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8808B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8808B
CN105408808B CN201480042168.7A CN201480042168A CN105408808B CN 105408808 B CN105408808 B CN 105408808B CN 201480042168 A CN201480042168 A CN 201480042168A CN 105408808 B CN105408808 B CN 105408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21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8808A (zh
Inventor
仲西洋平
渡边寿史
水崎真伸
野间健史
兼弘昌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08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8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5Assembl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1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侧壁状的横壳体部(20),其具有环状设置的内侧侧面(20s);面板结构体(5),其至少包含液晶面板(10),收纳于由横壳体部的内侧侧面规定的收纳空间,液晶面板(10)具备一对基板(11、12)和保持于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14)及密封构件(16);树脂材料(30),其填充于形成在横壳体部的内侧侧面与液晶面板的侧端面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中,液晶面板的密封构件(16)被树脂材料(30)和横壳体部(20)覆盖。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途的扩大,液晶显示装置的高性能化正在推进。特别是, 已开发出具有广视角特性的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畴垂直取向)模式、IPS(In-Plane-Switching:面内 开关)模式或者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模式等 显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已显著提高。
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保持于壳体的液晶面板。另外,液晶面板通 常具有一对基板和保持在这些基板间的液晶层。在液晶面板中,液 晶层由环绕在周围的密封构件密封于基板间。作为密封构件,例如 使用UV(紫外线)固化性的树脂材料。
作为在基板间设置液晶层的方法,已知真空注入方式、ODF (One Drop Fill:滴下注入)方式等。
在真空注入方式中,首先,通过在一方基板的周边部按环状设 置密封构件,将该基板与另一方基板贴合来制作空单元。接着,利 用真空压差法将液晶材料注入到空单元内,最后将注入口密封,由 此,能够得到液晶面板。
另外,在ODF方式中,在一方基板的周边部按环状设置密封构 件,向被密封构件包围的区域滴下液晶材料。其后,将被赋予了液 晶材料的基板与另一方基板贴合,由此,能够得到液晶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1454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267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089998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每年都在推进使液晶面板的边框区域窄小化的尝 试。边框区域是设置于显示区域周围的区域,是不包含像素而无助 于显示的区域。
通过使边框区域的宽度变窄,能够在显示装置中实现更广的显 示区域。由此,例如能够实现移动设备的小型化、大画面化。另外, 在平铺多个液晶面板的多显示系统中,通过使用窄边框的液晶面 板,能够使面板间的接缝(黑框)不醒目。
为了实现窄边框,尽量使密封构件的宽度也变窄是有效的。但 是,若使密封构件的宽度过窄,则会产生周边显示区域的显示不良 的问题。
图15示出液晶面板900的显示区域R1和边框区域R2。在显示区 域R1中配置有像素,另外,在边框区域R2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像素 的端子区域等。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仅在上边和左边的边框区 域中设置有端子区域,在各个端子区域中连接有柔性电路基板FPC。
在窄边框的液晶面板900中,形成在显示区域R1与边框区域R2 的边界的密封构件R3的宽度设计得非常窄。另外,从密封构件R3 的内侧边缘至像素的距离较短。因此,水蒸气、杂质容易透过密封 构件R3从外界侵入液晶层内,另外,侵入液晶层内的水蒸气等容易对显示区域R1的周边部(以下,有时称为周边显示区域R1a)的显 示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以上原因,在窄边框的液晶面板900中,有时会在周边显 示区域R1a中观察到污点、不均等显示不良。
以往,已开发出用于防止周边显示区域的显示不良的技术。在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覆盖将液晶层密封的密封构件的外侧的方 式设置包括无机膜的第2密封构件的构成。另外,记载了使用烷基 硅氧烷化合物作为第2密封构件的情况。此外,专利文献1所述的显示装置是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不是直视型液晶显示装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包括环氧系树脂材料的密封 构件设置两层的构成。在该构成中,配置于外侧的密封构件由吸湿 性比配置于内侧的密封构件的吸湿性低的材料形成。
这样,通过设置覆盖密封构件外侧的附加保护层,能够抑制水 蒸气等向液晶层的侵入。由此,特别是能防止周边显示区域的显示 质量的下降。
然而,在近年来的窄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密封构件的宽度 变得越来越窄。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 中,即使使用现有的方法,有时也无法完全防止显示不良的产生。 因此,要求既实现窄边框又更有效地抑制水蒸气、杂质向液晶层的 侵入。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边 框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周边的显示质量的下降的液晶显示装 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壳体,其具备具有内 侧侧面的横壳体部,设置有被上述内侧侧面包围的收纳空间;面板 结构体,其包含液晶面板,上述液晶面板具备一对基板和保持在上 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及以包围上述液晶层的方式设置的密封构 件,上述面板结构体收纳于上述收纳空间;以及树脂层,其填充于 形成在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内侧侧面与上述液晶面板的侧端面之 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上述内侧侧面固定上述液晶面板, 在上述液晶面板的面内方向上,上述液晶面板的上述密封构件被上述树脂层和上述横壳体部覆盖,上述面板结构体呈具有4个边的俯 视时为矩形的形状,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内侧侧面以包围上述4个 边的方式形成,仅在与上述4个边中的3个边、2个边或者1个边对应 的部位形成有上述树脂层。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层覆盖包括上述一对基板的侧端面 在内的上述液晶面板的整个侧端面。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横壳体部具有与上述内侧侧面连续并与上述内侧侧面大致正交的端面,上述面板结构体和液晶面板各自具有离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端面近的一侧的第1表面和与上述第1表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表面,上述液晶面板的法线方向上的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端面与上述面板结构体或者上述液晶面板的上述第1表 面之间的落差d1为0mm以上0.1mm以下。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落差d1比上述内侧侧面与上述液晶面板 的侧端面之间的间隙的宽度d2小。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间隙的宽度d2为0.1mm以上0.3mm以 下。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层由阳离子聚合性的树脂材料形 成。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密封构件由与上述树脂层不同的材料形 成。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密封构件的宽度为1.0mm以下。
在某实施方式中,还具备透光性罩,上述透光性罩在与上述面 板结构体的周缘部分对应的位置具有透镜部,以覆盖上述面板结构 体的方式设置。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面板结构体呈具有4个边的俯视时为矩 形的形状,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内侧侧面以包围上述4个边的方式 形成,仅在与上述4个边中的3个边、2个边或者1个边对应的部位形 成有上述树脂层。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壳体具有连接到上述横壳体部而形成上 述收纳空间的底面的平板部,包括与上述树脂层相同的材料的树脂 层也形成在上述面板结构体与上述平板部之间的间隙中。
在某实施方式中,还具有另一壳体,上述另一壳体包含具有内 侧侧面的横壳体部,设置有被上述内侧侧面包围的收纳空间,在上 述另一壳体的收纳空间内保持有背光源,上述壳体与上述另一壳体 以各自的横壳体部的端面彼此接合的方式连接,上述液晶面板与上 述背光源层叠。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在边框区域形成 得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蒸气、杂质向液晶层的侵入,防止 周边区域的显示质量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b) 是截面图,(c)是将(b)所示的截面图的端部区域放大示出的局 部截面图。
图2(a)和(b)分别是示出不同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 构成的局部截面图。
图3(a)~(c)分别是示出不同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 构成的局部截面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a)~ (d)分别示出不同的方式。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a)~ (c)分别示出不同的方式。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工序的图, (a)是立体图,(b)是沿着(a)的A-A’线的截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工序的图, (a)是示出填充树脂前的状况的截面图,(b)是示出填充树脂后 的状况的截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将液晶面板固定到上侧壳体的方式的截面图, (a)和(b)分别示出不同的方式。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 图,(a)示出整体,(b)将液晶面板的侧端面的附近放大示出。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面板往壳 体的固定方法的图,(a)是截面图,(b)是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具有透光性罩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 面图,(a)和(b)分别示出不同的方式。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其它方式的截面图,(a)示出液晶面 板固定于上侧壳体的状态,(b)示出与下侧壳体连接的状态。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a)示 出在液晶面板的3个边形成有树脂层的方式,(b)示出在液晶面板 的2个边形成有树脂层的方式,(c)示出在液晶面板的1个边形成有 树脂层的方式。
图15是用于说明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和边框区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这 些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液晶显示装置”这一用语用来指具 备液晶面板的各种电子设备。本说明书中的“液晶显示装置”只要 具备液晶面板即可,不仅可以是液晶监视器等显示设备,还可以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终端、便携型游戏机等各种电子设备。
(实施方式1)
图1(a)~(c)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 的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0具有:液晶面板10;壳体,其具有横壳 体部20(侧壁部),横壳体部20空开间隙G包围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 以及树脂层30,其由填充于间隙G中的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1(c)所示,液晶面板10具有:使用玻璃等构成的一对基 板11、12(例如TFT基板11和相对基板12);以及保持在它们之间的 液晶层14。另外,在一对基板11、12之间,以包围液晶层14的方式 环状地设置有密封构件16。密封构件16是为了将液晶层14密封于基 板间并且使一对基板11、12相互固定而设置的。
作为密封构件16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环氧系或者丙烯酸系的 固化性树脂材料,可以是热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或者需要紫外线 固化和热固化这两者的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密封构件16还发挥防止 由于周边的环境对液晶面板内的液晶材料产生影响导致电光学特 性发生变化的作用。
在液晶面板10中,规定了由一对基板11、12的侧端面和密封构 件16的外侧面构成的侧端面。横壳体部20的内侧侧面20s以包围该 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的方式环状地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 在被横壳体部20的内侧侧面20s包围的空间(收纳空间)内收纳有液晶面板10。
树脂层30是通过使填充于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与横壳体部20 的内侧侧面20s之间的间隙G中的例如UV(紫外线)固化性的树脂 材料固化而得到的树脂层。树脂层30以覆盖液晶面板10的整个侧端 面的方式,即,以紧贴一对基板11、12的端面和密封构件16的外侧面这两者并将它们覆盖的方式设置。树脂层30的材料在后面说明, 例如使用阳离子聚合性的树脂材料。
在该构成中,如图1(c)所示,从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外部向 液晶层14侵入的水蒸气(或者杂质)的侵入路径P1限于如下路径: 从露出于上侧和下侧的具有宽度Pw的树脂层30的端面向树脂层30 的内部侵入,然后,穿过密封构件16进入液晶层14的内部。这是因为,树脂层30的外侧面被包括透湿性低的材料的横壳体部20紧贴而 完全覆盖。
优选横壳体部20由透湿性低的材料形成,例如由聚碳酸酯、丙 烯酸等树脂、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以及玻璃、碳纤维复 合材料等形成。另外,优选为了窄边框化而使横壳体部20的厚度尽 可能薄,例如,设定为0.1mm~1.2mm。
作为比较例,图2(a)示出密封构件16的外侧未被其它部件覆 盖的方式。另外,作为另一比较例,图2(b)示出树脂层30’仅覆 盖密封构件16的外侧的方式。
如图2(a)所示,在未用壳体、树脂层覆盖密封构件16的情况 下,水蒸气的进入路径P1不受限制,水蒸气能从各个方向穿过密封 构件16侵入液晶层14的内部。另外,如图2(b)所示,在窄边框的 液晶面板中,由于仅在密封构件16的外侧设置有低透湿的树脂层30’而未能限制水蒸气的进入路径P1,无法得到充分的耐湿性。
更具体地说,在图2(b)所示的构成中,水蒸气能从露出的树 脂的整个表面浸入,因此,树脂内部由于水蒸气而达到饱和的时间 变短。因此,几乎无法将到水蒸气浸入液晶面板内为止的时间延长, 水蒸气比较容易侵入液晶层14的内部。
而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 中,树脂层30的露出部分仅为上部和下部的端面,因此,树脂层30 与水蒸气直接接触的面积极小。由此,能够减少向液晶面板10的端 面接近的每单位时间的水蒸气量。另外,在树脂层30中,形成在外 界与液晶面板10之间的水蒸气的侵入路径P1是狭长的。因此,能得 到与将液晶面板10的密封宽度变大时同样的效果。
优选将这样的构成应用于窄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近年来的 窄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密封构件16的宽度设定为例如1.0mm以 下,另外,在设置树脂层30的情况下,其厚度设定为例如0.8mm以 下。在这种情况下,如上述这样的以紧贴于密封构件16的外侧的方 式配置树脂层30和横壳体部20的构成对防止水蒸气、杂质向液晶层 14内部的混入来说是特别有效的。
此外,虽然在后面说明,但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不需要将 边框区域的宽度设计得较大。这是因为,在壳体与液晶面板10之间, 组装余量所需要的间隙有0.1mm~0.3mm的程度,只要将树脂封入 该间隙中即可。这样,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既能够实现窄边框,又能够提高防湿性。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变形例。图3(a)~ (c)分别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示出与图1(c)所示的部分对应的部分。
在图3(a)所示的变形例中,与图1所示的方式同样,包括密 封构件16的外侧端面在内的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被树脂层30及配 置于其外侧的横壳体部20覆盖。而且,在本变形例中,以覆盖液晶 面板10的背面10S1的方式设置有透明壳体(透明罩)22。透明壳体 22还覆盖横壳体部20和树脂层30的端面。液晶面板10和透明壳体22 被介于两者之间的透明树脂层32固定。
另外,图3(b)所示的变形例在液晶面板10的表面10S2设置 有透明壳体24这一点上与图3(a)所示的变形例不同。透明壳体24 还覆盖横壳体部20和树脂层30的端面。液晶面板10和透明壳体24 被介于两者之间的透明树脂层34固定。
另外,图3(c)所示的变形例在液晶面板10的背面10S1和表面 10S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透明壳体22、24这一点上与图3(a)所示的 变形例不同。透明壳体22、24也覆盖横壳体部20和树脂层30的端面, 液晶面板10和透明壳体22、24被透明树脂层32、34固定。
在图3(a)~(c)所示的任一方式中,均是树脂层30的端面 中的至少一方被透明壳体22、24覆盖。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水蒸 气向液晶面板内的侵入路径进一步被限制。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 液晶面板10的周边显示区域的显示质量的下降。
接着,说明用于形成树脂层30的树脂材料。
为了提高防湿效果,优选树脂层30由透湿性比密封构件16的透 湿性低的材料形成。为了实现低透湿,优选使用离子聚合特别是阳 离子聚合后的聚合度高的高分子材料。具体地说,使用以环氧成分 (甘油基)为主成分的高分子材料且环氧成分量为至少50wt%以上 并优选为65wt%以上的材料。另外,只要是低透湿的材料,则也可 以由透明树脂形成树脂层30。
此外,上述的阳离子聚合性的低透湿树脂材料有时不适合用作 液晶面板10的密封构件16。这是因为,若用于聚合的阳离子侵入液 晶内,则会导致保持率显著下降,透射率下降,从而有可能成为黑 污点等显示不良的原因。因此,密封构件16的材料与树脂层30的材 料也可以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下述的表1示出对图1(c)和图3(a)~(c)所示的液晶显示 装置分别进行的污点产生试验的结果。在污点产生试验中,将这些 液晶显示装置收纳于保持温度60℃、湿度90℃的高温高湿槽的内部 进行老化试验,通过目视检验有无污点产生。此外,表1还示出针 对图2(a)中作为比较例示出的无防湿措施的面板(以下,称为参 考)的实验结果。
[表1]
从表1可知,在参考中,在经过400小时后,在显示区域的角附 近产生黑污点,其后,黑污点的区域扩大。
另外,在图1(c)所示的方式中,在使用了进行阳离子聚合后 的环氧树脂的系统中,在经过400小时的时点没有确认到污点的产 生。不过,在经过800小时后,在显示区域中观察到黑污点。
另外,在图3(a)~(c)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使用了 进行阳离子聚合后的环氧树脂的系统中,直至经过1000小时为止也 未产生显示不良。
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可知,通过将密封构件的外侧用树脂层和壳 体覆盖的构成,能够有效地抑制污点的产生。另外可知,阳离子聚 合型环氧树脂能够很好地用作形成树脂层的材料。
此外,作为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例如,能够使用以硼酸为对 阴离子的硼酸盐、鎓盐、硼酸锍盐等。
另外,作为环氧树脂,优选具有脂肪族环状骨架的环氧树脂和 /或具有芳香族骨架的环氧树脂。作为芳香族骨架,能够举出双酚 骨架、联苯骨架、萘骨架和蒽骨架。
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和环氧树脂例如记载于特开2007-46035 号公报、特开2012-151109号公报、特开2011-225773号公报、特许 第4933751号、特开2006-299034号公报。
(实施方式2)
以下,作为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对于具备向液晶面板 10入射光的背光源40的液晶显示装置来说明各种方式。在本实施方 式中,液晶面板10是透射型液晶面板,液晶面板10和背光源40典型 的是相互固定,构成层叠结构(面板结构体)。
图4(a)~(d)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200d示出在通过 将上侧壳体26和下侧壳体28组合而形成的收纳空间内收纳有液晶 面板10和背光源40的方式。
图4(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具备:上侧壳体26,其包含 薄板状的平板部26a和从平板部26a的周缘部向大致垂直方向突出 的壁状的横壳体部26b;以及下侧壳体28,其包含平板部28a和从平 板部28a的周缘部向大致垂直方向突出的壁状的横壳体部28b。
在上侧壳体26中,规定了被横壳体部26b的内侧侧面和平板部 26a的内侧表面包围的凹空间(收纳空间)。另外,在下侧壳体28 中,规定了被横壳体部28b的内侧侧面和平板部28a的内侧表面包围 的凹空间(收纳空间)。上侧壳体26与下侧壳体28以各自的横壳体部26b、28b的端面26e、28e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收纳空 间是连续的。在该构成中,在相连接的上下壳体26、28的内部形成 1个收纳空间。
在上侧壳体26的收纳空间内收纳有液晶面板10。另外,上侧壳 体26由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以使得使用者能够观察到从液晶面板10 的显示面10Sb出射的光的方式构成。另一方面,在下侧壳体26的收 纳空间内收纳有背光源40,能够从背光源40朝向液晶面板10照射光。
在该构成中,上侧壳体26的横壳体部26b隔着微小的间隙包围 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另外,平板部26a隔着微小的间隙覆盖液晶 面板10的表面。
在液晶显示装置200a中,在上侧壳体26与液晶面板10的间隙中 填充有透明的树脂层30。液晶面板10利用介于两者之间的树脂层30 收纳/固定于上壳体部26的收纳空间。这样,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 被树脂层30和横壳体部26b覆盖,因此,水蒸气向液晶层内的侵入 被很好地防止。
另外,液晶面板10与背光源40例如是利用双面胶带39贴合。背 光源40是在使用树脂层30将液晶面板10固定到上侧壳体26的收纳 空间后,粘贴到液晶面板10的背面。另外,下侧壳体28是在将背光 源40固定到液晶面板10后,固定到上侧壳体26从而对背光源40在其 收纳空间内进行保护。
在此,液晶面板10所具有的2个表面中的背光源40侧的表面 10Sa(即,离横壳体部26b的端面26e近的一侧的表面)位于与横壳 体部26b的端面26e大致相同的水平面(水平位置)。这在下述的实 施方式3中详细说明,但这是因为,当液晶面板10的背面与横壳体 部端面26e位于齐平的位置时,容易合适地进行树脂向形成于液晶 面板10与上侧壳体26之间的空隙的填充。
接着,说明图4(b)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b的构成。在液晶 显示装置200b中,液晶面板10与背光源40层叠,它们构成面板结构 体5。在该构成中,面板结构体5是通过树脂层30固定在上侧壳体26 的收纳空间内。
若树脂进入构成面板结构体5的背光源40与液晶面板10的间隙 中,则有可能污染构成背光源40的光学片等,导致光学特性改变而 成为不良。因此,优选背光源40与液晶面板10在收纳/固定到上侧 壳体26之前,预先用双面胶带等相互牢固地紧贴。
在液晶显示装置200b中,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也被树脂层30 和横壳体部26b覆盖。因此,水蒸气向液晶层内的侵入被很好地防 止。
另外,面板结构体5的离横壳体部端面26e近的一侧的表面(在 此是背光源40的背面)与横壳体部端面26e位于相同的水平面,因 此,在收纳空间内将面板结构体5收纳/固定到上侧壳体26时,能够 在空隙内合适地设置树脂层30。
接着,说明图4(c)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c的构成。液晶显 示装置200c具有在图4(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的使用者侧表 面上设置有触摸面板50和玻璃罩52的构成。在液晶显示装置200c 中,触摸面板50和玻璃罩52利用双面胶带、树脂粘贴于上侧壳体26的外侧面。
在该构成中,液晶面板10是通过树脂层30固定在上侧壳体26 的收纳空间内,树脂层30和上侧壳体26防止水蒸气向液晶层内的侵 入。
接着,说明图4(d)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d的构成。在液晶 显示装置200d中,触摸面板50与液晶面板10层叠,它们构成面板结 构体5。在该构成中,面板结构体5是通过树脂层30固定在上侧壳体 26的收纳空间内。另外,在面板结构体5的背面侧设置有背光源40,它们是通过双面胶带39粘贴。
此外,面板结构体5是至少包含液晶面板10并收纳于上侧壳体 26的收纳空间的面板状的结构体(例如,面板层叠体)。如上所述, 在液晶面板10的背面设置有背光源40,但该背光源40是配置于下侧 壳体28的收纳空间,因此,也可以不包含于面板结构体5。
在液晶显示装置200d中,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也被树脂层30 和壳体26的横壳体部26b覆盖。因此,很好地防止水蒸气向液晶层 内的侵入。
另外,面板结构体5的离横壳体部端面26e近的一侧的表面(在 此是液晶面板10的背面)与横壳体部端面26e位于相同的水平面, 因此,能够合适地设置树脂层30。
在该构成中,液晶面板10和触摸面板50是利用树脂封入于上侧 壳体26,不需要图4(c)所示的玻璃罩52,因此,能薄型化。
以下,参照图5(a)~(c)来进一步说明其它方式。
在图5(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e中,上横壳体部26以从平 板部26a(在此是底壳体部26a)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横壳体部26b的 端面26e朝向液晶显示装置200e的外部侧开放的方式设置。另外, 上横壳体部26的平板部26a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200e的内部侧。
在该构成中,在上侧壳体26的收纳空间内收纳有包括玻璃罩 52、触摸面板50、液晶面板10的层叠结构的面板结构体。另外,下 侧壳体28以收纳有背光源40的状态固定到上侧壳体26的平板部26a 的背面。此外,背光源40也可以利用双面胶带39粘贴到上侧壳体26的平板部26a的背面。
液晶面板10的背面由树脂层30固定到平板部26a,液晶面板10 的侧端面由树脂层30固定到横壳体部26b。另外,触摸面板50和玻 璃罩52由双面胶带或树脂粘贴到液晶面板10的表面(观察者侧面)。
在液晶显示装置200e中,当从斜向观察时,有时会观察到横壳 体部26b,美观度可能会下降。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玻璃罩52、 触摸面板50的侧面被横壳体部26b保护,因此,能够提高机械强度。
在图5(b)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f中,上侧壳体26具有在下 侧横壳体部26b1与上侧横壳体部26b2之间设置有平板部26a的构 成。液晶显示装置200f与在图4(c)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c的上 侧壳体26中设置有用于保护玻璃罩52和触摸面板50的侧端面的上侧横壳体部26b2的构成对应。
液晶面板10与图4(c)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c同样是通过树 脂层30固定到上侧壳体26的收纳空间。另外,背光源40由双面胶带 39等粘贴到液晶面板10,收纳于下侧壳体28。
在该构成中,玻璃罩52、触摸面板50的侧端面被上侧横壳体部 26b2保护,因此,能够防止它们的破损。另外,也形成了不会如图5(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e那样在从斜向观看时美观度下降的 构成。
在图5(c)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g中,将图5(b)所示的液 晶显示装置200f中的上侧壳体26的平板部26a用作为其它构成部件 的透明平板27代替。透明平板27在横壳体部26的厚度方向的中间部 分与横壳体部26的内侧侧面接合。
这样的上侧壳体26例如能通过使树脂、玻璃等不同的材料一体 化的双色成形法(double molding)来制作。作为透明平板27,例 如,能够使用薄的玻璃板、树脂板,由此,能够使整个装置变薄。 此外,在图5(b)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f中,上侧壳体26典型的 是通过射出成形来形成,在该情况下,平板部26a的厚度t1往往是 最小也设定为0.5mm的程度。而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装置200g中, 能够使用包括玻璃等的薄的透明平板27,并能将其厚度t2设定为例 如0.1mm的程度。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在上侧壳体26或者下侧壳体28所具有的 凹空间内通过树脂层30收纳液晶面板10或者包含该液晶面板10的 面板结构体时的收纳方式。
图6示出具有与图4(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0a类似的构成 的液晶显示装置300的截面。此外,对于与液晶显示装置200a同样 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说明。
液晶显示装置300具有:液晶面板10,其配置于上侧壳体26的 收纳空间;背光源40和电路基板60,其配置于下侧壳体28的收纳空 间。在电路基板60中,也可以设置有各种信号处理电路、驱动电路、 电源等,典型的是,与液晶面板10、背光源40电连接。
液晶面板10通过树脂层30收纳和固定到上侧壳体26的收纳空 间。此外,如上所述,树脂层30只要至少设置在液晶面板10的侧端 面与横壳体部26b之间的空隙即可,不是一定以覆盖液晶面板10的 显示面10Sb的方式设置。
在此,上侧壳体26中的至少与液晶面板10的显示区域R1对应 的区域(大致整个平板部26a)具有透光性,典型的是透明的。另 外,在显示区域R1中,配置在液晶面板10的显示面10Sb与上侧壳体 26之间的树脂层30也具有透光性,典型的是透明的。由此,使用者 U能够观察到液晶面板10的显示面10Sb。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10具有TFT基板11和相对基板12, 在它们之间密封有被密封构件16包围的液晶层14。在此,将被密封 构件16与液晶层14的边界(密封构件16的内侧边缘)包围的区域规 定为显示区域R1。
典型的是,在TFT基板11上设置有多个TFT、与其连接的多个 像素电极,在相对基板12上设置有彩色滤光片、黑矩阵。液晶面板 10可以是各种显示模式的液晶面板,例如在MVA模式的情况下,在 相对基板12中会设置相对电极、用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的肋、狭缝。另外,例如在FFS模式的情况下,在TFT基板11中会设置以隔 着绝缘层与像素电极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共用电极。液晶面板10的构 成也可以是公知的构成。
另外,在液晶面板10的背光源侧的表面(背面)10Sa和使用者 侧的表面(显示面)10Sb上分别设置有光学膜层18、19。光学膜层 18、19例如是以透射轴相互正交的方式按正交尼科尔配置的一对偏 振膜。不过,不限于此,光学膜层18、19也可以是光扩散膜、相位 差膜等。另外,光学膜层18、19也可以是将具有上述的功能等的多 个光学膜层叠而成的。
以下,说明利用树脂将液晶面板10固定到上侧壳体26的收纳空 间的制造工序。
如图7(a)和(b)所示,液晶面板10是空开微小的间隙G配 置在上侧壳体26的凹部空间内。在此,液晶面板10以其显示面10Sb 与上侧壳体26的平板部26a(即,收纳空间的底面)相对的方式配 置。
形成在液晶面板10与横壳体部26b之间的间隙G的宽度d2例如 设定为0.1mm~0.3mm。该间隙宽度d2也可以是根据液晶面板10、 上侧壳体26的加工精度、组装余量等来决定。此外,间隙宽度d2 与覆盖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的树脂层30的厚度相当。作为填充到间隙G中的树脂,能够使用透明树脂材料。更具体地说,如在实施方 式1中所说明的,例如能够使用阳离子聚合系的树脂。另外,作为 透明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XET等。
另外,为了合适地向间隙G喷出树脂,优选分配装置所使用的 喷嘴90的内径小于上述的间隙宽度d2。其原因是,若喷嘴90的内径 为间隙宽度d2以上,则喷出的树脂材料有可能会从间隙溢出而无法 整洁地进行涂布。
另外,一般的分配装置的喷嘴前端(也被称为针)的厚度90t 为约0.2mm的程度,因此,当将位置偏离公差估计为0.1mm时,优 选上侧壳体的端面26e的宽度26t(接近液晶面板10的、上侧壳体26 的边缘附近区域的宽度)是从角部起设定至少0.3mm以上。当考虑 到稳定地进行量产时,更优选宽度26t为0.5mm以上。此外,作为分 配喷嘴,例如能够使用可从ACE技研公司(ACE-GIKEN Co.,Ltd.) 得到的各种喷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晶面板10的背面10Sa,如图6所 示,粘贴有光学膜层18(此外,在图7(b)中,将包含该光学膜层 18的部分作为液晶面板10示出)。以该液晶面板10的背面10Sa(即, 光学膜层18的外侧表面)与上侧壳体26的端面26e成为大致齐平的 位置的方式对液晶面板10设置有上侧壳体26的收纳空间。
此外,如图7(b)所示,上侧壳体26的横壳体部26b在端面26e 的外侧还具有壳体部分,在该部分也形成有端面。不过,在本说明 书中,所谓横壳体部26b的端面26e,是指在液晶面板10的面内方向 具有扩展的面且形成于离液晶面板10最近的位置的面。
在此,如图8(a)所示,若将上述的横壳体部26b的端面26e 与液晶面板10(或者包含液晶面板的面板结构体)的表面的落差(面 板法线方向上的距离)设为d1,则落差d1越小,越能利用分配装置 合适地进行树脂的填充。最好是,实质上不存在落差d1,液晶面板10的一方的面与横壳体部端面26e位于大致相同水平面。此外,在 本说明书中,当提及它们位于相同水平面时,是指上述的落差d1 为0.05mm以下,也包含形成有微小的落差的情况。
由此,如图8(b)所示,分配装置的针90是与液晶面板10或者 上侧壳体26不接触地设定在合适的高度,能够无间断地向所希望的 位置封入树脂。
在此,为了以合适地覆盖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的方式形成树脂 层30,优选落差d1小于上述的间隙宽度d2(即,d1<d2)。如上所 述,间隙宽度d2一般是考虑到壳体、液晶面板的加工精度、组装公 差而设定为0.1mm~0.3mm的程度。因此,优选落差d1小于0.1mm, 更优选为0.05mm以下。
通过如上述这样设定壳体形状,能够利用分配装置将树脂材料 合适地填充到间隙中。优选通过根据热、紫外线等树脂的种类的最 佳固化方法使填充后的树脂立即固化。这样,能够将液晶面板10 的端面紧紧地密封,能够防止杂质、水分等浸入液晶层内。
接着,说明将液晶面板10收纳到上侧壳体26的收纳空间的方 式。图9(a)示出利用树脂将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和液晶面板10 的显示面一起收纳/固定到上侧壳体26的收纳空间的方式。在该情 况下,覆盖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的树脂层30a和覆盖液晶面板10的 显示面的树脂层30b是通过进行树脂的注入和固化的同一工序来形 成。
不过,如图9(b)所示,也可以在最开始时,使用透明的双面 胶带31等将液晶面板10固定到上侧壳体26的平板部后,向液晶面板 10的侧端面与横壳体部26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树脂,形成仅覆盖液晶 面板10的侧端面的树脂层30a。
接着,参照图10来说明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02。
图10是示出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02的构成的截面图。液晶 显示装置302与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300的不同点是,在上侧基 板26的横壳体部26b中,具有从规定收纳液晶面板10的收纳空间的 端面26e1进一步突出的壁状部分26c。另外,为了与该壁状部分26c合适地嵌合,在下侧壳体28中也设置有壁状部分28c。
在液晶显示装置302中,液晶面板10(包括光学膜18、19)由 树脂层30以与横壳体部26b的端面26e1之间没有落差的方式收纳于 上侧壳体26的内部。另外,背光源40用双面胶带等粘贴到由树脂层 30保持于上侧壳体26的液晶面板10。
此时,如图10(b)所示,背光源40的端面被从端面26e1突出 的壁状部分26c包围,由此,背光源40被保护。因此,在将背光源 40粘贴于液晶面板10后,在之后的制造工序(例如,将上侧壳体26 与下侧壳体28连接的工序)中,能够降低背光源40被施加机械冲击 的可能性,能够预防背光源40从液晶面板10剥落等制造工序上的缺 陷。
此外,为了利用上侧壳体26的壁状部分26c来很好地保护背光 源40,优选壁状部分26c的端面26e2形成在比粘贴于液晶面板10的 背光源40的表面更高的位置。
(实施方式4)
图11(a)和(b)示出将液晶面板10固定到下侧壳体28的收纳 空间的方式。此外,虽然未在图11(a)中示出,但前述的背光源、 电路基板等当然也可以配置在液晶面板10与下侧壳体28的底面之 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与下侧壳体28的横壳 体部28b的内侧侧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树脂材料,利用所形成的 树脂层30将液晶面板10固定到下侧壳体28的收纳空间。
在向液晶面板10与下侧壳体28的间隙中封入树脂来形成树脂 层30的工序中,使用分配装置55使树脂材料流入间隙中。此时,优 选使装配在分配装置55的前端的针在下侧壳体28与液晶面板10的 间隙的正上移动。若针的前端与液晶面板10或者下侧壳体28的距离 大,则会产生从针喷出的树脂容易间断的问题。因此,为了无间断 地进行注入,优选使分配装置55的针尽可能接近液晶面板10或者下 侧壳体28。
此时,如实施方式3中所说明的那样,通过使封入树脂的附近 的壳体与液晶面板(或者面板结构体)的高度大致相等,能够合适 地形成树脂层30。
此外,在液晶面板10为如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聚合物分散液晶)模式这样不需要偏振板的模式的液晶面 板且不具有触摸面板等其它部件的情况下,优选使构成液晶面板10 的基板表面与横壳体部的端面齐平。另外,在液晶面板10上粘贴有偏振板的情况下,优选使偏振板的表面与横壳体部的端面齐平。另 外,在偏振板上设置有触摸面板的情况下,优选使触摸面板的表面 与横壳体部的端面齐平。
此外,作为形成树脂层30的树脂材料,可以使用与设置于液晶 面板10的密封构件16(参照图1)相同的材料(例如,积水化学公 司制造:弗特勒克(PHOTOREC)S系列等)、也可以使用固化型树 脂(Loctite[汉高日本株式会社制造]、弗特勒克[积水化学工业公司 制造]等)、环氧系的热固化型树脂(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等)、两者 的混合类型。不仅是在本实施方式4中,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3中 也能够使用上述的材料。
图12(a)和(b)示出将覆盖整个液晶面板10的透光性罩58、 59设置到收纳有液晶面板10的下侧壳体28的表面的方式。
在图12(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透光性罩58至少在其周 缘部中具有:透镜部58a,其具有曲面。透镜部58a将液晶面板10的 周边显示区域的图像放大,由此,以使得边框区域之上也存在图像 的方式显示。由此,能够提供看上去不存在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
具有这样的透镜部的透光性罩58例如已在本申请人所申请的 国际公开第2010-089998号中较具体地说明。为了参考,在本说明 书中,援引国际公开第2010-089998号的全部公开内容。
另外,在图12(b)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透光性罩59的透 镜部会覆盖至由树脂层30所形成的模制部分。另外,用于连接透镜 部与下侧壳体28的连接部59’设置在下侧壳体28的端面附近。在这样 的方式中,液晶面板10的显示区域看上去扩展为甚至也存在于模制 部分,因此,边框不易被看出。另外,与图12(a)所示的方式相比, 从液晶面板10的显示区域发出的光要扩大的区域较窄就够,因此, 能够将透镜部和透光性罩59形成得更薄。此外,连接透光性罩59与 下侧壳体28的连接部59’是设置在从使用者来看隐藏于透镜部的阴影处的位置,因此,也能防止由于连接部59’而导致边框醒目。
以上,说明了设置具有透镜部的透光性罩的方式,但也可以采 用其它构成。例如,如图13(a)和(b)所示,也可以使用具有与 图12(a)所示的透光性罩58同样的透镜部且在内侧形成有收纳空 间的透明上侧壳体26来构成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情况下,如图13 (a)所示,通过树脂层30将液晶面板10固定到透明上侧壳体26的 收纳空间,其后,如图13(b)所示,与下侧壳体28组合,由此, 能够制作出更不易看出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在树脂层30 不仅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侧端面还设置于正面侧的情况下,优选通 过在真空中涂布透明的树脂材料来形成树脂层30。
(实施方式5)
图14(a)~(c)示出在液晶面板10的4个边中的至少1个边不 设置树脂层30的构成。
树脂层30不需要一定对液晶面板10的4个边全都设置。例如, 在液晶面板10的某一边设置较宽的边框区域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增 大密封构件的宽度来提高防湿性,因此,也可以不设置树脂层30。 也就是说,只要仅在液晶面板10的4个边中需要使边框非常窄的边 设置树脂层30来进行保护即可。
图14(a)示出在上边、左边、右边的3个边设置树脂层30而未 在下边设置树脂层30的方式。在该方式中,在下边设置有端子部, 使液晶面板10的密封构件16变细来使边框变细的益处并不大。因 此,在端子部所在的下边,使密封构件16足够粗,例如将边框设定 为2mm程度以上,仅在其它实现窄边框的3个边形成树脂层30。
图14(b)示出在左边和右边的2个边设置树脂层30而未在上边 和下边设置树脂层30的方式。在手机等的情况下,有时会在液晶面 板10的上部设置听筒、照相机、受光部等,在下部设置操作按钮、 话筒。在该情况下,不大需要使密封构件变细来使液晶面板10的上部和下部的边变细。通过使密封构件变细将液晶面板的边框变窄的 效果充其量是不到1mm的程度。
因此,在该情况下,仅在左右两边使液晶面板10的边框变细, 通过树脂层30进行保护。只要在上下两边使密封的宽度足够粗,例 如将边框设定为2mm以上,即使不存在树脂层30也能保证液晶面板 10的可靠性。
图14(c)示出2个液晶面板10相邻配置而仅使形成在它们之间 的边框区域为窄边框的情况。在折叠式的电子书籍、多显示构成中, 有时会有仅使液晶面板的1个边为窄边框的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 也可以仅在要求窄边框的1个边设置树脂层30。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 显示装置也可以是通过将氧化物半导体层用作活性层的TFT(氧化 物半导体TFT)来进行像素的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氧化物半导体 TFT例如是在TFT基板上作为开关元件按每个像素设置的。
在此,氧化物半导体层包含例如In-Ga-Zn-O系的半导体(以下, 简称为“In-Ga-Zn-O系半导体”。)。在此,In-Ga-Zn-O系半导体是In (铟)、Ga(镓)、Zn(锌)的三元系氧化物,In、Ga和Zn的比例 (组分比)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包括In:Ga:Zn=2:2:1、 In:Ga:Zn=1:1:1、In:Ga:Zn=1:1:2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氧化物半导 体层也可以是按例如In:Ga:Zn=1:1:1的比例含有In、Ga、Zn的 In-Ga-Zn-O系半导体层。
具有In-Ga-Zn-O系半导体层的TFT具有高迁移率(与a-SiTFT 相比超过20倍)和低漏电流(与a-SiTFT相比不到100分之1),因此, 适合用作驱动TFT和像素TFT。如果使用具有In-Ga-Zn-O系半导体 层的TFT,则能大幅削减显示装置的功耗。
In-Ga-Zn-O系半导体可以是非晶质的,也可以是含有结晶质部 分而具有结晶性。作为结晶质In-Ga-Zn-O系半导体,优选c轴与层 面大致垂直地取向的结晶质In-Ga-Zn-O系半导体。这样的 In-Ga-Zn-O系半导体的结晶结构例如已公开于特开2012-134475号 公报。为了参考,本说明书援引特开2012-134475号公报的全部公 开内容。
氧化物半导体层也可以包含其它氧化物半导体来取代 In-Ga-Zn-O系半导体。例如也可以包含Zn-O系半导体(ZnO)、 In-Zn-O系半导体(IZO(注册商标))、Zn-Ti-O系半导体(ZTO)、 Cd-Ge-O系半导体、Cd-Pb-O系半导体、CdO(氧化镉)、Mg-Zn-O 系半导体、In-Sn-Zn-O系半导体(例如In2O3-SnO2-ZnO)、In-Ga-Sn-O 系半导体等。
本说明书公开了以下的项目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项目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壳体,其具备具有内侧侧 面的横壳体部,设置有被上述内侧侧面包围的收纳空间;面板结构 体,其包含液晶面板,上述液晶面板具备一对基板和保持在上述一 对基板间的液晶层及以包围上述液晶层的方式设置的密封构件,上 述面板结构体收纳于上述收纳空间;以及树脂层,其填充于形成在 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内侧侧面与上述液晶面板的侧端面之间的间 隙的至少一部分中,相对于上述内侧表面固定上述液晶面板,在上 述液晶面板的面内方向上,上述液晶面板的上述密封构件被上述树 脂层和上述横壳体部覆盖。
根据项目1的液晶显示装置,即使是窄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 也能很好地防止来自外界的水蒸气、杂质侵入液晶层,由此,能够 防止周边显示区域的显示不良的产生。
[项目2]项目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树脂层覆盖 包括上述一对基板的侧端面在内的上述液晶面板的整个侧端面。
根据项目2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水蒸气等向液晶 层的侵入。
[项目3]项目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横壳体部 具有与上述内侧侧面连续并与上述内侧侧面大致正交的端面,上述 面板结构体和液晶面板各自具有靠近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端面的 一侧的第1表面和与上述第1表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表面,上述横壳 体部的上述端面与上述面板结构体或者上述液晶面板的上述第1表 面之间的在上述液晶面板的法线方向上的落差d1为0mm以上 0.1mm以下。
根据项目3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向液晶面板与壳体的间隙中 合适地填充树脂,能够形成合适的树脂层,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 水蒸气等向液晶层的侵入。
[项目4]项目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落差d1比上 述内侧侧面与上述液晶面板的侧端面之间的间隙的宽度d2小。
根据项目4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形成合适的树脂层,因此, 能够有效地防止水蒸气等向液晶层的侵入。
[项目5]项目3或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间隙的宽 度d2为0.1mm以上0.3mm以下。
根据项目5的液晶显示装置,在间隙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 合适的树脂层,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水蒸气等向液晶层的侵入。
[项目6]项目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 述树脂层由阳离子聚合性的环氧树脂材料形成。
根据项目6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形成合适的树脂层,因此, 能够有效地防止水蒸气等向液晶层的侵入。
[项目7]项目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密封构件由 与上述树脂层不同的材料形成。
根据项目7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形成合适的树脂层,因此, 能够有效地防止水蒸气等向液晶层的侵入。
[项目8]项目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密封构件的 宽度为1.0mm以下。
根据项目8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窄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 够有效地防止水蒸气等向液晶层的侵入。
[项目9]项目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还 具备透光性罩,上述透光性罩在与上述面板结构体的周缘部分对应 的位置具有透镜部,以覆盖上述面板结构体的方式设置。
根据项目9的液晶显示装置,更不易看出边框区域。
[项目10]项目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面板结构体呈具有4个边的俯视时为矩形的形状,上述横壳体 部的上述内侧侧面以包围上述4个边的方式形成,仅在与上述4个边 中的3个边、2个边或者1个边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上述树脂层。
根据项目10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形成仅在需要窄边框的边设 置树脂层的构成。
[项目11]项目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壳体具有连接到上述横壳体部而形成上述收纳空间的底面的 平板部,包括与上述树脂层相同的材料的树脂层也形成在上述面板 结构体与上述平板部之间的间隙中。
根据项目11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利用树脂层将面板结构体更 可靠地固定到壳体。
[项目12]项目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还具有另一壳体,上述另一壳体包含具有内侧侧面的横壳体部,设 置有被上述内侧侧面包围的收纳空间,在上述另一壳体的收纳空间 内保持有背光源,上述壳体与上述另一壳体以各自的横壳体部的端 面彼此接合的方式连接,上述液晶面板与上述背光源层叠。
根据项目12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将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层叠而 收纳于将2个壳体部分组合而形成的收纳空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广泛用作具备液晶面板的各种液晶显示 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 液晶面板
11 TFT基板
12 相对基板
14 液晶层
16 密封构件
18、 19 光学膜层
20 横壳体部
26 上侧壳体
26a 平板部
26b 横壳体部
26e 横壳体部的端面
28 下侧壳体
30 树脂层
40 背光源
50 触摸面板
58、 59 带透镜部的透光性罩
60 电路基板
100 液晶显示装置
R1 显示区域
R1a 周边显示区域
R2 边框区域
R3 密封区域

Claims (11)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备具有内侧侧面的横壳体部,设置有被上述内侧侧面包围的收纳空间;
面板结构体,其包含液晶面板,上述液晶面板具备一对基板和保持在上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及以包围上述液晶层的方式设置的密封构件,上述面板结构体收纳于上述收纳空间;以及
树脂层,其填充于形成在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内侧侧面与上述液晶面板的侧端面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中,相对于上述内侧侧面固定上述液晶面板,
在上述液晶面板的面内方向上,上述液晶面板的上述密封构件被上述树脂层和上述横壳体部覆盖,
上述面板结构体呈具有4个边的俯视时为矩形的形状,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内侧侧面以包围上述4个边的方式形成,仅在与上述4个边中的3个边、2个边或者1个边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上述树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树脂层覆盖包括上述一对基板的侧端面在内的上述液晶面板的整个侧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横壳体部具有与上述内侧侧面连续并与上述内侧侧面大致正交的端面,
上述面板结构体和液晶面板各自具有离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端面近的一侧的第1表面和与上述第1表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表面,
上述横壳体部的上述端面与上述面板结构体或者上述液晶面板的上述第1表面之间的在上述液晶面板的法线方向上的落差(d1)为0mm以上0.1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落差(d1)比上述内侧侧面与上述液晶面板的侧端面之间的间隙的宽度(d2)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间隙的宽度(d2)为0.1mm以上0.3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树脂层由阳离子聚合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密封构件由与上述树脂层不同的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密封构件的宽度为1.0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2、4、5、7、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还具备透光性罩,上述透光性罩在与上述面板结构体的周缘部分对应的位置具有透镜部,以覆盖上述面板结构体的方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2、4、5、7、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壳体具有连接到上述横壳体部而形成上述收纳空间的底面的平板部,
包括与上述树脂层相同的材料的树脂层也形成在上述面板结构体与上述平板部之间的间隙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2、4、5、7、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还具有另一壳体,上述另一壳体包含具有内侧侧面的横壳体部,设置有被上述内侧侧面包围的收纳空间,在上述另一壳体的收纳空间内保持有背光源,上述壳体与上述另一壳体以各自的横壳体部的端面彼此接合的方式连接,上述液晶面板与上述背光源层叠。
CN201480042168.7A 2013-07-26 2014-07-25 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4088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5785 2013-07-26
JP2013155785 2013-07-26
PCT/JP2014/069691 WO2015012388A1 (ja) 2013-07-26 2014-07-25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8808A CN105408808A (zh) 2016-03-16
CN105408808B true CN105408808B (zh) 2018-09-14

Family

ID=52393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2168.7A Active CN105408808B (zh) 2013-07-26 2014-07-25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98174B2 (zh)
CN (1) CN105408808B (zh)
WO (1) WO20150123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98351A (ko) * 2016-02-19 2017-08-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105725A (zh) * 2018-01-02 2018-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227265A (zh) * 2018-01-18 2018-06-29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粗化结构之触控面板
KR20200098177A (ko) * 2019-02-12 2020-08-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23882A (ja) * 1992-10-13 1994-05-06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5835179A (en) * 1996-08-30 1998-11-10 Sony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9103857A (ja) * 2007-10-23 2009-05-14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液晶装置
JP2010037517A (ja) * 2008-08-08 2010-02-18 Dic Corp 液晶パネルの画像表示部とその保護基材との接着用カチオン重合性樹脂組成物、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83829A (zh) * 2007-12-14 2010-11-10 夏普株式会社 粘合片和显示装置
CN102308328A (zh) * 2009-02-06 2012-01-0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2902086A (zh) * 2011-07-27 2013-01-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3751B2 (ja) 2004-06-23 2012-05-1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封止剤、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4452683B2 (ja) 2005-01-26 2010-04-2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封止剤、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6267532A (ja) 2005-03-24 2006-10-05 Citizen Watch Co Ltd シール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装置
JP2006299034A (ja) 2005-04-19 2006-11-02 Sekisui Chem Co Ltd 光カチオン重合性組成物
JP2007065523A (ja) * 2005-09-02 2007-03-15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とこれを備える機器
JP4483833B2 (ja) * 2005-09-22 2010-06-16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保護部材、保護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575486B2 (ja) * 2007-10-24 2010-11-04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121432B2 (ja) 2007-12-11 2013-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
JP5268761B2 (ja) * 2008-05-26 2013-08-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55532B2 (ja) 2010-04-22 2014-07-23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用封止剤及び有機el素子
KR101720151B1 (ko) * 2010-09-13 2017-03-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2042787A1 (ja) * 2010-09-27 2012-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101763052B1 (ko) 2010-12-03 2017-07-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JP6014325B2 (ja) 2010-12-28 2016-10-2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用封止剤
KR101507503B1 (ko) * 2012-05-29 2015-03-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23882A (ja) * 1992-10-13 1994-05-06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5835179A (en) * 1996-08-30 1998-11-10 Sony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9103857A (ja) * 2007-10-23 2009-05-14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液晶装置
CN101883829A (zh) * 2007-12-14 2010-11-10 夏普株式会社 粘合片和显示装置
JP2010037517A (ja) * 2008-08-08 2010-02-18 Dic Corp 液晶パネルの画像表示部とその保護基材との接着用カチオン重合性樹脂組成物、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08328A (zh) * 2009-02-06 2012-01-0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2902086A (zh) * 2011-07-27 2013-01-3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8808A (zh) 2016-03-16
WO2015012388A1 (ja) 2015-01-29
US20160178957A1 (en) 2016-06-23
US9798174B2 (en)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579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408808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4181495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5717326B2 (ja) 液晶装置、電子機器、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285637B2 (en) Liquid-crystal display
TW200813588A (en) Permeation barrier on flexible device
CN102916034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5898492B2 (ja)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46710A (zh) 液晶装置、液晶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US20210373219A1 (en) Flexible polarizing cover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1115688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792734A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器
JP4896905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US9575328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cell-aligning packag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8963104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封装方法
US2024009444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3930286U (zh) 母板堆叠结构
US918263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particular barrier wall structure
CN11456389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JP2008225399A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9163081A (ja) 液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325704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626231B1 (ko) 표시장치
CN114973979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5227688A (ja) 透明elディスプ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