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9333A -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29333A CN105929333A CN201610105618.3A CN201610105618A CN105929333A CN 105929333 A CN105929333 A CN 105929333A CN 201610105618 A CN201610105618 A CN 201610105618A CN 105929333 A CN105929333 A CN 1059293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ondary cell
- inspection method
- aging
- voltage
- insp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7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with means for correcting the measurement for temperature or age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33—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01R19/16538—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in AC or DC supplies
- G01R19/16542—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in AC or DC supplies for batteri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4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G01R31/364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digital calculation means, e.g. for performing an algorith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6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related to manufacture, e.g. testing after manufactur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7—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 G01R31/388—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involving voltage measuremen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9—Measuring internal impedance, internal conduct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6—Initial charging measur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包括:充电步骤(S1),该步骤将检查对象电池单体充电到提前设定的预定电压;电压降量计算步骤(S2),该步骤通过以不大于所述预定电压的电压对所述检查对象电池单体进行放电,计算由放电导致的电压降量;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3),该步骤在所述电压降量为阈值以下时判定所述检查对象电池单体为无缺陷产品;以及老化步骤(S6),该步骤在所述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之后进行老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涉及例如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所述检查方法包括低温输出检查以保证低温输出。
背景技术
在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存在用于在二次电池被置于低温环境的情况下保证输出能力的低温输出检查。公开号为2013-084508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13-084508 A)包括将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SOC)设定为3%到15%的步骤,以及在10℃到30℃的环境下测量具有3%到15%的SOC的二次电池的电阻的步骤。进一步地,在JP 2013-084508 A中记载的技术中,在老化步骤之后进行测量步骤,并且基于测量步骤中的测量结果进行低温输出检查。
然而,在老化步骤之后进行低温输出检查的情况下,基于SEI涂布的形成反应完成之后的电压降量进行该低温输出检查。因此,二次电池的测量电阻(例如,反应电阻)小,这导致无法充分地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问题。此外,在检查步骤之后进行老化的情况下,电池性能因老化而改变,这会降低测量的电压降量与低温输出之间的相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高了低温输出检查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所述检查方法包括:充电步骤,该步骤将检查对象电池单体充电到提前设定的预定电压;电压降量计算步骤,该步骤通过以不大于所述预定电压的电压对所述检查对象电池单体进行放电,计算由放电导致的电压降量;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该步骤在所述电压降量为阈值以下时判定所述检查对象电池单体为无缺陷产品;以及老化步骤,该步骤在所述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之后进行老化。
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在进行老化步骤之前测量在二次电池被放电时的电压降量,并且基于测量结果进行低温输出检查。从而,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由于基于在SEI涂布的形成反应完成之前获得的电压降量进行低温输出检查,因此被测量的反应电阻大,从而可以具有反应电阻与二次电池的低温输出之间的高相关性。
依照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可以提高低温输出检查的测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柯尔-柯尔(cole-cole)绘图的图表;
图3是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代用特性(alternative characteristic)与低温输出之间的相关性的图表;
图4是示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根据在二次电池中设定的测量电压的变化的柯尔-柯尔绘图的变化的图表;
图5是描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在二次电池中设定的测量电压与相对于低温输出的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描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在二次电池中设定的充电状态与相对于低温输出的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描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初始充电容量与老化之后的区间容量(interval capacity)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描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老化温度与代用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比较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二次电池的柯尔-柯尔绘图与在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二次电池的柯尔-柯尔绘图的图;
图11是描述在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代用特性与低温输出之间的相关性的图表;
图12是示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在检查步骤中的二次电池的电压变化以描述检查时间的图表;
图13是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描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在老化步骤之后进行的无缺陷产品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描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预测式(prediction formula)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描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老化温度与低温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7是描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老化时间与低温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8是描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老化步骤之后的检查值与低温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图表;以及
图19是描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所计算的预测值与低温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描述清晰,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在适当时被省略或简化。在每个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根据需要省略冗余的描述。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作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例如是锂离子电池。鉴于此,基于待检查的二次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假设而做出下面的描述。
图1示例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首先进行充电步骤S1,以使得检查对象电池单体(例如,二次电池)被充电,直至该二次电池的电压达到提前设定的预定电压(在下面的描述中称为测量电压)。测量电压基于二次电池的以下电压或二次电池的以下充电状态而被确定:在该电压下,后述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中的二次电池的低温输出与电压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以上,在该充电状态下,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中的二次电池的低温输出与电压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以上。
然后,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进行检查低温输出特性的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首先包括电压降量计算步骤,该步骤通过以不大于测量电压的电压对二次电池进行放电,计算由放电导致的电压降量。进一步地,在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中的放电步骤中,以恒定电流进行放电。在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中,可以基于用于放电的恒定电流的大小以及由放电导致的电压降量来计算二次电池的反应电阻。然而,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由于用于放电的恒定电流的大小被提前确定,因此仅通过使用电压降量来进行后述无缺陷产品判定。
接下来,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当电压降量为阈值以下时,进行判定二次电池为无缺陷产品的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3。由于电压降量为阈值以下,因此,可以认为二次电池的反应电阻足够小,并且该二次电池没有低温输出能力问题。当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3中判定作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是缺陷产品时,检查步骤在该时刻结束。另一方面,当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3中判定作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是无缺陷产品时,进行容量核查步骤S4。
在容量核查步骤S4中,基于在直至二次电池的电压增加到老化二次电池的电压为止的充电处理中使用的电流,核查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如果在容量核查步骤S4中核查的电池容量落在提前设定的标准值内,则进行判定二次电池是无缺陷产品的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5。当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5中判定二次电池是缺陷产品时,检查步骤在该时刻结束。另一方面,当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5中判定作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是无缺陷产品时,进行老化步骤S6。
在老化步骤S6中,以预定电压对二次电池进行老化处理。进一步地,在老化步骤S6中,进行温度控制,以使得多个二次电池之间的温度差处于提前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此,优选地将温度范围设定为处于相对于基准温度的-3℃到+3℃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在进行老化步骤S6之前进行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二次电池具有以下特征。也就是,当对二次电池进行老化步骤S6时,二次电池被激活以便可用。然而,当二次电池被激活时,其反应电阻降低。也就是,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在老化步骤S6之前进行容量核查步骤S4,因而能够测量大反应电阻。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更具体地描述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充电步骤S1的测量电压、容量核查步骤S4以及老化步骤S6。
首先,详细地描述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鉴于此,图2示出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柯尔-柯尔绘图的图表。柯尔-柯尔绘图是复阻抗平面图。当测量对象包括电容器组件时,其绘图绘制半圆,并且切断其实轴(水平轴)的点与二次电池的反应电阻对应。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绘图绘制半圆,尽管该半圆并非完全的半圆。半圆起点与半圆被切断的点之间的电阻值在下文中被称为代用特性。尽管下面将描述代用特性的细节,但是可以在老化步骤S6之前通过进行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来测量具有大值的代用特性。
进一步地,代用特性与二次电池的低温输出相关。鉴于此,图3示出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代用特性与低温输出之间的相关性的图表。如图3所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相关系数R2为0.919,这是一个高值。
下面描述充电步骤S1的测量电压。在二次电池中,可测量的代用特性的大小根据测量电压的大小而很大地变化。鉴于此,图4示出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根据在二次电池中设定的测量电压的变化的柯尔-柯尔绘图变化的图表。如图4所示,随着测量电压降低,柯尔-柯尔绘图的半圆变大。
在此,下面描述测量电压与图3中描述的相关系数R2之间的关系。图5示出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在二次电池中设定的测量电压与相对于低温输出的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在图5中,水平轴表示测量时的电池电压,垂直轴表示在每个测量电压下获得的代用特性与低温输出之前的相关系数。如图5所示,为了获得0.8以上的相关系数R2,应该将3.44V以下的电压设定为测量电压。鉴于此,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如果测量电压处于3.44V以下的电压范围内,则将该测量电压视为允许检查的测量电压。
如图5所示,测量电压可被设定为提供给二次电池的绝对电压。然而,可以根据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SOC)设定测量电压。鉴于此,图6示出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在二次电池中设定的充电状态与相对于低温输出的相关系数(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如图6所示,当二次电池的测量电压被设定为这样的电压时,可以获得0.7以上的值作为相关系数R2:在该电压下,在二次电池可以出货的状态下的SOC小于15%。也就是,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与SOC小于15%时的电压对应的电压可被设定为测量电压。
下面详细地描述容量核查步骤S4。如上所述,在容量核查步骤S4中,基于在直至电压增加到使二次电池老化的电压为止的充电处理中使用的电流,核查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鉴于此,图7示出描述可在老化之前进行的容量核查步骤S4中获得的充电容量(例如,初始充电容量)与老化之后的区间容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如图7所示,可获得在老化之前进行的容量核查步骤S4中获得的初始充电容量(3.44V到3.97V)与老化之后测量的区间容量(3.29V到3.819V)之间的高相关系数R20.8855。也就是,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老化之后的电池容量可通过使用图7的图表,根据在容量核查步骤S4中由此获得的初始充电容量进行计算而高度准确地推定。
接下来描述老化步骤S6。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由于代用特性在老化步骤S6之前测量,因此,代用特性可以根据老化温度而变化。鉴于此,图8示出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老化温度与代用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在图8中,将其中代用特性根据老化温度而变化的范围示出为阴影区域。根据图8可以理解,代用电阻根据老化温度而变化。鉴于此,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作为老化温度,将其中代用特性变化落在-5mΩ到+5mΩ的范围内的范围视为老化温度的管理范围。更具体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63℃被设定为基准温度,并且相对于基准温度的-3℃到+3℃的范围被视为老化温度的管理范围。
这里,下面描述与比较例比较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在比较例中,在老化之后进行容量核查检查和低温输出检查。鉴于此,图9示出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在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首先进行初始充电步骤S11。在初始充电步骤中,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直至二次电池的电压达到老化处理的电压。接下来,进行高温老化步骤S12。高温老化步骤S12是与图1所述的老化步骤S6相同的步骤。接下来,进行自放电步骤S13。在自放电步骤S13中,以放置二次电池的状态对二次电池进行放电。
之后,在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进行容量核查步骤S14。在容量核查步骤S14中,以恒定电流对二次电池进行放电,以便从放电时获得的电流值对二次电池进行容量核查。接下来,进行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15,该步骤判定在容量核查步骤S14中获得的电池容量是否落在标准范围内。当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15中判定二次电池是缺陷产品时,检查步骤结束。另一方面,当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15中判定二次电池是无缺陷产品时,在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将二次电池的电压增加到测量电压,然后进行老化步骤S16。之后,在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进行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17。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17是与图1所示的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相同的处理。然后进行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18,该步骤判定在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17中获得的电压降量是否为阈值以下。当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18中判定作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是缺陷产品时,通过判定二次电池是缺陷产品结束检查步骤。另一方面,当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18中判定作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是无缺陷产品时,判定二次电池可以出货,并且结束检查步骤。
接下来,下面描述可在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17中获得的代用特性与可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中获得的代用特性之间的差别。鉴于此,图10是比较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二次电池的柯尔-柯尔绘图与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二次电池的柯尔-柯尔绘图的图。
如图10所示,可在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获得的代用特性明显地小于可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获得的代用特性。也就是说,当代用特性在老化处理后获得时,只能获得小于在老化处理之前获得的代用特性的代用特性。
进一步地,图11示出描述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代用特性与低温输出之间的相关性的图表。如图11所示,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代用特性与低温输出之间的相关系数R2为0.4975,该值远小于可在图3描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获得的相关系数R2。根据此事实可以发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具有高测量准确性。
接下来,图12示出显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在检查步骤期间的二次电池的电压变化以描述检查时间的图表。图12还示出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所应用于的检查步骤期间的二次电池的电压变化。
如图12所示,在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即使省略容量核查检查,检查时间也很难缩短。这是因为高温老化步骤S12和老化步骤S16占用较长时间。另一方面,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即使进行低温输出特性检查步骤S2和容量核查步骤S4并且随后进一步进行老化步骤S6,也能够以比根据比较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短的时间完成检查。进一步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可以通过省略老化步骤S6而极大地缩短检查时间。
如上所述,依照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可以高度准确地测量二次电池的代用特性。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可以高度准确地检查低温输出特性。
进一步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在老化步骤S6中,在预定范围内管理多个二次电池之间的温度差。这可以抑制老化之后的代用特性变化,并且抑制低温输出特性变化。无需增加设备便可进行温度管理。
进一步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可以通过缩短老化等所需的时间而大幅缩短检查时间。进一步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容量核查步骤S4不需要放电,因此可以削减在容量核查步骤中使用的放电装置。
已经基于发明人所做的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作出以上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无须说,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例如,如图13所示,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7可以在老化步骤S6之后进行。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7中,通过使用预测式来计算低温输出值,从而在不进行温度管理的情况下,高度准确地测量并保证低温输出值。
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7中,通过将检查值(例如,在步骤S2中计算的电压降量)和在老化步骤期间提供给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参数(例如,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代入提前计算的预测式,进行检查对象值计算步骤,该检查对象值计算步骤计算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检查对象项的值(例如,低温输出值)。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7中,当在检查对象值计算步骤计算的低温输出值落在标准范围内时,判定二次电池是无缺陷产品。进一步地,在该修改例中,在老化步骤S6中,针对每个检查对象电池单体,测量作为在下面描述的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中使用的参数的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进一步地,在根据该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基于代用特性预测低温输出值,从而提高低温输出值的检查准确性,该代用特性是根据在步骤S2中计算的电压降量以及在步骤S6中的老化步骤期间的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而计算出的。
下面描述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7。图14示出描述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7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7中,首先获得在步骤S2中计算的电压降量,以便根据电压降量计算代用特性值(步骤S11)。应注意,代用特性值在下文中称为检查值。
接下来,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7中,获得在老化步骤S6中提供给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步骤S12)。然后,将检查值、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代入提前计算的预测式,以便计算预测值N(步骤S13)。在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S7中,判定在步骤S13中由此计算的预测值N是否落在由标准上限和标准下限确定的标准范围内(步骤S14)。如果在步骤S14中预测值N落在标准范围内,则判定检查对象电池单体是无缺陷产品(步骤S15)。如果预测值N不在标准范围内,则判定检查对象电池单体是缺陷产品(步骤S16)。
现在,在下面描述预测式。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通过对实现0.8以上的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的多个参数进行多重回归分析来计算预测式。基于通过提前进行图13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步骤的步骤S1到S6而获得的结果,计算预测式。鉴于此,图15首先示出描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使用的预测式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5所示,在预测式计算中,首先测量解释变量(步骤S21)。在步骤S21中,通过各个步骤获取对低温输出特性敏感的参数,例如代用特性值、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首先在步骤S22中判定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是否大于0.8,然后判定在步骤S21中获取的解释变量是否应当作为多重回归分析的对象(步骤S22到S24)。针对可被用作解释变量的所有参数,进行对步骤S21到S24中的解释变量的评估(步骤S25)。
接下来,通过对被判定为在步骤S22和步骤S24中用作解释变量的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计算预测式(步骤S26)。在此,通过归纳预测式的实例而获得的式子在式(1)中示出。
预测值N=A1×解释变量1+A2×解释变量2+...+An×解释变量n+a……(1)
如式(1)所示,预测式被计算为这样的式子:通过将截距a加到系数A1到An(n是整数)与其对应解释变量的的乘积的和而获得的式子。应注意,系数A1到An分别是指示每个解释变量与对应于预测值的目标变量(例如,低温输出值)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直线的斜率。进一步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通过将由此测量的解释变量的上限、下限和中值这三个值作为解释变量来进行多重回归分析。
接下来,在预测式计算中,每个解释变量被代入在步骤S26中由此计算的预测式中,以判定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是否大于0.8(步骤S27)。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指示通过预测式计算的预测值N与实际经历了步骤S1到S6的测量对象电池单体的低温输出值之间的关系。在步骤S27中,如果确认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大于0.8,则采用在步骤S26中由此计算的预测式(步骤S28)。另一方面,在步骤S27中,如果判定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小于0.8,则不采用在步骤S26中由此计算的预测式(步骤S29)。
将更具体地描述根据图15所述的计算程序计算的预测式。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使用代用特性值、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作为解释变量。应注意,老化之前的温升时间和温升速度可被用作解释变量。
如图3所示,代用特性的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大于0.919和0.8。鉴于此,描述有关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的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图16示出描述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老化温度与低温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如图16所示,老化温度与低温输出值之间存在使得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为0.97的关系。进一步地,图17示出描述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老化时间与低温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如图17所示,老化时间与低温输出值之间存在使得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为0.96的关系。根据这样的事实,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使用代用特性值、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作为解释变量。
接下来,下面描述通过预测式计算的预测值N的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进一步地,作为比较例,还描述代用特性值与低温输出值之间的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
首先,图18示出描述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老化步骤之后的检查值与低温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8所示的实例指示测量的低温输出值与测量的代用特性值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值都是在对测量对象电池单体进行老化步骤S6之后测量的。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已完成的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低温输出值根据图8所述的步骤S6的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而变化。在图18中,发现以下事实:,即使仅根据从测量值计算的检查值(例如,代用特性值)预测低温输出值,也会因为在老化步骤S6中引起的变化的影响而不可能以较高的准确性预测低温输出值。在图18所示的实例中,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为0.07,这是一个非常低的值。
接下来,图19示出描述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的所计算出的检查值与低温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如图19所示,通过将代用特性值、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代入在步骤S26中计算出的预测式而计算的预测值N具有与实际测量的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低温输出值的高相关性。在图19所示的实例中,自由度调整后的贡献率R2为0.91,这是一个良好的值。
如上所述,依照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可高度准确地测量二次电池的代用特性。代用特性具有与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低温特性的高相关性。进一步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通过除了代用特性值之外还使用老化期间的参数,根据提前准备的预测式将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检查对象项的值(例如,低温输出值)计算为预测值N。这些参数对于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低温输出特性具有较大影响,并且具有与低温输出特性的高相关性。因此,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可以高度准确地检查低温输出特性。在该修改例中,通过将从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测量获得的电压降量和在老化步骤期间提供给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参数代入预测式来计算检查对象项的值。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基于所计算出的检查对象项的值进行对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无缺陷产品判定。因此,在该修改例中,可以提高低温输出检查的测量准确性。更具体地,依照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由于无缺陷产品判定是基于检查对象项(针对所述检查对象项预测由于老化导致的电池性能变化)的值进行的,可以抑制由此测量的电压降量与低温输出之间的相关性的降低。
进一步地,在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无需在老化步骤S6中在预定范围内管理多个二次电池之间的温度差,也可预测和保证老化之后的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低温输出值。鉴于此,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可在不增加温度管理所需的设备的情况下进行。
进一步地,根据修改例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不需要在容量核查步骤S4中放电,因此可以削减在容量核查步骤中使用的放电装置。
Claims (6)
1.一种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包括:
充电步骤,该步骤将检查对象电池单体充电到提前设定的预定电压;
电压降量计算步骤,该步骤通过以不大于所述预定电压的电压对所述检查对象电池单体进行放电,计算由放电导致的电压降量;
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该步骤在所述电压降量为阈值以下时判定所述检查对象电池单体为无缺陷产品;以及
老化步骤,该步骤在所述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之后进行老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查对象值计算步骤,该步骤计算所述检查对象电池单体的检查对象项的值,所述值是通过使用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所述电压降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而获得的,
其中,在所述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中,当所计算的所述检查对象项的值处于标准范围内时,判定所述检查对象电池单体是无缺陷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电压是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以下电压或所述二次电池的以下充电状态而被确定的:在该电压下,所述二次电池的低温输出与所述电压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以上,在该充电状态下,所述二次电池的低温输出与所述电压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
在所述老化步骤中,进行温度控制,以使得多个检查对象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度差处于提前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方法,其中
所述温度范围被设定为处于相对于基准温度的-3℃到+3℃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无缺陷产品判定步骤与所述老化步骤之间进行的核查所述二次电池的容量的容量核查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38672 | 2015-02-27 | ||
JP2015039177A JP6308145B2 (ja) | 2015-02-27 | 2015-02-27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JP2015038672A JP2016162545A (ja) | 2015-02-27 | 2015-02-27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JP2015-039177 | 2015-0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29333A true CN105929333A (zh) | 2016-09-07 |
CN105929333B CN105929333B (zh) | 2019-08-16 |
Family
ID=5679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05618.3A Active CN105929333B (zh) | 2015-02-27 | 2016-02-25 |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26373B2 (zh) |
KR (1) | KR101733073B1 (zh) |
CN (1) | CN105929333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1569A (zh) * | 2018-03-06 | 2019-09-1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全固体电池的检查方法、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CN111751748A (zh) * | 2020-07-07 | 2020-10-09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蓄电池的检测方法及电池检测设备 |
CN112888954A (zh) * | 2018-10-05 | 2021-06-01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用于诊断二次电池单体的低电压的方法和装置 |
JP7517665B2 (ja) | 2021-10-26 | 2024-07-17 | エルジー エナジー ソリュ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二次電池の低電圧不良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の不良判定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592488B2 (en) | 2018-02-28 | 2023-02-28 | Denso Corporation |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
KR102095243B1 (ko) | 2018-04-04 | 2020-04-01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열전소자 |
KR102508117B1 (ko) | 2019-01-03 | 2023-03-09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저전압 검출력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의 활성화 방법 |
US11988717B2 (en) * | 2019-07-30 | 2024-05-21 | Hioki E.E. Corporation | Measurement apparatus of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measurement method |
KR20210023544A (ko) * | 2019-08-23 | 2021-03-04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배터리 셀 패스 판정 장치 및 방법 |
KR20220048782A (ko) * | 2020-10-13 | 2022-04-20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충방전 테스트 시스템 및 충방전 테스트 방법 |
KR102551816B1 (ko) * | 2021-12-14 | 2023-07-05 | 주식회사 민테크 | 배터리 진단 장치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99608A (ja) * | 2000-12-25 | 2002-07-12 | Nec Tokin Tochigi Ltd | 二次電池の初期充電方法 |
JP2013084508A (ja) * | 2011-10-12 | 2013-05-09 | Toyota Motor Corp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及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
WO2014001887A1 (en) * | 2012-06-29 | 2014-01-03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lat-type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y |
WO2014016956A1 (ja) * | 2012-07-27 | 2014-01-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短絡検査方法 |
JP2014185927A (ja) * | 2013-03-22 | 2014-10-02 | Toyota Motor Corp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
JP2014207154A (ja) * | 2013-04-12 | 2014-10-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JP2015008106A (ja) * | 2013-06-26 | 2015-01-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
CN104321921A (zh) * | 2012-05-22 | 2015-01-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WO2015011794A1 (ja) * | 2013-07-24 | 2015-01-29 |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ナジー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61922B2 (ja) | 2010-05-31 | 2016-08-03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3061754A1 (ja) | 2011-10-24 | 2013-05-02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JP5768769B2 (ja) | 2012-06-26 | 2015-08-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JP5692183B2 (ja) | 2012-07-27 | 2015-04-0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出荷前検査方法 |
JP5880972B2 (ja) | 2012-10-26 | 2016-03-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JP6080017B2 (ja) * | 2013-11-11 | 2017-02-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非水系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
-
2016
- 2016-02-25 CN CN201610105618.3A patent/CN105929333B/zh active Active
- 2016-02-25 US US15/053,525 patent/US101263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2-26 KR KR1020160023643A patent/KR10173307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99608A (ja) * | 2000-12-25 | 2002-07-12 | Nec Tokin Tochigi Ltd | 二次電池の初期充電方法 |
JP2013084508A (ja) * | 2011-10-12 | 2013-05-09 | Toyota Motor Corp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及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
CN104321921A (zh) * | 2012-05-22 | 2015-01-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WO2014001887A1 (en) * | 2012-06-29 | 2014-01-03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lat-type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y |
WO2014016956A1 (ja) * | 2012-07-27 | 2014-01-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短絡検査方法 |
JP2014185927A (ja) * | 2013-03-22 | 2014-10-02 | Toyota Motor Corp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
JP2014207154A (ja) * | 2013-04-12 | 2014-10-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JP2015008106A (ja) * | 2013-06-26 | 2015-01-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
WO2015011794A1 (ja) * | 2013-07-24 | 2015-01-29 |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ナジーサプライ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1569A (zh) * | 2018-03-06 | 2019-09-1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全固体电池的检查方法、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CN110231569B (zh) * | 2018-03-06 | 2022-06-1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全固体电池的检查方法、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CN112888954A (zh) * | 2018-10-05 | 2021-06-01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用于诊断二次电池单体的低电压的方法和装置 |
US11940501B2 (en) | 2018-10-05 | 2024-03-26 | Lg Energy Solution,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agnosing low voltage of secondary battery cell |
CN112888954B (zh) * | 2018-10-05 | 2024-05-10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用于诊断二次电池单体的低电压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751748A (zh) * | 2020-07-07 | 2020-10-09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蓄电池的检测方法及电池检测设备 |
WO2022007709A1 (zh) * | 2020-07-07 | 2022-01-13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蓄电池的检测方法及电池检测设备 |
JP7517665B2 (ja) | 2021-10-26 | 2024-07-17 | エルジー エナジー ソリュ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 二次電池の低電圧不良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の不良判定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60105349A (ko) | 2016-09-06 |
KR101733073B1 (ko) | 2017-05-08 |
CN105929333B (zh) | 2019-08-16 |
US20160252586A1 (en) | 2016-09-01 |
US10126373B2 (en) | 2018-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29333A (zh) |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 |
Zhang et al. | Synchronous estimation of state of health and remaining useful lifetime for lithium-ion battery using the incremental capacity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 |
US11280837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battery cell failure due to unknown discharge current | |
US958818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ell deterioration in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or battery | |
US10436850B2 (en) | Power storage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
CN106324508B (zh) | 电池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 |
US20120078552A1 (en) | In-situ battery diagnosis method usi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 |
KR101966062B1 (ko) | 배터리 잔량 측정 장치 및 측정 방법 | |
US20170060664A1 (en) | Method for verifying bad pattern in time series sensing data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CN105203942B (zh) | 一种基于性能退化量分布参数的电路寿命预测方法 | |
CN106257783A (zh) | 过电流检测电压修正方法以及电池保护集成电路 | |
JP6308145B2 (ja) |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 |
CN107356874A (zh) | 电池包荷电状态的估算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7064806A (zh) | 一种锂电池容量衰减率计算方法 | |
Lin et al. | Reliability prediction of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test: A semi-parametric approach | |
CN108414942A (zh) | 电池状态推定装置 | |
CN106526487B (zh) | 电池组单元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 |
US20140184233A1 (en) | Method for checking deterioration of battery | |
Li et al. | Robustness of SOC estimation algorithms for EV lithium‐ion batteries against modeling errors and measurement noise | |
CN113821938B (zh) | 一种互感器计量误差状态短期预测方法及装置 | |
Reiter et al. | A holistic approach for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lectrical and thermal loads in lithium-ion battery systems | |
US20140340102A1 (en) | Monitoring Voltage Stability of a Transmission Corridor | |
CN114089255B (zh) | 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稳定性评估方法 | |
Vishnu et al. | Adaptive integral correction-based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strategy for lithium-ion cells | |
Park et al. | Simultaneous diagnosis of cell aging and internal short circuit fault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using average leakage interva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