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7017B - 旋转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7017B
CN105387017B CN201510535882.6A CN201510535882A CN105387017B CN 105387017 B CN105387017 B CN 105387017B CN 201510535882 A CN201510535882 A CN 201510535882A CN 105387017 B CN105387017 B CN 105387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onnector
recess
pist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58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7017A (zh
Inventor
田渊俊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87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7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7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7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2Mechanical layou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fluid-actuated element into movement of the finally-operated member
    • F15B15/06Mechanical layou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fluid-actuated element into movement of the finally-operated member for mechanically converting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o non- rectilinear movement
    • F15B15/065Mechanical layou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fluid-actuated element into movement of the finally-operated member for mechanically converting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o non- rectilinear movement the motor being of the rack-and-pin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9/00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 F16H19/02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or oscill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 F16H19/04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or oscill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comprising a ra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5B15/1433End c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9Fluid interconnections, e.g. fluid connectors, pa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ctuator (AREA)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致动器(10),配备有:端盖(26),端盖(26)配置在缸主体(20)的一端表面上;第一插塞(28),第一插塞(28)与构成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和第二插塞(30),第二插塞(30)与构成第二缸孔(18)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与第一前缸室(32)和第二后缸室(38)连通的第一端口(108),以及与第二前缸室(36)和第一后缸室(34)连通的第二端口(110)形成在端盖(26)中。

Description

旋转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条齿轮型的旋转致动器,其通过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往复运动使旋转轴旋转。
背景技术
齿条齿轮型的旋转致动器例如配备有缸主体,相互平行延伸的第一缸孔和第二缸孔形成为贯穿该缸主体。第一活塞布置成沿着第一缸孔的轴线方向移位,第二活塞布置成沿着第二缸孔的轴线方向移位。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活塞上,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活塞上。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彼此相互面对的状态下与设置在旋转轴上的齿轮啮合。
进一步,端盖设置在缸主体的相对端面上。工作流体流过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形成在一个端盖上。此外,通过工作流体的动作,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移位,从而能够使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台旋转(例如,参见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08-157289)。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日本特开专利申请2008-157289所公开的现有技术,因为端盖设置在缸主体的两端表面上,因此旋转致动器的总长度变得较大。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尺寸的旋转致动器。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致动器包括:缸主体,彼此平行延伸的第一缸孔和第二缸孔形成为贯穿缸主体;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沿着第一缸孔的轴线方向可移位地设置在第一缸孔中,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活塞上;第二活塞沿着第二缸孔的轴线方向可移位地设置在第二缸孔中,第二齿条设置在该第二活塞上;和旋转轴,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齿轮设置在旋转轴上。该旋转致动器进一步包括:端盖,在设置在缸主体的一端表面上的状态下,端盖通过闭合第一缸孔的一端侧的开口而在端盖和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缸室,并且通过闭合第二缸孔的一端侧的开口而在端盖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缸室;第一插塞,第一插塞与构成第一缸孔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并且在第一插塞和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三缸室;和第二插塞,第二插塞与构成第二缸孔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并且在第二插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四缸室。在上述缸主体中形成有:第一连通通道,第一连通通道与第三缸室连通;和第二连通通道,第二连通通道与第四缸室连通。进一步,在端盖中形成有:第一端口,第一端口与第一缸室和第二连通通道连通,工作流体流经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端口与第二缸室和第一连通通道连通,工作流体流经第二端口。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旋转致动器,第一插塞与构成第一缸孔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第二插塞与构成第二缸孔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因此,与端盖设置在缸主体的相对端表面上的结构相比,该旋转致动器的总长度可以被缩短,因此可提供小尺度的旋转致动器。
在上述旋转致动器上,第一插塞可以位于第一缸孔中,未突出到第一缸孔的外部;并且第二插塞可以位于第二缸孔中,未突出到第二缸孔的外部。根据这种结构,上述旋转致动器的尺寸可以变得更小。
在上述旋转致动器中,通过第一插塞的外边缘部分咬入构成第一缸孔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第一插塞可以被接合;并且通过第二插塞的外边缘部分咬入构成第二缸孔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第二插塞可以被接合。
根据该结构,第一插塞和第二插塞能够被可靠地固定到缸主体,而无需使用紧固构件,例如螺钉等。进一步,因为不需要密封构件,例如垫圈等,因此也能够有效地减少零件的数目。
在上述旋转致动器中,尤其是在它的端盖中,可以形成有:第一连通凹部,第一连通凹部与第一端口连通,并且与第一缸孔的一端侧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第二连通凹部,第二连通凹部与第二端口连通,并且与第二缸孔的一端侧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第三连通凹部,第三连通凹部与第一连通通道的在缸主体的一端表面上开放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第四连通凹部,第四连通凹部与第二连通通道的在缸主体的一端表面上开放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第一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与第一连通凹部和第四连通凹部连通;和第二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与第二连通凹部和第三连通凹部连通。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简单的构造,第一端口能够与第一缸室和第四缸室连通,第二端口能够与第二缸室和第三缸室连通。
在上述旋转致动器中,第一连接通道可以形成在端盖的内部,并且第二连接通道是形成在面对缸主体的端盖的外表面上的凹部。根据该结构,通过简单的构造,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能够形成在端盖中,而不干涉彼此。
在上述旋转致动器上,衬垫介于端盖和缸主体之间,该衬垫沿着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一连通凹部、第二连通凹部、第三连通凹部、第四连通凹部和第二连接通道的轮廓一体地形成。通过该特征,端盖和缸主体之间能够形成可靠的密封。
根据本发明,因为第一插塞与构成第一缸孔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第二插塞与构成第二缸孔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因此旋转致动器的尺寸可以变得更小。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通过说明性的实例来展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旋转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旋转致动器的横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IV-IV线的截面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V-V线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VI-VI线的截面图;
图7是端盖的后视图;
图8A是描述第一插塞和第二插塞安装到缸主体中的方法的截面图;和
图8B是显示第一插塞和第二插塞安装在缸主体中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旋转致动器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至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致动器10是所谓的齿条齿轮型的旋转致动器,其配备有具有第一齿条54和第二齿条62的缸部分12和具有齿轮64的台部分14。在如下的描述中,为便于说明,与旋转致动器10和它的组成元件相关地,图1至4所示的箭头X1被称为“向前方向”,而图1至4所示的箭头X2被称为“向后方向”。
缸部分12配备有:缸主体20,该缸主体2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在该缸主体20中第一缸孔16和第二缸孔18形成为沿着纵向方向(箭头X的方向)彼此平行地贯穿缸主体20;第一活塞22,第一活塞22布置在第一缸孔16中;第二活塞24,第二活塞24布置在第二缸孔18中;端盖26,端盖26闭合第一缸孔16和第二缸孔18的一端侧(在箭头X1的方向上)的开口;第一插塞28,第一插塞28闭合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在箭头X2的方向上)的开口;和第二插塞30,该第二插塞30闭合第二缸孔18的另一端侧的开口。
更具体地,缸部分12包括:第一前缸室(第一缸室)32,第一前缸室32形成在端盖26和第一活塞22之间;第一后缸室(第三缸室)34,第一后缸室34形成在第一活塞22和第一插塞28之间;第二前缸室(第二缸室)36,第二前缸室36形成在端盖26和第二活塞24之间;和第二后缸室(第四缸室)38,第二后缸室38形成在第二活塞24和第二插塞30之间。
缸主体20由诸如铝或者铝合金等金属构成。在缸主体20内,在设置于第一缸孔16和第二缸孔18之间的内壁40中,形成有配置台部分14的装配孔42,并且形成有多个安装孔44(如图2所示的两个安装孔),用于将缸主体20固定在预定位置。从图3中可知,在高度方向上贯穿缸主体20的状态下,装配孔42与第一缸孔16和第二缸孔18连通。
一对活塞密封圈46、48和一对耐磨环50、52通过环形凹部安装到第一活塞22的外周表面上。第一活塞22的一端侧的活塞密封圈46位于耐磨环50的箭头X1方向的位置,第一活塞22的另一端侧的活塞密封圈48位于耐磨环50的箭头X2方向的位置。但是,第一活塞22的一端侧的活塞密封圈46也可以位于耐磨环50的箭头X2方向的位置,第一活塞22的另一端侧的活塞密封圈48也可以位于耐磨环52的箭头X1方向的位置。
在第一活塞22的外周表面上的一对耐磨环50、52之间,形成有与齿轮64啮合的第一齿条54。位置检测磁体56通过环形凹部装配在第一活塞22上,位于活塞密封圈48和耐磨环52之间。磁体56发出的磁性通过图中未示的磁性检测传感器检测,上述磁性检测传感器安装在缸主体20的两侧表面上形成的传感器附接凹槽58、60中。因此,第一活塞22相对于缸主体20的位置,或者换言之,齿轮64的旋转角能够被获得。
因为第二活塞24大致以与第一活塞22相同的方式被构造,因此省略了它的详细说明。进一步,第二活塞24的第二齿条62在与第一齿条54面对面的状态下与齿轮64啮合。
在描述缸部分12的其余结构之前,首先描述台部分14。台部分14包括:中空旋转轴66,旋转轴66具有齿轮64,该齿轮64与第一齿条54和第二齿条62啮合;一对轴承68、70,轴承68、70配置在构成装配孔42的壁表面上并枢转地支撑旋转轴66;环体72,环体72保持轴承70;和台主体74,台主体74配置在旋转轴66上。
轴承68枢转地支撑旋转轴66的底部侧的小直径端,轴承70枢转地支撑台主体74和旋转轴66的与底部侧相对的一侧的大直径端。在本实施例中,尽管各个轴承68、70是滚子轴承,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轴承70的一部分布置为突出至装配孔42的外部。在轴承70的外环被按压进入缸主体20内的状态下,环体72通过将多个螺钉76(如图2所示的四个)紧固和拧紧在多个螺钉孔78内而固定至缸主体20,其中螺钉孔78形成在缸主体20的外表面上。
台主体74形成为环形,并且在台主体74在旋转轴66的轴线周围通过平行销80被定位的状态下,台主体74通过将多个螺钉82(如图2所示的六个)紧固并拧紧在螺钉孔84而固定至旋转轴66,其中螺钉孔84形成在旋转轴66的端表面上。因此,台主体74能够与旋转轴66一起整体地旋转(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进一步,能够将图中未示的工件或者夹具等附接至台主体74的多个附接孔86形成在台主体74中。
缸主体20上形成有第一连通通道88和第二连通通道90,第一连通通道88在缸主体20的一端表面开口并与第一后缸室34连通,第二连通通道90在其一端表面开口并与第二后缸室38连通。
如图6所示,第一连通通道88包括:第一通孔92,第一通孔92在纵向方向上贯穿并且在缸主体20中比第一缸孔16更靠底表面侧(例如,位于从台主体74越过第一缸孔16的位置);和第一连接孔94,该第一连接孔94在缸主体20的底表面开口并穿过第一通孔92与第一后缸室34连通。第二连通通道90包括:第二通孔96,该第二通孔96在纵向方向上贯穿并且在缸主体20中比第二缸孔18更靠底表面侧;和第二连接孔98,该第二连接孔98在缸主体20的底表面开口并穿过第二通孔96与第二后缸室38连通。
密封构件100配置在第一通孔92和第二通孔9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中,密封构件102配置在第一连接孔94和第二连接孔98的底表面侧的开口中。各个密封构件100、102由例如钢球形成。
端盖26通过例如压铸成型形成为板状,并且端盖26通过将多个螺钉104(如图1所示的四个)紧固并拧紧在螺钉孔106内而固定至缸主体20,其中螺钉孔106形成在缸主体20的一端表面中。第一端口108和第二端口110形成在端盖26中,第一端口108与第一前缸室32和第二连通通道90(第二后缸室38)连通并且工作流体流经第一端口108,第二端口110与第二前缸室36和第一连通通道88(第一后缸室34)连通并且工作流体流经第二端口110。未图示的用于供应和排出工作流体的流体通道连接到第一端口108和第二端口110。
如图3、4、6和7所示,在端盖26的后表面上(端盖26的面对缸主体20的外表面)形成有:与第一缸孔16的一端侧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的第一前连通凹部(第一连通凹部)112、与第一通孔92的一端侧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的第一后连通凹部(第三连通凹部)114、与第二缸孔18的一端侧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的第二前连通凹部(第二连通凹部)116和与第二通孔96的一端侧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的第二后连通凹部(第四连通凹部)118。薄壁部分113形成在构成第一前连通凹部112的底表面上,薄壁部分117形成在构成第二前连通凹部116的底表面上。因此,能够减少端盖26的重量。
第一前连通凹部112和第二后连通凹部118通过形成在端盖26内部的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120彼此连通。进一步,第一后连通凹部114和第二前连通凹部116通过形成在端盖26的后表面中的连接凹部(第二连接通道)122彼此连通。换言之,第一后连通凹部114、第二前连通凹部116和连接凹部122彼此连接以形成一个凹部分。由此,利用简单构造,连接通道120和连接凹部122能够形成在端盖26中而不干涉彼此。
进一步,衬垫124介于端盖26和缸主体20之间,该衬垫124沿着第一端口108、第二端口110、第一前连通凹部112、第一后连通凹部114、第二前连通凹部116、第二后连通凹部118和连接凹部122的轮廓(外形)一体地设置。通过该特征,能够适当地避免端盖26和缸主体20之间的工作流体的泄漏。
第一调整螺栓128和第二调整螺栓132通过螺母134固定到端盖26,第一调整螺栓128与设置在第一活塞22的一端表面上的减震构件126接触,第二调整螺栓132与设置在第二活塞24的一端表面上的减震构件130接触。更具体地,通过调整第一调整螺栓128进入第一前缸室32中的插入量和第二调整螺栓132进入第二前缸室36中的插入量,可以设定第一活塞22和第二活塞24的行程长度(台主体74的旋转角度)。
各个减震构件126、130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等,构成。第一调整螺栓128布置成贯穿第一前连通凹部112的底表面,第二调整螺栓132布置成贯穿第二前连通凹部116的底表面。用来防止工作流体从端盖26和调整螺栓128、132之间泄漏的密封垫圈136介于相应的螺母134和端盖26之间。
第一插塞28由金属,例如铝或者铝合金等,构成,并且形成为盘形。第一插塞28与构成位于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换言之,第一插塞28与构成第一缸孔16的壁表面接合,用以闭合或者阻塞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更具体地,第一插塞28的外边缘部分被弯曲,以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逐渐地倾斜,即,朝向缸主体20的另一端表面所在的一侧(在箭头X2的方向上)倾斜,外边缘部分的角部(边缘部)138咬入构成第一缸孔16的壁表面。
换句话说,第一插塞28具有如下形状:相对于其外边缘部分,其中心部分朝向端盖26(在箭头X1的方向上)突出。第一插塞28位于第一缸孔16的内部,未突出到第一缸孔16的外部。因为第二插塞30大致以与第一插塞28相同的方式构造,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即,第二插塞30通过其外边缘部分的角部140咬入构成第二缸孔18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而与缸主体20接合。
接下来,将说明在缸主体20中安装第一插塞28和第二插塞30的方法。在缸主体20中安装第一插塞28之前的状态中,第一插塞28的外边缘部分被弯曲,以便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向一侧逐渐地倾斜。
首先,如图8A所示,在第一插塞28的凹面朝向基座200侧定向的情况下,在第一插塞28的弯曲的外边缘部分放置成与基座200的圆形压力接收表面202的有角的外边缘部分接触的状态下,第一插塞28被插入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中。此时,第一插塞28的凹面的中心部分不与基座200的圆形压力接收表面202接触。进一步,第一插塞28的外边缘部分与构成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触或者接近该壁表面。
此外,圆柱形的按压夹具204从第一缸孔16的一端侧的开口插入,并且在缸主体20和基座200之间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后,按压夹具204按压第一插塞28的凸面的中心部分。当完成此步后,第一插塞28的凹面的中心部分被按压抵靠基座200的圆形压力接收表面202,于是外边缘部分发生塑形形变以径向向外扩张。此外,通过第一插塞28的外边缘部分的角部138咬入构成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第一插塞28被牢固地且无间隙地固定到缸主体20(参见图8B)。因此,第一插塞28和缸主体20之间形成密封。因为将第二插塞30安装在构成第二缸孔18的另一端侧的壁表面的安装方法与以上描述的第一插塞28的安装方法一样,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致动器10基本如上所述构造。接下来,将描述旋转致动器10的操作和效果。如图3所示,第一活塞22位于第一缸孔16在箭头X1的方向上的一端并且第二活塞24位于第二缸孔18在箭头X2的方向上的一端的状态将被称为初始位置。
在初始位置,当压力流体在第二端口110通向大气的状态下被供应到第一端口108时,导向第一端口108的工作流体通过第一前连通凹部112被引导进入第一前缸室32中,并且通过第一前连通凹部112、连接通道120、第二后连通凹部118和第二连通通道90被引导进入第二后缸室38中。
这样做的话,第一活塞22通过已经导入第一前缸室32的工作流体在箭头X2的方向上移动,并且第二活塞24通过已经导入第二后缸室38的工作流体在箭头X1的方向上移动。
此时,存在于第一后缸室34中的流体从第二端口110通过第一连通通道88、第一后连通凹部114、连接凹部122和第二前连通凹部116被排出至大气,而存在于第二前缸室36中的流体从第二端口110通过第二前连通凹部116被排出至大气。
因此,台主体74和设置有与第一活塞22的第一齿条54和第二活塞24的第二齿条62啮合的齿轮64的旋转轴66在如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整体地旋转。
此外,通过设置在第二活塞24的一端表面上的减震构件130与第二调整螺栓132接触并因此发生弹性变形,在冲击被减缓的状态下,第二活塞24的一端表面与第二调整螺栓132的端表面接触并且第二活塞24停止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与第二活塞24的第二齿条62啮合的齿轮64的旋转被锁定,因此包括与齿轮64啮合的第一齿条54的第一活塞22也停止移动。更具体地,旋转轴66和台主体74从初始位置旋转预定角度,在此之后该旋转停止。
接下来,当工作流体在第一端口108通向大气的状态下被供应到第二端口110时,导向第二端口110的工作流体通过第二前连通凹部116被引导进入第二前缸室36中,并且通过第二前连通凹部116、连接凹部122、第一后连通凹部114和第一连通通道88被引导进入第一后缸室34中。
这样做的话,第一活塞22通过已经导入第一后缸室34的工作流体在箭头X1的方向上移动,并且第二活塞24通过已经导入第二前缸室36的工作流体在箭头X2的方向上移动。
此时,存在于第一前缸室32中的流体从第一端口108通过第一前连通凹部112被排出至大气,而存在于第二后缸室38中的流体从第一端口108通过第二连通通道90、第二后连通凹部118、连接通道120和第一前连通凹部112被排出至大气。
因此,台主体74和旋转轴66在如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整体地旋转。此外,通过设置在第一活塞22的一端表面上的减震部件126与第一调整螺栓128接触并因此发生弹性变形,在冲击被减缓的状态下,当第一活塞22的一端表面与第一调整螺栓128的端表面接触时,第一活塞22和第二活塞24停止移动(第一活塞22和第二活塞24恢复至它们的初始位置),并且旋转轴66和台主体74也停止旋转。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插塞28与构成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且第二插塞30与构成第二缸孔18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因此,与端盖设置在缸主体20的相反端表面上的结构相比,旋转致动器10的总长度可以缩短,因此可获得小尺寸的旋转致动器10。
进一步,第一插塞28位于第一缸孔16中,未突出至第一缸孔16的外部,并且第二插塞30位于第二缸孔18中,未突出至第二缸孔18的外部。因此,旋转致动器10的尺寸可以变得更小。
此外,通过第一插塞28的外边缘部分的角部138咬入构成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第一插塞28与缸主体20接合,并且通过第二插塞30的外边缘部分的角部140咬入构成第二缸孔18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第二插塞30与缸主体20接合。
根据该结构,第一插塞28和第二插塞30能够可靠地固定到缸主体20,而无需使用紧固构件,例如螺钉等。进一步,因为不需要密封构件,例如衬垫等,因此也能够有效地减少零件的数目。
根据本实施例,与第一端口108连通且面对第一缸孔16的一端侧的开口的第一前连通凹部112、与第二通孔96的一端侧的开口连通的第二后连通凹部118以及与第一前连通凹部112和第二后连通凹部118连通的连接通道120形成在端盖26中。因此,利用简单构造,第一端口108能够与第一前缸室32和第二后缸室38连通。
进一步,与第二端口110连通且面对第二缸孔18的一端侧的开口的第二前连通凹部116、与第一通孔92的一端侧的开口连通的第一后连通凹部114以及与第二前连通凹部116和第一后连通凹部114连通的连接凹部122形成在端盖26中。因此,利用简单构造,第二端口110能够与第二前缸室36和第一后缸室34连通。
根据本实施例,连接通道120形成在端盖26的内部,且连接凹部122形成在端盖26的后表面上。因此,利用简单构造,连接通道120和连接凹部122能够形成在端盖26中,而不干涉彼此。
进一步,衬垫124介于缸主体20和端盖26之间,该衬垫124沿着第一端口108、第二端口110、第一前连通凹部112、第一后连通凹部114、第二前连通凹部116、第二后连通凹部118和连接凹部122的轮廓一体地形成。因此,在缸主体20和端盖26之间能够可靠地提供密封。
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结构。例如,第一插塞28的一部分可以突出到第一缸孔16的外部。第二插塞30也可以以类似方式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致动器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结构。

Claims (4)

1.一种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包含:
缸主体(20),彼此平行延伸的第一缸孔(16)和第二缸孔(18)形成为贯穿所述缸主体(20);
第一活塞(22),所述第一活塞(22)沿着所述第一缸孔(16)的轴线方向可移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缸孔(16)中,并且第一齿条(54)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22)上;
第二活塞(24),所述第二活塞(24)沿着所述第二缸孔(18)的轴线方向可移位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缸孔(18)中,并且第二齿条(62)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24)上;
旋转轴(66),与所述第一齿条(54)和所述第二齿条(62)啮合的齿轮(64)设置在所述旋转轴(66)上;
所述旋转致动器(10)进一步包含:端盖(26),在设置在所述缸主体(20)的一端表面上的状态下,所述端盖(26)通过闭合所述第一缸孔(16)的一端侧的开口而在所述端盖(26)和所述第一活塞(22)之间形成第一缸室(32),并且通过闭合所述第二缸孔(18)的一端侧的开口而在所述端盖(26)和所述第二活塞(24)之间形成第二缸室(36);
第一插塞(28),所述第一插塞(28)与构成所述第一缸孔(16)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并且在所述第一插塞(28)和所述第一活塞(22)之间形成第三缸室(34);和
第二插塞(30),所述第二插塞(30)与构成所述第二缸孔(18)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壁表面接合,并且在所述第二插塞(30)和所述第二活塞(24)之间形成第四缸室(38);
其中,在所述缸主体(20)中形成有:
第一连通通道(88),所述第一连通通道(88)与所述第三缸室(34)连通;和
第二连通通道(90),所述第二连通通道(90)与所述第四缸室(38)连通;
其中,在所述端盖(26)中形成有:第一端口(108),所述第一端口(108)与所述第一缸室(32)和所述第二连通通道(90)连通,工作流体流经所述第一端口(108);和
第二端口(110),所述第二端口(110)与所述第二缸室(36)和所述第一连通通道(88)连通,工作流体流经所述第二端口(110),
通过所述第一插塞(28)的外边缘部分咬入构成所述第一缸孔(16)的所述另一端侧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壁表面,所述第一插塞(28)被接合;
所述第一插塞(28)具有外边缘被弯曲的盘的形状;
通过所述第二插塞(30)的外边缘部分咬入构成所述第二缸孔(18)的所述另一端侧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壁表面,所述第二插塞(30)被接合;并且
所述第二插塞(30)具有外边缘被弯曲的盘的形状,
其中,在所述端盖(26)中形成有:
第一连通凹部(112),所述第一连通凹部(112)与所述第一端口(108)连通,并且与所述第一缸孔(16)的所述一端侧的所述开口面对面地布置;
第二连通凹部(116),所述第二连通凹部(116)与所述第二端口(110)连通,并且与所述第二缸孔(18)的所述一端侧的所述开口面对面地布置;
第三连通凹部(114),所述第三连通凹部(114)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88)的在所述缸主体(20)的所述一端表面上开放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
第四连通凹部(118),所述第四连通凹部(118)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90)的在所述缸主体(20)的所述一端表面上开放的开口面对面地布置;
第一连接通道(120),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20)与所述第一连通凹部(112)和所述第四连通凹部(118)连通;和
第二连接通道(122),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22)与所述第二连通凹部(116)和所述第三连通凹部(114)连通;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20)形成在所述端盖(26)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塞(28)位于所述第一缸孔(16)中,未突出到所述第一缸孔(16)的外部;和
所述第二插塞(30)位于所述第二缸孔(18)中,未突出到所述第二缸孔(18)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22)是形成在面对所述缸主体(20)的所述端盖(26)的外表面上的凹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衬垫(124)介于所述端盖(26)和所述缸主体(20)之间,所述衬垫(124)沿着所述第一端口(108)、所述第二端口(110)、所述第一连通凹部(112)、所述第二连通凹部(116)、所述第三连通凹部(114)、所述第四连通凹部(118)和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22)的轮廓一体地形成。
CN201510535882.6A 2014-09-02 2015-08-27 旋转致动器 Active CN105387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7610A JP6332688B2 (ja) 2014-09-02 2014-09-02 ロータリ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4-177610 2014-09-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7017A CN105387017A (zh) 2016-03-09
CN105387017B true CN105387017B (zh) 2018-04-06

Family

ID=55312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5882.6A Active CN105387017B (zh) 2014-09-02 2015-08-27 旋转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10247B2 (zh)
JP (1) JP6332688B2 (zh)
KR (1) KR101764616B1 (zh)
CN (1) CN105387017B (zh)
DE (1) DE102015114363B4 (zh)
TW (1) TWI565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52651S (zh) * 2015-10-09 2016-06-27
USD841705S1 (en) * 2015-10-09 2019-02-26 Smc Corporation Rotary actuator
JP6151341B2 (ja) * 2015-12-02 2017-06-21 Thk株式会社 回転テーブル装置
CN106678432A (zh) * 2016-12-16 2017-05-17 重庆市巴山液压附件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管道阀门开合的液压齿轮齿条油缸
JP1575546S (zh) * 2016-12-16 2017-05-08
JP1575545S (zh) * 2016-12-16 2017-05-08
JP1575966S (zh) * 2016-12-16 2017-05-08
USD871471S1 (en) * 2018-01-31 2019-12-31 Emg Automation Gmbh Actuator
DE102019204446A1 (de) * 2019-03-29 2020-10-01 Festo Se & Co. Kg Fluidbetätigte Drehantriebsvorrichtu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1576B2 (ja) * 2001-04-10 2005-09-28 Smc株式会社 ダブルラック・ピニオン式揺動装置
CN102213247A (zh) * 2010-04-01 2011-10-12 Smc株式会社 用在流体压力装置的罩以及该罩的固定方法
KR101134398B1 (ko) * 2008-09-18 2012-04-09 에스엠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더블 랙피니언식 요동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89568B1 (de) * 1982-03-19 1985-09-04 P M I de Jong BV Druckmittelbetätigte Drehantriebs-Stellvorrichtung
JPS6241906U (zh) * 1985-09-02 1987-03-13
JP2537200Y2 (ja) * 1990-11-28 1997-05-28 エスエムシー 株式会社 ラックピニオン形揺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3815856B2 (ja) * 1997-07-04 2006-08-30 Smc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3065302A (ja) 2001-08-28 2003-03-05 Smc Corp ダブルラック・ピニオン式ロータリ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994020B2 (ja) 2006-12-21 2012-08-08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ロータリ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2065309U (zh) 2011-05-08 2011-12-07 颜建峰 内六角螺纹结构塞头
CN202431638U (zh) * 2011-08-31 2012-09-12 深圳市合木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回转气缸
US8695635B1 (en) 2012-10-25 2014-04-15 Hsiang Hung Wang Mixing valve device switchable to different outlet
CN203796654U (zh) * 2013-12-31 2014-08-27 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齿轮齿条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1576B2 (ja) * 2001-04-10 2005-09-28 Smc株式会社 ダブルラック・ピニオン式揺動装置
KR101134398B1 (ko) * 2008-09-18 2012-04-09 에스엠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더블 랙피니언식 요동 장치
CN102213247A (zh) * 2010-04-01 2011-10-12 Smc株式会社 用在流体压力装置的罩以及该罩的固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27936A (ko) 2016-03-10
CN105387017A (zh) 2016-03-09
US20160061231A1 (en) 2016-03-03
KR101764616B1 (ko) 2017-08-03
TWI565881B (zh) 2017-01-11
JP2016050655A (ja) 2016-04-11
TW201617529A (zh) 2016-05-16
US9810247B2 (en) 2017-11-07
DE102015114363B4 (de) 2018-10-25
JP6332688B2 (ja) 2018-05-30
DE102015114363A1 (de)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7017B (zh) 旋转致动器
TWI575177B (zh) Fill cover and fittings and valves
JP4676333B2 (ja) シールリング
CN104791512B (zh) 浮动球阀密封件
US20140159313A1 (en) Automat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hinge seal gap in spherical compressor
US11067067B2 (en) Hydraulic device
CN104802032A (zh) 旋转工作台
CN104847729A (zh) 托盘活塞式摇摆驱动机
CN203809402U (zh) 托盘活塞式摇摆驱动机
CN103383012B (zh) 止回阀
JP2023525672A (ja) 止め弁
CN201827069U (zh) 平衡式内啮合齿轮泵
CN101984257B (zh) 平衡式内啮合齿轮泵
KR20100002165U (ko) 자체 평형식 자동 보상 밀봉 구형(球形) 밸브
JP6759340B2 (ja) 両回転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5903755B2 (ja) 油圧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209761623U (zh) 一种双联式轴向柱塞马达
CN214617956U (zh) 一种安全防脱离硬密封球阀
JP2001182714A (ja) クランプシリンダのロッドカバー及びクランプシリンダ
CN202291472U (zh) 一种加工油嘴类工件的专用定位工装
CN216691359U (zh) 配流盘和柱塞式液压泵
CN220365981U (zh) 一种分配阀
CN220248941U (zh) 一种能软硬双密封的截止阀
JPH11255197A (ja) ロータリーベーン式舵取機のシール方式
CN202834222U (zh) 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