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及去除塑化剂的食用油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及去除塑化剂的食用油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塑化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粘稠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是邻苯二甲酸酐和醇类物质合成的酯类物质。研究表明,塑化剂其具有毒性,其可引起肝、肾、肺及心脏、生殖等多组织系统的中毒,其中以雄性生殖系统损害最为明显。塑化剂为脂溶性物质,目前食用油中塑化剂含量已经严重超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塑料包装材料:食用油包装材料多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这些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往往添加一些添加剂来增强塑料的性能,最常用的就是塑化剂来增强塑料的柔韧性。塑化剂对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导致生殖系统的紊乱、致癌、致畸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并可通过包装向食用油中发生迁移而污染食用油。目前我国食用油包装大多采用塑料桶,因为塑化剂是脂溶性物质,而塑化剂与塑料本体结构间并不是通过化学键链接,所以食用油易被塑化剂污染。
2、环境污染:环境中色塑化剂主要来源于焚烧塑料垃圾、农用薄膜中塑化剂的挥发等,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大气中均检测出了塑化剂,空气中的塑化剂又可以通过雨水流入土壤中,油料作物通过代谢从土壤、大气及水中吸收塑化剂并随着油料的加工而溶解在油脂中。
3、加工过程的污染:食用油在加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一些塑料设备,接触过程中塑料中的塑化剂会溶入食用油中,食用油被塑化剂污染。在食用油制取和精炼的过程中用到的化学助剂也有可能使食用油被塑化剂污染,如油脂浸出时所用溶剂正己烷,生产正己烷时接触塑料,然后再用其来提取油脂,从而将塑化剂引入食用油中。还有用于脱色的白土和凹凸棒土中可含有塑化剂成分,通过脱色工段使塑化剂溶于食用油中。
鉴于食用油和塑化剂的溶解性能,使用普通的油脂加工工艺很难去除,最近几年,食用油中塑化剂含量超标的新闻屡次被报道,塑化剂难以去除的问题是油脂加工企业的一大技术难点,为此本发明针对食用油中塑化剂问题,发明了一种新工艺,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及去除塑化剂的食用油加工工艺,它解决了一直困扰食用油中塑化剂含量超标的问题,现在油脂市场上,食用油中塑化剂含量高达5000-10000PPM,远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由于塑化剂危害性大,且现有的普通的油脂加工工艺难以去除。本发明抑制反式脂肪酸去除塑化剂的食用油加工工艺,主要在脱色工段后,采用分段式脱酸工艺,使成品油中塑化剂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可以使成品油中塑化剂指标低于国家标准,其中DB≤0.04ppm,DEHP≤0.4ppm,反式脂肪酸上升值<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及去除塑化剂的食用油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脱色后的脱色油泵入析气器,析气器内真空度保持在3.0-5.0Kpa,然后经过1#油泵进入两个袋式过滤器进行过滤,除去油脂中的杂质,为后续加工提供支持,然后将除去杂质的油再通过螺旋板换热器进行三次油油换热,使温度达到160℃-180℃,再经过1#螺旋加热器加热至210℃-230℃;
步骤二、脱酸脱臭:将步骤一中加热后的脱色油进行脱酸脱臭处理,脱色油进入容积式脱酸脱臭塔进行脱酸脱臭处理,在塔内保持油脂温度为210℃-230℃,在塔内高压热蒸汽与油脂直接接触,并保持塔内真空度为1.0-3.0Kpa,以防油脂在塔内氧化酸败,油脂在塔内停留时间为60-80min,使油脂在此条件下游离脂肪酸成分完全除去,以达到脱酸脱臭的目的;
步骤三、一级脱塑:脱酸脱臭后的油脂经过2#油泵泵入2#螺旋板加热器,加热温度为250℃-270℃,进入到一级接触式填料塔进行第一次脱塑处理,一级接触式填料塔采用油以喷淋的形式进入,并与从塔底进入的高压过热蒸汽逆向接触,形成膜状,使油脂中塑化剂成分80%被去除,且油的营养成分最大程度的保留,油脂在此塔内停留时间为20-30min,塔体内部保持真空度1.0-3.0Kpa;
步骤四、二级脱塑:一级脱塑后的油脂经过3#油泵将油脂泵入3#螺旋板加热器,保持温度为260℃-290℃,再进入二级接触式填料塔进行第二次脱塑处理,此塔采用填料式结构,油从上端均匀喷淋而下,高压蒸汽从下端逆向进入塔内,在塔内形成薄膜状态,与油直接接触,从而除去油脂中残存的塑化剂,整个过程中,油脂在塔内停留时间为10-20min,塔内保持真空度1.0-3.0Kpa;
步骤五、脂肪酸和塑化剂捕集处理:容积式脱酸脱臭塔、一级接触式填料塔、二级接触式填料塔三个塔中被脱除的游离脂肪酸和塑化剂气体从塔顶进入脂肪酸喷淋塔,脂肪酸喷淋塔内不断有冷却的液体与进入塔内的气体逆向接触,气体被冷却成液体后一起进入脂肪酸收集罐,经脂肪酸冷却器到脂肪酸泵如此不断循环喷淋、冷却;
步骤六、成品油冷却、过滤:经二级脱塑处理过的成品油经过4#油泵将油泵入螺旋板换热器经油油换热,再经过冷却器进行三次冷却后使成品油温度降至30℃以下,然后再过滤即可制得成品食用油。经过此工艺制取的成品油塑化剂指标低于国家标准,其中DBP≤0.04ppm,DEHP≤0.4ppm,反式脂肪酸上升值<0.5%。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完全采用物理工艺有效去除油脂中的塑化剂,解决了目前困扰国内油脂加工厂成品油塑化剂严重超标的问题。
2、本发明的加工工艺在去除塑化剂的同时,抑制反式脂肪酸的形成,降低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3、本发明抑制反式脂肪酸去除塑化剂的食用油加工工艺,主要在脱色工段后,采用分段式脱酸工艺,使成品油中塑化剂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其中DBP≤0.04ppm,DEHP≤0.4ppm,反式脂肪酸上升值<0.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及去除塑化剂的食用油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脱色后的脱色油泵入析气器,析气器内真空度保持在3.0-5.0Kpa,然后经过1#油泵进入两个袋式过滤器进行过滤,除去油脂中的杂质,为后续加工提供支持,然后将除去杂质的油再通过螺旋板换热器进行三次油油换热,使温度达到180℃,再经过1#螺旋加热器加热至210℃;
步骤二、脱酸脱臭:将步骤一中加热后的脱色油进行脱酸脱臭处理,脱色油进入容积式脱酸脱臭塔进行脱酸脱臭处理,在塔内保持油脂温度为210℃-230℃,在塔内高压热蒸汽与油脂直接接触,并保持塔内真空度为1.0-3.0Kpa,以防油脂在塔内氧化酸败,油脂在塔内停留时间为60-80min,使油脂在此条件下游离脂肪酸成分完全除去,以达到脱酸脱臭的目的;
步骤三、一级脱塑:脱酸脱臭后的油脂经过2#油泵泵入2#螺旋板加热器,加热温度为250℃-270℃,进入到一级接触式填料塔进行第一次脱塑处理,一级接触式填料塔采用油以喷淋的形式进入,并与从塔底进入的高压过热蒸汽逆向接触,形成膜状,使油脂中塑化剂成分80%被去除,且油的营养成分最大程度的保留,油脂在此塔内停留时间为20-30min,塔体内部保持真空度1.0-3.0Kpa;
步骤四、二级脱塑:一级脱塑后的油脂经过3#油泵将油脂泵入3#螺旋板加热器,保持温度为260℃-290℃,再进入二级接触式填料塔进行第二次脱塑处理,此塔采用填料式结构,油从上端均匀喷淋而下,高压蒸汽从下端逆向进入塔内,在塔内形成薄膜状态,与油直接接触,从而除去油脂中残存的塑化剂,整个过程中,油脂在塔内停留时间为10-20min,塔内保持真空度1.0-3.0Kpa;
步骤五、脂肪酸和塑化剂捕集处理:三个塔中被脱除的游离脂肪酸和塑化剂气体从塔顶进入脂肪酸喷淋塔,脂肪酸喷淋塔内不断有冷却的液体与进入塔内的气体逆向接触,气体被冷却成液体后一起进入脂肪酸收集罐,经脂肪酸冷却器到脂肪酸泵如此不断循环喷淋、冷却;
步骤六、成品油冷却:经二级脱塑处理过的成品油经过4#油泵将油泵入螺旋板换热器经油油换热,再经过冷却器进行三次冷却后使成品油温度降至30℃以下,然后再过滤即可制得成品食用油,经过此工艺制取的成品油塑化剂指标低于国家标准,其中DBP≤0.04ppm,DEHP≤0.4ppm,反式脂肪酸上升值<0.5%。
通过本发明的加工工艺制备过程中不同真空度的数据如表1:
表1
通过本发明的加工工艺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的数据如表2:
表2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