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4343A - 液面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面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4343A
CN105264343A CN201480029704.XA CN201480029704A CN105264343A CN 105264343 A CN105264343 A CN 105264343A CN 201480029704 A CN201480029704 A CN 201480029704A CN 105264343 A CN105264343 A CN 105264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evel
level sensor
fastener
main body
fram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97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4343B (zh
Inventor
安田笃
波多野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64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4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4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43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 G01F23/3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 G01F23/56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using elements rigidly fixed to, and rectilinearly moving with, the floats as transmission elements
    • G01F23/62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using elements rigidly fixed to, and rectilinearly moving with, the floats as transmission elements using magnetically actuated indic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 G01F23/3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 G01F23/64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of the free float type withou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lements
    • G01F23/72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of the free float type withou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lements using magnetically actuated indic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 G01F23/3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 G01F23/64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of the free float type withou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lements
    • G01F23/72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of the free float type withou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lements using magnetically actuated indicating means
    • G01F23/74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floats of the free float type withou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lements using magnetically actuated indicating means for sensing changes in level only at discrete poi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vel Indicators Using A Flo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面检测装置。液面检测装置具备:相对于容器(90)固定且具有沿着重力方向(GD)延伸的筒部(33)的框体(10);漂浮于液面且由筒部引导从而沿着重力方向上下移动的浮子(60);保持于浮子且追随液面上下移动的磁铁体(50)、收纳于筒部内且通过磁铁体的上下移动而切换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的开关机构(40)。框体包括:具有筒部、筒部的外周侧的第一卡止部(39)以及形成在筒部的延伸方向(DD)的前端(33a)的第一引导部(71、271)的第一框体部分(30、230);具有通过与第一卡止部之间的卡止来支承第一框体部分的第二卡止部(29)、以及通过与第一引导部的接触而产生朝向第一卡止部能够与第二卡止部卡合的正规位置引导第一框体部分的围绕筒部的旋转力的第二引导部(76、276)的第二框体部分(20、220)。

Description

液面检测装置
本发明主张于2013年6月5日提交的日本申请号2013-119131号的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贮存于容器的液体的液面的高度的液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油位传感器那样,已知有具备:漂浮于液面的浮子、保持于浮子的磁铁、利用磁铁的沿着重力方向的移动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的簧片开关(reedswitch)等开关机构的液面检测装置。该油位传感器通过在具有收纳开关机构的筒部的壳体安装覆盖浮子的罩体而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94619号公报
本申请发明人们设想在专利文献1的液面检测装置中,例如通过在设置于壳体的卡止孔卡止设置于罩体的卡止爪来将罩体安装于壳体的结构。但是,在上述的框体结构中,当将罩体安装于壳体时,作业者需要将罩体的卡止爪正确地同能够与壳体的卡止孔卡合的位置对位。因此,使卡止爪卡合于卡止孔的工序颇为繁琐,致使液面检测装置的组装作业性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的液面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对贮存于容器的液体的液面的高度进行检测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框体,该框体相对于容器被固定,具有沿着重力方向延伸的筒部;浮子,该浮子漂浮于液面,一边由筒部引导一边沿着重力方向上下移动;磁铁体,该磁铁体通过保持于浮子而追随液面上下移动;开关机构,该开关机构被收纳于筒部内,通过磁铁体的上下的移动而切换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框体包括第一框体部分和第二框体部分,第一框体部分具有:筒部;形成于筒部的外周侧的第一卡止部;以及形成于筒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的第一引导部,第二框体部分具有第二卡止部以及第二引导部,第二卡止部通过与第一卡止部之间的卡止来支承第一框体部分,第二引导部通过与第一引导部的接触而产生朝向第一卡止部能够与第二卡止部卡合的正规位置引导第一框体部分的围绕筒部的旋转力。
据此,当将第一框体部分组装于第二框体部分时,通过使形成于第一框体部分的筒部的前端的第一引导部与第二框体部分的第二引导部接触,从而在第一框体部分产生围绕筒部的旋转力。利用该旋转力将第一框体部分向正规位置引导,由此第一卡止部可移动至能够与第二卡止部卡合的位置。如上所述,通过各引导部发挥引导作用,使得将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卡止部相互卡止的作业变得容易。因此,液面检测装置的组装作业性提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可参照附图并根据后文的详细记载变得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面检测装置被设置于油底壳的状态的图。
图2为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液面检测装置的结构以及工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主体的俯视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罩体的仰视图。
图5为用于对罩体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为图4的V-V线剖视图。
图6为用于对框主体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为图3的VI-VI线剖视图。
图7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主体引导部以及罩体引导部放大示出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主体引导部以及罩体引导部放大示出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对应的构成要素,有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当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该结构的其他部分能够应用先行说明了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且,并不仅限于在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明示的结构的组合,只要并不会特别在组合上产生障碍,则即便并未明示也能够将多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彼此局部组合。此外,多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记述的结构彼此的未明示的组合也被视为通过以下的说明公开。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面检测装置100搭载于内燃机,设置于油底壳90内。油底壳90被安装于内燃机的气缸体的底面,贮存作为液体的发动机油。液面检测装置100对贮存于油底壳90的发动机油的液面高度进行检测。
液面检测装置100经由托架91相对于油底壳90固定。托架91具有盖部96、载置部97以及连接器部98。盖部96形成为比用于向油底壳90内插入液面检测装置100的开口95大径的圆盘状。盖部96通过从油底壳90的外侧与开口95的周缘部分液密地紧贴,从而塞住开口95。载置部97从盖部96呈板状延伸。载置部97通过盖部96被支承。在载置部97中,在朝向重力方向GD的方向的下表面安装液面检测装置100。连接器部98从盖部96朝油底壳90的外侧突出。在连接器部98嵌合用于将外部的车载设备(例如,组合仪表等)与液面检测装置100电连接的对象侧的连接器部(未图示)。
如图2所示,液面检测装置100由框体10、浮子60、磁铁50、簧片开关40以及端子46、47等构成。
框体10由框主体20以及罩体30等构成。框主体20以及罩体30形成收纳浮子60的收纳室35。框主体20以及罩体30例如由聚苯硫醚(PPS)树脂等形成。
图2、3所示的框主体20具有凸缘部23以及框主体划分壁27。凸缘部23呈凸缘状设置于形成为圆盘状的框主体划分壁27的外侧。在凸缘部23埋设有安装垫圈24。另外,在凸缘部23设置有框主体卡止孔29。安装垫圈24为由铁等金属形成的圆筒状的部件。在安装垫圈24插通用于在载置部97固定框主体20的紧固部件25(参照图1)。框主体卡止部29为保持罩体30的结构。框主体卡止部29由多个框主体卡止孔29a构成。框主体卡止孔29a在框主体划分壁27的周围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为四个。各框主体卡止孔29a沿着重力方向GD贯通凸缘部23。
框主体划分壁27为对形成为圆柱状的收纳室35进行划分的壁部。在框主体划分壁27设置有贯通孔28以及框主体限位块21。贯通孔28形成于框主体划分壁27的中央。贯通孔28将框主体划分壁27沿着重力方向GD贯通。框主体限位块21从框主体划分壁27的壁面27a朝与重力方向GD相反的方向(以下,称为“相反方向RD”)立起设置为多个。各框主体限位块21沿框主体划分壁27的径向延伸。各框主体限位块21在围绕贯通孔28周向被等间隔(例如、90°间隔)配置。
图2、4所示的罩体30作为整体形成为有底的圆筒状。罩体30具有圆筒部33、罩体划分壁37以及卡止爪39。圆筒部33设置在罩体30的底壁部37b中的径向的中央。圆筒部33沿着罩体30的轴向所朝向的重力方向GD并且朝相反方向RD呈圆筒状延伸。在圆筒部33收纳簧片开关40以及端子46。在圆筒部33中,位于与底壁部37b相反测的前端部分33a与罩体划分壁37中的贯通孔28的周缘部分接触。
罩体划分壁37同框主体划分壁27一起划分收纳室35。罩体划分壁37具有位于浮子60的外周侧的周壁部37a以及位于浮子60的相反方向RD的底壁部37b。在周壁部37a形成有多个连通孔36a、36b(参照图5)。连通孔36a、36b沿径向贯通周壁部37a。连通孔36a、36b使位于周壁部37a的内侧的收纳室35与周壁部37a的外侧连通。另一方面,在底壁部37b设置有罩体限位块31。罩体限位块31在重力方向GD(上下方向)上与框主体限位块21相互对置地配置。罩体限位块31从圆筒部33朝向径向的外侧呈放射状地延伸配置为多条。各罩体限位块31在围绕圆筒部33的周向上被等间隔(例如、60°间隔)配置。
罩体卡止部39通过与框主体卡止部29之间的卡止来支承罩体30。罩体卡止部39由多个卡止爪39a等构成。卡止爪39a形成在圆筒部33的外周侧,以与框主体卡止孔29a对应的配置设置在周壁部37a的四个部位。各卡止爪39a以能够插入各框主体卡止孔29a的方式从周壁部37a朝向与重力方向GD相反方向RD延伸。通过将各卡止爪39a卡止于各框主体卡止孔29a的周壁29b,从而将罩体30安装于框主体20。
图2所示的浮子60例如由发泡的酚醛树脂等比重小于发动机油的材料形成。浮子60可以漂浮于发动机油的液面。浮子60形成为具有中心孔64的圆筒状。在中心孔64插通圆筒部33。由此,浮子60追随液面由圆筒部33引导,并沿着重力方向GD上下移动。在中心孔64的内壁面65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保持槽66。浮子60配置在框主体限位块21与罩体限位块31之间。在浮子60中,隔着磁铁50位于互为相反侧的浮子顶面61以及浮子底面62均形成为平面状。浮子60通过浮子顶面61以及浮子底面62与框主体限位块21以及凸缘部23的接触,被限制沿着重力方向GD的上下的移动。
磁铁50为铁氧体磁铁等的永磁铁。磁铁50形成为沿着重力方向GD延伸的圆筒状。磁铁50的外径比浮子60的外径小。磁铁50的中心孔54的内径比浮子60的中心孔64的内径略小。磁铁50通过被内嵌于保持槽66内,从而保持于浮子60。磁铁50同浮子60一起在被插通于圆筒部33的状态下追随液面上下移动。
簧片开关40为用于检测液面的高度的检测元件。簧片开关40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主体部分43以及从主体部分43的两端伸出的一对导线41、42。簧片开关40以使主体部分43的轴向沿着重力方向GD的姿势收纳于圆筒部33内。主体部分43为中空圆筒状的玻璃管,收纳各导线41、42的各端部(以下,“称为导线端部”)。各导线端部被设置为能够挠曲,在与重力方向GD正交的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对置。如果从外部对各导线41、42作用磁场,则各导线端部被磁化为不同磁极,从而相互吸引。如此各导线端部接触,由此簧片开关40成为在各导线41、42间能够导通的开启状态。
簧片开关40的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通过上下移动的磁铁50的相对位置切换。在簧片开关40上预先规定切换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的假想的切换面SWP。具体地说,当磁铁50在重力方向GD上横跨切换面SWP的状态下,簧片开关40维持开启状态。另一方面,当磁铁50的上端面51位于相比切换面SWP偏向重力方向GD侧的状态下,簧片开关40成为关闭状态。以上的切换面SWP为与主体部分43的轴向正交的平面,并且规定在通过相互接触的各导线端部的位置。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切换面SWP被规定在从主体部分43的轴向的中央接近端子46的位置。
端子46、47通过黄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为带状。端子46、47通过在框主体20中嵌入成形而保持于该框主体20。一方的端子46被收纳于圆筒部33,朝重力方向GD延伸至比主体部分43更接近底壁部37b的位置。端子46与一方的导线41连接,支承该导线41。另一方的端子47在贯通孔28的附近与另一方的导线42连接,支承该导线42。通过安装于各端子46、47,将簧片开关40相对于框主体20保持。
以上的液面检测装置100如图1、2所示,在设置于托架91的情况下,当液面比检测液面高度SOL高很多时,浮子60通过浮子顶面61与框主体限位块21的接触而被限制朝向上方的移动。此时,上端面51位于切换面SWP的相反方向RD(上方)。另一方面,下端面52位于切换面SWP的重力方向GD(下方)。因此,磁铁50成为沿着重力方向GD横跨切换面SWP的状态,簧片开关40通过磁铁50所产生的磁场成为开启状态。
此外,当贮存的发动机油减少时,在下降的浮子60的浮子底面62与罩体限位块21接触以前,上端面51越过切换面SWP,向重力方向GD(下方)移动。因此,发动机油的液面低于检测液面高度SOL,由此簧片开关40能够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
在以上说明的液面检测装置100中,通过将罩体30安装于框主体20而形成框体10。对于为了便于进行该组装作业所形成的罩体30的罩体引导部71以及框主体20的框主体引导部76进行如下的详细说明。
图4、5、7所示的罩体引导部71形成在圆筒部33的延伸方向DD的前端部分33a。罩体引导部71具有多个(具体地说,两个)引导壁72a、72b。各引导壁72a、72b沿延伸方向DD从前端部分33a立起设置。各引导壁72a、72b在圆筒部33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相互错开180°。各引导壁72a、72b中的一方的形状与另一方的形状不同。具体地说,一方的引导壁72a的尺寸比另一方的引导壁72b尺寸大。圆筒部33的周向上的各引导壁72a、72b的外宽度随着远离前端部分33a而连续减少。如此,利用外宽度渐减的形状,在各引导壁72a、72b的各壁上形成一对倾斜面74、顶面73a。各引导壁72a、72b呈沿着圆筒部33弯曲的梯形的板状。
图3、6、7所示的框主体引导部76以能够与罩体引导部71接触的方式形成于贯通孔28的周围。框主体引导部76具有隆起壁78以及多个引导凹部77a、77b。隆起壁78是将位于贯通孔28的周围的壁面27a朝前端部分33a隆起而成的圆筒状的壁部。隆起壁78为了避免妨碍浮子60(参照图2)的上下移动,形成为能够与圆筒部33同轴配置,并且与圆筒部33为同等程度的内径以及外径。
各引导凹部77a、77b通过使隆起壁78的顶部78a朝远离前端部分33a的方向、即延伸方向DD凹陷而形成。引导凹部77a、77b以与各引导壁72a、72b对应的形状以及配置形成。具体地说,一方的引导凹部77a的形状以及形成位置与一方的引导壁72b的形状以及形成位置对应,另一方的引导凹部77b的形状以及形成位置与另一方的引导壁72b的形状以及形成位置对应。因此,一方的引导壁72a只能够插入一方的引导凹部77。根据以上的结构,关于罩体30相对于框主体20的相对相位,只有当处于各卡止爪39a(参照图5)与各框主体卡止孔29a的周壁29b能够卡合的位置(以下,称为“正规位置”)的情况下,才能够将各引导壁72a、72b都插入到各引导凹部77a、77b中。圆筒部33的周向上的各引导凹部77a、77b的内宽度随着远离该各引导凹部77a、77b的各开口77c而减少。如此,利用内宽度渐减的形状在各引导凹部77a、77b的各部形成一对倾斜面79。
关于将以上说明的框主体20以及罩体30相互安装的作业,以下使用图7对框主体20以及罩体30的相对相位被向正规位置引导的结构进行说明。
当作业者意欲在框主体20安装罩体30时,在相对于框主体20的罩体30的相对相位从正规位置大幅偏离的情况下,各引导壁72a、72b的各顶面73a与从壁面27a隆起的隆起壁78的顶部78a接触。在以上的状态下,作业者只要使罩体30相对于框主体20沿圆筒部33的周向旋转,使相对相位接近正规位置,便可将各引导壁72a、72b的各顶面73a经过各开口77c插入至各引导凹部77a、77b内。由此,各引导壁72a、72b的各倾斜面74与各引导凹部77a、77b的各倾斜面79接触。因此,作为使罩体30接近框主体20的作业者的力的反作用力,在各引导壁72a、72b以及各引导凹部77a、77b间产生围绕圆筒部33的周向的旋转力。该旋转力辅助罩体30相对于框主体20的相对旋转,能够将罩体30向正规位置引导。
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各引导部71、76间产生向正规位置引导罩体30的相对相位的旋转力,即使作业者精神不集中,也能够将各卡止爪39a可靠地移动至能够与各框主体卡止孔29a卡合的位置。因此,将各卡止爪39a插入各框主体卡止孔29a并使两者相互卡止的作业变得容易。因此,能够提高液面检测装置100的组装作业性。
此外,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将各引导壁72a、72b与各引导凹部77a、77b组合而成的各引导部71、76可维持简单的结构。此外,在各引导壁72a、72b以及各引导凹部77a、77b分别形成倾斜面74、79,据此能够可靠地产生使罩体30向正规位置旋转的旋转力。因此,为了避免液面检测装置100的复杂化,并可靠地提高该装置100的组装作业性,组合各引导壁72a、72b以及各引导凹部77a、77b的上述的结构较为优选。进而,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从壁面27a隆起的隆起壁78的顶部78a在组装作业时,最初与前端部分33a接触。因此,在各卡止爪39a与凸缘部23接触以前,在各引导壁72a、72b产生旋转力,可将罩体30向正规位置引导。因此,使各卡止爪39a卡止于各框主体卡止孔29a的周壁29b的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将引导壁72a、72b以及引导凹部77a、77b每种设置为两个,从而容易确保将罩体30向正规位置引导的围绕圆筒部33的旋转力。此外,一方的引导壁72a能够插入与该引导壁72a对应的一方的引导凹部77a,而无法插入另一方的引导凹部77b。因此,能够避免将罩体向从正规位置偏离180°的错误位置引导的情况发生。
此外,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当以向各框主体卡止孔29a中插入各卡止爪39a的方式将罩体30安装于框主体20时,担心由于卡止爪39a与框主体卡止孔29a的周壁29b接触致使该卡止爪39a破损。但是,通过采用利用在各引导部71、76产生的旋转力将各卡止爪39a向正规位置引导的上述的结构,能够容易且正确地将与各卡止爪39a插入至对应的各框主体卡止孔29a。因此,通过将上述的结构应用于使用框主体卡止孔29a以及卡止爪39a而将罩体30以及框主体20相互安装的液面检测装置100中,能够更显著地发挥使作业性提高的效果。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框主体20与“第二框体部分”相当,框主体卡止部29与“第二卡止部”相当。另外,罩体30与“第一框体部分”相当,圆筒部33与“筒部”相当,前端部分33a与“前端”相当,罩体卡止部39与“第一卡止部”相当。进而,簧片开关40与“开关机构”相当,磁铁50与“磁铁体”相当。此外,罩体引导部71与“第一引导部”相当,框主体引导部76与“第二引导部”相当,油底壳90与“容器”相当。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对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罩体230以及框主体220分别设置的罩体引导部271以及框主体引导部276进行详细说明。
罩体引导部271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壁72a(参照图7)相当的引导壁272。在引导壁272形成有一对倾斜面74、顶面73a。框主体引导部276具有环状槽278,以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凹部77a(参照图7)相当的引导孔277。环状槽278为包围贯通孔28的周围的圆环状的槽。环状槽278通过使壁面27a凹陷而形成。环状槽278的槽宽度比引导壁272的厚度略大。引导孔277通过使环状槽278的底部278a朝离开前端部分33a的方向、即延伸方向DD凹陷而形成。引导孔277以与引导壁272对应的形状以及配置形成。由此,只有在罩体230相对于框主体220的相对相位为正规位置的情况下,才能够将引导壁272插入引导孔277中。
在将以上说明的框主体220以及罩体230相互安装的作业中,即便在罩体230相对于框主体220的相对相位从正规位置大幅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向环状槽278插入引导壁272的顶面73a。因此,作业者能够以使引导壁272被环状槽278引导并移动的方式将罩体230向正规位置相对旋转。然后,如果引导壁272被插入至引导孔277中,则通过倾斜面74的倾斜产生围绕圆筒部33的周向的旋转力。利用该旋转力可将罩体230向正规位置引导。
在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同样在各引导部271、276间产生将罩体230的相对相位向正规位置引导的旋转力。因此,将各卡止爪39a插入各框主体卡止孔29a(参照图2),并使两者相互卡止的作业容易变得容易。因此,液面检测装置的组装作业性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同样能够提高。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由环状槽278引导引导壁272的顶面73a,使得沿圆筒部33的周向旋转罩体230的工序变得容易。这样,对于产生旋转力以前的工序,通过确保作业的容易性,能够进一步提高液面检测装置的组装作业性。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框主体220与“第二框体部分”相当,引导孔277与“引导凹部”相当,罩体230与“第一框体部分”相当。另外,罩体引导部271与“第一引导部”相当,框主体引导部276与“第二引导部”相当。
至此,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不应该由上述实施方式限定解释,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应用各种实施方式以及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罩体形成引导壁,在框主体形成引导凹部。但是,也可以在罩体形成引导凹部,在框主体形成引导壁。另外,也可以在罩体以及框主体上各形成引导凹部以及引导壁双方。进而,各引导部所具有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引导凹部以及引导壁,也可以是槽、突起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罩体形成卡止爪,在框主体形成卡止孔。但是,也可以在罩体形成卡止孔,在框主体形成卡止爪。另外,还可以在罩体以及框主体上各形成卡止爪以及卡止孔双方。进而,用于将罩体卡止于框主体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卡止爪以及卡止孔。作为扣件接合使用的各种形状可以在罩体以及框主体中作为“卡止部”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罩体与“第一框体部分”相当,框主体与“第二框体部分”相当。但是,也可以为罩体与“第二框体部分”相当,框主体与“第一框体部分”相当。进而,构成框体的其他部件或者组装体可以与“第一框体部分”以及“第二框体部分”的任一部分相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引导凹部以及引导孔所形成的部分通过隆起壁以及环状槽等设置阶梯差。但是,引导凹部以及引导孔也可以是从壁面27a凹陷的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引导壁以及引导凹部双方形成倾斜面74、79。但是,倾斜面可以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仅形成于引导壁272,或者仅形成于引导凹部。进而,可以适当变更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引导凹部以及引导壁每样形成为两个。可以适当地变更这样的引导凹部以及引导壁的数目。另外,当引导凹部以及引导壁为多个的情况下,通过使彼此的间隔以及形状不同,能够避免在错误的位置进行安装。然而,多个引导凹部以及引导壁也可以形成为彼此相同的形状。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与圆筒部对置的方式设置隆起壁。优选为该隆起壁与引导壁的延伸方向DD的长度的总和比卡止爪中的插入到卡止孔中的部分的长度长。利用这样的尺寸关系,能够避免组装作业中的卡止爪的前端与凸缘部的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面检测装置经由托架固定于油底壳等容器。但是,液面检测装置的安装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情况。例如,可以为在设置于油底壳的托架上直接安装液面检测装置,并以线束与盖部96连接的结构。
至此,基于应用于检测贮存于车辆的油底壳等的发动机油的液面的高度的液面检测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的适用对象并不局限于发动机油的液面高度的检测。可以在搭载于车辆的其他液体、例如制动液、发动机冷却水、燃料等的容器内的液面检测装置应用本发明。进而,并不局限于车辆用,可以在各种民生用设备、各种输送机械所具备的容器内的液面检测装置应用本发明。
本发明是基于实施例进行叙述的,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或构造。本发明也包含各种变形例或等同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组合或形态、进一步在其中包含仅一个要素、包含一个以上或者一个以下的要素的其他的组合或形态也落入本发明的范畴或思想范围。

Claims (7)

1.一种液面检测装置,
所述液面检测装置对贮存于容器(90)的液体的液面的高度进行检测,
所述液面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液面检测装置具备:
框体(10),该框体(10)相对于所述容器(90)固定,具有沿着重力方向(GD)延伸的筒部(33);
浮子(60),该浮子(60)漂浮于所述液面,一边由所述筒部(33)引导一边沿着所述重力方向(GD)上下移动;
磁铁体(50),该磁铁体(50)通过保持于所述浮子(60)而追随所述液面上下移动;以及
开关机构(40),该开关机构(40)被收纳于所述筒部(33)内,通过所述磁铁体(50)的上下的移动而切换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
所述框体(10)包括第一框体部分(30、230)和第二框体部分(20、220),
所述第一框体部分(30、230)具有:所述筒部(33);形成于所述筒部(33)的外周侧的第一卡止部(39);以及形成于所述筒部(33)的延伸方向(DD)的前端(33a)的第一引导部(71、271),
所述第二框体部分(20、220)具有第二卡止部(29)以及第二引导部(76、276),所述第二卡止部(29)通过与所述第一卡止部(39)之间的卡止来支承所述第一框体部分(30、230),所述第二引导部(76、276)通过与所述第一引导部(71、271)的接触而产生朝向所述第一卡止部(39)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止部(29)卡合的正规位置引导所述第一框体部分(30、230)的围绕所述筒部(33)的旋转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71、271)形成从所述前端(33a)沿所述延伸方向(DD)立起设置的引导壁(72a、72b、272),
所述第二引导部(76、276)形成朝远离所述前端(33a)的方向凹陷的引导凹部(77a、77b、2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76)形成朝向所述前端(33a)隆起的隆起壁(78)以及从所述隆起壁(78)的顶部(78a)凹陷的所述引导凹部(77a、77b)。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部(33)的周向上的所述引导壁(72a、72b、272)的外宽度随着远离所述前端(33a)而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部(33)的周向上的所述引导凹部(77a、77b)的内宽度随着远离该引导凹部(77a、77b)的开口(77c)而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71)形成在所述筒部(33)的周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形状互不相同的两个所述引导壁(72a、72b),
所述第二引导部(76)针对所述两个引导壁(72a、72b)形成与各引导壁的形状对应的两个所述引导凹部(77a、77b),
所述两个引导壁(72a、72b)中的至少一方(72a)仅能够插入至所述两个引导凹部(77a、77b)中的一方(77a)。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止部(29)形成朝向所述第一卡止部(39)开口的卡止孔(29a),
所述第一卡止部(39)形成朝向所述卡止孔(29a)延伸并卡止于该卡止孔(29a)的周壁(29b)的卡止爪(39a)。
CN201480029704.XA 2013-06-05 2014-06-03 液面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64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9131A JP2014235157A (ja) 2013-06-05 2013-06-05 液面検出装置
JP2013-119131 2013-06-05
PCT/JP2014/002951 WO2014196193A1 (ja) 2013-06-05 2014-06-03 液面検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4343A true CN105264343A (zh) 2016-01-20
CN105264343B CN105264343B (zh) 2018-07-06

Family

ID=5200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970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64343B (zh) 2013-06-05 2014-06-03 液面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27282B2 (zh)
JP (1) JP2014235157A (zh)
CN (1) CN105264343B (zh)
DE (1) DE112014002705T5 (zh)
WO (1) WO201419619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6263A (zh) * 2016-12-06 2019-07-19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液面检测单元
CN112292588A (zh) * 2018-03-29 2021-01-29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抗污染的液位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5508B2 (ja) 2015-11-09 2018-08-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液面検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7262A (en) * 1978-04-26 1980-02-05 The Cornelius Company Carbonator and liquid level control
JPH10132642A (ja) * 1996-10-30 1998-05-22 Tdk Corp 液面液温複合センサ
JP2011185616A (ja) * 2010-03-04 2011-09-22 Denso Corp 液面検出装置
CN102749124A (zh) * 2011-12-16 2012-10-24 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三余度机载燃油油位信号器
CN102778269A (zh) * 2011-05-11 2012-11-14 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直接测量车用燃油油耗量的综合测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42538A (fr) * 1965-05-07 1966-06-17 Soulat Freres Ets Appareil indicateur ou régulateur de niveau de liquides
GB1358441A (en) * 1971-05-26 1974-07-03 Girling Ltd Fluid level indicating switch devices
US4175435A (en) * 1978-08-10 1979-11-27 Nifco Inc. Liquid level detecting device
JPS56103323A (en) * 1980-01-22 1981-08-18 Yamaha Motor Co Ltd Liquid level detector of liquid vessel for vehicle
DE3524281A1 (de) * 1985-07-06 1987-01-08 Teves Gmbh Alfred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der fuellstandshoehe in einem ausgleichsbehaelter
JP2509207B2 (ja) * 1987-03-02 1996-06-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タンクの液位計測装置
US4943210A (en) * 1988-10-03 1990-07-24 Bailey Jr James R Pump control system, level sensor switch and switch housing
JP2000009521A (ja) * 1998-06-24 2000-01-14 Denso Corp 液面検出器
JP2002062180A (ja) * 2000-08-22 2002-02-28 Denso Corp 車両用液面検出器
JP3726747B2 (ja) 2001-12-25 2005-12-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検出装置
JP3757862B2 (ja) * 2001-12-25 2006-03-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検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30707A1 (en) 2006-09-05 2008-03-13 Pall Corporation Filte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JP2011153920A (ja) 2010-01-27 2011-08-11 Denso Corp 液面検出装置
JP5668603B2 (ja) 2011-05-31 2015-0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オイル貯留装置
JP5510396B2 (ja) 2011-06-16 2014-06-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液面レベルセンサ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7262A (en) * 1978-04-26 1980-02-05 The Cornelius Company Carbonator and liquid level control
JPH10132642A (ja) * 1996-10-30 1998-05-22 Tdk Corp 液面液温複合センサ
JP2011185616A (ja) * 2010-03-04 2011-09-22 Denso Corp 液面検出装置
CN102778269A (zh) * 2011-05-11 2012-11-14 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直接测量车用燃油油耗量的综合测量系统
CN102749124A (zh) * 2011-12-16 2012-10-24 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三余度机载燃油油位信号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6263A (zh) * 2016-12-06 2019-07-19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液面检测单元
CN110036263B (zh) * 2016-12-06 2021-02-09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液面检测单元
CN112292588A (zh) * 2018-03-29 2021-01-29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抗污染的液位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96193A1 (ja) 2014-12-11
US20160103010A1 (en) 2016-04-14
DE112014002705T5 (de) 2016-03-03
CN105264343B (zh) 2018-07-06
JP2014235157A (ja) 2014-12-15
US9927282B2 (en) 201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4646A (zh) 液面检测装置
US7102078B2 (en) Housing for holding electrical and/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5983494B2 (ja) 液面検出装置
CN105264343A (zh) 液面检测装置
CN202259008U (zh) 封装的接近开关组件
CN110382921A (zh) 以换挡器档位重置功能取代将手柄旋转至固定档位的能够360°旋转的手柄换挡器
CN105627910A (zh) 旋转角度检测装置
CN104067461B (zh) 内置有传感器的旋转连接器
JP3222350U (ja) 挿抜プラグを備える液位検知装置
BR102016011576B1 (pt) Dispositivo de detecção de vazão para um tanque de combustível
CN201689358U (zh) 旋转操作装置
CN108140981A (zh) 连接器
JP5225128B2 (ja) 液面レベルセンサ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14137271A (ja) 液面検出モジュール
JP5678865B2 (ja) 液面検出装置の取付構造
JP2017090205A (ja) 液面検出装置
JP2010139490A (ja) 液面レベルセンサ
KR101901055B1 (ko) 비접촉식 인히비터 스위치
US11105672B2 (en) Liquid level detection unit
CN111380596B (zh) 液位检测装置
JP7015094B2 (ja) 液位検出装置
JP2010256239A (ja) 液面検出装置
JP5169478B2 (ja) 液面検出装置
WO2014181517A1 (ja) 液面検出装置
CN203406768U (zh) 传动组件和具有其的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