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0201A - 头枕 - Google Patents

头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0201A
CN105980201A CN201480075864.8A CN201480075864A CN105980201A CN 105980201 A CN105980201 A CN 105980201A CN 201480075864 A CN201480075864 A CN 201480075864A CN 105980201 A CN105980201 A CN 105980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xostylus axostyle
connecting rod
drawer
fixing sid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58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0201B (zh
Inventor
石原和宪
三柴和大
中野裕司
伊泽启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609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143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609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199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028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3563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028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3563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028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3563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80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0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65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providing a fore-and-aft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occupant's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 B60N2/82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justing mechanisms, e.g.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头枕(1)具备:相互离开的左右的头枕柱(2、2);固定侧部件(4),设在头枕柱(2、2)上;可动侧部件(5),经由可动机构连结在固定侧部件(4)上,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前后锁止机构,将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止及锁止解除。前后锁止机构具备:多个被卡合部(10、10),分别配置在比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锁止部件(11),具有与多个被卡合部(10、10)分别卡合来将可动侧部件(5)的移动锁止的多个卡合部(71、71)。

Description

头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枕。
背景技术
对于能够由座椅的头枕得到的舒适性及安全性而言,头枕相对于座椅的使用者的头部是适当的位置较为重要。所以,开发了不仅是借助头枕柱的头枕的高度调整、还能够调整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头枕中,利用具有多个齿轮齿的作为被卡合部的棘轮部、和与多个齿轮齿阶段性地啮合而卡合的锁止部件的构造,将头枕的前后方向的位置阶段性地调整,由此,使座椅使用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提高。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头枕中,将构成左右两组X状连杆的各连杆用连杆轴(以下称作轴杆)可转动地连结,由此进行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0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27593号公报。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头枕中,在左右的头枕柱间的中央部配置有被卡合部,在该部位,被卡合部与锁止部件卡合。但是,在考虑头枕的动作的情况下,有想要以更稳定的状态使被卡合部与锁止部件卡合的希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以提供一种能够使被卡合部与锁止部件的卡合状态下的稳定性提高的头枕为目的。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相互离开的左右的头枕柱;固定侧部件,设在上述头枕柱上;可动侧部件,经由可动机构连结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前后锁止机构,将上述可动侧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止及锁止解除;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具备:多个被卡合部,分别配置在比上述左右的头枕柱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锁止部件,具有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分别卡合、将上述可动侧部件的移动锁止的多个卡合部。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通过相互组合来构成为内部中空状的壳体的前侧罩及后侧罩;在由上述前侧罩及上述后侧罩构成的内部中空部中,至少收纳有上述左右的头枕柱的上端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述可动机构和上述前后锁止机构;上述多个被卡合部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并被上述前侧罩和上述后侧罩夹持。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止部件是金属制,并且接近于上述固定侧部件来配置;在上述锁止部件与上述固定侧部件之间设有缓冲部件;当上述锁止部件朝向上述固定侧部件动作时,上述缓冲部件与上述固定侧部件抵接。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止部件具有:被保持部,被保持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并且沿着该固定侧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为长尺寸;上述多个卡合部,与上述被保持部平行地配置,并且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多个连结部,将上述被保持部的两端部与上述多个卡合部各自的端部连结;并且,将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周围包围来设在该固定侧部件上;上述缓冲部件相对于上述锁止部件从上述固定侧部件侧朝向外侧安装。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或4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具备被转动自如地保持在上述可动侧部件上并操作上述锁止部件的转动操作部件;上述缓冲部件构成为,使上述锁止部件与上述转动操作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柱插通孔,形成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使上述左右的头枕柱在上下方向上插通;狭缝,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且与上述柱插通孔连通;上述左右的头枕柱具有当该头枕柱被插通到上述柱插通孔中的状态时相对于上述狭缝滑动自如地设置的柱脱落防止部。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具备将上述多个卡合部向上述被卡合部侧施力的施力部件;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收纳部,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前表面侧开口,用来收纳上述施力部件;脱落防止部,限制收纳在上述收纳部中的上述施力部件向前方的移动。
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设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后表面上、保持上述锁止部件的保持部;上述保持部至少配置在上述左右的头枕柱的后方。
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移动限制部,设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后表面上,通过沿着上述锁止部件被向上述保持部装接的方向抵接,限制上述锁止部件向与装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经由轴杆能够转动地连接着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上述轴杆被相对于形成在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至少一方上的贯通孔插入;在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侧面上,设有限制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单元。
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可动侧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经由轴杆能够转动地连接着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上述轴杆相对于形成在上述第一连杆的中间部和上述第二连杆的中间部的贯通孔插入;在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侧面上,设有限制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单元。
技术方案12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上述侧面形成为,朝向形成有上述贯通孔的位置凹陷;上述移动限制单元设在上述侧面的上述贯通孔的周边部。
技术方案13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1或12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单元具备:弹性伸出部,在上述侧面上朝向上述贯通孔伸出地设置,并且具有弹性,由此在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的插入时,至少在该轴杆的插入方向上弹性变形;导引部,位于上述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当上述轴杆被向上述贯通孔插入时,将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导引;限制部,位于上述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限制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之后的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可动侧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连杆机构,具有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的多个连杆;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经由轴杆将上述多个连杆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多个支承部;上述轴杆被相对于在上述多个连杆和上述多个支承部的沿宽度方向相邻的各个上述连杆和上述支承部上形成的贯通孔插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的至少一方上,设有限制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单元。
技术方案15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可动侧部件上的上述移动限制单元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该移动限制单元具备:导引部,当上述轴杆被向上述贯通孔插入时将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导引;限制部,一体形成在上述导引部中的上述支承部侧,限制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之后的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技术方案16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5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具有弹性,在上述轴杆的导引时变形,在上述轴杆的穿过后弹性复原;上述限制部的与上述轴杆对置的位置从上述支承部离开地配置。
技术方案17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可动侧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连杆机构,具有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并且相互交叉的中间部能够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经由轴杆将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多个支承部,在该多个支承部中,包括将上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和上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的多个滑动用的支承部;上述多个滑动用的支承部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侧、用来收纳该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的滑动用的支承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尺寸、并且在上述轴杆的插入侧开口的呈截面凹形状的收纳凹部;在具有上述收纳凹部的上述支承部的至少一个支承部的上述收纳凹部的内部,设有与插入到该收纳凹部中的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碰抵来用来进行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上的定位的定位部。
技术方案18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7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部在上述收纳凹部的内部的上端或下端一体形成,向插入到上述收纳凹部中的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突出。
技术方案19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可动侧部件,经由可动机构连结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前后锁止机构,将上述可动侧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止及锁止解除;上述可动机构为具有宽度方向两端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能够旋转地被支承的多个连杆的连杆机构;上述固定侧部件和上述可动侧部件的至少可动侧部件还支承着位于该可动侧部件侧的上述连杆的宽度方向中央。
技术方案20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9所记载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用来支承头部的前侧罩;上述前侧罩具备:多个支承部,将上述连杆在该连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突出肋,设在上述多个支承部间的中央,并且从上述前侧罩的后表面向上述连杆侧突出;被上述前侧罩支承的上述连杆具备上述突出肋嵌合的缺口部。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能够将上述可动侧部件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锁止及锁止解除在比上述左右的头枕柱靠宽度方向外侧进行。由此,能够使上述多个被卡合部与上述锁止部件的卡合状态下的稳定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上述可动侧部件由上述前侧罩及上述后侧罩构成,能够由该前侧罩和后侧罩夹持上述多个被卡合部,所以能够提高该多个被卡合部的支承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当上述锁止部件朝向上述固定侧部件动作时,上述缓冲部件抵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所以能够在由上述缓冲部件限制上述锁止部件的移动范围的同时,防止上述锁止部件直接抵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而抑制异响的发生。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缓冲部件相对于将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周围包围地设置的上述锁止部件从上述固定侧部件侧朝向外侧安装,所以上述固定侧部件处于将上述缓冲部件从上述锁止部件拆下的方向上。因此,能够在将上述锁止部件设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的状态下抑制上述缓冲部件从上述锁止部件脱离。
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缓冲部件构成为,使上述锁止部件与上述转动操作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所以能够使由上述转动操作部件带来的上述锁止部件的工作效率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能够将上述柱脱落防止部在前后方向上配置,所以能够使得该柱脱落防止部不妨碍处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的外侧的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同时,抑制上述固定侧部件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脱离。
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能够将上述施力部件从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前表面侧容易地收纳到上述收纳部中,并且能够由上述脱落防止部抑制上述施力部件从上述收纳部脱出。
根据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能够将上述锁止部件用上述保持部在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附近保持。由此,能够在抑制上述锁止部件的变形的同时,使该锁止部件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
根据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能够由上述移动限制部限制上述锁止部件向与装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发明,能够由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位于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侧面上设置的移动限制单元,有效地抑制相对于形成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至少一方上的贯通孔插入的轴杆的向轴向的移动。结果,能够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稳定地连接。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发明,能够由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位于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侧面上设置的移动限制单元,有效地抑制相对于形成在第一连杆的中间部和第二连杆的中间部上的贯通孔插入的轴杆的向轴向的移动。结果,能够将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稳定地连接。
根据技术方案12所记载的发明,由于移动限制单元设在连杆的侧面的凹陷的位置,所以与不使侧面凹陷的情况相比,能够有利于头枕的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1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随着轴杆的插入而使弹性伸出部弹性变形,能够由位于该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的导引部将轴杆向贯通孔导引,所以能够使轴杆向各连杆的组装性提高。进而,使轴杆插入到贯通孔中而使弹性伸出部弹性复原,能够由位于该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的限制部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发明,在固定侧部件及可动侧部件的各自中,能够由移动限制单元有效地抑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结果,能够由多个支承部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稳定地支承。
根据技术方案15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能够由导引部将轴杆向贯通孔导引,所以能够使轴杆向支承部的组装性提高。进而,由于限制部一体形成在导引部的支承部侧,所以在轴杆被插入到贯通孔中之后,能够限制该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16所记载的发明,由于限制部的与轴杆对置的位置从支承部离开地配置,所以与限制部为一体且具有弹性的导引部在轴杆的导引时容易变形。由此,容易将轴杆用导引部导引,并且在轴杆穿过导引部之后,能够由限制部限制该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17所记载的发明,当将轴杆插入收纳到收纳凹部中时,碰抵在设于收纳凹部的内部中的定位部上,所以能够提高轴杆的组装时的插入方向的定位精度。此外,轴杆如果碰抵在定位部上,则不能进一步向深处插入,所以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不易接触到收纳凹部的内部的里侧,能够随着连杆的旋转使轴杆顺畅地滑动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18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能够由一体形成在收纳凹部的内部的上端或下端的定位部提高轴杆的插入方向的定位精度,并且能够提高收纳凹部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19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和上述可动侧部件中的至少可动侧部件还支承着位于该可动侧部件侧的上述连杆的宽度方向中央,所以与单单支承上述连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相对于上述连杆在左右方向上发生晃动。
根据技术方案20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被上述前侧罩支承的上述连杆具备上述突出肋嵌合的缺口部,所以在上述连杆的旋转时,上述突出肋成为该连杆的宽度方向中央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头枕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头枕的内部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装接着前侧罩的状态的头枕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装接着后侧罩的状态的头枕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前侧罩的后表面侧及被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后侧罩的前表面侧及被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头枕的平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锁止部件及缓冲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头枕的内部机构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X连杆机构的中央交叉部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部件的安装例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头枕的内部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头枕的内部机构的从俯视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表皮部件的安装例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动作前的头枕的内部机构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动作后的头枕的内部机构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装接着后侧罩的状态的头枕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前侧罩的内侧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前侧罩的外侧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一移动限制单元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21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轴杆插入时的第一移动限制单元的动作的图。
图22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贯通孔的形状的图。
图2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移动限制单元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2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包括第二移动限制单元的固定侧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5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作为第二移动限制单元用的确认窗发挥功能的开口部的图。
图26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轴杆插入前的状态的第三移动限制单元的图。
图26B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轴杆插入时的状态的第三移动限制单元的图。
图2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三移动限制单元的侧视图。
图2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设有定位部的收纳凹部的剖视图。
图2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前侧罩、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和操作部的图。
图3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动作前的头枕的内部机构的侧视图。
图3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动作后的头枕的内部机构的侧视图。
图32是概念性地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使树脂罩装接在被卡合部上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的头枕1如图1~图16所示,具备相互离开的左右一对头枕柱2、2、左右一对支架部3、3、固定侧部件4、可动侧部件5、可动机构、前后锁止机构、上下锁止机构和操作部9。此外,该头枕1也包括设在周围的缓冲垫板150及表皮部件160来构成。
并且,该头枕1装接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上端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基于车辆用座椅及车辆的方向。
上述左右的支架部3、3是安装在作为上述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上的。
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向上述头枕1的下方延伸地设置,被上述左右的支架部3、3保持。即,上述头枕1经由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及上述左右的支架部3、3安装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
另外,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被设定为同径,在该左右的头枕柱2、2的至少一方上,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缺口15…。
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被上述左右的支架部3、3分别保持,并且能够沿着该左右的支架部3、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上述左右的支架部3、3分别具备保持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筒状主体3a、将上述筒状主体3a罩住的罩体3b、和设在上述筒状主体3a的上端部的头部3c。
此外,在上述头部3c上,设有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上述多个缺口15…卡合、防止该左右的头枕柱2、2的脱出的锁止部3d。
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具有当插通到后述固定侧部件4的柱插通孔20、20中时相对于后述固定侧部件4的狭缝20a、20a滑动自如地设置的柱脱落防止部2a、2a。该柱脱落防止部2a、2a相对于上述头枕柱2、2在前后方向上配置。该柱脱落防止部2a、2a在不妨碍处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外侧的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同时,能够抑制上述固定侧部件4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脱落。进而,该柱脱落防止部2a、2a还作为抑制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在周向上旋转的所谓旋转阻止部发挥功能。
上述固定侧部件4为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设在左右两端部的状态,并且经由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设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
此外,上述固定侧部件4能够沿着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上述可动侧部件5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经由上述可动机构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连结。更详细地讲,该可动侧部件5经由可动机构连结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能够向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移动。
可动侧部件5具有通过相互组合而构成为内部中空状的壳体的前侧罩30及后侧罩31。在由这些前侧罩30及后侧罩31构成的内部中空部中,至少收纳着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上端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述可动机构和上述前后锁止机构。
上述可动机构是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与上述可动侧部件5连结的机构,例如采用具有宽度方向两侧端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多个连杆6、7的连杆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采用X连杆机构。该X连杆机构具有经由中央的交叉连接部8能够旋转地连接的第一连杆6(以下称作内侧连杆6)和第二连杆7(以下称作外侧连杆7)。
上述前后锁止机构是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止及锁止解除的,具有多个被卡合部10、10、与该被卡合部10、10卡合的锁止部件11、将该锁止部件11的卡合部71、71(后述)向上述被卡合部10、10侧施力的施力部件12、和被上述可动侧部件5转动自如地保持并将上述锁止部件11操作的转动操作部件13。
上述上下锁止机构是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锁止及锁止解除的机构。此外,该上下锁止机构具有后述的上下锁止部件14。
上述操作部9从上述头枕1的外表面露出,是将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和上述上下锁止机构同时操作的。更具体地讲,是经由转动操作部件13进行用来将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锁止的状态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锁止解除、并将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锁止的状态的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锁止解除的操作的。
另外,该操作部9的操作方向被设定为沿着左右宽度方向。此外,该操作部9自身的操作以手动或自动进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手动操作的形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9,为通过被向上述头枕1的内部侧推入、能够将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及上述上下锁止机构操作的按钮9。
接着,对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述可动侧部件5和上述X连杆机构更详细地说明。
(固定侧部件)
上述固定侧部件4是树脂制,如图2、图9、图13等所示,形成为块状,具有左右一对柱保持部4a、4b、后表面连结部4c、连结部4d、连结部4e、多个保持部21、21、多个装接部23、23、多个收纳部24、24及脱落防止部24a、24a、多个支承部25、26、锁止保持部27和突出肋28。另外,该固定侧部件4各部全部一体地形成。
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设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左右两侧端部,构成该固定侧部件4的左右两侧部。此外,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将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分别保持,由此,能够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沿着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这些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上,形成有将该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贯通并被插入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柱插通孔20、20。
此外,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并且连通到上述柱插通孔20、20的狭缝20a、20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两者上。
在这些狭缝20a、20a中,分别设有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上述柱脱落防止部2a、2a。即,上述柱脱落防止部2a、2a以相对于上述头枕柱2、2在前后方向上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该柱脱落防止部2a、2a在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分别被插入到上述柱插通孔20、20中之后,被设置固定在该头枕柱2、2上。
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设在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间,是将这些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连结的板状体。
此外,在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的后表面侧,设有保持后述锁止部件11的被保持部70的多个保持部21、21。这些保持部21、21形成为在侧视时为朝上的钩状,至少分别配置在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后方。
此外,同样在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的后表面侧,设有保持锁止部件11的被保持部70的中央的中央保持部21a。该中央保持部21a形成为在侧视时为朝上的钩状,与上述多个保持部21、21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地配置。
进而,在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的后表面侧,设有多个移动限制部21b、21b。该移动限制部21b是通过沿着上述锁止部件11被向上述保持部21、21装接的方向抵接来限制上述锁止部件11向与装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以从上述后表面朝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凸状。
此外,该多个移动限制部21b、21b分别配置在上述多个保持部21、21与中央保持部21a之间。
在侧视时,在上述多个保持部21、21及上述中央保持部21a的末端与上述多个移动限制部21b、21b的末端之间隔着间隔,能够从隔着该间隔的部位装接上述锁止部件11的被保持部70。
上述连结部4d设在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上端部间,是将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上端部间连结的板状体。此外,该连结部4d的上表面与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上表面为同面。
上述连结部4e设在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下端部间,是将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下端部间连结的板状体。此外,该连结部4e的下表面与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下表面为同面。
上述固定侧部件4中的被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和上述连结部4d、4e包围的部位,为形成为凹状的凹状部22。更详细地说明,是指作为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相互对置的面之间、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的前表面侧、上述连结部4d的下表面侧、上述连结部4e的上表面侧的空间。
在这样的凹状部22中,如图7所示,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接近时容纳上述可动机构。
在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的左右两侧面上,如图2,图7,图9等所示,向侧方突出设有将构成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被卡合部10、10装接的装接部23、23。
在该装接部23、23上,在与上述被卡合部10的第一突出部60和第二突出部61(后述)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23a、23b,在该贯通孔23a、23b中分别插通上述第一突出部60和上述第二突出部61。即,上述贯通孔23a、23b将上述装接部23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来形成。
鉴于这样的点,装接构成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被卡合部10的装接部23、23被配置在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的左右两侧面,即比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换言之,上述被卡合部10、10分别配置在比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
上述多个收纳部24、24如图9、图12所示,是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前表面侧开口而用来收纳上述施力部件12的。更详细地讲,该收纳部24、24是与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凹状部22侧的面和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一体形成的箱状体。
上述脱落防止部24a是用来限制收纳在上述收纳部24中的上述施力部件12向前方的移动的。该脱落防止部24a从上述收纳部24的上端部的前端向下方突出来一体形成。
被上述多个收纳部24、24分别收纳的施力部件12是线圈弹簧,一端部为形成为钩状的钩部12a,该钩部12a可挂在上述卡合部71上。另一端部设定为,当上述施力部件12被收纳在上述收纳部24中时挂在上述脱落防止部24a上。
即,上述卡合部71、71为被上述线圈弹簧12、12向后述上述被卡合部10的多个齿60a…侧施力的状态。
上述多个支承部25、26能够旋转地连接着构成上述X连杆机构的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还支承该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
此外,上述多个支承部25、26分别设在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彼此相互对置的面的上下。即,为配置在上述凹状部22的四角那样的状态。
并且,配置在上侧的支承部25、25与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和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一体形成。配置在下侧的支承部26、26与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和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一体形成。
此外,在上侧的上述多个支承部25、25上,形成有插入连接部件(轴杆)S的插入孔25a。上述连接部件S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从与设有上述操作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组装。因此,上述插入孔25a形成为将与上述操作部9相反的一侧的柱保持部4b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另外,该上侧的多个支承部25、25的插入孔25a为圆孔。
即,连接部件S从在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中的一方的柱保持部4b的侧面上开口的上述插入孔25a连接上述连杆6来插入。
另外,上述连接部件S是将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向上述多个支承部25、26能够旋转地连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金属制的轴杆(旋转轴)。即,上述连接部件S设置成将上述连杆6(7)和上述支承部25、25贯通。
此外,下侧的上述多个支承部26、26与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5、25相比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尺寸。
此外,在该多个支承部26、26上,在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的凹状部22侧的面上形成有将上述连接部件S插入的孔部26a。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的孔部26a沿着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为在上下方向上长尺寸的长孔(狭缝)。并且,在该多个支承部26、26上,经由插入在上述孔部26a、26a中的连接部件S连接着上述外侧连杆7。即,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后侧端部中的位于下方的端部被相对于上述支承部26、26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
进而,如上述那样,上述连接部件S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从与设有上述操作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组装。因此,在形成于上述多个支承部26、26的上述柱保持部4b侧的支承部26上的孔部26a的最下部,用来组装上述连接部件S的贯通孔26b(圆孔)将上述柱保持部4b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地形成。
并且,上述内侧连杆6与上述外侧连杆7的后侧端部彼此的间隔设定为,与上述位于下方的端部(外侧连杆7的后端部)滑动时相比,将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各端部分别向上述固定侧部件4(各支承部25、26)组装时更宽。
上述锁止保持部27是保持构成上述上下锁止机构的上下锁止部件14的,设在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各自的下端部附近。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中的设有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是某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头枕1的左侧。即,由上述操作部9侧的锁止保持部27保持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
上述突出肋28如图2、图9等所示,是在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的前表面侧的上端部中央形成为朝向前方突出的框状的肋。
该框状的突出肋28由与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和上述连结部4d一体形成的多个纵肋28a、和与上述后表面连结部4c和上述多个纵肋28a一体形成的多个横肋28b构成。
该突出肋28设在上述多个支承部25、25间的中央。另一方面,在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后端部)的中央,形成有上述突出肋28嵌合的缺口部6a。并且,当上述内侧连杆6被上述连接部件S用上述多个支承部25、25连接时,上述突出肋28嵌合到上述缺口部6a中。即,上述固定侧部件4为不仅用上述多个支承部25、25支承上述内侧连杆6、还将位于该固定侧部件4侧的上述内侧连杆6的宽度方向中央支承的状态。
(可动侧部件)
上述可动侧部件5配置在乘员的头部侧,能够相对于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更详细地讲,如图1~图7、图15、图16所示,该可动侧部件5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前后移动。
此外,可动侧部件5是树脂制,具有上述前侧罩30、上述后侧罩31、底缘罩32、32、保持部33、按钮安装部34、多个支承部35、36、导引抵接部(导引部)37和突出肋38。另外,该可动侧部件5分体形成有上述前侧罩30、上述后侧罩31和上述底缘罩32、32。
此外,通过将上述前侧罩30与上述后侧罩31组合,能够构成为内部中空状的壳体。
上述前侧罩30是用来支承头部的。前侧罩30具备前表面部(前面壁部)30a、和从该前表面部30a的上下左右的周围端部向后方设置的周侧面部(周壁部)30b。此外,构成前侧罩30的各部一体地形成。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上述前表面部30a的后表面与上述周侧面部30b之间,适当地设有用于将这些前表面部30a与周侧面部30b的边界部位及头部的载荷有效地支承的加强的肋。
上述后侧罩31具备后表面部(后面壁部)31a、和从该后表面部31a的上下左右的周围端部向前方设置的周侧面部(周壁部)31b。并且,通过将后侧罩31的周侧面部31b与上述前侧罩30的周侧面部30b连接固定,构成上述壳体。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上述后表面部31a的后表面与上述周侧面部31b之间,适当设有将这些后表面部31a与周侧面部31b的边界部位加强的肋。
另外,上述前侧罩30的周侧面部30b和上述后侧罩31的周侧面部31b通过采用嵌合构造来嵌合连接,但没有被特别限定,采用以往周知的技术。
上述前侧罩30如图5所示,设在与后述被卡合部10的基端部63对应的位置,具备容纳该基端部63的基端容纳部30d。此外,基端容纳部30d具有从上述前侧罩30的后表面突出形成、将基端部63包围的壁部30e。
上述后侧罩31如图13所示,设在与后述被卡合部10的第一突出部60的末端和第二突出部61的末端对应的位置,具备容纳该末端的末端容纳部31d、31d。此外,末端容纳部31d、31d从上述后侧罩31的前表面突出地形成,具有将第一突出部60的末端和第二突出部61的末端包围的壁部31e、31e。
即,上述被卡合部10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并且上述基端部63被上述前侧罩30保持,上述第一突出部60的末端和上述第二突出部61的末端被上述后侧罩31保持。并且,上述被卡合部10为被上述前侧罩30和上述后侧罩31夹持的状态。
上述底缘罩32、32是与形成在将上述前侧罩30与上述后侧罩31连接而成的壳体的下表面上的两个长孔(后述)分别嵌合的。底缘罩32具备向长孔插入的筒状部32a、和设在该筒状部32a的下缘部并与上述壳体的下表面抵接的突边部32b。
此外,在上述周侧面部30b和上述周侧面部31b的下表面侧的各自上,形成有用来将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及上述底缘罩32、32插入的缺口部30c、31c。该缺口部30c、31c将长孔形成为所谓半分割的状态,将上述周侧面部30b与上述周侧面部31b连接,由此能够在上述壳体的下表面上形成长孔。
该长孔在上述壳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两个,以其长度方向沿着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方向的方式配置。此外,上述筒状部32a也以其长度方向沿着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方向的方式配置。
上述保持部33是保持后述转动操作部件13的转动轴部82的,如图5、图6、图9所示,设在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后侧罩31的周侧面部30b、31b中的左右侧面的某一方的内表面侧(壳体的内部中空部内)。
若更详细地说明,则保持部33具备插入保持部33a、33a和限制部33b。
插入保持部33a、33a具有分别设在上述前侧罩30侧及上述后侧罩31侧、被插入上述转动轴部82的端部的孔部。
限制部33b分别设在上述前侧罩30侧及上述后侧罩31侧,是限制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向上述操作部9侧移动的。即,该限制部33b匹配于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的形状而形成,当未操作时,该限制部33b抵接在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上,由此限制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的移动。
上述按钮安装部34如图2~图5所示,是用来将作为上述操作部9的按钮9向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后侧罩31安装的,配置在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后侧罩31的侧方。
该按钮安装部34是从上述前侧罩30和上述后侧罩31的侧面突出的筒状体,具备设在上述前侧罩30侧的筒状前侧部34a和设在上述后侧罩31侧的筒状后侧部34b。
上述按钮9以被上述前侧罩30侧的上述筒状前侧部34a和上述后侧罩31侧的上述筒状后侧部34b将周围包围的方式,安装在上述按钮安装部34上。
上述多个支承部35、36能够旋转地连接着构成上述X连杆机构的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还支承该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
此外,上述多个支承部35、36设在上述前侧罩30的后表面中的与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此外,这些多个支承部35、36配置在上述前侧罩30的后表面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两侧及上下方向的两侧。
即,配置在上述前侧罩30的后表面的4个部位。并且,在配置在上侧的支承部35、35上连接外侧连杆7的前端部,在配置在下侧的支承部36、36上连接内侧连杆6的前端部。
此外,在上述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上,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有将连接部件S插入的插入孔35a。另外,该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的插入孔35a为圆孔。
另外,在上述前侧罩30的周侧面部30b的左右两侧面中的与上述操作部9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位于上述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的插入孔35a、35a的延长线上的贯通孔30f。
并且,连接部件S从上述贯通孔30f将上述外侧连杆7的前端部连接到上述多个支承部35、35上,向上述多个支承部35、35的插入孔35a插入。即,上述连接部件S设置成将上述外侧连杆7和上述支承部35、35中的上述贯通孔30f侧的支承部35贯通。
此外,下侧的上述多个支承部36、36形成为比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35、35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
此外,在该多个支承部36、36上,在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彼此的对置面上形成有被插入上述连接部件S的孔部36a。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的孔部36a为沿着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的长孔(狭缝)。并且,在该多个支承部36、36上,经由插入在上述孔部36a、36a中的连接部件S连接着上述内侧连杆6。即,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中的位于下方的端部被相对于上述支承部36、36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
进而,上述连接部件S相对于上述前侧罩30被从与设置上述操作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组装。因此,在上述前侧罩30的周侧面部30b的左右两侧面中的与上述操作部9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贯通孔30g。进而,在上述多个支承部36、36中的与上述操作部9相反的一侧的支承部36上,形成有位于上述贯通孔30g的延长线上的贯通孔36b。该支承部36的贯通孔36b形成为在孔部36a的最下部将该支承部36在左右方向上贯通。
并且,上述内侧连杆6与上述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彼此的间隔设定成,与上述位于下方的端部(内侧连杆6的前端部)滑动时相比,将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各端部向上述各支承部35、36分别组装时更宽。
另外,若对上述固定侧部件4及上述前侧罩30与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关系更详细地说明,则如上述那样,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位于上方或下方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位于下方的端部)相对于下方侧的上述支承部26、36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被支承。
并且,上述内侧连杆6与上述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彼此的间隔及上述内侧连杆6与上述外侧连杆7的后侧端部彼此的间隔设定成,与上述位于下方的端部沿着上述支承部26、36的孔部26a、36a滑动时相比,将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各端部向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固定侧部件4分别组装时更宽。
即,上述连接部件S当将上述内侧连杆6和上述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向上述多个支承部26、36连接时,被从上述多个支承部26、36的贯通孔26b、36b插入。但是,该连接部件S设定为,在组装后不下降到上述贯通孔26b、36b的位置。
上述导引抵接部37如图4~图6所示,是与收纳在由上述前侧罩30和上述后侧罩31构成的上述壳体中的上述固定侧部件4抵接来导引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移动的。
该导引抵接部37设在上述壳体的上端部的内表面侧和下端部的内表面侧的至少一方上。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导引抵接部37在上述壳体的上端部的内表面侧和下端部的内表面侧的两者上各设有多个。
此外,该导引抵接部37具备设在上述前侧罩30的周侧面部30b上的前侧导引抵接部(下侧抵接部)37a、37a、和设在上述后侧罩31的周侧面部31b上的后侧导引抵接部37b、37b。
并且,上述固定侧部件4配置为,当被收纳到由上述前侧罩30和上述后侧罩31构成的上述壳体中时,嵌入到该上下的导引抵接部37、37间。此外,当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成为上述上下的导引抵接部37、37一边总是抵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下端部上一边移动的状态。
上述突出肋38如图3~图5等所示,是在上述前侧罩30的前表面部30a的后表面侧从上述周侧面部30b的上表面侧经由前表面部30a形成到周侧面部30b的下表面侧的肋。此外,该突出肋38是多个,这些多个突出肋38、38隔开间隔配置。
此外,该突出肋38、38设在上述多个支承部35、35间的中央。另一方面,在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前端部)的中央,形成有上述突出肋38、38嵌合的缺口部7a。并且,当上述外侧连杆7被上述连接部件S用上述多个支承部35、35连接时,上述突出肋38、38与上述缺口部7a嵌合。即,上述可动侧部件5成为不仅用上述多个支承部35、35将上述外侧连杆7支承、还将位于该可动侧部件5侧的上述外侧连杆7的宽度方向中央支承的状态。
另外,当上述突出肋38、38与上述缺口部7a嵌合时,成为上述突出肋38、38的外侧面相对于该缺口部7a的两侧面抵接的状态。
(X连杆机构)
上述X连杆机构的上述内侧连杆6如图2~图4等所示,是上端部(后端部)被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下端部(前端部)被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侧的连杆。此外,下端部侧被插通到上述外侧连杆7的插通孔51(后述)中。
此外,上述外侧连杆7是上端部(前端部)被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侧、下端部(后端部)被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的连杆。
另外,这些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的前后的朝向也可以相反。进而,X连杆机构除了上述连接部件S以外是树脂制。
此外,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左右两侧的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5、25间。
上述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左右两侧的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6、26间。
进而,上述内侧连杆6的下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左右两侧的下方的多个支承部36、36间。
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左右两侧的上方的多个支承部35、35间。
此外,如上述那样,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其宽度方向中央被上述固定侧部件4和上述可动侧部件5分别支承。
此外,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在侧视时为弯曲形状。即,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为适合于当如图15所示那样上述内侧连杆6和上述外侧连杆7被折叠时该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被适当地收纳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凹状部22中的形状。
并且,上述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经由中央的上述交叉连接部8能够旋转地连接。
另外,X连杆机构必然会产生一方的连杆与另一方的连杆重合的部位。因而,上述交叉连接部8被配置到在构成上述X连杆机构上必然产生的上述内侧连杆6与上述外侧连杆7重合的部位。
此外,上述交叉连接部8如图9、图10所示,被配置在将分别设在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连接部件S、S连结的线上、和将分别设在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连接部件S、S连结的线上。
上述交叉连接部8具有孔部8a、作为向上述孔部8a插入的轴杆的上述连接部件S、阻挡部8b和脱落防止爪部8c。
上述孔部8a将上述内侧连杆6和上述外侧连杆7在宽度方向上贯通。
上述阻挡部8b设在上述交叉连接部8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上述连接部件S的插入方向侧。即,该阻挡部8b配置成重叠于上述孔部8a。
上述脱落防止爪部8c在上述交叉连接部8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与上述连接部件S的插入方向相反的一侧设有多个。该脱落防止爪部8c、8c具有弹性,并且配置成其末端部重叠于上述孔部8a。
当向上述孔部8a插入上述连接部件S时,将该连接部件S从上述脱落防止爪部8c、8c间的间隙朝向上述孔部8a插入,插入直到与插入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越过上述脱落防止爪部8c、8c的末端部。上述脱落防止爪部8c、8c由于具有弹性,所以在上述连接部件S的插入时弹性变形,如果上述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越过上述脱落防止爪部8c、8c的末端部则弹性复原。
由于上述交叉连接部8如以上那样构成,所以上述内侧连杆6和上述外侧连杆7成为能够以上述连接部件S为旋转轴相互旋转地连接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连杆6整体上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宽度较宽,形成为从插通到上述外侧连杆7的插通孔51中的下端部朝向中央部,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上端部窄。
此外,该内侧连杆6具备设在上下端部的多个连接部42。该多个连接部42是指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方的支承部25、25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下方的支承部36、36连接、并且被该上方的支承部25、25及下方的支承部36、36支承的部分。此外,在该连接部42上,以将该连接部42在左右宽度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有插入上述连接部件S的贯通孔(圆孔)。
形成在上述上端部的连接部42上的贯通孔被配置在形成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上侧的多个支承部25、25的插入孔25a、25a的延长线上。并且,在上述上侧的支承部25、25的圆孔和上述上端部侧的连接部42的圆孔中插入上述连接部件S。即,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以上述连接部件S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S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
另外,由于在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有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突出肋28嵌合的缺口部6a,所以该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的连接部42成为隔着上述缺口部6a设有两个的状态。
此外,设定为,在上述缺口部6a中上述连接部件S与上述突出肋28不干涉。即,上述突出肋28的突出尺寸被设定为不与上述连接部件S接触的程度。
进而,在上述内侧连杆6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也同样形成有贯通孔(圆孔)。
并且,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的长孔36a、36a和上述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的圆孔中插入着连接部件S。即,上述内侧连杆6的下端部以上述连接部件S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S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上。
此外,设在上述内侧连杆6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处的上述连接部件S能够沿着形成在上述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处的长孔36a、36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上述内侧连杆6的下端部能够对应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沿着上述下方的支承部36、36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此外,在上述内侧连杆6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肋43。该多个肋43在上述内侧连杆6的表面上形成桁架构造而排列。借助这样的多个肋43,能够提高上述内侧连杆6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
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连杆7整体上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宽度较宽,在其中央部形成有被插通上述内侧连杆6的中央部及下端部的插通孔51。
此外,该外侧连杆7具备设在上下端部的多个连接部52。该多个连接部52是指与上述前侧罩30的上方的支承部35、35及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下方的支承部26、26连接、并且被该上方的支承部35、35及下方的支承部26、26支承的部分。此外,在该连接部52上,将该连接部52在左右宽度方向上贯通而形成被插入上述连接部件S的贯通孔(圆孔)。
形成在上述上端部的连接部52处的贯通孔配置在形成于上述前侧罩30的上述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上的插入孔35a、35a的延长线上。并且,在上述上侧的支承部35、35的圆孔和上述上端部侧的连接部42的圆孔中插入上述连接部件S。即,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以上述连接部件S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S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前侧罩30上。
另外,在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有上述前侧罩30的突出肋38嵌合的缺口部7a,所以该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的连接部52为隔着上述缺口部7a设有两个的状态。
此外,设定为,在上述缺口部7a中上述连接部件S与上述突出肋38不干涉。即,上述突出肋38的突出尺寸被设定为不与上述连接部件S接触的程度。
进而,在上述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52也同样形成有贯通孔(圆孔)。
并且,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的长孔26a、26a和上述下端部侧的连接部52的圆孔中插入着连接部件S。即,上述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以上述连接部件S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S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
此外,设在上述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52处的上述连接部件S能够沿着在上述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上形成的长孔26a、26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上述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能够对应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而沿着上述下方的支承部26、26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此外,在上述外侧连杆7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肋53。该多个肋53以在上述外侧连杆7的表面上形成桁架构造的方式排列。借助这样的多个肋53,能够提高上述外侧连杆7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在以上那样的X连杆机构中使用的连接部件S如上述那样是金属制的轴杆,是将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能够旋转地连接到上述固定侧部件4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侧罩30上的。
此外,上述多个连接部件S都设定为,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侧罩30从与设有上述操作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组装。
进而,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上述支承部25等的附近设置上述连接部件S的脱落防止部29。该脱落防止部29是具有垂直部29a和倾斜部29b的突起,其末端具有弹性。当向上述支承部25的插入孔25a插入连接部件S时,将该连接部件S从上述贯通孔30f插入,向上述插入孔25a插入直到与插入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越过上述脱落防止部29的末端。由于上述脱落防止部29具有弹性,所以在上述连接部件S的插入时弹性变形,如果上述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越过上述脱落防止部29的末端则弹性复原。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经由作为可动机构的上述X连杆机构向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移动。
接着,对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及上述上下锁止机构更详细地说明。
(前后锁止机构)
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具有多个被卡合部10、与该多个被卡合部10卡合的锁止部件11、将该锁止部件11向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0侧施力的施力部件12、和被转动自如地保持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上并操作上述锁止部件11的转动操作部件13。
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0是金属制,如图2~图7等所示,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并被上述前侧罩30和上述后侧罩31夹持。
此外,该多个被卡合部10如上述那样,分别配置在比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
上述被卡合部10为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的多个齿60a…的棘轮构造,上述多个齿60a…从下方朝向上方突出形成。
此外,该被卡合部10具有第一突出部60、第二突出部61、间隙62和基端部63。
基端部63被容纳在上述前侧罩30的上述基端容纳部30d中。上述第一突出部60从上述基端部63的下端部朝向上述后侧罩31突出。此外,上述第二突出部61从上述基端部63的靠中央上方的位置朝向上述后侧罩31突出。
在上述第一突出部60上,从该第一突出部60的上端缘朝向斜上方突出形成有用来使上述被卡合部10成为棘轮构造的上述多个齿60a。
上述第二突出部61与上述第一突出部60平行,并且从上述多个齿60a…的上端部隔开间隔地配置。该第二突出部61与上述第一突出部60的上述多个齿60a…之间为上述间隙62。
另外,上述第一突出部60和上述第二突出部61的末端部被容纳在上述后侧罩31的上述末端容纳部31d中。
并且,上述被卡合部10、10通过使上述第一突出部60插通到上述装接部23的贯通孔23a中、使上述第二突出部61插通到上述装接部23的贯通孔23b中,分别配置在比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上述第一突出部60和上述第二突出部61匹配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在上述贯通孔23a、23b内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上述锁止部件11与上述被卡合部10卡合,与该被卡合部10一起构成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主要部,如图7~图9等所示,具备被保持部70、卡合部71、71和连结部72、72。
上述被保持部70是金属制的轴杆,并且被上述固定侧部件4保持并沿着该固定侧部件4的宽度方向形成为长尺寸,如图7、图13等所示,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后方,并且从设在该固定侧部件4的后表面上的上述多个保持部21、21及上述中央保持部21a的末端与上述多个移动限制部21b、21b的末端之间的隔开间隔的部位插入来装接。
此外,该被保持部70配置在上述第一突出部60与上述第二突出部61之间的上述间隙62中。另外,该被保持部70配置在比上述卡合部71、71靠上方。
上述卡合部71、71是金属制的轴杆,并且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0、10分别卡合来锁止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移动。
更详细地说明,该卡合部71、71与上述被保持部70平行地配置并且以该被保持部70为轴转动,被向上述多个齿60a…侧施力来卡合。此外,这些卡合部71、71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前方。
此外,这些卡合部71、71被配置在通过被上述施力部件12施力而与上述多个齿60a…卡合的位置,在向与上述施力部件12的施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的情况下,能够移动到上述间隙62的位置。这样卡合部71、71移动到上述间隙62的位置时是锁止被解除的状态。
此外,这些卡合部71、71中的上述多个齿60a…侧的端部(末端部)如图7所示,比上述被卡合部10、10向内侧突出。但是,设定为不达到上述X连杆机构之程度的突出长度。
上述连结部72、72是金属制的轴杆,并且将上述被保持部70的两端部与上述多个卡合部71、71的各自的端部连结,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左右两侧方。
即,上述锁止部件11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接近来配置,并且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周围包围来形成为大致C字状。此外,上述被保持部70、上述卡合部71、71和上述连结部72、72一体形成。进而,上述被保持部70与上述连结部72、72之间、和上述被保持部70与上述卡合部71、71之间带有圆度来形成。
此外,在上述锁止部件11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之间,如图8所示,设有树脂制的缓冲部件73。即,在上述连结部72、72中的配置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的一侧的一方的连结部72上,将该一方的连结部72和上述被保持部70及上述卡合部71的一方的连结部72侧的端部覆盖来安装着上述缓冲部件73。即,该一方的连结部72构成为包括上述缓冲部件73。
上述缓冲部件73如图8所示,相对于上述锁止部件11从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朝向外侧安装。
即,该缓冲部件73具有被插入上述一方的卡合部71的插入孔73a、缓冲部件73侧的上述连结部72嵌入的槽部73b、和将该连结部72覆盖的覆盖壁73c。
上述槽部73b形成为,从上述连结部72嵌入上述被保持部70的连结部72侧的端部。此外,上述插入孔73a将上述槽部73b的底部贯通而形成。
为了将这样的形状的缓冲部件73安装到上述锁止部件11上,一边向上述插入孔73a插入上述一方的卡合部71,一边向上述槽部73b嵌入上述被保持部70的连结部72侧的端部。然后,使该缓冲部件73向图8中的箭头的方向移动,最终使上述连结部72嵌入到上述槽部73b中。
此外,上述缓冲部件73构成为,使上述锁止部件11与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
即,上述缓冲部件73由于将上述锁止部件11的连结部72整体罩住而设置,所以相比上述连结部72的直径的尺寸变厚。
此外,上述锁止部件11和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两者都是进行旋转动作的零件。因此,假如在上述缓冲部件73没有被安装到上述锁止部件11上的情况下,当使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动作而抵接在上述锁止部件11上、再想要使其旋转时,由于上述锁止部件11的带有圆度的部分避开,所以有上述锁止部件11的工作效率受损的情况。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将上述缓冲部件73安装在上述锁止部件11上,使上述锁止部件11与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由此,能够抑制由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带来的上述锁止部件11的工作效率受损。
进而,上述缓冲部件73设定为,当上述锁止部件11朝向上述固定侧部件4动作时,该缓冲部件73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抵接。结果,能够在由该缓冲部件73限制上述锁止部件11的移动范围的同时,防止上述锁止部件11直接抵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来抑制异响的发生。
上述施力部件12是将上述锁止部件11的上述卡合部71、71向上述被卡合部10侧(上述多个齿60a…侧)施力的,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收纳到上述多个收纳部24、24中的多个线圈弹簧。
另外,该施力部件12的挂在上述卡合部71上的钩部12a相对于上述卡合部71从上方挂住。
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是金属制,被上述可动侧部件5转动自如地保持,并且操作上述锁止部件11的上述卡合部71。此外,如图5、图6、图9所示,被上述保持部33保持在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后侧罩31上。
并且,该转动操作部件13在上述锁止部件11的上述卡合部71的操作时,能够使该卡合部71向与上述施力部件12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来使其向将上述被卡合部10与上述多个齿60a…的卡合状态解除的方向旋转。此外,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在上述锁止部件11的上述卡合部71被上述施力部件12施力的方向上设置。进而,该转动操作部件13以从后方朝向前方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地配置。即,上述保持部33自身倾斜地配置,以便能够使转动操作部件13倾斜。
该转动操作部件13具有第一操作部80、第二操作部81、作为转动轴的转动轴部82和施力部件83。另外,上述第一操作部80和上述第二操作部81一体形成。
上述第一操作部80是用来操作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位于上述锁止部件11的连结部72的下方,是相对于上述缓冲部件73从下方抵接的板状部。此外,该第一操作部80的突出方向末端配置在比上述转动轴部82靠下方。因而,如果使第一操作部80以上述转动轴部82为轴向上方旋转,则能够使上述缓冲部件73向上方移动。
上述第二操作部81是用来操作上述上下锁止机构的,从上述第一操作部80的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的端部朝向下方且朝向上述操作部9侧斜向突出而一体形成。该第二操作部81的突出方向末端配置在比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靠下方,该第二操作部81的突出方向中央附近被配置在与上下锁止部件14大致相等的高度。
此外,该第二操作部81的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面在上述上下锁止机构的锁止时从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离开,在锁止解除时抵接在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上。
如果使这样的第二操作部81以上述转动轴部82为轴向上方旋转,则能够将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向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推入来操作。
上述转动轴部82设在上述第一操作部80的上述操作部9侧端部,作为使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整体转动的转动轴发挥功能。
此外,该转动轴部82具有由金属制的轴杆构成的轴主体82a、和保持该轴主体82a并一体形成在上述第一操作部80的上述操作部9侧端部的轴保持部82b。
上述轴主体82a被上述轴保持部82b在比上述第一操作部80靠上方保持。此外,上述轴保持部82b具备向上方突出的多个突出部82c、82c而形成为U字型,在该多个突出部82c、82c上,形成有插通上述轴主体82a的插通孔。
并且,上述轴主体82a的向上述多个突出部82c、82c的外侧(前侧及后侧)突出的两端部被插入到形成在上述保持部33的上述插入保持部33a、33a处的孔部中来保持。
上述施力部件83是线圈弹簧,以插通着上述轴主体82a的状态设在上述多个突出部82c、82c间。
作为线圈弹簧的该施力部件83的一端部配置为与上述第一操作部80的上表面抵接,另一端部配置为与上述前侧罩30或上述后侧罩31的内表面抵接。即,当将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操作以使上述第一操作部80向上方旋转时,上述施力部件83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接近。因而,如果停止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的操作,则借助上述施力部件83的弹性复原力,上述第一操作部80回到原来的位置。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在多个位置、即上述卡合部71与上述多个齿60a…卡合的位置进行锁止及锁止解除。
(上下锁止机构)
上述上下锁止机构相对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设置,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锁止及锁止解除。
该上下锁止机构具有在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的多个缺口15…、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和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
上述多个缺口15…只要形成在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中的至少设有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一侧的头枕柱2上就可以。但是,由于在借助上述左右的支架部3、3的锁止部3d、3d的头枕柱2、2的拔出防止构造中使用上述多个缺口15…,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的头枕柱2、2的两者上形成有上述多个缺口15…。
此外,这些多个缺口15…如图1~图4所示,沿着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长度方向形成为多段状。进而,这些多个缺口15…形成在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靠近中央的外周面上。
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是如上述那样分别保持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由此,能够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沿着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另外,该固定侧部件4的上下移动范围基于设在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上的上述柱脱落防止部2a、2a能够沿着上述狭缝20a、20a滑动的范围。
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被形成在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上的锁止保持部27、27中的设有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的一侧的锁止保持部27保持。
该上下锁止部件14具备在上述锁止保持部27的内部相对于上述缺口15卡合的卡合部(未图示)、和将该卡合部向相对于上述缺口15卡合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未图示)。
因而,如果将上下锁止部件14以向上述锁止保持部27的里侧推入的方式操作,则未图示的上述卡合部从上述缺口15离开,如果不操作上下锁止部件14,则成为未图示的上述卡合部卡合在上述缺口15中的状态。
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具备用来如上述那样操作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上述第二操作部81。
此外,上述第一操作部80和上述第二操作部81连动转动,上述第二操作部81能够在借助上述第一操作部80的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锁止解除动作的同时,进行借助上述上下锁止机构的锁止解除动作。
此外,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移动距离对应的长度。即,上述第一操作部80在其长度方向的哪个部位上都抵接着上述缓冲部件73的一部分。此外,上述第二操作部81在其长度方向的哪个部位上都抵接着上述按钮9,哪个部位都与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抵接。此外,上述转动轴部82遍及其长度方向被上述保持部33保持。
进而,由于在上述第二操作部81的长度方向的哪个部位都抵接着上述按钮9,所以成为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与上述按钮9的位置关系对应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而变化、但作为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后侧罩31与上述按钮9的位置关系不变的状态。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即形成有上述多个缺口15…的位置锁止及锁止解除。
作为上述操作部9的按钮9被安装到如上述那样设在上述前侧罩30和上述后侧罩31的侧面上的上述按钮安装部34上,与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抵接。并且,通过被向上述壳体的内部中空部侧推入,能够操作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
该按钮9具备按钮主体90和筒状部91。
上述按钮主体90在插入到上述筒状部91中的状态下沿着该筒状部91进退自如。此外,上述筒状部91被安装在上述按钮安装部34上。并且,上述按钮主体90抵接在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的上述第二操作部81的下端部(突出方向末端)上。此外,上述按钮主体90沿着上述筒状部91进退自如,以便不与上述保持部33的限制部33b干涉。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使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以上述转动轴部82为轴向上方旋转,随之能够用上述第一操作部80操作上述锁止部件11,能够用上述第二操作部81操作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
(表皮部件的说明)
由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后侧罩31构成的壳体如图14所示那样被上述表皮部件160覆盖。
在上述表皮部件160的末端,沿着该末端缝制有调整板162。
此外,在上述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上述前侧罩30)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用来使上述表皮部件160的末端形成纹理(木目込む)的槽部39。并且,该槽部39被配置在与上述导引抵接部37(37a)对置的位置。
进而,在该槽部39的开口附近的端部,一体形成有朝向内侧突出的突部39a、39a。
在将上述壳体用上述表皮部件160覆盖的情况下,当用上述表皮部件160将上述壳体整体上覆盖后,将该表皮部件160的末端的调整板162向上述槽部39插入,挂到上述突部39a、39a上。然后,将上述底缘罩32、32与形成在上述壳体的下表面上的两个长孔分别嵌合,用该底缘罩32、32也将上述表皮部件160夹入。
另外,在上述表皮部件160的背侧及该表皮部件160与上述壳体之间,设有缓冲垫板150。
(头枕的动作)
接着,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头枕1的动作进行说明。
作为上述头枕1的动作,包括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侧罩30向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从于前方离开的状态向回到后方的方向的移动的动作。还包括包含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固定侧部件4沿着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动作。
首先,对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5表示上述可动侧部件5(前侧罩30)接近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状态。即,为回到后方的状态。在上述按钮9的非操作时,上述卡合部71为卡合在上述被卡合部10的齿60a上的状态,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锁止。
为了从该状态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首先,通过将上述按钮9推入,使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向上述X连杆机构侧旋转。随之,使上述第一操作部80向上方旋转,将设有上述缓冲部件73的上述卡合部71向上方推起。
由此,上述卡合部71从上述被卡合部10的齿60a离开,所以能够将由上述锁止部件11进行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锁止解除。
并且,一边维持着将上述卡合部71向上方推起的状态,一边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移动。
此时,上述被卡合部10随着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旋转动作向前方移动。此时,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述连接部件S和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述连接部件S沿着上述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6、36的长孔26a、长孔36a向上方移动。
并且,如果在任意的位置将上述按钮9的操作停止,则上述卡合部71随着上述施力部件12的施力而被向上述多个齿60a…侧施力,向原来的位置返回,与该多个齿60a…的某个啮合。由此,如图16所示,能够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移动,在希望的位置施加锁止。
另外,此时有上述卡合部71没有进入到相邻的齿60a、60a间的谷间而与上述齿60a的突端附近接触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果在不操作上述按钮9的状态下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某方移动,则上述卡合部71进入到最近的上述谷间,能够施加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锁止。
在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后方返回时也同样,首先将上述按钮9推入,操作上述缓冲部件73,将借助上述卡合部71的锁止解除。
然后,只要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后方返回、在任意的位置停止上述按钮9的操作就可以。此时,上述X连杆机构等进行与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前方移动的情况相反的运动。
如以上这样,能够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再进行与上述被卡合部10的上述多个齿60a…的排列对应的阶段性的位置调整。即,能够阶段性地进行上述头枕1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
接着,对包括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固定侧部件4的上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其图15所示的状态为位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下方侧的状态。在上述按钮9的非操作时,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上述卡合部成为与上述头枕柱2的下方侧的一个缺口15卡合的状态,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锁止。
为了从该状态使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沿着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向上方移动,首先,通过将上述按钮9推入,使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向上述X连杆机构侧旋转。随之,使上述第二操作部81向上述X连杆机构侧旋转,将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向上述锁止保持部27的里侧推入,使未图示的上述卡合部向上述锁止保持部27的里侧移动。
由此,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上述卡合部从上述头枕柱2的上述缺口15离开,所以能够将由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上述卡合部进行的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向上下方向的移动的锁止解除。
并且,一边维持使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上述卡合部向上述锁止保持部27的里侧移动的状态,一边使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乃至固定侧部件4沿着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向上方移动。
此时,上述可动侧部件5、上述X连杆机构等随着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移动而向上方移动。
并且,如果在任意的位置停止上述按钮9的操作,则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上述卡合部借助未图示的上述施力部件的施力向原来的位置返回,与上述头枕柱2的上方侧的一个缺口15卡合。由此,如图16所示,能够使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沿着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向上方移动,在希望的位置施加锁止。
另外,此时有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上述卡合部与位于上下相邻的缺口15、15间的上述头枕柱2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只要在没有操作上述按钮9的状态下使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向上下某方移动,上述卡合部就与最近的上述缺口15卡合,能够施加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锁止。
在使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向下方移动时也同样,首先将上述按钮9推入,操作上述第二操作部81,将由上述上下锁止部件14的上述卡合部进行的锁止解除。
然后,只要使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乃至固定侧部件4向下方移动、在任意的位置停止上述按钮9的操作就可以。此时,上述可动侧部件5、上述X连杆机构等也随着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移动而向下方移动。
如以上这样,能够使上述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再进行与上述头枕柱2的上述多个缺口15…对应的阶段性的位置调整。即,能够阶段性地进行上述头枕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比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进行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锁止及锁止解除。由此,能够使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0、10和上述锁止部件11的卡合状态下的稳定性提高。
此外,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由上述前侧罩30及上述后侧罩31构成,由于能够用该前侧罩30和后侧罩31夹持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0、10,所以能够提高该多个被卡合部10、10的支承刚性。
因而,对于想要使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0、10的支承刚性提高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当上述锁止部件11朝向上述固定侧部件4动作时,由于上述缓冲部件73抵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所以能够一边用上述缓冲部件73限制上述锁止部件11的移动范围,一边防止上述锁止部件11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直接抵接来抑制异响的发生。
因而,在限制上述锁止部件11的移动范围的同时,对于想要抑制异响的发生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上述缓冲部件73相对于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周围包围而设置的上述锁止部件11从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朝向外侧安装,所以在将上述缓冲部件73从上述锁止部件11拆下的方向上有上述固定侧部件4。因此,在将上述锁止部件11设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的状态下能够抑制上述缓冲部件73从上述锁止部件11脱离。
因而,对于想要在将上述锁止部件11设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的状态下抑制上述缓冲部件73从上述锁止部件11脱离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上述缓冲部件73构成为,使上述锁止部件11与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所以能够使由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带来的上述锁止部件11的工作效率提高。
因而,对于想要使由上述转动操作部件13带来的上述锁止部件11的工作效率提高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能够将上述柱脱落防止部2a、2a在前后方向上配置,所以在该柱脱落防止部2a、2a不妨碍处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的外侧的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同时,能够抑制上述固定侧部件4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脱离。
因而,对于想要在不妨碍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同时、抑制上述固定侧部件4从上述左右的头枕柱2、2脱离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能够将上述施力部件12容易地从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前表面侧收纳到上述收纳部24中,并且能够用上述脱落防止部24a抑制上述施力部件12从上述收纳部24脱出。
因而,对于想要能够容易地收纳上述施力部件12、并且抑制上述施力部件12从上述收纳部24脱出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能够将上述锁止部件11用上述保持部21在上述前后锁止机构的附近保持。由此,能够在抑制上述锁止部件11的变形的同时,使该锁止部件11与上述被卡合部10、10卡合。
因而,对于想要在抑制上述锁止部件11的变形的同时使该锁止部件11与上述被卡合部10、10卡合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能够用上述移动限制部21b限制上述锁止部件11向与装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用上述移动限制部21b限制上述锁止部件11向与装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关于实施方式1的附记〕
如根据上述关于实施方式1的记载掌握那样,在关于实施方式1的记载中,除了以下的附记中记载的发明以外,还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思想的公开。
附记1.
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可动侧部件,经由可动机构连结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前后锁止机构,将上述可动侧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止及锁止解除;上述可动机构为具有宽度方向两端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能够旋转地被支承的多个连杆的连杆机构;上述固定侧部件和上述可动侧部件中的至少可动侧部件还将位于该可动侧部件侧的上述连杆的宽度方向中央支承。
附记2.
如附记1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用来支承头部的前侧罩;上述前侧罩具备:多个支承部,将上述连杆在该连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突出肋,设在上述多个支承部间的中央,并从上述前侧罩的后表面向上述连杆侧突出;被支承在上述前侧罩上的上述连杆具备上述突出肋嵌合的缺口部。
附记3.
如附记2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作为连杆机构的上述可动机构,为具有经由中央的交叉连接部能够旋转地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X连杆机构;上述前侧罩具备将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的前侧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的上述多个支承部;上述固定侧部件具备将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的后侧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多个支承部;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位于上方或下方的端部相对于上述支承部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被支承;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前侧端部彼此的间隔及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后侧端部彼此的间隔设定成,与上述位于上方或下方的端部滑动时相比,将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的各端部向上述前侧罩及上述固定侧部件分别组装时较宽。
附记4.
如附记3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连接部具有:孔部,将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在宽度方向上贯通;轴杆,被向上述孔部插入;阻挡部,设在上述交叉连接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中的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侧;脱落防止爪部,设在上述交叉连接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中的与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相反的一侧;上述脱落防止爪部具有弹性,并且其末端部与上述孔部重叠地配置。
附记5.
如附记2~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通过与上述前侧罩组合而构成为内部中空状的壳体的后侧罩;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中空部,至少收纳有上述固定侧部件;在由上述前侧罩和上述后侧罩构成的上述壳体的上端部的内表面侧和下端部的内表面侧的至少一方上,设有与收纳在上述壳体中的上述固定侧部件抵接来导引上述可动侧部件的移动的导引抵接部。
附记6.
如附记5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将上述壳体覆盖的表皮部件;上述导引抵接部设在上述壳体的下端部的内表面上;在上述壳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用来使上述表皮部件的末端形成纹理的槽部,该槽部配置在与上述导引抵接部对置的位置。
附记7.
如附记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在上述可动侧部件的左右的某一方上、并且用来操作上述可动机构的操作部;上述可动机构具有将上述多个连杆能够旋转地连接到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上的多个连接部件;上述多个连接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从与设有上述操作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组装。
根据附记1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和上述可动侧部件中的至少可动侧部件还将位于该可动侧部件侧的上述连杆的宽度方向中央支承,所以与单单支承上述连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相对于上述连杆在左右方向上发生晃动。
根据附记2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被上述前侧罩支承的上述连杆具备上述突出肋嵌合的缺口部,所以在上述连杆的旋转时,上述突出肋成为该连杆的宽度方向中央的支撑。
根据附记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第一连杆与上述第二连杆的前侧端部彼此的间隔及上述第一连杆与上述第二连杆的后侧端部彼此的间隔设定得,与位于上述上方或下方的端部滑动时相比,将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的各端部向上述前侧罩及上述固定侧部件分别组装时较宽,所以在将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组装到上述前侧罩及上述固定侧部件上之后、并且上述位于上方或下方的端部的滑动时,能够抑制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从上述前侧罩及上述固定侧部件脱离。
因而,对于想要抑制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从上述前侧罩及上述固定侧部件脱离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4所记载的发明,通过将上述轴杆插入到上述孔部中直到其插入方向基端部穿过上述脱落防止爪部,能够用上述脱落防止爪部抑制上述轴杆从上述孔部脱出。
因而,对于想要用上述脱落防止爪部抑制上述轴杆从上述孔部脱出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5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能够用与上述固定侧部件抵接的上述导引抵接部导引上述可动侧部件的移动,所以能够使该可动侧部件的移动的稳定性提高。
进而,由于在上述壳体的上端部的内表面侧和下端部的内表面侧的至少一方上设有上述导引抵接部,所以能够提高上述壳体的刚性。
因而,对于想要使上述可动侧部件的移动的稳定性提高、或想要使上述壳体的刚性提高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6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导引抵接部设在上述壳体的下端部的内表面上,所以能够提高上述壳体的下端部的刚性。
进而,由于在上述壳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用来使上述表皮部件的末端形成纹理的槽部,该槽部配置在与上述导引抵接部对置的位置,所以该槽部被形成在刚性较高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上述表皮部件相对于上述槽部的安装稳定性。
因而,对于想要提高上述表皮部件相对于上述槽部的安装稳定性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7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上述多个连接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从与设有上述操作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组装,所以能够抑制上述多个连接部件的组装被上述操作部妨碍。
因而,对于想要抑制上述连接部件的组装被上述操作部妨碍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的头枕1A如图17~图32所示,具备相互离开的左右一对头枕柱2、2、左右一对支架部3、3、固定侧部件4、可动侧部件5、作为可动机构的连杆机构(X连杆机构)、前后锁止机构、上下锁止机构和操作部9。此外,该头枕1也包括设在周围的缓冲垫板及表皮部件来构成。
并且,该头枕1装接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上端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基于车辆用座椅及车辆的方向。
左右的支架部3、3被安装到作为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上。
左右的头枕柱2、2向头枕1的下方伸出设置,被左右的支架部3、3保持。即,头枕1经由左右的头枕柱2、2及左右的支架部3、3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
另外,左右的头枕柱2、2被设定为同径,在该左右的头枕柱2、2的至少一方上,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缺口15…。
左右的头枕柱2、2被左右的支架部3、3分别保持,并且能够沿着该左右的支架部3、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左右的支架部3、3分别具备保持左右的头枕柱2、2的筒状主体3a、将筒状主体3a罩住的罩体3b、和设在筒状主体3a的上端部的头部3c。
此外,在头部3c上,设有与左右的头枕柱2、2的多个缺口15…卡合、防止该左右的头枕柱2、2的移动的锁止部3d。
左右的头枕柱2、2具有当被插通到后述的固定侧部件4的柱插通孔20、20中时、相对于后述的固定侧部件4的狭缝20a、20a滑动自如地设置的柱脱落防止部2a、2a。该柱脱落防止部2a、2a相对于头枕柱2、2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该柱脱落防止部2a、2a不妨碍处于左右的头枕柱2、2的外侧的前后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同时,能够抑制固定侧部件4从左右的头枕柱2、2脱离。进而,该柱脱落防止部2a、2a还作为抑制左右的头枕柱2、2在周向上旋转的所谓旋转阻止部发挥功能。
固定侧部件4为在左右两端部设有左右的头枕柱2、2的状态,并且经由左右的头枕柱2、2设在座椅靠背框架上。换言之,该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设在座椅靠背框架上的左右的头枕柱2、2设置。
此外,固定侧部件4能够沿着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可动侧部件5能够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经由可动机构与固定侧部件4连结。更详细地讲,该可动侧部件5经由可动机构连结在固定侧部件4上,能够向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回到后方的方向移动。
可动侧部件5具有通过相互组合而构成为内部中空状的壳体的前侧罩30及后侧罩31。在由这些前侧罩30及后侧罩31构成的内部中空部中,作为内部机构而至少收纳着左右的头枕柱2、2的上端部、固定侧部件4、可动机构和前后锁止机构。
可动机构是将固定侧部件4与可动侧部件5连结的机构,例如采用具有宽度方向两侧端部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及可动侧部件5能够旋转地被支承的多个连杆6、7的连杆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采用X连杆机构。该X连杆机构具有相互交叉的中间部被能够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杆6(以下称作内侧连杆6)和第二连杆7(以下称作外侧连杆7)。
前后锁止机构是将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止及锁止解除的机构,具有多个被卡合部10、10、与该被卡合部10、10卡合的锁止部件11、将该锁止部件11的卡合部71、71(后述)向被卡合部10、10侧施力的施力部件(未图示)、和被转动自如地保持在可动侧部件5上并操作锁止部件11的转动操作部件13。
上下锁止机构是将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锁止及锁止解除的机构。此外,该上下锁止机构具有后述的上下锁止部件。
操作部9从头枕1的外表面露出,是将前后锁止机构和上下锁止机构同时操作的。更具体地讲,是经由转动操作部件13进行用来将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锁止的状态的可动侧部件5的锁止解除、并将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锁止的状态的固定侧部件4的锁止解除的操作的。
另外,该操作部9的操作方向设定为沿着左右宽度方向。此外,该操作部9自身的操作以手动或自动进行,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手动操作的形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9为通过被向头枕1的内部侧推入而能够操作前后锁止机构及上下锁止机构的按钮9。
另外,固定侧部件4与X连杆机构(内侧连杆6、外侧连杆7)、可动侧部件5与X连杆机构、以及内侧连杆6与外侧连杆7的相互交叉的中间部彼此被用轴杆S能够旋转地连接。该轴杆S是金属制,形成为直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5根。
并且,在可动侧部件5上,设有限制在该可动侧部件5与X连杆机构的连接中使用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第一移动限制单元100。
此外,在固定侧部件4上,设有限制在该固定侧部件4与X连杆机构的连接中使用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第二移动限制单元110。
进而,在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中的位于外侧的外侧连杆7的侧面上,设有限制在该内侧连杆6的中间部与外侧连杆7的中间部的连接中使用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第三移动限制单元120。
此外,在内侧连杆6的上下端部、外侧连杆7的上下端部、固定侧部件4的多个支承部25、25和可动侧部件5的多个支承部35、35的各自上形成的贯通孔6b、7b、25c、35b及插入孔25d、35c如图22所示,不是圆形,而为异形的孔(洞)。在这些异形孔(洞)中,能够插入设定为比这些孔(洞)的内径直径稍大的截面正圆状的轴杆S,由此,能够将轴杆S牢固地保持到各孔(洞)内。
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在图22中,举内侧连杆6的贯通孔6b为代表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到外侧连杆7的贯通孔7b或其他贯通孔中。
接着,对固定侧部件4、可动侧部件5和X连杆机构更详细地说明。
(固定侧部件)
固定侧部件4是树脂制,如图17、图24、图32等所示,形成为块状,具有左右一对柱保持部4a、4b、后表面连结部4c、连结部4d、连结部4e、上侧抵接部4f、多个保持部21、21、多个装接部23、23、多个收纳部24、24及脱落防止部24a、24a、多个支承部25、26、锁止保持部27和突出肋28。另外,该固定侧部件4各部全部一体地形成。
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设在固定侧部件4的左右两侧端部,构成该固定侧部件4的左右两侧部。此外,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将左右的头枕柱2、2分别保持,由此,能够将固定侧部件4沿着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这些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上,形成有将该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贯通并且被插入左右的头枕柱2、2的柱插通孔20、20。
此外,在固定侧部件4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且连通到柱插通孔20、20的狭缝20a、20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两者上。
在这些狭缝20a、20a中,分别设有左右的头枕柱2、2的柱脱落防止部2a、2a。即,柱脱落防止部2a、2a相对于头枕柱2、2在前后方向上突出地设置。另外,该柱脱落防止部2a、2a在左右的头枕柱2、2分别被插入到柱插通孔20、20中之后,被设置固定在该头枕柱2、2上。
后表面连结部4c设在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间,是将这些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连结的板状体。
此外,在后表面连结部4c的后表面侧,设有将后述锁止部件11的被保持部70保持的多个保持部21、21。这些保持部21、21在侧视时形成为朝上的钩状,至少分别配置在左右的头枕柱2、2的后方。
此外,同样在后表面连结部4c的后表面侧,设有保持锁止部件11的被保持部70的中央的中央保持部21a。该中央保持部21a在侧视时形成为朝上的钩状,配置成与多个保持部21、21在左右方向上排列。
进而,在后表面连结部4c的后表面侧,设有多个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是通过沿着锁止部件11被向保持部21、21装接的方向抵接来限制锁止部件11向与装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以从后表面朝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凸状。
此外,该多个移动限制部分别被配置在多个保持部21、21与中央保持部21a之间。
在侧视时,在多个保持部21、21及中央保持部21a的末端与多个移动限制部的末端之间隔着间隔,能够从隔着该间隔的部位装接锁止部件11的被保持部70。
连结部4d设在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上端部间,是将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上端部间连结的板状体。此外,该连结部4d的上表面与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上表面为同面。
连结部4e设在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下端部间,是将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下端部间连结的板状体。此外,该连结部4e的下表面与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下表面为同面。
上侧抵接部4f设在设于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上端部间的连结部4d中的、左方的柱保持部4a侧和右方的柱保持部4b侧的两者上。该上侧抵接部4f、4f与设在可动侧部件5侧的上侧轨道部37c、37c(后述)分别抵接,形成为向上方突出且在前后方向上配置的壁状体。
固定侧部件4中的被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和连结部4d、4e包围的部位,为形成为凹状的凹状部22。若更详细地说明,则是指作为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相互对置的面之间、后表面连结部4c的前表面侧、连结部4d的下表面侧、连结部4e的上表面侧的空间。
在这样的凹状部22中,如图30所示,在固定侧部件4与可动侧部件5的接近时容纳可动机构。
在后表面连结部4c的左右两侧面上,如图17、图24、图30~图32等所示,向侧方突出设置有装接构成前后锁止机构的被卡合部10、10的装接部23、23。
在该装接部23、23上,在与被卡合部10的第一突出部60和第二突出部61(后述)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贯通孔23a、23b,在该贯通孔23a、23b中分别插通第一突出部60和第二突出部61。即,形成为贯通孔23a、23b将装接部23在前后方向上贯通。
鉴于这样的点,装接构成前后锁止机构的被卡合部10的装接部23、23被配置到后表面连结部4c的左右两侧面,即比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换言之,被卡合部10、10分别被配置到比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
多个收纳部24、24如图24所示,在固定侧部件4的前表面侧开口,是用来收纳施力部件的。更详细地讲,该收纳部24、24是与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凹状部22侧的面和后表面连结部4c一体形成的箱状体。
脱落防止部24a是用来限制收纳在收纳部24中的施力部件向前方的移动的。该脱落防止部24a从收纳部24的上端部的前端向下方突出来一体形成。
分别收纳在多个收纳部24、24中的施力部件是线圈弹簧,为一端部形成为钩状的钩部,该钩部挂在卡合部71上。另一端部设定为,当施力部件被收纳到收纳部24中时挂在脱落防止部24a上。
即,卡合部71、71为被线圈弹簧向后述的被卡合部10的多个齿60a…侧施力的状态。
多个支承部25、26经由轴杆S能够旋转地连接着构成X连杆机构的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还支承该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换言之,固定侧部件4具有经由轴杆S能够旋转地支承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的多个支承部25、26。
此外,多个支承部25、26分别设在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彼此相互对置的面的上下。即,为配置在凹状部22的四角那样的状态。
并且,多个支承部25、26与后表面连结部4c一体形成。进而,配置在上侧的支承部25、25一方(左侧)与柱保持部4a一体形成,另一方(右侧)从柱保持部4b离开地配置。此外,配置在下侧的支承部26、26一方从柱保持部4a离开地配置,另一方与柱保持部4b一体形成。
此外,在多个支承部25、25与内侧连杆6的连接中使用的轴杆S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被从与设有操作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右侧的柱保持部4b侧)组装。
因此,在形成柱保持部4b的壁上,沿着轴杆S的插入方向贯通形成有插入孔25a、25b。此外,在柱保持部4b侧的支承部25上,沿着轴杆S的插入方向形成有贯通孔25c。此外,在位于多个支承部25、25间的内侧连杆6的后端部,沿着轴杆S的插入方向且经由缺口部6a形成有贯通孔6b。进而,在柱保持部4a侧的支承部25上,形成有没有将该支承部25贯通且收纳轴杆S的插入方向末端的插入孔25d。
即,轴杆S将内侧连杆6的后端部连接而从在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中的右侧的柱保持部4b的侧面上开口的插入孔25a插入到在左侧的柱保持部4a侧的支承部25上形成的插入孔25d。再换言之,轴杆S被相对于在多个连杆6、7和多个支承部25、26、35、36中的沿宽度方向相邻的各个连杆和支承部上形成的贯通孔及插入孔插入。
并且,在右侧的柱保持部4b与支承部25之间,如图23~图25所示,设有限制在固定侧部件4与内侧连杆6的连接中使用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第二移动限制单元110。
第二移动限制单元110位于轴杆S的插入侧。
此外,该第二移动限制单元110具备从贯通形成在柱保持部4b的内侧的壁上的插入孔25b的周边部朝向形成在右侧的支承部25上的贯通孔25c突出形成、限制插入到贯通孔25c中之后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限制用突起部111。即,限制用突起部111是用来限制轴杆S的移动的。
限制用突起部111具有弹性,并且以其末端部对置于插入在贯通孔25c中之后的轴杆S的中心部的方式配置。此外,基端部配置成将贯通形成在柱保持部4b的内侧的壁上的插入孔25b避开。因而,在轴杆S的插入时,限制用突起部111的末端侧向从贯通孔25c离开的方向弹性变形。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限制用突起部111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其末端部逐渐变得尖细。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变得更容易弹性变形,所以轴杆S变得更容易插入。进而,由于限制用突起部111的基端部较粗,所以还能够使形成有插入孔25b的柱保持部4b的内侧的壁的刚性提高。
此外,在固定侧部件4中的与限制用突起部111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部112。即,开口部112在后表面连结部4c中的与限制用突起部111对置的位置处形成,作为限制用突起部111的确认用窗发挥功能。
此外,开口部112与贯通形成在柱保持部4b的内侧的壁上的插入孔25b为相连的状态。即,开口部112和插入孔25b为连续的孔,能够使开口面积变大。通过这样使开口面积变大,能够使限制用突起部111周围的壁量变少,所以限制用突起部111容易弹性变形。
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形成为比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5、25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即,在多个支承部25、26、35、36中,包括多个将内侧连杆6的端部和外侧连杆7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的滑动用的支承部,但固定侧部件4的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为滑动用的支承部。
更详细地讲,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分别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尺寸、并且呈被插入轴杆S的截面凹形状的收纳凹部(未图示:但是是与图18、图28所示的收纳凹部36c类似的形状)。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的收纳凹部为沿着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26、26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的长孔(狭缝或凹槽)。并且,在该多个支承部26、26上,经由插入在收纳凹部中的轴杆S连接着外侧连杆7。即,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后侧端部中的位于下方的端部(外侧连杆7的后侧端部)相对于支承部26、26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被支承。
此外,在多个支承部26、26与外侧连杆7的连接中使用的轴杆S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被从与设置操作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右侧的柱保持部4b侧)组装。
轴杆S将外侧连杆7的后端部连接而从在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中的右侧的柱保持部4b的侧面上开口的插入孔插入到在左侧的柱保持部4a侧的支承部26上形成的收纳凹部。再换言之,轴杆S被相对于在多个连杆6、7和多个支承部25、26、35、36中的沿宽度方向相邻的各个连杆和支承部上形成的贯通孔及收纳凹部插入。
并且,内侧连杆6与外侧连杆7的后侧端部彼此的间隔设定成,与位于下方的端部(外侧连杆7的后端部)滑动时相比,将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各端部向固定侧部件4(各支承部25、26)分别组装时较宽。
锁止保持部27是将构成上下锁止机构的上下锁止部件(未图示)保持的,设在左侧的柱保持部4a的下端部附近。即,由操作部9侧的锁止保持部27保持着上下锁止部件。并且,上下锁止部件能够由操作部9操作。
(可动侧部件)
可动侧部件5配置在乘员的头部侧,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更详细地讲,如图17~图19、图30、图31所示,该可动侧部件5能够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前后移动。
此外,可动侧部件5是树脂制,具有前侧罩30、后侧罩31、底缘罩32、32、保持部33、按钮安装部34、多个支承部35、36、导引部37和突出肋38。另外,该可动侧部件5分体形成有前侧罩30、后侧罩31和底缘罩32、32。
此外,通过将前侧罩30与后侧罩31组合,能够构成为内部中空状的壳体。
前侧罩30是用来支承头部的。前侧罩30具备承接头部的前面壁部30a、和沿着该前面壁部30a的周缘部且朝向后方设置的周壁部30b。此外,构成前侧罩30的各部一体地形成。
进而,前面壁部30a如图18~图20、图29所示,具有阶差部30h和多个连结壁30i、30j、30k、30l、30m。
阶差部30h在隔着内侧连杆6的前侧端部(下端部)的位置向后方突出地设置,是用来进行内侧连杆6的左右方向的位置限制的。
该阶差部30h被加工为,前面壁部30a的前表面侧为凹形状,与其对应地后表面侧为凸形状。此外,在阶差部30h上,一体地设有多个支承部36、36。
连结壁30i设在位于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与位于上侧的其他的多个支承部35、35之间,是将这些支承部35、36彼此连结的肋。
连结壁30j设在位于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与周壁部30b之间,是将该多个支承部35、35与周壁部30b连结的肋。
连结壁30k、30l、30m设在多个支承部36、36与周壁部30b之间,是将该多个支承部36、36与周壁部30b连结的肋。
更详细地讲,连结壁30k设在多个支承部36、36与周壁部30b的下侧部分之间。此外,连结壁30l在位于左侧(操作部9侧)的支承部36与周壁部30b的左侧部分之间设有一对。进而,连结壁30m在位于右侧的支承部36与周壁部30b的右侧部分之间设有一对。
连结壁30l和连结壁30m都是在横向上延伸的肋,如图29所示,其高度位置设定为上下错开。即,由于在连结壁30l的附近设有操作部9,所以连结壁30l避开操作部9地配置。再换言之,连结壁30l设在不与在头枕的操作时动作的操作部9(及转动操作部件13)干涉的位置。
另外,为在连结壁30i与连结壁30j之间配置有支承部35的状态,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这些连结壁30i与连结壁30j一体形成。在此情况下,一体化的连结壁作为将支承部36与周壁部30b的上侧部分连结的肋发挥功能。
此外,在前侧罩30上,除此以外还适当地设有用来将例如前面壁部30a与周壁部30b的边界部位或头部的载荷有效地支承的加强的肋。
后侧罩31具备后面壁部、和从该后面壁部的上下左右的周围端部朝向前方设置的周壁部31b。并且,通过将后侧罩31的周壁部31b与前侧罩30的周壁部30b连接固定,构成壳体。
另外,在后面壁部31a的前表面与周壁部31b之间,适当设有将这些后面壁部与周壁部31b的边界部位加强的肋。
另外,前侧罩30的周壁部30b和后侧罩31的周壁部31b通过采用嵌合构造而被嵌合连接,但没有特别限定。
前侧罩30如图17、图18所示,具备设在与后述的被卡合部10的基端部63对应的位置、容纳该基端部63的基端容纳部30d。此外,基端容纳部30d具有从前侧罩30的后表面突出形成、将基端部63包围的壁部30e。
后侧罩31虽然没有图示,但具备设在与后述的被卡合部10的第一突出部60的末端和第二突出部61的末端对应的位置、容纳该末端的末端容纳部。
即,被卡合部10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并且,基端部63被前侧罩30保持,第一突出部60的末端和第二突出部61的末端被后侧罩31保持。并且,被卡合部10为被前侧罩30和后侧罩31夹持的状态。
底缘罩32、32与在将前侧罩30和后侧罩31连接成的壳体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二个长孔(后述)分别嵌合。底缘罩32具备向长孔插入的筒状部32a、和设在该筒状部32a的下缘部并与壳体的下表面抵接的突边部32b。
此外,在周壁部30b和周壁部31b的下表面侧的各自上,形成有用来将左右的头枕柱2、2及底缘罩32、32插入的缺口部30c、31c。该缺口部30c、31c形成为将长孔所谓的半分割的状态,通过将周壁部30b与周壁部31b连接,能够在壳体的下表面上形成长孔。
该长孔在壳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两个,以其长度方向沿着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方向的方式配置。此外,筒状部32a也以其长度方向沿着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方向的方式配置。
保持部33是保持后述转动操作部件13的转动轴部82的,如图29所示,设在操作部9的周边部。
按钮安装部34如图17~图19、图29所示,是用来将作为操作部9的按钮9向前侧罩30及后侧罩31安装的,配置在前侧罩30及后侧罩31的侧方。
该按钮安装部34是从前侧罩30和后侧罩31的侧面(周壁部30b、31b)突出的筒状体,将按钮9包围来形成。
多个支承部35、36能够旋转地连接着构成X连杆机构的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还支承该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
此外,多个支承部35、36设在前侧罩30的后表面中的与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此外,这些多个支承部35、36被配置在前侧罩30的后表面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两侧及上下方向的两侧。
即,配置在前侧罩30的后表面的4部位。并且,在配置于上侧的支承部35、35上连接着外侧连杆7的前端部,在配置于下侧的支承部36、36上连接着内侧连杆6的前端部。
此外,在多个支承部35、35与外侧连杆7的连接中使用的轴杆S相对于可动侧部件5从与设有操作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右侧)组装。
因此,在前侧罩30的周壁部30b的右侧上端部,沿着轴杆S的插入方向贯通形成有插入孔30f。此外,在插入孔30f侧的支承部35上,沿着轴杆S的插入方向形成有贯通孔35b。此外,在与插入孔30f相反的一侧的支承部35上,形成有不将该支承部35贯通并且收纳轴杆S的插入方向末端的插入孔35c。
即,轴杆S将外侧连杆7的前端部连接而从在前侧罩30的周壁部30b的右侧部分上形成的插入孔30f插入到在左侧的支承部35上形成的插入孔35c。再换言之,轴杆S被相对于在多个连杆6、7和多个支承部25、26、35、36中的沿宽度方向相邻的各个连杆和支承部上形成的贯通孔及插入孔插入。
并且,在前侧罩30的周壁部30b的右侧部分与支承部35之间,如图20、图21所示,设有限制在可动侧部件5与外侧连杆7的连接中使用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第一移动限制单元100。
第一移动限制单元100位于轴杆S的插入侧。
此外,该第一移动限制单元100具备:导引部101,当轴杆S被向形成在插入孔30f侧的支承部35上的贯通孔35b插入时,将轴杆S向贯通孔35b导引;限制部104,一体形成在导引部101中的支承部35侧,限制插入到贯通孔35b中之后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即,由导引部101将轴杆S向贯通孔35b导引,由限制部104抑制轴杆S的移动。
导引部101具有在可动侧部件5中的隔着被插入的轴杆S的位置与该可动侧部件5一体形成、并且以间隔朝向轴杆S的插入方向逐渐变窄的方式以八字状对置配置的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
更详细地讲,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一体形成在前侧罩30的前面壁部30a和周壁部30b的右侧部分上。即,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的前面壁部30a侧端部与前面壁部30a一体形成,右侧的周壁部30b侧端部一体形成在周壁部30b的右侧部分上。此外,其他的端部为自由端,设定为不与其他的部件、部位干涉。因而,支承部35侧的端部配置成从支承部35离开。
此外,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具有弹性,在轴杆S的导引时变形,在轴杆S的穿过后弹性复原。
此外,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为支承部35侧端部向后方突出、其他部分向前方凹陷的状态。即,在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中的支承部35侧的端部的各自上,设有向轴杆S侧突出的突出部102a、103a,在将支承部35侧的端部避开的位置,设有避免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与固定侧部件4的干涉的避让部102b、103b。
若更详细地说明,突出部102a、103a配置在将插入孔30f与贯通孔35b连结的直线(轴杆S穿过的路线)上。避让部102b、103b配置在比将插入孔30f与贯通孔35b连结的直线靠前面壁部30a侧。
限制部104是指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中的距支承部35侧最近的位置。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设第一导引壁102侧的限制部104为第一限制部104a,设第二导引壁103侧的限制部104为第二限制部104b。
如上述那样,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由于其支承部35侧的端部配置成从支承部35离开,所以第一限制部104a及第二限制部104b的与插入在贯通孔35b中的轴杆S对置的位置从支承部35离开地配置。更详细地讲,第一限制部104a及第二限制部104b为从前面壁部30a到突出方向侧端部的部分从支承部35离开的状态。由此,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变得更容易弹性变形。
根据以上那样的第一移动限制单元100,由于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以八字状对置配置,所以即使轴杆S的插入方向末端被错位插入到第一导引壁102侧或第二导引壁103侧,也能够沿着第一导引壁102或第二导引壁103容易地进行轨道修正。
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形成为比上方的多个支承部35、35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即,在多个支承部25、26、35、36中,包括多个将内侧连杆6的端部和外侧连杆7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的滑动用的支承部,但可动侧部件5的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为滑动用的支承部。
更详细地讲,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分别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尺寸、并且为被插入轴杆S的截面凹形状的收纳凹部36c。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的收纳凹部36c、36c为沿着该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的长孔(狭缝或凹槽)。并且,在该多个支承部36、36上,经由插入在收纳凹部36c、36c中的轴杆S连接着内侧连杆6。即,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中的位于下方的端部(内侧连杆6的前侧端部)相对于支承部36、36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被支承。
此外,在多个支承部36、36与内侧连杆6的连接中使用的轴杆S相对于可动侧部件5被从与设有操作部9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右侧)组装。
因此,在前侧罩30的周壁部30b的右侧下端部,沿着轴杆S的插入方向贯通形成有插入孔30g。此外,在插入孔30g侧的支承部36上,沿着轴杆S的插入方向形成有贯通孔36b。贯通孔36b将右侧的支承部36的收纳凹部36c的内部和右侧的支承部36与前侧罩30的周壁部30b的右侧下端部之间的空间连通。此外,该贯通孔36b配置在右侧的支承部36的收纳凹部36c的下端。
即,轴杆S将内侧连杆6的前端部连接而从在前侧罩30的周壁部30b的右侧下端部开口的插入孔30g插入到在左侧的支承部36上形成的收纳凹部36c。再换言之,轴杆S被相对于在多个连杆6、7和多个支承部25、26、35、36中的沿宽度方向相邻的各个连杆和支承部上形成的贯通孔及插入孔插入。
并且,内侧连杆6与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彼此的间隔设定成,与位于下方的端部(内侧连杆6的前端部)滑动时相比,将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各端部向可动侧部件5(各支承部35、36)分别组装时较宽。
另外,如果对固定侧部件4及前侧罩30与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关系更详细地说明,则如上述那样,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和后侧端部中的位于上方或下方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位于下方的端部)相对于下方侧的支承部26、36在上下方向上被滑动自如地支承。
并且,内侧连杆6与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彼此的间隔及内侧连杆6与外侧连杆7的后侧端部彼此的间隔设定成,与位于下方的端部沿着支承部26、36的收纳凹部36c滑动时相比,将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各端部向前侧罩30及固定侧部件4分别组装时较宽。
即,在将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向多个支承部26、36连接时,将轴杆S从多个支承部26、36的贯通孔26b、36b插入。但是,该轴杆S设定为,在组装后不下降到贯通孔26b、36b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侧罩30上设置的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轴杆S的滑动用的支承部36、36)的中的、位于轴杆S的插入方向末端侧且用来收纳该轴杆S的插入方向末端的滑动用的支承部36(左侧的支承部36)如上述那样具有收纳凹部36c。
该收纳凹部36c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尺寸,并且为在轴杆S的插入侧开口的截面凹形状。
并且,在该收纳凹部36c的内部,如图28所示,设有与插入在该收纳凹部36c中的轴杆S的插入方向末端碰抵而用来进行轴杆S的插入方向上的定位的定位部36d。
定位部36d一体形成在收纳凹部36c的内部中的下端处,向插入在收纳凹部36c中的轴杆S的插入侧突出。即,该定位部36d是将轴杆S在从插入孔30g插入而插入到最深处时抵接的。
此外,轴杆S由于被牢固地保持在内侧连杆6的贯通孔6b的内部,所以在插入后也难以比定位部36d向里侧移动。因而有以下优点:只要在轴杆S的组装时使该轴杆S抵接在定位部36d上,当随着可动侧部件5的滑动而轴杆S在收纳凹部36c内部中上下滑动时,轴杆S的末端就不易与该收纳凹部36c的内部的壁(插入方向的里侧的壁)接触。
此外,在借鉴了这样的定位部36d的结构、和上述那样的有关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彼此的间隔的结构的情况下,在作为头枕1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并且将内侧连杆6的前侧端部向可动侧部件5的下侧的多个支承部36、36组装的工序中产生特征。
即,当经由轴杆S将内侧连杆6的前侧端部向左侧的支承部36组装时,一边将轴杆S的插入方向末端碰抵在定位部36d上,一边向收纳凹部36c插入来收纳。然后,在上侧的多个支承部35、35上,经由轴杆S组装外侧连杆7的前侧端部。
另外,有关定位部36d的结构对于固定侧部件4的左下侧的支承部26也能够适用。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部36d一体地设在收纳凹部36c的内部,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收纳凹部36c的内部后安装定位部36d,也可以从外侧插入分体的定位部36d。
导引部37是导引可动侧部件5的移动的,如图23~图25、图29所示,由下侧抵接部37a和上侧轨道部37c、37c构成。
下侧抵接部37a设在壳体的下端部的内表面侧并形成为凸型,通过固定侧部件4的下表面抵接,能够导引可动侧部件5的移动。
上侧轨道部37c、37c在壳体的下端部的内表面侧向下方突出来设置,通过固定侧部件4的上侧抵接部4f、4f的侧面抵接在其侧面上,能够导引可动侧部件5的移动。
当使可动侧部件5在前后方向移动时,作为导引部37的下侧抵接部37a和上侧轨道部37c、37c成为一边总是抵接在固定侧部件4的上下端部上一边移动的状态。
突出肋38如图17、图18、图29等所示,是在前侧罩30的前面壁部30a的后表面侧从周壁部30b的上表面侧经由前面壁部30a形成到周壁部30b的下表面侧的肋。此外,该突出肋38是多个,这些多个突出肋38、38隔开间隔地配置。
此外,该突出肋38、38设在多个支承部35、35间的中央。另一方面,在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前端部)的中央,形成有突出肋38、38嵌合的缺口部7a。并且,当外侧连杆7被用轴杆S向多个支承部35、35连接时,突出肋38、38与缺口部7a嵌合。即,可动侧部件5成为不仅由多个支承部35、35支承外侧连杆7、还将位于该可动侧部件5侧的外侧连杆7的宽度方向中央支承的状态。
另外,当突出肋38、38与缺口部7a嵌合时,成为突出肋38、38的外侧面相对于该缺口部7a的两侧面抵接的状态。
(X连杆机构)
X连杆机构中的内侧连杆6,如图17、图24、图29等所示,是上端部(后端部)被配置在固定侧部件4侧、下端部(前端部)被配置在可动侧部件5侧的连杆。此外,下端部侧被插通到外侧连杆7的插通孔51(后述)中。
此外,外侧连杆7是上端部(前端部)被配置在可动侧部件5侧、下端部(后端部)被配置在固定侧部件4侧的连杆。
另外,这些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的前后的朝向也可以相反。进而,X连杆机构除了轴杆S以外是树脂制。
此外,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固定侧部件4的左右两侧的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5、25间。
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固定侧部件4的左右两侧的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6、26间。
进而,内侧连杆6的下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可动侧部件5的左右两侧的下方的多个支承部36、36间。
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可动侧部件5的左右两侧的上方的多个支承部35、35间。
此外,如上述那样,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至少上端部其宽度方向中央被固定侧部件4和可动侧部件5分别支承(即,基于突出肋28、38与缺口部6a、7a的关系)。
此外,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如图27等所示,在侧视时为弯曲形状。即,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为适合于当如图30所示那样将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重叠时、该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适当地包含在固定侧部件4的凹状部22中的形状。
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相互交叉的中间部经由轴杆S能够转动地连接。
轴杆S被相对于形成在内侧连杆6的中间部与外侧连杆7的中间部的贯通孔8a1、8a2、8a3插入。贯通孔8a1从外侧连杆7的中间部的右侧面形成到插通孔51,贯通孔8a2从外侧连杆7的中间部的左侧面形成到插通孔51。此外,贯通孔8a3将内侧连杆6的中间部左右贯通地形成。
并且,如图26、图27所示,在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中的位于轴杆S的插入侧(右侧)的外侧连杆7的侧面上,设有限制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第三移动限制单元120。
另外,位于轴杆S的插入侧的外侧连杆7的侧面如图29所示,以朝向形成有贯通孔8a1、8a2、8a3的位置凹陷的方式形成。
第三移动限制单元120设在侧面中的贯通孔8a1、8a2、8a3的周边部。即,该第三移动限制单元120配置在外侧连杆7的侧面的凹陷中。
并且,第三移动限制单元120具备弹性伸出部121、121、导引部122、122和限制部123、123。
弹性伸出部121在外侧连杆7的侧面上朝向贯通孔8a1伸出而设有一对。进而,弹性伸出部121相对于外侧连杆7的侧面一体形成。
并且,该弹性伸出部121通过具有弹性,在轴杆S向贯通孔8a1的插入时,至少向该轴杆S的插入方向弹性变形。
此外,该弹性伸出部121具有向与导引部122及限制部123的位置相反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121a。更详细地说明,弹性伸出部121、121从外侧连杆7的侧面向侧方伸出,从那里向上方及下方描绘弧线而弯曲,还沿着上下方向向贯通孔8a1侧伸出而形成。一对弹性伸出部121、121的伸出方向末端不相互接触并且配置在从贯通孔8a1离开的位置。
另外,相对于外侧连杆7的侧面一体形成的弹性伸出部121、121的基端部如图29所示,设在形成于外侧连杆7的表面上的肋53,53的附近。由此,能够实现弹性伸出部121、121的基端部的刚性的提高。
进而,外侧连杆7的侧面上的贯通孔8a1、8a2附近形成为比端部侧宽度较宽。并且,一对弹性伸出部121、121如图27所示,以包含在外侧连杆7的侧面的宽度内的方式配置。
导引部122位于弹性伸出部121的伸出方向末端,是当轴杆S被向贯通孔8a1插入时将轴杆S向贯通孔8a1导引的。
此外,导引部122设置成从弹性伸出部121的伸出方向末端向贯通孔8a1侧突出。位于一对弹性伸出部121、121的伸出方向末端的一对导引部122、122彼此不相互接触且配置在从贯通孔8a1离开的位置。
轴杆S设定为穿过一对导引部122、122间。因此,导引部122、122具有在轴杆S向贯通孔8a1的插入时用来使弹性伸出部121、121弹性变形以在与轴杆S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错开的导引表面122a、122a。
即,导引表面122a如图27所示,包括呈弧状的部位,并且以被朝向贯通孔8a1切削的方式形成。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上侧的导引表面122a在侧视时相对于弹性伸出部121的中心轴偏靠后侧配置,下侧的导引表面122a在侧视时相对于弹性伸出部121的中心轴偏靠前侧配置。
当将轴杆S插入到导引表面122a、122a间时,一对弹性伸出部121、121对应于轴杆S的外周面的圆度,如图27的弧状箭头那样弹性变形。即,上侧的弹性伸出部121向与轴杆S的轴向正交的前侧弹性变形,下侧的弹性伸出部121向与轴杆S的轴向正交的后侧弹性变形。并且,通过上下的弹性伸出部121、121在前后相互差异地弹性变形,导引表面122a、122a彼此正对,所以能够向正对的导引表面122a、122a间插入轴杆S。
限制部123位于弹性伸出部121的伸出方向末端,是限制插入在贯通孔8a1中之后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该限制部123是指弹性伸出部121的伸出方向末端、并且导引部122的突出方向侧端面,以与插入到贯通孔8a1、8a2、8a3中之后的轴杆S对置的方式配置。即,该限制部123是指包括导引部122及限制部123而形成的弹性伸出部121中的距贯通孔8a1最近的位置。
在外侧连杆7中的与轴杆S的插入侧相反的一侧(左侧)的侧面上,设有阻挡部8b。阻挡部8b与外侧连杆7的中间部的贯通孔8a2重叠地配置,作为向贯通孔8a1、8a2、8a3插入的轴杆S的插入方向末端的阻挡件发挥功能。
当将轴杆S向贯通孔8a1、8a2、8a3插入时,将该轴杆S从一对导引部122、122间的间隙朝向贯通孔8a1插入,插入直到该轴杆S的与插入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越过限制部123、123的位置。由于弹性伸出部121、121具有弹性,所以在轴杆S的插入时,贯通孔8a1侧及导引表面122a、122a彼此向正对的方向弹性变形,如果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越过限制部123、123则弹性复原。
并且,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成为以轴杆S为旋转轴能够相互旋转地连接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连杆6整体上形成为大致Y字状,从插通到外侧连杆7的插通孔51中的下端部朝向中央部的部位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上端部宽度窄。
此外,该内侧连杆6具备设在上下端部、分别与支承部25及支承部36连接而被支承的多个连接部42。并且,相对于该多个连接部42形成有贯通孔6b。
另外,在内侧连杆6的上下端部形成有缺口部6a、6a。
此外,在内侧连杆6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肋43。该多个肋43在内侧连杆6的表面上形成桁架构造而排列。借助这样的多个肋43,能够提高内侧连杆6的刚性并实现轻量化。
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连杆7与内侧连杆6相比整体上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宽度较宽,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将内侧连杆6的中央部及下端部插通的插通孔51。
此外,该外侧连杆7具备设在上下端部、分别与支承部26及支承部35连接而被支承的多个连接部52。并且,相对于该多个连接部52形成有贯通孔7b。
另外,在外侧连杆7的上下端部形成有缺口部7a、7a。
此外,在外侧连杆7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肋53。该多个肋53以在外侧连杆7的表面上形成桁架构造的方式排列。借助这样的多个肋53,能够提高外侧连杆7的刚性并实现轻量化。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使可动侧部件5经由作为可动机构的X连杆机构向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回到后方的方向移动。
接着,对前后锁止机构及上下锁止机构更详细地说明。
(前后锁止机构)
前后锁止机构具有多个被卡合部10、与该多个被卡合部10卡合的锁止部件11、将该锁止部件11向多个被卡合部10侧施力的施力部件、被转动自如地保持在可动侧部件5上并操作锁止部件11的转动操作部件13。
多个被卡合部10是金属制,如图17、图30~图32等所示,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如上述那样被前侧罩30和后侧罩31夹持。
此外,该多个被卡合部10如上述那样,分别配置在比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
被卡合部10为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的多个齿60a…的棘轮构造,多个齿60a…从下方朝向上方突出形成。
此外,该被卡合部10具有第一突出部60、第二突出部61、间隙62和基端部63。
基端部63被容纳在前侧罩30的基端容纳部30d中。第一突出部60从基端部63的下端部朝向后侧罩31突出。此外,第二突出部61从基端部63的中央上方附近的位置朝向后侧罩31突出。
在第一突出部60上,从该第一突出部60的上端缘朝向斜上方突出形成有用来使被卡合部10成为棘轮构造的多个齿60a。
第二突出部61与第一突出部60平行,并且从多个齿60a…的上端部隔开间隔地配置。该第二突出部61与第一突出部60的多个齿60a…之间为间隙62。
另外,第一突出部60和第二突出部61的末端部被容纳在后侧罩31的末端容纳部中。
并且,被卡合部10、10通过使第一突出部60插通到装接部23的贯通孔23a中、使第二突出部61插通到装接部23的贯通孔23b中,分别被配置到比左右的头枕柱2、2靠宽度方向外侧。第一突出部60和第二突出部61匹配于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在贯通孔23a、23b内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锁止部件11是与被卡合部10卡合而与该被卡合部10一起构成前后锁止机构的主要部的,如图17、图32等所示,具备被保持部70、卡合部71、71和连结部72、72。
被保持部70是金属制的轴杆,并且被保持在固定侧部件4上并沿着该固定侧部件4的宽度方向形成为长尺寸,被配置在固定侧部件4的后方,并且被从设在该固定侧部件4的后表面上的多个保持部21、21及中央保持部21a的末端与多个移动限制部的末端之间的隔开间隔的部位插入来装接。
此外,该被保持部70被配置在第一突出部60与第二突出部61之间的间隙62中。另外,该被保持部70被配置在比卡合部71、71靠上方。
卡合部71、71是金属制的轴杆,并且与多个被卡合部10、10分别卡合来将可动侧部件5的移动锁止。
更详细地说明,该卡合部71、71是与被保持部70平行地配置并以该被保持部70为轴转动、被向多个齿60a…侧施力来卡合的。此外,这些卡合部71、71被配置在固定侧部件4的前方。
此外,这些卡合部71、71配置在通过被施力部件施力而与多个齿60a…卡合的位置,在向与施力部件施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了的情况下,能够移动到间隙62的位置。这样卡合部71、71移动到间隙62的位置时是锁止被解除的状态。
此外,这些卡合部71、71中的多个齿60a…侧的端部(末端部)如图17所示,比被卡合部10、10向内侧突出。但是,设定为不达到X连杆机构之程度的突出长度。
连结部72、72是金属制的轴杆,并且是将被保持部70的两端部与多个卡合部71、71各自的端部连结的,被配置在固定侧部件4的左右两侧方。
即,锁止部件11接近于固定侧部件4地配置,并且将固定侧部件4的周围包围而形成为大致C字状。此外,被保持部70、卡合部71、71和连结部72、72一体形成。进而,被保持部70与连结部72、72之间和被保持部70与卡合部71、71之间带有圆度地形成。
此外,在锁止部件11与固定侧部件4之间,如图17所示,设有树脂制的缓冲部件73。即,在连结部72、72中的配置转动操作部件13的一侧的一方的连结部72上,将该一方的连结部72和被保持部70及卡合部71的一方的连结部72侧的端部覆盖来安装着缓冲部件73。即,该一方的连结部72包括缓冲部件73地构成。
此外,缓冲部件73构成为,使锁止部件11与转动操作部件1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即,缓冲部件73将锁止部件11的连结部72整体罩住地设置,所以相比连结部72的直径的尺寸变厚。借助该缓冲部件73,能够在限制锁止部件11的移动范围的同时,防止锁止部件11与固定侧部件4直接抵接来抑制异响的发生。
施力部件是将锁止部件11的卡合部71、71向被卡合部10侧(多个齿60a…侧)施力的,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收纳到多个收纳部24、24中的多个线圈弹簧。
另外,该施力部件中的挂到卡合部71上的钩部相对于卡合部71从上方挂住。
转动操作部件13是金属制,是被转动自如地保持在可动侧部件5上并操作锁止部件11的卡合部71的。此外,如图17、图18、图29~图32所示,被保持部33保持在前侧罩30及后侧罩31上。
并且,该转动操作部件13在锁止部件11的卡合部71的操作时,能够使该卡合部71向与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而向将与被卡合部10的多个齿60a…的卡合状态解除的方向旋转。此外,转动操作部件13设在锁止部件11的卡合部71被施力部件施力的方向上。进而,该转动操作部件13以从后方朝向前方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地配置。即,保持部33自身倾斜配置,以便能够使转动操作部件13倾斜。
该转动操作部件13具有第一操作部80、第二操作部81、作为转动轴的转动轴部82和施力部件83。另外,第一操作部80和第二操作部81一体形成。
第一操作部80是用来操作前后锁止机构的,位于锁止部件11的连结部72的下方,是相对于缓冲部件73从下方抵接的板状部。此外,该第一操作部80的突出方向末端被配置在比转动轴部82靠下方。因而,只要使第一操作部80以转动轴部82为轴向上方旋转,就能够使缓冲部件73向上方移动。
第二操作部81是用来操作上下锁止机构的,从第一操作部80中的固定侧部件4侧的端部向下方、并且朝向操作部9侧斜向突出而一体形成。该第二操作部81的突出方向末端配置在比上下锁止部件(锁止保持部27)靠下方,该第二操作部81的突出方向中央附近配置在与上下锁止部件(锁止保持部27)大致相等的高度。
此外,该第二操作部81的固定侧部件4侧面在上下锁止机构的锁止时从上下锁止部件离开,在锁止解除时与上下锁止部件抵接。
只要使这样的第二操作部81以转动轴部82为轴向上方旋转,就能够将上下锁止部件向固定侧部件4侧推入来操作。
转动轴部82设在第一操作部80的操作部9侧端部,作为使转动操作部件13整体转动的转动轴发挥功能。
此外,该转动轴部82由金属制的轴杆构成,被转动操作部件13保持并插入在形成于保持部33上的孔部中。
施力部件83是线圈弹簧,一端部配置为与第一操作部80的上表面抵接,另一端部配置为与前侧罩30或后侧罩31的内表面抵接。即,当操作转动操作部件13以使第一操作部80向上方旋转时,施力部件83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接近。因而,如果停止转动操作部件13的操作,则借助施力部件83的弹性复原力,第一操作部80向原来的位置返回。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将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在多个位置、即卡合部71与多个齿60a…卡合的位置进行锁止及锁止解除。
另外,在以上那样的前后锁止机构中,当卡合部71与多个齿60a…卡合时,有因为彼此是金属而发生异响(金属彼此的接触音)的情况。为了抑制这样的异响的发生,优选的是对于多个齿60a…设置异响抑制单元。
具体而言,作为异响抑制单元,采用将卡合部71或/及多个齿60a…用树脂材料(未图示)覆盖(铸塑)的结构。被树脂材料覆盖的部位既可以是卡合部71整体或多个齿60a…整体(第一突出部60),也可以只是卡合部71与多个齿60a…的接触部位。
作为其他异响抑制单元,例如也可以采用对卡合部71或/及多个齿60a…涂敷润滑脂等润滑剂(未图示)的结构。
作为其他异响抑制单元,例如如图32所示,也可以采用将第一突出部60用树脂制的罩材64覆盖的结构。
更详细地说明,罩材64将从第一突出部60的下边到多个齿60a…的高度方向的中间左右覆盖。由此,当卡合部71与多个齿60a…卡合时,首先与罩材64的上缘接触。
另外,罩材64既可以仅覆盖在第一突出部60的外表面侧、也可以仅覆盖在内表面侧,也可以将外表面及内表面的两者覆盖。
此外,当用罩材64将第一突出部60覆盖时,第一突出部60也包括罩材64,能够插入、移动到装接部23的贯通孔23a中。
如果采用以上那样的各种结构,则能够抑制当金属制的卡合部71与同样为金属制的多个齿60a…卡合时发生的异响。
(上下锁止机构)
上下锁止机构相对于左右的头枕柱2、2设置,是将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锁止及锁止解除的。
该上下锁止机构具有在左右的头枕柱2、2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的多个缺口15…、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上下锁止部件和转动操作部件13。
多个缺口15…只要形成在左右的头枕柱2、2中的至少设有上下锁止部件的一侧的头枕柱2上就可以。但是,由于在由左右的支架部3、3的锁止部3d、3d实现的头枕柱2、2的拉拔防止构造中使用多个缺口15…,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的头枕柱2、2的两者上形成多个缺口15…。
此外,这些多个缺口15…如图17所示,沿着左右的头枕柱2、2的长度方向形成为多段状。进而,这些多个缺口15…形成在左右的头枕柱2、2的靠近中央的外周面上。
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是如上述那样将左右的头枕柱2、2分别保持的,由此,能够使固定侧部件4沿着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另外,该固定侧部件4的上下移动范围基于设在左右的头枕柱2、2上的柱脱落防止部2a、2a能够沿着狭缝20a、20a滑动的范围。
上下锁止部件具备在锁止保持部27的内部相对于缺口15卡合的卡合部(未图示)、和将该卡合部向相对于缺口15卡合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未图示)。
因而,如果将上下锁止部件以向锁止保持部27的里侧推入的方式操作,则未图示的卡合部从缺口15离开,如果不操作上下锁止部件,则成为未图示的卡合部与缺口15卡合的状态。
转动操作部件13如上述那样具备用来操作上下锁止部件的第二操作部81。
此外,第一操作部80和第二操作部81连动转动,第二操作部81能够在与由第一操作部80进行的前后锁止机构的锁止解除动作的同时,进行由上下锁止机构进行的锁止解除动作。
此外,转动操作部件1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为与可动侧部件5的移动距离对应的长度。即,第一操作部80在其长度方向的哪个部位上都抵接着缓冲部件73的一部分。此外,第二操作部81其长度方向的哪个部位上都抵接着按钮9,哪个部位都与上下锁止部件抵接。此外,转动轴部82遍及其长度方向被保持部33保持。
进而,由于在第二操作部81的长度方向的哪个部位都抵接着按钮9,所以虽然转动操作部件13与按钮9的位置关系对应于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而变化,但作为可动侧部件5的前侧罩30及后侧罩31与按钮9的位置关系为不变的状态。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即形成有多个缺口15…的位置锁止及锁止解除。
作为操作部9的按钮9如上述那样,是向设在前侧罩30和后侧罩31的侧面上的按钮安装部34安装的,与转动操作部件13抵接。并且,通过被向壳体的内部中空部侧推入,变得能够操作转动操作部件13。
该按钮9具备按钮主体90和筒状部91。
按钮主体90在插入在筒状部91中的状态下沿着该筒状部91进退自如。此外,筒状部91被安装在按钮安装部34上。并且,按钮主体90抵接在转动操作部件13的第二操作部81的下端部(突出方向末端)上。此外,按钮主体90沿着筒状部91进退自如,以便不与保持部33干涉。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使转动操作部件13以转动轴部82为轴向上方旋转,随之能够用第一操作部80操作锁止部件11,能够用第二操作部81操作上下锁止部件。
(头枕的动作)
接着,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头枕1的动作进行说明。
作为头枕1的动作,包括可动侧部件5的前侧罩30向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从向前方离开的状态回到后方的方向的移动的动作。进而,包含包括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固定侧部件4沿着左右的头枕柱2、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动作。
首先,对可动侧部件5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0表示可动侧部件5(前侧罩30)接近于固定侧部件4的状态。即,为回到了后方的状态。在按钮9的非操作时,卡合部71为与被卡合部10的齿60a卡合的状态,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锁止。
为了从该状态使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首先,通过将按钮9推入,使转动操作部件13向X连杆机构侧旋转。随之,使第一操作部80向上方旋转,将设有缓冲部件73的卡合部71向上方推起。
由此,卡合部71从被卡合部10的齿60a离开,所以能够将由锁止部件11进行的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锁止解除。
并且,一边维持将卡合部71推起到上方的状态,一边使可动侧部件5向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移动。
此时,被卡合部10随着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的旋转动作而向前方移动。此时,内侧连杆6的下侧的轴杆S和外侧连杆7的下侧的轴杆S沿着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6、36的收纳凹部36c向上方移动。
并且,如果在任意的位置将按钮9的操作停止,则卡合部71随着施力部件的施力被向多个齿60a…侧施力而回到原来的位置,与该多个齿60a…的某个啮合。由此,如图31所示,能够使可动侧部件5向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移动,在希望的位置施加锁止。
另外,此时有卡合部71没有进入到相邻的齿60a、60a间的谷间而与齿60a的突端附近接触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只要在不操作按钮9的状态下使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某方移动,卡合部71就进入到最近的谷间,能够施加可动侧部件5的锁止。
在将可动侧部件5向后方送回时也同样,首先将按钮9推入来操作缓冲部件73,将由卡合部71进行的锁止解除。
然后,只要将可动侧部件5向后方送回、在任意的位置停止按钮9的操作就可以。此时,X连杆机构等进行与使可动侧部件5向前方移动的情况相反的运动。
如以上这样,能够使可动侧部件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再进行与被卡合部10的多个齿60a…的排列对应的阶段性的位置调整。即,能够阶段性地进行头枕1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
接着,对包括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固定侧部件4的上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其图30所示的状态为位于左右的头枕柱2、2的下方侧的状态。在按钮9的非操作时,上下锁止部件的卡合部为与头枕柱2的下方侧的一个缺口15卡合的状态,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锁止。
为了从该状态使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沿着左右的头枕柱2、2向上方移动,首先,通过将按钮9推入,使转动操作部件13向X连杆机构侧旋转。随之,使第二操作部81向X连杆机构侧旋转,将上下锁止部件向锁止保持部27的里侧推入,使未图示的卡合部向锁止保持部27的里侧移动。
由此,上下锁止部件的卡合部从头枕柱2的缺口15离开,所以能够将由上下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进行的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向上下方向的移动的锁止解除。
并且,一边维持使上下锁止部件的卡合部向锁止保持部27的里侧移动的状态,一边使固定侧部件4沿着左右的头枕柱2、2向上方移动。
此时,可动侧部件5、X连杆机构等随着固定侧部件4的移动而向上方移动。
并且,如果在任意的位置停止按钮9的操作,则上下锁止部件的卡合部借助未图示的施力部件的施力而向原来的位置返回,与头枕柱2的上方侧的一个缺口15卡合。由此,如图31所示,能够使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沿着左右的头枕柱2、2向上方移动,在希望的位置施加锁止。
另外,此时有上下锁止部件的卡合部与位于上下相邻的缺口15、15间的头枕柱2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果在不操作按钮9的状态下使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向上下某方移动,则卡合部与最近的缺口15卡合,能够施加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锁止。
在使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向下方移动时也同样,首先将按钮9推入来操作第二操作部81,将由上下锁止部件的卡合部进行的锁止解除。
然后,只要使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乃至固定侧部件4向下方移动、在任意的位置将按钮9的操作停止就可以。此时,可动侧部件5,X连杆机构等也随着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的移动而向下方移动。
如以上这样,能够使左右的柱保持部4a、4b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再进行与头枕柱2的多个缺口15…对应的阶段性的位置调整。即,能够阶段性地进行头枕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固定侧部件4及可动侧部件5的各自中,能够由第一移动限制单元100及第二移动限制单元110有效地抑制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主要是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移动)。结果,能够用多个支承部25、35稳定地支承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
此外,由于能够用导引部101将轴杆S向贯通孔35b导引,所以能够使轴杆S向支承部35的组装性提高。进而,由于限制部104一体形成在导引部101中的支承部35侧,所以能够在轴杆S被插入到贯通孔35b中之后,限制该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在使轴杆S向支承部35的组装性提高的同时限制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限制部104中的与轴杆S对置的位置从支承部35离开地配置,所以与限制部104是一体且具有弹性的导引部101在轴杆S的导引时容易变形。由此,容易将轴杆S用导引部101导引,并且在轴杆S穿过导引部101后,能够用限制部104限制该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在容易用导引部101导引轴杆S的同时、用限制部104限制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仅通过使轴杆S沿着第一导引壁102和第二导引壁103移动,就能够容易地将轴杆S朝向贯通孔35b导引。此外,由于导引部101在可动侧部件5中的隔着轴杆S的位置与该可动侧部件5一体形成,所以不需要为了形成导引部101而准备别的部件,能够减少零件件数。
因而,对于想要能够容易地将轴杆S朝向贯通孔35b导引、并且使零件件数变少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在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中的支承部35侧的端部的各自上设有向轴杆S侧突出的突出部102a、103a,所以当在轴杆S的导引时该轴杆S穿过突出部102a、103a时,第一导引壁102和第二导引壁103更容易变形。
因而,对于想要使第一导引壁102和第二导引壁103容易变形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在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中的避开了支承部35侧的端部的位置处,设有避免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与固定侧部件4的干涉的避让部102b、103b,所以能够在抑制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与固定侧部件4的干涉的同时,有利于头枕1的小型化。此外,由于第一导引壁102和第二导引壁103中的避让部102b、103b以外的部位突出,所以当轴杆S穿过该突出部位时,第一导引壁102和第二导引壁103更加容易变形。
因而,对于想要能够在抑制第一导引壁102及第二导引壁103与固定侧部件4的干涉的同时有利于头枕1的小型化、进而容易使第一导引壁102和第二导引壁103变形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能够由限制用突起部111限制插入到支承部25的贯通孔25c中之后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并且能够抑制固定侧部件4侧的插入孔25b的周边部的刚性下降。
因而,对于想要能够限制插入到支承部25的贯通孔25c中之后的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并且抑制固定侧部件4侧的插入孔25b的周边部的刚性下降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具有弹性的限制用突起部111在轴杆S的插入时变形而使轴杆S容易插入,在轴杆S向支承部25的贯通孔25c的插入后弹性复原,能够限制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在容易将轴杆S插入到支承部25的贯通孔25c中的同时限制轴杆S向轴向的移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在固定侧部件4中的与限制用突起部111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112,所以能够从该开口部112确认轴杆S的组装状态。
因而,对于想要确认轴杆S的组装状态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关于实施方式2的附记〕
如根据关于上述实施方式2的记载掌握那样,在关于实施方式2的记载中,除了以下的附记所记载的发明以外,还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思想的公开。
附记1.
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可动侧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位置调整;连杆机构,具有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的多个连杆;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经由轴杆将上述多个连杆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多个支承部;上述轴杆被相对于在上述多个连杆和上述多个支承部中的沿宽度方向相邻的各个上述连杆和上述支承部上形成的贯通孔插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的至少一方上,设有限制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单元。
附记2.
如附记1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可动侧部件上的上述移动限制单元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该移动限制单元具备:导引部,当上述轴杆被向上述贯通孔插入时将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导引;限制部,一体形成在上述导引部中的上述支承部侧,限制被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之后的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附记3.
如附记2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具有弹性,在上述轴杆的导引时变形,在上述轴杆的穿过后弹性复原;上述限制部中的与上述轴杆对置的位置从上述支承部离开地配置。
附记4.
如附记2或3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具有在上述可动侧部件中的隔着上述轴杆的位置与该可动侧部件一体形成、并且以朝向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式以八字状对置配置的第一及第二导引壁。
附记5.
如附记4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导引壁及上述第二导引壁中的上述支承部侧的端部的各自上,设有向上述轴杆侧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作为限制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发挥功能。
附记6.
如附记4或5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导引壁及上述第二导引壁中的避开了上述支承部侧的端部的位置处,设有避免上述第一导引壁及上述第二导引壁与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干涉的避让部。
附记7.
如附记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贯通形成在与上述支承部对置的位置、用来将上述轴杆插入的插入孔;设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的上述移动限制单元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该移动限制单元具备从上述插入孔的周边部朝向上述贯通孔突出形成、限制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之后的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限制用突起部。
附记8.
如附记7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用突起部具有弹性,并且以其末端部与插入在上述贯通孔中之后的上述轴杆的中心部对置的方式配置。
附记9.
如附记7或8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中的与上述限制用突起部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
附记10.
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可动侧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位置调整;连杆机构,具有经由轴杆能够转动地连接着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的连结部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述轴杆被相对于在上述第一连杆的中间部和上述第二连杆的中间部上形成的贯通孔插入;在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中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侧面上,设有限制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单元。
附记11.
如附记10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中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上述侧面以朝向形成有上述贯通孔的位置凹陷的方式形成;上述移动限制单元设在上述侧面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周边部。
附记12.
如附记10或11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限制单元具备:弹性伸出部,在上述侧面上朝向上述贯通孔伸出地设置,并且具有弹性,由此在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的插入时,至少在该轴杆的插入方向上弹性变形;导引部,位于上述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当上述轴杆被向上述贯通孔插入时将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导引;限制部,位于上述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限制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之后的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附记13.
如附记12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伸出部一体形成在上述侧面中的上述贯通孔的周边部;该弹性伸出部具有向与上述导引部及上述限制部的位置相反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
附记14.
如附记12或13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具有在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的插入时用来使上述弹性伸出部弹性变形以在与上述轴杆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错开的导引表面。
技术方案6
附记15.
如附记12~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从上述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向上述贯通孔侧突出地设置;上述限制部设在上述导引部的突出方向侧端面上,并且以与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之后的上述轴杆对置的方式配置。
附记16.
如附记12~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伸出部以包含在上述侧面的宽度内的方式配置。
附记17.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是具备附记10~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座椅靠背,在该座椅靠背的上部安装着上述头枕;上述连杆机构为具有相互交叉的中间部被能够转动地连接的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X连杆机构。
附记18.
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可动侧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连杆机构,具有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并且相互交叉的中间部被能够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经由轴杆将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多个支承部;在该多个支承部中,包括多个将上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和上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的滑动用的支承部;上述多个滑动用的支承部中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侧、用来收纳该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的滑动用的支承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尺寸、并且在上述轴杆的插入侧开口的截面凹形状的收纳凹部;在具有上述收纳凹部的上述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部的上述收纳凹部的内部,设有与插入到该收纳凹部中的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碰抵来用来进行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上的定位的定位部。
附记19.
如附记18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部一体形成在上述收纳凹部的内部中的上端或下端,向插入到上述收纳凹部中的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突出。
附记20.
如附记18或19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具备承接头部的前面壁部的前侧罩;上述前面壁部具有在隔着上述第一连杆的端部或上述第二连杆的端部的位置处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用来进行上述第一连杆或上述第二连杆的左右方向的位置限制的阶差部;具有上述收纳凹部的上述滑动用的支承部一体地设在上述阶差部。
附记21.
如附记20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前侧罩具备沿着上述前面壁部的周缘部设置的周壁部;上述前面壁部具有设在具有上述收纳凹部的上述滑动用的支承部与上述周壁部之间、将该支承部与周壁部连结的连结壁。
附记22.
如附记20或21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上述前面壁部设在上述多个支承部中的具有上述收纳凹部的上述滑动用的支承部与其他的上述支承部之间、将这些支承部彼此连结的连结壁。
附记23.
如附记21或22所记载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在上述可动侧部件上、用来操作上述连杆机构的操作部;上述连结壁避开上述操作部地配置。
附记24.
一种头枕的制造方法,是附记18~2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头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和上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向上述固定侧部件或上述可动侧部件的上述多个支承部组装的工序中,在经由上述轴杆将上述第一连杆的端部或上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向上述至少一个支承部组装时,一边将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碰抵在上述定位部上,一边向上述收纳凹部插入来收纳;然后,经由上述轴杆将上述第一连杆的端部或上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向上述多个支承部的中的其他的上述支承部组装。
根据附记1所记载的发明,在固定侧部件及可动侧部件的各自中,能够用移动限制单元有效地抑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结果,能够用多个支承部稳定地支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根据附记2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能够用导引部将轴杆向贯通孔导引,所以能够使轴杆向支承部的组装性提高。进而,由于限制部一体形成在导引部中的支承部侧,所以在轴杆被插入到贯通孔中之后,能够限制该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在提高轴杆向支承部的组装性的同时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限制部中的与轴杆对置的位置从支承部离开地配置,所以与限制部为一体且具有弹性的导引部在轴杆的导引时容易变形。由此,容易将轴杆用导引部导引,并且在轴杆穿过导引部之后,能够用限制部限制该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在容易用导引部导引轴杆的同时、用限制部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4所记载的发明,仅通过使轴杆沿着第一导引壁和第二导引壁移动,就能够容易地将轴杆朝向贯通孔导引。此外,由于导引部在可动侧部件中的隔着轴杆的位置与该可动侧部件一体形成,所以不需要为了形成导引部而准备别的部件,能够使零件件数变少。
因而,对于想要能够容易地将轴杆朝向贯通孔导引、并且使零件件数变少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5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第一导引壁及第二导引壁中的支承部侧的端部的各自上设有向轴杆侧突出的突出部,所以当在轴杆的导引时该轴杆穿过突出部时,第一导引壁和第二导引壁更容易变形。并且,由于突出部作为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发挥功能,所以能够用该突出部进一步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使第一导引壁和第二导引壁容易变形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6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第一导引壁及第二导引壁中的避开了支承部侧的端部的位置设有避免第一导引壁及第二导引壁与固定侧部件的干涉的避让部,所以能够在抑制第一导引壁及第二导引壁与固定侧部件的干涉的同时,有利于头枕的小型化。此外,由于第一导引壁和第二导引壁中的避让部以外的部位突出,所以当轴杆穿过该突出部位时,第一导引壁和第二导引壁更容易变形。
因而,对于想要能够在抑制第一导引壁及第二导引壁与固定侧部件的干涉的同时有利于头枕的小型化、进而使第一导引壁和第二导引壁容易变形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7所记载的发明,能够由限制用突起部限制插入到支承部的贯通孔中之后的轴杆向轴向的移动,并且能够抑制固定侧部件侧的插入孔的周边部的刚性下降。
因而,对于想要能够抑制插入到支承部的贯通孔中之后的轴杆向轴向的移动并抑制固定侧部件侧的插入孔的周边部的刚性下降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8所记载的发明,具有弹性的限制用突起部在轴杆的插入时变形而使轴杆容易插入,在轴杆向贯通孔的插入后弹性复原,能够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在使轴杆容易插入到支承部的贯通孔中并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9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固定侧部件中的与限制用突起部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所以能够从该开口部确认轴杆的组装状态。
因而,对于想要确认轴杆的组装状态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10所记载的发明,能够用设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位于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侧面上的移动限制单元,有效地抑制对形成在第一连杆的中间部和第二连杆的中间部上的贯通孔插入的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结果,能够将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稳定地连接。
根据附记11所记载的发明,由于移动限制单元被设在连杆的侧面的凹陷的位置,所以与不使侧面凹陷的情况相比,能够有利于头枕的小型化。
因而,对于想要使头枕小型化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12所记载的发明,由于随着轴杆的插入而使弹性伸出部弹性变形,能够用位于该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的导引部将轴杆向贯通孔导引,所以能够使轴杆向各连杆的组装性提高。进而,使轴杆插入到贯通孔中而使弹性伸出部弹性复原,能够由位于该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的限制部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在提高轴杆向各连杆的组装性的同时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1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仅以弯曲部的量就能够确保弹性伸出部的长度,所以该弹性伸出部容易变形。由此,容易用导引部导引轴杆,所以能够使轴杆的组装容易度提高。
因而,对于想要使轴杆向各连杆的组装容易度提高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14所记载的发明,不是仅使弹性伸出部在轴杆的插入方向上弹性变形,而能够由处于导引部上的导引表面使弹性伸出部以在与轴杆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错移的方式弹性变形,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轴杆的组装容易度。
因而,对于想要进一步提高轴杆向各连杆的组装容易度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15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导引部从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向贯通孔侧突出地设置,所以相比导引部向与贯通孔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情况,能够有利于头枕的小型化。进而,由于限制部设在导引部的突出方向侧端面上,所以与导引部向与贯通孔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情况不同,能够确保限制部。
此外,由于限制部以与插入到贯通孔中之后的轴杆对置的方式配置,所以容易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因而,对于想要使头枕小型化并实现限制部的确保、并且想要限制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16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弹性伸出部以包含在连杆的侧面的宽度内的方式配置,所以与弹性伸出部不包含在侧面的宽度内的情况相比,能够有利于头枕的小型化。
因而,对于想要实现头枕的小型化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17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安装到座椅靠背的上部的头枕的连杆机构为具有相互交叉的中间部能够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X连杆机构,所以能够将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更稳定地连接。
根据附记18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将轴杆插入并收纳到收纳凹部中时,与设在收纳凹部的内部的定位部碰抵,所以能够提高轴杆的组装时的插入方向的定位精度。此外,如果轴杆碰抵到定位部上,则不能插入到更深处,所以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不易接触到收纳凹部的内部的里侧,能够随着连杆的旋转而使轴杆顺畅地滑动移动。
根据附记19所记载的发明,能够用在收纳凹部的内部中的上端或下端一体形成的定位部提高轴杆的插入方向的定位精度,并且能够提高收纳凹部的刚性。
因而,对于想要在提高轴杆的插入方向的定位精度的同时提高收纳凹部的刚性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20所记载的发明,能够用设置在前面壁部的隔着第一连杆的端部或第二连杆的端部的位置处的阶差部进行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的左右方向的位置限制。进而,能够用阶差部使前面壁部的刚性提高。
此外,由于具有收纳凹部的滑动用的支承部一体地设在阶差部,所以与直接一体地设在前面壁部上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该支承部的刚性。
因而,对于想要在用阶差部进行连杆的左右方向的位置限制的同时提高前面壁部的刚性、进而提高支承部的刚性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21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前面壁部具有设在具有收纳凹部的滑动用的支承部与周壁部之间、将该支承部与周壁部连结的连结壁,所以能够由该连结壁使可动侧部件的刚性提高。
因而,对于想要使可动侧部件的刚性提高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22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前面壁部具有设在具有收纳凹部的滑动用的支承部与其他支承部之间、将这些支承部彼此连结的连结壁,所以能够由该连结壁使可动侧部件的刚性提高。
因而,对于想要使可动侧部件的刚性提高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2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连结壁避开用来操作连杆机构的操作部地配置,所以能够在确保由操作部对于连杆机构的操作性的同时,实现可动侧部件的刚性的提高。
因而,对于想要在确保由操作部对于X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操作性的同时使可动侧部件的刚性提高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附记24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将轴杆插入收纳到收纳凹部中时,与设在收纳凹部的内部的定位部碰抵,所以能够提高轴杆的组装时的插入方向的定位精度。
此外,由于在进行具有收纳凹部的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部处的工序后进行其他支承部处的工序,所以能够一边使收纳在收纳凹部中的轴杆滑动移动,一边进行其他支承部处的工序。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第一连杆的端部或第二连杆的端部经由轴杆向其他支承部组装的工序。
因而,对于想要提高轴杆的组装时的插入方向的定位精度、并且容易地进行将第一连杆的端部或第二连杆的端部经由轴杆向其他支承部组装的工序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头枕。
附图标记说明
1、1A 头枕
2 头枕柱
4 固定侧部件
4a、4b 柱保持部
4c 后表面连结部
4d、4e 连结部
4f 上侧抵接部
5 可动侧部件
6 第一连杆(内侧连杆)
6b 贯通孔
7 第二连杆(外侧连杆)
7b 贯通孔
8 交叉连接部
8a1、8a2、8a3 贯通孔
9操作部(按钮)
10 被卡合部
11 锁止部件
12 施力部件(线圈弹簧)
13 转动操作部件
14 上下锁止部件
15 缺口
20 柱插通孔
21 保持部
22 凹状部
23 装接部
23a、23b 贯通孔
24 收纳部
24a 脱落防止部
25 支承部
25a、25b 插入孔
25c 贯通孔
25d 插入孔
26 支承部
26a 孔部
26b 贯通孔
27 锁止保持部
28 突出肋
30 前侧罩
30a 前表面部(前面壁部)
30b 周侧面部(周壁部)
30d 基端容纳部
30f 贯通孔(插入孔)
30g 贯通孔(插入孔)
31 后侧罩
31b 周侧面部
31d 末端容纳部
33 保持部
35 支承部
35a 插入孔
36 支承部
36a 孔部
36b 贯通孔
36c 收纳凹部
36d 定位部
37a 前侧导引抵接部(下侧抵接部)
37c 上侧轨道部
42 连接部
51 插通孔
52 连接部
60 第一突出部
60a 多个齿
61 第二突出部
62 间隙
63 基端部
70 被保持部
71 卡合部
72 连结部
73 缓冲部件
80 第一操作部
81 第二操作部
82 转动轴部
83 施力部件
100 第一移动限制单元
101 导引部
102 第一导引壁
102a 突出部
102b 避让部
103 第二导引壁
103a 突出部
103b 避让部
104 限制部
110 第二移动限制单元
111 限制用突起部
112 开口部
120 第三移动限制单元
121 弹性伸出部
121a 弯曲部
122 导引部
122a 导引表面
123 限制部
160 表皮部件
162 调整板
S 连接部件(轴杆)。

Claims (20)

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
具备:
相互离开的左右的头枕柱;
固定侧部件,设在上述头枕柱上;
可动侧部件,经由可动机构连结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前后锁止机构,将上述可动侧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止及锁止解除;
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具备:
多个被卡合部,分别配置在比上述左右的头枕柱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锁止部件,具有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分别卡合、将上述可动侧部件的移动锁止的多个卡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通过相互组合来构成为内部中空状的壳体的前侧罩及后侧罩;
在由上述前侧罩及上述后侧罩构成的内部中空部中,至少收纳有上述左右的头枕柱的上端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述可动机构和上述前后锁止机构;
上述多个被卡合部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并被上述前侧罩和上述后侧罩夹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止部件是金属制,并且接近于上述固定侧部件来配置;
在上述锁止部件与上述固定侧部件之间设有缓冲部件;
当上述锁止部件朝向上述固定侧部件动作时,上述缓冲部件与上述固定侧部件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止部件具有:
被保持部,被保持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并且沿着该固定侧部件的宽度方向形成为长尺寸;
上述多个卡合部,与上述被保持部平行地配置,并且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
多个连结部,将上述被保持部的两端部与上述多个卡合部各自的端部连结;
并且,将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周围包围来设在该固定侧部件上;
上述缓冲部件相对于上述锁止部件从上述固定侧部件侧朝向外侧安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具备被转动自如地保持在上述可动侧部件上并操作上述锁止部件的转动操作部件;
上述缓冲部件构成为,使上述锁止部件与上述转动操作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
柱插通孔,形成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使上述左右的头枕柱在上下方向上插通;
狭缝,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且与上述柱插通孔连通;
上述左右的头枕柱具有当该头枕柱被插通到上述柱插通孔中的状态时相对于上述狭缝滑动自如地设置的柱脱落防止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后锁止机构具备将上述多个卡合部向上述被卡合部侧施力的施力部件;
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
收纳部,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前表面侧开口,用来收纳上述施力部件;
脱落防止部,限制收纳在上述收纳部中的上述施力部件向前方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设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后表面上、保持上述锁止部件的保持部;
上述保持部至少配置在上述左右的头枕柱的后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移动限制部,设在该固定侧部件的后表面上,通过沿着上述锁止部件被向上述保持部装接的方向抵接,限制上述锁止部件向与装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具备具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经由轴杆能够转动地连接着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的连结部;
上述轴杆被相对于形成在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至少一方上的贯通孔插入;
在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侧面上,设有限制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单元。
1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
具备:
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
可动侧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
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经由轴杆能够转动地连接着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的连结部;
上述轴杆相对于形成在上述第一连杆的中间部和上述第二连杆的中间部的贯通孔插入;
在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侧面上,设有限制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的连杆的上述侧面形成为,朝向形成有上述贯通孔的位置凹陷;
上述移动限制单元设在上述侧面的上述贯通孔的周边部。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限制单元具备:
弹性伸出部,在上述侧面上朝向上述贯通孔伸出地设置,并且具有弹性,由此在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的插入时,至少在该轴杆的插入方向上弹性变形;
导引部,位于上述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当上述轴杆被向上述贯通孔插入时,将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导引;
限制部,位于上述弹性伸出部的伸出方向末端,限制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之后的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14.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
具备:
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
可动侧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
连杆机构,具有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的多个连杆;
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经由轴杆将上述多个连杆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多个支承部;
上述轴杆被相对于在上述多个连杆和上述多个支承部的沿宽度方向相邻的各个上述连杆和上述支承部上形成的贯通孔插入;
在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的至少一方上,设有限制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设在上述可动侧部件上的上述移动限制单元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侧;
该移动限制单元具备:
导引部,当上述轴杆被向上述贯通孔插入时将上述轴杆向上述贯通孔导引;
限制部,一体形成在上述导引部的上述支承部侧,限制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之后的上述轴杆向轴向的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引部具有弹性,在上述轴杆的导引时变形,在上述轴杆的穿过后弹性复原;
上述限制部的与上述轴杆对置的位置从上述支承部离开地配置。
17.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
具备:
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
可动侧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
连杆机构,具有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并且相互交叉的中间部能够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经由轴杆将上述第一连杆和上述第二连杆能够旋转地支承的多个支承部,在该多个支承部中,包括将上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和上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支承的多个滑动用的支承部;
上述多个滑动用的支承部的位于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侧、用来收纳该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的滑动用的支承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尺寸、并且在上述轴杆的插入侧开口的呈截面凹形状的收纳凹部;
在具有上述收纳凹部的上述支承部的至少一个支承部的上述收纳凹部的内部,设有与插入到该收纳凹部中的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末端碰抵来用来进行上述轴杆的插入方向上的定位的定位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位部在上述收纳凹部的内部的上端或下端一体形成,向插入到上述收纳凹部中的上述轴杆的插入侧突出。
19.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
具备:
固定侧部件,设在头枕柱上;
可动侧部件,经由可动机构连结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上,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前后锁止机构,将上述可动侧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止及锁止解除;
上述可动机构为具有宽度方向两端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及上述可动侧部件能够旋转地被支承的多个连杆的连杆机构;
上述固定侧部件和上述可动侧部件的至少可动侧部件还支承着位于该可动侧部件侧的上述连杆的宽度方向中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侧部件具有用来支承头部的前侧罩;
上述前侧罩具备:
多个支承部,将上述连杆在该连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
突出肋,设在上述多个支承部间的中央,并且从上述前侧罩的后表面向上述连杆侧突出;
被支承在上述前侧罩上的上述连杆具备上述突出肋嵌合的缺口部。
CN201480075864.8A 2013-12-18 2014-12-17 头枕 Active CN105980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0945 2013-12-18
JP2013-260970 2013-12-18
JP2013260970A JP6214381B2 (ja) 2013-12-18 2013-12-18 ヘッドレスト
JP2013260945A JP6271999B2 (ja) 2013-12-18 2013-12-18 ヘッドレスト
JP2014102856A JP6335631B2 (ja) 2014-05-16 2014-05-16 ヘッドレストおよびヘッドレストを備えた乗物用シート
JP2014102854A JP6335630B2 (ja) 2014-05-16 2014-05-16 ヘッドレスト
JP2014102858A JP6335632B2 (ja) 2014-05-16 2014-05-16 ヘッドレストおよびヘッドレストの製造方法
JP2014-102854 2014-05-16
JP2014-102858 2014-05-16
JP2014-102856 2014-05-16
PCT/JP2014/083410 WO2015093529A1 (ja) 2013-12-18 2014-12-17 ヘッドレス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0201A true CN105980201A (zh) 2016-09-28
CN105980201B CN105980201B (zh) 2019-03-15

Family

ID=53402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5864.8A Active CN105980201B (zh) 2013-12-18 2014-12-17 头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7573B2 (zh)
EP (1) EP3085578B1 (zh)
CN (1) CN105980201B (zh)
WO (1) WO20150935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2600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头枕安装系统,包括这种安装系统的组件以及包括这种组件的车辆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50017B1 (de) * 2015-09-15 2020-02-12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Kopfstütz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system zur bildung einer in eine kopfstütze integrierbaren ausrichtungsvorrichtung
WO2017136684A1 (en) * 2016-02-03 2017-08-10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 Vehicle seat headrest with lever release
JP6933793B2 (ja) 2016-11-21 2021-09-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跨座式シート
DE102017104761B4 (de) * 2017-03-07 2022-09-22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 Kopfstütze eines Fahrzeugsitzes und Fahrzeugsitz mit der Verstellvorrichtung
US10538186B2 (en) * 2018-03-23 2020-01-21 Michael P. Sosa Reduced-impact-and-recoil headrest
US10207617B1 (en) * 2018-03-23 2019-02-19 Michael P. Sosa Reduced-impact-and-recoil headrest
DE102020203159B4 (de) 2020-03-11 2022-03-17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Verstelleinrichtung mit um eine Drehachse drehbaren Verstellteilen und eine Kopfstütze
US11753170B2 (en) 2020-03-30 2023-09-12 B/E Aerospace, Inc. Aircraft seat with extendable and retractable rear sec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1854U (ja) * 1982-06-15 1983-12-20 白木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ヘツドレスト
JPS5962016A (ja) * 1982-09-30 1984-04-09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トのヘツドレスト装置
GB2230695A (en) * 1989-03-31 1990-10-31 Ikeda Bussan Co Headrest arrangement
US20030015897A1 (en) * 2001-06-29 2003-01-23 Lear Corporation Variable movement headrest arrangement
JP2006027593A (ja) * 2004-06-16 2006-02-02 Toyota Boshoku Corp ヘッドレスト
CN104995058A (zh) * 2012-12-28 2015-10-2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头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8291A (en) * 1979-01-23 1981-07-14 Kozo Asai Adjustable headrest
JPS58191854A (ja) * 1982-04-30 1983-11-09 株式会社アイジー技術研究所 外装構造
JP2671134B2 (ja) * 1988-07-21 1997-10-29 東京シート株式会社 ヘツドレストの無段階調節装置
KR100510152B1 (ko) * 2003-04-14 2005-08-26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자동차용 헤드레스트
JP4294629B2 (ja) * 2005-10-17 2009-07-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DE102009038631B4 (de) 2008-11-14 2011-03-17 Grammer Ag Kopfstütze für Fahrzeugsitze
DE102009040069A1 (de) 2009-09-04 2011-03-24 Johnson Controls Gmbh Verstellbare Kopfstütze
DE102010044448B4 (de) 2010-09-06 2015-05-21 Johnson Controls Gmbh In X-Richtung verstellbare Kopfstütze und Arretierungssystem
JP5969174B2 (ja) 2011-06-03 2016-08-1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
US8899685B2 (en) * 2012-06-27 2014-12-02 Porter Group, Llc Vehicle seat headrest assembly having vertical and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US20150239378A1 (en) * 2012-09-26 2015-08-27 Ts Tech Co., Ltd. Head rest
CN104797170A (zh) * 2012-09-26 2015-07-2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头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1854U (ja) * 1982-06-15 1983-12-20 白木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ヘツドレスト
JPS5962016A (ja) * 1982-09-30 1984-04-09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トのヘツドレスト装置
GB2230695A (en) * 1989-03-31 1990-10-31 Ikeda Bussan Co Headrest arrangement
US20030015897A1 (en) * 2001-06-29 2003-01-23 Lear Corporation Variable movement headrest arrangement
JP2006027593A (ja) * 2004-06-16 2006-02-02 Toyota Boshoku Corp ヘッドレスト
CN104995058A (zh) * 2012-12-28 2015-10-2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头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2600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头枕安装系统,包括这种安装系统的组件以及包括这种组件的车辆座椅
CN109532600B (zh) * 2017-09-22 2021-05-25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头枕安装系统,包括这种安装系统的组件以及包括这种组件的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27573B2 (en) 2019-10-01
US20160325652A1 (en) 2016-11-10
EP3085578A1 (en) 2016-10-26
WO2015093529A1 (ja) 2015-06-25
CN105980201B (zh) 2019-03-15
EP3085578A4 (en) 2017-07-26
EP3085578B1 (en) 202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0201A (zh) 头枕
US10449881B2 (en) Head rest
CN104884301A (zh) 头枕
JP5067779B2 (ja) 椅子及び背
US9457700B2 (en) Head rest
CN104995058A (zh) 头枕
EP2902255A1 (en) Head rest
US20150258924A1 (en) Head rest
JP2014223842A (ja) ヘッドレスト構造及び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JP201421053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627444B2 (ja) 椅子
JP6271999B2 (ja) ヘッドレスト
JP200728383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6335631B2 (ja) ヘッドレストおよびヘッドレストを備えた乗物用シート
JP2007137291A (ja) シートトラック装置
JP6244837B2 (ja) 椅子
JP510298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214381B2 (ja) ヘッドレスト
JP6522729B2 (ja) ヘッドレスト
JP2015093092A (ja) 椅子
JP5749574B2 (ja) ヘッドレスト
JP3194319U (ja) シート
JP699697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6335632B2 (ja) ヘッドレストおよびヘッドレストの製造方法
JP6481000B2 (ja) ヘッドレス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