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27A - 使用含可热聚结物质的组合物的固体成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含可热聚结物质的组合物的固体成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27A
CN1051627A CN90107942A CN90107942A CN1051627A CN 1051627 A CN1051627 A CN 1051627A CN 90107942 A CN90107942 A CN 90107942A CN 90107942 A CN90107942 A CN 90107942A CN 1051627 A CN1051627 A CN 1051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thing
limited
imaging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0107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DP Inc
Original Assignee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filed Critical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051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9/00Stereo-photographic or similar proces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37Prod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24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layers of liquid which are selectively solidified
    • B29C64/129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layers of liquid which are selectively solidifi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source therefor, e.g. by global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a mask
    • B29C64/135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layers of liquid which are selectively solidifi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source therefor, e.g. by global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a mask the energy source being concentrated, e.g. scanning lasers or focused light sou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8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29C35/080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48Light sensitive titanium compound contai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含有可热聚结物质的可光成型组合物 的固体成象方法,该方法用于制作具有改进的结构性 能和分辨率的多层模型和原型。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通过可光成形液体的相邻层制作立体成象物,该液体含有可热聚结的物质。
最近,立体成象技术已变得极为重要。在立体成象中遇到的问题明显地要比在平面成象中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和复杂,这是由于在前一种情况下,额外需要精确地控制曝光深度,而且由于该情况下所包括的多层结构,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将上面的层在各种图形中曝光期间,至少一部分下面的层仍然是光活化的,并且反之亦然。
已经提出了许多通过光成形产生立体造型的系统。欧洲专利申请(公开号No.250121,由Scitex  Corporation,Ltd.于1987年6月6日提交的,并在此列入本文作为参考)提供了一篇与此技术领域有关的良好的文献摘要,其中包括了Hull,Kodama,以及Herbert所提出的多种方法。另外的背景技术公开在1988年6月21日授予Fudim的美国专利4752498中,该专利也在此列入本文作为参考。
这些方法涉及以如下步骤使立体成象物的固态扇形体成形,即通过连续辐照欲被固化的区域或体积。除了使用激光示波记录外,还叙述了多种蒙罩技术,即根据所需要的图形,用激光束使可光成形的组合物曝光,并且逐层地构成立体模型。
一种扫描方式是向量扫描,此时只有对应于刚性成象物形状的区域必须被扫描,被贮存的数据量是较小的,该数据可以较容易地变换,并且“大于90%基于机械的CAD发生并使用向量数据”(Lasers  &  Optronics,January  1989,Vol.8,No.1,Pg.56)。激光向量扫描迄今已不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如下事实:尽管它有多种优点,但它引入了有关光学元件如反射镜的惯性,目前最方便的辐射源如激光的现有偏转系统的惯性问题。由于这些系统就其特性而言是电动机械的,所以在达到任何光束速度时包括有一定的加速度。这种速度上的不可避免的不均匀性,导致了在被曝光的可光成形组合物中不可容许的厚度变化。特别是在高强度时不具有直接的预先曝光水平层的部分的情况下,使用高的光束速度就成为必需,因而,较长的加速时间也就导致曝光的组合物中厚度的不均匀性。
迄今,固体领域的有关现有技术,除非常一般地外,很少注意到组合物本身。
因而,通常使用的组合物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其中主要的一些问题是下置表面的收缩、卷曲、脆性、低的总内聚强度,以及最重要的是生长过度(即使深度方向硬化的层),这些表面不立即复盖固体基底并在相邻层之间内聚。光成形后层的下置表面与由光化辐射直接曝光表面相反,并且是在液体一侧。因而,要获得广度和深度上都精密的成象分辨率,并且又获得良好的层间粘合,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那也是困难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使用如下引证的详细说明中所解释的含可热聚结物质的可光成形的组合物解决上述问题。
“Plastisols  and  Organosols”(Edited  by  H.A.Sarvetnick,Published  by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72)公开了称作增塑溶胶的可聚结物质的主要种类。
有关可光聚合的增塑溶胶组合物并为应用者公知的现有技术引证如下。这种技术的部分涉及聚氯乙烯增塑溶胶,部分涉及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增塑溶胶,部分涉及各种其他种类的增塑溶胶。然而,这一技术没有认识到或涉及在部分光成形的多层结构中下置表面的生长过度问题,在该多层结构中,未光成形的物质已在热聚结之前被除去,该技术也没有涉及相邻层间的粘结问题。
美国专利4634562叙述了一种可成形并可感光胶凝的液态或流态聚氯乙烯组合物,它包括一种聚氯乙烯和足够的增塑剂,以及约13-50%可光聚合的聚合物的混合物,以得到一种液态或流态组合物。较佳的上述组合物可含有光致引发剂和聚氯乙烯稳定剂。
美国专利4623558叙述了一项发明,该发明涉及一种热固性增塑溶胶分散体组合物,它包括(1)聚(亚苯基氧化物)(PPO),以粉末状,它在室温下不溶于反应增塑剂,并在熔化温度下或高于熔化温度时是可增塑的;(2)由以下物质构成的组的液态增塑剂组分(a)至少一种环氧树脂,该树脂在其分子中具有比一个环氧基团大的平均值,(b)至少一种液态单体、低聚物或预聚物,它们含至少一个烯不饱和基团,和(c)(a)和(b)的混合物;上述液态反应增塑剂在熔化温度下能够溶于PPO,并以5-2000%(以(1)的重量计)的量存在;以及(3)对于该组合物中存在的增塑剂,或是热引发剂或是光致引发剂的(2)重量的0.01-10%。熔化后的增塑溶胶分散体可在交联反应后形成热固性物质。
美国专利4523983和4568405叙述了含以下物质的反应增塑溶胶分散体:
(1)颗粒状的聚乙烯醇缩乙醛热塑性塑料;
(2)一种液态增塑剂;
(3)一种自由基热致引发剂或
(4)一种交联光致引发剂。
该反应增塑溶胶分散体在熔化时可用作密封材料或粘合剂。
美国专利3615448叙述了由包括一层可光固化的组合物的元件制备的石印(平版)印刷板,该组合物含有磨成细粒的乙烯基塑料。该层经U.V射线成影象曝光,射线使可光固化的组合物光固化,然后该层被均匀加热熔化,从而该可光固化的组合物使在未曝光区域的塑性乙烯基增塑。成影象的曝光量通过模板,或负片或透明正片(照相铜板或线路)。曝光的区域相对于未曝光区域而言是亲油的或是亲水的。氯乙烯均聚物是优选的乙烯基塑料。
美国专利4465572叙述了当将占总体积0.2-40%的挥发性溶剂的分散体掺入含有分散在不挥发增塑剂中单相无规丙烯酸聚合物或共聚物颗粒的组合物中时,所产生的降低粘度和触变性的可热聚结丙烯酸树脂增塑溶胶或有机溶胶分散体。不挥发的可光聚合组分的掺入,提供了可用于制作浮雕和平版印刷板、光刻板等等的感光分散体。
美国专利4421619叙述的可热聚结的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含有单相的、无表面活性剂的、无规丙烯酸聚合物或共聚物的,含至少80%(重量)丙烯酸单元的,分散在无表面活性剂介质中的颗粒,该介质则含有室温下不挥发并且不是任何聚合物组分单体的相容的液态增塑剂。掺入可光聚合的烯不饱和化合物提供了可用于制作浮雕和平版印刷板、光刻板等等的感光分散体。
美国专利4309331叙述的可热聚结的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含有单相的、无表面活性剂的、无规丙烯酸聚合物或共聚物的,含至少80%(重量)丙烯酸单元的,分散在无表面活性剂介质中的颗粒,该介质则含有室温下不挥发并且不是任何聚合物组分单体的相容的液态增塑剂。掺入可光聚合的烯不饱和化合物提供了可用于制作浮雕和平版印刷板、光刻板等等的感光分散体。
美国专利4276366叙述的光活化的可热聚结的树脂增塑溶胶分散体含具有结合在聚合物主链上的可光聚合或可光交联的基团,以及一种光致引发剂的聚氯乙烯聚合物,上述基团分散在液态增塑剂介质中,而光致引发剂则是存在于聚合物主链上的插入组分或光活化的取代基。以元件形式的该光活化增塑溶胶可被用于成象过程,即正片的工作水洗或负片调色的成象系统。
美国专利4251618叙述的光活化的可热聚结的树脂增塑溶胶分散体含有具有结合在聚合物主链上的可光聚合或可光交联的基团,以及一种光致引发剂的聚氯乙烯聚合物,上述基团分散在液态增塑剂介质中,而光致引发剂则是存在于聚合物主链上的插入组分或光活化的取代基。以元件形式的该光活化增塑溶胶可被用于成象过程,即正片的工作水洗或负片调色的成象系统。
美国专利4176028叙述的该发明的可热聚结增塑溶胶和有机溶胶包含无规聚合物或共聚物的单相颗粒的分散体,该聚合物或共聚物包括含至少1%(重量)可电离单体或共聚用单体的,分散于含可与树脂相容的不挥发液体的介质中的有机聚电介质。掺入可光聚合的烯不饱和化合物提供了可用于制作浮雕和平版印刷板、光刻板等等的感光分散体。
美国专利4125700叙述了特别适于制作增塑溶胶和有机溶胶的甲基异丁烯酸酯聚合物粉末,该粉末是通过改进的方法制备的,包括在无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于液态介质中逐步进行乳液聚合,其方法是在每一步骤中,加入的至少大部分单体,在加入随后的部分之前被消耗,继而在至少30℃,较佳40-50℃,但低于聚合物玻璃体转化温度之下通过蒸发胶乳分离出聚合物粉末。
比利时专利865180叙述了一种可热聚结的有机溶胶或增塑溶胶,它包含丙烯酸聚合物(共聚物)在一种介质中的分散体,该介质含有(a)一种相容的不挥发性液体,它不是聚合物的溶剂,并且不是与由其衍生出该聚合物(共聚物)的单体化学结构相同的单体,和(b)以全部分散体计<=40%(体积)(5-40%体积)的挥发性液体,它能在室温下溶解或溶胀该聚合物,较佳的是氯化烃,如二氯甲烷。该共聚物含有>=50%(重量)丙烯酸单元。该增塑溶胶或有机溶胶具有低的初始粘度,低的触变性并可过滤。它们可通过包含可光聚合单体制成感光性的。所得组合物用于例如制作浮雕和石印印刷板以及光刻板。
在以上所讨论的全部有关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涉及的可光聚合可光成形组合物,这些组合物的单独涂层或单独层均在曝光区域贯穿其全部深度被光成形,以致光成形的深度控制不是极为严格。相反,当制作多层立体结构时,单独层光成形时间内的深度控制对于制作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精确性的模型和原型(成象物)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可光成形液体的相邻层制作立体成象物的方法,该液体含有可热聚结的物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可热聚结可光成形液体组合物的许多成影象的光成形相邻层,精密地制作合成的立体成象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形成一层可热聚结可光成形液体层;
(b)将该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经光化辐射成影象曝光;
(c)将一层新的液体层加到按步骤(b)预先经光化辐射成影象曝光层上;
(d)将新的液体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经光化辐射成影象曝光,此时最好按以下要求配准:可光成形组合物包含一种可热聚结的聚合物内聚物质、一种可光硬化的单体、以及一种光致引发剂,其中在经光化辐射曝光之后,该组合物的光成形后的区域仍然是可热聚结的;
(e)依次重复步骤(c)和(d),直到立体成象物的全部各层已光成形并通过接合表面被连接为止;
(f)顺序
(ⅰ)由立体成象物的曝光部分中除去可光成形组合物的未曝光部分,以及
(ⅱ)为促进相邻层内部和相邻层之间接合表面处的内聚,热聚结该立体成象物。
较佳的是,可热硬化的单体包括烯不饱和单体,并且各层中的至少一层除接合表面外还具有一个下置表面。
通过参照以下结合附图讨论所作的详细说明,读者将提高对本发明实际实施的较佳方案的理解,附图中:
图1是一幅示意图,示出了用于实施本发明较佳实施方案的各装置。
图2示意地绘出了具有连接表面的三个相邻层,并还具有下置表面的上部层。
图3绘出了(a)使用不具本发明优点的组合物所制的单独层,以及(b)按照本发明技术的单独层。
图4绘出了有关按照本发明的层的光成形深度的自身限制特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由可热聚结可光成形液态组合物的部分光成形的相邻层的重叠体,以优良的层间粘合精密制作合成立体成象物的方法。
液态可热聚结可光成形的组合物是这样一种组合物,它一经光化辐射曝光即固化,而不必达到它的临界物理性能,尤其是就其粘合和内聚特性而论。然而,对于被硬化直到对其作进一步处理的时刻而言,它已发展到了足够完善的程度。当该组合物包含有分散状的颗粒物质,该种颗粒物质在某种设定条件下,例如升温下经过聚结的时候,则它被认为是可聚结的。聚结即是分散相转化成内聚的连续固相。
用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装置示于图1。
参看图1,装备有产生辐射光束12的辐射装置10,例如激光器。由于合乎要求的是以高速度制造固体成象物,本发明的装置优选使用较高功率的辐射装置10,如高功率激光器,它所具有的主要波段在可见光、红外线或紫外线区域内。高功率被认为是功率大于20mW,较佳是100mW以上(由辐射光束12的强度测量)。这对于组合物中通用的感光组分的现有感光度也是如此。然而,当可得到较牢固的组合物时,由于在为达到相同结果的情况下组合物的感光度与辐射光束强度具有互成反比的关系,因此,20mW和100mW的光束强度值将变得较低。选择某种类型的激光器应当和选择组合物相协调,其原则应为:该组合物的灵敏度适当良好地与激光器的发射波长相符合。其它类型的光化辐射装置也可使用,如电子束,X射线等等。虽然可以提供装置以便将光束横截面的形状改进成任何希望的形状,但原始的形状是圆形的,并且该光束的强度断面图是圆形中心最大的高斯型的。
辐射光束12通过调制器14,该调制器为声-光调制器较佳。调制后的辐射光束12′依次通过两个反射镜20和22的偏转装置16,每面镜有一个轴(未示出),使光束能以X和y方向反射到表面46,X和y方向相互垂直并平行于表面46。反射镜20和22可分别通过电动机装置24和26围绕其相应轴转动,以便以向量扫描的制式,以X和y方向朝着盛于容器44内并已预定位置的液态可光成形的组合物40可控制地偏转光束。在本发明的后面部分给出了合适的可光成形组合物的实例。当光束通过偏转装置16被偏转时,它便呈现出由零水平到最大加速作用的加速度和由零水平到最大恒定速度的速度。光束的速度和强度仍然是相互成比例的,使得曝光保持基本恒定。光束使组合物的预选部分光成形,以达到基本恒定的光成形深度。光成形深度当在垂直于扫描方向的横截面上测量时,被规定为表面46和对面的光成形层之间最大或峰值厚度。这种控制深度的机械装置在多层成像中是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在这种情况下,覆在上面的层以各种图形被曝光的时间中,覆在下面的层可能还是光活化的。
在容器44中,装有一个可动台架41。该台架最好有多个孔眼,以便在台架运动时可光成形组合物的流动。
定位装置42使可动台架运动,为的是精确控制可动台架在容器44中的位置。定位装置42(如升降电动机)与容器44邻接并通过支撑杆80与台架41相连。当缆绳93通过滑轮95和95′的上方时,支撑杆80也通过图1示出的联接装置与平衡杆90相联接,这样使得当支撑杆80向一个方向运动时,平衡杆向相反方向运动。用什么样的机构实现这项操作是不重要的。唯一重要的是联接装置使支撑杆或平衡杆以互相相反的方向运动。为精确记录和绘制相对于希望的表面46的水平台架41的初始位置和其它位置,通常可在邻近涂层处,最好在邻近支撑杆80处或其任何延伸范围内使用一只微型开关(未示出)。在简单的情况下,当台架41达到预定位置时,微型开关可以使得定位装置42停止;或者它可将信号传给计算机装置34,该装置可依次使所希望的动作发生。也可以通过使用微型开关的比例数字记录并控制一个以上极限位置。“微型开关”是指任何这样的开关装置,例如机械的、电动机械的、电的、电子的、磁的、电磁的、声的、光的、接触式的、输入式的等等,或者它们相结合。可使用常规技术将开关安装在邻近支撑杆80或其延伸的范围,包括平衡杆90和联结机构或其延伸的范围内。也可使用常规的技术在不同的预定位置触发开关。
层的形成装置,如医用刀43置于容器44内的台架41上方,用以形成液态可成形组合物的相邻层,并用以促进上述层的产生及均匀性,较好的是,医用刀可由其操作位置移动以便于它的维修。也可采用其它的排列,如双把、三把或通常多把医用刀。
还可配备计算机装置34。计算机装置34通过控制/反馈线路52、50、54、60和62分别与辐射装置10、调制装置14、偏转装置16、定位装置42、以及层的形成装置43相联。为简明起见,未示出辅助的和显而易见的装置。
在图1可见,用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设备可分成两部分:即成象位置或成象装置和涂层位置。成象装置较好是包括辐射装置(10)、调制装置(14)、辐射偏转装置(16)和计算机装置(34),它们如同上述相互连接,并如同下述来操作。涂层位置较好是包括容器(44),它盛有液态可光成形组合物(40)、可运动台架(41)、定位装置(42)、支撑杆(80)、平衡杆(90),以及联接装置(缆绳93和滑轮95和95′),它们如本文所述的方式相连接和操作。在操作中,辐射装置10(示于图1,较好是高功率激光器)提供具有如上述强度的辐射光束12。该辐射光束12通过调制器14,在该处它的强度可以由零的强度水平调制至最大光束强度之间,由于能量损失,它的数值小于未调制过的光束强度。可以使用包括数字和摸拟型的各种调制器。优选的是数字型,这是由于它对系统而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另外优选的是声-光调制器。调制过的辐射光束12′由于损失而具有稍降低的强度,它依次通过偏转装置16,如以两个反射镜20和22组合形式的向量扫描器,其中每个反射镜由各自不同的电动机24和26分别驱动。由电动机24驱动的反射镜20以X方向偏转光束,而反射镜22以y方向偏转光束,X方向和y方向垂直。辐射光束12″的强度由于额外损失稍微低些,它投向与容器44内的可光成形组合物的表面46最接近的薄层48,在该处,它引起薄层48预选部分的光成形、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光束的复合运动是向量型运动,并且该光速被说成是以向量制式运动或扫描。然而,由于电动机械偏转装置16的惯性、光束12″到达薄层48时的速度也受到偏转装置16的惯性和电动机械性能的限制,所以本发明也可用光栅或任何其它扫描形式来实施。与电动机24和26相连的反射镜20和22的偏转,以及调制装置14由电子计算机装置34分别通过控制/反馈线路54和50控制。相应于制备中的固态成象物形状的图解数据也被贮存在计算机装置34中。贮存在计算机装置34中的图解数据,在被处理之后,使得电动机24和26转动并从而驱动反射镜20和22,以使辐射光束朝着薄层48上的预定位置偏转。有关反射镜20和22相对运动的电反馈由偏转装置通过线路54提供给计算机装置34。这种与薄层48预定部分上的光束的速度和平均停留时间相关联的反馈由计算机装置34处理,并作为控制指令通过线路50输入调制装置14,以调制辐射光束的平均强度,以便使给出的光束强度以及在层48预定部分的每个位置上的平均停留时间基本上保持恒定。从而,通过确定给出的这两个参数的曝光量基本上保持恒定。通过在每个相邻薄层的预定部分之上保持曝光量的恒定,使光成形的深度也基本保持恒定。这种调整或补偿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薄层的未受支撑部分,在该处由于向量扫描在边缘具有低的初速度,所以鼓起来的边缘将显出过度曝光的结果。光束12″的强度越高或可成形组合物的感光度越高,则在没有保持曝光度恒定的装置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变得更为严重。此外,组合物40的灵敏度越高,则在没有某些曝光控制装置时,该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可动台架41开始被置于可光成形组合物40之中,距离表面46有一个预定的短距离,这就在表面46和台架41之间提供了薄层48。当可动台架41取所需的位置时,一个装在支撑杆80附近并由其触发的输入式微型开关(未示出)向计算机装置34发出信号。台架的精确定位由定位装置42通过支撑杆80提供,定位装置42由计算机装置34根据其中积累和贮存的数据顺序控制。
相应于刚性成象物11形状的第一层的图解数据和由偏转装置16获得的反馈数据一起在计算机装置34中被处理,并被输入调制器14以对其进行控制,使得当光束以向量制式在薄层48的预定部分上运动时,曝光保持恒定。
当刚性成象物的第一层完成时,通过来自计算机装置34的指令由定位装置42将可动台架41降低一个预定的小距离。随着一个类似的指令,层的形成装置如医用刀43刮抹表面46以达到使成水平的目的。然后对产生的第2层,第三层和后续各层继续同样的步骤,直到完成刚性成象物11为止。
极为重要的是容器44中可光成形液体40的表面46的水平在操作时达到所需的值,以使平台41在每一步骤中准确地记录,以便在严密的公差限内形成固体成象物11。然而,由于支撑杆80在固体成像物11形成期间向下运动,越来越多的液体40被在液体中占据第一体积的支撑杆80的浸入部分81所排移,使表面46的水平升高。具有占据第二体积的浸入部分91的平衡杆90可动地和支撑杆80相连,以致当支撑杆80的浸入部分81增加时,平衡杆90的浸入部分91减少,反之亦然,在某种意义上,第一体积和第二体积的总和达到所需的值,从而,表面46的水平也达到所需的值。
在实际应用上,当第一体积和第二体积的总和基本上保持恒定时,在大多数场合得到足够的精确度,因此表面46的水平也保持在基本恒定部位,达到基本恒定的值。因此,较好的是,构成的杆80和90就彼此之间相对而言和贯穿每一个的长度(受到浸渍的)而言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相同的横断面积。然而,由于在光成形期间多数情况下发生收缩(或在极少情况下增长),所以可能合乎要求的是使平衡杆90构成具有比支撑杆80小或大的恒定横断面积(在贯穿其受到浸渍的长度上),以分别补偿收缩或增长。此外,可以将杆80和90构成在彼此之间相对而言和贯穿每个的长度而言都具有不定的横断面积以补偿其它的体积参数,例如在合成固体成象物11的横断面积中大量的局部或积累变化,这些变化又可以产生由收缩或增长造成的不同体积变化、由于外来部分浸渍的变化等等。有时,表面水平达到控制值以外的不同值也可能是合乎要求的。这可以通过在某种程度上使两个杆的成型在操作的不同时刻采用所需的第一和第二体积的总和来达到,该总和又控制了计及容器44所含的可光成形液体组合物40的体积的表面46的水平值。
在本发明的实践中要求,可光成形组合物包含一种可热聚结的聚合内聚物质、一种光硬化单体和一种光致引发剂。光硬化物质较佳是含有一种烯键不饱和单体。在光化幅射下曝光时,甚至在去除未曝光的区域之后,该可光成形组合物的已曝光区域必须仍为可热聚结的。这对改善层之间的接合表面的粘结和多层合成立体成象物的层内内聚都是重要的。事实上,内聚键是通过对最终立体成象物的结构提供优良性能的可热聚结物质在接合表面上形成的。如下所讨论的,防止下置表面的过度生长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当一个下置表面存在时,获得了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当所有这些立体成象物的层已经形成时,组合物的未曝光部分可通过任何常规方法除去,如振动成象物,向成象物吹气等等。通过用弱性的、非聚结的溶剂冲洗成象物可以达到进一步分离。水、醇类和通常的极性溶剂是非极性组合物的弱性溶剂,反过来也一样。只要所考虑的溶剂不能从已曝光的区域提取过量的材料或在冲洗时间内不会过分地使被冲洗的成象物膨胀,则认为是一种弱性的、非聚结的溶剂。
然后将成象物热聚结以形成高内聚和粘结强度。这一步骤可在加热炉中进行,如热对流、红外、微波等等。最佳温度和时间取决于具体的组合物。典型的温度范围为100℃-250℃,时间范围为5-30分钟。然而,可以采用这些范围外的温度和时间。
热聚结的立体成象物可视作一种单一成象物。按照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大量不同的单一成象物可以放在一起,形成合成复合成象物。因此,这种合成复合成象物可以一开始就重复上述方法中所用的步骤来制备,以制备至少一个另外的单一合成立体成象物,这样制得的每一个单一成象物具有至少一个用以配合第二个配合表面的第一预选配合表面,该第二表面至少是一个另外单一成象物的部分;然后将可热聚结的组合物的涂料涂在至少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之一上;使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接触;将在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范围内的热聚结组合物涂层热聚结以在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强烈粘合,这样完成合成复合成象物的制备。涂层所用的热聚结组合物较好的是与制备单一成象物所使用的组合物相同或类似。
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不需要另外的涂层。由于不需要另外的涂层,所以要求至少一个配合表面必须属于以前未聚结的单一成象物。这可以通过重复上述制备单一成象物的方法所采用的除(f)(ⅱ)以外的步骤达到,省去步骤(f)(ⅱ)以制备至少一种未聚结的单一合成立体成象物。这样制得的每个未聚结的单一成象物应具有至少一个用以配合第四配合表面的第三配合表面,该第四配合表面是至少一个其它单一成象物的部分。然后使第三配合表面与第四配合表面接触。然后接着是为在第一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强烈粘合将未聚结的单一成象物热聚结的步骤,以完成合成复合成象物的制备。
现在来参考图2,这里图解说明了立体成象物的三个邻接层;上层201,中间层202,和下层203。这些层通过连接表面,如206和206′彼此相联。此处使用的名称“表面”,与这些表面是否是自由的或是否已经连接形成通常所称的“界面”无关。因此,例如表面206′由层202和层203所均分,并属于这两层。在相同的标记下,表面205′仅属于层201,而表面208′仅属于层203。
这些层也具有直接曝光过的表面,如上层的209,和下层的208和208′。直接曝光过的表面是指根据前面所提到的方法,通过使其直接经幅射曝光形成的表面,但幅射还未通过可光成形液体层。此外,这些层具有“下置表面”,如在上层201上的表面205、205′和205″。通过已经通过液体组合物的幅射形成下置表面并构成了和直接曝光过的表面如层201和209面相反的表面,如205或205′。在所有实际应用中,直接曝光过的表面和相应的下置表面两者是同时形成的。
重要的是要注意,连接表面,如206,实际上是通过将中间层202的直接曝光过的表面连接到上层201的下置表面上而形成的。不过,对这一讨论来说,当涉及下置表面时,我们是指自由下置表面,如205′。因此,层201是通过作为固态基底的层202限制其在表面206下的增长。但是,层201取决于幅射曝光量自由的在自由下置表面205′下生长。而后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是主要由于在厚度增长中感光度的差别,而主要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为在连接表面,如206处达到足够的粘结力,当使用目前可以使用的组合物时,需要过量的幅射,该幅射必然导致在下置表面,如205、205′和205″下,层201的过量增长。当在立体成象物的层内存在有下置表面时,这就转化为降低分辨率和降低规定的公差。这是固态成象的独特问题,并且在平面成象中是未遇到的。
本发明通过利用含有可热聚结物质的可光成形组合物成功地防止了这一灾难性问题。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由于只需极低的粘结力通过其连接表面来支持层体,故只需适当幅射便得到略高于所需的厚度。通过主要的热聚结(见实施例6),通过由可热聚结物质形成的内聚结合,达到最终的强度和有效的粘结。尽管热处理也可对目前使用的其它组合物有某些帮助,但决不会在这么大的程度上克服上述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没有利用可热聚结物质的组合物,仅基于形成层的光聚合和/或交联、在层内的内聚和层之间的粘结的机制上。然而,随着为达到容许内聚力所需的光聚合和/或交联的量的增加,良好粘结的潜力快速下降。同时,光聚合和/或交联也非常快地提高玻璃转化温度并使这些组合物难熔,这又导致低的移动性并从而导致在低温和高温下进一步的交联都延缓。这种现象通过实施例5和6非常清楚地显示出来,在实施例中,两层按本发明说明制得的分离的层通过热聚结成功地粘结在一起,而用没有利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得的两层,通过同样的热处理不能彼此粘结。
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如实施例1的表1和图3所说明的,本发明提供了一些层和最终的立体成象物,它们与原始尺寸匹配,收缩率(如果有的话)很低,没有扭曲或变形,特别是在未由固体基底支承的区域(例如,上述层的聚合区域)。在情况(a)中,用没有利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得在未曝光的液体上的单层,而情况(b)中,按照本发明制得类似的层。为了达到良好的分辨率和精确度,这些层,以及还是未由固体基底支承的这些层区域,必须具有良好完整性、平面性、以及与原始层匹配的尺寸(较好的是在广泛的曝光区域下),以使人们可易于选择为制成立体成象物所需的层的深度。通过本发明达到了这一要求。与此相反,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仅可得到狭窄的曝光范围而无严重形变和分辨率与精确度的损失。
在聚合期间,通常发生收缩;转化率越高收缩率越高。另一方面,扭曲是这些层内和层间不同收缩率的结果。自身的收缩,如果均匀的话,不像克服扭曲那样困难。因此,当试图改进随聚合或交联程度而提高的成象物的物理强度时,人们面临着由于收缩和扭曲提高的形变问题。
这些问题通过本发明得到了克服。可热聚结的物质提供了一种显著降低了组合物中光硬化单体含量的方式,并因此使曝光期间收缩率降到小得多。然后可以在分离未曝光的区域后通过随后的聚结步骤改善内聚和粘合强度。在热聚结期间发生极小的或不发生收缩。当前,通过选择一种可达到比所需的高得多的厚度或深度的曝光获得了可容许的粘结度。将其本身表示为下置表面的过度生长。
除上述外,如实施例2所述和图4图解说明的,观察到了厚度限定的特性。按本发明可得到的较高的感光度(实施例1的表1中组合物B与组合物A比较)进一步强化了其优良的特性。
按照本发明,一个非常重要的可热聚结物质类是塑料溶胶类。塑料溶胶类是粘度范围从可浇注的液体至稠膏的流动性混合物,该混合物通过将细颗粒尺寸的聚合树脂分散在非挥发性液态热增塑剂,即与聚合物或树脂相容的并可提高其加工性和柔性,但在原来的贮存条件下(如室内条件)对树脂或聚合物无显著的溶剂活性的材料中获得。当塑料溶胶已成形成所需形状,如通过模压或涂敷,可以将其加热以使聚合树脂颗粒和非挥发性液体组分聚结,由此形成均匀的固体物料。可向塑料溶胶分散体添加挥发性稀释剂以改善其粘度并得到在涂敷或其它成形操作中所需的加工特性。含有不大于10%挥发性稀释剂的分散体被视作塑料溶胶。由于在塑料溶胶情况下所用的增塑剂作为仅在比贮存温度高的温度下溶解聚合物的增塑剂,它也可以被称为热增塑剂。
最广泛使用的塑料溶胶是以在增塑剂中聚氯乙烯均聚物为基础的。通常使用分散体树脂(颗粒尺寸0.1-2微米范围)。它们的特征在于聚合物的类型(具有含羧基官能团的乙酸乙烯或聚氯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分子量和颗粒的尺寸、形状及分布。通常按照最终产品的物理要求选择给定分子量的树脂。高分子量的树脂得到较高的物理强度。当要求低熔化温度时,使用共聚物。颗粒的尺寸、形状和分布对塑料溶胶的流变学有重大影响。可以用分散体树脂掺入混合树脂(颗粒尺寸范围10-150微米)。它们通常具有可在给定的增塑剂含量时降低塑料溶胶粘度的低的吸油性。
在文献中已公开了聚氯乙烯作为形成塑料溶胶中所使用的主要聚合物。美国专利No.3,795,649已公开了聚氯乙烯塑料溶胶,其中聚氯乙烯是与其它单体,包括丙烯酸单体,其构成聚合物组成中的次要部分(35%),共聚。在美国专利No.2,618,621中公开了聚氯乙烯塑料溶胶,其中部分增塑剂含量被丙烯酸单体替代,然后在聚结聚氯乙烯树脂的步骤中的温度下进行常规的热聚合。
可以通过在其中掺入如美国专利No.4,634,562中所述的感光单体和光引发剂或通过将光聚合或光交联的基团连接到聚氯乙烯聚合物主链上,使聚氯乙烯塑料溶胶分散体光活化,以使在光化幅射曝光下,已变性的聚氯乙烯聚合物开始聚合或交联。这些组合物可以较好地作为总的可聚结物质的部分,或作为部分的或总的未饱和单体使用。光引发剂也可以构成如美国专利4,251,618和4,276,366中实施例所述的聚合物的部分,并较好的是作为总的可聚结物质的部分被本发明使用。
通常,可以有效地使用聚卤乙烯类、聚偏二卤乙烯类、聚乙酸卤乙烯酯类、聚乙酸偏二卤乙烯酯类,聚苯氧、聚乙烯醇缩乙醛及它们的混合物作为可热聚结物质。较好的是,卤化物为氯化物和/或氟化物。聚卤乙烯组合物通常包含有现有技术公知的热稳定剂。稳定剂具有接受卤化氢的能力,卤化氢是由作为热裂解产物的聚合物释放出来的。它们也防止变色。通常作为稳定剂使用的物质是Ba-Ca-Zn类型,它们经常通过添加环氧化油类和磷酸酯类(螯合物)得到改进。
也可使用如美国专利4,176,028中所述的聚电解质组合物以及如美国专利4,421,619、4,309,331、4,465,572、4,125,700及比利时专利865,180中所述的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塑料溶胶。其它如在美国专利4,523,983、4,568,405和4,623,558中所述的可热聚结组合物也是可在本发明实践中使用的实例。
在塑料溶胶中所用的增塑剂通常按照功能或结构来分类。在结构上它们可分类成单体或聚合物,在功能上可以分类成第一的或第二的。具有良好持久性、相容性和增塑效率的增塑剂被认为第一;相容性较小的一类为第二。典型的聚氯乙烯树脂的非聚合增塑剂包括(但不限于):酞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壬二酸二-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n-辛基-n-癸酯、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己二酸庚(C7)酯和壬(C9)酯、邻苯二甲酸n-己基(C6)-辛基(C8)-癸(C10)酯、邻苯二甲酸n-辛基-n-癸酯、邻苯二甲酸二、三癸酯、1,2,4苯三酸三2-乙基己酯、1,2,4苯三酸三异壬酯、1,2,4苯三酸n-辛基-n-癸酯、聚酯(Paraplex  G-54,of  Rohm  &  Haas  Co.,Plastolein  9750  of  Emery  Industries,Inc.)、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邻苯二甲酸己二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辛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联苯酯、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磷酸癸基二苯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间苯二酸二2-乙基己酯、含有增塑剂,如环氧化大豆油、辛基环氧树脂酸盐、和异辛基环氧树脂酸盐的环氧化物、烃类、氯化烃类等等。
聚合的增塑剂可以和未聚合的增塑剂一起使用。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二异丁烯酸1,3丁二醇酯、双(异丁烯酸)三羟甲基丙酯、三异丁烯酸三羟甲基丙酯。
这些增塑剂在塑料溶胶的所有方面,包括粘度、流变学性能、贮存能力、熔化温度、应用方法及主要物理性能(例如,抗拉强度、延伸率%、阻滞火焰和热聚结步骤后的持久性)具有意义深远的效果。在对讨论中的特定聚合物分散体树脂的增塑剂的选择中必须仔细考虑这些增塑剂。除环氧化物增塑剂外,通常使用两种或多种增塑剂,因为环氧化物与聚氯乙烯分散体树脂的Ba-Ca-Zn稳定剂一起在热稳定性方面带来额外的改进。通过聚合物分散体树脂和增塑剂、稳定剂、填料、粘度调节剂等适当的结合可以在热聚结时得到广范围的性能。例如,当使用高分子量聚合物树脂、低含量增塑剂、以及充分的处理时间和完全熔化的温度时得到最大抗拉和撕裂强度。为了得到提高的延伸率,可以使用增加量的增塑剂和共聚物树脂(即含7%乙烯基乙酸酯的氯化乙烯共聚物)。使用者已发现,塑料熔胶提供给可光成形配制品的一个所需的和重要性能是在光成形和熔化(热聚结)步骤期间没有显著的收缩。
较好的增塑剂是一些不聚合的增塑剂。单体是本发明的重要组分。它们对光硬化提供了手段并在其硬化骨架结构内截留住基本上光不活性的塑料熔胶。在将曝光的和光成形的部分与组合物的未曝光部分分离后,将曝光的部分热处理以聚结截留的塑料熔胶,使得在层内和层之间形成与聚合的光聚合物区域结合的固体物料。在配制品中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单体。还有,就本发明来说,单体和低聚物具有相同的含意,这些述语可交换使用。如在后面部分所讨论的,甚至可以使用光硬化聚合物,较好的是部分使用。当选择单体时,应考虑如光活性、毒性、相容性、稳定性和主要物理性能那些因素。在本发明中,单体与塑料熔胶的比例是为得到光成形和聚结成象物的主要物理性能要考虑的另一重要参数。单体可以是单、二官能、三官能或多官能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烯丙基等等。无论是单独地(只要它们能提供光硬化单体)或除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以外,它们可以含有其它官能和/或光硬化基团,如环氧基、乙烯基、异氰酸酯、尿烷等等。
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单体结合使用的适宜的烯不饱和单体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t-丁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1,5-戊二醇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二甘醇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1,3-丙二醇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1,10-癸二醇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1,4-环己二醇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2,2-二羟甲基丙烷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丙三醇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三丙二醇酯、三丙烯酸和三甲基丙烯酸丙三醇酯、三丙烯酸和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丙烯酸和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三丙烯酸和三甲基丙烯酸聚氧乙烯化的三羟甲基丙烷酯美国专利No.3,380,831中所公开的类似化合物、二丙烯酸2,2-二(P-羟基苯基)-丙烷酯、四丙烯酸和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二甲基丙烯酸2,2-二(P-羟基苯基)-丙烷酯、二丙烯酸三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氧基-2,2-二(P-羟基苯基)丙烷酯、双酚A二(3-异丁烯氧-2-羟基丙基)醚、双酚A二(2-异丁烯乙氧基)醚、双酚A二(3-丙烯氧-2-羟基丙基)醚、双酚A二(2-丙烯乙氧基)醚、1,4丁二醇二(3-异丁烯氧-2羟基丙基)醚、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三丙烯酸聚丙氧基三羟甲基丙烷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三丙烯酸和三甲基丙烯酸1,2,4丁三醇酯、二丙烯酸和二甲基丙烯酸2,2,4-三甲基-1,3-戊二醇酯、1-苯亚乙基-1,2-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烯丙基富马酸酯、苯乙烯、二甲基丙烯酸1,4-苯二醇酯、1,4-二异丙烯基苯和1,3,5-三异丙烯基苯。具有分子量至少为300的烯不饱和化合物也是有用的,例如有一种2-15个碳的亚烷基二醇或一种1-10个醚键的聚亚烷基醚二醇制得的二丙烯酸亚烷基或聚亚烷基二醇,和那些如美国专利No.2,927,022中公开的,例如具有特别是以端键存在时的多个加成的聚合烯键的二丙烯酸亚烷基或聚亚烷基二醇。所包括的还有所有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二烯丙基富马酸酯、n-苄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550丙烯酸酯、甲基2-乙氧基乙醇丙烯酸酯、二环戊烯基丙烯酸酯、异癸基丙烯酸酯、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聚丁二烯二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三丙烯酸酯、环氧二丙烯酸酯四溴双酚A二丙烯酸酯、含有乙烯基团,如像乙烯吡咯、N-乙烯吡咯烷酮和乙烯醚类的单体是有用的。含有单或多官能基团如含有碱可除去性的碳基、和含有丙烯酸酯和异氰酸酯末端基团的那些低聚物也是有用的。特别优选的单体是聚氧乙烯化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基化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羟基戊丙烯酸酯和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其它的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己内酯、二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丙氧基化的新戊二醇酯。
通常称做不饱和双酚A低聚物的双酚A的二-(3-丙烯氧-2-羟丙基)醚、双酚A低聚物的二(3-异丁烯氧-2-羟丙基)醚是特别感兴趣的,因为它们提供较高的感光度;称做不饱和尿烷低聚物的含脂族或芳族主链的尿烷二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也是特别感兴趣的,因为它们既提供较高的感光度又提供较高的柔软性。
扩大到聚合作用的单体可部分地与标准单体使用以得到在曝光时没有收缩或扭曲的组合物。这些单体是基于多核环的裂开机制上的。螺环原碳酸酯、螺环原酸酯和双环原酸酯公知是属于这一组的。典型的单体是降冰片烯螺环原碳酸酯、和双亚甲基螺环原碳酸酯。在本发明中,受到阳离子聚合作用的单体也是有用的。单体的代表性组是:环醚环缩甲醛和乙缩醛、内酯、乙烯单体、含硫单体、有机硅氧烷单体、单官能环氧化物、双官能环氧化物、环氧预聚合物和较高低聚物以及环氧封端的硅氧烷树脂。它们可在公开的文献中找到,一种这样的参考文献是Technology  Marketing  Corporation,1978出版的,S.P.Pappas编辑的“UV  Cur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James  V.Cirvello所写的“Photoinitiated  Cationic  Polymerization”。在由K.J.Ivin和T.Saegusa编辑的(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London  and  New  York,1984)“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中可找到其它环开裂单体。
除以上所讨论的单体和低聚物外,使用可光硬化的(可光聚合的、可光二聚的和可光致交联的)聚合物质也属于本发明的精神范围,该聚合物质可以单独地或较佳的是与前面所述的单体结合使用。这类物质在“Light-Sensitive  Systems”(J.Kosar,John  Wiley  and  Sons,Inc.,New  York,1965)中给出。
光致引发剂是本发明的重要部分,它们影响着感光度、光谱感光度区域,并部分影响着可光成形组合物的聚合或交联作用的程度和深度。其它添加剂如敏化剂、链转移剂等也可包括在内。
游离基聚合的光致引发剂是极为有用的。它们可从公开的文献中和前面提到的Pappas和McGinn著的“UV  Curing”中的“Photoinitiation  of  Radical  Polymerization”一章所讨论的内容中,以及美国专利4357416和4286046中找到。可以使用多于一种的引发剂。
在本发明中单独或结合使用的光致引发剂的实例记载于美国专利2760863中,它们包括诸如苯偶姻、新戊偶姻、偶姻醚类的连位Ketaldonyl醇类,如苯偶姻甲基及乙基醚、苯偶酰二甲基酮缩醇;α-烃取代芳香偶姻,包括α-甲基苯偶姻、α-烯丙基苯偶姻和α-苯基苯偶姻,其它例子为:1-羟环苄基酚酮、二乙氧基酚苯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二苯酮、米蚩酮、用链转移剂樟脑醌取代的三苯基咪唑基二聚物等。公开在美国专利2850445、2875047、3097096、3074974、3097097和3145104中的光还原染料和还原剂以及如美国专利3427161、3479185和3549367中所述的吩嗪、噁嗪和醌类染料、米蚩酮、二苯酮、丙烯酰基氧二苯酮、含有包括无色染料及其混合物的氢授体的2,4,5-三苯基咪唑基二聚物均可用作引发剂。公开在美国专利4162162中的敏化剂也可与光致引发剂和光阻滞剂共用。以可光成形组合物的全部重量计,光致引发剂或光阻滞剂体系占0.05-10%(重量)。其它热钝性的但在处于或低于185℃经光化射线曝光可产生自由基的适宜的光致引发体系包括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多环醌,它们是在一个共轭碳环的环状系统中有两个内环碳原子的化合物,例如:9,10-蒽醌、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辛甲基蒽醌、1,4-萘醌、9,10-菲醌、苯并蒽-7,12-二酮、2,3-并四苯-5,12-二酮、2-甲基-1,4-萘醌、1,4-二甲基-蒽醌、2,3-二甲基蒽醌、2-苯基蒽醌、2,3-二苯基蒽醌、惹烯醌、7,8,9,10-四氢化并四苯-5,12-二酮以及1,2,3,4-四氢化苯并蒽-7,12-二酮。此外,还包括象三氯甲基取代的环己二烯酮和三嗪或氯代乙酰苯衍生物、有叔胺存在下的噻吨酮,以及二茂钛的α-氨基芳香酮及卤代化合物。
典型的阳离子催化聚合引发剂类为芳基重氮盐、含有如SbF-6,BF-4,PF-6,ClO-4,CF3SO-3,AsF-6的非亲核抗衡离子的二芳基碘鎓盐、三酰基锍盐、三芳基硒盐或铁芳烃配合物。上述引发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2,5-二乙氧-4-(P-甲苯基巯基)苯重氮PF-6、4-二甲胺萘重氮PF-6、二苯基碘鎓六氟砷酸盐???、2-t-丁基二苯基碘鎓六氟代磷酸盐、FX-512锍盐(3M Company出品)、三乙基锍碘化物、CG24-61(Ciba Geigy出品)。适当的参考书为前面提到的“Photoinitiation of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与这些光致引发剂共用于游离基聚合的敏化剂包括但不限于亚甲蓝及公开在美国专利3554753、3563750、3563751、3647467、3652275、4162162、4268667、4351893、4454218、4535052和4565769中的敏化剂。较佳的敏化剂包括公开在Baum等人的美国专利3652275中的双(P-二烷基氨基亚苄基)酮和公开在Dueber的美国专利4162162以及美国专利4268667和4351893中的亚芳基芳基酮。Dueber的美国专利4162162的第6栏1-65行也列出了一些有效的敏化剂。特别优选的敏化剂包括如下:DBC,即:环戊酮,2,5-双〔4-(二乙氨基)-2-甲苯基〕亚甲基〕-;DEAW,即:环戊酮,2,5-双〔4-(二乙氨基)苯基〕亚甲基〕-;二甲氧基-JDI,即:1H-茚-1-酮,2,3-二氢-5,6-二甲氧基-2-〔(2,3,6,7-四氢-1H,5H-苯并〔i,j〕喹嗪-9-基)亚甲基〕-以及JAW,即:环戊酮,2,5-双〔(2,3,6,7-四氢-1H,5H-苯并〔i,j〕喹嗪-1-基)亚甲基〕-。此外,环戊酮,2,5-双〔2-(1,3-二氢-1,3,3-三甲基-2H-吲哚-2-亚基)亚乙基〕,CAS27713-85-5;和环戊酮,2,5-双〔2-乙基萘并〔1,2-d〕噻唑-2(1H)-亚基)亚乙基〕,CAS27714-25-6也是有效的。
用于阳离子催化聚合的敏化剂包括但不限于苝、吖啶橙、吖啶黃、、磷杂环戊二烯R、苯并黃素及息托黄素T。
在光聚物组合物中用作链转移剂的氢授体化合物包括:2-巯基苯并恶唑、2-巯基苯并噻唑、4-甲基-4H-1,2,4,三唑-3-硫羟等等;以及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如:(a)醚、(b)酯、(c)醇、(d)含有烯丙基或苄基氢枯烯的化合物、(e)乙缩醛、(f)醛及(g)公开在美国专利3390996(MacLachlan)中第12栏18-58行的酰胺。
虽然较佳的光成形机制为游离基聚合作用,但其它光成形的机制也可用于本发明的范围中。这种“其它的”机制包括但不限于阳离子催化聚合、阴离子催化聚合、缩聚、加成聚合等等,以及它们的结合。
在可光成形组合物保持其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在可光成形可热聚结组合物中还可以有其它组分,如染料、颜料、补充剂、有机或无机填料、有机或无机补强纤维、聚合抑制剂、热稳定剂、粘度调节剂、中间层和通常界面的粘合助剂如有机硅烷偶合剂,涂层助剂等。
具有不同纤维长度的,诸如玻璃、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的补强纤维用于进一步改善物理强度是非常有效的。
着色的光成形可热聚结组合物可用来将成象物染制成任意所希望的颜色,然后进行热聚结步骤。
涂敷在固体成象物表面的类似组合物的涂料可用于覆盖或光滑表面,和/或修补任何缺陷。此外,浆料或其它各种稠度的可热聚结组合物也可用于不同类型的修补。
较佳的光化幅射包括光,其中包括紫外线(UV)、可见光和红外线(IR)或其相结合。在这三个波段的光中,紫外线更佳。尽管按照公知的技术,成影象曝光也可通过模板或蒙罩进行,但以光束形式进行的辐射,如由激光产生的辐射却是更佳的。
实施例1
形成具有精确尺寸且不变形的非支持层的能力对立体固态成象的应用极为重要,这是因为成象物具有凸出的特征。本实施例显示出当增塑剂中的可热聚结聚合物分散体用于可光成形组合物中时所获得的意想不到的改善效果。两种液态的可光成形组合物是以下列组分通过采用机械搅拌而制备的。首先,将组分1、2和3混合直至得到一种均匀的混合物。组分4为一种增塑溶胶,它是一种商业上可购得的可热聚结聚合物分散体,将其只加到组合物B中。组合物A为透明液体而组合物B为不透明白色液体。
组合物A  组合物B
1.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  75.0g  75.0g
三丙烯酸酯
2.尿烷丙烯酸酯树脂  75.0g  75.0g
(Sartomer  9610)
3.2,2-二甲氧基-2-  6.0g  6.0g
苯基苯乙酮
4.透明Chem-O-sol  R7557  无  225.0g
(由Whittaker  Corp.
Providence  Chemical
Division,East
Providence,RI制造)
下面的通用步骤是采用激光辐射的方式用于形成具有直接曝光表面和下置表面的非支持层。将可光成形液体组合物倒入一个陪替氏培养皿中,使该液体的厚度为八分之一英寸。自该液体顶而(直接曝光表面)扫描的激光(350nm的氩离子激光)使之形成一个边长为1英寸的非支持正方形。成象后观察并记录该正方形的平整度。用镊子将该方形体从盘中取出并用纸巾将其吸干。尺寸配合的检验是与一兰色轨迹对比进行的。该轨迹是在相同的激光扫描条件下,但以一张Dylux感光纸(由Du  Pont,Imaging  Systems  Department制做)代替所述可光成形组合物在同一成象面上形成的。
制做两种组合物在不同辐射曝光量下的方形体,将结果归纳于下表1。在具有极好感光度时的大范围的曝光量下,组合物B可获得具有极好平整度、无翘曲和极好尺寸配合的出色的影象复制。组合物A则在除一个而外的所有曝光量下都产生变形、翘曲及较差的尺寸配合。这表明在可光成形组合物中掺入可热聚结物质可使具有直接曝光表面和下置表面的非支持层在层的平整度、翘曲和精确尺寸复制方面获得意想不到的改善。此外还观察到,对组合物B来说,其感光度较高。在4.38mJ/cm2曝光量下,组合物B可得到一块方形体,而在组合物A的情况下即无影象产生。将组合物B所得的一块方形体(吸干)于180℃下热处理15分钟。方形体由不透明变成半透明,说明已发生增塑溶胶的熔化。经这一热处理未发现尺寸变化。
表1
非支持方形体的平整度及尺寸配合
曝光量  组合物A  组合物B
mJ/cm2平整度 尺寸配合 平整度 尺寸配合
4.38  无影象  好  太脆无法测量
10.34  好  好  好  好
20.59  不好  不好  好  好
30.85  不好  不好  好  好
41.10  不好  不好  好  好
52.28  不好  不好  好  好
实施例2
曝光量对实施例1中组合物B的非支持层层厚的影响在图4中给出。限定特性的厚度取自图4曲线引水平线所示的厚度。这种性能是非常希望具有的,因为其可在较宽的宽容度下提供实现控制层厚的方法。
实施例3
一种多层方形体如下述制备:
1.用刮刀将实施例1中组合物B的10密耳(0.010英寸)液体层置于一块与升降机相连的平面固体基片(6×6″)的顶面。
2.用激光自顶部将该液体层扫描3×3英寸的正方形面积。曝光量应足够大以得到高于10密耳的厚度,使光成形的层粘结到临时基片上。
3.将升降机降低10密耳。
4.将一厚度为10密耳的新的液体层对齐置于预先成影象曝光过的方形体顶面。
5.如步骤2用激光将新液体层自顶部再次扫描。
6.重复步骤1,2和3直至得到具有厚度为60密耳的方形体。将此方形体自临时基片上取出并用纸巾吸干。将其横切成六块标准抗拉强度规范(ASTM  D638-87B)的试样。将三块试样在180℃烘箱中热聚结15分钟。从外观看,它们由不透明变为半透明状。抗拉强度性能是采用ASTM  D638-87B的步骤在Instron  Instrument上测量的。与未处理的对比样相比,对于热聚结的样品来说,在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方面可获得显著的改善。这证实了增塑溶胶经热处理发生熔化的事实。处理过的试样非常柔软且具有约200%的延伸率和极好的层与层间的粘合。
实施例4
用实施例1中的组合物B制做2.44英寸厚的合成成象物,它的各层有不同的尺寸及几何形状,这些层又具有凸出特征以及连接表面、直接曝光表面和下置表面。采用实施例3中所述的基本方法,不同的是扫描图形依不同层而不同。所用的曝光量为20mJ/Cm2。在制成立体成象物之后,将其从基片上取出。多余的未曝光液体用物理方法去除,然后将其置于超声波水浴中以加速残余的未曝光液体的去除。因为水是一种弱性溶剂,在水浴中的时间不需严格。然后将成象物擦干以去除残留水,再将其用异丙醇(一种温和的溶剂)清洗约30秒钟,这一时间刚好足以去除任意残余的未曝光液体物质。继而将所得成象物在室内空气干燥约30分钟。在此时检验发现成象物具有良好的完整性。为改善其物理性能,将其在180℃下热聚结15分钟,便得到一个极好的立体成象物。
实施例5
两个组合物B的非支持方形体(1.5″×1.5″),它们是如实施例1中所述通过用激光在曝光量20和23mJ/Cm2下扫描形成的。之后将其用纸巾吸干。将一块方形体置于另一块的顶面,使之具有1英寸的重叠面积。用手指按压使两块方形体间获得良好的接触。将它们在180℃下热聚结15分钟,并使其冷却至室温。将这两块方形体分离开的尝试并不成功,最终发生了内聚性断裂而非粘合性断裂。这就清楚地表明,层与层间极好的粘合作用可通过含有增塑溶胶的可光成形组合物经热聚结获得。两块方形体的厚度分别为19和20密耳。它们经热处理由不透明变成半透明状。由于甚至用两块分别制备的方形体即可达到良好的粘合,人们便可以可靠地得出结论,即在多层结构中,只要极小的曝光足以刚好生成薄层并且通过薄层的连接而使其轻轻地互相连接,而最终的有效粘合可通过随后的热聚结步骤来实现。因此,无需为促进粘合而使用过量的曝光,这便防止了不希望的下置表面过生长,并且改善了特定容限的分辨率和粘合作用。
实施例6
将两组得自于实施例1中每一组合物(A和B)的方形体(1″×1″)吸干,使相应于每一组的两块方形体(一个以30.85mJ/cm2曝光而另一个以41.1mJ/cm2曝光)彼此叠放,重叠5/8″。将其放置在两块铜板之间,在顶部施加100克重量以保证方形体间的良好接触。经过在180℃热处理15分钟和随后的室内冷却之后,发现相应于组合物A的那对无粘合作用产生,而相应于组合物B的那对则产生了极好的粘合作用。这就再一次说明了本发明方法的优越性。
实施例7
通过混合下列组分直至得到均匀的混合体以制备增塑溶胶。
Sanitizer  97(产自Monsanto  40g
的C7和C9己二酸酯)
Geon  121  AR(产自Goodrich  100
的多功能PVC分散体树脂)
Paraplex  G-62(产自C.P.Hall  5
的环氧化豆油)
Mark  2109(产自Argus  Chem.  2
Co.的有机的钡和镉的稳定剂)
向以上混合物中加入下面的均匀混合物:
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49
Sartomer  9160(尿烷二丙烯  49
酸酯树脂)
Irgacure  651(2,2-二甲氧基  3.92
-2-苯基乙酰苯)
将上述的最后的可光成形组合物按照实施例1-3所述进行评定,发现其显示出类似的性能。
实施例8和9
使用与实施例1中组合物B相同的组分,所不同的是,将Chem-O-sol  R7557以Wilflex  3167(由Flexible  Products  Company制造)或以40D  Clear  PVC  Plastisol(由Specialty  Dispersion  Company制造)替代,将所得组合物如实施例1,2和3中所述进行评定,得到类似的结果。观察到由上述组合物制得的最终制品改善了延伸率和抗拉强度。加入Wilflex  3167时制成的制品与加入40D  Clear  PVC时的制品相比,具有稍高的感光度,但与实施例1的组合物B相比,其感光度相当。

Claims (21)

1、一种精确制做合成的立体成象物的方法,该成象物是由可热聚结可光成形液体组合物相邻层的重叠体制成的,该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a)形成一层可热聚结可光成形的液体层;
(b)至少该层的一部份区域经光化辐射成象曝光;
(c)向按步骤(b)预先经光化辐射曝光成象的层上引入一层新的液体层;
(d)至少该新液体层的一部份区域经光化辐射成象曝光,同时要求该可光成形组合物含有一种可热聚结的聚合粘结物质、一种可光硬化的单体和一种光致引发剂,其中经光化辐射曝光后,该组合物的光成形区仍然是可热聚结的;
(e)依次重复步骤(c)和(d)直至立体成象物的全部层都已光成形并且通过连接表面接合;和
(f)依次
(i)从已曝光的立体成象物部份中去除可光成形组合物的未曝光部分,和
(ii)将该立体成象物热聚结以促进相邻层内部和位于相邻之间的连接表面两处的内聚作用,从而制成一个单一的聚结的立体成象物。
2、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方法,其中各层中的至少一层还具有一个下置表面。
3、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方法,其中可光硬化的单体含有一种烯不饱和单体。
4、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去除步骤(f)(ⅰ)是用弱性的非聚结溶剂进行。
5、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可热聚结物质包括含有一种聚合物和一种热增塑剂的增塑溶胶。
6、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聚合物选自以下物组:聚卤乙烯、聚卤乙烯乙酸酯、聚偏卤乙烯、聚偏卤乙烯乙酸酯、聚苯氧、聚乙烯醇缩乙醛及其混合物。
7、权利要求6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卤素选自以下物组:氯、氟及其混合物。
8、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热增塑剂是不可聚合的。
9、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可光成形的液体组合物还含有补强纤维。
10、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不饱和单体构成该聚合物的一部分。
11、权利要求10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光致引发剂构成该聚合物的一部分。
12、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聚合物选自以下物组:丙烯酸聚合物、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及其混合物。
13、权利要求3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烯不饱和单体选自以下物组:不饱和双酚A低聚物、不饱和尿烷低聚物及其混合物。
14、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烯不饱和单体选自以下物组:不饱和双酚A低聚物、不饱和尿烷低聚物及其混合物。
15、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光化辐射包括激光束。
16、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方法,其中的光化辐射包括激光束。
17、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重复权利要求1方法中所用的步骤以便制做至少一个另外的合成立体成象物单体,如此制作的每一单体成象物具有至少一个欲与第二配合表面相配合的第一预选配合表面,该第二表面为至少一个其它单体成象物的一部分;将可热聚结组合物涂敷在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使得第一配合表面与第二配合表面相接触;并将在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间的可热聚结组合物涂料进行热聚结以便在第一和第二表面间形成牢固的粘合,从而完成这一合成的复合成象物的制作。
18、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重复权利要求1方法中所采用的去除步骤(f)(ⅱ)以外的步骤,以便制作至少一个未聚结的合成立体成象物单体,如此制作的每一个未聚结的单体成象物具有至少一个欲与第四配合表面相配合的第三配合表面,该第四配合表面为至少一个其它单体成象物的一部分;使第三配合表面与第四配合表面相接触;将未聚结的单体成象物热聚结以便在该第一和第二表面间形成牢固的粘合,从而完成这一合成的复合成象物的制作。
19、一种用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方法制作的制品。
20、一种用权利要求17所限定的方法制作的制品。
21、一种用权利要求18所限定的方法制作的制品。
CN90107942A 1989-08-24 1990-08-24 使用含可热聚结物质的组合物的固体成象方法 Pending CN10516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98,194 1989-08-24
US07/398,194 US5006364A (en) 1989-08-24 1989-08-24 Solid imaging method utilizin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rmally coalescible materia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27A true CN1051627A (zh) 1991-05-22

Family

ID=23574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0107942A Pending CN1051627A (zh) 1989-08-24 1990-08-24 使用含可热聚结物质的组合物的固体成象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006364A (zh)
EP (1) EP0414215B1 (zh)
JP (1) JPH0692125B2 (zh)
KR (1) KR910005095A (zh)
CN (1) CN1051627A (zh)
AU (1) AU620529B2 (zh)
CA (1) CA2023764A1 (zh)
DE (1) DE69017307T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7001A (zh) * 2010-03-17 2010-08-18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899346A (zh) * 2014-01-16 2016-08-2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三维(3d)印刷方法
US10544311B2 (en) 2014-01-16 2020-01-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lymeric powder composition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ing
CN111654680A (zh) * 2019-03-04 2020-09-11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光处理光机的投影拼接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6812A (en) * 1989-12-29 1993-08-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olid im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158858A (en) * 1990-07-05 1992-10-2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olid imag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ial tension elastomeric film
DE4110903A1 (de) * 1991-04-04 1992-11-26 Eos Electro Optical Sys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dreidimensionalen objekts
FR2678206B1 (fr) * 1991-06-27 1995-02-17 Electricite De Franc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fabrication d'objets tridimensionnels par polymerisation d'une resine.
US5429908A (en) * 1993-04-12 1995-07-0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xposure method for reducing distortion in models produced through solid imaging by forming a non-continuous image of a pattern which is then imaged to form a continuous hardened image of the pattern
US5679722A (en) * 1993-07-15 1997-10-21 Teijin Seiki Co., Ltd. Resin composition for produc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by curing
EP0802455B1 (en) 1996-04-15 2002-10-16 Teijin Seiki Co., Ltd. Use of a photo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tereolithographed object
EP0807853B1 (en) * 1996-05-16 2003-10-08 Teijin Seiki Co., Ltd. Photo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photo-cured shaped object, vacuum casting mold, vacuum casting method and urethane acrylate
WO1998006560A1 (en) * 1996-08-08 1998-02-19 Sri International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EP0909793A4 (en) 1997-02-05 2000-04-12 Teijin Seiki Co Ltd COMPOSITION OF A STEREOLITHOGRAPHIC RESIN
US5980812A (en) 1997-04-30 1999-11-09 Lawton; John A. Solid imaging process using component homogenization
US6174932B1 (en) 1998-05-20 2001-01-16 Denovus Llc Curable sealant composition
US6277898B1 (en) 1997-05-21 2001-08-21 Denovus Llc Curable sealant composition
US6858260B2 (en) 1997-05-21 2005-02-22 Denovus Llc Curable sealant composition
US6703537B1 (en) * 1997-11-15 2004-03-0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improved fecal storage structure
JP4007704B2 (ja) 1998-11-10 2007-11-14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光学的立体造形用の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GB9919511D0 (en) 1999-08-19 1999-10-20 British Aerospace Stereolithography
JP4548188B2 (ja) * 2005-04-07 2010-09-2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繊維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JP5724317B2 (ja) * 2010-11-18 2015-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3次元造形装置
JP6073900B2 (ja) * 2011-09-26 2017-02-01 スリーディー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固体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その構成部品、および固体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US9034237B2 (en) 2012-09-25 2015-05-19 3D Systems, Inc. Solid imaging system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solid imaging
JP6439338B2 (ja) * 2014-09-16 2018-1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三次元造形方法および三次元造形装置
US10538032B2 (en) 2014-11-03 2020-01-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hermally decomposing material for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CN107206696B (zh) * 2015-01-30 2020-04-2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三维物体子结构
US11141919B2 (en) 2015-12-09 2021-10-12 Holo, Inc. Multi-material stereolithographic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EP3181357B1 (en) * 2015-12-15 2018-10-10 Agfa Nv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dynamic light projection for flexographic print masters
US10639844B2 (en) * 2015-12-22 2020-05-05 Carbon, Inc. Fabrication of compound products from multiple intermediates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ith dual cure resins
GB2564956B (en) * 2017-05-15 2020-04-29 Holo Inc Viscous film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245785B2 (en) 2017-06-16 2019-04-02 Holo, Inc. Methods for stereolith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US10967578B2 (en) 2017-07-11 2021-04-06 Daniel S. Clark 5D part growing machine with volumetric display technology
US11919246B2 (en) 2017-07-11 2024-03-05 Daniel S. Clark 5D part growing machine with volumetric display technology
US11633908B2 (en) * 2018-03-02 2023-04-25 Formlabs, Inc. Latent cure resins and related methods
EP3902659A4 (en) 2018-12-26 2022-09-07 Holo, Inc. SENSORS FOR THREE-DIMENSIONAL PRESSURE SYSTEMS AND PROCES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5448A (en) * 1969-01-14 1971-10-26 Grace W R & Co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US4176028A (en) * 1977-03-22 1979-11-2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lastisols made with polyelectrolyte binders
DE2812015C3 (de) * 1977-03-22 1984-05-24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Wilmington, Del. Thermisch verschmelzbare Acrylharzorganosoldispersionen und ihre Verwendung
US4125700A (en) * 1977-03-22 1978-11-1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epar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 powders for use in plastisols
US4309331A (en) * 1977-03-22 1982-01-0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urfactant-free acrylic plastisols and organosols compositions
US4276366A (en) * 1978-10-11 1981-06-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of us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working imaging systems from photoactive plastisols
US4251618A (en) * 1978-10-11 1981-02-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sitive and negative working imaging systems from photoactive plastisols
US4421619A (en) * 1978-10-18 1983-12-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Acrylic plastisols and organosols and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s made therefrom
US4634562A (en) * 1981-09-08 1987-01-0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hotocurable polyvinyl chloride composition
US4523983A (en) * 1983-05-09 1985-06-18 W. R. Grace & Co. Reactive plastisol dispersion
US4568405A (en) * 1983-05-09 1986-02-04 W. R. Grace & Co. Reactive plastisol dispersion adhesive and bonding method employing same
JPS60247515A (ja) * 1984-05-23 1985-12-07 Oosakafu 光学的造形法
US4575330A (en) * 1984-08-08 1986-03-11 Uvp, Inc.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by stereolithography
JPS61114818A (ja) * 1984-11-09 1986-06-02 Fujitsu Ltd 立体形状形成装置
US4623558A (en) * 1985-05-29 1986-11-18 W. R. Grace & Co. Reactive plastisol dispersion
JPS62101408A (ja) * 1985-10-29 1987-05-11 Osaka Pref Gov 光学的造形法
DE3750709T2 (de) * 1986-06-03 1995-03-16 Cubital Ltd Gerät zur Entwicklung dreidimensionaler Modelle.
JPS6339324A (ja) * 1986-08-05 1988-02-19 Masakatsu Sasaki 光重合を用いた立体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US4752498A (en) * 1987-03-02 1988-06-21 Fudim Efrem 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by photosolidification
JPH0224127A (ja) * 1988-07-13 1990-01-26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光学的造形法
JPH0698690B2 (ja) * 1988-10-13 1994-12-0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三次元形状の形成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7001A (zh) * 2010-03-17 2010-08-18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807001B (zh) * 2010-03-17 2013-04-10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899346A (zh) * 2014-01-16 2016-08-2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三维(3d)印刷方法
US10544311B2 (en) 2014-01-16 2020-01-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lymeric powder composition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ing
US10583612B2 (en) 2014-01-16 2020-03-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ing method
CN111654680A (zh) * 2019-03-04 2020-09-11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光处理光机的投影拼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692125B2 (ja) 1994-11-16
AU620529B2 (en) 1992-02-20
EP0414215A3 (en) 1991-10-02
EP0414215A2 (en) 1991-02-27
DE69017307D1 (de) 1995-04-06
US5006364A (en) 1991-04-09
DE69017307T2 (de) 1995-08-24
CA2023764A1 (en) 1991-02-25
KR910005095A (ko) 1991-03-30
EP0414215B1 (en) 1995-03-01
AU6122290A (en) 1991-02-28
JPH03104626A (ja) 199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27A (zh) 使用含可热聚结物质的组合物的固体成象方法
CN1053843A (zh) 固体成像系统
US5236812A (en) Solid im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610692B2 (ja) 三次元物体形成用光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三次元物体の造形方法
CN1650231A (zh) 可辐射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利用该组合物的快速成型方法
EP0393673A2 (en) Solid imaging method using multiphasic photohardenable compositions
CN1033955C (zh) 制作整体三维物件的方法及所用设备
CN1048935A (zh) 利用含有核-壳聚合物的组合物进行固体成像的方法
KR0140863B1 (ko) 개선된 고체 상형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933A (zh) 利用含空心球的可光硬化组合物的固体成像的方法
CN1231815C (zh) 紫外线可固化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该组合物的光防焊油墨
CN1809451A (zh) 三维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472253A (zh) 光固化性·热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KR20190078598A (ko) 열경화성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3차원 물체를 성형하는 방법
CN1799289A (zh) 柔性线路板和柔性-刚性线路板
CN1779568A (zh)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固化物以及印刷电路板
CN1324091A (zh) 制薄层显示板的隔板所用的组合物
WO2009119478A1 (ja) 光学素子集合体、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CN114905737B (zh) 一种3d打印方法以及高速光固化3d打印设备
JP5551087B2 (ja) 造形方法
KR102394886B1 (ko) 고강도 및 고투명성을 갖는 3차원 프린팅용 조성물
CN1637103A (zh) 粘膜的制备方法
JP6199524B1 (ja) 感光性フィルム、感光性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て形成された硬化物
JPH06206369A (ja) 印刷された熱可塑性樹脂製品及び熱可塑性樹脂製品の印刷方法
WO2023145974A1 (ja) フィルム積層体、硬化物、および該硬化物を備えるプリント配線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