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3403A - 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3403A
CN105273403A CN201510657767.6A CN201510657767A CN105273403A CN 105273403 A CN105273403 A CN 105273403A CN 201510657767 A CN201510657767 A CN 201510657767A CN 105273403 A CN105273403 A CN 105273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imide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graphene
graphene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77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3403B (zh
Inventor
方省众
徐禄波
王玮
陈国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6577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3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3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3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3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6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surface are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电导率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未经过任何改性的聚酰亚胺微球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首先制备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然后采用化学还原的方法得到聚酰亚胺/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微球,最后将聚酰亚胺/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微球热压成型,得到高电导率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环保无污染,制备的复合材料电导率高,适于工业化的大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电导率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PI)是一类含有酰亚胺环的芳香族聚合物,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机械性能优异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气体分离,胶黏剂等领域。在电子器件、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要求聚酰亚胺材料具有抗静电或电磁屏蔽的性能。
石墨烯(GNPs)是一种具有平面二维结构的碳材料,具有优异导电和导热性能(其零宽带载流子迁移率为200000cm2v-1s-1,热导率高达到5000W/mk),还具有大比表面积(2630m2/g),高透明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杨氏模量约为1.0TPa,断裂伸长率能达到20%),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透明导电薄膜、复合材料等领域。
PI/GNPs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提高石墨烯在聚酰亚胺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是提高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外制备PI/GNPs导电复合材料时,多采用原位复合、溶液复合或熔融共混的方法。然而,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为了将石墨烯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需要对石墨烯进行改性,功能基团的引入会破坏石墨烯的规整性,降低石墨烯的导电性能,此外功能基团的热稳定性普遍较差,会降低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2)原位复合或溶液复合需要大量溶剂,工艺繁琐,成本高,不利于环保;(3)采用熔融共混,石墨烯难以有效分散,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较差。简言之,现有技术并不能兼顾石墨烯的分散性以及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开发新技术来加以解决。中国专利CN104194335A公布了一种PI/GN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高速搅拌先制备PI/GNPs复合粒子,然后再采用模压的方法制备了PI/GNPs复合材料,该方法可以在不加任何溶剂的情况下制备高电导率PI/GNPs复合材料,且所用石墨烯未经过任何改性,方法简单环保。但是此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依然存在渗滤阀值较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有效地降低了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渗透阈值。
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中,进行包覆得到PI/GO微球分散液;
(2)向步骤(1)得到的PI/GO微球分散液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经过后处理得到PI/rGO复合微球;
(3)将步骤(2)得到的PI/rGO复合微球进行模压成型得到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
该制备方法首先以聚酰亚胺微球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PI/GO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然后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得到PI/r-GO核壳结构复合微球,最后采用模压的方法将复合微球热压成型,其中,聚酰亚胺微球表面未经过任何改性,氧化石墨烯也没有经过任何接枝改性。
该制备方法主要利用聚酰亚胺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与π-π相互作用,以去离子水或乙醇为分散剂,以水合肼、氢碘酸或其他化学还原剂原位还原氧化石墨烯来制备,可以有效地控制石墨烯在聚酰亚胺基体中的网络结构,由本发明制备的PI/r-GO复合材料,石墨烯呈现为高度三维有序的网络结构,可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如下:
聚酰亚胺微球90.0~99.9%
氧化石墨烯0.1~10%。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微球为自制微球,通过再沉淀法制备。原料为可溶性聚酰亚胺,可以是商业化的聚酰亚胺,如HI-P-100(吉林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Ultem1000P(沙特基础工业公司)、YZPI(南京岳子化工有限公司)。所述的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的溶剂为水或乙醇,采用搅拌的方式进行分散,浓度为0.1~10%。作为优选,所述的聚酰亚胺微球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其中,所述的聚酰亚胺微球的表面未经过改性或修饰。本发明所述的PI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将聚酰亚胺加入到90℃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搅拌溶解,再加入同等含量的聚乙烯醇(PVA)搅拌溶解,得到PI/PVA混合液。然后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配置PVA水溶液,固含量与聚酰亚胺溶液的固含量保持相同。在90℃反应条件下,将聚乙烯醇水溶液逐滴加入到剧烈搅拌的聚酰亚胺溶液中,即得到聚酰亚胺微球悬浮液。离心过滤,清洗3~5次,120℃烘干,即得到聚酰亚胺微球。
聚酰亚胺与聚乙烯醇在DMAc中的浓度优选为0.1~50mg/ml。制备的聚酰亚胺微球平均粒径在0.1~10μm.
本发明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为自制氧化石墨烯。首先通过经典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具体制备方法可参见: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1958;80:1339),再将氧化石墨超声分散1h得到氧化石墨烯。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溶剂为水或乙醇,采用超声的方式进行分散,浓度为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为单层或多层氧化石墨烯,直径为0.1~10μm,厚度为1~10nm,比表面积为10~1000m2/g,其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未经接枝改性。
步骤(1)中,包覆的温度为10~90℃,包覆的时间为1~8h。其中,包覆温度优选为10~30℃,包覆时间优选为1~2h。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还原剂为维生素C、水合肼、苯肼、氢碘酸、硼氢化钠和氢化铝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步骤(2)中,还原反应进行之前先加入去离子水对PI/GO微球分散液进行稀释。
步骤(2)中,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5~100℃,还原反应的时间为8~24小时。其中,还原反应的温度优选为80~100℃,还原反应的时间优选为12~24h。
步骤(2)中,后处理包括:离心洗涤3~5次,除去未反应掉的水合肼,即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
步骤(3)中,模压成型可采用冷压法或热压法。
冷压法操作如下:
将PI/r-GO复合微球置于模具之中,在室温下通过一定压力将材料模压成型,然后将所得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得到PI/GNPs复合材料。
热压法操作如下:
将PI/r-GO复合微球置于模具之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在一定压力下保持一定时间,得到PI/GNPs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模压成型的加热温度为220~300℃,压力为100~2000MPa,保压时间为30~120min。
本发明优选热压法操作制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由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在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中,高度有序的石墨烯三维网络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复合材料的渗滤阀值低于0.2wt%。当石墨烯含量≥0.2wt%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10-5S/m。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无需对聚酰亚胺进行特殊改性与结构设计,也无需对石墨烯进行特殊改性,简化了工艺,同时避免了改性基团对聚酰亚胺基体热稳定性的影响。
(2)复合微球的制备过程中不采用有毒有机溶剂,所用分散剂为去离子水或乙醇,环保无污染。
(3)采用热压成型的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成型方法简单实用,适于工业化生产,同时得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导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6得到的聚酰亚胺/还原氧化石墨烯核壳结构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其中(a)为实施例1得到的PI/r-GO复合微球,(b)为实施例2得到的PI/r-GO复合微球,(c)为实施例3得到的PI/r-GO复合微球,(d)为实施例4得到的PI/r-GO复合微球,(e)为实施例5得到的PI/r-GO复合微球,(f)为实施例6得到的PI/r-GO复合微球。
图2为聚酰亚胺以及实施例1~6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的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0.6g自制聚酰亚胺微球加入到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54g去离子水,搅拌分散均匀,得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将0.6mg自制氧化石墨烯(具体制备方法参见: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1958;80:1339),加入到6g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1h,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缓慢加入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中,25℃搅拌1h,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接着,往溶液中加入0.02g水合肼,将反应液加热至90℃,反应24h。离心洗涤3次,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
其中,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酰亚胺加入到90℃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中搅拌溶解,再加入聚乙烯醇搅拌溶解,得到PI/PVA混合液,其中,聚酰亚胺与聚乙烯醇的浓度都为5mg/ml。
(2)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配置PVA水溶液,浓度为5mg/ml。
(3)在90℃反应条件下,将聚乙烯醇水溶液逐滴加入到剧烈搅拌的PI/PVA混合液中,即得到聚酰亚胺微球悬浮液。离心过滤,清洗3~5次,120℃烘干,即得到聚酰亚胺微球,得到的聚酰亚胺微球平均粒径在1μm左右。
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微球表面被少量包覆一层石墨烯,拉曼光谱峰上PI特征峰强度减弱。
将PI/r-GO核壳结构微球置于模具中,在230℃,1000MPa压力下保压1h,得到PI/r-GO复合材料。
对比例1
将未包覆石墨烯的PI微球置于模具中,在230℃,1000MPa压力下保压1h,得到PI/r-GO复合材料。
实施例2
将0.6g自制聚酰亚胺微球加入到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8g去离子水,搅拌分散均匀,得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将1.2mg自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6g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1h,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缓慢加入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中,25℃搅拌1h,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接着,往溶液中加入0.04g水合肼,将反应液加热至90℃,反应24h。离心洗涤3次,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
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微球表面被少量包覆一层石墨烯,拉曼光谱峰上PI特征峰强度减弱。
将PI/r-GO核壳结构微球置于模具中,在230℃,1000MPa压力下保压1h,得到PI/r-GO复合材料。
实施例3
将0.6g自制聚酰亚胺微球加入到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2g去离子水,搅拌分散均匀,得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将1.8mg自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18g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1h,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缓慢加入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中,25℃搅拌1h,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接着,往溶液中加入0.05g水合肼,将反应液加热至90℃,反应24h。离心洗涤3次,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
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微球表面被少量包覆一层石墨烯,拉曼光谱峰上PI特征峰强度减弱。
将PI/r-GO核壳结构微球置于模具中,在230℃,1000MPa压力下保压1h,得到PI/r-GO复合材料。
实施例4
将0.6g自制聚酰亚胺微球加入到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30g去离子水,搅拌分散均匀,得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将3mg自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30g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1h,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缓慢加入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中,25℃搅拌1h,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接着,往溶液中加入0.08g水合肼,将反应液加热至90℃,反应24h。离心洗涤3次,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
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微球表面被少量包覆一层石墨烯,拉曼光谱峰上PI特征峰强度进一步减弱。
将PI/r-GO核壳结构微球置于模具中,在230℃,1000MPa压力下保压1h,得到PI/r-GO复合材料。
实施例5
将0.6g自制聚酰亚胺微球加入到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0g去离子水,搅拌分散均匀,得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将6mg自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50g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1h,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缓慢加入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中,25℃搅拌1h,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接着,往溶液中加入0.15g水合肼,将反应液加热至90℃,反应24h。离心洗涤3次,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
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微球表面被少量包覆一层石墨烯,拉曼光谱峰上PI特征峰几乎完全消失。
将PI/r-GO核壳结构微球置于模具中,在230℃,1000MPa压力下保压1h,得到PI/r-GO复合材料。
实施例6
将0.6g自制聚酰亚胺微球加入到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0g去离子水,搅拌分散均匀,得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将12mg自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50g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1h,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缓慢加入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中,25℃搅拌1h,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接着,往溶液中加入0.02g水合肼,将反应液加热至90℃,反应24h。离心洗涤3次,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聚酰亚胺微球。
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微球表面被少量包覆一层石墨烯,拉曼光谱峰上PI特征峰完全消失。
将PI/r-GO核壳结构微球置于模具中,在230℃,1000MPa压力下保压1h,得到PI/r-GO复合材料。
表1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与石墨烯含量的关系
实施例 石墨烯含量(wt%) 电导率S/m
实施例1 0.1 1.3×10-11
对比例1 0 5.8×10-15
实施例2 0.2 1.5×10-5
实施例3 0.3 5.8×10-4
实施例4 0.5 2.6×10-3
实施例5 1 6.3×10-3
实施例6 2 1.4×10-2
从表1可以看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石墨烯含量≥0.2wt%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10-5S/m,由此可见,本发明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渗透阈值明显降低。

Claims (10)

1.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到聚酰亚胺微球分散液中,进行包覆得到PI/GO微球分散液;
(2)向步骤(1)得到的PI/GO微球分散液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经过后处理得到PI/rGO复合微球;
(3)将步骤(2)得到的PI/rGO复合微球进行模压成型得到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如下:
聚酰亚胺微球90.0~99.9%
氧化石墨烯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酰亚胺微球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石墨烯为单层或多层氧化石墨烯,直径为0.1~10μm,厚度为1~10nm,比表面积为10~1000m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包覆的温度为10~90℃,包覆的时间为1~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还原剂为维生素C、水合肼、苯肼、氢碘酸、硼氢化钠和氢化铝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原反应进行之前先加入去离子水对PI/GO微球分散液进行稀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5~100℃,还原反应的时间为8~2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模压成型的加热温度为220~300℃,压力为100~2000MPa,保压时间为30~120min。
10.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CN201510657767.6A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273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7767.6A CN105273403B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7767.6A CN105273403B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3403A true CN105273403A (zh) 2016-01-27
CN105273403B CN105273403B (zh) 2017-11-24

Family

ID=55143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7767.6A Active CN105273403B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340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3349A (zh) * 2016-03-21 2016-06-2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耐磨耐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46401A (zh) * 2016-07-07 2016-10-2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气凝胶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34859A (zh) * 2017-01-16 2017-05-10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石墨烯导热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33591A (zh) * 2016-10-11 2017-08-1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耐高温聚酯亚胺纳米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3916A (zh) * 2017-07-14 2017-11-28 贵州鼎玺烯材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石墨烯导电网络约束多硫化锂的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
CN107611364A (zh) * 2017-07-27 2018-01-19 东华大学 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柔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43715B (zh) * 2016-08-15 2018-10-0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9331A (zh) * 2019-08-13 2019-11-08 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石墨烯复合包覆材料填充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50626A (zh) * 2019-10-09 2019-12-1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基体内可控还原的方法
CN113337116A (zh) * 2021-06-16 2021-09-0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电导率的柔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4335A (zh) * 2014-08-27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4464888A (zh) * 2013-09-25 2015-03-25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磺化高分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4888A (zh) * 2013-09-25 2015-03-25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磺化高分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94335A (zh) * 2014-08-27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3349A (zh) * 2016-03-21 2016-06-2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耐磨耐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13349B (zh) * 2016-03-21 2017-12-2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耐磨耐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46401B (zh) * 2016-07-07 2018-12-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气凝胶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46401A (zh) * 2016-07-07 2016-10-2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气凝胶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243715B (zh) * 2016-08-15 2018-10-0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3591A (zh) * 2016-10-11 2017-08-1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耐高温聚酯亚胺纳米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4859A (zh) * 2017-01-16 2017-05-10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石墨烯导热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34859B (zh) * 2017-01-16 2019-08-13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石墨烯导热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03916A (zh) * 2017-07-14 2017-11-28 贵州鼎玺烯材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石墨烯导电网络约束多硫化锂的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
CN107403916B (zh) * 2017-07-14 2019-09-10 贵州鼎玺烯材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石墨烯导电网络约束多硫化锂的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
CN107611364A (zh) * 2017-07-27 2018-01-19 东华大学 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柔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11364B (zh) * 2017-07-27 2019-12-10 东华大学 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柔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29331A (zh) * 2019-08-13 2019-11-08 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石墨烯复合包覆材料填充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9331B (zh) * 2019-08-13 2022-06-07 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石墨烯复合包覆材料填充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50626A (zh) * 2019-10-09 2019-12-1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基体内可控还原的方法
CN110550626B (zh) * 2019-10-09 2021-03-26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基体内可控还原的方法
CN113337116A (zh) * 2021-06-16 2021-09-0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电导率的柔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3403B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3403A (zh) 一种高电导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3755B (zh)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955631B (zh) 聚苯胺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00548B (zh) 一种新型三维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05623136B (zh) 一种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8083B (zh) 一种以细菌纤维素为基体的高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7234B (zh) 一种应用改性碳材料的导热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0706A (zh) 染料功能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469858B (zh) 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石墨烯导电浆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7129752B (zh) 一种石墨烯银纳米线复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3715B (zh)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2784B (zh) 一种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1459A (zh)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8123B (zh) 浇铸尼龙6/氧化石墨纳米导电抑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925630B (zh) 高强电磁屏蔽及导热pbt/pet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046401B (zh)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气凝胶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551279B (zh) 一种纳米碳材料/聚酰胺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869A (zh) 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9134A (zh) 一种聚苯胺修饰的石墨烯导电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1116B (zh)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156A (zh) 一种高导电聚酰亚胺/碳材料/银三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8872B (zh) 功能化石墨烯、其制备方法及在石墨烯/非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CN102936357A (zh) 一种银纳米线官能化碳纳米管抗静电剂及制备方法
CN105367700A (zh) 强碱性三元复合的金属-石墨烯-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64973A (zh) 一种高强度芳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