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5760B - 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5760B
CN107035760B CN201610848628.6A CN201610848628A CN107035760B CN 107035760 B CN107035760 B CN 107035760B CN 201610848628 A CN201610848628 A CN 201610848628A CN 107035760 B CN107035760 B CN 107035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
sliding surface
sliding
close body
paper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86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5760A (zh
Inventor
花本胜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35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5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5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57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28Clamshell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6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 F16C11/0661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the two co-operative parts each having both convex and concave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基部上设置有围绕所述支撑轴形成的凸轮面。旋转部包括,用于在接近或远离所述支撑轴方向上可自由移动的滑动构件和偏置所述滑动构件的螺旋弹簧。滑动构件与开闭体一同以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与凸轮面进行滑动连接。凸轮面包括第一滑动面、第二滑动面和第三滑动面。第一滑动面将滑动构件向开闭体的关闭的方向推回。第二滑动面将滑动构件向开闭体的打开方向推回。第三滑动面将滑动构件向开闭体的关闭方向推回。按照上述方式,在支撑开闭体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开闭的结构中,即使开闭体张开角度很大,也不产生冲击。

Description

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体的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开关体的开闭操作的技术。
用于辅助开关体的开闭操作的开闭装置是,例如,有这样的开闭装置A: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构件,开闭构件上设置有支撑构件,开闭构件可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构件绕铰链轴相对于安装构件自由转动,以及可支撑开闭构件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开闭。此外,所述开闭装置A,当将支撑构件侧的凸轮从动轮推向安装构件侧的凸轮时,由于支撑构件受到反作用力,抵抗由开闭构件的自身重量所产生的所述开闭构件的朝闭合方向的力矩,使得所述开闭构件被打开。此外,当开闭构件打开到最大开角时,支撑构件与止动件接相触,限制开闭构件的张开角度。
此外,其他的开闭装置B,是可支撑文档进纸装置绕铰链轴相对于图像读取装置自由开闭的开闭装置。所述的铰链轴指的是,用于支撑文档进纸装置中设置的可动构件相对于图像读取装置中设置的固定构件自由转动的轴。然后,当文档进纸装置张开的张角很大时,可动构件与固定构件的止动件相接触,限制文档进纸装置的张开角度。
发明内容(Summary)
例如,如上述的开闭装置A,当开闭构件张开的角度很大时,支撑构件与止动件相接触,限制开闭构件的张开角度的结构中,当支撑构件与止动件相接触时,由于装置本体、安装构件、开闭构件、支撑构件等均受到冲击作用,因此会发生螺丝松动和各个构件的位置偏移等现象。
同样地,在上述的开闭装置B中,当文档进纸装置张开的张角很大时,可动构件与固定构件的止动件相接触,也会产生冲击作用,出现螺丝松动和各个构件的位置发生偏移的现象。
鉴于上述装置出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支撑开闭体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开闭的结构中,即使开闭体张开角度很大,也不产生冲击的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的开闭装置,包括,基部,所述基部设置于装置本体侧,
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上的可自由转动的开闭体上,
支撑轴,用于支撑所述旋转部相对于所述基部自由旋转,构成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开闭支点,
其中,所述基部上设置有围绕所述支撑轴形成的凸轮面,
所述旋转部,包括用于在接近或远离所述支撑轴方向上可自由移动的滑动构件和偏置所述滑动构件使其与所述凸轮面相接的偏置构件,
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开闭体一同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与所述凸轮面进行滑动连接,
所述凸轮面,包括从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装置本体闭合的关闭位置;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在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装置本体的朝向打开位置的方向旋转的第一旋转角度的范围内与所述滑动构件相接的第一滑动面;在所述开闭体从所述第一旋转角度位置再向所述打开位置的方向旋转的第二旋转角度的范围内与所述滑动构件相接的第二滑动面;以及在所述开闭体从所述第二旋转角度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旋转的第三旋转角度的范围内与所述滑动构件相接的第三滑动面,
所述第一滑动面将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开闭体的关闭方向推回,所述第二滑动面将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开闭体的打开方向推回,所述第三滑动面将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开闭体的关闭方向推回。
此外,一方面,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读取文档的读取部,
用于按压置于所述读取部上的所述文档的文档进纸部,
其中,所述的读取部是上述开闭装置中的装置本体,
所述文档进纸部是上述开闭装置中的开闭体。
依据本发明,在支撑开闭体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开闭的结构中,即使开闭体张开角度很大,也不产生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含有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剖面图。
图2所示的是,图像读取装置的剖面图。
图3所示的是,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斜视图,打开文档进纸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4A所示的是,从侧面看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4B所示的是,开闭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5所示的是,开闭装置中的基部的纵向剖面图。
图6所示的是,文档进纸部略微打开时的开闭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7所示的是,文档进纸部变成半打开状态时的开闭装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8所示的是,文档进纸部即将完全打开之前的开闭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正面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兼具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和传真功能等的多功能复合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本体2包括,操作部47、图像形成部120、定影部13、送纸部14以及图像读取装置(ISU;图像扫描装置)5等。
操作部47由使用者操作,根据所述操作接收图像形成动作和图像读取动作等的执行命令。
在执行图像读取动作时,图像读取装置5光学性地读取文档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图像读取装置5生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内置HDD或者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等中。
在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时,基于在所述图像读取动作生成的图像数据,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等的用户末端装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或者存储在内置HDD中的图像数据等,图像形成部120在以送纸部14提供的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P上形成色粉图像。
图像形成部120包括,品红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M,青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C,黄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Y,以及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Bk。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2M、12C、12Y和12Bk分别包括,感光鼓122,使感光鼓122的表面均匀带电的带电装置,曝光感光鼓122的表面并在所述表面形成静电潜相的曝光装置123(LSU;激光扫描单元),使用色粉将感光鼓122表面的静电潜相显像为色粉图像的显像装置和一次转印辊126。
当进行彩色印刷时,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2M、12C、12Y和12Bk中,感光鼓122的表面均匀带电后露光,在所述表面上根据彩色的色彩成分的图像对应形成静电潜相,将感光鼓122的表面的静电潜相用显像装置进行显像,在感光鼓122上形成所述色彩成分的色粉图像,将色粉图像用一次转印辊126在驱动辊125A和从动辊125B张紧的中间转印带125上进行一次转印。
中间转印带125,在其外周表面设定转印色粉图像的图像承载表面,在与感光鼓122的外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由驱动辊125A驱动。中间转印带125,在与各个感光鼓122同步运行的同时,在驱动辊125A和从动辊125B之间循环运行。
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5上的各个色彩成分的色粉图像,通过调整转印时机使色粉图像叠加在中间转印带125上,形成彩色的色粉图像。二次转印辊210,是将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上形成的彩色的色粉图像,在所述二次转印辊210和中间转印带125之间的咬合区N中在从送纸部14通过传输路径190传输来的记录纸P上进行二次转印。
然后,定影部13对记录纸P进行加热和加压,记录纸P上的色粉图像在热压状态下进行定影,之后记录纸P通过排出辊对159输送至放盘151中。
送纸部14包括多个进纸放盘。根据使用者对操作部47进行的操作指定其中一个进纸放盘时,这个进纸放盘的搓纸轮145进行旋转驱动,将记录纸P向传输路径190进行输送来提供纸张。
接下来,对图像读取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说明。图2所示的是,图像读取装置5的机械结构的剖面图。此外,图3所示的是,图像读取装置5的外观的斜视图,文档送纸部20(权利要求中的开闭体的一个例子)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图像读取装置5包括文档送纸部20和读取部30。文档送纸部20包括,文件送纸托盘22、搓纸轮25、输送辊26、排纸辊27和文件输出托盘28等。此外,读取部30包括,第一压板玻璃31、第二压板玻璃32、白色基准板33、滑架34、光学系统单元35、聚光透镜36和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37等。
此处,在读取部30的上部30a的端部上,分开设置有两个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50,通过这些开闭装置50支撑文档送纸部20使其可开闭,使用者可以对文档送纸部20执行开闭操作。
文档送纸部2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放置在文件送纸托盘22中的文档MS被一张一张地导出,文档MS在通过读取部30的第一压板玻璃31上之后进行输送。另外,文档送纸部20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读取部30的第一压板玻璃31和第二压板玻璃32被打开,读取部30的第二压板玻璃32上就可以放置文档,之后当文档送纸部20关闭时,文档送纸部20就压住第二压板玻璃32上放置的文档MS。读取部30就光学性地读取经文档送纸部20输送的并通过第一压板玻璃31上的文档MS或者放置于第二压板玻璃32上的文档MS。
此外,上述各个开闭装置50,具有用于支撑文档送纸部20可自由开闭的铰链轴的作用,但不仅于此,当文档送纸部20处于关闭状态时,其还能够将文档送纸部20向关闭方向偏置,保持文档送纸部20的关闭状态的稳定性。此外,当文档送纸部20处于半打开状态时,上述各个开闭装置50还能够将文档送纸部20向打开方向偏置,抵抗文档送纸部20的自身重力作用所产生的所述文档送纸部20向闭合方向的力矩,维持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按照上述方式保持文档送纸部20的半打开状态。另外,当文档送纸部20处于即将完全打开的打开状态时,上述各个开闭装置50还能够将文档送纸部20向关闭方向偏置,限制文档送纸部20的打开方向的旋转移动,降低文档送纸部20打开时的冲击。
接下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50。图4A所示的是从侧面看开闭装置50的部分剖面图,图4B所示的是开闭装置50的纵向剖面图。图4A和图4B所示的开闭装置50包括,固定在读取部30上部30a的一个端部上的基部51,固定在文档送纸部20下部20a的一个端部的旋转部52,以及用于支撑旋转部52相对于基部51可自由旋转且作为文档送纸部20相对于读取部30的开闭支点的支撑轴53。当使用者将文档送纸部20的前端进行上下移动时,文档送纸部20侧的旋转部52以支撑轴53为中心进行旋转,文档送纸部20以支撑轴53为中心进行开闭。
基部51上设置有围绕所述支撑轴53形成的凸轮面57。图5所示的是,基部51的纵向剖面图。如图5所示的凸轮面57包括,在区域A朝向斜下方的第一滑动面57a,在区域B朝向斜上方或者上方的第二滑动面57b,在区域C朝向斜上方且急剧上升的第三滑动面57c以及在区域D朝向斜上方的第四滑动面57d。在图5中,第一滑动面57a和第二滑动面57b位于远离支撑轴53的左侧位置,第三滑动面57c位于远离支撑轴53的右侧位置,第四滑动面57d位于支撑轴53的附近位置。也就是说,从支撑轴53的延长线方向的侧面看,第一滑动面57a和第二滑动面57b,与第三滑动面57c分别设置在旋转部52的旋转方向上的支撑轴53的两侧。在旋转部52的旋转方向上,第四滑动面57d设置在第二滑动面57b和第三滑动面57c之间,从侧面看,第四滑动面57d具有将第二滑动面57b和第三滑动面57c连接的倾斜面。
此外,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旋转部52包括,用于被支撑轴53支撑的在基部51上可自由旋转的圆柱架体54,位于圆柱架体54的内侧用于被支撑轴53支撑着、在接近或远离方向上自由移动的滑动构件55,将滑动构件55向支撑轴53的接近方向施力使其与凸轮面57相接的作为压缩弹簧的螺旋弹簧56。圆柱架体54是旋转部52的主体框架,用于支撑滑动构件55和螺旋弹簧56。滑动构件55包括圆板状的底板55a,在底板55a的外周突出的外筒部55b,位于外筒部55b的内侧的底板55a上突出的内筒部55c。此外,底板55a的底面还设置有朝向支撑轴53侧突起的第一突起部55d、第二突起部55e和第三突起部55f。也就是说,第三突起部55f形成在,与凸轮面57相对的滑动构件55的端面上、从支撑轴53的延长线方向的侧面看是在第一突起部55d和第二突起部55e之间的位置上。螺旋弹簧56的一个端部插入滑动构件55的外筒部55b和内筒部55c之间,并插入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和圆柱架体54的端板54a之间而进行收缩。
参照图4A至图8对上述结构的开闭装置50的开闭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图6和图8所示的是开闭装置50的纵向剖面图,图7所示的是开闭装置50的部分剖面图。此外,图4A和图4B所示的是文档送纸部20处于关闭状态的开闭装置50的示意图,图6所示的是文档送纸部20处于略微打开时的开闭装置50的示意图,图7所示的是文档送纸部20半打开时的开闭装置50的示意图,图8所示的是文档送纸部20处于即将完全打开时的开闭装置50的示意图。
首先,如图4A,图4B所示的文档送纸部20处于关闭状态下,文档送纸部20处于关闭位置Xc上。此时,旋转部52的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略微垂直,底板55a的第一突起部55d与凸轮面57的第一滑动面57a相接。另外,由于底板55a的第一突起部55d相对于凸轮面57的第一滑动面57a的相接位置远离支撑轴53,因为第一滑动面57a使得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远离支撑轴53,插在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和圆柱架体54的端板54a之间的螺旋弹簧56被更加压缩。由于受到被压缩的螺旋弹簧56的作用力,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的第一突起部55d与凸轮面57的第一滑动面57a更加紧密接触。
接下来,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滑动面57a朝向斜下方,第一突起部55d受到箭头F1所示的斜下方的反作用力作用。此外,第一滑动面57a也位于支撑轴53的左侧。因此,旋转部52受到以支撑轴53为中心进行逆时针方向力矩的作用,旋转部52向逆时针方向偏置,文档送纸部20也向逆时针方向偏置。因此,文档送纸部20向关闭方向偏置,从而维持了文档送纸部20的关闭状态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的文档送纸部20处于略微打开状态,即使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处于落入从文档送纸部20的关闭位置Xc到以支撑轴53为中心的第一旋转角度α1的范围内的状态,由于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的第一突起部55d与凸轮面57的第一滑动面57a相接触,旋转部52向逆时针方向偏置。因此,文档送纸部20迅速关闭。第一旋转角度α1为从文档送纸部20相对于读取部30关闭的关闭位置,到以支撑轴53为中心向文档送纸部20相对于读取部30打开位置的方向旋转后的位置之间的角度。
然后,文档送纸部20再继续打开,当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超过以支撑轴53为中心的第一旋转角度α1时,旋转部52的滑动构件55的第一突起部55d超过凸轮面57的第一滑动面57a和第二滑动面57b之间的顶部57f与所述第二滑动面57b相接触。
此外,如图7所示,旋转部52的滑动构件55的第一突起部55d与凸轮面57的第二滑动面57b保持滑动接触,直至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达到以支撑轴53为中心的第二旋转角度α2。第二旋转角度α2是指,从第一旋转角度α1的位置,到以支撑轴53为中心的向文档送纸部20相对于读取部30继续打开位置的方向旋转后的位置之间的角度。
因此,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超过第一旋转角度α1后直到达到第二旋转角度α2时,也就是文档送纸部20的半打开状态下,滑动构件55的第一突起部55d与凸轮面57的第二滑动面57b相接触。
在文档送纸部20处于半打开状态下,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和圆柱架体54的端板54a之间螺旋弹簧56也被压缩,由于受到被压缩的螺旋弹簧56的作用力,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的第一突起部55d与凸轮面57的第二滑动面57b相接触。
接下来,如图5所示,由于第二滑动面57b朝向斜上方或者上方,第一突起部55d受到箭头F2所示的斜上方或者上方的反作用力作用。此外,第二滑动面57b也位于支撑轴53的左侧。因此,旋转部52受到以支撑轴53为中心朝向顺时针方向力矩的作用,旋转部52向顺时针方向偏置,文档送纸部20也向顺时针方向偏置。因此,抵抗由文档送纸部20的自身重力所產生的所述文档送纸部20向闭合方向(逆时针方向)的力矩,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被一直保持,保持了文档送纸部20的半打开状态。也就是说,即使文档送纸部20在打开操作过程中停止,也能够保持文档送纸部20在停止时的旋转角度。
此外,如图7所示,当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到达第二旋转角度α2时,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向支撑轴53靠近,削弱了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和圆柱架体54的端板54a之间的螺旋弹簧56的压缩程度,基于螺旋弹簧56的作用力作用于旋转部52的顺时针方向的力矩变小。但是,不仅仅滑动构件55的第一突起部55d与凸轮面57的第二滑动面57b相接触,滑动构件55的第二突起部55e也与凸轮面57的第三滑动面57c相接触,滑动构件55的第三突起部55f也与凸轮面57的第四滑动面57d相接触。因此,滑动构件55的三个地方与凸轮面57相接触,旋转部52受到三点支撑,可以准确维持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保持文档送纸部20的半打开状态的稳定性。
然后,文档送纸部20继续打开,当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超过以支撑轴53为中心的第二旋转角度α2,达到文档送纸部20的打开位置Xo的第三旋转角度α3时,旋转部52的滑动构件55的第二突起部55e与凸轮面57的第三滑动面57c相接触。第三旋转角度α3指的是,文档送纸部20处于打开状态位置的旋转角度。
如图8所示,当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处于即将达到第三旋转角度α3之前,也就是文档送纸部20即将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之前时,旋转部52的滑动构件55的第二突起部55e在与凸轮面57的第三滑动面57c相接触的同时向上移动,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远离支撑轴53,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和圆柱架体54的端板54a之间螺旋弹簧56再次被压缩,由于受到被压缩的螺旋弹簧56的作用力,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的第二突起部55e与凸轮面57的第三滑动面57c更加紧密接触。
接下来,如图5所示,由于第三滑动面57c朝向斜上方,第二突起部55e受到箭头F3所示的斜上方的反作用力作用。此外,第三滑动面57c位于支撑轴53的右侧。因此,旋转部52受到以支撑轴53为中心进行逆时针方向的力矩作用,旋转部52向逆时针方向偏置,文档送纸部20也向逆时针方向偏置。
此外,随着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向第三旋转角度α3靠近,底板55a向上移动后远离支撑轴53,螺旋弹簧56更大程度地被压缩,被压缩的螺旋弹簧56的作用力增大,底板55a的第二突起部55e与凸轮面57的第三滑动面57c更加紧密接触,作用于旋转部52的逆时针方向的力矩增大。
因此,在文档送纸部20处于即将完全打开状态之前,随着文档送纸部20的打开,文档送纸部20受到该文档送纸部20的关闭方向(逆时针方向)更大的力矩作用,通过上述方式,限制文档送纸部20在打开方向的旋转移动,降低文档送纸部20打开时的冲击。
如上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在文档送纸部20处于关闭状态以及该文档送纸部20处于略微打开状态,滑动构件55的底板55a的第一突起部55d与凸轮面57的第一滑动面57a相接触,由于旋转部52向逆时针方向偏置,在文档送纸部20快速关闭的同时,维持关闭状态的稳定性。此外,在文档送纸部20处于半打开状态时,滑动构件55的第一突起部55d与凸轮面57的第二滑动面57b相接触,由于旋转部52向顺时针方向偏置,可抵抗由于文档送纸部20的自身重力所产生的所述文档送纸部20向闭合方向(逆时针方向)的力矩,文档送纸部20的旋转角度被一直保持,保持了文档送纸部20的半打开状态。接下来,当文档送纸部20处于即将完全打开的打开状态之前,旋转部52的滑动构件55的第二突起部55e与凸轮面57的第三滑动面57c相接触,由于旋转部52向逆时针方向偏置,限制文档送纸部20在打开方向的旋转移动,降低文档送纸部20打开时的冲击。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开闭装置应用于图像读取装置中的文档送纸部使其自由开闭,但是也不限于适用于其他种类的开闭体的自由开闭。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彩色数码多功能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这仅是一个举例,也可用于单色多功能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
另外,采用图1至图8说明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处理方法,仅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结构和处理方法。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的各种修改和变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

Claims (2)

1.一种开闭装置,包括,基部,所述基部设置于装置本体侧,
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上的可自由转动的开闭体上,
支撑轴,用于支撑所述旋转部相对于所述基部自由旋转,构成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开闭支点,
其中,所述基部上设置有围绕所述支撑轴形成的凸轮面,
所述旋转部,包括用于在接近或远离所述支撑轴方向上可自由移动的滑动构件和偏置所述滑动构件使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凸轮面相接的偏置构件,
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开闭体一同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与凸轮面进行滑动连接,
所述凸轮面,包括从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装置本体闭合的关闭位置,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在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装置本体的朝向打开位置的方向旋转的第一旋转角度的范围内与所述滑动构件相接的第一滑动面;在所述开闭体从所述第一旋转角度位置再向朝向所述打开位置的方向旋转的第二旋转角度的范围内与所述滑动构件相接的第二滑动面;以及在所述开闭体从所述第二旋转角度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旋转的第三旋转角度的范围内与所述滑动构件相接的第三滑动面,
所述第一滑动面将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开闭体的关闭方向推回,所述第二滑动面将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开闭体的打开方向推回,所述第三滑动面将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开闭体的关闭方向推回;
所述第二滑动面将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开闭体的打开方向推回,将所述开闭体向闭合方向力矩的相反方向反弹,维持所述开闭体的旋转角度;所述闭合方向力矩是由于所述开闭体的自身重力作用而导致;
在与所述凸轮面相对的所述滑动构件的端面上,形成与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滑动连接的第一突起部和与所述第三滑动面滑动连接的第二突起部;
从所述支撑轴延长线方向的侧面看,在所述旋转部的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与所述第三滑动面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轴的两侧;所述凸轮面还包括,
在所述旋转部的旋转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面和所述第三滑动面之间,从所述侧面看,且具有与所述第二滑动面和所述第三滑动面连接的倾斜的第四滑动面,
在与所述凸轮面相对的所述滑动构件的端面上,从所述侧面看,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突起部,
当所述旋转部旋转至所述第二旋转角度的位置时,同时地,通过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突起部与所述第三滑动面相接触,所述第三突起部与所述第四滑动面滑动连接,将所述的旋转部支撑在所述的凸轮面上。
2.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读取文档的读取部,
用于按压置於所述读取部上的所述文档的文档进纸部,
其中,所述的读取部是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的装置本体,
所述文档进纸部是所述开闭装置中的开闭体。
CN201610848628.6A 2015-09-25 2016-09-23 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35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8806 2015-09-25
JP2015188806A JP6350471B2 (ja) 2015-09-25 2015-09-25 開閉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5760A CN107035760A (zh) 2017-08-11
CN107035760B true CN107035760B (zh) 2019-08-23

Family

ID=58409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862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35760B (zh) 2015-09-25 2016-09-23 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2945B2 (zh)
JP (1) JP6350471B2 (zh)
CN (1) CN1070357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041943U (zh) * 2019-07-10 2020-02-07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事务机器及枢纽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8945U (zh) * 1989-02-17 1990-08-30
JPH08314031A (ja) * 1995-05-23 1996-11-29 Nippon Avionics Co Ltd 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US6327457B1 (en) * 1999-04-14 2001-12-04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Opening-closing device with limited lifting range
CN101021697A (zh) * 2006-02-13 2007-08-22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原稿压接板的开闭装置
JP2008240927A (ja) * 2007-03-28 2008-10-09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開閉装置
CN10145847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原稿压紧板的开闭装置
JP2013186277A (ja) * 2012-03-07 2013-09-19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ダンパ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5720B2 (ja) * 2001-08-27 2010-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
JP4056235B2 (ja) 2001-09-10 2008-03-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TW200712746A (en) * 2005-09-16 2007-04-01 Asia Optical Co Inc Articulated arm
KR200459745Y1 (ko) * 2010-05-12 2012-04-13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힌지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8945U (zh) * 1989-02-17 1990-08-30
JPH08314031A (ja) * 1995-05-23 1996-11-29 Nippon Avionics Co Ltd 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US6327457B1 (en) * 1999-04-14 2001-12-04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Opening-closing device with limited lifting range
CN101021697A (zh) * 2006-02-13 2007-08-22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原稿压接板的开闭装置
JP2008240927A (ja) * 2007-03-28 2008-10-09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開閉装置
CN101458470A (zh) * 2007-12-13 2009-06-17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原稿压紧板的开闭装置
JP2013186277A (ja) * 2012-03-07 2013-09-19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ダンパ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5760A (zh) 2017-08-11
JP6350471B2 (ja) 2018-07-04
JP2017062434A (ja) 2017-03-30
US10012945B2 (en) 2018-07-03
US20170090401A1 (en) 2017-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403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549094B2 (en)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JP51758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735291B (zh) 传送文件的扫描装置和成像装置
KR20130083999A (ko) 화상형성장치
CN110324506A (zh) 图像读取设备和成像设备
CN107035760B (zh) 开闭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04418119A (zh) 打印介质供应装置和具有其的成像装置
JP6771912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977375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63380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19274A (ja) 原稿送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282377B (zh) 扫描装置以及包括该扫描装置的成像装置
JP51939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623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28599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911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84779A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84398B2 (ja) 加圧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96288B2 (en) Paper feed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21853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57704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315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49584B2 (ja) 筐体開閉機構
JP63194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