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3477B - 用于诸如双面胶带的胶带的施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诸如双面胶带的胶带的施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3477B
CN105473477B CN201480045621.XA CN201480045621A CN105473477B CN 105473477 B CN105473477 B CN 105473477B CN 201480045621 A CN201480045621 A CN 201480045621A CN 105473477 B CN105473477 B CN 105473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finger piece
application device
shell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56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3477A (zh
Inventor
杰拉德·E·米勒
约耳·K·哈格隆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5473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3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3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34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006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 B65H35/002Hand-held or table apparatus
    • B65H35/0026Hand-held or table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 B65H35/0033Hand-held or table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and affixing it to a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006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 B65H35/0073Details
    • B65H35/00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65H35/008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using movable cut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施用装置(20),其包括外壳组件(22)、滑架组件(24)、以及刀片组件(26)。外壳组件(22)包括外壳(40)和施用辊(42)。滑架组件(24)包括滑架主体(120)、轮毂(122)和惰辊(124)。滑架主体(120)和轮毂(122)可滑动地安装到外壳(40)内。惰辊(124)可旋转地安装至滑架主体(120)。刀片组件(26)包括刀片臂(200)、刀片(28)和挤压指状物(202)。刀片臂(200)围绕枢转轴线相对于外壳(40)枢转。刀片(28)从刀片臂(200)向末端突出。铰接平面由刀片末端和枢转轴线限定。挤压指状物(202)从刀片臂(200)突出穿过铰接平面。施用装置(20)能够在施用状态和切割状态之间转换以沿着内部带路径切断带(302)。挤压指状物(202)弯曲以防止带(302)在切割操作过程中附着至刀片(28)。

Description

用于诸如双面胶带的胶带的施用装置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胶带施用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能够用单手操作来分配和切割双面胶带的胶带施用装置。
手动操作的胶带分配器可以多种形式获得。例如,台式胶带分配器通常包括将带卷保持在旋转轴上的加重基座。使用者将带的前导端牵拉离开卷,然后在与分配器一起提供的固定刀片处切割所需长度的带。常见的手持式胶带分配器采用类似形式。在任一种情况下,分配器的使用需要两只手来处理切割一定长度的带并且将该带施用至所讨论的基板表面。此外,手持式带分配器需要使用者的两只手来握持分配器并且牵拉/切割所需长度的带。
作为带分配器的替代物,手动操作的胶带施用装置被设计成直接施用和切割一定长度的带(从带卷)且常常仅需要使用者的一只手。一般来讲,使用单手胶带施用装置,使用者可快速且准确地将所需长度的胶带施用至所讨论的基板表面,甚至无需碰触带。通常,施用装置可旋转地保持带卷,并且提供终止于辊或其它弯曲施用表面的带路径;当分配带时,使用者向此部件施加压力,从而确保立即且完全润湿基板表面或与所述基板表面的粘合接合。此外,大多数单手胶带施用装置提供用于切断带的刀片或其它切割表面。与单手操作目标一致的是,使用者致动机构与刀片相关联,从而允许使用者使用另外处理施用装置的同一只手通过简单操纵切割机构而在所需长度处切割分配一定长度的带。在一些情况下,该机构相对于固定的刀片操纵带。然而,更普遍的是,该机构将刀片平移到带路径中且从其中移出。
虽然单手胶带施用装置(结合切割机构)已经被普遍接受,但仍存在某些问题。例如,许多使用者希望能够用新的带卷替换耗尽的带卷。为满足这个需求,施用装置必须允许其部分拆开(例如,临时移除一个或多个外壳部分以接近带卷),其方式使得各种内部部件(例如,切割机构)保持完整。此需要继而对切割机构构造产生不同的设计约束,从而决定部件的最小数量和复杂性。通过相对简单的手动切割机构持续切割胶带在一些情况下由于与带的粘合剂承载表面直接接触而可能是极其困难的。粘合剂具有部分附着至刀片的倾向。如果不考虑此倾向,那么带的切割端在切割操作后可能不可取地粘贴到刀片上,从而导致带积聚(或“堵塞”)在刀片后面(和/或其它施用装置故障)。分配和切割双面胶带(即,粘合剂涂层处于基膜的两侧或主表面上)甚至更有问题。事实上,大多数可获得的胶带施用装置不能简单地用于双面胶带。
鉴于上文,需要可用一只手操作并且结合了不堵塞地持续切割任何形式的胶带(包括双面胶带)的切割机构的胶带施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涉及一种胶带施用装置,该胶带施用装置包括外壳组件、滑架组件、以及刀片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外壳和施用辊。外壳限定带分配口。施用辊可旋转地安装至外壳且邻近带分配口。滑架组件包括滑架主体、轮毂和惰辊。滑架主体可滑动地安装在外壳内。轮毂由滑架主体承载且被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带卷。惰辊可旋转地安装至滑架主体。刀片组件包括刀片臂、刀片和挤压指状物。刀片臂限定枢转端,所述枢转端可枢转地安装至外壳使得刀片臂能够围绕枢转轴线相对于外壳枢转。刀片与枢转端相对地从刀片臂突出且终止于刀片末端。就这一点而言,刀片组件的铰接平面由刀片末端和枢转轴线限定。挤压指状物在刀片和枢转端之间的位置处从刀片臂突出且延伸穿过铰接平面。在最终组装后,胶带施用装置限定从轮毂至带分配口的带路径,该带路径至少部分地由施用辊和惰辊限定。利用这种构造,胶带施用装置被配置成能够在施用状态和切割状态之间转换。在施用状态,刀片末端处于带路径的第一侧。在切割状态,刀片末端位于与第一侧相反的带路径的第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挤压指状物在切割操作过程中沿着带路径与一定长度的带交接,用于将带的切割端推动或定位在刀片末端下方并防止堵塞。在相关实施例中,挤压指状物是柔性的(例如,由硅氧烷或类似材料形成),并且当与在整个带路径上张紧的带接触时偏转。在其它实施例中,施用辊和惰辊中的一者或两者被配置成表现出低表面能或亲和力以“粘贴”至压敏粘合剂(或胶带常用的其它粘合剂形式)。例如,施用辊和惰辊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外表面可为硅氧烷和/或包括一系列间隔开的圆周肋。利用这些构造,胶带施用装置从带卷持续施用并切割所需长度的胶带,包括双面胶带。
本公开的其它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施用胶带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胶带卷和施用装置。施用装置包括外壳组件、滑架组件、以及刀片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外壳和施用辊。外壳限定带分配口。施用辊可旋转地安装至外壳且邻近带分配口。滑架组件包括滑架主体、轮毂和惰辊。滑架主体可滑动地安装在外壳内。轮毂由滑架主体承载且可旋转地保持胶带卷。惰辊可旋转地安装至滑架主体。刀片组件包括刀片臂、刀片和挤压指状物。刀片臂限定枢转端,所述枢转端可枢转地安装至外壳使得刀片臂能够围绕枢转轴线相对于外壳枢转。刀片与枢转端相对地从刀片臂突出且终止于刀片末端。挤压指状物在刀片和枢轴端之间的位置处从刀片臂突出且终止于与刀片臂相对的接触端。在最终组装后,该系统被配置成提供施用状态,在施用状态,一定长度的带从带卷延伸至惰辊且随后延伸至施用辊以用于通过带分配口进行分配。在施用状态,刀片和挤压指状物从该一定长度的带移开。此外,该系统能够从施用状态转换为切割状态,在切割状态,刀片末端行进穿过该一定长度的带以切断该一定长度的带。就这一点而言,该系统从施用状态到切割状态的转换包括接触端接触该一定长度的带和随后朝刀片偏转。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带卷的胶带为双面胶带。
本公开的其它方面涉及一种分配胶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包括保持胶带卷的施用装置的系统。施用装置包括外壳组件、滑架组件、以及刀片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外壳和施用辊。外壳限定带分配口。施用辊可旋转地安装至外壳且邻近带分配口。滑架组件包括滑架主体、轮毂和惰辊。滑架主体可滑动地安装在外壳内。轮毂由滑架主体承载且可旋转地保持胶带卷。惰辊可旋转地安装至滑架主体。刀片组件包括刀片臂、刀片和挤压指状物。刀片臂限定枢转端,所述枢转端可枢转地安装至外壳使得刀片臂能够围绕枢转轴线相对于外壳枢转。刀片与枢转端相对地从刀片臂突出且终止于刀片末端。挤压指状物在刀片和枢轴端之间的位置处从刀片臂突出且终止于与刀片臂相对的接触端。在系统的施用状态,来自带卷的一定长度的带的前导段延伸穿过分配口且由施用辊支撑。当系统处于施用状态时,前导段被按压成与基板表面粘合接触以限定粘着区。操纵施用装置以牵拉施用装置离开粘着区,同时在施用辊上保持按压力以从施用装置连续地分配和施用该一定长度的带的增加的段并使其与基板表面粘合接触。致动滑架组件枢转刀片臂,包括挤压指状物和刀片接触施用辊和惰辊之间该长度的带,以完全切断该一定长度的带。就这一点而言,由于该一定长度的带的张紧刚性,在刀片完全切断该长度的带之前,挤压指状物接触该一定长度的带且随着刀片臂的进一步枢转运动而偏转。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带卷的胶带为双面胶带。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胶带施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B是图1A的胶带施用装置在最终组装后的透视图;
图2是图1A的胶带施用装置的外壳部分部件的内部平面图;
图3A是图1A的胶带施用装置的施用辊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B是图2的施用辊在最终组装后的透视图;
图3C是图3A的施用辊相对于平坦表面的剖面图;
图4A是图1A的胶带施用装置的滑架组件的一部分的内部透视图;
图4B是图4A的滑架组件部分的外部透视图;
图5是图1A的胶带施用装置的刀片组件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6A是图5的刀片组件的刀片臂部件的内部透视图;
图6B是图6A的刀片臂的前视图;
图6C是图6A的刀片臂的侧平面视图;
图7A是图5的刀片组件的指状物结构部件的侧平面视图;
图7B是图7A的指状物结构的底视图;
图8A是图5的刀片组件在最终构造时的透视图;
图8B是图8A的刀片组件的侧视图;
图9A是示出图1A的带施用装置的滑架组件至图2的外壳部分的安装且处于施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9B是处于切割状态的图9A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10A是示出图5的刀片组件至图9A的构造的安装且处于施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0B是示出处于切割状态的图10A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11A是示出保持胶带卷且处于施用状态的图1A的胶带施用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1B和11C示出图1A的胶带施用装置在将胶带施用至基板表面中的使用;
图12A-12F示意性地示出图1A的胶带施用装置在执行切割操作中的使用;
图12G是示出完成切割操作后的装载有胶带卷的图1A的胶带施用装置的布置的侧视图;并且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且装载有胶带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胶带施用装置的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胶带施用装置20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A和1B中示出。当装载有胶带卷(未示出)时,施用装置20有利于从卷中单手施用和切割一定长度的带。施用装置20包括外壳组件22、滑架组件24(在图1B中一般性提及)和刀片组件26(在图1B中隐藏)。下文对各种部件进行详细介绍。然而,一般来讲,外壳组件22保持滑架组件24和刀片组件26。更具体地,滑架组件24相对于外壳组件22是可滑动的,其中滑架组件24的铰接运动实现刀片组件26的运动。例如,在切割操作过程中,使与刀片组件26一起提供的刀片28切断沿着由施用装置20限定的带路径延伸的一定长度的带。就这一点而言,施用装置20结合以下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所述特征结构在施用和切割操作过程中与带交接(除刀片28之外)以防止带粘贴到刀片或其它部件上。这些带处理特征结构考虑到了与带的相反的承载粘合剂的主表面的可能接触,由此使得施用装置20高度可用于几乎任何胶带形式,包括双面胶带。
外壳组件22
外壳组件22包括外壳40和施用辊42。外壳40具有用于保持各种其它部件的开放内部,并且如图1B中最佳示出,限定带分配口44和任选的辅助口46。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施用辊42可旋转地安装至外壳40且邻近带分配口44。在所提供的情况下,辅助口46有利于使用者与滑架组件24交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40由第一外壳部分50和第二外壳部分52形成或限定。外壳部分50、52被配置成在共同限定外壳40时以可释放的方式彼此配合(例如,扣合),其中将第二外壳部分52从第一外壳部分50移除(或反之亦然),从而允许使用者接近外壳40的内部(例如,用于移除或装载带卷(未示出))。在配合状态下,外壳部分50、52共同限定外壳40的外部形状或外部周边60。相对于施用装置20在使用过程中的预期取向,形状或周边60可包括前侧62、后侧64、底侧66、以及顶侧68。由于配合构造,关于第一外壳部分50的这些外部特征结构60、62、64、66、68的以下描述同样适用于第二外壳部分52。
第一外壳部分50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在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第一外壳部分50限定前侧62、后侧64、底侧66、以及顶侧68的部分。如通常所指出的那样,带分配口44形成或限定于前侧62和底侧66的交汇处,而辅助口46沿着顶侧68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底侧66可以是基本上平坦的(即,在真正平坦表面的10%内),从而促进外壳部分50(以及因此作为整体的外壳40(图1B))沿着基板表面的滑动。
第一外壳部分50可提供有利于与施用装置20的其它部件的接合的各种特征结构(图1A)。就这一点而言,接合特征结构可被限定为从侧壁向内突出(即,向图2的页面外)。例如,第一外壳部分50可包括轴72(或诸如夹头的其它结构)用于可旋转地接收施用辊42(图1B)。此外,第一外壳部分50可形成或限定导轨74,该导轨74被配置成可滑动地保持滑架组件24(图1A)。导轨74可呈现多种形式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被视为限定第一-第三部分76、78、80。第二部分78位于第一部分76和第三部分80中间,并且由相对肩部82、84界定。肩部82、84被配置成如下所述捕获滑架组件24的偏置装置,并且可呈现多种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肩部82、84被限定为从导轨74向内突出(例如,向图2的页面外)。止挡凸块86任选地沿着第一部分76形成并且可被限定为在与侧壁相反的方向上从导轨74的面向内突出。如下文所明确的,止挡凸块86用作针对滑架组件24沿着导轨74的滑动的前向止挡件。
一个或多个刀片组件接合特征结构90也可与第一外壳部分50一起提供,或组装至该第一外壳部分50。一般来讲,刀片组件接合特征结构90根据刀片组件26(图1A)的互补特征结构配置,以建立刀片组件26相对于第一外壳部分50(并且因此在最终组装后相对于外壳40(图1A))的可枢转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刀片组件接合特征结构90是从侧壁突出的柱,但是多种其它可枢转连接部构造也是可接受的。
返回图1A,第二外壳部分52可包括或结合一个或多个有利于滑架组件24和/或刀片组件26的安装的特征结构。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特征结构仅与外壳部分50、52中的一个一起提供,由此使得外壳部分50、52可彼此拆开,同时保持滑架组件24和刀片组件26相对于第一外壳部分50的安装布置。
施用辊42通常被配置成将离开施用装置20的胶带按压到基板表面上。施用辊42根据外壳部分50、52的安装特征结构(例如,轴72(图2))配置以便可旋转地安装至外壳40。虽然施用辊42可呈现多种形式,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施用辊42被配置成易于从胶带常用的粘合剂诸如压敏粘合剂剥离。这种任选的易剥离属性可以各种方式提供,诸如通过施用辊42外表面的材料和/或实体特征结构。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施用辊42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图3A和3B中示出,并且包括芯轴100和套筒102。芯轴100可以是管或轮毂型主体,该芯轴100被配置成可旋转地安装在轴72或与外壳40一起提供的其它安装部件上(图1A)。套筒102同轴地接收在芯轴100上,并且在最终组装后建立施用辊42的外表面104。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02由易于从胶带常用的粘合剂(例如,压敏粘合剂)剥离,或并不附着至该粘合剂的材料形成。例如,套筒102可由硅氧烷材料形成。其它抗粘附性或不粘材料或涂层也是可接受的,诸如含氟聚合物、带涂层的弹性体材料等。此外,套筒102可形成外表面104,以具有减小的与原本与外表面104接触的平坦表面接触的表面。例如,套筒102可形成或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圆周肋106。如图3C所示,当施用辊42被引导与相对平坦表面S(例如,另外被施用至平坦基板表面的胶带的主表面)接触时,表面S仅在肋106处接触施用辊42的外表面104。换句话讲,施用辊42在肋106之间的间距处不与表面S接触,因此减少接触的总表面积(和表面能)。还设想了其它外表面纹理化形式。无论如何,通过使表面接触最小化,任选地结合剥离材料(例如,硅氧烷)的使用,被放置成与施用辊42接触的粘合剂承载表面不太可能“粘贴”至外表面104。
滑架组件24
返回图1A和1B,滑架组件24包括滑架主体120、轮毂122、惰辊124、以及任选的偏置装置126。一般来讲,滑架主体120保持轮毂122和惰辊124,并且可滑动地联接至外壳40。在所提供的情况下,偏置装置126将滑架主体120偏置到相对于外壳40的第一位置,并且该偏置装置126可以是卷簧。此外,偏置装置126允许滑架主体120响应于使用者所施加的力而滑动,诸如在切割操作过程中。就这一点而言,滑架组件24还可任选地包括致动器128,该致动器128联接至滑架主体120,并且被配置成有利于使用者致动滑架组件24,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
滑架主体120和轮毂122在图4A和4B中更详细地示出。如视图所表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架主体120和轮毂122可一体化形成。无论如何,滑架主体120包括尺寸和形状通常被设定成接收在外壳40内(图1A)的面板140。面板140限定正面142(图4A)和背面144(图4B),并且形成或包括有利于与外壳40的安装的各种特征结构。例如,第一对引导凸块146和第二对引导凸块148可形成为自背面144的突出部,各自限定尺寸被设定成可滑动地接收导轨74(图2)的通道150。狭槽152通过面板140的厚度形成,并且其尺寸被设定成可滑动地接收止挡凸块86(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搁架154与狭槽152对齐从背面144突出。与凹坑156(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的结构结合的搁架154还用于可滑动地接合导轨74。另选地,滑架组件24可结合用于实现与外壳40的可滑动接合的其它特征结构。
在结合弹簧偏置装置126(图1A)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滑架主体120包括或形成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捕获弹簧126的框架158。框架158例如在轮毂122的区域中从正面142突出,其中面板140出于以下明确的原因形成与框架158对齐的孔口160。此外,框架158可形成或限定有利于与外壳40(图1A)的组装的沟槽162。
除了提供促进与外壳40(图1A)的安装的特征结构之外,滑架主体120可形成或包括有利于与刀片组件26(图1A)的铰接连接的另外的特征结构。例如,凹坑156形成为面板140的正面142中的凹陷,并且限定承载表面164。凹坑156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如下所述可滑动地接收刀片组件26的对应部件,并且可包括穿过面板140的厚度用于可滑动地接收其它部件的凹口166。最终,滑架主体120可包括或限定凸轮构件168和支撑块170,作为自正面142的向内突出部。凸轮构件168可呈现多种形式,并且如下所述通常被构造成与刀片组件26的对应部件可滑动地交接。支撑块170与凸轮构件168对齐,但间隔开,并且也被配置成以预定方式与刀片组件26交接。
任选地与滑架主体120一起提供的其它安装特征结构可包括轴180或类似结构,该结构从正面142突出并且被配置成可旋转地保持惰辊124(图1A)。托槽182可沿着正面142形成或提供,并且通常被构造用于与致动器128(图1A)的组装。
滑架主体120可任选地形成或提供用于与从轮毂122的区域延伸的一定长度的胶带(未示出)交接的另外的特征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190从面板140的正面142突出并且提供用于与胶带选择性地交接的表面,例如在切割操作过程中。就这一点而言,平台190任选地形成或限定纹理化表面192,例如所示出的间隔开的有棱纹的形式。
轮毂122从面板140的正面142突出,并且其尺寸和形状通常被设定成可旋转地保持胶带卷(未示出)。虽然轮毂122被示出为附接至面板140,但适于可旋转地保持胶带卷的其它构型同样是可接受的。
返回图1A,惰辊124被配置用于可旋转安装至滑架主体120的轴180(或其它任选的安装部件),并且通常被构造成与一定长度的胶带选择性地交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惰辊124的外表面易于从胶带常用的粘合剂(例如,压敏粘合剂)剥离,并且因此可具有以上关于施用辊42所述的任何形式(例如,以上关于图3A-3C中的套筒102所述的属性)。
致动器128可呈现有利于接收使用者所施加的力并且将该力转换为滑架主体120相对于外壳40的滑动运动的任何形式。虽然致动器128被示出为是在滑架主体120之外形成的部件,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致动器128由滑架主体120形成或与滑架主体120一体化形成。
刀片组件26
刀片组件26在图5中更详细地示出,并且包括刀片28、刀片臂200、以及至少一个挤压指状物202。一般来讲,刀片臂200保持刀片28和挤压指状物202,并且被配置用于与外壳40(图1A)枢转连接。
另外参考图6A-6C,刀片臂200限定前导端210、后尾端或枢转端212,顶面214、以及下面216。前导端210被配置成有利于刀片28的安装,并且可形成或提供一个或多个铆钉主体218。枢转端212与前导端210相对限定,并且被配置成建立与外壳组件22(图1A)的对应部件的可枢转安装。例如,后尾端212可包括尺寸被设定成接收柱90(图2)的镗孔220。无论如何,限定了在最终组装后刀片臂200围绕其旋转或枢转的枢转轴线P。顶面214被成形以实现刀片臂200与滑架组件凸轮构件168(图4A)的期望的凸轮交接。例如,如图6C中最佳示出,顶面214在邻近前导端210处可以是相对平坦或平面的,并且形成或限定邻近枢转端212的倾斜区域230。出于以下明确的原因,曲柄臂232从枢转端212突出(即,离开下面216),并且补充(结合其它特征结构)沿着顶面214实现的凸轮引起的铰接运动。
返回图5,刀片臂200被进一步配置成有利于挤压指状物202的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挤压指状物202被提供为挤压指状物结构240的一部分,该挤压指状物结构240包括从基座242突出的多个挤压指状物202。据此,刀片臂200可形成腔体244,该腔体244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以摩擦方式保持基座242,其方式使得将挤压指状物202布置为从下面216向外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246可进一步被提供邻近基座242组装至腔体244,以便在最终组装后与顶面214接续。
挤压指状物结构240的特征结构参考最终组装后的刀片臂200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然而,一般来讲,另外参考图7A和7B,指状物结构240包括基座242和至少一个挤压指状物202。在图7A和7B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提供了三个挤压指状物202,包括相对于第二挤压指状物202b和第三挤压指状物202c纵向偏移的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包括更大或更小数量的挤压指状物202,包括仅单个挤压指状物(例如,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挤压指状物202以成一定角度的方式从基座242延伸,其中挤压指状物202相对于基座242的角度布置在最终组装后产生挤压指状物(2)202相对于刀片臂200的期望的空间布置。如下所述,挤压指状物202被配置成与张紧的粘合剂承载表面(例如胶带的粘合剂表面)交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挤压指状物202是柔性的(例如,可弹性变形的)并且表现出易剥离或低剥离特征。例如,挤压指状物202可由硅氧烷、含氟聚合物、或带涂层的弹性体材料(例如,产生低剥离涂层或不粘表面的等离子涂层)等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整个指状物结构240由柔性低剥离材料(或低剥离涂层)形成。挤压指状物202的弹性柔性可另选地相对于刀片臂200的刚性进行描述。与挤压指状物202相比,刀片臂200具有更大刚性或更少柔性(例如,刀片臂200是模制的刚性塑料材料,而挤压指状物202是可变形的硅氧烷主体)。因此,当受到相同的力时,挤压指状物202将弹性变形或偏转,而刀片臂200保持刚性。可在挤压指状物202的柔性和刀片28的柔性之间进行类似比较。与刚性刀片28相比,挤压指状物202明显更具柔性。
返回图5,刀片28可呈现多种形式,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在最终组装后组合限定刀片28的刀片段250、252。在其它实施例中,刀片28可以是均一的整体结构。
刀片组件26的最终构造在图8A和8B中示出。刀片28附接至刀片臂200的前导端210,并且相对于下面216向下延伸。就这一点而言,刀片28在与刀片臂200相对的刀片末端260处终止。挤压指状物202a-202c也从刀片臂200的下面216突出,并且各自在与刀片臂200相对的接触端262处终止。挤压指状物202a-202c通常被布置成与一定长度的带交接,当刀片臂200围绕枢转轴线P旋转时,该一定长度的带被刀片28切割。这些属性例如由挤压指状物202a-202c的角度取向,以及挤压指状物202a-202c的长度促成。例如,至少相对于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而言,由刀片28的平面和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平面建立一个夹角θ。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θ为至少5度,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至少10度。第二挤压指状物202b和第三挤压指状物202c可被布置成相对于刀片28建立类似的夹角。无论如何,为了更好地确保至少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接触端262与刀片28结合在刀片臂200围绕枢转轴线P旋转时接触胶带,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从下面216延伸相当大的距离,该距离通常与刀片末端260的纵向位置一致。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相对于由刀片末端260和枢转轴线P限定的铰接平面A辨别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长度。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穿过铰接平面A或与铰接平面A相交。这种几何结构更好地确保,当刀片臂200围绕枢转轴线P旋转时(相对于图8B的取向以逆时针方向),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接触端262将接触在刀片末端260“后面”的结构(相对于图8B的取向的右边)。
施用装置组件
图9A示出安装至第一外壳部分50的滑架组件24。滑架主体120可滑动地连接至导轨74,例如通过成对的引导凸块146、148(图4B)。弹簧(或其它偏置装置)126设置在框架158内,并且在其相对端处被第一肩部82和第二肩部84捕获(应理解的是,第一肩部82在图9A的视图中隐藏,但在图2中示出)。第二肩部84突出到弹簧126外部以与轮毂122邻接,并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沟槽162内。止挡凸块86可滑动地设置在狭槽152内。柱90位于凹口166内。在所提供的情况下,致动器128被组装至滑架主体120并且被布置在辅助口46内。利用这种构造,弹簧126将滑架主体120偏置到图9A的第一或施用状态。滑架主体120可响应于置于致动器128上的力而转换为图9B的第二或切割状态,继而使得滑架主体120沿着导轨74滑动(即,相对于图9A和9B的取向,使得滑架主体120在从施用状态(图9A)转换为切割状态(图9B)时通常向右运动(朝向后侧64))。止挡凸块86用作针对滑架主体120的进一步滑动的前向止挡件。一旦移除致动力,滑架组件24通过弹簧126自动回到图9A的第一或施用状态。
图10A示出刀片组件26至滑架组件24和第一外壳部分50的安装(并且反映出施用装置20的施用状态)。刀片臂200的枢转端212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一外壳部分50的柱90(在图10A中隐藏但在例如图9A中示出)。曲柄臂232位于凹坑156内。滑架组件24通过凸轮构件168和支撑块170以所示空间布置保持刀片臂200。更具体地,凸轮构件168接合刀片臂200的顶面214或与其稍有间隔,而支撑块170接合下面216或与其稍有间隔。因此,防止刀片臂200围绕枢转轴线P相对于滑架主体120自由旋转。在图10A的第一或施用状态下,刀片末端260和挤压指状物接触端262在空间上被定位离开如下所述由施用辊42和惰辊124限定且位于施用辊42和惰辊124之间的带路径。
将滑架主体120从施用状态转换为切割状态实现刀片组件26的铰接运动,如图10B所反映。具体地,由于刀片臂200通过柱90(图9A)在空间上连接至第一外壳部分50,所以刀片臂200不与滑架主体120一起向后滑动。然而,由于凹坑156的承载表面164(在图10B中隐藏,但在图10A中示出)接触曲柄臂232,并且由于凸轮构件168沿着刀片臂顶面214的倾斜区域230滑动,导致刀片臂200围绕枢转轴线P枢转或旋转(相对于图10A和10B的取向以逆时针方向),继而导致刀片末端260和挤压指状物接触端262穿过如下所述由施用辊42和惰辊124限定且位于施用辊42和惰辊124之间的带路径。
作为参考,上述用于实现刀片末端260和挤压指状物接触端262相对于施用辊42和惰辊124(并且因此相对于由辊42、124限定的带路径)的铰接运动的各种部件和机构仅为一个可接受的实施例。可采用多种其它部件、机构和/或组装技术。本公开的特征结构涉及以下方式:其中在由刀片28形成的切割操作的过程中,挤压指状物202与胶带,以及沿着施用辊42和惰辊124建立的任选的低剥离或易剥离的粘合剂表面界面交接。
使用方法
图11A以简化形式示出可旋转地安装至轮毂122的胶带卷300,其中施用装置20处于初始或施用状态。作为参考,本公开的系统构成装载有带卷300的施用装置20。一定长度的胶带302从卷300沿着至少部分由施用辊42和惰辊124限定的带路径T延伸。构成卷300的胶带302可呈现多种形式,并且通常包括限定相反的第一主表面304和第二主表面306的基膜或膜结构。主表面304、306中的一者或两者可载有暴露的粘合剂(例如,压敏粘合剂涂层)。也就是说,胶带302可以是单面或双面胶带。在图11A的施用状态下,带路径T包括与惰辊124接触的第一主表面304和与施用辊42接触的第二主表面306。利用这种布置,该一定长度的带302从卷300沿着带路径T延伸,并且可用于通过带分配口44施用至基板表面。
例如,如图11B所示,在施用装置20处于施用状态的情况下,胶带302的前导端310以粘接方式固定或粘着至基板表面312,从而建立粘着区314。抓握施用装置外壳40的使用者向施用辊42上手动施加压力,同时牵拉外壳40离开前导端310。利用这种技术,使得胶带302从卷300退绕并且沿着带路径T连续前进,其中如图11C所示,现在较长的粘着区314被固定到基板表面312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将带302施用至基板表面312的过程中,施用辊42易于沿着第二主表面306滚动。在第二主表面306载有暴露粘合剂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的施用辊42的剥离属性(例如,由硅氧烷或其它低剥离材料形成施用辊42的外表面和/或包括圆周肋或其它纹理),承载粘合剂的第二主表面306将不粘贴至施用辊42。
一旦已将所需长度的带302施用至基板表面312,就操作施用装置20以切割带302。在切割操作开始之前,胶带302通常在施用辊42和惰辊124之间保持张紧并且被标识为图12A中的中间带段320。刀片28和挤压指状物202与中间带段320(和带路径T)间隔开。然后如上所述通过使用者施加在致动器128(图1A)上的力使滑架组件24(图1A)向切割状态转换。随着刀片臂200枢转以使刀片末端260与带302接触,挤压指状物202也与胶带302交接。例如,在图12B的布置中(另外示意性地示出当施用装置20向切割状态转换时的操作的中间阶段),刀片臂200已被旋转或操纵以使刀片28和挤压指状物202几乎与胶带302的第二主表面306接触。回顾到刀片臂200正在围绕枢转轴线P旋转,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接触端262如图所示刚好在刀片末端260之前触胶带302。在其它实施例中,刀片28和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同时接触胶带302,或刀片28可刚好在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之前接触胶带302。
利用刀片臂200的进一步旋转(即,从图12B的布置转换为图12C的操作布置的连续的下一个中间阶段),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更加稳健地接触中间带段320。由于中间带段320在施用辊42和惰辊124之间处于张力下,所以胶带302向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上施加阻力。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成角度取向结合用于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柔性材料导致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响应于这种阻力而变形或偏转。也就是说,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不刚性地保持其线形形状,而是轻微变形,其中接触端262朝向刀片28偏转。在图12C的状态下,刀片末端260刺穿胶带302的一部分,但胶带302尚未被完全切断。作为参考,刀片末端260可具有图8A所示的楔形形状,宽度从中心点起逐渐增加;虽然刀片末端260的完整宽度与胶带302的宽度一致,但是在切割的初始阶段(例如,图12C的布置),仅刀片末端260的完整宽度的一部分(例如,中心点)穿过胶带302,使得未完全切割胶带302的整个宽度。这种关系反映于图12D中,其另外提供与图12C的状态对应的刀片末端260和胶带302的简化的放大横截面。如图所示,刀片末端260的一部分初始刺穿胶带302。由刀片末端260形成的切口的宽度WC小于胶带302的宽度WT。因此,胶带302仍然完整且尚未被完全切断。因此,返回图12C,保持胶带302中的张力,从而如上所述导致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变形。
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弹性偏转或变形随着刀片臂200的进一步旋转而继续,其中刀片臂旋转同时引导刀片末端260逐渐刺穿带302的宽度WT(图12D)的增大的部分。这种布置在图12E中示出。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由低剥离材料或涂层(例如,硅氧烷)形成的情况下,即使当胶带302是双面胶带(即,第二主表面306载有暴露的粘合剂)时,接触端262(和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的其它外表面)也易于与上述偏转结合地沿着胶带302的第二主表面306滑动。图12E进一步反映,第二挤压指状物202b也可接触张紧的胶带302并且由于柔性构造而弹性弯曲或偏转。值得注意的是,当刀片末端260被驱动朝向(并且穿过)胶带302时,胶带302可被迫使在刀片末端260交接处向下偏转(相对于图12E的取向),并且由于各种部件的几何构造而与平台190接触。
如图12F所示,在切割运动结束时,刀片末端260行进穿过带302的整个厚度和宽度,从而切断中间带段320。一旦被切断,胶带302即可有效地被限定为具有在切割线下游的现在被施用至基板表面312的施用部分330。剩余部分332(在切割线上游)仍与带卷300(图11A)连接,或为其部分,并且终止于前导端334。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用于防止前导端334沿着刀片28延伸,或在刀片28上“向上拱”,应注意的是,一旦胶带302被切断,施加在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上的张紧阻力就被移除,并且第一挤压指状物202a弹性地自动回复至如图所示的其自然形状。第二挤压指状物202b和第三挤压指状物202c可将胶带302推到平台190上。因此,整个剩余部分332,包括“新”前导端334,被保持离开刀片28。当滑架组件24被允许回复至第一或施用状态时,导致刀片臂200再次枢转,使得刀片28和挤压指状物202a-202c离开带路径T,如图12G所示。就这一点而言,即使第二主表面306载有暴露的粘合剂,胶带302的剩余部分332也将不会意外地与刀片组件26一起“运动”。如上所述,剩余部分332与刀片28间隔开且不接触。此外,当一个或多个挤压指状物202与第二主表面306直接接触时,挤压指状物202的低粘附性/剥离材料(例如,硅氧烷)构造使与暴露粘合剂的粘附性最小或没有。沿着这些相同的线,第一主表面304可轻微附着至平台190,从而允许挤压指状物202随着刀片臂200铰接运动使挤压指状物202离开带302而易于从第二主表面306剥离。平台190同时将前导端334引导至带分配口44,使得前导端334现在易于获得以用于随后的胶带施用操作。
胶带施用装置20在将胶带302施用至基板表面312中的使用可任选地需要底侧66易于沿着或靠近基板表面312滑动(在基板表面312相对平坦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上平坦的底侧66还有利于施用装置20以竖直取向临时储存在基板表面312上(例如,在不用时,施用装置20是竖直的,其中底侧66搁置于基板表面312上)。
在图13的替代性胶带施用装置20’的情况下,包括在不用时升高施用辊42以离开基板表面312的支脚装置400。支脚装置400可呈现多种形式,并且在一些构造中包括头部402和片簧或其它偏置装置404。片簧404将头部402连接至外壳40。在片簧404的正常状态下,头部402被定位使得前导面406位于外壳40外面。然后在图13的竖直储存取向上,施用装置20’相对于基板表面312保持竖直,从而搁置于头部402的前导面406和外壳40的后角408上。如图所示,施用辊42以及胶带302的前导端310保持在基板表面312上方或离开基板表面312。
当使用者希望将胶带前导端310施用至基板表面312时,用使用者的手向外壳40施加向下的力。一旦施加了足够的力以克服片簧404的偏置(即,通过头部402在基板表面312经历的阻力),头部402就回缩到外壳40中。因此,使得前导端310与基板表面312接触,包括将施用辊42按压在胶带302上。随后可如上所述进行施用和切割操作。
本公开的胶带施用装置、系统和方法提供优于先前设计的显著改进。胶带,包括双面胶带,易于被施用至基板表面并且随后用单手操作切割。就这一点而言,与带施用装置一起提供的柔性挤压指状物确保持续的无堵塞操作,从而防止胶带以粘接方式“抓附”在切割刀片上。其它任选的特征结构,诸如低表面能接触辊,进一步增强承载粘合剂的带表面的处理。
虽然本发明已参考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式和细节的改变。

Claims (11)

1.一种胶带施用装置,所述胶带施用装置包括:
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限定带分配口的外壳,
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的邻近所述带分配口的施用辊;
滑架组件,所述滑架组件包括:
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滑架主体,
由所述滑架主体承载且被配置成可旋转地支撑带卷的轮毂,
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滑架主体的惰辊;以及
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包括:
刀片臂,所述刀片臂限定枢转端,所述枢转端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使得所述刀片臂能够围绕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枢转,
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枢转端相对地从所述刀片臂突出且终止于刀片末端,
其中铰接平面由所述刀片末端和所述枢转轴线限定,
在所述刀片和所述枢转端之间的位置处从所述刀片臂突出的第一挤压指状物,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延伸穿过所述铰接平面;
其中所述施用装置限定从所述轮毂至所述带分配口的带路径,所述带路径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施用辊和所述惰辊限定;
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胶带施用装置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刀片末端处于所述带路径的第一侧的施用状态和所述刀片末端位于所述带路径的相反的第二侧的切割状态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施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的柔性大于所述刀片臂的柔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施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被配置成当所述施用装置从所述施用状态向所述切割状态转换时,在被迫使与沿着所述带路径延伸且在所述施用辊和所述惰辊之间张紧的带接触时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施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终止于与所述刀片臂相对的接触端,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响应于接触沿着所述带路径延伸的带的偏转包括所述接触端运动以更接近所述刀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施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终止于与所述刀片臂相对的接触端,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接触端和所述刀片末端在空间上被布置成使得当所述施用装置从所述施用状态向所述切割状态转换时,所述接触端在所述刀片末端之前与所述带路径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施用装置,其中所述刀片组件还包括第二挤压指状物,所述第二挤压指状物在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和所述枢转端之间的位置处从所述刀片臂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带施用装置,其中从所述刀片臂延伸的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的长度大于从所述刀片臂延伸的所述第二挤压指状物的长度。
8.一种用于施用胶带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胶带卷;以及
施用装置,所述施用装置包括:
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限定带分配口的外壳,
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的且邻近所述带分配口的施用辊,
滑架组件,所述滑架组件包括:
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滑架主体,
由所述滑架主体承载且可旋转地保持所述胶带卷的轮毂,
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滑架主体的惰辊,
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包括:
刀片臂,所述刀片臂限定枢转端,所述枢转端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使得所述刀片臂能够围绕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枢转,
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枢转端相对地从所述刀片臂突出且终止于刀片末端,
在所述刀片和枢转端之间的位置处从所述刀片臂突出的第一挤压指状物,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终止于与所述刀片臂相对的接触端;
其中在最终组装后,所述系统被配置成提供施用状态,在所述施用状态,一定长度的带从所述卷延伸至所述惰辊且随后延伸至所述施用辊以用于通过所述分配口进行分配,所述施用状态包括所述刀片和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从所述一定长度的带移开;
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系统能够从所述施用状态转换为切割状态,在所述切割状态,所述刀片末端行进穿过所述一定长度的带以切断所述一定长度的带;
并且甚至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系统从所述施用状态到所述切割状态的转换包括所述接触端最初接触所述一定长度的带和随后朝所述刀片偏转。
9.一种分配胶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保持胶带卷的施用装置的系统,所述施用装置包括:
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限定带分配口的外壳,
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且邻近所述带分配口的施用辊,滑架组件,所述滑架组件包括:
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滑架主体,
由所述滑架主体承载且可旋转地保持所述胶带卷的轮毂,
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滑架主体的惰辊,
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包括:
刀片臂,所述刀片臂限定枢转端,所述枢转端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使得所述刀片臂围绕枢转轴线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枢转,
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枢转端相对地从所述刀片臂突出且终止于刀片末端,
在所述刀片和所述枢转端之间的位置处从所述刀片臂突出的第一挤压指状物,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终止于与所述刀片臂相对的接触端;
其中在所述系统的施用状态,来自所述卷的一定长度的带的前导段延伸到所述分配口中且由所述施用辊支撑;
将所述前导段按压成与基板表面粘合接触以限定粘着区;
操纵所述外壳以牵拉所述施用装置离开所述粘着区,同时在所述施用辊上保持按压力以从所述施用装置连续地分配所述一定长度的带的增加的段并使其与所述基板表面粘合接触;以及
致动所述滑架组件枢转所述刀片臂,包括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和所述刀片接触所述施用辊和所述惰辊之间所述一定长度的带,以完全切断所述一定长度的带;
其中在所述刀片末端完全切断所述一定长度的带之前,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的接触端接触所述一定长度的带,并且随着所述刀片臂的进一步枢转运动,由于所述一定长度的带的张紧刚性而朝所述刀片偏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致动所述滑架组件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挤压指状物的所述接触端接触所述胶带的粘合剂侧,所述方法还包括不使所述粘合剂侧附着至所述接触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胶带的粘合剂侧在操纵所述外壳的步骤过程中接触所述施用辊,所述方法还包括不使所述粘合剂侧附着至所述施用辊。
CN201480045621.XA 2013-08-19 2014-08-18 用于诸如双面胶带的胶带的施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73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67482P 2013-08-19 2013-08-19
US61/867,482 2013-08-19
PCT/US2014/051498 WO2015026723A1 (en) 2013-08-19 2014-08-18 Applicators for adhesive tape, such as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3477A CN105473477A (zh) 2016-04-06
CN105473477B true CN105473477B (zh) 2017-10-03

Family

ID=51429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562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73477B (zh) 2013-08-19 2014-08-18 用于诸如双面胶带的胶带的施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07730A1 (zh)
EP (1) EP3036181A1 (zh)
JP (1) JP2016528130A (zh)
CN (1) CN105473477B (zh)
TW (1) TWI629229B (zh)
WO (1) WO20150267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73478B1 (ko) 2015-08-21 2017-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CN105858319A (zh) * 2016-06-27 2016-08-17 安庆市微知著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胶带切割器
US20180371767A1 (en) * 2017-06-27 2018-12-27 Badger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LLC Drywall tape applicator
TWI695806B (zh) * 2017-09-08 2020-06-11 樺進膠帶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膠台結構改良
CN109761095A (zh) * 2017-11-09 2019-05-17 桦进胶带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胶台结构改良
US10167164B2 (en) * 2018-01-16 2019-01-01 Huah Jinn Tape Searching Co., Ltd. Handheld tape dispenser
US20210403272A1 (en) * 2019-02-27 2021-12-30 Yong Chul Oh Multi-division type tape cutter
CN109994766A (zh) * 2019-04-22 2019-07-09 般若涅利(北京)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换卷前粘胶带装置
US11059279B2 (en) * 2019-05-07 2021-07-13 Sandar Industries, Inc. Adhesive tape applicator
CN111039068B (zh) * 2019-11-29 2021-05-28 绍兴纤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胶使用时离型纸分离装置
DE102021126287B3 (de) 2021-10-11 2022-10-20 Tesa Se Applikator zum Verkleben von zwei Fügeteilen mittels eines doppelseitig selbstklebenden Klebestreifens mit Anzeige ausreichender Anpresskraft
DE202022105559U1 (de) * 2022-09-30 2022-10-20 Tesa Se Schneidvorrichtung für Klebebandapplikatore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0351B2 (en) * 2005-02-25 2008-01-22 Huah Jinn Tape Searching Co., Ltd. Tape cutter
DE202009015363U1 (de) * 2009-11-11 2011-03-24 Securasta Gmbh Spender für selbstklebende Siegel
CN102666331A (zh) * 2009-12-28 2012-09-12 荣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胶带送出装置及胶带粘贴器
CN102858668A (zh) * 2010-04-23 2013-01-02 3M创新有限公司 单手操作的胶带分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25056E (en) * 1961-10-17 fritzinger
US3369951A (en) * 1964-07-06 1968-02-20 George H. Fritzinger Double-faced adhesive tape applicators
US3586587A (en) * 1968-07-26 1971-06-22 Carpenter Paul J Tape applicator
JPS6033548U (ja) * 1983-08-10 1985-03-07 佐々木 徳雄 テ−プカツタ−
JPH0261866U (zh) * 1988-10-25 1990-05-09
JP2573701Y2 (ja) * 1993-06-08 1998-06-0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字テープの切断装置
GB2367282A (en) * 2000-10-02 2002-04-03 Lin Shih Chin Tape dispenser with cutter and tape gripping device
US20090178767A1 (en) * 2008-01-13 2009-07-16 Syue-Jin Shen Tape cutter with an arrangement for retracting a cutting blade after cutting tape
US8656976B2 (en) * 2010-07-20 2014-02-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witching dual cam adhesive tape dispens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0351B2 (en) * 2005-02-25 2008-01-22 Huah Jinn Tape Searching Co., Ltd. Tape cutter
DE202009015363U1 (de) * 2009-11-11 2011-03-24 Securasta Gmbh Spender für selbstklebende Siegel
CN102666331A (zh) * 2009-12-28 2012-09-12 荣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胶带送出装置及胶带粘贴器
CN102858668A (zh) * 2010-04-23 2013-01-02 3M创新有限公司 单手操作的胶带分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528130A (ja) 2016-09-15
US20160207730A1 (en) 2016-07-21
CN105473477A (zh) 2016-04-06
TW201527198A (zh) 2015-07-16
TWI629229B (zh) 2018-07-11
WO2015026723A1 (en) 2015-02-26
EP3036181A1 (en)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3477B (zh) 用于诸如双面胶带的胶带的施用装置
JP4793608B2 (ja) テープ送出装置及びテープ貼付器
US7255767B2 (en) Single hand operation adhesive tape dispenser
US8656976B2 (en) Switching dual cam adhesive tape dispenser
JP4885414B2 (ja) 接着剤、被覆材料、着色材料等、フィルムを基板に貼着するための把持具
JPH07252010A (ja) テープカッター
US10167164B2 (en) Handheld tape dispenser
US6712113B1 (en) Automatic device for dispensing and applying adhesive tape in rolls
JP2010260674A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と両面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JP5260412B2 (ja) 両面テープ貼着方法
JP2013060296A (ja) 収納型粘着テープ先端折り返しタグ加工装置付きカッター
JP2001287498A (ja) 塗膜転写具
JP2012240782A (ja) テープカッター
JPS63274596A (ja) 綴り穴補強片貼着器
WO2008068555A3 (en) Single hand operation adhesive tape dispenser
US20090107636A1 (en) Two-side adhesive tape device
TWI303207B (zh)
KR790001892Y1 (ko) 박리층부(剝離層付)양면 점착테이프의 접착기
JP2000302316A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貼付器及び両面粘着テープの貼付方法
JP2021008344A (ja) 粘着テープカッター
JP2008001456A (ja) 粘着テープディスペンサ
JP4360815B2 (ja) 粘着テープ貼付具
JP3005816U (ja) 粘着テープカッター
JPH07252008A (ja) テープホルダー
KR20240036418A (ko) 테이프 디스펜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