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2501A - 投影仪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2501A
CN105872501A CN201610071642.XA CN201610071642A CN105872501A CN 105872501 A CN105872501 A CN 105872501A CN 201610071642 A CN201610071642 A CN 201610071642A CN 105872501 A CN105872501 A CN 105872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jector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unit
m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16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田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72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5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H04B5/72
    • H04B5/7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3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 H04N9/3176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incorporated in a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5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 H04N21/4532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involving end-user characteristics, e.g. viewer profile, pre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5End-user interface for inputting end-user data, e.g.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preference data
    • H04N21/4751End-user interface for inputting end-user data, e.g.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preference data for defining user accounts, e.g. accounts for children

Abstract

投影仪及控制方法,投影仪具有:投影单元,其将第1图像投影于投影面;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投影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第1存储单元,其存储包含按照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第2图像;取得单元,其经由无线读写器取得用于确定所述第2图像的发送目标的信息;通信单元,其经由网络进行通信;以及发送单元,其经由所述通信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到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而确定出的发送目标。

Description

投影仪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按照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像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为了利用投影仪提供的各种功能,用户有时对投影仪输入各种信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为了对由图像投影装置所投影的图像进行收藏登记,用户输入收藏指示。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为了进行用户的认证,用户对投影仪输入认证信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838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425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81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至3所记载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通过对与投影仪连接的计算机或者遥控器进行操作来将各种信息输入到投影仪,对投影仪输入信息要花费精力和时间。
与此相对,本发明提供了在发送包含按照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图像的投影仪中,进一步提高使用者输入发送目标时的便利性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仪,该投影仪具有:投影单元,其将第1图像投影于投影面;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投影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第1存储单元,其存储包含按照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第2图像;取得单元,其经由无线读写器取得用于确定所述第2图像的发送目标的信息;通信单元,其经由网络进行通信;以及发送单元,其经由所述通信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到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而确定出的发送目标。
根据该投影仪,在发送包含按照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图像的投影仪中,与不经由无线读写器取得用于确定发送目标的信息的情况相比,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输入发送目标。
在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图像是将按照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与所述第1图像合成而得到的图像。
根据该投影仪,由于发送在第1图像上重叠了手写图形的第2图像,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获得在投影的图像上附加了信息的图像。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中包含对邮件地址进行确定的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到所述邮件地址。
根据该投影仪,根据经由无线读写器而取得的信息,确定作为第2图像的发送目标的邮件地址。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中包含识别使用者的标识符,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到借助所述标识符而确定的邮件地址。
根据该投影仪,作为第2图像的发送目标的邮件地址经由标识符而被确定,该标识符是经由无线读写器而取得的。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中包含用于将所述第2图像加密的加密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发送使用所述加密信息进行了加密的所述第2图像。
根据该投影仪,防止指定发送目标的使用者以外的第三者偷窥第2图像。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有第2存储单元,该第2存储单元将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存储于易失性的存储区域,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给根据由所述第2存储单元存储的信息而确定出的发送目标。
根据该投影仪,与将用于确定第2图像的发送目标的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的存储区域的情况相比,抑制了该信息的泄露。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经由所述无线读写器从多个无线标签读取的多个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分别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给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多个信息而确定出的多个发送目标。
根据该投影仪,与未从无线标签读取用于确定多个发送目标的多个信息的情况相比,多个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输入发送目标。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存储单元存储多个所述第2图像,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中包含指定多个所述第2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第2图像的指定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第1存储单元存储的多个所述第2图像中的、通过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第2图像。
根据该投影仪,从按照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多个第2图像中,按照经由无线读写器取得的信息,发送不同的第2图像。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具有所述无线读写器。
根据该投影仪,使用者能够经由投影仪输入发送目标。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得单元经由外部装置所具有的所述无线读写器取得所述信息,该外部装置向该投影仪输出影像信号。
根据该投影仪,即使在投影仪设置于人的手无法到达的场所的情况下,使用者也能够经由外部装置输入发送目标。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与网络连接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将第1图像投影于投影面;检测所述投影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存储包含按照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第2图像;经由无线读写器取得用于确定所述第2图像的发送目标的信息;以及经由所述网络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给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出的发送目标。
根据该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在发送包含按照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图像的投影仪中,与不经由无线读写器取得用于确定发送目标的信息的情况相比,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输入发送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发送系统TS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投影仪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例示出投影仪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4是例示出IF盒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5是例示出服务器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终端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7是例示出执行邮件发送功能时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8是示出图像发送系统TS的动作的序列图。
图9是示出读取发送目标信息的情形的图。
图10是例示出更新后的设定画面的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2:电子笔;3:IF盒;4:服务器装置;5:终端装置;11:投影单元;12:检测单元;13:第1存储单元;14:取得单元;15:第2存储单元;16:加密单元;17:通信单元;18:发送单元;100:CPU;101:ROM;102:RAM;103:存储部;104:IF部;105:图像处理电路;106:投影单元;107:摄像部;108:操作面板;300:控制部;301:IF部;302:RFID读写器;401:CPU;402:ROM;403:RAM;404:存储部;405:IF部;501:CPU;502:ROM;503:RAM;504:存储部;505:IF部;506:显示部;507:输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1.结构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发送系统TS的整体结构的图。图像发送系统TS具有投影仪1、电子笔2、接口盒3(以下称作“IF盒3”)、服务器装置4及终端装置5。投影仪1是将由从作为影像源的电子设备(省略图示)输入的影像信号而示出的图像(以下称作“输入图像”)投影到屏幕SC(投影面的一例)的装置。投影仪1是具有所谓的白板功能(有时也称作电子黑板功能或者交互功能)的投影仪。在图1的例子中,投影仪1是正面投影型的短焦点的投影仪,配置于屏幕SC的上部。电子笔2是作为屏幕SC上的指示体而被使用的操作设备。投影仪1具备持续确定屏幕SC上的电子笔2的位置的功能。投影仪1还具备如下功能:存储按照电子笔2的位置(轨迹)而描绘的图像(以下称作“手写图像”),将该手写图像添加到电子邮件中并发送的功能(以下称作“邮件发送功能”)。邮件发送功能例如是在使用白板功能的用户为了记录描绘的内容而向自己使用的终端装置发送手写图像的情况下被执行的。在图像发送系统TS中,投影仪1经由服务器装置4将手写图像向终端装置5发送。电子笔2还用于在屏幕SC上输入针对投影仪1的指示。
IF盒3(外部装置的一例)是当投影仪1配置于用户的手不容易到达的场所(例如,房间的天花板或者房间的墙壁的上部)的情况下用于使投影仪1与作为影像源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及对投影仪1的各种指示(例如,电源的开/关及影像源的切换等)的输入变得容易的装置。IF盒3与投影仪1及作为影像源的电子设备连接,IF盒3将从作为影像源的电子设备输入的影像信号向投影仪1输出。在IF盒3中组装有以规定的国际标准规格(例如,ISO/IEC 14443TypeA/TypeB、ISO/IEC 18092、ISO/IEC15693等)为基准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射频标识)读写器302。关于RFID读写器302的用途,在后文进行叙述。
服务器装置4是对在投影仪1中执行邮件发送功能时的电子邮件的发送或接收进行管理的信息处理装置即邮件服务器。终端装置5是接收从投影仪1发送的手写图像的装置,例如是个人计算机。投影仪1、服务器装置4及终端装置5与互联网等网络N连接,经由该网络N进行通信。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功能结构的框图。投影仪1具有投影单元11、检测单元12、第1存储单元13、取得单元14、第2存储单元15、加密单元16、通信单元17及发送单元18。投影单元11将输入图像(第1图像的一例)投影到屏幕SC上。检测单元12检测屏幕SC上的电子笔2的位置。第1存储单元13存储手写图像(第2图像的一例)。取得单元14经由RFID读写器302(无线读写器的一例)取得用于确定手写图像的发送目标的信息(以下称作“发送目标信息”)。第2存储单元15将由取得单元14取得的信息存储于易失性的存储区域。加密单元16将存储于第1存储单元13中的手写图像加密。通信单元17经由网络N进行通信。发送单元18经由通信单元17发送由加密单元16加密后的手写图像。发送单元18将手写图像发送给根据由取得单元14取得的发送目标信息而被确定的发送目标。
图3是例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硬件结构的图。投影仪1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0、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1、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2、存储部103、IF(接口)部104、图像处理电路105、投影单元106、摄像部107及操作面板108。
CPU 100是对投影仪1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ROM 101是存储各种程序及数据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RAM 102是存储数据的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作为CPU 100执行处理时的工作区而发挥功能。存储部103是存储数据及程序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例如是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在该例子中,存储部103存储了用于使投影仪1实现白板功能的程序(以下称作“白板程序”)及用于使投影仪1实现邮件发送功能的程序(以下称作“邮件发送程序”)。另外,邮件发送程序也可以由ROM 101来存储。
IF部104是接口,该接口作为与作为影像源的电子设备进行信号或者数据的交换的中介且经由网络N与服务器装置4进行通信。IF部104还具备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信号或者数据的交换的各种端子(例如,VGA端子、USB端子、有线LAN接口、S端子、RCA端子、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注册商标)端子等)及无线LAN接口。
图像处理电路105对输入的影像信号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投影单元106根据被实施了图像处理的影像信号,将图像投影到屏幕SC上。投影单元106具有光源、光调制器、光学系统及它们的驱动电路(都省略图示)。光源具有高压水银灯、卤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灯、或者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等固体光源。光调制器是按照影像信号对从光源照射的光进行调制的装置,例如具有液晶面板。光学系统是将由光调制器调制后的光投影到屏幕SC上的元件,例如具有透镜及棱镜。在该例子中,光源及光调制器按照每个颜色成分而设置。具体而言,分别对红、绿及蓝的3原色单独设置光调制器。由各液晶面板调制的光在光学系统中被合成,并被投影到屏幕SC上。
为了确定电子笔2的位置,摄像部107对包含投影有图像的屏幕SC的区域进行拍摄。在该例子中,电子笔2具有输出固有的波长的光的发光元件且在笔尖具有压力传感器,如果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则发光元件输出光。CPU 100根据在由摄像部107拍摄的图像中相当于该波长的光的点的位置来检测电子笔2的位置。摄像部107按照规定的周期拍摄包含屏幕SC的区域。将检测的位置按照时间序列排列,得到电子笔的轨迹。CPU 100以描绘与检测到的电子笔2的位置相对应的图像的方式,控制图像处理电路105及投影单元106。
操作面板108是用于供用户对投影仪1输入指示的输入装置,例如包含键盘、按钮或者触摸面板。
在该例子中,投影单元106是投影单元11的一例。由执行白板程序的CPU 100控制的摄像部107是检测单元12的一例。由执行白板程序的CPU 100控制的存储部103是第1存储单元13的一例。由执行邮件发送程序的CPU 100控制的IF部104是取得单元14、通信单元17及发送单元18的一例。由执行邮件发送程序的CPU 100控制的RAM 102是第2存储单元15的一例。执行邮件发送程序的CPU 100是加密单元16的一例。
图4是例示出IF盒3的硬件结构的图。IF盒3具有控制部300、IF部301及RFID读写器302。控制部300是对IF盒3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IF部301是作为与作为影像源的电子设备及投影仪1进行信号或者数据的交换的中介的接口。IF部301具备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信号或者数据的交换的各种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IF盒3的一个输入端子与作为影像源的电子设备连接,此外,与该一个输入端子相对应的一个输出端子与投影仪1的输入端子连接。RFID读写器302与以规定的国际标准规格(例如,ISO/IEC 14443TypeA/TypeB、ISO/IEC 18092、ISO/IEC 15693等)为基准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标识)标签进行基于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图5是例示出服务器装置4的硬件结构的图。服务器装置4是具有CPU 401、ROM402、RAM 403、存储部404及IF部405的计算机。CPU 401是通过执行程序来控制服务器装置4的各部分的控制装置。CPU 401读出存储在ROM 402及存储部404中的程序,将RAM 403作为作业区来执行程序。ROM 402是存储各种程序及数据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RAM 403是存储数据的易失性的主存储装置。
存储部404是存储各种程序及数据的非易失性的辅助存储装置。IF部405是发送或接收数据的单元,经由网络N与投影仪1及终端装置5进行通信。
图6是示出终端装置5的硬件结构的框图。终端装置5是具有CPU 501、ROM 502、RAM 503、存储部504、IF部505、显示部506及输入部507的计算机。CPU 501是通过执行程序来对终端装置5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CPU 501读出存储在ROM 502或者存储部504中的程序,将RAM 503作为作业区来执行程序。ROM 502是存储各种程序及数据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RAM 503是存储数据的易失性的主存储装置。
存储部504是存储各种程序及数据的非易失性的辅助存储装置。IF部505是发送或接收数据的单元,经由网络N与服务器装置4进行通信。
显示部506是显示信息的单元,例如是液晶显示器。输入部507是受理用户的输入的装置,具备键盘、鼠标及各种按钮等。
2.相关技术的问题点
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之前,对相关技术的问题点进行说明。
图7是例示出在执行邮件发送功能时投影到屏幕SC上的设定画面I1的图。在该例子中,用户通过使用电子笔2来对设定画面I1进行操作,进行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各种设定。具体而言,用户通过对设定画面I1的区域D1进行操作,输入作为电子邮件的发送目标的邮件地址、电子邮件的主题(标题)及电子邮件中添加的手写图像的文件名。此外,用户在对添加的手写图像进行加密的情况下,将复选标记放入设定画面I1的区域D2的复选框T1中,并输入加密用的密码。如果选择邮件地址、主题、文件名及加密的输入栏,则在屏幕SC上除了设定画面I1之外还显示出了虚拟的键盘。用户通过用电子笔2触摸该虚拟的键盘的键,输入邮件地址等。这些输入也可以通过使用投影仪1的遥控器来进行。另外,在主题及文件名的各栏中显示有根据预先确定的规则而生成的字符串以作为初始设定。进而,用户通过对设定画面I1的区域D3及区域D4进行操作,指定手写图像的文件形式及发送的手写图像的页的范围。在结束这些操作后,用户按下发送按钮B1。在按下发送按钮B1后,按照在设定画面I1中设定的内容发送电子邮件。
在上述方法中,由于用户在使用邮件发送功能时必须使用电子笔2逐个字符地输入邮件地址,因此,存在如下问题:输入邮件地址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例如,当在会议或者授课中使用邮件发送功能的情况下,如果输入邮件地址花费精力和时间,则有时会妨碍会议或者授课的进度。为了避免输入邮件地址的精力和时间,存在预先将邮件地址注册到投影仪1中的方法。但是,根据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形式的不同,存在除了邮件地址之外还需要输入用户ID及密码的情况,从安全性的观点考虑,不优选预先将这些个人信息注册到投影仪1上。此外,在预先将邮件地址注册到投影仪上的方法中,也存在如下可能性:用户错误选择已注册的邮件地址、电子邮件被发送到了错误的邮件地址及手写图像的内容泄露。另一方面,在为了防止由于错误选择邮件地址而引起的手写图像的内容泄露而对手写图像进行加密的情况下,上述加密用的密码的输入也花费精力和时间,从安全性的观点考虑也不是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这些问题。
3.动作
图8是示出图像发送系统TS的动作的序列图。图8所示的处理是在例如手写图像被存储于存储部103且设定画面I1被投影在屏幕SC上的状态下开始的。设定画面I1例如是以用户对投影到屏幕SC上的具有用于受理对投影仪1的各种指示的输入的多个图标的图形用户接口(所谓的工具板)进行操作、选择用于执行邮件发送功能的按钮(具体而言,使用电子笔2轻轻敲击该按钮(轻敲))为契机而被投影的。另外,在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省略服务器装置4的处理。
在步骤S1中,IF盒3的控制部300经由RFID读写器302从RFID标签(无线标签的一例)读取发送目标信息。发送目标信息的读取是通过用户将组装有RFID标签的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来进行的。RFID卡是对预先使用图像发送系统TS的用户预先发行的卡,例如是员工证或者学生证等。在RFID标签中,存储有携带RFID卡的用户所固有的邮件地址、用户ID及加密用的密码来作为发送目标信息,在步骤S1中,读取这些信息。另外,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用户ID是识别使用者的标识符的一例。此外,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加密用的密码是加密信息的一例。
图9是示出读取发送目标信息的情形的图。在图9的例子中,RFID读写器302从RFID卡R1读取发送目标信息。如果发送目标信息的读取成功,则RFID读写器302例如输出通知音。用户根据该通知音来确认发送目标信息已被读取。
再次参照图8。在步骤S2中,控制部300将从RFID标签读取的发送目标信息发送到投影仪1。在步骤S3中,控制部300将从IF盒3接收到的发送目标信息存储在RAM 102中。在步骤S4中,投影仪1的CPU 100更新设定画面I1。具体而言,CPU100将存储在RAM 102中的发送目标信息所包含的邮件地址反映到设定画面I1的邮件地址的输入栏中。此外,CPU 100将存储在RAM 102中的发送目标信息所包含的密码反映到设定画面I1的加密的输入栏中。
图10是例示出在步骤S4中进行更新后的设定画面I1的图。在该例子中,在邮件地址的输入栏中显示有“aaa@xxx.com”,此外,在加密的栏中显示有密码“12345”。另外,为了保护密码的机密性,也可以将加密的栏的字符串替换为其他的字符串而显示。用户通过观察更新后的设定画面I1来确认邮件地址及加密用的密码已被输入到投影仪1。
再次参照图8。在步骤S5中,CPU 100判断发送按钮B1是否已被按下(轻敲)。在判断为发送按钮B1已被按下的情况下(S5:是),CPU 10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6。在判断为发送按钮B1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S5:否),CPU 100等待处理直到发送按钮B1被按下。
在步骤S6中,CPU 100生成手写图像的文件(以下称作“描绘文件”)。具体而言,CPU 100针对存储在存储部103中的手写图像,生成在设定画面I1中指定的形式(在设定画面I1中指定的页的范围、文件形式及文件名)的描绘文件。CPU 100将生成的描绘文件存储在RAM 102中。在步骤S7中,CPU 100将描绘文件加密。具体而言,CPU 100从RAM 102读出描绘文件及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密码,使用该密码通过规定的加密算法将描绘文件加密。
在步骤S8中,CPU 100将添加有加密的描绘文件的电子邮件发送到终端装置5。具体而言,按照在设定画面I1中指定的标题,将添加有描绘文件的电子邮件发送到指定的邮件地址。另外,在图8中,由于省略了服务器装置4的处理,因此,电子邮件从投影仪1被直接发送到终端装置5,但实际上,投影仪1向服务器装置4发送电子邮件,然后服务器装置4将该电子邮件向终端装置5发送。
在步骤S9中,终端装置5的CPU 501受理密码的输入。密码例如是在进行如下操作时由用户输入的,该操作用于将从投影仪1发送的电子邮件开封,并打开该电子邮件中添加的描绘文件。在步骤S9中输入的密码与在步骤S7中用于将描绘文件加密的密码(即,在步骤S1中挥过RFID读写器302的RFID卡中记录的密码)是共用的。用户例如通过对终端装置5的键盘进行操作来输入密码。另外,在终端装置5具备RFID读写器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将RFID卡挥过该RFID读写器来输入密码。
在步骤S10中,CPU 501使用输入的密码,通过规定的解密算法将描绘文件解密。另外,当在步骤S9中输入的密码与用于描绘文件的加密的密码不同的情况下,无法正确地将描绘文件解密。在步骤S11中,CPU 501将解密的描绘文件显示于显示部506。
通过以上的处理,在使用邮件发送功能时,用户能够通过将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来将邮件地址及加密用的密码输入到投影仪1。因此,省去了用户逐个字符地输入邮件地址及加密用的密码的精力和时间,提高了使用邮件发送功能时的便利性。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RFID卡读取的发送目标信息被存储在作为易失性的存储装置的RAM 102中。因此,由于每当投影仪1的电源关闭时发送目标信息丢失,因此,与将发送目标信息预先注册在投影仪1中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发送目标信息的安全性。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记录在RFID卡中的密码来进行描绘文件的加密与解密,因此,假设即使在由于设定画面I1的误操作而使电子邮件被发送到用户期望之外的邮件地址的情况下,也防止了接收该电子邮件的第三者打开并阅览描绘文件。
4.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以下,对几个变形例进行说明。可以将以下的变形例中的2个以上的变形例组合使用。
作为投影仪1搭载的白板功能,有时也具备通过电子笔2的指示而描绘圆或矩形等规定的图形的功能、以及粘贴JPEG或BMP等已有的图像文件的功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添加在电子邮件中而发送的图像是“手写图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手写图像,也可以是描绘了规定的图形的图像、或者是粘贴了已有的图像文件的图像。各个图像可以是单独的图像,也可以是将各图像组合的图像。它们相当于包含按照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图像。
除了白板功能以外,投影仪1还可以搭载有将使用了电子笔2的手写图形或规定的图形与通过从影像源输入的影像信号表示的投影图像(相当于第1图像)重叠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投影仪1可以将在投影图像上重叠了手写图形或规定的图形的图像(相当于第2图像)添加到电子邮件中并发送。这些图像相当于包含按照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图像。
投影仪1经由IF盒3取得的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信息不限于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信息。例如,邮件地址不一定非要从RFID卡中读取。投影仪1也可以经由从IF盒3接收的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用户ID来确定邮件地址。具体而言,投影仪1也可以将从IF盒3接收的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用户ID发送到管理邮件地址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服务器装置4),并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与所发送的用户ID相对应的邮件地址。在这种情况下,投影仪1将添加有描绘文件的电子邮件向确定出的邮件地址进行发送。
在步骤S1中被读取发送目标信息的RFID卡不限于1张。例如,在会议或者授课等中使用图像发送系统TS的情况下,可以从多人的RFID卡中分别读取发送目标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投影仪1将添加了描绘文件的电子邮件发送到通过经由RFID读写器302读取的多个发送目标信息确定的各个邮件地址。
在图像发送系统TS中使用多个电子笔2的情况下,手写图像可以按照每个电子笔2而被区分地存储于存储部103。即,可以将识别电子笔2的标识符与该电子笔2的位置(轨迹)对应地存储于存储部103。在这种情况下,投影仪1可以按照记录于RFID卡的发送目标信息,由不同的手写图像生成描绘文件,并发送该描绘文件。具体而言,在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从按照每个电子笔2而被区分地存储于存储部103的多个手写图像中指定至少一个图像的信息(以下称作“指定信息”),投影仪1可以将由通过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像生成的描绘文件向终端装置5发送。
作为发送相应于指定信息的描绘文件的情况的具体的使用场景,例如,考虑在学校的教室中使用图像发送系统TS,将描绘文件分别发送到老师与学生使用的终端装置的情况。在该例子中,老师与学生使用互相不同的电子笔2进行描绘。老师携带的RFID卡与学生携带的RFID卡(例如学生证)中记录有互相不同的指定信息。老师的RFID卡中例如记录有对基于老师用的电子笔2的手写图像和基于学生用的电子笔2的手写图像进行指定的指定信息,学生的RFID卡中例如记录有对基于老师用的电子笔2的手写图像进行指定的指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将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来使用邮件发送功能,则由老师描绘的手写图像和学生描绘的手写图像生成的描绘文件被发送到老师所使用的终端装置。此外,如果学生将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来使用邮件发送功能,则由老师描绘的手写图像生成的描绘文件被发送到学生使用的终端装置。
用户将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的行为不限于使用邮件发送功能的时候。例如,在会议或者授课等中使用图像发送系统TS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了会议或者授课的出勤管理而进行RFID卡的读取。具体而言,出席会议或者授课的用户如果将自己的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则投影仪1使用所读取的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用户ID而生成出席者的名册。并且,投影仪1将出席者的名册发送到预先设定的邮件地址(这里是进行出出勤管理的管理者的邮件地址)。在其他的例子中,在投影仪1提供了能够按照每个用户来对颜色模式、明亮度、对比度、清晰度等与投影相关的各种设定进行自定义的功能的情况下,用户进行自定义,此外,可以为了在被自定义的设定下使用投影仪1而进行RFID卡的读取。在该例子中,用户在进行自定义时将自己的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投影仪1将所读取的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用户ID与表示自定义的内容的信息(以下称作“自定义信息”)对应地存储于存储部103。此外,用户在自定义的设定下使用投影仪1时将自己的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投影仪1从存储部103读出与所读取的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用户ID相对应的自定义信息,在自定义的设定下将输入图像投影。
用于读取发送目标信息的RFID读写器可以不内置于IF盒3。RFID读写器例如可以设置为与IF盒3不同的装置,并与投影仪1连接。此外,在投影仪1配置于用户的手能够到达的场所的情况下,RFID读写器可以组装于投影仪1。
用户将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的时机不限于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时机。例如,可以在选择用于执行邮件发送功能的按钮之前的阶段,将RFID卡挥过RFID读写器302来预先读取发送目标信息。
投影仪1可以不将描绘文件加密。投影仪1例如可以使用发送目标信息中包含的密码来锁定描绘文件,并将被施加了锁定的描绘文件发送到终端装置5。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9中,用户输入密码,由此,施加于描绘文件的锁定被解除。
使用邮件发送功能的用户可以将内置有RFID标签来代替RFID卡的电子设备挥过RFID读写器302。
用于实现图2的功能的投影仪1的硬件不限于图3中例示的硬件。例如,投影仪1可以不具有摄像部107。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笔2可以检测自己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位置通知给投影仪。此外,投影单元106可以不按照每个颜色成分具有光调制器,可以具有单一的光调制器。此外,也可以将数字微镜设备(Digital Mirror Device,DMD)等、液晶面板以外的电气光学元件用作光调制器。此外,除投影仪1以外,图像发送系统TS中使用的各装置的硬件结构也不限于图4至6中例示的硬件结构。

Claims (11)

1.一种投影仪,其中,该投影仪具有:
投影单元,其将第1图像投影于投影面;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投影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
第1存储单元,其存储包含按照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第2图像;
取得单元,其经由无线读写器取得用于确定所述第2图像的发送目标的信息;
通信单元,其经由网络进行通信;以及
发送单元,其经由所述通信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到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而确定出的发送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图像是将按照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与所述第1图像合成而得到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中包含对邮件地址进行确定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到所述邮件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中包含识别使用者的标识符,
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到借助所述标识符而确定的邮件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中包含用于将所述第2图像加密的加密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发送使用所述加密信息进行了加密的所述第2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该投影仪具有第2存储单元,该第2存储单元将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存储于易失性的存储区域,
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给根据由所述第2存储单元存储的信息而确定出的发送目标。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经由所述无线读写器从多个无线标签读取的多个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分别发送给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多个信息而确定出的多个发送目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存储单元存储多个所述第2图像,
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中包含指定多个所述第2图像中的至少一个第2图像的指定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第1存储单元存储的多个所述第2图像中的、通过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第2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该投影仪具有所述无线读写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单元经由外部装置所具有的所述无线读写器取得所述信息,该外部装置向该投影仪输出影像信号。
11.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与网络连接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第1图像投影于投影面;
检测所述投影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
存储包含按照所述指示体的位置而描绘的图形的第2图像;
经由无线读写器取得用于确定所述第2图像的发送目标的信息;以及
经由所述网络将所述第2图像发送给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出的发送目标。
CN201610071642.XA 2015-02-10 2016-02-02 投影仪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8725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4162 2015-02-10
JP2015024162A JP6503771B2 (ja) 2015-02-10 2015-02-10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501A true CN105872501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565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1642.XA Pending CN105872501A (zh) 2015-02-10 2016-02-02 投影仪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6586B2 (zh)
JP (1) JP6503771B2 (zh)
CN (1) CN10587250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4818A (zh) * 2016-12-08 2017-03-22 深圳市汇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
CN106648412A (zh) * 2016-09-27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投影仪控制方法、装置和投影仪
CN111447424A (zh) * 2020-04-10 2020-07-24 中航国画(上海)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安全增强功能的投影系统
CN111880758A (zh) * 2020-07-07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及服务器
CN114630088A (zh) * 2020-12-10 2022-06-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以及显示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2293B2 (ja) 2016-07-20 2022-0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共有端末、通信システム、画像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282412A1 (en) 2016-08-10 2018-02-14 Ricoh Company, Ltd. Shared terminal and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US11163432B2 (en) * 2018-01-30 2021-11-02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electronic blackboard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119723B2 (ja) * 2018-01-30 2022-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7003761B2 (ja) * 2018-03-16 2022-0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黒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通信システム
JP7070134B2 (ja) * 2018-06-19 2022-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ファイル送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409A (zh) * 2001-12-25 2003-07-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的无线控制系统和无线控制方法
CN101001259A (zh) * 2006-01-10 2007-07-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系统
CN101729659A (zh) * 2008-10-20 2010-06-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与外部设备相关的功能的方法
CN103139517A (zh) * 2011-12-02 2013-06-05 佳能株式会社 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3425354A (zh) * 2012-05-25 2013-12-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3552237U (zh) * 2013-08-06 2014-04-16 南京美乐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电子演示系统
CN104106037A (zh) * 2012-02-13 2014-10-15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仪,图形输入·显示装置,便携终端和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8283B2 (ja) * 2003-12-15 2007-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181606A (ja) 2003-12-18 2005-07-07 Seiko Epson Corp 個人認証機能を備える投写表示システム
JP4475021B2 (ja) * 2004-06-09 2010-06-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083861A (ja) 2006-09-26 2008-04-10 Brother Ind Ltd 画像投影装置及び画像投影システム
JP2008242970A (ja) * 2007-03-28 2008-10-09 Brother Ind Ltd 情報読み取り機能付き情報端末装置及び情報システム
JP4631935B2 (ja) * 2008-06-06 2011-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140387A (ja) * 2008-12-15 2010-06-24 Panasonic Corp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
US8929861B2 (en) * 2011-02-24 2015-01-06 Blackberry Limited Personnel access system with verification features utiliz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and related methods
JP2012226034A (ja) * 2011-04-18 2012-11-15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9396327B2 (en) * 2011-05-16 2016-07-19 D2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ty verification in electronic learning systems and other systems
JP2012242503A (ja) 2011-05-17 2012-12-10 Ricoh Co Ltd 画像投影装置
US9122378B2 (en) 2012-05-07 2015-09-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projector device
JP5998620B2 (ja) * 2012-05-09 2016-09-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6217058B2 (ja) * 2012-05-09 2017-10-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5991039B2 (ja) 2012-06-18 2016-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会議システム
US9904414B2 (en) * 2012-12-10 2018-02-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GB2523077A (en) * 2013-12-23 2015-08-19 Light Blue Optics Ltd Touch sens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0409A (zh) * 2001-12-25 2003-07-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的无线控制系统和无线控制方法
CN101001259A (zh) * 2006-01-10 2007-07-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系统
CN101729659A (zh) * 2008-10-20 2010-06-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用于控制与外部设备相关的功能的方法
CN103139517A (zh) * 2011-12-02 2013-06-05 佳能株式会社 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4106037A (zh) * 2012-02-13 2014-10-15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仪,图形输入·显示装置,便携终端和程序
CN103425354A (zh) * 2012-05-25 2013-12-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3552237U (zh) * 2013-08-06 2014-04-16 南京美乐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电子演示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8412A (zh) * 2016-09-27 2017-05-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投影仪控制方法、装置和投影仪
CN106534818A (zh) * 2016-12-08 2017-03-22 深圳市汇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
CN111447424A (zh) * 2020-04-10 2020-07-24 中航国画(上海)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安全增强功能的投影系统
CN111447424B (zh) * 2020-04-10 2022-04-22 中航国画(上海)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安全增强功能的投影系统
CN111880758A (zh) * 2020-07-07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及服务器
CN111880758B (zh) * 2020-07-07 2023-12-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及服务器
CN114630088A (zh) * 2020-12-10 2022-06-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以及显示系统
CN114630088B (zh) * 2020-12-10 2023-05-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以及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56586B2 (en) 2019-07-16
JP2016148720A (ja) 2016-08-18
US20160234470A1 (en) 2016-08-11
JP6503771B2 (ja) 2019-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2501A (zh) 投影仪及控制方法
US20210097205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anaging Remote Execution of Transaction Documents
CN110312611A (zh) 用于实施分布式账本制造历史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87932B (zh) 显示系统
WO2016053008A1 (ko) 수하인 정보 보호를 위한 운송장 및 물류배송관리시스템,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물류배송 지원 방법
KR102330637B1 (ko) 증강현실 포토카드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서버, 방법 및 그 기록매체
KR102112959B1 (ko) 증강 현실과 가상 현실을 이용한 시험지 처리 시스템 및 그 처리 방법
CN109247866A (zh) 用于自动行走式的机器人的运行方法
CN11173889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960899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8734018A (zh) 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62041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11176522B2 (en) Conferen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6008866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814575B (zh) 认证设备、认证系统、程序、存储介质和认证方法
JP2017107413A (ja) 情報コード読取システム
KR20210152675A (ko) 이미지 인식기술을 활용한 비대면 무인 정산 장치
KR101101221B1 (ko) 증강현실을 이용한 라커 시스템
US2017019588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JP2020013384A (ja) 身分証明書表示システム、携帯端末、サーバ、端末側身分証明書表示プログラム、サーバ側身分証明書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身分証明書表示方法
US11165929B2 (en) Encrypted gall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21101264A (ja) 保守端末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KR102406624B1 (ko) 통합모드 변환이 가능한 표시장치
KR101737536B1 (ko) 전자문서 생성시스템
US20140285840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