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9517A - 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9517A
CN103139517A CN201210520467XA CN201210520467A CN103139517A CN 103139517 A CN103139517 A CN 103139517A CN 201210520467X A CN201210520467X A CN 201210520467XA CN 201210520467 A CN201210520467 A CN 201210520467A CN 103139517 A CN103139517 A CN 103139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ng apparatus
image
pixel count
control unit
pi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04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9517B (zh
Inventor
小谷淳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39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9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5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1Arbitration of resources in a display system, e.g. control of access to frame buffer by video controller and/or main process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器从多个投影仪中的各个接收所述投影仪的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并且信息处理器基于所述多个投影仪的各投影画面的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来计算整合图像的像素数。

Description

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投影装置,已知将由诸如液晶面板的光阀生成的图像投影到屏幕上的投影仪。近年来,图像的分辨率逐渐增加,因此出现了将具有诸如4K2K或8K4K的大量像素的图像显示在大画面上的需求。为了增加投影仪的像素数或者增加画面尺寸,通常需要缩小诸如液晶面板的光阀或使用高亮度光源,因此成本增加。因此,通常通过使用各自包括普通的光阀或普通的光源的多个便宜的投影仪的多投影,来将具有大量像素的图像显示在大画面上。
多投影是通过连接多个投影图像来整体显示一个图像的方法。请注意,为方便起见,通过连接多个投影图像(或投影画面)而获得的一个投影图像(或投影画面)在下文中被称为“整合图像”(或“整合投影画面”)。如果在连接多个投影图像时,多个投影图像未被严格地对准,则在整合图像中会看到接缝,因此图像质量劣化。因此,进行使接缝不明显的被称为边缘融合的处理。边缘融合是如下处理,即,多个投影图像被部分重叠并且各投影图像的重叠部分被暗化,使得在对投影图像的照度(illuminance)进行求和时,重叠部分的照度等于非重叠部分的照度。
将参照图1A至图1C说明边缘融合的具体示例。这是通过使用两个投影仪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两个投影图像的示例。图1A示出包括两个区域(即,非重叠区域A和重叠区域AR)的左投影图像。图1C示出边缘融合的暗化处理。参照图1C,投影图像的水平方向是横坐标,纵坐标表示在该位置的图像的增益。图1C中的实线是左投影图像的增益。增益在非重叠区域A中是100%,但在重叠区域AR中朝向图像边缘逐渐减小到0%(变暗)。另一方面,图1B示出包括两个区域(即,非重叠区域B和重叠区域BL)的右投影图像。图1C中的点划线是右投影图像的增益。与左侧的增益类似,增益在非重叠区域B中是100%,但在重叠区域BL中朝向图像边缘逐渐减小到0%(变暗)。
在边缘融合处理中,当区域AR和BL被重叠时,这两个区域的总增益被设置为100%。图1C中的虚线表示总增益。因此,整合图像由三个区域(即,区域A、区域AR和BL的重叠区域、以及区域B)构成,通过将相应的部分图像输入到两个投影仪来投影具有大量像素的大图像。此外,在重叠区域AR和BL的周围,增益逐渐改变。因此,即使在投影图像中出现微小的未对准,接缝也难以变得明显。虽然在该示例中通过水平布置两个图像来进行边缘融合,但自然能够布置三个或更多个图像。在该情况下,在右端和左端的投影仪进行与图1A至图1C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并且另一投影仪对一个图像的右边缘和左边缘进行如图1A或图1B所示的处理。还能够取代水平方向在垂直方向上布置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对图像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进行如图1A至图1C所示的边缘融合处理。此外,当通过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布置多个投影仪来实现多投影时,如同2×2或3×3,仅需要对图像的上和下边缘以及右和左边缘进行边缘融合处理。
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第2010-134396公报中描述了通过进行上述边缘融合来投影图像的技术。日本专利特开第2010-134396号公报描述了如下技术:PC通过对来自源设备的输入图像生成并添加边缘融合部分来生成合成图像,将合成图像发送到各投影仪,各投影仪从合成图像中切出相应的部分并显示部分图像。
使用具有像素结构的光阀的投影仪期望在不进行任何缩放(分辨率转换)的情况下显示来自源设备的输入图像,从而提高图像质量。这是因为如果进行缩放,则出现图像质量的缺陷,例如,莫尔纹出现,信息量减少,以及高频分量丢失。因此,为了在光阀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图像以显示大图像,期望输入图像的像素数和光阀的像素数相等。
另一方面,当使用进行边缘融合的投影仪时,由于下面的原因,重叠区域的尺寸必须可由用户改变。即,当投影图像能够被严格对准时,能够通过缩小或去除重叠区域来显示大图像。然而,如果严格的对准是困难的,则需要放大重叠区域以使未对准难以看到。因此,如果在进行边缘融合时,重叠区域的尺寸是可改变的,则由于来自源设备的输入图像的像素数与整合图像不匹配,所以图像质量往往劣化。
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第2010-134396号公报中,当通过对来自源设备的输入图像生成并添加边缘融合部分来生成合成图像时,合成图像的分辨率被设置为作为发送源的多个投影仪的分辨率的整数倍。然而,由于没有考虑来自源设备的输入图像的像素数(分辨率),所以无法抑制上述图像质量的劣化。即,根据输入图像的像素数(分辨率),在生成整合图像时必须进行缩放,因此图像质量可能会劣化。
发明内容
考虑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通过考虑各投影图像的重叠区域的像素数向源设备通知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并输入不需要缩放的图像,能够抑制图像质量的劣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多个投影仪;以及信息处理器,其中,所述投影系统通过部分重叠由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影的图像,来将整合图像显示在投影画面上,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器从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各个接收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并且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器基于所述多个投影仪的各投影画面的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来计算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与多个投影仪通信,其中,所述多个投影仪通过部分重叠投影图像,来将整合图像投影在显示画面上;以及计算单元,其被配置为计算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其中,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各个接收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并且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基于所述多个投影仪的各投影画面的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来计算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是用于说明边缘融合处理的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多投影系统的透视图;
图3A至图3E是示出多投影系统中的各投影画面和整合投影画面的示例性图;
图4是PC的框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分配器和投影仪的框图;
图6A至图6C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PC、分配器以及投影仪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多投影信息的图;
图8是示出多投影信息设置画面的示例性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多投影系统的透视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投影仪的框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投影仪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标识符发送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详细说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请注意,下面要说明的实施例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示例,并且必须根据本发明适用的装置的配置或各种条件适当地修改或改变,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此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下面将要描述的实施例的部分。
下面将说明包括本发明适用的投影装置的多投影系统。此外,将通过以液晶投影仪作为示例说明投影装置。请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液晶投影仪,而适用于包括具有像素结构的光阀任何投影装置,例如,DMD投影仪或激光投影仪。此外,作为液晶投影仪,虽然通常已知单芯片投影仪、三芯片投影仪等,但本发明适用于任何系统。
<系统结构>下面将参照图2说明该实施例的多投影系统的整体结构。
在图2中,附图标记200表示个人计算机(下文中简称为PC)。在该示例中,PC 200是图像供给源(源设备)。请注意,即使使用其他设备作为图像供给源也能够实现本发明。例如,可以使用DVD播放器或TV调谐器。PC 200通过电缆201连接到(稍后描述的)分配器202,并发送图像信号。
分配器202是本发明适用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分配器202分别通过电缆203a至203d连接到(稍后描述的)投影仪204a至204d。分配器202从PC 200接收图像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信号分配给投影仪204a至204d。
图3E示出了从PC 200接收到的图像信号的一帧的大小。实线矩形表示图像信号的图像区域,矩形上侧所示的数值表示图像区域水平方向上的坐标,矩形左侧所示的数值表示图像区域垂直方向上的坐标。在本示例中,水平方向上坐标范围是从0到3495,而垂直方向上的坐标范围是从0到767。因此,一帧的大小为3496(水平像素)×768(垂直像素)。
投影仪204a至204d从分配器202接收图像信号,例如,图3E所示的图像信号。各投影仪从分配器202接收的图像信号中切出相应部分,并投影切出的图像。各投影仪还对要投影的图像进行边缘融合处理。
图3A至3D示出了投影仪204a至204d的投影画面,并且图3E示出了整合投影画面。各投影画面在水平方向上具有200像素的边缘融合重叠区域,如参照图1A至1C中所说明的。整合投影画面是由投影仪204a的投影画面(包括非重叠区域A和重叠区域AR)、投影仪204b的投影画面(包括非重叠区域B和重叠区域BL和BR)、投影仪204c的投影画面(包括非重叠区域C和重叠区域CL和CR),以及投影仪204d的投影画面(包括非重叠区域D和重叠区域DL)。
因此,由PC 200生成的长方形图像可以通过四个投影仪显示为一个整合图像。
<装置结构>接下来,将参照图4和5说明构成多投影系统的PC、分配器和投影仪的结构。
图4是PC 200的框图。在PC 200中,CPU 401、主存储器402、视频控制器403、网络控制器404、输入/输出接口405、以及辅助存储器406通过总线400相互连接。
CPU 401整体控制PC 200的各块。此外,CPU 401根据在辅助存储器406或外部服务器(未示出)中存储的操作系统(下文中简称为OS)或应用的代码来进行操作。根据代码,CPU 401通过控制视频控制器403来生成图像数据,并在主存储器402上对数据进行光栅化。应用的示例是演示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视频回放软件。CPU 401能够通过基于(稍后描述的)像素数生成虚拟桌面画面、并将与上述软件相对应的图像布置在画面上,来生成图像数据。
主存储器402是CPU 401操作的工作存储器。
网络控制器404具有将CPU 401连接到外部服务器或网络设备(未示出)的功能。
输入/输出接口405是用于连接诸如键盘或鼠标(未示出)的设备以供用户操作PC 200的接口。
辅助存储器406存储数据以及由CPU 401执行的OS和应用。
视频控制器403在CPU 401的控制下生成图像数据。视频控制器403连接到图像发送单元407。图像发送单元407具有如下功能:接收由视频控制器403生成的图像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适于发送到外部设备的格式,并发送转换后的数据。视频控制器403还连接到通信单元408。通信单元408与作为图像信号接收端的外部设备通信。通信单元408能够从外部设备读出其格式被VESA(视频电子标准协会)标准化的EDID(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DID表示图像数据接收设备的特征信息,并且将设备的最优图像像素数存储为一条特征信息。视频控制器403接收由通信单元408获取的EDID,并通过总线400将EDID发送到CPU 401。
因此,CPU 401能够获取作为图像信号接收端的外部设备的最优像素数。例如,当接收设备是HDTV电视机时,CPU 401能够获取1920像素(水平)×1080像素(垂直)作为像素数。CPU 401根据该像素数生成上述虚拟桌面画面,从而生成图像信号接收设备的最优图像数据。图像发送单元407和通信单元408能够通过电缆201连接到外部设备(本示例中为分配器202)。
使用此结构,最优应用或数据能够安装在辅助存储器406或外部服务器(未示出)中。因此,根据应用或数据,PC 200生成诸如演示图像、表示电子表格计算的结果的图像或视频图像的图像,并将图像输出到外部设备。
图5是分配器202和投影仪204a至204d的框图。
在图5所示的分配器202中,图像接收单元501、通信单元502、图像分配单元503、控制单元504、图像发送单元505a至505d、通信单元506a至506d、操作单元507、以及显示单元508通过总线500相互连接。
控制单元504整体控制分配器202的各块。控制单元504从ROM(未示出)读出描述过程的代码,并通过将RAM(未示出)用作工作存储器来执行代码。
图像接收单元501是用于从诸如PC 200的源设备接收图像数据的电路。图像接收单元501将具有适于使用电缆201的通信的格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适于内部处理的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出到图像分配单元503。
通信单元502是用于与诸如PC 200的源设备通信的电路。通信单元502包括用于存储EDID的存储单元509。EDID表示图像数据接收设备的特征信息,并且将接收设备的最优图像像素数存储为一条特征信息。
图像分配单元503是用于将由图像接收单元501接收的图像数据分配到多个输出目的地的电路。在该示例中,图像分配单元503将相同的图像数据分配到四个电路,即,图像发送单元505a至505d。
图像发送单元505a至505d具有将从图像分配单元503接收的图像数据转换为适于到外部设备的发送的格式,并具有将转换后的数据分别传输到投影仪204a至204d的功能。
通信单元505a至505d是用于分别与诸如投影仪204a至204d的外部显示设备通信的电路。
图像发送单元505a至505d和通信单元506a至506d能够分别通过电缆203a至203d连接到诸如投影仪204a至204d的外部显示设备。
操作单元507是用于用户操作分配器202的操作部件,并包括按钮、拨号盘及用于从遥控器(未示出)接收指令的光接收部分。关于由操作单元507接收的指令的信息被发送到控制单元504。
显示器单元508将分配器202的状态呈现给用户,并且是LED、液晶显示器等。
将参照图5说明投影仪204a至204d的结构。由于投影仪204a至204d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它们将被统称为投影仪204。
在投影仪204中,图像接收单元511、通信单元512、图像切割单元513、暗化处理器514、投影显示器单元515、控制单元516,以及操作单元517通过总线510相互连接。
控制单元516整体控制投影仪204的各块。控制单元516从ROM(未示出)读出描述过程的代码,并通过将RAM(未示出)用作工作存储器执行代码。
图像接收单元511从分配器202接收图像数据。图像接收单元511将具有适于使用电缆203的通信的格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适于内部处理的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出到图像切割单元513。
通信单元512与诸如分配器202的外部设备通信。通信单元512包括用于存储EDID的存储器单元518。EDID表示投影仪204的特征信息,并且将投影仪204投影画面的最优图像像素数存储为一条特征信息。在通过使用具有像素结构的光阀显示图像的装置(诸如投影仪)中,本文提到的图像像素数是光阀(液晶面板)的实际像素数。在该示例中,投影仪204的光阀的像素数是1024×768,因此存储器单元518存储该值。
图像切割单元513是如下电路,即,从由图像接收单元511接收的图像数据切出由投影仪204投影的相应部分,并将切出数据输出到输出阶段的暗化处理器514。
图3E显示了切割处理。假设图像接收单元511已经接收到图3E所示的长方形图像。控制单元516针对图像切割单元513指定切割位置。该指定是例如关于具有左上坐标(0,824)和右下坐标(767,1847)的矩形上的区域信息。图像切割单元513接收该指定,并从图3E示出的图像切出图3B所示的图像作为相应的图像。暗化处理器514是如下电路,即,针对从图像切割单元513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边缘融合暗化处理,并将数据输出到输出阶段的投影显示单元515。
图3B示出了暗化处理。暗化处理器514接收图3B所示的图像,并且从控制单元516接收边缘融合区域的指定。该指定例如是包含暗化方向上左侧区域BL(左上坐标(0,0)-右下坐标(199,767))、以及暗化方向上右侧区域BR(左上坐标(824,0)-右下坐标(1023,767))的信息。暗化处理器514接收该指定,并针对图3E所示的图像进行参照图1说明的暗化处理。
投影显示单元515投影来自暗化处理器514的输入图像数据。投影显示单元515包括光源(未示出)、液晶面板(未示出)、光学系统(未示出)以及液晶面板驱动电路(未示出)。
操作单元517是用于用户操作投影仪204的操作部件,并包括操作按钮以及用于从遥控器(未示出)接收指令的光接收部分。关于由操作单元517接收的指令的信息被发送到控制单元516。
<操作说明>接下来,将参照图6A至6C说明PC 200、分配器202、以及投影仪204a至204d的操作。图6A示出了分配器202的操作。图6B示出了PC 200的操作。图6C示出了投影仪204a至204d的操作。
(分配器的操作)首先,将说明分配器202的操作。请注意,通过分配器202的控制单元504从ROM(未示出)读出描述过程的代码、并在作为工作存储器的RAM(未示出)上展开代码而执行代码,来实现图6A所示的处理。
参照图6A,当用户从操作单元507指示分配器202接通电源时,在步骤S100中,控制单元504初始化各块。更具体地,控制单元504指示电源单元(未示出)向各单元供电。此外,控制单元504读出ROM(未示出)中预先存储的初始EDID,并将EDID写入存储单元509。EDID通常存储关于设备的最优像素数的信息,但该示例的初始EDID不特别限制。例如,初始EDID能够存储1920像素(水平)×1080像素(垂直)的像素数。
然后,在步骤S101中,控制单元504等待,直到分配器202的多个单元之一发生事件。如果控制单元504确定用户已经从操作单元507指示分配器202关闭电源,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02。此外,如果经由通信单元506a至506d从作为连接目的地的所有投影仪204a至204d接收到(稍后描述的)多投影信息,则控制单元504确定构造了多投影系统,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103。
图7A示出了多投影信息的示例。列a至d分别表示从投影仪204a至204d获取的信息。在该示例中,多投影的画面数量是4画面(水平)×1画面(垂直),并且在所有列a至d的第一和第二行中描述了相同的信息。此外,在该示例中,按照投影仪204a至204d的顺序从左侧起布置投影仪位置,并且在第三和第四行中描述投影仪位置。此外,在第五至第八行中描述与各画面的左、上、右、下边缘中的各个相对应的边缘融合宽度的像素数。在该示例中,各投影画面的重叠部分具有200个像素。图3A至3D所示的重叠区域AR、BL、BR、CL、CR以及DL分别对应于由图7A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部分。稍后将描述在投影仪204a至204d中生成多投影信息的方法。请注意,多投影信息不限定于4画面(水平)×1画面(垂直)的多投影画面数,也可以是其他画面数。例如,如果画面数是2画面(水平)×2画面(垂直),则仅需要生成图7B所示的多投影信息。
在步骤S101中,如果控制单元504接收到电源关闭指令,则在步骤S102中,控制单元504进行分配器202的终止处理。更具体地,控制单元504指示电源单元(未示出)停止向各单元供电。
在步骤S101中,如果控制单元504确定构造了多投影系统,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03,控制单元504经由通信单元506a至506d从作为连接目的地的投影仪204a至204d(的存储器单元518)读出EDID。如上所述,EDID包含投影仪204a至204d中的各个的投影画面的最优图像像素数。在该示例中,像素数是1024像素(水平)×768像素(垂直)作为投影仪204a至204d光阀的像素数。
在步骤S104中,控制单元504基于在步骤S103中获得的各投影仪的最优像素数以及在步骤S101中接收的各投影仪的多投影信息,来计算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在多投影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对投影仪的最佳像素数进行相加,以及(2)从总像素数减去各重叠部分的像素数。在该示例中,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以下计算。(1)1024像素(a)+1024像素(b)+1024像素(c)+1024像素(d)=4096像素
(2)4096像素-200像素(a和b之间的重叠部分)-200像素(b和c之间的重叠部分)-200像素(c和d之间的重叠部分)=3496像素
在该示例中,在垂直方向上不存在重叠部分,因此直接获得768像素作为投影仪204a至204d共有的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在上述示例中,3496像素(水平)×768像素(垂直)的尺寸被获得为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图3A至3E示出了整合图像与各投影仪的各投影画面之间的关系。请注意,本发明自然适用于其他布局。例如,当多投影是图7B所示的2画面(水平)×2画面(垂直)时,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数如下所示。
(1)1024像素(a和c共有的)+1024像素(b和d共有的)=2048像素
(2)2048像素-200像素(a和b、c和d之间的重叠部分)=1848像素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如下所示。
(1)768像素(a和b共有的)+768像素(c和d共有的)=1536像素
(2)1536像素-200像素(a和c,b和d之间的重叠部分)=1336像素
在步骤S105中,控制单元504针对在存储器单元509中存储的EDID中包含的设备的最优像素数,覆写在步骤S104中计算出的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并将EDID再次写入存储单元509。
在步骤S106中,控制单元504指示PC 200经由通信单元502再次读取EDID。PC 200响应该指令,输入稍后描述的与整合图像的像素数相对应的图像信号。输入的图像信号经由之前描述的图像发送单元505a至505d发送至投影仪204a至204d。
在步骤S107中,控制单元504通过使用图7A所示的多投影信息计算整合图像中与投影仪204a至204d相对应的部分,并将计算结果通知各投影仪。更具体地,如图3E所示,控制单元504将整合图像(整合投影画面)的左上坐标(0,0)-右下坐标(1023,767)通知给投影仪204a,将整合图像(整合投影画面)的左角坐标(824,0)-右下坐标(1847,767)通知给投影仪204b,将整合图像(整合投影画面)的左上坐标(1648,0)-右下坐标(2671,767)通知给投影仪204c,将整合图像(整合投影画面)的左上坐标(2472,0)-右下坐标(3495,767)通知给投影仪204d。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
(PC的操作)接下来,将说明图6B所示的PC 200的操作。请注意,通过PC 200的CPU 401从ROM(未示出)读出描述过程的代码,并将在用作工作存储器的RAM(未示出)上展开代码而执行代码,来实现图6B所示的处理。
参照图6B,当用户通过使用电源按钮(未示出)指示PC 200接通电源时,在步骤S200中,CPU 401初始化各块。更具体地,CPU 401指示电源单元(未示出)向各单元供电。此外,CPU 401从辅助存储器406加载OS,并初始化外围设备。此外,CPU 401基于从之前描述的通信单元408获取的EDID确定虚拟桌面画面的尺寸并生成图像。
然后,在步骤S201中,CPU 401等待直到PC 200的多个单元之一发生事件。请注意,虽然PC 200通常通过多任务处理几乎同时执行多个处理,但是以下仅抽取与图像输出相关的处理并对其说明。如果CPU 401确定用户已经通过电源按钮(未示出)或诸如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405的鼠标(未示出)的设备指示PC 200关闭电源,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2。如果从通信单元408接收到从作为连接目的地的分配器202再次读出上述EDID的指令,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3。
在步骤S201中,如果CPU 401接收到关闭电源指令,则在步骤S202中,CPU 401进行PC 200的终止处理。更具体地说,控制单元504进行关闭OS的处理,并指示电源单元(未示出)停止向各单元供电。
在步骤S203中,CPU 401经由通信单元408从分配器202中再次读出EDID。如前所述,在读出的EDID中描述了整合图像的像素数。
在步骤S204中,CPU 401根据读出的EDID中包含的整合图像的像素数改变虚拟桌面画面的像素数。更具体地,CPU 401将虚拟桌面画面的尺寸改变为3496(水平)×768(垂直)。
在步骤S205中,CPU 401改变虚拟桌面画面上存在的应用的图像的布局。假设未改变的虚拟桌面画面的像素数为1920(水平)×1080(垂直),并且电子表格软件被全屏显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虚拟桌面画面的像素数改变为3496(水平)×768(垂直),仅需要增加水平方向上的显示单元格的数量并减少垂直方向上的显示单元格的数量。之后,处理返回步骤S201。
(投影仪的操作)以下将参照图6C说明投影仪204a至204d的操作。请注意,投影仪204a至204d操作相同,因此它们被统一说明为投影仪204。通过投影仪204的控制单元516从ROM(未示出)读出描述过程的代码,并在作为工作存储器的RAM(未示出)上展开代码而执行代码,来实现图6C所示的处理。
参照图6C,当用户从操作单元517中指示投影仪204接通电源时,在步骤S300中,控制单元516初始化各块。更具体地,控制单元516指示电源单元(未示出)为各单元供电。此外,控制单元516指示电源单元向灯(未示出)供电,投影仪204开始投影输入图像。请注意,如果没有输入图像信号,则控制单元516指示液晶驱动电路(未示出)显示蓝底图像或表示没有输入信号的警告。
然后,在步骤S301中,控制单元516等待直到投影仪204的多个单元之一发生事件。如果控制单元516确定用户已经从操作单元517指示投影仪204关闭电源,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2。如果作为连接目的地的分配器202从通信单元512指示投影仪204设置上述切割位置,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3。此外,如果用户从操作单元517指示投影仪204设置多投影,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5。
在步骤S301中,如果控制单元516接收到关闭电源指令,则在步骤S302中,控制单元516进行投影仪204的终止处理。更具体地,控制单元516指示电源单元(未示出)停止向各单元供电。此外,控制单元516指示电源单元(未示出)停止向灯(未示出)供电,从而终止投影显示。
在步骤S301中,如果控制单元516被指示设置切割位置,则在步骤S303中,控制单元516在图像切割单元513中设置指定的切割位置。如在步骤S107中所说明的,当以投影仪204b为例时,能够从3496(水平)×768(垂直)的整合图像中切出左上坐标(824,0)-右下坐标(1847,767)的图像。
在步骤S304中,控制单元516指示暗化处理器514基于稍后所述的由用户输入的多投影信息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因此,对切出的图像进行边缘融合处理,然后投影图像。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
在步骤S301中,如果控制单元516指示设置多投影,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5,控制单元516接受用户输入的多投影详细信息。更具体地,控制单元516指示液晶驱动电路(未示出)投影图8所示的菜单图像,从而许可用户通过使用操作单元517输入各种详细信息。
图8说明菜单图像。
附图标记800表示菜单图像。菜单图像800包含以下的多个设置项。
设置项801是用于用户输入多投影的水平画面数的设置项。在该示例中,输入4(画面)。
设置项802是用于用户输入多投影的垂直画面数的设置项。在该示例中,输入1(画面)。
设置项803是用于用户输入多投影的布局信息之中的、投影仪的水平位置的设置项。在该示例中,输入2(四个画面中的第二画面)。
设置项804是用户用于输入投影仪的垂直位置的设置项。在该示例中,输入1(1个画面中的第一画面)。
设置项805是用于用户输入针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的左边缘的边缘融合宽度的设置项。在该示例中,输入200(像素)。
设置项806是用于用户输入针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的上边缘的边缘融合宽度的设置项。在该示例中,针对该字段的输入无效(等同于值为0像素)。这是因为控制单元516确定由于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多投影,所以在垂直方向不需要边缘融合处理,并以该方式显示菜单。
设置项807是用于用户输入针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的右边缘的边缘融合宽度的设置项。在该示例中,输入200(像素)。
设置项808是用于用户输入针对投影仪的投影画面的下边缘的边缘融合宽度的设置项。在该示例中,针对该字段的输入无效(等同于值为0像素)。这是因为控制单元516确定由于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多投影,所以在垂直方向不需要边缘融合处理,并以该方式显示菜单。
确定按钮809是用于用户确定上述输入数值的项。
取消按钮810是用于用户取消上述输入数值的项。
在步骤S306中,如果控制单元516确定用户已经选择取消按钮810,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在步骤S306中,如果控制单元516确定用户已经选择确定按钮809,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7。在步骤S306中的确定之后,与所选择的按钮无关地清除菜单图像800的显示。
在步骤S307中,控制单元516将用户在步骤S305中输入的多投影设置信息改变为图7A所示的格式,然后经由通信单元512向分配器202通知该格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分配器202能够获取投影仪204a至204d的像素数信息和用户设置的多投影信息。此外,分配器202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将计算结果反映到EDID,并将EDID通知给作为源设备的PC 200。因此,PC 200能够通过使用整合图像的像素数生成虚拟桌面画面,并将图像信号输入到分配器202。此外,分配器202能够将图像信号分配给投影仪204a至204d,并向各投影仪通知图像的相应部分。
因此,在该实施例的多投影系统中,即使在诸如布局位置或边缘融合宽度的多投影信息的设置被改变时,从PC 200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像素数也能够跟随改变。这使得能够(根据光阀的像素数)生成并显示整合图像,而不在投影仪204a至204d中进行任何缩放。
请注意,该实施例具有以下结构,即,在不处理信号的情况下,分配器202将整合图像的图像信号分配给投影仪204a至204d,各投影仪切出并显示相应的部分。然而,本发明也能够由其他结构实现。示例为如下结构,即,分配器202从整合图像切出投影仪204a至204d的相应部分,并将各相应的部分输出到投影仪204a至204d。该结构实现如下。首先,图像分配单元503被给予如下功能,即,根据图像信号切出任意部分图像,并分别将切出的部分图像输出到图像发送单元505a至505d。此外,步骤S107被改变,使得向图像分配单元503通知切割位置,并且针对投影仪204a至204d中的各个,指定整个图像作为切出位置(即,实际上未进行切割)。
此外,本实施例中,从投影仪204a至204d输入多投影信息,但也可以从分配器202输入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101被改变,使得取代从投影仪204获取多投影信息,显示单元508显示菜单图像800,用户通过使用操作单元507输入多投影信息。此外,在步骤S107中,除了正常的操作以外,控制单元504向投影仪204通知边缘融合宽度,使得在步骤S304中,控制单元516能够在投影仪204的暗化处理器514中设置边缘融合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虽然由通过像素指定边缘融合宽度,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取代像素,也能够通过针对投影仪的光阀的像素的比率指定边缘融合宽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光阀的像素数乘以该比率来获得边缘融合宽度的像素数。因此,通过使用在该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以及过程能够实现本发明。
此外,虽然通过以分配器为例说明该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分配器。即,本发明可使用于任何装置,只要装置包括图像信号输入单元和图像信号输出单元。示例为DVD刻录机、AV功放机、PC以及智能电话。
如上所述,在进行边缘融合的投影系统中,通过考虑重叠区域的像素数,向源设备通知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并且输入不需要缩放的图像。这使得能够抑制图像质量的劣化。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多投影系统。请注意,在以下说明中,将简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特征的说明,并主要说明差异。
<系统结构>图9示出了该实施例的多投影系统的结构,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该实施例的多投影系统中,投影仪204a至204d通过所谓的级联连接而连接,并且各投影仪还包括图像发送单元1000和通信单元1001(稍后说明)。作为源设备的PC 200存在于最上游侧,投影仪204a至204d通过电缆900a至900c按该顺序连接。
PC 2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PC 200相同。PC 200通过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电缆201连接到(稍后所述的)投影仪204a。
投影仪204a通过电缆900a连接到投影仪204b。投影仪204b通过电缆900b连接到投影仪204c。投影仪204c通过电缆900c连接到投影仪204d。
在该系统中,PC 200输出例如图3E所示的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首先被输入到投影仪204a,投影仪204a将相同的图像输出到投影仪204b。该相同的图像信号通过由此依次重复输入和输出而发送到投影仪204d。投影仪204a至204d中的各个从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切出相应的部分并对相应的部分进行投影。各投影仪也针对投影图像进行边缘融合处理。
如之前参照图3A至3E所说明的,四个投影仪能够将由PC 200生成的长方形图像显示为单个图像。
<装置结构>接下来,将参照图10说明构成多投影系统的PC、分配器以及投影仪的结构。
PC 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说明。
投影仪204a至204d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它们被统一说明为投影仪204。
如图10所示,除了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以外,投影仪204还具有由总线510连接的图像发送单元1000和通信单元1001。
控制单元516根据稍后参照图11A和图11B描述的流程图操作。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图像接收单元511从级联的上游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图像接收单元511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发送单元1000。此外,图像接收单元511将图像数据转换为适于内部处理的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出到图像切割单元513。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通信单元512与级联的上游设备通信。通信单元512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用于存储EDID的存储器单元518。
通信单元1001与级联的下游设备通信。
通信单元512和1001中的各个从级联的上游或下游设备接收信息。指定发送目的地的标识符被添加至该信息。将稍后描述该标识符。如果信息的发送目的地的标识符与自身设备的(稍后描述的)标识符相同,则通信单元接受信息;如果不相同,则通信单元传送信息。具体的传输方法如下。如果信息被发送到通信单元512,则信息被直接从通信单元1001发送到外部设备。如果信息被发送到通信单元1001,则信息被直接发送到通信单元512。因此,能够通过在级联多个投影仪的多投影系统中指定对方设备来进行通信。
此外,如果用于广播的特殊标识符被添加至由通信单元512或1001接收到的信息,则通信单元不论自身设备的标识符都接受添加了标识符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到其他设备。因此,在级联多个投影仪的多投影系统中,能够针对所有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图像切割单元513、暗化处理器514、投影显示单元515以及操作单元517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说明。
<操作的说明>现在将参照图11A和11B说明PC 200、分配器202以及投影仪204a至204d的操作。
图11A示出了投影仪204a至204d的基本操作。图11B示出了在基础设备模式下投影仪204a至204d的操作。
请注意,PC 200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说明。
请注意,投影仪204a至204d的操作相同,因此将被统一说明为投影仪204。
(基本操作)参照图11A,当用户从操作单元517指示投影仪204接通电源时,在步骤S400中,控制单元516指示电源单元(未示出)向各单元供电。此外,控制单元516读出预先存储在ROM(未示出)中的初始EDID,并将读出的EDID写入存储器单元518。然后,控制单元516监视级联连接信息。更具体地,控制单元516进行以下处理。
首先,如果控制单元516确定下游设备连接到通信单元1001(或者如果连接的下游设备电源被接通),则控制单元516将ROM(未示出)中存储的自身设备唯一的标识符发送到下游设备。另一方面,如果连接到通信单元512的上游设备发送设备标识符,则通信单元1001将标识符发送到与通信单元1001连接的下游设备。
如果下游设备未连接到通信单元1001,则控制单元516将接收到的标识符存储在自身设备的RAM中。当下游设备被连接到通信单元1001时(或连接的下游设备的电源被接通时),控制单元516将自身设备的标识符和在RAM中存储的上游设备的标识符发送到与通信单元1001连接的下游设备。因此,任何其他投影仪的标识符未被发送到距离作为上游设备的PC 200最近的(最上游的)投影仪,并且所有其他投影仪的标识符被发送到距离PC 200最远的(最下游的)投影仪。
将参照图12描述图9所示的结构中的标识符的发送示例。假设标识符AAAA、BBBB、CCCC以及DDDD分别存储在投影仪204a、204b、204c以及204d的ROM中。在该状态下,没有标识符从投影仪204b至204d发送到204a。投影仪204a的标识符AAAA被发送到投影仪204b。投影仪204a的标识符AAAA和投影仪204b的标识符BBBB被发送至投影仪204c。投影仪204a的标识符AAAA、投影仪204b的标识符BBBB以及投影仪204c的标识符CCCC被发送到投影仪204d。
因此,控制单元516a、516b、516c以及516d分别保持列表(AAAA)、(BBBB,AAAA)、(CCCC,BBBB,AAAA)以及(DDDD,CCCC,BBBB,AAAA)。因此,投影仪204a至204d的控制器516a至516d中的各个能够通过参照列表中的最后元素找到基础设备的标识符。
然后,在步骤S401中,控制单元516确定自身设备是否位于图9所示的级联连接中的最上游侧。上文中已经描述了该确定方法。如果投影仪位于级联结构中的最上游侧,则投影仪在基础设备模式下操作;否则,投影仪在辅助设备模式下操作。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投影仪204a在基础模式下操作,投影仪204b至204d在辅助设备模式下操作。
在辅助设备模式下,投影仪204执行参照图6C说明的操作,以下的点除外。在步骤S301的事件监控期间发送的切割位置指定没有从第一实施例的分配器202发送,而是从基础设备发送。在步骤S307中的多投影信息没有发送到第一实施例的分配器202,而是发送到基础设备。
(基础设备模式下的操作)
在图11B中,在基础设备模式下启动时,在步骤S500中,控制单元516首先初始化各模块。更具体地,控制单元516指示电源单元(未示出)向各单元供电。此外,控制单元516指示电源单元向灯(未示出)供电,投影仪204开始对输入图像进行投影。请注意,如果没有输入图像信号,则控制单元516指示液晶驱动电路(未示出)显示蓝底图像或表示没有输入信号的警告。
然后,在步骤S501中,控制单元516等待直到投影仪204的多个单元之一发生事件。如果控制单元516确定用户已经从操作单元517指示投影仪204关闭电源,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02。此外,如果经由通信单元1001从在辅助设备模式下的所有下游投影仪接收多投影信息,则控制单元516确定构造了多投影系统,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506。此外,如果用户从操作单元517指定多投影设置,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03。请注意,多投影信息与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A和图7B说明的多投影信息相同,所以将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501中,如果控制单元516被指示电源关闭,则在步骤S502中,控制单元516进行终止投影仪204的处理。由于处理的详情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302相同,所以将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501中,如果控制单元516被指示进行多投影设置,则处理进到步骤S503,控制单元516接受由用户输入的多投影详细信息。由于处理的详情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305相同,所以将省略其说明。
如果控制单元516在步骤S504中确定用户已经选择取消按钮810,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501。如果控制单元516在步骤S504中确定用户已经选择确定按钮809,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05。在步骤S504的确定后,与所选择的按钮无关地清除菜单图像800的显示。
在步骤S505中,控制单元516将用户在步骤S503中输入的多投影设置信息改变为图7A所示的格式,并将该格式存储在RAM(未示出)中。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501。
如果控制单元516在步骤S501中确定构造了多投影系统,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06,并且控制单元516经由通信单元1001从所有下游投影仪获取EDID。使用广播通信进行该步骤。此外,在控制单元516读出ROM(未示出)中存储的自身投影仪的EDID。因此,能够获取所有投影仪的EDID,并获取各投影仪的输入图像的最优像素数。
在步骤S507中,控制单元516根据在步骤S506中获得的各投影仪204的最优像素数以及在步骤S501中接收的各投影仪204的多投影信息计算整合图像的像素数。由于该计算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4中所说明的计算方法相同,所以将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508中,控制单元516针对在存储器单元518中存储的EDID中包括的设备的最优像素数的信息,覆写在将步骤S507中计算出的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并将EDID再次写入存储器单元518。
在步骤S509中,控制单元516通过使用通信单元512指示PC 200再次读出EDID。响应于该指令,如第一实施例所述,PC 200输入与整合图像的像素数相对应的图像信号。输入图像信号被经由之前描述的图像发送单元1000发送到输出阶段的投影仪204a至204d。
在步骤S510中,控制单元516通过使用图7A所示的多投影信息来计算整合图像中与投影仪204a至204d相对应的部分,并向下游投影仪通知结果。更具体地,如图3E所示,控制单元516将整合图像(整合投影画面)的左上坐标(824,0)-右下坐标(1847,767)通知给投影仪204b,将整合图像(整合投影画面)的左上坐标(1648,0)-右下坐标(2671,767)通知给投影仪204c,将整合图像(整合投影画面)的左上坐标(2472,0)-右下坐标(3495,767)通知给投影仪204d。
在步骤S511中,控制单元516在图像切割单元513中设置在步骤S510中计算出的自身设备(投影仪204a)的相应区域。例如,控制单元516设置整合图像(整合投影画面)的左上坐标(0,0)-右下坐标(1023,767)。
在步骤S512中,控制单元516指示暗化处理器514基于先前描述的由用户输入的多投影信息进行边缘融合处理。因此,对切出的图像进行边缘融合处理,然后图像被投影。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501。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游投影仪能够从下游投影仪获取像素数信息和由用户设置的多投影信息。此外,基于这些信息,上游投影仪能够计算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将计算结果反映在EDID上,并向作为源设备的PC通知EDID。因此,PC 200通过使用整合图像的像素数能够生成虚拟桌面画面,并且向最上游的投影仪输入图像信号。此外,输入的图像信号被发送到级联的下游投影仪。各上游投影仪能够向各下游投影仪通知图像信号中的与上游投影仪相对应的部分。
因此,在该实施例的多投影系统中,即使诸如布局位置或边缘融合宽度的多投影信息的设置被改变时,来自PC 200的输出图像的像素数也能够跟随改变。因此,能够生成整合图像,并在投影仪204a至204d中没有进行任何缩放的情况下(通过光阀的像素数)显示整合图像。
如上所述,在进行边缘融合的投影系统中,通过考虑重叠区域的像素数向源设备通知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并且输入不需要缩放的图像。信这使得能够抑制图像质量的劣化。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设备)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或装置、以及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
多个投影仪;以及
信息处理器,
其中,所述投影系统通过部分重叠由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影的图像,来将整合图像显示在投影画面上,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器从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各个接收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并且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器基于所述多个投影仪的各投影画面的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来计算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器从外部设备获得图像数据,并且
其中,由所述信息处理器计算出的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被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
其中,所述多个投影仪被串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器是投影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统,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器从各投影仪接收所述整合图像中的投影仪的布局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器基于所述多个投影仪的各投影画面的投影像素数、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以及所述布局信息,来计算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其被配置为与多个投影仪通信,其中,所述多个投影仪通过部分重叠投影图像,来将整合图像投影在显示画面上;以及
计算单元,其被配置为计算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各个接收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并且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基于所述多个投影仪的各投影画面的投影像素数和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来计算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从外部设备获取图像;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将计算出的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投影仪被串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投影仪。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从各投影仪接收所述整合图像中的投影仪的布局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基于所述多个投影仪的各投影画面的投影像素数、重叠的区域的像素数以及所述布局信息,来计算所述整合图像的像素数。
CN201210520467.XA 2011-12-02 2012-11-29 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9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5053 2011-12-02
JP2011265053A JP5950554B2 (ja) 2011-12-02 2011-12-02 表示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投影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517A true CN103139517A (zh) 2013-06-05
CN103139517B CN103139517B (zh) 2017-04-12

Family

ID=48498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046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9517B (zh) 2011-12-02 2012-11-29 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82330B2 (zh)
JP (1) JP5950554B2 (zh)
CN (1) CN10313951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2501A (zh) * 2015-02-10 2016-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及控制方法
CN105939468A (zh) * 2015-03-03 2016-09-1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和方法、图像显示控制系统
CN106303478A (zh) * 2016-08-24 2017-01-04 苏州晟迹软件设计有限公司 多通道图像拼接融合系统
CN106488205A (zh) * 2016-11-17 2017-03-0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实现图像拼接融合的投影装置及方法
CN107864367A (zh) * 2016-09-21 2018-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系统、控制装置和投影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225323A (zh) * 2019-06-04 2019-09-1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高精度多投影机影像整体及边缘亮度融合装置
CN113671782A (zh) * 2021-10-21 2021-11-1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
CN114208157A (zh) * 2019-09-04 2022-03-18 Jvc建伍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0070B2 (ja) * 2014-03-19 2018-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6412344B2 (ja) * 2014-06-06 2018-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影制御装置、投影装置の制御方法、投影システム
JP6451509B2 (ja) * 2015-06-02 2019-0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端末、撮影制御プログラム、表示システム、及び撮影制御方法
JP6793483B2 (ja) * 2016-06-30 2020-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6798163B2 (ja) * 2016-07-05 2020-1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の調整方法
JP7159057B2 (ja) * 2017-02-10 2022-10-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自由視点映像生成方法及び自由視点映像生成システム
WO2018220724A1 (ja) * 2017-05-30 2018-12-06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92110A (ja) 2017-11-16 2019-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通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投影システム
JP2019101080A (ja) 2017-11-29 2019-06-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7077611B2 (ja) * 2017-12-27 2022-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6552688B2 (ja) * 2018-07-09 2019-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投影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6915597B2 (ja) 2018-08-29 2021-08-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238298B2 (ja) 2018-09-03 2023-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2020056974A (ja) 2018-10-04 2020-04-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20220070421A1 (en) * 2019-01-08 2022-03-03 Maxell, Ltd. Projection type video display device
CN109996053A (zh) * 2019-04-10 2019-07-09 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建筑物外立面的投影方法及投影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8160A (zh) * 2005-04-30 2005-10-26 广东威创日新电子有限公司 大屏幕上拼接显示的图像边缘融合方法
CN101015218A (zh) * 2004-07-08 2007-08-08 图像公司 使用多个投影显示器显示高分辨率图像的设备及方法
US20080266321A1 (en) * 2007-04-30 2008-10-30 Richard Aufra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sking and overlaying images in multiple projector system
US20090147004A1 (en) * 2007-12-06 2009-06-11 Barco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bining Images Generated By Separate Sources
CN101482690A (zh) * 2009-01-05 2009-07-15 清华大学 多投影仪组合显示的自适应模板大屏幕亮度校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8781B2 (ja) * 2000-06-14 2003-05-19 株式会社ナナオ 表示装置の分配装置
JP3469571B2 (ja) * 2001-11-26 2003-11-25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ータ中継装置、中継方法、及び伝送システム
US7559653B2 (en) * 2005-12-14 2009-07-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LCD panel
JP4716026B2 (ja) * 2006-05-24 2011-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投写方法
JP2008116874A (ja) * 2006-11-08 2008-05-22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システム上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US7901094B2 (en) * 2007-01-24 2011-03-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View projection: one-touch setup of light displays on arbitrary surfaces
JP2009130569A (ja) * 2007-11-22 2009-06-11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及び画像出力装置
JP2010134396A (ja) * 2008-11-10 2010-06-17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
US8836723B2 (en) * 2010-06-18 2014-09-16 Vantage Surgical Systems, Inc. Augmented reality methods and systems including optical merg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 optical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218A (zh) * 2004-07-08 2007-08-08 图像公司 使用多个投影显示器显示高分辨率图像的设备及方法
CN1688160A (zh) * 2005-04-30 2005-10-26 广东威创日新电子有限公司 大屏幕上拼接显示的图像边缘融合方法
US20080266321A1 (en) * 2007-04-30 2008-10-30 Richard Aufra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sking and overlaying images in multiple projector system
US20090147004A1 (en) * 2007-12-06 2009-06-11 Barco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bining Images Generated By Separate Sources
CN101482690A (zh) * 2009-01-05 2009-07-15 清华大学 多投影仪组合显示的自适应模板大屏幕亮度校正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2501A (zh) * 2015-02-10 2016-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及控制方法
CN105939468A (zh) * 2015-03-03 2016-09-1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显示控制装置和方法、图像显示控制系统
CN106303478A (zh) * 2016-08-24 2017-01-04 苏州晟迹软件设计有限公司 多通道图像拼接融合系统
CN107864367A (zh) * 2016-09-21 2018-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系统、控制装置和投影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864367B (zh) * 2016-09-21 2021-08-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系统和投影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488205A (zh) * 2016-11-17 2017-03-0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实现图像拼接融合的投影装置及方法
CN110225323A (zh) * 2019-06-04 2019-09-1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高精度多投影机影像整体及边缘亮度融合装置
CN114208157A (zh) * 2019-09-04 2022-03-18 Jvc建伍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CN114208157B (zh) * 2019-09-04 2024-02-09 Jvc建伍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CN113671782A (zh) * 2021-10-21 2021-11-1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
CN113671782B (zh) * 2021-10-21 2022-02-15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41475A1 (en) 2013-06-06
CN103139517B (zh) 2017-04-12
US9082330B2 (en) 2015-07-14
JP2013117631A (ja) 2013-06-13
JP5950554B2 (ja)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9517A (zh) 投影系统及信息处理装置
US7364313B2 (en) Multiple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jecting multiple selected images adjacent each other
KR100450604B1 (ko) 투사표시 시스템과 프로젝터 및 그 메뉴 화상표시방법
JP5677034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US20090244376A1 (en) Projector device and projector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2609232A (zh) 拼接显示墙、显示方法、系统及智能显示装置
AU7700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display
CN104424538A (zh) 剧院参数管理设备和方法
KR20210147868A (ko) 비디오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3196379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18558A (zh) 编解码器控制
JP3483465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845980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200019369A1 (en) Image shar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12118428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激光电视
JP2007049615A (ja) 画素ずれ調整方法、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素ずれ調整方法を実現するプログラム
CN108881800B (zh) 显示装置、其中的信息终端机的设定方法以及显示系统
CN111586377A (zh) 投影系统及其投影拼接方法
US11336877B2 (en) Projection-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projected image
US20230124225A1 (en) Image projection method and projector
KR101617735B1 (ko) 멀티 디스플레이 매핑 방법
US11934616B2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JP5548898B2 (ja) 映像表示装置
WO2022003776A1 (ja) 映像表示装置、映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92769B2 (ja) 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