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0941A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0941A
CN105270941A CN201410663728.2A CN201410663728A CN105270941A CN 105270941 A CN105270941 A CN 105270941A CN 201410663728 A CN201410663728 A CN 201410663728A CN 105270941 A CN105270941 A CN 105270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ar
elevator
key horiz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637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0941B (zh
Inventor
奥村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70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0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0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0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系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能够使最初进行了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优先出梯的电梯系统。提供能够使最初进行了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优先出梯的电梯系统。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具有基准层摄像机、轿厢内摄像机、解析部、存储部与控制部。基准层摄像机设置于基准层候梯厅,轿厢内摄像机设置于轿厢内。解析部识别被摄像了的轿厢内的使用者并确定出梯层。存储部至少将使用者与出梯层关联起来存储。解析部识别被摄像了的基准层候梯厅的使用者。控制部在呼叫登记使用者是与出梯层关联起来了的使用者的情况下,进行无视与响应呼叫登记的电梯的轿厢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和基准层之间的轿厢的目的层登记的特殊运行控制。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4-141651(申请日:07/09/2014)为基础,从该申请享受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通过识别候梯厅的使用者来控制电梯的运行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如果在基准层的候梯厅通过电梯的使用者进行呼叫登记,则电梯进行响应,轿厢升降至基准层,在平层到基准层之后门打开,使用者能够乘上轿厢。使用者的目的层通过由轿厢内的使用者进行目的层登记而得知。
发明内容
在基准层的候梯厅最初进行了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有时与其他使用者一起乘上轿厢。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使用者有时进行与呼叫登记使用者在轿厢内进行了的目的层登记不同的目的层登记。如果不同的目的层登记是相对于与呼叫登记使用者的目的层登记对应的目的层而处于基准层侧的平层层、即中途层,则呼叫登记使用者途经中途层而在目的层出梯,存在呼叫登记使用者的从乘梯到出梯的时间变长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以提供一种能够使最初进行了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优先出梯的电梯系统为目的。
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具有基准层摄像机、轿厢内摄像机、解析装置、存储装置、控制装置。基准层摄像机设置于电梯的基准层中的基准层候梯厅。轿厢内摄像机设置于所述电梯的轿厢内。解析装置确定对由所述轿厢内摄像机摄像了的轿厢内的使用者的识别以及所识别到的所述使用者的出梯层。存储装置至少将所识别到的所述使用者与所识别到的所述使用者的出梯层关联起来地存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梯的运行。所述解析装置进行由所述基准层摄像机摄像了的所述基准层候梯厅的使用者的识别。所述控制装置在最初对所述电梯进行了所述轿厢的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是与所述出梯层关联起来了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对响应所述呼叫登记的电梯,进行无视与所关联起来了的所述出梯层和所述基准层之间的所述轿厢的平层层对应的所述轿厢的目的层登记的特殊运行控制。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系统,作为呼叫登记使用者的出梯层被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成为优先停止层而调配第1台轿厢。然后,第1台轿厢进行将与呼叫登记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设为优先停止层的直达运行。由此,能够使最初进行了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优先出梯,所以能够便利性更高、更舒适地进行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应用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电梯的概要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了应用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电梯的概要结构例的图。
图3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概要结构例的图。
图4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5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6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7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8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使用者的出梯层与轿厢的调配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使用者的出梯层与轿厢的调配例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此外,下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此。另外,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的构成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
图1、图2是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概要结构例的图。如图1所示,电梯100被构成为具有轿厢110、平衡块120、主缆索130、卷扬机140,进而还具有偏导滑轮150、控制装置160。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轿厢110、平衡块120、主缆索130被配置于升降通路170内。另外,卷扬机140、偏导滑轮150以及控制装置160被配置于机械室180内。此外,也可以不设置机械室180,而在升降通路170内配置卷扬机140、控制装置160。
轿厢110是由于使用者进行乘降的设备。如图2所示,配设了多台轿厢11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配设了2台轿厢110(A号机、B号机)。如图1所示,轿厢110配置于在升降通路170内设置了的未图示的一对轿厢用导轨之间,通过对轿厢用导轨设置了1个以上的未图示的引导装置而沿着轿厢用导轨进行升降,从而在升降通路170内进行升降。在轿厢110中,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侧门111。轿厢侧门111对轿厢110的乘降口112进行关闭、开放。轿厢侧门111在轿厢110的升降时维持关闭状态,在轿厢110平层了的情况下,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从关闭状态变成打开状态。
平衡块120与轿厢110的升降连动地在升降通路170内进行升降。平衡块120配置于未图示的一对平衡块用导轨之间,通过对平衡块用导轨设置了1个以上的未图示的引导装置而沿着平衡块用导轨进行升降。在此,平衡块120按照在轿厢110为规定装载量(例如,相对于最大装载量的0~1/2左右)的情况下夹着卷扬机140与轿厢110平衡的方式来设定重量。
主缆索130是对轿厢110与平衡块120进行连结的1根以上的钢索,被卷绕悬挂于卷扬机140的主滑轮141以及偏导滑轮150上。主缆索130使轿厢110、平衡块120牵引(traction)式地升降。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缆索130的一个端部与轿厢110连结,另一个端部与平衡块120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缆索130的一个端部固定于轿厢110的垂直方向上部,另一个端部固定于平衡块120的垂直方向上部。
卷扬机140通过以旋转方式由马达142提升被卷绕悬挂于主滑轮141的主缆索130,使轿厢110与平衡块120的升降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使轿厢110在升降通路170内升降。卷扬机140与控制装置160电连接,通过经由控制装置160供给的电力来进行马达142的驱动控制。
控制装置160根据运行控制装置30接收到的呼叫登记信号、目的层登记信号,控制电梯100的运行。控制装置160至少进行轿厢侧门111的开闭控制、卷扬机140的驱动控制。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160被构成为包括后述的运行控制装置30、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
在此,在设置有电梯100的建筑物中,设置有候梯厅2001~n(n为轿厢110可停止的层数)。候梯厅2001~n设置于轿厢110可停止的层。在候梯厅2001~n中,分别开闭自如地设置有候梯厅侧门2011~n。候梯厅侧门2011~n分别对候梯厅2001~n的候梯厅侧乘降口2021~n进行关闭、开放。候梯厅侧乘降口2021~n形成于在轿厢110平层时与乘降口112对置的位置。候梯厅侧门2011~n通常为关闭状态,通过未图示的锁定机构来限制向打开状态的动作。如果轿厢110平层到目的层的候梯厅2001~n并且通过未图示的平层检测器等检测到平层到了规定的平层位置,则候梯厅侧门2011~n与通过控制装置160使轿厢侧门111从关闭状态动作到打开状态连动地,解除由锁定机构进行的锁定,并且从关闭状态变成打开状态。
在此,说明建筑物的基准层。基准层是指电梯100中的服务的作为基准的层板、例如入口等所存在的大厅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基准层设为1层。
在电梯100的基准层(1层)的基准层候梯厅2001中,如图1、图3所示,配设有候梯厅通知装置10、基准层呼叫按钮13、基准层摄像机14。
候梯厅通知装置10对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进行通知,具备基准层显示装置11、基准层扬声器12。候梯厅通知装置10例如通知在后述的特殊运行控制部中轿厢110能够平层的平层层,或者对与进行特殊运行控制的电梯100的轿厢110不同的轿厢110进行了响应的情形进行通知。
基准层显示装置11显示轿厢110的运行方向、当前层等各种运行信息。基准层显示装置11对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显示各种运行信息。基准层显示装置11通过来自后述的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
基准层扬声器12是声音输出部,例如能够输出对轿厢110的各种运行信息进行广播提示的声音。基准层扬声器12对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进行各种广播提示。基准层扬声器12通过来自后述的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
基准层呼叫按钮13被输入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的操作,根据该操作输入进行呼叫登记。通过基准层呼叫按钮13进行的呼叫登记是指:用于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层板上呼叫轿厢110的登记。基准层呼叫按钮13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输入,将呼叫登记信号发送到运行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3。
基准层摄像机14如图1所示,设置于基准层候梯厅2001,如果电梯系统1处于起动中,则正常工作,将基准层候梯厅2001周边的使用者作为图像(基准层候梯厅图像),对每个规定时间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进行摄像。基准层摄像机14通过未图示的摄像机控制部来控制起动、摄像开始、摄像结束等。进而,根据基准层摄像机14的性能,还能够控制放大/缩小、基准层摄像机14相对于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朝向的变更等。基准层摄像机14经由摄像机控制部,将摄像得到的图像发送到后述的运行控制装置30的存储部31。
在轿厢110内,如图1、图3所示,配设有轿厢内通知装置20、轿厢呼叫按钮23、轿厢内摄像机24。
轿厢内通知装置20设置于轿厢110中,对轿厢110内的使用者进行通知。轿厢内通知装置20具备轿厢显示装置21、轿厢扬声器22。轿厢内通知装置20例如在特殊运行控制部中,对在响应了除无视了的目的层登记之外的目的层登记之后,响应无视了的目的层登记的情形进行通知。
轿厢显示装置21显示轿厢110的运行方向、当前层等各种运行信息。轿厢显示装置21对轿厢110内的使用者显示各种运行信息。轿厢显示装置21通过来自后述的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
轿厢扬声器22是声音输出部,例如能够输出对轿厢110的各种运行信息进行广播提示的声音。轿厢扬声器22对轿厢110内的使用者进行各种广播提示。轿厢扬声器22通过来自后述的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的控制信号来控制。
轿厢呼叫按钮23被输入轿厢110内的使用者的操作,根据该操作输入进行目的层登记。通过轿厢呼叫按钮23进行的目的层登记是指:作为使用者的目标的目的层的登记。轿厢呼叫按钮23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输入,将目的层登记信号发送到运行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3。
轿厢内摄像机24如图3所示,设置于轿厢110内,将轿厢110内的使用者作为图像(轿厢内图像),对每个规定时间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进行摄像。轿厢内摄像机24通过未图示的摄像机控制部来控制起动、摄像开始、摄像结束等。进而,根据轿厢内摄像机24的性能,也能够控制放大/缩小、轿厢内摄像机24相对于轿厢110内的朝向的变更等。轿厢内摄像机24经由摄像机控制部,将摄像得到的图像发送到运行控制装置30的存储部31。该轿厢内摄像机24在轿厢110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正常工作。
运行控制装置30进行电梯100的基本运行,主要具备存储部31、作为解析装置的解析部32以及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部33。运行控制装置30具备了具有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公共母线而相互连结了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ROM、RAM、备用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的微型计算机以及驱动电路。ROM预先存储有规定的控制程序等。RAM暂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备用RAM存储预先准备了的地图数据(mapdata)、对应的电梯100的规格等信息。运行控制装置30与包括轿厢呼叫按钮23、基准层呼叫按钮13的电梯100的各部分电连接。运行控制装置30总体地控制电梯100的各部分的动作。运行控制装置30根据例如由使用者对基准层呼叫按钮13、轿厢呼叫按钮23等的操作输入,控制卷扬机140(参照图1)的驱动,使轿厢110在升降通路170(参照图1)内进行升降。由此,电梯100能够使轿厢110移动到根据呼叫登记而指定了的目的层。
存储部31是存储从基准层摄像机14接收到的图像、从轿厢内摄像机24接收到的图像、运行控制装置30的信息处理所需的程序、任务、数据等的存储装置。存储部31至少将通过解析部32识别到的使用者与所识别到的使用者的出梯层关联起来地存储为使用者数据。使用者数据是将从基准层使用电梯100了的使用者的面部区域的图像(面部图像)与出梯层关联起来地存储的数据。在面部图像中包括用于识别使用者的特征信息。此外,关于在存储部31存储了的使用者数据,在一定期间内不进行数据的参照、更新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删除。这样,删除使用频度低的使用者数据,因此能够削减用于存储使用者数据的存储区域的容量。
在解析部32中包括具有以下功能的程序、任务:确定对由轿厢内摄像机24摄像了的轿厢110内的使用者的识别以及所识别到的使用者的出梯层,将从基准层候梯厅2001使用电梯100了的使用者的面部图像与出梯层关联起来地作为使用者数据存储到存储部的功能(出梯层确定部);进行由轿厢内摄像机24摄像了的轿厢110内的使用者的识别的功能(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进行由基准层摄像机14摄像了的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的识别的功能(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该解析部32构成控制装置160的一部分。在此,控制装置160在功能概念上被构成为包括出梯层确定部、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运行控制装置30等。
出梯层确定部是具有以下功能的程序、任务:确定对由轿厢内摄像机24摄像了的轿厢110内的使用者的识别以及所识别到的使用者的出梯层,将使用者与出梯层关联起来地存储为使用者数据。具体来说,出梯层确定部从在轿厢110平层时由轿厢内摄像机24摄像了的、并且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图像(平层时的轿厢内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识别人物的面部区域,将面部图像作为平层时使用者数据存储到存储部31中。然后,出梯层确定部从在轿厢110的轿厢侧门111关闭了时由轿厢内摄像机24摄像了的并且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图像(出发时的轿厢内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识别人物的面部区域,将面部图像作为出发时使用者数据存储到存储部31中。然后,出梯层确定部根据平层时使用者数据与出发时使用者数据来提取差分,将是来自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的、在平层时使用者数据包含了而在出发时使用者数据中未包含的面部图像,识别为该平层层的出梯者。出梯层确定部将这样地确定了的使用者的面部图像与出梯层关联起来地作为使用者数据存储到存储部31中。这样的出梯层确定部按照在电梯系统1的起动过程中,轿厢110从基准层候梯厅2001出发时被起动的方式,通过控制部33来控制。
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如果是在电梯系统1的起动过程中,则被正常起动,是具有以下功能的程序、任务:识别由轿厢内摄像机24摄像了的轿厢110内的使用者,根据存储部31的使用者数据,取得与该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具体来说,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从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轿厢内的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识别人物的面部区域而作为面部图像。然后,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判定所识别到的面部图像与特征信息一致的面部图像是否存在于存储部31的使用者数据中。然后,在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判定为所识别到的面部图像与特征信息一致的面部图像存在于使用者数据中的情况下,即在该使用者已经作为使用者数据被存储于存储部31的情况下,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从使用者数据中取得与面部图像(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取得该使用者的出梯层。该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对从轿厢内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而被识别为人物的面部区域的各面部图像、即轿厢110内的各使用者进行执行。通过该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在轿厢110内的各使用者被存储在存储部31的使用者数据中的情况下,确定出梯层。
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在电梯系统1的起动过程中被正常起动,是具有以下功能的程序、任务:识别由基准层摄像机14摄像了的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根据存储部31的使用者数据,识别与该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具体来说,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从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基准层候梯厅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识别人物的面部区域而作为面部图像。然后,判定所识别到的面部图像与特征信息一致的面部图像是否存在于存储部31的使用者数据中。然后,在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判定为所识别到的面部图像与特征信息一致的面部图像存在的情况下,即在该使用者已经被存储在存储部31中的情况下,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从使用者数据中取得与面部图像(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该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对从基准层候梯厅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而被识别为人物的面部区域的各面部图像、即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各使用者进行执行。通过该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各使用者被存储在存储部31的使用者数据中的情况下,确定出梯层。
作为用于对电梯100进行特殊运行控制的控制程序,控制部33具有特殊运行控制部。特殊运行控制部具有具备以下功能的程序、任务:当最初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中进行了轿厢110的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是与出梯层关联起来了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对响应呼叫登记的电梯100,进行无视与所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和基准层之间的轿厢110的平层层对应的轿厢110的目的层登记的控制的功能(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在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中,进行在响应了除无视了的目的层登记之外的目的层登记之后,响应无视了的目的层登记的控制的功能(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该控制部33构成控制装置160的一部分。在此,控制装置160在功能概念上被构成为包括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运行控制装置30等。
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在呼叫登记使用者是由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识别到的使用者、并且所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被确定了的情况下,进行无视与该出梯层和基准层之间的轿厢110的平层层对应的轿厢110的目的层登记的控制。具体来说,例如,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在呼叫登记使用者与出梯层“7层”关联起来了的情况下,即使与“2层”到“6层”对应的轿厢呼叫按钮23被按下,也无视对应的轿厢110的目的层登记,对卷扬机140发送目的层登记信号,或者经由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发送限制按下与“2层”到“6层”对应的轿厢呼叫按钮23的控制信号。
另外,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与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被识别到的使用者中的、除呼叫登记使用者之外的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是与呼叫登记使用者对应的出梯层和基准层之间的轿厢110的平层层的情况下,对卷扬机140发送使与进行特殊运行控制的电梯100的轿厢110不同的轿厢110进行响应的呼叫登记信号。具体来说,例如,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在呼叫登记使用者与出梯层“7层”关联起来了的情况下,并且,在被关联了“7层”与基准层“1层”之间、即“2层”到“6层”作为出梯层的使用者存在的情况下,为了使与响应呼叫登记的轿厢110不同的其他轿厢110进行响应的,对卷扬机140发送呼叫登记信号。
具体来说,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例如在呼叫登记使用者被关联了“7层”作为出梯层的情况下,对卷扬机140发送在响应了“7层”以及“其以上的登记层”的目的层登记之后,响应“2层”到“6层”的目的层登记的目的层登记信号。
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执行运行引导的通知。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控制基准层扬声器12、轿厢扬声器22,根据特殊运行控制进行引导呼叫登记、目的层登记的声音引导。另外,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控制基准层显示装置11、轿厢显示装置21,根据特殊运行控制引导呼叫登记、目的层登记,或者显示运行信息。这样的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如上述那样地,与运行控制装置30进行呼叫登记信号、目的层登记信号的产生状况的发送接收。
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通过如以上那样的结构而构成,下面,说明其作用。图4至图7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的动作流程的图。在使电梯100工作的情况下,电梯系统1被起动,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基准层摄像机14工作。基准层摄像机14对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进行摄像,经由摄像机控制部将摄像得到的基准层候梯厅图像存储到运行控制装置30的存储部31中。另外,同样地,轿厢110内的轿厢内摄像机24工作。轿厢内摄像机24对轿厢110内的使用者进行摄像,经由摄像机控制部将摄像得到的轿厢内图像存储到存储部31中。
首先,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将来自基准层的使用者与出梯层关联起来而生成使用者数据的处理步骤的概要。图4是示出了出梯层确定部中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出梯层确定部按照在电梯系统1的起动过程中,轿厢110从基准层候梯厅2001出发时被起动的方式,通过控制部33来控制。出梯层确定部识别基准层出发时的轿厢内图像的人物的面部图像(步骤S11)。具体来说,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中,通过未图示的轿厢侧门开闭检测器等检测到轿厢侧门111关闭了时,出梯层确定部根据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最新的轿厢内图像(基准层出发时的轿厢内图像),从基准层出发时的轿厢内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识别人物的面部区域而作为面部图像。然后,出梯层确定部将所识别到的面部图像作为基准层出发时使用者数据存储到存储部31中(步骤S12)。
然后,出梯层确定部始终对轿厢110是否平层到了候梯厅2002~n进行判定(步骤S13)。具体来说,出梯层确定部始终监视是否通过未图示的平层检测器等检测到轿厢110平层到了候梯厅2002~n的规定的平层位置。在通过平层检测器未检测到平层到了平层位置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出梯层确定部继续进行监视。在通过平层检测器检测到平层到了平层位置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出梯层确定部识别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最新的轿厢内图像(平层时的轿厢内图像)的人物的面部图像(步骤S14)。具体来说,出梯层确定部根据平层时的轿厢内图像,从该轿厢内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识别人物的面部区域而作为面部图像。然后,出梯层确定部将所识别到的面部图像作为平层时使用者数据存储到存储部31中(步骤S15)。
然后,出梯层确定部始终对轿厢110的轿厢侧门111是否关闭了进行判定(步骤S16)。具体来说,出梯层确定部始终监视是否通过未图示的轿厢侧门开闭检测器等检测到在候梯厅2002~n中的使用者的乘降结束而轿厢侧门111关闭了的情形。在通过轿厢侧门开闭检测器没有检测到轿厢侧门111关闭了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监视。在通过轿厢侧门开闭检测器检测到轿厢侧门111关闭了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出梯层确定部识别出发时的轿厢内图像的人物的面部图像(步骤S17)。具体来说,出梯层确定部根据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最新的轿厢内图像(出发时的轿厢内图像),从出发时的轿厢内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识别人物的面部区域而作为面部图像。然后,出梯层确定部将所识别到的面部图像作为出发时使用者数据存储到存储部31中(步骤S18)。
然后,出梯层确定部识别平层层的出梯者(步骤S19)。具体来说,出梯层确定部根据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基准层出发时使用者数据、平层时使用者数据以及出发时使用者数据来提取差分,将是在基准层出发时使用者数据中包括的面部图像、并且在平层时使用者数据中包含了而在出发时使用者数据中未包含的面部图像,识别为来自基准层的使用者且该平层层的出梯者。由此,出梯层确定部能够将面部图像(使用者)与出梯层关联起来。
然后,出梯层确定部判定在使用者数据中是否存在同一人物的数据(步骤S20)。具体来说,出梯层确定部根据在步骤S19中识别到的面部图像的特征信息、以及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使用者数据中包括的面部图像的特征信息,判定同一人物的面部图像在使用者数据中是否存在。当在使用者数据中不存在同一人物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出梯层确定部将面部图像与出梯层关联起来作为新的使用者数据存储(登记)到存储部31中(步骤S21)。当在使用者数据中存在同一人物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出梯层确定部进而判定在使用者数据中是否存在面部图像与出梯层相同的组合(步骤S22)。
当判定为在使用者数据中存在面部图像与出梯层相同的组合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3,重复进行处理直到轿厢110的移动方向从上升切换到下降。当判定为在使用者数据中不存在面部图像与出梯层相同的组合的情况下,即在面部图像与出梯层的组合不同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出梯层确定部将新的面部图像与出梯层的组合作为使用者数据存储(更新)到存储部31(步骤S23)。
然后,重复从步骤S13到步骤S23的处理,直到轿厢110的移动方向从上升切换到下降,即在轿厢110从基准层上升的期间重复从步骤S13到步骤S23的处理。
通过这样,关于从基准层乘梯了的轿厢110内的使用者,通过出梯层确定部,在出梯时出梯层被确定,面部图像与出梯层被关联起来作为使用者数据被存储到存储部31中。
接下来,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识别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并取得出梯层的处理步骤的概要。如果电梯系统1被起动,解析部32的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被起动,则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识别使用者,判定该使用者是否已经作为使用者数据被存储在存储部31中。然后,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在判定为该使用者已经被存储在存储部31中的情况下,从使用者数据中取得与该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通过这样,通过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被识别,并且在被存储在存储部31的使用者数据中的情况下,取得出梯层。
接下来,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来识别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中使用者乘上了轿厢110时的、轿厢110内的使用者,取得出梯层的处理步骤的概要。如果电梯系统1被起动,解析部32的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被起动,则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识别使用者,判定该使用者是否已经作为使用者数据被存储在存储部31中。然后,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在判定为该使用者已经被存储在存储部31中的情况下,从使用者数据中取得与该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通过这样,通过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在轿厢110内的使用者被存储在存储部31的使用者数据中的情况下,取得出梯层。
接着,说明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中使用者按下了基准层呼叫按钮13时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的处理步骤的概要。如果通过使用者按下基准层呼叫按钮13,则基准层呼叫按钮13对运行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3发送呼叫登记信号。如果控制部33接收到呼叫登记信号,则进行按照图5到图7所示的流程的处理。
如图5所示,控制部33始终监视是否通过使用者按下了基准层呼叫按钮13、即控制部33是否接收到呼叫登记信号(步骤S31)。在控制部33判定为没有通过使用者按下基准层呼叫按钮13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控制部33继续进行监视。在控制部33判定为通过呼叫登记使用者按下了基准层呼叫按钮13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控制部33判定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中是否存在出梯层与呼叫登记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者(步骤S32)。具体来说,在判定为按下了基准层呼叫按钮13的情况下,根据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最新的基准层候梯厅图像,从图像中显现的被摄体,识别按下了基准层呼叫按钮13的人物的面部区域。然后,控制部33根据所识别到的面部图像的特征信息、以及在存储部31中存储了的使用者数据中包括的面部图像的特征信息,取得与呼叫登记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控制部33通过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判定是否存在被关联了和与呼叫登记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不同的出梯层的其他使用者。具体来说,例如,如图8所示,在与呼叫登记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是“7层”的情况下,与“7层以外”的出梯层关联起来了的使用者存在,所以在步骤S32中,控制部33判定为出梯层与呼叫登记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者存在(“是”)。
在控制部33判定为出梯层与呼叫登记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者不存在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控制部33对卷扬机140发送进行电梯100的正常运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步骤S33),前进到步骤S35。
在控制部33判定为出梯层与呼叫登记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者存在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接下来,起动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步骤S34)。
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按照图6所示的流程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将呼叫登记使用者的出梯层设定为优先停止层,将用于调配轿厢110的呼叫登记信号经由控制部33发送到卷扬机140(步骤S41)。优先停止层是指呼叫登记使用者的出梯层、即轿厢110最初停驻的平层层。即,被设定了优先停止层的轿厢110从基准层到优先停止层进行直达运行,其后,响应优先停止层上面的层的目的层登记。具体来说,例如,如图8所示,在呼叫登记使用者被关联了“7层”作为出梯层的情况下,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将“7层”设定为优先停止层,对卷扬机140发送呼叫登记信号。卷扬机140如果接收到呼叫登记信号,则使响应呼叫登记的轿厢110(A号机)进行响应。
然后,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为了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中提示优先停止层,经由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对基准层显示装置11、基准层扬声器12发送控制信号(步骤S42)。由此,从基准层显示装置11、基准层扬声器12,将“在7层以上的层优先停止的A号机被调配”的情况提示给基准层候梯厅2001周边的使用者。
然后,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判定在由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识别到的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中,是否存在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使用者(步骤S43)。即,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对呼叫登记使用者以外的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判定与该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是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使用者是否存在。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在判定为不存在符合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判定为存在符合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将用于调配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使用者所使用的其他轿厢110(B号机)的呼叫登记信号,经由控制部33发送到卷扬机140(步骤S44)。由此,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使与进行特殊运行控制的轿厢110(A号机)不同的轿厢110(B号机)进行响应。具体来说,例如,如图8所示,在呼叫登记使用者被关联了“7层”作为出梯层的情况下,被关联了“2层”到“6层”作为出梯层的使用者存在,所以为了使轿厢110(B号机)进行响应,对卷扬机140发送呼叫登记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卷扬机140如果接收到该呼叫登记信号,则使轿厢110(B号机)进行响应。
然后,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为了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中对调配了在优先停止层以外的层停止的轿厢110(B号机)的情况进行提示,经由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对基准层显示装置11、基准层扬声器12发送控制信号(步骤S45)。由此,从基准层显示装置11、基准层扬声器12,将“在6层以下停止的B号机被调配”的情况提示给基准层候梯厅2001周边的使用者,结束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的处理。
通过这样,轿厢110(A号机)被调配到基准层候梯厅2001而开门。与7层以上关联起来了的使用者乘入轿厢110(A号机)中。另外,与7层下面的层关联起来了的其他使用者乘入第2台到达的轿厢110(B号机)中。
然后,当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结束,控制部33起动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步骤S35)。
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按照图7所示的流程进行处理。具体来说,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始终监视是否通过使用者按下了轿厢呼叫按钮23(步骤S51)。在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判定为没有通过使用者按下轿厢呼叫按钮23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继续进行监视。
在此,如果使用者乘入轿厢110(A号机)中,分别按下轿厢呼叫按钮23,则轿厢呼叫按钮23对运行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3发送目的层登记信号。
在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判定为通过使用者按下了轿厢呼叫按钮23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为了使轿厢110(A号机),在使用者按下了的轿厢呼叫按钮23中,响应除无视了的目的层登记之外的目的层登记之后,响应无视了的目的层登记,而对卷扬机140发送目的层登记信号。具体来说,例如,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对卷扬机140发送目的层登记信号,以使得在轿厢110(A号机)响应了优先停止层“7层”以上的目的层登记之后,响应优先停止层“7层”下面的“2层”到“6层”的目的层登记。
具体来说,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判定是否按下了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轿厢呼叫按钮23(步骤S52)。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在判定为未按下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轿厢呼叫按钮23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判定为按下了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轿厢呼叫按钮23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为了通知响应优先停止层的情况,经由运行引导控制装置40对轿厢显示装置21、轿厢扬声器22发送控制信号(步骤S53)。由此,从轿厢显示装置21、轿厢扬声器22,将“在7层以上的层优先停止”的情况提示给使用者。
然后,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判定优先停止层以及优先停止层上面的层的目的层登记的响应是否结束了(步骤S54)。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在判定为优先停止层以及优先停止层上面的层的目的层登记的响应未结束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待机直到结束。在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判定为优先停止层以及优先停止层上面的层的目的层登记的响应结束了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轿厢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为了响应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目的层登记,对卷扬机140发送目的层登记信号(步骤S55)。
通过这样,将与最初对电梯100进行了轿厢110的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作为优先停止层,调配第1台轿厢110。然后,在第1台轿厢110中,与优先停止层和基准层之间的轿厢110的平层层对应的轿厢110的目的层登记被无视。然后,关于第1台轿厢110,如果优先停止层上面的层的目的层登记的响应结束,则响应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目的层登记。另外,当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中,存在被关联了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作为出梯层的使用者的情况下,调配与第1台轿厢110不同的第2台轿厢11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中,作为呼叫登记使用者的出梯层被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成为优先停止层并调配第1台轿厢110。然后,第1台轿厢110进行将与呼叫登记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设为优先停止层的直达运行,所以能够使最初进行了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优先出梯,所以能够便利性更高、更舒适地进行利用。此时,通过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关于与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目的层),在使用者乘上轿厢110内并进行目的层登记之前,能够根据出梯层调配轿厢110。通过这样,在基准层候梯厅2001中最初进行了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能够不途经中途层而到达出梯层,能够缩短从乘梯到出梯的时间。
另外,对于与第1台轿厢110的优先停止层以上的出梯层关联起来了的使用者来说,也能够与呼叫登记使用者同等地,便利性高且舒适地进行利用。进而,对于与优先停止层以下的出梯层关联起来了的使用者来说,由于调配第2台轿厢110,所以便利性不受影响。这样,通过由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调配轿厢110,对于更多的电梯100的使用者来说,能够便利性更高且更舒适地进行利用。
而且,通过出梯层确定部,根据由轿厢内摄像机24摄像了的轿厢内图像,识别轿厢110内的使用者,确定使用者的出梯层,将使用者与出梯层关联起来地存储为使用者数据。因此,能够在不对使用者造成负担的情况下,将使用者与出梯层关联起来地存储为使用者数据。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系统1,也可以在基准层呼叫特殊运行控制部中,在调配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使用者所使用的其他轿厢110时,将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使用者分组化,决定其他轿厢110的优先停止层而进行调配。
例如,也可以按出梯层来对作为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的、优先停止层下面的层的使用者进行分组化,将人数最大的组的出梯层作为优先停止层而接下来进行调配。具体来说,说明基准层候梯厅2001的使用者是图9所示的情况。在此,将与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区分为高楼层、中楼层、低楼层3种。与呼叫登记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为高楼层。关于呼叫登记使用者以外的使用者,所关联起来了的出梯层的人数分布为高楼层5人、中楼层3人、低楼层1人。人数最大的高楼层与作为第1台轿厢110(A号机)的优先停止层的高楼层重复,所以按将人数第2多的中楼层作为优先停止层而调配第2台轿厢110(B号机)的方式,对卷扬机140发送呼叫登记信号。这样,通过调配第2台轿厢110,能够对较多地关联了使用者的出梯层优先调配轿厢110,所以能够高效地运送使用者。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系统1,在解析部32的基准层使用者识别部、轿厢内使用者识别部中,即使是被判定为未被存储在存储部31的使用者数据中的使用者,也可以在例如与在使用者数据中存储了的使用者进行会话,或者穿相同的制服,或者携带、穿着记载有相同的公司名称、公司标志的物品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在使用者数据中存储了的使用者的同伴,推测为是相同的出梯层。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系统1也可以在使用者集中的时间段内执行,例如在应用于办公楼的电梯10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工作日的早上、傍晚的上下班时间、午饭时间段的前后的时间等规定的时间段内执行。
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中,同样也包含于专利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准层摄像机,被设置于电梯的基准层中的基准层候梯厅;
轿厢内摄像机,被设置于所述电梯的轿厢内;
解析装置,确定对由所述轿厢内摄像机摄像了的轿厢内的使用者的识别以及所识别到的所述使用者的出梯层;
存储装置,至少将所识别到的所述使用者与所识别到的所述使用者的出梯层关联起来地存储;以及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梯的运行,
所述解析装置进行由所述基准层摄像机摄像了的所述基准层候梯厅的使用者的识别,
所述控制装置在最初对所述电梯进行了所述轿厢的呼叫登记的呼叫登记使用者是与所述出梯层关联起来了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对响应所述呼叫登记的电梯,进行无视与所关联起来了的所述出梯层和所述基准层之间的所述轿厢的平层层对应的所述轿厢的目的层登记的特殊运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候梯厅通知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基准层候梯厅,对所述基准层候梯厅的使用者进行通知,
所述候梯厅通知装置通知在所述特殊运行控制中所述轿厢能够平层的平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有多个,
所述控制装置在与所述基准层候梯厅的所识别到的所述使用者中的、除所述呼叫登记使用者之外的所述使用者关联起来了的所述出梯层是与所述呼叫登记使用者对应的所述出梯层和所述基准层之间的所述轿厢的平层层的情况下,使与进行所述特殊运行控制的电梯不同的电梯进行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候梯厅通知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基准层候梯厅,对所述基准层候梯厅的使用者进行通知,
所述候梯厅通知装置对与进行所述特殊运行控制的电梯不同的电梯进行了响应的情形进行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特殊运行控制中,在响应了除无视了的所述目的层登记之外的所述目的层登记之后,响应无视了的所述目的层登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轿厢内通知装置,被设置于所述轿厢中,对所述轿厢内的使用者进行通知,
所述轿厢内通知装置在所述特殊运行控制中,对在响应了除无视了的所述目的层登记之外的所述目的层登记之后,响应无视了的所述目的层登记的情形进行通知。
CN201410663728.2A 2014-07-09 2014-11-19 电梯系统 Active CN105270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1651A JP5882409B2 (ja) 2014-07-09 2014-07-09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4-141651 2014-07-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0941A true CN105270941A (zh) 2016-01-27
CN105270941B CN105270941B (zh) 2017-04-12

Family

ID=5514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63728.2A Active CN105270941B (zh) 2014-07-09 2014-11-19 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82409B2 (zh)
CN (1) CN1052709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2501A (zh) * 2017-09-28 2018-04-13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基于人脸识别的写字楼电梯智能分区段服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636421A (zh) * 2019-02-28 2021-11-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7621B1 (ja) * 2017-11-09 2018-12-1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スカレータ
WO2021149107A1 (ja) * 2020-01-20 2021-07-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システム
WO2021214869A1 (ja) * 2020-04-21 2021-10-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律移動体用のエレベータ乗降制御装置
WO2022195815A1 (ja) * 2021-03-18 2022-09-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提供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JP7401009B1 (ja) 2023-03-15 2023-12-19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7401008B1 (ja) 2023-03-15 2023-12-19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2555A (ja) * 1992-09-17 1994-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8127158A (ja) * 2006-11-21 2008-06-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JP2008297114A (ja) * 2007-06-04 2008-12-11 Toyota Motor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CN103253560A (zh) * 2012-02-20 2013-08-2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组管理控制系统
JP2014031252A (ja) * 2012-08-03 2014-02-20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2555A (ja) * 1992-09-17 1994-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8127158A (ja) * 2006-11-21 2008-06-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JP2008297114A (ja) * 2007-06-04 2008-12-11 Toyota Motor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CN103253560A (zh) * 2012-02-20 2013-08-2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组管理控制系统
JP2014031252A (ja) * 2012-08-03 2014-02-20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2501A (zh) * 2017-09-28 2018-04-13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基于人脸识别的写字楼电梯智能分区段服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636421A (zh) * 2019-02-28 2021-11-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36421B (zh) * 2019-02-28 2023-01-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82409B2 (ja) 2016-03-09
CN105270941B (zh) 2017-04-12
JP2016016950A (ja) 201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0941A (zh) 电梯系统
JP661976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律ロボットの制御方法
JP6748238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1528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9484932B (zh) 电梯乘梯间引导系统
CN105307963B (zh) 分派电梯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US20130048436A1 (en) Automated elevator car call prompting
CN103287931A (zh) 电梯系统
TW200909330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rnisation of a lift installation
CN103253559A (zh) 电梯的运行控制装置以及电梯的运行控制方法
CN106167207A (zh) 电梯的控制系统、遥控装置以及方法
JP2011195280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5270938A (zh) 电梯系统
JP6607334B1 (ja) エレベーター乗場誘導装置
JP5985703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554700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CN112607539A (zh) 电梯系统
JP2004250191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切替え方法
JP6781299B1 (ja) 昇降機制御方法、及び昇降機制御装置
JPWO2019106756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利用者検知装置
JP5208386B2 (ja) エレベ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JP6982151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7027499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7004056B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JP6961766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