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4142A - 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24142A CN105624142A CN201410598728.9A CN201410598728A CN105624142A CN 105624142 A CN105624142 A CN 105624142A CN 201410598728 A CN201410598728 A CN 201410598728A CN 105624142 A CN105624142 A CN 1056241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eptomycin
- mutation
- mutagenesis
- strain
- culture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诱变处理筛选出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多杀菌素高产突变株,其中,所述诱变处理包括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5-氟尿嘧啶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中的至少2种诱变方式;优选的,包括至少4种诱变方式;更为优选的,所述诱变方式的实施顺序为依次进行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5-氟尿嘧啶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获得的突变菌株经发酵培养后发酵液中多杀菌素的效价显著高于诱变筛选的出发菌株,说明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杀菌素,是刺糖多孢菌有氧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其商业化产品中有效的活性组分为多杀菌素A(85%-90%)和多杀菌素D(10%-15%)。多杀菌素没有抑菌活性,却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对鳞翅目和缨翅目害虫有较广的杀虫谱,对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中某些大量吞食叶片的害虫种类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防治鳞翅目害虫上,多杀菌素是现有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其活性与氯氰菊酯相当。多杀菌素具有高杀虫活性的同时,对非靶标生物则表现出低毒,它对哺乳动物、鸟类和有益昆虫毒性较低,对水生动物只有轻微的毒性,而且对哺乳动物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或神经毒性的作用。与一般杀虫剂相比,多杀菌素具有见效快、无副作用、选择性高、对天敌安全、半衰期短、易降解、不易产生药物抗性等优点,是理想的高效低毒绿色农药,是治理抗性害虫的首选替代农药新品种。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利用刺糖多孢菌通过发酵过程生产多杀菌素。在利用刺糖多孢菌对多杀菌素进行发酵生产的过程中,淀粉因具有价格低,来源广,可解除葡萄糖效应等优点,常作为迟效碳源添加到培养基中,在生产实践中,现有的用于生产多杀菌素的刺糖多孢菌普遍存在对发酵培养基中的淀粉利用率低下的缺陷,发酵液中经常残留未被有效利用的多糖物质,导致最终获得的发酵液非常粘稠,加大了后期多杀菌素提取的难度,增加了资源的浪费。重要的是,淀粉利用率低下的菌株也伴随着多杀菌素发酵产量低的缺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诱变处理筛选出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多杀菌素高产突变株,其中,所述诱变处理包括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5-氟尿嘧啶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中的至少2种诱变方式;
优选的,包括至少4种诱变方式;
更为优选的,所述诱变方式的实施顺序为依次进行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5-氟尿嘧啶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实施每一种诱变方式后利用淀粉水解培养基对诱变处理后的菌株进行培养,再利用碘液筛选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突变菌株。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的步骤包括,利用20-40W的紫外照射仪在20-40cm处对刺糖多孢菌的孢子悬液照射30s-60s后获得紫外诱变菌悬液,再将所述紫外诱变菌悬液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优选的,所述5-氟尿嘧啶诱变的步骤包括,将菌株在无有机氮源的饥饿培养基中培养8-12h后接种于5-氟尿嘧啶浓度为50-8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8-12天。
优选的,所述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的步骤包括,以脉冲频率为2400-2500MHz、功率为500-900W的微波对菌悬液进行60-120s辐照处理后获得微波诱变菌悬液,再将微波诱变菌悬液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优选的,所述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的步骤包括,用含有浓度为2-8mg/mL的亚硝基胍的磷酸盐缓冲液制备刺糖多孢菌孢子悬液,将所述孢子悬液在25-30℃下震荡处理20-40min后进行洗涤和稀释获得亚硝基胍诱变菌悬液,再将亚硝基胍诱变菌悬液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优选的,所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链霉素的浓度为0.1-0.2μg/mL。
优选的,所述淀粉水解培养基的pH值为7.0-7.4,淀粉水解培养基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可溶性淀粉10-20g/L、磷酸氢二钾0.3-0.5g/L、碳酸镁0.5-1g/L、氯化钠0.3-0.6g/L、硝酸钾0.5-1g/L和琼脂15-20g/L。
优选的,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对刺糖多孢菌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后进行第一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一突变菌株;
步骤二:对第一突变菌株进行5-氟尿嘧啶诱变后进行第二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二突变菌株;
步骤三:对第二突变菌株进行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后进行第三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三突变菌株;
步骤四:对第三突变菌株进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后进行第四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多杀菌素高产突变株。
优选的,发酵过程包括将所述多杀菌素高产突变株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后转接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种子培养液,再将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获得的刺糖多孢菌高产突变株能够对发酵培养基中的淀粉原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显著降低发酵培养基中的总糖和非还原糖含量,避免了发酵液中大量未被有效利用的多糖物质残留所导致的发酵液非常粘稠的缺陷,降低了后期多杀菌素提取的难度的同时也节省了资源,最主要的是,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筛选出的突变株具有优异的多杀菌素高产性能,发酵获得的清液中多杀菌素效价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诱变处理筛选出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多杀菌素高产突变株,其中,所述诱变处理包括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5-氟尿嘧啶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中的至少2种诱变方式;
优选的情况下,所述诱变处理由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5-氟尿嘧啶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组成。
在本发明中,对于各种诱变方法在实施时的先后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保证完成各个诱变过程即可。
更为优选的情况下,所述诱变方式的实施顺序为依次进行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5-氟尿嘧啶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
在本发明中,所述刺糖多孢菌的拉丁学名为Saccharopolysporaspinosa,属糖多孢菌属,是一种好氧性革兰氏阳性的非抗酸性放线菌,具有多杀菌素生产功能。
根据本发明,所述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的步骤包括,利用20-40W的紫外照射仪在20-40cm处对刺糖多孢菌的孢子悬液进行照射后获得紫外诱变菌悬液,再将所述紫外诱变菌悬液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为了增加诱变的方式从而获得更好的诱变效果,在进行紫外诱变的过程中,可以设置照射时间长短不同的梯度诱变组,例如,可以设置照射时间30s、45s和60s的诱变组,并在紫外照射结束后分别将各个诱变组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根据本发明,所述5-氟尿嘧啶诱变的步骤包括,将菌株在无有机氮源的饥饿培养基中培养8-12h后接种于5-氟尿嘧啶浓度为50-8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为了获得更好的诱变效果,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具有不同5-氟尿嘧啶浓度的培养基,将在饥饿培养基中经过饥饿培养处理的菌株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在含5-氟尿嘧啶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条件还包括在25-30℃下培养8-12天。
根据本发明,所述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的步骤包括,以脉冲频率为2400-2500MHz、功率为500-900W的微波对菌悬液进行60-120s辐照处理后获得微波诱变菌悬液,再将微波诱变菌悬液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所述辐照处理的具体步骤可以为每照射5s后将菌悬液冷却至20-25℃后在继续进行辐照,累计各次的辐照时间。为了获得更好的诱变效果,可以同时设置不同累计照射时间长度的辐照处理组,例如可以设置累计辐照60s、90s、120s的辐照组,并将每个辐照组中的菌悬液分别涂布于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根据本发明,所述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的步骤包括,用0.1-0.3mol/L,pH6.0-7.0的磷酸盐缓冲液制备孢子悬液,在所述孢子悬液中加入亚硝基胍至浓度为2-8mg/mL,在25-30℃下震荡处理20-40min后进行洗涤和稀释获得亚硝基胍诱变菌悬液,将亚硝基胍诱变菌悬液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为了获得更好的诱变效果,可以同时设置多个亚硝基胍浓度不同的孢子悬液对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例如亚硝基胍的浓度可以为2mg/mL、4mg/mL和8mg/mL。在震荡处理后,还需要对孢子进行洗涤,例如可以利用生理盐水对孢子进行1-3次离心洗涤。在洗涤后将孢子进行10-1、10-2、10-3、10-4、10-5、10-6和10-7梯度稀释,取10-3、10-5和10-7浓度的亚硝基胍诱变菌悬液0.1-0.3ml涂布于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在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中,可以采用同时设置不同浓度的链霉素处理组的方式进行链霉素抗性的筛选,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培养基中链霉素浓度为0.1μg/mL和0.2μg/mL的处理组分别进行链霉素抗性筛选。一般的,链霉素抗性筛选的条件为在25-30℃下培养8-10天。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实施每一种诱变方式后利用淀粉水解培养基对菌株的淀粉酶利用能力进行筛选,获得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菌株。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在进行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后利用淀粉水解培养基对菌株的淀粉酶利用能力进行筛选,获得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菌株。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在进行5-氟尿嘧啶诱变后利用淀粉水解培养基对菌株的淀粉酶利用能力进行筛选,获得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菌株。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在进行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后利用淀粉水解培养基对菌株的淀粉酶利用能力进行筛选,获得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菌株。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在进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后利用淀粉水解培养基对菌株的淀粉酶利用能力进行筛选,获得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菌株。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对刺糖多孢菌进行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后进行第一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一突变菌株;
步骤二:对第一突变菌株进行5-氟尿嘧啶诱变后进行第二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二突变菌株;
步骤三:对第二突变菌株进行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后进行第三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三突变菌株;
步骤四:对第三突变菌株进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后进行第四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四突变菌株。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述淀粉水解培养基的pH值为7.0-7.4,淀粉水解培养基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可溶性淀粉10-20g/L、磷酸氢二钾0.3-0.5g/L、碳酸镁0.5-1g/L、氯化钠0.3-0.6g/L、硝酸钾0.5-1g/L和琼脂15-20g/L。
所述淀粉利用能力筛选的步骤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优选的,为了获得更高的筛选效率,可以采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96孔平板进行筛选,在每个孔中加入0.25-0.35mL淀粉水解培养基,然后将单菌落用灭菌牙签接种于每个孔中,在25-30℃下培养8-12天后用喷雾装置将碘液均匀的喷洒于培养基上,根据菌落周围产生的透明圈的直径大小说明淀粉利用能力的强弱,透明圈的直径越大说明菌株的淀粉利用能力越强。一般的,每次筛选可以保留10个淀粉利用能力强的菌株。
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将筛选出的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多杀菌素高产突变株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后转接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种子培养液,再将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其中,本发明对于所述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原料以及种子培养液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都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式进行制备。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的刺糖多孢菌出发菌株为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spinosa)Z68,该菌株已在ZL201110224366.3中公开。
实施例1
利用0.1mol/L,pH6.5的磷酸盐缓冲液将刺糖多孢菌出发菌株配制成浓度为108个/ml的孢子悬液。
配制分离培养基:葡萄糖10g/L、可溶性淀粉20g/L、酵母浸粉5g/L、酶水解酪素5g/L、碳酸钙1g/L和琼脂20g/L。饥饿培养基:葡萄糖10g/L、硫酸镁0.5g/L、磷酸二氢钾1g/L、氯化钾0.5g/L。淀粉水解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0g/L、磷酸氢二钾0.3g/L、碳酸镁1g/L、氯化钠0.5g/L、硝酸钾1g/L和琼脂20g/L组成,pH值7.2。碘液由碘片3g/L和碘化钾6g/L组成,以水配制。
斜面培养基组成:玉米淀粉25g/L、玉米浆20g/L、酵母膏10g/L和琼脂20g/L组成,pH值7.0,以水配制;115℃,灭菌20分钟。
(1)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
1)紫外线诱变,在两个无菌培养皿1号和2号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8个/ml的孢子悬液10mL,以30W的紫外照射仪(品牌:上海泰诺,型号:T8)在高于培养皿30cm处进行紫外照射。设定照射时间分别为1号培养皿照射30s,2号培养皿照射60s。获得紫外诱变菌悬液1和紫外诱变菌悬液2。
2)链霉素筛选,将紫外诱变菌悬液1分别涂布在链霉素浓度为0.1μg/mL和0.2μg/mL的分离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10天获得培养物1和2;将紫外诱变菌悬液2分别涂布在链霉素浓度为0.1μg/mL和0.2μg/mL的分离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10天获得培养物3和4。
(2)第一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
采用96孔平板,每孔装入0.3mL的淀粉水解培养基,然后将培养物1-4中的单菌落用灭菌牙签点接于每个孔中,28℃培养10天,用喷雾装置将碘液均匀地喷于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周围产生的透明圈直径大小。选取透明圈直径最大的10个菌株编号为A1-A10进行下一轮诱变。
(3)5-氟尿嘧啶诱变:
将上一轮诱变筛选获得的菌株A1-A10分别斜面接种于无有机氮源的饥饿培养基中,28℃培养10小时,分别再将每个菌株接种于两种具有不同5-氟尿嘧啶浓度的培养基(60μg/mL、80μg/mL)中,在28℃下培养10d。获得5-氟尿嘧啶诱变培养物1-2。
(4)第二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
采用96孔平板,每孔装入0.3mL的淀粉水解培养基,然后将5-氟尿嘧啶诱变培养物1-2中的单菌落用灭菌牙签点接于每个孔中,28℃培养10天,用喷雾装置将碘液均匀地喷于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周围产生的透明圈直径大小。选取透明圈直径最大的10个菌株编号为B1-B10进行下一轮诱变。
(5)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
1)用0.1mol/L,pH6.5的磷酸盐缓冲液将上一轮诱变筛选获得的菌株B1-B10配置为浓度为108个/L的孢子悬液并分别取10mL置于平皿中,以脉冲频率为2450MHz的650W家用微波炉,分别对平皿中菌悬液进行辐射处理。每次照射5s后使平皿冷却,再进行照射,并将照射时间累计,每个样品同时设置累计照射时间为90s和120s的辐照组获得辐照诱变菌悬液1-2。
2)链霉素筛选,将每个辐照诱变菌悬液都分别涂布在链霉素浓度为0.1μg/mL和0.2μg/mL的分离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10天获得培养物3-6。
(6)第三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
采用96孔平板,每孔装入0.3mL的淀粉水解培养基,然后将培养物3-6中的单菌落用灭菌牙签点接于每个孔中,28℃培养10天,用喷雾装置将碘液均匀地喷于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周围产生的透明圈直径大小。选取透明圈直径最大的10个菌株编号为C1-C10进行下一轮诱变。
(7)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
1)亚硝基胍(NTG)诱变:用0.1mol/L,pH6.5的磷酸盐缓冲液将上一轮诱变筛选获得的菌株制备成孢子悬液并加入亚硝基胍进行诱变处理,每个菌株的孢子悬液同时设置亚硝基胍浓度为2mg/mL、4mg/mL和8mg/mL的处理组,将各处理组在28℃振荡30min,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孢子3次,然后稀释至浓度为10-3、10-5和10-7的菌悬液。
2)将经亚硝基胍诱变处理的菌悬液分别涂布在链霉素浓度为0.1μg/mL和0.2μg/mL的分离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10天获得培养物1-2。
(8)第四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
采用96孔平板,每孔装入0.3mL的淀粉水解培养基,然后将培养物1-2中的单菌落用灭菌牙签点接于每个孔中,28℃培养10天,用喷雾装置将碘液均匀地喷于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周围产生的透明圈直径大小。选取透明圈直径最大的10个菌株编号为突变株D1-D10。
测试例1-10
本测试例用于检测实施例1中筛选获得的突变菌株D1-D10。
种子培养基组成:糊精20g/L、葡萄糖10g/L、玉米浆6g/L、豆粕粉3g/L和硫酸镁2g/L,以水配制。种子培养基的pH值为7.0,121℃,灭菌30min。
发酵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40g/L、葡萄糖30g/L、黄豆饼粉10g/L、棉籽饼粉10g/L、酵母浸粉5g/L、玉米浆20g/L、碳酸钙5g/L和豆油5g/L,以水配制。灭菌前调培养基pH至7.0。
斜面培养:将实施例1中获得的刺糖多孢菌突变株D1-D10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在28℃,环境相对湿度为55%条件下,培养10天。同时以实施例1中的出发菌株作为阴性对照组。
种子培养:挖取斜面菌苔1cm2,将其转接入盛有30mL灭菌的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瓶中,在28℃,环境相对湿度为55%,转速200rpm,旋转半径50mm的条件下,振荡培养,60小时,得到种子培养液。
发酵培养:取上述种子培养液按10%(v/v)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30mL灭菌的发酵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28℃,湿度为55%,转速200rpm,旋转半径50mm的条件下,发酵培养240小时,得到发酵液。
多杀菌素的提取及产量检测:
1)取发酵液1ml,加入9ml甲醇溶液,摇匀;
2)超声波震荡20min,静止10min,使固液分层;
3)取上层有机相,以0.45μm有机滤膜进行过滤;
4)过滤后有机相作为供试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效价检测;
5)高效液相色谱条件:150×4.6mm(id),5μm,不锈钢C18反相色谱柱;柱温35℃,流速1.0mL/min,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9∶10∶1)为流动相进行分离,进样量20μl,利用紫外检测器在246nm波长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中糖含量的数据可以看出,诱变菌株较未经诱变菌株的发酵液中残存的总糖和非还原糖的含量均减少,说明诱变菌株对淀粉的利用能力得到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从表1中多杀菌素的效价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获得的突变菌株经发酵培养后发酵液中多杀菌素的效价显著高于诱变筛选的出发菌株,说明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获得的刺糖多孢菌具有更高的多杀菌素生产能力,提高了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诱变处理筛选出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多杀菌素高产突变株,其中,所述诱变处理包括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5-氟尿嘧啶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中的至少2种诱变方式;
优选的,包括至少4种诱变方式;
更为优选的,所述诱变方式的实施顺序为依次进行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5-氟尿嘧啶诱变、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实施每一种诱变方式后利用淀粉水解培养基对诱变处理后的菌株进行培养,再利用碘液筛选淀粉利用能力强的刺糖多孢菌突变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的步骤包括,利用20-40W的紫外照射仪在20-40cm处对刺糖多孢菌的孢子悬液照射30s-60s后获得紫外诱变菌悬液,再将所述紫外诱变菌悬液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氟尿嘧啶诱变的步骤包括,将菌株在无有机氮源的饥饿培养基中培养8-12h后接种于5-氟尿嘧啶浓度为50-8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8-12天。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的步骤包括,以脉冲频率为2400-2500MHz、功率为500-900W的微波对菌悬液进行60-120s辐照处理后获得微波诱变菌悬液,再将微波诱变菌悬液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的步骤包括,用含有浓度为2-8mg/mL的亚硝基胍的磷酸盐缓冲液制备刺糖多孢菌孢子悬液,将所述孢子悬液在25-30℃下震荡处理20-40min后进行洗涤和稀释获得亚硝基胍诱变菌悬液,再将亚硝基胍诱变菌悬液涂布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链霉素的浓度为0.1-0.2μg/mL。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水解培养基的pH值为7.0-7.4,淀粉水解培养基中各组分的含量为:
可溶性淀粉10-20g/L、磷酸氢二钾0.3-0.5g/L、碳酸镁0.5-1g/L、氯化钠0.3-0.6g/L、硝酸钾0.5-1g/L和琼脂15-20g/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对刺糖多孢菌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复合链霉素诱变后进行第一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一突变菌株;
步骤二:对第一突变菌株进行5-氟尿嘧啶诱变后进行第二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二突变菌株;
步骤三:对第二突变菌株进行微波复合链霉素诱变后进行第三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第三突变菌株;
步骤四:对第三突变菌株进行亚硝基胍复合链霉素诱变后进行第四次淀粉利用能力筛选,获得多杀菌素高产突变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包括将所述多杀菌素高产突变株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后转接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种子培养液,再将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98728.9A CN105624142A (zh) | 2014-10-30 | 2014-10-30 | 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98728.9A CN105624142A (zh) | 2014-10-30 | 2014-10-30 | 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24142A true CN105624142A (zh) | 2016-06-01 |
Family
ID=5603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98728.9A Pending CN105624142A (zh) | 2014-10-30 | 2014-10-30 | 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24142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18925A (zh) * | 2017-06-13 | 2017-12-01 |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 多杀菌素高产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CN107815479A (zh) * | 2016-09-12 | 2018-03-20 | 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多杀霉素产量的发酵方法 |
CN114717281A (zh) * | 2021-01-06 | 2022-07-08 | 武汉大学 | 通过优化碳源提升异源多杀菌素表达菌株发酵产量的方法 |
CN116676302A (zh) * | 2023-06-26 | 2023-09-01 | 康彤(上海)生物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高产CGTase的毕赤酵母突变株的诱变与筛选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5929A (zh) * | 2010-04-30 | 2010-11-03 | 大连理工大学 | 利用物理、化学诱变产生一株稳定高产磷脂酶d的菌株 |
CN102154168A (zh) * | 2011-01-07 | 2011-08-17 | 石家庄市兴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阿维菌素产生菌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337219A (zh) * | 2010-07-19 | 2012-02-01 | 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刺糖多孢菌菌株、其用途及制备多杀霉素的方法 |
CN103667404A (zh) * | 2012-09-12 | 2014-03-26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两阶段溶氧控制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方法 |
-
2014
- 2014-10-30 CN CN201410598728.9A patent/CN1056241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5929A (zh) * | 2010-04-30 | 2010-11-03 | 大连理工大学 | 利用物理、化学诱变产生一株稳定高产磷脂酶d的菌株 |
CN102337219A (zh) * | 2010-07-19 | 2012-02-01 | 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刺糖多孢菌菌株、其用途及制备多杀霉素的方法 |
CN102154168A (zh) * | 2011-01-07 | 2011-08-17 | 石家庄市兴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阿维菌素产生菌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667404A (zh) * | 2012-09-12 | 2014-03-26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两阶段溶氧控制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代鹏 等: "多杀菌素生产菌株的选育", 《热带作物学报》 * |
刘正光: "杀虫剂多杀菌素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工程科技I辑》 * |
鲍时翔: "《海洋微生物学》", 30 April 2008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5479A (zh) * | 2016-09-12 | 2018-03-20 | 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多杀霉素产量的发酵方法 |
CN107815479B (zh) * | 2016-09-12 | 2021-07-13 | 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多杀霉素产量的发酵方法 |
CN107418925A (zh) * | 2017-06-13 | 2017-12-01 |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 多杀菌素高产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CN107418925B (zh) * | 2017-06-13 | 2020-03-31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 多杀菌素高产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CN114717281A (zh) * | 2021-01-06 | 2022-07-08 | 武汉大学 | 通过优化碳源提升异源多杀菌素表达菌株发酵产量的方法 |
CN114717281B (zh) * | 2021-01-06 | 2023-12-08 | 武汉大学 | 通过优化碳源提升异源多杀菌素表达菌株发酵产量的方法 |
CN116676302A (zh) * | 2023-06-26 | 2023-09-01 | 康彤(上海)生物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高产CGTase的毕赤酵母突变株的诱变与筛选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51339B (zh) | 一株乙偶姻高产菌株及其在发酵生产乙偶姻中的应用 | |
CN102653724B (zh) | 一株干酪乳杆菌及其在发酵产l-乳酸中的应用 | |
CN105624142A (zh) | 一种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 | |
CN104342388B (zh) | 链霉菌菌株及其防治番茄枯萎病联合应用 | |
CN105018447B (zh) | 一种利用木霉属真菌高产纤维素酶的方法 | |
CN102296032B (zh) | 转葡糖苷酶及其制备和固定化方法 | |
CN103361281A (zh) | 一种高温降解菌及其应用 | |
CN103992953A (zh) | 一株转化甘草酸生成甘草次苷的东乡野生稻内生真菌 | |
CN104745654B (zh) | 一种制备尼莫克汀的方法及其生产菌株 | |
CN105838614B (zh) | 一种利用黑曲霉菌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 | |
CN104531571A (zh) | 荧光假单胞菌及生物制剂和在防治甘蔗鞭黑穗病中的应用 | |
CN104109636A (zh) | 杂色曲霉sd-3及其在制备甲壳素脱乙酰酶中的应用 | |
CN102676393B (zh) | 产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及其培养和应用 | |
CN104561166A (zh) | 一种高产洛伐他汀的生产方法 | |
CN108823266B (zh) | 一种采用发酵的方法制备几丁质的方法 | |
CN114223463B (zh) | 一种快速检测灵芝出菇性能的方法 | |
CN106190898A (zh) | 一种溶解池塘甲藻的蜡样芽孢杆菌jzbc1的工业化液体发酵方法 | |
CN103131642B (zh) | 一株绿色木霉及培养方法与应用 | |
CN105580642A (zh) | 一种利用连续培养过程生产牛樟芝菌体的方法 | |
CN101967463A (zh) | 一种用添加营养物质提高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率的方法 | |
CN106190928B (zh) | 一种阿维菌素高产菌株及其筛选方法 | |
CN107873734A (zh) | 一种生物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04103B (zh) | 一种提高马齿苋多糖的方法及该方法制备的发酵液 | |
CN109929774B (zh) | 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在制备5-氨基乙酰丙酸中的应用 | |
CN105907685A (zh) |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