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3643B - 拉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丝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63643B CN105263643B CN201480030437.8A CN201480030437A CN105263643B CN 105263643 B CN105263643 B CN 105263643B CN 201480030437 A CN201480030437 A CN 201480030437A CN 105263643 B CN105263643 B CN 1052636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work
- wire
- rotary shaft
- drawing frame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00—Profiling tools for metal drawing; Combinations of dies and mandrels
- B21C3/02—Dies; Selection of material therefor; Cleaning thereof
- B21C3/08—Dies; Selection of material therefor; Cleaning thereof with section defined by rollers, ball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00—Profiling tools for metal drawing; Combinations of dies and mandrels
- B21C3/02—Dies; Selection of material therefor; Cleaning thereof
- B21C3/12—Die holders; Rotating d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02—Drawing metal wire or like flexible metallic material by draw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drums
- B21C1/04—Drawing metal wire or like flexible metallic material by draw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drums with two or more dies operating in s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拉丝装置(1)使线材通过由一对辊模(2)形成的模孔,从而对该线材进行拉伸加工,所述拉丝装置(1)具备:框体(3);旋转轴(4),其将辊模(2)支承为旋转自如;壳体(5),其相对于框体(3)分体,供支承辊模(2)的旋转轴(4)载置,并且支承所载置的旋转轴(4);第一定位机构,其通过使壳体(5)沿着支承于壳体(5)的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移动,从而相对于框体(3)对壳体(5)进行定位;以及第二定位机构,其通过使壳体(5)沿着与支承于壳体(5)的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移动,从而相对于框体(3)对壳体(5)进行定位。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在短时间内进行组装以及调整的拉丝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线材进行拉伸加工的拉伸装置即拉丝装置。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弧焊接用焊丝进行拉伸加工的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焊接机器人等中使用的电弧焊接用焊丝,除实芯的单线(solid wire)以外,还有在将宽度窄的钢带成形为管状的外皮钢带内填充有助焊剂的管状药芯焊丝等。
这些电弧焊接用焊丝通过使钢线材、钢带等穿过孔模、辊模等拉丝装置进行拉伸而制造。对该钢线材、钢带等进行拉伸的拉伸加工以如下方式实现:构成将多台孔模、辊模等拉丝装置组合而成的模组,使钢线材、钢带等通过将该模组串行配置多组而成的拉伸生产线。
在线材的拉伸加工中,大多使用多台孔模、辊模,作为这样的辊模,有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拉丝装置。
专利文献1公开的拉丝装置是通过辊模对线材进行拉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构成辊模的一对辊分别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轴承;保持该轴承的轴承箱;以及支承该轴承箱的一体式的框体,各所述轴承箱分别经由轴承箱固定用梁而固定于所述框体,所述轴承箱固定用梁通过所述辊的间隔调整用的螺栓而固定于所述框体,并且所述轴承通过被所述辊的旋转轴方向的位置调整用的螺栓支承的轴承盖而被保持为能够在所述轴承箱内移动。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拉丝装置是使线材通过由在外周具有模槽的一对辊模而形成的模孔,从而对该线材进行拉伸加工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框体;第一、第二带偏心轴部的支承轴,其具有一端侧轴部、轴线的延长线与该一端侧轴部彼此一致的另一端侧轴部、以及形成在这些轴部之间的相对于该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轴部的轴心偏心的偏心轴部,并且,所述第一、第二带偏心轴部的支承轴在轴内部具有冷却介质流路;第一轴承,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带偏心轴部的支承轴的所述偏心轴部,并且外嵌安装有所述一对辊模中的一方的辊模,将该一方的辊模支承为旋转自如;第二轴承,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带偏心轴部的支承轴的所述偏心轴部,并且外嵌安装有所述一对辊模中的另一方的辊模,将该另一方的辊模支承为旋转自如;第一、第二辊模轴线方向位置调整机构,其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第二带偏心轴部的支承轴以能够沿它们的轴向滑动位移的方式保持在所述框体上;以及第一、第二辊模径向位置调整机构,其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第二带偏心轴部的支承轴以能够将它们的所述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轴部的轴线作为中心而旋转位移的方式保持在所述框体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83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拉丝装置采用在保持辊模的框体内设置有冷却介质的流路的间接冷却方式。因此,辊模发出的热量不经由辊模的轴承以及辊轴向框体传递,不被冷却介质吸收。因此,专利文献1的拉丝装置称不上具有充分冷却辊模以及轴承的结构,存在无法抑制辊模的热膨胀并对线径带来变动,且朝向轴承的负荷高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的拉丝装置具有在具备冷却介质的流路的偏心轴上安装辊模的结构。通过对安装有辊模的轴承的偏心的支承轴进行冷却,从而辊模以及轴承的冷却效果提高,因此能够抑制辊模的热膨胀,使线径的稳定性提高,还能够降低朝向轴承的负荷,实现轴承的长寿化。
然而,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拉丝装置的组装以及调整要求熟练的技能。例如,在安装辊模时,必需一边在框体内的规定位置保持辊模一边将支承轴嵌入轴通孔以及轴承,以使得辊模的轴承的位置与框体的轴通孔的位置对应。在将支承轴嵌入轴通孔并且嵌入轴承时,必需利用锤子等一边调节力一边敲击支承轴,若力的调节错误,则担心使部件破损。
另外,在安装辊模后,需要调整辊模的位置,特别是,在调整辊模的径向位置时,必需调整偏心的支承轴,作业者需要熟练的技能。如上述例示那样,专利文献2的拉丝装置的组装以及调整要求熟练的技能,因此仅部分熟练作业者能够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在短时间内进行组装以及调整的拉丝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在本发明中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拉丝装置使线材通过由一对辊模形成的模孔,从而对该线材进行拉伸加工,所述拉丝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框体;旋转轴,其将所述辊模支承为旋转自如;支承体,其相对于所述框体分体,供支承所述辊模的旋转轴载置,并且支承所载置的所述旋转轴;第一定位机构,其通过使所述支承体沿着支承于该支承体的所述旋转轴的轴心方向移动,从而相对于所述框体对所述支承体进行定位;以及第二定位机构,其通过使所述支承体沿着与支承于该支承体的所述旋转轴的轴心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移动,从而相对于所述框体对所述支承体进行定位。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具有:按压机构,其按压所述支承体的支承所述辊模的旋转轴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部,从而相对于所述框体对所述支承体进行定位;以及固定机构,其将所述按压机构相对于所述框体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按压机构具有螺栓,该螺栓设置为贯通所述框体并且对所述支承体施加按压力。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具有:按压机构,其对所述支承体中的位于与载置所述旋转轴的面相反位置的面即非支承面,施加从所述框体侧按压所述非支承面的力;以及牵拉机构,其施加向所述框体侧牵拉所述非支承面的力。
优选的是,所述按压机构具有螺栓,该螺栓设置为贯通所述框体并且施加从所述框体侧按压所述非支承面的力,所述牵拉机构具有螺栓,该螺栓设置为贯通所述框体并且施加向所述框体侧牵拉所述非支承面的力。
优选的是,所述辊模的旋转轴具有沿着轴心设置在内部的冷却机构,在所述辊模的旋转轴的一个端部具有向所述冷却机构供给冷却介质的供给口,在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个端部具有从所述冷却机构排出所述冷却介质的排出口。
优选的是,所述框体在与所述供给口以及排出口对应的位置具有缺口部,在相对于所述框体对所述支承体进行定位时,形成在所述旋转轴上的供给口以及排出口在所述缺口部内相对于所述框体不发生干涉地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拉丝装置,能够容易地在短时间内进行组装以及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所使用的电弧焊接用焊丝的拉伸工序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的主视图。
图2B是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的右视图。
图2C是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的上视图。
图3A是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的壳体的上视图。
图3B是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3C是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的壳体的右视图。
图4是依次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将支承辊模的旋转轴载置于拉丝装置的壳体的步骤、将载置有旋转轴的壳体配置于框体的步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该具体例。因此,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公开内容。
在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1进行说明之前,参照图1,简要说明对线材进行拉伸加工的拉伸工序。图1是示出对作为电弧焊接用焊丝W的单线、管状药芯焊丝等进行拉伸以使其达到作为产品所要求的直径的拉伸工序的图。
图1所示的“辊模拉伸”是被称作所谓的二次拉伸的拉伸工序,在二次拉伸中靠前的一次拉伸中,对从作为原材料的钢线材、钢带成形出的单线、管状药芯焊丝等进行拉伸,以使其达到作为产品所要求的直径。在“辊模拉伸”之后,进行将拉伸后的焊丝W精加工为最终产品的直径的“精加工拉伸”,对达到产品直径的焊丝W进行清洗并在表面涂油之后,卷绕成产品。
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1具备对焊丝W进行拉伸的辊模2。将该拉丝装置1串行地组合多台而构成模组100,通过将该模组100串行地配置多组,并且将对焊丝W施加恒定张力的收取绞盘101配置在模组100之间,从而构成进行“辊模拉伸”以及“精加工拉伸”的拉伸生产线。
参照图2A~图2C,对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A是示出拉丝装置1的前面的主视图,图2B是拉丝装置1的右视图,图2C是拉丝装置1的上视图(俯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将朝向图2A的主视图的上下方向与拉丝装置1的上下方向对应,并且同样地将朝向主视图的左右方向与拉丝装置1的左右方向对应的位置关系,对拉丝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因此,在图2B中示出从右侧观察图2A的拉丝装置1时的侧面作为右视图,在图2C中示出从上侧观察拉丝装置1时的侧面作为上视图(俯视图)。另外,在图2A以及图2B中,相对于对称轴S1的上半部分用实线表示拉丝装置1的外观,下半部分用虚线表示拉丝装置1的内部。
参照图2A,拉丝装置1具有形成为在内侧围成大致四边形的空间的框体3。在框体3所围成的大致四边形的空间内设置有两个支承体(壳体)5,该支承体(壳体)5载置有支承辊模2的旋转轴4。两个壳体5、5以彼此的辊模2、2对置而形成模孔的方式相对于框体3定位。为了进行该壳体5的定位,拉丝装置1具有进行支承辊模2的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上的定位的第一定位机构、以及进行朝向对置的辊模2的方向(辊模2的径向)上的定位的第二定位机构。
拉丝装置1通过使作为线材的焊丝W通过由该对置的一对辊模2、2形成的模孔,从而对该焊丝W进行拉伸加工。
以下,对拉丝装置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A的主视图所示,框体3是通过将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四根钢材以构成大致正方形或者大致长方形的上下以及左右的各边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的构件。
换句话说,框体3通过将与上边对应的上梁部6、与下边对应的下梁部7、与右边对应的右梁部8、以及与左边对应的左梁部9这四根钢材形成为一体而形成。因此,由上梁部6、下梁部7、右梁部8以及左梁部9构成的大致正方形或者大致长方形的框体3在其内侧围成有图2A的主视图中的与框体3大致相似形状的空间。此时,对于在图2A中示出正面的框体3,将该正面的里侧的面称作背面。并且,将围成框体3的内侧的空间的面称作内周面,将围成框体3的外侧的面称作外周面。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构成框体3的左右的边的右梁部8以及左梁部9分别在沿着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分以及附近形成有凹陷,该凹陷部分的壁厚减小至与凹陷邻接的部位的壁厚的1/2~1/3(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如图2B所示,该壁厚减小的部分形成有框体3的右梁部8以及左梁部9从正面朝向背面被切除而成的凹部,将该凹部称作缺口部10a、10b,并且将右梁部8以及左梁部9中的构成缺口部10a、10b的面称作切除面。因此,缺口部10a、10b距框体3的正面的深度为与缺口部10a、10b邻接的部位的壁厚的1/2~2/3(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左右。
另外,缺口部10a、10b在右梁部8以及左梁部9的左右方向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形成,并且形成为沿着右梁部8以及左梁部9的长边方向占右梁部8以及左梁部9的全长的1/2~2/3(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左右。
如图2A所示,具有上述的缺口部10a、10b(换句话说,具有切除面)的框体3具有上梁部6以及下梁部7朝向上下方向并且右梁部8以及左梁部9朝向左右方向的、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对称的结构。之后进行详细说明,通过在图2A所示的框体3上设置其他构成构件而构成的拉丝装置1在上半部分也设置有与设置在框体3的下半部分的构成构件相同的构成构件,因此具有相对于对称轴S1在上下方向上对称的结构。因此,在以下说明中,在对框体3的下半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后,对设置在框体3的下半部分的构成构件进行详细说明,由此形成拉丝装置1的整体的说明。
参照图2A所示的框体3的下半部分,在框体3的右梁部8的缺口部10a的下侧,形成有从右梁部8的正面朝向背面侧凹陷的右凹部。该右凹部是比缺口部10a浅的凹陷,距框体3的正面的深度为缺口部10a的深度的1/3~1/2(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左右。
右凹部形成在右梁部8的左侧、换句话说是框体3的内周面所围成的空间侧,上方开放而与缺口部10a连续,左方开放而与框体3所围成的空间连续。换句话说,右凹部由从右梁部8的正面向背面侧后退的大致四边形的右台阶面11a、将右台阶面11a的右缘与框体3的正面连接的右缘面12a、以及将右台阶面11a的下缘与框体3的正面连接的下缘面13a形成。该右台阶面11a在左缘与框体3的内周面连续,并且在上缘与缺口部10a的缺口面连续。另外,在右台阶面12a,以沿着右梁部8的长边方向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形成有在内部切割有螺纹牙的两个螺纹孔。
并且,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在右梁部8上形成有从框体3的外周面向右凹部的右缘面12a贯通框体3的贯通孔14a。该贯通孔14a在右凹部的右缘面12a的大致中央具有开口,在贯通孔14a的内表面的局部或者整体切割有螺纹牙。
另外,在比贯通孔14a靠框体3的背面侧的位置,形成有从框体3的外周面向内周面贯通框体3的另一个贯通孔15a。该贯通孔15a在外周面以及内周面的框体3的正面与背面的大致中间具有开口,在贯通孔15a的内表面的局部或者整体切割有螺纹牙。
如图2A所示,在右凹部的下方且在右梁部8与下梁部7的连接部分,形成有从框体3的正面至背面贯通框体的贯通孔16a。该贯通孔16a例如具有比从上述的框体3的外周面朝向内周面形成的贯通孔15a大的直径,通过使连结用的棒材等穿过,能够串行地连接多个拉丝装置1。
以上,针对框体3的下半部分,对右梁部8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左梁部9具有相对于对称轴S2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在左梁部9形成有与右凹部对应的左凹部、与右台阶面11a对应的左台阶面11b、与右缘面12a对应的左缘面12b、与下缘面13a对应的下缘面13b、与贯通孔14a对应的贯通孔14b、与贯通孔15a对应的贯通孔15b、以及与贯通孔16a对应的贯通孔16b。
这里,参照图2A以及图2C,对连接右梁部8与左梁部9的下梁部7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下梁部7的沿着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形成有从外周面向内周面贯通下梁部7(框体3)的圆形的贯通孔、即下中央贯通孔17。该中央贯通孔17在框体3的正面与背面的大致中央大致沿着对称轴S2形成。
在下中央贯通孔17的右侧,形成有从外周面向内周面贯通下梁部7(框体3)的圆形的贯通孔、即下右贯通孔18a。该下右贯通孔18a是在下梁部7的内周面的下中央贯通孔17与右梁部8的大致中央形成开口的贯通孔,在框体3的正面与背面的大致中间以与下中央贯通孔17大致平行的方式形成。在下右贯通孔18a的内表面的局部或者整体切割有螺纹牙。
并且,在下右贯通孔18a的右侧,也形成有从外周面向内周面贯通下梁部7(框体3)的圆形的贯通孔19a。在该贯通孔19a中插入固定有引导销20a,该引导销20a用于引导后述的支承体(壳体5)相对于框体3的定位。引导销20a是具有与贯通孔19a大致相同的直径的圆柱状的构件,从下梁部7的内周面向框体3所围成的空间内突出。
如图2A所示,引导销20a距下梁部7的内周面的突出长度为朝向上方未达到缺口部10a的下端的程度,引导销20a的前端在图2B的右视图中位于比缺口部10a靠下方的位置。
下梁部7在相对于下中央贯通孔17与下右贯通孔18a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形成有下左贯通孔18b,并且在与引导销20a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具有另一个引导销20b。
接下来,参照图3A~图3C以及图4,对配置在由框体3的内周面围成的空间的辊模2、以及支承辊模2的支承体(壳体5)进行说明。图3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1的壳体5的上表面的上视图(俯视图),图3B是壳体5的主视图,图3C是壳体5的右视图。图4是依次示出将支承辊模2的旋转轴4载置于壳体5,将载置有旋转轴4的壳体5配置于框体3的步骤的图。
辊模2是具有圆筒形状或者圆板形状的构件,并且是在圆筒或者圆板形状的轴心位置设置有轴承,从而能够绕轴心旋转的车轮状的构件。辊模2在相当于车轮的踏面的外周面上,沿着周向形成有用于对线材进行拉伸的模槽(caliber)。
旋转轴4是具有与辊模2的轴承大致相同的直径的圆筒形状的构件,并且是沿着轴心在内部具有空洞的圆筒状的构件,旋转轴4插入辊模2的轴承并且固定于该轴承。由此,旋转轴4将辊模2支承为以旋转轴4为中心而旋转自如。
旋转轴4的内部的空洞是通过供给冷却介质而对辊模2以及轴承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在旋转轴4的一个端部的开口,设置有用于从外部向作为冷却机构的内部的空洞供给冷却介质的供给口21,在另一个端部的开口,设置有用于从冷却机构排出冷却介质的排出口22。供给口21以及排出口22是用于将冷却介质的流通管与旋转轴4的开口连接的连接器(connector)。连接器的一端具有与旋转轴4的开口相同的直径,另一端具有与冷却介质的流通管相同的直径。
接下来,参照图3A~图3C,壳体5相对于框体3分体,供支承辊模2的旋转轴4载置,并且支承所载置的旋转轴4。壳体5是立方体的中央部分被切除而成的构件,并且长边方向上的尺寸比由框体3围成的空间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略短。换句话说,如图3B所示,壳体5是在中央部分壁厚从上侧面侧向下侧面(底面)侧减小而形成凹部的U字形状的构件。该中央的凹部是用于配置辊模2的部位,其深度与所配置的辊模2的直径相比非常大。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在壳体5的上侧面,在正面侧与背面侧的中间沿着长边方向形成有半圆筒形状的槽。该槽是用于载置对辊模2进行支承的旋转轴4的槽,半圆筒面的曲率与所载置的旋转轴4的表面的曲率大致相同。此时,壳体5的底面是位于与载置旋转轴4的面即上侧面相反位置的面,因此有时也将壳体5的底面称作非支承面。
另外,在壳体5的上侧面,相对于载置旋转轴4的槽在壳体5的正面侧与背面侧分别形成有在内部切割出螺纹牙的螺纹孔。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在凹部的右侧,隔着槽形成有两个螺纹孔23a、24a,在凹部的左侧也隔着槽形成两个螺纹孔23b、24b。这些螺纹孔是供安装固定用具25a、25b的螺钉螺合的螺纹孔,该固定用具25a、25b用于将旋转轴4固定于壳体5。
如图3B所示,在壳体5的非支承面的中央,作为与上述的框体3中的下梁部7的下中央贯通孔17对应的贯通孔而形成有贯通孔26,在左右方向的两端侧,从壳体5的非支承面朝向上侧面形成有供下梁部7的引导销20a、20b插入的引导孔27a、27b。此时,引导孔27a、27b的直径比引导销20a、20b的直径大。另外,优选引导孔27a、27b的深度比引导销20a、20b的长度大。当以使框体3的引导销20a、20b插入这样的壳体5的引导孔27a、27b的方式配置壳体5时,形成在壳体5的非支承面中央的贯通孔26与下梁部7的下中央贯通孔17大致对置,壳体5能够沿着引导销20a、20b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与形成在引导孔27a、27b与引导销20a、20b之间的间隙对应地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参照图4,对用于使壳体5支承对辊模2进行支承的旋转轴4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的(a)所示,首先,将支承辊模2的旋转轴4载置于在壳体5的上侧面形成的槽,以便将辊模2配置在壳体5的凹部内。
如图4的(b)所示,在将旋转轴4载置于壳体5的上表面的槽后,将架设于在壳体5的上侧面隔着槽形成的两个螺纹孔23a、24a的固定用具25a设置在旋转轴4的上方,将架设于螺纹孔23b、24b的固定用具25b设置在旋转轴4的上方。然后,通过使固定用的螺钉从固定用具25a、25b的上方贯通并且与壳体5的上侧面的螺纹孔23a、24a以及螺纹孔23b、24b螺合,从而将固定用具25a、25b固定于壳体5。通过像这样将固定用具25a、25b固定于壳体5,夹在固定用具25a、25b与壳体5之间的旋转轴4被壳体5支承而与该壳体5一体化。此时,旋转轴4载置于沿着壳体5的长边方向形成的槽,因此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与壳体5的长边方向(换句话说,图4中的左右方向)一致。
接着,如图4的(c)所示,辊模2以及与旋转轴4一体化的壳体5以框体3的引导销20a、20b插入引导孔27a、27b的方式配置在由框体3的内周面围成的空间内。然后,壳体5通过第一定位机构以及第二定位机构相对于框体3定位并固定。以下,对第一定位机构以及第二定位机构的机构进行说明。
再次参照图2,对第一定位机构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下说明以如下状态为前提,所述状态为:辊模2以及与旋转轴4一体化的壳体5以下梁部7的引导销20a、20b插入自身的引导孔27a、27b的方式配置于框体3。
在上述的框体3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该第一定位机构通过使壳体5沿着支承于壳体5的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壳体5的长边方向)移动,从而相对于框体3对壳体5进行定位。
第一定位机构具有用于按压壳体5的按压机构、以及将按压机构固定于框体3的固定机构。按压机构具有:配置于右凹部的右按压片28a;以及与在右缘面12a具有开口的贯通孔14a螺合从而对右按压片28a施加按压力的右按压螺钉29a(未图示),固定机构由右固定螺钉30a、31a构成,该右固定螺钉30a、31a与形成在右台阶面11a的螺纹孔螺合,从而将右按压片28a向右台阶面11a按压。
右按压片28a是具有与右凹部大致相同的形状以及大小的立方体的构件,在对置的两个面具备具有与大致四边形的右台阶面11a大致相同的形状以及大小的平面。右按压片28a具有从上述两个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向另一个平面贯通右按压片28a的两个贯通孔。上述两个贯通孔以各自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与形成在右台阶面11a的两个螺纹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的方式沿着右按压片28a的长边方向形成,且具有比右台阶面11a的螺纹孔略大的直径。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上述结构的右按压片28a以使贯通孔的位置与右台阶面11a的螺纹孔的位置对应的方式配置在右台阶面11a上,从而基本不向框体3的正面以及缺口部10a突出。
右按压螺钉29a通过从形成在框体3的外周面的开口与贯通孔14a螺合并从右缘面12a的开口突出,从而将配置在右台阶面上11a的右按压片28a向框体3所围成的空间侧按压。
作为固定机构的右固定螺钉30a、31a是具有与形成在右台阶面11a的螺纹孔的直径相同且比右按压片28a的贯通孔的直径小的直径的螺钉。右固定螺钉30a、31a穿过配置在右台阶面11a上的右按压片28a的贯通孔,并且与形成在右台阶面11a的螺纹孔螺合而进行紧固,从而通过右固定螺钉30a、31a的头部将右按压片28a向右台阶面11a按压而进行固定。
此时,由于右按压片28a的贯通孔的直径比右固定螺钉30a、31a的直径略大,因此能够与右按压片28a的贯通孔的直径相对于右固定螺钉30a、31a的直径的富余量对应地,在右凹部使右按压片28a移动。因此,通过调整右按压螺钉29a距右缘面12a的开口的突出量,能够与右按压片28a的贯通孔的直径相对于右固定螺钉30a、31a的直径的富余量对应地调整右按压片28a在右凹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按压机构在左凹部也具有相对于对称轴S2与右凹部的结构左右对称的结构,具有与右按压片28a对应的左按压片28b、以及与右按压螺钉29a对应的左按压螺钉29b。另外,固定机构也具有相对于对称轴S2与右凹部的结构左右对称的结构,在左凹部具有与右固定螺钉30a、31a对应的左固定螺钉30b、31b。无需言及,在左台阶面11b也形成有与形成在右台阶面11a的两个螺纹孔相同的螺纹孔。
这样,第一定位机构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通过将右按压片28a以及左按压片28b按压于壳体5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面(两端部),能够相对于框体3在左右方向(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上对壳体5进行定位。在相对于框体3对壳体5进行定位后,通过右固定螺钉30a、31a固定右按压片28a,并且通过左固定螺钉30b、31b固定左按压片28b,从而能够相对于框体3在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上将壳体5固定。
在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对壳体5进行定位后,通过使固定螺钉与从框体3的外周面向内周面贯穿框体3的另一个贯通孔15a螺合,能够通过该固定螺钉直接按压壳体5。通过除利用由第一定位机构实施的定位以外,还利用直接按压壳体5的固定螺钉,由此能够相对于框体3将壳体5可靠地固定。
并且,在框体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该第二定位机构通过使壳体5沿着与支承于壳体5的辊模2的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移动,从而相对于框体3对壳体5进行定位。
第二定位机构具有施加从框体3侧按压壳体5的力的按压机构、以及施加向框体3侧牵拉壳体5的力的牵拉机构。
按压机构具有:切割有与形成在下梁部7的下右贯通孔18a螺合的螺纹牙的右按压螺栓32a;以及切割有与下左贯通孔18b螺合的螺纹牙的左按压螺栓32b。例如,右按压螺栓32a是相对于下右贯通孔18a的全长足够长的螺栓,并且设置为通过从形成在下梁部7的外周面的开口与下右贯通孔18a螺合而贯通框体3。右按压螺栓32a从形成在下梁部7的内周面的开口突出,并施加从框体3侧朝向上方按压壳体5的底面(非支承面)的力。
左按压螺栓32b也与右按压螺栓32a同样地,通过与下左贯通孔18b螺合而贯通框体3,并施加从框体3侧向上方按压壳体5的底面(非支承面)的力。
这样,具有右按压螺栓32a与左按压螺栓32b的按压机构通过相对于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壳体5,朝向壳体5的上侧面按压壳体5的底面即非支承面,能够使壳体5向上方移动,能够使支承于壳体5的上侧面的旋转轴4沿着与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移动。
另外,牵拉机构由比形成在框体3的下梁部7的下中央贯通孔17的长度长的螺栓即牵拉螺栓33构成。牵拉螺栓33是具有与形成在壳体5的非支承面的贯通孔26相同的直径,并且具有比形成在下梁部7的外周面的下中央贯通孔17的直径略小的直径的螺栓,牵拉螺栓33从形成在下梁部7的外周面的下中央贯通孔17的开口插入并且贯通下中央贯通孔17,与形成在非支承面的贯通孔26螺合。
若将与贯通孔26螺合的牵拉螺栓拧紧,则能够施加向框体3侧牵拉非支承面的力。通过朝向壳体5的下方牵拉壳体5的底面即非支承面,能够使壳体5向下方移动,能够使支承于壳体5的上侧面的旋转轴4沿着与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移动。
通过配合使用这样的按压机构以及牵拉机构,能够相对于框体3在上下方向(与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对壳体5进行定位及固定。
以上说明是关于框体3的下半部分的结构以及设置于框体3的下半部分的构成构件的说明,并且是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1的下半部分的结构的说明。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1具有上下对称的结构,在框体3上以使辊模2的模槽对置的方式成对地设置有两组壳体5,该壳体5与支承辊模2的旋转轴4成为一体而对该旋转轴4进行支承。
在这样的结构的拉丝装置1中,框体3具有相对于右梁部8以及左梁部9的全长具有足够的大小的缺口部10a、10b,因此在与设置于框体3旋转轴4的两端的供给口21以及排出口22对应的位置具有缺口部10a、10b。由此,在相对于框体3对壳体5进行定位时,供给口21以及排出口22在缺口部10a、10b内相对于框体3不产生干涉地移动。由此,与供给口21以及排出口22连接的冷却介质的流通管也不会与框体3发生干涉。
对于上述对置的壳体5、5,能够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容易地调整对置的辊模5、5的位置以及间隔,能够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容易地调整对置的辊模5、5的模槽的左右方向上的偏移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拉丝装置1在进行壳体5以及辊模2的定位以前,形成为使辊模2以及旋转轴4与相对于框体3分体的壳体5一体化,并将该一体化的独立的壳体5设置于框体3的结构。换句话说,在组装拉丝装置1时,无需将旋转轴4直接安装于框体3,因此拉丝装置1的组装非常容易。并且,在进行辊模2的定位时,无需变更旋转轴4相对于辊模2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定位机构以及第二定位机构,非常容易并且准确地调整辊模2的位置。
实施例
以下,对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拉丝装置1(以下,称作本拉丝装置)、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以往的拉丝装置,对它们的组装所需的时间、调整所需的时间、以及分解所需的时间进行比较,在以下的表1中汇总。
[表1]
组装 | 调整 | 分解 | |
以往的拉丝装置 | 25~30分钟 | 1分钟 | 5~7分钟 |
本拉丝装置 | 约15分钟 | 1分钟 | 3~5分钟 |
计量对于本拉丝装置与以往的拉丝装置均不熟练的作业者组装、调整以及分解各拉丝装置所需的时间。
其结果是,对于组装所需的时间而言,以往的拉丝装置需要25分钟~30分钟左右,相对于此,本拉丝装置为约15分钟左右。本拉丝装置不仅在以往的拉丝装置所需的时间的一半左右完成组装,并且由于在约15分钟这样的短时间内进行组装,因此可以称作几乎不需要作业者的熟练度的拉丝装置。
这是由于,本拉丝装置采用将辊模2的旋转轴4载置于形成在壳体5的表面的槽的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省略在以往的拉丝装置中所需的将旋转轴直接嵌入框体这种需要慎重地进行从而需要时间的作业。
接下来,对于调整时间而言,本拉丝装置与以往的拉丝装置均为1分钟,至少在调整所需的时间上未发现差异。
但是,在本拉丝装置中,对于支承辊模2的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上的定位而言,通过利用设置于框体3的作为第一定位机构的、右按压片28a和右按压螺钉29a以及左按压片28b和左按压螺钉29b将壳体5的两端向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左右方向)按压,从而进行壳体5的定位。
这样,不直接调整旋转轴4的位置,而是通过调整支承旋转轴4的壳体5的位置来进行辊模2的定位,因此能够避免旋转轴4的挠曲、保持不足,并且容易进行辊模2的定位。
另外,本拉丝装置通过作为第二定位机构的按压螺栓32a、32b以及牵拉螺栓33按压牵拉壳体5,从而进行辊模2的径向(与旋转轴4的轴心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的定位。这样,本拉丝装置能够通过按压牵拉壳体5进行辊模2的径向的定位,因此能够不被旋转轴4的紧固转矩左右地容易地进行径向的定位。
最后,对于分解所需的时间而言,以往的拉丝装置需要5分钟~7分钟左右,相对于此,本拉丝装置为3分钟~5分钟左右。
本拉丝装置对于分解所需的时间也实现了约2分钟的缩短。这是基于如下的理由。在由本拉丝装置的第一定位机构以及第二定位机构实施定位方法(位置调整方法)中,能够将辊模2的径向上的壳体5的工作范围确保为旋转轴4的直径以上。这样,通过将壳体5的工作范围确保为旋转轴4的直径以上,能够在从框体3取下壳体5的情况下,将安装有辊模2的旋转轴4从壳体5取下。另外,同样地,也能够在不分解框体3的情况下将壳体5从框体3取下。
最后,在本拉丝装置以及以往的拉丝装置中,调整所需的时间本身未呈现出差异。但是,与以往的拉丝装置相比,本拉丝装置的调整方法容易,能够消除因作业者的技能差而产生的紧固转矩的强弱等导致的旋转轴的挠曲、保持不足、以及随之产生的旋转轴的移动等导致品质降低的问题。
换句话说,本拉丝装置采用通过相对于框体3分体的壳体5来保持旋转轴4的结构,因此与以往的拉丝装置相比,成功地大幅减少在组装、调整以及分解中需要熟练度的部分。伴随于此,通过第一定位机构以及第二定位机构,本拉丝装置尤其能够实现无需熟练的技能而能够容易地在短时间内进行组装以及调整的结构。
另外,框体3在与设置于旋转轴4的两端的供给口21以及排出口22对应的位置具有缺口部10a、10b,因此相对于框体3对壳体5进行定位时,能够使供给口21以及排出口22在缺口部10a、10b内相对于框体3不发生干涉地移动。
例如,在图2A所示的结构的拉丝装置1中,在载置于上侧的壳体5的旋转轴4的右端设置有供给口(连接器)21,并且在左端设置有排出口(连接器)22,另外在载置于下侧的壳体5的旋转轴4的右端设置有排出口(连接器)22,并且在左端设置有供给口(连接器)21。在此基础上,通过穿过框体3的右侧的缺口部10a的冷却介质的流通管将下侧的旋转轴4的排出口22与上侧的旋转轴4的供给口21直接连接。这样,通过利用流通管连接上下的旋转轴4、4,能够通过左侧的缺口部10b向下侧的旋转轴4的供给口21供给冷却介质,并且能够使穿过右侧的缺口部10a的流通管从下侧的旋转轴4向上侧的旋转轴4流通的冷却介质从上侧的旋转轴4的排出口22穿过左侧的缺口部10b,从而排出冷却介质。
这样,通过框体3具有缺口部10a、10b,不仅供给口21以及排出口22的移动变得容易,而且与供给口21以及排出口22连接的冷却介质的流通管不会与框体3发生干涉,因此能够实现如下的结构,即,能够实现直接对保持辊模2的旋转轴4进行冷却的高冷却效率,并且容易地在短时间内组装以及调整本拉丝装置的结构。
然而,应当理解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为例示而并不进行限制。特别是,在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未明确公开的内容,例如动作条件、测定条件、各种参数、构成物的尺寸、重量、体积等,只要不脱离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实施的范围,则可以采用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值。
例如,在第一定位机构以及第二定位机构中,利用贯通框体3的螺栓施加按压壳体5的力、牵拉壳体5的力。但是,只要是能够施加同样的力的构件、机构,则也可以使用螺栓以外的构件构成第一定位机构以及第二定位机构。
附图标记说明
1 拉丝装置
2 辊模
3 框体
4 旋转轴
5 壳体
6 上梁部
7 下梁部
8 右梁部
9 左梁部
10a、10b 缺口部
11a、11b 右台阶面
12a、12b 右缘面
13a、13b 下缘面
14a、14b 贯通孔
15a、15b 贯通孔
16a、16b 贯通孔
17 下中央贯通孔
18a 下右贯通孔
18b 下左贯通孔
19a、19b 贯通孔
20a、10b 引导销
21 供给口
22 排出口
23a、24a 螺纹孔
25a、25b 固定用具
26 贯通孔
27a、27b 引导孔
28a、28b 右按压片
29a、29b 右按压螺钉
30a、31a 右固定螺钉
32a、32b 右按压螺栓
33 牵拉螺栓
100 模组
101 收取绞盘
S1、S2 对称线
W 焊丝
Claims (7)
1.一种拉丝装置,其使线材通过由一对辊模形成的模孔,从而对该线材进行拉伸加工,
所述拉丝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
旋转轴,其将所述辊模支承为旋转自如;
支承体,其相对于所述框体分体,供支承所述辊模的旋转轴载置,并且支承所载置的所述旋转轴;
第一定位机构,其通过使所述支承体沿着支承于该支承体的所述旋转轴的轴心方向移动,从而相对于所述框体对所述支承体进行定位;以及
第二定位机构,其通过使所述支承体沿着与支承于该支承体的所述旋转轴的轴心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移动,从而相对于所述框体对所述支承体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具有:
按压机构,其按压所述支承体的支承所述辊模的旋转轴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部,从而相对于所述框体对所述支承体进行定位;以及
固定机构,其将所述按压机构相对于所述框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机构具有螺栓,该螺栓设置为贯通所述框体并且对所述支承体施加按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具有:
按压机构,其对所述支承体中的位于与载置所述旋转轴的面相反位置的面即非支承面,施加从所述框体侧按压所述非支承面的力;以及
牵拉机构,其施加向所述框体侧牵拉所述非支承面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机构具有螺栓,该螺栓设置为贯通所述框体并且施加从所述框体侧按压所述非支承面的力,
所述牵拉机构具有螺栓,该螺栓设置为贯通所述框体并且施加向所述框体侧牵拉所述非支承面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模的旋转轴具有沿着轴心设置在内部的冷却机构,在所述辊模的旋转轴的一个端部具有向所述冷却机构供给冷却介质的供给口,在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个端部具有从所述冷却机构排出所述冷却介质的排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在与所述供给口以及排出口对应的位置具有缺口部,
在相对于所述框体对所述支承体进行定位时,形成在所述旋转轴上的供给口以及排出口在所述缺口部内相对于所述框体不发生干涉地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11070A JP5968264B2 (ja) | 2013-05-27 | 2013-05-27 | 線引き装置 |
JP2013-111070 | 2013-05-27 | ||
PCT/JP2014/062982 WO2014192556A1 (ja) | 2013-05-27 | 2014-05-15 | 線引き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63643A CN105263643A (zh) | 2016-01-20 |
CN105263643B true CN105263643B (zh) | 2017-06-16 |
Family
ID=5198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30437.8A Active CN105263643B (zh) | 2013-05-27 | 2014-05-15 | 拉丝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006127B1 (zh) |
JP (1) | JP5968264B2 (zh) |
KR (1) | KR101852247B1 (zh) |
CN (1) | CN105263643B (zh) |
WO (1) | WO201419255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78995B (zh) * | 2018-08-27 | 2024-04-26 | 嘉兴亚华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拉丝装置 |
CN110883120B (zh) * | 2019-11-27 | 2024-07-23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冶金用钢丝辊拉装置 |
CN110711789B (zh) * | 2019-12-02 | 2024-04-12 | 无锡熠卿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座椅用镀铜骨架钢丝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CN111468546B (zh) * | 2020-04-26 | 2021-11-19 | 佳腾电业(赣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倒圆角功能的微细扁线拉拔模具 |
CN112222213B (zh) * | 2020-11-16 | 2024-04-02 | 天长市金浩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金属丝防偏移结构的拉丝模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054524A (zh) * | 2021-11-19 | 2022-02-18 | 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可拆卸辊轮的拉丝装置 |
CN114345961A (zh) * | 2021-12-27 | 2022-04-15 | 江苏欣宏泰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环保铝线拉丝机 |
TWI831492B (zh) * | 2022-11-30 | 2024-02-01 |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 線材成形設備及線材成形方法 |
CN116921812B (zh) * | 2023-09-19 | 2023-12-29 | 江苏效玄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铝镁焊丝进线导向装置 |
CN118341849B (zh) * | 2024-05-28 | 2024-09-27 | 兴化市运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调节的不锈钢钢丝拉丝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03310A (en) * | 1978-12-28 | 1980-05-20 | Krylov Nikolai I | Mill stand roll assembly |
CN1454725A (zh) * | 2003-02-09 | 2003-11-12 | 张光明 | 新型螺旋钢筋智能化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
CN2897477Y (zh) * | 2006-04-03 | 2007-05-09 | 裘宪志 | 拉轧可调变径器 |
CN101053879A (zh) * | 2006-04-12 | 2007-10-17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拉丝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40146A1 (fr) * | 1976-02-05 | 1977-09-02 | Fruchard Ets G | Perfectionnement aux trefileuses-profileuses a galets |
JPH07115066B2 (ja) * | 1990-01-23 | 1995-12-13 | 日本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線材の加工方法 |
JP4299604B2 (ja) * | 2003-07-14 | 2009-07-22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線引き装置 |
-
2013
- 2013-05-27 JP JP2013111070A patent/JP5968264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5-15 EP EP14803491.1A patent/EP3006127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5-15 CN CN201480030437.8A patent/CN105263643B/zh active Active
- 2014-05-15 KR KR1020157033752A patent/KR10185224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5-15 WO PCT/JP2014/062982 patent/WO201419255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03310A (en) * | 1978-12-28 | 1980-05-20 | Krylov Nikolai I | Mill stand roll assembly |
CN1454725A (zh) * | 2003-02-09 | 2003-11-12 | 张光明 | 新型螺旋钢筋智能化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
CN2897477Y (zh) * | 2006-04-03 | 2007-05-09 | 裘宪志 | 拉轧可调变径器 |
CN101053879A (zh) * | 2006-04-12 | 2007-10-17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拉丝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226721A (ja) | 2014-12-08 |
EP3006127B1 (en) | 2019-08-14 |
WO2014192556A1 (ja) | 2014-12-04 |
KR101852247B1 (ko) | 2018-04-25 |
CN105263643A (zh) | 2016-01-20 |
EP3006127A4 (en) | 2017-03-01 |
EP3006127A1 (en) | 2016-04-13 |
JP5968264B2 (ja) | 2016-08-10 |
KR20160003793A (ko) | 2016-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63643B (zh) | 拉丝装置 | |
CN104588552B (zh) | 一种花键毂齿形成型装置及成型工艺 | |
CN102126136A (zh) | 汽车后桥从动螺伞齿轮坯锻造生产线 | |
CN205436845U (zh) | 导管扩口装置 | |
CN105922131B (zh) | 加工装置 | |
CN108043946B (zh) | 一种工件不动疲劳载荷周向循环加载的疲劳断裂下料机 | |
CN105057465B (zh) | 一种薄壁件成型模具及薄壁件加工方法 | |
CN106493511A (zh) | 一种篦冷机液压缸支座的制造方法 | |
CN101992386A (zh) | 用于皮带机托辊辊体的装配制作方法 | |
CN205599803U (zh) | 带定位机构的导管扩口装置 | |
DE10015285C2 (de) | Walzstraße zum Walzen von metallischen Rohren, Stäben oder Drähten | |
CN205032552U (zh) | 一种薄壁件成型模具 | |
CN207343691U (zh) | 一种轴承锻压机夹紧装置 | |
CN214022599U (zh) | 一种用于钛管生产的一次轧制成型装置 | |
CN108568718A (zh) | 一种去毛刺机床刷头快换装置 | |
CN105729068B (zh) | 汽车空调压缩机曲轴的加工方法 | |
CN105727835B (zh) | 颗粒成型机同步间隙调整与锁紧机构 | |
CN221872988U (zh) | 一种首饰加工注蜡硅胶定位钢模 | |
CN208288900U (zh) | 一种钨条锻打设备 | |
JP2005081431A (ja) | 乾式圧縮造粒装置、押出造粒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円筒形ダイ並びに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 |
CN208254129U (zh) | 一种硬质合金棒生产用原料干燥装置 | |
CN214820957U (zh) | 一种高周波熔接冲切装置及耳机耳套生产加工系统 | |
CN212526350U (zh) | 一种用于内六角五金件加工的精密刀具 | |
CN208246271U (zh) | 一种运用于轴承生产的高精度打孔装置 | |
CN211027938U (zh) | 一种用于终锻模型腔支持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