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8035B - 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58035B CN105358035B CN201480036911.8A CN201480036911A CN105358035B CN 105358035 B CN105358035 B CN 105358035B CN 201480036911 A CN201480036911 A CN 201480036911A CN 105358035 B CN105358035 B CN 1053580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endoscopic system
- receiving section
- endoscope
-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25—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 A61B1/00027—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power supply
- A61B1/0002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power supply externally powered, e.g. wireles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8—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receiving instru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42—Probes having pivoting end effectors, e.g. force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92—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having a flexible, catheter-like structure, e.g. for heart abl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61B2017/00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adapted to be inserted through a working channel of an endosco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53—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instrument of device
- A61B2018/00059—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8/00071—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A61B2018/00077—Electrical conductivity high, i.e.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53—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instrument of device
- A61B2018/00172—Connectors and adapters therefor
- A61B2018/00178—Electrical connec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98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combined with or comprising means for visual or photographic inspections inside the body, e.g. endoscop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 A61B2560/021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or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20—The network being internal to a load
- H02J2310/23—The load being a medical device, a medical implant, or a life supporting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内窥镜系统(1G)具有软性内窥镜(10)、处置器械(20)、电源(30)。软性内窥镜(10)具有送电部(19),该送电部(19)包含将来自电源(30)的电力转换为交流磁场的、卷绕在挠性的通道(14)上的第1线圈(18),处置器械(20)具有受电部(29),该受电部(29)包含在处置部(22)从开口(14B)突出的状态下配设在最高效受电的位置的第2线圈(2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贯穿插入到软性内窥镜的通道中的器件进行无线供电的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贯穿插入到软性内窥镜的通道中并插入到体内的器件,在美国专利第7824407号说明书中公开了对活体组织施加高频电流并进行处置的高频切开钳子。
并且,在美国专利第6949068号说明书中公开了将具有多个磁产生元件的探针贯穿插入到通道中、检测内窥镜的软性插入部的形状并进行显示的内窥镜形状检测装置。
在高频切开钳子和探针等器件上连接有缆线,以供给动作所需要的电力。该缆线可能妨碍手术医生的操作并降低操作性。
另外,在美国专利第6371967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从套管的送电线圈对插入到套管中的手术用处置器械的受电线圈无线供电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插入到软性内窥镜的通道中的操作性优良的器件的内窥镜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具有:软性内窥镜,其具有挠性的插入部、配设在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侧的操作部、供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的挠性的通道,其中,所述插入部包含配设有摄像部的前端部;电源,其输出高频电力;以及处置器械,其从所述操作部的插入口插入,包含对被处置部接通所述高频电力的一对刀片的处置部经由所述通道从所述前端部的开口突出,其中,所述内窥镜具有送电部,该送电部包含第1螺线管线圈,该第1螺线管线圈通过从所述电源输入的所述高频电力而产生交流磁场,卷绕在所述通道的外周上并由对电磁场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覆盖,该送电部构成与所述高频电力的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的第1谐振电路,所述处置器械具有受电部,该受电部包含第2螺线管线圈,该第2螺线管线圈在所述处置部从所述开口突出的状态下贯通所述第1螺线管线圈,该受电部构成谐振频率与所述第1谐振电路相同的第2谐振电路。
并且,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具有:软性内窥镜,其具有挠性的插入部、配设在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侧的操作部、供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的挠性的通道,其中,所述插入部包含配设有摄像部的前端部;器件,其从所述操作部的插入口插入并贯穿插入到所述通道中;以及电源,其输出高频电力,其中,所述内窥镜具有送电部,该送电部通过从所述电源输入的所述高频电力而产生施加给所述通道的交流磁场,所述器件具有受电部,该受电部经由所述送电部产生的所述交流磁场接收电力,所述受电部接收的电力被输出到负载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具有插入到软性内窥镜的通道中的操作性优良的器件的内窥镜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内窥镜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处置器械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示意图。
图5A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5B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内窥镜系统的等效电路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内窥镜系统的等效电路图。
图9A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内窥镜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图。
图9B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内窥镜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图。
图9C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内窥镜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图。
图9D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内窥镜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图。
图9E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内窥镜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图。
图9F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内窥镜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图。
图9G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内窥镜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图。
图10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内窥镜系统的送受电部的示意图。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的内窥镜系统的等效电路图。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的内窥镜系统的内窥镜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7的内窥镜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8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图。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具有软性内窥镜(以下称为“内窥镜”)10、贯穿插入到内窥镜10的通道14中的器件即处置器械20、电源30。
内窥镜10具有插入部11、配设在插入部11的基端部侧的操作部12、从操作部12延伸设置的通用软线13。插入部11包含配设有摄像部15(参照图2)的前端部11A、用于改变前端部11A的方向的弯曲部11B、挠性的细长的软性部11C。操作部12是供手术医生把持来进行前端部11A的方向操作、送气送水操作和内窥镜图像拍摄操作等的非挠性部。与此相对,插入部11是从被处置体即患者的口腔或肛门插入到消化道的内部等的挠性部。
与内窥镜10的通用软线13连接的处理器32具有进行内窥镜系统1的整体控制的由CPU等构成的控制部(未图示),对摄像部15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在监视器33上显示内窥镜图像。与处理器32连接的电源30对处置器械20供给高频电力。例如,脚踏开关SW31对电源30的输出进行接通/断开控制。另外,从通用软线13分支的布线也可以与电源30直接连接。
内窥镜10在从操作部12的插入口14A到前端部11A的开口14B的范围内具有供插入部11贯穿插入的挠性的由树脂管构成的通道14。
处置器械20具有配设有处置部22的前端部21A、细长的挠性的插入部21B、配设在插入部21B的基端部侧且供手术医生在体外进行操作的操作部21C。处置器械20从插入口14A插入并贯穿插入到通道14中,前端部21A从开口14B突出。
前端部21A具有作为处置部22的被接通高频电流的一对刀片(电极)22A、22B(参照图3)。根据操作部21C的操作,被钳子的一对刀片22A、22B(参照图3)夹持的作为被处置部的活体组织(患部)LT通过基于高频电流的焦耳热而被切除/止血。
电源30例如输出频率为100kHz以上100MHz以下的高频电力。高频电力的频率优选从被法令等认可使用的频率中进行选择,例如为13.56MHz。高频电力的振幅没有特别限制,优选波形为正弦波。
在内窥镜系统1中,处置器械20和电源30未进行有线连接。但是,当处置器械20插入到通道14中时,以无线电力传送的方式经由内窥镜10从电源30接收处置所需要的电力。另外,无线电力传送是与基于无线的电力供给相同的意思。
即,如图2和图4所示,内窥镜10具有送电部19,该送电部19包含将电源30输出的高频电力转换为交流磁场的磁场产生用的第1电感元件。内窥镜10的第1电感元件是卷绕在通道14的外周上的第1螺线管线圈(以下称为“第1线圈”、“送电线圈”)18。另外,通道14包含挠性管和分支管,分支管的一方与送气抽吸管14C连接。
送电部19只要在操作部12或插入部11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内部即可,也可以构成为具有置换通道14的一部分的中空部。即,在本说明书中,将所述结构的形成中空部的结构要素也视为通道14的一部分。
并且,在作为电感元件的功能上,第1线圈18的导体可以在中空部的内表面露出,但是,由于通道14还用于送气抽吸等,所以,优选中空部的内表面由摩擦较小的绝缘体密封。
另一方面,如图3和图4所示,处置器械20具有包含磁场受电用的第2电感元件的受电部29。处置器械20的第2电感元件是卷绕在插入部21B的长度方向上的第2螺线管线圈(以下称为“第2线圈”、“受电线圈”)28。
图2~图4所示的螺线管线圈是所谓的单层绕线,但是,也可以是双层绕线等多层绕线。并且,在线圈的导线是由绝缘体包覆的包覆导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更加紧密地进行卷绕以使得相邻导线相切。由于卷绕数(匝数)较多的螺线管线圈的电感L较高,所以,能够产生更强的交流磁场,并且能够接收更大的感应电流。
通道14的内径φ(14)大于插入部21B的外径φ(20),以使得能够供处置器械20的插入部21B贯穿插入。例如φ(14)=2.8mm,φ(20)=2.5mm。
另外,配设有第2线圈28的插入部21B的一部分区域只要配设成导体未在最外周面上露出、并且能够贯穿插入到通道14内即可,外径φ(20)也可以大于其他区域。并且,为了使插入部21B容易贯穿插入到通道14内,更加优选外表面用摩擦较小的绝缘体、例如氟树脂覆盖。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内窥镜系统1具有内窥镜10、利用处置部22进行处置的处置器械20、对处置部22供给电力的电源30,内窥镜10包含挠性的插入部11和配设在插入部的基端侧的操作部12,内窥镜10具有设置在操作部12中的处置器械插入口14A、以该处置器械插入口14A为基点而贯通到插入部前端的通道14、包含产生施加给通道14的内部的交流磁场的送电线圈18的送电部19,处置器械20成为以出入自如的方式从处置器械插入口14A贯穿插入到通道14中的形状,具有包含受电线圈28的受电部29,该受电线圈28能够以感应方式与送电线圈18产生的交流磁场耦合,设置成置换外装或内部的一部分,当处置器械20插入到通道14中时,送电线圈18和受电线圈28彼此以感应方式耦合。
这里,如图5A所示,即使处置器械20从插入口14A插入到通道14中,在处置器械前端部21A从开口14B突出之前,处置器械20的第2线圈28也无法高效地接收内窥镜10的第1线圈18产生的交流磁场。这是因为,交流磁场是不像电波那样传播的非辐射场。即,例如在频率13.56MHz时,交流磁场的波长大约为22m,与此相对,构造物远远小于该波长,所以,交流磁场无法像电波那样传播到远方。
与此相对,如图5B所示,在内窥镜系统1中,在处置器械前端部21A从开口14B突出的状态、即处置器械20在通道14中插入到动作位置的状态下,第2线圈28成为插入到第1线圈18的内部的状态,第1线圈18的中心轴和第2线圈28的中心轴大致一致,成为同轴。因此,即使在通道14的内部、处置器械20的位置从通道14的中心偏心,送受电效率(传送效率)也不会大幅变化。第1线圈18和第2线圈28稳定地以感应方式耦合。因此,通过电磁感应效果,第2线圈28能够最高效地接收第1线圈18产生的交流磁场。
这里,优选第1线圈18和第2线圈28的长度为1cm以上。如果是所述范围以上,则能够进行电力的送受电。另一方面,第1线圈18的最大长度由通道14的长度D决定,第2线圈28的最大长度由插入部21B的长度决定。例如,挠性的内窥镜10的通道长度D和插入部21B的长度为100cm以上230cm以下的程度,第1线圈18和第2线圈28的最大长度与通道长度D相同。另外,从送受电效率和自身电感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第1线圈18和第2线圈28的长度为5cm以上200cm以下。
另外,图2所示的第1线圈18示出配设在操作部12的通道14中的例子,但是,第1线圈18也可以配设在软性部11C的通道14中,还可以配设在操作部12和软性部11C的通道14中。并且,图3所示的第2线圈28的长度较短,但是,例如也可以是与插入部21B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的线圈。
内窥镜10的通道14的长度D非常长而成为100cm以上,但是,其大部分配置在挠性的软性部11C的内部。因此,第1线圈18和第2线圈28容易成为长度50cm以上,但是,配置在挠性的软性部11C的内部的第1线圈18和第2线圈28需要具有挠性。
在具备具有挠性的较长的插入部11的软性内窥镜10的内窥镜系统1中,根据插入部11的长度,能够使第1线圈18和第2线圈28的长度较长而成为例如50cm以上,所以,无线电力传送的效率较高。另外,第1线圈18和第2线圈28的长度的上限例如为200cm。
这里,当线圈的长度较长时,电阻R也较高。因此,特别是当考虑依赖于与电感L/电阻R成比例的Q值的传送效率时,在单层绕线中,特别优选线圈的长度为200cm以下,在双层绕线中,特别优选线圈的长度为150cm以下。
另外,送受电效率最高的状态是在第1线圈18的全长范围内插入同轴的第2线圈28的状态,换言之,是第2线圈28贯通第1线圈18的状态。因此,优选第2线圈28的长度比第1线圈18的长度长,进而,当考虑处置器械20从开口14B突出的突出量d时,特别优选第2线圈28的长度为(第1线圈18的长度+突出量d)。另外,突出量d根据处置器械而不同,但是,例如为1cm以上10cm以下。
这里,优选即使是通道长度D不同的多个内窥镜,也能够使用相同的处置器械20。因此,优选以开口14B为基准来设定第1线圈18的配设位置。即,内窥镜的第1线圈18配设在从开口14B起的规定距离D1的位置即可。该情况下,通道长度D较长的内窥镜与通道长度D较短的内窥镜相比,从插入孔14A到第1线圈18的距离D2较长。
在具有各自的第1线圈18配设在从开口14B起的规定距离D1的位置的多个内窥镜和处置器械20的内窥镜系统中,多个内窥镜能够高效地对处置器械20进行无线供电。
另外,具有1个内窥镜和在分别在通道14中插入到动作位置的状态下、在最高效地接收送电部18产生的交流磁场的位置配设受电部28的多个处置器械的内窥镜系统当然具有同样的效果。
如图6的等效电路图所示,在内窥镜系统1中,包含电源30和送电部19的内窥镜侧电路、以及包含受电部29和处置部22(22A、22B)并对消耗电力的负载部即活体组织LT施加电流的处置器械侧电路不会经由导体进行物理接触。
但是,受电部29以感应方式与送电部19附近的空间中产生的非辐射的交流磁场M耦合。在以感应方式耦合的受电部29中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由此产生的感应电流对处置器械20的处置部22供给电力。另外,连接电源30和螺线管线圈18的布线也可以接地连接。
由于内窥镜系统1的处置器械20不具有与电源30连接的布线(缆线),所以,处理容易且操作性优良。进而,由于送电部19配设在内窥镜10的内部,所以,所产生的电磁场M不容易泄漏到内窥镜10的外部,所以,泄漏电磁场针对周围设备等的影响较小。
并且,由于插入到通道14的处置器械20的螺线管线圈28与内窥镜10的螺线管线圈18同轴,所以耦合系数较大。进而,由于螺线管线圈28和螺线管线圈18的长度可以长到与软性内窥镜10的插入部11的长度相同,所以,更加容易增大彼此电感。
另外,为了确保挠性和机械强度,有时在处置器械20的插入部21B中配设相邻单线为大致接触状态的所谓绕线的螺旋线圈。通过使用处置器械20的形状保持用的螺旋线圈的一部分构成螺线管线圈28,实现处置器械20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即,通过在形状保持用的螺旋线圈上连接通电用的2条导线,能够将导线间用作螺线管线圈28。当然,在用作螺线管线圈28的部分的单线上包覆绝缘材料,以使得相邻单线不会短路。另外,在形状保持用的螺旋线圈由电阻比较高的不锈钢等构成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电阻,优选通过电镀法等在表面形成低电阻金属、例如铜或银等。或者,也可以将不锈钢线圈的至少一部分置换为由低电阻金属构成的线圈,以使得将其用作螺线管线圈28。
并且,通过在内窥镜10内部配设送电部19,规定了送电部19与受电部29的相对位置关系,所以,能够稳定地维持送电部19和受电部29之间的较强的耦合状态、即电力传送效率较高的状态,所以,节能性也优良。
这里,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内窥镜系统1中,在对处置器械20输出的电力的接通/断开控制中使用开关31。在图1中,设开关31为脚踏开关进行了例示,但是,也可以在电源30、内窥镜10的操作部12或处置器械20的操作部21C中配设开关。
与电源30连接的开关或配设在电源30中的开关对电源30的输出进行接通/断开控制。配设在操作部12或操作部21C中的开关通过送电部19或受电部29的内部电路对电力进行接通/断开控制。另外,代替送受电电路中的接通/断开控制,通过对送受电电路的Q值进行增减并大幅改变送受电效率,能够得到与接通/断开控制相同的效果。但是,在电力量较大的情况下,Q值减少控制可能产生发热等问题。
另外,开关也可以是按钮开关、触摸手势对应操作部或基于声音识别的操作部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内窥镜系统1中,用于开始或停止来自电源30的输出的送电开始停止单元即开关与电源30分开配设,或者配设在内窥镜10的操作部12或处置器械20中。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接着,对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7的内窥镜系统1A~1F等进行说明。由于内窥镜系统1A~1F等具有与已经说明的内窥镜系统1相同的结构,是类似的,所以,对相同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内窥镜系统1A~1F等均具有内窥镜系统1的效果,进而,分别具有比内窥镜系统1更加优良的效果。
<变形例1>谐振电路
在图7所示的内窥镜系统1A中,内窥镜10A的送电部19A和处置器械20A的受电部29A具有电容元件17、27。送电部19A和受电部29A通过对各自的电路施加电容成分,分别构成规定谐振频率的谐振电路。另外,仅通过电路的寄生电容,也不是不可能形成谐振电路,但是,为了将谐振频率设定为规定值,需要电容元件17、27。并且,在图7中,电容元件17、27相对于电源30的输出而串联连接,但是,也可以并联连接。
这里,包含电源30和送电部19A的内窥镜侧电路、以及包含受电部29A和处置部22(22A、22B)并对消耗电力的负载部即活体组织LT施加电流的处置器械侧电路是不共用地线的不同电路。
而且,送电部19A的电容元件17的电容C1和第1线圈18的电感L1、受电部29A的电容元件27的电容C2和第2线圈28的电感L2以及电源30输出的高频电力的频率F0成为以下的(式1)的关系。
(式1)
换言之,电源30输出的高频电力的频率F0和送电部19A的谐振频率F1大致一致。因此,送电部19A能够高效地产生交流磁场M。进而,送电部19A的谐振频率F1和受电部29A的谐振频率F2也大致一致。因此,由于送电部19A和受电部29A成为磁场共振状态,所以,受电部29A能够高效地接收交流磁场M。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内窥镜系统1A中,包含送电线圈18的送电部19A和包含受电线圈28的受电部29A分别构成谐振电路,高频电力的频率F0、送电部19A的谐振频率、受电部29A的谐振频率相同。另外,频率相同是指±5%的范围内。另外,由于布线构造等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寄生电容和自身电感也包含在前谐振电路的成分中来进行设计。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电容元件17是内窥镜10A的结构要素,但是,作为送电部19A整体,只要是谐振频率F1的谐振电路即可,所以,例如也可以配设在处理器32中。
因此,内窥镜系统1A与内窥镜系统1相比,送受电效率较高。
<变形例2>阻抗匹配
在图8所示的内窥镜系统1B中,送电部19和受电部29分别具有阻抗匹配部19B、29B。
送电部19侧的阻抗匹配部19B具有相对于电源30的输出而串联连接的电感元件16B以及并联连接的电容元件17B。阻抗匹配部19B使电源30的阻抗和比阻抗匹配部19B更靠处置部22侧的阻抗一致。由于阻抗一致,所以,从电源30到处置部22侧的电力输入的效率较高。
另一方面,受电部29侧的阻抗匹配部29B具有相对于处置部22而串联连接的电感元件26B以及并联连接的电容元件27B。阻抗匹配部29B使比阻抗匹配部29B更靠电源30侧的阻抗和处置部22的阻抗一致。由于阻抗一致,所以,从比阻抗匹配部29B更靠电源30侧到处置部22的电力输入的效率较高。
送电部19的阻抗匹配部19B也可以具有相对于电源30的输出而串联连接的电容元件17B以及并联连接的电感元件16B。受电部29的阻抗匹配部29B也可以具有相对于处置部22而串联连接的电容元件27B以及并联连接的电感元件26B。
在上述中,作为阻抗匹配部,使用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进行了说明,但是,除此之外,也可以对电阻等阻尼元件、传送线路等进行组合,但是,由于阻尼元件会增加损失,所以优选不使用阻尼元件。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设阻抗匹配部19B、29B为送电部19和受电部29的一部分来进行说明,但是,例如,阻抗匹配部19B也可以是处理器32的一部分。并且,阻抗匹配部29B也可以配设在处置器械20B的操作部21C中。即,只要内窥镜10B包含阻抗匹配部19B、且处置器械20B包含阻抗匹配部29B即可。
内窥镜系统1B与内窥镜系统1、1A相比,从电源30到送电部19的电力的输入效率较高。
变形例1和变形例2的谐振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均是内窥镜系统1的送受电效率的改善用的结构要素,不是必须的结构要素。因此,也可以是仅内窥镜10或处置器械20中的一方具有谐振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还可以是双方不具有谐振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
并且,优选送电部19或受电部29自动改变电容元件17B、27B或电感元件16B、26B的电抗,以使得送受电效率最高。因此,如图8所示,优选电容元件17B、27B为电容可变元件,优选电感元件16B、26B为电感可变元件。另外,电容可变元件17B、27B和电感元件16B、26B分别由控制部19X、29X控制。控制部19X例如配设在处理器32、电源30或内窥镜10B中,控制部29X配设在处置器械20B中。
<变形例3>电感元件构造
在内窥镜系统1中,作为送电部19的磁场产生用的电感元件和受电部29的受电用的电感元件,以螺线管线圈18、28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交流磁场M的产生或受电用的电感元件不限于螺线管线圈。
例如,能够使用图9A~图9G所示的电感元件。另外,在图中,直线状的导线的延伸设置方向是通道14或处置器械20的长度方向。
可以使用图9A所示的螺旋线圈18A(28A)、图9B所示的配设在通道14的长度方向上的螺旋线圈18B(28B)、图9C所示的单匝环形线圈18C(28C)、图9D所示的两端部为开放状态的螺线管线圈18D(28D)、图9E所示的两端部为开放状态的螺旋线圈18E(28E)、图9F所示的中空的筒状导体18F(28F)。并且,即使是简单的线路(未图示),也可以用作电感元件。
根据电感元件的构造的不同,所产生的交流磁场的分布和磁场耦合状态等大幅不同。但是,无论哪种情况下,通过送电部19中产生的交流磁场M而在受电部29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能够以无线方式进行电力传送。
另外,电感元件不是必须为一个,如图9G所示,也可以由多个电感元件构成。并且,多个电感元件不仅可以配设在通道长度方向上,还可以配设在通道周方向上。
在通过受电部29的处置器械20而使电感元件产生的磁场M的指向性存在多种图案的情况下,送电部19也采用配设多个电感元件的结构,通过驱动适合于该处置器械20的电感元件,能够以无线方式对处置器械20供给电力。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送电部19的电感元件和受电部29的电感元件在接近时,在稍微进行感应耦合的情况下,即使耦合系数较小,通过提高包含送电部19或受电部29的谐振电路的Q值,也能够进行电力的无线传送。另外,受电部29的电感元件的结构可以与送电部19的电感元件的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
<变形例4>中继构造
如图10和图11所示,内窥镜系统1C的处置器械20C的受电部29C具有中继线圈群。即,除了具有与处置部22连接的受电线圈28CA以外,受电部29C还具有由分别不与其他线圈电连接的多个中继线圈部28CB、28CC构成的中继线圈群。另外,中继线圈部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中继线圈部28CB、28CC由电感元件(线圈)和串联连接的电容元件构成。电容元件具有仅抵消电感元件的阻抗成分的电容。
通过电源30输出的交流电力,送电部19的送电线圈18产生交流磁场M。交流磁场M使与送电线圈18较强地耦合的中继线圈部28CC产生感应电动势。于是,未连接负载的受电部即中继线圈部28CC作为送电部发挥功能,产生交流磁场M。因此,在相邻的中继线圈部28CB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样,经由中继线圈部28CB而在受电线圈28CA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对处置部22供给电力。
例如,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具备通道长度D不同的多个内窥镜以及具有一个受电线圈28的处置器械20的内窥镜系统中,需要将各个内窥镜的送电线圈18配设在与开口14B相距规定的距离D1的位置。
与此相对,只要受电线圈28CA和中继线圈部28CB、28CC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插入到送电线圈18的内部并较强地耦合,则处置器械20C能够进行高效的无线供电。
并且,在受电线圈28CA的挠性较低的情况下,在作为非挠性部的前端部11A内的通道14中配设受电线圈28CA,将挠性较高的中继线圈配设在软性部11C内,由此,能够确保插入部11的灵活性。并且,通过这样将中继线圈配设在软性部11C内,与使用较长的受电线圈28CA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插入部11的灵活性。另外,即使是挠性较低的中继线圈,如果长度较短,则能够确保插入部11的灵活性。
另外,在图10等中,图示了受电线圈28CA和中继线圈部28CB、28CC的中心线配设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当然,这些线圈的中心线只要同轴即可,也可以配设在曲线上。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内窥镜系统1C中,处置器械20的受电部29在长度方向上连续设置有对交流磁场M进行中继的中继部(中继线圈部),中继部和受电部29的受电线圈28CA不是有线连接。另外,送电部19的送电线圈18也可以经由中继线圈群对交流磁场M进行中继。
另外,代替中继线圈部,即使通过具有分别利用导线连接的多个线圈的线圈群构成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当然也可以具有与内窥镜系统1C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5>遮蔽部件
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内窥镜系统1中,由于送电部19配设在内窥镜10的内部,所以,所产生的电磁场M不容易泄漏到内窥镜10的外部。进而,为了防止泄漏电磁场,如图12所示,优选具有配设了对电磁场M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18S的内窥镜10D的内窥镜系统1D。遮蔽部件18S配设成覆盖第1线圈18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但是,优选配设成完全覆盖外周。
作为遮蔽部件18S,使用导电性材料例如金、银、铜、铝或不锈钢等金属、多量掺杂半导体或导电性树脂等。另外,作为遮蔽部件,通过使用坡莫合金等软磁性材料等,不仅能够进行遮蔽,还能够得到对磁力线的路径进行控制的作为磁轭的效果、和由此增大线圈彼此的耦合系数的效果。这里,遮蔽部件18S也可以与地线连接(接地连接)。
并且,作为遮蔽部件18S,优选层叠使用导体材料和磁性材料,该情况下,通过将导体材料配设在磁性材料的外侧,通过磁性材料的磁轭效果,磁场M的扩展较小,所以,进入导体材料的内部的磁场M减少,涡损较小,能够防止传送效率降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内窥镜系统1D中,通道14被覆盖送电部19的遮蔽部件18S覆盖。而且,遮蔽部件18是导体或磁性体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或者,在遮蔽部件18S由导体和磁性体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将导体配设在比磁性体更靠外周。
另外,也可以在处置器械20的第2线圈29的内部插入由软磁性材料构成的磁芯。
<变形例6>处置器械
作为贯穿插入到内窥镜系统1的内窥镜10的通道14中的器件,可以使用具有通过受电部29接收的电力进行动作的负载部的各种双极处置器械。即,例如可以使用高频切开钳子、高频止血钳子、热活检钳子、高频凝固处置器械、等离子体用交流产生处置器械、发热处置器械、冷却处置器械、振动处置器械或辐射处置器械等作为处置器械20。
进而,所述器件不限于对活体组织LT施加高频电力来进行处置的处置器械,也可以是各种电驱动式的处置器械。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超声波振动对活体组织进行切开或凝固的超声波处置器械、利用超声波振动对活体组织进行粉碎并抽吸的超声波抽吸处置器械、利用钻孔器等的旋转力对活体组织进行粉碎的切除处置器械、具有以电动方式移动钳子前端的功能的带致动器的处置器械等。
并且,即使是贯穿插入到通道14中、但是前端部21A未从开口14B突出的探针等器件,也与处置器械20同样,能够将无线传送的电力输出到负载部。即,在本发明中,器件还包含贯穿插入到通道14中、但是前端部21A未从开口14B突出的探针等。
例如,检测内窥镜的插入形状的内窥镜形状检测装置的具有多个磁产生元件的探针也是本发明的器件。通过无线传送而接收的电力被输出到负载部即磁产生元件。
并且,如图13所示,内窥镜系统1E的在前端部配设有LED元件22E的辅助照明探针20E也在前端部21A未从开口14B突出的状态下进行使用。接收的电力被输出到负载部即LED元件22E。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前端部21A未从开口14B突出的辅助照明探针20E中,在通道14中插入到动作位置的状态下,换言之,在需要电力供给的插入状态下,在最高效地接收送电部19产生的交流磁场M的位置配设受电部29。
当使用辅助照明探针20E时,例如即使是未搭载特殊光观察功能的内窥镜,根据需要,也能够照射辅助照明探针20E产生的适于患部的波长的特殊光,能够进行更加高效的观察。
另外,在具有必要电力不同的多个处置器械的内窥镜系统中,需要根据各个处置器械的负载而适当调整电源30的输出,操作烦杂。因此,优选内窥镜系统具有与负载对应的受电效率的处置器械。
例如,较少地设定第2线圈28的卷绕数,以使得例如必要电力为1W的处置器械的受电效率成为必要电力为100W的处置器械的受电效率的1/100。
换言之,在具有多个处置器械的内窥镜系统中,在处置所需要的电力较小的处置器械中,降低送电部19与受电部29之间的电力传送效率。
具备具有分别根据负载而设定的受电效率的受电部的多个处置器械的内窥镜系统不需要根据处置器械20来调整电源30的输出,所以操作性较高。
<变形例7>电力转换
在内窥镜系统1等中,将受电部29接收的高频交流电力直接用于处置部22的处置。即,处置中使用的电力与电源30输出的高频电力相同,例如为13.56MHz的正弦波交流电力。
与此相对,如图14所示,内窥镜系统1F的处置器械20F具有对受电部29接收的高频电力进行转换并将其输出到处置部22的电力转换部25。电力转换部25将受电部29接收的电力转换为适于处置部22的处置的规格的电力。进而,虽然图中没有示出,但是,也可以具有对将受电部29接收的高频电力直接输出到处置部22还是输出到电力转换部25进行切换的开关即输出切换部。
电力转换部25例如将正弦波的高频交流电力振幅调制或频率调制成直流电力、脉冲波形电力、衰减波形电力或矩形波电力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内窥镜系统1F的处置器械20F具有将受电部29接收的电力的波形等转换为处置部施加的电力的波形等的电力转换部25。进而,处置器械20F具有输出切换部,该输出切换部用于将受电部29接收的电力或电力转换部25转换的电力中的任意一方施加给处置部20的。
将受电部29接收的电力转换为适于处置的电力并将其输出到处置部22的内窥镜系统1F能够进行更加适当的处置。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G进行说明。由于内窥镜系统1G与已经说明的内窥镜系统1~1F类似,所以,对相同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5所示,内窥镜系统1G的处置器械20G具有将接收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电力转换部25G、蓄积电力转换部25G输出的电力的蓄电部40、告知蓄电部40的蓄电状态的告知部41、将蓄电部40输出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与处置部22的规格对应的电力的驱动部42。
作为蓄电部40,不限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例如,电双层电容器的可蓄电电容比二次电池的可蓄电电容小,但是,能够进行快速充放电,并且由于充放电而导致的劣化较少,所以,特别优选用作蓄电部40。并且,蓄电部40也可以由二次电池和电双层电容器构成。
告知部41例如是由LED构成的显示部,显示蓄电部40的蓄电量(充电余量)。例如,在蓄电量充分而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处置时,显示部以绿色发光,在蓄电量稍少时,显示部以黄色发光,在蓄电量较少而不能进行处置时,显示部以红色发光。并且,在由于处置而放电的蓄电部40通过蓄积接收的电力而成为能够进行处置的蓄电量时,告知部41也可以通过声音、光或振动等向手术医生进行告知。
内窥镜系统1G具有内窥镜系统1等所具有的效果,进而,在受电部29无法接收电力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处置。另外,在具有1次电池的内窥镜系统中也能够得到上述效果,但是,更加优选具有不需要更换电池的蓄电部40。
进而,处置部22使用电力的时间是短时间且是间歇的。因此,即使受电部29只能接收小电力,处置器械20G也能够在处置与处置之间对蓄电部40进行充电。
并且,在将所接收的电力直接用于处置的处置器械中,在处置所需要的电力量较大时,需要加强送电部19产生的磁场强度。但是,送电部19能够产生的磁场强度、即能够直接供给到处置部22的电力存在极限。
由于处置器械20G将蓄电部40蓄积的电力用于处置,所以,即使处置部22需要的电力超过受电部29接收的电力,也没有问题,并且,虽然不需要产生较强的磁场,但是能够进行大电力处置。即,在瞬间需要大电力时,送电部19也不需要产生较强的磁场M。因此,泄漏电磁场不会对周围设备等造成不良影响。
即,在内窥镜系统1G中,电源30输出的高频电力较小即可,所以,来自送电部19的电磁场泄漏较少,也不容易产生发热等问题。
当然,在内窥镜系统1G中,在处置所需要的电力较小时,也可以将受电部29接收的电力直接用于处置。
这里,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等进行组合的内窥镜系统一并具有各个内窥镜系统的效果。
例如,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具有:软性内窥镜,其具有包含配设有摄像部的前端部的挠性的插入部、配设在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侧的操作部、供所述插入部贯穿插入的通道;电源,其输出高频电力;以及处置器械,其从所述操作部的插入口插入,包含对被处置部接通所述高频电力的一对刀片的处置部经由所述通道从所述前端部的开口突出,其中,所述内窥镜具有送电部,该送电部包含第1螺线管线圈,该第1螺线管线圈通过从所述电源输入的所述高频电力而产生交流磁场,卷绕在所述通道的外周上并由对电磁场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覆盖,该送电部构成与所述高频电力的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的第1谐振电路,所述处置器械具有:受电部,其包含第2螺线管线圈,该第2螺线管线圈在所述处置部从所述开口突出的状态下贯通所述第1螺线管线圈,该受电部构成与所述第1谐振电路相同的谐振频率的第2谐振电路;蓄电部,其蓄积所述受电部接收的电力,将比所述受电部接收的所述电力大的电力输出到所述处置部;以及告知部,其告知所述蓄电部的蓄电状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等,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组合和应用。
本申请以2013年6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136762号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进行申请,上述公开内容被引用到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系统具有:
软性内窥镜,其具有挠性的内窥镜插入部、配设在所述内窥镜插入部的基端部侧的操作部、供所述内窥镜插入部贯穿插入的挠性的通道,其中,所述内窥镜插入部包含配设有摄像部的内窥镜前端部;
电源,其输出高频电力;以及
处置器械,其从所述操作部的插入口插入,包含对被处置部接通所述高频电力的一对刀片的处置部经由所述通道从所述内窥镜前端部的开口突出,
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软性内窥镜具有送电部,该送电部包含第1螺线管线圈,该第1螺线管线圈通过从所述电源输入的所述高频电力而产生交流磁场,卷绕在所述通道的外周上并由对电磁场进行遮蔽的遮蔽部件覆盖,该送电部构成与所述高频电力的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的第1谐振电路,
所述处置器械具有受电部,该受电部包含第2螺线管线圈,该第2螺线管线圈在所述处置部从所述开口突出的状态下贯通所述第1螺线管线圈,该受电部构成谐振频率与所述第1谐振电路相同的第2谐振电路,
所述第2螺线管线圈的长度为所述第1螺线管线圈的长度加上所述处置器械从所述开口突出的突出量。
2.一种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系统具有:
软性内窥镜,其具有包含配设有摄像部的内窥镜前端部的挠性的内窥镜插入部、配设在所述内窥镜插入部的基端部侧的操作部、供所述内窥镜插入部贯穿插入的挠性的通道;
器件,其从所述操作部的插入口插入并贯穿插入到所述通道中,在器件前端部具有从所述内窥镜前端部的开口突出的处置部;以及
电源,其输出高频电力,
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软性内窥镜具有送电部,该送电部通过从所述电源输入的所述高频电力而产生施加给所述通道的交流磁场,
所述器件具有受电部,该受电部经由所述送电部产生的所述交流磁场接收电力,所述受电部接收的电力被输出到负载部,
所述送电部具有卷绕在所述通道的外周上的第1螺线管线圈,
所述受电部具有在所述器件的长度方向上卷绕的第2螺线管线圈,
所述第2螺线管线圈的长度为所述第1螺线管线圈的长度加上所述器件从所述开口突出的突出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部和所述受电部分别构成谐振频率与所述高频电力的频率相同的谐振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器件在所述通道中插入到动作位置的状态下,在贯通所述送电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的位置配设有所述受电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件是在所述器件前端部具有如下的所述处置部的处置器械,该处置部包含对被处置部接通所述高频电力的一对刀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件具有将所述受电部接收的电力转换为处置中使用的电力的电力转换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件具有蓄积所述受电部接收的电力并将其输出到所述处置部的蓄电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件具有告知所述蓄电部的蓄电状态的告知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部输出的电力大于所述受电部接收的电力。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螺线管线圈由所述器件的挠性的器件插入部的形状保持用的螺旋线圈的一部分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36762A JP6095507B2 (ja) | 2013-06-28 | 2013-06-28 | 内視鏡システム |
JP2013-136762 | 2013-06-28 | ||
PCT/JP2014/052422 WO2014208115A1 (ja) | 2013-06-28 | 2014-02-03 | 内視鏡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58035A CN105358035A (zh) | 2016-02-24 |
CN105358035B true CN105358035B (zh) | 2017-08-25 |
Family
ID=5214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3691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58035B (zh) | 2013-06-28 | 2014-02-03 | 内窥镜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33124B2 (zh) |
EP (1) | EP3015048B1 (zh) |
JP (1) | JP6095507B2 (zh) |
CN (1) | CN105358035B (zh) |
WO (1) | WO201420811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81411A1 (en) * | 2014-11-18 | 2016-05-26 | Smith & Nephew, Inc. | Endocoupler with induction coupling |
JP2016136698A (ja) * | 2015-01-23 | 2016-07-28 |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構造体、非接触電力伝送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
WO2016135945A1 (ja) * | 2015-02-27 | 2016-09-01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医療用給電システム |
WO2016135951A1 (ja) * | 2015-02-27 | 2016-09-01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医療用給電システム |
WO2016157525A1 (ja) * | 2015-04-03 | 2016-10-06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医療用無線給電システム |
US10511065B2 (en) * | 2017-06-27 | 2019-12-17 | Ethicon Llc | Battery powered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dual power utilization circuits for dual modes |
JP7171408B2 (ja) * | 2018-12-14 | 2022-11-15 | Hoya株式会社 | 内視鏡装置 |
CN111759460B (zh) * | 2020-07-07 | 2021-05-11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微型植入式自谐振线圈的热疗系统的参数优化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9020A (en) * | 1997-06-30 | 1998-12-15 |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 Inductively coupled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
CN102474133A (zh) * | 2009-07-23 | 2012-05-2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送电装置、无线电力供应系统、以及无线电力供应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52997A (en) * | 1987-04-10 | 1991-10-01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Diathermy coil |
US6770071B2 (en) * | 1995-06-07 | 2004-08-03 | Arthrocare Corporation | Bladed electrosurgical probe |
US5817092A (en) * | 1995-11-09 | 1998-10-06 | Radio Therapeutic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radio frequency energy to a treatment site |
US6106519A (en) * | 1997-06-30 | 2000-08-22 |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 Capacitively coupled electrosurgical trocar |
US5916215A (en) * | 1997-06-30 | 1999-06-29 |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 Inductively coupled electrosurgical trocar |
JP2000217826A (ja) * | 1999-01-29 | 2000-08-08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手術装置 |
US6666875B1 (en) | 1999-03-05 | 2003-12-2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Surgical apparatus permitting recharge of battery-driven surgical instrument in noncontact state |
JP3746628B2 (ja) * | 1999-03-05 | 2006-02-15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手術装置 |
JP2000254134A (ja) | 1999-03-10 | 2000-09-19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処置装置 |
JP2000287987A (ja) * | 1999-04-01 | 2000-10-17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充電式医療装置 |
JP3995878B2 (ja) * | 2000-11-21 | 2007-10-24 |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用光源装置 |
JP3720727B2 (ja) | 2001-05-07 | 2005-11-30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形状検出装置 |
JP2004208922A (ja) | 2002-12-27 | 2004-07-29 | Olympus Corp | 医療装置及び医療用マニピュレータ並びに医療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4137931B2 (ja) | 2005-10-28 | 2008-08-20 |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視鏡用処置具 |
US8715281B2 (en) * | 2006-03-09 | 2014-05-06 |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Treatment device for endoscope |
US9603512B2 (en) * | 2008-04-25 | 2017-03-28 | Karl Storz Imaging, Inc. | Wirelessly powered medical devices and instruments |
EP2210567B1 (en) * | 2009-01-26 | 2013-07-31 | Lina Medical ApS | A bipolar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
US8465428B2 (en) * | 2009-03-27 | 2013-06-18 | Fujifilm Corporation | Ultrasonic probe and ultrasonic probe system |
JP5387201B2 (ja) * | 2009-07-23 | 2014-01-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非接触中継装置、非接触受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給電方法 |
US20110160514A1 (en) * | 2009-12-31 | 2011-06-30 |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 Electrical ablation devices |
US8597295B2 (en) * | 2010-04-12 | 2013-12-03 | Covidien Lp |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non-contact electrical coupling |
US9597143B2 (en) * | 2010-11-05 | 2017-03-21 | Ethicon Endo-Surgery, Llc | Sterile medical instrument charging device |
US8603089B2 (en) * | 2011-01-19 | 2013-12-10 | Covidien Lp | Surgical instrument including inductively coupled accessory |
US10020679B2 (en) * | 2011-04-29 | 2018-07-10 | James Feine | Handheld electrical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WO2013177006A2 (en) * | 2012-05-21 | 2013-11-28 | Stimwave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odulating excitable tissue of the exiting spinal nerves |
JP5965741B2 (ja) | 2012-06-26 | 2016-08-10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医療用無線給電システム |
-
2013
- 2013-06-28 JP JP2013136762A patent/JP609550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2-03 EP EP14817450.1A patent/EP301504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4-02-03 WO PCT/JP2014/052422 patent/WO201420811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2-03 CN CN201480036911.8A patent/CN1053580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8-31 US US14/840,987 patent/US983312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49020A (en) * | 1997-06-30 | 1998-12-15 |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 Inductively coupled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
CN102474133A (zh) * | 2009-07-23 | 2012-05-2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送电装置、无线电力供应系统、以及无线电力供应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833124B2 (en) | 2017-12-05 |
WO2014208115A1 (ja) | 2014-12-31 |
EP3015048A4 (en) | 2017-03-01 |
EP3015048A1 (en) | 2016-05-04 |
JP6095507B2 (ja) | 2017-03-15 |
EP3015048B1 (en) | 2017-12-13 |
CN105358035A (zh) | 2016-02-24 |
US20150366434A1 (en) | 2015-12-24 |
JP2015008910A (ja) | 2015-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58035B (zh) | 内窥镜系统 | |
CN105358036B (zh) | 内窥镜系统 | |
CN106163439B (zh) | 医疗器具、插入辅助器具以及医疗系统 | |
CN105338879B (zh) | 内窥镜系统 | |
CN102349212B (zh) | 手术器械用可充电储能器的耐高压加热的充电装置及相关方法 | |
EP2865348B1 (en) | Medical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 |
JP4258505B2 (ja) | 給電システム | |
KR101369415B1 (ko) | 무선전력 전송용 송신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전력 전송시스템 | |
JP2015123117A (ja) | 医療用無線給電システム | |
Kim et al. |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to multi devices through resonant coupling | |
EP3045131A1 (en) | Treatment tool and surgical system | |
JP2012023929A (ja) | 共鳴コイル | |
JP2012023299A (ja) | 共鳴コイル | |
JP2012039674A (ja) | 共鳴コイル | |
WO2016157525A1 (ja) | 医療用無線給電システム | |
CN104321029B (zh) | 医疗用无线给电系统 | |
JP2012023298A (ja) | 共鳴コイル | |
CN105934189B (zh) | 处置器具和医用系统 | |
JP2012023928A (ja) | 共鳴コイ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