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5809B -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5809B
CN105435809B CN201410427725.9A CN201410427725A CN105435809B CN 105435809 B CN105435809 B CN 105435809B CN 201410427725 A CN201410427725 A CN 201410427725A CN 105435809 B CN105435809 B CN 105435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talyst
soluble
hydrogenation
ionic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77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5809A (zh
Inventor
夏玥穜
郜亮
郑爱国
温朗友
宗保宁
慕旭宏
俞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14104277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35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35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5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5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5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所述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催化剂载体与含有离子液体的溶液接触,使得离子液体负载在催化剂载体上,然后进行干燥,得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2)将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浸渍在含有氯铂酸的浸渍液,然后进行第一干燥,再浸渍在含有水溶性铜盐的浸渍液中,然后进行第二干燥并焙烧,使得离子液体分解且氯铂酸和水溶性铜盐分别转化为氧化铂和氧化铜。将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加氢催化剂用于含有羧酸的酯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时,能够获得较高的原料转化率和醇选择性,特别适用于以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作为反应原料联产环己醇和乙醇。

Description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加氢催化剂、所述加氢催化剂在酯类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应用以及一种加氢反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己醇和乙醇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溶剂。环己醇主要用于脱氢制环己酮,而环己酮不仅是进一步生产尼龙6和尼龙66的主要中间体,而且还广泛用作油漆、农药、染料、航空润滑油、脂、蜡、脱膜、脱污、脱斑等的溶剂。乙醇不仅是合成酯类等多种化工产品的原料,而且还广泛用作汽油的燃料添加剂。
工业上合成乙醇的方法主要是乙烯直接水合法,但是采用该方法制备乙醇时,反应条件苛刻,且原料乙烯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很大,造成一定的原料成本压力。
自尼龙问世以来,世界各大化工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环己醇(酮)的工业来源。目前,环己醇(酮)的工业生产方法有苯酚加氢法、环己烷氧化法和环己烯水合法。但以上几种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尤其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从而严重地制约了其在我国的大规模发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期待着开发出更安全、更环保且原子经济性更强的环己醇(酮)的生产方法。为此,目前提出了一种制备联产环己醇和链烷醇的方法,该方法以苯和/或环己烷作为原料制备环己烯,通过环己烯加成酯化和羧酸环己酯加氢来联产环己醇和链烷醇。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羧酸/羧酸环己酯加氢生成目标产物环己醇(酮)的步骤,其是通过将所述羧酸/羧酸环己酯物流与氢气接触,在羧酸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和羧酸加氢反应条件下,使羧酸发生加氢反应;然后将得到的物流与氢气在酯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和酯加氢反应条件下接触,使羧酸环己酯发生加氢反应。换句话说,针对同时含有羧酸和羧酸环己酯的加氢原料,现有技术需要同时采用羧酸加氢催化剂和酯加氢催化剂来实现加氢反应。
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羧酸加氢催化剂和酯加氢催化剂。常见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多为负载型催化剂,具体地,其主要是将主活性组分和助剂负载在载体上。其中,所述主活性组分一般为铂、钯、钌、钨、钼和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剂则为锡、铬、锌、钙、镁、镍、钛、锆、铼、镧、锰、银、金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而所述载体一般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活性炭、石墨、碳纳米管、硅酸钙、沸石和硅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而酯加氢催化剂一般采用铜系催化剂、钌系催化剂及贵金属系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以铜系催化剂最为常用。铜系催化剂以铜为主催化剂,再添加铬、铝、锌、钙、镁、镍、钛、锆、镧、锰、钡、铼、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作为助催化剂或添加组分。
然而,至目前为止,对含有部分酸的酯类化合物进行加氢的双功能催化剂并没有相关研究。此外,现有的羧酸加氢催化剂和酯加氢催化剂通常是采用传统浸渍法将活性组分负载在载体上,虽然采用这种方法易于操作,容易实现商业化生产,但是在浸渍时活性中心吸附在载体上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团聚,分散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同时催化羧酸和酯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特别适用于含有少量羧酸的酯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加氢催化剂、所述加氢催化剂在酯类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应用以及一种加氢反应的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化剂载体与含有离子液体的溶液接触,使得所述离子液体负载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上,然后进行干燥,得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
(2)将所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浸渍在含有氯铂酸的浸渍液中,然后进行第一干燥,再浸渍在含有水溶性铜盐的浸渍液中,然后进行第二干燥并焙烧,使得所述离子液体分解且所述氯铂酸和所述水溶性铜盐分别转化为氧化铂和氧化铜。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加氢催化剂在酯类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氢反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上述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含有羧酸的酯类化合物进行加氢反应。
通常来说,在加氢催化剂的载体上固载离子液体能够提高活性中心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善催化剂的利用效率。然而,在此类催化剂中,离子液体在并未牢固结合至载体表面,这样便影响了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牢固性和结构稳定性,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加氢催化剂能够同时催化羧酸和酯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而且将其用于含有羧酸的酯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时,能够获得较高的原料转化率和醇选择性,特别适用于以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作为反应原料联产环己醇和乙醇。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负载活性金属组分氧化铂和氧化铜之前,先将离子液体固载在催化剂载体上,能够使得后续负载的活性金属组分通过静电自组装作用均匀结合至催化剂载体上,之后通过焙烧将离子液体去除,仅留下有利于加氢反应的活性金属组分,有效地避免了离子液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分散较好的活性金属组分氧化铂和氧化铜能够对羧酸和酯类化合物有效地发挥加氢活性;与传统浸渍法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使得活性金属组分在催化剂载体上得以更加均匀地分散,并能够有效阻止活性中心的团聚。换句话说,在上述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本发明巧妙地将离子液体作为过渡介质,并同时以氧化铂和氧化铜作为活性组分,从而不仅实现了活性金属组分的有效负载,避免了离子液体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牢固性和结构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双金属活性组分的加入还使得到的加氢催化剂能够同时进行羧酸和酯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催化剂载体含有氧化铝以及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锰中的至少一种时,得到的加氢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现有的催化剂载体通常以氧化铝为载体,其中,氧化铝表面的酸性对加氢反应具有不利于的影响,而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锰中至少一种的加入能够降低氧化铝表面的酸性,从而更有利于后续活性金属组分的均匀分散。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化剂载体与含有离子液体的溶液接触,使得所述离子液体负载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上,然后进行干燥,得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
(2)将所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浸渍在含有氯铂酸的浸渍液中,然后进行第一干燥,再浸渍在含有水溶性铜盐的浸渍液中,然后进行第二干燥并焙烧,使得所述离子液体分解且所述氯铂酸和所述水溶性铜盐分别转化为氧化铂和氧化铜。
本发明对所述催化剂载体的种类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为现有的各种能够用于负载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的载体,例如,可以为氧化铝,也可以为氧化铝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催化剂载体含有氧化铝以及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锰中的至少一种,这样能够使得到的酯化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当所述催化剂载体含有氧化铝以及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锰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氧化铝的含量与所述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锰的总含量的摩尔比优选为1-20:1,更优选为3-16:1,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以及醇的选择性。
所述催化剂载体可以通过商购得到,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方法制备得到,例如,所述催化剂载体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搅拌条件下,将含有水溶性铝盐以及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镧盐和水溶性锰盐中至少一种的混合溶液的pH值用碱性物质调节至8.5-12.5、优选调节至9-10进行沉淀,然后将得到的沉淀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再将得到的固体产物进行干燥和焙烧。
本发明对所述水溶性铝盐、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镧盐和水溶性锰盐的种类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为现有的各种能够经过干燥和焙烧之后能够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的物质。例如,所述水溶性铝盐可以选自硝酸铝、氯化铝和硫酸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溶性锌盐可以选自硝酸锌、氯化锌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溶性镧盐可以选自硝酸镧、氯化镧和硫酸镧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溶性锰盐可以选自硝酸锰、氯化锰和硫酸锰中的至少一种。此外,所述水溶性铝盐、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镧盐和水溶性锰盐可以不带结晶水,也可以带有结晶水,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对含有水溶性铝盐以及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镧盐和水溶性锰盐中至少一种的混合溶液中溶剂的种类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为现有各种能够溶解所述水溶性铝盐、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镧盐和水溶性锰盐的惰性液态物质,例如,可以为水或者水与醇、醚、醛和酮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所组成的混合溶剂,优选为水。此外,所述溶剂的用量可以使得所述水溶性铝盐以及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镧盐和水溶性锰盐的总质量浓度为10-60%。
所述碱性物质可以为现有的各种能够作为含有水溶性铝盐以及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镧盐和水溶性锰盐中至少一种的混合溶液的沉淀剂且呈碱性的物质,例如,可以选自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此外,所述碱性物质可以以固态的形式使用,也可以以其水溶液的形式使用。当以其水溶液的形式使用时,浓度通常可以为0.5-5mol/L。
在本发明中,所有的固液分离均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能够实现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式进行,例如,可以采用抽滤、压滤、离心分离等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对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制备过程中干燥的条件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所述干燥的条件通常包括干燥温度可以30-150℃,优选为80-120℃;干燥时间可以为12-24小时,优选为12-20小时。
在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制备过程中,焙烧的目的是为了将水溶性铝盐、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镧盐和水溶性锰盐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所述焙烧的方式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例如,可以直接将温度从室温迅速(升温速率为10-30℃/min)升至350-750℃下进行焙烧。优选地,所述焙烧的方式为将温度从室温以5±2℃/min的速率升至350-750℃下焙烧4-8小时,然后降至室温。采用这种优选的焙烧方式能够使催化剂载体获得更好的晶型,从而更有利于活性金属组分的均匀负载。
本发明对所述离子液体与催化剂载体的用量没有特别地限定,但为了更有利于后续活性金属组分的负载,优选地,所述离子液体与以金属元素计的催化剂载体的摩尔比为0.02-0.5:1,更优选为0.03-0.1:1。
本发明对所述离子液体的种类没有特别地限定,只要能够负载在催化剂载体上即可,例如,可以为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氯化1-甲基-3-(3-三甲氧硅基)丙基咪唑和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特别优选为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此外,所述含有离子液体的溶液中的溶剂可以为现有的各种能够将所述离子液体溶解的液态烃类物质,例如,可以为三氯甲烷、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乙醇、正丙醇等中的至少一种。该溶剂的用量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对步骤(1)中所述接触的条件没有特别地限定,只要能够使得离子液体固载在催化剂载体上即可,例如,所述接触的条件通常包括接触温度可以为40-80℃,优选为50-70℃;接触时间可以为10-24小时,优选为12-15小时。此外,所述接触的方式可以为混合、喷洒、喷淋、浸渍等。
在所述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所述氯铂酸和水溶性铜盐的用量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例如,所述氯铂酸和水溶性铜盐的用量可以使得到的加氢催化剂中,以所述加氢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加氢催化剂中氧化铂的含量为0.01-0.1重量%,氧化铜的含量为1-10重量%;优选地,所述氯铂酸和水溶性铜盐的用量使得到的加氢催化剂中,以所述加氢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加氢催化剂中氧化铂的含量为0.02-0.05重量%,氧化铜的含量为2-5重量%。
所述含有氯铂酸的浸渍液中溶剂的种类也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只要能够将所述氯铂酸溶解即可,例如,可以为水或者水与醇、醚、醛和酮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所组成的混合溶剂,优选为水和醇的混合溶剂。该溶剂的用量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水溶性铜盐的种类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其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硝酸铜、氯化铜、硫酸铜和醋酸铜中的至少一种。从原料易得性的角度出发,所述铜化合物特别优选为硝酸铜、氯化铜和硫酸铜中的至少一种。此外,所述含有水溶性铜盐的浸渍液中溶剂的种类也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只要能够将所述水溶性铜盐溶解即可,例如,可以为水或者水与醇、醚、醛和酮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所组成的混合溶剂,优选为水。该溶剂的用量也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在此不作赘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将所述催化剂载体浸渍在含有氯铂酸的浸渍液中和浸渍在含有水溶性铜盐的浸渍液中的条件相同或不同,并通常各自独立地包括浸渍温度可以为20-80℃,优选为50-70℃;浸渍时间可以为10-30小时,优选为12-20小时。
步骤(1)中所述干燥以及步骤(2)中所述第一干燥和第二干燥的目的均是为了将附着在催化剂载体上的溶剂去除,这三次干燥的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可以各自独立地包括干燥温度可以为30-150℃,优选为80-120℃;干燥时间可以为12-24小时,优选为12-20小时。
步骤(2)中焙烧的目的是为了将所述离子液体分解并将氯铂酸和所述水溶性铜盐分别转化为氧化铂和氧化铜。所述焙烧的方式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例如,可以直接将温度从室温迅速(升温速率为10-30℃/min)升至350-750℃下进行焙烧。优选地,所述焙烧的方式为将温度从室温以5±2℃/min的速率升至350-750℃下焙烧4-8小时,然后降至室温。采用这种优选的焙烧方式更有利于活性金属组分在催化剂载体上的均匀分散,从而得到催化性能更好的加氢催化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加氢催化剂。
应当理解到,加氢催化剂一般以前体(或称为前躯体)的形式进行交易和贮存,虽然加氢催化剂前体不能直接催化反应,然而在习惯上将催化剂前体就称为“催化剂”。加氢催化剂前体经过还原后才具有催化活性,这通常由工业装置的操作人员来完成,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该还原过程,在此不作赘述。加氢催化剂前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例如,可以为经过成型的小球,也可以为成型前的状态,如粉末。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加氢催化剂在酯类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氢反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上述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含有羧酸的酯类化合物进行加氢反应。
所述羧酸可以为甲酸、乙酸、丙酸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酯类化合物可以为一元酸酯类,也可以为二元酸酯类,其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乙酸仲丁酯、乙酸环己酯、乙酸乙酯、长链脂肪酸甲酯、草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酯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长链脂肪酸甲酯中长链脂肪酸的链长优选为C4-C6
所述含有羧酸的酯类化合物特别优选为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这样能够实现环己醇和乙醇的联产。此外,所述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中乙酸的含量优选不大于2000ppm。从适用广泛性考虑,所述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中乙酸的含量特别优选为500-2000ppm。
当所述含有羧酸的酯类化合物为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时,所述加氢反应的条件通常包括反应温度可以为150-300℃,优选为200-250℃;反应压力可以为3-9MPa,优选为4-6MPa;反应原料的质量空速可以为0.2-0.8h-1,优选为0.3-0.5h-1;氢酯摩尔比可以为50-300:1,优选为90-100:1。
在本发明中,所述压力均指表压。
此外,如上所述,一般地,加氢催化剂前体经过还原后才具有催化活性。因此,在进行加氢反应之前,通常需要将所述加氢催化剂在150-250℃下在氢气流中还原12-24小时。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催化剂载体中金属组分的含量以及加氢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采用日本理学电机工业株式会社3271E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测定。
实施例1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将169.2g(0.45mol)九水硝酸铝和43.3g(0.1mol)六水硝酸镧溶于300g水中,并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用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至9.5,得到载体料浆。将该载体料浆进行过滤和水洗,然后将水洗产物在150℃下干燥12小时,再将干燥产物的温度从室温25℃以5℃/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然后再降至室温25℃,得到催化剂载体Z1,其中,氧化铝和氧化镧的摩尔比为4.5:1。
取50g该催化剂载体Z1,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与催化剂载体Z1(以金属元素计,下同)按摩尔比为0.03:1进行固载。首先,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用三氯甲烷溶液充分溶解,并与催化剂载体Z1进行混合,然后在60℃油浴条件下加热回流搅拌12小时,再慢慢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待完全冷却后过滤,然后用丙酮溶液进行洗涤并过滤,再将固体产物在150℃下干燥12小时,得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
将上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用50mL温度为50℃且浓度为0.05重量%的氯铂酸溶液(其中,溶剂为水和醇按体积比1:1的混合物,下同)等体积浸渍18小时,再在110℃下干燥12小时,得到样品1。接着再将样品1用温度为50℃且浓度为5重量%的硝酸铜水溶液等体积浸渍18小时,然后取出并在120℃下干燥12小时,再将干燥产物从室温25℃以5℃/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接着再压片成型,得到加氢催化剂C1,其中,氧化铂的含量为0.022重量%,氧化铜的含量为2.10重量%。
将20g上述加氢催化剂C1装于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然后在纯氢气氛下进行加氢催化剂的在线还原处理,还原处理温度为240℃,还原处理时间为24小时。接着通入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乙酸含量为2000ppm),并在反应温度为240℃、反应压力为5Mpa、反应原料的质量空速为0.5h-1、氢酯摩尔比为50:1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得到含有环己醇和乙醇的产物。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最终的总转化率为99.3%,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8%。
实施例2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将112.5g(0.3mol)九水硝酸铝和43.3g(0.1mol)六水硝酸镧溶于300g水中,并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用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至9.5,得到载体料浆。将该载体料浆进行过滤和水洗,然后将水洗产物在150℃下干燥12小时,再将干燥产物的温度从室温25℃以5℃/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然后再降至室温25℃,得到催化剂载体Z2,其中,氧化铝和氧化镧的摩尔比为3:1。
取50g该催化剂载体Z2,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与催化剂载体Z2按摩尔比为0.03:1进行固载。首先,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用三氯甲烷溶液充分溶解,并与催化剂载体Z2进行混合,然后在60℃油浴条件下加热回流搅拌12小时,再慢慢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待完全冷却后过滤,然后用丙酮溶液进行洗涤并过滤,再将固体产物在150℃下干燥12小时,得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
将上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用50mL温度为50℃且浓度为0.08重量%的氯铂酸溶液等体积浸渍18小时,再在110℃下干燥12小时,得到样品1。接着再将样品1用温度为50℃且浓度为5重量%的硫酸铜水溶液等体积浸渍18小时,然后取出并在120℃下干燥12小时,再将干燥产物从室温25℃以5℃/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接着再压片成型,得到加氢催化剂C2,其中,氧化铂的含量为0.035重量%,氧化铜的含量为2.10重量%。
将20g上述加氢催化剂C2装于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然后在纯氢气氛下进行加氢催化剂的在线还原处理,还原处理温度为240℃,还原处理时间为24小时。接着通入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乙酸含量为2000ppm),并在反应温度为240℃、反应压力为5Mpa、反应原料的质量液料空速为0.5h-1、氢酯摩尔比为50:1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得到含有环己醇和乙醇的产物。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最终的总转化率为99.0%,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7.5%。
实施例3
该实施例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将300g(0.8mol)九水硝酸铝和21.65g(0.05mol)六水硝酸镧溶于300g水中,并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用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至9.5,得到载体料浆。将该载体料浆进行过滤和水洗,然后将水洗产物在150℃下干燥12小时,再将干燥产物的温度从室温25℃以5℃/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然后再降至室温25℃,得到催化剂载体Z3,其中,氧化铝和氧化镧的摩尔比为16:1。
取50g该催化剂载体Z3,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与催化剂载体Z3按摩尔比为0.03:1进行固载。首先,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用三氯甲烷溶液充分溶解,并与催化剂载体Z3进行混合,然后在60℃油浴条件下加热回流搅拌12小时,再慢慢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待完全冷却后过滤,然后用丙酮溶液进行洗涤并过滤,再将固体产物在150℃下干燥12小时,得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
将上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用50mL温度为60℃且浓度为0.05重量%的氯铂酸溶液等体积浸渍18小时,再在110℃下干燥12小时,得到样品1。接着再将样品1用温度为50℃且浓度为5重量%的硝酸铜水溶液浸渍12小时,然后取出并在120℃下干燥12小时,然后将干燥产物从室温25℃以3℃/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接着再压片成型,得到加氢催化剂C3,其中,氧化铂的含量为0.022重量%,氧化铜的含量为2.10重量%。
将20g上述加氢催化剂C3装于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然后在纯氢气氛下进行加氢催化剂的在线还原处理,还原处理温度为240℃,还原处理时间为24小时。接着通入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乙酸含量为2000ppm),并在反应温度为240℃、反应压力为5Mpa、反应原料的质量空速为0.5h-1、氢酯摩尔比为50:1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得到含有环己醇和乙醇的产物。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最终的总转化率为98.3%,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4%。
实施例4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载体和加氢催化剂并进行加氢反应,不同的是,在制备催化剂载体的过程中,所述六水硝酸镧用0.03mol硝酸锌、0.03mol硝酸锰和0.04mol六水硝酸镧的混合物替代,得到加氢催化剂C4。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最终的转化率为99%,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5%。
对比例1
该对比例于说明参比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加氢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并进行加氢反应,不同的是,不包括将催化剂载体固载离子液体的步骤,而是直接将催化剂载体用硝酸铜溶液浸渍,具体步骤如下:
将169.2g(0.45mol)九水硝酸铝和43.3g(0.1mol)六水硝酸镧溶于300g水中,并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用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至9.5,得到载体料浆。将该载体料浆进行过滤和水洗,然后将水洗产物在150℃下干燥12小时,再将干燥产物的温度从室温25℃以5℃/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然后再降至室温25℃,得到催化剂载体Z1,其中,氧化铝和氧化镧的摩尔比为4.5:1。
将上述催化剂载体Z1用50mL温度为50℃且浓度为0.05重量%的氯铂酸溶液等体积浸渍18小时,再在110℃下干燥12小时,得到样品1。接着再将样品1用温度为50℃且浓度为5重量%的硝酸铜水溶液等体积浸渍18小时,然后取出并在120℃下干燥12小时,再将干燥产物从室温25℃以5℃/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接着再压片成型,得到参比加氢催化剂DC1,其中,氧化铂的含量为0.022重量%,氧化铜的含量为2.10重量%。
将20g上述参比加氢催化剂DC1装于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然后在纯氢气氛下进行加氢催化剂的在线还原处理,还原处理温度为240℃,还原处理时间为24小时。接着通入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乙酸含量为2000ppm),并在反应温度为240℃、反应压力为5Mpa、反应原料的质量空速为0.5h-1、氢酯摩尔比为50:1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得到含有环己醇和乙醇的产物。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最终的总转化率为89.3%,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2%。
对比例2
该对比例于说明参比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加氢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并进行加氢反应,不同的是,不包括将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在氯铂酸溶液中等体积浸渍的步骤,而是直接将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用硝酸铜水溶液等体积浸渍,具体步骤如下:
将169.2g(0.45mol)九水硝酸铝和43.3g(0.1mol)六水硝酸镧溶于300g水中,并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的pH值用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至9.5,得到载体料浆。将该载体料浆进行过滤和水洗,然后将水洗产物在150℃下干燥12小时,再将干燥产物的温度从室温25℃以5℃/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然后再降至室温25℃,得到催化剂载体Z1,其中,氧化铝和氧化镧的摩尔比为4.5:1。
取50g该催化剂载体Z1,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与催化剂载体Z1(以金属元素计,下同)按摩尔比为0.03:1进行固载。首先,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用三氯甲烷溶液充分溶解,并与催化剂载体Z1进行混合,然后在60℃油浴条件下加热回流搅拌12小时,再慢慢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待完全冷却后过滤,然后用丙酮溶液进行洗涤并过滤,再将固体产物在150℃下干燥12小时,得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
将上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用温度为50℃且浓度为5重量%的硝酸铜水溶液等体积浸渍18小时,然后取出并在120℃下干燥12小时,再将干燥产物从室温25℃以5℃/min的速率升至500℃下焙烧6小时,接着再压片成型,得到参比加氢催化剂DC2,其中,氧化铜的含量为2.10重量%。
将20g上述参比加氢催化剂DC2装于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然后在纯氢气氛下进行加氢催化剂的在线还原处理,还原处理温度为240℃,还原处理时间为24小时。接着通入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乙酸含量为2000ppm),并在反应温度为240℃、反应压力为5Mpa、反应原料的质量空速为0.5h-1、氢酯摩尔比为50:1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结果表明,反应物料最终的转化率为97.3%,环己醇的选择性为85%。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加氢催化剂能够同时催化羧酸和酯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在用于以含有羧酸的酯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原料联产环己醇和乙醇的反应过程中,能够获得较高的总转化率以及环己醇选择性,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9)

1.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化剂载体与含有离子液体的溶液接触,使得所述离子液体负载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上,然后进行干燥,得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载体含有氧化铝以及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氧化铝的含量与所述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锰的总含量的摩尔比为1-20:1,所述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2)将所述固载有离子液体的催化剂载体浸渍在含有氯铂酸的浸渍液中,然后进行第一干燥,再浸渍在含有水溶性铜盐的浸渍液中,然后进行第二干燥并焙烧,使得所述离子液体分解且所述氯铂酸和所述水溶性铜盐分别转化为氧化铂和氧化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催化剂载体中,所述氧化铝的含量与所述氧化锌、氧化镧和氧化锰的总含量的摩尔比为3-1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离子液体与以金属元素计的催化剂载体的摩尔比为0.02-0.5: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40-80℃,接触时间为10-2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氯铂酸和水溶性铜盐的用量使得到的加氢催化剂中,以所述加氢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加氢催化剂中氧化铂的含量为0.01-0.1重量%,氧化铜的含量为1-1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水溶性铜盐选自硝酸铜、氯化铜和硫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将所述催化剂载体浸渍在含有氯铂酸的浸渍液中和浸渍在含有水溶性铜盐的浸渍液中的条件相同或不同,并各自独立地包括浸渍温度为20-80℃,浸渍时间为10-3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干燥以及步骤(2)中所述第一干燥和第二干燥的条件相同或不同,并各自独立地包括干燥温度为30-150℃,干燥时间为12-2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焙烧的方式为将温度从室温以5±2℃/min的速率升至350-750℃下焙烧4-8小时,然后降至室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载体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搅拌条件下,将含有水溶性铝盐以及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镧盐和水溶性锰盐中至少一种的混合溶液的pH值用碱性物质调节至8.5-12.5进行沉淀,然后将得到的沉淀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再将得到的固体产物进行干燥和焙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性铝盐选自硝酸铝、氯化铝和硫酸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溶性锌盐选自硝酸锌、氯化锌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溶性镧盐选自硝酸镧、氯化镧和硫酸镧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溶性锰盐选自硝酸锰、氯化锰和硫酸锰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碱性物质选自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制备过程中,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干燥温度为30-150℃,干燥时间为12-24小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制备过程中,所述焙烧的方式为将温度从室温以5±2℃/min的速率升至350-750℃下焙烧4-8小时,然后降至室温。
15.由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加氢催化剂。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在酯类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17.一种加氢反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含有羧酸的酯类化合物进行加氢反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羧酸的酯类化合物为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乙酸的乙酸环己酯中乙酸的含量不大于2000ppm。
CN201410427725.9A 2014-08-27 2014-08-27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Active CN105435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7725.9A CN105435809B (zh) 2014-08-27 2014-08-27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7725.9A CN105435809B (zh) 2014-08-27 2014-08-27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5809A CN105435809A (zh) 2016-03-30
CN105435809B true CN105435809B (zh) 2018-03-20

Family

ID=55546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7725.9A Active CN105435809B (zh) 2014-08-27 2014-08-27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35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3291B (zh) * 2016-09-06 2021-04-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CN108855126B (zh) * 2017-05-11 2021-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间苯二胺的壳核式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2791723A (zh) * 2019-10-28 2021-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31404B (zh) * 2021-08-31 2022-07-2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活性炭负载金属粒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20624A (zh) * 2022-05-27 2022-08-1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环己醇和丁基环己基醚的分离纯化方法及系统
CN114805025A (zh) * 2022-05-27 2022-07-2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环己醇和丁基环己基醚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16173983A (zh) * 2023-02-03 2023-05-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吸氢复合材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1425A (zh) * 1997-12-17 2001-01-24 巴斯福股份公司 羧酸、酸酐或其酯经氢化制醇的工艺
CN101934238A (zh) * 2010-09-10 2011-01-05 厦门大学 一种乙烯环氧化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343278A (zh) * 2011-07-20 2012-02-08 北京工业大学 用于制备环氧环己烷的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9005A (ja) * 2000-08-18 2002-02-26 Nissan Motor Co Ltd メタノール改質触媒、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メタノール改質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1425A (zh) * 1997-12-17 2001-01-24 巴斯福股份公司 羧酸、酸酐或其酯经氢化制醇的工艺
CN101934238A (zh) * 2010-09-10 2011-01-05 厦门大学 一种乙烯环氧化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343278A (zh) * 2011-07-20 2012-02-08 北京工业大学 用于制备环氧环己烷的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5809A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5809B (zh)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CN102039141B (zh) 由不饱和醛氧化制不饱和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3291A (zh)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CN104907073B (zh) 酯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酯加氢反应的方法
CN103502197B (zh) 脂环族羧酸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催化剂
CN102371158A (zh) 氧化法制丙烯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0417B (zh) 一种固体催化剂催化正丁醛一步合成异辛醛的方法
CN105344361B (zh) 一种酯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酯加氢反应的方法
CN105582956B (zh)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US20130217923A1 (en) Novel structured catalyst
CN109225190A (zh) 一种自支撑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19881A (zh) 一种醋酸环己酯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所制备的加氢催化剂和醋酸环己酯的加氢方法
CN104907074B (zh) 酯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酯加氢反应的方法
CN101983765A (zh) 一种助剂改性的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9647394B (zh) 一种用于α, β-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制不饱和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16915A (zh) 一种由酯交换路径合成二甘醇二甲酸酯的方法
CN106140199B (zh) 抗酸型酯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酯加氢方法
CN106944050B (zh) 一种合成1,3-丙二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64586B (zh) 制备乙酸环己酯的方法及制备环己醇和乙醇的方法
CN103447030B (zh) 一种“蛋壳”结构钯铅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8014815A (zh) 制备醇的催化剂及方法
CN108014805A (zh) 制备醇的催化剂及其方法
CN106140200B (zh) 抗酸型酯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酯加氢方法
CN105363453B (zh) 一种酯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酯加氢反应的方法
CN106540704B (zh) 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加氢反应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