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6037B -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6037B
TWI616037B TW105106333A TW105106333A TWI616037B TW I616037 B TWI616037 B TW I616037B TW 105106333 A TW105106333 A TW 105106333A TW 105106333 A TW105106333 A TW 105106333A TW I616037 B TWI616037 B TW I6160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fitting
socket
piece
j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6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5801A (zh
Inventor
Yoshiyasu Ishida
Original Assignee
Smk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Kk filed Critical Smk Kk
Publication of TW201715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5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6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60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為提供一種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即使在插頭對於插座重複插拔的場合,仍可抑制插頭保持力的降低。
其解決手段是在插頭(4)側的接合部(16)及插座(8)側的接合部(33),形成有與彼此卡合之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連續的保持突條部(18、35),各保持突條部(18、35)是使得彎曲接合部主體(16a、33a)的一端側的卡合片(18a、35a)及從卡合片(18a、35a)的另一端傾斜的嵌合引導片(18b、35b)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接合部主體(16a、33a)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方向的兩端形成連續。

Description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主要是關於電連接基板對基板或基板對電纜的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以往,使用於基板對基板的連接的連接器,具備:具有配設複數個插頭側觸點之突條狀的嵌合凸體的插頭,及在插入有嵌合凸體的嵌合溝槽的內側配設有複數個插座側觸點的插座,藉插頭與插座的嵌合使得兩觸點接觸形成電連接。
該種的連接器是在插頭側觸點及插座側觸點,有分別具備以在嵌合時構成兩觸點的導電性金屬板材的板厚方向彼此相對的狀態接觸的接合部,朝其中一方之接合部突出的保持凸部與形成在另一方接合部的凹部的卡合,藉此提高相對於插座之插頭的保持力已為人知(例如,參閱專利文獻1)。
以往,該保持凸部從經濟性的觀點是以衝壓加工所形成,將構成接合部的導電性金屬板材以上下的衝模加壓衝壓出其一部份之後,並以衝模進行衝壓後之部份 表面的精加工,藉此將剖面梯型的保持凸部以高精度成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35291號公報
〔發明概要〕
但是,如上述的習知的技術中,一旦重覆進行相對於插座之插頭的插拔時,拔除力會集中於保持凸部,而會有保持凸部磨損使得保持力降低的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保持凸部100是以衝壓加工形成,因此如第7圖表示,構成接合部101的導電性金屬板材,在與保持凸部100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兩側有確保衝壓模之衝壓裕度102、102的必要,因其量不得不使保持突部100的寬度w變窄,而有確保卡合面100a之面積困難的問題。
又,藉衝壓加工進行的成形中,衝壓高度的限度為板厚的1/2左右,且是由其狀態藉著精加工成形,因此保持凸部100的突出高度H有所限制,且對於接合部101表面有卡合面100a不得不以一定的角度成為傾斜的狀態,因此會有降低設計自由度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是鑒於上述習知的問題,提供一種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即使在插頭對於插座重複插拔的場合,仍可抑制插頭保持力的降低為目的。
如上述為解決習知的問題,用於達成期待的目的之請求項1所記載連接器的發明的特徵,具備:插頭,具備配設有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的嵌合凸體,及插座,在嵌入上述嵌合凸體之嵌合溝槽的內側部配設有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並分別在上述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與上述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具備以露出於上述嵌合凸體外側面或嵌合溝槽內側面,在板厚方向彼此相對的狀態接觸之接合部的連接器中,在插頭側的上述接合部及插座側的上述接合部,形成有和彼此卡合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連續的保持突條部,插頭側的上述保持突條部是使得露出於上述嵌合凸體外側面的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入側彎曲的卡合片與從該卡合片的另一端朝向插頭插入側傾斜的嵌合引導片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上述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兩端形成連續,插座側的上述保持突條部是使得露出於上述嵌合溝槽內側面的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拔除側彎曲的卡合片與從該卡合片的另一端朝向插頭拔除側傾斜的嵌合引導片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上述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兩端形成連續的連接器。
請求項2記載之發明的特徵是除請求項1的構成之外,在上述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及/或上述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具備與上述接合部主體彼此相對配置的金屬配件基部片,上述卡合片與上述金屬配件基部片是透過與上述嵌合引導片一體的連結片連結。
請求項3記載之發明的特徵是除請求項1或2的構成之外,在上述插頭側的保持突條部及/或上述插座側的保持突條部的背面側,填充有形成上述嵌合凸體或上述嵌合溝槽的內側面部的絕緣性樹脂。
請求項4記載之發明的特徵是除請求項1至3的其中之一的構成外,上述插頭側保持突條部及上述插座側保持突條部是對應連接金屬配件的數量、連接金屬配件的寬度,設定:相對於上述接合部主體的突出高度;上述卡合片之插頭插拔方向的傾斜;及上述嵌合引導片的插頭插拔方向的傾斜。
請求項5記載之發明的特徵是除請求項2的構成之外,透過上述連結片及卡合片將上述接合部主體如上述可擺動地支撐於保持在上述嵌合溝槽的內側面部的上述金屬配件基部片,在上述接合部主體一體支撐有彈性接觸片,使形成在該彈性接觸片的接點與和配置在上述嵌合凸體的插頭側接合部相反側面的金屬配件基部片接觸。
請求項6記載之發明的特徵是除請求項1至5記載的連接器的製造方法之外,上述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及上述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是藉著將導電性金屬板材衝壓 成預定形狀的衝壓構件朝其板厚方向彎曲加工所形成,上述插頭側保持突條部及插座側保持突條部是將構成上述衝壓構件的接合部主體之部份的端緣朝著板厚方向以預定的角度彎曲形成上述卡合片,並從上述衝壓構件的卡合片將另一端側朝板厚方向彎曲形成嵌合引導片,藉以形成使上述卡合片與上述嵌合引導片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上述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兩端形成連續的形狀。
本發明有關的連接器是如上述,具備:具配設有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的嵌合凸體的插頭,及在嵌入有上述嵌合凸體的嵌合溝槽之內側部配設有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的插座,在上述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及上述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分別具備露出於上述嵌合凸體外側面或嵌合溝槽內側面,以在板厚方向彼此相對的狀態接觸的接合部的連接器中,在插頭側的上述接合部及插座側的上述接合部形成有與彼此卡合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連續的保持突條部,插頭側的上述保持突條部是使得露出於上述嵌合凸體外側面的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入側彎曲的卡合片,及從該卡合片的另一端朝著插頭插入側傾斜的嵌合引導片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上述接合主體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兩端形成連續,插座側的上述保持突條部是使得露出於上述嵌合溝槽內側面的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拔除 側彎曲的卡合片與從該卡合片的另一端朝向插頭拔除側傾斜的嵌合引導片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上述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兩端形成連續,藉此可以彎曲加工形成保持突條部,並且,取較大之卡合面的面積,可分散作用的拔除力,可抑制保持突條部的磨損,防止保持力的降低。
又,本發明中,在上述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及/或上述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具備與上述接合部主體彼此相對配置的金屬配件基部片,上述卡合片與上述金屬配件基部片是透過與上述嵌合引導片一體的連結片連結,藉此連結片可與嵌合引導片兼用,可以少的步驟形成保持突條部。
此外,本發明中,在上述插頭側的保持突條部及/或上述插座側的保持突條部的背面側,填充有形成上述嵌合凸體或上述嵌合溝槽的內側面部的絕緣性樹脂,可藉此防止保持突條部的變形。
此外並且,本發明中,在上述插頭側保持突條部及上述插座側保持突條部是對應連接金屬配件的極數、連接金屬配件的寬度,設定:相對於上述接合部主體的突出高度;上述卡合片之插頭插拔方向的傾斜;及上述嵌合引導片的插頭插拔方向的傾斜,藉此謀求相對於插座之插頭的插拔力的最適當化。
又,本發明中,上述插座側觸點是透過上述連結片及卡合片將上述接合部主體可擺動地支撐於保持在 上述嵌合溝槽的內側面部的上述金屬配件基部片,在上述接合部主體一體支撐有彈性接觸片,使得形成在該彈性接觸片的接點與和配置在上述嵌合凸體的插頭側接合部的相反側面的金屬配件基部片接觸,藉此在嵌合作業時,使接合部彎曲容易地插入,在嵌合後,並可藉彈性接觸片的彈性將插座側的接合部朝著相對側彈推,可牢固卡止兩保持突條部。
製造請求項1至5記載的連接器的製造方法中,上述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及上述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是藉著將導電性金屬板材衝壓成預定形狀的衝壓構件朝其板厚方向彎曲加工所形成,上述插頭側保持突條部及插座側保持突條部是將構成上述衝壓構件的接合部主體之部份的端緣朝著板厚方向以預定的角度彎曲形成上述卡合片,並從上述衝壓構件的卡合片將另一端側朝板厚方向彎曲形成嵌合引導片,藉以形成使上述卡合片與上述嵌合引導片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上述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兩端形成連續的形狀,藉此在保持突條部的形成不使用衝壓模,因此無設置衝壓裕度的必要,可跨接合部主體的全寬度形成保持突條部的寬度,可確保寬的卡合面積。
A‧‧‧連接器
1‧‧‧嵌合凸體
2、3‧‧‧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
4‧‧‧插頭鎖定用連接金屬配件
5‧‧‧嵌合溝槽
6、7‧‧‧插座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
8‧‧‧插座強化用連接金屬配件
9‧‧‧插座
10‧‧‧插頭主體
11‧‧‧底板部
12‧‧‧側壁部
13‧‧‧端壁部
14‧‧‧金屬配件基部片
15‧‧‧基板連接端子片
16‧‧‧插頭側接合部
17‧‧‧連結片
20‧‧‧插座主體
21‧‧‧底板部
22~25‧‧‧周圍壁部
26‧‧‧中央凸部
27‧‧‧觸點插入部
30‧‧‧金屬配件基部片
31‧‧‧基板連接端子片
32‧‧‧連結片
33‧‧‧插座側接合部
34‧‧‧彈性接觸片
35‧‧‧插座側保持突條部
第1圖是表示本發明相關之連接器的一例的縱剖面 圖,(a)是在插座嵌合插頭的狀態,(b)是在插頭脫離插座的狀態。
第2圖是從表示第1圖中的插頭的下面側顯示的透視圖。
第3(a)圖是表示同上之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的一例的前面圖,(b)為同側面圖,(c)是表示同接合部的放大側面圖。
第4圖是表示第1圖中的插座的透視圖。
第5(a)圖是表示同上之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的一例的上面圖,(b)為同側面圖,(c)為同A-A線箭頭剖視圖,(d)是表示同接合部的放大側面圖。
第6圖是表示連接金屬配件的其他樣態的縱剖面圖。
第7圖是說明使用於習知的連接器之保持凸部的成形步驟用的透視圖。
接著,根據第1圖~第6圖表示的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相關之連接器的實施的樣態。並且,圖中符號A是基板對基板用連接器等的連接器。
該連接器A是如第1圖表示,具備:在嵌合凸體1配設有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2、3的插頭4,及在嵌合著嵌合凸體1的嵌合溝槽5的內側配設有複數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6、7的插座8,藉插頭4與插座8的嵌合,連接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2、3與插座側連接金屬配 件6、7。
插頭4是如第2圖表示,具備絕緣樹脂製的插頭主體10,在該插頭主體10藉鑲嵌成形一體組裝有形成插頭側觸點的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以下,稱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2、3。
插頭主體10,具備:從底板部11突出成彼此平行的突條狀的一對側壁部12、12,及連結兩側壁部12、12的端部間的端壁部13、13,側壁部12、12及端壁部13、13是形成平面方向矩形框狀的嵌合凸體1,在各側壁部12、12組裝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2、3。
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2、3是如第3圖表示,具備:將導電性金屬板材衝壓成預定形狀來形成衝壓構件,並將其朝著板厚方向彎曲加工形成一體,保持成露出於側壁部12、12的單面側的狀態的平板狀的金屬配件基部片14;從金屬配件基部片14的一端(第3圖中上端)朝垂直向外彎曲的形狀的基板連接端子片15、15;與金屬配件基部片14彼此相對配置的接合部16;及連結金屬配件基部片14與接合部16的端部間的連結片17。
在接合部16,藉著將衝壓構件朝板厚方向彎曲加工,形成有與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連續的保持突條部(以下,稱插頭側保持突條部)18。
該插頭側保持突條部18,具備:將露出於嵌合凸體1(側壁部12)的外側面的接合部主體16a的插頭插入側彎曲的卡合片18a,及從卡合片18a的另一端朝著 插頭插入側傾斜的嵌合引導片18b,卡合片18a與嵌合引導面18b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是跨著與接合部主體16a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兩端形成連續。
卡合片18a是如第3(c)圖表示,從接合面主體16a的端彎曲成預定的角度θ1,其外面是朝向插頭拔除側。
另一方面,嵌合引導片18b是從卡合片18a的前端朝插頭插入側彎曲成圓弧狀所形成,與連結卡合片18a及金屬配件基部片14的連結片17成為一體。
再者,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2、3是分別根據用途而有不同的端子寬度,本實施例中,寬度窄的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6是成為訊號傳遞用的觸點,寬度寬的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7是成為電源用的觸點。
又,該插頭側保持突條部18是將衝壓構件朝著板厚方向彎曲加工所形成,因此相對於其接合部主體16a的突出高度h1、卡合片18a的插頭插拔方向的傾角θ1及嵌合引導片18b的插頭插拔方向的傾角θ2是可對應連接金屬配件的數量、連接金屬配件的寬度容易地的變更。
並且,在以將上述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2、3設置於成形模的狀態進行樹脂成形,可藉此對插頭側保持突條部18的背面側填充形成嵌合凸體1的絕緣樹脂。
另一方面,插座8是如第4圖表示,具備:由絕緣性樹脂材所構成的插座主體20,及形成插座側觸 點的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以下,稱插座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6、7,在插座主體20組裝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6、7所形成。
插座主體20,具備:從平板狀的底板部21的外側緣豎起的形狀的周圍壁部22~25,及配置在底板部11中央部的中央凸部26,在周圍壁部22~25與中央凸部26之間,形成插入有嵌合凸體1的矩形框溝槽狀的嵌合溝槽5。
並且,在插座主體20形成有跨周圍壁部22~25與中央凸部26向下面開口的凹孔狀的觸點插入部27、27…。
插座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6、7是如第5圖表示,具備:將導電性金屬板材衝壓成預定的形狀來形成衝壓構件,藉著將其朝板厚方向彎曲加工形成一體,並固定於插座主體20的金屬配件基部片30;從金屬配件基部片30的一端(下端)向垂直外方彎曲的形狀的基板連接端子片31、31;從金屬配件基部片30的另一端呈圓弧形回折的連結片32;可自由擺動支撐於連結片32另一端的插座側接合部33;及支撐在接合面部33的下端的彈性接觸片34。
該插座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6、7是從下面側組裝於插座主體20的觸點插入部26、26…,藉此將金屬配件基部片14固定在周圍壁部22~24,使接合面部露出於周圍壁部22~25的內周圍面側,並使得彈性接觸片34 從中央凸部26的外側面突出。
金屬配件基部片30是形成為矩形,在其兩側緣部突設有固定用突片30a、30a。並且,將金屬配件基部片30貫入形成於插座主體20之觸點插入部27所形成的貫入溝槽,藉以使該固定用突片30a、30a咬入貫入溝槽的內緣將金屬配件基部片30固定於周圍壁部22~25。
再者,插座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6、7是分別根據用途在金屬配件基部片30的寬度有所不同,本實施例中,寬度窄的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6是成為訊號傳遞用的觸點,寬度寬的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7是成為電源用的觸點。
又,在電源用的插座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7,分別透過圓弧形的連結片32、32相對於寬度寬的金屬配件基部片30可擺動地支撐有複數(本實施例為一對)的插座側接合部33、33,在各插座側接合部33分別呈雙叉狀支撐有彈性接觸片34、34。
在各插座側接合部33,藉著將衝壓構件朝板厚方向彎曲加工,形成與和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連續的保持突條部(以下,稱插座側保持突條部35)。
該插座側保持突條部35是使得彎曲各接合部主體33a的插頭拔除側的卡合片35a及從卡合片35a的另一端朝插頭插入側傾斜的嵌合引導片35b所成的隆起的剖面跨著與接合部主體33a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兩端形成連續。
卡合片35a是如第4(d)圖表示,相對於接合面主體33a彎曲成預定的角度θ3,其外面,即卡合面是朝著插頭插入側。
嵌合引導片35b是將衝壓構件的卡合片35a側部份相對於金屬配件基部片30呈U字型回折所形成,使得連結卡合片35a及金屬配件基部片30的圓弧形的連結片32成為一體。
並且,該插座側保持突條部35是將衝壓構件朝著板厚方向彎曲加工所形成,因此相對於其接合部主體33a的突出高度h2、卡合片35a的插頭插拔方向的傾角θ3及嵌合引導片35b的插頭插拔方向的傾角θ4是可對應連接金屬配件的數量、連接金屬配件的寬度容易地的變更。
彈性接觸片34是由:從接合面主體16a的下端朝著傾斜方向延伸出的彈性基部34a及從彈性基部34a的前端朝斜向上方回折的形狀的彈性接觸部34b所構成,將彈性接觸部34b的前端側彎曲成圓弧形,並在彈性接觸部34b的前端部形成有接點34c。
該彈性接觸片34是配置使彈性基部34a橫斷嵌合溝槽5,從其前端朝斜向上方回折的彈性接觸部34b的前端側是由中央凸部26的外側面朝嵌合溝槽5內突出,形成與插頭側的金屬配件基部片14接觸。
如以上所構成的連接器A是一邊使插頭側保持突條部18及插座側保持突條部35的嵌合引導片18b、35b彼此引導,並將嵌合凸體1嵌合於嵌合溝槽5,使插 頭側接合部16與插座側接合部33彼此在板厚方向相對,使得彈性接觸片34的接點34c與金屬配件基部片14接觸。
此時,插座側接合部33是可擺動地被支撐在金屬配件基部片30,插座側保持突條部35被朝著插頭側保持突條部18的嵌合引導片18a而使得插座側接合部33彎曲,在其狀態下嵌合凸體1嵌入於嵌合溝槽5內。
另一方面,嵌合凸體1嵌入於嵌合溝槽5內,使得彈性接觸片34與金屬配件基部片14接觸時,支撐彈性接觸片34的插座側接合部33被朝向插頭側接合部16側彈推,可牢固地卡合插頭側保持突條部18的卡合片18a與插座側保持突條部35的卡合片35a,防止插頭4從插座8的脫落。
該連接器A中,插頭側保持突條部18及插座側保持突條部35是以將導電性金屬板材衝壓成預定形狀的衝壓構件朝板厚方向彎曲加工形成跨著與插頭4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全寬度呈連續突條狀,因此可依其量採取大的寬度,分散作用於保持突條部18、35的拔除力,即使對插座8重複進行插頭4的插拔,仍可抑制保持突條部18、35的磨損,維持相對於插座8之插頭4的保持力。
插頭側保持突條部18及插座側保持突條部35是以彎曲加工所形成,卡合片18a、35a的長度不受限於導電性金屬板材的板厚而可自由設定,因此設定相對於接合部16的突出高度h1、h2、卡合片的插頭插拔方向的傾 角θ1、θ3及嵌合引導片的插頭4插拔方向的傾角θ2、θ4時的自由度高。
又,可對應連接金屬配件的極數、連接金屬配件的寬度設定相對於接合部16的突出高度h1、h2、卡合片的插頭4插拔方向的傾角θ1、θ3及嵌合引導片的插頭4插拔方向的傾角θ2、θ4,可獲得相對於插座8的插頭4之插拔力的最適當化。
再者,上述的實施例中,雖分別將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及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運用於觸點的例已作說明,但如第6圖表示,也可以強化金屬配件40、41作為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及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並且,對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構成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說明。
並且,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40是將導電性金屬板材衝壓成預定的形狀來形成衝壓構件,並以彎曲加工將其一體形成於板厚方向,僅露出於端壁部13的外側面的接合部16所構成。
又,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41具備將導電性金屬板材衝壓成預定的形狀來形成衝壓構件,並以彎曲加工將其一體形成於板厚方向,配置於周圍壁部的外側面側的金屬配件基部片42,透過從金屬配件基部片42的上端呈圓弧狀回折的連結片32支撐有插座側接合部33的構造,形成與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40彼此卡合。
再者,上述的實施例中,以基板對基板用連接器為例已作說明,但不限於此,例如也可運用於基板對 電纜用連接器等。
A‧‧‧連接器
1‧‧‧嵌合凸體
3‧‧‧插頭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
4‧‧‧插頭鎖定用連接金屬配件
5‧‧‧嵌合溝槽
6‧‧‧插座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
7‧‧‧插座觸點用連接金屬配件
8‧‧‧插座強化用連接金屬配件
10‧‧‧插頭主體
12‧‧‧側壁部
13‧‧‧端壁部
14‧‧‧金屬配件基部片
15‧‧‧基板連接端子片
16‧‧‧插頭側接合部
16a‧‧‧接合部主體
17‧‧‧連結片
18‧‧‧插頭側保持突條部
18a‧‧‧卡合片
18b‧‧‧嵌合引導片
22‧‧‧周圍壁部
23‧‧‧周圍壁部
26‧‧‧中央凸部
27‧‧‧觸點插入部
30‧‧‧金屬配件基部片
31‧‧‧基板連接端子片
32‧‧‧連結片
33‧‧‧插座側接合部
34‧‧‧彈性接觸片
34a‧‧‧彈性基部
34b‧‧‧彈性接觸部
34c‧‧‧接點
35‧‧‧插座側保持突條部

Claims (6)

  1. 一種連接器,具備:插頭,具備配設有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的嵌合凸體,及插座,在嵌入上述嵌合凸體之嵌合溝槽的內側部配設有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並分別在上述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與上述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具備以露出於上述嵌合凸體外側面或嵌合溝槽內側面,在板厚方向彼此相對的狀態接觸之接合部的連接器,其特徵為:在插頭側的上述接合部及插座側的上述接合部,形成有和彼此卡合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連續的保持突條部,插頭側的上述保持突條部是使得露出於上述嵌合凸體外側面的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入側彎曲的卡合片與從該卡合片的另一端朝向插頭插入側傾斜的嵌合引導片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上述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兩端形成連續,插座側的上述保持突條部是使得露出於上述嵌合溝槽內側面的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拔除側彎曲的卡合片與從該卡合片的另一端朝向插頭拔除側傾斜的嵌合引導片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上述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兩端形成連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連接器,其中,在上述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及/或上述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具備與上述接合部主體彼此相對配置的金屬配件基部 片,上述卡合片與上述金屬配件基部片是透過與上述嵌合引導片一體的連結片連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連接器,其中,在上述插頭側的保持突條部及/或上述插座側的保持突條部的背面側,填充有形成上述嵌合凸體或上述嵌合溝槽的內側面部的絕緣性樹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記載的連接器,其中,上述插頭側保持突條部及上述插座側保持突條部是對應連接金屬配件的數量、各連接金屬配件的寬度,設定:相對於上述接合部主體的突出高度;上述卡合片之插頭插拔方向的傾斜;及上述嵌合引導片的插頭插拔方向的傾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連接器,其中,透過上述連結片及卡合片將上述接合部主體如上述可擺動地支撐於保持在上述嵌合溝槽的內側面部的上述金屬配件基部片,在上述接合部主體一體支撐有彈性接觸片,使形成在該彈性接觸片的接點與和配置在上述嵌合凸體的插頭側接合部相反側面的金屬配件基部片接觸。
  6. 一種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製造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記載的連接器的製造方法中,上述插頭側連接金屬配件及上述插座側連接金屬配件是藉著將導電性金屬板材衝壓成預定形狀的衝壓構件朝其板厚方向彎曲加工所形成, 上述插頭側保持突條部及插座側保持突條部是將構成上述衝壓構件的接合部主體之部份的端緣朝著板厚方向以預定的角度彎曲形成上述卡合片,並從上述衝壓構件的卡合片將另一端側朝板厚方向彎曲形成嵌合引導片,藉此使上述卡合片與上述嵌合引導片所成的隆起形狀剖面跨著與上述接合部主體的插頭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兩端形成連續的形狀。
TW105106333A 2015-10-30 2016-03-02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616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4103A JP2017084701A (ja) 2015-10-30 2015-10-30 接続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5801A TW201715801A (zh) 2017-05-01
TWI616037B true TWI616037B (zh) 2018-02-21

Family

ID=58714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6333A TWI616037B (zh) 2015-10-30 2016-03-02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084701A (zh)
CN (1) CN106654664A (zh)
TW (1) TWI6160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8967B2 (en) 2017-10-20 2021-10-26 Fujikura Ltd.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ck disengageable by an operation portion
JP2022028182A (ja) * 2020-08-03 2022-02-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09007A (zh) * 2013-08-27 2015-03-01 Smk Kk 電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72799A (ko) * 2003-02-11 2004-08-19 엘지전선 주식회사 보드 대 보드 커넥터의 구조
JP2008270085A (ja) * 2007-04-24 2008-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JP4454651B2 (ja) * 2007-07-25 2010-04-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US20130137308A1 (en) * 2011-11-25 2013-05-30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5637505B2 (ja) * 2012-09-28 2014-12-10 Smk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09007A (zh) * 2013-08-27 2015-03-01 Smk Kk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5801A (zh) 2017-05-01
JP2017084701A (ja) 2017-05-18
CN106654664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7391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TWI475756B (zh) 電線對基板連接器
JP394906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798871B2 (en)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creased connection object removal force
US8905798B2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t
JP6119524B2 (ja) 端子金具
JP4911735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TWI558019B (zh) Substrate for substrate connector
TWI247462B (en) Connector with retainer members attachable to panel from either front or back wall face thereof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connector to the panel
US7462070B2 (en) Connector having lock mechanism
JP2007165194A (ja) コネクタ
US8523619B2 (en) Terminal fitting
JP568806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616037B (zh)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JP2012099276A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JP614412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544428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595970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518025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2037547A (ja) 端子金具および連鎖端子
JP2016207253A (ja) コネクタと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KR200411198Y1 (ko) 고선명 멀티미디어 인터페이스 커넥터 절연하우징 및 이를이용한 고선명 멀티미디어 인터페이스 커넥터
JP6651393B2 (ja) 圧接コンタクト及び圧接コネクタ
TWI715199B (zh) 連接器及端子
CN217086920U (zh) 一种电连接件和浮动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