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1678B - 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1678B
CN105431678B CN201480042944.3A CN201480042944A CN105431678B CN 105431678 B CN105431678 B CN 105431678B CN 201480042944 A CN201480042944 A CN 201480042944A CN 105431678 B CN105431678 B CN 105431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shaft
axle
vehicle
light shield
lamps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29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1678A (zh
Inventor
山本晋
山本照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31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1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1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1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21S41/68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 F21S41/68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by moving screens
    • F21S41/698Shaft-shaped screens rotating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7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angled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F21S41/148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angled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21S41/255Lenses with a front view of circular or truncated circular out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9Attachment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4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screens, non-reflecting members, light-shielding members or fixed shades
    • F21S41/47Attach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实现转动机构的转动状态的稳定化。具备:可动遮光件(14),其控制从光源(11b)射出的光的遮蔽量并且以转动轴(28)为支点进行转动;支承部件(8),其具有支承转动轴的轴支承部(17)且轴支承部能够弹性变形。在轴支承部形成有将转动轴支承的支承孔(22)和与支承孔连通且在转动轴相对于轴支承部的组装时将转动轴插入的插入孔(21),限制可动遮光件相对于支承部件在转动轴的轴向上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23、24)与轴支承部或可动遮光件一体设置。在将转动轴插入插入孔时,轴支承部弹性变形,在将转动轴从插入孔插入支承孔时,轴支承部弹性恢复。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转动机构的例如具有可动遮光件的车辆用灯具的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8360号公报
背景技术
车辆用灯具例如车辆用前照灯中,具有在由盖和灯罩构成的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有具有光源等的灯具单元的灯。
这种灯具单元中,具有设有作为转动机构的例如控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可动遮光件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在可动遮光件(旋转遮光件)上设有转动轴(轴部)。可动遮光件以转动轴为支点进行旋转且在规定位置停止的状态下从光源射出光时,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可动遮光件遮蔽,而形成与可动遮光件的停止位置相应的配光图形。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那样的设有具有转动轴的转动机构(可动遮光件)的车辆用灯具中,当存在转动轴相对于其它部分的组装状态不稳定或该其它部件的持久性较低等不良情况时,给转动机构的转动状态造成障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车辆用灯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问题点,且实现转动机构的转动状态的稳定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第一,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在由至少一方具有开口的灯罩和覆盖所述灯罩的所述开口的盖构成的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有具有光源的灯具单元,其中,所述灯具单元具备:可动遮光件,其控制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遮蔽量并且具有转动轴,以所述转动轴为支点进行转动;支承部件,其具有支承所述转动轴的轴支承部且所述轴支承部能够弹性变形,在所述轴支承部形成有支承孔和插入孔,所述支承孔被插入并且支承有所述转动轴,所述插入孔与所述支承孔连通且在所述转动轴相对于所述轴支承部的组装时被插入所述转动轴,移动限制部限制所述可动遮光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的移动,并且与所述轴支承部或所述可动遮光件一体设置,在进行所述组装时,在将所述转动轴插入所述插入孔时,所述轴支承部弹性变形,在将所述转动轴从所述插入孔插入所述支承孔时,所述轴支承部弹性恢复。
由此,将转动轴从插入孔插入支承孔而组装于轴支承部,并且在组装的状态下,可动遮光件在轴向上的移动被移动限制部限制。
第二,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轴支承部能够向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弹性变形,所述移动限制部通过所述轴支承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弹性力,按压所述可动遮光件或所述轴支承部而限制所述可动遮光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在轴向上的移动。
由此,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轴支承部和可动遮光件膨胀或收缩,即使在膨胀量或收缩量中产生差异的情况下,在轴向上,轴支承部也总是按压转动轴。
第三,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可动遮光件或所述轴支承部进行线接触或点接触。
由此,可动遮光件与轴支承部的接触面积变小。
第四,所述的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移动限制部设于所述轴支承部。
由此,使移动限制部按压可动遮光件。
第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在由至少一方具有开口的灯罩和覆盖所述灯罩的所述开口的盖构成的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有具有光源的灯具单元,其中,所述灯具单元具备可动遮光件,该可动遮光件设有:光控制部,其具有转动轴并以所述转动轴为支点进行转动且控制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遮蔽量;驱动齿轮,其通过连结所述光控制部并进行旋转,而使所述光控制部进行转动,在所述光控制部或所述驱动齿轮的一方设置有连结轴部,在另一方形成有插入有所述连结轴部的连结孔,所述连结轴部的中心轴和所述连结孔的中心轴的一方与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一致,另一方与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轴一致,在所述光控制部或所述驱动齿轮的一方设置有限制所述光控制部相对于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的止转部,在另一方形成有与所述止转部卡合的止转卡合部,通过所述连结轴部向所述连结孔的插入,所述光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齿轮连结,并且在所述连结轴部向所述连结孔插入时,使所述止转卡合部与所述止转部卡合。
由此,通过将连结轴部插入连结孔,使光控制部与驱动齿轮连结,并且使止转卡合部与止转部卡合,由此,限制光控制部相对于驱动齿轮的旋转。
第六,所述的本发明的另一车辆用灯具中,优选将所述连结轴部压入所述连结孔并使所述光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齿轮连结。
由此,在光控制部相对于驱动齿轮的连结作业中,不需要进行粘接或螺纹固定等作业。
第七,所述的本发明的另一车辆用灯具中,优选在所述驱动齿轮上设置具有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齿轮齿的齿轮部的保持部和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检测用磁铁,所述检测用磁铁在所述齿轮部的内周侧中的至少一部分贯通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轴方向的状态下被保持部保持。
由此,不会构成在驱动齿轮的中心轴方向上将保持部和检测用磁铁结合的结构。
第八,所述的本发明的另一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保持部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驱动齿轮通过将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检测用磁铁一体成形而形成。
由此,不可能产生将刚性比保持部高的检测用磁铁插入保持部时那样的保持部的变形。
第九,所述的本发明的另一车辆用灯具中,优选设置检测所述检测用磁铁的磁通密度且探测所述可动遮光件的旋转位置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用磁铁形成环状且在周向上交替设置厚壁部和薄壁部,所述厚壁部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厚度比所述薄壁部厚,在所述厚壁部形成有N极和S极的界限部。
由此,在磁通密度变高的N极和S极的界限部,可确保初始位置的检测所需要的充分高的磁通密度。
第十,本发明又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具备:转动机构,其具有转动轴且以所述转动轴为支点进行转动;支承部件,其由树脂材料形成且具有分别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所述转动轴具有沿一方向延伸且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旋转轴和插入有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一端部并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旋转轴且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轴承,在所述第一轴支承部形成有第一支承凹部,在所述第二轴支承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支承凹部相对的第二支承凹部,所述轴承插入所述第一支承凹部和所述第二支承凹部。
由此,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的轴承被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支承部件支承。
第十一,所述的本发明的又一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轴承不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由此,在轴承相对于支承部件不能旋转的状态下,使旋转轴相对于轴承进行旋转。
第十二,所述的本发明的又一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转动机构是遮蔽从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可动遮光件。
由此,可动遮光件相对于光不易位置偏移。
第十三,所述的本发明的又一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旋转轴具有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在轴向上的端面的中心部突出的被插入部,所述轴承具有插入所述被插入部的插入部和从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伸出至外方的凸缘部,所述主体部在轴向上的端面和所述凸缘部的所述主体部侧的面接触。
由此,确定相对于旋转轴的轴承的轴向上的位置。
第十四,所述的本发明的又一车辆用灯具中,优选从所述第一支承凹部的凹面突出至少一个第一支承突起,从所述第二支承凹部的凹面突出多个第二支承突起,所述第一支承突起和所述第二支承突起在所述凹面的周向上位于被分开的位置,所述第一支承突起和所述第二支承突起通过所述第一轴支承部和所述第二轴支承部的弹性按压所述轴承。
由此,至少三个支承突起与轴承接触。
第十五,所述的本发明的又一车辆用灯具中,优选所述第一轴支承部比所述第二轴支承部更易于弹性变形,所述第一支承突起的数量比所述第二支承突起的数量少。
由此,设于不易弹性变形的侧的轴支承部的支承突起的数量比设于易于变形的侧的轴支承部的支承突起的数量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转动机构的转动状态的稳定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与图2~图18一起表示本发明车辆用灯具的实施方式的图,本图是概略纵剖视图;
图2是灯具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将灯具单元以省略内部透镜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支承部件和可动遮光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支承突起和第二支承突起的位置关系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轴承及旋转轴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将光控制部和驱动齿轮以分离的状态表示的可动遮光件的立体图;
图8是驱动齿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以从与图8不同的方向观察的状态表示的驱动齿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卡止突部与检测用磁铁的一部分卡止而将检测用磁铁保持于保持部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将检测用磁铁与保持部结合时结合臂弹性变形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通过将保持部和检测用磁铁一体成形而形成的驱动齿轮的立体图;
图13是将转动轴插入插入孔的状态以局部为截面表示的放大侧视图;
图14是将转动轴被支承部件支承的状态以局部为截面表示的放大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向轴承按压第一移动限制部的状态的放大平视图;
图16是将向轴承按压第二移动限制部的状态以局部为截面表示的放大平视图;
图17是表示移动限制部的另一例的放大平视图;
图18是表示移动限制部的又一例的放大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车辆用灯具的方式。此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车辆用灯具应用于车辆用前照灯。另外,以下所示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表示的的方向,本发明可不限定这些方向地应用。
车辆用灯具1分别安装配置于车体前端部的左右两端部。
车辆用灯具1具备:灯罩2,其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凹部;盖3,其闭塞灯罩2的开口(参照图1)。利用灯罩2和盖3构成灯具外框4,灯具外框4的内部空间作为灯室5形成。
在灯室5中配置有灯具单元6。灯具单元6具有:单元基座7、支承部件8、固定遮光件9、内部透镜10、光源模块11、反射镜12、齿轮箱13、可动遮光件14(参照图2及图3)。
单元基座7朝向大致上下方向,前半部作为第一安装部7a设置,后半部作为第二安装部7b设置。
支承部件8由树脂材料形成,具有朝向上下方向的基座面部15和从基座面部15的左右两侧缘分别向上方突出的侧面部16、16。侧面部16、16的后端部分别作为臂部17、17设置。支承部件8通过将基座面部15从上方螺纹固定等而安装于单元基座7的第一安装部7a。
臂部17形成向后方开口的分叉状,由第一轴支承部18和位于第一轴支承部18上方的第二轴支承部19构成(参照图4及图5)。臂部17向第一轴支承部18和第二轴支承部19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分离接合的方向能够弹性变形,并且以前端部为支点,也可向沿左右位移的方向弹性变形。
第一轴支承部18的上下的宽度比第二轴支承部19的上下的宽度窄,第一轴支承部18比第二轴支承部19更易于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在第一轴支承部18形成有朝向第二轴支承部19侧且向上方开口的第一支承凹部18a,在第二轴支承部19形成有与第一支承凹部18a相对且向下方开口的第二支承凹部19a。形成第一支承凹部18a的面设为形成向下方凸的大致半圆弧状的第一凹面18b,形成第二支承凹部19a的面设为形成向上方凸的大致半圆弧状的第二凹面19b。
第一轴支承部18的上缘和第二轴支承部19的下缘分别作为作用缘20、20形成。作用缘20、20中,第一支承凹部18a后侧的部分和第二支承凹部19a后侧的部分分别设为随着朝向前方而相互靠近的倾斜部20a、20a。作用缘20、20中,第一支承凹部18a前侧的部分和第二支承凹部19a前侧的部分分别设为随着朝向前方而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缓慢地倾斜的缓慢倾斜部20b、20b。
作用缘20、20之间的空间中,将倾斜部20a、20a之间的部分作为插入孔21形成,将第一支承凹部18a和第二支承凹部19a之间的部分作为支承孔22形成。
在第一轴支承部18上设有从第一凹面18b的周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向第二轴支承部19侧突出的第一支承突起23,在第二轴支承部19上沿着周方向分开地设有从第二凹面19b向第一轴支承部18侧突出的第二支承突起24、24。
关于第一支承突起23及第二支承突起24、24的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例如,在将连结延长第一凹面18b和第二凹面19b而形成的虚拟圆的中心P和第一支承突起23的线设为虚拟线X的情况下,第二支承突起24、24隔着虚拟线X而位于前后。此外,优选第二支承突起24、24隔着虚拟线X设于对称的位置,另外,更优选第一支承突起23和第二支承突起24、24在周向上每120度位于被分开的位置。另外,上述中表示第一支承突起23的个数为1个、第二支承突起24的个数为两个的例子,但第一支承突起23和第二支承突起24的个数均可以为两个以上。即使在第一支承突起23和第二支承突起24的个数均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也优选第一支承突起23、23、···和第二支承突起24、24、···在周向上位于以等角度分开的位置。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支承突起23且仅设置一个第二支承突起24。
在一臂部17的第二轴支承部19上,在支承孔22的上侧一体设有向另一臂部17侧凸出的第一移动限制部25(参照图4)。第一移动限制部25作为将前后方向上的一端设为自由端而在左右方向上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簧发挥作用。第一移动限制部25将突出方向上的外面设为缓慢的曲面状的按压面25a而形成。
在一臂部17的第一轴支承部18上,在支承孔22的下侧一体设有向另一臂部17侧凸出的第二移动限制部26。第二移动限制部26作为将突出方向上的外面设为曲面状的按压面26a而形成。按压面26a形成例如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最接近另一臂部17的曲面状。
固定遮光件9形成横长的板状,并安装于支承部件8的基座面部15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参照图2及图3)。
内部透镜10安装于支承部件8的侧面部16、16的前端部。
光源模块11具有朝向上下方向的光源基座11a和配置于光源基座11a的光源11b。作为光源11b,可使用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模块11从上方安装于基座面部15上的固定遮光件9的后侧。
反射镜12将内面作为反射面12a而形成。反射镜12以从上方覆盖光源模块11的状态安装于支承部件8的基座面部15上。
齿轮箱13利用螺纹固定等从外侧安装于支承部件8的一侧面部16。在齿轮箱13的前端部安装有驱动电动机27。在齿轮箱13中支承有未图示的传递齿轮(减速齿轮),传递齿轮通过驱动电动机27的驱动力旋转。
可动遮光件14具有遮蔽从光源11b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功能。可动遮光件14作为转动机构发挥作用,具有光控制部28和驱动齿轮29(参照图4)。
光控制部28具有沿左右延伸的转动轴30和设于转动轴30的外周侧的配光形成部31。
转动轴30由沿左右延伸的旋转轴32和将旋转轴32的轴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插入的轴承33、33构成。旋转轴32和轴承33均由金属材料形成。
旋转轴32具有:除轴向上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的主体部32a、从主体部32a的轴向上的一端面32b的中心部突出的插通部32c、从主体部32a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面32b的中心部突出的连结轴部32d(参照图6及图7)。
连结轴部32d的轴向上的长度比插通部32c的轴向上的长度更长。插通部32c和连结轴部32d分别作为插入轴承33、33的插入部发挥作用。插通部32c的中心轴和连结轴部32d的中心轴一致,它们的中心轴设为转动轴30的中心轴。
轴承33通过将旋转轴32插通的圆筒状的插入部33a和从插入部33a的轴向上的一端部伸出至外方的凸缘部33b一体形成而构成。轴承33的插入部33a的直径比形成于支承部件8的臂部17的倾斜部20a、20a间的最窄的间隔略大。
轴承33中的插入部33a的中心孔作为插入孔33c形成。凸缘部33b中的端面32b侧的面作为第一接触面33d形成,凸缘部33b中的第一接触面33d的相反侧的面作为第二接触面33e形成。在将旋转轴32的插通部32c和连结轴部32d分别插入轴承33、33的插入孔33c、33c的状态下,端面32b、32b和第一接触面33d、33d接触。
配光形成部31设于旋转轴32的轴向上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周侧(参照图4及图7),具有根据可动遮光件14的转动(旋转)位置控制从光源11b射出的光的遮蔽量而形成规定的配光模式的功能。
在配光形成部31上的连结轴部32d侧的端部设有从转动轴30伸出至外方的伸出部34。在伸出部34,沿着周方向分开地形成有向外方开口的槽状的止转部34a、34a。止转部34a、34a隔着转动轴30形成于180°相反侧。
驱动齿轮29由作为直齿轮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保持部35和保持于保持部35的环状的检测用磁铁36构成(参照图8及图9)。
保持部35通过将位于最外周的大致圆环状的齿轮部37、位于齿轮部37的内侧的大致圆筒状的轴插通部38、结合齿轮部37的内周面和轴插通部38的外周面的结合部39、39、39一体形成而构成。结合部39、39、39在周向上以等间隔位于被分开的位置。
保持部35上的结合部39、39、39间的空间分别作为形成大致圆弧状的配置用空间35a、35a、35a而形成。
在齿轮部3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齿轮齿37a、37a、···。
在轴插通部38的中心部形成有连结孔40(参照图10)。连结孔40由随着朝向左方而直径变小的导向部40a和与导向部40a的左端连续且直径的大小一样的压入部40b构成,压入部40b的直径与光控制部28中的旋转轴32的连结轴部32d的直径大致相同。
连结孔40的中心轴与驱动齿轮29的中心轴一致。
轴插通部38分别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大径部41和小径部42(参照图8~图10)。
大径部41的除左端部以外部分位于比齿轮部37更靠右方。大径部41的外周部的从右端部向大致左方突出有结合臂43、43、43。结合臂43、43、43在周向上以等间隔分开地设置,右端部与大径部41的右端部连续,且向与保持部35的中心轴分离的方向能够弹性变形。结合臂43、43、43的左端部分别位于配置用空间35a、35a、35a。
在结合臂43的前端部(左端部)设有向外方突出的卡止突部44。卡止突部44具有随着朝向左方而靠近大径部41的中心侧的倾斜面44a和与倾斜面44a的右端连续且朝向大致右方的卡止面44b。
从大径部41的右端面向右方突出有止转卡合部45、45。止转卡合部45、45在大径部41的周向上位于以180°分开的位置。
小径部42从大径部41的中心部向左方突出,且位于比齿轮部37更靠左方。
检测用磁铁36具有比保持部35小一圈的形成大致圆环状且向右方开口的插入槽36a、36a、36a。插入槽36a、36a、36a在周向上位于以等间隔分开的位置。
在检测用磁铁36的左端部形成有向左方及内方开口的卡止凹部36b、36b、36b,卡止凹部36b、36b、36b在周向上以等间隔位于被分开的位置。卡止凹部36b、36b、36b在周向上分别位于插入槽36a、36a、36a间。
检测用磁铁36通过形成插入槽36a、36a、36a,形成有插入槽36a、36a、36a的部分比其它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更薄的薄壁。检测用磁铁36的形成薄壁的部分分别作为薄壁部46、46、46设置,薄壁部46、46、46以外的部分与薄壁部46、46、46相比分别作为左右方向上的厚度更厚的厚壁部47、47、47设置。
检测用磁铁36在周向上使N极和S极交替着磁,N极和S极的界限部形成于厚壁部47。
检测用磁铁36如下与保持部35结合。
首先,检测用磁铁36将厚壁部47、47、47分别从左方插入保持部35的配置用空间35a、35a、35a。
当将厚壁部47、47、47分别插入配置用空间35a、35a、35a时,卡止突部44、44、44的倾斜面44a、44a、44a在检测用磁铁36的内周缘滑动,结合臂43、43、4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弹性变形。接着,卡止突部44、44、44的前端在检测用磁铁36的内周面滑动(参照图11)。
当将厚壁部47、47、47分别进一步插入配置用空间35a、35a、35a时,卡止突部44、44、44分别到达卡止凹部36b、36b、36b,进行了弹性变形的结合臂43、43、43分别弹性恢复,卡止突部44、44、44分别插入卡止凹部36b、36b、36b,卡止面44b、44b、44b与检测用磁铁36卡止,检测用磁铁36与保持部35结合而被保持(参照图10)。
在将检测用磁铁36保持于保持部35的状态下,厚壁部47、47、47分别配置于配置用空间35a、35a、35a而成为左右方向上被保持部35的状态,薄壁部46、46、46分别成为在左右方向上与结合部39、39、39相接的状态。
这样,检测用磁铁36在齿轮部37的内周侧贯通厚壁部47、47、47的状态下保持于保持部35,因此,不会构成为检测用磁铁36与保持部35的左右结合那样的结构,这样可以实现驱动齿轮29的小型化。
另外,驱动齿轮29构成为在齿轮部37的内侧插入有高刚性的检测用磁铁36的结构,因此,可以实现作为整体的刚性提升。
此外,上述中表示了将保持部35和检测用磁铁36作为分开的部件形成且将两者结合的例子,但在该情况下,根据保持部35和检测用磁铁36的加工精度,将刚性比保持部35高的检测用磁铁36插入保持部35时,保持部35中可能产生变形。
为了避免这种保持部35的变形的产生,驱动齿轮29也可以通过将例如保持部35和检测用磁铁36通过外嵌成形进行一体成形而形成(参照图12)。
在将保持部35和检测用磁铁36一体成形而形成驱动齿轮29的情况下,不可能产生将检测用磁铁36插入保持部35时那样的保持部35的变形,可以实现驱动齿轮29的加工精度的提高,并且通过驱动齿轮29的加工精度的提高,可以确保通过驱动齿轮29的旋转进行的可动遮光件14的顺畅的旋转状态。
以下,对光控制部28相对于驱动齿轮29的连结作业进行说明。
首先,光控制部28的连结轴部32d从导向部40a侧插入驱动齿轮29的连结孔40。在将连结轴部32d插入连结孔40时,连结轴部32d被导向部40a导向并插入压入部40b。将连结轴部32d压入压入部40b而与轴插通部38连结,并且前端部从轴插通部38向左方突出。
在将连结轴部32d压入压入部40b且将光控制部28与驱动齿轮29连结的状态下,转动轴30的中心轴和驱动齿轮29的中心轴一致。
在上述那样将光控制部28的连结轴部32d插入驱动齿轮29的连结孔40时,驱动齿轮29的止转卡合部45、45分别插入嵌合于光控制部28的止转部34a、34a。因此,限制光控制部28相对于驱动齿轮29的旋转。
在将连结轴部32d压入压入部40b且将光控制部28与驱动齿轮29连结的状态下,连结轴部32d的前端部插入轴承33。另外,插通部32c的前端部也插入轴承33。
可动遮光件14将转动轴30的轴承33、33如下组装于支承部件8的臂部17、17并转动(旋转)自如地支承。
首先,轴承33将插入部33a从后方插入插入孔21(参照图13)。当将轴承33插入插入孔21时,插入部33a在倾斜部20a、20a上滑动,第一轴支承部18和第二轴支承部19在上下方向上向相互隔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此时,一轴承33的凸缘部33b在分别设于臂部17的第一移动限制部25的按压面25a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的按压面26a上滑动。按压面25a和按压面26a均形成向突出方向凸出的曲面状,因此,可顺畅地进行凸缘部33b相对于按压面25a、26a的滑动。
另外,轴承33的插入部33a从插入孔21向支承孔22插入(参照图14)。当将插入部33a插入支承孔22时,插入部33a相对于倾斜部20a、20a的滑动结束,第一轴支承部18和第二轴支承部19在上下方向上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性恢复。第一轴支承部18和第二轴支承部19进行弹性恢复,由此,将第一支承突起23和第二支承突起24、24从外侧与插入部33a接触,且将轴承33支承于臂部17。在该状态下,轴承33不能旋转地支承于支承部件8的臂部17。
在轴承33、33分别支承于臂部17、17的状态下,在一轴承33的凸缘部33b上,第一移动限制部25的按压面25a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的按压面26a分别成为隔着转动轴30的转动中心而与上下位置接触的状态(参照图15及图16)。此时,臂部17、17可以向沿左右位移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因此,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在转动轴30的轴向上按压于一轴承33的凸缘部33b。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在转动轴30的轴向上按压于一轴承33的凸缘部33b的状态下,另一轴承33的凸缘部33b按压另一臂部17的内面。因此,限制可动遮光件14相对于臂部17、17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
另外,第一移动限制部25在左右方向上能够弹性变形,因此,第一移动限制部25通过其弹性力也按压凸缘部33b。
另外,在将轴承33支承于臂部17的状态下,第二接触面33e与按压面25a、26a接触。因此,限制可动遮光件14相对于臂部17、17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因此,可以利用支承部件8限制旋转轴32的轴向(左右方向)的移动,而确保利用臂部17进行的稳定支承转动轴30的状态。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灯具单元6中,在可动遮光件14的驱动时,旋转轴32相对于轴承33、33旋转,并且轴承33、33相对于支承部件8的臂部17、17不旋转。
可动遮光件14相对于臂部17、17转动时,通过臂部17、17的左右方向上的弹性力,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在轴向上总是按压于转动轴30,可动遮光件14相对于臂部17、17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不会变化。
如上述将可动遮光件14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臂部17、17的状态下,驱动齿轮29的齿轮部37与支承于齿轮箱13的传递齿轮啮合。因此,当驱动电动机27旋转时,驱动电动机27的驱动力经由传递齿轮传递至可动遮光件14,可动遮光件14向与驱动电动机27的旋转方向相应的方向相对于臂部17、17转动(旋转)。
可动遮光件14转动时,从光源11b射出光,从光源11b射出的光被反射镜12的反射面12a反射并射向前方,射向前方的光根据可动遮光件14的转动位置由光控制部28控制。由光控制部28控制的光依次透过内部透镜10和盖3并向前方照射,通过照射的光形成规定的配光模式。
另外,在将可动遮光件14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支承部件8的臂部17、17的状态下,驱动齿轮29的检测用磁铁36位于与未图示的检测元件相对的位置。因此,当可动遮光件14转动时,基于检测用磁铁36的磁通密度,利用检测元件检测检测用磁铁36的旋转位置,可切换磁通密度的极性的位置作为可动遮光件14的转动方向上的初始位置进行探测。
可动遮光件14的转动方向上的初始位置的检测精度依赖于检测用磁铁36的磁通密度的高度,且磁通密度越高,检测精度越高。
如上述,可动遮光件14中,在检测用磁铁36中,N极和S极的界限部形成于厚壁部47。通过这样在厚度较厚的部分的厚壁部47形成有N极和S极的界限部,在磁通密度变高的N极和S极的界限部确保初始位置的检测所需要的充分高的磁通密度,可以实现可动遮光件14在转动方向上的初始位置的检测精度的提高。
但是,设有具有上述那样的转动轴的可动遮光件的车辆用灯具中,需要将转动轴组装于轴支承部,但为了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及可操作性的提高,优选确保转动轴相对于轴支承部的良好的组装性。
另外,车辆用灯具中,通过可动遮光件将光的一部分遮蔽而形成规定的配光模式,但为了形成良好的配光模式,在将转动轴组装于轴支承部的状态下,需要确保可动遮光件的顺畅的转动状态,并且确保可动遮光件的良好的位置精度。
特别是在转动轴的轴向上,需要在可动遮光件和位于其轴向上的两侧的轴支承部之间,形成不管温度条件引起的各部的收缩膨胀均用于使可动遮光件相对于轴支承部顺畅地转动的微小的间隙,这样,存在可以说可动遮光件易于在轴向上位移的不良情况。
车辆用灯具1中,将限制可动遮光件14相对于支承部件8在转动轴30的轴向上的移动的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一体设置,转动轴30从插入孔21、21插入支承孔22、22并通过臂部17、17的弹性变形及弹性恢复支承于臂部17、17。
因此,将转动轴30从插入孔21、21插入支承孔22、22而组装于臂部17、17并且在组装的状态下,可动遮光件14的轴向上的移动被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限制,因此,可以确保转动轴30相对于臂部17、17的良好的组装性,并且可以实现转动轴30相对于臂部17、17的组装状态的稳定化产生的可动遮光件14的良好的位置精度。
特别是在车辆用灯具1中,通过可动遮光件14的光控制部28形成配光模式,因此,通过确保可动遮光件14的良好的位置精度,可以抑制配光模式的切割线的位移,形成良好的配光模式。
另外,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与臂部17一体设置,因此,不需要使用弹簧等其它零件限制可动遮光件14的轴向上的移动,可以实现零件数量的减少及机构的简化产生的车辆用灯具1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及小型化。
另外,臂部17、17向转动轴30的轴向能够弹性变形,臂部17、17通过弹性力在轴向上按压于可动遮光件14,限制可动遮光件14在相对于支承部件8在轴向上的移动。
因此,在由于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臂部17、17和可动遮光件14进行膨胀或收缩且在膨胀量或收缩量中产生差异的情况下,在轴向上,臂部17、17总是按压转动轴30,因此,不管温度变化均可以实现转动轴30相对于臂部17、17的组装状态的稳定化产生的可动遮光件14的良好的位置精度。
另外,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中,按压面25a和按压面26a还分别形成曲面状,且与转动轴30的轴承33的凸缘部33b线接触。
因此,可动遮光件14与臂部17、17的接触面积变小,可以确保可动遮光件14的顺畅的转动动作。
另外,在可动遮光件14转动时产生转动轴30的倾倒的情况下(参照图16的双点划线),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也与凸缘部33b线接触,由此,在转动轴30转动中发挥恢复成产生倾倒前的最初状态的所谓自动调芯功能,因此,可以确保可动遮光件14的良好的转动状态。
此外,上述中表示了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的按压面25a、26a形成曲面状的例子,但按压面25a、26a也可以通过例如前后连续且倾斜的两个平面部48、48构成(参照图17)。在按压面25a、26a由这种倾斜的两个平面部48、48构成的情况下,可动遮光件14中的轴承33的凸缘部33b与平面部48、48的界限线48a线接触,因此,可以缩小可动遮光件14与臂部17、17的接触面积并确保可动遮光件14的顺畅的转动动作,并且可以发挥自动调芯功能并确保可动遮光件14的良好的转动状态。
另外,上述中表示了在臂部17的一部分设有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的例子,但例如也可以遍及臂部17中的一面的整体设置第一移动限制部25A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A(参照图18)。在这种第一移动限制部25A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A中,按压面25b、26b形成舒缓的曲面状,按压面25b、26b形成在支承孔22的正上方和正下方的位置最接近相反侧的臂部17的曲面状。即使在第一移动限制部25A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A中,可动遮光件14中的轴承33的凸缘部33b也与按压面25b、26b线接触,因此,可以缩小可动遮光件14与臂部17、17的接触面积并确保可动遮光件14的顺畅的转动动作,并且发挥自动调芯功能并确保可动遮光件14的良好的转动状态。
另外,上述中表示了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与轴承33线接触的例子,但也可以将例如按压面25a、26a以形成球面状或利用三个以上的平面部构成的方式,且可动遮光件14以与臂部17、17点接触的方式构成。
另外,上述中还表示了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与臂部17一体设置的例子,但也可以设为将第一移动限制部和第二移动限制部与轴承的凸缘部33b一体设置的结构。但是,轴承通常利用滑动性较高的金属材料形成,但支承部件8由树脂材料形成,因此,通过将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与臂部17一体设置,可以容易地进行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的形成。
另外,上述中表示了在一臂部17上设置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的例子,但也可以在双方臂部17、17上分别设置第一移动限制部25、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26。
另外,上述中表示了第一移动限制部25为板簧且第二移动限制部26设为突状的例子的,但第一移动限制部25和第二移动限制部26双方也可以设为板簧或突状,也可以将第一移动限制部25设为突状且将第二移动限制部26设为板簧。
但是,设有通过驱动齿轮转动的可动遮光件的车辆用灯具中,优选实现转动轴和驱动齿轮的连结作业中的可操作性的提高。
另外,当未确保转动轴和驱动齿轮之间的恰当的连结状态时,驱动齿轮的动力不能有效地传递至光控制部,而导致驱动效率的降低。
车辆用灯具1中,将中心轴设为转动轴30的中心轴的连结轴部32d插入中心轴与驱动齿轮29的中心轴一致的连结孔40,光控制部28和驱动齿轮29连结,并且止转卡合部45、45分别与止转部34a、34a卡合,而限制光控制部28相对于驱动齿轮29的旋转,使转动轴30和驱动齿轮29之间的连结状态恰当化。
因此,通过可以说连结轴部32d向连结孔40的插入的简单的作业,转动轴30的中心轴和驱动齿轮29的中心轴一致,并且通过止转卡合部45、45的止转部34a、34a的卡合,限制光控制部28相对于驱动齿轮29的旋转,因此,可以实现连结作业的可操作性的提高,并且确保转动轴30和驱动齿轮29之间恰当的连结状态。
另外,将连结轴部32d压入连结孔40且将光控制部28与驱动齿轮29连结,因此,在光控制部28相对于驱动齿轮29的连结作业中,不需要进行粘接或螺纹固定等作业,可以实现连结作业中的可操作性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上述中表示了在光控制部28设有连结轴部32d且在驱动齿轮29形成有连结孔40的例子,但相反,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光控制部形成连结孔,在驱动齿轮设置连结轴部,且将驱动齿轮的连结轴部插入光控制部的连结孔并将光控制部与驱动齿轮连结。
但是,具有转动机构的车辆用灯具中,为了防止偏心,旋转轴利用金属等硬度较高的材料形成。另外,支承旋转轴的支承部件为了确保良好的成形性等,利用硬度比金属低的树脂等材料形成。因此,通过转动机构驱动时的旋转轴相对于支承部件的旋转,在支承部件中的支承旋转轴的部分产生磨损,由于旋转轴的反复旋转,磨损变大,可能产生转动机构相对于支承部件的位置偏移。
另一方面,为了抑制上述那样的支承部件的磨损,考虑利用硬度较低的材料形成旋转轴,但是利用硬度较低的材料形成旋转轴时,旋转轴的材料被限定,并且易于产生偏心。
如以上所记载,车辆用灯具1中,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32的轴承33、33被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支承部件8的臂部17、17支承,因此,可以利用不易产生偏心等的硬度较高的材料形成旋转轴32,可以扩大旋转轴32的材料的选择范围,并且可以实现支承部件8的持久性的提高。
另外,在轴承33、33不能旋转地支承于支承部件8的状态下,旋转轴32相对于轴承33、33旋转,因此,防止支承部件8的轴承33引起的磨损,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承部件8的持久性。
另外,可以利用不易产生偏心等的硬度高的材料形成旋转轴32,因此,遮蔽从光源11b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作为转动机构发挥作用的可动遮光件14相对于光不易位置偏移,可以持久地形成期望的配光模式。
另外,旋转轴32的端面32b和轴承33的第一接触面33d接触,且轴承33相对于旋转轴32在轴向上的位置稳定,因此,利用第一轴支承部18和第二轴支承部19可以确保转动机构(可动遮光件14)的稳定的支承状态。
另外,轴承33利用至少一个第一支承突起23和多个第二支承突起24、24在至少3个部位支承轴承33,因此,可以利用支承部件8稳定地支承转动轴30。
另外,设于不易弹性变形的侧的第二轴支承部19的第二支承突起24、24的数量比易于弹性变形的侧的第一支承突起23的数量多,因此,第二支承突起24、24不易位移,轴承33的位置稳定,因此,利用支承部件8可以更稳定地支承转动机构。
此外,上述中表示了支承于支承部件8的转动机构为可动遮光件14的例子,但转动机构不限于此可动遮光件14,也可以适用于使灯具单元或透镜等相对于托架等支承体进行转动的设于车辆用灯具的其它转动机构中。
另外,优选旋转轴32由例如不锈钢形成,轴承33由硬度比旋转轴32低的材料、例如黄铜形成。在该情况下,与旋转轴32相比,在轴承33上产生磨损的可能性高,但轴承33可容易交换,因此,可以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另外,上述中表示了将轴承33不能旋转地支承于支承部件8的例子,但例如对旋转轴32赋予较大的力进行旋转时,轴承33可能相对于支承部件8进行旋转。
标记说明
1…车辆用灯具、2…灯罩、3…盖、4…灯具外框、6…灯具单元、8…支承部件、11b…光源、14…可动遮光件(转动机构)、16…侧面部、17…臂部、18…第一轴支承部、18a…第一支承凹部、18b…第一凹面、19…第二轴支承部、19a…第二支承凹部、19b…第二凹面、21…插入孔、22…支承孔、23…第一支承突起、24…第二支承突起、25…第一移动限制部、26…第二移动限制部、28…光控制部、29…驱动齿轮、30…转动轴、32…旋转轴、32a…主体部、32b…端面、32c…插通部(被插入部)、32d…连结轴部(被插入部)、33…轴承、33a…插入部、33b…凸缘部、34a…止转部、35…保持部、36…检测用磁铁、37…齿轮部、37a…齿轮齿、40…连结孔、45…止转卡合部、46…薄壁部、47…厚壁部、25A…第一移动限制部、26A…第二移动限制部。

Claims (15)

1.一种车辆用灯具,在由至少一方具有开口的灯罩和覆盖所述灯罩的所述开口的盖构成的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有具有光源的灯具单元,其中,
所述灯具单元具备:
可动遮光件,其控制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遮蔽量并且具有转动轴,以所述转动轴为支点进行转动;
支承部件,其具有支承所述转动轴的轴支承部且所述轴支承部能够弹性变形,
在所述轴支承部形成有支承孔和插入孔,所述支承孔被插入并且支承有所述转动轴,所述插入孔与所述支承孔连通且在所述转动轴相对于所述轴支承部的组装时被插入所述转动轴,
移动限制部限制所述可动遮光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的移动,并且与所述轴支承部或所述可动遮光件一体设置,
在进行所述组装时,在将所述转动轴插入所述插入孔时,所述轴支承部弹性变形,在将所述转动轴从所述插入孔插入所述支承孔时,所述轴支承部弹性恢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轴支承部能够向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弹性变形,
所述移动限制部利用所述轴支承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弹性力,对所述可动遮光件或所述轴支承部进行按压,而限制所述可动遮光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在轴向上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移动限制部与所述可动遮光件或所述轴支承部进行线接触或点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移动限制部设于所述轴支承部。
5.一种车辆用灯具,在由至少一方具有开口的灯罩和覆盖所述灯罩的所述开口的盖构成的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有具有光源的灯具单元,其中,
所述灯具单元具备可动遮光件,该可动遮光件设有:光控制部,其具有转动轴并以所述转动轴为支点进行转动且控制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遮蔽量;驱动齿轮,其通过连结所述光控制部并进行旋转,而使所述光控制部进行转动,
在所述光控制部或所述驱动齿轮的一方设置有连结轴部,在另一方形成有被插入有所述连结轴部的连结孔,
所述连结轴部的中心轴和所述连结孔的中心轴的一方与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一致,另一方与所述驱动齿轮的中心轴一致,
在所述光控制部或所述驱动齿轮的一方设置有限制所述光控制部相对于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的止转部,在另一方形成有与所述止转部卡合的止转卡合部,
通过所述连结轴部向所述连结孔的插入,所述光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齿轮连结,并且在所述连结轴部向所述连结孔插入时,使所述止转卡合部与所述止转部卡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将所述连结轴部压入所述连结孔并使所述光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齿轮连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在所述驱动齿轮上设置有保持部和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检测用磁铁,所述保持部具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齿轮齿,
所述检测用磁铁在所述齿轮部的内周侧中的至少一部分贯通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轴方向的状态下被保持部保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保持部由树脂材料形成,
所述驱动齿轮通过将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检测用磁铁一体成形而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设置检测所述检测用磁铁的磁通密度且探测所述可动遮光件的旋转位置的检测元件,
所述检测用磁铁形成为环状且在周向上交替设置厚壁部和薄壁部,
所述厚壁部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厚度比所述薄壁部厚,
在所述厚壁部形成有N极和S极的界限部。
10.一种车辆用灯具,具备:
转动机构,其具有转动轴且以所述转动轴为支点进行转动;
支承部件,其由树脂材料形成且具有分别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
所述转动轴具有沿一方向延伸且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旋转轴和插入有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一端部并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旋转轴且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轴承,
在所述第一轴支承部形成有第一支承凹部,
在所述第二轴支承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支承凹部相对的第二支承凹部,
所述轴承插入所述第一支承凹部和所述第二支承凹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轴承不能旋转地被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转动机构是遮蔽从光源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可动遮光件。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旋转轴具有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在轴向上的端面的中心部突出的被插入部,
所述轴承具有插入所述被插入部的插入部和从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向外方伸出的凸缘部,
所述主体部在轴向上的端面和所述凸缘部的所述主体部侧的面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从所述第一支承凹部的凹面突出至少一个第一支承突起,
从所述第二支承凹部的凹面突出多个第二支承突起,
所述第一支承突起和所述第二支承突起在所述凹面的周向上位于被分开的位置,
所述第一支承突起和所述第二支承突起通过所述第一轴支承部和所述第二轴支承部的弹性按压所述轴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第一轴支承部比所述第二轴支承部更易于弹性变形,
所述第一支承突起的数量比所述第二支承突起的数量少。
CN201480042944.3A 2013-08-09 2014-08-01 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105431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6604 2013-08-09
JP2013166603 2013-08-09
JP2013-166603 2013-08-09
JP2013-166604 2013-08-09
JP2013-260372 2013-12-17
JP2013260372 2013-12-17
PCT/JP2014/004053 WO2015019592A1 (ja) 2013-08-09 2014-08-01 車輌用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1678A CN105431678A (zh) 2016-03-23
CN105431678B true CN105431678B (zh) 2017-12-12

Family

ID=52460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2944.3A Active CN105431678B (zh) 2013-08-09 2014-08-01 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70849B2 (zh)
CN (1) CN105431678B (zh)
WO (1) WO20150195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30384B1 (ko) * 2015-07-16 2021-11-2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조명장치
JP6983593B2 (ja) * 2017-09-15 2021-12-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CN109827142A (zh) * 2018-07-02 2019-05-31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调光执行系统及旋转调光方法
JP7268492B2 (ja) * 2019-06-19 2023-05-08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
WO2021177342A1 (ja) 2020-03-06 2021-09-1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7318A (en) * 1988-03-03 1990-10-30 Hella Kg Hueck & Co. Vehicle headlight
CN1624374A (zh) * 2003-12-05 2005-06-08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CN102175013A (zh) * 2011-03-03 2011-09-07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前照灯pes单元、可控制遮光板窜动的遮光板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90745U (zh) * 1975-01-20 1976-07-20
JPS5390745U (zh) * 1976-12-25 1978-07-25
JPH07108874B2 (ja) * 1987-06-22 1995-11-22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2,4−ジクロル−3−メチル−6−タ−シャリ−ブチルフェノ−ルの製造方法
JP2777052B2 (ja) * 1993-10-13 1998-07-1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2005259549A (ja) * 2004-03-12 2005-09-22 Koito Mfg Co Ltd 投射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5119116B2 (ja) * 2008-10-01 2013-01-1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JP4683668B2 (ja) * 2009-02-06 2011-05-1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2104351A (ja) * 2010-11-10 2012-05-3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及びシェードの付勢装置
JP5726699B2 (ja) * 2011-09-30 2015-06-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JP5817994B2 (ja) * 2011-11-14 2015-11-1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系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7318A (en) * 1988-03-03 1990-10-30 Hella Kg Hueck & Co. Vehicle headlight
CN1624374A (zh) * 2003-12-05 2005-06-08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前照灯
CN102175013A (zh) * 2011-03-03 2011-09-07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前照灯pes单元、可控制遮光板窜动的遮光板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19592A1 (ja) 2017-03-02
CN105431678A (zh) 2016-03-23
WO2015019592A1 (ja) 2015-02-12
JP6270849B2 (ja) 2018-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1678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3782087B (zh) 致动器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US7348503B2 (en) Dial type switch mechanism
WO2017065193A1 (ja) 照明装置
CN102736664A (zh) 操纵杆装置
CN102884335A (zh) 单向离合器
TW200730909A (en) Lens barrel
CN108429416A (zh) 导电体的排列方法和导电体的排列装置
RU2014150667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расхода
JP2014226452A (ja) 遊技機の可動装飾装置
BR112012029446A2 (pt) sistema de produção de bebidas usando cápsulas
JP2021146202A5 (zh)
CN103438116A (zh) 一种同步器
CN204718695U (zh) 往复旋转式传感器以及具备它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3744083U (zh) 车辆用灯
ES2349228T3 (es) Sincronizador de cajas de cambios para vehículos automóviles.
RU2009126570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блокировкой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а 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CN104220848B (zh) 改进的仪表板的在后安装的检测模块
CN105697577B (zh) 同步装置以及变速器
JP4964030B2 (ja) 遊技機の可動装飾装置
CN202660309U (zh) 一种led日光灯管
CN101923972B (zh) 开关
CN102116465A (zh) 壳体的嵌合结构
CN205663837U (zh) 一种端面齿轮多档变速器
CN104579291A (zh) 一种光电波段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