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94368U -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 Google Patents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94368U
CN206394368U CN201621478026.8U CN201621478026U CN206394368U CN 206394368 U CN206394368 U CN 206394368U CN 201621478026 U CN201621478026 U CN 201621478026U CN 206394368 U CN206394368 U CN 206394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block
pattern
block
tail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80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 Shin Rubber Xiamen Ind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Shin Rubber Xiamen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Shin Rubber Xiamen Ind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Shin Rubber Xiamen Ind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80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94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94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9436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该轮胎胎面由沿轮胎周向呈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主花纹单元以及位于主花纹单元两侧的边花纹块组构成,每个主花纹单元包括沿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的两主花纹块组,每个主花纹块组包括头花纹块、中花纹块和尾花纹块,中花纹块位于轮胎的胎面中心,头花纹块和尾花纹块分别位于中花纹块的轴向两侧并分别向胎肩延伸;主花纹块组的头花纹块、中花纹块和尾花纹块整体依次排列呈近问号型;所述边花纹块组由一系列呈钩状的边部花纹块周向排列而成,两侧的边部花纹块是以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通过主花纹块组中各头花纹块、中花纹块和尾花纹块的边缘形状及排列优化设计,可以确保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的耐久性的同时提升轮胎的牵引性。

Description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特别指使用于越野路面的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全地形车市场发展迅猛,因其使用地形较为广泛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全地形车可用于沙地、林地、岩石等越野路面行驶,因而该车型所配套的轮胎需满足各种越野路面的使用性能要求,特别是牵引性。同时,国内长距离的全地形车比赛也逐渐吸引大批的爱好者参加,因而轮胎行驶的耐久性也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焦点。
一般全地形车在越野路面行驶时为提高轮胎的牵引性能,常采用多边缘的花纹块设计,提升轮胎切入地面的能力,以实现足够的泥土集结而发挥良好的牵引性能,但是此种花纹结构的轮胎在长距离的越野路面行驶时,因过多的花纹块边缘使得花纹块的局部刚性发生突变,容易出现花纹块过早破坏的现象,影响其行驶的耐久性。而为了使轮胎在长距离的越野路面发挥良好的耐久性,在胎面花纹上通常设置有较大接触面积的单一花纹块,但却影响了每个花纹块切入地面的能力,大大降低了轮胎在越野路面下的牵引性能。因此一般的全地形车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时常无法全面满足牵引性和耐久性的整体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可以确保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耐久性的同时提升轮胎的牵引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轮胎胎面由沿轮胎周向呈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主花纹单元以及位于主花纹单元两侧的边花纹块组构成,每个主花纹单元包括沿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的两主花纹块组,每个主花纹块组包括头花纹块、中花纹块和尾花纹块,中花纹块位于轮胎的胎面中心,头花纹块和尾花纹块分别位于中花纹块的轴向两侧并分别向胎肩延伸;主花纹块组的头花纹块、中花纹块和尾花纹块整体依次排列呈近问号型,位于胎面一侧的头花纹块构成问号的上半部,中花纹块构成问号的中部,位于胎面另一侧的尾花纹块构成问号的下半部;所述边花纹块组由一系列呈钩状的边部花纹块周向排列而成,两侧的边部花纹块以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
所述头花纹块设有分别采用不同的轴向长度延伸并分别沿轮胎周向交错设置的头端和尾端,尾端的轴向长度大于头端的轴向长度。
所述头花纹块的头端和尾端的轴向距离为头花纹块轴向长度的20%~45%;同时头花纹块的头端与尾端均采用直线收缩的三角形设计,以形成锐角的头花纹块的头端和尾端。
所述中花纹块相对整个主花纹单元的内边缘、外边缘采用中心弧形曲面展开后再向两端直线收缩的设计,整体构成中花纹块三角形的两端部和弧形的中部。
所述头花纹块相对整个花纹单元并邻接中花纹块的外边缘和中花纹块的外边缘形成内凹的设计,其内凹的宽度与中花纹块的最大宽度的比值为0.7~1.1。
所述头花纹块的尾端和中花纹块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内外侧边缘的细槽。
所述尾花纹块的中部设有一倾斜槽,该倾斜槽分别贯通尾花纹块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并形成尾花纹块的左右两个子块;所述尾花纹块内边缘、外边缘的倾斜槽的开口处形成内凹折角;所述折角的底部设有底部加强块。
所述倾斜槽的宽度为尾花纹块的轴向长度的5%~20%;所述折角的深度为尾花纹块周向长度的10%~35%;所述底部加强块的高度为尾花纹块的高度20%~50%。
所述尾花纹块由中花纹块向胎面另一侧的胎肩轴向延伸,该尾花纹块的轴向长度与周向长度的比值为1.2~1.8。
所述边部花纹块的钩状头部位于周向相邻两个头花纹块之间,钩状背部与头花纹块的轴向外端相对,边部花纹块的钩状开口朝向轮胎轴向外侧,所述边部花纹块采用长、短不同的尾端长度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全地形车充气轮胎的胎面设置沿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的主花纹块组和两侧的边花纹块组,每个主花纹块组呈近问号型,边花纹块组由一系列呈钩状的边花纹块周向排列而成,通过主花纹块组中各头花纹块、中花纹块和尾花纹块的边缘形状及排列优化设计,可以确保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的耐久性的同时提升轮胎的牵引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胎面花纹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若干个主花纹单元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胎单个主花纹单元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边花纹块组展开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向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该轮胎胎面1由沿轮胎周向呈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主花纹单元以及位于主花纹单元两侧的边花纹块组20构成,每个主花纹单元包括沿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的两主花纹块组10,每个主花纹块组10包括头花纹块11、中花纹块12和尾花纹块13,中花纹块12位于轮胎的胎面中心,头花纹块11和尾花纹块13分别位于中花纹块12的轴向两侧并分别向胎肩延伸;主花纹块组10的头花纹块11、中花纹块12和尾花纹块13整体依次排列呈近问号型,位于胎面一侧的头花纹块11构成问号的上半部,中花纹块12构成问号的中部,位于胎面另一侧的尾花纹块13构成问号的下半部;所述边花纹块组20由一系列呈钩状的边部花纹块21周向排列而成,两侧的边部花纹块21是以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
如图2、3所示,头花纹块11设有头端111和尾端112,头端111与尾端112分别采用不同的轴向长度延伸并分别沿轮胎周向交错设置,头端111采用较短的轴向长度B,尾端112采用较长的轴向长度C设计,当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时,胎面周向连续交错的花纹块接地部位可多方向切入地面,能有效提升轮胎的牵引性能。该轴向延伸的头端111和尾端112的轴向距离D1为头花纹块11轴向长度L1的20%~45%。过大的头、尾端的轴向距离D1将会形成不均的胎肩接地面积,容易造成局部花纹块的早期破坏而影响其行驶的耐久性;而过小的头端111和尾端112的轴向距离D1将会无法有效发挥对牵引性能的提升效果。同时头花纹块11的头端111与尾端112均采用直线收缩的三角形设计,如此以形成锐角的头花纹块11的头端111和尾端112,便于头花纹块11切入地面,有效提升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的牵引性能。
所述中花纹块12相对整个主花纹单元的内边缘121、外边缘122采用中心弧形曲面展开后再向两端直线收缩的设计,构成中花纹块12三角形的两端部123、124和弧形的中部125。如此可在中花纹块12两端部形成锐角的接地边缘,便于中花纹块12切入地面,有效提升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的牵引性能,同时在中花纹块12的中部125采用弧形设计能有效降低泥土沿弧形曲面排出的阻力,利于泥土排出,避免泥土过度集结而影响其牵引性能。
所述头花纹块11相对整个花纹单元并邻接中花纹块12的外边缘113和中花纹块12的外边缘122形成内凹的设计,其内凹的宽度D2与中花纹块12的最大宽度L2的比值为0.7~1.1。内凹的外边缘设计可有效降低泥土沿弧形曲面排出的阻力,利于泥土排出,有效提升轮胎的牵引性能。此外,在头花纹块11的尾端112和中花纹块12的中部可设置有贯通内外侧边缘的细槽114、126。此细沟槽将平衡头花纹块11的尾端和中花纹块12中部的刚性,避免因花纹块刚性差异导致局部的异常损坏,可确保轮胎足够的耐久性能。
为提升轮胎的牵引性能,所述尾花纹块13的轴向长度L3与周向长度L4的比值为1.2~1.8,尾花纹块13轴向长度L3设置过大,将会降低尾花纹块13的周向刚性,在轮胎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花纹块的蠕动破坏而影响其耐久性;而过小的尾花纹块13轴向长度L3将无法发挥尾花纹块13轴向边缘成分,在越野路面行驶时无法有效发挥良好的牵引性能。在尾花纹块13的中部设有一倾斜槽131,该倾斜槽131分别贯通尾花纹块13的内边缘132和外边缘133,并形成尾花纹块13的左右两个子块,如此两个子块在轮胎行驶时可独立发挥接地的变形而提升其牵引性能。倾斜槽131的宽度D3为尾花纹块13的轴向长度L3的5%~20%,过大的倾斜槽131的宽度将会降低尾花纹块13的整体刚性,容易发生破坏而降低轮胎的耐久性,过小的倾斜槽131的宽度将会使两个子块无法独立发挥接地变形的效果,无法实现对牵引性能的提升。在尾花纹块13内边缘132、外边缘133的倾斜槽131的开口处形成内凹折角134,如此设置可增加尾花纹块13内边缘132和外边缘133的长度,形成多边缘的接地部位,同时也便于泥土的有效集结从而提升轮胎的牵引性能。折角134的深度D4为尾花纹块13周向长度L4的10%~35%,该折角134的深度D4过大时将会影响尾花纹块13的周向刚性,容易发生蠕动破坏而影响其耐久性能,而折角134的深度D4过小时将无法发挥边缘成分对牵引性能的提升效果。为确保尾花纹块13中间的折角134附近的周向刚性,在折角134的底部设有底部加强块135,如图5所示,底部加强块135的高度H1为尾花纹块13的高度H的20%~50%。过低的底部加强块135的高度H1将降低对尾花纹块13刚性补强的作用,形成花纹块耐久性能不足的趋势;而过高的底部加强块135的高度H1将会影响尾花纹块13内边缘132、外边缘133对牵引性能的提升效果。
此处需说明的是:上述的内边缘、外边缘的内、外均是相对整个主花纹单元而言。
如图1、4所示,所述边花纹块组20由一系列大致呈钩状的边花纹块21周向排列而成,并且胎面两侧的边花纹块21是以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该边部花纹块21的钩状头部211位于周向相邻两个头花纹块11之间,钩状背部212与头花纹块11的轴向外端相对,边部花纹块21的钩状开口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如此设置在钩状头部211与头花纹块11之间形成有效的排泥通道,利于排泥而提升其牵引性能,同时也能确保胎肩的整体强度以利于发挥良好的耐久性能。此外,边部花纹块21可采用长、短不同的尾端长度设计,本实施例公开采用一长两短的尾端长度设计。不同的尾端长度可形成不同的侧向接地部位,发挥良好的牵引性能。
采用如图1轮胎花纹结构样式试制了多种全地形车轮胎并对它们进行性能测试并评价。牵引性、耐久性和总体性能是通过安装有各测试轮胎的车辆在越野路面上行驶。通过驾驶员的感官分别评价牵引性和总体性能,并在行驶后目视各花纹块的损坏程度评定其耐久性。经实际行驶测试后,实施例之牵引性、耐久性和总体性能均优于以往例。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确认采用此胎面花纹设计后,轮胎能够实现确保轮胎在越野路面行驶的耐久性的同时提升轮胎的牵引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轮胎胎面由沿轮胎周向呈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主花纹单元以及位于主花纹单元两侧的边花纹块组构成,每个主花纹单元包括沿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的两主花纹块组,每个主花纹块组包括头花纹块、中花纹块和尾花纹块,中花纹块位于轮胎的胎面中心,头花纹块和尾花纹块分别位于中花纹块的轴向两侧并分别向胎肩延伸;主花纹块组的头花纹块、中花纹块和尾花纹块整体依次排列呈近问号型,位于胎面一侧的头花纹块构成问号的上半部,中花纹块构成问号的中部,位于胎面另一侧的尾花纹块构成问号的下半部;所述边花纹块组由一系列呈钩状的边部花纹块周向排列而成,两侧的边部花纹块以轮胎胎面中心互为180度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花纹块设有分别采用不同的轴向长度延伸并分别沿轮胎周向交错设置的头端和尾端,尾端的轴向长度大于头端的轴向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花纹块的头端和尾端的轴向距离为头花纹块轴向长度的20%~45%;同时头花纹块的头端与尾端均采用直线收缩的三角形设计,以形成锐角的头花纹块的头端和尾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花纹块相对整个主花纹单元的内边缘、外边缘采用中心弧形曲面展开后再向两端直线收缩的设计,整体构成中花纹块三角形的两端部和弧形的中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花纹块相对整个花纹单元并邻接中花纹块的外边缘和中花纹块的外边缘形成内凹的设计,其内凹的宽度与中花纹块的最大宽度的比值为0.7~1.1。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花纹块的尾端和中花纹块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内外侧边缘的细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花纹块的中部设有一倾斜槽,该倾斜槽分别贯通尾花纹块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并形成尾花纹块的左右两个子块;所述尾花纹块内边缘、外边缘的倾斜槽的开口处形成内凹折角;所述折角的底部设有底部加强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槽的宽度为尾花纹块的轴向长度的5%~20%;所述折角的深度为尾花纹块周向长度的10%~35%;所述底部加强块的高度为尾花纹块的高度20%~50%。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花纹块由中花纹块向胎面另一侧的胎肩轴向延伸,该尾花纹块的轴向长度与周向长度的比值为1.2~1.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花纹块的钩状头部位于周向相邻两个头花纹块之间,钩状背部与头花纹块的轴向外端相对,边部花纹块的钩状开口朝向轮胎轴向外侧,所述边部花纹块采用长、短不同的尾端长度设置。
CN201621478026.8U 2016-12-30 2016-12-30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94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8026.8U CN206394368U (zh) 2016-12-30 2016-12-30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8026.8U CN206394368U (zh) 2016-12-30 2016-12-30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94368U true CN206394368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1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8026.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94368U (zh) 2016-12-30 2016-12-30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943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288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12976948A (zh) * 2021-04-08 2021-06-18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轮胎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288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12976948A (zh) * 2021-04-08 2021-06-18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轮胎
CN112976948B (zh) * 2021-04-08 2024-05-14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4033B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US7891392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curved oblique grooves and chamfers
JP482999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140360B (zh) 充气轮胎
CN102806813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3963571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5415982B (zh) 不平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
CN105764710B (zh) 充气轮胎
CN102529595A (zh) 充气轮胎
US10239355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5172478A (zh) 充气轮胎
CN105711342A (zh) 充气轮胎
CN103568737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充气轮胎
CN105270098A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4703817B (zh) 充气轮胎
CN101920637A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充气轮胎
JP657109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206846A (zh) 充气轮胎
CN106585288B (zh)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04129236A (zh) 重载荷用轮胎
CN205768391U (zh) 全地形车用充气轮胎胎面结构
CN206394368U (zh) 越野路面用全地形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CN105667219A (zh) 充气轮胎
CN104908526A (zh) 充气轮胎
CN102616090B (zh) 载重用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