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1167A - 电梯装置以及其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以及其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1167A
CN105621167A CN201510731413.1A CN201510731413A CN105621167A CN 105621167 A CN105621167 A CN 105621167A CN 201510731413 A CN201510731413 A CN 201510731413A CN 105621167 A CN105621167 A CN 105621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uzz
car
detection sig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14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隆行
中岛康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Hitachi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21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11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梯装置,即使在电梯的轿厢外的作业中也能够容易地对多个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从而能够有助于维护检查的检查作业的质量的提高。该电梯装置为了构建对设于升降路内或者轿厢的多个设备(地震感应器、浮子开关、秤装置进行动作确认的检查功能,在轿厢的外部(顶棚)设置能够发出周期不同的蜂鸣音的发音装置,利用设于升降路内且控制轿厢的运转的控制面板内的控制装置,当在电梯的检查模式设定时接收到各设备所输出的疑似的检测信号时,发送表示控制指令的控制信号,使发音装置以周期不同的方式发出蜂鸣音,而以能够识别各设备的方式进行对应,由此维护检查作业者能够在升降路内现场对各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而能够正确地实施检查。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以及其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设于升降路内的设备进行动作确认的检查功能的电梯装置以及其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装配于建筑物的电梯的升降路的上部未设置机械室的类型的无机械室的电梯装置中,在对包括设置在升降路内且控制轿厢的运转的控制装置的多个设备进行动作确认时,需要在升降路内进行确认作业,但若轿厢是高速运转中状态,则在安全方面,无法进行升降路内的确认作业,从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割为如下两个项目来实施检查:确认设备的输出信号是否被控制装置获取(布线是否连接)的设备输出确认作业、和模拟信号已到达控制装置的情况而确认电梯装置是否没有问题地进行管制运转的功能确认作业。
例如在具体地实施前者的设备输出确认作业的情况下,维护检查作业者被分配于层站和升降路内,升降路内的作业者使设备疑似动作,层站的作业者确认设备的输出信号,由此进行检查,但在这样的方法中,维护检查作业者必需被分配于层站和升降路内来进行作业,从而未消除作业效率变差的问题。因此,提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的技术,作为所涉及的公知技术,举出提高维护检查作业的安全性以及作业性的“电梯管制运转装置以及该装置的维护检查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32488号公报
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提出了如下检查方法:在来自升降路内的设备的感应器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控制面板的电梯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当在轿厢内接通停止开关以及维护开关时,从声音产生机构产生声音而对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
然而,这样的检查方法中,在结构方面,由于声音产生机构设置在轿厢内,所以没有考虑到电梯的轿厢外的检查作业,从而有即使从声音产生机构产生声音、升降路内的维护检查作业者也难以对设备(感应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的问题,除此之外,也有难以对感应器以外的多个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技术课题在于提供电梯装置以及其检查方法,在电梯的轿厢外的检查作业中能够容易地对多个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而能够有助于维护检查的检查作业的质量的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在装配于建筑物的电梯的升降路内的各楼层间进行升降的轿厢,并且具有对设于该升降路内或者该轿厢的多个设备进行动作确认的检查功能,上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多个设备包括设于轿厢的外部且能够发出蜂鸣音的发音装置、和设于升降路内且控制轿厢的运转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当在电梯的检查模式设定时接收到多个设备所输出的疑似的检测信号时,使发音装置以周期不同的方式发出蜂鸣音,而以能够识别该多个设备的方式进行对应,由此来对该多个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
并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检查方法中,电梯装置具有在设置于建筑物的电梯的升降路内的各楼层间进行升降的轿厢,并且具有对设于该升降路内或者该轿厢的多个设备进行动作确认的检查功能,上述电梯装置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多个设备中的设于升降路内且控制轿厢的运转的控制装置,当在电梯的检查模式设定时接收到该多个设备所输出的疑似的检测信号时,使该多个设备中的设于该轿厢的外部的发音装置以周期不同的方式发出蜂鸣音,而以能够识别该多个设备的方式进行对应,由此来对该多个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在电梯的轿厢外的检查作业中能够容易地对多个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而能够有助于维护检查的检查作业的质量的提高。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升降路内配备的地震感应器所输出的地震检测信号的时序图。
图3是表示在来自图2所示的地震感应器的地震检测信号、来自在电梯装置的升降路内配备的浮子开关的浸水检测信号、以及来自秤装置的过载检测信号的输出时,接收在电梯装置的升降路内配备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而从设置在轿厢上的发音装置发音的周期不同的鸣音模式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中的控制装置对各设备进行检查模式设定时的动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中:
1—电梯装置,2—升降路,2a—升降路内,3—主绳索,4—轿厢,5—控制面板,5a—控制装置,6—地震探知器,6a、7a、8a、9a—通信电缆,6b—P波用特低传感器(V传感器),6c—S波用低传感器,6d—S波用高传感器,6e—测试开关,6f—连续蜂鸣,6g—间隔蜂鸣A,6h—间隔蜂鸣B,7—浮子开关,8—秤装置,9—发音装置,10—升降路地板面,11—缓冲器,12—周期[f],13—周期[f/2],14—周期[f/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以及其检查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此处的电梯装置1是在装配于建筑物的电梯的升降路2的上部未设置机械室的无机械室的类型,具备:设置在升降路内2a的上部的未图示的驱动绳轮;卷绕于该驱动绳轮的主绳索3;连结于主绳索3的一端侧且在升降路2的各楼层间进行升降的轿厢4;连结于主绳索3的另一端侧的未图示的平衡锤(配重);设于升降路地板面10的缓冲器11;以及设于升降路内2a或者轿厢4的多个设备。
其中,多个设备具备如下部件而构成:控制面板5,其设于升降路内2a,包括通过控制驱动绳轮的驱动源来控制轿厢4的控制装置5a;地震感应器6,其设于升降路内2a,且当检测到地震的产生时输出地震检测信号;浮子开关7,其设于升降路地板面10的缓冲器11附近,且当检测到升降路内2a的浸水时输出浸水检测信号;秤装置8,其设于轿厢4的地板下,且在轿厢4的搭载负载超过基准值时输出过载检测信号;以及发音装置9,其设于轿厢4的外部(此处为顶棚),且根据控制装置5a的控制指令而能够发出蜂鸣音,上述地震感应器6、浮子开关7、秤装置8、发音装置9分别经由通信电缆6a、7a、8a、9a与控制装置5a连接。
并且,地震感应器6设于升降路地板面10附近的升降路内2a的壁部,若检测到地震的产生,则经由通信电缆6a向控制装置5a至少输出第一地震检测信号、第二地震检测信号、以及第三地震检测信号。浮子开关7一般设于缓冲器11,该缓冲器11设置于升降路地板面10,若检测到升降路内2a的浸水,则经由通信电缆7a向控制装置5a输出浸水检测信号。若轿厢4的搭载负载超过基准值,则秤装置8经由通信电缆8a向控制装置5a输出过载检测信号。在由地震感应器6检测到地震的产生、或由浮子开关7检测到升降路内2a的浸水、或由秤装置8检测到轿厢4的搭载负载超过基准值的状态时,从控制装置5a经由通信电缆9a传输表示控制指令的控制信号,发音装置9根据该控制信号而发出蜂鸣音。顺便说一下,发音装置9也兼具在电梯装置1的故障时、在设置在轿厢4内的未图示的对讲机的按钮按下时进行蜂鸣器警报的功能等。
另外,控制装置5a具有如下检查功能:当在设定有电梯的检查模式的检查模式设定时接收到多个设备(此处表示地震感应器6、浮子开关7、秤装置8)所输出的疑似的检测信号时,控制装置5a发送表示控制指令的控制信号,使发音装置9以周期不同的方式发出蜂鸣音,而以能够识别各设备的方式进行对应,由此来对各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此外,在通常动作模式时,当从秤装置8接收到过载检测信号时,控制装置5a优选使发音装置9发出蜂鸣音。
图2是在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的升降路内2a具备的地震感应器6所输出的地震检测信号的时序图。
参照图2,地震感应器6作为构成地震仪的三个传感器而具备传播速度快的P波(纵波)用特低传感器(V传感器)6b、传播速度慢的S波(横波)用低传感器(标记为“低”)6c及高传感器(标记为“高”)6d、以及检查时使用的测试按钮6e。若按下一次测试按钮6e则切换为测试模式(检查模式),若再按下一次测试按钮6e而进行两次按下,则输出10秒P波用特低传感器6b的第一地震检测信号,若再按下一次测试按钮6e而进行三次按下,则输出10秒S波用低传感器6c的第二地震检测信号,若再按下一次测试按钮6e而进行四次按下,则输出10秒S波用高传感器6d的第三地震检测信号,若再按下一次测试按钮6e而进行五次按下,则解除测试模式。
并且,地震感应器6通过在地震仪具备三个传感器,明确了在检查模式设定时哪个传感器输出地震检测信号,与此对应地从发音装置9发出哪个周期的蜂鸣音,从而控制装置5a的控制信号的控制指令相对于P波用特低传感器6b的第一地震检测信号进行连续蜂鸣6f、相对于S波用低传感器6c的第二地震检测信号进行间隔蜂鸣A6g、并且相对于S波用高传感器6d的第三地震检测信号进行间隔蜂鸣B6h,成为分别周期不同的蜂鸣模式。
图3是表示在来自上述的地震感应器6的地震检测信号、来自在电梯装置1的升降路内2a配备的浮子开关7的浸水检测信号、以及来自秤装置8的过载检测信号的输出时(设备输出),接收在电梯装置1的升降路内2a配备的控制装置5a的控制信号而从设置在轿厢4上的发音装置9发音的周期不同的鸣音模式的图。
参照图3,对于从发音装置9发音的鸣音模式而言,与来自地震感应器6的地震仪的P波用特低传感器(标记为特低)6b的第一地震检测信号、S波用低传感器6c(标记为低)的第二地震检测信号、以及S波用高传感器6d(标记为高)的第三地震检测信号分别对应地从发音装置9发出第一模式(连续蜂鸣6f)、第二模式(间隔蜂鸣A6g)、以及第三模式(间隔蜂鸣B6h)的蜂鸣音,具体而言,作为第一模式的蜂鸣音发出以周期[f]12接通、断开的蜂鸣音模式,作为第二模式的蜂鸣音发出以周期[f/2]13接通、断开的蜂鸣音模式,并且作为第三模式的蜂鸣音发出以周期[f/6]14接通、断开的蜂鸣音模式。这样,若成为分别不同的周期的蜂鸣音模式,则哪个传感器输出地震检测信号,都能够明确地把握从发音装置9对应地发出哪种周期的蜂鸣音。顺便说明一下,对于与来自浮子开关7的浸水检测信号、来自秤装置8的过载检测信号对应地发音的蜂鸣音模式而言,由于不与地震感应器6一起确认设备的输出信号,所以成为以周期[f]12接通、断开的蜂鸣音模式。但是,该蜂鸣音模式也能够设定为不同的周期。
图4是表示上述的电梯装置1中的控制装置5a对各设备进行检查模式设定时的动作处理的流程图。
参照图4,此处的检查模式设定时的动作处理分别以地震感应器6、浮子开关7、秤装置8为对象来对各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但在电梯设定了检查模式的状态下,疑似分别从地震感应器6、浮子开关7、秤装置8输出检测信号,从而最初作为设定判定工序而对是否设定了电梯的检查模式的情况进行判定(步骤S1)。对于该判定的结果,若未设定检查模式则返回这样的判定(步骤S1)之前而反复(继续)进行设定判定工序,但若设定了检查模式则移至检测信号判定工序。
接下来,在检测信号判定工序中,对控制装置5a是否从地震感应器6、浮子开关7、秤装置8中任一个获取了疑似的检测信号(设备输出信号)的情况进行判定(步骤S2)。对于该判定的结果,若未获取检测信号(设备输出信号)则返回这样的判定(步骤S2)之前而返回反复(继续)进行检测信号判定工序,但若获取了检测信号(设备输出信号)则移至信号输出判定工序。
另外,在信号输出判定工序中,在从控制装置5a向轿厢4外部(顶棚)的发音装置9输出信号(表示用于发出按设备不同进行了周期设定的蜂鸣音的控制指令的控制信号)(步骤S3)后,移至蜂鸣音产生工序。
除此之外,在蜂鸣音产生工序中,在根据控制信号从轿厢4外部(轿厢外部)的发音装置9产生(按设备不同进行了周期设定的)蜂鸣音(步骤S4)后,移至下一个设备确认。这样,在全部地震感应器6、浮子开关7、秤装置8的检查结束之前进行相同的动作处理。在任何情况下,通过在蜂鸣音产生工序中确认来自发音装置9的按设备不同进行了周期设定的蜂鸣音,作为电梯的轿厢4外的检查作业,维护检查业者例如能够在升降路内2a现场确认各设备正常动作的情况,而能够正确地对各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
这样,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为了构建对设于升降路内2a或者轿厢4的多个设备(地震感应器6、浮子开关7、秤装置8)进行动作确认的检查功能,在轿厢4的外部(顶棚)设置能够发出蜂鸣音的发音装置9,利用设于升降路内2a且控制轿厢4的运转的控制面板5内的控制装置5a,当在电梯的检查模式设定时接收到各设备所输出的疑似的检测信号时,控制装置5a发送表示控制指令的控制信号,从发音装置9以周期不同的方式发出蜂鸣音,而以能够识别各设备的方式进行对应,由此维护检查作业者能够在升降路2内现场对各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而正确地实施检查,从而在电梯的轿厢4外的检查作业中能够容易地对各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进而能够有助于维护检查的检查作业的质量的提高。
顺便说明一下,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的技术概要能够作为如下电梯装置1的检查方法,该电梯装置1具有能够在配备于建筑物的电梯的升降路2内的各楼层间进行升降的轿厢4,并且具有对设于升降路内2a或者轿厢4的多个设备进行动作确认的检查功能。该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多个设备中的设置在升降路内2a且控制轿厢4的运转的控制装置5a,当在电梯的检查模式设定时接收到各设备所输出的疑似的检测信号时,控制装置5a发送表示控制指令的控制信号,使各设备中的设于轿厢4的外部(顶棚)的发音装置9以周期不同的方式发出蜂鸣音,而以能够识别各设备的方式进行对应,由此对各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
此外,在实施例的电梯装置1中,举例表示了一台轿厢4是在升降路2内的各楼层间进行升降的一个系统的结构,但作为并列设置轿厢4而进行组管理的多个系统的结构,同样也能够应用。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至少是除地震感应器6外的发音装置9、秤装置8、浮子开关7在每个轿厢4都设置的结构,控制面板5内的控制装置5a也设为与轿厢4的总数相同的个数。这样,本发明的电梯装置1(以及其检查方法)对于细节结构、处理功能(处理内容)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从而不限定于实施例中公开的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电梯装置,其具有在装配于建筑物的电梯的升降路内的各楼层间进行升降的轿厢,并且具有对设于该升降路内或者该轿厢的多个设备进行动作确认的检查功能,上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设备包括:设于上述轿厢的外部且能够发出蜂鸣音的发音装置;以及设于上述升降路内且控制上述轿厢的运转的控制装置,
上述控制装置当在电梯的检查模式设定时接收到上述多个设备所输出的疑似的检测信号时,发送表示控制指令的控制信号,使上述发音装置以周期不同的方式发出上述蜂鸣音,而以能够识别该多个设备的方式进行对应,由此来对该多个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设备包括地震感应器,该地震感应器设于上述升降路内且检测地震的产生,并至少输出第一地震检测信号、第二地震检测信号以及第三地震检测信号,
在上述检查模式设定时,上述控制装置分别根据来自上述地震感应器的上述第一地震检测信号、上述第二地震检测信号以及上述第三地震检测信号,使上述发音装置发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的蜂鸣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来自上述地震感应器的上述第一地震检测信号、上述第二地震检测信号以及上述第三地震检测信号中任一个的情况下,在接收下一个地震检测信号之前的期间内,使上述发音装置以规定期间发出对应的模式的蜂鸣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使上述发音装置分别发出:作为上述第一模式的蜂鸣音而以周期[f]接通、断开的蜂鸣音模式;作为上述第二模式的蜂鸣音而以周期[f/2]接通、断开的蜂鸣音模式;以及作为上述第三模式的蜂鸣音而以周期[f/6]接通、断开的蜂鸣音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设备包括:设于上述轿厢的地板下且当该轿厢的搭载负载超过基准值时输出过载检测信号的秤装置;以及当检测到上述升降路内的浸水时输出浸水检测信号的浮子开关,
在通常动作模式时,上述控制装置从上述秤装置接收到上述过载检测信号时,使上述发音装置发出上述蜂鸣音。
6.一种电梯装置的检查方法,该电梯装置具有在装配于建筑物的电梯的升降路内的各楼层间进行升降的轿厢,并且具有对设于该升降路内或者该轿厢的多个设备进行动作确认的检查功能,上述电梯装置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
利用上述多个设备中的设于上述升降路内且控制上述轿厢的运转的控制装置,当在电梯的检查模式设定时接收到该多个设备所输出的疑似的检测信号时,发送表示控制指令的控制信号,使该多个设备中的设于该轿厢的外部的发音装置以周期不同的方式发出蜂鸣音,而以能够识别该多个设备的方式进行对应,由此来对该多个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确认。
CN201510731413.1A 2014-11-20 2015-11-02 电梯装置以及其检查方法 Pending CN1056211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35947A JP6342312B2 (ja) 2014-11-20 2014-11-20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その検査方法
JP2014-235947 2014-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1167A true CN105621167A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36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1413.1A Pending CN105621167A (zh) 2014-11-20 2015-11-02 电梯装置以及其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42312B2 (zh)
CN (1) CN10562116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5679A (ja) * 2001-11-29 2003-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転装置
JP2006232488A (ja) * 2005-02-25 2006-09-0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管制運転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の保守点検方法
CN102092613A (zh) * 2009-12-11 2011-06-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控制装置
JP2011246270A (ja) * 2010-05-31 2011-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昇降機機器の健全性確認装置
JP2013210945A (ja) * 2012-03-30 2013-10-10 Toshiba Corp 波形分析装置および波形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7685A (ja) * 1982-03-09 1983-09-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点検運転装置
JPH0853274A (ja) * 1994-08-09 1996-02-27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つり合おもりの位置点検装置
JP2001151428A (ja) * 1999-11-29 2001-06-05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
JP2005272036A (ja) * 2004-03-23 2005-10-0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07331902A (ja) * 2006-06-16 2007-1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5759938B2 (ja) * 2012-06-07 2015-08-05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点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5679A (ja) * 2001-11-29 2003-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転装置
JP2006232488A (ja) * 2005-02-25 2006-09-0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管制運転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の保守点検方法
CN102092613A (zh) * 2009-12-11 2011-06-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控制装置
JP2011246270A (ja) * 2010-05-31 2011-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昇降機機器の健全性確認装置
JP2013210945A (ja) * 2012-03-30 2013-10-10 Toshiba Corp 波形分析装置および波形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98073A (ja) 2016-05-30
JP6342312B2 (ja) 2018-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095360A (ja) 機能可変型遠隔監視システム及び機能可変型遠隔監視方法
JPWO2014102991A1 (ja) 遠隔監視支援装置
WO2019123563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保守作業の支援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の保守作業の支援システム
JP524663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管制システム
JP2007246183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KR20110012702A (ko) 무선 통신에 의한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시스템
JP671739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自動復旧システム
JP6611874B1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診断装置およびドア診断方法
JP511403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機能可変型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JP6021998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6643228B2 (ja) 遠隔監視支援装置
JP645026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管制運転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5621167A (zh) 电梯装置以及其检查方法
CN101723218A (zh) 电梯的管制运行控制装置
JP6987901B2 (ja) 遠隔監視支援装置
JP2006298622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ケーブルの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自動復旧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JP2012030916A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救出運転装置
JP2009001368A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管制運転システム
JP2009173388A (ja) エレベータ運転管理装置
WO2022224453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7192081B2 (ja) 遠隔監視支援装置
JPH09227049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復帰装置
JP7414938B1 (ja) エレベータ遠隔点検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遠隔点検方法
JP6989057B2 (ja) 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JP7361873B1 (ja) エレベータ遠隔点検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遠隔点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