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5982A - 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5982A
CN105415982A CN201510573882.5A CN201510573882A CN105415982A CN 105415982 A CN105415982 A CN 105415982A CN 201510573882 A CN201510573882 A CN 201510573882A CN 105415982 A CN105415982 A CN 105415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block
tire
crown
rotation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38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15982B (zh
Inventor
田村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15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5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15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5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motorcycles, scoot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4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off-road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既能提高牵引性能又能改善转弯时的过渡特性。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具有指定了旋转方向(X)的胎面部(2),在胎面部设置有多个花纹块(3),花纹块包括多个胎冠花纹块(4)、和配置于胎冠花纹块的两侧的多个中间花纹块(5),胎冠花纹块具有横向较长的形状的花纹块主体(4m)、和从该花纹块主体的中央部向后着地侧突出的凸部(4t),在由一个胎冠花纹块、和最接近且配置于其两侧的一对中间花纹块构成的花纹块组(Y)中,胎冠花纹块的重心(P1)位于比各中间花纹块靠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的位置,中间花纹块的重心(P2)位于比胎冠花纹块靠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能够提高在不平地面的牵引性能,并且能够改善转弯时的过渡特性。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有在预先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胎面部设置有多个花纹块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充气轮胎。上述花纹块包括配置于轮胎赤道上的多个胎冠花纹块、和配置于胎冠花纹块的轮胎轴向两侧的中间花纹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7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轮胎的中间花纹块位于从胎冠花纹块的重心通过的轮胎轴向的线上,因此,当在胎面部产生挠曲时,出现胎冠花纹块与中间花纹块在轮胎轴向上接触而一体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存在如下问题:用于使车辆转弯的压弯倾斜操作变得迟钝,或者若压弯倾斜量超过恒定量则使得车辆急剧倾斜等的转弯时的过渡特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能够提高在不平地面的牵引性能,并且能够改善转弯时的过渡特性。
本发明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具有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胎面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胎面部设置有多个花纹块,上述花纹块包括:多个胎冠花纹块,它们配置于轮胎赤道上;以及多个中间花纹块,它们配置于上述胎冠花纹块的轮胎轴向两侧,上述胎冠花纹块具有:横向较长的形状的花纹块主体,其轮胎轴向长度比轮胎周向长度大;以及凸部,其从上述花纹块主体的轮胎轴向上的中央部向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突出,在由一个上述胎冠花纹块、和在最接近上述胎冠花纹块的位置、且在其两侧配置的一对上述中间花纹块构成的花纹块组中,上述胎冠花纹块的重心位于比各上述中间花纹块靠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位置,上述中间花纹块的重心位于比上述胎冠花纹块靠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胎冠花纹块的踏面具有位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前缘,各上述前缘含有凸向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圆弧状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胎冠花纹块的踏面具有位于轮胎轴向两侧的一对侧缘,各上述侧缘以与轮胎周向平行的方式延伸。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为轮胎轴向长度比轮胎周向长度大的横向较长的形状。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具有位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前缘,各上述前缘含有凸向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圆弧状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的上述前缘朝向轮胎轴向外侧、且朝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倾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具有位于轮胎轴向两侧的一对侧缘,各上述侧缘以与轮胎周向平行的方式延伸。
本发明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在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胎面部具有配置于轮胎赤道上的多个胎冠花纹块、和配置于胎冠花纹块的轮胎轴向两侧的多个中间花纹块。胎冠花纹块具有:横向较长的形状的花纹块主体,其轮胎轴向长度比轮胎周向长度大;以及凸部,其从上述花纹块主体的轮胎轴向上的中央部向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突出。这样的胎冠花纹块含有很多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进而能够提高牵引性能。另外,胎冠花纹块的凸部使得轮胎周向上的边缘成分有所增加,并且在后着地侧对形成为横向较长的形状的周向刚性较小的胎冠花纹块进行支承,能够抑制胎冠花纹块向轮胎周向的过度的倒入。
另外,本发明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在由一个胎冠花纹块、和在最靠近该胎冠花纹块的位置且在其两侧配置的一对中间花纹块构成的花纹块组中,胎冠花纹块的重心位于比各中间花纹块靠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位置,中间花纹块的重心位于比胎冠花纹块靠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位置。因此,在胎面部产生挠曲时的胎冠花纹块与中间花纹块在轮胎轴向上的一体化得到抑制。并且,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对于无法被位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中间花纹块压硬的沙土的至少一部分,利用位于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接地压力较高的胎冠花纹块将其压硬,从而获得较高的牵引力。因此,在本发明的轮胎中,能够提高在不平地面的牵引性能,并且能够改善转弯时的过渡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轮胎赤道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轮胎赤道的左侧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胎面部;3…花纹块;4…胎冠花纹块;4m…花纹块主体;4t…凸部;5…中间花纹块;X…旋转方向;P1…重心;P2…重心;C…轮胎赤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的一个方式。
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以下,有时简记作“轮胎”)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如图1所示,胎面部2的旋转方向X被预先指定。例如在胎侧部(未图示)由文字、符号等表示该旋转方向X。
在胎面部2设置有多个花纹块3。花纹块3包括配置于轮胎赤道C上的多个胎冠花纹块4、和配置于胎冠花纹块4的轮胎轴向两侧的多个中间花纹块5。本实施方式的花纹块3还包括沿胎面端Te排列的多个胎肩花纹块6。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胎面端”是指,使正规状态下的轮胎承受正规载荷且使该轮胎以0°的外倾角与平面地面接触时的胎面部2的接地面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位置。
上述“正规状态”是指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省略图示)、且对其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轮胎的各部分的尺寸为正规状态下的值。在正规状态下,将胎面端Te、Te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定义为胎面宽度TW。
“正规轮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各轮胎而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表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表示“DesignRim”,若为ETRTO则表示“MeasuringRim”。
“正规内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各轮胎而规定各规格的气压,例如,若为JATMA则表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表示“INFLATIONPRESSURE”。
“正规载荷”是指在包含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各轮胎而规定各规格的载荷,例如,若为JATMA则表示“最大负荷能力”,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表示“LOADCAPACITY”。
图2中示出了图1的轮胎赤道C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所示,胎冠花纹块4具有横向较长的形状的花纹块主体4m、和向该花纹块主体4m的后着地侧突出的凸部4t。花纹块主体4m形成为轮胎轴向长度L2比轮胎周向长度L1大的横向较长的形状。这样的胎冠花纹块4含有很多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进而能够提高直行行驶时的牵引性能。
胎冠花纹块4的花纹块主体4m的轮胎轴向长度L2例如优选处于胎面宽度TW(图1所示)的20%~30%的范围。在花纹块主体4m的长度L2不足胎面宽度TW的20%的情况下,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有可能不足。相反,在花纹块主体4m的长度L2大于胎面宽度TW的30%的情况下,不仅轮胎赤道C侧的排水性降低,接地时作用于胎冠花纹块4的力也增大,从而有可能在胎冠花纹块4产生朝向轮胎周向的过度的倒入。
为了抑制胎冠花纹块4的倒入,花纹块主体4m的轮胎周向长度L1优选为花纹块主体4m的长度L2的25%以上。但是,若胎冠花纹块4的踏面S的面积过大,则胎冠花纹块4有可能不与沙土啮合。根据这样的观点,花纹块主体4m的长度L1优选处于花纹块主体4m的长度L2的35%以下的范围。
胎冠花纹块4的凸部4t从花纹块主体4m的轮胎轴向上的中央部向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突出。这样的凸部4t能够使轮胎周向上的边缘成分有所增加,并且,通过从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对形成为横向较长的形状的周向刚性较小的胎冠花纹块4进行支承,能够抑制胎冠花纹块4向轮胎周向的过度的倒入。
胎冠花纹块4的凸部4t的轮胎周向长度L3例如优选处于花纹块主体4m的长度L1的50%~65%的范围。在长度L3不足长度L1的50%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抑制胎冠花纹块4的倒入。相反,在长度L3大于长度L1的65%的情况下,在凸部4t的后着地侧产生早期磨损、花纹块缺损等,从而有可能无法抑制胎冠花纹块4向轮胎周向的过度的倒入。
胎冠花纹块4的凸部4t的轮胎轴向长度L4例如优选处于花纹块主体4m的长度L2的10%~15%的范围。在长度L4不足长度L2的10%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抑制胎冠花纹块4向轮胎周向的过度的倒入。相反,在长度L4大于长度L2的15%的情况下,胎冠花纹块4的刚性变得过大,从而用于使车辆转弯的压弯倾斜操作有可能变得迟钝。
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花纹块5形成为轮胎轴向长度L6比轮胎周向长度L5大的横向较长的形状。与胎冠花纹块4相同,这样的中间花纹块5含有很多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进而能够提高直行行驶时的牵引性能。
中间花纹块5的轮胎轴向长度L6例如优选处于胎面宽度TW(图1所示)的15%~25%的范围。在中间花纹块的长度L6不足胎面宽度TW的15%的情况下,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有可能不足。相反,在中间花纹块5的长度L6大于胎面宽度TW的25%的情况下,轮胎赤道C侧的排水性有可能降低。
根据抑制中间花纹块5的倒入的观点,中间花纹块5的轮胎周向长度L5优选为中间花纹块5的长度L6的75%以上。但是,若中间花纹块5的踏面S的面积变得过大,则中间花纹块5有可能不与沙土啮合。根据这样的观点,中间花纹块5的长度L5例如优选为中间花纹块5的长度L6的85%以下。
在胎面部2,由上述胎冠花纹块4以及中间花纹块5形成多个花纹块组Y。各花纹块组Y形成为包括一个胎冠花纹块4、和在最接近该胎冠花纹块4的位置且在其两侧配置的一对中间花纹块5。
在各花纹块组Y中,胎冠花纹块4的重心P1位于比各中间花纹块5、5靠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的位置。另一方面,各中间花纹块5、5的重心P2位于比胎冠花纹块4靠旋转方向X的先着地侧的位置。因此,即使在胎面部2产生挠曲的情况下,胎冠花纹块4与中间花纹块5也在轮胎周向上错位,因此,轮胎轴向上的彼此的一体化得到抑制。另外,无法被位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中间花纹块5压硬的沙土的至少一部分,被位于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接地压力较高的胎冠花纹块4坚固地压硬,进而获得较高的牵引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中,能够提高在不平地面的牵引性能,并且能够改善转弯时的过渡特性。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在各花纹块组Y中,优选使本实施方式的胎冠花纹块4与各中间花纹块5在轮胎周向上完全错位。即,优选在向轮胎轴向的两侧投影时不使胎冠花纹块4与中间花纹块5重叠。根据这样的方式,当在胎面部2产生挠曲时,能够更可靠地避免胎冠花纹块4与各中间花纹块5的一体化,进而能够进一步改善转弯时的过渡特性。
在更优选的方式中,在各花纹块组Y中,将中间花纹块5的重心P2距离胎冠花纹块4的先着地侧端(图1所示的前缘4a)与轮胎赤道C的交点的距离P3,例如配置于胎冠花纹块4的配置间距P的13%~30%的范围。这里,配置间距P例如是从中间花纹块5的先着地侧端到在轮胎周向上与其相邻的中间花纹块5的先着地侧端的轮胎周向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的胎冠花纹块4与中间花纹块5之间设置有间隙CW。这样的间隙CW有助于抑制胎冠花纹块4与中间花纹块5的一体化,并且有助于例如将水、泥等沿轮胎周向排出而提高湿路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间隙CW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例如优选处于胎面宽度TW(图1所示)的4%~10%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冠花纹块4以及中间花纹块5的踏面S具有位于旋转方向X的先着地侧的前缘4a、5a。各前缘4a、5a含有圆弧状部7,为了在各前缘4a、5a的先着地侧刮扫聚拢并压硬沙土等、且将其切断,使得该圆弧状部7例如凸向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这样的前缘4a、5a用力地使沙土聚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牵引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圆弧状部7优选遍及前缘4a、5a的全长地形成。
作为更优选的方式,中间花纹块5的踏面S的前缘5a优选朝向轮胎轴向外侧、且朝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倾斜。在各花纹块组Y(图2所示)中,这样的中间花纹块5例如能够使沙土等沿着前缘5a而朝向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且朝向胎冠花纹块4移动,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牵引性能。
另外,胎冠花纹块4以及中间花纹块5的踏面S具有位于轮胎轴向两侧的一对侧缘4b、4b(5b、5b)。各侧缘4b、5b以与轮胎周向平行的方式延伸,例如将水、泥等向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排出,进而有助于提高湿路性能。
胎冠花纹块4以及中间花纹块5的踏面S具有位于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的后缘4c、5c。为了提高各花纹块的刚性平衡,与各前缘4a、5a相同,各后缘4c、5c例如优选含有圆弧状部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胎冠花纹块4中,圆弧状部7设置于凸部4t的两侧。
图3中示出了图1的轮胎赤道C的左侧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花纹块组Y还包括在最接近各中间花纹块5的位置且在其两侧配置的一对胎肩花纹块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花纹块组Y中,胎冠花纹块4、中间花纹块5以及胎肩花纹块6优选配置于在比胎冠花纹块4靠先着地侧的轮胎赤道C上具有中心的圆弧上。这样的花纹块组Y能够例如沿着上述圆弧而使沙土等朝向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且朝向胎冠花纹块4聚集,进而能够获得较高的剪切力。
胎肩花纹块6例如形成为轮胎周向长度L7比轮胎轴向长度L8大的纵向较长的形状。这样的胎肩花纹块6含有很多轮胎周向上的边缘成分,进而能够提高转弯时的牵引性能。
胎肩花纹块6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L8例如优选处于胎面宽度TW(图1所示)的5%~15%的范围。在胎肩花纹块6的长度L8不足胎面宽度TW的5%的情况下,例如有可能无法刮扫聚拢沙土等。相反,在胎肩花纹块6的长度L8大于胎面宽度TW的15%的情况下,胎面端Te侧的排水性有可能降低。
胎肩花纹块6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7例如优选处于胎肩花纹块6的长度L8的155%~175%的范围。在长度L7不足长度L8的155%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提高转弯时的牵引性能。相反,在长度L7大于长度L8的175%的情况下,胎面端Te侧的排水性有可能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花纹块5与胎肩花纹块6之间设置有间隙SW。这样的间隙SW有助于抑制中间花纹块5与胎肩花纹块6的一体化,并且例如能够将水、泥等沿轮胎周向排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湿路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与间隙CW相同,间隙SW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例如优选处于胎面宽度TW的4%~10%的范围。
如图1所示,胎肩花纹块6的踏面S例如具有位于旋转方向X的先着地侧的前缘6a。前缘6a优选含有凸向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的圆弧状部7,以便当在不平地面上行驶时在该前缘6a的先着地侧刮扫聚拢并压硬沙土。这样的前缘6a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牵引性能。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圆弧状部7遍及前缘6a的全长而形成。
另外,优选胎肩花纹块6的踏面S的圆弧状部7的曲率半径比胎冠花纹块4以及中间花纹块5的踏面S的圆弧状部7的曲率半径小。这样的胎肩花纹块6即使为纵向较长的形状,也能够在前缘6a的先着地侧充分压硬沙土等。此外,由于胎肩花纹块6为纵向较长的形状,因此,在利用前缘6a压硬沙土等时,即使较大的力作用于胎肩花纹块6,也能抑制胎肩花纹块6向轮胎周向的过度的倒入。
另外,胎肩花纹块6的踏面S具有位于轮胎轴向内侧的侧缘6b。侧缘6b的后着地侧向轮胎赤道C侧倾斜地延伸,将水、泥等向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排出,并且,在各花纹块组Y(图3所示)中,例如能够使沙土等沿侧缘6b向旋转方向X的后着地侧且向中间花纹块5聚集。这样的侧缘6b有助于提高湿路性能以及牵引性能。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变形为各种实施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根据表1的规格试制了测试用轮胎,并测试了它们的性能。另外,为了进行比较,试制了中间花纹块位于从胎冠花纹块的重心通过的轮胎轴心方向的线上的轮胎(比较例),并同样地进行了测试。
主要的通用规格如下。
轮胎尺寸:
前轮:80/100-21
后轮:120/80-19
轮辋尺寸:
前轮:21×1.85
后轮:19×2.15
内压:
前轮和后轮:80kPa
测试车辆:450cc的越野用摩托车
测试方法如下。
<转弯时的过渡特性>
组装于上述轮辋的测试用轮胎安装于测试车辆的后轮。在由专业驾驶员利用测试车辆在测试跑道上环行之后,由专业驾驶员凭借感官感受对转弯时的过渡特性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为10分法,数值越大则转弯时的过渡特性越优异。
<牵引性能>
在上述测试跑道上环行之后,由专业驾驶员凭借感官感受对牵引性能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为10分法,数值越大则牵引性能越优异。
[表1]
如表1所示,对于实施例的轮胎能够确认:能够提高牵引性能,并且能够改善转弯时的过渡特性。

Claims (7)

1.一种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其具有指定了旋转方向的胎面部,
所述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多个花纹块,
所述花纹块包括:多个胎冠花纹块,它们配置于轮胎赤道上;以及多个中间花纹块,它们配置于所述胎冠花纹块的轮胎轴向两侧,
所述胎冠花纹块具有:横向较长的形状的花纹块主体,其轮胎轴向长度比轮胎周向长度大;以及凸部,其从所述花纹块主体的轮胎轴向上的中央部向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突出,
在由一个所述胎冠花纹块、和在最接近所述胎冠花纹块的位置且在其两侧配置的一对所述中间花纹块构成的花纹块组中,
所述胎冠花纹块的重心位于比各所述中间花纹块靠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位置,
所述中间花纹块的重心位于比所述胎冠花纹块靠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冠花纹块的踏面具有位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前缘,
各所述前缘含有凸向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圆弧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冠花纹块的踏面具有位于轮胎轴向两侧的一对侧缘,
各所述侧缘以与轮胎周向平行的方式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为轮胎轴向长度比轮胎周向长度大的横向较长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具有位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的前缘,
各所述前缘含有凸向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的圆弧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的所述前缘朝向轮胎轴向外侧、且朝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花纹块的踏面具有位于轮胎轴向两侧的一对侧缘,
各所述侧缘以与轮胎周向平行的方式延伸。
CN201510573882.5A 2014-09-17 2015-09-10 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 Active CN105415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9249A JP6047131B2 (ja) 2014-09-17 2014-09-17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189249 2014-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5982A true CN105415982A (zh) 2016-03-23
CN105415982B CN105415982B (zh) 2019-05-03

Family

ID=5401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3882.5A Active CN105415982B (zh) 2014-09-17 2015-09-10 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75383B2 (zh)
EP (1) EP2998129B1 (zh)
JP (1) JP6047131B2 (zh)
CN (1) CN1054159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2785B2 (ja) 2016-11-25 2020-10-2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タイヤ
CN106585288B (zh) * 2016-12-30 2018-02-23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USD811317S1 (en) * 2017-03-15 2018-02-2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for motorcycle
JP6871530B2 (ja) * 2017-03-17 2021-05-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用タイヤ
JP6964042B2 (ja) 2018-05-15 2021-11-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二輪車用タイヤ
JP1621499S (zh) * 2018-05-15 2019-01-07
USD877052S1 (en) * 2018-12-20 2020-03-0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for motorcycle
JP7427963B2 (ja) * 2020-01-06 2024-02-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用タイヤ
JP7491010B2 (ja) 2020-03-24 2024-05-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二輪車用タイヤ
JP7491009B2 (ja) 2020-03-24 2024-05-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二輪車用タイヤ
JP6962412B1 (ja) * 2020-05-12 2021-11-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二輪車用タイヤ
USD956666S1 (en) * 2020-08-20 2022-07-0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for motorcycle
US20220072911A1 (en) * 2020-09-10 2022-03-1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Motorcycle tir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706A (ja) * 1982-07-27 1984-02-0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荒地走行車輛用タイヤ
WO1993021028A1 (en) * 1992-02-28 1993-10-28 Vadim Mikhailovich Matsepuro Tyre protector
US20100236678A1 (en) * 2007-09-13 2010-09-23 Makoto Sueishi Off-road pneumatic tire
CN202593190U (zh) * 2012-03-23 2012-12-12 重庆市九龙橡胶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摩托车轮胎的胎面结构
US20130008575A1 (en) * 2010-01-27 2013-01-10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with noise-reducing tread pattern
JP2013212840A (ja) * 2013-07-18 2013-10-17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6705A (ja) * 1987-01-14 1988-07-2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622992B2 (ja) * 1988-07-26 1997-06-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のトレッド構造
JP3332340B2 (ja) * 1998-03-02 2002-10-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H11334319A (ja) * 1999-05-10 1999-12-0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69249B2 (ja) * 2004-01-07 2009-11-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DE202004006512U1 (de) * 2004-02-06 2004-07-0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 Akron Motorradreifen, insbesondere auch für den off-road-Einsatz oder als Motorcross-Reifen
JP5039191B2 (ja) * 2010-08-26 2012-10-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5391236B2 (ja) * 2011-06-23 2014-01-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706A (ja) * 1982-07-27 1984-02-0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荒地走行車輛用タイヤ
WO1993021028A1 (en) * 1992-02-28 1993-10-28 Vadim Mikhailovich Matsepuro Tyre protector
US20100236678A1 (en) * 2007-09-13 2010-09-23 Makoto Sueishi Off-road pneumatic tire
US20130008575A1 (en) * 2010-01-27 2013-01-10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with noise-reducing tread pattern
CN202593190U (zh) * 2012-03-23 2012-12-12 重庆市九龙橡胶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摩托车轮胎的胎面结构
JP2013212840A (ja) * 2013-07-18 2013-10-17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不整地走行用の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60347A (ja) 2016-04-25
US20160075186A1 (en) 2016-03-17
EP2998129A1 (en) 2016-03-23
EP2998129B1 (en) 2019-04-10
JP6047131B2 (ja) 2016-12-21
US9975383B2 (en) 2018-05-22
CN105415982B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5982A (zh) 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
US11142024B2 (en) Pneumatic tire
JP4272244B2 (ja) 不整地走行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469399B2 (ja)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CN101181864B (zh) 用于越野行驶的充气轮胎
JP582764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733502B2 (ja) 不整地走行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890451A (zh) 充气轮胎
CN105644273A (zh) 充气轮胎
JP201024126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777950B1 (en) Pneumatic tire
EP3162595B1 (en) Pneumatic tire
JP2008201368A (ja)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5647642B2 (ja) 不整地走行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963571A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5270098A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4972844A (zh) 充气轮胎
CN103568737A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充气轮胎
JP2014141163A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446676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972843B (zh) 充气轮胎
JP508601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585288B (zh)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JP4358572B2 (ja) オフザロードタイヤ
CN206394368U (zh)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