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1689A -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1689A
CN105901689A CN201610192701.9A CN201610192701A CN105901689A CN 105901689 A CN105901689 A CN 105901689A CN 201610192701 A CN201610192701 A CN 201610192701A CN 105901689 A CN105901689 A CN 105901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ic acid
health
acid bacteria
herba
alt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27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1927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016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01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16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2Juglandaceae (Walnut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57Birds; Materials from birds, e.g. eggs, feathers, egg white, egg yolk or endothelium corneum gigeriae gall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4Lactic acid bacteria, e.g. enterococci, pediococci, lactococci, streptococci or leuconosto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8Orchidaceae (Orchid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8Orchidaceae (Orchid family)
    • A61K36/8984Dendrob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Abstract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它由以下原料重量组份组成:青钱柳10~25份、一枝黄花1~10份、钗子股1~8份、石斛1~12份、乳酸菌适量、鸡蛋1~10个、米醋1500~3000克、冰糖150~200克、瓦制坛一个。该发酵酿制养生的保健液是调节人体体液酸碱平衡及肠胃内益生菌平衡的最佳食品,具有开胃生津止渴、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由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米醋、鸡蛋、乳酸菌经沉泡发酵酿制而成具有开胃生津止渴、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依据相关资料显示,国人的体内重金属含量偏高比其它国的含量高;铅含量高44%,镉含量高60%,汞含量高63%与美国对比;汞含量更是高出660%,这可能与我国的饮食习惯有关。国人在饮食习惯上确实有着独特的‘标志’,如喜欢吃海鲜,鸡脚、鸭脖和动物内脏,不吃有机蔬菜等,这些都是容易造成体内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原因。有关专家指出因环境污染和水域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重金属会聚集在鱼体内的内脏和头部;而家禽吃3饲料后,也靠内脏来代谢,一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沉积在内脏里;由于汽车的增多产生的尾气、工业废气的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人吸入后是容易造成体内体内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原因。摄入过多重金属会使人身体形成酸性环境,导致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在饮食中适当加些米醋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米醋富含氨基酸和有机酸,可促进糖代谢、消除疲劳,降低胆固醇。醋是当今分解人体内重金属的有效成份,由于醋的口味过重及浓度较高,对一般人特别是肠道疾病患者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利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研制新一代醋饮品代替原醋在日常中食用,有效分解人体内重金属,保障人的身体健康。
青钱柳
参考资料出处:1.青钱柳.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2013-12-12[引用日期2013-12-12];2.多用途植物青钱柳.安徽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引用日期2014-04-17];3.青钱柳叶.中国医药网[引用日期2014-04-17];4.茶花的繁殖技术.崇义林业[引用日期2014-04-17]。
青钱柳,(拉丁文名:Cyclocaryapaliurus.)别名:摇钱树、麻柳,青钱李、山麻柳、山化树。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我国南方多省均有发现,多以零星分布。青钱柳乃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青钱柳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医学界的第三棵树。人们知道,医学界的第一棵树——柳树,产生了阿司匹林,消炎杀菌、抗血栓,揭开了人类健康史的第一次变革。继心脑血管、癌症、肿瘤之后,高血糖现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这时人们发现了青钱柳,并将其芽叶炮制成青钱柳茶。
中文学名青钱柳拉丁学名Cyclocarya paliurus别称摇钱树、麻柳,青钱李、山麻柳、山化树。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胡桃目科胡桃科属青钱柳属种青钱柳分布区域产于两湖、两广、云贵川、闽浙台、苏皖等。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0-30米;树皮灰色;枝条黑褐色,具灰黄色皮孔。芽密被锈褐色盾状着生的腺体。奇数羽状复叶长约20厘米(有时达25厘米以上),具7-9(稀5或11)小叶;叶轴密被短毛或有时脱落而成近于无毛;叶柄长约3-5厘米,密被短柔毛或逐渐脱落而无毛;小叶纸质;杞侧生小叶近于对生或互生,具0.5-2毫米长的密被短柔毛的小叶柄,长椭圆状卵形至阔披针形,长约5-14厘米,宽约2-6厘米,基部歪斜,阔楔形至近圆形,顶端钝或急尖、稀渐尖;顶生小叶具长约1厘米的小叶柄,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约5-12厘米,宽约4-6厘米,基部楔形,顶端钝或急尖;叶缘具锐锯齿,侧脉10-16对,上面被有腺体,仅沿中脉及侧脉有短柔毛,下面网脉显明凸起,被有灰色细小鳞片及盾状着生的黄色腺体,沿中脉和侧脉生短柔毛,侧脉腋内具簇毛。雄性葇荑花序长7-18厘米,3条或稀2-4条成一束生于长约3-5毫米的总梗上,总梗自1年生枝条的叶痕腋内生出;花序轴密被短柔毛及盾状着生的腺体。雄花具长约1毫米的花梗。雌性葇荑花序单独顶生,花序轴常密被短柔毛,老时毛常脱落而成无毛,在其下端不生雌花的部分常有1长约1厘米的被锈褐色毛的鳞片。果序轴长25-30厘米,无毛或被柔毛。果实扁球形,径约7毫米,果梗长约1-3毫米,密被短柔毛,果实中部围有水平方向的径达2.5-6厘米的革质圆盘状翅,顶端具4枚宿存的花被片及花柱,果实及果翅全部被有腺体,在基部及宿存的花柱上则被稀疏的短柔毛。花期4-5月,果期7-9月。
常生长在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湿润的森林中;喜光,幼苗稍耐阴;要求深厚;喜风化岩湿润土质;耐旱;萌芽力强;生长中速。
青钱柳产于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云南东南部。
主要价值
青钱柳属落叶速生乔木,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美丽多姿,其果实像一串串的铜钱,从10月至第二年5月挂在树上,迎风摇曳,别具一格,颇具观赏性,可作为园林绿化观赏树种和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庭院观赏价值。
青钱柳木材轻软,有光泽,纹理交错,结构略细,加工容易,胶粘性和油漆性能好,是青钱柳家具良材;树皮含鞣质及纤维,为橡胶及造纸原料树皮含鞣质,可提制栲胶,亦可做纤维原料。树皮鞣质,可提制栲胶,亦可做纤维原料;木材细致,可作家具及工业用材。
药用价值,功能主治:树皮、叶:清热消肿,止痛。用于顽癣。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记载,青钱柳叶具清热消渴解毒之效。
《全国中草药名鉴》记载:青钱柳树皮、叶、根有杀虫止痒,消炎止痛祛风之功效。中医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因其有药理作用能明显降低血糖、减脂肪和尿糖。
化学成分:医学研究发现,青钱柳芽叶含有一条神奇的原生态降糖因子链,主要由两大原生态营养成分组成:无机营养成分跟有机营养成分,能够有效全面的调节人体糖代谢。
性状鉴别:小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宽披针形,长5-14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边缘有锯齿,上面灰绿色,下面黄绿色或褐色,有盾状腺体,革质。气清香,味淡。以叶多、色绿、气清香者为佳。
《*辞典》:一枝黄花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别名】野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千根癀(《闽南民间草药》),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泉州本草》),莶子草、小白龙须、黄花马兰、大败毒、红柴胡(《湖南药物末》),黄花仔、红胶苦莱(《闽东本草》)、一枝香、大叶七星剑(《广东中药》),蛇头王(《上海常用中草药》),金锁匙、满山黄、黄花儿(《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黄柴胡(四川)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夏、秋间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80厘米。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微有茸毛。叶互生;卵形至矩圆形,长1~5厘米,阔0.2~2.5厘米,下部叶具柄,有极小的锯齿,上部叶较小而狭,近于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近光滑无毛。圆锥花序,由腋生的总状花序再聚集而成;头状花序小,直径5~8毫米,单生或2~4聚生于腋生的短花序柄上;总苞片狭而尖,具干膜质边缘,长2~5毫米,大小不等,数列呈覆瓦状排列;花托秃裸;外围的舌状花黄色,雌性,约8枚;中央筒状花,两性,花冠5裂,花药聚合,基部钝。瘦果近圆柱形,秃净或有柔毛.花期10月。果期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林缘。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性味】辛苦,凉。【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胆经.【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黄疸.百日咳,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痈肿发背,鹅掌风。
《中华本草》:钗子股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金钗股,生岭南山谷.根如细辛,三、四十茎,岭南人用之。
2.《海药本草》:钗子股,谨按陈氏云:生岭南及南海诸山,每茎三十根,状似细辛。忠、万州者佳。草茎功力相似,以水煎服。缘岭南多毒,家家贮之。
【拼音名】Chā i Zǐ Gǔ【英文名】Morse Luisia,Root or herb of Morse Luisia。
【别名】金钗股、三十根、松寄生、虫寄生、金环草、大羊角、老鼠尾、肖羊耳兰、圆柱兰、石珊瑚、石鹿角、龙须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钗子股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isia morsei Rolfe Forbes et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钗子股,附生草本植物,高15-30cm.须根发达,粗壮.茎丛生,坚硬,圆柱形,粗约5mm.叶互生,排城2列;叶片圆柱形,肉质,长6-13cm,粗3-4mm,基部具筒状革质鞘.总状花序腋生,长1-1.5cm,具2-4朵花,小苞片宽卵形,覆瓦状排列.花绿色带暗紫红色;萼片和花瓣长圆形,近相等,长约6mm,宽约3mm;唇瓣在中部缢缩面分为前、后唇,才者均近三角状半圆形,前唇先端微凹,上面具乳突.蒴果棒状纺缍形.花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200m的林中树上。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性凉;小毒。【归经】肺;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疟疾;痈疽;咽喉肿痛;风湿痹痛;水肿;白浊;白带过多;跌打损伤;药物或食物中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者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斛
【拼音名】Shí Hú。【英文名】HERBA DENDROBII。【别名】吊兰[四川]。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endrobiumchrysanthumWall.、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 Lindl.或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耳环石斛”。
【性状】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鉴别】本品横切面:环草石斛、黄草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近似,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3~4圈。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缘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炮制】干品除去残根,洗净,切段,干燥。【性味】甘,微寒。【归经】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用法用量】6~12g,鲜品15~30g。入复方宜先煎,单用可久煎。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石斛
【出处】《本经》。【拼音名】Shí Hú。【别名】林兰、禁生(《本经》),杜兰、石蓫(《别录》),金钗花、千年润(《纲目》),黄草(《药物出产辨》),吊兰花(《中国药植志》)。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丛生,直立,直径1~1.3厘米,黄绿色,多节,节间长2.5~3.5厘米。叶无柄,近革质,常3~5片生于茎的上端;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钝,有偏斜状的凹缺,叶脉平行,通常9条,叶鞘紧抱于节间,长1.5~2.7厘米。总状花序自茎节生出,通常具花2~3朵;苞片膜质,小,卵形;花甚大,下垂,直径6~8厘米;花萼及花瓣白色,末端呈淡红色;萼片3,中萼片离生,两侧萼片斜生于蕊柱足上,几相等,长圆形,长3.5~4.5厘米,宽1.2~1.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形;花瓣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与萼片几等长,宽2.1~2.5厘米,唇瓣生于蕊柱足的前方,近圆卵形,长4~4.5厘米,宽3~3.5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有短爪,下半部向上反卷包围蕊柱,两面被茸毛,近基部的中央有一块深紫色的斑点;合蕊柱高6~7毫米,连足部长约12毫米;雄蕊呈圆锥状,花药2室,长约3毫米,花粉块4,蜡质.蒴果.花期5~6月.附生于高山岩石或森林中的树干上.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台湾等地.此外,各地尚有栽培。
【化学成份】金钗石斛含石斛碱、石斛胺、石斛次碱、石斛星碱、石斛因碱、6-羟石斛星碱,尚含粘液质、淀粉。细茎石斛含石斛碱、石斛胺及N-甲基石斛碱(季铵盐)。罗河石斛含石斛宁碱。
【炮制】干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约至八成透,焖润,除去残根及黑枝,切段,撞去薄膜,晒干。鲜石斛:临用时剪下,搓去膜质叶鞘,洗净,剪段。
【性味】甘淡微咸,寒.【归经】入胃、肺,肾经。【功能主治】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须久煎),2~4钱(鲜者0.5~1两)熬膏或入丸、散。
【贮藏】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
乳酸菌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为原核生物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它们不仅是研究分类、生化、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想材料,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工业、农牧业、食品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应用价值也极高.此外,这类菌中有些细菌又是人畜的致病菌,因此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这是一群相当庞杂的细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目前已被国内外生物学家所证实,肠内乳酸菌与健康长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中文学名乳酸菌界细菌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纲芽孢杆菌纲Bacilli目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科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工业用途
乳酸菌也广泛存在于畜、禽肠道、许多食品、物料及少数临床样品中。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营养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能够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和腐败产物的产生,制造营养物质,刺激组织发育,从而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突然的应急反应等产生作用。由此可见,乳酸菌的生理功能与机体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可以说,如果乳酸菌停止生长,人和动物就很难健康生存。也正因为如此,乳酸菌被广泛用于轻工业、食品、医药及饲料工业等许多行业上.
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乳酸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益生菌能够帮助消化,有助人体肠脏的健康,因此常被视为健康食品,添加在酸奶之内.在人体肠道内栖息着数百种的细菌,乳酸菌其数量超过百万亿个.其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叫益生菌,以双歧杆菌、屎肠球菌等为代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叫有害菌,以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等为代表.益生菌是一个庞大的菌群,有害菌也是一个不小的菌群,当益生菌占优势时(占总数的80%以上),人体则保持健康状态,否则处于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长期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有益菌,它们数量的多和少,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寿命长短,科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证明,乳酸菌对人的健康与长寿非常重要.而人体肠道内乳酸菌拥有的数量,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会逐渐减少,当人到老年或生病时,乳酸菌数量可能下降100至1000倍,直到老年人临终完全消失.在平时,健康人比病人多50倍,长寿老人比普通老人多60倍.因此,人体内乳酸菌数量的实际状况,已经成为检验人们是否健康长寿的重要指标.由于广谱和强力的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使人体肠道内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菌遭受到严重破坏,抵抗力逐步下降,导致疾病越治越多,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所以,有意增加人体肠道内乳酸菌的数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国际上公认的乳酸菌,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菌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肠内益生菌,人体肠道内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数量越多越好.也完全符合诺贝尔得奖者生物学家梅契尼柯夫“长寿学说”里所得出的结论,乳酸菌=益生菌=长寿菌.人类面对抗生素的日渐无能为力的现状,正在不断寻求新的更加有效的生物抗菌产品,世界发达国家首先认识并开创了以使用乳酸菌为代表的免疫疗法革命。瑞典科学家研究发布的结果是,治疗胃和大肠炎症时直接喝乳酸菌比用抗生素更好,危险性几乎为零.而在日本,乳酸菌制品已占日本乳制品市场的85%以上,二十年来日本青年平均身高增加15厘米,人口平均寿命达85岁,居世界第一位.这都是乳酸菌制品所带来的直接健康功效。
生理功能
1.防治有些人种普遍患有的乳糖不耐症(喝鲜奶时出现的腹胀、腹泻等症状)。
2.促进蛋白质、单糖及钙、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产生维生素B族等大量有益物质。
3.增加肠道有益菌群,改善人体胃肠道功能,恢复人体肠道内菌群平衡,形成抗菌生物屏障,维护人体健康。
4.抑制腐败菌的繁殖,消解腐败菌产生的毒素,清除肠道垃圾。
5.抑制胆固醇吸收,降血脂、降血压作用。
6.免疫调节作用,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7.抗肿瘤、预防癌症作用。
8.提高SOD酶活力,消除人体自由基,具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
9.有效预防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细菌感染。
10.控制人体内毒素水平,保护肝脏并增强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少数为异型发酵,如肠膜状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是制药工业上生产右旋糖酐(即代血浆)的重要菌种,但也是制糖工业的一种害菌,常使糖汁发粘稠而无法加工。乳酸杆菌族,菌体杆状,单个或成链,有时成丝状、产生假分枝。根据其利用葡萄糖后的产物不同,分为同型发酵群和异型发酵群。多数种可发酵乳糖,而不利用乳酸,发酵后可将pH下降至6.0以下。
本族中以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最为重要,大多是工业上尤其是食品工业上的常用菌种.存在于乳制品,发酵植物食品如泡菜、酸菜,青贮饲料,及人的肠道尤其是乳儿肠道中.工业生产乳酸常用高温发酵菌.例如德氏乳酸杆菌(L.delbrueckii),最适生长温度为45℃,此菌在乳酸制造和乳酸钙制造工业上广泛应用。
类型
乳酸菌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源乳酸菌,一类是植物源乳酸菌。因为动物源取自动物,因菌种常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其生物功效也较不稳定,且在大量食用时,很容易导致人体动物蛋白过敏,即排斥反应。而植物源乳酸菌,因为取自植物易被人体认可,不论摄取多大的量,人体不会产生异体蛋白排斥反应,且植物源乳酸菌比动物源者更具有活力,能比动物源多8倍的数量到达人体小肠内定植,从而发挥其强大而稳定的生物功效。
其实普通的乳酸菌,活力极弱,它们只能在相对受限制的环境中存活,一但脱离这些环境,其自身也会遭到灭亡。只有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乳酸菌才能到达肠道。进入肠内的乳酸菌,必须具备数量多、活力强,才能发挥其生物功效。如何研制出高浓度且活力强的乳酸菌,成为了当今微生学家们追求的梦想。
研究历史
乳酸菌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远在古代,人类就在食品酿造与加工上不自觉地应用了乳酸菌.公元前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就有“酸奶”的记载.但人类能够科学地研究并利用乳酸菌却始于19世纪中叶,法国巴斯德在研究酒变酸的原因时首先发现了它。在这之后,英国Lister、俄国kem和法国Tissier分别于1857年、1882年和1899年先后发现了乳链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近些年来,由于确认了乳酸菌尤其是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各种乳酸菌发酵制品由此风靡全世界。传统的乳酸菌发酵制品有保加利亚酸奶、累本(Leben)、达喜(Dahi)、开菲尔(Kefir)奶酒和马奶酒等.随着现代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天然的或经筛选的乳酸菌来发酵生产,已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发酵乳制品如酸牛奶、发酵酸奶油、酸性酪乳、干酪、酸性稀奶油、双歧杆菌乳、嗜酸菌乳、酸牛奶酒和活性乳酸菌饮料等等。
早在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柯夫
(Mechnikoff,1845-1916)在他的“长寿学说”里已明确指出,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岛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这些乳酸菌能够定植在人体内,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由于肠道内有害菌产生的毒素对整个机体的毒害,这是保加利亚地区居民长寿的重要原因.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寿学说”为人类利用乳酸菌生产健康食品开创了新纪元.今天,利用乳酸菌生产的健康食品已经一跃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健康食品。
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在使用乳酸菌.到目前为止,人类日常食用的泡菜、酸奶、酱油、豆豉(纳豆菌)等,都是应用乳酸菌这种原始而简单的随机天然发酵的代谢产物。
有益菌已经开始逐渐流行,大多数家长都会为儿童补充有益菌。例如在宝宝每天要冲饮的奶粉(牛奶)中添加一些益生菌,不仅能够扼制肠内有害菌群的产生,还能为肠内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健康肠道。含有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的,对乳糖分解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帮助孩子对牛奶或奶粉的消化,吸收。有益菌能够促进奶粉,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它含有必需营养素代谢以及生长发育所必要的维他命B1,B2,B6,能够帮助孩子良好的成长发育。
在发酵型乳酸菌奶饮品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欧美国家,发酵型乳酸菌奶饮料在乳制品市场的比例高达80%。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乳酸菌市场发展迅猛,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中国的乳酸菌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正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中国乳酸菌奶饮品的年总产量已突破100万吨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增长,国内乳品企业也开始发力乳酸菌产品市场,未来五年将是中国乳酸菌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期。
作用机理
乳酸菌在动物体内能发挥许多的生理功能。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特殊酶系、酸菌素等物质具有特殊生理功能(郑坚,2002),可刺激组织发育,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等产生作用。
1.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生长乳酸菌如果能在体内正常发挥代谢活性,就能直接为宿主提供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K等),还可提高矿物元素的生物活性,进而达到为宿主提供必需营养物质、增强动物的营养代谢、直接促其生长的作用。Dalmin等(2001)研究报道乳酸菌可以改良水质,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生长速率和健康状况。Hamad(1979)试验证明,小麦、稻米等谷物用乳酸菌发酵后,营养价值大大提高。此外,乳酸菌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肠道环境偏酸性,而一般消化酶的最适PH值为偏酸性(淀粉酶6.5、糖化酶4.4),这样就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何机峻的产生还可加强肠道的蠕动和分泌,也可促进消化吸收养分(张力等,2000)。
2.改善胃肠道功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动物的整个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都寄生有大量微生物。就其作用而言,可分乃三类:
①共生性类型,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在生态平衡时,它们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合成、消化吸收、生物拮抗和免疫等功能对宿主有利。
②致病性类型,正常情况下数量少,寄生于正常部位,不至于使宿主发病。若失控,则会导致宿主的不良反应。
③中间性类型,即同时具有生理和致病两种作用。微生物群的平衡,对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而乳酸菌就能够调节这种微生态平衡,保障宿主正常生理状态。乳酸菌是肠道常在菌(常生菌),畜禽服用乳酸菌后,可以改变肠道内环境,抑制有害菌繁殖,调整胃肠道菌群平衡。乳酸菌通过粘附素与肠粘膜细胞紧密结合,在肠粘膜表面定植占位,成为生理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达到恢复宿主抵抗力,修复肠道菌群屏障、治愈肠道疾病的作用。如果这个屏障遭到抗生素或其他因素的破坏,宿土丧失了对外来菌抵抗力,会使具有耐药性的肠内菌异常增殖而取代优势菌的位置,造成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失调。
3.改善免疫能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一方面能明显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能在肠道定植,相当于天然自动免疫。它们还能刺激腹膜巨噬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抗体及促进细胞免疫等,所以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Pergidon等(1988)报道,口服乳酸菌后,对巨璇细胞的半乳糖甙酶活性、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等具有显著的激活和促进作用。当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细胞被乳酸菌激活,增强了机体对异物产生抗体的作用。Chndra(1984)认为,乳酸菌之所以具有有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作用,是由于菌体通过淋巴结、粘膜刺激淋巴细胞接受刺激的淋巴细胞再通过肠系膜淋巴结(MIN)循环到血流中,并分布全身,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笞。
4.抗菌作用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可用于防治腹泻、下痢、肠炎、便秘和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多种疾病以及皮肤炎症(赵红霞,2003)。其抗菌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能显著降低环境pH值和Eh(氧化还原电位)值,使肠内处于酸性环境,对于致病菌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弯曲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拮抗作用;②产生的过氧化氢能够激活牛乳中的“过氧化氢酶-硫氰酸”系统,抑制和杀灭革兰氏阴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细菌如假单胞菌属、大肠杆菌类和沙门氏菌属等;③产生类似细菌素的细小
蛋白质或肽类(抗菌肽),如各种乳酸杆菌素和双歧菌素,对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阔以及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有拮抗作用。另外,双歧杆菌等还可将结合的胆酸分解为游离的肌酸,后者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比前者更强。
工业生产乳酸常用高温发酵菌。例如德氏乳酸杆(L.delbrueckii),最适生长温度为45℃,此菌在乳酸制造(如制造陈醋,酸奶等)和乳酸钙制造工业上广泛应用。
米醋的功效与作用
2013-8-2713:21:00中国食品科技网
米醋:是一种用粮食制造的产品,它的历史悠久,是一种非常好的调味品。它含少量醋酸,色泽玫瑰红色而透明,香气纯正,酸味醇和,略带甜味,适用于蘸食或炒菜。研究表明常吃米醋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主要功效
醋中所含的丰富有机酸,可以促进人体内糖的代谢并使肌肉中的疲劳物质乳酸和丙酮等被分解从而消除疲劳。
中医食疗:
1.调味作用:增加菜肴的鲜、甜、香等味道、有破坏抗坏血酸酶的作用,可保护食品中的维生素C不受减少和破坏。可在在烹制食品过程中加点醋。
2.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3.抑菌和杀菌作用:可杀灭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等致病菌。可把食醋放时容器内,在火炉上加热熏屋内。
4.缓解蛔虫病:吃醋可缓解蛔虫病带来的胃肠绞痛,肾虚及急性肾炎。
5.消除疲劳:醋中所含的丰富有机酸可以促进人体内糖的代谢并使肌肉中的疲劳物质乳酸和丙酮等被分解从而消除疲劳。
6.软化血管:醋有软化血管,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扩张血管,有利于降低血压,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减肥:醋可使人体内过多的脂肪转化为体能消耗,并促使人体糖和蛋白质的代谢。
8.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能增强肝脏机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9.解酒:醋在酒作用生成乙酸乙脂,因而减少胃肠道和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而起到有醒酒的作用。
10.解毒:民间验方常用醋治疗腮腺炎、体癣、灰指甲、肠道蛔虫、毒虫叮咬等都有一定效果。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渴求返蹼归真的天然、养生、健康、益寿延年的需求,利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制作成的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代替原醋在日常中食用,有效分解人体内重金属,调节人体体液酸碱平衡及肠胃内益生菌平衡的,具有开胃生津止渴、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它由以下原料重量组份组成:青钱柳10~25份、一枝黄花1~10份、钗子股1~8份、石斛1~12份、乳酸菌适量、鸡蛋1~10个、米醋1500~3000克、冰糖150~200克、瓦制坛一个。
该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干燥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新鲜土鸡蛋一个、瓦制坛一个、乳酸菌适量备用;
2.将挑选好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用清水洗净并凉干;
3.将凉干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乳酸菌分别放入打粉机内粉碎成粉末;
4.将粉末倒入盘内(或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成粉团,粉团以能滚制成丸为准;
5.把粉团放入制丸机内或用手滚制成每个2~3厘米左右的合成丸放入竹筛内晾干备用;
6.选新鲜土鸡蛋、瓦制坛一个、米醋备用;
7.把鸡蛋、合成丸放入坛内,把米醋倒入用纱纸盖住坛口盖上坛盖盖紧;
8.用石灰和泥土粉末加水搅拌均匀成泥巴浆团;
9.用泥巴浆团把坛口密封;
10.在地下挖一米左右的坑把坛放入后再回填泥土填埋压实;
11.三个月左右挖出,打开坛盖把三分之二有益生菌饱和保健液倒出;
12.把冰糖放入加凉开水或矿泉水至坛满,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完全溶化后搅拌均匀即制作成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
13生生不息方法:把瓦制坛内三分之二的有益生菌饱和保健液倒出,放入冰糖加满水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溶化摇匀即制作成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饮用剩四分之一时,再加冰糖加满水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溶化摇匀再倒之,饮用再剩下四分之一时,再加冰糖加满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每天必倒饮用剩四分之一,再加冰糖加满水养之。
14.工业化生产,把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灌入包装内,经过高温灭菌消毒即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是调节人体体液酸碱平衡的最佳食品。
2.能消除人体疲劳。因为人体经过激烈的体育运动之后,身体会感到十分疲劳,此时化验血液中的PH值,可以下降到5.8左右,证明有乳酸存在,此时食用醋饮品是最恰当的,因为当人体摄入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中的有机酸后,就能促进焦性葡萄糖酸生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减少体内的乳酸,从而消除了疲劳。
3.养生保健液中的氨基酸和挥发性物质,能刺激大脑中枢,提高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氨基酸、有机酸和糖份等营养物质,又有提高肝功能、解毒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减少肝脏疾病的发生。氨基酸还可使人体过多的脂肪转变为体能消耗,可使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顺利进行,有减肥作用。氨基酸、有机酸、甘油和醛类等化合物,还对皮肤有柔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并能杀死皮肤上的一些细菌,有护肤美容作用。
4.能抑制和降低人体衰老过程中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老年斑,延缓衰老。
5.有利尿作用,能防止尿潴留,便秘和各种结石疾病。也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的积累和降低尿糖含量,能防止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6.饮用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能杀死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还能维持肠道酸性,调节人体体液酸碱平衡及肠胃内益生菌平衡达到去除有害病菌的效果。
7.经常饮用具有开胃生津止渴、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作用。
8.挖掘和传承民族传统医学文化遗产,造福后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它由以下原料重量组份组成:青钱柳10份、一枝黄花3份、钗子股4份、石斛6份、乳酸菌适量、鸡蛋一个、米醋1500克、冰糖200克、2000克装量瓦制坛一个备用。
该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干燥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新鲜土鸡蛋一个、瓦制坛一个、乳酸菌适量备用;
2.将挑选好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用清水洗净并凉干;
3.将凉干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乳酸菌分别放入100~120目的打粉机粉碎成粉末;
4.将粉末倒入盘内(或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成粉团;
5.把粉团放入制丸机内或用手滚制成每个2~3厘米左右的合成丸放入竹筛内晾干备用;
6.选新鲜土鸡蛋一枚、2000克装量的瓦制坛一个、米醋1500克备用;
7.把鸡蛋、合成丸放入坛内,把米醋倒入用纱纸盖住坛口盖上坛盖盖紧;
8.用石灰和泥土粉末加水搅拌均匀成泥巴浆团;
9.用泥巴浆团把坛口密封;
10.在地里挖一米左右的坑把坛放入后再回填泥土填埋压实;
11.三个月左右挖出,打开坛盖把三分之二有益生菌饱和保健液倒出;
12.把冰糖放入(可视人口味甜度加量)凉开水或矿泉水至坛满,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完全溶化后搅拌均匀即制作成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
13.工业化生产,把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灌入瓶子内,经过高温灭菌消毒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它由以下原料重量组份组成:青钱柳25份、一枝黄花10份、钗子股8份、石斛12份、乳酸菌适量、鸡蛋一个、米醋1500克、冰糖150克、瓦制坛一个。
该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干燥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新鲜土鸡蛋一个、瓦制坛一个、乳酸菌适量备用;
2.将挑选好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用清水洗净并凉干;
3.将凉干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乳酸菌分别放入100~120目的打粉机粉碎成粉末;
4.将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的粉末倒入盘内(或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成粉团;
5.把粉团放入制丸机内或用手滚制成每个2~3厘米左右的合成丸放入竹筛内晾干;
6.选新鲜土鸡蛋数枚、2000克装量的瓦制坛一个、米醋1500克;
7.把鸡蛋、合成丸放入坛内,把米醋倒入用纱纸盖住坛口盖上坛盖盖紧;
8.用石灰和泥土粉末加水搅拌均匀成泥巴浆团;
9.用泥巴浆团把坛口密封;
10.把坛放入挖好的地窖内存放;
11.三个月左右拿出,打开坛盖把三分之二有益生菌饱和保健液倒出;
12.把150~200克冰糖放入(可视人口味甜度加量)加凉开水或矿泉水至坛满,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完全溶化后搅拌均匀即制作成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
13.工业化生产,把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灌入瓶子内,经过高温灭菌消毒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它由以下原料重量组份组成:青钱柳20份、一枝黄花5份、钗子股3份、石斛6份、乳酸菌适量、鸡蛋数枚、米醋适量、冰糖适量、玻璃坛一个。
该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干燥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新鲜土鸡蛋一个、玻璃坛一个、乳酸菌适量、冰糖视量而定备用;
2.将挑选好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用清水洗净并凉干;
3.将凉干的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乳酸菌分别放入100~120目的打粉机粉碎;
4.将青钱柳、一枝黄花、钗子股、石斛的粉末倒入盘内(或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均匀成粉团;
5.把粉团放入制丸机内或用手滚制成每个2~3厘米左右的合成丸放入竹筛内晾干;
6.选新鲜土鸡蛋数枚、玻璃坛一个、米醋以玻璃坛称量备用;
7.把鸡蛋、合成丸放入坛内,把米醋倒入用纱纸盖住坛口盖上坛盖盖紧;
8.塑料薄漠把坛口包住用绳子绑住密封;
9.把坛口已密封好的玻璃坛放入山岩洞内存放
10.三个月左右拿出,打开坛盖把三分之二有益生菌饱和保健液倒出;
11.把冰糖放入加凉开水或矿泉水至坛满,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完全溶化后搅拌均匀即制作成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
12.工业化生产,把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灌入软包装内,经过高温灭菌消毒即可。
生生不息方法:把瓦制坛内三分之二的保健液倒出,放入冰糖加满水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溶化摇匀即制作成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饮用剩四分之一时,再加冰糖加满水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溶化摇匀再倒之,饮用再剩下四分之一时,再加冰糖加满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每天必倒饮用剩四分之一,再加冰糖加满水养之。
实施例4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它由以下原料重量组份组成:鸡蛋1枚、米醋适量、冰糖适量、瓦制坛一个。
该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新鲜土鸡蛋一个、瓦制坛一个、冰糖视量而定备用;
2.把鸡蛋放入坛内,把米醋倒入用纱纸盖住坛口盖上坛盖盖紧;
3.塑料薄漠把坛口包住用绳子绑住密封;
4.把坛口已密封好的玻璃坛放入山岩洞内存放
5.三个月左右拿出,打开坛盖把三分之二有益生菌饱和保健液倒出;
6.把冰糖放入加凉开水或矿泉水至坛满,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完全溶化后搅拌均匀即制作成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
7.工业化生产,把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灌入软包装内,经过高温灭菌消毒即可。
生生不息方法:把瓦制坛内三分之二的保健液倒出,放入冰糖加满水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溶化摇匀即制作成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饮用剩四分之一时,再加冰糖加满水盖好坛盖养之,待冰糖溶化摇匀再倒之,饮用再剩下四分之一时,再加冰糖加满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每天必倒饮用剩四分之一,再加冰糖加满水养之。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描述的例子。

Claims (1)

1.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它由以下原料重量组份组成:青钱柳10~25份、一枝黄花1~10份、钗子股1~8份、石斛1~12份、乳酸菌适量、鸡蛋1~10个、米醋1500~3000克、冰糖150~200克、瓦制坛一个。
CN201610192701.9A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59016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701.9A CN105901689A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701.9A CN105901689A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1689A true CN105901689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4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2701.9A Pending CN105901689A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016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7572A (zh) * 2016-12-06 2017-02-08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青钱柳叶或其提取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缓解胃热证的保健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9658A (zh) * 2012-04-23 2012-09-19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植物酵素食品的制备方法
CN102978099A (zh) * 2012-12-03 2013-03-20 晓健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牛蒡红果醋的酿造方法
CN103385488A (zh) * 2013-07-30 2013-11-13 李加义 一种药膳鸡蛋
KR20140100230A (ko) * 2013-02-06 2014-08-14 한국식품연구원 발효 생강 식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341601A (zh) * 2015-11-09 2016-02-24 刘世文 一种桔梗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9658A (zh) * 2012-04-23 2012-09-19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植物酵素食品的制备方法
CN102978099A (zh) * 2012-12-03 2013-03-20 晓健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牛蒡红果醋的酿造方法
KR20140100230A (ko) * 2013-02-06 2014-08-14 한국식품연구원 발효 생강 식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385488A (zh) * 2013-07-30 2013-11-13 李加义 一种药膳鸡蛋
CN105341601A (zh) * 2015-11-09 2016-02-24 刘世文 一种桔梗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玺: "《风味小食品制作技术》", 30 April 2000,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冰: "《健康美味醋》", 31 May 200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豪放: "醋蛋乳酸菌调节人体机能", 《科学与文化》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7572A (zh) * 2016-12-06 2017-02-08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青钱柳叶或其提取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缓解胃热证的保健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6784A (zh) 一种开胃芒果酵素醋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040392A (ko) 스테비아 음료원액제조방법
CN106360646A (zh) 芝麻油辣椒酱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97411B1 (ko) 가시오가피가 함유된 된장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593925A (zh) 一种黑豆黑木耳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79016B1 (ko) 한방 개량간장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한방 개량간장 조성물
CN106235318A (zh) 以金银花、姜黄为主要原料制备酵素的方法
CN105901689A (zh) 一种发酵酿制养生保健液及制造方法
KR102475667B1 (ko) 유산균을 포함하는 스트레스 완화, 수면 장애 개선 및 숙면 유지용 조성물
KR20090016538A (ko) 한방 개량된장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한방 개량된장 조성물
KR20050081096A (ko) 손바닥 선인장 열매 발효분말 및 발효유의 제조방법
KR100552144B1 (ko) 식물 복발효 효소액 및 이를 사용한 기능성 음료
CN108347978A (zh) 乳酸菌发酵全大蒜制备方法
KR101491732B1 (ko) 홍시를 이용한 아이스크림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홍시 아이스크림 제조방법
CN106222012A (zh) 一种缓解风湿的无花果酒
CN105747063A (zh) 一种苹果瓜发酵碳酸饮料
CN105331511A (zh) 一种葡萄猪仔薯醋
KR100894284B1 (ko) 머위, 매실 및 함초를 함유하는 침출차와 액상추출차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한 침출차와 액상추출차
KR20160141624A (ko) 2차 발효 홍삼을 이용한 건강기능식품의 제조방법
Yellowdawn The sun, human & food: A self-treatment and practice with natural food
KR20200101169A (ko) 잣송이를 이용한 발효식품 제조 방법
Warren 101 uses for stinging nettles
KR102621081B1 (ko) 조개 및 해산물류의 양념소스 제조방법
CN107509893A (zh) 一种富硒鱼的饲养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Tietze Papaya the medicine tre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