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4052A - 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4052A
CN105474052A CN201480045889.3A CN201480045889A CN105474052A CN 105474052 A CN105474052 A CN 105474052A CN 201480045889 A CN201480045889 A CN 201480045889A CN 105474052 A CN105474052 A CN 105474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gree
duplexer
coiled material
film
exposur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58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出口修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74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0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8Polarisers with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olarisation dire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光学膜的制造装置具有沿层叠体(10)的长轴方向输送层叠体(10)的输送装置、配置在层叠体(10)的输送路径内并且卷挂了层叠体(10)的膜卷材(2A)侧的输送辊(134)以及在与层叠体(10)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利用紫外线(UV1)对光学材料层(3X)的多个部位进行曝光的第1曝光装置(161),在输送辊(134)的旋转轴方向的视野下的层叠体(10)与输送辊(134)的接触范围是连接层叠体(10)的上游侧端部(134X)与下游侧端部(134Y)的圆弧的中心角(θ1)为180度以上的范围,第1曝光装置(161)设置成能够对位于从上游侧端部(134X)朝向输送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或者从下游侧端部(134Y)朝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的光学材料层(3X)进行曝光。

Description

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本申请基于在2013年9月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3-182066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到本文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被称为FPR(FilmPatternedRetarder)方式的被动式的3D液晶显示器。
在该方式的3D液晶显示器中,例如对于在液晶面板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每个像素列,交替地配置与双眼视差对应的右眼用图像与左眼用图像,并同时进行显示。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侧,为了使形成右眼用图像与左眼用图像的图像光的偏振状态不同,设置了具有与在液晶面板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像素列对应的多个偏振图案列的FPR膜。使用者经由偏振眼镜而观察隔着FPR膜显示的图像(右眼用图像以及左眼用图像),从而分别选择性地通过使用者的右眼视觉辨认右眼用图像,通过左眼视觉辨认左眼用图像。由此,使用者能够识别融合两眼的像而得到的立体图像。
以往,已知了以辊对辊(Roll-to-roll)方式大量制造在这样的方式的3D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FRP膜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在FRP膜的制造中使用的带状的膜卷材的表面,形成光取向性材料的层。接下来,在对该膜卷材进行辊输送的同时,利用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2种偏振光对光取向性材料的层进行曝光。由此,能够制造以在膜卷材的输送方向上连续的带状形成与2种偏振光对应的2种偏振图案而得到的FPR膜的卷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98522号公報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FRP膜的制造中使用的带状的膜卷材在进行辊输送时容易发生曲折行进,其结果,容易得到通过上述专利文献1的方法形成的2种偏振图案也弯曲了的膜。
具有弯曲了的偏振图案的FRP膜在与液晶面板贴合时,难以使偏振图案与液晶面板的像素列的排列图案一致,容易产生2种偏振图案重叠于1个像素的部分。在3D液晶显示器中,如果存在这样重叠了2种偏振图案的像素,则在进行3D显示时产生用同一个眼睛同时视觉辨认右眼用图像与左眼用图像这样的显示不良状况(串扰),无法实现良好的3D显示。因此,存在将具有弯曲了的偏振图案的FRP膜作为次品处置、生产率容易降低这样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偏振图案的弯曲的高品质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1)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具有:输送装置,将在带状地延伸的膜卷材的一个面形成光学材料层而得到的层叠体在所述层叠体的长轴方向上进行输送;支承辊,配置在所述层叠体的输送路径内,所述层叠体的所述膜卷材侧缠绕悬挂于所述支承辊;以及曝光装置,对于输送中的所述层叠体,在与所述层叠体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利用偏振光对所述光学材料层的多个部位进行曝光,所述支承辊的旋转轴方向的视野下的所述层叠体与所述支承辊的接触范围是连接所述层叠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与下游侧端部的圆弧的中心角为180度以上的范围,所述曝光装置设置成能够对在所述视野下位于从所述上游侧端部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或者从所述下游侧端部朝向与所述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的所述光学材料层进行曝光。
(2)在上述(1)的方式中,所述曝光装置优选设置成能够对在所述视野下位于从所述上游侧端部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的所述光学材料层进行曝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抑制了偏振图案的弯曲的高品质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通过光学膜的制造装置制造的光学膜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光学膜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图。
图4是示出光学膜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图。
图5是示出使用第1曝光装置的曝光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第1曝光装置的配置位置的说明图。
图7A是示出实施例的结果的图。
图7B是示出实施例的结果的图。
符号说明
1…光学膜;2A…膜卷材;3X…光学材料层;10…层叠体;100…制造装置;134…输送辊(支承辊);134X…上游侧端部;134Y…下游侧端部;161…第1曝光装置(曝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另外,在以下的所有附图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适当地使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不同。
图1是示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来制造的光学膜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立体图。图示的光学膜1具有基体材料2、形成于基体材料2的一面的光取向层3和形成于光取向层3的上表面的液晶层4。
基体材料2是具有挠性和光透射性的膜状的部件,在俯视时呈矩形。基体材料2以树脂材料作为形成材料,能够采用例如三醋酸纤维素(TAC)系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系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系膜等。
在基体材料2的下表面(与光取向层3相反一侧的面),也可以形成防眩光层(Anti-glarelayer)、防反射层、硬敷层、防带电层等赋予各种功能的层。
此处,防眩光层是指具有多个凹凸、粒子的层,是具有使外部光线进行漫反射而抑制投影、晃眼的功能的层。
代表性地,防反射层是由电介体多层膜形成、并且层叠折射率不同的多个层从而具有使层间的界面处的反射光彼此发生干涉而使反射光的强度降低的功能的层。
硬敷层是指例如具有小到不使可见光区域的光散射的程度的粒径的金属氧化物微粒散布的固化树脂的层,是具有抑制表面受损伤的功能的层。
进而,在基体材料2的下表面,也可以层叠保护膜。
光取向层3具有拥有液晶性的材料(以下,称为液晶材料)的取向限制力。这样的光取向层3使用聚合性的光取向材料来形成。作为光取向材料,使用通过利用偏振光进行曝光而发现取向限制力的材料。通过利用偏振光对光取向材料进行曝光之后进行聚合,能够形成保持了取向限制力的光取向层3。
光取向层3具有取向限制力起作用的方向在俯视时相差90度的2个取向区域31、32。取向区域31、32分别是在与俯视时呈矩形的基体材料2的一边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带状的区域。另外,取向区域31、32在与自身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交替地设置。
液晶层4具有与光取向层3的取向区域31、32相应的2个偏振图案41、42。偏振图案41、42分别显示出不同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因此,入射到液晶层4的光变成与偏振图案41、42相应的2种偏振状态的光而射出。
“2种偏振状态的光”是指例如示出相互正交的振动方向的2种线偏振光、或2种圆偏振光(右圆偏振光与左圆偏振光)。
这样的液晶层4使用具有聚合性的官能团的液晶材料来形成。即,根据光取向层3具有的取向区域31、32的取向限制力,使液晶材料在两个方向上排列,进而使液晶材料具有的聚合性的官能团进行反应,维持所使用的液晶材料的液晶相而使其固化,从而得到液晶层4。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的示意图。图示的制造装置100构成制造图1所示的光学膜1的装置整体中的一部分。
制造装置100具有放卷辊110(输送装置)、卷取辊120(输送装置)、输送辊130(输送装置)、涂覆装置140、干燥装置150以及曝光装置160。
在制造装置100中,在输送膜卷材2A的同时,在输送路径内在膜卷材2A的一面形成光取向层3A。膜卷材2A是图1的基体材料2在一个方向上连续而成的带状的部件,通过按每个规定的长度进行切断,能够得到上述的图1的基体材料2。
放卷辊110对被卷取成卷状的膜卷材2A依次进行放卷,卷取辊120对在输送路径内在一面形成了光取向层3A的膜卷材2A依次进行卷取。对于在放卷辊110与卷取辊120之间输送的膜卷材2A,在延伸方向上施加张力,抑制输送中的挠曲。
在放卷辊110与卷取辊120之间的输送路径中,设置了输送膜卷材2A的输送辊130(输送辊131、132、133、134、135、136)。输送辊134还具有作为进行使用曝光装置160的曝光操作时的支承辊的功能。
涂覆装置140设置于膜卷材2A的输送路径,在膜卷材2A的一面涂覆包含作为上述图1所示的光取向层3的形成材料的光取向材料的液状体。作为涂覆装置140,能够使用能够涂覆液状体的公知的构成,例如能够列举分配器(dispenser)、模式涂覆机(diecoater)、棒式涂覆机、狭缝式涂覆机、喷涂装置或者印刷机。在图2中,示出了使用模式涂覆机作为涂覆装置140。另外,在图2中,将通过涂覆装置140而形成于膜卷材2A的一面的光取向材料的涂膜表示为符号3α。
干燥装置150在膜卷材2A的输送路径内设置于涂覆装置140的下游侧,使形成于膜卷材2A的一面的涂膜3α干燥。作为干燥装置150,只要能够在抑制涂膜3α的表面粗糙的同时使涂膜3α干燥,则能够采用各种装置结构。例如,作为干燥装置150,能够采用具有通过加热、送风、减压或者它们的组合来使涂膜3α干燥的功能的装置。在图2中,将通过干燥装置150使涂膜3α干燥而得到的材料层(光学材料层)表示为符号3X。另外,在图2中,用符号10表示膜卷材2A与形成于膜卷材2A的一面的光学材料层3X的层叠体。
层叠体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层叠体。
输送辊134在膜卷材2A的输送路径内设置于干燥装置150的下游侧,层叠体10的膜卷材2A侧卷挂于输送辊134。
曝光装置160配置于输送辊134的附近,对于层叠体10的光学材料层3X进行规定的图案的曝光。在图2中,示出了具有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设置的第1曝光装置161和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的第2曝光装置162,作为曝光装置160。第1曝光装置16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曝光装置。
第1曝光装置161对于输送中的层叠体10,在与层叠体10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利用第1偏振光对光学材料层3X的多个部位进行曝光。在图2中,示出了利用作为线偏振光的紫外线UV1作为第1偏振光进行曝光。第2曝光装置162利用偏振状态不同于第1偏振光的第2偏振光,对于光学材料层3X中包含未被来自第1曝光装置161的第1偏振光曝光的区域的区域进行曝光。在图2中,示出了利用作为振动方向不同于紫外线UV1的线偏振光的紫外线UV2作为第2偏振光进行曝光。
此处,在使用曝光装置160对光学材料层3X进行曝光时,为了避免层叠体10由于曝光光而变得过热,输送辊134也可以内置有冷却装置,在曝光中进行层叠体10的冷却。
图3、4是示出图1所示的光学膜的制造工序的工序图,是在与膜卷材2A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以下,有时称为宽度方向)上的概略剖面图。图3是使用图2所示的制造装置100的工序的工序图,图4是使用未图示的制造装置的工序的工序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地使用图2所示的符号,在结合图2来参照的同时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的(a)所示,使用涂覆装置140,在膜卷材2A的一面涂覆包含光取向材料的液状体,形成涂膜3α。
接下来,如图3的(b)所示,通过使用干燥装置150来使涂膜3α干燥,形成在膜卷材2A的一面形成有光学材料层3X的层叠体10。在图3的(b)中,示出了干燥装置150通过加热来使涂膜3α干燥。
接下来,如图3的(c)所示,使用第1曝光装置161,利用第1偏振光(紫外线UV1)对于光学材料层3X的多个部位进行曝光。在光学材料层3X中的利用紫外线UV1进行了曝光的区域中,发生光取向材料的取向和聚合,形成取向区域31A。
在图3的(c)中,第1曝光装置161具有包括遮光部Ma与光透射部Mb的掩膜M,通过隔着掩膜M而照射作为偏振光的紫外线UV1,利用紫外线UV1对光学材料层3X的多个部位进行曝光。当然,如果能够实现期望的曝光,则也可以不隔着掩膜M地进行曝光。例如,也可以使用在膜卷材2A的宽度方向上排列了多个射出紫外线UV1的激光光源而得到的装置作为第1曝光装置161来进行曝光。
图5是示出使用第1曝光装置161的曝光的情形的示意图。第1曝光装置161的空间位置被固定,对于输送中的层叠体10中的光学材料层3X的多个部位照射紫外线。由此,光学材料层3X中的紫外线的照射位置在层叠体10的延伸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在层叠体10的输送方向上带状地相连。在照射了紫外线的位置形成取向区域31A,所以其结果,条纹状地形成多个取向区域31A。
接下来,如图3的(d)所示,使用第2曝光装置162,对于光学材料层3X以及取向区域31A的整个面,利用振动方向不同于紫外线UV1的第2偏振光(紫外线UV2)进行曝光。紫外线UV1与紫外线UV2的振动方向例如相差90度。此处,紫外线UV2也可以不照射到取向区域31A而仅照射到光学材料层3X。由此,在未利用紫外线UV1进行曝光而残留了的光学材料层3X中,发生光取向材料的取向和聚合,形成取向区域32A。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100中,如上所述,在膜卷材2A的一面形成具有多个取向区域31A、32A的光取向层3A。
接下来,如图4的(a)所示,使用未图示的制造装置,在光取向层3A的一面,涂覆包含具有聚合性的官能团的液晶材料以及光聚合引发剂的液状体,使涂膜干燥,从而形成材料层4X。
接下来,如图4的(b)所示,通过将材料层4X加热到构成材料层4X的液晶材料的相变温度以上,根据取向区域31A、32A的取向限制力而使液晶材料进行取向,形成液晶材料的取向方向不同的2种材料层4a、4b。
接下来,如图4的(c)所示,利用紫外线UV对材料层4a、4b的整个面进行曝光,使材料层4a、4b中包含的光聚合引发剂进行反应,形成具有偏振图案41A、42A的液晶层4A。
这样,制造在膜卷材2A上依次层叠光取向层3A、液晶层4A而得到的光学膜卷材1A。光学膜卷材1A是带状地延伸的部件,通过按每个规定的长度进行切断,得到图1所示的光学膜1。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在光学膜的制造工序中,按照通过输送辊134处的曝光而形成的取向区域31A、32A的形状,确定偏振图案41A、42A的形状。但是,光学膜的制造中使用的带状的膜卷材、在膜卷材上形成光学材料层而成的层叠体在进行辊输送时容易发生曲折行进。因此,如图5所示,在想要在作为支承辊的输送辊134处通过曝光装置形成条纹状的取向区域的情况下,由于层叠体曲折行进,取向区域也曲折行进,容易得到弯曲的取向区域。其结果,如图4所示,存在容易得到形成于取向区域31A、32A上的2种偏振图案41A、42A也弯曲的光学膜这样的技术问题。
这样的曲折行进例如能够采用以下的方法来检测。
首先,使用在光学膜卷材1A的输送路径内配置了的标记装置,在输送光学膜卷材1A的同时,在输送辊134的上游侧连续地对光学膜卷材1A的表面附加记号(标记)。作为标记装置,例如能够使用喷墨装置、激光射出装置。由此,在膜卷材的流动方向上连续地设置多个记号。此时,附加记号的位置是在膜卷材的宽度方向上能够评价为相同位置的位置。
作为对光学膜卷材1A的表面附加的记号,能够采用各种形状,但为了容易作标记、容易观察后述的记号的位置,优选为点状。在记号是点状的情况下,点径为50μm~500μm即可,优选为100μm~200μm。关于点径的精度,优选为包含在±5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包含在±20μm的范围内。
接下来,使用被配置成能够观察输送辊134的表面的摄像装置,观察输送辊134上的规定的观察位置处的记号的通过位置,测定膜卷材的宽度方向上的记号的曲折行进的波长以及曲折行进的大小,从而检测膜卷材的曲折行进。
此处,所测定的膜卷材的“曲折行进的大小”是指膜卷材的宽度方向上的记号位置的变动幅度。即,曲折行进的大小相当于在膜卷材的宽度方向上附加于膜卷材的记号向一端侧最大程度地移动时的位置与向另一端侧最大程度地移动时的位置的间隔距离。换言之,曲折行进的大小相当于对通过规定的观察位置的膜卷材附加了的多个记号中的、最为位于一端侧的记号与最为位于另一端侧的记号在膜卷材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曲折行进的大小称为“曲折行进量”。
另外,所测定的膜卷材的“曲折行进的波长”是指膜卷材的输送方向上的记号位置的变动周期的宽度。即,曲折行进的波长是指例如在膜卷材的宽度方向上附加于膜卷材的记号在向一端侧最大程度地移动而通过之后直到通过曲折行进而再次通过相同的位置为止被输送的膜卷材的长度。换言之,曲折行进的波长是指对通过规定的观察位置的膜卷材附加了的多个记号中的、从最为位于一端侧的记号至最为位于一端侧的下一个记号之间的膜卷材的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作为摄像装置,能够适当地使用例如具有50万像素~500万像素的分辨率的CCD照相机。将这样的CCD照相机例如从输送辊134与光学膜卷材1A的接触部分处的上游侧端部朝向输送方向地配置于0度、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150度、180度的位置而进行测定。
根据配置于各位置的CCD照相机彼此的相对位置以及光学膜卷材1A的输送速度,对于由各CCD照相机进行摄像的记号,求出膜卷材的宽度方向的位移,从而能够测定曲折行进的波长以及曲折行进量。
在研究后述的实施例之后获知,在形成取向区域31A、32A的输送辊134处,存在层叠体10在宽度方向上容易发生位置偏移的位置和不易发生位置偏移的位置。因此可知,在层叠体10不易发生位置偏移的位置处,使用第1曝光装置161进行曝光,从而抑制所得到的取向区域31A、32A的曲折行进,其结果,能够制造抑制了偏振图案的弯曲的高品质的光学膜。
图6是说明输送辊134处的第1曝光装置161的配置位置的说明图,是在输送辊134的旋转轴方向的视野下的放大图(从输送辊134的旋转轴方向观察的放大图)。在图6中,省略了第2曝光装置162。
首先,在图6中,层叠体10与输送辊134相接触的范围被示为连接层叠体10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134X与下游侧端部134Y的圆弧。层叠体10与输送辊134的接触范围是圆弧的中心角θ1为180度以上的范围(上游侧端部134X与下游侧端部134Y相对于旋转轴所成的角度为180度以上的范围)。接触范围的上限是卷挂于输送辊134的层叠体10在上游侧与下游侧不发生干涉的范围即可。在图6中,层叠体10与输送辊134在圆弧的中心角θ1为180度的范围内相接触。
对于在这样的状态下卷挂于输送辊134的层叠体10,第1曝光装置161被设置成能够对位于从上游侧端部134X向输送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图中以θ2表示的角度范围)的光学材料层3X、或者位于从下游侧端部134Y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图中以θ3表示的角度范围)的光学材料层3X进行曝光。
通过后述的实施例的研究而获知,在这样的范围内层叠体10的曲折行进被抑制,所以在该范围内使用第1曝光装置161进行曝光,从而能够抑制所得到的取向区域31A、32A的曲折行进。
另外,使用第1曝光装置161进行曝光的位置更优选是θ2为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在该范围内,进一步抑制了层叠体10的曲折行进,所以容易抑制取向区域31A、32A的曲折行进。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能够提供抑制了偏振图案的弯曲的高品质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例子,这自不待言。在上述的例子中示出了的各构成部件的各种形状、组合等是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根据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与图2所示的制造装置相同的结构的装置,确认所输送的膜卷材的曲折行进量。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使用在膜卷材的输送路径内配置了的喷墨装置,在输送膜卷材的同时,在输送辊134的上游侧对膜卷材的表面连续地附加了点状的记号。点径为300±50μm左右。
由此,在膜卷材的流动方向(MD方向)上设置了多个记号。
接下来,使用被配置成能够观察输送辊134的表面的具有200万像素的分辨率的摄像装置(CCD照相机),观察在输送辊134上通过的记号的位置,测定膜卷材的宽度方向上的记号的曲折行进的波长以及曲折行进量。
对于CCD照相机的每个配置位置进行曲折行进动作的测定。在开始膜卷材的输送后,在输送辊134处的膜卷材的曲折行进稳定之后,使用CCD照相机进行摄像,解析摄像图像而读取曲折行进的波长与曲折行进量,从而进行曲折行进动作的测定。通过目视观察附加于膜卷材的表面的记号的输送辊134处的运动,判断曲折行进的动作是否稳定。关于记号的曲折行进波长以及曲折行进量,在与各CCD照相机对应的位置处分别按n=3测定曲折行进的波长以及曲折行进量,采用对测定结果取算术平均而得到的结果。
制造装置的运行条件如下所述。
膜卷材:TAC膜(宽度480mm)
对膜施加的张力:85N
膜卷材的输送速度:4m/分、8m/分、10m/分
膜卷材对于输送辊134的接触范围(θ1):180度
CCD照相机的配置位置:从上游侧端部134X朝向输送方向的0度、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150度、180度的位置
测定结果如图7A以及7B所示。图7A是示出通过上述方法测定了的曲折行进量的图。在图7A中,横轴是与CCD照相机的配置位置对应的检测角度(单位:度),纵轴是曲折行进量(单位:μm)。
另外,图7B是通过上述方法测定了的曲折行进的波长的示图。在图7B中,横轴是检测角度(单位:度),纵轴是曲折行进的波长(单位:mm)。
在测定后获知,在0度、30度以及150度、180度时曲折行进量小,曲折行进被抑制。即,获知在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或者150度以上且180度以下的范围(从输送方向下端侧起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内膜卷材的曲折行进被抑制,是适于曝光的区域。
进而,获知在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内是即使在变更了膜卷材的输送速度的情况下曲折行进也较小并且曲折行进也被稳定地抑制的特别适于曝光的区域。
根据这些结果,明确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Claims (2)

1.一种光学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装置,其将在带状地延伸的膜卷材的一个面上形成光学材料层而得到的层叠体沿所述层叠体的长轴方向进行输送;
支承辊,其配置在所述层叠体的输送路径内,所述层叠体的所述膜卷材侧卷挂于所述支承辊;以及
曝光装置,其对于输送中的所述层叠体,在与所述层叠体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利用偏振光对所述光学材料层的多个部位进行曝光,
所述支承辊的旋转轴方向的视野下的所述层叠体与所述支承辊的接触范围是连接所述层叠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与下游侧端部的圆弧的中心角为180度以上的范围,
所述曝光装置设置成能够对在所述视野下位于从所述上游侧端部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或者从所述下游侧端部朝向与所述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的所述光学材料层进行曝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装置设置成能够对在所述视野下位于从所述上游侧端部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0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的所述光学材料层进行曝光。
CN201480045889.3A 2013-09-03 2014-08-29 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Pending CN1054740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2066A JP2015049431A (ja) 2013-09-03 2013-09-03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2013-182066 2013-09-03
PCT/JP2014/072794 WO2015033875A1 (ja) 2013-09-03 2014-08-29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4052A true CN105474052A (zh) 2016-04-06

Family

ID=52628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5889.3A Pending CN105474052A (zh) 2013-09-03 2014-08-29 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49431A (zh)
KR (1) KR20160048772A (zh)
CN (1) CN105474052A (zh)
WO (1) WO20150338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9615A (zh) * 2017-07-24 2017-12-22 湖南省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油料回收和清洁功能的麻辣食品包装与喷码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6573A (ja) * 2000-09-21 2002-04-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平版印刷版用支持体及び平版印刷版原版
JP2003156821A (ja) * 2001-11-22 2003-05-30 Konica Corp 銀塩光熱写真ドライイメージング材料への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の画像記録方法を用いた銀塩光熱写真ドライイメージング材料の画像形成方法
CN101206400A (zh) * 2006-12-22 2008-06-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感光性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2012220608A (ja) * 2011-04-06 2012-11-12 Clean Technology Inc 3d光学フィルターの製造装置
TW201314384A (zh) * 2011-09-16 2013-04-01 V Technology Co Ltd 膜片曝光裝置
CN103034070A (zh) * 2011-10-04 2013-04-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曝光装置及固化膜的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6573A (ja) * 2000-09-21 2002-04-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平版印刷版用支持体及び平版印刷版原版
JP2003156821A (ja) * 2001-11-22 2003-05-30 Konica Corp 銀塩光熱写真ドライイメージング材料への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の画像記録方法を用いた銀塩光熱写真ドライイメージング材料の画像形成方法
CN101206400A (zh) * 2006-12-22 2008-06-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感光性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2012220608A (ja) * 2011-04-06 2012-11-12 Clean Technology Inc 3d光学フィルターの製造装置
TW201314384A (zh) * 2011-09-16 2013-04-01 V Technology Co Ltd 膜片曝光裝置
CN103034070A (zh) * 2011-10-04 2013-04-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曝光装置及固化膜的形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9615A (zh) * 2017-07-24 2017-12-22 湖南省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油料回收和清洁功能的麻辣食品包装与喷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49431A (ja) 2015-03-16
KR20160048772A (ko) 2016-05-04
WO2015033875A1 (ja) 2015-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63112B2 (ja) 光学素子アレイ、表示装置、ならびに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3102981A1 (ja) 光学フィルム製造装置、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19512393A (ja) 光学フィルムマーキングシステ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マーキング方法
KR20140005171A (ko) 노광 장치
CN103802470B (zh)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JP5827335B2 (ja) 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5474052A (zh) 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CN103786449B (zh)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106814420A (zh) 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JP5884120B2 (ja) フィルム露光装置
CN103765256B (zh) 图案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JP5678334B2 (ja) 露光装置
JP5810735B2 (ja) 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160017025A (ko) 필름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TW202136755A (zh) 機能膜之檢查方法、檢查系統及素材捲筒
US9592643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lens arr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ens array
JP6048187B2 (ja) 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228845A (ja) 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4228847A (ja) 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3097204A (ja) スキャン露光用メタルマスク及びスキャン露光装置
KR101419748B1 (ko) 광학 필름의 총-피치 측정 시스템
JP6154750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024240B2 (ja) 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11256027B2 (en) Optical fiber glass eccentricity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asurement method
WO201311289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making parallax filters using flexographic prin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