部110的壳体101具有被形成为贯穿壳体101的一个面的开口112。壳体101包括与该开口112对置的端面。参考图1和图2,中空管102从壳体101的端面在拆除方向55上延伸。中空管102位于壳体101的端面处且在与墨盒30的供墨部60(后面描述)对应的位置处。中空管102是具有形成在该中空管102中的液体路径的树脂管。中空管102具有近端和远端。中空管102具有被形成为贯穿中空管102的远端侧的开口,墨管20被连接到中空管102的近端侧。当中空管102被插入墨盒30的供墨部60时,允许存储在墨盒30中的墨经由中空管102流入墨管20。
打印机10包括盖(未示出),该盖被构造成选择性地覆盖盒安装部110的开口112和不覆盖开口112使得开口112暴露到打印机10的外部。盖由壳体101或由打印机10的外部壳体支撑,使得盖能够被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当盖被打开时,开口112暴露到打印机10的外部。当盖被打开时,使用者能够将墨盒30通过开口112插入到盒安装部110中,并且能够将墨盒30通过开口112从盒安装部110拆除。当盖被关闭时,开口112被覆盖并且墨盒30不能被插入盒安装部110或从盒安装部110拆除。
在该描述中,当描述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意味着墨盒3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盒安装部110中,更具体地,位于壳体101中。因此,被插入盒安装部110的墨盒30也是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的墨盒30的例子。另一方面,当描述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已完成时,意味着墨盒30处于打印机10能够执行图像记录的状态。因为,当墨盒30处于该状态时,从墨盒30到记录头21的墨供应至少是可能的,优选地墨盒30被锁定使得墨盒30相对于盒安装部110的移动被限制或在盖关闭的情况下墨盒30位于盒安装部110中。
[传感器103]
参考图2,传感器103位于中空管102的上方,并且从壳体101的端面在拆除方向55上延伸。传感器103包括在宽度方向51上对准的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在宽度方向51上彼此面对。光发射部104被构造成朝光接收部105发射光例如可见、红外和/或紫外光,而光接收部105被构造成接收由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当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已完成时,墨盒30位于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之间。换言之,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被设置成当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已完成时在墨盒30位于该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间的情况下彼此面对。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位置是在墨盒30内的如下位置:当墨盒30到盒安装部100的安装已完成时,与在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之间延伸的假想线相交的位置。换言之,检测位置与在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之间延伸的光路相交。换言之,传感器103被定位成面对检测位置。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103被定位成当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已完成时面对墨盒30。在另一实施例中,传感器103被定位成当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装部110中时面对墨盒30。即,传感器103被定位成面对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的墨盒30,并且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检测位置与在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之间的延伸的光路相交。
传感器103被构造成基于光接收部105接收的光的强度输出不同的检测信号。传感器103被构造成:当光接收部105接收的光的强度低于预定强度时,该传感器103输出低电平信号即电平低于预定阈值的信号。传感器103被构造成:当光接收部105接收的光的强度大于或等于预定强度时,该传感器103输出高电平信号即电平高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信号。
[安装传感器107]
参考图1和2,安装传感器107位于墨盒30在盒安装部110中的插入路径中的安装检测位置中。当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装部110时,墨盒30在插入路径中移动。在该实施例中,安装传感器107位于壳体101的端面处。安装传感器107被构造成基于墨盒30在安装检测位置中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输出不同的检测信号。在该实施例中,安装传感器107被定位成使得当墨盒30到盒安装部100的安装已完成时,墨盒30位于安装检测位置中。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传感器107是机械传感器。当安装传感器107不被墨盒30的前壁40(后面描述)推动时,安装传感器107输出表示墨盒30不在安装检测位置中的低电平信号。当安装传感器107被墨盒30的前壁40推动时,安装传感器107输出表示墨盒30在安盒检测位置中的高电平信号。安装传感器107不限于机械传感器,而可以是光学传感器、电动传感器或任何其它已知传感器。
[杆114]
参考图1和图2,杆114位于中空管102的上方,并且从壳体101的端面在拆除方向55上延伸。杆114位于壳体101的端面处,并且在与墨盒30的空气连通口65(后面描述)对应的位置处。当杆114被插入通过空气连通口65时,墨盒30的内部与墨盒30外部的大气流体连通。
[墨盒30]
参考图3A和3B,墨盒30包括:框架31,该框架31具有形成在该框架31中的液体腔室(例如墨腔室36);和供液部(例如从框架31延伸的供墨部60)。墨盒30被构造成将存储于墨腔室36中的墨经由供墨部60供应到墨盒30的外部。墨盒30被构造成:在墨盒30在竖立位置中时,如图3A所示,其中墨盒30的顶面面向上而墨盒30的底面面向下,将墨盒30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插入盒安装部110和从盒安装部110拆除。在该实施例中,插入拆除方向50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插入方向56是插入拆除方向50的例子。拆除方向55是插入拆除方向50的例子。插入方向56和拆除方向55是相反方向。在另一实施例中,插入拆除方向50可不恰好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可在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
框架3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其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51上的尺寸小于其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52上的尺寸和其在深度方向(前后方向)53上的尺寸中的每一个。宽度方向51、高度方向52和深度方向53彼此垂直。宽度方向51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深度方向53在水平方向上延伸。高度方向52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插入拆除方向50与深度方向53平行。框架31包括前壁40、后壁41、顶壁39、底壁42和右壁38。当在深度方向53上观察时,前壁40和后壁41至少部分重叠。当在高度方向52上观察时,顶壁39和底壁42至少部分重叠。右壁38位于框架31的就宽度方向51而言的一侧上。在该实施例中,当从前壁40侧观察框架31时,右壁38位于框架31的右侧。当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装部110中时,前壁40位于墨盒30的前侧,后壁41位于墨盒30的后侧。当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装部110中时,前壁40朝向插入方向56取向,后壁41朝向拆除方向55取向。后壁41被定位成在拆除方向55上离开前壁40。框架31包括前外表面、后外表面、顶外表面、底外表面和右外表面。前壁40包括前外表面,后壁41包括后外表面,顶壁39包括顶外表面,底壁42包括底外表面,右壁38包括右外表面。
顶壁39被连接到前壁40的上端、后壁41的上端和右壁38的上端。底壁42被连接到前壁40的下端、后壁41的下端和右壁38的下端。右壁38被连接到前壁40的右端、后壁41的右端、顶壁39的右端和底壁42的右端。框架31的就宽度方向51而言的另一侧敞开。在该实施例中,框架31的左侧敞开,当从前壁40侧观察框架31时该框架31的左侧位于框架31的左侧。框架31包括从右壁38的内表面向框架31的左侧在宽度方向51上延伸的分隔壁45。分隔壁45包括在高度方向52上延伸的第一壁45A和在深度方向53上延伸的第二壁45B。第一壁45A大致与前壁40平行地延伸,第二壁45B大致与顶壁39平行地延伸。第一壁45A被定位成在深度方向53上离开前壁40。第一壁45A具有上端和被连接到底壁42的下端。第二壁45B被定位成在高度方向52上离开顶壁39。第二壁45B的一端被连接到第一壁45A的上端,另一端被连接到前壁40。框架31的每一个壁允许从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通过。
墨盒30包括左壁37,该左壁37被连接到框架31的就宽度方向51而言的左侧。在该实施例中,左壁37是膜44。当在宽度方向51上观察时,膜44和框架31具有几乎相同的外轮廓。膜44通过热被焊接到前壁40的左端、后壁41的左端、顶壁39的左端、底壁42的左端和分隔壁45的左端。如此,能够在由前壁40、后壁41、顶壁39、底壁42、右壁38和左壁37(膜44)限定的墨腔室36中存储墨。左壁37(膜44)允许从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通过。墨盒30可以包括从外侧覆盖膜44的盖。在这种情况下,盖还允许从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通过。
在该实施例中,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阻挡从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更具体地,当墨体在检测位置中时,由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到达墨体的在与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51)上的一侧,从墨体另一侧出来且到达传感器103的光接收部105的光量(强度)小于预定量(强度)例如零。光的阻挡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由于墨体完全阻止光在与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宽度方向51上通过该墨体,由于墨体吸收一定量的光、由于墨体散射光,或者由于另一现象。另一方面,当墨体不在检测位置中且由传感器103的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到达墨盒30的在与插入拆除方向50垂直的宽度方向51上的一侧时,从墨盒30的另一侧出来且到达传感器103的光接收部105的光量(强度)大于或等于预定量(强度)。如此,到达传感器103的光接收部105的光量(强度)取决于墨体是否在检测位置中。
[供墨部60]
参考图1、3A和3B,供墨部60从前壁40的前外表面在插入方向56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供墨部60具有筒形形状。供墨部60具有在前壁40处的近端和与近端相对的远端。供墨部60具有形成在远端处的供液口例如供墨口61。供墨口61在深度方向53上延伸。供墨部60具有内部空间,并且该内部空间能够经由供墨口61与墨盒30的外部流体连通。供墨部60的内部空间在近端侧处与框架31的内部空间即墨腔室36流体连通。墨腔室36能够经由供墨部60与墨盒30的外部流体连通。在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之前,供墨口61由可破裂壁例如膜61A(见图5A)封闭。中空管102被构造成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穿透且破坏膜61A。膜61A具有弹性,例如可以是橡胶膜。当中空管102被插入穿过膜61A时,膜61A紧密地接触中空管102的外表面。当中空管102被插入墨盒30的供墨部60时,允许存储在墨盒30中的墨经由中空管102流入墨管20。当中空管102被从膜61A拆除时,膜61A的由于中空管102的穿透而形成的开口能够由于膜61A的弹性而闭合。
在该描述中,当描述供墨口61被设置在前壁40处时,至少意味着供墨口61穿透前壁40,或者供墨口61被设置在从前壁40在插入方向56上延伸的供墨部60的远端处,或者供墨口61被设置在从前壁40在拆除方向55上延伸的突起的远端处。
[空气连通口65]
参考图1、3A和3B,墨盒30包括被形成为贯穿框架31的前壁40的空气连通口65。空气连通口65被构造成使墨腔室36与墨盒30外部的大气流体连通。空气连通口65位于供墨部60的上方,并且在深度方向53上延伸穿过框架31的前壁40。空气连通口65还位于分隔壁45的第二壁45B的上方。而且,空气连通口65在与盒安装部110的杆114对应的位置中。在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之前,空气连通口65被可破裂壁例如膜65A封闭(见图5A)。杆114被构造成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穿透且破坏膜65A。当杆114被插入穿过膜65A和空气连通口65时,墨腔室36、更具体地第一墨腔室36A通过空气连通口65与墨盒30外部的大气流体连通。
在该描述中,当描述空气连通口65被设置在前壁40处时,至少意味着空气连通口65穿过前壁40,或者空气连通口65被设置在从前壁40在插入方向56上延伸的突起的远端处,或者空气连通口65被设置在从前壁40在拆除方向55上延伸的突起的远端处。
[墨腔室36]
参考图1和图3B,墨腔室36被分隔成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墨腔室36A被定位成离第一壁40比第一壁45A离第一壁40远。换言之,第一壁45A位于第一墨腔室36A和前壁40之间。而且,第二墨腔室36B被定位成离前壁40比第一壁45A离前壁40近。换言之,第二墨腔室36B位于第一壁45A和前壁40之间。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在两者之间夹着第一壁45A的情况下在插入拆除方向50上对准。
第一壁45A具有连通口45C,该连通口45C被形成为贯穿第一壁45A。连通口45C在深度方向53上延伸。供墨口61和连通口45C在深度方向53上对准。换言之,连通口45C在穿过供墨口61且在深度方向53(拆除方向55)上延伸的线上。连通口45C的直径大于中空管102的外径。连通口45C位于墨盒30的下半部中。第一墨腔室36A的一部分和第二墨腔室36B的一部分位于墨腔室30的上半部中。因此,第一墨腔室36的该部分和第二墨腔室36B的该部分位于连通口45C上方。墨盒30包括阀机构70,连通口45C由阀机构70选择性地打开和封闭。当连通口45C打开时,使得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流体连通,使得墨能够从第一墨腔室36A通过连通口45C流动到第二墨腔室36B。
阀机构70包括可移动构件71和偏压构件例如螺旋弹簧72。可移动构件71具有直径大于连通口45C的直径的圆柱形状。可移动构件71被设置在第一墨腔室36A中在深度方向53(插入方向56)上面对连通口45C。可移动构件71和供墨口61在深度方向53上对准。可移动构件71能够在阻挡位置和连通位置之间移动。当可移动构件71在阻挡位置中时,可移动构件71接触第一壁45A的包围连通口45C的一部分,从而阻挡连通口45C。当可移动构件71在连通位置中时,可移动构件71被定位成离开第一壁45A的包围连通口45C的所述一部分,从而打开连通口45C。在该实施例中,连通位置离后壁41的后外表面比阻挡位置离后壁41的后外表面近。螺旋弹簧72具有在第一墨腔室36A中接触框架31的面向插入方向56的表面的第一端和接触可移动构件71的面向拆除方向55的后表面的第二端。螺旋弹簧72被构造成将可移动构件71在插入方向56上偏压到阻挡位置。螺旋弹簧72是偏压构件的示例且可由片簧、树脂弹簧等代替。
在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之前,即当可移动构件71初始在阻挡位置中时,第一墨腔室36A中存储第一初始墨量,并且第二墨腔室36B中存储第二初始墨量。第二初始墨量可以是零,即第二墨腔室36B中可不存储墨。第一墨腔室36A中的第一初始墨量具有第一初始墨表面,当第二初始墨量不是零时,第二墨腔室36B中的第二初始墨量具有第二初始墨表面。第一初始墨表面位于第二初始墨表面上方。第二墨腔室36B具有当连通口45C打开后被墨填充的空间。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初始量是零。
第二壁45A具有开口45D,该开口45D被形成为贯穿第二壁45A。墨盒30包括被附接到第二壁45B的空气可渗透膜75。空气可渗透膜75覆盖开口45D。空气可渗透膜75允许空气通过,但是阻挡液体通过。因此,空气能够通过开口45D在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之间流动,但是墨通过开口45D在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之间的流动被空气可渗透膜75阻挡。开口45D和空气可渗透膜75位于在第一墨腔室36A中的第一初始墨表面上方。空气可渗透膜75是多孔膜且由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或其它已知材料制成。
[控制器130]
参考图4,打印机10包括控制器130。控制器130包括通过内部总线137彼此连接的CPU131、ROM132、RAM133、EEPROM134和ASIC135。ROM132存储用于使CPU131控制打印机10的各种操作的程序。RAM133被用作用于临时存储用于CPU131的数据和信号以在执行程序中使用的存储区域且作为用于数据处理的工作区域。EEPROM134存储即使在电源关闭后仍保留的设定和标志。一个芯片可以包括CPU131、ROM132、RAM133、EEPROM134和ASIC135,或者一个芯片可以包括CPU131、ROM132、RAM133、EEPROM134和ASIC135中的一些,另一芯片可包括CPU131、ROM132、RAM133、EEPROM134和ASIC135中的另一些。
控制器130被构造成通过驱动马达(未示出)来旋转馈纸辊23、输送辊对25和排出辊对27。控制器130被构造成控制记录头21以从喷嘴29喷射墨。更具体地,控制器130被构造成将表示待被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的驱动电压的值的控制信号发送到头控制板21A。头控制板21A被构造成基于从控制器130接收的控制信号将驱动电压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使得墨被从喷嘴29喷射。打印机10还包括显示器109,并且控制器130被构造成控制显示器109以显示关于打印机10和墨盒30的信息或各种消息。
打印机1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06和盖传感器108,控并且制器130被构造成接收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温度传感器106输出的信号、从安装传感器107输出的检测信号和从盖传感器108输出的信号。温度传感器106被构造成基于温度输出信号。温度传感器106检测温度的位置不限于特定位置。温度传感器106可位于盒安装部110中,或者可位于打印机10的外表面上。盖传感器108被构造成基于用于盒安装部110的开口112的盖是打开还是关闭而输出不同信号。
当盒安装部110的盖被打开时,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装部110中。参考图5A,当墨盒30被插入盒安装部110中时,供墨口61由膜61A封闭且连通口45C由在阻挡位置中的可移动构件71封闭。传感器103将高电平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30,安装传感器107将低电平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30。
参考图5B,当墨盒30被进一步插入盒安装部110时,中空管102穿透并破坏膜61A且进入供墨口60。中空管102然后穿过连通口45C且抵抗螺旋弹簧72的偏压力将可移动构件71在拆除方向55上从阻挡位置推压到连通位置。杆114穿透并破坏膜65A。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墨流出第一墨腔室36A经由被形成在中空管102的远端侧处的开口进入中空管102。而且,墨流出第一墨腔室36A通过连通口45C和中空管102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墨腔室36B。空气经由空气连通口65和开口45D进入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
当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时,墨盒30的前壁40推动安装传感器107。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安装传感器107将高电平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30。就在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之后的时间,尽管墨已开始从第一墨腔室36A流入到第二墨腔室36B,但是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还没到达传感器103的高度,即没到达检测位置。因此,在图5B中描绘的状态下,传感器103将高电平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30。随着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移动到第二墨腔室36B,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墨表面向下移动且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向上移动。参考图5C,当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到达检测位置时,传感器103将低电平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30。换言之,传感器103基于已经从第一墨腔室36A流动到第二墨腔室36B的墨量输出检测信号。最后第一墨腔室36A中墨表面的高度和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的高度变得相同。
当使用者认为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已完成时,使用者关闭盒安装部110的盖以覆盖开口112。即使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未完成,关闭的盖也在插入方向56上接触且推动墨盒30以完成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
[由控制器130执行的处理]
当控制器130从盖传感器108接收到表示盒安装部110的盖被打开的信号且从安装传感器107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控制器130被构造成执行图6的处理。换言之,当盒安装部110的盖被打开且墨盒30被拆除时,图6的处理开始。
如果从安装传感器107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步骤S1:是),在步骤S2,控制器130开始测量过渡时间。如果从安装传感器107输出的检测信号不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步骤S1:否),控制器130执行步骤S10的处理(后面描述)。例如,从安装传感器107输出的检测信号不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步骤S1:否)的情形与新墨盒30没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的情形对应。
接下来,在步骤S3,控制器130确定从控制器130开始测量过渡时间开始逝去的时间起是否已经超过预定最大时间。如果逝去的时间已经超过最大时间(步骤S3:是),则控制器130执行步骤S5的处理(后面描述)。如果逝去的时间不超出最大时间(步骤S3:否),则在步骤S4,控制器130确定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是否从高电平信号改变为低电平信号。如果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不从高电平信号改变为低电平信号(步骤S4:否),则控制器130再次执行步骤S3的处理。如果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信号改变为低电平信号(步骤S4:是),则在步骤S5,控制器130确定过渡时间。
过渡时间是从安装传感器107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步骤S1:是)时到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信号改变为低电平信号(步骤S4:是)时的时段。换言之,过渡时间是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在两个点之间移动所需的时间。在该实施例中,过渡时间是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从零高度点移动到与检测位置对应的点所需的时间。换言之,控制器130测量从安装传感器107输出高电平信号时到从传感器103输出低电平信号时的过渡时间。如果逝去的时间已超出最大时间(步骤S3:是),则控制器130将最大时间认为是过渡时间。
逝去的时间已经超出最大时间的情形(步骤S3:是)与如下情形对应:即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经由连通口45C很慢地流动到第二墨腔室36B,或者不从第一墨腔室36A流动到第二墨腔室36B。墨缓慢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的粘度变高。
当连通口45C打开使得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经由连通口45C流体连通的定时和来自安装传感器107的输出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的定时相同或接近。因此,后者的定时被推定为前者的定时。控制器130测量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从当从安装传感器107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时移动到当墨表面到达检测位置时所需的时间作为过渡时间。该过渡时间被推定为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从零高度点移动到与检测位置对应的点所需的时间。
接下来,在步骤S6,控制器130重新设定错误标志,即将错误标志设定为“关”。当过渡时间不在阈值范围内时,错误标志被设定为“开”(步骤S8:否)。为每个墨腔室30设定错误标志。控制器130将错误标志存储在EEPROM134中。
接下来,在步骤S7,控制器130基于从温度传感器106输出的信号确定阈值范围。将阈值范围与过渡时间进行比较以估计存储在墨腔室36中的墨的粘度。如果从温度传感器106输出的信号表示温度相对高,则控制器130将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中的至少一个设定地较低。换言之,如果从温度传感器106输出的信号表示温度相对低,则控制器130将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中的至少一个设定地较高。
接下来,在步骤S8,控制器130比较步骤S5确定的过渡时间与步骤S7确定的阈值范围,并且确定过渡时间是否在阈值范围内。如果过渡时间低于下限值,则估计墨的粘度太低。如果过渡时间高于上限值,则估计墨的粘度太高。如果过渡时间在阈值范围之外(步骤S8:否),在步骤S9,控制器130将错误标志设定为“开”。如果过渡时间在阈值范围内(步骤S8:是),则控制器130跳过步骤S9的处理。
接下来,在步骤S10,控制器130确定盖传感器108是否输出表示盒安装部110的盖被关闭的信号。如果确定盖打开(步骤S10:否),则控制器130重复步骤S1的处理和紧随步骤S1之后的处理。如果确定盖被关闭(步骤S10:是),则在步骤S11,控制器130确定从在步骤S10时确定盖被关闭起开始是否已经逝去预定时段。
如果预定时段已经逝去(步骤S11:是),则控制器130完成图6的处理。如果预定时段没有逝去(步骤S11:否),则控制器130重复步骤S 1的处理和紧随步骤S1之后的处理。如果控制器130确定盒安装部110的盖打开(步骤S10:否),则当控制器130重复步骤S1的处理和紧随步骤S1之后的处理时,控制器130取消当确定盖被关闭时(步骤S10:是)开始的计时。
在图6的处理完成之后,当控制器130从盖传感器108接收表示盒安装部110的盖被关闭的信号时,控制器130以预定间隔重复执行图7的处理。
在步骤S21,控制器130确定安装传感器107是否输出高电平信号。如果安装传感器107输出低电平信号(步骤S21:否),则在步骤S25,控制器130通知使用者墨盒30没被安装,且完成图7的处理。如何通知使用者不限于特定方式,但是控制器130可使显示器109显示消息或使打印机10的扬声器(未示出)发出声音消息。
如果安装传感器107输出高电平信号(步骤S21:是),则在步骤S22,控制器130确定错误标志是否被设定为“开”。如果错误标志被设定为“开(步骤S22:是),则控制器130执行步骤S26的处理。在步骤S26,控制器130通知使用者关于墨盒30的信息,然后完成图7的处理。控制器130可通知使用者墨盒36中的墨已劣化,或需要墨盒30的更换。如何通知使用者不限于特定方式,但是控制器130可使显示器109显示消息或使打印机10的扬声器(未示出)发出声音消息。
如果错误标志被设定为“关”(步骤S22:否),则在步骤S23,控制器130确定是否接收到图像记录指令。如果控制器130没接收到图像记录指令(步骤S23:否),则控制器130完成图7的处理。如果控制器130接收到图像记录指令(步骤S23:是),则在步骤24,控制器130直接或间接控制记录头21、馈纸辊23、输送辊对25、排出辊对27等以在一张记录纸上记录图像,然后完成图7的处理。当执行步骤S24的处理一次时,控制器130可在一张记录纸上记录图像,或者当执行步骤S24的处理一次时,控制器130可记录与控制器130接收的所有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如果错误标志被设定为“开”(步骤S22:是),则控制器130不执行步骤S24的处理,即图像记录处理。换言之,控制器130跳过步骤S24,从而限制由记录头21进行的墨消耗。
根据图6的处理,如果存储了充足墨量的墨盒30被从盒安装部110拆除,然后再次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则错误标志被设定为“开”。这是因为当墨盒30被再次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墨不再从第一墨腔室36A移动到第二墨腔室36B。在该情形下,即使墨盒30具有充足的墨量,步骤S24的图像记录处理也被跳过。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2之后控制器130可询问使用者他或她是否已经更换墨盒30。如何询问使用者不限于特定方式,但是控制器130可使显示器109显示消息或使扬声器(未示出)发出声音消息。然后控制器130可等待来自打印机10的输入界面(未示出)的信号。例如,输入界面是使用者通过按压上面的按钮可对打印机10发出指令的界面。如果控制器130从输入界面接收到表示墨盒30未被更换的信号,则控制器130可不执行步骤S26的处理,而执行步骤S24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由控制器130执行的处理可不同于图6和图7的处理,这里省略其描述。
[优势]
根据上述实施例,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移动到第二墨腔室36B的流率根据墨的粘度改变。通过测量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从连通口45C打开时移动到当墨表面到达检测位置时所需的过渡时间,能够估计墨腔室36中的墨的粘度,例如能够估计墨的粘度是否在某一范围内。
即在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在两个点之间移动期间存储在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量(体积)恒定。(如上所述,这两个点是零高度点和与检测位置对应的点)。因此,能够通过测量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在两个点之间移动的过渡时间规定墨的流率,即通过连通口45C的墨量(体积)。因此,即使当墨盒30未被安装到打印机10和长时间未使用时,也能够通过计算过渡时间来估计墨的劣化程度。而且,如果存储具有不同粘度的墨的多个墨盒30被构造成被安装到相同的墨盒安装部110,则通过计算过渡时间能够确定哪个墨盒30被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传感器103来检测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墨表面可通过传感器103来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在连通口45C打开之前,传感器103位于第一墨腔室36A中的第一初始墨量的第一初始墨表面下方。控制器130测量从来自安装传感器107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时到来自传感器103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时的时间作为过渡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时即来自安装传感器107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时的定时,控制器130开始测量过渡时间。然而,控制器130开始测量过渡时间的定时不限于此,而可以是任何定时。例如,该定时可以是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之后的某一定时或就在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之前的某一定时。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连通口45C打开时到墨表面到达检测位置时的时间被测量作为过渡时间。然而,过渡时间不限于此。例如,盒安装部110可包括在高度方向52上彼此分开的第一光学传感器和第二光学传感器,第一和第二光学传感器面对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的墨盒30的第二墨腔室36B。控制器130可测量从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到达第一光学传感器时到墨表面到达第二光学传感器时的时间作为过渡时间。换言之,过渡时间是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在两个点之间移动所需的时间。
过渡时间是基于其能够规定墨的流率的物理量的示例。然而,物理量的示例不限于过渡时间。例如,转子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墨腔室36A或第二墨腔室36B中。转子被构造成根据墨从第一墨腔室36A到第二墨腔室36流动而旋转。盒安装部110可包括被构造成检测转子的旋转的检测器。控制器130可测量转子在预定时间内的旋转数或测量转子旋转预定次数所需的时间作为过渡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空气连通口65和连通口45C,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压力和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压力变得相等,即成为大气压力。因此,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移动到第二墨腔室36B的流率不受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压力和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的影响。如何使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与大气连通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式。而且,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不一定需要与大气连通。
根据上述实施例,当过渡时间在阈值范围之外时(步骤S8:否),控制器130限制记录头29的执行,即跳过步骤S24。因此,能够防止记录头21的可能由墨的异常粘度而引起的麻烦。然而,不总是需要跳过步骤S24。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错误标志是“开”(步骤S22:是),则可执行步骤S26的通知使用者关于墨盒30的信息的处理,但是控制器130可使使用者判断图像记录是否应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由控制器130执行的处理可与图6和图7的处理不同,这里省略其描述。
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错误标志是“开”(步骤S22:是),则步骤S23和S24可不被跳过,但是控制器130可控制头控制板21A,使得在步骤S24,被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的驱动电压被调整。更具体地,控制器130对头控制板21A输出不同控制信号,使得被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的驱动电压被调整,使得从喷嘴29喷射的墨量在当过渡时间在阈值范围内时和当过渡时间在阈值范围之外时之间是相同量。即,当过渡时间低于阈值范围的下限值时(估计墨的粘度太低),使得驱动电压小于当过渡时间在阈值范围内时的驱动电压。当过渡时间在阈值范围的上限值之上时(估计墨的粘度太高),使得驱动电压大于当过渡时间在阈值范围内时的驱动电压。在该情况下,如果存储具有不同粘度的墨的多个墨盒30被构造成被安装到相同盒安装部110,则能够根据墨类型以适当电压驱动压电致动器29A。致动器可不限于压电致动器29A,而可以是通过对墨施加热从而在墨中产生气泡来从喷嘴29喷射墨的热型致动器。
除了控制头控制板21A,使得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的驱动电压被调整,控制器130可控制净化操作,在该净化操作中,墨被从记录头21的喷嘴29强制排出。例如,如果控制器130确定错误标志被设定为“开”(步骤S22:是),则控制器130可控制净化操作,使得以比控制器130确定错误标志被设定为“关”(步骤S22:否)时施加到该喷嘴29的更大的压力排出墨。更具体地,当墨通过抽吸泵从记录头21的喷嘴29排出时,如果错误标志被设定为“开”,则控制器130可控制抽吸泵,使得抽吸泵以更大的抽吸压力抽吸墨。通过该控制,即使墨的粘度高,记录头21中的气泡或增稠的墨也可通过净化操作被可靠地排出,墨可被从墨管20可靠地供应到记录头21。
在上述实施例中,规定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二者。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规定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中的至少一个。
当环境温度改变时墨的粘度改变。当温度高时,粘度低。当温低时,粘度高。控制器130可控制头控制板21A,使得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的驱动电压被基于温度调整。更具体地,当温度高时,控制器130对头控制板21A输出控制信号,使得低驱动电压被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当温度低时,控制器130对头控制板21A输出控制信号,使得高驱动电压被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存在墨的粘度的最佳阈值范围,其对应于通过温度确定的被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的驱动电压。换言之,优选基于温度设定墨粘度的阈值范围。因此,根据上述实施例,在步骤S7,控制器130基于温度确定阈值范围。如何确定阈值范围不限于特定方式,控制器130可以基于ROM132中存储的多个阈值范围之外的温度选择一个适当的阈值范围,或者可计算阈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作为温度值的函数。然而,当例如施加到压电致动器29A的驱动电压不基于温度被调整时,可去除基于温度确定阈值范围的步骤S7,在步骤S8能够使用固定阈值范围。
如何打开和封闭连通口45C,供墨口61和空气连通口65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式。例如,连通口65可由可破裂壁封闭,中空管102可穿透并破坏壁,使得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流体连通。供墨口61和空气连通口65中的每一个可由与阀机构70类似的阀机构封闭。空气连通口65可由空气可渗透膜封闭,使得在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之前,墨腔室36与大气连通。
根据上述实施例,控制器130在EEPROM134中存储错误标志,但是控制器130可以在被安装在墨盒30上的IC芯片(未示出)的存储器中存储错误标志。根据上述实施例,控制器130包括CPU131和ASIC135,而控制器130可以不包括ASIC135,CPU131可以通过读出存储在ROM132中的程序来执行图6和图7的所有处理。相反,控制器130可以不包括CPU131,并且可以仅包括硬件,例如ASIC135或FPGA。而且,控制器130可以包括多个CPU131和/或多个ASIC135。
参考图8A到17B,描述第一至第七变型实施例。上述实施例和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之间的共同部件的描述可被省略,描述与其它实施例的部件不同的部件。而且,上述实施例和第一至第七变型实施例的部件可被任意组合,只要实现本发明的目标即可。
<第一变型实施例>
参考图8A至8C,描述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和盒安装部110。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的分隔壁45与前壁40和后壁41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被连接到顶壁39和底壁42。根据该第一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的空气连通口65被构造成使第二墨腔室36B与墨盒30外部的大气流体连通。根据该第一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的可移动构件71位于第二墨腔室36B中,并且从第二墨腔室36B侧封闭连通口45C。在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之前,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压力保持在大于大气压力的第一压力,并且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压力保持在大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
参考图8A,由于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之间的压力差,可移动构件71接触分隔壁45的在连通口45C周围的一部分,从而封闭连通口45C。换言之,可移动构件71在阻挡位置中。参考图8B,当杆114穿透并破坏膜65A,从而空气连通口65被打开时,第二墨腔室36B经由空气连通口65与大气连通。作为结果,可移动构件71移动离开分隔壁45以打开连通口45C。换言之,可移动构件71移动到连通位置。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经由连通口45C流动到第二墨腔室36B。参考图8C,当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到达检测位置时,传感器103将低电平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30。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的一部分经由中空管102流入墨管20。
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被形成为贯穿分隔壁45的连通口45C通过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压力和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打开和封闭。因此,能够减少墨盒30的部件的数目。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之前,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压力可以大于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压力,并且可移动构件71可位于第一墨腔室36A中且从第一墨腔室36A侧封闭连通口45C。
<第二变型实施例>
参考图9至图11C,描述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和盒安装部110。参考图9,分隔壁45与顶壁39和底壁42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被连接到前壁40和后壁41。分隔壁45就高度方向52而言将墨腔室36分隔成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在这两者之间夹着分隔壁45的情况下在高度方向52上对准。第二墨腔室36B被定位成离顶壁39比第一墨腔室36A离顶壁39远。在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之前,第一墨腔室36A中存储第一初始墨量且第二墨腔室36中存储第二初始墨量。在该第二变型实施例中,第二初始墨量是零,即第二墨腔室36B中不存储墨。供墨部60被设置在前壁40的在深度方向53上与第二墨腔室36B对准的位置处。空气连通口65被设置在前壁40处的在深度方向53上与第一墨腔室36A对准的位置。
参考图9,根据该第二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的前壁40具有被形成为在深度方向53上贯穿该前壁40的第一开口40A和第二开口40B。第一开口40A在插入方向56上与第一墨腔室36A对准,因此第一开口40A能够使第一腔室36A与墨盒30外部流体连通。第二开口40B在插入方向56上与第二墨腔室36B对准,因此第二开口40B能够使第二墨腔室36B与墨腔室30的外部流体连通。参考图11A,第一开口40A由可破裂壁例如膜40C封闭,并且第二开口40B由可破裂壁例如膜40D封闭。
参考图10,根据该第二变型实施例的盒安装部110包括中空管115。中空管115在中空管102上方被设置在壳体101的端面处。中空管115具有带有第一端115A和第二端115B的U形形状。第一端115A从壳体101的端面在与墨盒30的第一开口40A对应的位置处在拆除方向55上延伸。第二端115B从壳体101的端面在与墨盒30的第二开口40B对应的位置处在拆除方向55上延伸。中空管115的内部空间在第一端115A和第二端115B处对外部敞开。
参考图11B,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第一端115A穿透并破坏膜40C,然后通过第一开口40A进入第一墨腔室36A。膜40C具有弹性,例如可以是树脂膜。当第一端115A被插入穿过膜40C时,膜40C紧密地接触第一端115A的外表面。同样,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第二端115B穿透并破坏膜40D,然后通过第二开口40B进入第二墨腔室36B。膜40D具有弹性,例如可以是树脂膜。当第二端115B被插入穿过膜40D时,膜40D紧密地接触第二端115B的外表面。作为结果,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经由中空管115彼此流体连通。存储在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墨经由中空管115流入第二墨腔室36B,墨流出第二墨腔室36B经由供墨部60进入中空管102。当中空管115被从膜40C和40D拆除时,膜40C和40D中的通过中空管115的穿透而形成的开口可由于膜40C和40D的弹性而封闭。
根据该第二变型实施例的盒安装部110的传感器103被定位成面对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的墨盒30的第一墨腔室36A。更具体地,参考图11A和图11B,在第一墨腔室36A与第二墨腔室36B流体连通之前,传感器103位于第一墨腔室36A中的第一初始墨表面下方。参考图11C,当第二墨腔室36B被用墨填充时,传感器103位于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墨表面上方。
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且传感器103面对第一墨腔室36A时,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信号改变为低电平信号。接下来,当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墨表面降到检测位置下方时,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控制器130测量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信号改变为低电平信号时到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时的时间作为过渡时间。
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经由中空管115彼此流体连通的定时和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电平信号改变为低电平信号的定时相同或接近。因此,后者的定时被推定为前者的定时。因此,通过控制器130测量的过渡时间被推定为从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经由中空管115彼此流体连通时到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时的时间。
根据该第二变型实施例,不需要在墨盒30中提供路径以使第一墨腔室36A与第二墨腔室36B流体连通,墨盒30的结构能够简化。优选将第一开口40A定位成靠近分隔壁45,例如在第一墨腔室36A的下部,优选将第二开口40B定位在供墨部60上方。作为结果,墨可被有效地消耗。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口40A和第二开口40B中的每一个可以由与阀机构70类似的阀机构而不是膜40C和40D封闭。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中空管115的第一端115A和第二端115B中的每一个克服偏压构件的偏压力推动阀机构的可移动构件以打开第一开口40A和第二开口40B。
在该第二变型实施例中,尽管安装传感器107可被去除,但是盒安装部110能够包括安装传感器107。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30可测量从安装传感器107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时到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时的时间作为过渡时间。
在图9和图11A至11C中,没有描绘使第二墨腔室36B与大气流体连通的结构。第二墨腔室36B中的空气可流入中空管102中。另外或可替代地,墨盒30可包括用于使第二墨腔室36B与大气流体连通的路径。
<第三变型实施例>
参考图12至图13C,描述根据第三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和盒安装部110。参考图12,分隔壁45与顶壁39和底壁42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被连接到前壁40和后壁41。分隔壁45就高度方向52而言将墨腔室36分隔成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在两者之间夹着分隔壁45的情况下在高度方向52上对准。第二墨腔室36B被定位成离顶壁39比第一墨腔室36A离顶壁39远。在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之前,第一墨腔室36A中存储第一初始墨量,第二墨腔室36B中存储第二初始墨量。在该第三变型实施例中,第二初始墨量是零,即第二墨腔室36B中不存储墨。供墨部60被设置在前壁40的在深度方向53上与第二墨腔室36B对准的位置处。空气连通口65被设置在前壁40的在深度方向53上与第一墨腔室36A对准的位置处。
根据该第三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的连通口45C在高度方向52上延伸穿过分隔壁45。连通口45C由塞80封闭。塞80由通过超声波照射可破坏的材料制成。例如,塞80可以是金属膜或树脂,并且塞80的厚度即在高度方向52上的尺寸可以小于分隔壁45的厚度。当塞80被超声波照射时,在塞80周围产生空穴,从而塞80被破坏。
参考图13A至13C,盒安装部110包括被定位成面对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的墨盒30的超声波照射装置116。当超声波照射装置116从控制器130接收破坏信号时,超声波照射装置116用超声波照射塞80。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塞80被破坏,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8B经由连通口45C流体连通。接下来,当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墨表面下降到检测位置下方时,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控制器130测量从控制器130对超声波照射装置116输出破坏信号时到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时的时间作为过渡时间。
当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经由连通口45C彼此流体连通时的定时和当控制器130对超声波照射装置116输出破坏信号时的定时相同或接近。因此,后者的定时被推定为前者的定时。因此通过控制器130测量的过渡时间被推定为从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经由连通口45C彼此流体连通时到从传感器103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电平信号改变为高电平信号的时间。
根据第三变型实施例,当控制器130对超声波照射装置116输出破坏信号时开始过渡时间的测量,过渡时间可被更精确地测量。塞80的材料不限于被构造成通过超声波照射破坏的材料。例如,塞80可由可通过热破坏的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塞80的材料具有低于框架31的材料的熔点的熔点。例如,框架3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塞80由聚丙烯(PP)制成。超声波照射装置160被加热器替代。
在第三变型实施例中,在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之后,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流体连通。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例、第一变型实施例和第二变型实施例中,当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时或就在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之前,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流体连通。当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流体连通时的定时不限于特定定时。
<第四变型实施例>
参考图14A和图14B,描述根据第四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墨盒30的前壁40具有被形成为在深度方向53上贯穿该前壁40的开口400。开口400被定位成离前壁40的上端比离前壁40的下端近。墨盒30包括被附接到前壁40的前外表面以覆盖开口400的空气可渗透膜400A。第二墨腔室36B经由开口400和空气可渗透膜400A与墨盒30外部的大气空气连通。
墨盒30的顶壁39具有被形成为在高度方向52上贯穿该顶壁39的开口390。墨盒30包括被附接到顶壁39的顶外表面以覆盖开口390的空气可渗透膜390A。第一墨腔室36A经由开口390和空气可渗透膜390A与墨盒30外部的大气空气连通。
墨盒30包括阀构件710,该阀构件710能够在深度方向53上在如图14A中示出的关闭位置和如图14B中示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阀构件710在关闭位置中时,阀构件710接触包围供墨口61的壁且从而封闭供墨口61。当阀构件710在打开位置中时,阀构件710被定位成离开包围供墨口61的壁,从而打开供墨口61。墨盒30包括从阀构件710在深度方向53上延伸到可移动构件71的连接部711,可移动构件71经由连接部711被连接到阀构件710。螺旋弹簧72将可移动构件71偏压到阻挡位置,并且如图14A所示,还将阀构件710经由连接部711偏压到关闭位置。
参考图14B,当中空管102被插入穿过供墨孔61时,中空管102接触且推动阀构件710,并且也经由连接部711推动可移动构件71。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阀构件710移动到打开位置,同时可移动构件71移动到连通位置。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经由连通口45C流动到第二墨腔室36B且流动到中空管102。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4A,在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之前,即当可移动构件71在阻挡位置中时,第二墨腔室36B中的第二初始墨量不是零,并且第一墨腔室36A中的第一初始墨量的第一初始墨表面位于第二墨腔室36B中的第二初始墨量的第二初始墨表面的上方。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初始量可以是零。随着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移动到第二墨腔室36B,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墨表面向下移动且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向上移动。如图14B所示,最后第一墨腔室36A中的墨表面的高度和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的高度变得相同。
<第五变型实施例>
参考图15A和图15B,描述根据第五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根据第五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与根据第四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类似,但是不包括可移动构件71和螺旋弹簧72。
墨盒30包括可破裂壁例如膜740,该膜740被附接到包围连通口45C的壁,以封闭连通口45C。供墨口61在深度方向53上延伸,供墨口61和膜740在深度方向53上对准。墨盒30包括偏压构件,例如位于包围连通口45C的壁和阀构件710之间的螺旋弹簧730。螺旋弹簧730将阀构件710偏压到关闭位置。
墨盒30包括从阀构件710朝膜740延伸的尖头构件720。尖头构件720能够在如在图15A中示出的等待位置和如在图15B中示出的破裂位置之间移动。当尖头构件720从等待位置移动到破裂位置时,尖头构件720穿透并破坏膜740,以便打开连通口45C。当阀构件710在关闭位置中时,尖头构件在等待位置中。当阀构件710在打开位置中时,尖头构件在破裂位置中。
参考图15B,当中空管102被插入穿过供墨口61时,中空管102接触且推动阀构件710和尖头构件720。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阀构件710移动到打开位置,同时尖头构件移动到破裂位置。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经由连通口45C流动到第二墨腔室36B,并且流动到中空管102中。
墨盒30可以不具有阀构件710和尖头构件720。在这种情况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相同,墨盒30包括膜61A以封闭供墨口61。当中空管102被插入穿过膜61A和供墨口61时,中空管102穿透并破坏膜740以便打开连通口45C。
<第六变型实施例>
参考图16A和16B,描述根据第六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根据第六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与根据第四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或根据第五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类似,但是包括位于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一部分上方的反射构件800。
反射构件800包括每一个均在深度方向53上延伸的第一反射表面801和第二反射表面802。第一反射表面801和第二反射表面802中的每一个上均具有通过溅射或非电解电镀形成的铝膜。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反射构件800位于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之间。第一反射表面801相对于宽度方向51和高度方向52倾斜,使得由光发射部104发射且在宽度方向52上行进的光在第一反射表面801上向下且朝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一部分反射。第二反射表面802相对于宽度方向51和高度方向52倾斜,使得从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所述一部分向上行进的光在第二反射表面802上朝光接收部105在宽度方向51上反射。第一反射表面801和第二反射表面802关于与高度方向52和深度方向53平行的平面对称。第一反射表面801和第二反射表面802被布置成V形。
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所述一部分由允许光通过的材料例如聚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玻璃等制成。换言之,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所述一部分是光透射性的。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所述一部分包括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在深度方向53上延伸且相对于宽度方向51和高度方向52倾斜。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关于与高度方向52和深度方向53平行的平面对称。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被布置成V形。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所述一部分的顶部外表面在宽度方向51和深度方向53上延伸。
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中的每一个当不接触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时对于通过顶壁39的光具有第一反射率R1,并且当接触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时对于通过顶壁39的光具有第二反射率R2。第一反射率R1和第二反射率R2不同。因为空气的折射率和顶壁39的折射率之间的差相对大,所以当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不接触第二墨腔室中的墨而是接触空气时,大多数光在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上被反射。换言之,第一反射率R1相对高。另一方面,因为墨的折射率和顶壁39的折射率之间的差相对小,所以当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接触墨时,大多数光通过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换言之,第二反射率R2相对低。
参考图16A,就在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之后,墨没到达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由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朝第一反射表面801在宽度方向51上行进。光在第一反射表面801上被反射,且在高度方向52上向下行进。然后光进入顶壁39且朝第一倾斜表面39A行进。然后光在第一倾斜表面39A上被反射,因为第一倾斜表面39A不接触墨。然后光朝第二倾斜表面39B在宽度方向51上行进。然后,光在第二倾斜表面39B上被反射,因为第二倾斜表面不接触墨。然后光在高度方向52上向上行进且从顶壁39出来。然后光在第二反射表面802上被反射,并且朝光接收部105在宽度方向51上行进。光接收部105接收光,传感器103输出高电平信号。光路在图16A中由箭头描绘。
参考图16B,随着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移动到第二墨腔室36B,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向上移动且接触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由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朝第一反射表面801在宽度方向51上行进。光在第一反射表面801上被反射,并且在高度方向52上向下行进。然后光进入顶壁39且朝第一倾斜表面39A行进。然后大多数光通过第一倾斜表面39A进入到第二墨腔室36B中,因为第一倾斜表面39A接触墨。很少或没有光到达光接收部105。传感器103输出低电平信号。光路在图16B中由箭头描绘。在该第六变型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所处的位置是检测位置。
在该第六变型实施例中,折射率的差确定光是否被反射。因此,墨不必阻挡光,而是可以允许光通过。
<第七变型实施例>
参考图17A和17B,描述根据第七变型实施例的墨盒。根据第七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与根据第六变型实施例的墨盒30类似,但是可以包括代替反射构件800的光引导构件900。
光引导构件900被构造成将光朝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所述一部分引导。光引导构件900包括第一光引导板901和第二光引导板902,第一光引导板901和第二光引导板902中的每一个在深度方向53上延伸。第一光引导板901和第二光引导板902中的每一个由允许光通过的材料例如聚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玻璃等制成。当墨盒30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0时,光引导构件900位于光发射部104和光接收部105之间。第一光引导板901和第二光引导板902相对于宽度方向51和高度方向52倾斜。第一光引导板901和第二光引导板902关于与高度方向52和深度方向53平行的平面对称。第一光引导板901和第二光引导板902被布置成V形。第一光引导板901和第二光引导板902的下端被连接到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所述一部分的顶部外表面。优选地,第一引导板901和第二引导板902与顶壁39被一体地形成。
限定第二墨腔室36B的顶壁39的所述一部分包括面对第二墨腔室36B的内表面39C。内表面39C在宽度方向51和深度方向53上延伸。内表面39C当不与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接触时对于通过顶壁39的光具有第一反射率R1,并且当与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接触时对于通过顶壁39的光具有第二反射率R2,这与第六变型实施例的第一倾斜表面39A和第二倾斜表面39B相同。
参考图17A,就在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之后,墨没到达内表面39C。由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在宽度方向51上行进,并且从第一光引导板901的上端进入第一光引导板901。然后光在光引导板901中朝顶壁39向下倾斜行进。然后光进入顶壁39且朝内表面39C行进。然后光在内表面39C上被反射,因为内表面39C不接触墨。然后光在顶壁39中且在第二光引导板902中倾斜向上行进。然后光从第二光引导板902的上端离开第二光引导板902且朝光接收部105在宽度方向51上移动。光接收部105接收光,传感器103输出高电平信号。光路在图17A中由箭头描绘。
参考图17B,随着墨从第一墨腔室36A移动到第二墨腔室36B,第二墨腔室36B中的墨表面向上移动且接触内表面39C。由光发射部104发射的光在宽度方向51上行进且从第一光引导板901的上端进入第一光引导板901。然后光在光引导板901中朝顶壁39向下倾斜行进。然后光进入顶壁39且朝内表面39C行进。然后光大多数通过内表面39C进入第二墨腔室36B,因为内表面39C接触墨。光或没有光到达光接收部105。传感器103输出低电平信号。光路在图17B中由箭头描绘。在该第七变型实施例中,内表面39C所述的位置是检测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和第一至第七变型实施例中,墨是液体的示例。然而,液体不限于墨。例如,液体可以是在打印中喷射墨之前喷射到纸张上的预处理液。
在上述实施例和第一至第七变型实施例中,墨盒30被手动安装到盒安装部110。然而,如何将墨盒30安装到盒安装部110不限于手动安装。能够将自动装载机构设置到盒安装部110。例如,通过自动装载机构,使用者只需将墨盒30部分插入盒安装部110。之后,墨盒30在插入方向56上自动移动,最后墨盒30到盒安装部110的安装完成。因此,即使第一墨腔室36A和第二墨腔室36B彼此流体连通,也减少了传感器103不能够检测墨表面的移动的可能性。
虽然已经结合不同示例结构和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上述结构和实施例的其它变体和变型。通过考虑本文公开的本发明的说明书或实践,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其它结构和实施例。说明书和描述的示例旨在仅是说明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22)

1.一种液体盒,包括:
第一外表面;
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对;
液体腔室,所述液体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并且所述液体腔室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腔室中存储液体;
供液部,所述供液部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处,并且所述供液部被构造成将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腔室的内部供应到所述液体腔室的外部;
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液体腔室分隔成第一液体腔室和第二液体腔室;
连通口,所述液体能够从所述第一液体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口流动到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和
可打开构件,所述可打开构件封闭所述连通口,并且所述可打开构件能够打开以打开所述连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可打开构件是能够在阻挡位置和连通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构件,其中,当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阻挡位置中时,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所述液体从所述第一液体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口流动到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并且,当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连通位置中时,允许所述液体从所述第一液体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口流动到所述第二液体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供液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供液口,其中所述供液口和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盒,进一步包括阀构件,所述阀构件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供液部具有供液口,其中,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阀构件被构造成封闭所述供液口,并且,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阀构件被构造成打开所述供液口,其中,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阻挡位置中,并且,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连通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被连接到所述阀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连通位置离所述第二外表面比所述阻挡位置离所述第二外表面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盒,其中当所述可移动构件初始在所述阻挡位置中时,所述第一液体腔室中存储所述液体,并且所述第二液体腔室中不存储所述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盒,其中当所述可移动构件初始在所述阻挡位置中时,所述第一液体腔室具有第一初始液体量,所述第一初始液体量具有第一初始液体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具有第二初始液体量,所述第二初始液体量具有第二初始液体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初始液体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初始液体表面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可打开构件是封闭所述连通口的可破裂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分隔壁具有第一厚度,并且所述可破裂壁具有比所述第一厚度小的第二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供液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供液口,其中所述供液口和所述可破裂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盒,进一步包括尖头构件,所述尖头构件能够在等待位置和破裂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尖头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尖头构件从所述等待位置移动到所述破裂位置时,所述尖头构件穿透并破坏所述可破裂壁,以便打开所述连通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盒,进一步包括阀构件,所述阀构件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供液部具有供液口,其中,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阀构件被构造成封闭所述供液口,并且,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阀构件被构造成打开所述供液口,其中,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时,所述尖头构件在所述等待位置中,并且,当所述阀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时,所述尖头构件在所述破裂位置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尖头构件被连接到所述阀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第一液体腔室中存储所述液体,并且所述第二液体腔室中不存储所述液体。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第一液体腔室具有第一初始液体量,所述第一初始液体量具有第一初始液体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液体腔室具有第二初始液体量,所述第二初始液体量具有第二初始液体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初始液体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初始液体表面的上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进一步包括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壁,并且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被构造成允许光通过,其中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包括表面,并且当所述表面不接触所述第二液体腔室中的所述液体时,所述表面对于通过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的光具有第一反射率,并且当所述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液体腔室中的所述液体时,所述表面对于通过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的所述光具有第二反射率,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率与所述第二反射率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盒,其中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位于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盒,进一步包括反射构件,所述反射构件被构造成将光朝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反射。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盒,进一步包括光引导构件,所述光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将光朝限定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壁引导。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第一液体腔室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连通口的上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盒,其中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液体盒的下半部中,并且所述第一液体腔室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液体腔室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液体盒的上半部中。
CN201510043507.XA 2014-08-08 2015-01-28 液体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4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80409.6 2014-08-08
EP14180409.6A EP2982516B1 (en) 2014-08-08 2014-08-08 Liquid cartrid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4228A true CN105984228A (zh) 2016-10-05
CN105984228B CN105984228B (zh) 2018-01-26

Family

ID=51298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350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4228B (zh) 2014-08-08 2015-01-28 液体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09031B2 (zh)
EP (1) EP2982516B1 (zh)
CN (1) CN10598422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2590A (zh) * 2020-03-24 2021-09-28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存储罐、盒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13954527A (zh) * 2021-10-26 2022-01-21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8641B2 (ja) * 2014-10-29 2019-03-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6447300B2 (ja) 2015-03-27 2019-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756137B2 (ja) 2016-03-31 2020-09-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7463748B2 (ja) * 2020-02-06 2024-04-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9408A (ja) * 1995-10-19 1997-04-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力保持装置
EP0803364A2 (en) * 1996-04-25 1997-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refilling method for ink jet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and ink container
US20010006396A1 (en) * 1994-10-26 2001-07-05 Yuji Iida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rinter
US20060290753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k container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20182365A1 (en) * 2011-01-19 2012-07-19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Ink cartridge for an ink jet printer
US20130321538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filling liquid, liq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quid con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5748A (ja) 1984-12-07 1986-06-23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粘度検出装置
JPS63135253A (ja) 1986-11-27 1988-06-07 Fujitsu Ltd インク容器
DE3875757D1 (de) 1987-03-13 1992-12-17 Jan Slomianny Tintensystem fuer tintenstrahlmatrixdrucker.
US5502467A (en) 1994-03-07 1996-03-26 Spectra, Inc. Ink jet printhead with ink viscosity control
US7114801B2 (en) * 1995-04-27 2006-10-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k to an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JP3531347B2 (ja) 1996-04-16 2004-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H10146958A (ja) 1996-11-15 1998-06-02 Brother Ind Ltd ホットメルト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ヘッド
JP2001113723A (ja) 1998-11-11 2001-04-24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799820B1 (en) 1999-05-20 2004-10-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having a liquid detecting device
JP3575376B2 (ja) 2000-02-18 2004-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エンド判定方法
DE60011733T2 (de) 1999-11-05 2005-07-14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JP3787553B2 (ja) 2002-12-25 2006-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356335B2 (ja) 2003-03-11 2009-11-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CA2745944C (en) 2003-03-26 2012-07-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JP4423940B2 (ja) 2003-11-25 2010-03-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7325913B2 (en) 2003-11-25 2008-02-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US7278722B2 (en) * 2003-11-25 2007-10-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JP4492144B2 (ja) 2003-12-08 2010-06-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50195254A1 (en) 2004-03-04 2005-09-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s and methods of filling ink cartridges
AU2005235068A1 (en) 2004-04-19 2005-11-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with liquid sensor
JP2006027257A (ja) 2004-06-17 2006-02-0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重合性インクを収納した保存容器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7416288B2 (en) 2004-09-29 2008-08-26 Fujifilm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tank
JP2007276246A (ja) 2006-04-06 2007-10-25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FR2940627B1 (fr) 2008-12-30 2014-09-12 Mgi France Dispositif d'impression par jet d'encre d'une composition de vernis pour substrat imprime.
JP5223740B2 (ja) 2009-03-16 2013-06-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DE102009026107A1 (de) 2009-07-06 2011-01-13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Tintenpatrone und Tintenstrahldrucker zur Aufnahme einer solchen Tintenpatrone
EP2425973B1 (de) 2010-09-07 2013-08-14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Tintenpatrone und Tintenstrahldrucker zur Aufnahme einer solchen Tintenpatrone
EP2783862B1 (en) * 2013-03-28 2019-05-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6396A1 (en) * 1994-10-26 2001-07-05 Yuji Iida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rinter
JPH09109408A (ja) * 1995-10-19 1997-04-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力保持装置
EP0803364A2 (en) * 1996-04-25 1997-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refilling method for ink jet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and ink container
US20060290753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k container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20182365A1 (en) * 2011-01-19 2012-07-19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Ink cartridge for an ink jet printer
US20130321538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filling liquid, liq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quid contain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2590A (zh) * 2020-03-24 2021-09-28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存储罐、盒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13442590B (zh) * 2020-03-24 2023-10-27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存储罐、盒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13954527A (zh) * 2021-10-26 2022-01-21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82516B1 (en) 2018-10-03
US20160039213A1 (en) 2016-02-11
CN105984228B (zh) 2018-01-26
US9809031B2 (en) 2017-11-07
EP2982516A1 (en)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4207A (zh) 液体消耗设备
CN105984228A (zh) 液体盒
CN105365395B (zh) 液体消耗设备
CN105984229B (zh) 液体消耗设备
CN105365392B (zh) 液体盒
CN105365396B (zh) 液体盒
JP6428433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CN105984232B (zh) 液体盒
CN105365393B (zh) 液体盒
JP6464875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6488641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EP2987639B1 (en)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JP6497028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US9840085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method
EP2447076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604047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6497165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6293546B2 (ja)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CN105365394B (zh) 液体盒
US20190100017A1 (en) Liquid cartrid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