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7448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7448A
CN105607448A CN201610012665.3A CN201610012665A CN105607448A CN 105607448 A CN105607448 A CN 105607448A CN 201610012665 A CN201610012665 A CN 201610012665A CN 105607448 A CN105607448 A CN 105607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
engaged
shutter door
cap
clos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26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07448B (zh
Inventor
久野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607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7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07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7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当开闭构件正被关闭时,开闭构件的第一被接合部分沿着与关闭开闭构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接收的推力大于开闭构件的第二被接合部分接收的推力,并且,当通过将开闭构件从开闭构件的打开状态关闭而使第一被接合部分和第二被接合部分分别与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接合时,在第一被接合部分与第一接合部分接合之前第一被接合部分运动的距离短于在第二被接合部分与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之前第二被接合部分运动的距离。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本申请2013年4月27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10150948.0、发明名称为“图像形成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开闭构件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开闭构件能相对于设备主体打开以打开设备主体的内部。
背景技术
在诸如复印机、打印机等采用电子照相方法的传统图像形成设备中,设置有开闭门(开闭构件),所述开闭门能相对于设备主体转动而可打开和关闭,并且所述开闭门能打开设备主体的内部以能够维护或处理卡纸,所述维护例如是替换盒等。
图15是具有开闭门904的传统图像形成设备901的透视图。图16A是示出开闭门904的部件和围绕开闭门904的设备主体901的部件的剖视图,并且示出开闭门904的关闭状态。开闭门904被打开而以转动轴904r作为轴线沿着图10中的箭头方向转动。在此,一般而言,开闭门904构造成在关闭开闭门904的同时加压设备主体901中的构件907,以与开闭门904的开闭协同地打开和关闭设备主体901中的激光挡板(未示出)或对互锁装置(未示出)通电和断电。结果,开闭门904构造成在关闭开闭门904的同时从设备主体901中的构件907接收反作用力Fs。因此,如图16A中所示,在开闭门904的沿着转动轴904r的方向的两个端部处设置有与设备主体901的接合部分906a和906b接合的被接合部分905a和905b,以保持开闭门904相对于设备主体901关闭。
在该构造中,例如,如果用户通过沿着图16B中开闭门904的右侧的力Fu使开闭门904运动而关闭开闭门904,则会出现以下现象。即,如图16B中所示,在图16中的开闭门904的右侧处,接合部分906b与被接合部分905b接合,但是在图16B中开闭门904的左侧处,被接合部分905a由于反作用力Fs而不能与接合部分906a接合。在该状态下,开闭门904与初始状态相比倾斜了角θ。该状态是所谓的“一侧关闭的状态”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设备无法正常地操作。
尤其,由于向开闭门904施加反作用力Fs的构件907大多数位于开闭门904的端部部分处,因此当用户通过推动开闭门904的不设有构件907的部分而操作开闭门904时,容易出现一侧关闭的状态。
因此,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6-53193公开了这样一种构造,即,所述构造当出现一侧关闭的状态时通过使用检测单元而检测一侧关闭的状态并且当检测到一侧关闭的状态时防止图像形成操作启动。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6-53193中所公开的构造中,由于需要提供检测一侧关闭的状态的检测单元,会导致成本增加并且设备会变大。另外,也考虑到通过增大开闭门的刚度来防止出现一侧关闭的状态,但是在成本或小型化方面限制了开闭门刚度的增大。
因此,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9-271408公开了这样一种构造,即,在所述构造中只要开闭门未在预定的位置处关闭,开闭门自身就不能被关闭,以防止出现一侧关闭的状态。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9-271408中所公开的构造中,由于只要开闭门未在预定的位置处关闭,开闭门自身就不能被关闭,所以用户需要多次执行关闭开闭门的操作以关闭开闭门,并且有改进可用性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提高关闭开闭构件方面的可用性,而防止出现一侧关闭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开闭构件,所述开闭构件构造成相对于设备主体转动以允许打开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设置在开闭构件中的第一被接合部分和第二被接合部分,并且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和第二被接合部分构造成分别与设备主体的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接合;和推压单元,所述推压单元构造成沿着与关闭开闭构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压开闭构件,其中,第一被接合部分和第二被接合部分沿着开闭构件的转动轴的方向排列布置,并且当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一被接合部分彼此接合并且第二接合部分和第二被接合部分彼此接合时,开闭构件保持在关闭状态下,其中,当开闭构件正被关闭时,开闭构件的第一被接合部分从推压单元接收的加压力大于第二被接合部分从推压单元接收的加压力,并且其中,当通过将开闭构件从开闭构件的打开状态关闭而使第一被接合部分和第二被接合部分分别与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接合时,在第一被接合部分与第一接合部分接合之前第一被接合部分运动的距离短于在第二被接合部分与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之前第二被接合部分运动的距离。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连同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在开闭门相对于设备主体关闭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透视图,图1B是在开闭门相对于设备主体打开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透视图;
图2A是前盖部的透视图,图2B是示出在上盖部和前盖部彼此组合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A是前盖部的俯视图,图3B是前盖部的俯视图;
图4是上盖部的俯视图;
图5A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图5B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图5C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
图6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
图7A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图7B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图7C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
图8A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图8B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图8C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
图9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
图10A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图10B是从开闭门的前盖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该前盖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
图11是前盖部的透视图;
图12A是示出在上盖部和前盖部彼此组合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2B是示出在上盖部和前盖部彼此组合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3A是前盖部的俯视图,图13B是前盖部的俯视图;
图14是上盖部的俯视图;
图15是相关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透视图;
图16A是从开闭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相关技术中的该开闭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图16B是从开闭门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相关技术中的该开闭门和在开闭门附近的设备主体的部分;和
图17是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首先,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个构造。
首先,参照图1说明图像形成设备的外部构造。图1A和1B是图像形成设备的透视图,图1A示出开闭门D相对于设备主体关闭的状态,并且图1B示出开闭门D相对于设备主体打开的状态。在图像形成设备101中,当设置有开闭门D的部分是正面时,基于正面在右侧处的平面是右面,在左侧处的平面是左面,并且在面对正面的一侧处的表面是背面。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当基于正面(面向前表面)观察时,将说明左面和右面。
在设备主体101的下部分处设置有装载片材材料的进给盘102,并且在设备主体的上部分处设置有排出片材材料的排出盘103。用于执行耗材替换或卡纸处理的开闭门D(开闭构件)是在设备主体101的前表面的前盖部(第一构件)111和上盖部(第二构件)110彼此形成一体的构件。在上盖部110处设置有用于将设备主体101和开闭门D彼此脱离的按钮110h。在前盖部111处设置有作为开闭门D的转动轴的转动轴111r。在打开开闭门D时,用户通过按动按钮110h而将设备主体101和开闭门D彼此脱离,并且拉动保持部分而将开闭门D以转动轴111r作为转动中心(沿着附图中的箭头方向)敞开到前表面侧。
图1B是示出开闭门D相对于设备主体101打开的状态的透视图。然而,图1B示出开闭门D没有完全打开而是打开了一半的状态。在前盖部111的内表面的左右两个端部部分处设置有被接合部分(第一被接合部分和第二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在设备主体101中,在关闭开闭门D时,前盖部111的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与设备主体101的接合部分(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106a和106b(未示出)接合,以下将详细地说明。结果,开闭门D可以相对于设备主体101保持在关闭状态下。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分别与设备主体101的接合部分106a和106b(未示出)接合的状态被定义为开闭门D的关闭状态,并且另一个状态被定义为开闭门D的打开状态。另外,其构造成使得与开闭门D的开闭相关联地打开和关闭以下将说明的激光扫描仪42中设置的激光挡板(未示出)或接通/断开互锁装置(未示出)的通电。
接下来,将说明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构造。图17是图像形成设备101的示意性剖视图。图像形成设备101通常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000,其构造成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进给盘102,其构造成将片材S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1000;和定影单元35,其构造成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其中的片材S上。
图像形成单元1000包括可去除地安装在设备主体101上的盒200、转印辊26和激光扫描仪(光照射单元)42。盒200包括感光鼓27、充电单元29和显影单元30。
接下来,将说明图像形成操作。当控制单元(未示出)发送打印信号时,纸张进给辊23仅在进给片材的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装载在纸张进给盒21上的片材S被运出到图像形成单元1000。
同时,感光鼓27的表面通过充电单元29充电。另外,激光扫描仪42(激光照射单元)从设置在激光扫描仪42中的光源(未示出)发射激光L,并且将激光L照射到感光鼓上。结果,在感光鼓27的表面上形成潜像。通过借助显影单元30对潜像显影而在感光鼓27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27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S上,所述片材S通过传送辊24和25传送到形成在感光鼓27和转印辊26之间的转印压合部分。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被送到定影单元35,通过由定影单元35的加热辊33和压力辊34所构成的定影压合部分加热和加压,并且片材S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片材上。穿过定影单元35的片材S通过排出辊38和39传送并且被排出到排出盘41上。
通过围绕转动轴111r转动开闭门D和打开开闭门D,打开设备主体的内部,并且可以执行诸如盒200和类似物的可拆卸部件的拆卸或卡纸处理。
将说明开闭门D的形状。如图1B中所示,在开闭门D中,在前盖部111被扭曲的情况下,转动轴111r被轴向地支撑在设备主体101上,而同时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不与接合部分106a和106b接合。虚拟轴线Z穿过前盖部111在转动轴111r的方向上的中心并且与转动轴111r垂直,通过考虑所述虚拟轴线Z,前盖部111的扭曲方向是这样的扭曲方向,即,在所述扭曲方向上,虚拟轴线Z的中心围绕转动轴111r的转动角随着虚拟轴线Z从与转动轴111r交叉的位置远离转动轴111r而增大。
即,由于在开闭门D正被打开的情况下前盖部111设定在扭曲方向上,因此从开闭门D的左侧部分到设备主体101的距离La和从开闭门D的右侧部分到设备主体的距离Lb之间的关系设定为La<Lb。在开闭门D被关闭时,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与设备主体101接合,并且结果,前盖部111的扭曲恢复到基本未扭曲的状态。因此,该关系设定为La≈Lb。另外,开闭门D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基于开闭门D的转动轴111r的方向的中心而确定。
接下来,将参照图2A和2B至图4说明组装开闭门D的方法,其中前盖部111被扭曲。图2A是前盖部111的透视图。图2B是示出在上盖部110和前盖部111彼此组合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前盖部111的凸起部111a、111b和111c配合在上盖部110的孔110a、110b和110c中以将上盖部110和前盖部111彼此组合。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上盖部110和前盖部111彼此组合之前,通过沿着图2A的箭头N方向加压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而使前盖部111扭曲。另外,在所述扭曲的状态下安装上盖部110,并且结果,前盖部111通过将凸起部111a、111b和111c配合在孔110a、110b和110c中而保持在扭曲状态下。原因在于,前盖部111和上盖部110构造成使得在开闭门D被打开时,在沿着箭头N方向的扭曲方面,上盖部110的刚度高于前盖部111的刚度。
图3A和3B是前盖部111的俯视图。图3A示出在前盖部111被扭曲之前的状态,并且图3B示出前盖部111的扭曲状态。图4是上盖部110的俯视图。另外,在图3B中,强调了并且简化地绘制了扭曲状态。前盖部111扭曲,并且结果,前盖部111的上表面变形。即,当扭曲之前的上表面是与平行于转动轴111r的虚拟线113平行的矩形时,该上表面在扭曲状态下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所述平行四边形相对于虚拟线113倾斜了角g。结果,扭曲之前的状态和扭曲状态具有彼此不同的凸起部111a、111b和111c的相对位置关系。另外,上盖部110的孔110a、110b和110c的相对位置关系构造成与在扭曲状态下前盖部111的凸起部111a、111b和111c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因此,上盖部110的孔110a、110b和110c配合在扭曲状态下的前盖部111的凸起部111a、111b和111c中,并且前盖部111保持在扭曲状态下。另外,在上盖部110相对于虚拟线113倾斜了角g的同时,孔110a、110b和110c配合在凸起部111a、111b和111c中。通过上述构造,开闭门D可以在前盖部111正被扭曲的情况下构造。
接下来,将在使用在前盖部111被扭曲的情况下所构造的开闭门D的构造中说明阻止一侧关闭的操作。
图5A至5C、图6和图7A至7C是从前盖部111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开闭门D的前盖部111和在开闭门D附近的设备主体101的部分。
图5A示出开闭门D被打开和停止在预定的开度角处的状态。即,图5A示出前盖部111的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不与设备主体101的接合部分106a和106b接合的状态。另外,前盖部111的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不与设备主体101的接合部分106a和106b接合且开闭门D被打开和停止在预定的开度角处的状态被定义为初始状态。如上所述,前盖部111被扭曲成相对于与转动轴111r平行的虚拟线113倾斜了角g。结果,在前盖部111的被接合部分105a运动到越过接合部分106a与接合部分106a接合为止的距离Sa和前盖部111的被接合部分105b运动到越过接合部分106b与接合部分106b接合为止的距离Sb之间的关系被设定为Sa<Sb。另外,在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越过接合部分106a和106b而与接合部分106a和106b接合之后,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也可进一步运动到设备主体101侧,只要有空隙距离Pa和Pb(Pa=Pb)即可。通过考虑到在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与接合部分106a和106b之间的位置关系中的公差或在开闭门D与设备主体101之间的位置关系中的公差,空隙距离Pa和Pb设有预定的距离。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甚至在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和接合部分106a和106b彼此接合之后,前盖部111也可进一步运动,直到前盖部111接触设置在接合部分106a和106b处的接触部分107A和107b为止。距离Pa和Pb通过所述进一步运动的距离确定。
另外,当接合部分106a和106b被弹簧(未示出)加压并且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在接合部分106a和106b上与接合部分106a和106b接合时,反作用力(以下将说明的Fa和Fb)作用在前盖部111上。
在设备主体101中设置有被压构件120(参见图5A),该被压构件用于开闭激光挡板43(参见图17)或接通/断开互锁开关(未示出)的通电,所述激光挡板用于遮蔽由激光扫描仪42所发射的激光。被压构件120被弹性构件121沿着接触开闭门D的方向加压,所述弹性构件121是弹簧。另外,当开闭门D被关闭在预定的开度角或更小的开度角处时,开闭门D的左侧部分接触和加压被压构件120。结果,当开闭门D被关闭时并且在开闭门D被关闭的同时,来自被压构件120的反作用力Fs(参见图5B)作用在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上。在关闭开闭门D时,被压构件120和弹性构件121是将推力(反作用力Fs)施加到开闭门D的推压单元。因而,在关闭开闭门D之前从设备主体101侧施加到开闭门D的反作用力(推压单元沿着与关闭开闭门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压开闭门的推力)方面,开闭门D的左侧部分大于开闭门D的右侧部分。另外,当开闭门D被关闭时,开闭门D抵抗弹性构件121的推力加压被压构件120并且使被压构件120运动到预定的位置,并且结果,激光挡板43被打开以将激光照射到感光鼓27,接通互锁开关的通电,并且可以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另外,由被压构件120所操作的装置不仅限于激光挡板43或互锁开关。例如,当开闭门D被关闭时,被压构件120被加压直到预定的位置以打开定影挡板36(参见图17),所述定影挡板36防止用户从关闭的状态接触定影单元35(参见图17)或将定影压合部从未加压状态切换到加压状态。
因而,当在关闭开闭门D时施加到开闭门D的反作用力在沿着转动轴111r的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处大于另一个端部侧处时,会容易地出现“一侧关闭”。
接下来,将说明用户意在通过仅加压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来关闭开闭门D的情况。图5B和5C示出用户加压开闭门D的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的情况。
当用户借助力Fu加压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时,被接合部分105a首先克服反作用力Fs越过接合部分106a与接合部分106a接合,如图5B中所示。此时,被接合部分105b从接合部分106b接收反作用力Fb而不与接合部分106b接合。而且,从该状态,从指示前盖部111的初始扭曲的状态的线114开始的倾斜角θ由于加压前盖部111而增大,并且从初始状态开始的倾斜角θ变成θ1。在该状态下,在用户的加压力Fu中,从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通过前盖部111传递到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的力Ftb等于反作用力Fb。因此,通过进一步加压前盖部111以接触接触部分107a,被接合部分105b越过接合部分106b与接合部分106b接合,如图5C中所示。
当用户停止加压开闭门D时,开闭门D返回到使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通过反作用力Fs或自重的作用而接触接合部分106a和106b的位置,并且开闭门D保持在关闭状态下,如图6中所示。在该情况下,由于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通过接合部分106a和106b加压以通过反作用力Fs的作用或类似作用而与接合部分106a和106b接合,因此前盖部111的初始扭曲基本恢复。
另外,如图5C中所示,接合部分106b越过被接合部分105b,并且进一步冲入图像形成设备的背面侧中,但是该状态也被认为是接合部分106b和被接合部分105b彼此接合的状态。原因在于,由于接合部分106b已经越过被接合部分105b,当用户如上所述停止加压开闭门D时,接合部分106b和被接合部分105b彼此接触而彼此接合。
接下来,将说明用户意在通过仅加压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来关闭开闭门D的情况。图7A和7C示出用户加压开闭门D的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的情况。
当用户借助力Fu加压前盖部的右侧部分时,左侧的被接合部分105a首先接触接合部分106a,如图7A中所示。原因在于,前盖部111相对于虚拟线113扭曲了角g。在该状态下,前盖部111从初始扭曲状态开始的扭曲角θ是0。结果,在用户的加压力Fu中,从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通过前盖部111传递到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的力Fta会不大于反作用力Fs和反作用力Fa的总和。结果,被接合部分105a不会在接合部分106a上与接合部分106a接合。
当用户进一步加压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时,被接合部分105b在接合部分106b上与接合部分106b接合。随着用户进一步加压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前盖部111从初始扭曲状态开始的倾斜角θ增大。这样,在用户的加压力Fu中,从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通过前盖部111传递到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的力Fta也逐渐地增大。如图7B中所示,在从初始扭曲状态开始的倾斜角θ是θ2时,力Fta等于反作用力Fs和反作用力Fa的合力。结果,如图7C中所示,在用户进一步加压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直到接触接触部分107b为止时,被接合部分105a在接合部分106a上与接合部分106a接合。当用户停止加压开闭门D时,开闭门D返回到使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接触接合部分106a和106b的位置,并且结果,开闭门D保持在关闭状态,如图6中所示。
另外,如通过比较图5A和6所示,当沿着与前盖部111的外表面平行且与转动轴111r垂直的方向观察开闭门D时,开闭门D的打开状态(图5A)和开闭门D的关闭状态(图6)在开闭门D的外表面的角度方面是不同的。
在图16B中示出的现有技术的构造中,即使用户加压开闭门904直到开闭门904接触设备主体为止,相对于开闭门904的初始状态的倾斜角θ也不会设定到较大值。结果,在用户的压力Fu中,从开闭门904的右侧部分经由开闭门904传递到开闭门904的左侧部分的力会不大于反作用力Fs,并且被接合部分905a不会与接合部分906a接合,并且出现一侧关闭的状态。
就该方面而言,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前盖部111相对于虚拟线113从初始状态扭曲了角g。结果,在用户借助力Fu加压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时,前盖部111从初始状态开始的倾斜角θ会比在现有技术构造中大。因此,前盖部111可以被倾斜,直到使在用户的加压力Fu中从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经由前盖部111传递到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的力Fta大于反作用力的合力(Fs+Fa)的倾斜角θ是θ2为止。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被接合部分105b在接合部分106b上与接合部分106b接合之后,在用户进一步加压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直到接触接触部分107b为止时,被接合部分105a在接合部分106a上与接合部分106a接合。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在被接合部分105b在接合部分106b上与接合部分106b接合之前,被接合部分105a可以在接合部分106a上与接合部分106a接合。
然而,当前盖部111的初始扭曲角g太大时,只要用户仅加压反作用力较大的部分(左侧部分),就出现一侧关闭的现象。因此,初始扭曲角g可以设定成满足以下条件。
当开闭门D被关闭时,施加到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的反作用力被设定为Fl,并且施加到右侧部分的反作用力被设定为Fr。其中前盖部111的左侧部分靠近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的从初始状态开始的倾斜角被设定为θ1(箭头方向是正的),如图5B中所示,并且其中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靠近设备主体的从初始状态开始的倾斜角被设定为θ2(箭头方向是正的),如图7B中所示。
另外,在前盖部111从初始状态开始倾斜了倾斜角θ时,在沿着关闭方向加压前盖部111的一个部分的力中经由前盖部111传递到前盖部111的另一个部分的传递力被设定为Ft(θ)。例如,当该力从右侧部分传递到左侧部分时,传递力通过Ft(θ,L)表示。另外,即使倾斜方向是θ1的正方向或θ2的正方向,传递力Ft也取决于从初始状态开始的倾斜量,并且传递力通过变量确定。
该情况下,当仅左侧部分沿着关闭方向被加压时,不出现一侧关闭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Fr<Ft(θ1,R)(1)
当仅右侧部分沿着关闭方向被加压时,不出现一侧关闭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Fl<Ft(θ2,L)(2)
因此,初始状态的扭曲角g被设定成获得满足等式(1)和(2)的θ1和θ2。
另外,如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当Fl和Fr彼此不同时,例如,如果Fl>Fr,则要求的最小传递力Ft的关系是
Ft(θ2,L)>Ft(θ1,R)(3)
另外,传递力Ft越大,倾斜角θ越大,并且结果,θ1和θ2之间的关系是
θ2>θ1(4)
如上所述,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关闭前盖部111时在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处接收的反作用力彼此不同的构造中,前盖部111提前被扭曲,以便具有较大反作用力的左侧部分比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右侧部分在开闭门D被打开时更靠近设备主体101。通过该构造,如图5A中所示,开闭门D从开闭门D(前盖部111)的预定的打开位置(初始状态)被关闭,并且结果,直到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与接合部分106a和106b接合之前的距离Sa和Sb在具有较大反作用力的左侧部分处是较短的,并且在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右侧部分处是较长的(即,Sa<Sb)。结果,即使用户仅加压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容易出现一侧关闭的部分(右侧部分),前盖部111通过接收反作用力而倾斜的倾斜角θ在关闭开闭门D时相对于前盖部111的初始状态也会较大。因此,被接合部分105a可以与接合部分106a接合,并且可以防止出现一侧关闭。
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合部分106a和106b的布置方向与转动轴111r的方向平行。结果,在开闭门D(前盖部111)被打开的初始状态下,在关闭开闭门D时,在具有较大反作用力的部分处的被接合部分105a定位在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被接合部分105b沿着开闭门D的运动方向(用户的力Fu的方向)的更加下游。通过该构造,直到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与接合部分106a和106b接合之前的距离Sa和Sb可以在具有较大反作用力的左侧部分处是较短的,并且在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右侧部分处是较长的。
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开闭门D由前盖部111和上盖部110这两个部件构成,并且前盖部111在前盖部111被扭曲的情况下固定至上盖部110,并且结果,直到左右被接合部分与对应的接合部分接合之前的距离Sa和Sb是彼此不同的。然而,使距离Sa和Sb不同的方法不限于该方法。即,通过模制和类似方法,当具有与扭曲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的部件提前用于前盖部111时,开闭门D可以在不扭曲前盖部111的情况下组装起来。
另外,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与前盖部111成一体地设置,但是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可以设置在上盖部110中。
另外,距离Sa和Sb会甚至通过使被接合部分105a和105b从前盖部111突出的突出长度不同和/或使接合部分106a和106b沿着开闭门D的开闭方向的位置位移而是彼此不同的。该构造将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详细地说明。
另外,作为其它形式,即使距离Sa等于距离Sb,当在设备主体101侧处的左右空隙距离Pa和Pb构造成彼此不同时,也可以获得与该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即,在具有较大反作用力的部分处的空隙距离Pa构造成短于在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部分处的空隙距离Pb。
因而,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就距离(Sa+Pa)和距离(Sb+Pb)而言,在具有较大反作用力的部分中的距离构造成短于在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部分中的距离,由此防止在仅加压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部分时出现一侧关闭。
然而,当空隙距离Pa和Pb增加时,在开闭门D被关闭的同时开闭门D的拍击(rattling)变得较大。结果,空隙距离Pa和Pb自身不会如此大。因此,与通过使空隙距离Pa和Pb不同相比,通过使距离Sa和Sb不同,可以在开闭门D被关闭的同时在不增大开闭门D的拍击的情况下防止一侧关闭。
因而,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即使当用户仅通过加压开闭门D的一侧来关闭开闭门D时,也可以防止一侧关闭的状态并且在关闭开闭门时可以具有极好的可用性。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实施例。将说明一构造,其中将接合部分106a和106b的顶点连接起来的线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与如图5A中所示的虚拟线113平行,而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不与虚拟线113平行。其它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那些相同,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将省略其说明。图8A至8C、图9和图10A和10B是从前盖部211的顶侧看到的剖视图,其示出开闭门D的前盖部211和在开闭门D附近的设备主体101的部分。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接合部分206a和206b的顶点连接起来的线217相对于与转动轴111r平行的虚拟线213倾斜。
图8A示出开/闭门D被打开和停止在预定的开度角处的状态。即,图8A示出前盖部211的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不与设备主体101的接合部分206a和206b接合的状态。如上所述,前盖部211被扭曲成相对于与转动轴211r平行的虚拟线113倾斜了角g。结果,在前盖部211的被接合部分205a运动到越过接合部分206a与接合部分206a接合为止的距离Sa和前盖部211的被接合部分205b运动到越过接合部分206b与接合部分206b接合为止的距离Sb之间的关系,被设定为Sa<Sb。另外,在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越过接合部分206a和206b而与接合部分206a和206b接合之后,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也可向设备主体101侧进一步运动,只要有空隙距离Pa和Pb(Pa=Pb)即可。通过考虑到在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与接合部分206a和206b之间的位置关系中的公差或在开闭门D与设备主体101之间的位置关系中的公差,空隙距离Pa和Pb设有预定的距离。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甚至在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和接合部分206a和206b彼此接合之后,前盖部211也可进一步运动,直到前盖部211接触设置在接合部分206a和206b处的接触部分207a和207b为止。距离Pa和Pb通过所述进一步运动的距离确定。
另外,当接合部分206a和206b被弹簧(未示出)加压并且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在接合部分206a和206b上与接合部分206a和206b接合时,反作用力(以下将说明的Fa和Fb)作用在前盖部211上。另外,该图像形成设备构造成使得开闭门D的左侧部分加压设备主体101中的构件,所述构件用于开闭设置在激光扫描仪42中的激光挡板(未示出)或用于接通/断开互锁开关(未示出)的通电。结果,当开闭门D被关闭时并且在开闭门D被关闭的同时,反作用力Fs(参见图8B)作用在前盖部211的左侧部分上。因此,从设备主体101侧施加到开闭门D的反作用力在左侧部分大于在右侧部分,直到关闭开闭门D为止。
接下来,将说明用户意在通过加压前盖部211的左侧部分来关闭开闭门D的情况。图8B和8C示出用户加压开闭门D的前盖部211的左侧部分的情况。
当用户借助力Fu加压前盖部211的左侧部分时,如图8B中所示,被接合部分205a首先克服反作用力Fs越过接合部分206a与接合部分206a接合。此时,被接合部分205b从接合部分206b接收反作用力Fb而不与接合部分206b接合。另外,从该状态,从指示前盖部211的初始扭曲状态的线214开始的倾斜角θ通过加压前盖部211而增大,并且从初始状态开始的倾斜角θ变成θ1。在该状态下,在用户的加压力Fu中,从前盖部211的左侧部分经由前盖部211传递到前盖部211的右侧部分的力Ftb等于反作用力Fb。因此,通过进一步压入前盖部211以接触接触部分207a,被接合部分205b越过接合部分206b与接合部分206b接合,如图8C中所示。
当用户停止加压开闭门D时,开闭门D返回到使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通过反作用力Fs或类似的作用而接触接合部分206a和206b的位置,并且开闭门D保持在关闭状态,如图9中所示。在该情况下,由于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借助反作用力Fs的作用或类似作用而通过接合部分206a和206b加压,前盖部211的初始扭曲基本恢复。
接下来,将说明用户意在通过加压前盖部111的右侧部分来关闭开闭门D的情况。图10A和10B示出用户加压开闭门D的前盖部211的右侧部分的情况。
当用户借助力Fu加压前盖部的右侧部分时,左侧的被接合部分205a首先接触接合部分206a。原因在于,前盖部211相对于虚拟线113扭曲了角g。在该状态下,前盖部211从初始扭曲状态开始的扭曲角θ是0。结果,在用户的加压力Fu中,从前盖部211的右侧部分经由前盖部211传递到前盖部211的左侧部分的力Fta会不大于反作用力Fs和反作用力Fa的总和。结果,被接合部分205a不会在接合部分206a上与接合部分206a接合。
当用户进一步加压前盖部211的右侧部分时,被接合部分205b在接合部分206b上与接合部分206b接合,如图10A中所示。随着用户进一步加压前盖部211的右侧部分,前盖部211从初始扭曲状态开始的倾斜角θ增大。结果,在用户的加压力Fu中,从前盖部211的右侧部分经由前盖部211传递到前盖部211的左侧部分的力Fta也逐渐地增大。如图10A中所示,在从初始扭曲状态开始的倾斜角θ是θ2时,力Fta等于反作用力Fs和反作用力Fa的合力。结果,如图10B中所示,在用户进一步加压前盖部211的右侧部分直到前盖部211的右侧部分接触接触部分207b为止时,被接合部分205a在接合部分206a上与接合部分206a接合。当用户停止加压开闭门D时,开闭门D返回到使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接触接合部分206a和206b的位置,并且结果,开闭门D保持在关闭状态,如图9中所示。
如上所述,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关闭前盖部211时在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处接收的反作用力彼此不同的构造中,前盖部211提前被扭曲,以便在开闭门D被打开时具有较大反作用力的左侧部分比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右侧部分更靠近设备主体101。通过该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地,直到被接合部分205a和205b与接合部分206a和206b接合之前的距离Sa和Sb在具有较大反作用力的左侧部分处可以是较短的,并且在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右侧部分处是较长的(即,Sa<Sb)。结果,即使用户仅加压具有较小反作用力的、容易出现一侧关闭的部分(右侧部分),相对于前盖部211的初始状态的倾斜角θ也会较大,并且结果,被接合部分205a可以与接合部分206a接合。
因而,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当用户甚至通过仅加压开闭门D的一侧来关闭开闭门D时,也可以防止一侧关闭的状态并且在关闭开闭门时可以具有极好的可用性。
接下来,将说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说明以下构造,即,在所述构造中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部和前盖部的位置改变。由于其它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将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将参照图11至图14说明组装开闭门D的方法,其中前盖部311被扭曲。图11是从前盖部311的正面看到的透视图,并且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在上盖部310和前盖部311彼此组合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2A是从正面看到的视图,并且图12B是从背面看到的视图。前盖部311的凸起部311a、311b、311c和311d配合在上盖部310的孔310a、310b、310c和310d中以将上盖部310和前盖部311彼此组合。另外,该孔310d是长孔,在所述长孔中转动轴沿着上盖部310的纵向方向延伸。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上盖部310和前盖部311彼此组合之前,通过沿着图11的箭头N方向加压前盖部311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而使前盖部311扭曲。另外,在所述扭曲状态下安装上盖部310,并且结果,前盖部311通过将凸起部311a、311b、311c和311d配合在孔310a、310b、310c和310d中而保持被扭曲。原因在于,前盖部311和上盖部310构造成使得在开闭门D被打开时,在箭头N方向扭曲方面,上盖部310的刚度高于前盖部311的刚度。
将更加详细地说明原因。图13A和13B是前盖部311的俯视图,并且图13A示出在前盖部311扭曲之前的状态,并且图13B示出前盖部311的扭曲状态。图14是上盖部310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3B中,强调了并且简化地绘制了扭曲状态。前盖部311被扭曲,并且结果,前盖部311的顶部变形。即,虚拟线309与转动轴311r平行,当扭曲之前的顶部是与虚拟线309平行的矩形时,该顶部在扭曲状态下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所述平行四边形相对于虚拟线309倾斜了角g。结果,扭曲之前的状态和扭曲状态具有彼此不同的凸起部311a、311b和311c的相对位置关系。另外,上盖部310的孔310a、310b和310c的相对位置关系构造成与在扭曲状态下的前盖部311的凸起部311a、311b和311c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因此,上盖部310的孔310a、310b和310c与在扭曲状态下的前盖部311的凸起部311a、311b和311c相配合,并且前盖部311保持扭曲。另外,在上盖部310相对于虚拟线309斜对角地倾斜了角g的同时,孔310a、310b和310c配合在凸起部311a、311b和311c中。通过上述构造,开闭门D可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地在前盖部311被扭曲的情况下构造。
因而,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甚至当用户通过仅加压开闭门D的一侧而关闭开闭门D时,也可以防止一侧关闭的状态并且在关闭开闭门时可以具有极好的可用性。
另外,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假设在关闭开闭门D时在左侧和右侧(沿着开闭门D的转动轴的方向的两侧)处被接收的反作用力是彼此不同的。然而,建立起该假设的构造不限于在相对于开闭门D的转动轴的方向的一侧处设置有被压部分(被压构件120)的构造。即,被压部分可以设置在相对于设备主体的开闭门D的转动轴的两侧中的每个侧处,并且在该情况下,两个被压部分从诸如弹簧的弹性构件接收加压力以打开开闭门D,并且从而沿着打开开闭门D的方向加压两个被压部分的力恰好是彼此不同的。通过该构造,在关闭开闭门D时在沿着开闭门D的转动轴的方向的两侧处接收的反作用力是彼此不同的,并且结果,建立起上述假设并且可以应用第一、第二和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精神。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受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限制。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将与最广泛的解释一致,从而包含所有这些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开闭构件,所述开闭构件构造成相对于设备主体转动以允许打开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
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中的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
设置在所述开闭构件中的第一被接合部分和第二被接合部分,并且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和第二被接合部分构造成分别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接合;和
推压单元,所述推压单元构造成沿着与关闭所述开闭构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压所述开闭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沿着所述开闭构件的转动轴的方向排列布置,并且当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彼此接合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彼此接合时,所述开闭构件保持在关闭状态,
其中,当所述开闭构件正被关闭时所述开闭构件的第一被接合部分从所述推压单元接收的加压力大于当正关闭所述开闭构件时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从所述推压单元接收的加压力,并且
其中,当通过将所述开闭构件从所述开闭构件的打开状态关闭而使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时,在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接合之前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运动的距离短于在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之前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运动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所述开闭构件的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相对于当所述开闭构件正被关闭时所述开闭构件的运动方向定位在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开闭构件的打开状态和所述开闭构件的关闭状态之间是不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当沿着与所述开闭构件的外表面平行且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开闭构件的外表面的角度在所述开闭构件的打开状态和所述开闭构件的关闭状态之间是不同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开闭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在围绕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的轴线扭曲所述第一构件的同时保持所述第一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被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被接合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分的布置方向与所述转动轴的方向平行。
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推压单元包括被压部分,所述被压部分构造成当所述开闭构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正被关闭时被加压到所述开闭构件,所述被压部分在所述开闭构件的第一被接合部分处被加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激光照射单元,其构造成将激光照射到感光构件;和
激光挡板,其能够遮蔽从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发射的激光,
其中,所述被压部分被加压以使所述激光挡板运动和使所述激光照射单元能够将所述激光照射到所述感光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定影单元,其构造成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和
定影挡板,其构造成能运动到遮盖所述定影单元的位置,
其中,所述被压部分被加压以使所述定影挡板运动到遮盖所述定影单元的位置。
CN201610012665.3A 2012-04-27 2013-04-27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56074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2475 2012-04-27
JP2012102475 2012-04-27
JP2013-077004 2013-04-02
JP2013077004A JP6172999B2 (ja) 2012-04-27 2013-04-02 画像形成装置
CN201310150948.0A CN103376695B (zh) 2012-04-27 2013-04-27 图像形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0948.0A Division CN103376695B (zh) 2012-04-27 2013-04-27 图像形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7448A true CN105607448A (zh) 2016-05-25
CN105607448B CN105607448B (zh) 2019-12-10

Family

ID=4946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0948.0A Active CN103376695B (zh) 2012-04-27 2013-04-27 图像形成设备
CN201610012665.3A Active CN105607448B (zh) 2012-04-27 2013-04-27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0948.0A Active CN103376695B (zh) 2012-04-27 2013-04-27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052682B2 (zh)
JP (1) JP6172999B2 (zh)
CN (2) CN1033766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044A (zh) * 2017-09-12 2019-03-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3096B2 (ja) * 2014-02-28 2017-1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ターロック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52331B2 (ja) * 2014-04-16 2017-12-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504801B2 (ja) * 2014-11-28 2019-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99584B2 (ja) * 2014-12-22 2018-03-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9557707B2 (en) 2014-12-26 2017-01-3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9126949A (ja) * 2018-01-23 2019-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筐体構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24697A (ja) 2020-02-10 2021-08-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7166A (ja) * 1997-11-28 1999-06-1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79739A (ja) * 1998-09-04 2000-03-21 Canon Inc 開閉カバーのロック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53193A (ja) * 2004-08-09 2006-02-23 Ricoh Co Ltd 電気機器
JP2009271408A (ja) * 2008-05-09 2009-11-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89164A (zh) * 2010-04-28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盖开闭机构和图像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6681A (en) * 1990-09-16 1993-04-27 Konica Corporation Arrangement for facilitating opening and closing a clamshell type of copying machine
JP3421246B2 (ja) 1998-05-29 2003-06-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バーの開閉装置と同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66006A (ja) * 2001-06-05 2002-12-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870919B2 (ja) * 2003-03-20 2007-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40571B2 (ja) * 2004-08-04 2011-03-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開閉機構及びこの開閉機構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4878450B2 (ja) * 2005-07-29 2012-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45446B2 (ja) * 2005-12-27 2011-03-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2894A (ja) * 2006-01-17 2007-08-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移動ユニット
JP4952113B2 (ja) 2006-07-26 2012-06-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41462B2 (ja) 2008-09-16 2013-0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収納構造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90497B2 (ja) * 2009-08-31 2014-09-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開閉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628A (ja) 2009-10-30 2011-05-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482237B2 (ja) 2010-01-28 201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11578A (ja) * 2010-06-29 2012-01-19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カバー開閉機構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305253B2 (ja) 2011-11-18 2013-10-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7166A (ja) * 1997-11-28 1999-06-1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79739A (ja) * 1998-09-04 2000-03-21 Canon Inc 開閉カバーのロック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53193A (ja) * 2004-08-09 2006-02-23 Ricoh Co Ltd 電気機器
JP2009271408A (ja) * 2008-05-09 2009-11-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89164A (zh) * 2010-04-28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盖开闭机构和图像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044A (zh) * 2017-09-12 2019-03-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9484044B (zh) * 2017-09-12 2020-09-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42535A (ja) 2013-12-05
US9182730B2 (en) 2015-11-10
US20130287434A1 (en) 2013-10-31
US20150227109A1 (en) 2015-08-13
CN103376695A (zh) 2013-10-30
US9052682B2 (en) 2015-06-09
JP6172999B2 (ja) 2017-08-02
CN103376695B (zh) 2016-01-27
CN105607448B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744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206594453U (zh) 处理盒
US6647223B2 (en) Open/close switch mechanism for use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82794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0568117C (zh) 辊分离单元和具有该单元的成像装置
US896067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193363A (zh) 盖体开闭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6637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167184A (zh) 成像装置
CN106257903A (zh) 合叶机构和具备其的原稿输送装置
CN10834520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00233B (zh) 片材传送设备和成像设备
US96352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image reading device
US991461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ivotally-movable image reading device above sheet discharge tray
CN102023535B (zh) 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34560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7064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2044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0083040B (zh) 检测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0623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36361A (ja) カバー取り付け構造
CN107035760B (zh) 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JP2001183881A (ja) 用紙収容構造体
CN10646887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95080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