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9409B -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69409B
CN105669409B CN201610019197.2A CN201610019197A CN105669409B CN 105669409 B CN105669409 B CN 105669409B CN 201610019197 A CN201610019197 A CN 201610019197A CN 105669409 B CN105669409 B CN 105669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meric
curcumin
parts
extracting method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91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69409A (zh
Inventor
郭月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191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69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69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9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69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9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7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7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45/80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liquid-liquid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7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45/81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 C07C45/8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change in the physical state, e.g. crystallisation by distil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7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45/86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姜黄素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姜黄进行粉碎,先除去其中的挥发油,然后再对收集的姜黄素水溶液进行培养,再对二次培养后的培养液进行超声提取后,能够高得率地得到姜黄素,并通过无机聚合物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对提取的姜黄素进行絮凝,再通过反溶剂法对得到的姜黄素进行纯化,可以使提取的姜黄素的纯度达到99%以上;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提取方法不使用强碱等物质,也没有采用常规的柱层析等步骤,所以该提取方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姜黄素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姜黄属于姜科姜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的主要成分之一姜黄素具有利胆、抗炎、降血脂、抗菌、抗癌等多种功能。
姜黄素的提取及纯化方法报道较多,比如CN102603505公开的有机溶剂提取法,CN103254050公开的超临界CO2提取法,CN105061168公开的酶法预处理辅助提取姜黄素的工艺;CN103570517公开的碱水提取方法等;以上制备方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的成分杂质含量较多;酶法对环境和pH值要求较高不能够大规模应用;碱水提取反应剧烈,会对破坏姜黄素;并且以上方法制备的姜黄素还存在着不易纯化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能够高得率地提取姜黄中的姜黄素,并且纯度能达到99%以上。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超声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搅拌,过滤,收集滤饼;
e.将滤饼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
进一步的改进,步骤a的具体方法为:将姜黄粉碎成粒径为0.5×0.5mm2的碎粒,并置于提取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进一步的改进,步骤b的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8-5.2,培养温度为28-30℃,摇床转速为250-30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3-5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3.8-4.2,培养温度为30-35℃,培养时间1-2天。
进一步的改进,步骤b的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10份谷氨酰胺、2-3份甘露醇、1.5-2.5份硫酸亚铁、0.5-1份维生素C、1-2份泛酸钙和2-5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3-5份肌醇、0.5-1份氯化钙、0.2-0.5份6-苄基腺嘌呤、1-2份赖氨酸和0.5-1份普鲁兰组成。
进一步的改进,步骤c中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2.5-3.5:1.3-2。
进一步的改进,步骤c中姜黄培养液和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2.5-4。
进一步的改进,步骤c中超声提取的具体方法为超声波功率120W,超声频率50kHz,提取方式为间隔1min,超声提取2min,总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为75℃。
进一步的改进,步骤d中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无机聚合物是重量比为1:2的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合物;所述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
进一步的改进,步骤e中滤饼的重量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5.5-7.2。
进一步的改进,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5.5-7.2:22-36,加热温度为45-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对姜黄素进行提取之前,先除去其中的挥发油,然后再对收集的姜黄素水溶液进行培养,再对二次培养后的培养液进行超声提取后,能够高得率地得到姜黄素,并通过无机聚合物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对提取的姜黄素进行絮凝,再通过反溶剂法对得到的姜黄素进行纯化,可以使提取的姜黄素的纯度达到99%以上;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提取方法不使用强碱等物质,也没有采用常规的柱层析等步骤,所以该提取方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8,培养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25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5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3.8,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2天;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其中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3:1.5;超声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搅拌,过滤,收集滤饼;其中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
e.将滤饼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其中,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6:30。
实施例2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2,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30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3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2,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1天;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份谷氨酰胺、2份甘露醇、1.5份硫酸亚铁、0.5份维生素C、1份泛酸钙和2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3份肌醇、0.5份氯化钙、0.2份6-苄基腺嘌呤、1份赖氨酸和0.5份普鲁兰组成;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其中姜黄培养液和混合物的体积比为1:4,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2.5:1.3;超声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其中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无机聚合物是重量比为1:2的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合物;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搅拌,过滤,收集滤饼;
e.将滤饼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其中,滤饼的重量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5.5,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5.5:22,加热温度为50℃。
实施例3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成粒径为0.5×0.5mm2的碎粒,并置于提取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其中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0,培养温度为29℃,摇床转速为27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4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0,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1.5天;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10份谷氨酰胺、3份甘露醇、2.5份硫酸亚铁、1份维生素C、2份泛酸钙和5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份肌醇、1份氯化钙、0.5份6-苄基腺嘌呤、2份赖氨酸和1份普鲁兰组成;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其中,姜黄培养液和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3.5:2;超声提取2次,超声波功率120W,超声频率50kHz,提取方式为间隔1min,超声提取2min,总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为75℃,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搅拌,过滤,收集滤饼;其中,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无机聚合物是重量比为1:2的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合物;所述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
e.将滤饼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其中,滤饼的重量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7.2,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7.2:36,加热温度为45℃。
对比例1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其中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3:1.5;超声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c.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搅拌,过滤,收集滤饼;其中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
d.将滤饼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其中,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6:30。
对比例2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2,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30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3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2,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1天;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份谷氨酰胺、2份甘露醇、1.5份硫酸亚铁、0.5份维生素C、1份泛酸钙和2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3份肌醇、0.5份氯化钙、0.2份6-苄基腺嘌呤、1份赖氨酸和0.5份普鲁兰组成;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其中姜黄培养液和混合物的体积比为1:4,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2.5:1.3;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其中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无机聚合物是重量比为1:2的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合物;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搅拌,过滤,收集滤饼;
e.将滤饼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其中,滤饼的重量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5.5,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5.5:22,加热温度为50℃。
对比例3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成粒径为0.5×0.5mm2的碎粒,并置于提取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其中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0,培养温度为29℃,摇床转速为27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4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0,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1.5天;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10份谷氨酰胺、3份甘露醇、2.5份硫酸亚铁、1份维生素C、2份泛酸钙和5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份肌醇、1份氯化钙、0.5份6-苄基腺嘌呤、2份赖氨酸和1份普鲁兰组成;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75%乙醇水溶液中,其中,姜黄培养液和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超声提取2次,超声波功率120W,超声频率50kHz,提取方式为间隔1min,超声提取2min,总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为75℃,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搅拌,过滤,收集滤饼;其中,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无机聚合物是重量比为1:2的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合物;所述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
e.将滤饼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其中,滤饼的重量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7.2,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7.2:36,加热温度为45℃。
对比例4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成粒径为0.5×0.5mm2的碎粒,并置于提取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其中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0,培养温度为29℃,摇床转速为27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4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0,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1.5天;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10份谷氨酰胺、3份甘露醇、2.5份硫酸亚铁、1份维生素C、2份泛酸钙和5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份肌醇、1份氯化钙、0.5份6-苄基腺嘌呤、2份赖氨酸和1份普鲁兰组成;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其中,姜黄培养液和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3.5:2;超声提取2次,超声波功率120W,超声频率50kHz,提取方式为间隔1min,超声提取2min,总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为75℃,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其中,滤饼的重量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7.2,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7.2:36,加热温度为45℃。
对比例5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成粒径为0.5×0.5mm2的碎粒,并置于提取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其中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0,培养温度为29℃,摇床转速为27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4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0,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1.5天;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10份谷氨酰胺、3份甘露醇、2.5份硫酸亚铁、1份维生素C、2份泛酸钙和5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份肌醇、1份氯化钙、0.5份6-苄基腺嘌呤、2份赖氨酸和1份普鲁兰组成;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其中,姜黄培养液和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3.5:2;超声提取2次,超声波功率120W,超声频率50kHz,提取方式为间隔1min,超声提取2min,总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为75℃,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无机聚合物溶液中,搅拌,过滤,收集滤饼;其中,无机聚合物是重量比为1:2的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合物;所述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0.3;
e.将滤饼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其中,滤饼的重量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7.2,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7.2:36,加热温度为45℃。
对比例6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成粒径为0.5×0.5mm2的碎粒,并置于提取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其中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0,培养温度为29℃,摇床转速为27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4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0,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1.5天;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10份谷氨酰胺、3份甘露醇、2.5份硫酸亚铁、1份维生素C、2份泛酸钙和5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份肌醇、1份氯化钙、0.5份6-苄基腺嘌呤、2份赖氨酸和1份普鲁兰组成;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其中,姜黄培养液和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3.5:2;超声提取2次,超声波功率120W,超声频率50kHz,提取方式为间隔1min,超声提取2min,总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为75℃,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搅拌,过滤,收集滤饼,蒸干;其中,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无机聚合物是重量比为1:2的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合物;所述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
对比例7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成粒径为0.5×0.5mm2的碎粒,并置于提取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其中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5.0,培养温度为29℃,摇床转速为27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4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0,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1.5天;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10份谷氨酰胺、3份甘露醇、2.5份硫酸亚铁、1份维生素C、2份泛酸钙和5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份肌醇、1份氯化钙、0.5份6-苄基腺嘌呤、2份赖氨酸和1份普鲁兰组成;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其中,姜黄培养液和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3.5:2;超声提取2次,超声波功率120W,超声频率50kHz,提取方式为间隔1min,超声提取2min,总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为75℃,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搅拌,过滤,收集滤饼;其中,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无机聚合物是重量比为1:2的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合物;所述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
e.将滤饼加入到乙醇中,加热,搅拌下加入水,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其中,滤饼的重量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7.2,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7.2:36,加热温度为45℃。
对比例8
按照CN105061168公开的酶法预处理辅助提取姜黄素工艺制备姜黄素。
试验例姜黄素的含量及纯度测定
通过在620nm下测定姜黄素解析液的透光率,通过对解析液HPLC中姜黄素峰面积与色谱总面积的比例计算解析液姜黄素的纯度,通过公式(解析液中姜黄素含量×解析液体积)×100%/姜黄质量计算姜黄素的得率。
对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姜黄素的提取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见表1。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姜黄素的提取效果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比例8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姜黄素提取过程中,首先除去挥发油,再通过培养进行预处理,在选择合适比例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絮凝并纯化,有效地提高了姜黄素的得率和纯度。
对比例1由于没有采用培养的步骤,影响了姜黄素的得率;对比例2对经过培养的姜黄培养液采用回流的方法进行提取,其得率明显小于超声提取;对比例3选择乙醇水溶液对姜黄素培养液进行提取,降低了姜黄素的得率;对比例4和对比例5都是对絮凝步骤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由此看出絮凝步骤对姜黄素的得率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对比例6和对比例7对纯化步骤进行限定,采用不同的比例的溶剂或者无纯化步骤会显著降低姜黄素的纯度。

Claims (9)

1.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姜黄粉碎,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b.将姜黄水溶液接种于含有益生菌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过滤,得到第一培养液,向第一培养液中加入第二培养基,进行第二次培养,过滤,获得姜黄培养液;
c.将姜黄培养液加入到乙腈和正丁醇的混合液中,超声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姜黄稠膏;
d.将姜黄稠膏加入到氯化钠水溶液和无机聚合物中,搅拌,过滤,收集滤饼;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无机聚合物是重量比为1:2的聚合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混合物;所述姜黄稠膏的重量与氯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及无机聚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2:0.3;
e.将滤饼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下加入环己烷,冷却,静置,过滤,收集沉淀,即得姜黄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具体方法为:将姜黄粉碎成粒径为0.5×0.5mm2的碎粒,并置于提取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挥发油,收集姜黄水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第一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4.8-5.2,培养温度为28-30℃,摇床转速为250-300转/分钟,培养时间为3-5天;第二次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3.8-4.2,培养温度为30-35℃,培养时间1-2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10份谷氨酰胺、2-3份甘露醇、1.5-2.5份硫酸亚铁、0.5-1份维生素C、1-2份泛酸钙和2-5份盐酸吡哆醇组成;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3-5份肌醇、0.5-1份氯化钙、0.2-0.5份6-苄基腺嘌呤、1-2份赖氨酸和0.5-1份普鲁兰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乙腈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2.5-3.5:1.3-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姜黄培养液和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2.5-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超声提取的具体方法为超声波功率120W,超声频率50kHz,提取方式为间隔1min,超声提取2min,总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温度为7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滤饼的重量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5.5-7.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氢呋喃和环己烷的体积比为5.5-7.2:22-36,加热温度为45-50℃。
CN201610019197.2A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 Active CN105669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9197.2A CN105669409B (zh)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9197.2A CN105669409B (zh)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9409A CN105669409A (zh) 2016-06-15
CN105669409B true CN105669409B (zh) 2018-01-05

Family

ID=56300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9197.2A Active CN105669409B (zh) 2016-01-12 2016-01-12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694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4022A (zh) * 2018-07-05 2018-11-16 佛山市衣香蒂丝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姜黄素对丝绸织物的染色方法
CN114105747B (zh) * 2021-12-17 2023-01-06 江南大学 一种提高姜黄素提取率和纯化效果的方法
CN115944679A (zh) * 2022-12-14 2023-04-11 宏铖同创(山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中药材蚯蚓酶、肽复合制剂及其制备系统和用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3505A (zh) * 2012-02-09 2012-07-25 徐宏永 一种从姜黄中提取分离低重金属残留高纯度姜黄素的方法
CN103254050A (zh) * 2013-04-23 2013-08-21 苏州谷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姜黄素的提取工艺
CN103570517A (zh) * 2013-11-01 2014-02-12 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分离姜黄素的方法
CN105061168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一种酶法预处理辅助提取姜黄素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3505A (zh) * 2012-02-09 2012-07-25 徐宏永 一种从姜黄中提取分离低重金属残留高纯度姜黄素的方法
CN103254050A (zh) * 2013-04-23 2013-08-21 苏州谷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姜黄素的提取工艺
CN103570517A (zh) * 2013-11-01 2014-02-12 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分离姜黄素的方法
CN105061168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一种酶法预处理辅助提取姜黄素的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黄油的提取、抑菌活性及姜黄色素的纯化研究";吴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120215(第02期);B016-315 *
"鲜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研究";李瑞敏;《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131215(第S1期);B024-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9409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9409B (zh) 一种姜黄素提取方法
CN107858197A (zh) 一种低酸价高品质食用油茶籽油的生产加工方法
Kim et al. A simultaneous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and adsorbent treatment process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for recovery and separation of paclitaxel from plant cell cultures
CN107669774A (zh) 柑橘皮中柑橘精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以及柑橘皮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4498547B (zh) 提高西兰花种子的莱菔硫烷水解产量的预处理方法
CN104644793A (zh) 黄连生物总碱的高效提取方法
CN100383122C (zh) 从植物中提取石杉碱甲的工艺
CN106520364A (zh) 一种亚临界低温萃取薏苡仁油的生产工艺
CN102924969A (zh) 一种精制辣椒红色素的方法
CN104069191B (zh) 一种水辣蓼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JP4085200B2 (ja) 杜仲ゴムの抽出方法
CN102492667A (zh) 一种酶制剂及其用于提取黄柏小檗碱的应用和方法
CN105712963B (zh) 一种香豆素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31109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纯化茶皂素的方法
Kim et al. Single step purification of concanavalin A (Con A) and bio-sugar production from jack bean using glucosylated magnetic nano matrix
CN105193880A (zh) 一种软枣猕猴桃黄酮的提取方法
CN100393882C (zh) 氢溴酸加兰他敏生产方法
CN107033156A (zh) 阿朴啡生物碱Laurodionine B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86172A (zh) 阿朴啡生物碱Illigerine B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76467A (zh) 一种茶皂素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
CN101792442B (zh) 一种骆驼蓬生物碱的生产方法
CN107686774A (zh) 一种薄荷精油的提取方法
CN103524520A (zh) 一种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小白菊内酯的方法
CN104163877B (zh) 硫酸软骨素的制备方法
CN108086029B (zh) 一种厚朴叶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