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95C - 安全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95C
CN1052695C CN97113157A CN97113157A CN1052695C CN 1052695 C CN1052695 C CN 1052695C CN 97113157 A CN97113157 A CN 97113157A CN 97113157 A CN97113157 A CN 97113157A CN 1052695 C CN1052695 C CN 10526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ontrol seat
slide
brake control
slid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3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0341A (zh
Inventor
廖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7113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695C/zh
Publication of CN1200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刹车装置,尤指一种可供自行车先刹后轮再刹前轮的安全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主要是在一本体内设置一具有后刹车线的后刹车控制座,且在后者内设置一具有前刹车线的前刹车控制座,不论先扳动哪一刹车拉线,均可先拉动后刹车控制座,再扳动另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带动前刹车控制座位移而刹掣前轮,同时当放开任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先放松前刹车控制座,再放开另一刹车拉线时,则可放松后刹车控制座。

Description

安全刹车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供自行车安全刹车的安全刹车装置。
自行车是一种结构单纯的代步工具,由于其具有轻便及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自行车被大众运用于各类休闲及运动活动中,有越野车、路跑车…等各式自行车问世,而为了使自行车能随时停下以及对安全的考虑,因此自行车通常会设有刹车装置,而已往刹车装置主要是在把手两侧分设有前、后刹车拉线,且两刹车拉线分别连接至前轮刹车装置或后轮刹车装置,因此传统自行车的刹车方法,是当使用者扳动任一扳手时,刹车拉线仅能控制其对应的刹车装置,也就是说当骑车人扳动前刹车拉线时,就仅能拉动前轮刹车装置刹掣前轮,反之当骑车人扳动后刹车拉线时,则仅能拉动后轮刹车装置刹掣后轮。
然而,自行车的动力源主要是来自后轮,因此自行车刹车时需先刹住后轮,才能有效地刹住整车,但传统的刹车装置是分别刹掣前轮或后轮,因此当骑车人在紧急状况时,如骑车人一时心急或同时拉动前、后刹车拉线,而使前刹车拉线先拉动前轮刹车装置刹掣前轮时,则由于后轮推力并未立即降低,因此前轮刹掣时,后轮仍会继续往前推,如此将会造成翻车事故,不仅易造成自行车的损坏,同时亦极可能造成骑车人的意外伤害,严重威胁到自行车骑行时的安全性。
鉴于上述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先安全刹车后轮再刹前轮的增加安全性的安全刹车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安全刹车装置在一本体内设置一后刹车控制座,并在后刹车控制座内设置一由两滑块所组成的前刹车控制座,在前刹车控制座的两滑块上端分别设有一穿过后刹车控制座的刹车拉线,又在前、后刹车控制座下端分别设有前、后刹车线,当拉动任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先利用滑块驱动后刹车控制座而拉动后刹车线,当接着拉动另一刹车拉线时,随即可拉动前刹车控制座的另一滑块带动前刹车线,而可使自行车先刹后轮再刹前轮,可先放松前轮再放开后轮,从而提高自行车刹车时的安全性。
在上述的安全刹车装置中:
所述后刹车控制座由一可置于本体内的滑座所构成,且所述滑座内底缘可形成有两卡槽,以供后刹车线的套头卡掣;
所述后刹车控制座的滑座顶端形成有供刹车拉线穿过的穿线孔,且所述滑座下端形成有供前、后刹车线穿过的前、后线孔;
所述两滑块对应处中段分别形成有可供所述套头放置的套头槽,且所述两滑块在所述套头槽底缘连接有一对应的卡掣槽,并在所述卡掣槽下缘连通有对应的线槽;
所述前刹车控制座的两滑块对应后刹车控制座侧边可分别设有滚杆,以提高滑块的滑动效率;
所述两滑块上端形成有可供刹车拉线穿掣的通孔,且所述滑块侧面于对应处形成有螺孔,以利用压紧螺栓锁紧刹车拉线;
在所述本体的周缘面形成有数个螺孔,且在所述本体上盖设有一具有通孔的盖片,以利用螺钉连接片与本体。
本发明的安全刹车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发明在本体内设一后刹车控制座,并在后刹车控制座内设一由两滑块组成的前刹车控制座,且使两刹车拉线分别固设在前刹车控制座的两对应滑块上,又,前、后刹车控制座分别连接有前、后刹车线,不论是先拉动哪一刹车拉线,均可先驱动后刹车控制座而刹掣后轮,当先前的刹车拉线未放开时,再拉动另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刹掣前轮,反之,当放开任一刹车拉线时,则可先放开前轮,后放开后轮,以避免先刹前轮再刹后轮的现象,进而可提高自行车刹车时的安全性。
以下通过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特点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全刹车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整体形态及其相对关系。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本发明各组件的形态及其相关位置。
图3是图1的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组成及动作前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拉动第一刹车拉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先行刹掣后轮的动作。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拉动第二刹车拉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接着刹掣前轮的动作。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放开第一刹车拉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先行放松前轮的动作。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放开第二刹车拉线的示意图,用以说明接着放松后轮的动作。
本发明是一种可增加安全的自行车刹车装置,首先请参看图1所示,该刹车装置主要包含一穿设有第一及第二刹车拉线21、22的本体10、一具有后刹车线25的后刹车控制座30及一具有前刹车线26的前刹车控制座40,其中前刹车控制座40由两滑块41、46所组成,且前、后刹车线26、25分别连接自行车的前、后刹车块(图中未示);
请同时配合参看图1、2所示,在本体10内部形成有一可供放置后刹车控制座30的位移槽11,且在本体10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有穿线孔12、13,又在本体10前侧周缘分别形成有数个螺孔14,另外,本体10前侧面盖设有一盖片15,而在盖片15周缘形成有对应本体10螺孔14的通孔16,可利用螺钉17将盖片15安装在本体10上;
而后刹车控制座30主要是由一呈框状的滑座31所构成,在滑座31内部形成有一贯穿的滑槽32,且在滑槽32下端形成有两卡槽33,以供后刹车线25的套头250卡掣,且在滑座31顶端形成有两个与本体10穿线孔12对应的穿线孔34,以供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穿过,又在滑座31下端的与卡槽33对应处分别形成有可供后刹车线25穿过的后线孔35,且两卡槽33之间形成有可供前刹车线26穿过的前线孔36。
另外,设于后刹车控制座30内部的前刹车控制座40主要是由第一滑块41及第二滑块46所组成,且在两滑块41、46相邻滑座31内壁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容置槽410、460,各容置槽410、460可放置可滚动的滚杆42、47,以提高两滑块41、46与滑座31的滑动效率,又在第一、第二滑块41、46顶端分别形成有可供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穿过的通孔411、461,且在两滑块41、46前侧面形成有数个螺孔412、462,其中各螺孔412、462分别对应各通孔411、461,通过用压紧螺栓45从螺孔412、462旋入,而压紧位于通孔411、461内的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分别与第一、第二滑块41、46结合,又第一、第二滑块41、46相邻的内侧中段分别形成有可供前刹车线26套头260卡掣的套头槽43、48,同时在两套头槽43、48下缘分别形成有一对应的卡掣槽44、49,且第一、第二滑块41、46的卡掣槽44、49恰可供套头260卡入,另外,在第一、第二滑块41、46对应面的卡掣槽44、49下缘形成有相对合的线槽440、490(线槽490因角度关系,在图中未能显示,故未予标注),用以供前刹车线26穿过;
本发明安全刹车装置的组装,如图1、2及3所示,首先将前刹车线26的套头260置于前刹车控制座40中第一、第二滑块41、46的对应卡掣槽44、49间,同时使前刹车线26穿置于线槽440、490间,接着将前刹车线26穿过后刹车控制座30下端的前线孔36,并将相异侧边分别具有滚杆42、47的第一、第二滑块41、46同时置于后刹车控制座30的滑座31的滑槽32内,而使第一、第二滑块41、46可分别相对滑座31滑移,然后将后刹车线25穿过滑座31下端的后线孔35,并使后刹车线25的套头250卡掣在滑座31下端的卡槽33上,且前、后刹车线26、25分别穿出本体10下端的穿线孔13,使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依序穿过本体10及滑座31的穿线孔12、34,并分别对应插掣在第一、第二滑块41、46的螺孔412、462内,同时利用数个压紧螺栓45锁紧图1、2刹车拉线,如1所示,即为本发明组装后的尚未盖上盖片15的示意图。
关于本发明安全刹车装置的原理,如图3所示,当本刹车装置设在自行车上时,由于把手两侧的刹车扳手可向上拉紧第一、第二刹车线21、22,而前、后刹车块则可利用弹簧力向下拉紧前、后刹车线25、26,因此前刹车控制座40的第一、第二滑块41、46受第一、第二刹车拉线21、22的作用滑至后刹车控制座30的滑座31的内顶缘,而后刹车控制座30的滑座31则受后刹车线25的作用抵顶在本体10内底缘上。
当拉动任一刹车拉线21、22时〔此处以先拉动第一刹车线21为例〕,如图4所示,前刹车控制座40的第一滑块41将受第一刹车线21及滚杆42的作用向上滑动,且由于第一滑块41顶抵于滑座31内缘,因此可直接带动滑座31相对本体10向上位移,同时拉动后刹车线25向上带动后刹车块,产生刹掣后轮的效果,而此时位于卡掣槽44、49内的前刹车线26套头260因前刹车块存在向下的拉力,而使套头260沿着第一滑块41卡掣槽44的向下弧面完全滑入第二滑块46的套头槽48内,并受前刹车块的拉力作用,第二滑块46不致向上位移,致使前轮不受到刹掣。
当拉动图2刹车拉线22时,则如5所示,第二滑块46受第二刹车拉线22及滚杆47的作用而向上滑动,同时亦拉动前刹车线26向上作动,进而驱动前刹车块刹掣前轮,而达到同时刹掣前、后两轮的目的,且当第二滑块46位移至滑座31内缘顶面时,前刹车线26的套头260则可沿着卡掣槽49向下的弧面滑入第一滑块41的卡掣槽44,而使套头260可共同跨置在第一、第二滑块41、46的卡掣槽44、49上,如此即可先刹后轮再刹前轮。
另外,当欲放松刹车装置时,则如图6所示,在放松任一刹车拉线21、22时〔本发明以先放松第一刹车拉线21为例〕,由于前、后刹车块本身具有回复力,故当第一刹车拉线21放松时,第一滑块41亦随即呈松弛状,此时由于前刹车线26受前刹车块回复力的作用而向下拉动,因此前刹车线26的套头260即沿卡掣槽49弧度卡入第一滑块41的套头槽43内,而第一滑块41即受前刹车线26向下拉动的作用而向下复位,则使前刹车块放松前轮,另外因后刹车控制座30的滑座31仍受第二滑块46的限制,而无法回复原位,故后轮仍呈刹车状态。
当放开图2刹车拉线22时,如图7所示,受第二滑块46撑顶的滑座31在第二刹车拉线22呈松弛状后,由于后刹车线25受后刹车块回复力的作用向下拉动,故使滑座31亦随后刹车线25回复到原位,从而达到放松后轮的目的,且第二滑块46受滑座31的作用亦同时回复到原位,并使前刹车线26的套头260重新卡入第一、第二滑块41、46的卡掣槽44、49内,如此即可先放松前轮再放松后轮,从而回复到刹车装置未动作前的状态(如图3所示)。

Claims (7)

1.一种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在一本体内设置一后刹车控制座,并在所述后刹车控制座内设置一由两滑块组成的前刹车控制座,在所述前刹车控制座的两滑块上端分别设有一穿过后刹车控制座的刹车拉线,且在所述前、后刹车控制座下端分别设有前、后刹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刹车控制座是由一可置于本体内的滑座所构成,且所述滑座内底缘形成有供后刹车线的套头卡掣的两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刹车控制座的滑座顶端形成有供刹车拉线穿过的穿线孔,且所述滑座下端形成有供前、后刹车线穿过的前、后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滑块对应处中段分别形成有可供所述套头容置的套头槽,且所述两滑块在所述套头槽底缘连接有一对应的卡掣槽,并在所述卡掣槽下缘连通有对应的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刹车控制座的两滑块对应后刹车控制座侧边分别设有提高滑块滑动效率的滚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滑块上端形成有可供刹车拉线穿过的通孔,且在所述滑块前面的与所述通孔对应处形成有用压紧螺压锁紧刹车拉线的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周缘面形成有数个螺孔,且在所述本体上盖设有一具有通孔的可用螺钉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盖片。
CN97113157A 1997-05-23 1997-05-23 安全刹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69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7113157A CN1052695C (zh) 1997-05-23 1997-05-23 安全刹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7113157A CN1052695C (zh) 1997-05-23 1997-05-23 安全刹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0341A CN1200341A (zh) 1998-12-02
CN1052695C true CN1052695C (zh) 2000-05-24

Family

ID=5172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31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695C (zh) 1997-05-23 1997-05-23 安全刹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9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9836B (zh) * 2007-01-26 2012-06-06 曾东荣 安全制动器
CN102241267A (zh) * 2010-05-12 2011-11-16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自行车刹车联动装置
TWI439391B (zh) 2012-02-17 2014-06-01 Jui Lung Chang 時差安全煞車裝置
AU2012381586B2 (en) * 2012-05-28 2015-08-20 Jui Lung CHANG Time difference safety brake
CN106697161B (zh) * 2016-11-26 2019-08-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车辆制动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2609A (en) * 1975-04-14 1976-03-09 Hill Robert H Safety brake for bicycles
US4480720A (en) * 1979-09-08 1984-11-06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operat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US4773510A (en) * 1985-05-07 1988-09-27 Masataro Sato Brake system for bicycles
CN2043212U (zh) * 1988-06-17 1989-08-23 刘增华 两轮车同步刹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2609A (en) * 1975-04-14 1976-03-09 Hill Robert H Safety brake for bicycles
US4480720A (en) * 1979-09-08 1984-11-06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operat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US4773510A (en) * 1985-05-07 1988-09-27 Masataro Sato Brake system for bicycles
CN2043212U (zh) * 1988-06-17 1989-08-23 刘增华 两轮车同步刹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0341A (zh) 1998-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95C (zh) 安全刹车装置
US9920803B2 (en) Single-side double-inclined-surface disc-type brake
CN1827464A (zh) 自行车的驱动装置
DE102019120393B3 (de) Bremssicherheit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Fahrzeug mit der Bremssicherheitsvorrichtung
CN1221431C (zh) 自行车刹车装置和装有此装置的自行车
CN2294914Y (zh) 一种自行车煞车夹垫
CN2571646Y (zh) 机电两轮车自动起落轮
CN2353649Y (zh) 安全刹车装置
CN2363960Y (zh) 自行车刹车控制器结构改良
CN2299010Y (zh) 可同步控制前后轮刹车的刹车把手
CN209305764U (zh) 一种两轮摩托车新型联动制动装置
CN1263845A (zh) 安全刹车装置
CN1370713A (zh) 全功能车辆防盗锁
CN2328572Y (zh) 双制动农用助力三轮车
CN219857467U (zh) 一种防撞电动自行车
CN211336325U (zh) 一种两轮车用双联动制动系统
CN2358945Y (zh) 一种滑板车的刹车装置
CN2267190Y (zh) 正三轮摩托车的转向装置
US20040159503A1 (en) Disc brake
CN2310005Y (zh) 摩托车的前后轮同步制动机构
DE102018209508B3 (de) Zweirad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Zweiradfahrzeugs
CN2400355Y (zh) 双动式摩托车刹车装置
CN2483279Y (zh) 机械式制动器
CN2498062Y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安全刹车
KR19990009696A (ko) 차량용 스포일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