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6931A - 服务器装置以及数据聚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装置以及数据聚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6931A
CN105446931A CN201510603631.7A CN201510603631A CN105446931A CN 105446931 A CN105446931 A CN 105446931A CN 201510603631 A CN201510603631 A CN 201510603631A CN 105446931 A CN105446931 A CN 105446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group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cal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36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6931B (zh
Inventor
吉泽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918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5800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918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1476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392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5631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46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6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6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6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381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identifiers, e.g. barcodes,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3Querying
    • G06F16/33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9Address allocation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装置以及数据聚集方法。服务器装置具备:计算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设备接收由上述通信设备从信息显示装置取得的计算数据和存储在上述通信设备中的组ID;数据登录单元,其将通过上述计算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计算数据与上述组ID对应地进行登录;聚集图像发送单元,其将通过上述数据登录单元登录的计算数据做成按照上述组ID的不同进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来进行发送。

Description

服务器装置以及数据聚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装置、以及数据聚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称为函数计算器的学习各种函数式的计算过程的信息显示装置被广泛利用。
作为这样的信息显示装置的利用形式,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20607号公报)提出了在显示函数式的图形并进行分析的学校的课程等中,各学生个人使用信息显示装置,并且在老师所使用的信息显示装置中,接收并聚集通过红外线通信等传送的来自各学生个人的信息显示装置的图形数据等计算对象数据,放大地投影显示该聚集后的结果的聚集计算数据。
另外,近年来,提出了一种计算服务器,其从智能电话等通信设备访问,能够在网络上接受高性能的计算服务。
另一方面,作为不具有通信功能而在多个信息设备之间共享相同的数据的方法,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076540号公报)提出了在一个设备中显示与输入的文本数据对应的QR码(注册商标),在另一个设备中用照相机拍摄上述显示的QR码并变换为原来的文本数据而显示。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接收来自多个信息显示装置的计算对象数据,输出汇总后的聚集计算数据,但各个信息显示装置必须预先对应地通信连接。
另外,如果利用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技术,不需要通信功能就能够对来自各学生个人的信息显示装置的计算对象数据进行QR码转换从而统一聚集,但无法容易地对该学生所属的每个教室、每个班将聚集后的各学生个人的计算对象数据进行分组来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装置、以及数据聚集方法,其能够将各信息显示装置的计算对象数据作为对该各信息显示装置所属的每个组进行聚集的结果的聚集结果数据而输出。
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具备:计算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设备接收由上述通信设备从信息显示装置取得的计算数据和存储在上述通信设备中的组ID;数据登录单元,其将通过上述计算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计算数据与上述组ID对应地进行登录;聚集图像发送单元,其将通过上述数据登录单元登录的计算数据做成按照上述组ID的不同进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来进行发送。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各信息显示装置的计算对象数据作为对该各信息显示装置所属的每个组进行聚集的结果的聚集结果数据而输出。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计算服务器30的使用形式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函数计算器1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服务器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服务器处理所伴随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上述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QR拍摄处理的流程图。
图9A~图9E是表示利用了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情况下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和学生A的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动作的图。
图10A~图10D是表示利用了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情况下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和学生B的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动作的图。
图11是表示在上述计算服务器30中根据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的接收数据(登录数据)制作的聚集图像数据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在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登录的坐席表数据Ds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图13是表示依照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制作的按班级划分的坐席表所对应的图形数据一览画面的图。
图14是表示依照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制作的按班级划分的组表所对应的图形数据一览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A、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计算服务器30的使用形式的示意图。
在此,如图1A、图1B所示,以以下的系统为例子进行说明,该系统由以下各部构成:作为各学生使用的信息显示装置的函数计算器10;拍摄从各学生的函数计算器10显示输出的QR码(注册商标)等二维码的图像的各老师(例如主负责人和副负责人)所使用的带照相机平板PC等老师用通信设备20;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计算服务器30,其接收依照该拍摄的二维码的内容的数据从该老师用通信设备20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N发送来的计算对象数据,取得按照上述各学生所属的每个组聚集来自上述各函数计算器10的计算对象数据并对其进行计算后的结果的聚集计算结果数据;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20,其经由通信网络N接收该计算服务器30中的每个上述组的聚集计算结果数据并显示输出;投影仪P,其放大地投影显示由该老师用通信设备20显示输出的聚集计算结果数据。
此外,老师用通信设备20并不限于带照相机平板PC,也可以为带照相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带照相机智能电话、带照相机或连接了照相机的笔记本PC(个人计算机)、电子黑板等。
另外,在图1B中,显示出2个老师用通信设备20,但这只不过是为了表示拍摄二维码时和接收计算结果数据时的显示输出部21的变迁而分别进行表示,实际上对主负责人和副负责人每人准备一个老师用通信设备20。另外,函数计算器10只不过代表性地表示出一个,实际上包含与学生数量对应的个数。另外,函数计算器10也可以还包含老师用的1台函数计算器。
函数计算器10根据其携带性的要求由用户能够单手充分握持并能单手操作的小型尺寸构成,在该函数计算器10的主体正面设置键输入部11和显示输出部12。
在上述键输入部11具备用于输入数值、公式或指示执行计算的数值·运算符键群111、用于输入各种函数或启动存储器功能的函数功能键群112、用于显示各种动作模式的菜单画面或指示动作模式的设定的模式设定键群113、用于进行在上述显示输出部12上显示的光标的移动操作、数据项目的选择操作等的光标键114。
作为上述数值·运算符键群111,排列“0”~“9”(数值)键、“+”、“-”、“×”、“÷”(四则运算符)键、“Ans”、“=”(执行)键、“AC”(清空)键等。
作为上述函数功能键群112,以“x-1”(-1次方;倒数)键为代表,排列“√□”(平方根)键、“□/□”(分数)键、“sin”(正弦)键、“M+”(存储器加)键、“OPTN”(选项)键、“RCL”(存储器调出)键等。
作为上述模式设定键群113,排列“模式”键、“换挡”键、“字母”键、“开启”(电源接通)键等。
此外,通过在操作“换挡”键后继续操作上述数值·运算符键群111、函数功能键群112的键,能够不作为该键顶记载的键功能,而作为记载在该键的上方的键发挥功能。例如,如果在操作“换挡”键后操作“AC”键(以下记载为“换挡”+“AC”键。以下相同),则成为“OFF(光源切断)”键。“换挡”+“OPTN”键成为“QR”(QR)键,“换挡”+“RCL”键成为“STO”(存储器登录)键。
上述显示输出部12由点阵型的液晶显示单元构成。
图2是表示上述函数计算器1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在此,作为函数计算器10说明多个学生分别持有的函数计算器10A、10B……中的1台。
该函数计算器10的电子电路除了具备上述键输入部11和显示输出部12以外,还具备作为计算机的CPU13、存储器14、记录介质读取部15。另外,如该图用虚线所示那样,也可以具备无线通信部16。
上述CPU13依照存储在存储器14中的公式计算处理程序141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执行与来自键输入部11的键输入信号对应的各种计算处理。该公式计算处理程序141既可以预先存储在存储器14中,或者也可以从存储卡等外部记录介质M经由记录介质读取部15读入到存储器14而存储。用户无法通过键输入部11的操作改写该公式计算处理程序141。
在上述存储器14中,作为用户不可改写的信息,还存储固有ID142。该固有ID142是各函数计算器10A、10B、……独有的ID。
在上述存储器14中,除了存储这样的用户不可改写的信息以外,还为了存储用户可改写的数据,而确保了输入数据区143。
在此,上述输入数据区143顺序地输入通过上述键输入部11进行键输入的数据,存储由其构成的公式的数据、表数据。并且,输入数据区143还存储表示通过函数计算器10执行的计算功能及其计算种类的数据。
此外,无线通信部16具备蓝牙(注册商标)、红外线通信等与外部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等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
这样构成的函数计算器10通过由上述CPU13依照上述公式计算处理程序141所记载的指令而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软件和硬件协作地动作,由此实现通过后述的动作说明描述的显示控制功能。
老师用通信设备20a、20b拍摄在该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输出部12显示输出的二维码(QR码)的图像,向该拍摄的二维码图像(QR码)的内容的数据附加组ID(学生所属的班级固有的班级ID)和本通信设备邮件地址,经由通信网络N发送到预先设定了地址的计算机服务器20。
图3是表示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在此,作为老师用通信设备20说明多个老师(例如主负责人和副负责人)分别持有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a、20b中的1台。
该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电子电路除了具备上述显示输出部21以外,还具备作为计算机的CPU22、存储器23、记录介质读取部24、与上述显示输出部12重叠地一体化的触摸输入部25、照相机部26、无线通信部27。此外,上述触摸输入部25也可以包含电源键等键输入部。
上述CPU22依照存储在存储器23中的通信设备控制程序221、专用QR读取处理程序222,与来自上述触摸输入部25的触摸(或键)输入信号、上述无线通信部27的接收信号对应地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上述各程序221、222既可以预先存储在存储器23中,或者也可以从存储卡等外部记录介质M经由记录介质读取部24读入到存储器23而存储。
在上述存储器23中,作为用户不可改写的信息,还存储设备固有ID223。该设备固有ID223是各老师用通信设备20a、20b、……独有的ID。
在上述存储器14中,除了这样的信息以外,还存储邮件地址224、计算服务器HP地址225、老师特定访问目的地编号226、组ID(班级ID)227。
上述邮件地址224是本设备固有的邮件地址,计算服务器HP地址225是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HP的地址,老师特定访问目的地编号226是作为本设备用户的老师的PC的邮件地址,组ID(班级ID)227是作为本设备用户的老师按照组划分,例如按班级划分任意设定的班级ID。
这样构成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通过由上述CPU22依照上述通信设备控制程序221、专用QR读取处理程序222所记载的命令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软件和硬件协作地动作,由此实现通过后述的动作说明描述的QR拍摄发送功能,即读取在上述函数计算器10上显示的二维码(在本实施方式中为QR码),向该二维码图像(QR码)的内容的数据附加组ID和本通信设备邮件地址,然后将其发送到上述计算服务器20。
图4是表示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该计算服务器30的电子电路具备作为计算机的CPU31、存储器32、记录介质33、记录介质读取部34、通信部35。另外,如该图用虚线所示那样,也可以具备键输入部36或显示输出部37。
上述CPU31依照预先存储在存储器32中、或从存储卡等记录介质33经由记录介质读取部34读入到存储器32、或从通信网络N上的未图示的Web服务器经由通信部35下载到存储器32的服务器控制程序321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执行与通过通信部35接收到的来自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接收条形码内容数据对应的各种运算处理。
在上述存储器32中,除了存储上述服务器控制程序321以外,还确保按照组ID登录经由通信部35从各老师用通信设备20接收到的条形码内容数据的登录数据存储器322、与发送目的地信息对应地存储多个组ID的组ID存储器323。在此,在登录数据存储器322中,生成每个组ID的专用的数据区322A,在此能够将从每个学生的函数计算器10A、10B、……通过老师用通信设备20读取并接收的条形码内容数据登录为班级数据。另外,上述组ID存储器323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各班级的负责人(副负责人)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邮件地址,但也可以是能够确定老师的访问目的地编号(226)等。预先通过来自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访问而设定该发送目的地信息和组ID,伴随着该设定,确保该组ID用的登录数据存储器322和组ID存储器323。
此外,服务器控制程序321具备进行与该计算服务器30的操作者对键输入部36的设定操作、维护操作等对应的设定动作和维护动作的功能;将该动作的过程经过、结果显示在显示输出部37的功能等。
这样构成的计算服务器30通过由上述CPU31依照上述服务器控制程序321所记载的命令控制电路各部的动作,软件和硬件协作地动作,来实现通过以下的动作说明描述的服务器处理功能。
老师用通信设备20能够将经由通信网络N从上述计算服务器20接收到的聚集计算数据、计算结果数据在其显示输出部21上进行显示,或将投影仪P与该老师用通信设备20连接,放大地进行投影显示。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计算服务器30的服务器处理功能。
图5是表示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服务器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服务器处理所伴随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上述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QR拍摄处理的流程图。
图9A~图9E是表示利用了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情况下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和学生A的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动作的图。
图10A~图10D是表示利用了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情况下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和学生B的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动作的图。
计算服务器30的CPU31首先在通过通信部35经由通信网络N从老师用通信设备20(带照相机平板PC、带照相机智能电话)进行了接收时,判别该接收是否是通过平板PC中的QR操作而产生的条形码内容数据的接收(步骤S301)。
在此,在判别为不是通过QR操作产生的条形码内容数据的接收的情况下,CPU31通过通信部35经由通信网络N向发送源的平板PC发送用于确认老师希望进行的处理(班级ID登录/班级登录数据显示)为何种处理的画面数据(步骤S302)。例如,当老师用通信设备20访问计算服务器30而打开该计算服务器30的主页的链接,或者从专用应用程序访问该计算服务器30时,计算服务器30判别为不是通过QR操作产生的条形码内容数据的接收,发送用于确认希望进行的处理的画面数据。由此,在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显示输出部21中显示输出该确认画面,作为用户的老师选择希望进行的处理。
CPU31根据该老师的选择判别是否接收到“班级ID的登录”(步骤S303)。在此,在判别为接收到“班级ID的登录”的情况下,CPU31通过通信部35向老师用通信设备20发送用于确认班级ID(组ID)和邮件地址的画面数据(步骤S304)。在接收到该画面数据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中,在其显示输出部21中显示用于确认班级ID(组ID)和邮件地址的画面。然后,如图9A所示,输入老师负责的班级的班级ID(组ID)和该平板PC的邮件地址,并选择“OK”,由此CPU31经由通信网络N通过通信部35接收由该用户(老师)输入的班级ID和邮件地址,将它们对应地登录到存储器32的组ID存储器323中(步骤S305)。
接着,CPU31在接收到由上述用户(老师)输入的负责班级的坐席表(或组表)的数据和按该坐席划分(或按组划分)的学生(函数计算器10)的固有ID的对应数据的情况下,与相应的班级ID对应地登录到存储器32的登录数据存储器322中(步骤S306)。
然后,在存储器32的登录数据存储器322中,制作该班级专用的按班级划分接收数据区322A(步骤S307)。然后,CPU31将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301。
由此,在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组ID存储器323中,与老师的负责班级的班级ID(组ID)对应地登录该老师的邮件地址。另外,在登录数据存储器322中,按照该班级划分(322A……),登录使学生(函数计算器10)的固有ID与每个坐席(或每个组)对应起来的坐席表(或组表)的数据。
在接着说明服务器处理之前,依照图7的流程图说明上述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控制功能。
以属于班级ID(组ID):ABC123的学生A所使用的函数计算器10A为例子进行说明。CPU13首先判别是否选择了函数计算器的各种功能中的统计功能(步骤S101)。即,判别是否选择了与“模式”键操作对应地一览显示的各功能中的统计计算功能。在此,在判别为选择了统计功能以外的功能的情况下,CPU13使处理前进到其他处理。
与此相对,在判别为选择了统计功能的情况下,CPU13如图9B所示那样,在显示输出部12上显示统计模式选择画面Gs,接受基于用户操作的计算种类的指定(步骤S102)。在统计模式选择画面Gs中,一览显示1变量统计/2变量统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e指数回归/ab指数回归/阶乘回归/倒数回归/二次回归的项目,从这些计算种类中指定希望的计算种类。然后,CPU13接受与指定的计算种类有关的计算对象数据X(以及Y)的输入(步骤S103)。
在此,说明以下的情况,即指定了上述统计模式选择画面Gs的“2”(2变量统计;线性回归),如图9C所示,在表数据输入画面Gi中输入了2变量X、Y的表数据。将输入的表数据X、Y登录到存储器14的输入数据区143中。
然后,CPU13判别是否按下了键输入部11的“QR”键,即“换挡”+“OPTN”键(步骤S104)。在此,在判别为没有按下“QR”键的情况下,使处理前进到后述的步骤S106。
与此相对,在判别为按下了“QR”键的情况下,CPU13将存储在存储器14的固有ID142中的该函数计算器10A的固有ID、存储在输入数据区143中的执行功能的功能种类(在此为统计功能和计算种类)、按功能划分计算对象数据(表数据X、Y和统计计算的种类(2变量统计;线性回归))、设定信息以及其他转换为二维码图像(QR码),如图9D所示,作为二维码图像(QR)码Q在显示输出部12上进行显示输出(步骤S105)。
此外,作为设定信息,例如包含角度模式、取整模式、显示模式等各种模式的设定信息。
另一方面,在通过CPU13判别为指示了统计计算的处理的情况下,根据在输入数据区143中登录的数据,根据通过用户操作指定的种类执行统计计算处理、即1变量统计计算、2变量统计计算等(步骤S107)。然后,向显示输出部12显示输出统计计算的结果数据(步骤S108)。
接着,以属于与上述学生A相同的班级的学生B的函数计算器10B为例子,说明上述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控制功能。在函数计算器10B的上述统计模式选择画面Gs中,指定计算的种类“2”(2变量统计;线性回归),如图10A所示,在表数据输入画面GI中输入2变量X、Y的表数据(步骤S102、S103)。
然后,如果指示了统计计算的处理(步骤S106),则CPU13根据上述输入的表数据X、Y执行统计计算(2变量统计计算;线性回归)(步骤S107),如图10B所示,作为计算结果画面GcI在显示输出部12显示输出该统计计算的结果数据(步骤S108)。
然后,在通过CPU13判别为按下了键输入部11的“QR”键、即“换挡”+“OPTN”键的情况下(步骤S109),CPU13将存储在存储器14的固有ID142中的该函数计算器10B的固有ID、存储在输入数据区143中的执行功能的功能种类(在此为统计功能和计算种类)、计算结果数据、设定信息以及其他转换为二维码图像(QR码),如图10C所示,作为二维码图像(QR码)Q在显示输出部12进行显示输出(步骤S110)。
然后,CPU13判别是否再次输入了数据(步骤S111)。在此,在判别为没有再次输入的情况下,CPU13使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101。与此相对,在判别为再次输入的情况下,CPU13使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102。
如以上那样,在学生A、B、……的函数计算器10A、10B、……中通过上述显示控制处理在显示输出部12显示各对应的二维码图像(QR码)Q。
接着,依照图8的QR拍摄处理的流程图,说明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平板PC)20的QR拍摄发送功能。
在老师用通信设备20中,如图9E和图10D所示,当拍摄了上述二维码图像(QR码)Q的图像时,CPU22分析该二维码图像(QR码)的内容即条形码内容数据,取得条形码内容数据(步骤S201)。
这样,CPU22针对上述取得的条形码内容数据,判别是否与上述函数计算器10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条形码内容数据的形式相符(步骤S202)。
在针对上述取得的条形码内容数据,判别为与上述函数计算器10的条形码内容数据的形式相符的情况下,经由通信网络N向计算服务器30发送上述分析后的条形码内容数据和存储在存储器23中的负责班级的组ID(班级ID)227(步骤S203)。此外,老师预先知道计算服务器30的HP地址225,老师操作自己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进行输入来登录到存储器23中。
在此,在为从上述学生A的函数计算器10A拍摄到的二维码图像(QR码)Q的情况下,上述条形码内容数据为该函数计算器10A的固有ID、功能种类(统计功能和计算种类)、按功能划分计算对象数据(显示数据X、Y和统计计算的种类(2变量统计;线性回归))、设定信息、其他数据,在为从上述学生B的函数计算器10B拍摄到的二维码图像(QR码)Q的情况下,上述条形码内容数据为该函数计算器10B的固有ID、功能种类(统计功能和计算种类)、计算结果数据、设定信息、其他数据。
在此,返回到计算服务器30的动作说明。
如果计算服务器30的通信部35接收到如上述那样从老师用通信设备20经由通信网络N发送来的条形码内容数据,则在上述步骤S301中,计算服务器30的CPU31判别为接收到通过QR操作产生的条形码内容数据。在该情况下,关于接收到的条形码内容数据,即在为上述函数计算器10A的情况下,CPU31将该函数计算器10A的固有ID:xxxx1、学生A所属的班级ID:ABC123、功能种类(统计功能和计算种类)、按功能划分计算对象数据(表数据X、Y和统计计算的种类(2变量统计;线性回归))、设定信息以及其他保存在设置于存储器32中的接收数据保存用工作区(未图示)中,在为上述函数计算器10B的情况下,CPU31将该函数计算器10B的固有ID:xxxx2、学生B所属的班级ID:ABC123、功能种类(统计功能和计算种类)、计算结果数据、设定信息以及其他保存在设置于存储器32中的接收数据保存用工作区(未图示)中(步骤S308)。
然后,确认上述保存的条形码内容数据中的班级ID,判别是否与已经登录在组ID存储器323中的班级ID相符(步骤S309)。在此,在判别为班级ID与已经登录的班级ID不符合的情况下,CPU31使处理返回到上述步骤S301。
与此相对,在判别为上述保存的条形码内容数据中的班级ID(组ID)与已经登录的班级ID相符的情况下,CPU31将该保存的条形码内容数据作为班级数据,登录到登录数据存储器322的与该已经登录班级ID对应的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步骤S310)。
由此,将上述学生A的固有ID和统计数据(计算对象数据)、上述学生B的固有ID和统计数据(计算结果数据)与通过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平板PC)20登录的该班级的坐席表(或组表)的数据一起登录到与已经登录班级ID:ABC123对应的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
然后,如果老师通过老师用通信设备20访问计算服务器30,选择“班级登录数据显示”来作为希望进行的处理,则在计算服务器30的CPU31中,在上述步骤S303中,判别为不是“班级ID的登录”(步骤S301~S303:否)。
然后,CPU31接收从老师用通信设备20自动发送的已经登录在该通信设备20中的组ID(班级ID)227和邮件地址224(步骤S311)。
这样,CPU31判别从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20接收到的组ID(班级ID)227和邮件地址224是否是已经登录在组ID存储器323中的老师的班级ID和邮件地址(步骤S312)。
然后,如果判别为从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20接收到的组ID(班级ID)227和邮件地址224是已经登录的班级ID和邮件地址,则转移到图6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步骤S313)。
在该接收数据聚集处理中,CPU31从与从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20接收到的已经登录的组ID(班级ID:ABC123)对应的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读出与已经登录的开头的接收数据即学生A的固有ID:xxxx1对应的统计数据(步骤S1),判别该接收数据(统计数据)是否是统计模式的表数据(步骤S2)。
在此,在判别为与上述学生A的固有ID:xxxx1对应的接收数据(统计数据)是统计模式的表数据的情况下,针对该统计计算用的表数据(参照图9C),执行通过上述按功能划分计算对象数据(表数据X、Y和统计计算的种类)指定的统计计算(2变量统计;线性回归),制作由该表数据X、Y的描绘点和线性回归的图形构成的图形图像(步骤S3)。
然后,判别在与上述已经登录的组ID(班级ID:ABC123)对应的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是否登录有坐席表(或组表)(步骤S6)。
在此,首先说明没有登录坐席表(或组表)的情况。
在没有登录坐席表(或组表)的情况下,制作上下地排列上述学生A的接收数据(统计数据:表数据)和根据该统计数据制作的图形图像的数据,然后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配置的聚集图像数据(参照图11)(步骤S10)。
然后,CPU31当判别为在与上述组ID(班级ID:ABC123)对应的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具有下一个接收数据(步骤S11)时,读出与该组ID(班级ID:ABC123)对应的学生B的固有ID:xxxx2所对应的统计数据(步骤S12)。
针对该学生B的统计数据,在判别为是统计模式的计算结果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4),针对该计算结果数据(参照图10B)执行通过上述功能种类指定的统计计算(2变量统计;线性回归),制作只由该计算结果数据的线性回归的图形构成的图形图像(步骤S5)。
然后,制作上下地排列上述学生B的接收数据(统计数据:计算结果数据)和根据该统计数据制作的图形图像的数据,然后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配置的聚集图像数据(参照图11)(步骤S10)。
图11表示在上述计算服务器30中根据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的接收数据(登录数据)制作的聚集图像数据的具体例子。
在该聚集图像数据中,从左向右顺序地配置与上述学生A的固有ID:xxxx1对应的接收数据(表数据)及其图形(描绘点+图形)、与上述学生B的固有ID:xxxx2对应的接收数据(计算结果数据)及其图形(只有图形),同样,依照下一个接收数据(登录数据)的读出,配置与上述学生C的固有ID:xxxx3对应的接收数据(表数据)及其图形(描绘点+图形)。
这样,将与登录在组ID存储器323中的该组ID(班级ID:ABC123)对应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邮件地址作为发送目的地,发送通过上述接收数据聚集处理生成的按班级划分的聚集图像的数据(步骤S314)。
此外,当在该老师用通信设备20中选择了班级登录数据的显示的情况下(步骤S302),进行上述计算服务器30中的按班级划分的聚集图像的数据向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发送(步骤S314),但也可以在从该老师用通信设备20访问计算服务器30的主页HP时,向作为访问源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发送与从该老师用通信设备20接收到的组ID(班级ID)对应的按班级划分的聚集图像的数据。
由此,在负责人、副负责人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即带照相机平板PC等的显示输出部21中,如图11所示,作为聚集图像画面Gi显示将从负责班级的各学生的函数计算器10A、10B、……取得的统计数据(表数据或统计计算结果数据)及其图形进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的数据。然后,如图1B所示,通过投影仪P放大地投影显示该聚集图像画面Gi,由此该班级的全体学生能够一边确认相互的统计数据一边进行学习。
接着,说明在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参照图6)中,在计算服务器30的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登录了坐席表(或组表)的情况。
在计算服务器30的CPU31中,在判别为在与从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20接收到的组ID(班级ID:ABC123)对应的上述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登录有相应班级的坐席表(或组表)的情况下(步骤S6),判别是否与该坐席表(或组表)的坐席(或组)对应地登录了在上述接收到的条形码内容数据中包含的学生A(函数计算器10A)的固有ID(步骤S7)。
在此,在CPU31中,在判别为与登录在上述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的坐席表(或组表)的坐席(或组)对应地登录有在上述接收到的条形码内容数据中包含的学生A(函数计算器10A)的固有ID的情况下,作为接收数据一览画面制作将上述接收到的统计数据(表数据或统计计算结果数据)配置在该坐席表(或组表)的相应的坐席(或组)的位置的聚集图像的数据(步骤S8)。
另外,作为图形数据一览画面,制作将上述接收到的统计数据(表数据或统计计算结果数据)的图形配置在上述坐席表(或组表)的相应的坐席(或组)的位置的聚集图像的数据(步骤S9)。
然后,CPU31当判别为在与上述组ID(班级ID:ABC123)对应的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具有下一个接收数据时(步骤S11),读出与该组ID(班级ID:ABC123)对应的下一个学生B的固有ID:xxxx2所对应的统计数据,返回到上述步骤S2(步骤S12)。
图12是表示在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登录的坐席表数据Ds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在上述服务器处理中的步骤S306中,也可以登录根据来自上述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设定而登录在计算服务器30的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的坐席表的数据,从而作为与该班级的学生数及其坐席的配置的变化对应地预先设定的多个图案的坐席表da、db、dc。
由此,在与上述服务器处理相伴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S313中,可以在与当前的配置相匹配地选择了该班级的坐席表的配置后,制作与作为上述条形码内容数据接收到的统计数据对应的接收数据一览画面、图形数据一览画面。
将与组ID存储器323中登录的相应组ID(班级ID:ABC123)对应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的邮件地址作为发送目的地,发送在上述接收数据聚集处理中与在上述按班级划分数据区322A中登录的坐席表(或组表)对应地制作的接收数据一览画面、图形数据一览画面(步骤S314)。
图13是表示依照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制作的与按班级划分的坐席表对应的图形数据一览画面的图。
图14是表示依照上述计算服务器30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制作的与按班级划分的坐席表对应的图形数据一览画面的图。
由此,在负责老师、副负责老师的老师用通信设备20即带照相机平板PC等的显示输出部21中,如图13(或图14)所示,显示与该班级的坐席表(或组表)一致地对从负责班级的各学生的函数计算器10A、10B、……取得的统计数据(统计计算结果数据)的图形进行了聚集的聚集图像的数据。然后,通过投影仪P放大地投影显示该聚集图像画面,由此该班级的全体学生能够一边确认相互的统计数据一边进行学习。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中,按照各学生的信息显示装置(计算器)的固有ID进行划分,对每个组ID聚集计算数据。在该情况下,当根据相同的固有ID修正计算数据而由服务器取得时,更新该固有ID的计算数据并登录。对此,即使是相同的固有ID,也可以根据日期时间分别存储计算数据并进行聚集。另外,也可以将对组ID聚集到的数据中的固有ID的最新的计算数据作为聚集对象来进行聚集。由此,能够防止聚集旧的计算数据。另外,也可以由管理组ID的老师对组ID内的聚集数据进行初始化,或能够设定是删除还是全部保留最新的各固有ID的计算数据以外的数据。另外,也可以针对统计计算的每个种类将组ID的聚集数据进行分类,只聚集老师指定的种类的计算数据。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计算服务器20的各处理的方法、即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服务器处理、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与上述服务器处理相伴的接收数据聚集处理等的各方法都可以作为能够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卡(ROM卡、RAM卡等)、磁盘(软(floppy,注册商标)盘、硬盘等)、光盘(CD-ROM、DVD等)、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33)中来发行。另外,可以作为程序代码的形式在通信网络N上传送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的程序的数据,通过通信部(35)将该程序数据取入与通信网络N连接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中,也能够实现上述服务器功能。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且,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可以通过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组合来抽出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几个构成要件,或者把几个构成要件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只要能解决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问题,得到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的发明效果,就可以把删除或组合该构成要件得到的结构作为发明抽出。

Claims (14)

1.一种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计算数据接收单元,其从通信设备接收由上述通信设备从信息显示装置取得的计算数据和存储在上述通信设备中的组ID;
数据登录单元,其将通过上述计算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计算数据与上述组ID对应地进行登录;
聚集图像发送单元,其将通过上述数据登录单元登录的计算数据做成按照上述组ID的不同进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来进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组ID存储单元,其将发送目的地信息分别与多个组ID对应地存储,
上述聚集图像发送单元将按照上述组ID的不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发送到上述组ID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上述组ID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发送目的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组ID登录单元,其与用户操作对应地将上述组ID和上述发送目的地信息登录到上述组ID存储单元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坐席表登录单元,其将坐席数据和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装置独有ID与上述组ID一起接收,登录使上述各信息显示装置的装置独有ID与各坐席对应起来的坐席表,
上述聚集图像发送单元将通过上述数据登录单元登录的计算数据做成将该计算数据配置在通过上述坐席表登录单元登录的坐席表的相应的装置独有ID的坐席的位置而进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来进行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来自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计算数据是统计计算的表数据或上述表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
上述聚集图像发送单元在通过上述数据登录单元登录的计算数据是统计计算的表数据的情况下,制作由上述表数据的描绘点和与上述描绘点对应的图形构成的图形图像,在通过上述数据登录单元登录的计算数据是统计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的情况下,制作由与上述计算结果数据对应的图形构成的图形图像,将图形图像做成按上述组ID的不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来进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设备通过对根据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中显示的计算数据而生成的二维码图像进行拍摄,取得来自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上述计算数据,
上述计算数据接收单元具备二维码数据接收单元,其从上述通信设备接收来自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上述二维码图像的码数据以及存储在该通信设备中的该信息显示装置所属的组ID。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组ID存储单元存储的组ID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是存储了相应的组ID的上述通信设备的通信地址,
上述聚集图像发送单元将通过上述数据登录单元登录的计算数据做成按上述组ID的不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发送到上述组ID存储单元存储的该组ID所对应的上述通信设备的通信地址。
8.一种数据聚集方法,其是服务器装置的数据聚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计算数据接收步骤,其从通信设备接收由上述通信设备从信息显示装置取得的计算数据和存储在上述通信设备中的组ID;
数据登录步骤,其将通过上述计算数据接收步骤接收到的计算数据与上述组ID对应地进行登录;
聚集图像发送步骤,其将通过上述数据登录步骤登录的计算数据做成按照上述组ID的不同进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来进行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聚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服务器装置具备组ID存储单元,其将发送目的地信息分别与多个组ID对应地存储,
上述聚集图像发送步骤将按照上述组ID的不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发送到上述组ID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上述组ID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发送目的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数据聚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组ID登录步骤,其与用户操作对应地将上述组ID和上述发送目的地信息登录到上述组ID存储单元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聚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坐席表登录步骤,其将坐席数据和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装置独有ID与上述组ID一起接收,登录使上述各信息显示装置的装置独有ID与各坐席对应起来的坐席表,
上述聚集图像发送步骤将通过上述数据登录步骤登录的计算数据做成将该计算数据配置在通过上述坐席表登录步骤登录的坐席表的相应的装置独有ID的坐席的位置而进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来进行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聚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来自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计算数据是统计计算的表数据或上述表数据的计算结果数据,
上述聚集图像发送步骤在通过上述数据登录步骤登录的计算数据是统计计算的表数据的情况下,制作由上述表数据的描绘点和与上述描绘点对应的图形构成的图形图像,在通过上述数据登录步骤登录的计算数据是统计计算的计算结果数据的情况下,制作由与上述计算结果数据对应的图形构成的图形图像,将图形图像做成按上述组ID的不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来进行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聚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设备通过对根据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中显示的计算数据而生成的二维码图像进行拍摄,取得来自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上述计算数据,
上述计算数据接收步骤具备二维码数据接收步骤,其从上述通信设备接收来自上述信息显示装置的上述二维码图像的码数据以及存储在该通信设备中的该信息显示装置所属的组ID。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聚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组ID存储步骤存储的组ID所对应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是存储了相应的组ID的上述通信设备的通信地址,
上述聚集图像发送步骤将通过上述数据登录步骤登录的计算数据做成按上述组ID的不同聚集后的聚集图像数据,发送到通过上述组ID存储单元存储的该组ID所对应的上述通信设备的通信地址。
CN201510603631.7A 2014-09-19 2015-09-21 服务器装置以及数据聚集方法 Active CN105446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1868A JP6358009B2 (ja) 2014-09-19 2014-09-19 サーバ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4-191868 2014-09-19
JP2014191879A JP6314763B2 (ja) 2014-09-19 2014-09-19 数式処理装置、計算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91879 2014-09-19
JP2014239297A JP6256315B2 (ja) 2014-11-26 2014-11-26 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239297 2014-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6931A true CN105446931A (zh) 2016-03-30
CN105446931B CN105446931B (zh) 2019-08-27

Family

ID=5552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3631.7A Active CN105446931B (zh) 2014-09-19 2015-09-21 服务器装置以及数据聚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85845A1 (zh)
CN (1) CN1054469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92329B2 (en) 2014-09-19 2019-01-29 Casio Computer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hich displays and outputs function formula data, data output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10210132B2 (en) 2014-09-19 2019-02-19 Casio Computer Co., Ltd. Calculator, recording medium and compute server
US10042811B2 (en) 2014-09-19 2018-08-07 Casio Computer Co., Ltd. Expression processing device, compute server an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expression processing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JP6168108B2 (ja) * 2015-06-29 2017-07-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サーバ装置、通信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39135B2 (ja) * 2017-06-23 2021-09-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サーバ、グラフ画像生成方法およびグラフ画像生成システム
US11276318B2 (en) * 2018-03-26 2022-03-15 Casio Computer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learning support terminal, learning suppor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EP3614365A1 (en) * 2018-08-24 2020-02-26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visual teaching
JP7247035B2 (ja) 2019-06-28 2023-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708392B (zh) * 2019-10-17 2022-05-10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学生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2136A1 (en) * 2001-02-21 2004-04-15 Jeremy Roschell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p learning via sequential explanation templates
JP2004354725A (ja) * 2003-05-29 2004-12-16 Casio Comput Co Ltd 学習支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75050A (zh) * 2006-10-31 2008-05-07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系统
JP2011081301A (ja) * 2009-10-09 2011-04-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秘密計算システム、秘密計算方法
CN102831163A (zh) * 2012-07-20 2012-12-19 江苏缨思贝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及数据传送系统
US20130209982A1 (en) * 2012-02-15 2013-08-15 Turning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d administering a high stakes test
CN103426132A (zh) * 2012-05-21 2013-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交互式班级支持和教育管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981A (ja) * 1983-07-26 1985-0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集団教育装置用表示装置
US20050101314A1 (en) * 2003-11-10 2005-05-12 Uri Levi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group communications
JP3139277U (ja) * 2007-11-26 2008-02-07 株式会社Srj バーチャルスクール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クールシティシステム
JP4539748B2 (ja) * 2008-04-02 2010-09-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式計算機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84287B2 (ja) * 2011-03-31 2016-03-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生徒端末、電子黒板、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2136A1 (en) * 2001-02-21 2004-04-15 Jeremy Roschell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p learning via sequential explanation templates
JP2004354725A (ja) * 2003-05-29 2004-12-16 Casio Comput Co Ltd 学習支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75050A (zh) * 2006-10-31 2008-05-07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系统
JP2011081301A (ja) * 2009-10-09 2011-04-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秘密計算システム、秘密計算方法
US20130209982A1 (en) * 2012-02-15 2013-08-15 Turning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d administering a high stakes test
CN103426132A (zh) * 2012-05-21 2013-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交互式班级支持和教育管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831163A (zh) * 2012-07-20 2012-12-19 江苏缨思贝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及数据传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85845A1 (en) 2016-03-24
CN105446931B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6931A (zh) 服务器装置以及数据聚集方法
CN105446932B (zh) 服务器装置、计算对象数据聚集方法
CN105447897A (zh) 服务器装置和数据整合方法
CN110362251A (zh) 用于显示和缩放可选控件和命令的命令用户界面
US10210132B2 (en) Calculator, recording medium and compute server
CN108804327A (zh) 一种自动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94269B (zh) 通信设备、服务器、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服务器的控制方法
CN105446587B (zh) 公式处理装置、公式处理方法、计算服务器
CN109816057A (zh) 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34465A (zh) 通信接口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69335A (zh) 一种基于pc前端的学习系统
Holzinger et 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Adaptive User Interfaces for Mobile e-Business Applications-Towards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Some Lessons Learned
CN11286077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408502A (zh) 一种数据标准处理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KR20180046784A (ko) 위치기반 서비스를 이용한 체험학습 플랫폼 관리시스템
JP6529718B2 (ja)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1330715B1 (ko) 맞춤형 교수 학습 설계 지원 서비스 방법
JP2015176080A (ja)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808628B (zh) 网页转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41476A (zh) 网络文章连载中的交互方法、设备、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50123013A (ko) 스마트 단말기를 이용한 학습 방법 및 장치
JP6256315B2 (ja) 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04833360U (zh) 一种电子作业管理系统
CN103729819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教学质量评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048389Y (zh) 学生课堂表现联网记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