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9920U - 绳索扣具 - Google Patents

绳索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9920U
CN219679920U CN202320544418.3U CN202320544418U CN219679920U CN 219679920 U CN219679920 U CN 219679920U CN 202320544418 U CN202320544418 U CN 202320544418U CN 219679920 U CN219679920 U CN 219679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threading
section
elastic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44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文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Nifco Taiwan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5444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9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9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9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绳索扣具,包含一母扣及插设于所述母扣的一公扣。所述母扣形成有一容置槽及连通于所述容置槽的多个开孔,并且所述容置槽形成有突出于其槽底的两个导引面,多个所述开孔分别位于所述容置槽的相反两侧且彼此相向。所述公扣形成有彼此连通的两个穿绳孔并具有彼此间隔设置的两个弹性臂。当所述公扣与母扣承受外力而自一初始位置移动至一穿绳位置时,两个所述弹性臂通过各自的接触末端分别压抵于两个所述导引面而被压缩形变,以使每个所述穿绳孔形变而缩小且与彼此相向的两个所述开孔共同构成一穿绳通道,用以供一绳索穿过。据此,所述公扣还能通过每个所述穿绳孔形变而缩小来提供弹力,进而提供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架构。

Description

绳索扣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绳索扣具,尤其涉及一种穿绳孔能形变缩小的绳索扣具。
背景技术
现有绳索扣具包含有一母扣及插设于所述母扣的一公扣,并且所述公扣形成有至少一个穿绳孔。然而,受限于至少一个所述穿绳孔的外形需固定且不可形变,因而使所述公扣的构造受到局限而影响其发展。于是,本申请的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绳索扣具,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绳索扣具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绳索扣具,其包括:一母扣,所述母扣包围形成有一容置槽,并且容置槽形成有突出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的两个导引面;其中,母扣的一侧形成有连通于容置槽的两个第一开孔,并且母扣的另一侧形成有连通于容置槽的两个第二开孔,一个第一开孔沿一穿绳方向面向其中一个第二开孔,另一个第一开孔沿一穿绳方向面向另一个第二开孔;以及一公扣,所述公扣沿垂直穿绳方向的一插拔方向插设于容置槽而位于一初始位置,公扣包含有:一按压段,具有裸露于容置槽之外的一按压面;及两个弹性臂,与按压段相连且位于所述容置槽之内;其中,两个弹性臂沿垂直穿绳方向与插拔方向的一配置方向间隔地设置,并且每个弹性臂具有远离按压段的一接触末端;其中,按压段与每个弹性臂包围形成有一穿绳孔,并且两个穿绳孔沿配置方向彼此连通;其中,当公扣与母扣共同承受一外力以使公扣相对于母扣自初始位置移动至一穿绳位置时,两个弹性臂通过各自的接触末端分别压抵于相应的导引面而被压缩形变,以使每个穿绳孔产生形变而缩小并且沿穿绳方向对应于彼此相向的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而共同构成一穿绳通道,用以供一绳索穿过。
优选地,每个弹性臂包含有形成一个接触末端的一尾段,并且两个弹性臂的尾段之间的距离朝远离两个接触末端的方向逐渐地缩小。
优选地,每个导引面具有一阶面及连接阶面与槽底的一斜面,每个尾段具有远离所述尾段的接触末端的一连接端;当公扣自初始位置朝穿绳位置移动时,每个弹性臂的接触末端先触及相对应的导引面的阶面与斜面的交界处,用以承受朝向相对应的穿绳孔的一反作用力;当公扣位于穿绳位置时,每个尾段的连接端压抵于槽底,但未触及任一个导引面。
优选地,每个弹性臂的尾段与配置方向之间形成有小于40度的一夹角。
优选地,两个导引面沿配置方向间隔地设置,并且两个导引面之间的距离朝远离槽底的方向逐渐递增加。
优选地,每个弹性臂进一步包含有:一边界段,所述边界段的一端与按压段相连,并且边界段为相对应的穿绳孔的局部边界;及一弹力段,连接边界段的另一端及尾段;其中,在两个弹性臂的边界段之间于配置方向上形成有一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连通于两个穿绳孔。
优选地,每个第一开孔具有一第一穿绳区及连通于第一穿绳区的一第一限位区,每个弹性臂具有形成在边界段的一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位于相对应的第一开孔之内;当公扣自初始位置移动至穿绳位置时,每个弹性臂的第一限位凸块沿插拔方向自相对应的第一开孔的第一穿绳区移动至第一限位区。
优选地,两个弹性臂呈镜像对称配置;于每个弹性臂之中,弹力段呈V形,并且弹力段与边界段相连而相夹有一第一角度,弹力段与尾段相连而相夹有大于第一角度的一第二角度。
优选地,两个边界段沿配置方向呈直线状排列,并且每个穿绳孔的圆弧边所形成的圆心角介于240度~300度之间。
优选地,当公扣位于穿绳位置时,每个弹性臂沿插拔方向被压缩形变而蓄有一弹性回复力;当外力被移除以使公扣自穿绳位置移动至一夹绳位置时,每个弹性臂释放弹性回复力,用以使穿设于穿绳通道的绳索部位被夹持定位在母扣与公扣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绳索扣具,其能通过所述公扣的结构配置及其与所述母扣的配合,以使每个所述弹性臂在以所述接触末端压抵于相对应的所述导引面之后,就可以即刻产生形变而提供弹力,并且所述公扣还能通过每个所述穿绳孔的形变而缩小来提供弹力,进而提供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架构。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扣具搭配绳索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扣具的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绳索扣具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扣具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绳索扣具移动至穿绳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扣具位于穿绳位置时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7的绳索扣具移动至夹绳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绳索扣具位于夹绳位置时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绳索扣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绳索扣具100,用于供一绳索200的两个区段201穿过且定位。其中,所述绳索扣具100包含有一母扣1及沿一插拔方向L插设于所述母扣1的一公扣2,并且所述母扣1和所述公扣2各自较佳是一体成形的单件式构造且其材质可以是塑料,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需额外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所述母扣1以及所述公扣2于本实施例中的各个部位之间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绳索扣具100进一步定义有垂直所述插拔方向L的一穿绳方向T及垂直所述插拔方向L与所述穿绳方向T的一配置方向W。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母扣1包围形成有一容置槽11,并且所述容置槽11于本实施例中包含有一环侧壁111、(垂直地)相连于所述环侧壁111一端的一槽底112并包含形成于所述槽底112的两个导引块113。其中,所述容置槽11的一槽口114形成于所述环侧壁111的另一端。
再者,所述母扣1的一侧(如:所述环侧壁111的一侧)形成有连通于所述容置槽11的两个第一开孔115,并且所述母扣1的另一侧(如:所述环侧壁111的另一侧)形成有连通于所述容置槽11的两个第二开孔116。进一步地说,两个所述第一开孔115与两个所述第二开孔116皆贯穿所述环侧壁111,并且一个所述第一开孔115沿着所述穿绳方向T面向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开孔116,另一个所述第一开孔115沿着所述穿绳方向T面向另一个所述第二开孔116。
于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开孔115的外形大致相同且沿所述配置方向W排列,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开孔115的孔壁沿所述穿绳方向T分别切齐于两个所述第二开孔116的孔壁(也就是,每个所述第一开孔115的外形与其所面向的所述第二开孔116的外形相同),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开孔115的外形可以略有不同;或者,彼此相向的所述第一开孔115与所述第二开孔116也可以形成彼此相异的外形。
更详细地说,每个所述第一开孔115于本实施例中具有一第一穿绳区1151及(沿所述插拔方向L)连通于所述第一穿绳区1151的一第一限位区1152。于每个所述第一开孔115之中,所述第一穿绳区115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区1152的内径,并且所述第一穿绳区1151相较于所述第一限位区1152更为邻近所述槽口114。
再者,每个所述第二开孔116于本实施例中具有一第二穿绳区1161及(沿所述插拔方向L)连通于所述第二穿绳区1161的一第二限位区1162。于每个所述第二开孔116之中,所述第二穿绳区116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区1162的内径,并且所述第二穿绳区1161相较于所述第二限位区1162更为邻近所述槽口114。
此外,每个所述导引块113具有突出于所述槽底112的一导引面1131,并且两个所述导引块113的所述导引面1131沿所述配置方向W间隔地设置。其中,两个所述导引面1131之间(于所述配置方向W上)的距离朝远离所述槽底112的方向逐渐递增加。
于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导引面1131具有(相连于所述环侧壁111的)一阶面1132及连接所述阶面1132与所述槽底112的一斜面1133,并且每个所述导引面1131的所述阶面1132大致平行于所述槽底112,而每个所述导引面1131的所述斜面1133则与所述槽底112形成有不大于30度的一夹角σ1133,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阶面1132可以不平行于所述槽底112,或是以其他构造(如:凹槽状表面)取代。
需额外说明的是,两个所述导引面1131的所述斜面1133于本实施例是呈镜像对称配置,并且所述斜面1133于附图之中是以平面(flat surface)来呈现,但其可依据不同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举例来说,于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斜面1133的构造可以略有不同,所述斜面1133也可以是凸曲面(convexsurface)或是凹曲面(concave surface)。
所述公扣2沿所述插拔方向L插设于所述容置槽11,以使所述公扣2与所述母扣1组合而使其原始构造产生些微形变并位于一初始位置(如:图5和图6);其中,所述公扣2与所述母扣1能共同承受一外力F1,以使所述公扣2相对于所述母扣1自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一穿绳位置(如:图7和图8),并且所述公扣2还能在所述外力F1移除后自所述穿绳位置移动至一夹绳位置(如:图9和图10)。需先说明的是,为便于理解所述公扣2,本实施例是先以尚未形变的所述公扣2原始构造来说明,而后再介绍所述公扣2产生形变时的结构变化。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公扣2包含有一按压段21及相连于所述按压段21的两个弹性臂22。其中,所述按压段21与每个所述弹性臂22包围形成有一穿绳孔23,并且两个所述穿绳孔23沿所述配置方向W彼此连通。举例来说,每个所述穿绳孔23的圆弧边所形成的圆心角σ23较佳是介于240度~300度之间,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更详细地说,所述按压段21与每个所述穿绳孔23的局部皆裸露于所述容置槽11之外,两个所述弹性臂22较佳是呈镜像对称配置且位于所述容置槽11之内。其中,所述按压段21具有裸露于所述容置槽11之外(且远离所述槽底112)的一按压面211,并且所述按压面211呈曲面状且其弧度对应于所述槽口114的弧度,而所述公扣2能以所述按压面211(沿所述插拔方向L朝向所述槽底112)承受使用者按压(如:图7和图8的所述公扣2与所述母扣1共同承受所述外力F1)。
进一步地说,两个所述弹性臂22沿所述配置方向W间隔地设置并分别相连于所述按压段21底缘的两端。其中,两个所述弹性臂22大致是位于所述按压段21朝向所述槽底112正投影所沿经的区域之内,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于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弹性臂22是大致呈W形构造,其自所述按压段21依序形成有一边界段221、一弹力段222及一尾段223,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22也可以是W形以外的构造。
于每个所述弹性臂22之中,所述边界段221的一端相连于所述按压段21,所述弹力段222连接所述边界段221的另一端及所述尾段223。再者,于每个所述弹性臂22之中,所述弹力段222较佳是呈V形,并且所述弹力段222与所述边界段221相连而相夹有一第一角度σ1,而所述弹力段222与所述尾段223相连而相夹有大于所述第一角度σ1的一第二角度σ2,据以使任一个所述弹性臂22形成能够通过弹性形变而提供足够弹力的构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换个角度来看,两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边界段221沿所述配置方向W呈直线状排列并各自为相对应的所述穿绳孔23的局部边界。其中,两个所述边界段221之间于所述配置方向W上形成有一第一间隙G1,其连通于两个所述穿绳孔23。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于垂直所述穿绳方向T的所述公扣2的一截面上,两个所述穿绳孔23各自能通过所述第一间隙G1而于所述插拔方向L上连通于外。
再者,如图2至图4所示,两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弹力段222之间(于所述配置方向W上)的距离朝远离所述按压段21的方向先逐渐递增加,而后再逐渐地缩小。于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弹力段222的一端之间于所述配置方向W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间隙G1,两个所述弹力段222的另一端之间于所述配置方向W上形成有一第二间隙G2,并且所述第一间隙G1与所述第二间隙G2较佳是具有相同的宽度。
每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尾段223具有远离所述按压段21的一接触末端2231及远离其所述接触末端2231的一连接端2232,并且所述尾段223以所述连接端2232与所述弹力段222相连。也就是说,两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尾段223于所述连接端2232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间隙G2。
进一步地说,两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尾段223之间(于所述配置方向W上)的距离朝远离两个所述接触末端2231的方向逐渐地缩小。其中,每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尾段223与所述配置方向W之间较佳是形成有小于40度的一夹角σ223。
依上所述,当所述公扣2与所述母扣1共同承受所述外力F1(如:所述按压面211承受使用者按压),以使所述公扣2相对于所述母扣1自所述初始位置(如:图5和图6)移动至所述穿绳位置(如:图7和图8)时,两个所述弹性臂22通过两个所述接触末端2231分别压抵于两个所述导引面1131而被压缩形变,以使每个所述穿绳孔23产生形变而缩小,且沿所述穿绳方向T对应于彼此相向的所述第一开孔115与所述第二开孔116而共同构成一穿绳通道,用以供所述绳索200(如:其中一个所述区段201)穿过。
更详细地说,当所述公扣2自所述初始位置(如:图5和图6)朝所述穿绳位置(如:图7和图8)移动时,每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接触末端2231先触及相对应的所述导引面1131的所述阶面1132与所述斜面1133的交界处,用以承受朝向相对应的所述穿绳孔23的一反作用力F2。再者,当所述公扣2位于所述穿绳位置(如:图7和图8)时,每个所述尾段223的所述连接端2232压抵于所述槽底112,但未触及任一个所述导引面1131。
据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所述绳索扣具100,其能通过所述公扣2的结构配置及其与所述母扣1的配合,以使每个所述弹性臂22在以所述接触末端2231压抵于相对应的所述导引面1131之后,就可以即刻产生形变而提供弹力,并且所述公扣2还能通过每个所述穿绳孔23形变而缩小来提供弹力,进而提供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架构。
进一步地说,如图2至图4所示,于每个所述弹性臂22之中,其除了能以所述弹力段222的形变来提供弹力之外,还能以所述尾段223相对于所述配置方向W呈倾斜状,据以在所述接触末端2231压抵于相对应的所述导引面1131之后,所述尾段223可以朝向所述弹力段222摆动而提供弹力。此外,每个所述穿绳孔23的形变是基于相对应的所述边界段221形变而产生,而所述边界段221则因其形变而能提供弹力。
此外,当所述公扣2位于所述穿绳位置(如:图7和图8)时,每个所述弹性臂22沿所述插拔方向L被压缩形变而蓄有一弹性回复力;当所述外力F1被移除以使所述公扣2自所述穿绳位置(如:图7和图8)移动至所述夹绳位置(如:图9和图10)时,每个所述弹性臂22释放所述弹性回复力,用以使穿设于所述穿绳通道的所述绳索200部位(如:其中一个所述区段201)被夹持定位在所述母扣1与所述公扣2之间。
需额外说明的是,每个所述弹性臂22具有分别形成在所述边界段221相反两侧的一第一限位凸块224与一第二限位凸块225,并且每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第一限位凸块224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25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孔115与所述第二开孔116之内。
再者,当所述公扣2自所述初始位置(如:图5和图6)移动至所述穿绳位置(如:图7和图8)时,每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第一限位凸块224沿所述插拔方向L自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孔115的所述第一穿绳区1151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区1152,并且每个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25沿所述插拔方向L自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孔116的所述第二穿绳区1161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区1162,据以使得所述公扣2能够稳定地在所述母扣1的所述容置槽11内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绳索扣具,其能通过所述公扣的结构配置及其与所述母扣的配合,以使每个所述弹性臂在以所述接触末端压抵于相对应的所述导引面之后,就可以即刻产生形变而提供弹力,并且所述公扣还能通过每个所述穿绳孔形变而缩小来提供弹力,进而提供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架构。
再者,于每个所述弹性臂之中,其除了能以所述弹力段的形变来提供弹力之外,还能以所述尾段相对于所述配置方向呈倾斜状,据以在所述接触末端压抵于相对应的所述导引面之后,所述尾段可以朝向所述弹力段摆动而提供弹力。此外,每个所述穿绳孔的形变是基于相对应的所述边界段形变而产生,而所述边界段则因其形变而能提供弹力。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扣具包括:
一母扣,所述母扣包围形成有一容置槽,并且所述容置槽形成有突出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的两个导引面;其中,所述母扣的一侧形成有连通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个第一开孔,并且所述母扣的另一侧形成有连通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个第二开孔,一个所述第一开孔沿一穿绳方向面向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开孔,另一个所述第一开孔沿一穿绳方向面向另一个所述第二开孔;以及
一公扣,所述公扣沿垂直所述穿绳方向的一插拔方向插设于所述容置槽而位于一初始位置,所述公扣包含有:
一按压段,具有裸露于所述容置槽之外的一按压面;及
两个弹性臂,与所述按压段相连且位于所述容置槽之内;其中,
两个所述弹性臂沿垂直所述穿绳方向与所述插拔方向的一配置方向间隔地设置,并且每个所述弹性臂具有远离所述按压段的一接触末端;
其中,所述按压段与每个所述弹性臂包围形成有一穿绳孔,并且两个所述穿绳孔沿所述配置方向彼此连通;
其中,当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共同承受一外力以使所述公扣相对于所述母扣自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一穿绳位置时,两个所述弹性臂通过各自的所述接触末端分别压抵于相应的所述导引面而被压缩形变,以使每个所述穿绳孔产生形变而缩小并且沿所述穿绳方向对应于彼此相向的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而共同构成一穿绳通道,用以供一绳索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臂包含有形成一个所述接触末端的一尾段,并且两个所述弹性臂的所述尾段之间的距离朝远离两个所述接触末端的方向逐渐地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引面具有一阶面及连接所述阶面与所述槽底的一斜面,每个所述尾段具有远离所述尾段的所述接触末端的一连接端;当所述公扣自所述初始位置朝所述穿绳位置移动时,每个所述弹性臂的所述接触末端先触及相对应的所述导引面的所述阶面与所述斜面的交界处,用以承受朝向相对应的所述穿绳孔的一反作用力;当所述公扣位于所述穿绳位置时,每个所述尾段的所述连接端压抵于所述槽底,但未触及任一个所述导引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臂的所述尾段与所述配置方向之间形成有小于40度的一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引面沿所述配置方向间隔地设置,并且两个所述导引面之间的距离朝远离所述槽底的方向逐渐递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臂进一步包含有:
一边界段,所述边界段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段相连,并且所述边界段为相对应的所述穿绳孔的局部边界;及
一弹力段,连接所述边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尾段;
其中,在两个所述弹性臂的所述边界段之间于所述配置方向上形成有一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连通于两个所述穿绳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开孔具有一第一穿绳区及连通于所述第一穿绳区的一第一限位区,每个所述弹性臂具有形成在所述边界段的一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位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孔之内;当所述公扣自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穿绳位置时,每个所述弹性臂的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沿所述插拔方向自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孔的所述第一穿绳区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臂呈镜像对称配置;于每个所述弹性臂之中,所述弹力段呈V形,并且所述弹力段与所述边界段相连而相夹有一第一角度,所述弹力段与所述尾段相连而相夹有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一第二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边界段沿所述配置方向呈直线状排列,并且每个所述穿绳孔的圆弧边所形成的圆心角介于240度~300度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扣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公扣位于所述穿绳位置时,每个所述弹性臂沿所述插拔方向被压缩形变而蓄有一弹性回复力;当所述外力被移除以使所述公扣自所述穿绳位置移动至一夹绳位置时,每个所述弹性臂释放所述弹性回复力,用以使穿设于所述穿绳通道的所述绳索部位被夹持定位在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之间。
CN202320544418.3U 2023-03-20 2023-03-20 绳索扣具 Active CN219679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4418.3U CN219679920U (zh) 2023-03-20 2023-03-20 绳索扣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4418.3U CN219679920U (zh) 2023-03-20 2023-03-20 绳索扣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9920U true CN219679920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6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4418.3U Active CN219679920U (zh) 2023-03-20 2023-03-20 绳索扣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9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29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308262A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flexible ribbon cable
US72733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TWI624118B (zh)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對
US4013331A (en) Electrical housing member
US599326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retaining means
US9577366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having an elastic seal member with the engaged portion
US6575775B2 (en) Connector with shorting terminal
US7938677B1 (en) Electrical jumper with retaining arrangements
JP2602469B2 (ja) ロック自在の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5957710A (en) Lif connector
US6761576B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 connector
JPH08287984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端子構造
CN219679920U (zh) 绳索扣具
US11394153B2 (en) Connector and terminal
US63224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orientation features
JP2015204186A (ja) 端子
JP2001257022A (ja) コネクタ
US5984701A (en) Low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CN219515482U (zh) 绳索扣具
US6398597B1 (en) Receptacle contact of a cable assembly and the cable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US9780477B1 (en) Box terminal with insertion limiter
CN217218336U (zh) 一种对开插扣
CN220652463U (zh) Usb插座和电子设备
TWM642601U (zh) 繩索扣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