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7728B -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7728B
CN105717728B CN201510940217.5A CN201510940217A CN105717728B CN 105717728 B CN105717728 B CN 105717728B CN 201510940217 A CN201510940217 A CN 201510940217A CN 105717728 B CN105717728 B CN 105717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unit
screen
housing
adjustment mechanis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402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7728A (zh
Inventor
今西佑太
北口明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17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7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7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77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0Projectors with built-in or built-on scre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562Screens moving during proj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58Projection screens collapsible, e.g. foldable; of variable are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2Translucent scre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能够在不开闭屏幕单元的情况下简单地进行屏幕单元的位置调整。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具有:屏幕单元(103),其具有屏幕(102);投射单元(2),其从背面向屏幕(102)投射影像;壳体(101),其收纳投射单元(2);滑动机构(10),其将屏幕单元(103)支承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卡定机构(30),其限制滑动机构(10)的动作;以及调整机构(40),其在通过卡定机构(30)而限制了滑动机构(10)的动作的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调整屏幕单元(103)相对于壳体(101)的位置。

Description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背面投射影像进行显示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从投射单元向屏幕的背面投射影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已知存在背面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在一般的背面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中,具有屏幕的屏幕单元从收纳投射单元等的壳体的背面通过螺钉等而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壳体的前表面。
近些年来,伴随设置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时的节约空间化,开发出了能够将壳体的背面紧密贴合于墙壁上进行设置、能够从壳体的前表面进行全部维修的结构。因此,要求这些结构变得简单且成本降低。此外,在进行大画面显示时,通常将多个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组合起来使用。
作为能够从壳体的前表面进行维修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存在能够对屏幕单元的安装进行细微调整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7945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中,用于对屏幕单元位置进行细微调整的机构被配置于内侧。在调整时,需要开放屏幕以从内侧进行调整,因此在屏幕单元与壳体紧密贴合的状态下无法进行调整。针对这种问题,专利文献1提示了一种将能够远程操作的驱动机构暂时性地捆绑于调整机构的解决方法,然而在调整后,需要一度对屏幕单元进行开闭,并取出能够远程操作的驱动机构,存在调整不准确的问题以及由于需要开闭而必须进行预测调整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卡定手段而形成于滑动机构上的钩型突起物和以能够与钩型突起物嵌合的方式形成于屏幕单元上的槽嵌合,从而卡定屏幕单元。然而,为了使得嵌合变得可靠,需要设置1mm左右的相似度,从而存在该相似度造成屏幕单元自身的松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开闭屏幕单元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进行屏幕单元的位置调整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具有:屏幕单元,其具有屏幕;投射单元,其从背面向所述屏幕投射影像;壳体,其在前表面上配置有所述屏幕单元,并且收纳所述投射单元;滑动机构,其将所述屏幕单元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卡定机构,其限制所述滑动机构的动作;以及调整机构,其在通过所述卡定机构而限制了所述滑动机构的动作的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调整所述屏幕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具有在通过卡定机构限制了滑动机构的动作的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调整屏幕单元相对于壳体的位置的调整机构,因此能够在不开闭屏幕单元的情况下简单地进行屏幕单元的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滑动基座从壳体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从内侧观察滑动基座收纳于壳体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卡定机构的背面图。
图7是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侧面图。
图8是图7的C部放大图。
图9是从内侧观察屏幕单元的右上的角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D向视图。
图11是图7的B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1: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2:投射单元,10:滑动机构,20:定位机构,30:卡定机构,40:调整机构,50:卡定位置调整机构,60:调整机构,70:调整机构,101:壳体,102:屏幕,103:屏幕单元,104:滑动基座,105:基座板,107:板,108:山形槽,109:突起,203:螺钉,204:板,205:螺钉,206:板,301:钩,305:板簧,306:卡定板,306a:爪部,401: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实施方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剖视图,更具体而言,是图1所示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具有:屏幕单元103,其具有屏幕102;投射单元2;壳体101,其收纳投射单元2;滑动机构10(参照图4);定位机构20(参照图4);卡定机构30(参照图6);以及调整机构40(参照图8和图10)。在壳体101内的下部配置有通过投射透镜2a而从背面向屏幕102投射影像的投射单元2。在投射单元2的上方配置有从投射单元2将射出光向屏幕102反射的反射镜3。另外,反射镜3是一般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反射镜,因此在后述说明中省略有关反射镜3的说明。
这里,在图1中将屏幕单元103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作为X方向,将屏幕单元103的垂直方向(上下方向)作为Y方向,并将屏幕单元103的法线方向(前后方向)作为Z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可作为单体使用,也可以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排列多个这种装置而作为多重投影仪使用。
接着,说明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使用方法。图3是表示滑动基座104从壳体101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屏幕单元103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01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移动,并构成为在维修时将屏幕单元103向前方(+Z方向)拉出而能够更换屏幕102。在从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上卸下屏幕单元103时,使用者在操作图1所示的手柄303而解除了卡定状态后,使屏幕单元103成为从壳体101突出的状态。
接着,说明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各机构。首先,说明将屏幕单元103支承为能够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移动的滑动机构10。如图3所示,滑动机构10具有基座板105和滑动基座104。基座板105形成为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延伸。基座板105被配置于壳体101上,其保持滑动基座104且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引导该滑动基座104。在滑动基座104上配置有滑轨106,滑轨106沿着被配置于基座板105内的轨道部而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移动。另外,滑动机构10被配置于壳体101的左右两个侧部上,构成为屏幕单元103能够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移动的结构。
接着,说明对屏幕单元103和壳体101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20。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是卸下了屏幕单元103后的图。如图4所示,定位机构20具有突起109(卡合部)和山形槽108(卡合槽)。突起109在安装于滑动基座104的板107上形成为向后方(-Z方向)突出的形状。山形槽108在基座板105上向前侧(+Z方向)开口,并构成为能够与突起109卡合。
安装于滑动基座104上的板107的突起109与配置在基座板105上的山形槽108卡合,滑动基座104被收纳于基座板105,因此即使屏幕单元103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离,滑动基座104也会被收纳至壳体101内的规定位置处。由此,能够将屏幕单元103在精度良好地定位至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固定。
图5是从内侧(-X方向)观察滑动基座104被收纳于壳体101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在滑动基座104向壳体101的后方(-Z方向)进行了移动时,滑动基座104被收纳于壳体101(更具体是基座板105)内。
接着,说明限制滑动机构10的动作的卡定机构30。图6是卡定机构30的背面图(从-X方向观察的图),是卸下了屏幕单元103后的图。如图6所示,卡定机构30具有卡定板306、板簧305(弹性部件)和钩301。卡定机构30还具有手柄303和D形支承板304。
手柄303借助卡定板306而被安装于屏幕单元103的侧部。此外,手柄303被D形支承板304支承为能够以支轴304a为中心进行转动。卡定片302被支承为能够以支轴302a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且在与D形支承板304的外周部抵接的状态下借助卡定板306而被安装于屏幕单元103。由此,构成为通过手柄303沿箭头a的方向(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使得卡定片302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
此外,板簧305在与卡定片302的外周部抵接的状态下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安装于卡定板306上。在手柄303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而使得卡定片302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时,安装于卡定板306上的板簧305沿箭头b的方向(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使得板簧305与在壳体101上安装的钩301卡定,成为限制了屏幕单元103的动作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使手柄303向箭头a的反方向转动的情况下,通过板簧305的作用力而使得板簧305向箭头b的反方向转动,板簧305与钩301的卡定状态(限制)被解除。由于弹簧部件305a的一端安装于板簧305上,且另一端安装于手柄303上,因此通过弹簧部件305a的作用力而使得手柄303回归到图6所示的位置处。
接着,说明调整机构40。调整机构40是用于在通过卡定机构30限制了滑动机构10的动作的状态下从外部调整屏幕单元103相对于壳体101的位置的机构。调整机构40具有作为前后方向(Z方向)的调整机构的卡定位置调整机构50、左右方向(X方向)的调整机构60、以及上下方向(Y方向)的调整机构70。
首先,说明相对于壳体101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对屏幕单元103进行调整的卡定位置调整机构50。如图6所示,在限制了滑动机构10的动作的状态下,通过使卡定板306向前方(+Z方向)移动而能够对屏幕单元103向前方(+Z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以往,在收纳了屏幕单元的状态下无法对屏幕单元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进行细微的位置调整,因此屏幕单元无法完全紧密贴合于壳体上而会产生松动。因此,在设置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时,屏幕单元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会相对于壳体而存在误差。因此,在设置多台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而构成多重影像时,存在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屏幕表面未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对齐的问题。
对此,在实施方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中,能够进行细微的调整,不再出现屏幕单元103的松动,因此能够提升用于构成多重影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设置调整性。
图7是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侧面图,图8是图7的C部放大图。卡定位置调整机构50是通过从外部沿前后方向(Z方向)移动卡定板306而调整钩301和板簧305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的机构,其具有孔部401和爪部306a。孔部401形成于屏幕单元103的侧面。卡定板306具有从内侧嵌入于孔部401内的爪部306a。
爪部306a从孔部401中露出,卡定板306在爪部306a嵌入于孔部401内的状态下通过螺钉402而被固定于屏幕单元103的侧部。卡定板306以能够沿前后方向(Z方向)移动的方式隔着游隙而安装于屏幕单元103。更具体而言,孔部401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大于爪部306a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的长度,爪部306a能够沿着孔部401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移动。此外,在屏幕单元103的侧部形成的螺钉孔(省略图示)的前后方向(Z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大于螺钉402的外径,由此,卡定板306能够在螺钉402贯穿插入于屏幕单元103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Z方向)移动。
在通过图6所示的卡定机构30限制了滑动机构10的动作时,在钩301与板簧305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表现为屏幕单元103的松动。通过从外部移动爪部306a而对卡定板306的位置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调整钩301和板簧305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由此,在使屏幕单元103紧密贴合于壳体101上的状态下,能够消除钩301与板簧305之间的间隙将它们固定。
接着,说明相对于壳体101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对屏幕单元103进行调整的调整机构60。图9是从内侧观察屏幕单元103的右上的角部的立体图,是卸下了屏幕102后的图。调整机构60具有板204(第1板)和螺钉205(第1螺钉)。板204被配置于屏幕单元103的左右两个侧部。螺钉205从屏幕单元103的侧面侧将板204固定于屏幕单元103,通过调整(转动)螺钉205,从而借助板204使屏幕单元103相对于壳体101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移动。下面具体说明屏幕单元103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的移动。如果从屏幕单元103的外侧转动螺钉205,则板204会独立地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移动。此外,通过将板107与板204嵌合而得以确定屏幕单元103的位置。板107附随于壳体101侧,因而如果转动螺钉205,则屏幕单元103能够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移动。即,通过调整(转动)螺钉205,从而能够相对于壳体101调整屏幕单元103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的位置。
接着,说明相对于壳体101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对屏幕单元103进行调整的调整机构70。图10是图9的D向视图,是卸下了侧面板201和壳体101后的图。如图9和图10所示,调整机构70被配置于屏幕单元103的左右两个侧部,其具有板206(第2板)、板107(第3板)和螺钉203(第2螺钉)。
板107卡挂固定于轴207上。轴207连结于板206的下部,螺钉203固定于板206的上部。通过调整(转动)螺钉203,使得板206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移动。随着板206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移动,而轴207发生移动,从而板107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移动。由于板107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移动,使得屏幕单元103相对于壳体101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移动。即,能够相对于壳体101调整屏幕单元103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的位置。此外,通过在左右设置屏幕单元103的调整机构70,从而还能够在旋转方向上调整屏幕单元103。另外,板206和板107相当于调整部件。
图11是图7的B部放大图。通过调整(转动)螺钉205,从而能够在图9中说明的使屏幕单元103紧密贴合于壳体101上的状态下从外部沿左右方向(X方向)进行调整。此外,通过调整(转动)螺钉203,从而能够在使屏幕单元103紧密贴合于壳体101上的状态下从外部沿上下方向(Y方向)进行调整。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具有能够在通过卡定机构30限制了滑动机构10的动作的状态下从外部调整屏幕单元103相对于壳体101的位置的调整机构40,因此能够在不开闭屏幕单元103的情况下简单地进行屏幕单元103的位置调整。
卡定机构30具有:钩301,其被配置于壳体101上;板簧305,其能够与钩301卡定;以及卡定板306,其配置有板簧305并且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隔着游隙而安装于屏幕单元103上,调整机构40包括对卡定机构30的卡定位置进行调整的卡定位置调整机构50,卡定位置调整机构50通过从外部沿前后方向(Z方向)移动卡定板306,从而调整钩301和板簧305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
因此,能够抑制屏幕单元103的松动,此外,还能够调整屏幕102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由此,使得作为多重投影仪而进行设置时的设置调整性提升。
卡定位置调整机构50具有:孔部401,其被配置于屏幕单元103上;以及爪部306a,其配置于卡定板306上且从孔部401中向外部露出,并且能够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移动,通过从外部沿前后方向(Z方向)移动爪部306a,使得卡定板306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移动。
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卡定位置调整机构50,能够抑制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制造成本。
调整机构40包括左右方向(X方向)的调整机构60,调整机构60具有:板204,其配置于屏幕单元103上;以及螺钉205,其从屏幕单元103的侧面侧将板204固定于屏幕单元103上,通过从外部转动螺钉205,调整机构60借助板204使屏幕单元103相对于壳体101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移动。
因此,在关闭了屏幕单元103的状态下从外部转动螺钉205,使板204移动,从而能够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移动屏幕单元103,能够调整屏幕单元103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的位置。由此,使得作为多重投影仪而进行设置时的设置调整性提升。此外,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调整机构60,能够抑制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制造成本。
调整机构40包括上下方向(Y方向)的调整机构70,调整机构70具有:调整部件,其配置于屏幕单元103上;以及螺钉203,其从屏幕单元103的上表面侧将调整部件固定于屏幕单元103上,通过从外部转动螺钉203,调整机构40借助调整部件使屏幕单元103相对于壳体101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移动。
因此,在关闭了屏幕单元103的状态下从外部转动螺钉203,使调整部件移动,从而能够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移动屏幕单元103,能够调整屏幕单元103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的位置。由此,使得作为多重投影仪而进行设置时的设置调整性提升。
调整部件具有:板206,其被螺钉203固定;和板107,其与板206连结,因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调整机构70,能够抑制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的制造成本。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还具有对屏幕单元103和壳体101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20,滑动机构10具有:基座板105,其配置于壳体101上;以及滑动基座104,其配置于屏幕单元103上且沿着基座板105移动,定位机构20具有:突起109,其配置于滑动基座104上;以及山形槽108,其配置于基座板105上且能够与突起109卡合。
因此,即使屏幕单元103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离,滑轨106也会沿着基座板105的轨道部移动,使得屏幕单元103被收纳,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对屏幕单元103的定位。由此,屏幕单元103的开闭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能够在不开闭屏幕单元103的情况下,从外部进行对屏幕单元103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和在上下方向(Y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以往,为了构成多重影像,在设置了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后要开闭屏幕单元,通过预测调整来重复进行屏幕单元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与此相对,根据实施方式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1,在收纳了屏幕单元103的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进行前后方向(Z方向)、左右方向(X方向)和上下方向(Y方向)的调整。由此,无需开闭屏幕单元103而重复进行预测调整,设置时的对屏幕单元103的位置调整变得容易,能够缩短多重影像构成时的设置调整时间。
另外,本发明可以在其发明范围内对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形和省略。

Claims (7)

1.一种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具有:
屏幕单元,其具有屏幕;
投射单元,其从背面向所述屏幕投射影像;
壳体,其在前表面上配置有所述屏幕单元,并且收纳所述投射单元;
滑动机构,其将所述屏幕单元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卡定机构,其限制所述滑动机构的动作;以及
调整机构,其在通过所述卡定机构而限制了所述滑动机构的动作的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调整所述屏幕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
所述调整机构在调整所述屏幕单元的所述位置时,至少调整所述卡定机构的位置。
2.一种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具有:
屏幕单元,其具有屏幕;
投射单元,其从背面向所述屏幕投射影像;
壳体,其在前表面上配置有所述屏幕单元,并且收纳所述投射单元;
滑动机构,其将所述屏幕单元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卡定机构,其限制所述滑动机构的动作;以及
调整机构,其在通过所述卡定机构而限制了所述滑动机构的动作的状态下,能够从外部调整所述屏幕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
所述卡定机构具有:钩,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上;弹性部件,其能够与所述钩卡定;以及卡定板,其被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而且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隔着游隙而安装于所述屏幕单元上,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对所述卡定机构的卡定位置进行调整的卡定位置调整机构,
所述卡定位置调整机构通过从外部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卡定板,从而调整所述钩与所述弹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卡定位置调整机构具有:孔部,其配置于所述屏幕单元上;以及爪部,其配置于所述卡定板上且从所述孔部露出到外部,并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通过使所述爪部从外部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卡定板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左右方向的调整机构,
所述左右方向的调整机构具有:第1板,其配置于所述屏幕单元上;以及第1螺钉,其从所述屏幕单元的侧面侧将所述第1板固定于所述屏幕单元上,
通过从外部转动所述第1螺钉,所述左右方向的调整机构借助所述第1板使所述屏幕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上下方向的调整机构,
所述上下方向的调整机构具有:调整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屏幕单元上;以及第2螺钉,其从所述屏幕单元的上表面侧将所述调整部件固定于所述屏幕单元上,
通过从外部转动所述第2螺钉,所述上下方向的调整机构借助所述调整部件使所述屏幕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部件具有:第2板,其被所述第2螺钉固定;以及第3板,其与所述第2板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还具有对所述屏幕单元和所述壳体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所述滑动机构具有:基座板,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及滑动基座,其配置于所述屏幕单元上且沿着所述基座板移动,
所述定位机构具有:卡合部,其配置于所述滑动基座上;以及卡合槽,其配置于所述基座板上且能够与所述卡合部卡合。
CN201510940217.5A 2014-12-17 2015-12-16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17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4940A JP6448349B2 (ja) 2014-12-17 2014-12-17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14-254940 2014-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7728A CN105717728A (zh) 2016-06-29
CN105717728B true CN105717728B (zh) 2018-02-27

Family

ID=56129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4021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17728B (zh) 2014-12-17 2015-12-16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98223B2 (zh)
JP (1) JP6448349B2 (zh)
CN (1) CN105717728B (zh)
RU (1) RU2633449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13996C1 (ru) * 2019-06-18 2020-02-11 Илья Васильевич Гоже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движущихс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RU2713994C1 (ru) * 2019-06-18 2020-02-11 Илья Васильевич Гоже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движущихс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5355A (en) * 1986-09-12 1987-11-10 Creative Talent, Inc. Motion picture screen assembly
US5160951A (en) * 1991-10-21 1992-11-03 Stephen Lander Rear view projection system
JPH07209756A (ja) * 1994-01-20 1995-08-11 Hitachi Ltd マルチビジョン装置の目地調整機構
JPH08289235A (ja) * 1995-04-13 1996-11-01 Hitachi Ltd スクリーン整列装置
JP4023016B2 (ja) * 1998-12-24 2007-12-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マルチビジョンディスプレイのスクリーン取付構造
JP3560233B2 (ja) * 2000-12-27 2004-09-02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位置調整機構
JP4619661B2 (ja) * 2004-02-06 2011-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RU52493U1 (ru) 2005-10-14 2006-03-27 Олег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лазачев Портативный переносной проекционный аппарат чтения микрофиш
JP4885887B2 (ja) 2007-08-03 2012-02-29 株式会社内田洋行 プロジェクタ取付装置
WO2009119808A1 (ja) 2008-03-27 2009-10-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5279456B2 (ja) * 2008-11-11 2013-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5501866B2 (ja) 2010-06-03 2014-05-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被懸架部材の取付装置
JP2012013818A (ja) * 2010-06-30 2012-0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092542A (ja) * 2011-10-24 2013-05-16 Seiko Epson Corp 反射型スクリーン装置
JP2013200465A (ja) * 2012-03-26 2013-10-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背面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6296476B2 (ja) 2012-08-10 2018-03-20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光電式分離型感知器
JP6120532B2 (ja) * 2012-11-16 2017-04-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ビジョ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98223B2 (en) 2017-10-24
CN105717728A (zh) 2016-06-29
US20160178994A1 (en) 2016-06-23
JP2016114878A (ja) 2016-06-23
RU2015151854A (ru) 2017-06-07
RU2633449C2 (ru) 2017-10-12
JP6448349B2 (ja) 2019-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141255A (ko) 슬라이더블 디스플레이
CN103561657B (zh) 卧铺装置以及功能图像/形态图像诊断装置
WO2015053134A1 (ja) サンプル測定装置
CN105717728B (zh)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WO2009005159A4 (en)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475658B2 (en) Stop device and auxiliary stop unit
JP5782492B2 (ja) サンプル測定装置
US2247104A (en) Photographic roll film camera
US8827471B2 (en) Storage structure and support mechanism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201947151A (zh) 支架裝置
JP2017021303A (ja) 撮像装置
WO2015053136A1 (ja) サンプル測定装置
WO2019227481A1 (zh) 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及显示屏模组结构
US8851750B2 (en) X-ray device
JP2014209174A (ja) 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JP5778737B2 (ja) サンプル測定装置
JP2017068179A (ja) レンズシフト機構
KR20150134039A (ko) 프로젝터의 초점 조절 장치
US10095098B2 (en) Board for projector
US9816172B2 (en) Vacuum powered deposition apparatus
JP5732506B2 (ja) サンプル測定装置
JP2005000379A (ja) 遊技機
JP2017060632A (ja) 撮影台
JP2012019037A (ja) 電子機器
JP5782493B2 (ja) サンプル測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