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8640A - 美容剂用磁性粉 - Google Patents

美容剂用磁性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8640A
CN105188640A CN201480014147.4A CN201480014147A CN105188640A CN 105188640 A CN105188640 A CN 105188640A CN 201480014147 A CN201480014147 A CN 201480014147A CN 105188640 A CN105188640 A CN 105188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amel
magnetic powder
particle
content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41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下刚
小林弘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T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T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T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T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88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86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16Solid or semisolid forms
    • A61K8/022Powders; Compacted Pow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12Face or body powders for grooming, adorning or absorb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14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1Particular ingredient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ize
    • A61K2800/412Microsized, i.e. having sizes between 0.1 and 100 micr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7Magnetic materials; Paramagnetic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1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3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non-metallic substances, e.g. ferrites
    • H01F1/36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non-metallic substances, e.g. ferrites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一种美容剂用磁性粉,其构成为能够从涂布在皮肤上的美容剂中通过磁力吸附去除。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磁铁矿的含量在80质量%以上,余量由方铁矿、赤铁矿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另外,其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得到的粒径分布求出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0-75μm,同时,粒径不足37μm的粒子的含量在15质量%以下,且粒径在105μm以上的粒子的含量在5质量%以下。

Description

美容剂用磁性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涂布在皮肤上的美容剂中使用的美容剂用磁性粉。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皮肤美容的浆状的美容剂,存在通过涂布在皮肤上放置一段时间后去除,将皮肤上的污垢、代谢废物等与美容剂一起去除的美容剂。这样的美容剂大致分为涂布后放置一段时间成为薄膜状的,和即使放置一段时间仍然维持浆体状态的。
涂布后成为薄膜状的美容剂,可通过抓住其一部分并剥下,容易地从皮肤上分离。另一方面,作为将涂布后仍然维持浆体状态的美容剂从皮肤上去除的方法,一般采取用化妆棉等擦拭或用温水等洗掉的方法。最近,期望能有一种比这些一般方法更加简便地去除使用后的美容剂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将混合有铁粉的美容剂和在主体上配备有磁铁的去除器组合使用的方法。这样,若使用混合有铁粉的美容剂和配备有磁铁的去除器,能够更容易地通过磁力将涂布在皮肤上的使用后的美容剂去除,能够将皮肤上的污垢、代谢废物与美容剂中的铁粉一起去除。
另外,在专利文献2-3中,公开了可通过磁力从皮肤上吸附去除的美容剂的一个例子。这些美容剂构成为在含有营养成分等的膏状的基材中混合铁粉或者氧化铁,其目的在于在将美容剂吸附去除后,将营养成分残留在皮肤表面。由此,试图发挥去除皮肤上的污垢等的作用和给予皮肤以营养成分等的作用这两个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78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55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395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含有以往的磁性粉的美容剂,存在着无法充分从皮肤上吸附去除的情况,并且存在着未被去除器吸附的磁性粉残留在皮肤表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去除残留在皮肤上的磁性粉需要另外洗脸等,对于使用者来说会有不便。
另外,在使用铁粉作为磁性粉的情况下,在美容剂中混合后铁粉容易被氧化,磁特性、色调容易产生变化。因此,存在美容剂的性能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另外,由于随着铁粉的氧化,磁特性、色调会产生变化,因此存在难以长时间保存的问题。该问题即使是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对铁粉施加了涂层的情况下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
在使用氧化铁作为磁性粉的情况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上述因铁粉的氧化而导致的问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氧化铁中含有红褐色的赤铁矿(Fe2O3)使混合了磁性粉的美容剂带有红色,因此难以调色成作为美容剂优选的的色调。
这样,从皮肤上通过磁力吸附去除的美容剂还有改善的余地,作为在美容剂中混合的磁性粉,还没有找到最适合的条件。
鉴于以上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最适合从涂布在皮肤上的美容剂中吸附去除的美容剂用磁性粉。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美容剂用磁性粉,其特征在于,其构成为能够从涂布在皮肤上的美容剂中吸附去除,
其磁铁矿的含量在80质量%以上,余量由方铁矿、赤铁矿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其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得到的粒径分布求出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0-75μm,
粒径不足37μm的粒子的含量在15质量%以下,且粒径在105μm以上的粒子的含量在5质量%以下。
发明效果
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由铁的氧化物构成。因此,与美容剂混合后难以进一步被氧化,混合了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美容剂易于抑制性能上的偏差。另外,由于磁特性、色调难以产生变化,上述美容剂即使进行长时间保存其性能变化也较小。
另外,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将含有的化学成分的比例及粒径分布这两方面控制在上述特定的范围内。通过像这样细致地控制磁性粉的化学成分及粒径分布这两方面,从而能够同时优化将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从皮肤上吸附出的容易程度和与皮肤接触时的肌肤触感的好感度这两方面,进一步能够抑制美容剂里带有红色的现象。
即,通过在将磁铁矿的含有比例控制在上述特定的值以上,并且将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体积平均粒径控制在50μm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上述小粒径粒子的含量限制在上述特定的量以下,能够更加增大作用于美容剂用磁性粉整体的磁力。其结果是,使用者能够高效率地将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从皮肤上吸附去除。另外,由于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难以残留在皮肤表面上,因此不需要为了去除美容剂用磁性粉而另外洗脸等,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方便性。
进一步的,通过在提高磁铁矿的含有比例的同时,如上述那样地控制体积平均粒径及小粒径粒子的含量,能够有效地抑制赤铁矿对美容剂色调的影响。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抑制美容剂带有红色的现象,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美容剂的调色。
另外,通过在将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体积平均粒径控制在75μm以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上述大粒径粒子的含量限制在上述特定的量以下,上述美容剂磁性粉能够降低接触皮肤时的粗涩感。其结果是,使用了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美容剂呈现出光滑的肌肤触感。
如上所述,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作为从皮肤上吸附去除的美容剂中含有的物质具有最适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实施例中,美容剂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例如混合在浆状或液状等具有流动性的美容剂中来使用。美容剂构成为含有各种美容成分,能够起到例如为皮肤补充营养成分,或者使皮肤中的污垢成分浮起等美容效果。另外,根据想要得到的美容效果,可以将美容剂构成为在通过磁力从皮肤上吸附去除美容剂用磁性粉时美容剂的至少一部分残留在皮肤表面上,也可以构成为美容剂随着美容剂用磁性粉从皮肤表面上几乎全部去除。
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具有由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方铁矿(FeO)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组成。在这些当中,磁铁矿是具有亚铁磁性的铁磁体,而赤铁矿及方铁矿是反铁磁体。因此,通过增大磁铁矿的含量,能够使更大的磁力作用于美容剂用磁性粉整体,能够更有效率地吸附去除美容剂。另外,由于赤铁矿呈红褐色,通过降低其含量,能够抑制美容剂带有红色的现象。而且,如上述所示,通过不仅进行化学成分的控制,而且还进行粒径分布的细致控制,能够更确实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效果。
体积平均粒径,在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得到的粒径分布中,可以通过体积分布众数、筛下表示得到的累积50%的粒径(中值粒径)来算出。
另外,粒径不足37μm的粒子(以下,称为“小粒径粒子”)的含量,例如可以以能够通过公称尺寸为37μm(400目)的标准筛的粒子的量来测定。
另外,粒径在105μm以上的粒子(以下,称为“大粒径粒子”)的含量,例如可以以不能够通过公称尺寸为105μm(145目)的标准筛的粒子的量来测定。
在体积平均粒径不足50μm的情况下,容易成为粒径过小的粒子的含量多的粒径分布。粒径越小则作用于每个粒子的磁力就越弱。因此,在含有较多粒径过小的粒子的情况下,作用于美容剂用磁性粉整体的磁力容易变弱,有可能难以从皮肤上吸附去除美容剂用磁性粉。
另外,在含有较多粒径过小的粒子的情况下,在与美容剂混合时,容易引起美容剂带有红色的现象。虽然现阶段并不清楚其机理,但是其原因被认为是由于粒径过小的粒子增加,赤铁矿的红褐色对美容剂色调的影响变大。
但是,如果只是将体积平均粒径控制在50μm以上的话,难以确实地减少粒径过小的粒子的含量。因此,在将体积平均粒径控制在50μm以上的基础上,如上所述,重要的是将小粒径粒子的含量限制在15质量%以下。通过将小粒径粒子的含量限制在15质量%以下,从而能够确实地减少粒径过小的粒子的含量。
另一方面,在体积平均粒径超过75μm的情况下,会成为粒径过大的粒子的含量多的粒径分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混合了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美容剂的肌肤触感会变差等,使用感受恐会恶化。
但是,如果只是将体积平均粒径控制在75μm以下的话,难以确实地减少粒径过大的粒子的含量。因此,在将体积平均粒径控制在75μm以下的基础上,如上所述,重要的是将大粒径粒子的含量限制在5质量%以下。通过将大粒径粒子的含量限制在5质量%以下,从而能够确实地减少粒径过大的粒子的含量。
如上所述,通过在将美容剂用磁性粉的体积平均粒径控制在上述特定的范围内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小粒径粒子的含量及大粒径粒子的含量这两方面,从而能够实现适当大小的粒子含量较多的最适粒径分布。而且,通过如上述那样在细致地控制粒径分布的基础上,控制化学成分,使美容剂用磁性粉表现出作为含有在美容剂中的物质的最适的特性。
另外,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赤铁矿含量优选在5质量%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减少了美容剂用磁性粉中的反磁性体的比例,因此容易使作用于美容剂用磁性粉整体的磁力更强,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吸附去除美容剂用磁性粉。另外,由于减少了呈红褐色的赤铁矿的含量,因此能够更确实地抑制美容剂带有红色的现象。
另外,将美容剂用磁性粉分散到甲醇中得到的上清液在474nm波长上的透过率优选为90%以上。上清液的透过率是用来表示主要由赤铁矿形成的、粒径极小到可分散在甲醇中的程度的粒子的含量的值。
在上述透过率在90%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充分降低上述粒径极小的粒子的含量。这种粒径极小的粒子,由于会成为降低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吸附去除效率及使美容剂带有红色的原因,因此不优选过多地含有。另外,粒子的粒径越小,越容易恶化美容剂用磁性粉的性能。因此,通过将上清液的透过率作为指标,并将该值控制在上述特定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更加提高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吸附去除效率,同时能够更确实地抑制美容剂带有红色的现象。
另外,方铁矿的含量优选在15质量%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减少了美容剂用磁性粉中的反磁性体的比例,因此能够更加加强作用于美容剂用磁性粉整体的磁力。其结果是,能够更有效率地吸附去除美容剂用磁性粉。另外,由于与磁铁矿等相比,方铁矿的氧化程度低,因此通过降低方铁矿的含量,使得美容剂用磁性粉难以被进一步氧化。其结果是,能够使美容剂用磁性粉的性能在更长时间内稳定。
另外,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优选在80Am2/kg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充分增大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磁化强度,能够更加增大作用于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磁力。其结果是,能够更有效率地将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从皮肤上吸附去除。
另外,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表观密度优选为1.95-2.65g/cm3
美容剂用磁性粉的表观密度是作为构成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粒子的平均形状的指标而使用的值,表观密度越高表示粒子的平均形状越接近圆球形。即,表观密度高的美容剂用磁性粉容易含有较多呈大致球形且凹凸比较小的粒子。另一方面,表观密度低的美容剂用磁性粉容易含有较多呈大致椭圆体形或块状等的非球形且凹凸比较大的粒子。
另外,表观密度高的美容剂用磁性粉比起表观密度低的美容剂用磁性粉,其每个粒子的质量容易变大。因此,作用于美容剂用磁性粉整体的磁力容易变大。其原因被认为是,例如,若表观密度变高,则存在于粒子内部的空洞的体积会变小等。
在美容剂用磁性粉的表观密度超过2.65g/cm3的情况下,质量较大的粒子的含量有可能会变得过多。因此,认为以混合在美容剂中的状态有可能难以均匀地分散,根据不同情况,美容剂用磁性粉在保管中等会产生沉降。
另一方面,在表观密度不足1.95g/cm3的情况下,粒子的凹凸形状有可能会变得过大。由此,认为美容剂的粘度有可能会变高,根据不同情况,会难以涂布在皮肤上。
在表观密度不足1.95g/cm3的情况下,认为存在粒子的结晶生长不充分的可能性和粒子的结晶生长过度进行的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认为在粒子的结晶生长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有可能会变成凹凸过大的形状,除此以外,粒子的强度也有可能会变低,因此根据不同情况在使用中粒子会产生裂纹或缺损。这样,过大的凹凸形状、粒子的裂纹或缺损的产生将成为肌肤触感恶化、作用于粒子的磁力降低的原因,因此不优选。
另外,在粒子的结晶生长过度进行的情况下,粒子之间容易过度融合,由于融合,如上所述,粒子的凹凸有可能会变得过大。另外,与此相伴随,在碎解融合粒子时,通过碎解而产生的粒子的凹凸有可能会变得过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恶化将美容剂涂布在皮肤上时的延展性,或者恶化涂布时的肌肤触感等,导致使用感受恶化。
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使用空气透过法测定时的比表面积优选为200-450cm2/g。美容剂用磁性粉的比表面积是在粒子的表面上形成的细孔等微细构造的指标,比表面积的值越大表示形成的细孔等越多。
在美容剂用磁性粉的比表面积不足200cm2/g的情况下,有可能没有充分形成细孔等微细构造。因此,有可能难以在粒子的表面上保持美容剂,并且难以分散在美容剂里。另一方面,在美容剂用磁性粉的比表面积超过450cm2/g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过度形成微细构造,美容成分有可能进入到微细构造里。因此,有可能会减少直接作用于皮肤的美容成分的量,从而降低美容效果。
美容剂用磁性粉可以构成为通过在其表面上结合美容成分、施加涂层等方法,从而使美容剂用磁性粉能够发挥其他功能。作为赋予美容剂用磁性粉功能的例子,能想到使用表面活性剂等改善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分散性、使用吸附皮脂的树脂成分等使得皮肤上的皮脂连同美容剂用磁性粉一起被吸附去除等。
这样,在通过涂层剂等表面改性剂对美容剂用磁性粉的表面进行改性的情况下,美容剂用磁性粉优选含有较多被赋予了适度大小的凹凸形状的粒子。具有适度大小的凹凸形状的粒子,由于与凹凸形状小的情况相比其表面积较大,因此易于保持表面改性剂。因此,含有较多这样的粒子的美容剂用磁性粉更容易通过表面改性剂得到表面改性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含有较多凹凸形状小、呈大致球形等的粒子的情况下,表面改性剂有可能难以附着在每个粒子上,从而难以得到表面改性的效果。
为了更容易地得到表面改性剂的效果,表观密度优选为1.95-2.65g/cm3,使用空气透过法测定时的比表面积优选为200-450cm2/g。只要表观密度值及比表面积值中的任何一方在上述特定的范围内,就容易得到表面改性的效果,通过使这两方面都满足上述特定的范围,会更容易得到表面改性的效果。
另外,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除了磁铁矿、赤铁矿及方铁矿以外,含有源于原料、制造过程等的不可避免的杂质。作为不可避免的杂质,例如可列举为铅、砷,通常将它们的含量限制在,铅:40ppm以下,砷:10ppm以下。
接着,对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作为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作为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列举为将规定的原料及辅助原料粉碎、混合后进行造粒,对得到的造粒物进行烧制,进一步将造粒物碎解后,进行分级处理的方法。
作为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原料,可以使用从含有磁铁矿的天然矿石中采集的磁铁矿或工业制造的氧化铁等。
另外,也可以将工业制造的赤铁矿(Fe2O3)还原得到的磁铁矿作为原料。在将赤铁矿还原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对得到的磁铁矿的纯度和化学成分进行调整。其结果是,能够更容易地稳定美容剂用磁铁粉的品质。
例如,通过在与碳成分共存的状态下加热来将赤铁矿还原成磁铁矿。该反应理论上按照以下的反应式进行:
6Fe2O3+C→4Fe3O4+CO2
因此,为了将赤铁矿完全还原成磁铁矿,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赤铁矿需要至少1.25质量份的碳。在实际的制造条件中,由于按照上述反应式的配比存在赤铁矿无法完全被还原的情况,因此优选将碳的配比设置为多于1.25质量份。
由粉碎、混合后的原料等制备造粒物的方法可以是干式的方法,也可以是湿式的方法。在使用湿式法的情况下,例如将原料与水混合,用球磨机等粉碎后,根据需要添加分散剂、粘合剂等来调整粘度,得到浆状的混合物。之后,使用喷雾干燥器进行混合物的造粒。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粘合剂,优选使用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另外,通常,造粒物的烧制通过在1100-1400℃的温度下加热1-24小时来进行。用于烧制的炉,可以使用回转式电炉、间歇式电炉、隧道式电炉等公知的炉。另外,烧制中的气氛,考虑到目标的氧化程度和磁特性可以适宜地进行选择。
将通过烧制得到的烧制物碎解后,作为分级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风力分级或网筛过滤法、沉降法等公知的方法。在进行干式回收时,还可以用旋风分离器等进行回收。另外,还可以将这些分级方法多个组合。通过使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分级处理,能够将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粒径分布调整为期望的分布。
另外,在分级处理之前或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磁力选矿。通过进行磁力选矿,能够去除磁化率小的粒子。
实施例
以下,对上述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例的美容剂用磁性粉由显示出强磁性的磁铁矿形成。另外,如表1所示,本例的美容剂用磁性粉,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得到的粒径分布求出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0-75μm,同时,粒径不足37μm的粒子(小粒径粒子)的含量在15质量%以下,且粒径在105μm以上的粒子(大粒径粒子)的含量在5质量%以下。
如图1所示,将美容剂用磁性粉在涂布在皮肤上的浆状的美容剂1中混合来使用。本例的美容剂1构成为通过去除器2的磁力产生面20产生的磁力将美容剂用磁性粉从皮肤上吸附去除后,在皮肤表面上残留美容成分。
在本例中,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制备表1所示的各种美容剂用磁性粉(试样No.1-No.15)。
<以磁铁矿为主成分的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制造方法>
向赤铁矿(Fe2O3)粉碎而成的粉末中加入水,制备成固形物含量为55质量%的浆料。接着,相对于得到的浆料中的固形物,向浆料中加入1质量%的聚乙烯醇、0.9质量%的炭黑和0.5质量%的聚羧酸盐之后,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水制备成固形物含量为55质量%的浆料。接着,使用磨碎机将得到的浆料搅拌1小时。之后,使用喷雾干燥器将浆料造粒成球形,并使用回转筛对得到的造粒物进行粒度调整。
接着,通过对进行了粒度调整的球形的造粒物以1320℃加热3小时,从而将原料的赤铁矿还原,得到以磁铁矿为主成分的烧制物。另外,造粒物的加热是在氮气气氛下使用隧道式电炉来进行的。
将得到的烧制物碎解后,通过组合使用回转筛和气流分级机来进行分级处理,调整粒度分布。之后,进行磁力选矿筛选出磁化率大的粒子,得到以磁铁矿为主成分的美容剂用磁性粉(试样No.1)。
另外,在试样No.1的制造方法中,适当改变添加的炭黑的量、加热条件及分级条件得到试样No.2-No.13。
<以Mn铁氧体为主成分的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制造方法>
将赤铁矿及四氧化三锰按照MnO:20mol%、Fe2O3:80mol%进行称量,使用湿式的介质磨机粉碎1小时得到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用喷雾干燥器干燥,得到球形的造粒物。接着,使用回转筛对得到的造粒物进行粒度调整后,以950℃加热2小时来进行预烧制。
之后,向预烧制后的造粒物中加入水,使得固形物含量为55质量%之后,使用磨碎机进行1小时的粉碎及混合,制备成浆料。进一步的,相对于得到的浆料中的固形物含量,添加2质量%的聚乙烯醇和适量的分散剂。之后,用喷雾干燥器将浆料造粒成球形,并使用回转筛进行粒度调整。
接着,通过将进行了粒度调整的球形的造粒物以1310℃加热3小时,从而使赤铁矿与四氧化三锰反应,得到以Mn铁氧体为主成分的烧制物。另外,造粒物的加热是在氮气气氛下使用隧道式电炉来进行的。
将得到的烧制物碎解后,通过组合使用回转筛和气流分级机来进行分级处理,调整粒度分布。之后,进行磁力选矿筛选出磁化率大的粒子,得到以Mn铁氧体为主成分的美容剂用磁性粉(试样No.15)。
作为试样No.14,使用了市面上销售的体积平均粒径约为80μm的球形铁粉。
使用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各试样,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各种特性的评价。
<体积平均粒径>
向试样中加入0.2%的六偏磷酸钠水溶液后,使用超声波均质机(超音波工业公司制造,UH-3C)进行1分钟的超声波处理,制备成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分散液。将该分散液导入到Microtrac粒度分析仪(日机装株式会社制造,Model9320-X100)中,在折射率为1.81、温度为25±5℃、湿度为55±15%的条件下进行测定,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得到粒径分布。由得到的粒径分布,算出体积分布众数、筛下表示的累积50%的粒径,将其作为体积平均粒径(中值粒径)。
<小粒径粒子的含量及大粒径粒子的含量>
使用JIS(日本工业标准)Z8801中规定的标准筛,通过基于JISH2601的方法进行试样的分级。由此,测定出能够通过公称尺寸为37μm(400目)的标准筛的粒子(小粒径粒子)的含量及不能够通过公称尺寸为105μm(145目)的标准筛的粒子(大粒径粒子)的含量。
<表观密度>
基于JISZ2504中规定的金属粉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表观密度的测定装置使用了由具有孔径为2.5+0.2/0mm的孔的漏斗、杯、漏斗支撑器、支撑棒及支撑台组成的装置。首先,将至少150g的试样注入到漏斗中,使从漏斗中流出的试样直接流入到设置在漏斗下方的杯中。在杯中充满试样后,在试样从杯中溢出的瞬间立即停止流入试样。
接着,沿着杯的开口面水平移动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水平铲,将杯上面凸出的试样刮走。之后,轻叩杯的侧面使试样稳定,并将附着在杯的侧面的试样拭去后,使用称量为200g、感量为50mg的天秤对杯内的试样的重量进行称量。将得到的重量值乘以0.04,并使用JISZ8401中规定的数值的近似方法将该值近似到小数点后二位的值作为表观密度(g/cm3)。
<比饱和磁化强度、比剩余磁化强度及矫顽力>
使用积分型B-H测量仪((株)理研电子制造,BHU-60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定。首先,在电磁铁之间放入用于测定磁场的H线圈及用于测定磁化强度的4πI线圈,并将试样放入到4πI线圈内。接着,对改变电磁铁的电流、改变磁场H的H线圈及4πI线圈的输出分别进行积分,在记录纸上绘出以H输出为X轴,以4πI线圈的输出为Y轴的磁滞回线。从该磁滞回线上读取比饱和磁化强度、比剩余磁化强度及矫顽力。比饱和磁化强度、比剩余磁化强度及矫顽力的测定是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的:向内径为高度为10mm±0.1mm的单元中填充约1g的试样,4πI线圈:匝数30圈,施加磁场:3000奥斯特。
<上清液透过率>
称量15g的试样,将其投入到50ml的样品瓶里。向该样品瓶加入20ml的甲醇并加盖后,使用旋转式搅拌机以150rpm搅拌20分钟。搅拌结束后,将磁铁抵接在样品瓶的底部来吸附试样,在这种状态下用手摇晃样品瓶三次使其混合。之后,采集样品瓶的上清液3ml,使用可见分光光度仪(小川精机公司制造,Model6100)在474nm波长测定上清液的透过率。另外,使用甲醇作为透过率测定中的空白样本。
<比表面积>
将试样填充到塑料制的试样筒后,使用粉体比表面积测定装置(岛津制作所制造,SS-100型)通过空气透过法测定比表面积。更具体的试样填充方法及测定步骤如下:
(1)填充试样
在塑料制的试样筒内放入筛板,再在筛板上方覆盖一张滤纸的状态下将试样筒设置在粉体测试器(细川密克朗公司制造)的振实台上。接着,将试样注入到试样筒的1/3左右,启动粉体测试器将试样筒振实60秒。振实后,将试样注入到试样筒的2/3左右,再次启动粉体测试器将试样筒振实60秒。之后,将试样注满试样筒,启动粉体测试器将试样筒振实60秒。第三次振实结束后,使用毛刷或擦拭器等将附着在试样筒上的多余的试样去除,完成试样的填充。
(2)测定比表面积
在试样筒的下部涂布凡士林,将这部分与测定管连接后,向测定管内注入纯水。接着,打开测定装置的下部流出口的阀门让纯水从测定管中流出,并测定测定管内的水位仅下降20cc时的时间t。将由此得到的、20cc的空气透过试样填充层所需要的时间t(sec)和填充在试样管内的试样的重量W(g)代入到Kozeny-Carman式中(参照下述式(1))中,求出试样的比表面积Sw。
Sw = 14 &rho; &Delta;pAt &eta;LQ &CenterDot; &epsiv; 3 ( 1 - &epsiv; ) 2 式(1)
这里,式(1)中的ε是由下述式(2)求出的试样填充层的空隙率。
&epsiv; = 1 - W &rho;AL 式(2)
另外,上述式(1)及式(2)中的其他符号的含义如下:
试样的比表面积:Sw(cm2/g)
试样的密度:ρ(g/cm3)
空气的粘性系数:η(g/cm·sec)
试样填充层的厚度:L(cm)
透过试样填充层的空气的体积:Q(cc)
试样填充层的两端之间的压力差:△P(g/cm2)
试样填充层的截面积:A(cm2)
<磁铁矿组成比>
对于以磁铁矿作为主成分的美容剂用磁性粉,通过X射线衍射法按照以下的方法算出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及方铁矿(FeO)的组成比。
测定装置使用了PANalytical公司制造的“X’PertPROMPD”。作为X射线源使用了Co线管(CoKα射线),作为光学系统使用了集中光学系统及高速检测器“X’Celarator”,以0.2°/sec的连续扫描来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分析为,使用分析用软件“X’PertHighScore”与通常的粉末的晶体结构分析进行同样的分析,鉴定完晶体结构后,通过将得到的晶体结构精确化从而算出重量换算的存在比例。另外,在算出存在比例时,以Fe及O为必需元素,算出磁铁矿、赤铁矿及方铁矿的存在比例。
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使用的X射线源,即使是Cu线管也能够无问题地进行测定,但是由于在测定含Fe较多的样品的情况下,与测定对象的峰值相比,背景较强,因此优选使用Co线管的方法。另外,光学系统即使使用平行法也有可能得到相同的结果,但是由于X射线强度低花费测定时间长,因此优选使用集中光学系统测定。进一步的,对于连续扫描的速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在进行晶体结构的分析时得到充分的S/N比,使磁铁矿的主峰的(311)面的峰强度在50000cps以上,并且以粒子没有向特定的优先方向取向的方式将试样设置在样品槽上来进行测定。
将通过以上的方法评价的美容剂用磁性粉的各种特性表示在表1中。
接着,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混合了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美容剂的特性评价。
另外,在上述特性评价中,使用了具有以下组成的美容剂。
<吸附去除性>
将混合了美容剂用磁性粉的美容剂涂布成在水平面上放置的平板状。将内置有钕磁铁的测试头从涂布的美容剂的上方靠近,测定在美容剂用磁性粉被测试头吸附时从平板到测试头的高度,将该值表示在表2中的“吸附距离”一栏中。在表2中记载的值越大表示美容剂用磁性粉越容易被吸附去除。另外,内置在测试头中的钕磁铁呈直径约为25mm、高度约为8mm的圆筒状,磁铁单体的表面磁通密度为266mT。另外,在朝向钕磁铁的上方的端面上配合使用了呈圆板状的厚度为2mm的磁轭材料。
<肌肤触感>
对将美容剂涂布在手背上时的肌肤触感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表示在表2中。另外,表2中所示的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A:完全感觉不到粗涩感
B:几乎感觉不到粗涩感
C:能感觉到粗涩感,但能够涂平
D:能感觉到粗涩感,不能够涂平
<色调>
使用测色色差仪(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型号“ZE2000”)测定美容剂用磁性粉的L值(明度)、a值(绿-红的色度)、b值(蓝-黄的色度),并将各个值表示在表2中。另外,测定使用5g的美容剂用磁性粉。
表2
如表2可知,体积平均粒径、大粒径粒子的含量及小粒径粒子的含量控制在上述特定的范围内的试样在吸附去除性、肌肤触感、色调中的任意一项的特性上均很优异,适合在美容剂中使用。

Claims (7)

1.一种美容剂用磁性粉,其特征在于,其构成为能够从涂布在皮肤上的美容剂中通过磁力吸附去除,
其磁铁矿的含量在80质量%以上,余量由方铁矿、赤铁矿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其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得到的粒径分布求出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0-75μm,
粒径不足37μm的粒子的含量在15质量%以下,且粒径在105μm以上的粒子的含量在5质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剂用磁性粉,其特征在于,赤铁矿的含量在5质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剂用磁性粉,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美容剂用磁性粉分散在甲醇中得到的上清液在474nm波长上的透过率为9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剂用磁性粉,其特征在于,方铁矿的含量在15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剂用磁性粉,其特征在于,其比饱和磁化强度在80Am2/kg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剂用磁性粉,其特征在于,其表观密度为1.95-2.65g/cm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剂用磁性粉,其特征在于,其使用空气透过法测定时的比表面积为200-450cm2/g。
CN201480014147.4A 2013-03-29 2014-03-18 美容剂用磁性粉 Pending CN1051886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1152 2013-03-29
JP2013-071152 2013-03-29
PCT/JP2014/057248 WO2014156805A1 (ja) 2013-03-29 2014-03-18 美容剤用磁性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8640A true CN105188640A (zh) 2015-12-23

Family

ID=5162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4147.4A Pending CN105188640A (zh) 2013-03-29 2014-03-18 美容剂用磁性粉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63063B2 (zh)
CN (1) CN105188640A (zh)
TW (1) TWI627969B (zh)
WO (1) WO20141568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796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株式会社Mtg 水系护肤剂
CN107822941A (zh) * 2017-11-20 2018-03-23 广东旭睿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美容护肤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0025A4 (en) * 2013-03-29 2016-12-14 Mtg Co Ltd MAGNETIC POWDER FOR COSMETIC AGENTS
BR112016006372B1 (pt) * 2013-10-22 2020-08-04 Unilever Nv Composição de limpeza
JP6270462B2 (ja) * 2013-12-20 2018-01-31 株式会社 Mtg スキンケア剤
JPWO2015098895A1 (ja) * 2013-12-26 2017-03-23 株式会社 Mtg スキンケア剤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765B2 (zh) * 1974-04-23 1986-02-04 Laguerre Rene
JPH03233464A (ja) * 1989-12-18 1991-10-17 Paudaa Tec Kk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キャリアを用いた現像剤
JPH03280070A (ja) * 1990-03-29 1991-12-11 Mita Ind Co Ltd 静電像用二成分系現像剤
JP2004155720A (ja) * 2002-11-07 2004-06-03 Masachika Hattori パック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4782A (ja) * 2003-01-22 2004-08-12 Yukipuramu Company:Kk 磁性体粉末を含有する化粧料
JP5465206B2 (ja) * 2011-03-22 2014-04-09 株式会社わだまんサイエンス アクテオシド含量の高い胡麻若葉乾燥末およびそれより得られるエキス粉末
JP5558419B2 (ja) * 2011-06-08 2014-07-23 株式会社東芝 銅回収装置
EP2980025A4 (en) * 2013-03-29 2016-12-14 Mtg Co Ltd MAGNETIC POWDER FOR COSMETIC AGE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765B2 (zh) * 1974-04-23 1986-02-04 Laguerre Rene
JPH03233464A (ja) * 1989-12-18 1991-10-17 Paudaa Tec Kk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キャリアを用いた現像剤
JPH03280070A (ja) * 1990-03-29 1991-12-11 Mita Ind Co Ltd 静電像用二成分系現像剤
JP2004155720A (ja) * 2002-11-07 2004-06-03 Masachika Hattori パック剤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796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株式会社Mtg 水系护肤剂
CN105792796B (zh) * 2013-11-29 2019-11-29 株式会社Mtg 水系护肤剂
US10932997B2 (en) 2013-11-29 2021-03-02 Mtg Co., Ltd. Aqueous skin care agent
CN107822941A (zh) * 2017-11-20 2018-03-23 广东旭睿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美容护肤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7969B (zh) 2018-07-01
JPWO2014156805A1 (ja) 2017-02-16
JP6363063B2 (ja) 2018-07-25
WO2014156805A1 (ja) 2014-10-02
TW201517926A (zh) 2015-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9362B (zh) 美容剂用磁性粉
CN105188640A (zh) 美容剂用磁性粉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core shell particles consisting of cobalt ferrite and silica by sol–gel process
CN102608886B (zh) 静电图像显影剂用低密度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和载体及其应用
CN106715334B (zh) 纳米尺寸的圆球状铁氧体粒子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15083A (zh) 铁氧体粒子、树脂组合物及电磁波屏蔽材料
JP2008241742A (ja)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芯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並びに電子写真現像剤
Gore et al. Cation distribution,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cubic-perovskite phase transition in bismuth-doped nickel ferrite
Hu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ex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0. 5Zn0. 5TixFe2− xO4 spinel ferrites
CN102623122A (zh) 一种高微波磁导率Fe-Si-Al软磁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19044256A (ja) Fe粉末又はFeを含む合金粉末の製造方法
Wa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Co2+ ions doped MgFe2O4 spinel ferrites
Wang et al. Antiferromagnetic order in MnO spherical nanoparticles
Sako et al. Antiferromagnetic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MnO ultrafine particle
CN104372237B (zh) 高致密度和高磁性能粉末冶金铁硅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ES2299478T3 (es) Metodo para la preparcion de polvo a base de hierro y polvo a base de hierro.
CN105792796B (zh) 水系护肤剂
Wu et al. Effect of pH on the magnetic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SiO2/NiZn ferrite nanocomposites
CN107256753A (zh) 高效能铁硅铝粉末的制备和筛选方法
Xiufeng et al. Effects of Nd3+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Zn ferrites
CN103869645B (zh) 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静电图像显影剂用载体
Ghasemi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site preference and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elf assembled strontium ferrite dot array on 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104570636B (zh) 静电图像显影剂用载体芯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载体
Li et al. Magnetic and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studies of NiAl0. 2Fe1. 8O4/SiO2 nanocomposites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Wang et al.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Al x Fe 2− x O 4/SiO 2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