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4728B - 柱环以及具有该柱环的车辆用遮阳板 - Google Patents

柱环以及具有该柱环的车辆用遮阳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4728B
CN105764728B CN201480051497.8A CN201480051497A CN105764728B CN 105764728 B CN105764728 B CN 105764728B CN 201480051497 A CN201480051497 A CN 201480051497A CN 105764728 B CN105764728 B CN 105764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split body
hole portion
band
sp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14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4728A (zh
Inventor
中川心
青木亮
白石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lax Inc
Kasai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olax Inc
Kasai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lax Inc, Kasai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olax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764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4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B60J3/0204Sun visors
    • B60J3/0213Sun vis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means
    • B60J3/0265Attachments of sun visors to mounting means including details of sun visor bearing member regulating the rotational friction on the support a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B60J3/0204Sun visors
    • B60J3/0213Sun vis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means
    • B60J3/0265Attachments of sun visors to mounting means including details of sun visor bearing member regulating the rotational friction on the support arm
    • B60J3/0273Attachments of sun visors to mounting means including details of sun visor bearing member regulating the rotational friction on the support arm on both end regions of sun vi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B60J3/0204Sun visors
    • B60J3/0213Sun vis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means
    • B60J3/023Additional support bracket releasably holding the sun vi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安装在对车辆用遮阳板的遮挡体进行支撑的轴体上的柱环(18),具有以夹着轴体的外周的方式安装的一对半分割体(20)。半分割体(20)具有:收容槽(38),其形成在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用于收容轴体的一部分;第1卡止孔部(22a)和第2卡止孔部(22b),它们以将半分割体(20)的内表面切开的方式形成;以及第1弯曲爪部(24a)和第2弯曲爪部(24b),它们形成为从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直立设置,具有挠性。在对一对半分割体(20)进行组合时,一方的半分割体(20)的弯曲爪部插入至另一方的半分割体(20)的卡止孔部而卡止,卡止孔部和弯曲爪部相对并成组设置,以使得收容槽(38)包含在每组卡止孔部和弯曲爪部之间。

Description

柱环以及具有该柱环的车辆用遮阳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对半分割体的柱环、以及具有该柱环的车辆用遮阳板。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驾驶席以及副驾驶席的前方的顶棚面设置用于保护驾驶员等的眼睛免受太阳直射、确保视野的遮阳板。遮阳板设置为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而调整位置。
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辆用遮阳板具有:遮阳板主体;轴体,其安装在遮阳板主体上,对遮阳板主体进行支撑;以及筒体,其覆盖轴体,搭挂在车室顶棚面的钩部上。该筒体由能够从轴体的外周侧方组装的2个分割体构成,在一方的分割体上设置向相对方向凸出并可弹性变形的卡合爪,在另一方的分割体的内表面设置对卡合爪进行卡止的卡止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29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由于一方的分割体和另一方的分割体是不同的构造,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2个模具,制造成本高。
本发明就是鉴于如上所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将相同形状的半分割体组合起来而形成的柱环的制造成本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某个方式的柱环安装在对车辆用遮阳板的遮挡体进行支撑的轴体上,该柱环具有以夹着轴体的外周的方式安装的一对半分割体。半分割体具有:收容槽,其形成在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用于收容轴体的一部分;卡止孔部,其以将半分割体的内表面切开的方式形成;以及弯曲爪部,其形成为从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直立设置,具有挠性。在对一对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一方的半分割体的弯曲爪部插入至另一方的半分割体的卡止孔部而卡止,卡止孔部和弯曲爪部相对并成组设置以使得收容槽包含在每组卡止孔部和弯曲爪部之间。
根据本方式,仅将一对半分割体合在一起并按压,就能够使弯曲爪部弯曲而卡止于卡止孔部,以一次操作将一对半分割体安装在轴体的外周上。由于一对半分割体是相同形状,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能够通过弯曲爪部卡止于卡止孔部时产生的操作感,而使使用者容易确认安装状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柱环通过将相同形状的半分割体组合起来而形成,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是遮阳板的斜视图,图1(b)是着眼于柱环的遮阳板的局部斜视图。
图2(a)是柱环的斜视图,图2(b)是半分割体的外侧的斜视图,图2(c)是半分割体的内侧的斜视图。
图3(a)是半分割体的内侧的正视图,图3(b)是半分割体的侧视图,图3(c)是半分割体的外侧的正视图,图3(d)是半分割体的侧方的端视图。
图4(a)是柱环的侧视图,图4(b)是在图4(a)中所示的柱环的沿线段A-A的剖视图,图4(c)是在图4(a)中所示的柱环的沿线段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遮阳板10的斜视图,图1(b)是着眼于柱环18的遮阳板10的局部斜视图。遮阳板10固定在车辆的驾驶席以及副驾驶席的顶棚的车身面板上,用于抑制由阳光、对面的车灯导致的昏眩、目眩。遮阳板10相对于车身可以转动地连结,以使得能够对遮阳板10的位置进行调整。
遮阳板10具有安装部12、轴体14、遮挡体16以及柱环18。安装部12将遮阳板10可转动地安装在车身上。轴体14插入平板状的遮挡体16的内部,对遮挡体16进行支撑。轴体14沿遮挡体16的外形相连续,其两端与安装部12连结。轴体14是金属制的,遮挡体16以及柱环18是树脂制的。
遮挡体16设置使轴体14的一部分露出的切口部16a。如图1(b)所示,在轴体14的外周设置柱环18。柱环18通过在车身上设置的钩部等卡止部(未图示)而被卡止。在将柱环18卡止到钩部上的状态下,遮挡体16可以转动。驾驶员等能够在对遮阳板10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在将柱环18向钩部进行了卡止的状态下使遮阳板10旋转,另一方面使柱环18的向钩部的卡止解除而使遮挡体16旋转。即,遮阳板10具有只被安装部12支撑的状态、以及在安装部12的基础上将柱环18卡止在钩部上的状态这2个状态,在任意状态下均能够移动遮挡体16。
柱环18具有以夹着轴体14的外周的方式安装的一对半分割体20,将相同形状的半分割体20合在一起而成为圆筒形状的柱环18。传递至柱环18的各种方向的负载不仅包含从卡止柱环18的钩部受到的来自柱环18外侧的负载,还包含从内侧的轴体14受到的来自柱环18内侧的负载。对于该半分割体20,基于部件图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对在下面的各附图中所表示的相同或等同的结构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a)是柱环18的斜视图,图2(b)是半分割体20的外侧的斜视图,图2(c)是半分割体20的内侧的斜视图。此外,图3(a)是半分割体20的内侧的正视图,图3(b)是半分割体20的侧视图,图3(c)是半分割体20的外侧的正视图,图3(d)是半分割体20的侧方的端视图。
如图2(a)所示,柱环18通过将一对半分割体20组合起来而形成,在内表面形成收容轴体14的收容槽38。通过半分割体20的各自的收容槽38而形成对轴体14的收容空间。半分割体20均为相同形状,因此与将不同形状的半分割体组合起来而形成柱环18相比,能够由1种模具成型,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半分割体20具有主体部21、第1卡止孔部22a及第2卡止孔部22b(在不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卡止孔部22)、第1弯曲爪部24a和第2弯曲爪部24b(在不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弯曲爪部24)、结合部26、被结合部28、把持部30、接合面36、以及收容槽38。
如图2(b)所示,半分割体20的主体部21的外周面是半圆筒形状。在主体部21的外周面,第1卡止孔部22a以及第2卡止孔部22b(未图示)从内侧贯穿到外侧。半分割体20的内表面是形成柱环18时位于圆筒形状的内侧的面,包含把持部30、接合面36以及收容槽38。
如图2(c)所示,在半分割体20的内表面形成沿中心轴线延伸的收容槽38,在该收容槽38的边缘形成一对沿中心轴线的接合面36。接合面36隔着收容槽38而在半分割体20的内表面的边缘形成。收容槽38确保对轴体14的一部分进行收容的收容空间。接合面36是在对一对半分割体20进行组合时接触的平面。
弯曲爪部24形成为从接合面36直立设置,具有挠性。弯曲爪部24具有向与弯曲爪部24的直立设置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凸出的凸出部40。此外,凸出部40相对于半分割体20的中心轴线向径向外方凸出。卡止孔部22以将接合面36切开的方式形成。在对一对半分割体20进行组合时,一方的半分割体20的弯曲爪部24插入至另一方的半分割体20的卡止孔部22而卡止。弯曲爪部24的凸出部40钩挂到卡止孔部22。另外,卡止孔部22及弯曲爪部24的一部分也可以从接合面36延及至收容槽38而形成。此外,卡止孔部22及弯曲爪部24也可以形成在收容槽38上,在该情况下,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也以将收容槽38包含在其间的方式相对,以使得轴体14配置在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之间。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形成在半分割体20的内表面即接合面36或/和收容槽38上。
第1卡止孔部22a以及第1弯曲爪部24a隔着收容槽38相对配置,第2卡止孔部22b以及第2弯曲爪部24b隔着收容槽38相对配置。由此,将相同形状的半分割体20组合起来,而能够使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卡止。由此,仅使一对半分割体20的各自的接合面36合在一起并按压,就能够以一次操作将柱环18安装在轴体14的外周。通过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的卡止,能够抑制柱环18向半分割体20的相对方向分离,以及轴体14的轴向的位置偏差。能够通过弯曲爪部24卡止在卡止孔部22上时产生的操作感,而使使用者容易确认安装状态。
一组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分别设置在半分割体20的轴向的两端部侧。一组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具有隔着收容槽38而相对的关系。轴向的两端部侧不限于半分割体20的末端,还包含比末端稍微靠中心侧的位置。由此,在轴体14被扭转的情况下,柱环18的两端侧被固定,因此能够降低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的卡止脱落的可能性。此外,能够抑制半分割体20的两端侧向外翘起。
把持部30分别形成在半分割体20的轴向的两端部侧,对轴体14进行把持。如图3(d)所示,把持部30具有比收容槽38小径的内周面。把持部30的内径对应于轴体14的外径而设定,设定为比轴体14的外径稍大。把持部30设置在轴向上一组弯曲爪部24和卡止孔部22的相对线上。即,把持部30以层叠的方式形成在相对的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之间的收容槽38的内周面上。由此,利用位于轴向两侧的把持部30压制轴体14,并且在把持部30压制轴体14的轴向位置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卡止,因此能够抑制柱环18的两端侧的变形。把持部30设置在一组弯曲爪部24和卡止孔部22的相对线上,因此能够在来自轴体14的载荷所施加的把持部30附近卡止,而抑制柱环18向半分割体20的相对方向分离。与把持部30相比在轴向外侧的主体部21也可以不设置,也可以使把持部30位于末端。在安装状态下,轴体14在把持部30的内周面滑动。
结合部26沿弯曲爪部24向卡止孔部22的插入方向从接合面36凸出,在比接合面36凸出的部分形成凹部26a。被结合部28形成为凸状,能够与凹部26a嵌合而结合。结合部26和被结合部28隔着收容槽38而相对。在对一对半分割体20进行组合时,一方的半分割体20的结合部26与另一方的半分割体20的被结合部28结合,从而对朝向已合在一起的接合面36的相对方向以及轴体14的轴向的位置偏差进行限制。能够通过将凹部26a形成在从半分割体20凸出的结合部26,从而避免在半分割体20的收容槽38的内表面形成凹陷,能够抑制主体部21的刚性降低,能够抑制主体部21的变形。另外,如果凹部26a不到达收容槽38的深度,而是在结合部26的板厚的范围内形成,则结合部26也可以不沿插入方向从接合面36凸出。此外,如果结合部26在第1卡止孔部22a和第1弯曲爪部24a、以及第2卡止孔部22b和第2弯曲爪部24b之间,则也可以从半分割体20的内表面即接合面36或/和收容槽38凸出。
在两端侧设置的一组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之间设置隔着收容槽38而相对的一组结合部26和被结合部28。由此,能够在半分割体20的两端侧利用卡止孔部22和弯曲爪部24牢固地进行卡止,并且利用结合部26和被结合部28抑制中央部分的翘起。此外,结合部26和被结合部28设置为在向轴体14的安装状态下不对轴体14进行把持。由此,使柱环18的中央部分相对于轴体14非接触,从而能够抑制由来自轴体14的载荷而导致的变形的影响。
在收容槽38中,在两端侧形成内周为大径的大径部42。通过大径部42,从而遮挡体16的壳体进入至柱环18的内部。
图4(a)是柱环18的侧视图,图4(b)是在图4(a)中所示的柱环18的沿线段A-A的剖视图,图4(c)是在图4(a)中所示的柱环18的沿线段B-B的剖视图。
如图4(b)所示,弯曲爪部24的凸出部40沿接合面36向外面侧凸出,向与弯曲爪部24的直立设置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凸出。卡止孔部22也向与弯曲爪部24的直立设置方向相交叉的方向贯穿至半分割体20的外表面。由此,能够将弯曲爪部24的凸出部40凸出到半分割体20的外表面,因此能够确保卡止孔部22与弯曲爪部24的凸出部40的重叠量,能够更加抑制柱环18向半分割体20的相对方向分离。凸出部40设置为相对于卡止孔部22利用凸出部40和接合面36而夹持卡止孔部22的缘部。卡止孔部22向接合面36的相对方向凹陷,在中途垂直地弯曲或者在中途以与相对方向相交叉的方式弯曲,而沿接合面36保持该状态贯穿。
弯曲爪部24在向径向内方弯曲的状态下卡止在卡止孔部22上。弯曲爪部24在预紧的状态下卡止在卡止孔部22上。由此,相对于接合面36的向径向的位置偏差,弯曲爪部24能够进一步发挥抵抗力,能够抑制半分割体20的位置偏差。能够通过使弯曲爪部24弯曲而卡止在卡止孔部22上,从而吸收制造误差,并使接合面36彼此高精度地接触。
如图4(c)所示,凸状的被结合部28插入至结合部26的凹部26a而结合。结合部26和被结合部28在从轴向观察时与把持部30的内周面相比位于径向外侧。由此能够将结合部26和被结合部28设置为相对于轴体14非接触。结合部26向半分割体20的相对方向凸出,在组装一对半分割体20时,作为引导件起作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也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将各种设计变更等的变形添加到实施例中,添加了如上所述的变形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也可以对各变形例进行组合。
在实施方式中,是结合部26和被结合部28利用凹凸的嵌合而卡止的方式,也可以在结合部26的内壁面形成凸部,在相对的收容槽38的内周面形成作为被结合部28的凹部。
标号的说明
10遮阳板、12安装部、14轴体、16遮挡体、18柱环、20半分割体、21主体部、22卡止孔部、22a第1卡止孔部、22b第2卡止孔部、24弯曲爪部、24a第1弯曲爪部、24b第2弯曲爪部、26结合部、26a凹部、28被结合部、30把持部、36接合面、38收容槽、40凸出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对半分割体的柱环、以及具有该柱环的车辆用遮阳板。

Claims (15)

1.一种柱环,其安装在对车辆用遮阳板的遮挡体进行支撑的轴体上,该柱环的特征在于,
具有以夹着所述轴体的外周的方式安装的一对半分割体,
所述半分割体具有:
收容槽,其形成在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用于收容所述轴体的一部分;
卡止孔部,其以将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切开的方式形成;以及
弯曲爪部,其形成为从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直立设置,具有挠性,
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弯曲爪部插入至另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卡止孔部而卡止,
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在所述半分割体的两端侧相对并成组设置,以使得所述收容槽包含在每组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之间,
所述半分割体在两端侧设置的一组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之间,具有隔着所述收容槽而相对的结合部和被结合部,
所述结合部沿所述弯曲爪部向所述卡止孔部的插入方向,从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凸出,并具有与所述被结合部嵌合的凹部,
所述被结合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凹部与另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凸部结合,对朝向一对所述半分割体的相对方向以及所述轴体的轴向的位置偏差进行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上形成并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能够接触的接合面,
所述结合部从所述接合面向所述插入方向凸出,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与所述收容槽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孔部贯穿至所述半分割体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分割体具有分别形成在所述半分割体的轴向的两端部侧并对所述轴体进行把持的把持部,
所述把持部设置在一组所述弯曲爪部和所述卡止孔部之间的所述收容槽,
所述结合部和所述被结合部设置在下述位置,即,在向所述轴体的安装状态下,从轴向观察时与所述把持部的内周面相比的径向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孔部在使所述弯曲爪部向径向内方弯曲的状态下进行卡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孔部贯穿至所述半分割体的外表面。
7.一种柱环,其安装在对车辆用遮阳板的遮挡体进行支撑的轴体上,与设置于车身的卡止部卡止,该柱环的特征在于,
具有以夹着所述轴体的外周的方式安装的一对半分割体,
所述半分割体具有:
收容槽,其形成在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用于收容所述轴体的一部分;
卡止孔部,其以将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切开的方式形成,贯穿至所述半分割体的外表面;以及
弯曲爪部,其形成为从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直立设置,具有挠性,
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弯曲爪部插入至另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卡止孔部而卡止,不从所述半分割体的外表面凸出,
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相对并成组设置,以使得所述收容槽包含在每组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分割体在两端侧设置的一组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之间,还具有隔着所述收容槽而相对的结合部和被结合部,
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结合部与另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被结合部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部沿所述弯曲爪部向所述卡止孔部的插入方向,从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凸出,并具有与所述被结合部嵌合的凹部,
所述被结合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上形成并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能够接触的接合面,
所述结合部从所述接合面向所述插入方向凸出,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与所述收容槽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孔部贯穿至所述半分割体的外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分割体具有分别形成在所述半分割体的轴向的两端部侧并对所述轴体进行把持的把持部,
所述把持部设置在一组所述弯曲爪部和所述卡止孔部之间的所述收容槽,
所述结合部和所述被结合部设置在下述位置,即,在向所述轴体的安装状态下,从轴向观察时与所述把持部的内周面相比的径向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柱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孔部在使所述弯曲爪部向径向内方弯曲的状态下进行卡止。
14.一种车辆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遮挡体,其用于遮光;
轴体,其对所述遮挡体进行支撑;以及
柱环,其具有以夹着所述轴体的外周的方式安装的一对半分割体,
所述半分割体具有:
收容槽,其形成在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用于收容所述轴体的一部分;
卡止孔部,其形成在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以及
弯曲爪部,其形成为从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直立设置,具有挠性,
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弯曲爪部插入至另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卡止孔部而卡止,
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在所述半分割体的两端侧相对并成组设置,以使得所述收容槽包含在每组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之间,
所述半分割体在两端侧设置的一组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之间,具有隔着所述收容槽而相对的结合部和被结合部,
所述结合部沿所述弯曲爪部向所述卡止孔部的插入方向,从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凸出,并具有与所述被结合部嵌合的凹部,
所述被结合部具有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
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凹部与另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凸部结合,对朝向一对所述半分割体的相对方向以及所述轴体的轴向的位置偏差进行限制。
15.一种车辆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遮挡体,其用于遮光;
轴体,其对所述遮挡体进行支撑;以及
柱环,其具有以夹着所述轴体的外周的方式安装的一对半分割体,与设置于车身的卡止部卡止,
所述半分割体具有:
收容槽,其形成在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用于收容所述轴体的一部分;
卡止孔部,其形成在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贯穿至所述半分割体的外表面;以及
弯曲爪部,其形成为从所述半分割体的内表面直立设置,具有挠性,
在对一对所述半分割体进行组合时,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弯曲爪部插入至另一方的所述半分割体的所述卡止孔部而卡止,不从所述半分割体的外表面凸出,
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相对并成组设置,以使得所述收容槽包含在每组所述卡止孔部和所述弯曲爪部之间。
CN201480051497.8A 2013-09-18 2014-08-20 柱环以及具有该柱环的车辆用遮阳板 Active CN105764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3255 2013-09-18
JP2013-193255 2013-09-18
PCT/JP2014/004270 WO2015040786A1 (ja) 2013-09-18 2014-08-20 カラーおよびそのカラーを備える車両用のサンバイ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4728A CN105764728A (zh) 2016-07-13
CN105764728B true CN105764728B (zh) 2018-04-27

Family

ID=52688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1497.8A Active CN105764728B (zh) 2013-09-18 2014-08-20 柱环以及具有该柱环的车辆用遮阳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31912B2 (zh)
JP (1) JP6005872B2 (zh)
CN (1) CN105764728B (zh)
DE (1) DE112014004269T8 (zh)
WO (1) WO20150407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8931B2 (ja) * 2015-02-17 2018-10-17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カラーおよびそのカラーを備える車両用のサンバイザ
US10081228B2 (en) * 2016-11-08 2018-09-25 Mahmoud Razzaghi Car viso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3194A (zh) * 2004-08-30 2006-03-08 金泰德 在车辆玻璃上容易附着和分离的车辆用遮光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8519A (en) * 1977-11-11 1979-04-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unshade support assembly
JPH0628334Y2 (ja) * 1986-07-23 1994-08-03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サンバイザにおけるノブ構造
DE3839965A1 (de) * 1988-11-26 1990-05-31 Happich Gmbh Gebr Sonnenblende fuer fahrzeuge
US5107569A (en) * 1990-06-07 1992-04-28 Daniel Hughes Two-piece sun visor bushing and method of use
JPH10278580A (ja) 1997-03-31 1998-10-20 Kasai Kogyo Co Ltd サンバイザーのノブ構造
JP4256523B2 (ja) * 1999-03-04 2009-04-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回転ダンパー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サンバイザーの取付装置
JP2002103968A (ja) 2000-09-28 2002-04-09 Neoex Lab Inc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92948A (ja) * 2000-12-27 2002-07-10 Neoex Lab Inc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JP2003341361A (ja) * 2002-05-24 2003-12-03 Kyowa Sangyo Kk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JP3663194B2 (ja) 2002-10-17 2005-06-22 しげる工業株式会社 サンバイザ
JP4472427B2 (ja) * 2004-05-27 2010-06-02 共和産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DE102013209796A1 (de) * 2012-05-30 2013-12-05 Kyowa Sangyo Co., Ltd. Sonnenblende für ein 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3194A (zh) * 2004-08-30 2006-03-08 金泰德 在车辆玻璃上容易附着和分离的车辆用遮光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31912B2 (en) 2018-04-03
WO2015040786A1 (ja) 2015-03-26
DE112014004269T8 (de) 2016-06-16
JPWO2015040786A1 (ja) 2017-03-02
JP6005872B2 (ja) 2016-10-12
CN105764728A (zh) 2016-07-13
US20160193901A1 (en) 2016-07-07
DE112014004269T5 (de) 2016-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7759B2 (ja) カメラユニット
JP2011230593A (ja) カーペットクランプ
US20170175932A1 (en) Clip device
CN105764728B (zh) 柱环以及具有该柱环的车辆用遮阳板
KR20160048588A (ko) 도로반사경
JP6068616B2 (ja) 支持ユニット
JP2014521546A5 (zh)
US9758023B2 (en) Spring for sun visor and support device for sun visor
WO2018186151A1 (ja) ハーネスガイド
JP6287725B2 (ja) クリップ
JP5911023B2 (ja) 樹脂部材取付構造
JP6010516B2 (ja) 自動車用内張りパネル
JP2016150723A (ja)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JP5879742B2 (ja) 車両用樹脂部品
JP6068897B2 (ja) 係止構造
JP6430884B2 (ja) 支持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支持ユニットを備える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EP3023300A1 (en) Mirror device for vehicle
JP6506043B2 (ja)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JP5990108B2 (ja) カラーおよびそのカラーを備える車両用のサンバイザ
US7229097B2 (en) Snap-in capsule for steering columns
JP6408931B2 (ja) カラーおよびそのカラーを備える車両用のサンバイザ
JP2018030484A (ja) フードインナパネル
JP4668741B2 (ja) グロメット
JP6819253B2 (ja) 中間シャフト
JP6699086B2 (ja) ブラ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