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1198B - 布线模块 - Google Patents

布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1198B
CN105981198B CN201580007437.0A CN201580007437A CN105981198B CN 105981198 B CN105981198 B CN 105981198B CN 201580007437 A CN201580007437 A CN 201580007437A CN 105981198 B CN105981198 B CN 105981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econdary cover
interconnection module
rotation
modu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74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1198A (zh
Inventor
中山治
森田光俊
福岛直树
藤田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81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1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1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5/00Installations of bus-bars
    • H02G5/02Open installations
    • H02G5/025Supporting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Connection only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7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al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布线模块具备:汇流条,将电极端子之间连接;外部连接汇流条,与外部端子连接;树脂保护件,具有保持汇流条的第一保持部以及保持外部连接汇流条的第二保持部;以及主罩,覆盖第一保持部,在主罩经由铰链部而设置有覆盖第二保持部的第一副罩以及与该第一副罩相连的第二副罩。在第一副罩设置有随着主罩向树脂保护件的安装操作而与第二保持部的干涉部产生干涉的被干涉部,通过它们的干涉,第一副罩自动地转动而配置于规定位置。

Description

布线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线模块。
背景技术
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模块一般通过将多个单电池经由汇流条(busbar)串联连接来构成。
作为这种电池模块的一例,已知将具备汇流条以及电线组的布线模块安装于将单电池排列多个而成的单电池组来进行组装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布线模块具备保持于树脂保护件的规定的位置的多个汇流条和收容于在树脂保护件设置的电线收容槽的多条电线(电线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布线模块具有连接多个单电池并向外部的其他设备等供给电源的作用,大多具备与其他设备等连接来供给电源的外部连接用端子。若与该外部连接用端子直接接触则可能会触电,因此需要在布线模块设置用于覆盖外部连接用端子来保持绝缘性的罩部件。
这样的罩部件需要在每次进行外部连接用端子与其他设备的连接作业以及连接解除作业时都取下(使外部连接用端子露出),所以从作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一体地设置于布线模块。作为这样的结构的一例,可考虑利用铰链部使覆盖外部连接用端子的罩部件与覆盖汇流条的汇流条用罩一体化,并使该罩部件能够相对于汇流条用罩开闭转动。
但是,根据产品的形状的不同,有时会因其成形上的制约而无法设置使罩部件能够朝向作业性好的方向开闭转动的铰链部。
因此,考虑通过形成如下结构来兼顾开闭方向与成形性,即:在罩部件设置与连接汇流条用罩和覆盖外部连接用端子的罩部件的铰链部(以下,记为第一铰链部)正交的第二铰链部,使罩部件以第一铰链部以及第二铰链部这两个阶段进行转动。
然而,在这样以两个阶段进行转动操作的情况下,为了使基于第二铰链部的开闭转动方向可靠地成为任意的方向,需要有使基于第一铰链部的转动操作后的罩部件的形态稳定地保持于规定位置的固定作业,从而存在构造变得复杂并且作业工时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本发明是一种布线模块,安装于将具有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极端子的蓄电元件排列多个而成的蓄电元件组,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部件,将相邻的电极端子之间连接;外部连接部件,具有与其他设备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绝缘保持部件,具有保持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一保持部以及保持所述外部连接部件的第二保持部;以及主罩,覆盖所述第一保持部,在所述主罩经由第一铰链部而一体地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副罩,所述副罩具有与所述第一铰链部相连的第一副罩以及经由与所述第一铰链部正交的第二铰链部而与所述第一副罩一体地连结的第二副罩,在所述第一副罩设置有随着所述主罩相对于所述绝缘保持部件的安装操作而与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持部件的干涉部产生干涉的被干涉部,通过所述干涉部与所述被干涉部的干涉,所述第一副罩以所述第一铰链部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在所述主罩安装于所述绝缘保持部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副罩配置于规定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被干涉部随着主罩相对于绝缘保持部件的安装操作而与绝缘保持部件的干涉部产生干涉,第一副罩以第一铰链部为转动轴自动地转动,在主罩安装于绝缘保持部件的状态下,第一副罩配置于覆盖第二保持部的规定位置,因此,不需要进行第一副罩的转动操作以及固定作业,能够简化其构造,并且作业工时可以较少。
上述布线模块也可以具有以下的结构。
也可以构成为,外部连接部件具有基部、从基部立起的直立部以及从该直立部突出地设置的外部连接端子,并且第二保持部具有包围基部的保持壁,干涉部是从保持壁立起而覆盖直立部中的与设置有外部连接端子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直立壁,被干涉部是第一副罩中的与第一铰链部相连的壁部。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另外,由于能够利用本来作为构成要素的一种方式就需要的直立壁以及壁部作为干涉部以及被干涉部,因此无需特意地另外设置干涉部以及被干涉部,能够更加简化其构造。
另外,也可以在直立壁形成与壁部抵接来引导第一副罩的转动的倾斜状的转动引导部。若这样构成,则第一副罩的转动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副罩以及第二保持部设置姿势引导部,该姿势引导部在第一副罩转动之前使第一副罩的被干涉部相对于干涉部以标准的姿势抵接。若这样构成,则第一副罩的转动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副罩设置对第一副罩的过度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转动限制部。若这样构成,则第一副罩以更加稳定的状态配置于覆盖第二保持部的规定位置。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经由主体用铰链部而与绝缘保持部件一体地设置主罩。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另外,随着主罩相对于绝缘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第一副罩自动地转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作业工时少的布线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用布线模块的盖部打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二保持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将盖部关闭的过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图4的状态的右视图。
图7是第一铰链部弯折的过程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图7的状态的右视图。
图10是第一铰链部弯折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0的状态的右视图。
图13是将第二盖部关闭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3的状态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15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将图1中的下侧作为前方,将上侧作为后方,将右侧作为右方,将左侧作为左方,将图3中的上侧作为上方,将下侧作为下方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布线模块30利用汇流条18将排列有多个的单电池11(蓄电元件的一例)的相邻的电极端子12之间连接。安装有该布线模块30的蓄电模块M例如作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的驱动源来使用。
(蓄电模块M)
蓄电模块M构成为具备将多个单电池11排列而成的单电池组10(蓄电元件组的一例)以及将相邻的单电池11连接的布线模块30。
(单电池11)
单电池11中,电极端子12从内部收容有未图示的发电要素的扁平的长方体状的主体的上表面垂直地突出。电极端子12包括成为一对的正极端子12A和负极端子12B。作为蓄电元件,能够根据需要来选择电容(condenser)、电容器(capacitor)等任意的蓄电元件。
电极端子12是方筒状的螺母(方螺母),在中心贯通形成有圆形的螺纹孔12C。通过使螺栓的轴部(未图示)与上述电极端子12的螺纹孔12C螺纹接合来固定后述的汇流条18、电压检测端子(未图示)。
多个单电池11以使相邻的电极端子12的极性相反的方式配置,构成单电池组10。在单电池组10的上表面形成有两列电极组15(参照图1)。
(布线模块30)
如图1所示,布线模块30具有:多个汇流条18(连接部件的一例),将不同的单电池11的相邻的电极端子12之间连接;外部连接汇流条20(外部连接部件的一例),与单电池组10的端部的电极端子12连接,并且具备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连接端子24;以及树脂保护件31(绝缘保持部件的一例),对汇流条18以及外部连接汇流条20进行保持。
(汇流条18)
汇流条18通过将由铜、铜合金、不锈钢(SUS)、铝等构成的金属制的板材冲压加工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整体呈大致长方形。在汇流条18的表面上也可以镀覆锡、镍等金属。
如图1所示,在汇流条18以贯通该汇流条18的方式形成有供螺栓的轴部插通的呈长孔形状的一对贯通孔19。上述贯通孔19被设定为比螺栓的轴部的直径稍大。通过使螺栓的轴部在贯通孔19内贯通,在电极端子12的螺孔12C内螺纹接合,在螺栓的头部与电极端子12之间夹持汇流条18,来将电极端子12与汇流条18电连接。
(外部连接汇流条20)
外部连接汇流条20例如由铜、铜合金、不锈钢(SUS)、铝等金属构成,如图2以及图3所示,该外部连接汇流条20具备:与单电池11的串联连接的端部的电极端子12连接的基部21;从基部21垂直地立起的直立部23;以及从直立部23以沿着基部21的方式向垂直方向突出的连接端子24(外部连接端子的一例)。
基部21呈与汇流条18同样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在其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附近(图2中靠左的位置)形成有用于与单电池11的电极端子12连接的贯通孔22。另外,在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附近(图2中靠右的位置)且一对侧缘的一侧(图2的上侧)设置有从基部21沿垂直方向立起的板状的直立部23。直立部23的立起尺寸被设定为比基部21的短边方向的宽度尺寸长(参照图3)。并且,在直立部23的上端附近,以贯通直立部23而从其板面向配置有基部21的一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螺栓状的连接端子24。连接端子24是与变换器(inverter)等外部设备(其他设备)电连接的端子。
(树脂保护件31)
树脂保护件31是合成树脂制,如图1所示,具备收容并保持汇流条18的第一保持部32和收容并保持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第二保持部40。
为了能够将汇流条18沿其长边方向排列保持,第一保持部32沿图1的横向排列配置。各第一保持部32被第一周壁33包围,通过该第一周壁33,能够防止工具等与电极端子12以及汇流条18接触而短路。另外,在第一保持部32的底部设置有能够插通上述电极端子12的方筒状的螺母(方螺母)的开口(未图示)。
另外,在第一周壁33上,朝向第一保持部32的内侧突出形成有两个第一保持突部34,该两个第一保持突部34配置于在第一保持部32内收容的汇流条18的上侧,具有与未图示的底部一起保持汇流条18的功能。
如图1所示,多个第一保持部32按各电极组15(两列)排列配置。另外,在图1中,配置于下侧的多个第一保持部32与配置于该图上侧的多个第一保持部32相比数量少一个,上下的各第一保持部32以错开一个单电池11的宽度尺寸的方式配置。上下配置的第一保持部32的各列之间由连结部38连结而一体化。
第二保持部40在图1中配置于在下侧排列配置的多个第一保持部32的两端部(有一方未图示)。第二保持部40形成为能够收容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基部21的大小,具有包围基部21的第二周壁41(保持壁的一例)、载置基部21的底部(未图示)、以及与底部一起保持基部21的第二保持突部42。
在底部中的与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贯通孔22对应的区域设置有能够将上述电极端子12的方筒状的螺母(方螺母)插通的开口(未图示)。
如图2的放大图所示,在第二保持部40内收容有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状态下,在第二周壁41中的直立部23的背面侧以及右侧面侧从第二周壁41的上端朝向上方(图2中的纸面外侧)延伸出直立壁43(干涉部的一例)。更详细而言,直立壁43形成为配置于图2中的直立部23的上侧以及右侧的L字形状,从第二周壁41朝向上方立起。以下,将直立壁43中的位于直立部23的背面侧的部分作为第一壁部43A,将位于直立部23的右侧面侧的部分作为第二壁部43B来进行说明。
如图5的主视图所示,第一壁部43A被设定为,在第二保持部40内收容有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状态下,其高度比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直立部23稍高。另外,图5中的右上方的角部呈阶梯状,成为朝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一引导部44(姿势引导部的一例)和与第一引导部44相连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45。另一方面,在图5中的左上方的角部形成有朝向左下方倾斜的第二引导部46(转动引导部的一例)。并且,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壁部43A的上端面中的背面侧的缘部成为朝向下方斜着被切口的倾斜部48。
在第一壁部43A的图5中靠左的部位,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朝向第二保持部40的内侧(前方)突出的加强肋47A。如图3所示,加强肋47A的上表面朝向前方下侧倾斜。另外,在图5中靠右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定位突部47B,该第一定位突部47B朝向第二保持部40的内侧(前方)以与加强肋47A同等的突出量突出(参照图2)。
另一方面,如图3以及图5所示,第二壁部43B形成为与第一壁部43A的水平部45同等的高度。第二壁部43B被设定为,在第二保持部40内收容有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状态下,其前端面位于比直立部23的前表面稍靠后方侧的位置。
第二周壁41中的设置有直立壁43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高度尺寸形成为与第一保持部32的第一周壁33同等的高度尺寸,从而能够防止工具等与电极端子12以及外部连接汇流条20接触而短路。另外,在第二周壁41中的比第二壁部43B的前端面稍靠前方的部位(图2中的下侧)设置有朝向第二保持部40的内侧突出的第二定位突部47C。
并且,如图3所示,在第二周壁41的在图2中配置于下侧的壁部的右侧端部设置有从其上表面朝向上方和前方突出而与后述的弹性锁定片75进行锁定的锁定突部49。
(罩50)
在图1中排列配置于上侧的第一保持部32的各周壁33中的位于后方侧的壁部的外表面的上端设置有主体用铰链部51,并经由这些主体用铰链部51而一体地设置有罩50(参照图1以及图3)。
罩50由从上方侧覆盖第一保持部32以及连结部38的大致整体和第二保持部40的大致一半的大致矩形的板状的主罩52和从上方、前方以及侧方覆盖第二保持部40的剩余一半的副罩54。
在主罩52中的连接于主体用铰链部51的缘部的相反侧的缘部设置有多个从主罩52的板面垂直地立起的“コ”字形状的卡定片53,在主罩52借助主体用铰链部51进行转动而从上方侧覆盖树脂保护件31的状态下,这些卡定片53能够卡定于在图1中排列配置于下侧的第一保持部32的第一周壁33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卡定突部35。
主罩52的图1中的右上方的角部被切口成阶梯状,在该切口部分的右侧缘部经由第一铰链部55而与主罩52一体地设置有副罩54。副罩54包括第一副罩60和第二副罩70。
第一副罩60具备:大致矩形的第一底部61(被干涉部的一例),与第一铰链部55相连;第一侧壁部62,从与第一铰链部55交叉的缘部中的图1的下侧的缘部朝向纸面外侧沿垂直方向立起;以及第二侧壁部63,从与第一铰链部55相对的缘部朝向纸面外侧沿垂直方向立起,该第一副罩60形成为朝向图1的上侧、左侧以及纸面外侧开口的箱形形状。
第一底部61的图1中的右上方的角部被斜着切口。另外,第一侧壁部62和第二侧壁部63的从第一底部61立起的立起方向的端面(图3中的上表面)形成为朝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64(姿势引导部的一例)(参照图8)。并且,在倾斜部64的整个外表面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肋65。肋65的两端部被斜着切口(参照图1)。
另一方面,在第一底部61的外表面(图3中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朝向第一侧壁部62的相反侧延伸的板状的转动限制片66(转动限制部的一例)(参照图7)。该转动限制片66沿着第一底部61的图1中的下侧的缘部靠左配置,其左侧的端部从第一底部61稍稍突出并且相对于第一底部61沿垂直方向立起。
该转动限制片66用于限制第一铰链部55的过度的弯折。在第一副罩60转动而使第一铰链部55朝向外侧了弯折90度的状态下,转动限制片66与主罩52抵接,并相对于主罩52垂直地支承第一底部61。
在第一底部61的在图1中位于上侧的缘部设置有第二铰链部56,第二副罩70经由该第二铰链部56而相对于第一副罩60一体地设置。第一铰链部55的铰链轴与第二铰链部56的铰链轴正交。
第二副罩70具备在图3中设置于比第一副罩60的第一底部61靠下方侧的第二底部71、设置在第二底部71与第二铰链部56之间的第三侧壁部72、与第三侧壁部72的图1中的右侧相邻并交叉的第四侧壁部73以及与第三侧壁部72对置的第五侧壁部74,并且形成为朝向图1中的左侧以及纸面外侧开口的扁平的箱形形状。
第二底部71的图1中的上侧大致一半从主罩52的缘部朝向外侧(图1中上侧)伸出。第二底部71的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比第一底部的该图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小。另外,第二底部71与第四侧壁部73的交叉部分(角部)被斜着切口,从而形成有倾斜部71A(参照图5)。
在第二底部71中的图1中左上方的从主罩52的缘部伸出的区域设置有能够与上述锁定突部49进行锁定的弹性锁定片75。另外,第二底部71中的设置有该弹性锁定片75的区域的背面形成为朝向与第四侧壁部73相反的一侧(图3的下方)呈大致筒状突出的突出部78,在该突出部78设置有能够使弹性锁定片75弹性变形来解除该弹性锁定片75与锁定突部49的锁定状态的板状的锁定解除片76(参照图7)。
并且,从第二底部71中的与设置有第四侧壁部73的缘部相对的缘部(图1中左侧的缘部)设置有朝向与第四侧壁部73的立起方向相反的一侧(图3的下方侧)延伸的板状的第六壁部77(参照图7)。第六壁部77与突出部78的外表面相连。
如图3所示,第四侧壁部73以及第五侧壁部74被设定为其高度尺寸比第三侧壁部72稍大,且被设定为在图3所示的敞开状态下其上端配置于比第一底部61更高的位置。另外,第四侧壁部73以及第五侧壁部74的与相互交叉的缘部相反的一侧的缘部的图3中的上端角部分别形成为被斜着切口的倾斜部73A、74A(参照图3以及图5)。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布线模块3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各汇流条18收容并保持于树脂保护件31的第一保持部32,并且将外部连接汇流条20收容并保持于第二保持部40。此时,若将汇流条18以及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基部21从上方嵌入各保持部32、40内,则第一保持突部34以及第二保持突部42挠曲变形,当汇流条18以及基部21到达各保持突部34、42的下方时,各保持突部34、42弹性复原,从而将各汇流条18以及基部21保持为不会向各保持部32、40之外脱离(参照图1)。
如图2所示,在该状态下,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直立部23由加强肋47A、第一定位突部47B、第二定位突部47C定位。
当汇流条18以及外部连接汇流条20被收容至规定的位置后,接着利用主体用铰链部51使主罩52转动,从上方侧覆盖第一保持部32以及第二保持部40的一部分。
于是,如图4~图6所示,首先,第一副罩60的第二侧壁部63的倾斜部64与直立壁43的第一引导部44滑动接触,并且肋65与水平部45滑动接触。由此,第一副罩60相对于直立壁43的姿势被引导为标准的姿势。另外,第二侧壁部63配置于直立壁43的第二壁部43B的外表面侧。不久之后,第一底部61与直立壁43的倾斜部48抵接。
若进一步使主罩52向关闭的方向转动,则第一底部61会与直立壁43的第二引导部46产生干涉,从而第一铰链部55逐渐向外侧弯折(参照图7~图9)。即,第一底部61从第一铰链部55侧朝向第二侧壁部63侧与第二引导部46产生干涉,随着与主罩52的转动相伴的该干涉部分的移动,第一铰链部55慢慢弯折。
此时,直立壁43的第一壁部43A虽然会因第一底部61而受力,但由于在第一壁部43A设置有加强肋47A,所以不会容易变形。
而且,若随着主罩52的转动的进行而使主罩52成为将第一保持部32以及第二保持部40的一部分完全关闭的封闭状态,则如图10~图12所示,第一铰链部55成为弯折成直角的状态。此时,由于在第一底部61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限制片66,所以通过该转动限制片66与主罩52的上表面抵接,第一铰链部55不会以直角以上的角度弯折。
这样,在主罩52完全关闭的状态下,主罩52的卡定片53成为与卡定突部35卡定的状态。即,主罩52成为相对于树脂保护件31固定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第一副罩60配置于覆盖第二保持部40的规定位置。即,第一副罩60成为其第一底部61覆盖了连接端子24的左侧的一部分,第一侧壁部62覆盖了直立壁43的背面,第二侧壁部63覆盖了连接端子24的上方的一部分的状态。
另外,此时,第二副罩70相对于第一副罩60转动自如。如图10所示,优选第二副罩70成为初始的状态、即第三侧壁部72与第一副罩60的第一底部61正交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弹性锁定片75(突出部78)配置于树脂保护件31(主罩52)的外侧(参照图10以及图12)。
另外,在这样的状态(图10~图12的状态)下,连接端子24的前方、右侧以及顶端部的上方被敞开。即,连接端子24成为在前方以及右侧这两个方向上完全露出的状态,能够与对象侧的连接端子进行连接作业和连接解除作业。
接下来,利用第二铰链部56使第二副罩70向图10中X方向转动,使第二铰链部56成为弯折的状态。于是,如图13~图15所示,成为第三侧壁部72覆盖连接端子24的顶端部的左侧,第二底部71覆盖连接端子24的正面,第五侧壁部74覆盖连接端子24的右侧的一部分,第四侧壁部73覆盖连接端子24的顶端部的上方,第六壁部77以及突出部78从上方覆盖基部21的一部分的形态。
另外,此时,第四侧壁部73的转动方向的顶端侧的端缘部一边被倾斜部73A引导,一边嵌入第二侧壁部63的下侧。在该状态下,弹性锁定片75成为锁定于第二保持部40的锁定突部49的状态。由此,第二副罩70被固定于覆盖第二保持部40的规定位置。即,第二保持部40以及收容于第二保持部40的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整体成为以留有设置于连接端子24的右侧的电线导出用的缝隙的方式被副罩54覆盖成绝缘状态的状态。
这样,在使被副罩54覆盖的连接端子24露出而与对象侧端子进行连接作业或者连接解除作业时,首先按压锁定解除片76,解除弹性锁定片75与锁定突部49的锁定状态。然后,利用第二铰链部56使第二副罩70转动,使第二副罩70成为敞开状态,然后进行露出的连接端子24与对象侧连接端子的连接·解除作业即可。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模块30,第一底部61随着主罩52相对于树脂保护件31的转动操作而与直立壁43产生干涉,从而自动地转动,并在主罩52完全关闭的状态下配置于覆盖第二保持部40的规定位置。因此,不需要进行第一副罩60的转动操作以及固定作业,能够简化其构造,并且作业工时可以较少。
另外,由于构成为使本来为了覆盖第二保持部40所需的直立壁43以及第一底部61相互干涉,所以不需要设置新的干涉部以及被干涉部,能够形成简单的结构。
另外,通过在第一副罩60的第二侧壁部63设置倾斜部64并在直立壁43的第一壁部43A设置第一引导部44,并且使它们滑动接触,从而在第一副罩60的转动之前将第一副罩60引导为标准的姿势。由此,第一副罩60的第一底部61与直立壁43在标准的姿势下抵接,从而干涉能顺利地进行。
并且,由于在直立壁43形成有与第一底部61抵接来引导第一副罩60的转动的倾斜状的第二引导部46,所以第一副罩60的转动能更顺利地进行。
另外,由于在第一副罩60设置有对第一副罩60的过度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转动限制片66,所以在主罩52相对于树脂保护件31卡定的封闭状态下,第一副罩60稳定地配置于覆盖第二保持部40的规定位置。
并且,由于主罩52经由主体用铰链部51而与树脂保护件31一体地设置,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结构简单且作业工时少的布线模块30。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载以及附图而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使第二保持部40的直立壁43与第一副罩60的第一底部61产生干涉,来使第一副罩60随着主罩52相对于树脂保护件31的转动操作而自动地转动,但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二保持部40以及第一副罩60另外设置相互干涉的干涉部以及被干涉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一副罩60设置对第一副罩60的过度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转动限制片66,但也可以构成为将转动限制片66设置于主罩52侧。或者,也可以不必设置转动限制片66。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利用主体用铰链部51一体地设置树脂保护件31和主罩52,但罩50可以不必与树脂保护件31一体地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
(4)外部连接汇流条20的形态和第二保持部40的形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直立壁43设置倾斜状的第一引导部44以及第二引导部46,但也可以不必设置引导部。
标号说明
10...单电池组(蓄电元件组)
11...单电池(蓄电元件)
12...电极端子
12A...正极端子
12B...负极端子
18...汇流条(连接部件)
20...外部连接汇流条(外部连接部件)
21...基部
23...直立部
24...连接端子(外部连接端子)
30...布线模块
31...树脂保护件(绝缘保持部件)
32...第一保持部
40...第二保持部
41...第二周壁(保持壁)
43...直立壁(干涉部)
44...第一引导部(姿势引导部)
46...第二引导部(转动引导部)
51...主体用铰链部
52...主罩
54...副罩
55...第一铰链部
56...第二铰链部
60...第一副罩
61...第一底部(壁部)
64...倾斜部(姿势引导部)
66...转动限制片
70...第二副罩

Claims (13)

1.一种布线模块,安装于将具有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极端子的蓄电元件排列多个而成的蓄电元件组,其中,
所述布线模块具备:
连接部件,将相邻的电极端子之间连接;
外部连接部件,具有与其他设备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
绝缘保持部件,具有保持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一保持部以及保持所述外部连接部件的第二保持部;以及
主罩,覆盖所述第一保持部,
在所述主罩经由第一铰链部而一体地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二保持部的副罩,
所述副罩具有与所述第一铰链部相连的第一副罩以及经由与所述第一铰链部正交的第二铰链部而与所述第一副罩一体地连结的第二副罩,
在所述第一副罩设置有随着所述主罩相对于所述绝缘保持部件的安装操作而与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持部件的干涉部产生干涉的被干涉部,通过所述干涉部与所述被干涉部的干涉,所述第一副罩以所述第一铰链部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在所述主罩安装于所述绝缘保持部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副罩配置于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所述外部连接部件具有基部、从基部立起的直立部以及从该直立部突出地设置的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并且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包围所述基部的保持壁,
所述干涉部是从所述保持壁立起而覆盖所述直立部中的与设置有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直立壁,
所述被干涉部是所述第一副罩中的与所述第一铰链部相连的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所述直立壁形成有与所述壁部抵接来引导所述第一副罩的转动的倾斜状的转动引导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第一副罩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设置有姿势引导部,该姿势引导部在所述第一副罩转动之前使所述第一副罩的所述被干涉部相对于所述干涉部以标准的姿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第一副罩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设置有姿势引导部,该姿势引导部在所述第一副罩转动之前使所述第一副罩的所述被干涉部相对于所述干涉部以标准的姿势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第一副罩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设置有姿势引导部,该姿势引导部在所述第一副罩转动之前使所述第一副罩的所述被干涉部相对于所述干涉部以标准的姿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所述第一副罩设置有对所述第一副罩的过度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转动限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所述第一副罩设置有对所述第一副罩的过度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转动限制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所述第一副罩设置有对所述第一副罩的过度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转动限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所述第一副罩设置有对所述第一副罩的过度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转动限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所述第一副罩设置有对所述第一副罩的过度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转动限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在所述第一副罩设置有对所述第一副罩的过度的转动进行限制的转动限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
所述主罩经由主体用铰链部而与所述绝缘保持部件一体地设置。
CN201580007437.0A 2014-02-06 2015-01-16 布线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11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1362 2014-02-06
JP2014021362A JP6330353B2 (ja) 2014-02-06 2014-02-06 配線モジュール
PCT/JP2015/051021 WO2015118923A1 (ja) 2014-02-06 2015-01-16 配線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1198A CN105981198A (zh) 2016-09-28
CN105981198B true CN105981198B (zh) 2018-10-26

Family

ID=5377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743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1198B (zh) 2014-02-06 2015-01-16 布线模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31652B2 (zh)
EP (1) EP3104429A1 (zh)
JP (1) JP6330353B2 (zh)
CN (1) CN105981198B (zh)
WO (1) WO20151189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4981B2 (ja) * 2014-04-21 2018-07-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DE112016007410B4 (de) * 2016-12-01 2023-03-23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Verkabelungsführungsmechanismus und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JP6581959B2 (ja) * 2016-12-19 2019-09-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用導体モジュール
JP6822250B2 (ja) * 2017-03-21 2021-01-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981234B2 (ja) * 2017-12-22 2021-12-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ターミナルカバー
JP6414361B1 (ja) * 2018-03-30 2018-10-3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JP7312518B2 (ja) * 2021-04-22 2023-07-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9761A (zh) * 2011-01-28 2013-10-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池连接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85162B2 (ja) * 1998-10-09 2004-0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用接続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32235A (ja) * 2000-05-25 2001-11-30 Yazaki Corp バッテリカバー
JP4113756B2 (ja) * 2002-10-11 2008-07-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供給ボックス
JP4823535B2 (ja) * 2005-02-14 2011-1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接続プレート
JP5423174B2 (ja) 2009-06-23 2014-02-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
JP5550290B2 (ja) * 2009-09-17 2014-07-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配索体、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JP5834769B2 (ja) * 2011-10-26 2015-12-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用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741948B2 (ja) * 2011-11-11 2015-07-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454626B2 (ja) * 2012-06-26 2014-03-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5532357B2 (ja) 2012-08-10 2014-06-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用配線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9761A (zh) * 2011-01-28 2013-10-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池连接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49185A (ja) 2015-08-20
WO2015118923A1 (ja) 2015-08-13
US20160359309A1 (en) 2016-12-08
JP6330353B2 (ja) 2018-05-30
EP3104429A4 (en) 2016-12-14
EP3104429A1 (en) 2016-12-14
US9831652B2 (en) 2017-11-28
CN105981198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1198B (zh) 布线模块
CN103931024B (zh) 电池配线模块
US11296390B2 (en) Cylindrical battery cell having connection cap
CN103947005B (zh) 电池配线模块
EP2688122B1 (en) Wiring module
CN103597634B (zh) 电池布线模块
CN103000835B (zh) 电池模块
CN107004822A (zh) 电池配线模块
CN103931014B (zh) 电池配线模块
CN103718344B (zh) 汇流条罩及带罩的汇流条
CN104821385A (zh) 汇流条模块和电池模块
EP3142168A1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CN109690825A (zh) 连接模块
CN105493311B (zh) 配线模块
CN106797009B (zh) 配线模块和蓄电模块
JP5757252B2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13143181A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CN107851750A (zh) 二次电池组
CN110024177A (zh) 布线模块
CN104254932A (zh) 电池用配线模块
CN105981201B (zh) 配线模块及蓄电模块
JP2016051641A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配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9390541A (zh) 汇流条模块
CN109411689A (zh) 布线模块
EP3664185A1 (en) Electric-equipment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