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8558B - 蓄电池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电池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8558B
CN105958558B CN201610048820.7A CN201610048820A CN105958558B CN 105958558 B CN105958558 B CN 105958558B CN 201610048820 A CN201610048820 A CN 201610048820A CN 105958558 B CN105958558 B CN 1059585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unit
battery
housing apparatus
acquisi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88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58558A (zh
Inventor
远矢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58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8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58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8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6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hunting, discharge or bypass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02J7/022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A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5Detection of state of health [SO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收纳装置。蓄电池收纳装置(20)具备:壳体(21),其具备载置蓄电池包(10)的搁板(24);连接部(70),其供蓄电池包(10)装卸自如地电连接,设置于搁板(24)的里侧;受电插头(22),其与外部电源连接,从外部电源接受电力;以及充电控制电路,其使用受电插头所接受到的电力,经由连接部(70)对连接于连接部(70)的蓄电池包(10)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蓄电池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进行蓄电池包的充电或放电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收纳蓄电池包,使 用从外部供给的电力来对蓄电池包进行充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81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上述的以往的蓄电装置,用于使装卸容易的研究还不充分。
于是,本公开提供一种蓄电池包的装卸比以往更容易的蓄电池收纳装 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具备:壳体,其具有载置蓄电 池包的搁板;连接部,其供所述蓄电池包装卸自如地电连接,设置于所述 搁板的里侧;受电部,其与外部电源连接,从所述外部电源接受电力;以 及充电部,其使用所述受电部所接受到的电力,经由所述连接部对连接于 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蓄电池包进行充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实现蓄电池包的装卸比以往更容易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包时的外观图。
图2是从底面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包时的外观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外观图(示意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局部放大图(连接部附近的放 大图)。
图5是用于说明锁定销的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二显示部进行的光的导光的图(俯视图)。
图7A是示出第二显示部的发光形态的第1示意图。
图7B是示出第二显示部的发光形态的第2示意图。
图7C是示出第二显示部的发光形态的第3示意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9是控制部的切换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外观图(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10a~10k:蓄电池包;
11:本体部;
12:安装部;
12a:端子部;
12b、74:无线通信部;
12c:开口;
13:保持部;
14:第一显示部;
15:充电量显示按钮;
20、20a:蓄电池收纳装置;
21:壳体;
22:受电插头;
23:插座;
24:搁板;
25:第二显示部;
25a:反射面;
25b:出射面;
26:通信部;
27:搁板;
28:罩;
29:图像显示部;
30:冰箱;
31、61:电源插头;
40:服务器通信部;
50:服务器装置;
60:照明装置;
70、70a~70k:连接部;
71:连接部本体;
72:端子;
73:锁定销;
76:凹部;
121、132:AC/DC转换器;
122、131:充电控制电路;
123、130:放电控制电路;
124、129:DC/AC逆变器;
125:PCS;
126:控制部;
127:手动切换开关;
128:切换电路;
133:停电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第1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具备:壳体,其具备载置蓄 电池包的搁板;连接部,其供所述蓄电池包装卸自如地电连接,设置于所 述搁板的里侧;受电部,其与外部电源连接,从所述外部电源接受电力; 以及充电部,其使用所述受电部所接受到的电力,经由所述连接部对连接 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蓄电池包进行充电。
由此,用户仅通过沿着搁板推入蓄电池包就能简单地将蓄电池收纳装 置与蓄电池包连接。另外,在蓄电池收纳装置与蓄电池包连接了的状态下, 用户仅通过沿着搁板拉动蓄电池包就能简单地将蓄电池收纳装置和蓄电池 包拆开。因此,蓄电池包的装卸比以往更容易。
本公开的第2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的蓄 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表示所述蓄电池 包的状态的信息;和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使用所述 充电部进行所述蓄电池包的充电控制。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进行与蓄电池包的状态相应的充电控制。
本公开的第3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的蓄 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放电部,其经由所述连接部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的所述蓄电池包放电;和供电部,其将通过所述放电部而放出的所述蓄电 池包的电力向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使用蓄电池包的电力向外部的电气设备供 给电力。
本公开的第4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3技术方案的蓄 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表示所述蓄电池 包的状态的信息;和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使用所述 放电部进行所述蓄电池包的放电控制。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进行与蓄电池包的状态相应的放电控制。
本公开的第5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或第 3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 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和报知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 信息,向外部报知所述蓄电池包的异常。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向外部报知蓄电池包的异常。
本公开的第6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或第 3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 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和报知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 信息,向外部报知催促停止使用所述蓄电池包的信息。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向外部报知催促停止使用蓄电池包的信息。
本公开的第7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或第 3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 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和报知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 信息,向外部报知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寿命的信息。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向外部报知表示蓄电池包的寿命的信息。
本公开的第8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或第 3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 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通信部,其与外部的服务器装置进行通 信;以及控制部,其使用所述通信部,将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发送给 所述服务器装置。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将表示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发送给外部 的服务器装置。
本公开的第9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或第 3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所述蓄电池包 的信息的取得部,所述取得部设置于所述搁板的里侧。
由此,能够使取得部与连接部一体形成。
本公开的第10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第 3技术方案或第9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取得所述蓄电池包 的信息的取得部,所述取得部是与设置于所述蓄电池包的通信端子连接的 端子。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利用通过端子进行的有线通信从蓄电池包 取得蓄电池包的信息。
本公开的第11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第 3技术方案或第9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取得所述蓄电池包 的信息的取得部,所述取得部是与设置于蓄电池包的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 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蓄电池包取得蓄电 池包的信息。
本公开的第12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1技术方案的 蓄电池收纳装置中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按照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标准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按照NFC的标准从蓄电池包取得蓄电池 包的信息。
本公开的第13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或第 3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显示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 息的显示部。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显示蓄电池包的状态。
本公开的第14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3技术方案的 蓄电池收纳装置中使所述显示部设置在所述搁板上,使在所述蓄电池包的 侧面显示的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反射并将其朝向搁板的前方呈 现。
这样构成的显示部能够利用显示于蓄电池包的信息容易地显示蓄电池 包的状态。
本公开的第15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3技术方案的蓄 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多个第一连接部,其将多个蓄电池包并联连接; 多个第二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将多个蓄电池包串联连接;以及 控制部,其通过使用所述放电部至少使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的蓄电 池包放电,来向连接于所述供电部的所述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使用串联连接的蓄电池包高效地供给交流 电力。
本公开的第16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5技术方案的 蓄电池收纳装置中使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壳体内配置于与所述多个 第一连接部相比难以装卸蓄电池包的位置。
由此,能够抑制误将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蓄电池包拆下。
本公开的第17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3技术方案的蓄 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切换部,该切换部对是从所述外部电源向连接于所 述供电部的所述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还是通过由所述放电部使连接 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蓄电池包放电来向连接于所述供电部的所述外部的电 气设备供给电力进行切换。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切换电力的供给源。
本公开的第18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7技术方案的 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控制部,其在来自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停 止时,使用所述切换部,从所述蓄电池包向连接于所述供电部的所述外部 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
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能够在停电时也继续供给电力。
本公开的第19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可以在第1技术方案或第 3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中还具备:固定部,其将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的所述蓄电池包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和控制部,其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 所述蓄电池包的蓄电量少时,通过所述固定部将所述蓄电池包固定于所述 连接部,在所述蓄电池包的蓄电量多时,解除由所述固定部实现的所述蓄 电池包向所述连接部的固定。
由此,能够抑制在充电期间误将蓄电池包从连接部拆下。
以下,使用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 式都是示出总括的或具体的例子的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 值、形状、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处理的步骤、步 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因此,本公开不受这些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 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针对未记载于表示本公开的最上位概念 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进行说明。
另外,各图是示意图,不一定严密地进行了图示。此外,在各图中, 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有相同的标号,有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蓄电池包的结构]
对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进行说明。首先,对蓄电池包的结构 进行说明。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包时的外观图。图2 是从底面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包时的外观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蓄电池包10具备本体部11、安装部12、保持部 13、第一显示部14以及充电量显示按钮15。
蓄电池包10装卸自如地连接于电气设备,用作该电气设备的直流电 源。连接蓄电池包10的电气设备例如是电动自行车(电动车辆的一例), 但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蓄电池包10也可以标准化为能够连接于功能(用 途)不同的多种设备。
本体部11是收容1个以上的蓄电池和用于对该1个以上的蓄电池进行 充电和放电的控制部的壳体。另外,在本体部11中也可以收容有用于通过 通信端子(后述的端子部12a所包括的端子)而输出上述蓄电池包10的信 息的通信部。
蓄电池包10的信息例如包括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的信息。作为表 示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例如可举出充电量、电压、温度、充放电循环 数、温度异常、电流异常、电压异常、冲击异常等异常历史记录信息等。 另外,蓄电池包10的信息也可以包括蓄电池包10的识别信息,也可以通 过上述通信端子而输出上述蓄电池包10的识别信息。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虽然本体部11是大致长方体状,但本体部 11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此外,上述控制部和上述通信部既可以由专用 的电路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等实现。
安装部12是安装到以蓄电池包10为电源而工作的电气设备且设置于 本体部11的底面的连接用的接口。也就是说,安装部12具有能够安装到 上述电气设备的构造(形状及大小)。安装部12具体而言具备端子部12a、 无线通信部12b以及开口12c。
端子部12a是包括多个端子的端子部。这多个端子是用于将蓄电池包 10与以蓄电池包10为电源而工作的电气设备电连接的金属制的端子。在 实施方式1中,端子部12a包括用于对蓄电池包10进行充电的正极端子和 负极端子、以及用于使蓄电池包10放电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另外,也 可以包括通信端子。
无线通信部12b是第一无线通信部的一例,是内置于安装部12的近 距离无线通信用的通信部,具体而言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场通信)标签,但没有特别的限定。此外,无线通信部12b也可以设置 于本体部11。
另外,开口12c是供后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锁定销插入的开口,设 置于安装部12的侧面。在蓄电池包10的充电期间,向开口12c插入锁定 销。由此,无法从蓄电池收纳装置拆下正在充电的蓄电池包10。
保持部13是为了搬运蓄电池包10而供用户把持的把手。保持部13 设置于本体部11的上面。
第一显示部14是发光显示部的一例,显示蓄电池包10的蓄电池的充 电量(以下,也记为充电余量或蓄电量等)。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显示部 14包括3个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在用户按下了充 电量显示按钮15的情况下,或者,在蓄电池收纳装置对蓄电池包10充电 的期间,与充电量相应的个数的LED点亮。第一显示部14设置于本体部 11的正面(侧面)。此外,第一显示部14也能够通过LED的闪烁或分裂 显示(仅使位于中央部分的LED发光或不发光的显示方法)来显示蓄电 池包10产生了异常这一状况或者表示蓄电池包10的劣化的信息。在此, 关于表示蓄电池包10的劣化的信息,可例示出表示蓄电池包10劣化了的 信息、表示蓄电池包10的劣化度的信息等。表示蓄电池包10的劣化度的 信息例如可使用SOH(state of health:健康状态)、内部电阻、表示劣化 度的文字、数字、符号或者表示劣化度的指示器(indicator)等。此外, SOH例如由当前时刻的满充电容量/初始的满充电容量来表示。
充电量显示按钮15是为了使第一显示部14点亮而供用户按下的硬件 按钮。充电量显示按钮15设置于本体部11的正面(与设置有第一显示部 14的侧面相同的侧面)。
[蓄电池收纳装置的构造]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构造进行说明。图3是实施 方式1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外观图(示意图)。图4是实施方式1的蓄电池 收纳装置的局部放大图(连接部附近的放大图)。
如图3所示,蓄电池收纳装置20具备壳体21、受电插头22、插座23、 第二显示部25、连接部70以及罩28,壳体21具备包括搁板24和搁板27 在内的多个搁板。此外,壳体21只要具备至少一个搁板即可。另外,插座 23、第二显示部25、罩28不是必需的构成要素。
蓄电池收纳装置20具备收容多个蓄电池包10并对该多个蓄电池包10 进行充电的功能。也就是说,蓄电池收纳装置20作为蓄电池包10的充电 装置发挥功能。另外,蓄电池收纳装置20也能够通过插座23向其他电气 设备(例如,冰箱30和照明装置60)供给交流电力。
蓄电池收纳装置20例如用于蓄电池包10的租赁事业。此时,蓄电池 收纳装置20例如设置于便利店、室外等,对成为租赁对象的多个蓄电池包 10进行充电,并将其收容在壳体21内。
另外,蓄电池收纳装置20也可以具备作为如后述那样在外部电源停电 了时取代外部电源而向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的备用电源的功能。
壳体21是具备包括搁板24和搁板27在内的分别载置蓄电池包10的 多个搁板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换言之,壳体21是收容蓄电池包10的 储物柜。壳体21的正面的一部分开放,通过开放的部分,能够实现蓄电池 包10向壳体21的收容和蓄电池包10从壳体21的取出。搁板24和搁板 27的载置蓄电池包10的面是水平的,或者具有除了竖直向下以外的向下坡度。也就是说,搁板24和搁板27只要能够载置蓄电池包10即可,可以 是任意方式。
搁板24和搁板27是载置多个蓄电池包10的搁板,将壳体21的内部 空间分隔开。载置于搁板24的多个蓄电池包10在上述租赁事业中成为租 赁对象时,可容易地实现蓄电池包10从壳体21的取出。
与此相对,由于搁板27的跟前侧(壳体21的正面侧)由罩28闭塞, 所以载置于搁板27的多个蓄电池包10与载置于搁板24的多个蓄电池包 10相比,难以取出。这是因为,载置于搁板27的多个蓄电池包10用作紧 急用的电源,不会成为租赁对象。
连接部70是供蓄电池包10装卸自如地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在搁板 24(或搁板27)的里侧设置有多个的连接用的接口。如图4所示,连接部 70具备连接部本体71、多个端子72、锁定销73以及无线通信部74。此外, 在图4中,连接部70虽然配置在搁板24上,但连接部70只要设置于搁板 的里侧即可,例如也可以配置于位于搁板24的里侧的壳体21的内壁(侧 壁)。
连接部本体71是大致长方体状的部件,在连接部本体71设置有供安 装部12插入的凹部76。凹部76从搁板24的跟前侧朝向里侧凹陷。
由此,用户通过在使蓄电池包10的底面侧(安装部12)朝向搁板24 的里侧的状态下将该蓄电池包10从跟前侧向里侧推入,能够简单地将安装 部12嵌入凹部76。另外,在安装部12嵌入凹部76的状态下,用户仅通 过沿着搁板拉动蓄电池包10就能简单地将安装部12从凹部76拆下。此外, 在安装部12嵌入凹部76的状态下,蓄电池包10的一个侧面与搁板24(或 搁板27)抵接(面接触),蓄电池包10的正面(设置有第一显示部14的 与上述一个侧面垂直的侧面)朝向侧方而与第二显示部25相对。
另外,通过将连接部70设置于搁板24的里侧,能够获得灰尘等异物 难以积存在凹部76内的效果。也就是说,通过将连接部70设置于搁板24 的里侧,能够抑制端子72与端子部12a之间的接触不良等的产生。尤其是, 在如实施方式1那样凹部76从搁板24的跟前侧朝向里侧凹陷的情况下, 与凹部76从竖直方向上侧朝向下侧凹陷的情况相比,灰尘等异物难以积存 的效果更为显著。
多个端子72是设置于构成连接部本体71的凹部的底面的金属制的端 子。多个端子72与设置于蓄电池包10的端子部12a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多个端子72具体而言包括用于对蓄电池包10进行充电的正极端子和负极 端子、用于使蓄电池包10放电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以及通信端子等。 其中,通信端子是取得部的一例。此外,在图4、5中图示的多个端子72 的数量是一个例子,关于多个端子72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定。
多个端子72与蓄电池包10的端子部12a对应,在蓄电池包10的安装 部12安装于连接部70的状态下,与端子部12a抵接。由此,当多个端子 72与端子部12a电连接时,至少能够由蓄电池收纳装置20对蓄电池包10 进行充电。另外,端子72也可以具备能够使电池包10放电的端子。另外, 端子72也可以具备能够与蓄电池包10进行通信的通信端子。
锁定销73是固定部的一例,是从形成凹部76的侧面(侧壁)出没的 圆柱状的部件。图5是用于说明锁定销73的动作的图。
例如,若连接于连接部70的蓄电池包10的蓄电量少,则蓄电池包10 被锁定销73固定于连接部70。具体而言,锁定销73从构成凹部76的侧 面突出(图5的(a)),并插入蓄电池包10的开口12c。另外,若连接于 连接部70的蓄电池包10的蓄电量多,则解除由锁定销73实现的蓄电池包 10向连接部70的固定。具体而言,锁定销73被收容在连接部本体71内 (图5的(b))。
此外,关于蓄电池包10的蓄电量是多还是少,也可以使用预定的阈值 来判断。具体而言,在蓄电池包10的蓄电量低于预定的阈值时,由锁定销 73将蓄电池包10固定,在蓄电量为预定的阈值以上时,解除锁定销73对 蓄电池包10的固定。在此,上述预定的阈值例如被定义为能够租赁蓄电池 包10的蓄电量。例如,预定的阈值可以是与满充电量相当的值,也可以是 与满充电量的90%相当的值。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锁定销73,能够抑制在充电期间误将蓄电池包10 从连接部70拆下。此外,锁定销73也可以在蓄电池包10的放电期间将蓄 电池包10固定于连接部70。另外,锁定销73的这样的控制由后述的控制 部来进行。此外,锁定销73对于蓄电池收纳装置20而言不是必需的构成 要素。
无线通信部74是取得部和第二无线通信部的一例,设置于在蓄电池包 10的安装部12安装于连接部70的状态下与蓄电池包10的无线通信部12b 相对的位置,与无线通信部12b进行通信。无线通信部74具体而言是NFC 读取器,取得蓄电池包10的识别信息。作为识别信息,可例示蓄电池包 10的ID编号、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另外,也可以从蓄电池包10所具 备的无线通信部12b取得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的信息。此外,无线通 信部74对于蓄电池收纳装置20而言不是必需的构成要素。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无线通信部74虽然作为连接部70的一部分 而设置于搁板24的里侧,但只要能够与无线通信部12b进行近距离无线 通信即可,可以任意配置。此外,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的信息包括蓄电 池包10的充电量、表示蓄电池包10的异常的信息以及表示蓄电池包10 的寿命的信息等。在此,关于表示蓄电池包10的寿命的信息,可例示表示 蓄电池包10的剩余寿命的信息、表示蓄电池包10寿命已终结的信息等。 此外,这些信息由蓄电池包10内的控制部生成。
另外,关于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在蓄电池包10的 充电期间或放电期间动态地取得对蓄电池包10进行充电或放电的期间的 电流值或电压值。在该情况下,蓄电池包10是否异常的判断在蓄电池收纳 装置20侧进行。具体而言,蓄电池包10是否异常的判断例如由后述的控 制部来进行。
受电插头22是受电部的一例,与外部电源连接而从外部电源接受电 力。作为外部电源,例如可例示电力系统、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此 外,如图3所示,在蓄电池收纳装置20中,受电插头22设置于壳体21 的侧面。
插座23是供电部的一例,为了将通过后述的放电控制电路而放出的蓄 电池包10的电力向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而向插座23连接外部的电气设备。 在图3的例子中,插座23设置于壳体21中的与设置有受电插头22的侧面 相反的一侧的侧面,向插座23连接冰箱30的电源插头31或者照明装置 60的电源插头61等。
此外,也可以在蓄电池收纳装置20设置有USB连接器(USB端口) 等插座23以外的供电部。另外,也可以在蓄电池收纳装置20设置有进行 非接触供电的无线供电模块作为供电部。无线供电模块具体而言包括供电 用线圈等。
第二显示部25是显示部的一例,设置在搁板24上,使显示在蓄电池 包10的侧面的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的信息反射并将其朝向搁板24的前 方呈现。在本例中,具体而言,第二显示部25通过将蓄电池包10的第一 显示部14所发出的光导向搁板24的跟前侧(壳体21的正面侧),来使蓄 电池包10的状态向搁板24的跟前侧显示。图6是用于说明第二显示部25 对光进行的导光的图(俯视图)。
第二显示部25是设置于与载置于搁板24的蓄电池包10所具备的第一 显示部14相对的位置的、具备导光功能的板状部件。板状部件具体而言是 导光板。在一个搁板2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显示部25。第二显示部25具体 而言由丙烯酸树脂形成,但也可以由具备透光性的其他树脂材料等任意的 材料形成。
如图6所示,第一显示部14所发出的光在设置于第二显示部25的一 端(搁板24的里侧)的反射面25a处反射,并从设置于第二显示部25的 另一端(搁板24的跟前侧)的出射面25b出射。
如上所述,在第二显示部25中,与充电量相应的个数的LED点亮。 因此,在出射面25b上,发光区域也根据充电量而增加。图7A~图7C是 示出第二显示部25的发光形态的示意图。
当在图7A的状态下充电量降低了的蓄电池包10与连接部70连接时, 如图7B所示,锁定销73插入蓄电池包10的开口12c,充电开始。此时, 在出射面25b上根据充电量而形成发光区域。在图7B的例子中,形成两 处发光区域。
当蓄电池包10的充电量成为预定的阈值以上时,如图7C所示,解除 锁定销73对蓄电池包10的固定,充电结束。在此,预定的阈值以上的状 态例如是满充电的状态。此时,在出射面25b上形成表示满充电的发光区 域。在图7C的例子中,形成三处发光区域。
如以上那样,第二显示部25能够利用蓄电池包10的第一显示部14 简单地显示充电量。
此外,如上所述,蓄电池包10的第一显示部14也能够通过LED的 闪烁等来显示蓄电池包10的异常以及蓄电池包10的劣化度。因此,第二 显示部25也能够显示蓄电池包10产生了异常这一状况以及蓄电池包10 的劣化度。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第二显示部25也作为载置在搁板24上的蓄 电池包10的分隔件而发挥功能。也就是说,在壳体21内,蓄电池包10 载置于设置在搁板24上的多个第二显示部25之间。此外,第二显示部25 也可以用作推入蓄电池包10时的引导件。
此外,即使在蓄电池包10的第一显示部14不发光的形态下,第二显 示部25也能够显示在第一显示部14显示的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的信 息。这是因为,在蓄电池收纳装置20的搁板24的前方开放时,可借助外 部光将第一显示部14的显示内容呈现到第二显示部25。
[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功能结构]
接着,对蓄电池收纳装置2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蓄电池 收纳装置2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此外,图8所示的多个蓄电池包10、 10a~10k都与上述蓄电池包10为同一规格。将图8中的多个连接部70、 70a~70k分别与控制部126连接的虚线是示出经由端子72进行通信或者经 由无线通信部74进行的通信的线。
如图8所示,蓄电池收纳装置20也可以具备将多个蓄电池包并联连接 的连接部70、70a~70e以及将多个蓄电池包串联连接的连接部70f~70k这 两种连接部。另外,蓄电池收纳装置20也可以具备放电控制电路123和切 换电路128。
首先,对蓄电池收纳装置20所具备的多个连接部进行说明。蓄电池收 纳装置20具备分别供蓄电池包连接的多个连接部70、70a~70k。此外,连 接部70a~70k设为与上述连接部70为同一规格。
在图8中,连接部70、70a~70e是多个第一连接部的一例,设置在上 述搁板24上。也就是说,成为租赁对象的蓄电池包10、10a~10e装卸自如 地与连接部70、70a~70e连接。与此相对,连接部70f~70k是多个第二连 接部的一例,设置于上述搁板27上,由罩28覆盖。也就是说,连接部 70f~70k在壳体21内配置在与连接部70、70a~70e相比难以(不容易)装卸蓄电池包的场所。这是因为,连接部70、70f~70k供用作停电时等的紧 急用的电源的、不会成为租赁对象的蓄电池包10f~10k连接。
此外,这些蓄电池包10f~10k原则上不从蓄电池收纳装置20拆下。因 此,无需提高蓄电池包10f~10k的装卸性,所以连接部70f~70k不一定必 须设置于搁板27的里侧。
这样,连接于连接部70f~70k的蓄电池包10f~10k实质上不可装卸。 在此,实质上不可装卸是指用户不能容易地装卸(难以装卸)蓄电池包 10f~10k,而并不是指完全不能装卸。
另外,如图8所示,连接部70、70a~70e这些连接部之间的电连接形 态与连接部70f~70k这些连接部之间的电连接形态不同。
连接部70、70a~70e构成将与这些连接部70、70a~70e连接的多个蓄 电池包10、10a~10e并联连接的第一电路。这是因为,如上所述,蓄电池 包10、10a~10e是成为租赁对象的电池包,充电的频度比放电的频度高, 注重充电。
与此相对,连接部70f~70h将与这些连接部70f~70h连接的多个蓄电 池包10f~10h串联连接,连接部70i~70k构成将与这些连接部连接的多个 蓄电池包10i~10k串联连接的第二电路。如上所述,蓄电池包10f~10h(蓄 电池包10i~10k)以用作紧急用的电源为前提,为了使输出电压上升来提 高向交流电力的变换效率而串联连接。
这样,在蓄电池收纳装置20中,使用同一规格的多个连接部来应对上 述两种用途(租赁用途和紧急用电源用途)。由此,可实现部件成本的降低。 另外,由于无需另外进行紧急用电源的设计,所以能够降低设计成本(简 化设计)。
接着,对蓄电池包10、10a~10k的充电和放电所使用的构成要素进行 说明。蓄电池收纳装置20具备AC/DC转换器121、132、充电控制电路 122、131、放电控制电路123、130、DC/AC逆变器124、129、PCS(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功率调节系统)125、控制部126、手动切换开关127、 以及切换电路128。
AC/DC转换器121将通过受电插头22得到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 力,并将该直流电力输出给充电控制电路122。同样,AC/DC转换器132 将通过受电插头22得到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并将该直流电力输出 给充电控制电路131。
充电控制电路122是充电部的一例,使用受电插头22所接受到的电力 来对连接于连接部70、70a~70e的蓄电池包10、10a~10e进行充电。具体 而言,充电控制电路122使用从AC/DC转换器121输出的直流电力,经 由连接部70、70a~70e对连接于连接部70、70a~70e的蓄电池包10、10a~10e 进行充电。同样,充电控制电路131是充电部的一例,使用从AC/DC转 换器132输出的直流电力,经由连接部70f~70k对连接于连接部70f~70k 的蓄电池包10f~10k进行充电。
放电控制电路123是放电部的一例,经由连接部70、70a~70e使连接 于连接部70、70a~70e的蓄电池包10、10a~10e放电,并将通过放电得到 的直流电力输出给DC/AC逆变器124。同样,放电控制电路130是放电部 的一例,经由连接部70f~70k使连接于连接部70f~70k的蓄电池包10f~10k 放电,并将通过放电得到的直流电力输出给DC/AC逆变器129。
DC/AC逆变器124将从放电控制电路123输出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 电力,并将该交流电力输出给PCS125。PCS125将从DC/AC逆变器124 输出的交流电力进一步变换为与系统电力同样的交流电力,并输出给切换 电路128。同样,DC/AC逆变器129将从放电控制电路130输出的直流电 力变换为交流电力,并将该交流电力输出给切换电路128。
切换电路128是切换部的一例,对向插座23输出的交流电力的供给方 (供给源)进行切换。具体而言,切换电路128对是将从外部电源向受电 插头22供给的交流电力向连接于插座23的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还是通 过由放电控制电路130使连接于连接部70f~70k的蓄电池包10f~10k放电 来向连接于插座23的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进行切换。切换电路128 具体而言由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或继电器元件 构成。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切换电路128虽然由控制部126控制,但 也可以是用户能够手动进行切换的硬件开关。
此外,切换电路128也能够通过由放电控制电路123使连接于连接部 70、70a~70e的蓄电池包10、10a~10e放电来向连接于插座23的外部的电 气设备供给电力。然而,对于蓄电池包10、10a~10e,由于通常进行充电, 所以可设想不需要这样的切换的情况。于是,也可以在PCS125与切换电 路128之间设置手动切换开关127。
手动切换开关127是使放电控制电路123(PCS125)与切换电路128 之间的电连接接通或断开的硬件开关。在如上所述不需要基于放电控制电 路123的放电的向插座23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手动切换开 关127将放电控制电路123与切换电路128的电连接断开(切断)。
控制部126进行上述AC/DC转换器121、132、充电控制电路122、 131、放电控制电路123、130、DC/AC逆变器124、129、PCS125以及切 换电路128的控制。控制部126只要具有控制功能即可,具备运算处理部 (未图示)和存储控制程序的存储部(未图示)。作为运算处理部,可例示 MPU、CPU。作为存储部,可例示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控制部126既可 以由进行集中控制的单独的控制部构成,也可以由彼此协作而进行分散控 制的多个控制部构成。
[控制部的控制]
控制部126也可以进行蓄电池包10的充电控制和放电控制。另外,控 制部126也可以进行使用了切换电路128的切换控制。以下,对控制部126 的控制进行说明。首先,对充电控制进行说明。
控制部126基于通过连接部70的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信息, 使用充电控制电路122(或充电控制电路131)进行蓄电池包10的充电控 制。
例如,控制部126在通过端子72得到的蓄电池包10的电压值和电流 值处于预定的范围外而判断为蓄电池包10已劣化的情况下,进行降低充电 时的电流值的控制。此外,判断为蓄电池包10已劣化的情况例如是基于电 压值和电流值而判断为蓄电池包10的内部电阻成为了预定值以上的情况。 通过这样的充电控制,能够抑制蓄电池包10的劣化。
另外,例如,控制部126在判断为蓄电池包10已劣化的情况下,在充 电期间的末期进行提高充电时的电压值的控制。通过这样的充电控制,也 能够抑制蓄电池包10的劣化。
另外,例如,控制部126在蓄电池包10的充电期间由无线通信部74 取得了表示蓄电池包10处于异常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停止蓄电池包10 的充电的控制。通过这样的充电控制,能够抑制蓄电池包10发生破损等。
接着,对控制部126的放电控制进行说明。控制部126基于通过连接 部70的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信息,使用放电控制电路123(或 放电控制电路130)进行蓄电池包10的放电控制。
例如,控制部126在通过端子72得到的蓄电池包10的电压值和电流 值处于预定的范围外而判定为蓄电池包10已劣化的情况下,进行降低放电 时的电流值并延长放电时间的控制。通过这样的放电控制,能够抑制蓄电 池包10的劣化。
另外,例如,控制部126在判定为蓄电池包10已劣化的情况下,在放 电期间的末期进行降低放电时的电压值的控制。通过这样的放电控制,也 能够抑制蓄电池包10的劣化。
另外,例如,控制部126在蓄电池包10的放电期间由无线通信部74 取得了表示蓄电池包10处于异常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停止蓄电池包10 的放电的控制。通过这样的放电控制,能够抑制蓄电池包10发生破损等。
接着,对控制部126的切换控制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控制部126 具备停电检测部133。停电检测部133检测是否正在从外部电源(电力系 统)向受电插头22供给电力。也就是说,停电检测部检测停电。控制部 126例如基于停电检测部133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切换电路128的控制。图9 是控制部126的切换控制的流程图。
首先,停电检测部133检测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是否已停止 (S11)。在从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未停止的情况下(S11中为否),控制部 126使用切换电路128,将通过受电插头22从外部电源得到的电力直接向 连接于插座23的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S12)。
在从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已停止的情况下(S11中为是),控制部126 使用切换电路128,从蓄电池包10f~10k向连接于插座23的外部的电气设 备供给电力(S13)。此外,此时,控制部126也可以使用切换电路128, 从蓄电池包10、10a~10e向连接于插座23的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
通过这样的切换控制,蓄电池收纳装置20在停电时也能够继续通过插 座23进行电力供给。
[总结]
如上所述,蓄电池收纳装置20具备载置蓄电池包10的搁板24和供蓄 电池包10装卸自如地电连接的设置于搁板24的里侧的连接部70。由此, 用户仅通过沿着搁板推入蓄电池包10,就能简单地将蓄电池收纳装置20 与蓄电池包10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另外,在蓄电池收纳装置20与蓄电池 包10连接了的状态下,用户仅通过沿着搁板拉动蓄电池包10,就能简单 地将蓄电池收纳装置20和蓄电池包10拆开。
另外,通过将连接部70设置于搁板24的里侧,能够得到灰尘等异物 难以积存于连接部70的效果。因此,能够抑制蓄电池收纳装置20(端子 72)与蓄电池包10(端子部12a)之间产生接触不良等。
(实施方式2)
以下,对实施方式2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进行说明。图10是实施方式2 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外观图(示意图)。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2中,以 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有时省略关于与实施方式1实质 上相同的内容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2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功能结构与 图8中说明的构成大致是同样的。
如图10所示,蓄电池收纳装置20a与蓄电池收纳装置20不同,具备 通信部26和图像显示部29。此外,在蓄电池收纳装置20a中,没有设置 罩28。
首先,对通信部26进行说明。通信部26是通信部的一例,与外部的 服务器装置50进行通信。通信部26具体而言是经由服务器通信部40与服 务器装置50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通信模块)等。
服务器装置50是对蓄电池包10的识别信息、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 的信息、出借历史记录、以及关于蓄电池包10签订了租赁服务合同的用户 的信息等进行管理的管理服务器。
例如,蓄电池收纳装置20a的控制部126使用通信部26将通过无线通 信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蓄电池包10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装置50。由此, 服务器装置50能够对蓄电池包10的信息进行管理。此外,蓄电池包的信 息例如是蓄电池包10的识别信息和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的信息的至少 一方。
另外,通信部26也可以从服务器装置50接收充电指示(或放电指示) 等信息。由此,蓄电池收纳装置20a的控制部126能够按照服务器装置50 的指示进行充电控制或放电控制。
另外,通信部26也可以作为报知部发挥功能。例如,也可以基于通过 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信息,由控制部126经由通信部26向服务 器装置50报知蓄电池包10的异常(表示异常的信息)。此时,也可以在通 过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信息中包含表示蓄电池包10的异常的信 息。或者,也可以基于通过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信息,由控制 部126或服务器装置50来判定蓄电池包10有无异常。
例如,接收到表示蓄电池包10的异常的信息的服务器装置50将表示 蓄电池包10的异常的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或设置于店铺的PC等信息通信 终端。由此,可经由信息通信终端来报知蓄电池包10的异常。此外,通信 部26也可以直接向信息通信终端发送催促停止使用蓄电池包10的信息。
同样,通信部26例如也可以基于通过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 信息,向外部(服务器装置50等)报知催促停止使用蓄电池包10的信息。 此时,也可以在通过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信息中包含催促停止 使用蓄电池包10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基于通过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 取得的信息(例如,表示蓄电池包10的异常的信息),由控制部126或服 务器装置50来判定是否催促停止使用蓄电池包10。
另外,通信部26例如也可以基于通过连接部70的无线通信部74或端 子72取得的信息,向外部装置报知表示蓄电池包10的寿命的信息。外部 装置例如是服务器装置50、信息通信终端。此时,也可以在通过无线通信 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信息中包含表示蓄电池包10的寿命的信息。或者, 也可以基于通过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取得的信息(例如,充放电循环 数),由控制部126或服务器装置50来判定蓄电池包10的寿命。
接着,对图像显示部29进行说明。图像显示部29是显示部(或报知 部)的一例,显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图像显示部29例如是由液晶面板 或有机EL面板等构成的显示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的显示装置。此外,图 像显示部29也可以具备触摸面板而作为用于供用户对蓄电池收纳装置20a 给出指示的输入接口发挥功能。
在图像显示部29中,以图像方式显示蓄电池包10的信息。蓄电池包 的信息例如是蓄电池包10的识别信息和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的信息的 至少一方。作为表示蓄电池包10的状态的信息,例如可举出蓄电池包10 的充电量、表示蓄电池包10的异常的信息以及表示蓄电池包10的寿命的 信息等。这些信息例如通过连接部70的无线通信部74或端子72而从蓄电 池包10取得,但也可以基于通过端子72得到的蓄电池包10的电压值和电 流值而由控制部126生成。
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由信息终端装置从通信部26取得上 述蓄电池包10的信息,并将其显示于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例如,在 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可以使多个蓄电池包10的一览与各自的识别 信息一起显示,并显示关于使用者所选择的蓄电池包10的具体的识别信 息、表示状态的信息等。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由信息终端装 置从通信部26取得上述蓄电池包10的信息,在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将多个蓄电池包10的识别信息与表示各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相关联 地一览显示。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作为在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的例示,对实施方式1和2进行了 说明。然而,本公开中的技术不限于此,也能够适用于适当进行了变更、 置换、附加、省略等的实施方式。另外,也能够将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 中说明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部74虽然按照NFC的标准与无 线通信部12b进行通信,但通信标准不限于NFC。无线通信部12b与无线 通信部74的通信也可以使用Bluetooth(注册商标)或者Zigbee(注册商 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来进行。也就是说,无线通信部74与无线通信 部12b的无线通信只要是近距离无线通信即可,可以是任意形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报知部的一例,虽然对第二显示部25、 通信部26以及图像显示部29等进行了说明,但报知部只要能够向外部报 知信息即可,可以是任意形态。例如,报知部也可以是包括扬声器等的发 声装置,在该情况下,利用声音来向外部(例如,蓄电池收纳装置的设置 场所周边)报知信息。
另外,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蓄电池收纳装置虽然具备将多个蓄电池 包串联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70f~70k),但也可以不具备该连接部。蓄电 池收纳装置也可以是从与将多个蓄电池包并联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70、 70a~70e)连接的蓄电池包向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的形态。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例如控制部等)虽然由专 用的硬件构成,但也可以通过执行适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 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由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将记录在硬盘或半导 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的软件程序读出并执行来实现。
另外,本公开既可以作为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 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而实现,也可以以系统、方法、集成电 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而实现。例如,本公开也可以作 为具备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装置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的蓄电池管理系统而实现。另外,本公开还可以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 部所执行的程序而实现。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另外的处理部来执行特定的处 理部所执行的处理。另外,也可以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还可以并行地执 行多个处理。
以上,虽然基于实施方式对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进 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则将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各种变形实施于本实施方式而得到的方式、以及 将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构建的方式也可以包含于一个或 多个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作为容易进行蓄电池包的装卸的蓄电池收纳装置,例如可用于 蓄电池包的租赁事业等。

Claims (20)

1.一种蓄电池收纳装置,具备:
壳体,其具备载置蓄电池包的搁板;
连接部,其供所述蓄电池包装卸自如地电连接,设置于所述搁板的里侧;
受电部,其与外部电源连接,从所述外部电源接受电力;
充电部,其使用所述受电部所接受到的电力,经由所述连接部对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蓄电池包进行充电;以及
显示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的显示部,
所述显示部设置在所述搁板上,使在所述蓄电池包的侧面显示的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反射并将其朝向搁板的前方呈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具备:
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和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使用所述充电部进行所述蓄电池包的充电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具备:
放电部,其经由所述连接部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蓄电池包放电;和
供电部,其将通过所述放电部而放出的所述蓄电池包的电力向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具备:
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和
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使用所述放电部进行所述蓄电池包的放电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具备:
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和
报知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向外部报知所述蓄电池包的异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具备:
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和
报知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向外部报知催促停止使用所述蓄电池包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具备:
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和
报知部,其基于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向外部报知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寿命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具备:
取得部,其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表示所述蓄电池包的状态的信息;
通信部,其与外部的服务器装置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部,其使用所述通信部,将所述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还具备从所述蓄电池包取得所述蓄电池包的信息的取得部,所述取得部设置于所述搁板的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还具备取得所述蓄电池包的信息的取得部,
所述取得部是与设置于所述蓄电池包的通信端子连接的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所述取得部是与设置于所述蓄电池包的通信端子连接的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还具备取得所述蓄电池包的信息的取得部,
所述取得部是与设置于蓄电池包的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所述取得部是与设置于蓄电池包的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按照NFC即近场通信的标准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按照NFC即近场通信的标准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所述连接部包括:
多个第一连接部,其将多个蓄电池包并联连接;和
多个第二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将多个蓄电池包串联连接;
所述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通过使用所述放电部至少使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的蓄电池包放电,来向连接于所述供电部的所述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壳体内配置于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相比难以装卸蓄电池包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还具备切换部,该切换部对是从所述外部电源向连接于所述供电部的所述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还是通过由所述放电部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蓄电池包放电来向连接于所述供电部的所述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进行切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还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来自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停止时,使用所述切换部从所述蓄电池包向连接于所述供电部的所述外部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还具备:
固定部,其将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蓄电池包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和
控制部,其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蓄电池包的蓄电量少时,通过所述固定部将所述蓄电池包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蓄电池包的蓄电量多时,解除由所述固定部实现的所述蓄电池包向所述连接部的固定。
CN201610048820.7A 2015-03-09 2016-01-25 蓄电池收纳装置 Active CN1059585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5888 2015-03-09
JP2015-045888 2015-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8558A CN105958558A (zh) 2016-09-21
CN105958558B true CN105958558B (zh) 2021-03-26

Family

ID=5688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8820.7A Active CN105958558B (zh) 2015-03-09 2016-01-25 蓄电池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4701B2 (zh)
JP (1) JP6516101B2 (zh)
CN (1) CN1059585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84329B2 (en) * 2014-02-28 2018-09-25 Nrg Energy, Inc. Power pack vend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for charging power packs with biased locking arrangement
CN106571495B (zh) * 2015-10-08 2019-03-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蓄电系统和蓄电方法
JP2020500396A (ja) * 2016-10-03 2020-01-09 スナップ − オ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化工具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再充電可能な工具およびバッテリーの状態監視
KR20180051154A (ko) * 2016-11-08 2018-05-16 김태욱 전기자동차, 교체식 배터리
DE102016223251A1 (de) * 2016-11-24 2018-05-24 Robert Bosch Gmbh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Lagerung einer Batterie
WO2018120407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漏电流检测方法、装置和电路
CN110199455A (zh) * 2017-01-23 2019-09-03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放电期间通信型便携式多用途电力存储装置
TWI655118B (zh) * 2017-01-23 2019-04-0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Communication type movable type multi-purpose power storage device during discharge
JP6778929B2 (ja) * 2017-02-24 2020-11-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
JP6286084B1 (ja) * 2017-03-24 2018-02-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収容装置
JP6928826B2 (ja) * 2017-04-12 2021-09-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ユニット
US20190052109A1 (en) * 2017-08-14 2019-02-14 Lucas STURNFIELD Coupling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arallel interconnection of independent battery modules
JP6745493B2 (ja) * 2017-11-10 2020-08-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JP2019164638A (ja) * 2018-03-20 2019-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JP2019164640A (ja) * 2018-03-20 2019-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WO2019235646A1 (ja) * 2018-06-08 2019-12-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8963142A (zh) * 2018-08-10 2018-12-07 肇庆市高新区甜慕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智能容纳装置
JP7042192B2 (ja) 2018-08-20 2022-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装置
CN109038756B (zh) * 2018-08-31 2022-04-26 浙江天泰机械有限公司 电池包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电池包
JP6928279B2 (ja) * 2018-11-30 2021-09-01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充電保管庫
WO2020129848A1 (ja) * 2018-12-19 2020-06-25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充電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機器システム
JP7015800B2 (ja) 2019-03-05 2022-02-03 株式会社東芝 充電装置、充電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電池提供システム
US11374415B2 (en) 2019-05-20 2022-06-2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erial vehicle fleet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175346B2 (en) 2019-05-20 2021-11-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ower supply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sensors
US11223227B1 (en) * 2019-07-03 2022-01-11 Capsa Solutions Llc Medical cart providing data continuity
US11462925B2 (en) * 2019-08-07 2022-10-04 Nathan R. Roberts Storage and charging station system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a unitary support tower cage structure
US11772504B2 (en) * 2019-08-22 2023-10-03 Ioan Sasu Fast rechargeable battery assembly and recharging equipment
JP7391472B2 (ja) 2020-02-03 2023-12-05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CN115004502A (zh) 2020-02-07 2022-09-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装置
JP7474062B2 (ja) 2020-02-14 2024-04-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源システム、連結装置、電源ユニット及び制御方法
US11777320B2 (en) 2020-02-14 2023-10-03 Kyocera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coupling device, power supply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JP7474063B2 (ja) 2020-02-14 2024-04-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源システム、連結装置、電源ユニット及び制御方法
JP7381360B2 (ja) 2020-02-14 2023-11-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源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7341081B2 (ja) 2020-02-14 2023-09-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源ユニット及び制御方法
CN112186281B (zh) * 2020-09-15 2023-10-20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放电器存储机构
WO2023167109A1 (ja) * 2022-03-02 2023-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保持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WO2024023995A1 (ja) * 2022-07-27 2024-02-0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ラー情報表示方法及びエラー情報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2869A (ja) * 2002-06-25 2004-01-29 Nippon Yusoki Co Ltd バッテリ式産業車両の充電装置
US20040160214A1 (en) * 2000-02-18 2004-08-19 Liebert Corporation Modular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JP2014007945A (ja) * 2012-06-25 201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サーバ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JP2014221002A (ja) * 2013-03-29 2014-11-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6461A (ja) * 2003-12-09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直流無停電電源装置
JP2014099984A (ja) * 2012-11-14 2014-05-29 Itoki Corp 電子機器収納用ジャケット
JP6152934B2 (ja) 2012-12-26 2017-06-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US20140240204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E-Lead Electronic Co., Ltd. Head-up display device for a smart pho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0214A1 (en) * 2000-02-18 2004-08-19 Liebert Corporation Modular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JP2004032869A (ja) * 2002-06-25 2004-01-29 Nippon Yusoki Co Ltd バッテリ式産業車両の充電装置
JP2014007945A (ja) * 2012-06-25 201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サーバ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JP2014221002A (ja) * 2013-03-29 2014-11-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8558A (zh) 2016-09-21
JP6516101B2 (ja) 2019-05-22
US20160268822A1 (en) 2016-09-15
JP2016171061A (ja) 2016-09-23
US10014701B2 (en) 201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8558B (zh) 蓄电池收纳装置
US9660464B2 (en) Battery pack, electrical hardwar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9748778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20160111692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CN203134921U (zh) 电池组
CN211907879U (zh) 电池连接器及电气系统
WO2016063435A1 (ja) 端末装置の集合充電器および端末装置の充電方法
US20180243895A1 (en) Tool
JP6569979B2 (ja)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の動作方法
JP4072555B2 (ja) 集合充電器
JP4506643B2 (ja) 表示用照明器具
KR101396757B1 (ko) 리모트 컨트롤러
US7605360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green laser indicating pen
JP6080244B2 (ja) 端末装置の集合充電器および端末装置の充電方法
JP2018023281A (ja) 携帯端末装置の充電システム
US20200293100A1 (en) Computing device, apparatus for holding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s of installing power supply device in computing device
JP6238391B2 (ja) 携帯端末装置の充電システム
JP6066738B2 (ja) 表示装置
US10615620B2 (en)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cable for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CN111162212A (zh) 一种蓄电池智能容纳装置
JP5842087B2 (ja) 配電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および端末
EP3756263A1 (en) Lighting device with battery housing
JP2017127149A (ja) クレードル装置
JP2014207829A (ja) 携帯型充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