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8889A - 带扣 - Google Patents

带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8889A
CN105208889A CN201380076555.8A CN201380076555A CN105208889A CN 105208889 A CN105208889 A CN 105208889A CN 201380076555 A CN201380076555 A CN 201380076555A CN 105208889 A CN105208889 A CN 105208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male element
snap
latch surface
bas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5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08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8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t least one push-button acting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an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astening action

Abstract

带扣(1)具备阳构件(2)和能够供阳构件(2)插入卡合的阴构件(3),其中,在阳构件(2)的卡合面(251A)和阴构件(3)的被卡合面(361A)卡合之后,在阳构件(2)受到与插入方向(X)相反朝向的外力时,从开口(33)暴露的阳构件(2)的腿部(22)向与腿部(22)彼此相对侧相反方向弹性变形,使得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之间的卡合宽度(W2)变得大于施加外力之前的卡合宽度(W1)。

Description

带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阳构件(插塞,plug)和阴构件(插座,socket)的带扣。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将绳状构件彼此连结起来的部件,使用有一种具备插塞(阳构件)和插座(阴构件)的带扣。插塞包括具有用于安装绳状构件的安装部的基部和自基部的一端延伸出来的一对臂部。插座具备扁平筒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用于容纳插塞的臂部的空洞,在该主体部的两侧面设有用于使插塞的臂部的顶端自主体部暴露的一对开口部。由于插塞和插座在插座的设于主体部两侧面的开口部处以装拆自由的方式卡合,因此被称作旁开扣。
在国际公布第2012/066615号(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正反卡合型带扣的例子,其使阳构件的设于腿部顶端部的正面和反面上的凸状卡合部与阴构件的设于主体部内壁面的预定位置的被卡合部相互卡合或者脱离,从而进行阳构件和阴构件的连接/分离。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正反卡合型的带扣存在形状复杂、难以成形加工的情况。因此,作为具有更简单的结构的带扣,使用插塞的自腿部的两侧面向外侧方向突出的倾斜面或者自腿部的两侧面向外侧方向突出的突起来实现插塞和插座之间的卡合/脱离的侧卡合型带扣也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侧卡合型带扣的例子,公知有美国专利第579431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在阴构件的内部设置字母V形的停止构件,并且在阳构件的腿部设有字母V形的勾挂面。通过将阳构件的腿部插入到阴构件内,在阴构件的两侧面使字母V形的停止构件和字母V形的勾挂面相互卡合或者脱离,从而使阳构件和阴构件以装拆自由的方式连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布第2012/066615号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794316号说明书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像上述那样,侧卡合型带扣基本上采用在阳构件的自腿部的侧面突出的勾挂面处使阴构件和阴构件相互卡合/脱离的结构。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在卡合之后意外施加使阳构件和阴构件彼此分开的拉力时,卡合状态被解除而使阳构件和阴构件随意脱离,或者是阳构件的腿部破损。
作为提高阳构件和阴构件之间的抗拉强度的方法,存在增大阳构件腿部的截面积(腿部的粗细)或者设置肋等来提高阳构件腿部的强度的方法。或者,可以考虑像专利文献2所例示那样,将构成为与阴构件卡合的卡合面的、形成在阳构件腿部的勾挂面的面积设得更大,以使阳构件和阴构件更可靠地彼此卡合。
但是,若设有使腿部截面积增大的肋,则腿部不易挠曲,因此,将阳构件和阴构件拉开的情况下的开扣载荷增大。另一方面,若像专利文献2那样增大阳构件的勾挂面的卡合面积,则脱离所需的卡合面和勾挂面之间的相对移动面积也变大,因此,脱离时的载荷(开扣载荷)会变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结构简单且能够在不使脱离时的载荷过大的前提下提高抗拉强度的带扣。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带扣,其具备阳构件和能够供阳构件插入卡合的阴构件,其中,
阳构件包括:基部,其能够安装绳状构件;一对腿部,其自基部的一端延伸出来;以及一对卡合面,其分别自一对腿部的与该一对腿部彼此相对侧相反那一侧的侧面突出,分别被定义在与阳构件的插入方向X交叉的面上,
阴构件包括:主体部,其在一端具有能够供腿部插入的插入口,在另一端具有能够安装绳状构件的安装部,在内部具有与插入口连通且用于容纳腿部的空洞;一对开口,其以与空洞连通的方式贯穿主体部的壁部;以及被卡合面,其被定义在从开口朝向安装部侧暴露的开口侧壁面上,在腿部插入到空洞内的预定位置时,能够在腿部的与弹性变形相对应的复位力的作用下与卡合面卡合,
在阳构件的卡合面和阴构件的被卡合面卡合之后,在阳构件受到与插入方向X相反朝向的外力时,从开口暴露的腿部向与一对腿部彼此相对侧相反方向弹性变形,从而卡合面和被卡合面之间的卡合宽度W2变得大于施加外力之前的卡合宽度W1。
本发明的带扣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卡合面是相对于阳构件的插入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本发明的带扣在又一个技术方案中,在空洞内,在腿部的侧面和阴构件的与开口侧壁面相邻的内壁面之间的部分,设有用于在卡合面和被卡合面卡合的状态下容许从开口暴露的腿部向相反方向弹性变形的空间容许部。
本发明的带扣在再一个技术方案中,腿部各自包括:基端部,其从基部朝向插入方向X延伸;以及鼓出部,其从基端部朝向插入方向X进一步延伸,并且向与插入方向X交叉的腿部宽度方向Y鼓出,基端部以从与基部接触的基端侧朝向与鼓出部相连续的末端侧逐渐互相接近的方式相对于插入方向X倾斜。
本发明的带扣在再一个技术方案中,腿部包括:基端部,其从基部朝向插入方向X延伸;以及鼓出部,其从基端部朝向插入方向X进一步延伸,并且向与插入方向X交叉的腿部宽度方向Y鼓出,卡合面设于鼓出部,卡合面和被卡合面处于与插入方向X平行且通过基端部和基部这二者的连接部分的直线A上。
本发明的带扣在再一个技术方案中,直线A通过基端部的与基端部彼此相对侧相反那一侧的侧面中的、位于最靠与彼此相对一侧相反侧的外侧部分。
本发明的带扣在再一个技术方案中,阳构件在腿部之间具备从基部向插入方向X延伸的引导部,阴构件在内壁面上具备凹形状的引导槽,在阳构件的腿部容纳在空洞内时,该引导槽能够抑制阳构件沿与插入方向X交叉的方向Z移动。
本发明的带扣在再一个技术方案中,阳构件还包括:移动限制部,其分别以自腿部的彼此相对侧的侧面突出的方式设置;以及变形限制部,其与移动限制部分开地连接于基部,在腿部向相反方向Z弹性变形时,移动限制部与变形限制部抵接以限制腿部向相反方向Z进一步变形。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在不使脱离时的载荷过大的前提下提高抗拉强度的带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的移动限制部和变形限制部的接触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阳构件和阴构件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表示施加向与插入方向(X)相反的方向拉拽的外力之前的阳构件和阴构件的卡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中、施加了向与插入方向(X)相反方向拉拽的外力之后的阳构件和阴构件的卡合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中、阳构件所具有的卡合面的倾斜角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中、阴构件所具有的被卡合面的倾斜角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中、阳构件的卡合面是与插入方向(X)垂直地交叉的面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将构成部件的结构、配置、材质等限定为下述的方式。
如图1所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1具备阳构件2和可供阳构件2插入卡合的阴构件3。阳构件2由金属或者树脂等一体成形。阳构件2包括能够安装绳状构件的基部21、自基部21的一端延伸出来的一对腿部22、分别自一对腿部22的与该一对腿部22彼此相对一侧相反侧的侧面241突出且被定义在与阳构件2的插入方向(图1的X方向)交叉的面(交叉面251)上的卡合面251A、以及在一对腿部22之间自基部21向朝向阴构件3的插入方向(X)突出的引导部23。
另外,在本发明和以下的发明中,如图1所示,将通过阳构件2的中心且与插入方向(X)平行的线定义为中心轴线(C),在从该中心轴线(C)察看各构成物品的情况下,将相对地接近中心轴线(C)的方向称作“内侧”或者“腿部22彼此相对侧”,将相对地远离中心轴线(C)的方向称作“外侧”或者“与腿部22彼此相对侧相反方向”。另外,如图8所示,中心轴线(C)也是通过阴构件3的中心的中心轴线。
在阳构件2的基部21上形成有可供绳状构件的端部插入的绳安装孔211。在绳安装孔211的正中设有用于将绳状构件连结于阳构件2的连结杆212。利用该连结杆212将绳安装孔211分隔成2个绳安装孔211a、211b。绳状构件通过穿入绳安装孔211a、211b后卷绕在连结杆212上,从而能够安装于阳构件2,并且能够调节绳状构件的长度。
阳构件2的腿部22各自包括从基部21朝向插入方向(X)延伸的支柱状的基端部24、和以自基端部24进一步向插入方向(X)突出的方式延伸并且向与插入方向(X)交叉的腿部宽度方向(图1的Y方向)鼓出的鼓出部25。鼓出部25成形为使腿部宽度方向(Y)的尺寸越靠腿部22的末端侧则越窄的形状。此外,在鼓出部25上设有以分别自基端部24外侧的侧面241向外侧方向突出的方式与阳构件2的插入方向(X)交叉的交叉面251,交叉面251上定义有能够与阴构件3卡合/脱离的卡合面251A。
交叉面251优选为相对于插入方向(X)倾斜的倾斜面。具体地讲,如图7所示,交叉面251优选为相对于与插入方向(X)平行的中心轴线(C)以倾斜角θ1倾斜的倾斜面。“倾斜角θ1”是指从与插入方向(X)平行的中心轴线(C)观察到的交叉面251所成的角度。具体地讲,图7的纸面右侧的腿部22的交叉面251的倾斜角θ1是指自中心轴线(C)起在顺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图7的纸面左侧的腿部22的交叉面251的倾斜角θ1是指自中心轴线(C)起在逆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
倾斜角θ1的大小优选为90°以下。例如在交叉面251的倾斜角θ1过大的情况(例如交叉面251越靠近外侧越靠图7的纸面下方地倾斜的情况)下,阳构件2容易产生受到意外的外力而自阴构件3脱离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交叉面251的倾斜角θ1过小的情况下,在使阳构件2和阴构件3卡合时必须将阳构件2插入到阴构件3的更深的位置。因此,必须将阳构件2和阴构件3卡合之后、在阳构件2的基部21和阴构件3之间产生的间隙G(参照图4)设得较大。在将间隙G设得过大时,存在安装之后带扣1容易发生晃动的情况。或者,存在容易在基端部24与基部21相连的连接部分产生破损的情况。因而,倾斜角θ1优选为90°以下,θ1更优选为55°~65°。
如图1所示,阳构件2还包括移动限制部26,该移动限制部26以分别朝向腿部22的彼此相对侧(内侧)突出的方式自腿部22的彼此相对侧的侧面(即,基端部24的内侧面242和鼓出部25的内侧面252)突出地设置。引导部23具有以沿着中心轴线(C)上延伸的方式自基部21朝向插入方向(X)方向突出的柱形状,在该引导部23上设有一对分别自引导部23的外侧面231向外侧突出的变形限制部27。变形限制部27设于引导部23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以与移动限制部26之间空开间隙而分开的方式配置。
移动限制部26包括:枝部26A,其相对于鼓出部25的内侧面252和基端部24的内侧面242向内侧突出,并且朝向与插入方向(X)相反的方向伸出;以及末端部26B,其自枝部26A朝向阳构件2的配置有引导部23的中心以钩状弯折而形成。末端部26B与变形限制部27在插入方向(X)上彼此相对地配置。
如图3所示,由于具备变形限制部27和移动限制部26,因此,在通过使腿部22的基端部24向外侧方向弹性变形而使鼓出部25向外侧方向(Z)移动时,与腿部22一体成形的移动限制部26的末端部26B的与变形限制部27相对的壁部261和变形限制部27的与末端部26B相对侧的壁部271彼此接触。其结果,移动限制部26与变形限制部27接触,与移动限制部26相连的鼓出部25无法进一步向外侧方向(Z)弹性变形。因而,即使作用有与腿部22彼此相对侧相反方向的外力,移动限制部26和变形限制部27也通过抵接而互相支承,因此,能够抑制腿部22的折损、塑性变形等。
另外,为了在通过使基端部24向内侧方向弹性变形而使鼓出部25向内侧方向移动以将阴构件3容纳在空洞32内的情况下,移动限制部26仍不与基部21抵接,移动限制部26和基部21以在移动限制部26与该基部21之间空开足够的间隔的方式配置。由此,在将阴构件3和阳构件2进行插入卡合时,移动限制部26不会形成干扰。
阴构件3由金属或者树脂等一体成形。如图1所示,阴构件3具备扁平筒状的主体部31,该主体部31在其一端具有能够供阳构件2的腿部22插入的插入口35,在其另一端具有能够安装绳状构件的安装部39。在主体部31的内部设有与插入口35连通且用于容纳阳构件2的腿部22的空洞32。为了与该空洞32连通,一对开口33以贯穿主体部31的壁部36的方式设置。
在壁部36的从阴构件3的开口33朝向安装部39侧暴露的开口侧壁面361上,分别定义有供阳构件2的腿部22的卡合面251A卡定的被卡合面361A。该被卡合面361A是在腿部22插入到规定位置时,在与腿部22的基端部24的弹性变形相对应的复位力的作用下与阳构件2的卡合面251A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卡合的面。
如图8所示,被卡合面361A优选为相对于插入方向(X)(或者中心轴线(C))以具有倾斜角θ2倾斜的倾斜面。“倾斜角θ2”是指从与插入方向(X)平行的中心轴线(C)观察到的被卡合面361A所成的角度。具体地讲,图8的纸面右侧的被卡合面361A的倾斜角θ2是指自中心轴线(C)起在顺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图8的纸面左侧的被卡合面361A的倾斜角θ2是指自中心轴线(C)起在逆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
被卡合面361A的倾斜角θ2的大小优选被调整为与卡合面251A的倾斜角θ1相等或者小于卡合面251A的倾斜角θ1。更具体地讲,倾斜角θ2优选为55°~65°。
如图1所示,主体部31的壁部36能够由以下4个壁部形成:一对第1侧壁部37(纸面左侧的左壁部、纸面右侧的右壁部),它们是设有开口33的相对面;以及一对第2侧壁部38(上壁部、下壁部),它们与第1侧壁部37成一体地连接且彼此相对。第2侧壁部38包括在与插入方向(X)交叉的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上壁部和下壁部,在彼此相对的第2侧壁部38中的一者或者两者的内壁面上,具备在将阳构件2的腿部22向空洞32内容纳时用于将阳构件2的引导部23引导到空洞32内的引导槽34。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用于构成第2侧壁部38的下壁部的内壁面381上配置有引导槽34的例子,但也可以在与下壁部相对的上壁部的内壁面(未图示)上也具有相同的引导槽,或者可以在上壁部的内壁面上没有引导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是指图1~图9所示的带扣1的正反方向。即,“上下方向”是指与插入方向(X)垂直且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进深方向的意思。换言之,将图1所示的阴构件3的彼此相对的2个第2侧壁部38中的、在图1的近前能够看到的这一侧的第2侧壁部称作“上壁部”,将从图1不能直接看到的位于里侧的第2侧壁部称作“下壁部”。
图2所示的引导槽34自插入口35起以连续的方式形成,能够使阳构件2的柱状的引导部23沿着引导槽34滑动。如图2所示,引导槽34的插入口35附近的部分形成为越靠近插入口35则宽度越宽,从而即使引导部23以在与插入方向(X)交叉的方向(Z)上错位的状态插入,也能够将具备引导部23的阳构件2引导至引导槽34内的适当位置。
引导槽34优选为以其从与插入方向(X)正交的方向看到的宽度Wa与柱状引导部23的从与插入方向(X)正交的方向看到的宽度Wb大致一致、或者具有约几毫米的间隙(空隙,clearance)的方式形成的凹形状的槽。凹形状的槽的形状与引导部23的外形相匹配地成形,从而供引导部23沿着引导槽34所具有的凹形状的槽以嵌入的方式插入。通过引导部23的宽度Wa和引导槽34的Wb形成为大致相等的大小,能够在阳构件2的腿部22容纳在空洞32内之后,抑制阳构件2在与插入方向(X)交叉的腿部宽度方向上移动(晃动)。
图4是表示将阳构件2的腿部22插入到阴构件3的空洞32内的预定位置、使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抵接而使阳构件2和阴构件3成为卡合状态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在由基端部24外侧的侧面241、阴构件3的与开口侧壁面361相邻的壁部36的内壁面362、第2侧壁部38的下壁部的内壁面381、以及未图示的上壁部的内壁面围成的空洞32内分别设有空间容许部321。该空间容许部321是用于在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卡合的状态下,容许自开口33暴露的腿部22的鼓出部25向与腿部22彼此相对侧相反方向弹性变形的间隙。通过设有空间容许部321,能够增大鼓出部25向外侧方向移动的距离,因此,鼓出部25向外侧方向的弹性变形变得容易。
例如,如图5所示,将使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接近而使阳构件2和阴构件3成为了卡合状态的情况下的、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彼此相对部分的宽度设为卡合宽度W1。在自图5的状态进一步施加与插入方向(X)相反朝向的外力时,通过按压开口侧壁面361和交叉面251,腿部22的自开口33暴露的鼓出部25沿着开口侧壁面361和交叉面251向与腿部22彼此相对侧相反方向弹性变形。其结果,如图6所示,开口侧壁面361抵在基端部24的侧面241的靠近交叉面251这一侧的区域R,进一步接近交叉面251的位于最内侧的内端251B。由此,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彼此卡合的卡合宽度W2大于向与插入方向(X)相反朝向拉拽之前的卡合宽度W1。这样,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1,即使在施加了与插入方向(X)相反朝向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阳构件2和阴构件3彼此卡合的卡合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得到抗拉强度较高的带扣1。
在以往的带扣中,在特性上,通常在施加与插入方向(X)相反朝向的外力时,由于与脱离时同样地腿部22的鼓出部25向内侧方向倒伏而卡合状态被随意地解除、或者由于鼓出部25不变形而发生损坏的情况较多。
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1,在施加了与插入方向(X)相反朝向的外力的情况下,与以往类型的带扣相反,鼓出部25向外侧移动,由此,施加了外力之后的卡合宽度W2(参照图6)大于施加外力之前的卡合宽度W1。由此,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彼此卡合的卡合面积增大,因此,抗拉强度增大,能够抑制在外力作用下鼓出部25向内侧移动而意外解除卡合状态的情况。
并且,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1,如图4所示,在阳构件2容纳在阴构件3内的状态下,交叉面251靠外侧的约一半左右的部分成为与开口侧壁面361抵接的卡合面251A。同样,开口侧壁面361靠内侧的一半左右的部分成为与交叉面251抵接的被卡合面361A。也就是说,与倾斜面的大致整个面和开口侧壁面361的大致整个面彼此抵接的以往类型的带扣相比,腿部22从一开始就处于脱离了一半左右的状态(半开扣状态),因此,在使阳构件2和阴构件3脱离时,能够使鼓出部25向内侧仅移动以往类型带扣的移动量一半左右的距离就能完成脱离。这样,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1,与以往类型的带扣相比能够减轻开扣载荷,因此,在带扣1卡合时,能够减小由腿部22的弹性复位引起的反弹力。其结果,能够得到插入感柔和的带扣1。
另外,在与图5所示的施加外力之前的卡合宽度W1相比,图6所示的施加外力之后的卡合宽度W2过大时,存在开扣载荷过小从而鼓出部25容易因外力而向内侧移动,容易解除卡合状态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卡合宽度W2和卡合宽度W1之差过小时,使开扣时的腿部22向内侧弹性变形时的移动量变大,因而开扣载荷变大。因此,施加外力之后的卡合宽度W2是施加外力之前的卡合宽度W1的1.5倍~2.5倍,优选变大2倍。卡合宽度虽然也与带扣的种类有关,但图5的状态的带扣1的卡合宽度W1能够设为例如0.9mm~1.3mm左右,图6的状态的带扣1的卡合宽度W2能够设为例如1.8mm~2.6mm左右。
并且,在本发明的带扣1中,优选的是,例如,如图4所示,以分别从与基部21接触的基端侧朝向与鼓出部25相连续的末端侧,各基端部24向内侧方向逐渐彼此接近的方式,使基端部24相对于插入方向(X)倾斜。由此,能够在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这二者的附近,将用于供鼓出部25向外侧方向弹性变形的空间容许部321的容量设得较大,因此,在阳构件2的卡合面251A和阴构件3的被卡合面361A卡合之后,在阳构件2受到与插入方向(X)相反朝向的外力时,从开口33暴露的鼓出部25容易向外侧方向弹性变形,阳构件2和阴构件3不易脱离。
并且,在本发明的带扣1中,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在将与插入方向(X)平行且通过基端部24的与基部21相连的连接部分的直线设为直线(A)的情况下,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处于直线(A)上。由此,阳构件2所具有的卡合面251A和阴构件3所具有的被卡合面361A之间的卡合变得更可靠,即使在安装之后受到将阳构件2自阴构件3中拔出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阳构件2也不易脱离。并且,优选的是,直线(A)通过与基端部24彼此相对侧相反那一侧的侧面241上的、位于基端部24的最靠与彼此相对侧相反那一侧(最外侧)的外侧部分241B。由此,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配置在与插入方向(X)平行的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阳构件2更不易自阴构件3脱离。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扣1的阳构件2卡合于阴构件3时,以在宽度方向上捏住阳构件2的腿部22的鼓出部25的方式,一边使鼓出部25向内侧移动一边将腿部22从阴构件3的插入口35插入到空洞32内。由此,引导部23在图2所示的引导槽34内滑动。鼓出部25外侧的侧面253各自以与壁部36的内壁面362抵接的状态朝向阴构件3的安装部39方向移动。而且,在腿部22进一步插入时,腿部22所具备的卡合面251A越过阴构件3所具备的被卡合面361A,在与腿部22的弹性变形相对应的复位力的作用下,腿部22弹性复位为原本的状态、即朝向外侧方向弹性复位。由于该腿部22的弹性复位,卡合面251A和被卡合面361A成为以彼此相面对的方式卡合的状态。采用本发明,在阳构件2和阴构件3卡合时,由于仅用使一对腿部22向内侧方向弹性变形的操作就完成了卡合操作,因此,不必使其他部位弹性变形,能够利用最小限度的操作力实现卡合。
反之,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1的阳构件2自阴构件3脱离时,如图4所示,以在宽度方向上捏住自阴构件3的开口33突出到外侧的鼓出部25的方式使该鼓出部25移动至内侧。由此,使基端部24向内侧方向弹性变形,在该弹性变形的复位力的作用下,鼓出部25外侧的侧面253在壁部36的内壁面362上滑移,最终,阳构件2以自阴构件3弹出的方式脱出。另外,从图4可知,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扣1,在阳构件2和阴构件3卡合之后的状态下,阴构件3所具有的开口侧壁面361和阳构件2所具有的交叉面251以大致一半的面积彼此抵接。因此,与使开口侧壁面361和交叉面251完全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使鼓出部25向内侧方向弹性变形时的变形量,因此,与以往的带扣相比能够减小脱离时的载荷。
以上记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构成本公开内容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并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例如,在图1~图8所示的带扣1中,表示了定义有卡合面251A的交叉面251成为相对于阳构件2的插入方向(X)倾斜的倾斜面的例子。但是,卡合面251A也并不一定是倾斜面。即,如图9所示,很显然交叉面251也可以是与插入方向(X)垂直地交叉的面。此外,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扣1也可以不具备图1~图8所示的移动限制部26或者变形限制部27。如上所述,本发明包含在本说明书中没有明示的各种方式是不言而喻的,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变形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带扣;2、阳构件;3、阴构件;21、基部;22、腿部;23、引导部;24、基端部;25、鼓出部;26、移动限制部;27、变形限制部;31、主体部;32、空洞;33、开口;34、引导槽;35、插入口;36、壁部;39、安装部;211、绳安装孔;212、连结杆;231、外侧面;241、侧面;241A、卡合面;241B、外侧部分;242、内侧面;251、交叉面;251A、卡合面;251B、内端;252、内侧面;253、侧面;321、空间容许部;361、开口侧壁面;361A、被卡合面;362、内壁面;381、内壁面。

Claims (8)

1.一种带扣,其具备阳构件(2)和能够供所述阳构件(2)插入卡合的阴构件(3),该带扣(1)的特征在于,
所述阳构件(2)包括:
基部(21),其能够安装绳状构件;
一对腿部(22),其自所述基部(21)的一端延伸出来;以及
一对卡合面(251A),其分别自所述一对腿部(22)的与所述一对腿部(22)彼此相对侧相反那一侧的侧面突出,分别被定义在与所述阳构件(2)的插入方向(X)交叉的面(251)上,
所述阴构件(3)包括:
主体部(31),其在一端具有能够供所述腿部(22)插入的插入口(35),在另一端具有能够安装绳状构件的安装部(39),在内部具有与所述插入口(35)连通且用于容纳所述腿部(22)的空洞(32);
一对开口(33),其以与所述空洞(32)连通的方式贯穿所述主体部(31)的壁部(36);以及
被卡合面(361A),其被定义在从所述开口(33)朝向所述安装部(39)侧暴露的开口侧壁面(361)上,在所述腿部(22)插入到所述空洞(32)内的规定位置时,能够在所述腿部(22)的与弹性变形相对应的复位力的作用下,使该被卡合面(361A)与所述卡合面(251A)卡合,
在所述阳构件(2)的卡合面(251A)和所述阴构件(3)的被卡合面(361A)卡合之后,在所述阳构件(2)受到与所述插入方向(X)相反朝向的外力时,从所述开口(33)暴露的所述腿部(22)向与所述一对腿部(22)彼此相对侧相反方向弹性变形,从而所述卡合面(251A)和所述被卡合面(361A)之间的卡合宽度(W2)变得大于施加所述外力之前的卡合宽度(W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面(251A)是相对于所述阳构件(2)的插入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洞(32)内,在所述腿部(22)的侧面(241)和所述阴构件(3)的与所述开口侧壁面(361)相邻的内壁面(381、362)之间的部分,设有用于在所述卡合面(251A)和所述被卡合面(361A)卡合的状态下容许从所述开口(33)暴露的所述腿部(22)向所述相反方向弹性变形的空间容许部(32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腿部(22)各自包括:
基端部(24),其从所述基部(21)朝向所述插入方向(X)延伸;以及
鼓出部(25),其从所述基端部(24)朝向所述插入方向(X)进一步延伸,并且向与所述插入方向(X)交叉的腿部宽度方向(Y)鼓出,
所述基端部(24)以从与所述基部(21)接触的基端侧朝向与所述鼓出部(25)相连续的末端侧逐渐互相接近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X)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腿部(22)包括:
基端部(24),其从所述基部(21)朝向所述插入方向(X)延伸;以及
鼓出部(25),其从所述基端部(24)朝向所述插入方向(X)进一步延伸,并且向与所述插入方向(X)交叉的腿部宽度方向(Y)鼓出,
所述卡合面(251A)设于所述鼓出部(25),
所述卡合面(251A)和所述被卡合面(361A)处于与所述插入方向(X)平行且通过所述基端部(24)和所述基部(21)这二者的连接部分的直线(A)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A)通过所述基端部(24)的与所述基端部(24)彼此相对侧相反那一侧的侧面(241)中的、位于最靠与所述彼此相对侧相反那一侧的外侧部分(241B)。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构件(2)在所述腿部(22)之间具备从所述基部(21)向所述插入方向(X)延伸的引导部(23),
所述阴构件(3)在内壁面(381)上具备凹形状的引导槽(34),在所述阳构件(2)的所述腿部(22)容纳在所述空洞(32)内时,该引导槽(34)能够抑制所述阳构件(2)沿与所述插入方向(X)交叉的方向(Z)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构件(2)还包括:
移动限制部(26),其分别以自所述腿部(22)彼此相对侧的侧面(242、252)突出的方式设置;以及
变形限制部(27),其与所述移动限制部(26)分开地连接于所述基部(21),在所述腿部(22)向所述相反方向(Z)弹性变形时,所述移动限制部(26)与所述变形限制部(27)抵接以限制所述腿部(22)向所述相反方向(Z)进一步变形。
CN201380076555.8A 2013-03-12 2013-03-12 带扣 Pending CN1052088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56820 WO2014141387A1 (ja) 2013-03-12 2013-03-12 バック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8889A true CN105208889A (zh) 2015-12-30

Family

ID=5153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555.8A Pending CN105208889A (zh) 2013-03-12 2013-03-12 带扣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85441B2 (zh)
JP (1) JP6029741B2 (zh)
CN (1) CN105208889A (zh)
DE (1) DE112013006809B4 (zh)
TW (1) TWI544879B (zh)
WO (1) WO201414138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5857A (zh) * 2016-06-02 2017-12-12 Ykk株式会社 带扣
CN107642533A (zh) * 2016-07-20 2018-0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锁固机构
CN107811356A (zh) * 2016-09-14 2018-03-20 Ykk株式会社 带扣阳部件及带扣
CN113660881A (zh) * 2019-04-19 2021-11-16 Ykk株式会社 带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26280B1 (fr) * 2014-09-25 2017-06-23 Zedel Boucle d'attache magnetique a aimants permanents et a verrouillage mecanique
JP6380117B2 (ja) * 2015-01-16 2018-08-2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結合装置
CN108712869B (zh) * 2016-02-05 2021-09-21 Ykk株式会社 卡扣
US20170311941A1 (en) * 2016-04-28 2017-11-02 Scanlan International, Inc. Sternal retractor with releasable arms having snap locks
US10448941B2 (en) 2016-04-29 2019-10-22 Scanlan International, Inc. Spinal retractor with releasable arms
USD805952S1 (en) * 2016-08-02 2017-12-26 Doskocil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Buckle
USD811933S1 (en) * 2016-11-04 2018-03-06 Doskocil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Buckle
US11375777B2 (en) * 2017-09-15 2022-07-05 Ykk Corporation Side-release buckle
USD880351S1 (en) * 2018-01-18 2020-04-07 Woojin Plastic Co., Ltd. Buckle for bags
WO2020115894A1 (ja) * 2018-12-07 2020-06-11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用のプラグ及びバックル
FR3107401B1 (fr) * 2020-02-18 2022-07-29 Blm Distrib Base Logistique Marchande Et De Distrib Boîtier d’encastrement notamment pour mur banch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4316A (en) * 1996-06-24 1998-08-18 National Molding Corp. Side-release buckle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feature
JP2008307342A (ja) * 2007-06-18 2008-12-25 Maazen Products:Kk バックル
CN101461587A (zh) * 2007-12-18 2009-06-24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旁开扣
CN201541856U (zh) * 2009-11-11 2010-08-11 吉多思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扣件
WO2012066615A1 (ja) * 2010-11-15 2012-05-24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772Y2 (zh) * 1986-11-11 1992-02-28
JP3007167B2 (ja) 1990-12-25 2000-02-07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ベルト連結用のバックル
US7685685B2 (en) * 2000-09-14 2010-03-30 Paul Giampavolo Seat belt with child resistant buckle
US6553637B1 (en) * 2001-10-22 2003-04-29 Ang-Yu Chen Movable buckle structure
US6931695B2 (en) * 2003-12-18 2005-08-23 Joseph Anscher Buckle with push button release
US7089633B2 (en) * 2004-09-15 2006-08-15 Kim Ging Hui Enterprise Co., Ltd. Side release buckle
JP4769597B2 (ja) * 2006-03-02 2011-09-07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US7559123B1 (en) * 2008-01-11 2009-07-14 Nifco Taiwan Corporation Side release buckle
WO2010038308A1 (ja) * 2008-10-03 2010-04-08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US8196273B2 (en) * 2009-11-03 2012-06-12 National Molding Llc Quick release buckle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4316A (en) * 1996-06-24 1998-08-18 National Molding Corp. Side-release buckle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feature
JP2008307342A (ja) * 2007-06-18 2008-12-25 Maazen Products:Kk バックル
CN101461587A (zh) * 2007-12-18 2009-06-24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旁开扣
CN201541856U (zh) * 2009-11-11 2010-08-11 吉多思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扣件
WO2012066615A1 (ja) * 2010-11-15 2012-05-24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5857A (zh) * 2016-06-02 2017-12-12 Ykk株式会社 带扣
CN107455857B (zh) * 2016-06-02 2020-09-29 Ykk株式会社 带扣
CN107642533A (zh) * 2016-07-20 2018-0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锁固机构
CN107642533B (zh) * 2016-07-20 2019-12-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锁固机构
CN107811356A (zh) * 2016-09-14 2018-03-20 Ykk株式会社 带扣阳部件及带扣
CN113660881A (zh) * 2019-04-19 2021-11-16 Ykk株式会社 带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141387A1 (ja) 2017-02-16
US9585441B2 (en) 2017-03-07
DE112013006809T5 (de) 2015-12-10
TW201507654A (zh) 2015-03-01
JP6029741B2 (ja) 2016-11-24
DE112013006809B4 (de) 2021-10-14
TWI544879B (zh) 2016-08-11
US20160021988A1 (en) 2016-01-28
WO2014141387A1 (ja)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8889A (zh) 带扣
US10051922B2 (en) Buckle
JP457469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EP1369959B1 (en) A connector, a disengagement jig and a method
US9015912B2 (en) Side release buckle
CN103209608B (zh) 扣构件
CN102164519B (zh) 带扣
CZ96298A3 (cs) Koncový konektor
JP2004039498A (ja) コネクタ
EP1369962A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EP1378968B1 (en) A connector
US10588383B2 (en) Buckle
JPH09219236A (ja) コネクタ
JP3900958B2 (ja) コネクタ
EP1369960A1 (en) A connector,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method for inserting a terminal fitting
JP2007141609A (ja) コネクタ
US6450840B2 (en) Connector with insertable retainer
EP1369961B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WO2020115894A1 (ja) バックル用のプラグ及びバックル
TWI616037B (zh)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JP3374363B2 (ja) 低挿入力コネクタ
JP2005141985A (ja) コネクタ
JP2007220354A (ja) コネクタ
JP2004063324A (ja) 端子金具
CN219679920U (zh) 绳索扣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