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1191B - 罐体的制造方法、印刷装置以及饮料用罐 - Google Patents

罐体的制造方法、印刷装置以及饮料用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1191B
CN105531191B CN201480050100.3A CN201480050100A CN105531191B CN 105531191 B CN105531191 B CN 105531191B CN 201480050100 A CN201480050100 A CN 201480050100A CN 105531191 B CN105531191 B CN 105531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etallic substrates
ink
tank body
cov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01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1191A (zh
Inventor
小岛真一
诹访明日美
池田和纪
柏崎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emi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299263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5531191(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filed Critical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31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1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3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not being in sheet or web form, e.g. spherical or cubic objects
    • B41J3/40733Printing on cylindrical or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objects, e. g. on 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3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not being in sheet or web form, e.g. spherical or cubic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82Digital 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 B41M5/0088Digital 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by ink-j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12Cans, casks, barrels, or drums
    • B65D1/14Cans, casks, barrels, or drum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65D1/16Cans, casks, barrels, or drum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f curved cross-section, e.g. cylindrical
    • B65D1/165Cylindrical c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34Coverings or external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08Sequential or multiple printing, e.g. on previously printed background; Mirror printing; Recto-verso printing; using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rinting techniques; Printing of patterns visible in reflection and by transparency; by superposing printed artif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81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r waves, e.g. ultraviolet radiation, electron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在印刷装置中,首先如(A)所示,由第1白色用喷墨头在罐体10的表面形成白色层90。接下来如(B)所示,由第1照射灯261进行紫外线的照射,使白色层90硬化。接下来,罐体10向第2白色用喷墨头移动,如(C)所示,在由第1白色用喷墨头形成的白色层90的一部分之上进一步载置白色的墨。由此,白色层90的一部分其厚度增加。接下来,罐体10依次经过所设置的多个彩色用喷墨头的下方。由此,如(D)所示,在罐体10的表面以及白色层90之上形成彩色墨层91。

Description

罐体的制造方法、印刷装置以及饮料用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罐体的制造方法、印刷装置以及饮料用罐。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紫外线硬化型尺寸涂布用墨,其特征在于:含有30~95质量%的树脂成分以及5~50质量%的紫外线硬化型反应性稀释剂,着色颜料成分含有量为10质量%以下,常温下的粘性值(tuck value)为5~4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29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用于饮料罐的罐体多由金属形成,若对这样用金属形成的罐体进行印刷,则受到金属基底的影响,所印刷的图像的发色性下降。在这里,为了防止发色性的下降,有的在罐体的外周面形成衬底层,但若仅形成衬底层,则这回金属基底又被掩盖,不能对罐体付与使金属基底生动的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增加对形成有覆盖金属基底的层的罐体实施的设计变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应用了本发明的罐体的制造方法,是用于饮料罐的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由金属材料形成且形成为筒状且在外周面显现金属基底的所述罐体的该外周面,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在形成了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后,对所述罐体的所述外周面形成图像;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形成,由具有多个喷墨口并能够按每个该喷墨口进行是否喷墨的控制的喷墨头进行。
在这里,其特征可以设为: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形成于所述罐体的所述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使得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与没有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在所述罐体的周向上互相相邻。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具有光泽的图像与光泽度比该图像低的图像在罐体的周向上相邻,能够增加罐体设计的变化。
另外,其特征可以设为: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形成于所述罐体的所述外周面的一部分;对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以及没有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这两者进行所述图像的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对一个罐体形成具有光泽的图像与光泽度比该图像低的图像,能够增加罐体设计的变化。
另外,其特征可以设为:在形成了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后,在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之上进一步附着与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同色的墨;所述墨的所述附着,在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至少表面硬化后进行。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覆盖金属基底的层的大小比本来想要的大小大。
另外,在将本发明作为印刷装置来理解的情况下,应用了本发明的印刷装置是对由金属材料形成且形成为筒状并用于饮料罐的罐体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其中,具备:层形成单元,其用具有多个喷墨口并能够按每个该喷墨口进行是否喷墨的控制的喷墨头,对所述罐体的外周面形成覆盖在该外周面显现的金属基底的层;和图像形成单元,其在由所述层形成单元形成层后,对所述罐体的外周面形成图像。
在这里,其特征可以设为:所述层形成单元用紫外线硬化型的墨形成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在该情况下,不进行墨的加热亦可,能够降低能量的消耗量。
另外,其特征可以设为:形成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所述喷墨头设置有多个。在该情况下,与使用单一喷墨头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喷墨头中不易发生墨的堵塞。
另外,在将本发明作为饮料用罐来理解的情况下,应用了本发明的饮料用罐,其特征在于,具有:由金属材料形成且形成为筒状的罐主体部;形成于所述罐主体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并覆盖在该罐主体部的外周面显现的金属基底的层;和形成于所述罐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图像层;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使得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与没有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在所述罐主体部的周向上互相相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增加对形成有覆盖金属基底的层的罐体实施的设计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情况下的图。
图2是表示在图像形成系统中实施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形成的白色层的图。
图4是表示由以往的印刷装置形成的白色层的图。
图5是表示接触角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6是表示接触角的测定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情况下的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系统100基于数字的图像信息对用于饮料罐的罐体(饮料用罐)10形成图像。
在图像形成系统100中,设置有利用喷墨方式进行针对罐体10的印刷的印刷装置200。另外,设置有涂料涂布装置300,其在由印刷装置200对罐体10进行了印刷后,对罐体10的表面涂布涂料而形成重叠涂层。
另外,在涂料涂布装置300中,使进行旋转的涂布辊310的外周面与同样进行旋转的罐体10的外周面接触而进行对罐体10的涂料涂布。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对罐体10的涂料涂布,防止由紫外线硬化型的墨形成的图像(后述)直接接触饮料饮用者的口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涂料的涂布,保护在罐体10的表面形成的图像,使得不易产生图像从罐体10的剥离等。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涂料涂布装置300的下游侧,设置有进行罐体10的加热并对涂布于罐体10的涂料进行烧结的加热装置400。
另外,在图1中,对于印刷装置200示出从上方俯视的情况下的状态。另外,对于涂料涂布装置300以及加热装置400,示出从侧方观察的情况下的状态。
印刷装置200在预先确定的接受部位(图中用附图标记1C表示的部位,以下有时称为“罐体接受部位1C”),接受从上游侧输送来的罐体10。另外,印刷装置200在预先确定的排出部位(图中用附图标记1D表示的部位,以下有时称为“罐体排出部位1D”),排出形成有图像的罐体10。然后,在罐体排出部位1D排出的罐体10被向涂料涂布装置300输送。
另外,在印刷装置200中设置有旋转部件210,该旋转部件210形成为圆柱状、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并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
另外,在印刷装置200中设置有多个保持机构230,该多个保持机构230被设置成从旋转部件210的外周面突出并且以在旋转部件210的旋转方向上互相错开的状态配置,并在罐体接受部位1C接受罐体10而且保持该罐体10。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印刷装置200中设置有多个保持机构230,该多个保持机构230以旋转部件210为中心放射状配置,保持从上游侧输送来的罐体10。
另外,在印刷装置200中设置有作为层形成单元发挥作用的第1白色用喷墨头251(以下,称为“第1白色用头251”),该第1白色用头251对由保持机构230保持的罐体10的外周面喷出紫外线硬化型且白色的墨,在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白色的层。
进一步,在旋转部件210的旋转方向上,在第1白色用头251的下游侧设置有第1照射灯261,该第1照射灯261对由保持机构230保持的罐体10的外周面照射紫外线,使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的层硬化。另外,该第1照射灯261由多个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构成。
进一步,在第1照射灯261的下游侧设置有第2白色用喷墨头252(以下,称为“第2白色用头252”)。该第2白色用头252使紫外线硬化型且白色的墨进一步附着到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的层之上,使白色的层的厚度增加。
另外,在第2白色用头252的下游侧设置有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的调色剂像的4个彩色用喷墨头(以下,称为“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在这里,作为图像形成单元发挥作用的该4个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用紫外线硬化型的墨进行向罐体10的图像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的顺序设置喷墨头,但该顺序为一例,也可以其他顺序并列喷墨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00中,在4个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的下游侧设置有第2照射灯262。该第2照射灯262对罐体10的外周面照射紫外线,使从第2白色用头252供给到罐体10的白色的墨以及由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形成于罐体10上的图像(墨)硬化。另外,第2照射灯262与第1照射灯261同样,由多个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使用第2照射灯262进行从第2白色用头252供给到罐体10的白色的墨以及由4个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形成的图像的硬化。但是,该方式为一例,也可以将照射灯设置得比第2白色用头252靠下游侧且比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靠上游侧。在该情况下,在由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进行图像形成前,进行由第2白色用头252供给的白色的墨的硬化。
另外,例如,也可以在构成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的各彩色用头之间设置照射灯,在每次由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分别对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时,照射紫外线。
在这里,在第1白色用头251、第2白色用头252、以及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中可以采用属于被称为按需型(On-Demand)分类的头。具体地说,可以采用通过使压电元件(piezoelectric element)变形所产生的压力使墨从微小的孔喷出的压电方式和/或、通过蒸气压力使墨从微小的孔喷出的热方式。此外,也可以采用属于被称为连续型(continuous)分类的通过库仑力等喷墨的方式。
接下来,若对保持机构230进行说明,则在保持机构230分别设置有从旋转部件210的外周面突出且配置成大致水平并被固定于旋转部件210的固定部件231。进一步,设置有形成为圆筒状且插入于罐体10并支撑罐体10的支撑筒(芯轴)232。另外,在支撑筒232上形成有沿着支撑筒232的轴向的贯通孔232A,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该贯通孔232A内设为负压或者进行加压,进行罐体10针对支撑筒232的装拆。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件231的内部设置有具有电动机等并使支撑筒232沿周向旋转的旋转机构(未图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掌握支撑筒232的状态(相位、从基准位置旋转的旋转角度)的掌握机构(未图示)。该掌握机构例如由旋转编码器构成。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来自掌握机构的掌握结果,来控制第2白色用头252、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的墨的喷出开始定时。由此,使在形成于罐体10的图像上产生错位的情况得到抑制。
对印刷装置200的工作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200,首先在罐体接受部位1C,接受从上游侧输送来的罐体10。具体地说,由未图示的罐体输送机构将罐体10输送到罐体接受部位1C,并且支撑筒232在罐体接受部位1C待机。然后,由支撑筒232进行对罐体10的吸引。具体地说,形成于支撑筒232的贯通孔232A内设为负压,进行对罐体10的吸引。由此,支撑筒232进入到罐体10内,开始由支撑筒232保持罐体10。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罐体10形成为圆筒状。另外,罐体10由金属材料形成。具体地说,由铝和/或铝合金形成。另外,罐体10通过深冲与变薄拉伸(draw and ironing,DI)成形而形成,罐身部与底部形成为一体。另外,罐体10在长边方向(轴向)上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底部,该一方的端部成为堵塞的状态。另一方面,另一方的端部未被堵塞而成为开放的状态。由支撑筒232对罐体10的支撑,通过将支撑筒232从该开放侧进入到罐体10的内部而进行。
在由支撑筒232对罐体10进行了支撑后,进行旋转部件210的旋转。由此,罐体10在图1中向逆时针方向移动。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通过进行旋转部件210的旋转而进行支撑筒232的移动,伴随着该支撑筒232的移动,罐体10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若由支撑筒232对罐体10进行支撑,则支撑筒232开始向周向的旋转,罐体10开始向周向的旋转(罐体10的自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罐体接受部位1C与第1白色用头251之间的区域,进行支撑筒232的加速(转速的上升),支撑筒232的转速为预先确定的转速直到到达第1白色用头251为止。
若罐体10到达第1白色用头251,则将旋转部件210的旋转暂时停止。接下来,从第1白色用头251向位于下方且以预先确定的速度旋转(自转)的罐体10喷出白色的墨,在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白色的层。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部件210的旋转再次开始,罐体10到达第1照射灯261的下方。由此,对罐体10的外周面照射紫外线,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的层硬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每当罐体10到达各喷墨头以及各照射灯时,都将旋转部件210的旋转暂时停止,然后,若针对罐体10的墨的喷出和/或紫外线的照射结束,则旋转部件210的旋转再次开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罐体10的上方向罐体10喷墨。在该情况下,使得重力的作用方向与墨的喷出方向一致,喷出的墨的运动稳定,能够更高精度地控制墨的到达位置。
另外,在使罐体10向位于下游侧的喷墨头依次移动时,既可以使支撑筒232的旋转暂时停止,也可以使支撑筒232的转速下降。另外,也可以使支撑筒232原样旋转(维持支撑筒232的转速)并使罐体10移动。
在由第1照射灯261进行的紫外线的照射结束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白色用头252的下方,使罐体10暂时停止,从第2白色用头252向罐体10的外周面喷出白色的墨。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于罐体10的外周面上的白色的层,再次供给白色的墨。由此,与仅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白色的层的情况相比,白色的层的厚度增加。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4个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的各彩色用头的下方,使罐体10暂时停止,进行对罐体10的图像形成。由此,在罐体10上形成有用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墨的图像。然后,罐体10向第2照射灯262的下方移动,罐体10的外周面被照射紫外线。由此,从第2白色用头252供给的白色的墨以及从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供给的彩色的墨硬化。
然后,进一步旋转部件210进行旋转,罐体10到达罐体排出部位1D。然后,在该罐体排出部位1D,进行针对形成于支撑筒232的贯通孔232A的空气的送入。由此,贯通孔232A内的压力升高,罐体10向从支撑筒232离开的方向移动。然后,通过罐体10的该移动,罐体10从支撑筒232脱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设置于印刷装置200的第1白色用头251、第2白色用头252以及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的各个头喷出单色的墨。因此,针对罐体10的图像形成成为用了多个喷墨头的套色。在该情况下,需要针对墨的喷出位置的对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下面的处理来进行该对位。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始由第1白色用头251进行墨的喷出时,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来掌握来自旋转编码器的输出,掌握开始由第1白色用头251进行墨的喷出时的罐体10的旋转角度。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以下,将所掌握的该旋转角度称为“基准角度”。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罐体10到达第2白色用头252,开始由第2白色用头252进行墨的喷出,此时也掌握来自旋转编码器的输出,并掌握罐体10的旋转角度。接下来,控制部从掌握的该旋转角度(以下,称为“掌握角度”)中减去上述基准角度而获取角度差。
然后,控制部,从储存于未图示的页面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中的与角度差相应的图像数据开始进行读取,将读取的图像数据依次向第2白色用头252供给。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在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的层与由第2白色用头252形成的白色的层之间产生错位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外,在用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地,每当罐体10到达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的各个时,都从掌握角度中减去基准角度而获取角度差。然后,从与该角度差相应的图像数据中依次向各彩色用头供给图像数据。
另外,图像的对位例如也能够通过下述方式来进行:每当到达各喷墨头时,暂时配置罐体10使得变为上述基准角度,进一步,从图像数据中与基准角度相对应的图像数据中依次向喷墨头供给图像数据。
图2是表示在图像形成系统100中实施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另外,如图2(A)所示,首先,由第1白色用头251在罐体10(罐主体部)的表面上形成白色层90。接下来,如图2(B)所示,由第1照射灯261进行紫外线的照射,使白色层90硬化。接下来,如图2(C)所示,罐体10到达第2白色用头252,在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层90的一部分之上,进一步载置白色的墨。由此,白色层90的一部分的厚度增加。
接下来,罐体10依次通过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的下方。由此,如图2(D)所示,在罐体10的表面(金属基底之上)以及白色层90之上,载置彩色的墨,形成作为图像层的一例的彩色墨层91。然后,如图2(E)所示,由涂料涂布装置300(参照图1)进行涂料的涂布,在罐体10的最表面涂布透明的涂料。然后,由加热装置400(参照图1)进行加热,使涂料硬化。
在这里,参照图2(E),详细地对罐体10的表面的状态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00中,能够得到6种层构成(浓淡度)。具体地说,能够得到下面(1)~(6)的层构成。
层构成(1):仅铝基底(仅金属基底)
层构成(2):铝基底+彩色墨层91
层构成(3):铝基底+一层白色层90
层构成(4):铝基底+二层白色层90
层构成(5):铝基底+一层白色层90+彩色墨层91
层构成(6):铝基底+二层白色层90+彩色墨层91
在这里,在图2(E)中,上述层构成(1)形成于用附图标记2A表示的部分。另外,层构成(2)形成于用附图标记2B表示的部分。进一步,层构成(3)形成于用附图标记2C表示的部分。另外,层构成(4)形成于用附图标记2D表示的部分。另外,层构成(5)形成于用附图标记2E表示的部分。进一步,层构成(6)形成于用附图标记2F表示的部分。
在层构成(1)(用附图标记2A表示的部分),罐体10的基体金属为可见的状态,在层构成(1)的部分,其外观为具有金属光泽的状态(金属风格)。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变为银色且具有光泽的状态。另外,在层构成(2)(用附图标记2B表示的部分),罐体10的基体金属为被着色了的状态,层构成(2)的部分变为有色且进一步具有金属光泽的状态(有色金属风格)。
另外,在层构成(3)(用附图标记2C表示的部分),罐体10的基体金属变为由白色的层所覆盖的状态,由该白色的层使由罐体10的基体金属引起的光泽感减弱。另外,在层构成(4)(用附图标记2D表示的部分),白色层90的厚度比层构成(3)大,与层构成(3)的部分相比光泽感进一步减弱。在这里,在这样设置白色层90的厚度不同的二个层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形成同为白色但浓淡互相不同的二个区域。
另外,在层构成(5)(用附图标记2E表示的部分),形成有彩色墨层91,所以以有色的状态形成。另外,在层构成(5),在彩色墨层91之下形成有覆盖罐体10的基体金属的白色层90,所以可进行鲜艳的发色。另外,在层构成(6)(用附图标记2F表示的部分)也形成有彩色墨层91,所以以有色的状态形成。另外,在该层构成(6),白色层90变为二层,可进行比层构成(5)更鲜艳的发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白色的墨覆盖了罐体10的基体金属,但覆盖罐体10的基体金属的墨色并不限定于白色,也可以用其他颜色的墨。
另外,也不需要使每单位时间从第1白色用头251喷出的墨的量与每单位时间从第2白色用头252喷出的墨的量相同,也可以使每单位时间从第1白色用头251喷出的墨的量与每单位时间从第2白色用头252喷出的墨的量不同。例如,在辅助性地设置第2白色用头252的情况下,可以使从第2白色用头252喷出的墨的量比从第1白色用头251喷出的墨的量减少。
图3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00形成的白色层90的图。图4是表示由以往的印刷装置形成的白色层90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1白色用头251以及第2白色用头252由喷墨头构成。在这里,以第1白色用头251为一例,详细地对第1白色用头251以及第2白色用头252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1白色用头251沿着筒状的罐体10的轴向配置。进一步,在第1白色用头251设置有在罐体10的轴向上并列的多个喷墨口251A。进一步,在第1白色用头251,能够按每个喷墨口251A进行是否进行墨的喷出的控制。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罐体10的任意部分形成白色层90。如图3(A)所示,能够形成多个岛状的白色层90。另外,如图3(B)所示,能够在罐体10的外周面中的除了特定区域外的所有部分形成白色层90。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处理中,一般而言,使墨附着于滚筒状部件的外周面,然后,使该外周面与罐体10的外周面接触。但是,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会遍及罐体10的全周形成白色层90。
进一步,如果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的处理中,在罐体10的周向以及轴向上,在任意位置都能够形成白色层90。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使白色层90与没有形成白色层90而使罐体10的金属基底显现的部分在罐体10的周向上相邻。如果参照图3(A)具体地说明,则例如能够使用附图标记3A表示的白色层90与用附图标记3B表示的金属基底显现的部分在罐体10的周向上相邻。
另外,同样,能够使白色层90与没有形成白色层90而使罐体10的金属基底显现的部分在罐体10的轴向上相邻。如果参照图3(A)具体地说明,则能够使用附图标记3A表示的白色层90与用附图标记3C表示的金属基底显现的部分在罐体10的轴向上相邻。
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进行以往的处理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遍及罐体10的全周形成有白色层90,所以难以使在金属基底上直接载置有彩色的墨的层构成与夹着白色的层而载置有彩色墨的层构成并存。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罐体1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白色层90,由此,能够使在金属基底上直接载置有彩色的墨的层构成与夹着白色的层而载置有彩色墨的层构成并存。在该情况下,与进行上述以往的处理的情况相比,使罐体10的设计的变化增加。
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的处理中,例如即使在形成同色的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针对一个罐体10形成具有光泽的图像(金属风格的图像)与不具有光泽的图像(发色性高的图像)这二种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处理中,与上述以往的处理相比,能够降低能量的消耗量。在以往的处理中,多用热硬化型的墨形成白色层90,在该情况下,需要加热罐体10的工序。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处理中,照射紫外线而使白色层90硬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加热处理,使消耗能量降低。另外,在以往的处理中,为了加热罐体10而需要加热装置,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该加热装置省略。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以往的处理相比,装置的占有面积降低。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处理中,能够提高白色层90与彩色墨层91的对位的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装置内(一个印刷装置200内)输送罐体10时,形成白色层90以及彩色墨层91。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1个连续的工序内形成白色层90以及彩色墨层91。在该情况下,得罐体10的变位等得到抑制,能够提高白色层90与彩色墨层91的对位的精度。
进一步,如果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白色层90时保持罐体10的支撑筒232(参照图1)与在形成彩色墨层91时保持罐体10的支撑筒232相同。在该情况下,使罐体10的变位得到抑制,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白色层90与彩色墨层91的对位。在这里,在形成白色层90时保持罐体10的支撑筒232与在形成彩色墨层91时保持罐体10的支撑筒232不同的情况下,白色层90与彩色墨层91的对位的精度容易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的墨层由第1照射灯261硬化后,由第2白色用头252进行白墨的供给。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的墨层由第1照射灯261硬化后,在该白色的墨层之上进一步附着作为同色的白色的墨。由此,抑制在所形成的白色层90上产生洇渗。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抑制白墨比本来想要的轮廓向外侧渗出。
在这里,若在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的墨层硬化前从第2白色用头252供给白墨,则墨容易向外侧方向流出。在该情况下,以比本来的尺寸大的尺寸形成有白色层90。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由第2白色用头252进行白色的墨的供给前就使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的墨层硬化的情况下,不易产生墨向外侧流动的情况,使白色层90的尺寸变得比本来想要的尺寸大的情况得到抑制。另外,在白色的墨层的硬化时,只要墨层的表面硬化即可,不需要使其全部硬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第1白色用头251以及第2白色用头252二个喷墨头,白色层90的厚度增大。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第1白色用头251以及第2白色用头252二个喷墨头,在喷墨头中不易发生堵塞。在这里,例如,即使在仅设置一个白色用头的情况下,只要增加墨所含的颜料的浓度等,就能够得到与增加白色层90的厚度的情况相同的遮蔽性能。
但是,若这样提高颜料的浓度,则喷墨头容易发生堵塞。另一方面,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二个喷墨头的情况下,与仅设置一个喷墨头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颜料的浓度,喷墨头不易发生堵塞。另外,即使在仅使用一个喷墨头的情况下,只要使罐体10旋转2圈就能够抑制喷头的堵塞同时增加白色层90的厚度,但在该情况下,容易产生在上面说明了的洇渗(墨向外侧方向的移动)。
另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白色用头251的下游侧设置有第1照射灯261,在由第1照射灯261进行紫外线的照射时,使罐体10从第1白色用头251向第1照射灯261移动。但是,第1照射灯261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在第1白色用头251的侧向且在支撑筒232的旋转方向上的第1白色用头251的下游侧设置第1照射灯261。在该情况下,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白色层90并立即对白色层90照射紫外线,白色层90硬化。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该情况下,不进行罐体10的向下游侧的移动地进行向罐体10的紫外线照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图1所示以旋转部件210为中心并将第1白色用头251、第1照射灯261、第2白色用头252、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第2照射灯262配置为放射状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喷头的配置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配置各喷头使得各喷头互相平行且各喷头沿着一个方向并列。在该情况下,在罐体10直线状移动的过程中,进行针对罐体10的图像形成等。
另外,上面对分别设置一个彩色用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的调色剂像的彩色用头242Y、242M、242C、242K,但该彩色用头每1种颜色设置一个。但是,该方式为一例,彩色用头也可以每1种颜色设置二个以上。另外,也可以对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分别设置二个以上彩色用头,也可以仅对某一特定的色设置二个以上。这样,在设置二个以上的情况下,例如,能够重复涂布同色的墨,能够使重复涂布的部分的色变浓(能够进一步提高发色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上述说明的那样,在由第1白色用头251形成的白色的墨层由第1照射灯261硬化后,从第2白色用头252对该层(以下,称为“白色硬化层”)之上供给白墨。在进行这样的处理的情况下,优选,预先使从该第2白色用头252供给的白墨的表面张力比白色硬化层的表面张力下降。
在向白色硬化层之上进一步供给白墨的情况下,所供给的该白墨反弹,白墨恐会难以载置于白色硬化层之上。如上所述,若使表面张力下降,则从第2白色用头252供给的白墨容易载置于白色硬化层之上。
另外,优选,设定白墨的表面张力,使得白墨从第2白色用头252载置于上述白色硬化层之上时的该白墨的接触角变为一定的值以下。在这里,若接触角变大,则从第2白色用头252供给的白墨容易反弹。
在这里,发明者对于向上述白色硬化层之上供给的白墨的接触角与反弹的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实验1),发现在接触角为一定的值以下的情况下可抑制墨的反弹。另外,为了保险,对向下述清洗完的罐之上供给的黑墨的接触角与反弹的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实验2)。
以下,对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实验条件1>
(A)在向白色硬化层之上供给白墨后,对该白墨照射紫外线而使该白墨硬化。然后,通过目视确认硬化后的白墨的状态,确认是否发生了反弹。
(B)另外,在通过紫外线进行上述硬化之前,测定了载置于白色硬化层之上的白墨的接触角。另外,接触角的测定器以及测定方法如下面那样。
·测定器…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CA-A型接触角计
·测定方法…在附属的液滴调整器(注射筒)的针的顶端作成直径约1.5mm的液滴。然后,使该液滴转移到试样表面(白色硬化层的表面),测定液滴的接触角。
(C)另外,准备5个条件的白墨(实施例1~3、比较例1~2),对该5个条件的白墨分别测定接触角进而确认反弹的程度。另外,对5个条件的白墨分别进行2次实验(N=2)。另外,液滴的接触角的测定在3处进行(使液滴附着于3处),将3个测定值的平均作为测定结果。即,对5个条件的白墨分别制作6个液滴,对该6个液滴分别测定接触角(测定合计30个液滴的接触角)。
<实验条件2>
(A)如以往那样将进行了DI成形的罐体的开放部的边缘切齐,通过以往的清洗处理(热水洗·脱脂处理·水洗·化成皮膜处理·水洗·纯水洗·干燥),作成了清洗完的罐。与实验条件1的(A)同样地,向上述清洗完的罐之上供给黑墨,然后对该黑墨照射紫外线而使该黑墨硬化。然后,通过目视确认硬化后的黑墨的状态,确认是否发生了反弹。如果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用了黑墨的该实验中,不向白色硬化层之上供给黑墨,而向罐体直接供给黑墨。然后,对该黑墨照射紫外线而使该黑墨硬化,通过目视确认硬化后的黑墨的状态,进而确认是否发生了反弹。
(B)另外,在通过紫外线进行上述硬化之前,测定了载置于清洗完的罐之上的黑墨的接触角。另外,接触角的测定器以及测定方法与实验条件1的(B)同样。
(C)另外,准备5个条件的清洗完的罐(实施例4~6、比较例3~4),对该5个条件的黑墨分别测定接触角,进而确认反弹的程度。测定次数与实验条件1的(C)同样。
<实验结果>
在图5中表示实验1的结果。另外,在图6中表示实验2的结果。
在这里,在图5的实施例1中,接触角的最大值为22.0°,在该情况下,不会产生白墨的反弹。另外,在实施例2中,接触角的最大值为25.0°,在该情况下,6个液滴中的一部分液滴未发生反弹,其他液滴发生了反弹。但是,该反弹不是在实用上会成为问题的反弹。进一步,在实施例3中,接触角的最大值为28.0°,在该情况下发生反弹,但该反弹不是在实用上会成为问题的反弹。
另一方面,如比较例1、比较例2那样,如果接触角超过28°则会发生反弹。
另外,在图6的实施例4中,接触角的最大值为12.5°,在该情况下,不会发生黑墨的反弹。另外,在实施例5中,接触角的最大值为15.0°,在该情况下,6个液滴中的一部分液滴未发生反弹,其他液滴发生了反弹。但是,该反弹不是在实用上会成为问题的反弹。进一步,在实施例6中,接触角的最大值为18.5°,在该情况下发生反弹,但该反弹不是在实用上会成为问题的反弹。
另一方面,如比较例3、比较例4那样,如果接触角超过19°则发生反弹。另外,该结果在其他的色的墨中也大致为相同值。
如果鉴于以上的结果,则在向白色硬化层之上供给了白墨的情况下,若接触角为28°以下则能够抑制反弹。另外,更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2°以下。另外,接触角优选接近0°,下限值为0°。另外,实际上是难以设为0°,如图5的实施例1所示,接触角的最小的值(接触角的下限值)例如为17°。
同样,在向清洗完的罐之上供给了黑墨的情况下,如果接触角为19°以下则能够抑制反弹。另外,更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以下。另外,接触角优选接近0°,下限值为0°。另外,在该情况下也难以设为0°,如图6的实施例4所示,接触角的最小的值(接触角的下限值)例如为9°。
附图标记说明
10…罐体,90…白色层,91…彩色墨层,200…印刷装置,
242Y、242M、242C、242K…彩色用头,251…第1白色用头,
251A…喷墨口,252…第2白色用头

Claims (7)

1.一种罐体的制造方法,是用于饮料罐的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由金属材料形成且形成为筒状且在外周面显现金属基底的所述罐体的该外周面,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然后进行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硬化,
在进行了硬化的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一部分之上附着与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同色的墨形成墨层,增加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该一部分的厚度,
在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中通过所述墨层增加了厚度的部分、以及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中没有进行由该墨层实现的厚度增加的部分的两者上形成图像,
形成所述墨层时,所述墨的所述附着,在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至少表面硬化后进行,并且
在一个位置形成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在与该一个位置不同的其他位置,进行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硬化,在与该其他位置不同的其他位置,在进行了硬化后的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一部分之上,附着与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同色的所述墨来形成所述墨层,在该金属基底上,形成具有厚度相互不同的部分的衬底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形成于所述罐体的所述外周面的一部分,
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使得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与没有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在所述罐体的周向上互相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形成于所述罐体的所述外周面的一部分,
对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以及没有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这两者进行所述图像的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显现金属基底的所述罐体的所述外周面形成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时,对该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
在所述图像的形成时,对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中通过所述墨层增加了厚度的所述部分、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中没有进行由该墨层实现的厚度增加的所述部分、以及显现所述金属基底的部分,形成图像。
5.一种印刷装置,是对由金属材料形成且形成为筒状并用于饮料罐的罐体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其中,具备:
层形成单元,其用具有多个喷墨口并能够按每个该喷墨口进行是否喷墨的控制的喷墨头,对所述罐体的外周面形成覆盖在该外周面显现的金属基底的层;和
图像形成单元,其在由所述层形成单元形成层后,对所述罐体的外周面形成图像,
所述层形成单元,在形成了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且至少其表面硬化后,在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一部分之上,附着与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同色的墨形成墨层,增加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该一部分的厚度,
所述层形成单元,在一个位置形成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在与该一个位置不同的其他位置,进行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硬化,在与该其他位置不同的其他位置,在进行了硬化后的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一部分之上,附着与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同色的所述墨来形成所述墨层,在该金属基底上,形成具有厚度相互不同的部分的衬底层,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中通过所述墨层增加了厚度的部分、以及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中没有进行由该墨层实现的厚度增加的部分的两者上形成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所述喷墨头设置有多个。
7.一种饮料用罐,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金属材料形成且形成为筒状的罐主体部;
形成于所述罐主体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并覆盖在该罐主体部的外周面显现的金属基底的层;和
形成于所述罐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图像层,
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使得形成有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与没有形成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部分在所述罐主体部的周向上互相相邻,并且,
在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一部分之上附着有由与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同色的墨形成的墨层,通过该墨层增加了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的该一部分的厚度,所述墨层是在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的至少表面硬化后附着的,
在覆盖所述金属基底的层中通过所述墨层增加了厚度的部分、以及覆盖该金属基底的层中没有进行由该墨层实现的厚度增加的部分的两者上形成有所述图像层。
CN201480050100.3A 2013-10-25 2014-09-08 罐体的制造方法、印刷装置以及饮料用罐 Active CN105531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2134 2013-10-25
JP2013222134A JP6255212B2 (ja) 2013-10-25 2013-10-25 缶体の製造方法、印刷装置、および、飲料用缶
PCT/JP2014/073678 WO2015060028A1 (ja) 2013-10-25 2014-09-08 缶体の製造方法、印刷装置、および、飲料用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1191A CN105531191A (zh) 2016-04-27
CN105531191B true CN105531191B (zh) 2019-06-28

Family

ID=5299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0100.3A Active CN105531191B (zh) 2013-10-25 2014-09-08 罐体的制造方法、印刷装置以及饮料用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2564B2 (zh)
EP (1) EP3061699A4 (zh)
JP (1) JP6255212B2 (zh)
CN (1) CN105531191B (zh)
WO (1) WO20150600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205243D0 (en) 2012-03-26 2012-05-09 Kraft Foods R & D Inc Packaging and method of opening
GB2511559B (en) 2013-03-07 2018-11-14 Mondelez Uk R&D Ltd Improved Packag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Packaging
GB2511560B (en) 2013-03-07 2018-11-14 Mondelez Uk R&D Ltd Improved Packag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Packaging
DE102015100334A1 (de) * 2015-01-12 2016-07-14 Khs Gmbh Erfassungseinheit sowi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druckung von Behältern
JP6637266B2 (ja) * 2015-08-05 2020-01-29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530273B2 (ja) * 2015-08-05 2019-06-12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647815B2 (ja) * 2015-08-05 2020-02-14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EP3753735B1 (en) * 2015-08-05 2022-09-28 ALTEMIRA Co., Ltd. Printing apparatus
JP6643852B2 (ja) * 2015-10-05 2020-02-12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581840B2 (ja) * 2015-08-11 2019-09-25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飲料用缶、飲料用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DE102016226166A1 (de) * 2016-12-23 2018-06-28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Direktdruckmaschine zur Bedruckung von Behältern aus unterschiedlichen Materialtypen im Direktdruck
WO2019021739A1 (ja) 2017-07-26 2019-01-31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缶体の印刷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13161B2 (ja) * 2017-07-31 2022-01-31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飲料用缶の製造方法
AU2018336728B2 (en) 2017-09-19 2021-08-12 Ball Corporation Container dec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20152086A (ja) * 2019-03-22 2020-09-24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US11312171B1 (en) 2021-07-12 2022-04-26 Richard Raymond Smith, Jr. Can graphics concealment through pigmented overvarnish
JP2023048459A (ja) 2021-09-28 2023-04-07 アルテミラ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4212346A1 (en) * 2022-01-14 2023-07-19 Canon Production Printing Holding B.V. Print metho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41A (zh) * 1989-10-26 1991-05-08 迪科雷斯许可有限公司 金属空心体表面处理设备
CN1503733A (zh) * 2001-04-20 2004-06-09 C-解法株式会社 饮料用罐的带图案拉环的端部的制造方法
CN100999152A (zh) * 2006-01-10 2007-07-18 Khs股份公司 用于印刷瓶或类似容器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770A (zh) * 1996-01-26 1999-03-03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用于包装材料上印刷图象的方法和仪器
JP4992168B2 (ja) 2001-06-29 2012-08-08 Dic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サイズコート用インキ、印刷金属材料および金属材料の印刷方法
JP2003019792A (ja) 2001-07-06 2003-01-21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WO2004009360A1 (en) 2002-07-22 2004-01-29 Sealed Air Limited Prin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JP4890748B2 (ja) 2004-07-23 2012-03-07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缶貼り付け用印刷フィルム
DE102006038247A1 (de) * 2006-08-16 2008-02-21 Khs Ag Verfahren zum umfangsseitigen Bedrucken von Behältern
DE102006038249A1 (de) * 2006-08-16 2008-02-21 Khs Ag Verfahren zum umfangsseitigen Etikettieren von Behältern
US8256854B2 (en) * 2006-08-16 2012-09-04 Khs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circumferential printing onto individual bottles in a run of bottles where the individual bottles in the run have at least one varying dimension due to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the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more consistent artwork on individual containers in the run of containers
JP5495090B2 (ja) 2008-08-25 2014-05-2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発泡インキ印刷模様を設けた金属缶体
JP5475598B2 (ja) * 2010-09-07 2014-04-16 株式会社東芝 基準電流発生回路
JP5585328B2 (ja) * 2010-09-10 2014-09-10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金属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24285B2 (ja) 2010-10-19 2015-05-27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印刷シームレス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703306B1 (en) * 2011-04-25 2019-06-19 Showa Aluminum Ca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n body on which image is formed
US9475276B2 (en) * 2011-04-27 2016-10-25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Can decorator machine, ink station assembly therefor, and can decorating method employing same
JP5891602B2 (ja) 2011-04-28 2016-03-23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ムレス缶の印刷方法
JP5887831B2 (ja) * 2011-10-25 2016-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N103946115B (zh) * 2011-12-27 2015-09-16 昭和铝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
JP5793071B2 (ja) * 2011-12-27 2015-10-14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が形成された缶体の製造方法
CN104093793B (zh) 2012-02-03 2016-06-15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用墨、打印的圆筒形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41A (zh) * 1989-10-26 1991-05-08 迪科雷斯许可有限公司 金属空心体表面处理设备
CN1503733A (zh) * 2001-04-20 2004-06-09 C-解法株式会社 饮料用罐的带图案拉环的端部的制造方法
CN100999152A (zh) * 2006-01-10 2007-07-18 Khs股份公司 用于印刷瓶或类似容器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83480A (ja) 2015-04-30
EP3061699A4 (en) 2017-08-09
US20160221708A1 (en) 2016-08-04
WO2015060028A1 (ja) 2015-04-30
CN105531191A (zh) 2016-04-27
EP3061699A1 (en) 2016-08-31
US10442564B2 (en) 2019-10-15
JP6255212B2 (ja) 2017-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1191B (zh) 罐体的制造方法、印刷装置以及饮料用罐
US10226929B2 (en) Head cleaner, maintenance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RU244269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екорирования неровной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предмета стабильной формы
CN107107627B (zh) 用于将物质沉积到制品上的设备和方法
US10052889B2 (en) Digital imaging process for flooring material
JP200821315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前記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製品を用いたサンドブラスト工芸品の製造方法
CN103328336A (zh) 印刷无缝罐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50558B (zh) 一种宽色域打印流程及方法
JP2008206415A (ja) 釣り具
CN103373101A (zh) 用于生产具有涂层的部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04123A (zh) 印刷装置、薄膜印刷体及薄膜印刷体的制造方法
JP2016147456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04034675A (ja) ガラス面に写真装飾をする方法
TWI526329B (zh) A tubular body having a decorative layer,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a decorative layer in a tubular body
KR20140049308A (ko) 직접 잉크분사 컬러강판의 제조방법
CN110494403A (zh) 具有喷墨印刷的图像的玻璃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1230488B1 (ko) 변온잉크와 자외선잉크를 이용한 판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861263B2 (ja) 転写方法
GB2373217A (e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having print heads which utilise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rint head technologies
CN105102235B (zh) 印刷用纸的制造装置、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JP7456961B2 (ja) 紫外線硬化型のメタリックイ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及び、そのような印刷方法による模様が形成されたスポーツ用品
JP2022181518A (ja) 液体吐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CN109552711A (zh) 一种利用液态金属进行产品包装的方法
JP2016147241A (ja)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H0710114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該方法を行うため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該方法により形成される記録物、アルミニウム陽極酸化被膜に対する記録に用いるインク並びに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Showa aluminum can Glob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8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Showa aluminum can Glob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ALTEMIR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