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0744B - 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0744B
CN105480744B CN201510631646.4A CN201510631646A CN105480744B CN 105480744 B CN105480744 B CN 105480744B CN 201510631646 A CN201510631646 A CN 201510631646A CN 105480744 B CN105480744 B CN 1054807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upport
driven
driven voller
bear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316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80744A (zh
Inventor
田代义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480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0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0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07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one or more rollers or balls and stationary pressing, supporting or gui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2Bearings, e.g. magnetic or hydrostatic b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3Roller pairs driving roller and idle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431Roller pairs driving roller and idler roller arrangement idler roller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5Roller pairs other
    • B65H2404/1451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2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7Details of b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50Diminishing, minimizing or reducing
    • B65H2601/52Diminishing, minimizing or reducing entities relating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521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片材传送装置具有驱动辊、从动辊、一对轴承部件。驱动辊被驱动转动。从动辊与驱动辊压力接触,且随驱动辊转动。一对轴承部件支承从动辊的转动支轴的两端,且支承从动辊,以使从动辊能够与驱动辊压力接触。一对轴承部件分别具有支承部和推压部。支承部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其具有从动辊的转动支轴能够插入的轴孔。推压部是通过将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且使其轴向与支轴垂直而形成的。推压部朝从动辊与驱动辊的外周面压力接触的方向推压支承部。

Description

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从动辊的轴承部件、沿传送路径传送片材的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供纸盒提供给传送路径的片材或者为了双面打印而被送至翻转路径的片材被片材传送装置传送至传送路径的下游一侧。像这样的片材传送装置一般具有被驱动转动的驱动辊和与驱动辊的外周面压力接触的从动辊,在该片材传送装置中,片材被夹持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传送。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片材传送装置中,从动辊被支承且以规定的压力与驱动辊接触。为了支承从动辊与驱动辊压力接触,有时利用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对从动辊的由金属制成的转轴向驱动辊一侧施力。另外,在低速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传送装置中,由树脂形成从动辊的转轴,有时利用钢丝弹簧等弹性部件对转轴向驱动辊一侧对该转轴施力。
另外,作为弹性部件,有时使用轴承,该轴承由螺旋扭转弹簧构成。通过将线材紧密地卷绕成螺旋状,形成线圈部,将该线圈部套在转轴上且支承该转轴而形成轴承,该轴承在螺旋扭转弹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使从动辊与驱动辊压力接触。
然而,在使用由金属制成的转轴时,容易产生异样的声音(异响)。针对该问题,有时在转轴的表面上涂抹润油脂,或者在转轴的表面上形成高滑动性涂层。或者,有时在转轴上形成平面部,使该平面部起到止转部的作用。虽然实施了各种对策,但是这些对策均会导致成本上升。
另外,在使用由树脂制成的转轴时,将该转轴用于低速图像形成装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将该转轴用于高速图像形成装置时,由于转轴因与推压部件接触而导致磨损剧烈,因而使该转轴的耐久性降低。
另外,在使用螺旋扭转弹簧的轴承的情况下,在支承该轴承时,需要对螺旋扭转弹簧的螺旋部和位于线圈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这两个部位进行定位,从而导致安装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从动辊与驱动辊压力接触但是不易产生异样的声音或者磨损、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轴承部件、具有该轴承部件的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具有驱动辊、从动辊、一对轴承部件。所述驱动辊被驱动转动。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压力接触,且随所述驱动辊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一对轴承部件支承所述从动辊的转动支轴的两端,从而支承所述从动辊,使所述从动辊能够与所述驱动辊压力接触。所述一对轴承部件分别具有支承部和推压部。所述支承部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其具有所述从动辊的转动支轴能够插入的轴孔。所述推压部是通过将所述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且使其轴向与所述支轴垂直而形成的。所述推压部向使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面压力接触的方向推压所述支承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所述片材传送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承部件支承与被驱动转动的驱动辊压力接触且随所述驱动辊转动的从动辊的转动支轴,从而支承所述从动辊,使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压力接触。所述轴承部件具有支承部和推压部。所述支承部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其具有所述从动辊的转动支轴能够插入的轴孔。所述推压部是通过将所述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且使其轴向与所述支轴垂直而形成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的轴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的轴承部件的自然姿势和压缩姿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图1的纸面近身侧作为打印机的正面侧(前侧),左右方向以从正面观察打印机时所看到的方向为准。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有装置主体2,在装置主体2的上端设置有图像读取部3。在装置主体2的下部设置有收装纸张(未图示)的供纸盒4,在装置主体2的前侧上部设置有出纸盘5。在出纸盘5的右侧,于装置主体2上设置有出纸口6。
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于出纸盘5的下方配置有由激光扫描单元(LSU)构成的曝光器8。另外,在曝光器8的右侧配置有调色剂盒9。在调色剂盒9的右侧设置有图像形成部10。在图像形成部10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11,在感光鼓11的周围,沿该感光鼓11的转动方向(参照图1中的箭头X)配置有充电装置12、显影装置13、转印辊14、清洁装置15。
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形成有由供纸盒4延伸到出纸口6的纸张的传送路径17。在传送路径17中,由上游一侧按顺序设置有供纸部18、由感光鼓11和转印辊14构成的转印部19、定影装置20以及出纸装置21。在传送路径17上设置有翻转路径22,该翻转路径22从定影装置20和出纸装置21之间分岔,到供纸部18和转印部19之间汇合。在传送路径17中,于供纸部18和转印部19之间设置有片材传送装置25,该片材传送装置25从供纸部18向转印部19传送片材。还有,在翻转路径22中隔开规定间隔设有多个片材传送装置25,以将片材从分岔部向汇合部传送。在翻转路径22中还设置有降低片材摩擦的导辊26。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机1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在由图像读取部3读取图像数据时,或者在由与打印机1连接的计算机等输入图像数据时,如下执行图像形成动作。
首先,在由充电装置12使感光鼓11的表面带电后,通过来自曝光器8的激光(参照图1中的双点划线P)对感光鼓11进行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曝光,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在显影装置13中通过由调色剂盒9提供的调色剂形成为调色剂图像。
另外,与上述图像形成动作同步,由供纸部18从供纸盒4中取出的纸张被片材传送装置25传送至转印部19,在该转印部19,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该纸张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经传送路径17被传送至下游一侧,进入定影装置20,在该定影装置20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纸张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由出纸装置21经出纸口6被排出到出纸盘5上。残留在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被清洁装置15回收。
在进行双面打印时,穿过定影装置20且一面被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被出纸装置21由出纸口6传送至出纸盘5上。接着,当纸张的位于传送方向上的后端到达规定位置时,由出纸装置21调转该纸张的传送方向,将纸张传送至翻转路径22。纸张经翻转路径22被片材传送装置25传送,在转印部19的上游一侧被传送至传送路径17。另外,在图像形成部10中,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形成与要形成于纸张的另一面上的图像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然后,在转印部19,形成于感光鼓1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的另一面上,之后,在定影装置20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纸张上。这样两面被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由出纸装置21经出纸口6被排出到出纸盘5上。
接下来,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25进行说明。图2为表示该片材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片材传送装置25具有驱动辊31、从动辊32以及一对轴承部件33,其中,驱动辊31被驱动转动;从动辊32与驱动辊31压力接触且随驱动辊31的转动;一对轴承部件33支承从动辊32,以使从动辊32能够与驱动辊31压力接触。
驱动辊31具有多个辊主体部31a和转轴31b。转轴31b支承在装置主体2的规定位置上且能够转动,该转轴31b与驱动源(未图示)相连接。当驱动源驱动转轴31b转动时,辊主体部31a与转轴31b一起沿片材传送方向转动。
从动辊32具有辊主体部32a和转动支轴32b,辊主体部32a和转动支轴32b由滑动性和耐磨损性良好的树脂材料(例如,POM(聚甲醛)树脂)形成。从动辊32通过一对轴承部件33支承在装置主体2上且与驱动辊31的各辊主体部31a对应配置。
一对轴承部件33分别由具有弹性的线材(例如,硬钢丝、钢琴线、不锈钢线)形成,具有支承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的一端的支承部34和推压支承部34的推压部35。
支承部34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紧密地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其具有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能够插入的轴孔34a。详细来说,在支承部34中,线材卷绕一圈而形成的线圈和与该线圈相邻的线圈在轴孔34a的轴向上相接触。支承部34具有与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
推压部35是通过将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具有间隔的螺旋状,从而形成为螺旋弹簧状。详细来说,线材卷绕一圈而成的线圈和与该线圈相邻的线圈间具有规定的间隔,以使推压部35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弹性。
推压部35以其长度方向,即推压方向与支承部34的轴孔34a的轴向垂直的方式被固定在支承部34上,推压部35的一端与支承部34的外表面的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接触。
支承转动支轴32a的一端的轴承部件33和支承转动支轴32a的另一端的轴承部件33通过连接部37连接在一起。连接部37也由线材形成。例如,一个轴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的线材端部和另一个轴承部件33的的支承部34的线材端部通过连接部37连接在一起。或者,也可以由一根线材形成2个轴承部件33和连接部37。此时,将一根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以形成推压部35,然后由推压部35起连续卷绕线材,以形成支承部34。另外,将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以形成推压部35,然后由推压部35起连续卷绕线材,以形成支承部34。然后,将线材的中央部弯曲成日文片假名コ形,从而使各轴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通过连接部37连接在一起。另外,连接部37也可以呈圆弧状。
为了使具有上述结构的一对轴承部件33支承从动辊32,首先,在一对轴承部件33的各支承部34的轴孔34a中分别插入从动辊32的各转动支轴32b。从而,轴承部件33的推压部35的推压方向与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的轴向垂直。然后,使从动辊32的辊主体部32a与驱动辊31的辊主体部31a相对应,对各轴承部件33进行固定,以使推压部35的推压方向与将从动辊32推向驱动辊31的方向一致,之后,将各轴承部件33安装在装置主体2上。此时,可以在装置主体2的规定位置上竖立设置凸起等,使轴承部件33的推压部35与该凸起相嵌合(嵌套)。从而,对推压部35进行推压,以使该推压部35具有所需的推压力,在该推压力的作用下,从动辊32与驱动辊31压力接触。另外,对该推压部35的线圈数和直径进行设定,使得,在轴承部件33的推压部35安装在装置主体2上的压缩姿势下,从动辊32的辊主体部32a在所需的压力下与驱动辊31的辊主体部31a压力接触。
被传送到传送路径17或者翻转路径22的片材在片材传送装置25中穿过驱动辊31和从动辊32之间,在驱动辊31的转动作用下,经传送路径17或者翻转路径22被传送至下游一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25中,可以使用树脂作为从动辊32的材料,使用一根由金属制成的线材作为一对轴承部件33的材料,因而能够得到成本低的简单结构。还有,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的外周面与轴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的被卷绕线材的外周面点接触,因而,能够减小转动支轴32b和支承部34的接触面积以及转动支轴32b转动时的滑动阻力。因此,能够防止异样的声音产生以及转动支轴32b的磨损,从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25也适用于高速的打印机1。
另外,由螺旋弹簧状的推压部35推压支承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的支承部34,因而,在将各轴承部件33支承在装置主体2上时,对各轴承部件33进行定位,以使推压部35的推压方向与从动辊32的压力接触方向一致即可。如果由螺旋扭转弹簧推压支承部34的话,需要相对于装置主体2对螺旋扭转弹簧的螺旋部和位于支承部34的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这两个部位定位,因而导致螺旋扭转弹簧安装于装置主体2上的安装操作变得复杂,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仅需在1个推压部35处进行固定即可,因而,能够利用简单的操作将轴承部件33安装在装置主体2上。
还有,由于支承从动辊32的各转动支轴32b的各轴承部件33通过连接部37连接在一起,因而容易进行操作以及组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辊32和轴承部件33之间,仅在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与轴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之间形成转动接触,因而,容易产生异样的声音的部位是有限的。因此,在产生异样的声音等时,容易采取如下对策:在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与轴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之间涂抹润滑脂,或者调整支承部的轴孔的直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由一根线材形成支承部34和推压部3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支承部34和推压部35也可以分别由线材加工而成,通过粘接等方式将推压部35固定在支承部34的侧表面上。
接着,参照图3~图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25进行说明。图3是该片材传送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轴承部件的压缩状态的主视图。另外,对于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部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3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25中,一对轴承部件33具有:支承部34,其支承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推压部35,其推压支承部34;连接部39,其连接支承部34和推压部35。
如图4所示,连接部39具有:第1臂部39a,其从支承部34的一端呈直线状延伸;第2臂部39b,其从推压部35的下端呈直线状延伸;四分之三圆弧状的关节部39c,其连接第1臂部39a和第2臂部39b。第1臂部39a和第2臂部39b被关节部39c连接在一起且能够独立转动(摆动),两者之间的角度大约为45°。
如上所述,对该推压部35的线圈数和直径进行设定,使得,在推压部35安装在装置主体2上的压缩姿势下,从动辊32的辊主体部32a在所需的压力下与驱动辊31的辊主体部31a压力接触。为了使从动辊32仅在推压部35的推压力作用下压力接触,需要防止伴随着推压部35的推压由连接部39对从动辊32施加弹簧负载(负荷)。对此,连接部39的关节部39c形成为,使第1臂部39a和第2臂部39b相连接且能够各自独立摆动。即,当推压部35由图5中实线所示的自然姿势被压缩成由双点划线所示的压缩姿势时,第2臂部39b与第1臂部39a以关节部39c为中心向使二者相接近的方向转动。由于产生了该转动,所以连接部39不会对支承部34施加推压力。
在由具有上述结构的一对轴承部件33支承从动辊32时,使从动辊32的辊主体部32a与驱动辊31的辊主体部31a相对应,对各轴承部件33进行固定,以使推压部35的推压方向与将从动辊32推向驱动辊31的方向一致,之后,将推压部35的下端部(位于支承部34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规定的位置上。从而,压缩推压部35,以使该推压部35具有所需的推压力,在该推压力的作用下,从动辊32与驱动辊31压力接触。另外,轴承部件33的连接部39产生动作,以使第1臂部39a和第2臂部39b相接近,然而,随该动作产生的负载(负荷)不会施加给支承部34。
在该例示的轴承部件33中,仅将推压部35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即可,因而能够容易进行安装。另外,在各支承部34、推压部35之间通过连接部39过渡,因而能够容易由一根线材来加工形成一对轴承部件33。
另外,也可以由连接部连接一对轴承部件33。此时,在分别配置一对轴承部件33时,只要使连接部39位于外侧,就能够由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连接部37连接一对轴承部件33。

Claims (6)

1.一种片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辊、从动辊、一对轴承部件,其中,
所述驱动辊被驱动转动;
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压力接触,且随所述驱动辊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一对轴承部件支承所述从动辊的转动支轴的两端,从而支承所述从动辊,使所述从动辊能够与所述驱动辊压力接触,
所述一对轴承部件分别具有支承部和推压部,其中,
所述支承部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其具有所述从动辊的转动支轴能够插入的轴孔;
所述推压部是将所述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且使其轴向与所述支轴垂直而形成的,
所述推压部向使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面压力接触的方向推压所述支承部,
所述一对轴承部件分别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第1臂部、第2臂部以及圆弧状的关节部,其中,
所述第1臂部从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呈直线状延伸;
所述第2臂部从所述推压部的一端呈直线状延伸;
所述关节部连接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
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能够以所述关节部为中心独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轴承部件还具有连接各所述支承部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关节部为中心,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之间所呈的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部推压所述支承部的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材传送装置。
6.一种轴承部件,支承与被驱动转动的驱动辊压力接触且随所述驱动辊转动的从动辊的转动支轴,从而支承所述从动辊,使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压力接触,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部和推压部,其中,
所述支承部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其具有所述从动辊的转动支轴能够插入的轴孔;
所述推压部是通过将所述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且使其轴向与所述支轴垂直而形成的,
所述推压部向使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面压力接触的方向推压所述支承部,
所述轴承部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第1臂部、第2臂部以及圆弧状的关节部,其中,
所述第1臂部从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呈直线状延伸;
所述第2臂部从所述推压部的一端呈直线状延伸;
所述关节部连接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
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能够以所述关节部为中心独立摆动。
CN201510631646.4A 2014-10-06 2015-09-29 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807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5632 2014-10-06
JP2014205632A JP6225872B2 (ja) 2014-10-06 2014-10-06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0744A CN105480744A (zh) 2016-04-13
CN105480744B true CN105480744B (zh) 2017-06-13

Family

ID=5563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3164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80744B (zh) 2014-10-06 2015-09-29 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46060B2 (zh)
JP (1) JP6225872B2 (zh)
CN (1) CN1054807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0723B (zh) * 2014-08-28 2019-04-23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EP3368293B1 (en) * 2015-10-28 2019-10-02 Ranpak Corp. Low cost manual expanding-dunnage conversion apparatus
JP6405425B1 (ja) * 2017-08-08 2018-10-17 日本金銭機械株式会社 摩擦搬送装置、及び紙葉搬送装置
JP7454940B2 (ja) * 2019-12-19 2024-03-25 株式会社Pfu 媒体搬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7877A (ja) * 1998-12-17 2000-06-27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ならびに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3160256A (ja) 2001-11-22 2003-06-03 Kyocera Mita Corp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93263A (ja) * 2005-01-12 2006-07-27 Fuji Xerox Co Ltd ロールユニットおよび搬送装置
JP2006335501A (ja) * 2005-05-31 2006-12-14 Kyocera Mita Corp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72468B2 (ja) * 2008-03-25 2013-08-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バネ取付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95222B2 (ja) * 2008-09-25 2013-05-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5523225B2 (ja) * 2010-07-05 2014-06-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方向切替機構および媒体発行回収装置
JP5724358B2 (ja) * 2010-12-17 2015-05-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86359B2 (ja) * 2011-02-21 2015-09-3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機構
JP2013119440A (ja) * 2011-12-06 2013-06-17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53863B2 (ja) * 2013-01-10 2015-07-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25872B2 (ja) 2017-11-08
JP2016074506A (ja) 2016-05-12
US20160096697A1 (en) 2016-04-07
CN105480744A (zh) 2016-04-13
US9546060B2 (en) 2017-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0744B (zh) 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652627A (zh) 运送设备、清洁设备、显影设备、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563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4520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826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690253B2 (en) Ratchet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2007256740A (ja) バネスパイラルおよびトナー搬送装置
JP2008290875A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38367B2 (ja) ロール支持装置並びにその支持装置を用いた搬送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31199A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692000B2 (en) Bearing containing and force applying device
JP2008110831A (ja) ロール支持構造、給紙カセット、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US10087026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7009647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84292A (ja)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86751B2 (ja)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36559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3374A (ja)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6967669B2 (en) Accumulator drum and method of us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09070B2 (ja) 記録媒体湾曲矯正装置、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85004B2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17444B2 (ja) 清掃部材、帯電装置、組立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03068A (ja) 滑り軸受、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00478A (ja) 回転部の支持構造、搬送装置、帯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040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