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1147B -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1147B
CN105471147B CN201510573699.5A CN201510573699A CN105471147B CN 105471147 B CN105471147 B CN 105471147B CN 201510573699 A CN201510573699 A CN 201510573699A CN 105471147 B CN105471147 B CN 105471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entioned
unit
electric machine
unit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36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1147A (zh
Inventor
粟津稔
新田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71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1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1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1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具备定子和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上述定子旋转的转子。定子具有:供线圈插入的槽;以根据种类而不同的槽间距插入于上述槽的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以及将多个种类的上述单位线圈以叠绕方式配置并在上述定子的径向重叠配置的多个线圈组。各上述线圈组在未插入于上述槽的状态下呈相同的配置结构,且相互错开规定槽间距而插入于上述槽。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以基于2014年9月30日提出申请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200620号的优先权的利益为基础,并且要求享有该优先权,其所有内容通过援引而包含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插入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线圈的卷绕方式,存在叠绕方式。叠绕方式是指如下的卷绕方式:将多个线圈在定子的周向排列,使得相邻的线圈的一部分相互在定子的径向重叠,且该重叠的内侧和外侧交替更换。该叠绕方式通过针对各相各极的线圈使所插入的槽依次错开规定间距、并将各线圈在定子的径向交替重叠配置而构成。通常,线圈例如通过将铜线卷绕多圈而构成,因此缺乏柔性,将线圈插入于槽时的操作性差。
因此,例如提出有将各相各极的线圈分成多个、并分阶段地插入于槽的方法。
但是,对于旋转电机,例如存在各相各极由槽间距不同的大小两个线圈构成的旋转电机。对于这样的旋转电机,若单纯地采用将线圈分割并分多次插入的方式,则必须制造分割前的线圈的数量乘以分割的数量而得的数量的线圈。这样,尽管将线圈插入于槽时的操作性提高,但用于制造各个线圈的工时、配置插入前的线圈时的工时变多。这样的生产的工时的增多反而成为阻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叠绕方式中能够减少插入于定子的各个线圈所涉及的生产工时、而提高生产率的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具备:定子;以及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上述定子旋转的转子。上述定子具有:供线圈插入的槽;以根据种类而不同的槽间距插入于上述槽的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以及将多个种类的上述单位线圈以叠绕方式配置、并在上述定子的径向重叠配置的多个线圈组。各上述线圈组在未插入于上述槽的状态下呈相同的配置结构,且相互错开规定槽间距而插入于上述槽。
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以根据种类而不同的槽间距插入于上述槽的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的单位线圈制造工序;制造多个能够将多个种类的上述单位线圈以叠绕方式插入于上述槽的线圈组的线圈组制造工序;以及将各上述线圈组在上述定子的径向重叠配置,并且相互错开规定槽间距而插入上述槽的线圈插入工序。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减少生产工时,能够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基于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将图1的第1线圈组以及第2线圈组中的单位线圈的配置呈直线状地展开并示出的图。
图3是基于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与图2的展开图相当的图。
图4是基于第3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与图2的展开图相当的图。
图5是基于第4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与图2的展开图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基于多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对在各实施方式中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并且,在各实施方式中,“线圈”意味着将铜线卷绕规定圈数而形成为环状的部件。“单位线圈”意味着所制造的线圈的最小单位。
参照图1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10作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一个例子示出,是内转子型的3相4极的永磁马达。此外,旋转电机10并不限于永磁马达,也可以是感应电动机。并且,旋转电机10并不限于内转子型,也可以是外转子型。
旋转电机10具备转子20以及定子30。转子20具有转子铁心21以及多个、在该情况下为四个永久磁铁22。转子20例如通过将电磁钢板利用冲床冲裁而形成为圆环状的铁心片层叠多片而一体地构成。在形成于转子20的中心部的孔部23设置有未图示的旋转轴。永久磁铁22沿着转子20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永久磁铁22为,在转子20的周向,极性相互不同的磁极即N极或者S极以交替的方式配置。
定子30具有定子铁心31。定子铁心31例如通过将电磁钢板利用冲床冲裁而形成为圆环状的铁心片层叠多片而一体地构成。定子铁心31具有多个、在该情况下为36个齿32,以及在相邻的齿32之间形成的多个、在该情况下为36个槽33。各槽33等间隔地配置,形成为中心侧开口而朝定子铁心31的径向外侧凹陷的槽形状。定子30具有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以在定子30的径向重叠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第1线圈组411在定子30中设置在径向的外侧即外周侧。第2线圈组412在定子30中设置在径向的内侧即内周侧,即相对于第1线圈组411设置在定子30的径向的内侧。
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由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在该情况下为第1单位线圈51和第2单位线圈52这两种单位线圈构成。在该情况下,第1单位线圈51和第2单位线圈52的铜线的匝数即圈数相同、线圈的外径以及槽间距不同。第1单位线圈51以9槽间距配置。第2单位线圈52以7槽间距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槽间距意味着从作为基准的槽33到作为对象的槽33为止的槽33的个数。例如,第1单位线圈51以9槽间距配置意味着:从第1单位线圈51的一端所插入的槽33的下一个槽33开始数,该第1单位线圈51的另一端插入于第9个槽。
第1单位线圈51的外径比第2单位线圈52的外径大。因此,第1单位线圈51的总长比第2单位线圈52的总长长。并且,利用第1单位线圈51、和与该第1单位线圈51相邻配置的第2单位线圈52构成组合线圈53。即,组合线圈53由槽间距不同的2个单位线圈、在该情况下为第1单位线圈51以及第2单位线圈52构成。此外,第1单位线圈51相对于第2单位线圈52可以位于在定子铁心31的径向上的内侧或者外侧中的任一侧。
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将各组合线圈53和不构成组合线圈的单位线圈52以叠绕方式插入于槽33而构成。这里,叠绕方式是指以如下方式卷绕各线圈的卷绕方式:如图1所示,在定子铁心31的周向相邻的各线圈、在该情况下为组合线圈53以及不构成组合线圈53的第2单位线圈52,在定子铁心31的径向交替重叠,并且其重叠的内侧和外侧交替更换。
在该情况下,若观察某一组合线圈53,则第2单位线圈52相对于第1单位线圈51配置于内侧的槽33。即,第2单位线圈52相对于第1单位线圈51配置于靠第1单位线圈51的中心部侧的槽33。因此,构成组合线圈53的第1单位线圈51和第2单位线圈52呈同心状地卷绕。但是,通过将构成组合线圈53的第1单位线圈51和第2单位线圈52呈同心状地卷绕,不可否定如下情况:组合线圈53和不构成组合线圈53的第2单位线圈52以叠绕方式配置于定子铁心31。
在定子30的槽33中插入有:第1线圈组411的单位线圈51、52中的任一方的端部、和第2线圈组412的单位线圈51、52中的任一方的端部。因此,插入于一个槽33的单位线圈51、52的匝数的合计是各单位线圈51、52的2倍。并且,插入于一个槽33的各单位线圈51、52的匝数的合计在各槽33中相等。
此外,“在各槽33中相等”不仅包括各槽33中的单位线圈51、52的匝数的合计完全相等的情况,而且包含存在少许差的情况。即,例如,为了检测定子30的旋转位置,考虑针对一部分槽33而使线圈的匝数变化。但是,即便在像这样各槽33中的各单位线圈51、52的匝数的合计存在少许差的情况下,只要该差处于不会对马达特性实质上产生影响的程度的范围,则允许认为各槽33中的匝数的合计之差为实质上相等。
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为,在未插入于定子30的状态下,第1单位线圈51和第2单位线圈52的配置相同。而且,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为,由于所插入的槽33不同,因此各单位线圈51、52相对于定子30的配置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分别具有6个第1单位线圈51和12个第2单位线圈。
接下来,对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中的各单位线圈51、52的具体配置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中的单位线圈51、52的配置的图,是示出将图1的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呈直线状地展开后的概要的图。图2中,对于36个各槽3,将N设为1~36的整数,把将某一槽33设为第1槽的情况下的第N个槽作为第N槽来表示。
在各槽33中插入有第1单位线圈51或者第2单位线圈52的端部。在图2中,对于各单位线圈51、52,将U相的单位线圈51、52用实线表示,将V相的单位线圈51、52用虚线表示,将W相的单位线圈51、52用点划线表示。并且,对于插入于各槽33的端部,将U相的单位线圈51、52用圆形表示,将V相的单位线圈51、52用方形表示,将W相的单位线圈51、52用三角形表示。
在第1线圈组411中,6个第1单位线圈51分别插入于第1、4、7、19、22、25槽的外周侧和第10、13、16、28、31、34槽的内周侧。12个第2单位线圈52分别插入于第2、5、8、11、14、17、20、23、26、29、32、35槽的外周侧和第9、12、15、18、21、24、27、30、33、36、3、6槽的内周侧。由此,对于各单位线圈51、52,以顺时针方向侧位于定子30的内周侧、逆时针方向侧位于定子铁心31的外周侧的方式,相邻的各单位线圈51、52以依次重叠的方式配置。
利用第1单位线圈51、和插入于该第1单位线圈51内侧的槽33的第2单位线圈52构成组合线圈53。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插入于第1、4、7、19、22、25槽以及第10、13、16、28、31、34槽的6个第1单位线圈51、和插入于第2、5、8、20、23、26槽以及第9、12、15、27、30、33槽的6个第2单位线圈52构成6组组合线圈53。
而且,对于各相的各极,3相均由组合线圈53构成的极、和3相均由第2单位线圈52构成的极交替配置。即,第1线圈组411中的各相的各极通过交替配置以下极而构成:由配置了第1单位线圈51以及相对于各第1单位线圈51而位于定子铁心31的内径侧的第2单位线圈52的组合线圈53构成的极、和由一个第2单位线圈52构成的极。
第2线圈组412在未配置于定子30的状态下呈与第1线圈组411相同的结构。第2线圈组412相对于第1线圈组411错开360度除以极数而得的角度、在该情况下为机械角90度即9槽间距而配置于定子30。即,在第2线圈组412中,6个第1单位线圈51分别插入于第10、13、16、28、31、34槽的外周侧、和第19、22、25、1、4、7槽的内周侧。12个第2单位线圈52分别插入于第2、5、8、11、14、17、20、23、26、29、32、35槽的外周侧和第9、12、15、18、21、24、27、30、33、36、3、6槽的内周侧。
在该情况下,6组组合线圈53分别由插入于第10、13、16、28、31、34槽以及第19、22、25、1、4、7槽的6个第1单位线圈51和插入于第11、14、17、29、32、35槽以及第18、21、24、36、3、6槽的6个第2单位线圈52构成。在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中,各第2单位线圈52的配置相同。即,在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中,第2单位线圈52的两端所插入的槽的间隔以9槽间距形成,并且各第2单位线圈52以9槽间距的间隔配置于定子铁心31。
而且,对于第2线圈组412,各相的各极也形成为3相均由组合线圈53构成的极和3相均由第2单位线圈52构成的极交替配置。即,第2线圈组412中的各相的各极通过交替配置以下极而构成:由配置了第1单位线圈51以及相对于各第1单位线圈51而位于定子铁心31的外径侧的第2单位线圈52的组合线圈53构成的极;以及由一个第2单位线圈52构成的极。
当在定子铁心31中配置有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的状态下,在各槽33中插入有:构成第1线圈组411的第1单位线圈51或者第2单位线圈52中的任一个单位线圈的端部、和构成第2线圈组412的第1单位线圈51或者第2单位线圈52中的任一个单位线圈的端部。即,在各槽33中,插入有2个单位线圈51、52各自的端部。而且,各单位线圈51、52的匝数相同。因此,插入于各槽33的单位线圈的匝数、即插入于槽33的铜线的根数相同。
接下来,对上述结构的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执行单位线圈制造工序。在单位线圈制造工序中,利用未图示的卷线机制造第1单位线圈51和第2单位线圈52。接下来,执行线圈组制造工序。在线圈组制造工序中,6个第1单位线圈51和12个第2单位线圈52以叠绕方式配置,制造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在该时刻,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在构成上没有差别。
随后,执行线圈插入工序。在线圈插入工序中,在未插入于槽33的状态下为相同结构的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相互错开规定的槽间距而插入槽33。即,在线圈插入工序中,首先,第1线圈组411的各单位线圈51、52的端部分别插入定子30的槽33内。由此,第1线圈组411配置在定子30的外周侧。接下来,第2线圈组412相对于第1线圈组411在周向错开规定槽间距、在该情况下为9槽间距而插入槽33内。由此,第2线圈组412配置在定子30的内周侧、即相对于第1线圈组411配置在内周侧。
随后,执行线圈端部扩开工序。在线圈端部扩开工序中,详细情况并未图示,但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的线圈端部被扩开。由此完成定子30。随后,定子30在下一工序中与转子20组合,由此完成旋转电机10。
如图1所示,定子30具备:用于确保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之间的电绝缘的绝缘纸34;以及用于确保相间的电绝缘的未图示的相间绝缘纸。绝缘纸34设置在第1线圈组411与第2线圈组412之间。绝缘纸34例如是将具有绝缘性的芳香族聚酰胺纸切断成带状,并将该带状的两端连接而构成为环状的部件。未图示的相间绝缘纸设置在第1线圈组411中的各相的单位线圈51、52的相互之间,以及第2线圈组412中的各相的单位线圈51、52的相互之间。相间绝缘纸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矩形状的芳香族聚酰胺纸构成。顺便说一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槽33内,并不存在异相的线圈,因此无需在槽33内设置相间绝缘纸。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各相的线圈被分成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这样的多个线圈组并插入于定子30的槽33。因此,能够减少一次插入于槽33的铜线的根数,因此线圈的柔性增加。因此,将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插入于槽33时的操作性提高,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线圈相对于槽33的插入。结果,能够实现旋转电机10的生产率的提高。
此外,构成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的第1单位线圈51以及第2单位线圈52为相同的匝数。因此,无需为了分多个阶段将线圈插入槽33而制造匝数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因此,能够减少单位线圈的制造工时,结果,能够实现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在插入槽33之前的状态下为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将制造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的工序共用化。由此,能够减少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的制造工序,结果,能够减少定子30的制造工序。
并且,例如在利用大小2个线圈构成1极,并像以往那样单纯地将线圈分割为多个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单位线圈的总数为1极的线圈数×极数×相数×分割数。在该情况下,例如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在3相4极且分割为2段的旋转电机中,所需要的单位线圈的总数为1极的线圈数(2个)×极数(4极)×相数(3相)×分割数(2段)=48个。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需要的单位线圈的总数为(第1单位线圈51的数量(6个)+第2单位线圈52的数量(12个))×线圈组的数量(2个)=36个。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以往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所需要的单位线圈的数量。由此,能够减少用于制造单位线圈51、52的工时、用于将单位线圈51、52配置于定子30的工时,结果,能够实现旋转电机10的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这里,将在各单位线圈51、52中从定子30的槽33突出的部分称作线圈端部,该线圈端部是对马达特性没有贡献的部分,因此期望尽量减小线圈端部。但是,在以往的将全部线圈以相同工序插入槽的制造方法中,线圈的柔性低,无法高密度地配置线圈,因此难以实现线圈端部的小型化。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线圈分为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并插入槽33,能够提高一次插入时的线圈的柔性。由此,能够缩小线圈端部。结果,能够使旋转电机10整体小型化,进而,在相同尺寸的旋转电机中,与以往的旋转电机相比能够实现高效率化。并且,通过缩小线圈端部,能够缩短线圈的铜线的总长。由此,能够减少线圈所需要的铜线的量,结果,能够降低成本。
可以将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按照下述方式变形。即,在第1线圈组411中,例如将第1单位线圈51的匝数设定为X1,将第2单位线圈52的匝数设定为X2。另一方面,在第2线圈组412中,将第1单位线圈51的匝数设定为X2,将第2单位线圈52的匝数设定为X1。据此,能够使插入于各槽33的卷线的合计均为X1+X2而保持一致。因此,据此,尽管需要分别独立地制造第1线圈组411和第2线圈组412,但在将各线圈组411、412插入槽33时的操作性等中,能够得到与上述结构相同的效果。
接下来,参照图3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定子30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而具备第1线圈组421以及第2线圈组422。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组421、422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组411、412相同个数的单位线圈51、52,但其单位线圈51、52的配置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在该情况下,第2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组421形成为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组411使V相的单位线圈51、52的配置错开用360度除以极数而得的角度、在该情况下为机械角90度即9槽间距的结构。同样,第2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组421形成为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第2线圈组412使V相的单位线圈51、52的配置错开机械角90度即9槽间距的结构。
若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各线圈组411、412,则如图1所示,连续配置三个各相的组合线圈53的部分、和连续配置三个各相的第2单位线圈52的部分交替呈现。在该情况下,连续配置三个各相的组合线圈53的部分的铜线的密度比连续配置三个各相的第2单位线圈52的部分的铜线的密度大。对于能够使线圈端部小型化的量,与铜线的密度小的部分相比,铜线的密度大的部分更少。因此,如图1所示,当在定子30的周向铜线的密度不均匀、粗密状态交替呈现时,线圈端部的大小产生差别。结果,作为整体,线圈端部的小型化量变少。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线圈组421以及第2线圈组422形成为组合线圈53和第2单位线圈52交替配置的结构。由此,在定子30的周向,能够使铜线的密度平均化而使其变得均匀。结果,作为整体,能够实现线圈端部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1线圈组421以及第2线圈组422按照下述方式变形。即,在第1线圈组421中,例如将第1单位线圈51的匝数设定为X1,将第2单位线圈52的匝数设定为X2。另一方面,在第2线圈组422中,将第1单位线圈51的匝数设定为X2,将第2单位线圈52的匝数设定为X1。据此,能够使插入于各槽33的卷线的合计为X1+X2而保持一致。因此,据此,尽管需要分别独立地制造第1线圈组421和第2线圈组422,但在将各线圈组421、422插入槽33时的操作性等方面,能够得到与上述结构相同的效果。
接下来,参照图4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组431以及第2线圈组432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组411以及第2线圈组412不同。即,在第3实施方式中,第1线圈组431以及第2线圈组432由12个第1单位线圈54和6个第2单位线圈52构成。在该情况下,第3实施方式的第1单位线圈54的外径比第1实施方式的第1单位线圈51的外径小。即,第3实施方式的第1单位线圈54的总长比第1实施方式的第1单位线圈51的总长短。第1单位线圈54和第2单位线圈52的铜线的匝数相同,线圈的外径以及槽间距不同。第1单位线圈54以8槽间距配置。
在第1线圈组431中,12个第1单位线圈54分别插入于第1、2、4、5、7、8、19、20、22、23、25、26槽的外周侧和第9、10、12、13、15、16、27、28、30、31、33、34槽的内周侧。并且,6个第2单位线圈52分别插入于第11、14、17、29、32、35槽的外周侧和第18、21、24、36、3、6槽的内周侧。
在该情况下,利用相邻的2个同相的第1单位线圈54构成6组组合线圈55。而且,对于各相的各极,3相均由组合线圈55构成的极、和3相均由第2单位线圈52构成的极交替配置。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并且,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组合线圈53由不同槽间距的线圈、在该情况下为以9槽间距配置的第1单位线圈51和以7槽间距配置的第2单位线圈52构成。因此,在组合线圈53中,第1单位线圈51或者第2单位线圈52中的配置于定子铁心31的外周侧的线圈以覆盖配置于内周侧的另一方的线圈的方式配置。因此,第1单位线圈51或者第2单位线圈52中的配置于定子铁心31的外周侧的线圈作为整体而容易变长。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组合线圈55由相同槽间距的线圈、在该情况下为以8槽间距配置的2个单位线圈54构成。在该情况下,各单位线圈54以相同的槽间距配置,因此仅各单位线圈54的一部分相互重叠。因此,能够抑制各单位线圈54作为整体而变长这一情况。结果,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极力缩短组合线圈55整体的铜线的总长,进而导致成本降低。并且,通过极力缩短组合线圈55整体的铜线的总长,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实现线圈端部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接下来,参照图5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是将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思想应用于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而得的。即,在第4实施方式中,定子30代替第3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组431以及第2线圈组432而具备第1线圈组441以及第2线圈组442。第4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组441形成为相对于第3实施方式的第1线圈组431使V相的单位线圈54、52的配置错开利用360度除以极数而得的角度、在该情况下为机械角90度即9槽间距的结构。根据该结构,除了与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定子具有:由相同的匝数构成,且以根据种类而不同的间距插入于槽的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以及将多个单位线圈以叠绕方式插入于槽而构成,且在定子的径向重叠配置的多个线圈组。而且,各线圈组以使得插入于一个槽的各单位线圈的匝数的合计在各槽中相等的方式相互错开规定槽间距而插入于槽。
据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据此,能够根据线圈组进行划分并将线圈插入定子的槽,因此能够减少一次插入的线圈的量。结果,线圈的柔性增加,将线圈插入槽时的操作性提高,由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的生产率的提高。此外,各线圈组在未插入于槽的状态下为相同结构。因此,无需形成为根据线圈组而不同的结构。因此,能够极力减少用于制造线圈组的工时,结果,能够提高作为旋转电机的整体的生产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组合线圈55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由以8槽间距配置的2个单位线圈54构成,因此能够极力缩短组合线圈55整体的铜线的总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线圈组441以及第2线圈组442形成为组合线圈55和第2单位线圈52交替配置的结构。因此,在定子铁心31的周向,能够使铜线的密度平均化而使其变得均匀。由此,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实现线圈端部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加以提示,并非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更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20)

1.一种旋转电机,
具备定子以及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上述定子旋转的转子,
上述定子具有:
供线圈插入的槽;
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分别以根据种类而不同的槽间距插入于上述槽,且以相同的槽中仅存在相同相的线圈的方式配置;以及
多个线圈组,分别是配置由多个上述单位线圈构成的组合线圈和上述单位线圈而成的线圈组,并在上述定子的径向的内侧和外侧重叠配置,
上述多个线圈组之间的上述组合线圈和上述单位线圈以重叠的径向的内侧和外侧交替更换的方式配置,
各上述线圈组在未插入于上述槽的状态下呈相同的配置结构,且相互错开规定槽间距而插入于上述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各上述线圈组为,插入于一个上述槽的各上述单位线圈的匝数的合计在各槽中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包含第1单位线圈以及第2单位线圈,各上述线圈组中的各相的各极通过将由具有上述第1单位线圈和上述第2单位线圈的上述组合线圈构成的极、和由一个上述第2单位线圈构成的极交替配置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包含第1单位线圈以及第2单位线圈,各上述线圈组中的各相的各极通过将由使2个上述第1单位线圈错开规定间距而配置的上述组合线圈构成的极、和由一个上述第2单位线圈构成的极交替配置而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单位线圈由相同的匝数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包含第1单位线圈以及第2单位线圈,各上述线圈组中的各相的各极通过将由具有上述第1单位线圈和上述第2单位线圈的上述组合线圈构成的极、和由一个上述第2单位线圈构成的极交替配置而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包含第1单位线圈以及第2单位线圈,各上述线圈组中的各相的各极通过将由使2个上述第1单位线圈错开规定间距而配置的上述组合线圈构成的极、和由一个上述第2单位线圈构成的极交替配置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单位线圈由相同的匝数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各上述线圈组为,上述组合线圈和上述第2单位线圈交替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单位线圈由相同的匝数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各上述线圈组为,上述组合线圈和上述第2单位线圈交替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单位线圈由相同的匝数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各上述线圈组为,上述组合线圈和上述第2单位线圈交替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单位线圈由相同的匝数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各上述线圈组为,上述组合线圈和上述第2单位线圈交替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单位线圈由相同的匝数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单位线圈由相同的匝数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单位线圈由相同的匝数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上述单位线圈由相同的匝数构成。
20.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具备:
制造以根据种类而不同的槽间距插入于槽的多个种类的单位线圈的单位线圈制造工序;
制造多个线圈组的线圈组制造工序;以及
将各上述线圈组在定子的径向的内侧和外侧重叠配置,并且相互错开规定槽间距而以相同的槽中仅存在相同相的线圈的方式插入上述槽的线圈插入工序,
各上述线圈组在未插入于上述槽的状态下呈相同的配置结构,
上述多个线圈组分别是配置由多个上述单位线圈构成的组合线圈和上述单位线圈而成的线圈组,上述多个线圈组之间的上述组合线圈和上述单位线圈以重叠的径向的内侧和外侧交替更换的方式插入于上述槽。
CN201510573699.5A 2014-09-30 2015-09-10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4711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0620 2014-09-30
JP2014200620A JP6184387B2 (ja) 2014-09-30 2014-09-30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1147A CN105471147A (zh) 2016-04-06
CN105471147B true CN105471147B (zh) 2019-02-19

Family

ID=55585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3699.5A Active CN105471147B (zh) 2014-09-30 2015-09-10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8712B2 (zh)
JP (1) JP6184387B2 (zh)
CN (1) CN105471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0747A1 (ja) * 2017-12-29 2019-07-04 株式会社小田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回転電機の結線方法、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回転電機の結線構造及び回転電機
CN112653308A (zh) * 2020-12-10 2021-04-13 江苏中奕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等距同心叠绕组永磁电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151A (zh) * 2004-08-19 2006-02-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机的电枢
CN103296797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旋转电机的定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9654A (en) * 1959-04-06 1961-06-20 Gen Motors Corp Multi-spe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S5460408A (en) * 1977-10-21 1979-05-15 Yaskawa Denki Seisakusho Kk Method of winding concentric winding coil
DE3331002A1 (de) * 1983-08-27 1985-03-14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Elektrische maschine
JPH0732559B2 (ja) * 1985-07-23 1995-04-10 株式会社東芝 多相電機子巻線
US4937485A (en) * 1986-09-22 1990-06-26 Hhk, Inc. Coil/magnet structure for a brushless DC motor
DE3914731A1 (de) * 1989-04-28 1990-10-31 Siemens Ag Drehstrommotor grossen durchmessers mit teilfugen im staender
JPH0757077B2 (ja) * 1990-10-17 1995-06-14 株式会社東芝 三相電機子巻線
EP0875091A1 (en) * 1996-01-18 1998-11-04 Shibaura Engineering Works Company, Ltd. A motor mounted in a vehicle
JPH1028346A (ja) 1996-07-08 1998-01-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
EP0872858A3 (de) * 1997-04-17 1999-02-24 Alcatel Mehrfachparallelleiter für Wicklungen elektrischer Geräte und Maschinen
US6472790B2 (en) * 2000-02-24 2002-10-29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Stator for an electric motor/generator with a half-integer winding
DK2166644T3 (da) * 2008-09-18 2019-05-06 Siemens Ag Gruppe af tre statorviklinger til en stator af en elektrisk maskine, statoranordning, generator og vindmølle
JP5235634B2 (ja) * 2008-12-05 2013-07-1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4715934B2 (ja) * 2009-02-20 2011-07-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5相モータ
JP2013070523A (ja) * 2011-09-22 2013-04-18 Aisin Aw Co Ltd 回転電機用電機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223379A (ja) * 2012-04-18 2013-10-2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5838930B2 (ja) * 2012-08-08 2016-01-0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コイルおよびステータ
DE112013004301T5 (de) * 2012-08-31 2015-05-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reh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NO335128B1 (no) * 2012-12-03 2014-09-22 Greenway Energy As Spolesammenstilling for trefaset transversal aksial fluks multidisk maskin
US20160013694A1 (en) * 2014-07-10 2016-01-14 Metropolitan Industries, Inc. Deeply nested coil array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151A (zh) * 2004-08-19 2006-02-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机的电枢
CN103296797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旋转电机的定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73103A (ja) 2016-05-09
JP6184387B2 (ja) 2017-08-23
US10128712B2 (en) 2018-11-13
US20160094101A1 (en) 2016-03-31
CN105471147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6394B2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05048754B (zh) 无刷电机
CN107408855B (zh) 旋转电机
CN105827043B (zh) 三相交流电动机
CN104604104B (zh) 旋转电机
US20170054339A1 (en) Stator of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and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using such stator
EP2273654A3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516989B2 (ja) 回転電機用電機子
CN105934870B (zh) 旋转电机
JP2012200101A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6469949A (zh)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05471147B (zh)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JP2013128366A (ja) ヘリカル巻シート状コイル、その固定方法及びモータコイル
JP2017118640A (ja) 波巻きコイルを有する電動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250094B2 (en) Wound stator of an alternator and vehicle alternator
JP5703918B2 (ja) 回転電機固定子
JP2013070522A (ja) 回転電機用電機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825498B2 (en) Armature and arma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585236B2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07925321A (zh) 电枢的制造方法及电枢
US11075557B2 (en) Rotor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associated fabrication process
JP6366912B2 (ja) 回転電機
JP2019176589A (ja) 巻きコイル、回転電機用のコイル、回転電機、巻きコイ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2013251990A (ja) 回転電機
CN109245464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绕线圈方法,及相应的绕线圈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