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2906A -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2906A
CN105622906A CN201410609985.8A CN201410609985A CN105622906A CN 105622906 A CN105622906 A CN 105622906A CN 201410609985 A CN201410609985 A CN 201410609985A CN 105622906 A CN105622906 A CN 105622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polyester elastomer
nitrae
isosorbide
cyclohex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99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2906B (zh
Inventor
刘斐
张俊午
那海宁
朱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6099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22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22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2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2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2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它主要由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与二元醇缩聚形成,且在所述弹性体的聚合物主链结构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不低于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总量的21摩尔%。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方法,包括:将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二元醇及催化剂混合,依次经酯化或酯交换反应、缩聚反应获得产物。本发明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候性、抗紫外线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弹性回复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可控性好,易于工业化实施,可在汽车零部件、管道阀件、电子器件、鞋材、瓶材和片材等领域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含1,4-环己烷二甲酸结构单元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一类兼具橡胶弹性和塑料热塑性的材料。室温下,该材料显示优异的橡胶弹性;高温下,该材料又能受热熔融,表现出与塑料相仿的可加工性。传统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通常具有独特的嵌段结构。其中,硬段为具有结晶性、熔点较高的聚酯嵌段,软段为无定型、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醚嵌段。该材料结构中硬段和软段的比例决定了材料的硬度、物理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增加硬段比列可以提高产物的硬度,强度,耐油性和耐热性等,而增加软段比例可以提高产物的弹性,低温挠曲性。例如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为硬段,聚四氢呋喃醚(PTMG)为软段制备的PBT-PTMG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杜邦公司最先将其商业化,其商品名为“Hytrel”。而以PBT为硬段,聚乙二醇(PEG)为软段制备的PBT-PEG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市场上可以买到商品名为“Polyactive”的PBT-PEG产品。传统热塑性聚酯弹性体需要同时具有不同分子构造的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才能同时表现出塑料的可塑性和橡胶的弹性特征。目前还没有文献或专利报道通过控制单一的聚酯结构的分子构型,即实现材料可塑性和力学弹性的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含1,4-环己烷二甲酸结构单元的聚酯合成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例如,US6,084,055、US4,327,206、US5,399,661等,但利用这些专利文献述及的技术制备的产物均不具备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特征。CN200580014885.X公开了一种以1,4-环己烷二甲酸作为主要二羧酸单元的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强调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式1,4-环己烷二甲酸异构化反应的抑制并控制其含量在80摩尔%以上,进而提升聚酯材料的熔点和耐热性。对于聚酯材料,其耐热性能的提升将必然导致分子链柔性的丧失,使得聚酯材料也不具备较好的韧性与弹性。概言之,从现有文献中所报道的含1,4-环己烷二甲酸的聚酯材料的合成及性能可以看出,现有含1,4-环己烷二甲酸结构单元的聚酯几乎都仅仅表现出塑料材料的一般性能,而不具备良好的弹性及回弹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候性、抗紫外线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热塑弹性的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可控性好等优点,易于工业化实施。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主要由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与二元醇缩聚形成,且在所述弹性体的聚合物主链结构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不低于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总量的21摩尔%。
进一步的,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具有下式所示聚合物主链结构:
其中,n为二元醇单元内碳链所含碳原子数量,2≤n≤18,x、y分别为反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和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数量,且0.21≤y/(x+y)≤0.99,优选0.45≤y/(x+y)≤0.90。
进一步的,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韧性及弹性回复性能,其断裂伸长率为500~1500%,200%形变时的弹性回复率为20~80%,杨氏模量为80~160MPa,拉伸强度为15-30MPa,在空气氛围中重量损失5%时的温度为360-400℃。当0.21≤y/(x+y)<0.45时,该弹性体具有熔点和结晶温度,熔点为90~150℃,结晶温度为60~130℃;当0.45≤y/(x+y)≤0.99时,该弹性体没有明显的熔点和结晶温度。
前述任一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中将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二元醇及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反应,之后转入减压环境中进行缩聚反应,从而获得所述弹性体;并且,在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含量在21摩尔%以上,优选为21~99摩尔%,尤其优选为45~90摩尔%。
作为较佳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下将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二元醇和催化剂混合,并在160~200℃下反应3~6h,然后升温至240~280℃,在减压环境中,优选在压力为2-20Pa的真空环境中反应6~18h,获得所述弹性体。
其中,所述二元醇至少可选自碳原子数含量为2~18个的脂肪族二元醇中的任一种。例如,可选自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13-十三烷二醇、1,14-十四烷二醇、1,15-十五烷二醇、1,16-十六烷二醇、1,17-十七烷二醇以及1,18-十八烷二醇,较为优选的,所述二元醇为室温下为液态的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和1,5-戊二醇,进一步优选1,4-丁二醇。
较为优选的,所述二元醇与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摩尔量之比为1~1.5:1。
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缩聚催化剂钛酸四丁酯或钛酸异丙酯。
较为优选的,所述催化剂用量为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0.01~0.5wt%。
前述任一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于制备汽车零部件、管道阀件、电子器件、鞋材、瓶材或片材等物品内的应用。
一种装置,包含前述任一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不含聚醚软段,但兼具塑料的可塑性和橡胶的弹性特征,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候性、抗紫外线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弹性回复性能。
(2)本发明提供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可控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获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氢核磁共振谱图;
图2是实施例2所获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氢核磁共振谱图;
图3是实施例3所获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氢核磁共振谱图;
图4是对照例1所获聚酯弹性体的氢核磁共振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内容相当粗略地概述了本发明的特点和技术优点,以下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另外一些特点和优点,它们构成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主题。应当认识到,所公开的原理和具体实施方案可很容易地用作为改变或设计实施本发明相同目的的其它体系的基础。还应当认识到,这样的等效体系并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提出的本发明。结合结果,从以下的描述可更好地理解被认为是本发明特征的有关其组配和操作方法的新颖特征,以及另外一些目的和优点。但是,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附图仅仅是为了说明和描述而提供,而不旨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且在充分认知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及1,4-环己烷二甲酸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提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主要由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与二元醇缩聚形成,且在所述弹性体的聚合物主链结构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不低于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总量的21摩尔%。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n为二元醇碳原子个数(2≤n≤18),x和y分别为反式、顺式构型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数量,0.21≤y/(x+y)≤0.99。
本发明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以下简称本发明聚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氢核磁共振谱图(CDCl3为溶剂)测定,其表现为:在测试谱图中,于4.10ppm、2.47ppm、2.28ppm、2.00-2.10ppm、1.82-1.95ppm、1.60-1.78ppm和1.40-1.50ppm有特征化学位移。其中,化学位移2.47ppm,1.82-1.95ppm和1.60-1.78ppm对应的氢原子为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环上-CH-和-CH2-的特征峰,化学位移2.28ppm,2.00-2.10ppm和1.40-1.50ppm对应的氢原子为反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环上-CH-和-CH2-的特征峰。
进一步的,本发明聚合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摩尔含量可根据2.47ppm和2.28ppm两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cismol % = e c + e &times; 100 %
其中,e为2.47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c为2.28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
由此可以清楚推断出本发明聚合物的结构与式I完全相符。
本发明聚合物系一种不含聚醚软段结构的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该材料的分子结构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含量超过21摩尔%,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候性、抗紫外线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弹性回复性能。本案发明人发现,这主要是因为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因结构不规整无法结晶,形成了无定型相,因而产生了类似传统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中聚醚软段的作用,赋予了材料弹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合成所述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方法,其包括酯化或酯交换反应步骤和缩聚反应步骤。
具体的讲,该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中将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二元醇及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反应,之后转入减压环境中进行缩聚反应,从而获得所述弹性体;并且,在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含量在21摩尔%以上,优选为21~99摩尔%,尤其优选为45~90摩尔%。
而在一较佳应用方案之中,该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中,将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二元醇和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先在160~200℃下反应3~6h,然后继续升温至240~280℃,在2~20Pa真空下反应6~18h,即可实现聚合物的合成。
在前述方案中,将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二元酸或二元酯)与二元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在160-200℃反应3~6h,可以使二元酸或二元酯与二元醇发生酯化或酯交换反应,得到1,4-环己烷二甲酸二元醇酯。同时,控制反应温度在160~200℃,可以抑制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高温异构化反应,保证最终产物中1,4-环己烷二甲酸结构顺反构型比例与投料时的顺反构型比例相同或接近。而继续反应升温至240~280℃,并在减压条件,特别是在2~20Pa真空下反应6~18h,可以保证缩聚反应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得到高分子量的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进一步的,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优选为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和反式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混合物,优选的,该混合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含量为21~99摩尔%,尤为优选的,该混合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含量为45~90摩尔%。
所述的二元醇优选自碳原子数含量为2到18个的脂肪族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且其用量优选为二元酸或二元酯的1~1.5倍。
前述保护性气氛可以由氮气等形成。
本发明的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与传统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相比,不含聚醚软段,但具有传统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各项优良性能,特别是熔融可塑性,同时还兼具橡胶的弹性特征,特别是优异的弹性回复性能,可在汽车零部件、管道阀件、电子器件、鞋材、瓶材和片材等领域广泛应用。
以下通过若干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更详细的描述,但所述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在氮气保护下,将172.0g1,4-环己烷二甲酸(其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含量为97.8摩尔%)、180.0g丁二醇和0.086g钛酸四丁酯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先在160℃下反应6h,然后继续升温至240℃,在2Pa真空下反应18h。反应结束后充氮气出料水下冷却切粒得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
将上述制备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其氢核磁谱图如图1所示,为式I结构化合物。如图1所示,在氢核磁共振(CDCl3为溶剂)谱图中有4.10ppm、2.47ppm、2.28ppm、2.00-2.10ppm、1.82-1.95ppm、1.60-1.78ppm和1.40-1.50ppm的特征化学位移。
上述制备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摩尔含量,可以根据2.47ppm和2.28ppm两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cismol % = e c + e &times; 100 %
其中,e为2.47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c为2.28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
经计算而得,本实施例所获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的含量为71.0摩尔%。产物分子量Mn为30,000g/mol,PDI为2.5,产物无熔点和结晶温度,断裂伸长率为1,232%,200%形变弹性回复率为64.4%,杨氏模量为111MPa,拉伸强度为17.6MPa,空气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为365℃。
实施例2
在氮气保护下,将300.0g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其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含量为50.0摩尔%)、270.0g丁二醇和0.129g钛酸四丁酯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先在180℃下反应6h,然后继续升温至270℃,在10Pa真空下反应16h。反应结束后充氮气出料水下冷却切粒得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
将上述制备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其氢核磁谱图如图2所示,为式I结构化合物。如图2所示,在氢核磁共振(CDCl3为溶剂)谱图中有4.10ppm、2.47ppm、2.28ppm、2.00-2.10ppm、1.82-1.95ppm、1.60-1.78ppm和1.40-1.50ppm的特征化学位移。
本实施例所获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摩尔含量,可以根据2.47ppm和2.28ppm两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cismol % = e c + e &times; 100 %
其中,e为2.47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c为2.28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
经计算而得,本实施例所获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的含量为44.0摩尔%。产物分子量Mn为29,700g/mol,PDI为2.2,产物熔点为79℃,无结晶温度,断裂伸长率为1,364%,200%形变弹性回复率为41.0%,杨氏模量为81MPa,拉伸强度为27.5MPa,空气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为363℃。
实施例3
在氮气保护下,将188.0g1,4-环己烷二甲酸(其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含量为37.0摩尔%)、197.0g丁二醇和0.094g钛酸异丙酯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先在190℃下反应4h,然后继续升温至270℃,在20Pa真空下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充氮气出料水下冷却切粒得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
将上述制备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其氢核磁谱图如图3所示,为式I结构化合物。如图3所示,在氢核磁共振(CDCl3为溶剂)谱图中有4.10ppm、2.47ppm、2.28ppm、2.00-2.10ppm、1.82-1.95ppm、1.60-1.78ppm和1.40-1.50ppm的特征化学位移。
本实施例所获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摩尔含量,可以根据2.47ppm和2.28ppm两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cismol % = e c + e &times; 100 %
其中,e为2.47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c为2.28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
经计算而得,本实施例所获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的含量为36.0摩尔%。产物分子量Mn为29,700g/mol,PDI为2.1,产物熔点为102℃,结晶温度为66℃,断裂伸长率为883%,200%形变弹性回复率为34.8%,杨氏模量为98.5MPa,拉伸强度为26.7MPa,空气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为363℃。
对照例1
在氮气保护下,将225.6g1,4-环己烷二甲酸(其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含量为2.6摩尔%)、236.4g丁二醇和0.113g钛酸四丁酯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先在200℃下反应3h,然后继续升温至280℃,在20Pa真空下反应10h。反应结束后充氮气出料水下冷却切粒得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
将上述制备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其氢核磁谱图如图4所示,为式I结构化合物。如图4所示,在氢核磁共振(CDCl3为溶剂)谱图中有4.10ppm、2.47ppm、2.28ppm、2.00-2.10ppm、1.82-1.95ppm、1.60-1.78ppm和1.40-1.50ppm的特征化学位移。
本实施例所获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摩尔含量,可以根据2.47ppm和2.28ppm两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cismol % = e c + e &times; 100 %
其中,e为2.47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c为2.28ppm处特征峰的积分面积。
经计算而得,上述制备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产物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的含量为12.1摩尔%。产物分子量Mn为33,000g/mol,PDI为2.5,产物熔点为147℃,结晶温度为125℃,断裂伸长率为523.4%,200%形变弹性回复率为10.7%,杨氏模量为157.3MPa,拉伸强度为17.1MPa,空气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为369.6℃。
对照例2
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227.0g,丁二醇158.0g,分子量为1,000g/mol的聚四氢呋喃367.0g和钛酸四丁酯0.0194g,抗氧剂1010为0.0485g加入1L反应釜中,在氮气保护下于220℃反应4h,然后将体系温度升高至250℃,在20Pa真空下反应6h,得到聚醚酯弹性体产物。水下冷却切粒后干燥得到样品。产物分子量Mn为29,000g/mol,PDI为2.4,熔点152.6℃,断裂伸长率为1,437.9%。200%形变弹性回复率为70.0%,杨氏模量18.3MPa,拉伸强度14.3MPa,空气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为291℃,软段质量分数69.3%。
将对照例1和实施例1-3进行对比可见,当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含量低于21摩尔%,相应的,反式1,4-环己烷二甲酸超过79摩尔%后,所得弹性体的断裂伸长率和200%形变弹性回复率明显降低,不适合作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使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其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的含量高于21摩尔%,更适合作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使用。
将对照例2和实施例1-3进行对比可见,传统含聚醚软段的聚酯弹性体的聚醚添加量需达到70wt%时,其熔点、断裂伸长率和200%形变弹性回复率才与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相当。这可能是由于添加了大量聚醚软段,导致传统的聚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模量和拉伸强度远低于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除前述实施例之外,本案发明人还利用本说明书中述及的其它种类的二元醇、催化剂在本说明书述及的多种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多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并对这些产品一一进行了测试,发现其热稳定性、模量和拉伸强度等性能均优于传统聚酯弹性体。
概言之,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聚酯弹性体的综合性能优于传统含聚醚软段的聚酯弹性体。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主要由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与二元醇缩聚形成,且在所述弹性体的聚合物主链结构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不低于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总量的21摩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下式所示聚合物主链结构:
其中,n为二元醇单元内碳链所含碳原子数量,2≤n≤18,x、y分别为反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和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单元的数量,且0.21≤y/(x+y)≤0.99。
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断裂伸长率为500~1500%,200%形变时的弹性回复率为20~80%,杨氏模量为80~160MPa,拉伸强度为15~30MPa,在空气氛围中重量损失5%时的温度为360~4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当0.21≤y/(x+y)<0.45时,所述弹性体的熔点为90~150℃,结晶温度为60~130℃;而当0.45≤y/(x+y)≤0.99时,所述弹性体没有明显的熔点和结晶温度。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中将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二元醇及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反应,之后转入减压环境中进行缩聚反应,从而获得所述弹性体;并且,在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含量在21摩尔%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中,顺式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含量为21~99摩尔%,优选为45~90摩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下将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二元醇和催化剂混合,并在160~200℃下反应3~6h,然后升温至240~280℃,在减压环境中,优选在压力为2~20Pa的真空环境中反应6~18h,获得所述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醇至少选自碳原子数含量为2~18个的脂肪族二元醇中的任一种,且二元醇与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摩尔量之比为1~1.5:1。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缩聚催化剂,所述缩聚催化剂包括钛酸四丁酯或钛酸异丙酯,且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1,4-环己烷二甲酸或二甲酯的0.01~0.5wt%。
10.一种装置,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或由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所述装置包括汽车零部件、管道阀件、电子器件、鞋材、瓶材或片材。
CN201410609985.8A 2014-11-03 2014-11-03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5622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9985.8A CN105622906B (zh) 2014-11-03 2014-11-03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9985.8A CN105622906B (zh) 2014-11-03 2014-11-03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2906A true CN105622906A (zh) 2016-06-01
CN105622906B CN105622906B (zh) 2017-11-07

Family

ID=56038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9985.8A Active CN105622906B (zh) 2014-11-03 2014-11-03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2290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4391A (zh) * 2016-11-21 2018-05-29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683A (zh) * 2018-10-15 2019-03-08 温州大学 一种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257A (zh) * 2018-11-16 2019-04-0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聚2,5-呋喃二甲酸-1,4-丁二酸新戊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制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5436A (zh) * 2008-11-21 2010-06-16 北京工业大学 共聚醚酯的制备方法
CN101747499A (zh) * 2008-12-08 2010-06-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嵌段共聚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5533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合软段耐低温的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5436A (zh) * 2008-11-21 2010-06-16 北京工业大学 共聚醚酯的制备方法
CN101747499A (zh) * 2008-12-08 2010-06-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嵌段共聚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5533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合软段耐低温的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4391A (zh) * 2016-11-21 2018-05-29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683A (zh) * 2018-10-15 2019-03-08 温州大学 一种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257A (zh) * 2018-11-16 2019-04-0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聚2,5-呋喃二甲酸-1,4-丁二酸新戊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制品
CN109575257B (zh) * 2018-11-16 2021-09-0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聚2,5-呋喃二甲酸-1,4-丁二酸新戊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2906B (zh) 2017-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7723A (zh) 聚合物组合物及方法
JP652230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CN104371094B (zh) 高性能聚醚酯弹性体的两步投料合成法
CN105622906A (zh)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H08239461A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165919A1 (en) Polylactide based compositions
TWI703172B (zh) 對苯二甲酸酯-聯苯甲酸酯共聚酯
CN115725074A (zh) 一种生物基长碳链聚酰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292581A (ja) 芳香族エステルアミドブロック共重合体
JP5671765B2 (ja) 柔軟なポリマー
JP4082046B2 (ja) ポリアミド系エラスト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67381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iphatic polyester carbonate
TWI703171B (zh) 聯苯二甲酸共聚酯及其製法
WO2006083044A1 (ja) 乳酸−オキサレートブロック共重合体
CN105524261B (zh) 一种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Dwivedi et al. Aromatic bioplastics with heterocycles
JP3141500B2 (ja) エステル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uan Ismail et al. Effect of chain length for dicarboxylic monomeric units of polyester polyols on the morphology,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rmoplastic urethanes
CN105585703B (zh) 一种生物降解聚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4835A (zh) 一种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TWI826268B (zh) 聚酯
JP3749600B2 (ja) ブロック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833174A (zh) 聯苯二甲酸酯共聚酯
CN115894904A (zh) 一种透明聚酰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223701A1 (ja) 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