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3493B - 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3493B
CN105313493B CN201410356354.XA CN201410356354A CN105313493B CN 105313493 B CN105313493 B CN 105313493B CN 201410356354 A CN201410356354 A CN 201410356354A CN 105313493 B CN105313493 B CN 105313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heat
sensitive paper
sensitive
thermal pr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63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3493A (zh
Inventor
杨民
宋振华
鲍鹏旭
车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63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13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13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3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3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3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该热敏打印机包括用于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机构,打印机构包括相切设置的胶辊和打印头,该热敏纸输送方法包括:在执行打印时,沿进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至胶辊和打印头之间以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在打印完成之后,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直至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该打印位置为胶辊和打印头的相切位置。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热敏打印机由于热敏纸长时间被压在打印头与胶辊之间影响打印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背景技术
热敏打印机广泛应用于超市、商场、电信、医院等领域,采用热敏卷筒纸作为打印介质为顾客打印交易凭证。热敏纸由原纸、底涂层、热敏涂层、保护层依次层叠形成,连续的热敏纸缠绕在芯筒上形成热敏卷筒纸。
热敏打印机打印时,热敏纸由纸卷引出后由相切设置的打印头和胶辊之间穿过,热敏纸的保护层与打印头接触,热敏纸的原纸与胶辊接触,打印机的驱动机构驱动胶辊转动向下游输送热敏纸,同时打印机的控制器控制打印头的发热体发热,热量经过热敏纸的保护层传导至热敏涂层,热敏涂层中的无色染料、显色剂遇热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色,形成生成包含设定文字或图像的已打印的票面,完成打印后,通过手动撕纸或自动切纸等方式使已打印的票面与未使用的热敏纸分离,未使用的热敏纸保持在打印头与胶辊之间等待下一次打印。
发明人发现,这种热敏打印机的问题在于,当热敏打印机在高温、高湿等工作环境下工作,热敏纸长时间被压在打印头与胶辊之间时,热敏纸表面的保护层、热敏涂层,甚至底涂层均有可能粘在打印头表面而与原纸分离,进而影响打印头的打印效果,降低打印机的打印质量。另外,有些热敏纸表面还印刷有厂商的商标等图案,如果经过长时间连续打印后打印机停止工作,热敏纸表面印刷的图案正好停止在打印头与胶辊之间时,经过热积累表面温度较高的打印头将与热敏纸表面印刷的图案粘连在一起,甚至将图案粘离热敏纸,这也会影响打印头的打印效果,降低打印机的打印质量。
针对相关技术中热敏打印机由于热敏纸长时间被压在打印头与胶辊之间影响打印效果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热敏打印机由于热敏纸长时间被压在打印头与胶辊之间影响打印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热敏打印机包括用于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机构,打印机构包括相切设置的胶辊和打印头,该热敏纸输送方法包括:在执行打印时,沿进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至胶辊和打印头之间以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在打印完成之后,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其中,打印位置为胶辊和打印头的相切位置。
进一步地,在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之前,该热敏纸输送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在确定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时,再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
进一步地,热敏打印机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通过以下方式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在打印完成之后,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通过检测机构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如果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则停止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如果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打印位置,则继续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的上游,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包括:判断检测机构是否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如果检测机构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如果检测机构未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打印位置。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的下游,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包括:当检测机构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时,开始计算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判断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是否大于第一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为打印位置和检测机构之间的距离;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时,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时,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打印位置。
进一步地,在通过检测机构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之前,该热敏纸输送方法还包括:判断热敏打印机是否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检测热敏打印机是否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检测热敏打印机是否处于重新上纸状态,其中,在确定热敏打印机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检测到热敏打印机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检测到热敏打印机处于重新上纸状态时,通过检测机构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机。该热敏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构,用于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打印机构包括相切设置的胶辊和打印头;送纸机构,用于在执行打印时,沿进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至胶辊和打印头之间以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在打印完成之后,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其中,打印位置为胶辊和打印头的相切位置。
进一步地,热敏打印机还包括:分离机构,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的下游,用于在打印完成之后,使已打印的票面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分离;控制器,用于在打印完成之后,判断是否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并在确定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时,再控制送纸机构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
进一步地,热敏打印机还包括:检测机构,用于在打印完成之后,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其中,控制器用于在打印完成之后,控制送纸机构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通过检测机构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并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如果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则控制送纸机构停止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如果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打印位置,则控制送纸机构继续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的上游,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判断检测机构是否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如果检测机构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如果检测机构未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打印位置。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的下游,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当检测机构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时,开始计算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判断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是否大于第一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为打印位置和检测机构之间的距离;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时,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时,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打印位置。
进一步地,控制器还用于:判断热敏打印机是否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检测热敏打印机是否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检测热敏打印机是否处于重新上纸状态,其中,在确定热敏打印机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检测到热敏打印机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检测到热敏打印机处于重新上纸状态时,控制检测机构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进一步地,送纸机构包括输送辊和胶辊,输送辊与胶辊相配合设置,并且沿进纸方向,输送辊与胶辊的相切位置位于打印位置的上游。
通过本发明,在执行打印时沿进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至胶辊和打印头之间以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在打印完成之后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该打印位置为胶辊和打印头的相切位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热敏打印机由于热敏纸长时间被压在打印头与胶辊之间影响打印效果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打印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结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结构剖面图。如图1所示,热敏打印机包括机架1、打印机构2、送纸机构3、检测机构4、分离机构5,以及电源和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
机架1上设置有入纸口11和出纸口12,热敏纸由入纸口11向出纸口12移动的方向为进纸方向,由出纸口12向入纸口11移动的方向为退纸方向。在打印过程中,热敏纸沿进纸方向由入纸口11进入打印机构2,已打印的票面由出纸口12排出。在该实施例中,在打印完成后,未打印的热敏纸可以沿退纸方向移动,退出打印机构2。
打印机构2用于在热敏纸上打印图像或文字。打印机构2包括胶辊21、打印头22,以及弹性元件23。胶辊21的两端由机架1支撑,并与热敏打印机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胶辊21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打印头22通过转轴211与机架1枢接,可以绕转轴211相对于机架1转动,与胶辊21相切配合或分离,其中,打印头22包括沿热敏纸宽度方向排成一行的多个发热体,当打印头22与胶辊21相切配合时,打印头22的一行发热体正好位于两者的相切位置上。以下为便于描述,将打印头22与胶辊21两者的相切位置称为打印位置;弹性元件23的一端与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打印头22连接,在弹性元件2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打印头22始终具有绕转轴221转动、向胶辊21偏压的运动趋势。热敏纸从胶辊21和打印头22之间通过时,打印头22在弹性元件2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以设定压力按压在胶辊21上。打印时,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1沿进纸方向转动,胶辊21将驱动位于打印头22和胶辊21之间的热敏纸沿进纸方向向打印机的出纸口12移动,在此过程中,打印头22的发热体受控发热,使热敏纸表面生成设定的图像或文字,形成已打印的票面;当一张票面打印完成后,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1沿退纸方向转动,胶辊21驱动热敏纸沿退纸方向向打印机的入纸口11移动,并且能够使热敏纸的前端纸头脱离打印位置,甚至与打印头22完全脱离。
沿进纸方向,送纸机构3设置在打印机构2的上游,用于输送热敏纸沿进纸方向移动至胶辊21与打印头22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送纸机构3包括相切配合的第一辊31和第二辊32,第一辊31和第二辊32的两端均由机架1支撑,沿进纸方向,第一辊31和第二辊32两者的相切位置位于打印位置的上游,且与打印位置相隔设定距离,第二辊32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第二辊32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带动第一辊31随之转动。打印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辊32沿进纸方向转动,第一辊31随之转动,将驱动位于第一辊31和第二辊32之间的热敏纸沿进纸方向移动至打印机构2的胶辊21与打印头22之间,以便打印头22进行打印。当一张票面打印完成后,胶辊21驱动未打印的热敏纸的纸头脱离打印位置时,驱动机构同时驱动第二辊32沿退纸方向转动,第一辊31随之转动,将驱动位于第一辊31和第二辊32之间的热敏纸沿退纸方向向入纸口11移动。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送纸机构3的第二辊与胶辊21为同一个部件,第一辊31的两端由机架1支撑,同时与胶辊21相切配合,沿进纸方向,第一辊31与胶辊21的相切位置位于打印位置的上游。热敏纸由第一辊31和胶辊21之间穿过后进入胶辊21与打印头22之间,当胶辊2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退纸方向转动时,胶辊21带动第一辊31随之转动,可驱动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使热敏纸脱离打印头22,当胶辊21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进纸方向转动时,胶辊21带动第一辊31转动,可驱动热敏纸沿进纸方向向打印头22与胶辊21之间移动。该实施例提供的热敏打印机减少了零件数量,并使打印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检测机构4用于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检测机构4可以是机械式传感器或者光电式传感器,检测机构4邻近于打印机构2设置,沿进纸方向,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构2的上游或者下游,检测机构4与打印位置间隔设定距离。本实施例中,检测机构4为光电式传感器,沿进纸方向,检测机构4设置在打印机构2的下游,且邻近于打印头22设置。打印时沿进纸方向输送热敏纸,当热敏纸的纸头到达检测机构4处时,检测机构4与热敏纸相对,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完成一张票面打印后,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当热敏纸的纸头脱离检测机构4,即检测机构4未与热敏纸相对时,检测机构4的输出信号由第一检测信号变为第二检测信号,据此,热敏打印机的控制器可以判断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沿进纸方向,检测机构4也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构2与送纸机构3之间。打印时,送纸机构3沿进纸方向输送热敏纸,当热敏纸的纸头到达检测机构4时,检测机构4与热敏纸相对,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完成一张票面打印后,胶辊21及送纸机构3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当热敏纸的纸头脱离检测机构4,即检测机构4未与热敏纸相对时,检测机构4的输出信号由第一检测信号变为第二检测信号,根据检测机构4的输出信号,热敏打印机的控制器可以判断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分离机构5位于打印机构2与出纸口12之间且邻近出纸口12设置,分离机构5与打印机构2之间间隔设定距离,用于将打印机构2打印的票面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分离。分离机构5可以是手动撕纸刀,也可以是自动切刀。在本实施例中,分离机构5为手动撕纸刀,沿进纸方向位于检测机构4的下游。
电源用于为热敏打印机的各机构供电。本实施例中,电源为电池。
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热敏打印机各个部分的工作,例如,控制打印机构2执行打印,控制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1和送纸机构3输送热敏纸沿进纸方向或退纸方向移动,控制检测机构4对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进行检测,当分离机构5为自动切刀时,控制自动切刀执行切纸动作。进一步地,控制器还用于在打印完成之后,判断是否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并在确定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时,再控制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1和送纸机构3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以及根据检测机构4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来实现。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热敏纸输送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执行打印时,沿进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至胶辊和打印头之间以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
热敏打印机接收到打印任务后,热敏打印机的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1和第二辊32沿进纸方向转动,使热敏纸沿进纸方向移动,打印头22同时在热敏纸上进行打印。
步骤S20,在打印完成之后,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
在打印完成之后,对于具有自动切刀的热敏打印机,执行自动切纸,对于具有手动撕纸刀的热敏打印机,可以由用户完成手动撕纸。
优选地,为了防止在打印完成之后已打印的票面未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完成分离即执行退纸动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之前,先判断是否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在确定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时,再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热敏打印机在确认打印完成之后间隔预设时间,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确认切刀完成切纸动作之后即执行退纸动作,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热敏打印机上设置专门的退纸按键,在用户按下退纸按键之后,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
优选地,输送热敏纸移动设定距离,该设定距离大于等于出纸口12到打印位置之间的距离,以使未打印的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在打印完成之后,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并通过检测机构4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然后根据检测机构4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如果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则停止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如果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打印位置,则继续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中,检测机构4可以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2的上游,检测机构4也可以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2的下游。
当检测机构4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2的上游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判断检测机构4是否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如果检测机构4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如果检测机构4未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打印位置。
当检测机构4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2的下游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当检测机构4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时,开始计算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判断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是否大于第一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为打印位置和检测机构4之间的距离,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时,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打印位置,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时,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打印位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为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该热敏纸输送方法包括:
步骤S101,执行打印。
热敏打印机接收到打印任务后,热敏打印机的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1和第二辊32沿进纸方向转动,使热敏纸沿进纸方向移动,打印头22同时在热敏纸上进行打印,打印任务完成后,控制器控制胶辊21和第二辊32沿进纸方向继续转动,使热敏纸继续移动直至已打印的票面的末端与分离机构5相对,胶辊21和第二辊32停止转动。
步骤S102,将已打印的票面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分离。
分离机构5执行热敏纸分离操作,使已打印的票面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分离。其中,根据分离机构5的形式不同,热敏纸的分离操作包括两种形式,如果分离机构5为撕纸刀,则需要人工撕纸,使已打印的票面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分离,此时控制器将计时预定时间,以便操作者进行撕纸操作;如果分离机构5为自动切刀,则控制器控制切刀自动切纸,使已打印的票面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分离。
步骤S103,使未打印的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
在将已打印的票面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分离后,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1和第二辊32沿退纸方向转动,驱动未打印的热敏纸沿退纸方向转动,使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设定距离,该设定距离能够使热敏纸的纸头脱离打印位置,但仍被送纸机构3所夹持。当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设定距离后,控制器控制胶辊21和第二辊32停止转动,等待下一次打印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当每次完成打印一张票面后,使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避免热敏纸与打印头长时间接触,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高温、高湿等工作环境下,热敏纸长时间被压在打印头与胶辊之间时,热敏纸表面的保护层、热敏涂层,甚至底涂层粘在打印头表面上,影响打印头的打印效果的问题,还解决了经过长时间连续打印后打印机停止工作时,热敏纸表面印刷的图案粘在高热的打印头上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热敏打印机的打印质量。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为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该热敏纸输送方法包括:
步骤S201,关机键按下时,检测热敏纸的纸头位置。
当操作者由于误操作等意外原因按下打印机的关机键时,控制器接收到关机指令,控制器检测检测机构4输出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机构4输出信号判定热敏纸的纸头位置。
沿进纸方向,当检测机构4位于打印机构下游时(如图1所示),如果此时检测机构4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即检测机构4与热敏纸相对,则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1和第二辊32沿退纸方向转动,驱动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当热敏纸的纸头刚刚脱离检测机构4,检测机构4的输出信号由第一检测信号变为第二检测信号时,控制器据此判定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检测机构所在位置;如果控制器检测到检测机构4输出第二检测信号,即检测机构4没有与热敏纸相对,则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1和第二辊32沿进纸方向转动,驱动热敏纸沿进纸方向移动,当热敏纸的纸头到达检测机构4,检测机构4的输出信号由第二检测信号变为第一检测信号时,控制器据此判定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检测机构4所在位置。由于检测机构4位于打印机构2下游,因此,当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检测机构4所在位置时,即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打印位置下游。
当检测机构4沿进纸方向位于打印机构2上游,例如,位于打印机构2和送纸机构3之间时(如图3所示),如果控制器判定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检测机构4所在位置(判断方法同上),由于沿进纸方向,检测机构4位于打印机构2上游,因此,当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检测机构4所在位置时,即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打印位置上游。
步骤S202,当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打印位置下游时,将未打印的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
在控制器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后,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打印位置的下游时,将未打印的热敏纸退出打印位置,使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打印位置上游,具体步骤同上述的步骤S103。
步骤S203,执行关机。
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打印位置上游时,控制器控制电源断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在热敏打印机因为误操作等意外原因执行关机操作时,使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从而避免了意外关机后热敏纸长时间与打印头的发热体接触,因此也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热敏纸的保护层、热敏涂层,甚至底涂层,以及热敏纸表面印刷的图案粘在打印头表面上,影响打印头的打印效果的问题,进一步地保证了热敏打印机的打印质量。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热敏纸输送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为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该热敏纸输送方法包括:
步骤S301,打印机上电或重新上纸时,检测热敏纸的纸头位置。
当热敏打印机开机上电,或者是重新上纸时,控制器检测热敏纸的纸头位置,具体步骤同步骤S201。
步骤S302,当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打印位置的下游时,使未打印的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
同步骤S202。
步骤S303,打印机进入待机状态。
当热敏纸的纸头位于打印位置上游时,热敏打印机进入待机状态,等待接收打印任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在每次重新开机上电或者重新上纸后均使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进一步避免了在热敏打印机不打印时热敏纸与打印头的发热体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打印机包括用于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机构(2),所述打印机构(2)包括相切设置的胶辊(21)和打印头(22),所述热敏纸输送方法包括:
在执行打印时,沿进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至所述胶辊(21)和所述打印头(22)之间以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
在打印完成之后,使已打印的票面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分离;以及
在打印完成之后,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直至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其中,所述打印位置为所述胶辊(21)和所述打印头(22)的相切位置;
所述热敏打印机还包括检测机构(4),所述检测机构(4)用于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通过以下方式输送热敏纸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在打印完成之后,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
通过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根据所述检测机构(4)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如果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则停止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以及
如果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所述打印位置,则继续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
其中,在确定所述热敏打印机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检测到所述热敏打印机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检测到所述热敏打印机处于重新上纸状态时,通过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送热敏纸脱离所述打印位置之前,所述热敏纸输送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
其中,在确定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时,再输送热敏纸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沿进纸方向位于所述打印机构(2)的上游,根据所述检测机构(4)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包括:
判断所述检测机构(4)是否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如果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以及
如果所述检测机构(4)未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沿进纸方向位于所述打印机构(2)的下游,根据所述检测机构(4)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包括:
当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时,开始计算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
判断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是否大于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打印位置和所述检测机构(4)之间的距离;
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时,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以及
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时,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之前,所述热敏纸输送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热敏打印机是否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
检测所述热敏打印机是否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
检测所述热敏打印机是否处于重新上纸状态,
其中,在确定所述热敏打印机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检测到所述热敏打印机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检测到所述热敏打印机处于重新上纸状态时,通过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6.一种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印机构(2),用于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所述打印机构(2)包括相切设置的胶辊(21)和打印头(22);
分离机构(5),沿进纸方向位于所述打印机构(2)的下游,用于在打印完成之后,使已打印的票面与未打印的热敏纸分离;以及
送纸机构(3),沿进纸方向位于所述打印机构(2)的上游,用于在执行打印时,沿进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至所述胶辊(21)和所述打印头(22)之间以在热敏纸上执行打印,在打印完成之后,沿退纸方向输送热敏纸脱离打印位置,其中,所述打印位置为所述胶辊(21)和所述打印头(22)的相切位置;
检测机构(4),用于在打印完成之后,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控制器,用于在打印完成之后,控制所述送纸机构(3)和胶辊(21)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通过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并根据所述检测机构(4)的检测结果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如果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则控制所述送纸机构(3)和胶辊(21)停止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如果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所述打印位置,则控制所述送纸机构(3)和胶辊(21)继续输送热敏纸沿退纸方向移动;
其中,在确定所述热敏打印机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检测到所述热敏打印机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检测到所述热敏打印机处于重新上纸状态时,控制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打印完成之后,判断是否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并在确定满足热敏纸的退纸条件时,再控制所述送纸机构(3)输送热敏纸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沿进纸方向位于所述打印机构(2)的上游,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判断所述检测机构(4)是否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如果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以及
如果所述检测机构(4)未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沿进纸方向位于所述打印机构(2)的下游,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判断热敏纸是否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当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到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时,开始计算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
判断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是否大于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打印位置和所述检测机构(4)之间的距离;
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时,确定热敏纸已经脱离所述打印位置;以及
在判断出热敏纸的纸头的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时,则确定热敏纸未脱离所述打印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判断所述热敏打印机是否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
检测所述热敏打印机是否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
检测所述热敏打印机是否处于重新上纸状态,
其中,在确定所述热敏打印机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检测到所述热敏打印机处于开机上电状态,或者,检测到所述热敏打印机处于重新上纸状态时,控制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热敏纸的纸头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纸机构(3)包括输送辊(31)和所述胶辊(21),所述输送辊(31)与所述胶辊(21)相切配合设置,并且沿进纸方向,所述输送辊与所述胶辊(21)的相切位置位于所述打印位置的上游。
CN201410356354.XA 2014-07-24 2014-07-24 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Active CN105313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6354.XA CN105313493B (zh) 2014-07-24 2014-07-24 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6354.XA CN105313493B (zh) 2014-07-24 2014-07-24 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3493A CN105313493A (zh) 2016-02-10
CN105313493B true CN105313493B (zh) 2019-06-04

Family

ID=55242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6354.XA Active CN105313493B (zh) 2014-07-24 2014-07-24 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13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6860B (zh) * 2016-06-07 2018-03-23 珠海瑞柏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热敏条码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106739556A (zh) * 2017-01-09 2017-05-31 宁波精芯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高速热敏打印机
CN109130527B (zh) * 2018-08-23 2019-10-11 武汉吉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热敏打印组件及心电图机
CN111873641A (zh) * 2020-06-30 2020-11-03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打印机
CN113103768A (zh) * 2021-04-09 2021-07-13 郑盼 一种热敏条码打印机及打印方法
CN113400811B (zh) * 2021-06-17 2022-08-23 浙江汇诚汇捷影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
CN113370664B (zh) * 2021-06-18 2022-11-25 深圳市复恒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双色打印机及双色打印方法
CN113997703B (zh) * 2021-09-26 2023-05-16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防粘纸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4262A (zh) * 2004-07-19 2006-0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CN102991140A (zh) * 2011-09-13 2013-03-27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色打印功能的热转印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51A (zh) * 1994-09-28 1996-05-22 科-帕克株式会社 在片材两表面上打印字符的装置
JP4029830B2 (ja) * 2003-12-04 2008-01-0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動ステープラーにおける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装置
JP4466579B2 (ja) * 2006-02-06 2010-05-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付箋紙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WO2009152309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Brady Worldwide,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int media back-feed control for a printer
JP5177047B2 (ja) * 2009-03-26 2013-04-0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2013129118A (ja) * 2011-12-21 2013-07-04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ロール紙の誤セット検出機構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202742816U (zh) * 2012-09-14 2013-02-20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单张热敏纸打印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4262A (zh) * 2004-07-19 2006-0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敏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CN102991140A (zh) * 2011-09-13 2013-03-27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色打印功能的热转印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3493A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3493B (zh) 热敏打印机的热敏纸输送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JP6932331B2 (ja) 乾燥装置、印刷装置
CN103386813A (zh) 喷墨印刷机中检测瑕疵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34648B (zh) 带盒
US967245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changing cut position on long mediu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6834214B2 (ja) 温度検出センサ異常判断装置、加熱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検出温度異常判断方法
US8113649B2 (en) Transfer apparatus, method for preventing leakage current of the transfer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ransfer apparatus
US918071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r for preventing warping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film and prin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6660377A (zh) 热敏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3121656A1 (ja) プリンタ
US88274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 heated drum within a continuous web printer
JP5815381B2 (ja) 印刷装置
JP2012183718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18365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2012011569A (ja) プリン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223058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46181B (zh) 光泽处理装置
CN105263714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5901219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の印字用紙巻き込み防止方法
US20070159519A1 (en) Printer and recording method
JP2009172693A (ja) 媒体処理装置、媒体処理方法及び切断範囲調整方法
JP2009214400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ーにおける印字用紙のセット方法
JP5901309B2 (ja) 印刷装置
JP2006321070A (ja) 中間転写型熱転写印刷装置
JPH0584896A (ja)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