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4374B - 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4374B
CN105764374B CN201480062135.9A CN201480062135A CN105764374B CN 105764374 B CN105764374 B CN 105764374B CN 201480062135 A CN201480062135 A CN 201480062135A CN 105764374 B CN105764374 B CN 105764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plate
watchband
sidepiece
hol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21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4374A (zh
Inventor
米歇尔·拉塔斯基
柴田进
清水幸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64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4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3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10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 A44C5/107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with links made of more than two elements including connec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提供的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和制造工时,从而能够提高批量生产率且降低成本,并且质感和外观的装饰性也出色,能够防止中央片和侧片在手表的使用过程中分离;【解决方法】在中央片上并列设置多个横向贯穿中央片的贯通孔,并在中央片的贯通孔内部插入环部件,准备构成侧片的侧部件,并在一个侧部件上呈一体地形成至少两个连接销,将两个侧部件的各连接销从贯通孔的左右两侧插入贯通孔的内部及环部件的内周,并在贯通孔的内部及环部件的内周使各连接销的端部相对置,从而通过两个侧部件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进而将多个连接销分别插入相邻的不同中央片的各贯通孔中,由此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而形成手表带。

Description

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手表带的单个表带节具有例如中央片、和从左右两侧支撑该中央片的两个侧片。进而,发明出了下述结构的手表带,即:在中央片上形成有贯通孔以便连接中央片与侧片,并且在该贯通孔中插入长度大于中央片的宽度的连接销,并连接销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左右的侧片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进而也设计出了下述手表带,即:在贯通孔内部插入环部件,在该环部件的内周插入连接销,从而通过环部件支撑或固定连接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手表带,将连接销插通在各个中央片的贯通孔中,并且将连接销的各轴端部插入侧片的止动孔中,从而利用侧片从两侧支撑中央片。进而,将止动片嵌入侧片的沉孔中,从而通过连接销支撑侧片。通过如此构成手表带,能够利用连接销可靠地支撑侧片,并且能够利用侧片从两侧可靠地支撑中央片,从而组成手表带。
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手表带是调节用表带片,其将外片(侧片)和中间片(中央片)呈Y字型组合,从而以拆装自如的方式构成表带。夹在左右一对外片之间的中间片由中间片主体、和设置于该中间片主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上的侧面部件构成。进而,在从外片突出的中间片部分上形成有连接销用的销孔,该销孔中设有在销孔内支撑连接销的C形环管(环部件)。通过如此构成表带片,可以提供C形环管不会从表带片脱落、简单且可安全地使用的调节用表带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01-197911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实登3149703号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手表带的构成中,由于需要用于固定连接销与侧片的结构(固定结构),因此,部件数量增加与该固定结构对应的数量,并且也需要进行固定用部件的制造工序。进而,也需要进行用于固定连接销和侧片的作业工序。具体而言,需要在侧片上形成供连接销插入的孔、或者在连接销的两端部也需要某种固定结构。因此,部件数量和制造工序增加,从而导致手表带的批量生产率降低以及成本升高。
进而,由于连接销的固定部分暴露在侧片的外观,因而也导致手表带整体的质感和美观度降低以及装饰性降低。在专利文献1的手表带中,侧片上形成有沉孔,通过将止动片嵌入沉孔中,从而支撑侧片和连接销。因此,连接销的固定部分不会暴露在侧片的外观上。但是,作为侧片与连接销的固定用部件,需要另外的止动片,从而导致部件数量和制造工序增加、以及手表带的批量生产率降低和成本升高。
进而,在手表的使用过程中,侧片与连接销的固定部分有可能会产生松动或破损等,从而在侧片与连接销之间发生脱落。若侧片与连接销之间发生脱落,则连接销端部未被固定,在利用一根连接销支撑左右侧片的手表带中,连接销有可能随着手臂动作而从中央片上脱落。进而,有可能因为连接销的脱落而使侧片与中央片分离,从而导致手表带分解。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和制造工时,从而能够提高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并且质感和外观装饰性也出色,而且也能够防止中央片和侧片在手表的使用过程中分离的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
上述课题通过下述本发明而实现。
即,本发明的手表带至少包括中央片和侧片,中央片上并列设有多个横向贯穿中央片的贯通孔,侧片上设有多个插入贯通孔中的连接销,一个侧片所设有的多个连接销分别插入相邻的不同中央片的各贯通孔中,从而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该手表带的特征在于,
该手表带具备构成侧片的侧部件,并且在一个侧部件上呈一体地形成有至少两个连接销,进而在贯通孔的内部插入有环部件,通过将两个侧部件的各连接销从贯通孔的左右两侧插入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并且在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使各连接销的端部相对置,从而通过两个侧部件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由此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连接销被形成为圆柱形;中央片由中央片主体和中央片侧部构成,中央片主体上并列设有多个横向贯穿中央片主体的贯通孔,中央片侧部包括至少两个侧壁部,且在各个侧壁部上设有多个孔,两个侧壁部分别设置在中央片主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上;设置于中央片主体上的贯通孔的中心与设置于侧壁部上的孔的中心在横向上配置于同一轴上,并且满足下述大小关系条件,即:(各侧壁部上的孔的直径)<(中央片主体上的各贯通孔的直径),且(各侧壁部上的孔的直径)<(环部件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侧部件由金属玻璃制成。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各侧壁部通过连接部进行连接,并且侧部件或者中央片侧部中的任意一者或者两者由金属玻璃制成。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金属玻璃的主要成分为Au、Pt、Zr、Cu、Pd、Ti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在由金属玻璃制成的侧部件或者中央片侧部的侧壁部上插有装饰部件。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在由金属玻璃制成的侧部件或者中央片侧部的表面上,形成有图案、花纹、图形、花样、文字、立体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环部件为C形环管,该C形环管是将圆筒状管材的圆周上的一部分沿其轴向切除,从而将剖面形成为字母C字形。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在连接销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凸部或者凹部,环部件为圆筒状的管材,并且在该管材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与连接销的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凹部或者凸部。
另外,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中央片上并列设置多个横向贯穿中央片的贯通孔,并在侧片上设置多个插入贯通孔中的连接销,将一个侧片所设有的多个连接销分别插入相邻的不同中央片的各贯通孔中,从而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该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准备构成侧片的侧部件,并在一个侧部件上呈一体地形成至少两个连接销,在中央片的贯通孔内部插入环部件,将两个侧部件的各连接销从贯通孔的左右两侧插入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并在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使各个连接销的端部相对置,从而通过两个侧部件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由此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将连接销形成为圆柱形;中央片由中央片主体和中央片侧部构成,中央片侧部包括至少两个侧壁部;将沿横向贯穿中央片主体的多个贯通孔的直径、设置于各个侧壁部上的多个孔的直径以及环部件的外径设定为满足下述大小关系条件,即:(各个侧壁部上的孔的直径)<(中央片主体上的各个贯通孔的直径),且(各个侧壁部上的孔的直径)<(环部件的外径);在中央片主体上并列设置多个贯通孔,并在各个侧壁部上设置多个孔,将环部件插入中央片主体的贯通孔内部,进而将两个侧壁部分别设置在中央片主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并且将设置于中央片主体上的贯通孔的中心与设置于侧壁部上的孔的中心在横向上配置于同一轴上;将两个侧部件的各个连接销经由侧壁部的孔从贯通孔的左右两侧插入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并在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使各个连接销的端部相对置,从而通过两个侧部件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由此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利用金属玻璃制成侧部件,并且准备形成有侧部件的形状的金属模,将金属玻璃熔融,并将熔融的金属玻璃注入该金属模中,从而通过铸造而制成侧部件。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利用金属玻璃制成侧部件或者中央片侧部的任意一者或者两者,并且设置连接各个侧壁部的连接部,且准备形成有侧部件或者中央片侧部的形状的金属模,将金属玻璃熔融,并将熔融的金属玻璃注入该金属模中,通过铸造而制成侧部件或者中央片侧部的任意一者或者两者,并且在各个侧壁部上呈一体地形成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金属玻璃的主要成分为Au、Pt、Zr、Cu、Pd、Ti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在由金属玻璃制成的侧部件或者中央片侧部的侧壁部上插入装饰部件。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在由金属玻璃制造而成的侧部件或者中央片侧部的表面上,形成图案、花纹、图形、花样、文字、立体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通过注塑成形而制造构成手表带的部件中的、除了环部件之外的所有部件。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环部件采用C形环管,该C形环管是将圆筒状管材的圆周上的一部分沿其轴向切除,从而将剖面形成为字母C字形。
在本发明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在连接销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凸部或者凹部,环部件为圆筒状的管材,并且在该管材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与连接销的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凹部或者凸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构成侧片的侧部件的侧部件主体与连接销呈一体地形成。因此,在侧部件主体与连接销之间无需固定结构,因此,能够提供如下手表带,即:能够削减连接销固定用的部件数量,且能够削减固定连接销与侧部件主体的工序,从而能够提高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进而,由于侧部件主体与连接销之间无需固定结构,因而能够防止侧部件主体与连接销的固定部分露出于侧部件的外观。因此,能够提高手表带整体的质感和外观的美观度,提高手表带的质感和装饰性。
进而,由于侧部件主体与连接销呈一体地形成,因而能够防止连接销从侧部件脱落,从而能够始终保持连接销被固定在侧部件上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连接销从中央片脱落,从而能够防止侧片与中央片分离。
进而,通过形成为利用与左右两个侧部件主体呈一体地形成的多个连接销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相对于利用一根连接销支撑左右侧片的现有手表带,可以将插入中央片的一个贯通孔中的连接销的数量变为两倍即两个(左右各一个连接销)。因此,即使在手表的使用过程中,左右任意一侧的侧部件的连接销从中央片的贯通孔脱落,由于另一侧的侧部件的连接销支撑中央片,因而更进一步能够防止侧片与中央片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构成部件和组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中的(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侧部件的俯视图,(b)是(a)所示的侧部件的立体图。
图4中的(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侧片主体的俯视图。(b)是表示(a)所示的侧片主体的主视图。(c)是(a)所示的侧片主体的立体图。
图5中的(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中央片的俯视图。(b)是表示(a)所示的中央片的主视图。(c)是(a)所示的中央片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C形环管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俯视图。
图9中的(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中央片的构成部件和组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b)是表示由(a)所示的构成部件组装而成的中央片的立体图。
图10中的(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中央片主体的俯视图。(b)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中央片侧部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构成部件和组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变形例涉及的手表带的侧部件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涉及的手表带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涉及的手表带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涉及的手表带的侧部件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又一变形例涉及的手表带的局部剖视图。
图19是模式化表示将装饰部件嵌入侧部件主体的表面的步骤的说明用剖视图。
图20是模式化表示将装饰部件嵌入侧部件主体的表面的其他步骤的说明用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在侧部件主体的侧表面上形成有条纹状的凹凸形状的侧部件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6、9、10、13 手表带
2、8 表带节
3、7 中央片
3a 贯通孔
4、11 侧片
4a 侧片主体
4a1、4a2 侧片主体的孔
4a3 侧片主体的凹部
4b、11b 侧部件
4b1、4b2 连接销
4b3、11b3 侧部件主体
5 C形环管
7a 中央片主体
7a1、7a2 贯通孔
7b 中央片侧部
7b1 侧壁部
7b2 连接部
7c 侧壁部的孔
12 管材
14 连接销的凹部
15 管材的凸部
16 装饰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详细进行说明。如图1、图2以及图7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手表带1中的单个表带节2由一个中央片3、和从左右两侧支撑该中央片3的两个侧片4、4构成。
如图5所示,在一个中央片3上,平行地并列设有多个(图5中为两个)横向贯穿中央片3的贯通孔3a、3a。另一方面,两个侧片4、4左右形成有一对,各个侧片4由侧片主体4a和侧部件4b构成。进而,在各个侧部件4b上形成有多个连接销(图3中为两个连接销4b1、4b2)。另外,在侧片主体4a上形成有与连接销4b1、4b2的数量对应的孔4a1、4a2,通过将连接销4b1、4b2插通在该孔4a1、4a2中,从而将侧片主体4a和侧部件4b组装而形成侧片4。
进而,通过将一个侧部件4b所具备的两个连接销4b1、4b2分别插入相邻的不同中央片3、3的各贯通孔3a、3a中,从而将中央片3和侧片4组装。
如图3所示,各侧部件4b由一个侧部件主体4b3和两个连接销4b1、4b2构成,并且一个侧部件主体4b3和两个连接销4b1、4b2通过整体成形而制成。因此,在一个侧部件4b上呈一体地形成有两个连接销4b1、4b2。
侧部件主体4b3的侧面形状被形成为一部分中具有舒缓的曲线和直线的大致圆角长方形(大致椭圆形)。两个连接销4b1、4b2被形成为相互平行,并且被设定为直径以及长度相同的圆柱形,且对两个连接销4b1、4b2的端部实施了倒角。另外,在侧部件主体4b3上,沿连接销4b1、4b2的轴向呈凸状地形成有凸起部分,该凸起部分由曲线形成。通过将两个连接销4b1、4b2的形状设定为圆柱形,可以简化连接销4b1、4b2的结构。因此,容易制造侧部件4b,从而能够提高手表带1的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侧部件主体4b3的宽度W4b3设定为2.0mm~3.0mm,长度T4b3设定为7.0mm~8.0mm。另外,连接销4b1、4b2的长度L设定为5.0mm~6.0mm,直径φ设定为0.5mm~1.5mm。
如图4所示,在一侧的各侧片主体4a、4a上分别形成有凹部4a3和两个孔4a1、4a2,其中,凹部4a3用于收容侧部件主体4b3的至少一部分。侧片主体4a的侧面形状被形成为一部分具有舒缓曲线的大致圆角长方形(大致椭圆形)。另外,如图4(b)所示,侧片主体4a的正面形状被形成为随着朝向凹部4a3的开口侧而边长逐渐变短的梯形。
凹部4a3的侧面形状被设定为与侧部件主体4b3的侧面形状相似的形状,并且被形成为其平面方向上的尺寸稍大于侧部件主体4b3的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进而,两个圆形的孔4a1、4a2被设置为沿横向相互平行地排列且从凹部4a3的底面贯穿至侧片主体4a的另一侧的面为止,并且被设置为直径稍大于两个连接销4b1、4b2的直径。另外,从确保制造的便利性方面来看,最好将两个孔4a1、4a2形成为彼此的直径相同。
侧片主体4a的长度T4a设定为9.0mm~10.0mm,宽度W4a设定为5.0mm左右。另外,凹部4a3的宽度W4a3设定为1.5mm左右。另外,凹部4a3的长度T4a3只要被设定为稍大于侧部件主体4b3的长度T4b3即可。
配置在中央片3两侧的各侧片主体4a、4a和侧部件4b、4b呈左右对称地形成有一对。另外,侧部件4b由超硬合金、陶瓷、贵金属、含金的合金、不锈钢、或者金属玻璃等材料制成,并且,侧片主体4a由超硬合金、陶瓷、或者蓝宝石单晶体制成。
作为超硬合金,可以举出碳化钨(WC)、碳化钽(TaC)、碳化钛(TiC)、碳化铌(NbC)等,另外,作为陶瓷,可以举出氧化锆陶瓷、氧化铝陶瓷、氮化钛类陶瓷等。
尤其是,通过利用上述各种材料中的WC、TiC、NbC、氧化锆陶瓷而制成侧片主体4a,能够对侧片主体4a赋予黑色、蓝色、粉色的色彩。另外,通过利用WC、TiC、NbC、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氮化钛类陶瓷而制成侧片主体4a,能够对侧片主体4a赋予白色,通过利用氧化锆陶瓷而制成侧片主体4a,也可以对侧片主体4a赋予珍珠白色。或者,通过利用氮化钛类陶瓷制成侧片主体4a,能够对侧片主体4a赋予金色。通过如此选择材料,能够对于在侧片4的外观中所占体积较大的侧片主体4a任意赋予各种色彩。
另外,作为贵金属,可以举出金或者铂金,并且,作为含金的合金,可以举出K18(18金)、K22(22金)或者K24(24金)。
另外,在利用金属玻璃制成侧部件4b的情况下,该金属玻璃可以从下列金属玻璃中选择任意一种,即:含有玻璃质金属单相的金属玻璃、升温速度为0.67K/s且具有30K以上的过冷却液体温度区域的含玻璃质金属单相的金属玻璃、包含粒径在100nm以下的晶体的金属玻璃、或者按体积率计含有50%以上的玻璃质金属组织的金属玻璃。
含有玻璃质金属单相、或者粒径在100nm以下的晶体的金属玻璃,具有表面平滑的组织结构。由此,由于不存在颗粒缺陷,因而能够制造表面平滑的侧部件4b。进而,可以更加可靠地消除制造偏差。因此,能够实现形状精度高的侧部件4b。
另外,当晶体的粒径超过100nm时,会对侧部件4b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平滑度)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金属玻璃组织的矩阵中混合的晶体的粒径优选在100nm以下。
另外,含有升温速度为0.67K/s且具有30K以上的过冷却液体温度区域的玻璃质金属单相的金属玻璃,作为固体玻璃的稳定性高。因此,通过利用基于粘性流动的注塑成形等的成本低且形状再现性高的成形加工,能够极其容易且高精度地制造各个侧部件4b,并且能够更加可靠地消除制造偏差。
另外,通过利用按体积率计含有50%以上的玻璃质金属组织的金属玻璃制造侧部件4b,能够获得高尺寸精度和高耐久性。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制造各个侧部件4b,并且也可以对侧部件4b赋予高耐久性。
另外,在玻璃质金属组织的体积率低于50%时,无法充分获得侧部件4b的表面平滑度,因此,金属玻璃中的玻璃质金属组织的体积率优选为50%以上。
通过利用这样的各种材料制造侧片主体4a和侧部件4b,能够制成不易受损的手表带。
另外,在利用金属玻璃制造侧部件4b时,从提高手表带的质感以及提高外观装饰性方面来看,更加优选为主要成分为Au、Pt、Zr、Cu、Pd、Ti中的任意一种的金属玻璃。作为一例,作为Pt类金属玻璃的组分(at%),可以举出例如Pt 48.75、Pd 9.75、Cu 19.5、P 22(Pt48.75Pd9.75Cu19.5P22合金)。
在利用以上各种材料制成侧片主体4a和侧部件4b后,对侧片主体4a和侧部件4b的各表面实施磨削和抛光加工并实施镜面加工,从而使各表面彰显光泽。通过镜面加工而将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精加工至Ra=0.1μm以下且Rz=0.4μm以下,从而彰显作为装饰部件的光泽,作为手表带而能够获得更高级的感觉和审美满足感。当侧片主体4a和侧部件4b的材料为超硬合金、陶瓷等超硬材料时,通过利用金刚石砂轮进行磨削和抛光等而实施镜面加工。另外,在利用上述金属玻璃制造侧部件4b时,通过金属玻璃特有的表面平滑度而能够实现所希望的表面粗糙度(Ra=0.1μm以下且Rz=0.4μm以下),因而无需特意对侧部件4b的表面实施镜面加工。
中央片3的侧面形状被形成为一部分具有舒缓的曲线的大致圆角长方形(大致椭圆形)。另外,如图5(b)所示,中央片3的上表面被形成为随着朝向中央片3的中央部前进而变为凸状这样的曲线形状。进而,中央片3上形成有两个贯通孔3a、3a。
如图5(a)所示,中央片3的长度T3设定为9.0mm~10.0mm,宽度W3设定为9.0mm~10.0mm。另外,两个贯通孔3a、3a均被形成为圆形,并且,从确保制造的容易度方面来看,最好形成为直径与上述孔4a1、4a2的直径相同。
与侧片主体4a同样地,中央片3也由上述超硬合金、上述陶瓷、或者上述蓝宝石单晶体制成,并且通过选择材料而能够任意地赋予各种色彩。另外,关于中央片3与侧片主体4a的色彩组合,从手表带1的设计上来看,可以任意进行各种组合,既可以利用相同材料制造中央片3和侧片主体4a而统一为同种颜色,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形成为不同的颜色。
通过利用上述各种材料制造中央片3,能够制成不易受损的手表带。
在利用以上各种材料制成中央片3后,也对中央片3的表面实施磨削和抛光加工并实施镜面加工,从而使其表面彰显光泽。与侧片主体4a和侧部件4b同样地,也通过镜面加工而将中央片3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精加工至Ra=0.1μm以下且Rz=0.4μm以下。
在利用超硬合金制造侧部件4b、侧片主体4a以及中央片3的情况下,通过至少应用粉末冶金的模压成形,能够得到贯通孔3a、孔4a1、4a2以及连接销4b1、4b2的尺寸相对于完成形状近净(near net)的烧结加工原材料。在获得该加工原材料后,仅实施外观装饰性的平面抛光以及设置倒角部等即可,完全无需使用放电加工,仅利用金刚石砂轮对各表面实施磨削和抛光便可容易地进行定形和镜面加工。另外,也可以利用超硬合金并通过粉末注塑成形而制造侧部件4b、侧片主体4a以及中央片3。
另外,即便在利用陶瓷制造侧部件4b、侧片主体4a以及中央片3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实施粉末注塑成形而容易地进行制造。
另一方面,在利用贵金属或者含金的合金制造侧部件4b的情况下,通过切削加工或者注塑成形进行制造。另外,在利用不锈钢制造侧部件4b的情况下,只要对不锈钢材实施切削加工,从而制成所希望的形状和尺寸的侧部件4b即可。
另外,在利用金属玻璃制造侧部件4b的情况下,只要通过压铸(die casting)或者注塑成形而形成规定形状的侧部件4b即可。在通过压铸或者注塑成形而形成侧部件4b的情况下,首先准备形成有上述连接销4b1、4b2以及侧部件主体4b3的形状的金属模。进而,将上述任意一种金属玻璃熔融,并将熔融的上述金属玻璃注入该金属模中,并进行冷却。由此,制成具有规定形状和尺寸的侧部件4b。另外,本发明中定义如下:将注塑成形视为铸造的一种,进而注塑成形包括利用熔融的金属玻璃的制造方法。
进而,将熔融的金属玻璃的温度设定为熔点以上的温度。另外,金属玻璃的熔融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另一方面,在注塑成形中也将熔融的金属玻璃的温度设定为熔点以上的温度。
在如上所述利用金属玻璃进行压铸或者注塑成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次成形而制成具有规定形状的侧部件4b,因此,能够提供成本低且批量生产率高的手表带。
进而,通过铸造能够再现性良好地制造侧部件4b,因此,能够高品质地制造侧部件4b。
另外,为了抑制金属玻璃的体积从熔融时开始收缩,优选在成形时以300℃/秒以上的冷却速度使其冷却凝固。冷却速度更优选在104℃/秒以上。但是,当成形时的冷却速度超过107℃/秒时,熔融的金属玻璃在填满金属模之前便开始凝固,因而容易造成填充不良。由此,导致表面粗糙度或者尺寸精度显著降低。因此,优选将成形时的冷却速度设定为300℃/秒以上(更优选为104℃/秒以上)且107℃/秒以下。
另外,在利用蓝宝石单晶体制造侧片主体4a和中央片3的情况下,只要对蓝宝石单晶材料实施磨削和抛光加工,从而制成所希望的形状和尺寸的侧片主体4a和中央片3即可。
进一步对手表带1的结构详细说明如下:如图7所示,在中央片3的贯通孔3a、3a以及侧片主体4a的孔4a1、4a2的内部插有C形环管5。C形环管5是用于支撑连接销4b1或者4b2的环部件,且利用圆筒状的不锈钢管材制成,并且沿轴向将管材的圆周上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切口,从而将其剖面形成为字母C字形,并且,C形环管5具有弹性特性。另外,C形环管5的外径被设定为稍小于贯通孔3a、3a以及孔4a1、4a2的直径,并且,C形环管5的内径被设定为稍大于连接销4b1、4b2的直径φ。
参照图2和图7,对于上述中央片3、侧片主体4a、4a、侧部件4b、4b以及C形环管5、5的组装结构和作为制造方法的组装方法详细进行说明。
首先,在各贯通孔3a、3a内部分别插入一根C形环管5。接着,将该C形环管5、5的左右两端部插入两个侧片主体4a的各孔4a1、4a2中。进而,将两个侧部件4b、4b的各连接销4b1、4b2从左右两侧呈左右对称地插入C形环管5、5的左右两端部的内周中,从而通过C形环管5、5弹性支撑侧部件4b、4b,由此将侧片主体4a、4a和侧部件4b、4b组装成一个整体。
进而,将连接销4b1、4b2向C形环管5、5的轴向中央部插入,并插入至侧部件主体4b3、4b3的对置面与凹部4a3、4a3的底面接触为止,由此,在尺寸设定方面,如图7所示,连接销4b1、4b2的端部到达中央片3的贯通孔3a、3a内部。因此,由于从贯通孔3a、3a的左右两侧将连接销4b1、4b2插入贯通孔3a、3a中,在贯通孔3a、3a的内部,连接销4b1、4b2的端部相对而配置,因此,通过两个侧部件4b、4b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3。通过作为环部件而使用结构简单且制造也简单的C形环管5,能够简化环部件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手表带1的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进而,通过将形成于一个侧部件4b上的两个连接销4b1、4b2分别插入相邻的不同中央片3、3的贯通孔3a、3a中,并以此将侧部件4b、4b与中央片3加以组装,由此将单个表带节2加以连接,从而构成手表带1。
另外,作为上述贯通孔3a、3a以及孔4a1、4a2的贯通形成方向而说明的横向是指:如图7所示与手表带1的延伸方向(即,依次组装中央片3和侧片4、4,从而形成手表带1的方向)垂直的方向。
以上,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1及其制造方法,呈一体地形成构成侧片4的侧部件4b、4b的侧部件主体4b3和连接销4b1、4b2。因此,在侧部件主体4b3与连接销4b1、4b2之间不需要固定结构,因此,能够削减用于固定连接销4b1、4b2的部件的数量,并且也能够削减固定连接销4b1、4b2与侧部件主体4b3的工序。因此,能够提供可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批量生产率的手表带1。
进而,由于侧部件主体4b3与连接销4b1、4b2之间不需要固定结构,因此,能够防止侧部件主体4b3与连接销4b1、4b2之间的固定部分露出于侧部件4b的外观。因此,能够提高手表带1整体的质感和外观的美观度,并能够提高手表带1的质感和装饰性。
进而,由于呈一体地形成侧部件主体4b3和连接销4b1、4b2,因此,能够防止连接销4b1、4b2从侧部件4b脱落,从而能够保持连接销4b1、4b2始终被固定在侧部件4b上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连接销4b1、4b2从中央片3脱落,从而能够防止侧片4与中央片3分离。
进而,通过将手表带1形成为利用与左右两个侧部件主体4b3呈一体地形成的多个连接销4b1、4b2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3,相对于利用一个连接销支撑左右侧片的现有手表带,可以使插入中央片的一个贯通孔中的连接销的数量变为两倍即两个(左右两侧的连接销4b1、4b2)。因此,即使在手表的使用过程中左右任意一侧的侧部件4b的连接销4b1、4b2从中央片3的贯通孔3a脱落,由于另一侧的侧部件4b的连接销4b1、4b2支撑中央片3,因而能够更进一步防止侧片4与中央片3分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撑连接销4b1或者4b2的环部件而使用C形环管5。通过使用仅将圆筒状管材的圆周上的一部分沿轴向切除便可制造的C形环管5,能够简化环部件的结构,这一点也能够提高手表带1的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进而,通过如上所述使用金属玻璃、超硬合金、陶瓷、贵金属、含金的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并通过注塑成形而制造手表带1的构成部件中的、除了环部件之外的其他所有部件(中央片3、侧片主体4a、4a、侧部件4b、4b),从而能够通过注塑成形统一进行制造。因此,能够提高手表带1的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接着,参照图8至图1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6详细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手表带1相同的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记载。
第二实施方式的手表带6与上述手表带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示,中央片7由一个中央片主体7a和一个中央片侧部7b构成。如图9所示,中央片侧部7b由两个侧壁部7b1、7b1和连接各侧壁部7b1、7b1的连接部7b2构成。一个连接部7b2和两个侧壁部7b1、7b1通过整体成形而进行制造。另外,两个侧壁部7b1、7b1左右对称地形成有一对。
各侧壁部7b1、7b1的侧面形状被设定为与中央片主体7a的侧面形状相同。中央片主体7a以及各侧壁部7b1、7b1的侧面形状被设定为与上述中央片3的侧面形状相同,且如图9所示被形成为一部分具有舒缓的曲线的大致圆角长方形(大致椭圆形)。
进而,在各侧壁部7b1、7b1上分别设有两个孔7c、7c。另一方面,在中央片主体7a上,也平行地排列设有多个(图9中为两个)横向贯穿中央片主体7a的贯通孔7a1、7a2。各贯通孔7a1、7a2以及各孔7c、7c以直径相同的圆形设置于相同位置处。所谓的相同位置是指:在将中央片主体7a和中央片侧部7b组装后,贯通孔7a1的中心与两个孔7c、7c中的一个孔7c的中心、以及贯通孔7a2的中心与另一个孔7c的中心在手表带6的横向上被配置在同一轴上。另外,各贯通孔7a1、7a2以及各孔7c、7c的直径被设定为与上述贯通孔3a、3a的直径相同,并且被设定为能够插入C形环管5和连接销4b1、4b2的尺寸。
如图10所示,侧壁部7b1、7b1的宽度W7b设定为0.5mm~2.0mm,长度T7b被设定为与中央片主体7a的长度T7a相同。该中央片主体7a的长度T7a被设定为与上述中央片3的长度T3相同。另外,中央片主体7a的宽度W7a缩小与两个侧壁部7b1、7b1的总宽度(2×W7b)对应的尺寸。即,中央片主体7a的宽度W7a与两个侧壁部7b1、7b1的总宽度(2×W7b)相加后的厚度被设定为与中央片3的宽度W3相同。
如图9(a)所示,连接部7b2沿着两个侧壁部7b1、7b1的一侧的大致直线部分形成于两个孔7c、7c之间的中央附近位置处,并且剖面呈半月状的弓形。另外,在中央片主体7a的一侧的大致直线部分上,以与连接部7b2的剖面形状相对应的方式设有半月状的弓形切口。
与侧部件4b同样地,中央片侧部7b由超硬合金、陶瓷、贵金属、含金的合金、不锈钢或者金属玻璃等的材料制成。在利用金属玻璃制造中央片侧部7b时,从提高手表带的质感以及提高外观装饰性方面来看,更优选为主要成分为Au、Pt、Zr、Cu、Pd、Ti中的任意一种的金属玻璃。作为一例,作为Pt类金属玻璃的组分(at%),可以举出例如Pt 48.75、Pd 9.75、Cu 19.5、P 22(Pt48.75Pd9.75Cu19.5P22合金)。可以利用相同材料制造中央片侧部7b和侧部件4b而统一为相同颜色,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设定为不同的颜色。
与中央片3或者侧片主体4a同样地,中央片主体7a由上述超硬合金、上述陶瓷、或者上述蓝宝石单晶体制成,并且通过选择材料而能够任意地赋予各种色彩。另外,关于中央片主体7a与侧片主体4a的色彩组合,从手表带6的设计上来看,可以任意进行各种组合,既可以利用相同材料制造中央片主体7a和侧片主体4a而统一为同一种颜色,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形成为不同的颜色。
在利用以上各种材料制成中央片主体7a和中央片侧部7b后,对各表面实施磨削和抛光加工并实施镜面加工,从而使其表面彰显光泽。通过镜面加工而将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精加工至Ra=0.1μm以下且Rz=0.4μm以下。另外,在利用上述金属玻璃制造中央片侧部7b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金属玻璃特有的表面平滑度而实现所希望的表面粗糙度(Ra=0.1μm以下且Rz=0.4μm以下),因而无需特意对中央片侧部7b的表面实施镜面加工。
在利用超硬合金制造中央片侧部7b和中央片主体7a的情况下,只要至少应用粉末冶金的模压成形,然后对外观的平面进行抛光以及设置倒角部等即可。另外,也可以利用超硬合金并通过粉末注塑成形而进行制造。
另外,即使在利用陶瓷进行制造的情况下,也只要应用粉末注塑成形即可。另外,在利用贵金属或者含金的合金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只要通过切削加工或者注塑成形进行制造即可,在利用不锈钢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只要对不锈钢材实施切削加工,制成所希望的形状和尺寸的中央片侧部7b即可。
另外,在利用金属玻璃制造中央片侧部7b的情况下,只要通过压铸(die casting)或者注塑成形而形成规定形状的中央片侧部7b即可。在通过压铸或者注塑成形而形成中央片侧部7b的情况下,首先准备形成有上述侧壁部7b1、7b1和连接部7b2的形状的金属模。进而,将上述任意一种金属玻璃熔融,并将熔融的上述金属玻璃注入该金属模中,并进行冷却。由此,制成具有规定的形状和尺寸的中央片侧部7b。
与制造侧部件4b时同样地,将熔融的金属玻璃的温度设定为熔点以上的温度。另一方面,在注塑成形中也将熔融的金属玻璃的温度设定为熔点以上的温度。
进而,通过利用金属玻璃并通过压铸或者注塑成形而制造侧部件4b或者中央片侧部7b中的任意一者或者两者,可以通过一次成形而制成侧部件4b和/或中央片侧部7b,因此,能够提供成本低且批量生产率高的手表带6。进而,通过压铸或者注塑成形,可以统一制造金属玻璃制的侧部件4b或者中央片侧部7b,从而能够提高手表带6的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进而,通过铸造能够再现性良好地制成中央片侧部7b,因此,能够高品质地制造中央片侧部7b。
另外,在利用蓝宝石单晶体制造中央片主体7a的情况下,只要对蓝宝石单晶材料实施磨削和抛光加工进行制造即可。
参照图9、图11和图12,对上述中央片主体7a、中央片侧部7b、侧片主体4a、4a、侧部件4b、4b以及C形环管5、5的组装结构和作为制造方法的组装方法详细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首先将上述连接部7b2嵌入形成于中央片主体7a上的上述弓形切口中。然后,将中央片主体7a嵌入两个侧壁部7b1、7b1之间的空间中,从而组装成由中央片主体7a和中央片侧部7b构成的中央片7。因此,两个侧壁部7b1、7b1分别被配置在中央片主体7a的左右两个侧面上。而且,贯通孔7a1的中心与两个孔7c、7c中的一个孔7c的中心、以及贯通孔7a2的中心与另一个孔7c的中心在手表带6的横向上被配置在同一轴上。
接着,在孔7c、7c中分别插入一根C形环管5、5,并且将C形环管5、5分别插入各贯通孔7a1、7a2的内部。接着,将该C形环管5、5的左右两端部插入两个侧片主体4a的各孔4a1、4a2中。进而,将两个侧部件4b、4b的各连接销4b1、4b2从左右两侧呈左右对称地插入C形环管5、5的左右两端部的内周中,从而通过C形环管5、5弹性支撑侧部件4b、4b,由此将侧片主体4a、4a和侧部件4b、4b组装成一个整体。
进而,将连接销4b1、4b2向C形环管5、5的轴向中央部插入,并插入至侧部件主体4b3、4b3的对置面与凹部4a3、4a3的底面接触为止,由此,在尺寸设定方面,如图12所示,连接销4b1、4b2的端部到达中央片主体7a的贯通孔7a1、7a2的内部。因此,由于从贯通孔7a1、7a2的左右两侧将连接销4b1、4b2插入贯通孔7a1、7a2中,并且在贯通孔7a1、7a2的内部,连接销4b1、4b2相对而配置,因此,通过两个侧部件4b、4b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7。
进而,通过将形成于一个侧部件4b上的两个连接销4b1、4b2分别插入相邻的不同中央片7、7的贯通孔7a1、7a2中,并以此将侧部件4b、4b与中央片7加以组装,由此将单个表带节8加以连接,从而构成手表带6。
以上,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6及其制造方法,除了手表带1所具有的效果之外,还可以始终保持连接销4b1、4b2被固定在侧部件4b上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连接销4b1、4b2从中央片7脱落,从而能够防止侧片4与中央片7分离。
进而,通过将手表带6形成为利用与左右两个侧部件主体4b3呈一体地形成的多个连接销4b1、4b2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7,相对于利用一个连接销支撑左右侧片的现有手表带,可以使插入中央片的一个贯通孔中的连接销的数量变为两倍即两个(左右两侧的连接销4b1、4b2)。因此,即使在手表的使用过程中左右任意一侧的侧部件4b、4b的连接销4b1、4b2从中央片7的贯通孔7a1、7a2以及孔7c、7c脱落,由于另一侧的侧部件4b、4b的连接销4b1、4b2支撑中央片7,因而能够更进一步防止侧片4与中央片7分解。
进而,通过如上所述使用金属玻璃、超硬合金、陶瓷、贵金属、含金的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并通过注塑成形而制造手表带6的构成部件中的、除了环部件之外的其他所有部件(中央片主体7a、中央片侧部7b、侧片主体4a、4a、侧部件4b、4b),从而能够通过注塑成形统一进行制造。因此,能够提高手表带6的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进而,由于手表带6中具有中央片侧部7b,因此,在组装手表带6时,如图8所示,在中央片7的左右两侧,能够使侧壁部7b1露出于外观。因此,能够通过材料选择而对侧壁部7b1任意地赋予各种色彩、或者赋予主要成分为Au、Pt、Zr、Cu、Pd、Ti中的任意一种的金属玻璃的光泽,与手表带1相比,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质感和装饰性。
接着,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手表带9详细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手表带6相同的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者简化重复的说明记载。
第三实施方式的手表带9与上述手表带6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3所示,贯通孔7a1、7a2的直径、环部件的外径以及侧壁部7b1、7b1的孔7c、7c的直径分别被设定为:满足中央片主体7a的贯通孔7a1、7a2的直径大于侧壁部7b1、7b1的孔7c、7c的直径,并且,环部件(C形环管5)的外径大于侧壁部7b1、7b1的孔7c、7c的直径这样的大小关系条件。即,在手表带9中,满足下述大小关系条件,即:(侧壁部7b1、7b1的孔7c、7c的直径)<(中央片主体7a的贯通孔7a1、7a2的直径),并且,(侧壁部7b1、7b1的孔7c、7c的直径)<(环部件(C形环管5)的外径)。
参照图13对手表带9的组装结构和作为制造方法的组装方法详细进行说明。首先,将环部件(C形环管5)插入中央片主体7a的各贯通孔7a1、7a2的内部。
接着,与手表带6同样地将中央片主体7a与中央片侧部7b加以组装,形成中央片7。在形成中央片7时,贯通孔7a1的中心与两个孔7c、7c中的一个孔7c的中心、以及贯通孔7a2的中心与另一个孔7c的中心在手表带9的横向上被配置在同一轴上。
另一方面,将侧部件4b、4b的各连接销4b1、4b2压入侧片主体4a的各孔4a1、4a2中,并将连接销4b1、4b2压入至侧部件主体4b3、4b3的对置面与凹部4a3、4a3的底面接触为止,从而将侧片主体4a、4a和侧部件4b、4b组装为一个整体。另外,侧片主体4a的各孔4a1、4a2的直径和连接销4b1、4b2的直径φ被适当地设定为能够将连接销4b1、4b2压入各孔4a1、4a2中。
接着,将组装成一个整体的侧片主体4a、4a和侧部件4b、4b的连接销4b1、4b2从左右两侧插入侧壁部7b1、7b1的各孔7c、7c中,并经由侧壁部7b1、7b1的孔7c、7c向C形环管5、5的轴向中央部插入连接销4b1、4b2,从而通过C形环管5、5弹性支撑侧部件4b、4b。
在尺寸设定方面,如图13所示,连接销4b1、4b2的端部能够到达中央片主体7a的贯通孔7a1、7a2的内部。因此,在手表带9中,由于环部件的外径被设定为大于侧壁部7b1、7b1的孔7c、7c的直径,因此,除了手表带6所具有的效果之外,还具有能够防止环部件脱落这一效果。因此,手表带9的组装变得更加容易,从而能够提高手表带9的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进而,根据手表带9的制造方法,即使将左右任意一侧的侧部件4b从单侧插入孔7c中,环部件也不会从中央片7中被推出,因此,手表带9的组装变得更加容易,从而能够提高手表带9的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进而,通过将形成于一个侧部件4b上的两个连接销4b1、4b2分别插入相邻的不同中央片7、7的贯通孔7a1、7a2中,并以此将侧片4、4与中央片7加以组装,由此将单个表带节8加以连接,从而构成手表带9。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其技术思想而实施各种变更,例如如图14所示,也可以将连接销4b1、4b2形成为:在连接销4b1、4b2的外周上如图所示设置一层、或者多层阶梯部,从而使其径向尺寸分阶段变化。通过在连接销4b1、4b2的外周上设置阶梯部,如图15所示,能够利用阶梯部卡定C形环管5的端部。因此,在将侧部件4b、4b的连接销4b1、4b2从左右两侧插入贯通孔7a1、7a2时,能够防止C形环管5在贯通孔7a1、7a2内部的配置位置发生偏移。因此,能够利用C形环管5以均等的弹力支撑左右两侧的侧部件4b、4b的连接销4b1、4b2。由此,能够防止在手表的使用过程中左右任意一侧的侧部件从中央片脱落,从而能够防止侧片与中央片分解。
另外,如图16所示,也可以省略侧片主体4a,而仅由侧部件11b形成侧片11。在这样的手表带10的构成中,如图17所示,只要以侧片主体4a的侧面形状和长度T4a为基准而设定侧部件主体11b3的侧面形状和长度T11b3即可。另外,宽度W11b3只要以侧部件主体4b3收容在凹部4a3时的侧片4的宽度为基准而设定即可。通过省略侧片主体4a,与此相应地手表带10的部件数量减少,从而能够提高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另外,连接销4b1、4b2的长度L缩短了与宽度W11b3的增加量对应的长度。
另外,也可以在连接销4b1、4b2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凸部或者凹部,并且在作为环部件的圆筒状管材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与连接销4b1、4b2的凸部或者凹部对应嵌合的凹部或者凸部。作为一例,图18中示出手表带13的剖视图,该手表带13在连接销4b1、4b2的整个外周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三角槽状的凹部14,并且在作为环部件的管材12的整个内周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形状与上述凹部对应的三角形状的凸部15。在手表带13中,当连接销4b1、4b2被插入管材12的内周时,凸部15嵌入凹部14中,从而利用管材12可靠地支撑左右两侧的侧部件4b、4b。因此,能够防止连接销4b1、4b2从中央片7脱落,从而能够防止侧片4与中央片7分离。
另外,也可以在由金属玻璃制成的侧部件4b、11b或者中央片侧部7b的侧壁部7b1中插入装饰部件。另外,所谓的“插入”是指:将装饰部件以其一部分露出于由金属玻璃构成的部件表面的方式固定的状态,也包含嵌入或者埋入。作为装饰部件,可以举出蓝宝石或者红宝石等的宝石、贵金属或者贵金属的合金、陶瓷、晶体金属或者搪瓷等,但也可以任意使用其他的部件。
作为插入方法,可以举出热成形(热压)法、热固化法等。图19中简单示出了将装饰部件嵌入例如侧部件主体4b3的表面的步骤。首先,如图19(a)所示那样制成侧部件4b。预先通过铸造等在侧部件4b的表面上设置用于嵌入装饰部件的凹部。然后,如图19(b)所示,将装饰部件16配置在该凹部上,并将其配置在热压装置内。
接着,在热压装置内对于由金属玻璃制成的侧部件4b进行加热,使侧部件4b的粘度降低。加热温度设定在形成侧部件4b的金属玻璃的晶化温度Tx和玻璃化温度Tg之间(即过冷却液体温度区域)。金属玻璃是具有稳定的过冷却液体温度区域,且在该过冷却液体温度区域中呈完全牛顿粘性流动的非晶态合金,在过冷却液体温度区域中,其粘度急剧下降。另外,玻璃化温度根据金属玻璃的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例如,Pt类的Pt48.75Pd9.75Cu19.5P22合金的玻璃化温度Tg=502.3K、晶化温度Tx=587.7K、过冷却液体温度区域ΔTx=85.4K。
如图19(c)所示,在金属玻璃的粘度降低的同时,向配置在凹部上的装饰部件16施加压力,从而使装饰部件16填充至凹部中。接着,如图19(d)所示,在凹部中填满装饰部件16,并快速进行冷却以使金属玻璃维持非晶态。如图19(e)所示,在填充操作之后,作为用于除去多余部分的装饰部件16的精加工工序而实施例如研磨。
或者,如图20所示,也可以将装饰部件16推压在金属玻璃制成的部件表面上。此时,被加热的是金属玻璃制成的部件(图20中为侧部件主体4b3),并且被加热至过冷却液体温度区域内的温度。首先,如图20(a)所示,将装饰部件16配置在侧部件主体4b3的表面上,接着,如图20(b)所示在热压装置内进行加热和加压。在图20的例子中,仅局部对于欲嵌入的装饰部件16施加压力。如图20(c)所示,持续施加压力直到装饰部件16被侧部件主体4b3局部覆盖为止。然后,将金属玻璃进行冷却,并如图20(d)所示进行研磨以除去多余的金属玻璃材料。
如上所述,通过在由金属玻璃制成的侧部件4b、11b或者中央片侧部7b的侧壁部7b1上插入装饰部件16,能够进一步提高手表带整体的质感和外观的美观度,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手表带的质感和装饰性。
另外,也可以在插入装饰部件16的上述凹部的侧部,形成用于固定装饰部件16的凹部或凸部。
另外,在利用热固化法将装饰部件16插入上述凹部时,也将金属玻璃局部加热至过冷却液体温度区域内的温度。只要在至少凹部达到该温度时将装饰部件压入凹部即可。
另外,也可以在由金属玻璃制成的侧部件4b、11b或者中央片侧部7b的侧部7b的表面上,形成任意的图案、花纹、图形、花样、文字、立体形状中的至少一种,从而提高手表带整体的质感和外观的美观度,提高手表带的质感和装饰性。作为一例,图21中示出在侧部件主体4b3的侧表面上形成有条纹状的凹凸形状的侧部件4b。这样的侧部件4b可以通过铸造等进行制造。另外,也可以同时在一个侧部件4b上形成上述图案等以及插入装饰部件16。
关于图案、花纹、图形、花样、文字,可以以浮雕的方式加工图案、花纹、图形、花样、文字,也可以与此相反而以雕刻的方式加工图案、花纹、图形、花样、文字。
文字包括字母、平假名、片假名、汉字、数字、中文数字、记号、符号等所有文字或者品牌标志。另外,图形也包括圆形、三角形或者四角形等的基本图形、或者更为复杂的几何图样、品牌或商标或者表示制造商的标记。

Claims (17)

1.一种手表带,其至少包括中央片和侧片,所述中央片上并列设有多个横向贯穿所述中央片的贯通孔,所述侧片上设有多个插入所述贯通孔中的连接销,一个侧片所设有的多个连接销分别插入相邻的不同中央片的各贯通孔中,从而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所述手表带的特征在于,
所述侧片由侧片主体和侧部件构成,并且在一个所述侧部件上呈一体地形成有至少两个连接销,在所述侧片主体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销的数量对应的孔,
所述侧片主体由超硬合金、陶瓷、蓝宝石单晶体中的任意一种形成,
所述侧部件由金属玻璃形成,
进而在所述贯通孔的内部插入有环部件,且该环部件的左右两端部分别插入两个所述侧片主体的孔内,
通过将两个侧部件的各连接销从贯通孔的左右两侧插入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并且在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使各连接销的端部相对置,从而通过两个侧部件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由此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销被形成为圆柱形,
所述中央片由中央片主体和中央片侧部构成,所述中央片主体上并列设有多个横向贯穿所述中央片主体的贯通孔,所述中央片侧部包括至少两个侧壁部,且在各个侧壁部上设有多个孔,两个侧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央片主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上,
设置于所述中央片主体上的贯通孔的中心与设置于所述侧壁部上的孔的中心在所述横向上配置于同一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侧壁部通过连接部进行连接,并且,所述中央片侧部由金属玻璃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玻璃的主要成分为Au、Pt、Zr、Cu、Pd、Ti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金属玻璃制成的所述侧部件或者所述中央片侧部的所述侧壁部上插有装饰部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金属玻璃制成的所述侧部件或者所述中央片侧部的表面上,形成有图案、花纹、图形、花样、文字、立体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部件为C形环管,所述C形环管是将圆筒状管材的圆周上的一部分沿其轴向切除,从而将剖面形成为字母C字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销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凸部或者凹部,所述环部件为圆筒状的管材,并且在该管材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销上的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凹部或者凸部。
9.一种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中央片上并列设置多个横向贯穿所述中央片的贯通孔,并在侧片上设置多个插入所述贯通孔中的连接销,将一个侧片所设有的多个连接销分别插入相邻的不同中央片的各贯通孔中,从而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所述手表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侧片由侧片主体和侧部件构成,并在一个侧部件上呈一体地形成至少两个连接销,在所述侧片主体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销的数量对应的孔,
所述侧片主体由超硬合金、陶瓷、蓝宝石单晶体中的任意一种形成,所述侧部件由金属玻璃形成,在中央片的贯通孔内部插入环部件,且该环部件的左右两端部分别插入两个所述侧片主体的孔内,
将两个侧部件的各连接销从贯通孔的左右两侧插入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并在贯通孔的内部以及环部件的内周使各个连接销的端部相对置,从而通过两个侧部件从左右两侧支撑中央片,由此将中央片与侧片加以组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连接销形成为圆柱形,
所述中央片由中央片主体和中央片侧部构成,所述中央片侧部包括至少两个侧壁部,
在所述中央片主体上并列设置多个贯通孔,并在各个所述侧壁部上设置多个孔,将两个所述侧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央片主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并且将设置于所述中央片主体上的贯通孔的中心与设置于所述侧壁部上的孔的中心在所述横向上配置于同一轴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金属玻璃制成所述中央片侧部,并且设置连接各个所述侧壁部的连接部,且准备形成有所述侧部件或者所述中央片侧部的形状的金属模,将金属玻璃熔融,并将熔融的金属玻璃注入该金属模中,从而通过铸造而制成所述侧部件和所述中央片侧部的两者,并且在各个所述侧壁部上呈一体地形成所述连接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玻璃的主要成分为Au、Pt、Zr、Cu、Pd、Ti中的任意一种。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金属玻璃制成的所述侧部件或者所述中央片侧部的所述侧壁部上插入装饰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金属玻璃制成的所述侧部件或者所述中央片侧部的表面上,形成图案、花纹、图形、花样、文字、立体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15.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注塑成形而制造构成所述手表带的部件中的、除了所述环部件之外的所有部件。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部件采用C形环管,所述C形环管是将圆筒状管材的圆周上的一部分沿其轴向切除,从而将剖面形成为字母C字形。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表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销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凸部或者凹部,所述环部件为圆筒状的管材,并在该管材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与所述连接销的凸部或者凹部对应的凹部或者凸部。
CN201480062135.9A 2013-11-28 2014-10-29 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4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5699 2013-11-28
JP2013-245699 2013-11-28
PCT/JP2014/078795 WO2015079859A1 (ja) 2013-11-28 2014-10-29 腕時計バン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4374A CN105764374A (zh) 2016-07-13
CN105764374B true CN105764374B (zh) 2018-03-27

Family

ID=53198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213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4374B (zh) 2013-11-28 2014-10-29 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17266B2 (zh)
CN (1) CN105764374B (zh)
CH (1) CH710545B1 (zh)
DE (1) DE112014005431B4 (zh)
WO (1) WO20150798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13314B1 (de) * 2015-10-29 2021-01-29 Adamant Namiki Prec Jewel Co Ltd Armbanduhrband, dess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Armbanduhr mit einem solchen Armbanduhrband.
EP3338586B1 (fr) * 2016-12-20 2019-11-13 Montres Jaquet Droz SA Bracelet d'horlogerie ou de bijouterie
RU178941U1 (ru) * 2017-06-06 2018-04-23 Лепсверидзе Григор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Устройство браслета
JP7020197B2 (ja) * 2017-11-06 2022-02-1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バンドおよび時計
CN108588585A (zh) * 2018-04-03 2018-09-28 瑞信五金(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316不锈钢手表带的制备方法
JP2020062190A (ja) * 2018-10-17 2020-04-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時計バンド、時計用外装部品および時計
JP7157636B2 (ja) * 2018-11-19 2022-10-20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バンドの連結構造及びバンドの製造方法
JP7351619B2 (ja) * 2019-01-29 2023-09-27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連結バンド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3236U (ja) * 1997-05-09 1997-11-18 日出樹 重石 腕時計
CN101859095A (zh) * 2009-04-01 2010-10-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钟表
CN102713770A (zh) * 2009-12-09 2012-10-03 劳力士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钟表用弹簧的方法
WO2012150558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Platinum based alloy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03684C (de) * 1946-12-23 1951-04-09 Richard Grimm Gliederverbindung, insbesondere fuer Gliederarmbaender
JPS62298304A (ja) * 1986-06-18 1987-12-2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腕時計用ブロツクバンド
JPS6329411U (zh) * 1986-08-11 1988-02-26
JPH0343236U (zh) * 1989-09-06 1991-04-23
JPH0919311A (ja) * 1995-07-03 1997-01-21 Citizen Watch Co Ltd 時計用バンド
JP4534028B2 (ja) 2000-01-17 2010-09-01 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腕時計用バンド
JP3905017B2 (ja) * 2002-10-24 2007-04-18 株式会社テムコジャパン 装飾コード
CH697560B1 (fr) * 2003-08-27 2008-11-28 Pierre Salanitro Pièce de bijouterie à maillons articulés, notamment un bracelet, un collier ou un bracelet-montre.
JP3149703U (ja) 2009-01-27 2009-04-09 株式会社バンビ アジャスト駒用バンド駒,時計バンドおよび腕時計
JP2012035024A (ja) * 2010-08-04 2012-02-23 Four Creators:Kk バンドの駒体連結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3236U (ja) * 1997-05-09 1997-11-18 日出樹 重石 腕時計
CN101859095A (zh) * 2009-04-01 2010-10-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钟表
CN102713770A (zh) * 2009-12-09 2012-10-03 劳力士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钟表用弹簧的方法
WO2012150558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Platinum based alloy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79859A1 (ja) 2017-03-16
DE112014005431T5 (de) 2016-08-18
WO2015079859A1 (ja) 2015-06-04
JP6617266B2 (ja) 2019-12-11
CH710545B1 (de) 2020-06-15
DE112014005431B4 (de) 2020-06-25
CN105764374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4374B (zh) 手表带及其制造方法
US6062045A (en) Wear resistance jewelry
US7032314B2 (en) Methods of making tungsten carbide-based annular jewelry rings
JP6008834B2 (ja) 装飾用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7073707A1 (ja) 腕時計バンド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腕時計
EP3718430B1 (en) Decorative element for an invisible setting
JP7051935B2 (ja) 機械部品を装飾するための方法
JP6837111B2 (ja) 少なくとも2つの要素の組立て方法
JP7297123B2 (ja) 多色のサーメット及び/又はセラミックス製の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9926C (zh) 一种石膏型精铸金银表壳的脱蜡熔模工艺
US20210046548A1 (en) Composite material, heterogeneous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JP4612101B1 (ja) フープタイプのイヤリング又はピア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097179A (zh) 用于制造具有聚合物插入件的由硬质材料制成的部件的方法
ITVR20120007A1 (it) Prodotto manufatto per la gioielleria e/o l'orificeria e/o la bigiotteria a base di ossido di zirconio e relativo metodo
JP7323587B2 (ja) 腕用バンドのコマなどの要素の集合体
KR102491225B1 (ko) 인레잉으로 제조된 장식 부품
CN108937006A (zh) 首饰加工方法
EP3556492B1 (en) Method for making an ornamental article
JPH06279804A (ja) 焼結用材料、焼結体および成形用型
KR20050102424A (ko) 2종 이상의 소재로 이루어진 장신구의 제조 방법
JP2003070513A (ja) 装飾品の製造方法
WO1999012443A1 (en) Wear resistant jewelr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220179365A1 (en) Item made from cermet and/or ceramic
KR20240016482A (ko) 도금이 없이 붉은광택을 영구적으로 지속시키는 주얼리용 로즈실버
JP3098047U (ja) メガネフレームのモダ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Xintian, Tokyo, Tokyo, Japan, No. 22, No. 8, No. 22

Patentee after: NAMIKI SEIMITSU HOUSEKI KABUSHIKIKAISHA

Address before: Xintian, Tokyo, Tokyo, Japan, No. 22, No. 8, No. 22

Patentee before: NAMIKI SEIMITSU HOUSEKI Kabushiki Kaisha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