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0021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0021A
CN105400021A CN201510560720.8A CN201510560720A CN105400021A CN 105400021 A CN105400021 A CN 105400021A CN 201510560720 A CN201510560720 A CN 201510560720A CN 105400021 A CN105400021 A CN 105400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ass parts
adherence properties
solvent type
pneumatic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07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郭葵
永濑隆行
大坪茂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00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0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60C1/0016Compositions of the trea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8L9/06Copolymers with styr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平衡改善起始抓地性、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和耐磨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该橡胶组合物含有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并且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含量为1~50质量份,液态二甲苯树脂的含量为5~100质量份。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
背景技术
期望用于轮胎尤其是高性能轮胎的胎面从行驶的开始阶段到行驶结束为止,在干燥路面上均保持优异的操纵稳定性(抓地性)。换言之,除了优异的起始抓地性之外,还期望胎面在行驶期间保持良好的抓地性。
已经提出通过在胎面用橡胶组合物中添加具有特定软化点的树脂,来改善抓地性的方法(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在所考虑的例示性方法中,为改善起始抓地性,可增大低软化点树脂、液态聚合物等的含量,或者添加低温软化剂。另一方面,为了在行驶期间获得稳定的抓地性(下文中称为“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已经提出在胎面用橡胶组合物中加入高软化点树脂的方法。
然而,在包括含有低软化点树脂的胎面的轮胎中,尽管起始抓地性得到提高,但行驶期间的抓地性随着胎面温度的升高而令人遗憾地降低。
另一方面,在包括含有高软化点树脂例如香豆酮-茚树脂的胎面的轮胎中,虽然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得到确保,但起始抓地性令人遗憾地大幅降低。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在橡胶组合物中同时加入低软化点树脂和高软化点树脂的方法。然而,由于橡胶组合物中加入的树脂的合计含量极大地影响整个橡胶的热性能,因此橡胶组合物中可加入的树脂的合计含量被限制。因此,与单独使用各个树脂的相比,同时含有低软化点树脂和高软化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显示出更低的起始抓地性和更低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因此,有必要开发在确保良好耐磨性的同时,可以同时大幅提高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的技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JP-A2004-13746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平衡改善起始抓地性、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和耐磨性的充气轮胎。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该橡胶组合物含有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并且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含量为1~50质量份,液态二甲苯树脂的含量为5~100质量份。
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优选具有0℃~1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优选具有15~250mgKOH/g的酸值。
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优选具有2000~20000的重均分子量。
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优选为无溶剂型苯乙烯丙烯酸树脂。
所述液态二甲苯树脂优选具有10~300mgKOH/g的酸值。
所述液态二甲苯树脂优选在25℃下的粘度为20000mPa·s以下。
所述橡胶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所述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优选具有-60℃~2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所述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优选具有100000~1200000的重均分子量。
所述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优选通过悬浮聚合制造。
所述充气轮胎优选为高性能轮胎。
所述高性能轮胎优选为高性能干地轮胎。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该橡胶组合物含有橡胶组分、规定量的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规定量的液态二甲苯树脂,因此可以实现起始抓地性、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和耐磨性的平衡改善、特别是实现在干燥路面上的起始抓地性、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和耐磨性的平衡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在通常方法中,人们添加树脂来改善抓地性。可推测通常所添加的树脂可改善粘弹性,从而改善了抓地性。换言之,推测抓地性的改善取决于所添加树脂的软化点。因此,这样的方法根据其使用的树脂的软化点不同,仅能够改善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中的一种。
相反地,在本发明中,因为使用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其通过不仅提高上述的粘弹性,而且还赋予胎面橡胶对路面的粘附性来提高抓地性,从而可以大幅提高行驶期间的抓地性,特别是提高干燥路面上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与对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一部分进行改性的液态二甲苯树脂并用,从而在保持单独使用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时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不变的同时,可极大地改善起始抓地性和耐磨性。注意下文中单独使用的术语“抓地性”包括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该橡胶组合物含有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并且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含量为1~50质量份,液态二甲苯树脂的含量为5~100质量份。下文中,此橡胶组合物也被称为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
可用作本发明的橡胶组分的橡胶材料的例子包括二烯类橡胶,例如天然橡胶(NR)、聚异戊二烯橡胶(IR)、聚丁二烯橡胶(B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SIB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氯丁橡胶(C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和丁基橡胶(IIR)。这些橡胶材料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共同使用。特别优选NR、BR和SBR,更优选SBR,这是因为它们可提供抓地性和耐磨性的良好平衡。
所述SBR没有特别限定,其例子包括乳液聚合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E-SBR)和溶液聚合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SBR)。其中优选S-SBR,这是因为其可较好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SBR的乙烯基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尤为优选为30质量%以上。如果该乙烯基含量低于10质量%,则不能获得充分的抓地性。该乙烯基含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5质量%以下,尤为优选为50质量%以下。如果该乙烯基含量高于90质量%,耐磨性趋于劣化。SBR的乙烯基含量可以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测定。
SBR的苯乙烯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上,尤为优选为30质量%以上。如果该苯乙烯含量低于20质量%,则趋于不能获得充分的抓地性。该苯乙烯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如果该苯乙烯含量高于60质量%,耐磨性趋于降低,同时温度依存性趋于上升,因而性能随温度变化大幅改变,结果是,趋于不能较好地提供行驶期间的抓地性。本发明中,SBR的苯乙烯含量可以通过1H-NMR测定。
当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SBR时,以100质量%橡胶组分为基准,SBR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尤为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0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00质量%。如果该SBR含量低于20质量%,趋于不能获得充分的抓地性和充分的耐磨性。本说明书中,橡胶组分的含量和SBR的含量均指固体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其可改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
本发明中,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是指,采用高温连续聚合法(如美国专利No.4414370、日本专利JP-AS59-6207、日本专利JP-BH05-58005、日本专利JP-AH01-313522、美国专利No.5010166、东亚合成公司的研究年报TREND2000No.3的42-45页所公开的高温连续本体聚合法,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此文作为参考)合成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合物),该方法不使用或使用最低量的助剂例如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或有机溶剂。本发明中,术语“(甲基)丙烯酸”是指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
因其制造方法,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基本上不含有助剂例如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或有机溶剂。此外,因为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通过连续聚合法制造,故其具有相对较窄的组成分布和相对较窄的重均分子量分布。可推测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的这种性能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形成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的单体组分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例如(甲基)丙烯酸酯(烷基酯、芳基酯、芳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术语“(甲基)丙烯酸”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统称。
此外,除了(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以外,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的单体组分还可包括芳香族乙烯基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萘、二乙烯基苯、三乙烯基苯或二乙烯基萘。
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可由(甲基)丙烯酸组分单独形成,也可由(甲基)丙烯酸组分和其他组分共同形成。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优选为由(甲基)丙烯酸组分和源自苯乙烯的组分共同形成的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无溶剂型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可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可含有羟基、羧基、硅烷醇基等。特别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优选含有羟基或羧基,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可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从改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耐磨性等角度出发,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更优选含有羧基。
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市售品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东亚合成公司制造的ARUFON系列(UP-1000、UP-1010、UP-1020、UP-1021、UP-1061、UP-1070、UP-1080、UP-1110、UP-1170、UH-2032、UH-2041、UH-2170、UC3900、UCX-3510)。
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DSC)优选为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尤为优选为50℃以上。该Tg也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85℃以下,尤为优选为70℃以下。如果该Tg低于0℃,则虽然实现了改善起始抓地性的效果,但不能较好地提供行驶期间的抓地性或耐磨性。如果该Tg高于100℃,则虽然实现了改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的效果,但不能较好地提供起始抓地性或耐磨性。本发明中,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按照JIS-K712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10℃/min的升温速度测定。
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酸值优选为15mgKOH/g以上,更优选为40mgKOH/g以上,尤为优选为70mgKOH/g以上。从改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耐磨性等的角度出发,该酸值特别优选为100mgKOH/g以上。该酸值也优选为250mgKOH/g以下,更优选为200mgKOH/g以下,尤为优选为120mgKOH/g以下。如果该酸值低于15mgKOH/g,则不能同时获得高水平的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如果该酸值高于250mgKOH/g,则其与橡胶组分的相容性可能恶化,导致拉伸性能不足和耐磨性大幅恶化。本发明中,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酸值是表示中和包含于1g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中的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量(以mg计)的数值,其采用电位滴定法(JISK0070:1992)测定。
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2000以上,更优选为3000以上。该Mw也优选为20000以下,更优选为15000以下。从改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耐磨性等角度出发,其尤为优选为1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6000以下。如果该Mw低于2000,虽然可改善起始抓地性,但不能较好地提供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如果该Mw高于20000,则这样的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具有高软化点,从而难以与橡胶组分等互溶。本发明中,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Mw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物测定。
如上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基本上不含有助剂例如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或有机溶剂,因此纯度很高。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纯度(即,树脂中的树脂含量)优选为9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7质量%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6质量份以上,尤为优选为7质量份以上。此外,该含量为5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尤为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如果该含量低于1质量份,则其引起的粘附效果不足以同时改善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如果该含量高于50质量份,则可能导致拉伸性能不足和耐磨性较差。
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液态二甲苯树脂。液态二甲苯树脂在室温下(25℃)为液态。通过同时使用液态二甲苯树脂和前述的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可以大幅改善起始抓地性和耐磨性。因此实现了耐磨性、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的高水平平衡改善,尤其是在干燥路面上。
所述液态二甲苯树脂是二甲苯之间通过以下基团彼此成键的多聚体:C1-C10、优选C1-C5、更优选C1-C3的亚烷基和/或二亚烷基醚键(-Ra-O-Rb-,式中,Ra和Rb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表示C1-C10、优选C1-C5、更优选C1-C3的亚烷基)。具体地,所述液态二甲苯树脂具有下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为增强反应性,该多聚体也可以用酚类或多元醇类改性,或者含有羧基、羟基、硅烷醇基等。特别地,其优选含有羟基。
式中,R1、R2和R3中的任意两个表示甲基,剩下的一个表示氢原子,X表示C1-C10、优选C1-C5、更优选C1-C3的亚烷基,或者表示C2-C20、优选C2-C10、更优选C2-C6的二亚烷基醚键,尤为优选为亚甲基或二亚甲基醚键(-CH2-O-CH2-)。
液态二甲苯树脂的市售品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的NIKANOL系列(例如Y-50、Y-1000、LLL、LL、L、GH、G)。其中,从改善起始抓地性的角度出发优选NIKANOLY-50;从改善耐磨性的角度出发优选NIKANOLL。
液态二甲苯树脂的酸值优选为10mgKOH/g以上,更优选为15mgKOH/g以上。该酸值也优选为300mgKOH/g以下,更优选为250mgKOH/g以下,尤为优选为100mgKOH/g以下,特别优选为40mgKOH/g以下。如果该酸值低于10mgKOH/g,不能较好地提供起始抓地性。如果该酸值高于300mgKOH/g,其与橡胶组分的相容性可能恶化,导致拉伸性能不足和耐磨性大幅恶化。本发明中,液态二甲苯树脂的酸值是表示中和包含于1g液态二甲苯中的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量(以mg计)的数值,其采用电位滴定法(JISK0070:1992)测定。
液态二甲苯树脂在25℃下的粘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000mPa·s以下,更优选为18000mPa·s以下,尤为优选为15000mPa·s以下。从改善起始抓地性的角度出发,粘度进一步优选为500mPa·s以下,特别优选为100mPa·s以下。如果该粘度高于20000mPa·s,则可能不能充分产生改善起始抓地性的效果。此外,液态二甲苯树脂的粘度的下限值优选为10mPa·s,更优选为30mPa·s。从改善耐磨性的角度出发,尤为优选为3000mPa·s,特别优选为10000mPa·s。如果该粘度低于10mPa·s,可能不能充分产生改善耐磨性的效果。液态二甲苯树脂的粘度使用毛细管粘度计在25℃下测定。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液态二甲苯树脂的含量为5质量份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1质量份以上,尤为优选为12质量份以上。此外,该含量为1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从改善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的角度出发,其更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下。如果该含量低于5质量份,则其产生的改性效果不足以同时改善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如果该含量超过100质量份,则可能导致拉伸性能不足和耐磨性大幅恶化。
本发明中,可以将通常用于传统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的树脂,例如香豆酮树脂或芳香族石油树脂,与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共同使用。特别地,优选具有低软化点的低软化点树脂和具有高软化点的高软化点树脂。更优选低软化点树脂和高软化点树脂的组合。使用低软化点树脂进一步改善起始抓地性,而使用高软化点树脂提供更好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此外,将低软化点树脂和高软化点树脂与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组合使用,同时大幅改善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
所述低软化点树脂的软化点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该软化点也优选为119℃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如果该软化点低于60℃,不能提供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如果该软化点高于119℃,起始抓地性可能降低。
本发明中,树脂的软化点采用JISK6220-1:2001所规定的环球软化点测定仪测定,其被定义为球落下的温度。
低软化点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其软化点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其优选为香豆酮树脂。、
香豆酮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其由香豆酮形成即可,其例子包括香豆酮树脂和香豆酮-茚树脂。其中优选香豆酮-茚树脂。
当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低软化点树脂时,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组分,低软化点树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尤为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低软化点树脂的含量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尤为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当低软化点树脂的含量落入上述范围时,可以进一步地改善起始抓地性。
所述高软化点树脂的软化点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40℃以上。该软化点也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如果该软化点低于120℃,不能提供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如果该软化点高于200℃,起始抓地性可能降低。
该高软化点树脂的软化点采用上述方法测定。
高软化点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其具有上述范围内的软化点即可,其优选为芳香族石油树脂。
所述芳香族石油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其例子包括JX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制的NissekiNeopolymers170S和140S。
当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高软化点树脂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该高软化点树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尤为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该高软化点树脂的含量也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尤为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当该高软化点树脂的含量落入上述范围内时,可进一步大幅提高行驶期间的抓地性。
本发明中,从起始抓地性、行驶期间的抓地性等角度出发,优选除了上述树脂(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以及可选的高软化点树脂和/或低软化点树脂)之外还使用软化剂。该软化剂没有特别限定,其例子包括油和液态二烯类聚合物。
所述油的例子包括操作油例如石蜡操作油、芳香操作油、环烷操作油。其中优选芳香操作油。
当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油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该油的含量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45质量份以上。该油的含量也优选为8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75质量份以下。如果该含量低于30质量份,则不能获得充分的抓地性。如果该含量高于85质量份,则耐磨性趋于恶化。本文中使用的油的含量包括充油橡胶中所含的油的含量。
所述液态二烯类聚合物在室温(25℃)下为液态。
液态二烯类聚合物的以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优选为1.0×103~2.0×105,更优选为3.0×103~1.5×104。如果该Mw低于1.0×103,则耐磨性和拉伸性能可能降低,因此不能确保充分的耐久性。反之,如果该Mw高于2.0×105,则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能过高,因此生产率恶化。本发明中,液态二烯类聚合物的Mw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物测定。
液态二烯类聚合物的例子包括:液态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液态SBR)、液态聚丁二烯聚合物(液态BR)、液态聚异戊二烯聚合物(液态IR)和液态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液态SIR)。其中,优选液态SBR,这是因为其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液态SBR的乙烯基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尤为优选为35质量%以上。如果该乙烯基含量低于10质量%,则不能获得充分的抓地性。该乙烯基含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5质量%以下,尤为优选为55质量%以下。如果该乙烯基含量高于90质量%,则耐磨性趋于恶化。液态SBR的乙烯基含量可以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测定。
液态SBR的苯乙烯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尤为优选为35质量%以上。如果其苯乙烯含量低于10质量%,则难以获得充分的抓地性。该苯乙烯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如果其苯乙烯含量高于60质量%,则软化点可能过高导致获得的橡胶过硬、抓地性恶化。液态SBR的苯乙烯含量可以通过1H-NMR测定。
当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液态二烯类聚合物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该液态二烯类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该含量也优选为1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尤为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如果该含量低于10质量份,则趋于不能获得充分的抓地性。如果该含量高于120质量份,则耐磨性趋于恶化。
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将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与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共同使用,可以给橡胶提供粘附性,尤其在低温条件下,从而可在保持由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所提供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等的改善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提高起始抓地性。此外,这种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耐磨性。因此,可以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中,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采用悬浮聚合制造。
相比采用其他聚合方法制造的那些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在通过悬浮聚合制造的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中,低分子量组分和残留单体的含量更小,分子量分布更窄。这种聚合物改善了橡胶组合物的拉伸性能和耐磨性。
形成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单体组分的例子包括丙烯酸酯(烷基酯、芳基酯、芳烷基酯等),例如,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酯以外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丙烯腈、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萘、二乙烯基苯、三乙烯基苯和二乙烯基萘。
优选地,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主要含有丙烯酸丁酯组分,这是因为在该种情况下可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也可含有羟基、羧基、硅烷醇基等。特别地,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优选含有羟基。
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市售品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根上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PARACRON系列(SN-50、AS-3000E、ME-2000、W-116.3、W-248E、W-197C、PANLON2012)。
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DSC)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该Tg也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下,尤为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30℃以下。如果该Tg低于-60℃,则虽然可实现改善起始抓地性的效果,但不能提供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如果该Tg高于20℃,则虽然可实现改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的效果,但不能充分改善起始抓地性。本发明中,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Tg按照JIS-K7121,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10℃/min的升温速度测定。
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0以上。从改善起始抓地性的角度出发,该Mw尤为优选为750000以上。该Mw也优选为1200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00以下。从改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和耐磨性的角度出发,该Mw尤为优选为700000以下。如果该Mw低于100000,不能确保足够的拉伸强度及不能改善耐磨性。如果该Mw高于1200000,则不能充分改善起始抓地性。本发明中,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Mw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物测定。
当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尤为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该含量也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尤为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如果该含量低于1质量份,则不能改善起始抓地性及不能改善耐磨性。如果该含量高于50质量份,这样含量的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可能难以分散在橡胶中,从而导致耐磨性恶化。
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组分,上述的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液态二甲苯树脂、高软化点树脂、低软化点树脂、油、液态二烯类聚合物和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计含量,优选为50~250质量份,更优选为90~200质量份,尤为优选为130~190质量份。当该合计含量落入上述范围时,可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增强填料,其可从通常用于传统的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中的那些增强填料中任意选择,例如炭黑、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铝、粘土和滑石。其中,优选炭黑,这是因为其可提供良好的耐磨性。
从较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角度出发,相对于100质量%的增强填料,炭黑的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尤为优选为100质量%。
所述炭黑例如可通过油炉法制造,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的胶体性质的炭黑。具体的例子包括GPF、HAF、ISAF和SAF。其中优选为ISAF和SAF。
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优选为80m2/g以上,更优选为90m2/g以上,尤为优选为100m2/g以上。该N2SA也优选为600m2/g以下,更优选为250m2/g以下,尤为优选为150m2/g以下。如果该N2SA低于80m2/g,则抓地性趋于降低。如果该N2SA高于600m2/g,则难以获得良好的分散性,这导致耐磨性降低。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按照JISK6217-2:2001进行测定。
炭黑的吸油值(OAN)优选为50ml/100g以上,更优选为100ml/100g以上。该OAN也优选为250ml/100g以下,更优选为200ml/100g以下,尤为优选为135ml/100g以下。如果该OAN低于50ml/100g,则不能提供充足的耐磨性。如果该OAN高于250ml/100g,则抓地性可能降低。炭黑的OAN按照JISK6217-4:2008进行测定。
当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炭黑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炭黑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上,尤为优选为110质量份以上。该含量也优选为2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80质量份以下,尤为优选为150质量份以下。如果该炭黑的含量低于50质量份,则不能提供充分的耐磨性和充分的抓地性。如果该炭黑的含量高于200质量份,则抓地性可能降低。
除了上述组分之外,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可合适地含有橡胶工业中通常使用的配合剂,例如氧化锌、蜡、抗氧化剂、硬脂酸、硫化剂例如硫、硫化促进剂和其他材料。
所述氧化锌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用于橡胶领域例如轮胎中的那些。氧化锌可合适地为细颗粒氧化锌。当使用细颗粒氧化锌时,可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具体地,氧化锌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为200nm以下,更优选为100nm以下,尤为优选为80nm以下。平均一次粒径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nm,更优选为30nm,尤为优选为50nm。氧化锌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是指基于通过BET氮吸附法测定的比表面积计算出的平均粒径(平均一次粒径)。
当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氧化锌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氧化锌的含量优选为0.5~10质量份,更优选为1~5质量份。当氧化锌的含量落入上述范围时,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所述抗氧化剂没有特别限定,其例子包括萘胺抗氧化剂、喹啉抗氧化剂、二苯胺抗氧化剂、对苯二胺抗氧剂、氢醌衍生物抗氧化剂、酚类(单酚、双酚、三酚、多酚)抗氧化剂、硫代双酚抗氧化剂、苯并咪唑抗氧化剂、硫脲抗氧化剂、亚磷酸酯抗氧化剂和有机硫代酸抗氧化剂。
所述萘胺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苯基-α-萘胺,苯基-β-萘胺和醛醇-α-三甲基-1,2-萘胺。
所述喹啉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聚(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和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
所述二苯胺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对异丙基二苯胺、对(对甲苯磺酰)二苯胺、N,N-二苯基乙二胺和辛基化二苯胺。
所述对苯二胺抗氧剂的例子包括N-苯基-N'-(1,3-二甲基丁基)对苯二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N,N'-二苯基对苯二胺、N,N'-二-2-萘基对苯二胺、N-环己基-N'-苯基对苯二胺、N,N'-双(1-甲基庚基)对苯二胺、N,N'-双(1,4-二甲基戊基)对苯二胺、N,N'-双(1-乙基-3-甲基戊基)对苯二胺、N-4-甲基-2-戊基-N'-苯基对苯二胺、N,N'-二芳基对苯二胺、受阻二芳基对苯二胺、苯基己基对苯二胺和苯基辛基对苯二胺。
所述氢醌衍生物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2,5-二(叔戊基)氢醌和2,5-二叔丁基氢醌。
关于所述酚类抗氧化剂,所述单酚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6-二叔丁基苯酚、1-氧-3-甲基-4-异丙基苯、丁基羟基茴香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正十八烷基-3-(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酯和苯乙烯酚。所述双酚抗氧化剂、三酚抗氧化剂和多酚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
所述硫代双酚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和2,2'-硫代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所述苯并咪唑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2-巯基甲基苯并咪唑。所述硫脲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三丁基硫脲。所述亚磷酸酯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所述有机硫代酸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所述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优选喹啉抗氧化剂,更优选聚(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此外,进一步优选将其与对苯二胺抗氧剂组合使用,特别优选与N-苯基-N'-(1,3-二甲基丁基)对苯二胺组合使用。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为0.1~8质量份,更优选为2~6质量份。
所述硫的例子包括粉末硫、沉淀硫、胶态硫、不溶性硫和高分散性硫。其中优选粉末硫。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硫的含量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15~5质量份,尤为优选为0.2~2质量份。
所述硫化促进剂的例子包括:噻唑硫化促进剂,例如2-巯基苯并噻唑、双-2-苯并噻唑基二硫化物、N-环己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秋兰姆硫化促进剂,例如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TBzTD)、二硫化四(2-乙基己基)秋兰姆(TOT-N);亚磺酰胺硫化促进剂,例如N-环己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N-叔丁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N-氧化乙烯-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N-氧化乙烯-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胍硫化促进剂例如二苯胍、二(邻甲苯基)胍、邻甲苯基双胍。其中,优选噻唑硫化促进剂,更优选双-2-苯并噻唑基二硫化物,这是因为其可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效果。此外,还优选将其与秋兰姆硫化促进剂组合使用,更优选将其与TOT-N组合使用。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硫化促进剂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但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9质量份以下。如果该含量低于0.1质量份,则硫化速度趋于不足以提供良好的抓地性和良好的耐磨性。如果该含量高于10质量份,则可能发生喷霜,将导致抓地性降低和耐磨性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可用通常方法制备。具体地,例如可以将上述组分用班伯里混炼机、捏合机、开炼机等进行混炼,然后进行硫化来制备橡胶组合物.
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在确保良好的耐磨性的同时,可以同时大幅改善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
根据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适宜用作充气轮胎用胎面。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以使用上述橡胶组合物通过通常方法制造。具体地,将含有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液态二甲苯树脂、和可选的上述各种配合剂的未硫化橡胶组合物挤出为轮胎部件例如胎面的形状,然后在轮胎成型机上,通过通常方法将其与其他轮胎部件共同成型,得到未硫化轮胎,然后将未硫化轮胎在硫化机上进行热压,由此形成本发明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适宜用作乘用车轮胎、卡车和客车轮胎、两轮机动车轮胎、或高性能轮胎,尤其适宜用作高性能轮胎,特别是高性能干地轮胎。本文使用的高性能轮胎是指具有极其优异的抓地性的轮胎,其概念包括赛车上所使用的赛车轮胎。此外,本文使用的干地轮胎是指具有极其优异的干地抓地性的轮胎。
实施例
本发明可参考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但并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如下所列。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Tufdene4850(S-SBR,Tg=-25℃,乙烯基含量=43质量%,苯乙烯含量=40质量%,油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橡胶固体,为50质量份)
炭黑1:卡博特日本株式会社制造的N219(ISAF,N2SA:106m2/g)
炭黑2:东海碳素株式会社制造的SEAST9(SAF,N2SA:142m2/g,OAN:115ml/100g)
油: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的DianaProcessAH-24(芳香操作油)
液态二烯类聚合物:可乐丽株式会社制造的L-SBR-820(液态SBR,Mw:1.0×104,苯乙烯含量:45质量%)
树脂1:日涂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CoumaroneG-90(香豆酮-茚树脂(低软化点树脂),软化点:90℃)
树脂2:JX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制造的NissekiNeopolymer170S(芳香族石油树脂(高软化点树脂),软化点:160℃)
树脂3: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无溶剂型丙烯酸聚合物UH-2170(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无溶剂型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含羟基树脂,纯度:98质量%以上,Tg:60℃,酸值(OH值):88mgKOH/g,Mw:14000)
树脂4: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无溶剂型丙烯酸聚合物UC3900(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无溶剂型苯乙烯丙烯酸树脂),含羧基树脂,纯度:98质量%以上,Tg:60℃,酸值(OH值):108mgKOH/g,Mw:4600)
热塑性聚合物1:根上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N-50(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主要由丙烯酸丁酯通过悬浮聚合制造的含羟基聚合物,Tg:-43℃,Mw:800000)
热塑性聚合物2:根上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AS-3000E(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主要由丙烯酸丁酯通过悬浮聚合制造的含羟基聚合物,Tg:-36℃,Mw:650000)
液态二甲苯树脂1: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NIKANOLL(含羟基树脂,25℃下的粘度:12600mPa·s,酸值(OH值):25mgKOH/g)
液态二甲苯树脂2: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NIKANOLY-50(含羟基树脂,25℃下的粘度:50mPa·s,酸值(OH值):20mgKOH/g)
氧化锌:HakusuiTech株式会社制造的ZincoxSuperF-2(平均一次粒径:65nm)
蜡: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UNNOCN
抗氧化剂1: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NOCRAC6C(N-苯基-N'-(1,3-二甲基丁基)对苯二胺)
抗氧化剂2: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NOCRACRD(聚(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
抗氧化剂3: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Antigene6C(N-苯基-N'-(1,3-二甲基丁基)对苯二胺)
抗氧化剂4: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AntigeneRD(聚(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
硬脂酸:日油株式会社制造的TSUBAKI
硫1:鹤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粉末硫
硫2:轻井泽硫黄株式会社制造的粉末硫
硫化促进剂1: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NOCCELERDM(双-2-苯并噻唑基二硫化物)
硫化促进剂2: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NOCCELERTOT-N(二硫化四(2-乙基己基)秋兰姆)
<实施例和比较例>
按照表1和2所示的配方,使用神户制钢株式会社制造的1.7L的班伯里混炼机混炼除硫和硫化促进剂以外的配方材料。将混炼后的混合物与硫和硫化促进剂混合并用开炼机混炼,以制备未硫化橡胶组合物。将未硫化橡胶组合物成形为胎面形状,在轮胎成型机上与其他轮胎部件进行组装,接着在150℃下硫化30分钟以制备试验轮胎(轮胎尺寸:215/45R17)。
将由此制得的试验轮胎按照下述方法评价。表1和2显示了试验结果。在评价中,在表1中将比较例1-1作为基准比较例,在表2中将比较例2-1作为基准比较例。
(起始抓地性)
将试验轮胎安装在日本制造的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排量:2000cc)上。试验驾驶员驾驶汽车围绕具有干燥沥青路面的试车跑道行驶10圈,然后测试在第2圈进行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以基准比较例的数值为100,将结果表示为指数(起始抓地性的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起始抓地性越高。将指数为110以上的轮胎判断为特别优良。
(行驶期间的抓地性)
将试验轮胎安装在日本制造的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排量:2000cc)上。试验驾驶员驾驶汽车围绕具有干燥沥青路面的试车跑道行驶10圈,然后测试在最佳圈数和最后圈进行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以基准比较例的数值为100,将结果表示为指数。指数越大,表示在干燥路面上的行驶期间的抓地性的劣化越小,因此行驶期间的抓地性良好。将指数为110以上的轮胎判断为特别优良。
(耐磨性)
将试验轮胎安装在日本制造的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汽车(排量:2000cc)上。试验驾驶员驾驶汽车在具有干燥沥青路面的试车跑道上行驶,然后测量轮胎胎面橡胶上的残余沟槽深度(起始深度:15mm)。以基准比较例的数值为100,将残余沟槽深度表示为指数(耐磨性的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耐磨性越高。将指数为110以上的轮胎判断为特别优良。
[表1]
表1和2表明,在使用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的实施例中,可在确保良好耐磨性的同时,同时大幅改善起始抓地性和行驶期间的抓地性,尤其是在干燥路面上。特别地,这些树脂与低软化点树脂和/或高软化点树脂的组合使用或者与热塑性聚合物的组合使用,极为显著地平衡改善了这些性能。

Claims (13)

1.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所述橡胶组合物含有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液态二甲苯树脂,以及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含量为1~50质量份,液态二甲苯树脂的含量为5~100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具有0℃~1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具有15~250mgKOH/g的酸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具有2,000~20,000的重均分子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无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为无溶剂型苯乙烯丙烯酸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液态二甲苯树脂具有10~300mgKOH/g的酸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液态二甲苯树脂在25℃下的粘度为20,000mPa·s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橡胶组合物进一步含有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60℃~2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100,000~1,200,000的重均分子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通过悬浮聚合制造。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为高性能轮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高性能轮胎为高性能干地轮胎。
CN201510560720.8A 2014-09-05 2015-09-06 充气轮胎 Pending CN1054000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1448A JP2016056234A (ja) 2014-09-05 2014-09-05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181448 2014-09-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0021A true CN105400021A (zh) 2016-03-16

Family

ID=5414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0720.8A Pending CN105400021A (zh) 2014-09-05 2015-09-06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24367B2 (zh)
EP (1) EP2993060B1 (zh)
JP (1) JP2016056234A (zh)
CN (1) CN10540002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9858A (zh) * 2016-08-23 2018-03-0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0945070A (zh) * 2017-08-08 2020-03-31 哈利玛化成株式会社 轮胎橡胶改性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5581B2 (ja) * 2015-03-20 2018-07-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高分子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34195B2 (ja) * 2016-07-04 2021-02-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
JP7013669B2 (ja) * 2017-04-07 2022-02-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13670B2 (ja) * 2017-04-07 2022-02-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20422B2 (ja) * 2017-05-02 2022-02-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
JP6958064B2 (ja) * 2017-07-26 2021-11-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09106B2 (ja) * 2017-08-02 2022-01-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ゴム用ゴム組成物及び車両用防振ゴム
JP2019031619A (ja) * 2017-08-08 2019-02-28 ハリマ化成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4370A (en) * 1981-01-09 1983-11-08 S. C. Johnson & Son, Inc. Process for continuous bulk copolymerization of vinyl monomers
EP0890605B1 (en) * 1997-07-11 2003-04-2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2006274051A (ja) * 2005-03-29 2006-10-12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2008184505A (ja) * 2007-01-29 2008-08-14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63530A (ja) * 2008-04-25 2009-11-12 Bridgestone Corp 冬用タイヤ
JP2010031155A (ja) * 2008-07-29 2010-02-12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9787A (en) 1982-06-15 1985-07-16 S. C. Johnson & Son, Inc. Bulk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high solids and uniform copolymers
US4546160A (en) 1984-02-29 1985-10-08 S. C. Johnson & Son, Inc. Bulk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high solids and uniform copolymers
US5010166A (en) 1987-03-05 1991-04-23 S. C. Johnson & Son, In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olyol polymers and polyol polymers so produced
US4988763A (en) 1988-04-26 1991-01-29 S. C. Johnson & Son, Inc. Catalyzed bulk process for producing cyclic ester-modified acrylic polymers
JP4573369B2 (ja) 1998-11-26 2010-11-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
JP4955191B2 (ja) 2002-08-21 2012-06-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
JP2010270280A (ja) * 2009-05-25 2010-12-02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4370A (en) * 1981-01-09 1983-11-08 S. C. Johnson & Son, Inc. Process for continuous bulk copolymerization of vinyl monomers
EP0890605B1 (en) * 1997-07-11 2003-04-2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2006274051A (ja) * 2005-03-29 2006-10-12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2008184505A (ja) * 2007-01-29 2008-08-14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63530A (ja) * 2008-04-25 2009-11-12 Bridgestone Corp 冬用タイヤ
JP2010031155A (ja) * 2008-07-29 2010-02-12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9858A (zh) * 2016-08-23 2018-03-0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0945070A (zh) * 2017-08-08 2020-03-31 哈利玛化成株式会社 轮胎橡胶改性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93060B1 (en) 2017-10-11
JP2016056234A (ja) 2016-04-21
EP2993060A1 (en) 2016-03-09
US9624367B2 (en) 2017-04-18
US20160068672A1 (en) 2016-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0021A (zh) 充气轮胎
CN107000490B (zh) 充气轮胎
JP6926629B2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462008A (zh) 轮胎
CN107163325B (zh) 高性能轮胎
EP3812174B1 (en) Tir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pneumatic tire
CN105400020A (zh) 充气轮胎
JP7081082B2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623420B1 (en) Tread rubber composition and pneumatic tire
US20180362740A1 (en) Rubber composition for tire, tread and tire
US20220212500A1 (en) Pneumatic tire
JP682481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626482B1 (en) Pneumatic tire
JP2022112201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タイヤ
EP3851488B1 (en) Tread rubber composition and pneumatic tire
JP7326966B2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JP2020139112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0143199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35086B1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タイヤ
JP7293606B2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230166563A1 (en) Pneumatic tire
US20230294460A1 (en) Pneumatic tire
US20230415513A1 (en) Tire
US20230415515A1 (en) Tire
US20230322025A1 (en) Pneumatic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