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0729A - 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0729A
CN105980729A CN201580007077.4A CN201580007077A CN105980729A CN 105980729 A CN105980729 A CN 105980729A CN 201580007077 A CN201580007077 A CN 201580007077A CN 105980729 A CN105980729 A CN 105980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tor
stator
damping unit
ann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70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0729B (zh
Inventor
村中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980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0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2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rotary vanes turning in the fluid any throttling effect being immaterial, i.e. damping by viscous shear effect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6Special sealings, including sealings or guides for piston-rods
    • F16F9/369Sealings for elements other than pistons or piston rods, e.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30Sea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阻尼装置,其具备:定子;转子;以及对上述转子的旋转或相对的旋转施加阻力的粘性流体,且将该阻力作为制动力。在上述转子通过一体成形而配备有由软性合成树脂形成的环状密封部。上述定子具有供上述粘性流体填充的环状空间,上述转子的主体部容纳在该环状空间中。上述环状密封部的结构为具备:配备于上述转子的外周部的外侧环状部分;配备于上述转子的内周部的内侧环状部分;以及两者的连结部分。

Description

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具有被称作所谓的旋转阻尼器的阻尼装置,其构成为,包括转子(旋转侧部件)、定子(固定侧部件、现有技术文献中的壳体)、以及填充于两者间填充的粘性流体,且将上述粘性流体对转子的旋转或相对的旋转的阻力作为制动力(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装置的构造为,壳体包括外筒和内筒,在形成于两者间的环状空间中收纳转子。在专利文献1中,转子为使筒两端一同开放的筒状,上述壳体的内筒也与筒两端一同开放。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安装在转子的外侧的环状的第一密封部件和安装在转子的内侧的环状的第二密封部件两个密封部件来阻止来自上述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粘性流体的泄漏。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在装配转子和定子时,需要以一边将第一密封部件弹性地扩展一边在其内侧通过转子的方式将第一密封部件嵌在该转子的外侧,而且将第二密封部件纳入转子的内侧,然后在此状态下,将该转子纳入定子的环状空间内,在该装配时,需要特别担心某个密封部件的错位、脱落等。在装配时,在产生了某个密封部件错位、在某个密封部件发生扭曲等之类的情况下,粘性流体的密封性变得不充分,便会产生阻尼装置不能发挥期望的制动力等的不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02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点在于,使这种阻尼装置以在构成该阻尼装置的转子的内外分别易于进行与定子的装配,而且该装配时不会产生密封部件的错位、扭曲等的状态配备防止粘性流体的泄漏的密封部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形成一种阻尼装置,其具备:定子;转子;以及填充于定子与转子之间并对上述转子的旋转或相对的旋转施加阻力的粘性流体,且将该阻力作为制动力,在上述阻尼装置中,在上述转子通过一体成形而配备由软性合成树脂形成的环状密封部,而且,上述定子具有供上述粘性流体填充的环状空间,上述转子的主体部容纳在该环状空间中,上述环状密封部的结构为具备:配备于上述转子的外周部的外侧环状部分;配备于上述转子的内周部的内侧环状部分;以及上述外侧环状部分与上述内侧环状部分的连结部分。
在本发明的阻尼装置中,能够通过上述内侧环状部分对定子与转子的内周部之间进行密封,而且通过上述外侧环状部分对定子与转子的外周部之间进行密封。该内侧环状部分和外侧环状部分通过上述连结部分而一体化,因此在装配定子和转子时,内侧环状部分和外侧环状部分不会扭曲、偏离,该装配能够顺滑地形成。另外,上述环状密封部与上述转子一体且成为其一部分,因此,阻尼装置的零件个数最小化。另外,在装配阻尼装置时,无需组装环状密封部。
优选的方式之一为,上述连结部分形成于贯通转子的内外的贯通孔内。
另外,优选的方式之一为,在上述定子中构成环状空间的、与上述转子的内周部相向的内侧环绕壁部形成有与上述环状密封部的内侧环状部分在上述连结部分的形成位置抵接的环状突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这种阻尼装置以在构成该阻尼装置的转子的内外分别容易进行与定子的装配,而且该装配时不会产生密封部件的错位、扭曲等的状态配备防止粘性流体的泄漏的密封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阻尼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阻尼装置的在图1中A-A线位置的剖面结构图。
图4是将上述阻尼装置的一部分断裂后进行表示的主视图,其在与图3不同的位置进行剖面。
图5是构成上述阻尼装置的转子的主视图。
图6是在图5中B-B线位置的剖视图。
图7是在图5中C-C线位置的剖视图。
图8是构成上述阻尼装置的转子的右侧视图。
图9是在图8中D-D线位置的剖视图。
图10是在图8中E-E线位置的剖视图。
图11是构成上述阻尼装置的转子的左侧视图,其省略环状密封部的记载后进行表示。
图12是构成上述阻尼装置的转子的剖视图,其省略环状密封部的记载后进行表示。
图13是将构成上述阻尼装置的转子的一部分断裂后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其省略环状密封部的记载后进行表示。
图14是构成上述阻尼装置的定子的左侧视图。
图15是在图14中F-F线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15对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为具备定子1、转子2以及填充于它们之间并对上述转子2的旋转或相对的旋转施加阻力的粘性流体,且将该阻力作为制动力的装置,其被称作所谓的旋转阻尼器等。该定子1及转子2通常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
上述转子2具备相对于未图示的一方对象物的安装部2a,定子1具备相对于未图示的另一方对象物的安装部1a(参照图1)。然后,该阻尼装置被用于以下方式,在由于一方对象物的可动或相对的可动而转子2旋转或相对地旋转时,使由上述粘性流体的阻力引起的固定的制动力作用于该一方对象物的可动或相对的可动。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具备由软性合成树脂形成的环状密封部3(参照图5、7及9)。该阻尼装置通过该环状密封部3来防止填充于上述定子1与转子2之间的粘性流体的泄漏。
在该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中,通过双色成形或者嵌入成形而具备上述环状密封部3。即,上述环状密封部3通过双色成形或将转子2作为嵌入物的嵌入成形而一体地配备于该转子2。由此,在该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中,上述环状密封部3与上述转子2一体且构成为其一部分,因此,阻尼装置的零件个数最小化。另外,在装配阻尼装置时,无需组装环状密封部3。
另外,上述环状密封部3在其成形时具备在上述转子2的旋转轴线x(参照图3)方向上突出的部分3a。上述转子2具备凹部5,凹部5用于在上述环状密封部3成形时使上述突出的部分3a配备于该环状密封部3(参照图9)。由此,在该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中,上述环状密封部3以将在上述转子2的旋转轴方向上突出的部分3a嵌入上述凹部5的状态与上述转子2牢固地一体化,从而防止类似于将该环状密封部3形成为单纯的环状部的情况地,在上述装配时,该环状部扭曲等而难以顺滑地进行该装配的不适。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定子1具有被上述粘性流体填充的环状空间12g,上述转子2的主体部容纳在该环状空间12g中(参照图3)。与此同时,上述环状密封部3的结构为具备配备于上述转子2的外周部22n的外侧环状部分32、配备于上述转子2的内周部22m的内侧环状部分31以及两者的连结部分33。
转子2呈使筒两端同时开放的圆筒状。在转子2的筒一端,在环绕转子2的旋转轴线x(参照图3)的方向上,在与邻接的切口部22a之间隔开大致相等的间隔而在四部位形成有切口部22a(参照图8~10)。在转子2的筒另一端侧形成有使转子2的内径在该筒另一端侧缩小的内凸缘部22b(参照图13),通过该内凸缘部22b,转子2在筒另一端侧具备环绕台阶面22c(参照图12及13)。转子2从该筒一端侧纳入定子1的后述的环状空间12g。在转子2的筒另一端,在夹着其筒口22d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凸部22e(参照图1)。
定子1通过同时形成圆筒状的内筒部12a和外筒部12b,具有内侧环绕壁12c和外侧环绕壁12f,将两者之间作为环状空间12g(参照图15),而且,在外侧环绕壁12f的外表面的一部位具有沿着筒轴方向延伸的肋12h(参照图1)。
在图示的例中,转子2将上述凸部22e嵌入形成于一方对象物的未图示的凹部而安装于该一方对象物,并随着一方对象物的转动或相对的转动而与一方对象物一同转动或相对地转动。另一方面,定子1将上述肋12h嵌入形成于另一方对象物的未图示的凹部而与另一方对象物侧一体化。即,在图示的例中,转子2的凸部22e作为向一方对象物的安装部2a发挥功能,定子1的肋12h作为向另一方对象物的安装部1a发挥功能。
定子1具有上述内侧环绕壁12c、外侧环绕壁12f以及底壁12i,且通过这些壁12c、12f、12i而具备有底的环状空间12g,环状空间12g能够通过与上述底壁12i侧相反的导入开口12j将上述转子2从该开放端侧能够旋转或者能够相对旋转地纳入(参照图15)。底壁12i由横贯上述内筒部12a的筒一端与外筒部12b的筒一端之间的底板形成。省略图示的粘性流体填充于该上述环状空间12g,从而对伴随上述一方对象物的可动或相对的可动的转子2的旋转或相对的旋转施加阻力。作为该粘性流体,典型地,能够使用硅油、润滑油。即,在外侧环绕壁12f与内侧环绕壁12c之间,形成有比转子2的壁厚稍大的间隔。
对于转子2的筒另一端侧,在转子2的外周部22n,以在与该筒另一端之间稍微打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环绕槽22f(参照图12及13参照)。另外,在转子2的筒另一端与该环绕槽22f之间,在转子2的外周部22n形成有卡合部22g,卡合部22g在将转子2插入定子1的环状空间12g的位置,与形成于定子1的外侧环绕壁12f的导入开口12j侧的被卡合部12k卡合(参照图12)。该卡合部22g作为环绕凸部22h而构成(参照图15)。另外,该被卡合部12k作为在定子1的外筒部12b的导入开口12j侧的内面所形成的环绕凹部12m而构成。在将转子2向定子1进行上述纳入时,外筒部12b的筒另一端碰到环绕凸部22h,主要地,该外筒部12b的筒另一端侧向外侧弹性地扩张,从而允许该纳入,而且通过在该纳入的结束位置的弹性恢复,环绕凸部22h插入环绕凹部12m,由此维持转子2与定子1的上述组合状态。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转子2的筒另一端作为堵塞定子1的导入开口12j的盖部22i发挥功能,该盖部22i以外的部位作为转子2的主体部发挥功能(参照图3)。
在上述环绕台阶面22c形成有作为上述凹部5发挥功能的环绕凹部52a(参照图13)。在转子2的盖部22i,在筒口22d侧形成有第一贯通孔22j(图12参照)。该第一贯通孔22j连通转子2的外侧和构成该环绕台阶面22c的环绕凹部52a与转子2的内周部22m之间的部位。另外,在转子2的盖部22i侧的侧部形成有连通转子2的内外的第二贯通孔22k(参照图12)。该第二贯通孔22k分别形成于转子2的直径方向两侧,且在上述环绕槽22f的槽底通过。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通过上述第一贯通孔22j引导构成环状密封部3的软性的合成树脂,从而在转子2的内周部22m形成上述内侧环状部分31。另外,第二,通过上述第二贯通孔22k将上述合成树脂引导至转子2的外周部22n侧,从而在该外周部22n形成上述外侧环状部分32。上述连结部分33形成于该第二贯通孔22k内,从而外侧环状部分32和内侧环状部分31形成为在环状密封部3的直径方向两侧分别被连结部分33连结的状态。
如图10所示,上述内侧环状部分31呈使位于上述盖部22i侧的一端31a与上述环绕台阶面22c紧密接触且使其外周面31b与转子2的内周部22m紧密接触的短尺寸圆筒状。在该内侧环状部分31的一端31a通过上述环绕凹部52a而呈环绕装配备有在上述转子2的旋转轴线x方向上突出的部分3a。在内侧环状部分31的另一端31c侧,形成为,内侧环状部分31的内周面31d随着接近该另一端31c而内侧环状部分31的壁厚阶段性地变薄。内侧环状部分31的其它的内周面31d与上述呈环绕状突出的部分3a的内周面形成同面,且与转子2的旋转轴线x(参照图3)实质上平行。
上述外侧环状部分32的结构为具备充满上述环绕槽22f的环绕带状的基部32a和与该基部32a形成一体的剖面半圆弧状的环绕隆起部32b。
上述连结部分33由上述第二贯通孔22k形成,上述内侧环状部分31和外侧环状部分32在环状密封部3的直径方向两侧分别通过该连结部分33而连结。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转子2的主体部进入定子1内直至位于定子1的内筒部12a的上述导入开口12j侧的端部12d碰到转子2的上述环绕台阶面22c的位置时,上述卡合部22g与被卡合部12k卡合,而且通过上述内侧环状部分31的内周面31d来对定子1的内筒部12a的内面、即上述内侧环绕壁12c与转子2的内周部22m之间进行密封,而且,通过上述外侧环状部分32的环绕隆起部32b来对定子1的外筒部12b的外面、即上述外侧环绕壁12f与转子2的外周部22n之间进行密封。在该实施方式中,定子1的内筒部12a和转子2的内凸缘部22b的内方形成连通的结构,以在它们之间能够插通轴。该内侧环状部分31和外侧环状部分32通过贯通上述转子2的连结部分33而一体化(参照图3),因此,在装配定子1与转子2时,内侧环状部分31和外侧环状部分32不会扭曲、偏离,能够使该装配变得顺滑。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定子1的构成环状空间12g的上述内侧环绕壁12c形成有与上述环状密封部3的内侧环状部分31在上述连结部分33的形成位置抵接的环状突部12n。在图示的例中,上述内筒部12a使碰到上述环绕台阶面22c的端部12d开放,而且将该端部12d侧设置成使该端部侧的外径比其余部位小的薄壁部12e。而且,在该薄壁部12e具备上述环状突部12n。在上述连结部分33的形成部位,环状密封部3的径方向的壁厚y(参照图3)比其余部位的径方向的壁厚大,因此,虽然在该连结部分33的形成部位多产生因成形后的收缩而引起的“凹痕”,但是,即使由于上述环状突部12n而产生该“凹痕”,也能够使上述形成部位的内侧环状部分31及外侧环状部分32的密封性不降低。
此外,不用说,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其包括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所有的实施方式。
此外,本文引用在2014年2月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18924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并入本文。

Claims (3)

1.一种阻尼装置,其具备:定子;转子;以及填充于定子与转子之间并对上述转子的旋转或相对的旋转施加阻力的粘性流体,且将该阻力作为制动力,
上述阻尼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转子通过一体成形而配备由软性合成树脂形成的环状密封部,而且,
上述定子具有供上述粘性流体填充的环状空间,上述转子的主体部容纳在该环状空间中,
上述环状密封部的结构为具备:配备于上述转子的外周部的外侧环状部分;配备于上述转子的内周部的内侧环状部分;以及上述外侧环状部分与上述内侧环状部分的连结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部分形成在贯通上述转子的内外的贯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定子中构成环状空间的、与上述转子的内周部相向的内侧环绕壁部形成有与上述环状密封部的内侧环状部分在上述连结部分的形成位置抵接的环状突部。
CN201580007077.4A 2014-02-03 2015-01-28 阻尼装置 Active CN105980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8924A JP6150737B2 (ja) 2014-02-03 2014-02-03 ダンパー装置
JP2014-018924 2014-02-03
PCT/JP2015/052368 WO2015115487A1 (ja) 2014-02-03 2015-01-28 ダンパ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0729A true CN105980729A (zh) 2016-09-28
CN105980729B CN105980729B (zh) 2018-01-23

Family

ID=53757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7077.4A Active CN105980729B (zh) 2014-02-03 2015-01-28 阻尼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09637B2 (zh)
EP (1) EP3106707B1 (zh)
JP (1) JP6150737B2 (zh)
CN (1) CN105980729B (zh)
WO (1) WO20151154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2488B2 (ja) * 2013-10-10 2018-01-17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ダンパ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ハンドル装置
JP6359441B2 (ja) * 2014-12-16 2018-07-18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ダンパー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3473A (en) * 1982-12-23 1985-04-30 Nifco Inc. Sealed rotary motion damper
US4796733A (en) * 1986-08-05 1989-01-10 Nifco, Inc. Oil damper
US5497863A (en) * 1993-09-03 1996-03-12 Itw-Ateco Gmbh Rotary damper
CN1365325A (zh) * 1999-08-05 2002-08-21 株式会社尼富考 回转的圆筒形油阻尼器
CN202876982U (zh) * 2012-11-11 2013-04-17 浙江荣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静电喷枪喷嘴结构
CN203384365U (zh) * 2013-07-30 2014-01-08 宁波兰迪汽配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紧固件密封圈一体式防水密封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7937B2 (ja) * 1986-06-16 1996-08-28 エヌオーケー株式会社 オイルシ−ルの製造方法
SU1634862A2 (ru) * 1988-10-14 1991-03-15 Rakhmanov Nikolaj N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упругий элемент
DE4413325C2 (de) * 1994-04-16 2001-03-15 Itw Ateco Gmbh Rotationsdämpfer
TW528129U (en) * 1999-08-09 2003-04-11 Nifco Inc Oil type cylindrical rotary damper
JP4524771B2 (ja) * 2001-01-26 2010-08-18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回転ダンパおよびアシストグリップ装置
JP3994769B2 (ja) * 2002-03-22 2007-10-24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のアッパーマウント
US6866588B2 (en) * 2002-06-11 2005-03-1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One-way damper
JP2006242373A (ja) * 2004-09-24 2006-09-14 Nok Corp 密封装置
JP2008115881A (ja) * 2006-10-31 2008-05-22 Hitachi Ltd シリンダ装置
ES1064391Y (es) * 2006-12-13 2007-06-01 Pladomin S A Dispositivo de amortiguacion para ejes
ATE487894T1 (de) * 2006-12-29 2010-11-15 Skf Ab Dichtungs- und führungseinheit für die kolbenstange eines einrohr-stossdämpfers
CN101909936A (zh) * 2007-12-31 2010-12-08 安东尼诺·库尔特拉罗 具有改进的制动特征的旋转阻尼器
JP5743557B2 (ja) * 2011-01-11 2015-07-01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ダンパー装置
JP5756392B2 (ja) * 2011-11-01 2015-07-29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密封装置及びこの密封装置を備える緩衝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3473A (en) * 1982-12-23 1985-04-30 Nifco Inc. Sealed rotary motion damper
US4796733A (en) * 1986-08-05 1989-01-10 Nifco, Inc. Oil damper
US5497863A (en) * 1993-09-03 1996-03-12 Itw-Ateco Gmbh Rotary damper
CN1365325A (zh) * 1999-08-05 2002-08-21 株式会社尼富考 回转的圆筒形油阻尼器
CN202876982U (zh) * 2012-11-11 2013-04-17 浙江荣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静电喷枪喷嘴结构
CN203384365U (zh) * 2013-07-30 2014-01-08 宁波兰迪汽配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紧固件密封圈一体式防水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06707B1 (en) 2019-06-19
CN105980729B (zh) 2018-01-23
WO2015115487A1 (ja) 2015-08-06
US9909637B2 (en) 2018-03-06
JP6150737B2 (ja) 2017-06-21
US20170009838A1 (en) 2017-01-12
JP2015145705A (ja) 2015-08-13
EP3106707A4 (en) 2017-11-29
EP3106707A1 (en)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34319C (zh) 带外壳的夹式摩擦转矩铰链和形成工艺
CN106575902A (zh) 旋转致动器
CN103328851B (zh) 阻尼装置
CN105899438B (zh) 阀式封闭元件、包括阀式封闭元件的封闭盖以及用于制造阀式封闭元件的方法和设备
WO2008088610A3 (en) Double-cone sphincter introducer assembly and integrated valve assembly
CN105257709A (zh) 密封件及罩
CN105980729A (zh) 阻尼装置
AU549155B2 (en) Valve seat
CN109688865A (zh) 带有磁性封口的用于糊状物质棒的外壳
TWI602384B (zh) 馬達、風扇及其轉子
JPWO2015076145A1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用ダストカバー
AU2018304375A1 (en) Skive cut borehole screen end ring
JP4743022B2 (ja) コイル装置
US8926439B2 (en) Suction tube arrangement with improved actuating shaft
CN107925804B (zh) 一种蓝牙耳机
US20080136111A1 (en) Radial Shaft Seal
CN205203720U (zh) 毁瓶毁盖式防伪瓶盖
JP2017166634A (ja) 密封装置
KR101664653B1 (ko) 댐퍼 장치
CN205244682U (zh) 管路连接环结构
US11885427B1 (en) Valve core with bolt-connected valve stem and drive piece
CN209054054U (zh) 一种自卡式阻尼齿轮
JP5517659B2 (ja) バタフライ弁
CN109312861A (zh) 具有通气装置的套管
GB2403279A (en) Tube connection allowing differential mov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