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8855B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8855B
CN107408855B CN201680011936.1A CN201680011936A CN107408855B CN 107408855 B CN107408855 B CN 107408855B CN 201680011936 A CN201680011936 A CN 201680011936A CN 107408855 B CN107408855 B CN 1074088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olute coil
concentric convolute
concentric
coil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19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8855A (zh
Inventor
古贺清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08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8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8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8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48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8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slotted st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第三同心卷绕线圈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分别具有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位于周向上的一侧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和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相互并联连接的同相的同心卷绕线圈的旋转电机。
以往,已知有通过同心卷绕圆线而形成并且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同心卷绕线圈(例如,第一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第四圆线同心卷绕线圈)。这里,第一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第四圆线同心卷绕线圈分别包含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线圈(以下称线圈部分)。而且,第一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第四圆线同心卷绕线圈按照第一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多个线圈部分、第二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多个线圈部分、第三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多个线圈部分以及第四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多个线圈部分的顺序(即,邻极卷绕)配置于定子铁心的槽。
这里,在转子的轴的中心与定子的轴的中心错位等情况下,有时设置于转子的永磁铁与第一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第四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各自的位置关系会不均衡。因此,存在在同心卷绕线圈内产生环流而产生噪声、振动等的不良情况。
为了消除该不良情况,以往都是按照第一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一个线圈部分、第二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一个线圈部分、第三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一个线圈部分以及第四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一个线圈部分的顺序将它们配置于定子铁心的槽(隔极卷绕)。由此,消除永磁铁与第一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第四圆线同心卷绕线圈的各自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减少因同心卷绕线圈内的环流所引发的噪声、振动的产生。
另外,以往,已知有具有同心卷绕有扁平导线的同心卷绕线圈的旋转电机。这样的旋转电机例如,被日本特开2012-125043号公报公开。
在日本特开2012-125043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同心卷绕有扁平导线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和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的马达。第一同心卷绕线圈以在卷绕后的相邻的扁平导线之间具有缝隙以便能够插入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的扁平导线的状态卷绕有扁平导线。即,在日本特开2012-125043号公报中,在定子铁心的一个槽中沿定子铁心的径向交替配置有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的扁平导线和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的扁平导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5043号公报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2-125043号公报的马达中,由于在一个槽内混合存在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的扁平导线和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的扁平导线,因此难以实施隔极卷绕以消除永磁铁与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以及永磁铁与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因此,希望具备同心卷绕有扁平导线的同心卷绕线圈的旋转电机能够减少因同心卷绕线圈内的环流引发的噪声、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产生,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在具备由扁平导线同心卷绕而成的同心卷绕线圈的旋转电机中,提供能够减少因同心卷绕线圈内的环流而引发的噪声、振动的旋转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旋转电机具备:转子铁心,其供永磁铁设置;定子铁心,其被配置为与转子铁心在径向上对置,并设置有多个槽;以及同心卷绕线圈,其配置于定子铁心的槽,由扁平导线同心卷绕而成,同心卷绕线圈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同相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第三同心卷绕线圈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第三同心卷绕线圈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分别具有: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一侧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和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
在该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旋转电机中,如上所述,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第三同心卷绕线圈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分别具有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一侧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和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的中心位于周向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由此,防止同心卷绕线圈相对于磁极的中心仅向周向上的一侧或仅向另一侧偏移,从而能够消除永磁铁与同心卷绕线圈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其结果是,能够在具备由扁平导线同心卷绕而成的同心卷绕线圈的旋转电机中,减少因同心卷绕线圈内的环流引发的噪声、振动的产生。另外,还能减少因同心卷绕线圈内的环流引发的对旋转电机的转矩的负面影响。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在具备由扁平导线同心卷绕而成的同心卷绕线圈的旋转电机中,减少因同心卷绕线圈内的环流引发的噪声、振动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Y形接线后的3相同心卷绕线圈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被配置于槽的状态的图。
图4是在图3的局部放大图中仅示出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的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在图3的局部放大图中示意性地示出第一~第四同心卷绕线圈的配置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
(旋转电机的构造)
参照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0的构造。
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100具备转子铁心10。在转子铁心10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例如,16个)永磁铁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永磁铁11沿转子铁心10的周向,大致等角度间隔(约22.5度间隔)地设置。
另外,旋转电机100具备定子铁心20。定子铁心20被配置为在径向上与转子铁心10对置。另外,在定子铁心20设置有多个(例如,96个)槽21。另外,在相邻的槽21之间设置有齿22。
另外,旋转电机100具备同心卷绕有扁平导线的同心卷绕线圈30。同心卷绕线圈30配置于定子铁心20的槽21。
这里,如图4所示,同心卷绕线圈30是收容于规定槽21的第一槽收容部30a与收容于不同于规定槽21的槽21的第二槽收容部30b经由线圈端部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线圈端部30c和线圈端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线圈端部30d被连续卷绕的线圈。具体而言,同心卷绕线圈30是第一槽收容部30a、第一线圈端部30c、第二槽收容部30b以及第二线圈端部30d连续并且用一根导线卷绕的线圈。
另外,如图2所示,同心卷绕线圈30包含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40、V相的同心卷绕线圈50及W相的同心卷绕线圈60。另外,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40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U相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另外,V相的同心卷绕线圈50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V相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5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5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5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54。另外,W相的同心卷绕线圈60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W相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6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6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6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64。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40、V相的同心卷绕线圈50以及W相的同心卷绕线圈60被Y形接线。
此外,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40、V相的同心卷绕线圈50以及W相的同心卷绕线圈60通过相同的结构配置于槽21。因此,下面说明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40。
(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的构造)
〈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的构造〉
参照图3和图4,说明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图3和图4中用实线表示的线圈)。在图4中,仅示出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40中的U相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另外,在图4中的(a),示出槽21和配置于槽21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另外,在图4中的(b),示出磁极70的中心(双点划线)以及线圈中心(C11、C12)和连接中心(C2、C3)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A1、A2、A3)的位置。另外,在图4中的(c),示出由配置于槽21的扁平导线形成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另外,在图4中的(c),示出永磁铁11相对于槽21的位置关系。另外,图4中的(c)的槽21的编号表示槽编号。
此外,如图4所示,线圈中心(C11、C12)是指,在同心卷绕线圈30的收容于规定槽21的第一槽收容部30a与收容于不同于规定槽21的槽21的第二槽收容部30b之间的周向上的中央通过且沿轴向延伸的线段。在本实施方式中,同心卷绕线圈30具有大致六边形形状,因此第一线圈端部30c和第二线圈端部30d的弯曲部成为线圈中心,但并不局限于此,归根结底是指,在收容于规定槽21的第一槽收容部30a与收容于不同于规定槽21的槽21的第二槽收容部30b之间的周向上的中央通过且沿轴向延伸的线段。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具有线圈中心C11相对于第一磁极71的中心A1位于周向上的一侧(X1方向侧)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和线圈中心C13相对于第三磁极73的中心A3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X2方向侧)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下面具体说明。此外,下面将对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的代表部分(一个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后述的一个第一连接部41c、一个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以及后述的一个第二连接部41d)进行说明,但其它部分也同样构成。
说明磁极的中心。首先,如图5所示,存在如下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301和第二同心卷绕线圈302,它们是在周向上相邻的、由不同的同心卷绕线圈30构成的多个相(例如,若为3相,则为由U相、V相以及W相构成的3个相)中的相同相的同心卷绕线圈30。该第一同心卷绕线圈301和第二同心卷绕线圈302分别具有相同相的同心卷绕线圈收容于相邻的槽21中的第一槽收容部30a,并且分别具有收容于与第一槽收容部30a在周向上相隔规定间隔的相邻的槽21中的第二槽收容部30b。第一同心卷绕线圈301和第二同心卷绕线圈302之中,第一槽收容部30a和第二槽收容部30b由相同的导线连续卷绕。而且,磁极的中心(A1)是指,在沿周向相邻的相同相的同心卷绕线圈301与第二同心卷绕线圈302的各自的线圈中心之间的周向上的中央通过且沿轴向延伸的线段。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同心卷绕线圈301经由第一连接部41c与收容于进一步在周向上分离的槽21中的相同相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303连接,磁极的中心(A2)是指,在包含第一连接部41c的同心卷绕线圈的中心彼此间的周向上的中央通过且沿轴向延伸的线段。
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配置于槽编号24的槽21和槽编号18的槽21。即,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所配置的槽21的间距为6。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配置于槽编号13的槽21和槽编号7的槽21。即,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所配置的槽21的间距为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的线圈中心C11位于相邻的三个磁极即第一磁极71、第二磁极72以及第三磁极73中的第一磁极71的中心A1的一侧(X1方向侧)。即,位于从第一磁极71的中心A1(槽编号22与槽编号21之间的位置)向X1方向侧偏移大致1/2槽大小的槽编号21的槽21。
另外,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的线圈中心C12位于第三磁极73的中心A3的另一侧(X2方向侧)。即,位于从第三磁极73的中心A3(槽编号10与槽编号9之间的位置)向X2方向侧偏移大致1/2槽大小的槽编号10的槽21。
另外,设置有连接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与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的第一连接部41c。而且,第一连接部41c以跨槽编号18的槽21与槽编号13的槽21的方式被配置。即,第一连接部41c所配置的槽21的间距为5。而且,连接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与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的第一连接部41c的连接中心C2位于第二磁极72的中心A2(槽编号16与槽编号15之间的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第一连接部41c以及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的组41e沿周向配置有多组(4组)。另外,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包含第二连接部41d,该第二连接部41d连接相邻的组41e中的一个组41e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与另一个组41e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第二连接部41d具有不同于第一连接部41c的长度的长度。具体而言,第二连接部41d以跨槽编号31的槽21与槽编号24的槽21的方式配置。即,第二连接部41d所配置的槽21的间距为7。即,第二连接部41d的长度(间距7)长于第一连接部41c的长度(间距5)。另外,第二连接部41d的连接中心C3位于第四磁极74的中心A4(槽编号28与槽编号27之间的位置)。
而且,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构成为,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第一连接部41c、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及第二连接部41d被依次配置遍布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的整个区域。
〈第二~第四同心卷绕线圈的构造〉
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分别具有与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相同的结构。即,如图5所示,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图5中虚线所示的线圈)包含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2a、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2b、第一连接部42c及第二连接部42d。另外,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图5中单点划线所示的线圈)包含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3a、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3b、第一连接部43c及第二连接部43d。另外,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图5中点线所示的线圈)包含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4a、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4b、第一连接部44c及第二连接部44d。
下面,参照图6,具体说明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的代表部分。此外,在图6中的(c),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的配置状态。另外,用“长圆”表示配置为跨多个槽21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和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以“直线”表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如图6所示,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2a配置于槽编号36的槽21与槽编号30的槽21(间距6)。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2b配置于槽编号25的槽21与槽编号19的槽21(间距6)。第一连接部42c以跨槽编号30的槽21与槽编号25的槽21(间距5)的方式配置。第三连接部42d以跨槽编号19的槽21与槽编号12的槽21(间距7)的方式配置。
另外,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3a配置于槽编号18的槽21与槽编号12的槽21(间距6)。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3b配置于槽编号31的槽21与槽编号25的槽21(间距6)。第一连接部43c以跨槽编号36的槽21与槽编号31的槽21(间距5)的方式配置。第二连接部43d以跨槽编号25的槽21与槽编号18的槽21(间距7)的方式配置。
另外,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4a配置于槽编号30的槽21与槽编号24的槽21(间距6)。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4b配置于槽编号19的槽21与槽编号13的槽21(间距6)。第一连接部44c以跨槽编号24的槽21与槽编号19的槽21(间距5)的方式配置。第二连接部44d以跨槽编号37的槽21与槽编号30的槽21(间距7)的方式配置。
这样,在旋转电机100中,在一个槽21混合存在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中的两个同心卷绕线圈。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同心卷绕线圈40包含第一组群45a,该第一组群45a由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2a、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3b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4a依次配置于槽21而成。另外,同心卷绕线圈40包含第二组群45b,该第二组群45b由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2b、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4b以及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3a依次配置于槽21而成。而且,第一组群45a与第二组群45b沿周向(X方向)交替配置于槽21。
另外,如图3所示,在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连接有动力线46。另外,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和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与中性线47a连接。另外,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和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与中性线47b连接。具体而言,同与多个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中的设置于一个端部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c(或者第二连接部41d)相当的部分与动力线46连接。另外,同与多个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中的设置于另一个端部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c(或者,第二连接部41d)相当的部分与中性线47a(47b)连接。此外,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也同样如此。
(V相和W相的同心卷绕线圈的构造)
另外,V相的同心卷绕线圈50和W相的同心卷绕线圈60具有与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40相同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V相的同心卷绕线圈50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5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5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5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54分别具有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一侧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和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另外,W相的同心卷绕线圈60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6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6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6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64分别具有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一侧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和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此外,在下文中记载了U相的同心卷绕线圈40的效果,但V相的同心卷绕线圈50和W相的同心卷绕线圈60也起到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分别具有线圈中心C11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第一磁极71的中心A1)位于周向上的一侧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42a、43a、44a)以及线圈中心C12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第三磁极73的中心A3)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42b、43b、44b)。由此,防止同心卷绕线圈40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仅向周向上的一侧,或者仅向另一侧偏移,因此能够消除永磁铁11与同心卷绕线圈40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其结果是,在具备同心卷绕有扁平导线的同心卷绕线圈40的旋转电机100中,能够减少因同心卷绕线圈40内的环流引发的噪声、振动的产生。另外,能够减少因同心卷绕线圈40内的环流引发的对旋转电机100的转矩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说明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的效果,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也会起到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连接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和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的第一连接部41c,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的线圈中心C11位于相邻的三个磁极即第一磁极71、第二磁极72以及第三磁极73中的第一磁极71的中心A1的一侧,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的线圈中心C12位于第三磁极73的中心A3的另一侧,第一连接部41c的连接中心C2位于第二磁极72的中心A2上。由此,在将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第一连接部41c以及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设为一个组41e的情况下,一个组41e的中心位于第二磁极72的中心A2上,因此能够保持永磁铁11与一个组41e的位置关系的平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第一连接部41c以及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的组41e沿周向配置多组(4组)。由此,能够在周向的整周上,消除永磁铁11与同心卷绕线圈40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第二连接部41d,该第二连接部41d连接相邻的组41e中的一个组41e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与另一个组41e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具有不同于第一连接部41c的长度的长度。由此,在对第一连接部41c的长度与第二连接部41d的长度进行了平均的情况下,平均后的长度与不使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偏移的情况下的连接部的长度相同。即,在使线圈中心C11和C12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向周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偏移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构成为不改变连接部的整体的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同心卷绕线圈40包含第一组群45a,该第一组群45a由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2a、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3b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4a依次配置于槽21而成。另外,同心卷绕线圈40包含第二组群45b,该第二组群45b由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2b、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4b以及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3a依次配置于槽21而成。而且,将第一组群45a和第二组群45b沿周向交替配置于槽21。由此,能够沿周向(在整周上)消除永磁铁11与同心卷绕线圈40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沿转子铁心10的周向,以大致等角度间隔设置有多个永磁铁11。由此,防止永磁铁11与同心卷绕线圈40的位置关系在每个永磁铁11各异,因此通过以具有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a和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的方式构成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由此能够消除多个永磁铁11各自与同心卷绕线圈40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
下面说明3相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同心卷绕线圈30包含3相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3相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分别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同相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51及6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52及6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53及6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54及64。而且,3相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的各自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51及61;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2、52及62;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3、53及63;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4、54及64分别具有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一侧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和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70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由此,能够在全部3相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消除永磁铁11与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同心卷绕线圈30包含3相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对3相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进行Y形接线。由此,能够在Y形接线后的3相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消除永磁铁11与同心卷绕线圈40、50以及60的位置关系的不均衡。
[变形例]
此外,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对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且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位于向磁极的中心的一侧偏移大致1/2槽大小的位置且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位于向磁极的中心的另一侧偏移大致1/2槽大小的位置的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位于向磁极的中心的一侧偏移大致1/2槽大小以外的距离的量的位置,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位于向磁极的中心的另一侧偏移大致1/2槽大小以外的距离的量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定子铁心设置有96个槽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槽的数量也可以是96个以外的数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一侧同心卷绕线圈的间距和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的间距都为6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一侧同心卷绕线圈的间距和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的间距也可以是6以外的间距。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连接部的间距为5、第二连接部的间距为7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第一连接部的间距为5以外的间距,第二连接部的间距为7以外的间距。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同心卷绕线圈包含3相同心卷绕线圈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同心卷绕线圈也可以包含3相以外个数相的同心卷绕线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3相同心卷绕线圈被Y形接线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中,3相同心卷绕线圈也可以被Δ形接线。
附图标记说明
10…转子铁心;11…永磁铁;20…定子铁心;21…槽;30、40、50、60…同心卷绕线圈;41、51,61…第一同心卷绕线圈;41a、42a、43a、44a…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b、42b、43b、44b…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41c、42c、43c、44c…第一连接部;41d、42d、43d、44d…第二连接部;41e…组;42、52、62…第二同心卷绕线圈;43、53、63…第三同心卷绕线圈;44、54、64…第四同心卷绕线圈;45a…第一组群;45b…第二组群;70…磁极;71…第一磁极;72…第二磁极;73…第三磁极;100…旋转电机;A1…(第一磁极71的)中心;A2…(第二磁极72的)中心;A3…(第三磁极73的)中心;A4…(第四磁极74的)中心;C2…(第一连接部的)连接中心;C3…(第二连接部的)连接中心;C11、C12…线圈中心。

Claims (8)

1.一种旋转电机,其中,具备:
转子铁心,其供永磁铁设置;
定子铁心,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转子铁心在径向上对置,并设置有多个槽;以及
同心卷绕线圈,其配置于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槽,由扁平导线同心卷绕而成,
所述同心卷绕线圈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同相的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第三同心卷绕线圈以及第四同心卷绕线圈,
所述第一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二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三同心卷绕线圈以及所述第四同心卷绕线圈分别具有: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一侧的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和线圈中心相对于磁极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
所述线圈中心是指,在同心卷绕线圈的、收容于规定槽的第一槽收容部与收容于不同于规定槽的槽的第二槽收容部之间的周向上的中央通过且沿轴向延伸的线段,
磁极的中心是指,在沿周向相邻的相同相的所述第一同心卷绕线圈与所述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的各自的线圈中心之间的周向上的中央通过且沿轴向延伸的线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进一步具备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与所述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
所述一侧同心卷绕线圈的线圈中心位于相邻的三个磁极即第一磁极、第二磁极以及第三磁极中的所述第一磁极的中心的一侧,所述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的线圈中心位于所述第三磁极的中心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中心位于所述第二磁极的中心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一侧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的组沿周向配置有多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进一步具备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相邻的所述组中的一个组的所述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与另一个组的所述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并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同心卷绕线圈包含:
第一组群,其由所述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的所述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的所述一侧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三同心卷绕线圈的所述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以及所述第四同心卷绕线圈的所述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依次配置于所述槽而成;和
第二组群,其由所述第二同心卷绕线圈的所述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一同心卷绕线圈的所述一侧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四同心卷绕线圈的所述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以及所述第三同心卷绕线圈的所述一侧同心卷绕线圈依次配置于所述槽而成,
所述第一组群与所述第二组群沿周向交替配置于所述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永磁铁沿所述转子铁心的周向以大致等角度间隔设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同心卷绕线圈包含3相同心卷绕线圈,
所述3相同心卷绕线圈分别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同相的所述第一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二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三同心卷绕线圈以及所述第四同心卷绕线圈,
所述3相同心卷绕线圈的各自的所述第一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二同心卷绕线圈、所述第三同心卷绕线圈以及所述第四同心卷绕线圈分别具有线圈中心相对于所述磁极的中心位于周向上的一侧的所述一侧同心卷绕线圈和线圈中心相对于所述磁极位于周向上的另一侧的所述另一侧同心卷绕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同心卷绕线圈包含3相同心卷绕线圈,3相同心卷绕线圈被Y形接线。
CN201680011936.1A 2015-03-24 2016-03-24 旋转电机 Active CN1074088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0426 2015-03-24
JP2015060426 2015-03-24
JP2015-065597 2015-03-27
JP2015065597 2015-03-27
PCT/JP2016/059467 WO2016153001A1 (ja) 2015-03-24 2016-03-24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8855A CN107408855A (zh) 2017-11-28
CN107408855B true CN107408855B (zh) 2019-09-10

Family

ID=569774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2240.0A Active CN107408856B (zh) 2015-03-24 2016-03-24 旋转电机
CN201680011936.1A Active CN107408855B (zh) 2015-03-24 2016-03-24 旋转电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2240.0A Active CN107408856B (zh) 2015-03-24 2016-03-24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666104B2 (zh)
EP (2) EP3214733B1 (zh)
JP (2) JP6288370B2 (zh)
KR (2) KR101827235B1 (zh)
CN (2) CN107408856B (zh)
WO (2) WO20161530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66867B2 (en) * 2015-07-23 2020-02-18 Aisin Aw Co., Ltd. St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KR102604381B1 (ko) * 2016-07-07 2023-11-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스테이터 유닛,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JP6669624B2 (ja) * 2016-09-28 2020-03-1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DE102017128827A1 (de) * 2017-12-05 2019-06-06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Multi-Zahnspulenwicklung für eine 2-strängige Drehfeldmaschine
CN111373635B (zh) * 2017-12-14 2022-07-12 株式会社爱信 定子
FR3078207B1 (fr) * 2018-02-16 2021-10-29 Ifp Energies Now Stator d'une machine electrique avec double insertion de bobinages dans les encoches
CN110556935B (zh) * 2018-05-31 2022-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以及电机
CN110556938B (zh) * 2018-05-31 2022-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以及电机
CN110556936B (zh) * 2018-05-31 2022-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以及电机
JP7128702B2 (ja) * 2018-09-25 2022-08-31 株式会社Soken 回転電機
JP6824371B1 (ja) * 2019-12-04 2021-0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63515A2 (en) * 2007-11-26 2009-05-27 Denso Corporatio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ing the stator
WO2013157115A1 (ja) * 2012-04-19 2013-10-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巻線
JP2014096857A (ja) * 2012-11-07 2014-05-22 Denso Corp 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8388A (ja) 2000-02-25 2001-08-31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および回転電機
JP4042676B2 (ja) * 2003-10-20 2008-02-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用電機子
EP1653587B1 (en) * 2004-10-29 2013-06-26 Hitachi, Lt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560176B2 (ja) * 2010-12-08 2014-07-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製造方法
JP6156268B2 (ja) * 2014-06-27 2017-07-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63515A2 (en) * 2007-11-26 2009-05-27 Denso Corporatio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ing the stator
WO2013157115A1 (ja) * 2012-04-19 2013-10-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巻線
JP2014096857A (ja) * 2012-11-07 2014-05-22 Denso Corp 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17516B8 (en) 2020-11-04
EP3214733B1 (en) 2019-08-28
JPWO2016153001A1 (ja) 2017-09-14
US20180269741A1 (en) 2018-09-20
EP3217516B1 (en) 2020-09-16
CN107408856A (zh) 2017-11-28
CN107408855A (zh) 2017-11-28
KR20170096140A (ko) 2017-08-23
JPWO2016153002A1 (ja) 2017-09-21
EP3217516A1 (en) 2017-09-13
CN107408856B (zh) 2019-10-01
KR20170097742A (ko) 2017-08-28
US20180026487A1 (en) 2018-01-25
US10666104B2 (en) 2020-05-26
EP3214733A1 (en) 2017-09-06
JP6288370B2 (ja) 2018-03-07
KR101827690B1 (ko) 2018-02-08
EP3217516A4 (en) 2018-01-24
US10651700B2 (en) 2020-05-12
WO2016153001A1 (ja) 2016-09-29
WO2016153002A1 (ja) 2016-09-29
EP3214733A4 (en) 2018-01-24
JP6288369B2 (ja) 2018-03-07
KR101827235B1 (ko) 2018-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8855B (zh) 旋转电机
JP6161707B2 (ja) 同期電動機
JP5533913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KR101998508B1 (ko) 회전 전기
CN105432000A (zh) 旋转电机
CN104185941A (zh) 线圈
EP3696950B1 (en) Stator
CN104348273A (zh) 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US20170054339A1 (en) Stator of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and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using such stator
CN105896780A (zh) 三相交流电动机
KR101092072B1 (ko) 직렬 또는 병렬 결선이 용이한 스테이터 코어
CN105827043A (zh) 三相交流电动机
US9543798B2 (en) Electric motor
TWI511421B (zh) 旋轉電動機
CN104285364B (zh) 电枢及直流电机
CN102210083B (zh) 电动机的电枢及电动机
CN102246398B (zh) 制作多相系统分布叠绕组的方法
US20180205277A1 (en) Stator coil,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tor,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6324623B2 (ja) 回転電機
US11757322B2 (en) Stator winding arrangement
CN105471147B (zh)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JP6582973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40030769A1 (en) Stator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machine
JP6889066B2 (ja) 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CN107534329A (zh) 旋转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