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3540A - 包缠网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缠网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43540A CN105143540A CN201480023682.6A CN201480023682A CN105143540A CN 105143540 A CN105143540 A CN 105143540A CN 201480023682 A CN201480023682 A CN 201480023682A CN 105143540 A CN105143540 A CN 1051435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oping
- organizine
- silk
- tram
- looping 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0—Open-work fabrics
- D04B21/12—Open-work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0—Open-work fabric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34—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ed product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2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article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2—Cotton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12—Physical properties biodegradable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10—Packaging, e.g. 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缠网,其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的包缠的优点,并且使得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即使在包缠网的残渣混入饲料、或者发酵原料的情况下,对家畜造成的影响也较小、或者不会使发酵装置产生故障。沿编织物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经丝组分别通过在该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线圈而形成多个独立编链组织,该包缠网由独立编链组织的各线圈与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其他线圈被纬丝连结而成的编织物构成。该编织物的特征在于,至少纬丝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并且经丝的丝强度大于纬丝的丝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畜产业等所使用的包缠网,特别涉及一种在将干草、秸秆等牧草、或者河岸维护所收割的草木作为圆捆而进行保管、搬运时所使用的包缠网。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该包缠网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畜牧业中,将使从夏天至秋天收获的干草、秸秆等牧草干燥而获得的干牧草、使该干牧草乳酸发酵而获得的青贮饲料作为家畜的冬用饲料而进行保管、利用。在将干草、秸秆等作为干牧草、青贮饲料时,首先,通过打捆(ロールベーダー)装置将干草、秸秆等卷成辊状并制成圆柱形,从而形成圆捆。接着,为了不使该圆捆的形状松散而通过包缠网等进行覆盖并放置数日。然后,对于形成为适度的干燥状态的圆捆,从包缠网之上使用包缠膜进行严密地覆盖,而后进行搬运、保管。
在将像这样地进行保管的牧草用作饲料时,去除包缠网以及包缠膜,使用搅拌机将牧草做成易于食用的状态的饲料。此时,被去除的包缠网以及包缠膜作为工业废弃物而被处理。
这样,包缠网是防止圆捆松散、并且对于要求较高的通气性的牧草的干燥而言最佳的材料。另一方面,包缠膜是防止空气、水分向牧草浸入、并且提高圆捆的强度的最佳的材料。利用这样的包缠网和包缠膜来包缠圆捆的方法适用于牧草的搬运、保管,以北海道为首开始在全国普及。
另一方面,近年来,开始出现未将干草、秸秆等用作干牧草、青贮饲料,而是用作作为零碳排放的燃料的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的事业。另外,并不局限于干草、秸秆等,也考虑有将河岸维护等所收割的草木等用作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在像这样地将干草、秸秆等用作发酵原料的情况下,通过打捆装置将它们卷成辊状并制成圆柱形的圆捆,继而向处理工厂搬运、在处理工厂中进行保管的做法也是有效的。
下述专利文献1或者下述专利文献2等示出的包缠机是用于自动且高效地进行基于包缠膜的圆捆的包缠的装置。另一方面,在基于包缠网的包缠中也使用有这些包缠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706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0161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或者上述专利文献2等的包缠机所使用的包缠网、包缠膜中使用有聚乙烯等通用合成树脂。另外,在包缠网中,例如,从经济性等的点出发,使用有细长地裁切聚乙烯膜而成的切膜丝。该切膜丝为了维持包缠网的物理性能(特别是强度)而由拉伸而成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形成,因此,包缠网的拉伸率非常小。
在实际作业中,在将包缠网、包缠膜包缠在圆捆上时,通过包缠机施加较大的张力来进行包缠。因此,在被包缠网以及包缠膜包缠的圆捆的外周施加有较大的张力而被牢固地固定。
这样,即使是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和包缠膜的包缠,在之后将圆捆用作饲料时,也需进行切断、去除包缠网以及包缠膜而解开牧草的作业。此时,包缠膜为片状,易于作业,去除作业较为容易。与此相对地,包缠网是通过在圆捆上以较大的张力层叠卷绕多根拉伸率较小的切膜丝而成的,存在有去除作业困难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从去除包缠膜后的圆捆上切断并去除包缠网时,需要较强的力,多发生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另外,也发生有在搅拌牧草时发现包缠网的残留而对该残留进行去除的作业者被机械夹住的事故。
另外,从包缠网的去除作业的难度出发,也存在有去除的包缠网的一部分混入家畜用饲料中的问题。这样,若在家畜用饲料中混入有包缠网的一部分,则导致家畜与饲料一起吃掉合成树脂制的包缠网,存在有致使家畜生病、或者死亡这样的问题。
进而,如上所述,在去除的包缠网以及包缠膜中使用有聚乙烯等通用合成树脂。因此,必须将它们作为工业废弃物来处理,对于农畜产业者而言,存在有其劳力和处理成本花费较大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作为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而将干草、秸秆等、或者河岸维护等所收割的草木等制成圆捆进行搬运、保管的情况下,在进入发酵作业时,也同样需要切断、去除包缠网来解开干草、秸秆等的作业。如上所述,在包缠网中使用有聚乙烯等通用合成树脂。这些通用合成树脂无法用作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
包缠网的去除作业的难度与农畜产业的情况相同,产生有去除的包缠网的一部分混入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中这样的问题。当像这样地在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中混入有包缠网的一部分时,考虑产生有发酵槽堵塞、或者缠绕于混合装置等故障。
于是,本发明针对以上这样的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缠网,其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的包缠的优点,并且使得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即使在包缠网的残渣混入饲料、或者发酵原料的情况下,对于家畜的影响也较小、或者不会使发酵装置产生故障。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包缠网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在解决上述课题时,本发明人认真研究的结果是,通过研究包缠网的构造,组合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丝来作为包缠网的材料,发现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并完成本发明。
即,根据技术方案1的记载,本发明的包缠网的特征在于,沿编织物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经丝组分别通过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线圈而形成多个独立编链组织,
该包缠网由所述独立编链组织的各线圈与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其他线圈被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连结而成的编织物构成。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记载,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包缠网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经丝的丝强度比所述纬丝的丝强度大。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记载,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包缠网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经丝是对由棉纤维构成的5号~2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的至少两支以上的丝未加捻地进行合股而成的合股丝,
所述纬丝是由棉纤维构成的10号~3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记载,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包缠网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经丝是对由棉纤维构成的5号~2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的至少两支以上的丝进行并捻而成的并捻丝,
所述纬丝是由棉纤维构成的10号~3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记载,本发明的包缠网的特征在于,沿编织物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由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的经丝组分别通过在该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线圈而形成多个独立编链组织,
该包缠网由所述独立编链组织的各线圈与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其他线圈被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连结而成的编织物构成,
所述经丝的丝强度比所述纬丝的丝强度大。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的记载,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包缠网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经丝是裁切合成树脂膜而成的单丝纤度为200分特~2500分特的切膜丝,
所述纬丝是由棉纤维构成的3号~3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的记载,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包缠网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经丝由生物降解性树脂构成。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8的记载,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包缠网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纬丝相对于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从下方向上方延伸,而在构成所述独立编链组织的线圈的针编弧与该线圈正上方的线圈的沉降弧之间的交织点插入该独立编链组织,
并还向上方延伸,而在构成与所述独立编链组织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线圈的针编弧与该线圈的正上方的线圈的沉降弧之间的交织点插入该其他独立编链组织,
从而使所述独立编链组织和与其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连结而编织成编织物。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9的记载,在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包缠网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经编机以编织密度为0.5~20线圈横列/2.54cm、并且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所述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形成为10cm以下的方式进行编织。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0的记载,在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包缠网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将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所述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设为A,当在各独立编链组织中将一个线圈的伸长时的长度设为B时,
通过C=A/B来表示的编织物的开口比率C的值在1~5的范围内。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1的记载,本发明的包缠网的制造方法使用具备经丝送出机构、纬丝供给机构、提花机构、线圈形成机构以及卷取机构的经编机,连续地编织技术方案1~10所记载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卷取机构的提升辊来卷绕从所述线圈形成机构连续地编出的所述包缠网时,使该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以规定的振幅往复运动。
发明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的结构,本发明的包缠网是由通过经丝和纬丝编织成的编织物构成,该经丝和纬丝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经丝形成沿编织物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独立编链组织。另一方面,纬丝连结独立编链组织的各线圈和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其他线圈而形成编织物。
这样,由于经丝和纬丝均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因此即使家畜与饲料一起吃掉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包缠网的一部分,成分也与干草、秸秆等相同,能够在家畜的体内被消化而不会对家畜造成影响。另外,即使在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包缠网的一部分混入发酵原料而进入发酵装置的情况下,也与干草、秸秆等相同地被分解而形成为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进而,也可以在不从圆捆去除包缠网的情况下将包缠网与圆捆一起撕碎而全部作为家畜的饲料、或者用作发酵原料。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的结构,也可以是,使经丝的丝强度大于纬丝的丝强度。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丝强度较弱的纬丝优先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由此,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的结构,也可以是,将经丝设为对由棉纤维构成的5号~2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的至少两支以上的丝未加捻地进行合股而成的合股丝,将纬丝设为由棉纤维构成的10号~3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丝强度较弱的纬丝优先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的结构,也可以是,将经丝设为对由棉纤维构成的5号~2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的至少两支以上的丝进行并捻而成的并捻丝,将纬丝设为由棉纤维构成的10号~3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丝强度较弱的纬丝优先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5的结构,与上述技术方案1的结构不同,本发明的包缠网由通过经丝和纬丝编织成的编织物构成,该经丝由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该纬丝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经丝形成沿编织物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独立编链组织。另一方面,纬丝连结独立编链组织的各线圈与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其他线圈而形成编织物。进而,该编织物的特征在于,经丝的丝强度大于纬丝的丝强度。
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仅丝强度较弱的纬丝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由此,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6的结构,也可以是,将经丝设为裁切合成树脂膜而成的单丝纤度为200分特~2500分特的切膜丝,将纬丝设为由棉纤维构成的3号~5号0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仅丝强度较弱的纬丝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7的结构,也可以是,将经丝的合成树脂类纤维设为生物降解性树脂。纬丝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由此,经丝和纬丝均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够减少农畜产业者在进行废弃时的劳力和处理成本。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8的结构,也可以是,包缠网的编织组织形成为,纬丝相对于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从下方向上方延伸而在构成独立编链组织的线圈的针编弧与该线圈的正上方的线圈的沉降弧之间的交织点插入独立编链组织。也可以是,该纬丝还向上方延伸而在构成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线圈的针编弧与该线圈的正上方的线圈的沉降弧之间的交织点插入该其他独立编链组织。
由此,连结独立编链组织和与其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而编织成编织物,并且在包缠网的去除作业时,仅丝强度较弱的纬丝被切断,从而各独立编链组织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9的结构,也可以是,包缠网的编织是通过经编机以编织密度0.5~20线圈横列/2.54cm、并且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为10cm以下的方式进行的。由此,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包缠网的优点,并且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0的结构,也可以是,将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所述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设为A,当在各独立编链组织中将一个线圈的伸长时的长度设为B时,通过C=A/B来表示的编织物的开口比率C的值在1~5的范围内。在该开口比率C的值在1~5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相对于编织物的长度方向而形成为正方形或者横长的长方形的状态。由此,编织物的自由度在经向上变大,包缠网的经向上的伸缩性提高,包缠网的包缠作业以及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进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1的结构,本发明的包缠网的制造方法为,使用具备经丝送出机构、纬丝供给机构、提花机构、线圈形成机构以及卷取机构的经编机连续地进行编织。另外,在该制造方法中,在通过卷取机构的提升辊来卷绕从线圈形成机构连续地编出的包缠网时,使该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以规定的振幅往复运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包缠网是由在经丝中使用纤维素类纤维或者合成树脂类纤维并在纬丝中使用纤维素类纤维而编织成的编织物构成的。特别是,在经丝的丝强度比纬丝强的情况下,有时经丝也会比以往的聚乙烯膜的切膜丝粗。
这样,在经丝和纬丝的粗细大不相同的情况下,在卷绕为直径与以往相同的(从装置的限制起25cm以下)的辊状的情况下,卷绕为一根辊的包缠网的长度变短。于是,通过像这样地使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以规定的振幅往复运动,被卷起的经丝的位置始终错开而不会重叠,从而能够将长尺寸的包缠网卷绕为一根辊。
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缠网,其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的包缠的优点,并且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即使在包缠网的残渣混入饲料、或者发酵原料的情况下,对家畜造成的影响也较小、或者不会使发酵装置产生故障。进而,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该包缠网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包缠网的一实施方式的编织组织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由棉纤维构成的包缠网的消化试验的结果的照片。
图3是将基于由棉纤维构成的包缠网的消化试验的滞留时间与减量率之间的关系与饲料用稻的茎叶相比较而获得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包缠网。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第一实施方式对通过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经丝和纬丝编织成的包缠网进行说明。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于经丝以及纬丝所使用的纤维素类纤维,列举有棉、麻等天然纤维素类纤维、人造丝,铜氨纤维、粘胶纤维或天丝等再生纤维素类纤维等。此外,作为麻纤维,列举有亚麻(linen)、苎麻(ramie)、大麻(hemp)、黄麻(jute)等。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经丝和纬丝均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因此即使在从圆捆去除包缠网时包缠网的一部分作为残渣混入干草、秸秆等的情况下,对家畜造成的影响也较小、或者不会使发酵装置产生故障。
即,在将圆捆用作家畜的饲料的情况下,即使家畜将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包缠网的一部分与饲料一起吃掉,成分也与干草、秸秆等相同,能够在家畜的体内被消化而不会对家畜造成影响。另外,在将圆捆用作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的情况下,即使在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包缠网的一部分混入发酵原料而进入发酵装置的情况下,也与干草、秸秆等相同地被分解而形成为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进而,也可以在不从圆捆去除包缠网的情况下将包缠网与圆捆一起撕碎而全部作为家畜的饲料、或者用作发酵原料。
另外,由于经丝和纬丝均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因此能够将从圆捆去除的包缠网直接埋入土中进行废弃。或者即使在对使用后的包缠网进行焚烧处理的情况下,相对于以往的合成树脂纤维,该包缠网为零碳排放,不会再次排出CO2。由此,能够减少对使用后的包缠网进行废弃时的劳力和处理成本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此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上述纤维素类纤维中,也优选使用天然纤维素类纤维,进而,特别优选使用棉纤维。其理由在于,棉纤维为通用纤维,能够低价并且容易地获得各种粗细的纺纱丝。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经丝中使用由棉纤维构成的丝条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粗的单丝、或者也可以从中粗至粗的单丝中至少组合两支以上使用。例如,在组合并使用两支以上棉纤维的单丝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作对两支以上的5号~2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未加捻地进行合股而成的合股丝。另外,也可以用作对两支以上的5号~2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进行并捻而成的并捻丝。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设为组合至少两支以上的5号~20号的棉纺丝而成的合股丝或者并捻丝。另外,作为单丝使用5号~20号的棉纺丝的理由在于,这些丝较粗且丝强度也较强,并且作为低价格的通用丝在市场中流通,能够容易地获得。另外,在经丝中使用合股丝或者并捻丝的理由在于,能够进一步增强粗丝的丝强度,能够增大与后述的纬丝之间的丝强度差。此外,单丝的棉纺丝的捻的程度根据丝强度和拉伸率适当地选定即可。
在此,合股丝指的是对两支以上的丝进行合股但不加捻地进行使用的丝。在合股丝的情况下,由于对两支以上的丝进行合股后直接进行使用,因此形成为丝强度优异的丝。另一方面,并捻丝指的是对两支以上的丝进行合股并进行并捻而成的丝。在并捻丝的情况下,由于对两支以上的丝进行并捻,因此形成为丝强度比合股丝更加优异的丝。将对两支丝进行并捻而成的并捻丝称作双丝,将对三支丝进行并捻而成的并捻丝称作三股丝。通常,双丝、三股丝在与单丝的捻相反的方向上加捻。将单丝的捻称作下捻,将双丝或者三股丝的加捻称作上捻。此外,并捻丝的上捻的程度根据丝强度和拉伸率适当地选定即可。
另一方面,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纬丝中使用由棉纤维构成的丝条的情况下,优选为10号~30号的棉纺丝的单丝。其理由在于,10号~30号的棉纺丝也作为低价格的通用丝在市场中流通而能够容易地获得。在纬丝中使用单丝的理由在于,能够增大与上述经丝之间的丝强度差。此外,棉纺丝的捻的程度根据丝强度和拉伸率适当地选定即可。
另外,在纬丝所使用的棉纺丝比10号粗的情况下,丝强度变大,与由并捻丝构成的经丝之间的丝强度之差变小,因此无法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棉纺丝比30号细的情况下,丝强度较小而难以维持包缠网的形状,进而丝价格增高。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要求经丝的丝强度大于纬丝的丝强度。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丝强度较弱的纬丝优先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由此,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在此,优选的是,在由经丝和纬丝均由棉纤维构成的丝条构成时,如上所述,在经丝中使用进一步增强从中粗至粗的单丝的丝强度而成的合股丝或者并捻丝,另一方面,在纬丝中使用单丝,从而增大经丝与纬丝之间的丝强度差。由此,即使在经丝和纬丝均使用棉纺丝的情况下,丝强度较弱的纬丝也优先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
在此,更加详细地说明使纬丝的丝强度小于经丝的丝强度的理由。作为包缠网的使用时的物理性能,经丝维持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纬丝维持横向上的连结(后述编织相关内容)。因此,牢固地固定包缠后的圆捆的外周需要的是经丝的丝强度,对于纬丝并不要求经丝那样的丝强度。
以往的包缠网在经丝和纬丝中使用相同的丝条的理由在于,能够简化制造并低价地进行编织。与此相对地,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纬丝中使用丝强度小于经丝的丝,对于经丝和纬丝赋予丝强度差。由此,在使用后的包缠网的去除作业中,在将丝强度较大的经丝从圆捆剥离时,与其相连结的丝强度较小的纬丝被切断。
当纬丝像这样地被切断时,包缠网形成为由丝强度较大的经丝构成的独立编链组织的状态(后述编织相关内容)。这些独立编链组织等同于绳索形状,能够容易地从圆捆去除。由此,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一方面,在去除作业中被切断的多数纬丝伴随着独立编链组织的经丝而被去除。其中,一部分纬丝作为残渣而混入圆捆的干牧草、青贮饲料中。但是,这些残渣的成分与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干草、秸秆等相同,能够在家畜的体内被消化而不会对家畜造成影响。另外,在将圆捆用作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的情况下,即使在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包缠网的一部分混入发酵原料而进入发酵装置的情况下,也与干草、秸秆等相同地被分解而形成为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进而,也可以在不从圆捆去除包缠网的情况下将包缠网与圆捆一起撕碎而全部作为家畜的饲料、或者用作发酵原料。
接着,说明构成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包缠网的编织组织。此外,本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包缠网的编织组织不仅与本第一实施方式有关,在本发明中也是通用的。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包缠网是使用由上述两种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经丝和纬丝通过经编机编织成的经编网。在此,经编指的是沿编织物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经丝组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连续而形成线圈(线圈)的编织方法,通常,其特征在于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较大。
作为经编的编织组织,具有以单梳栉经平、单梳栉经绒、单梳栉经缎、绞花组织(编链组织)等基本组织为基础的各种编织组织,但是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这些编织组织中采用绞花组织。需要将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包缠网设为如下这样形成的编织物,即,通过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经丝来构成绞花组织(编链组织),并在该绞花组织(编链组织)中插入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其理由在于,若在除绞花组织以外的编织组织中通过经丝来连结各绞花组织,则在使用后的包缠网的去除作业中无法切断连结部分而使去除作业变得困难。
另外,作为经编机,具有拉舍尔经编机、特里科经编机等。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哪种经编机均可,通常,考虑生产率等方面而优选使用拉舍尔经编机。
在此,具体地说明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包缠网的编织。图1是表示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包缠网的编织组织的概略图。在图1中,包缠网(10)由经丝(1)和纬丝(2)构成,该经丝(1)由丝强度较强的纤维素类纤维构成,该纬丝(2)由丝强度较弱的纤维素类纤维构成,该经丝(1)形成构成编织物的基础的线圈(20)。
在图1中,表示由4纵行(纵向上的垄)×8线圈横列(横向上的垄)的绞花组织构成的编织物。进而各纵行(30)以及各线圈横列(40)被沿上下左右方向编织而形成宽幅且长尺寸的编织物。在该图1中,沿纵向并列的4支经丝(1)分别向图示上方延伸并且形成连续的线圈(20),从而分别形成由独立编链组织构成的纵行(30)。
在该状态下,各独立编链组织的纵行(30)彼此未连结而不构成编织物。于是,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经丝组(1)形成各独立编链组织的纵行(30),并且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2)以连结纵行(30)的各线圈(20)与其他纵行的其他线圈(20)的方式编织经编网。
在图1中,纬丝(2)向图示上方延伸,首先,在纵行的连续的两个线圈的交织点(连结一个线圈的向上方凸起的针编弧与其正上方的线圈的向下方凸起的沉降弧)经由(穿过)这些线圈向上方延伸。然后,该纬丝(2)在相邻的其他纵行的连续的两个线圈的交织点经由(穿过)这些线圈进一步向上方延伸。然后,该纬丝(2)在相邻的原纵行的连续的两个线圈的交织点经由(穿过)这些线圈进一步向上方延伸,之后,也同样地延伸而连结各纵行。
另外,通过经编机编织成的经编网的编织密度优选为0.5~20线圈横列/2.54cm,进一步优选为1~10线圈横列/2.54cm。另外,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线圈与相邻的线圈之间的间隔优选为10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cm以下。另外,对于线圈与线圈之间的间隔,只要能够通过调整进行编织的经丝以及纬丝的各纤度与丝强度之间的关系来维持作为包缠网的物理性能,则并无特殊限制。例如,也可以设为2.5cm以下至0.5mm左右。
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0.5~20线圈横列/2.54cm,并且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线圈与相邻的线圈之间的间隔为10cm以下,因此被较短地切割的干草、秸秆等不会从包缠网的网眼脱落、并且具有某种程度的粗度,因此能够构成单位面积重量(每单位面积的重量)较小且经济性较好的包缠网。由此,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包缠网的优点,并且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在此,在包缠网的经丝中使用了由棉纺丝构成的粗的单丝、合股丝或者并捻丝的情况下,该经丝本身的拉伸率较小,有可能导致包缠网的经向(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的伸缩性变小。在包缠网的伸缩性较小的情况下,包缠圆捆时的作业性以及去除包缠网时的作业性变得困难。于是,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控制包缠网的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
即,优选将表示通过经编机编织成的经编网的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的开口比率的值设于规定的范围内。在此,编织物的开口比率是通过由经丝构成的独立编链组织所形成的开口部分的纵向上的开口长度(经边)与纬丝所形成的开口部分的横向上的开口长度(纬边)之比来表示的。即,将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纬边)设为A,在各独立编链组织中,当将一个线圈的伸长时的长度(经边)设为B时,编织物的开口比率C的值通过C=A/B来表示。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该开口比率C的值在1~5的范围内,优选的处于1~3的范围内。在该开口比率C的值为1的情况下,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为正方形。另外,当开口比率C的值比1大时,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编织物的长度方向横长的长方形。通过使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处于正方形或者横长的长方形的状态,编织物的自由度在经向(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增大,包缠网的经向上的伸缩性提高。由此,包缠网的包缠作业以及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接着,说明包缠网的制造方法。此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包缠网的制造方法不仅与本第一实施方式有关,在本发明中也是通用的。如上所述,包缠网的制造装置能够使用通常的经编机。作为经编机,具有拉舍尔经编机、特里科经编机等,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拉舍尔经编机。这些经编机具备经丝送出机构、纬丝供给机构、提花机构、线圈形成机构以及卷取机构。
经丝送出机构是对应形成线圈所需的长度将整经后的多支经丝以适当的张力送出的机构。纬丝供给机构是对应所需的长度将形成线圈所需的纬丝以适当的张力送出的机构。提花机构是选择供丝的编织针的机构,与控制筘的运动和编织针的运动的线圈形成机构连动而形成编织物。卷取机构是以恒定速度将由线圈形成机构形成的编织物卷绕于提升辊的机构。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包缠网的经丝中使用了由棉纺丝构成的粗的单丝、合股丝或者并捻丝的情况下,该经丝粗细较粗,与使用了以往的聚乙烯膜的切膜丝的包缠网的情况下相比,编织物的厚度变厚。由此,在将与使用了以往的切膜丝的包缠网的长度相同长度的包缠网卷绕为一根辊的情况下,一根辊的直径变大。
另一方面,现在常用的包缠机是与使用了以往的切膜丝的包缠网相对应地设计的。因此,当以与使用了以往的切膜丝的包缠网的长度相同长度地卷绕在经丝中使用了由棉纺丝构成的粗的单丝、合股丝或者并捻丝的包缠网时,无法将其安装于现有的包缠机。
于是,采取有通过缩短卷绕于一根辊的包缠网的长度而设为与以往相同的直径来进行应对的方法。通常,使用了以往的切膜丝的包缠网在一根辊上卷绕1000m。与此相对地,例如,在使用了由10号的棉纺丝构成的合股丝或者双丝的包缠网的情况下,只能在一根辊上卷绕200m左右。这样,当缩短卷绕于一根辊的包缠网的长度时,包缠网的更换作业变得频繁,包缠作业的作业性大幅降低。
于是,在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包缠网的制造方法中,当通过卷取机构的提升辊来卷绕从线圈形成机构连续地编出的包缠网时,使该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以规定的振幅进行往复运动。另外,也可以取代使提升辊进行往复运动而在提升辊之前设置横动装置、或者使卷绕座移动,也可以组合上述结构。
如上所述,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包缠网优选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为10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cm以下。这样,相邻的独立编链组织彼此的间隔为数cm,从而与存在有独立编链组织的部分的厚度较厚的情况下相比,不存在独立编链组织的编织物部分的厚度并不厚。另外,即使在经丝与纬丝的粗细极端不同的情况下(通常为经丝较粗的情况)也产生有相同的结果。
于是,通过使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以规定的振幅(优选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相等或者稍窄)进行往复运动,独立编链组织的部分以不重叠的方式被左右均匀地分配,即使在以相同的直径卷起的情况下,也能够增长能够卷绕于一根辊上的包缠网的长度。
另外,通过增大卷绕于辊上时的卷绕硬度,能够增长能够卷绕于一根辊上的包缠网的长度。在此,作为卷绕硬度,例如,优选以50g/cm2以上的卷绕硬度进行卷绕。作为增大卷绕硬度的方法,优选采用基于压辊的方法、基于扭矩极限装置和阶梯式辊的方法、基于固定三根辊的张力装置、或者上述方法的组合。
另外,在使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以规定的振幅进行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包缠网的两端(也称作编织物的“耳”)乱动,卷绕的硬度与均匀性有可能产生缺陷。于是,也可以在包缠网的两端(耳)的部分的独立编链组织添加“加固丝”。该加固丝以沿着包缠网的两端(耳)的独立编链组织的方式在不形成线圈的情况下加强独立编链组织。
通过这些结构,即使在不改造地使用以往的包缠机来进行包缠作业的情况下,辊的更换作业也不频繁,包缠作业的作业性不会降低。
接着,通过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具体地说明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包缠网。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1中,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经丝,使用了进行了合股而不加捻地使用由棉纺丝构成的两支10号的单丝(10/-)的合股丝(10//2s)。该棉的合股丝(12//2s)的丝强度(拉伸强度)为14N/1支。另一方面,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以单丝的状态直接使用了由棉纺丝构成的20号的单丝(20/-)。该棉的单丝(20/-)的丝强度(拉伸强度)为3N/1支。此外,丝的拉伸强度和伸长度(拉伸强度以及拉伸率)的测定以JIS-L1013为基准。
在本实施例1中,在包缠网的编织中使用拉舍尔经编机来编织上述图1所示的编织组织的包缠网(在图1中,为了便于表示,以1支丝来表示经丝,但实际上是两支的合股丝)。在本实施例1中编织成的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2线圈横列/2.54cm,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为2.5cm。另外,包缠网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此外,在包缠网的两端(耳)的独立编链组织中,以沿着该独立编链组织的方式在不形成线圈的情况下配置用于加强独立编链组织的加固丝。在本实施例1中,在加固丝中,以单丝的状态直接使用了20号的棉纺丝。
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通过图1所示的编织组织编织而成,各绞花组织(纵行)是通过使作为经丝的棉的合股丝(10//2s)相对于一个线圈而言在上下方向上行走3次(往复1.5次)而形成的,因此,每1支绞花组织的强度(拉伸强度)为相当于棉的合股丝(10//2s)的丝强度的大致3倍的40N/1支。
另一方面,1支纬丝与1支绞花组织相对应(参照图1)。由此,3N/1支的1支纬丝与40N/1支的1支绞花组织相对应,经丝与纬丝之间的丝强度差进一步变大。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丝强度较弱的纬丝优先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由此,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2线圈横列/2.54cm,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为2.5cm。由此,表示该包缠网的开口部分的形状的开口比率C的值如下。
首先,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纬边)为A=2.5cm,一个线圈的伸长时的长度(经边)为B=2.54cm/2=1.27cm。由此,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的开口比率形成为C=A/B=2.5/1.27=2。其结果是,包缠网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包缠网的长度方向横长的长方形,编织物的自由度在经向(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增大,包缠网的经向上的伸缩性良好。由此,包缠网的包缠作业以及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1中,在通过卷取机构的提升辊卷绕从拉舍尔经编机连续地编出的包缠网时,使该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以2.5cm的振幅往复运动。另外,采用与提升辊相对应的压辊来增加卷绕硬度。通过使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往复运动,独立编链组织的部分以不重叠的方式被左右均匀地分配,进而,采用压辊而将卷绕硬度设为50g/cm2以上,从而卷绕于一根辊上的包缠网的长度形成为1000m/根。此时,卷绕于直径7.5cm的纸管的包缠网的直径形成为24cm,卷绕硬度为55g/cm2。
即,与使用了以往的聚乙烯膜的切膜丝的包缠网的情况下相比,能够以相同的直径卷绕相同程度的长度。由此,即使在使用以往的包缠机来进行包缠作业的情况下,辊的更换作业不会频繁,包缠作业的作业性不会降低。
使用这样获得的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宽度:1m、单位面积重量:15g/m2),在实际上使用包缠机来进行圆捆的包缠。其结果是,也能够与以往的包缠网(经丝、纬丝均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相同地抵抗较高的装置张力。另外,包缠好的圆捆的表面被足够牢固地缠绕,从而满足了实用性。由此,与以往的包缠网相同,能够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的包缠的优点。
接着,进行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在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中,当从圆捆剥离丝强度较大的经丝(实际上为绞花组织)时,与其相连结的丝强度较小的纬丝被适度地切断。因此,包缠网形成为由丝强度较大的经丝构成的绞花组织的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从圆捆去除。由此,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一方面,在去除作业中被切断的多数纬丝伴随着由经丝构成的绞花组织而被去除,纬丝的残渣几乎不会混入圆捆的干草、秸秆等中。但是,即使在这些残渣混入干草、秸秆等的情况下,家畜也能够进行消化、或者能够被用作生物乙醇发酵的发酵原料的一部分。进而,也可以在不从圆捆去除包缠网的情况下将包缠网与圆捆一起撕碎而全部作为家畜的饲料、或者用作发酵原料。
在此,在本实施例1中制成的由棉纤维构成的包缠网进入到家畜的体内的情况下,通过消化试验来确认能够被消化到何种程度。在消化试验中,采用用于确认牛的第一胃内的试样的消化的“尼龙袋法”,在广岛县立综合技术研究所畜产技术中心进行实施。
首先,将由棉纤维构成的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放入尼龙袋,将该尼龙袋投入牛的第一胃。投入后,在经过1日(24小时)、2日(48小时)、3日(72小时)、4日(96小时)、5日(120小时)、6日(144小时)时逐个取出尼龙袋,在流水中进行清洗直到清除浑浊物,而后立即以-20℃进行冻结保存而使微生物的活性停止。然后,将冻结保存的尼龙袋解冻,通过家用洗衣机以每5分钟更换一次水的方式清洗共计20分钟。将这些试样以60℃通风干燥48小时,而后计量尼龙袋的内容物重量,计算干燥物消失率(减量率%)。此外,同时进行作为比较例1的饲料用稻(库萨诺活希:クサノホシ)的茎叶的消化试验、作为比较例2的饲料用稻(塔期丝子卡:たちすずか)的茎叶的消化试验。
以图2的照片表示基于尼龙袋法的消化试验所获得的试验前(滞留时间0日)以及试验后(滞留时间1日~6日)的各试样的状态。另外,在表1以及图3的坐标图中示出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以及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的消化试验中的第一胃内滞留时间与干燥物消失率(减量率%)之间的关系。
[表1]
根据图2的照片,由棉纤维构成的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随着经过牛的第一胃内的滞留时间而被消化,继而缓缓地变小。另外,明确为从滞留时间经过3日后起便被急剧地消化而消失的状态。另外,如从表1以及图3中明确的那样,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在牛的第一胃内的滞留时间为1日时,与比较例1以及2的饲料用稻的茎叶相比,减量率较小。但是,明确的是,在滞留时间为2日时,形成为与比较例1以及2相同的减量率,而后反转,在滞留时间为3日时大致被消化。
由此,明确的是,由棉纤维构成的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在牛的第一胃内被消化的程度与饲料用稻的茎叶相同或者在其之上。由此,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包缠网能够在不从圆捆去除的情况下将包缠网与圆捆一起撕碎而全部作为家畜的饲料、或者用作发酵原料。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2中,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经丝,使用了将两支10号的棉纺丝合股并并捻而成的并捻丝的双丝(10/2)。该棉的双丝(10/2)的丝强度(拉伸强度)为14N/1支。另一方面,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直接使用了由棉纺丝构成的20号的单丝(20/-)。该棉的单丝(20/-)的丝强度(拉伸强度)为3N/1支。此外,丝的拉伸强度和伸长度(拉伸强度以及拉伸率)的测定以JIS-L1013为基准。
在本实施例2中的包缠网的编织中,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使用拉舍尔经编机来编织上述图1所示的编织组织的包缠网。在本实施例2中编织成的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2线圈横列/2.54cm,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为2.5cm。另外,包缠网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此外,在包缠网的两端(耳)的独立编链组织中以沿着该独立编链组织的方式在不形成线圈的情况下配置用于加强独立编链组织的加固丝。在本实施例2中,在加固丝中,以单丝的状态直接使用了20号的棉纺丝。
本实施例2的包缠网通过图1所示的编织组织编织而成,各绞花组织(纵行)是通过使作为经丝的棉的双丝(10/2)相对于一个线圈而言在上下方向上行走3次(往复1.5次)而形成的,因此,每1支绞花组织的强度(拉伸强度)为相当于棉的双丝(10/2)的丝强度的大致3倍的40N/1支。
另一方面,1支纬丝与1支绞花组织相对应(参照图1)。由此,3N/1支的1支纬丝与40N/1支的1支绞花组织相对应,经丝与纬丝之间的丝强度差进一步变大。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丝强度较弱的纬丝优先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由此,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2的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2线圈横列/2.54cm,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为2.5cm。由此,表示该包缠网的开口部分的形状的开口比率C的值如下。
首先,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纬边)为A=2.5cm,一个线圈的伸长时的长度(经边)为B=2.54cm/2=1.27cm。由此,本实施例2的包缠网的开口比率形成为C=A/B=2.5/1.27=2。其结果是,包缠网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包缠网的长度方向横长的长方形,编织物的自由度在经向(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增大,包缠网的经向上的伸缩性良好。由此,包缠网的包缠作业以及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2中,在通过卷取机构的提升辊卷绕从拉舍尔经编机连续地编出的包缠网时,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使该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以2.5cm的振幅往复运动。另外,采用与提升辊相对应的压辊来增加卷绕硬度。通过使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往复运动,独立编链组织的部分以不重叠的方式被左右均匀地分配,进而,采用压辊而将卷绕硬度设为50g/cm2以上,从而卷绕于一根辊上的包缠网的长度形成为1000m/根。此时,卷绕于直径7.5cm的纸管的包缠网的直径形成为24cm,卷绕硬度为55g/cm2。
即,与使用了以往的聚乙烯膜的切膜丝的包缠网的情况下相比,能够以相同的直径卷绕相同的长度。由此,即使在使用以往的包缠机来进行包缠作业的情况下,辊的更换作业不会频繁,包缠作业的作业性不会降低。
使用这样获得的本实施例2的包缠网(宽度:1m、单位面积重量:15g/m2),在实际上使用包缠机来进行圆捆的包缠。其结果是,也能够与以往的包缠网(经丝、纬丝均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相同地抵抗较高的装置张力。另外,包缠好的圆捆的表面被足够牢固地缠绕,从而满足了实用性。由此,与以往的包缠网相同,能够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的包缠的优点。
接着,进行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在本实施例2的包缠网中,当从圆捆剥离丝强度较大的经丝(实际上为绞花组织)时,与其相连结的丝强度较小的纬丝被适度地切断。因此,包缠网形成为由丝强度较大的经丝构成的绞花组织的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从圆捆去除。由此,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一方面,在去除作业中被切断的多数纬丝伴随着由经丝构成的绞花组织而被去除,纬丝的残渣几乎不会混入圆捆的干草、秸秆等中。但是,即使在这些残渣混入干草、秸秆等的情况下,家畜也能够进行消化、或者能够被用作生物乙醇发酵的发酵原料的一部分。进而,也可以在不从圆捆去除包缠网的情况下将包缠网与圆捆一起撕碎而全部作为家畜的饲料、或者用作发酵原料。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通过由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的经丝和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编织成的包缠网。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经丝所使用的合成树脂类纤维中,除了由通常的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的纤维以外,还包含由生物降解性树脂构成的纤维。其理由在于,通过使用生物降解性树脂,能够减少废弃使用后的包缠网时的劳力和处理成本。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经丝所使用的通常的合成树脂,并无特殊限定,但是优选通常被用作膜或者纤维、并且具有通用性的树脂,能够使用聚酰胺、聚酯、丙烯酸类、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聚氨酯、聚氯乙烯类,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
在以往的包缠网中,经丝以及纬丝均使用了相同的纤维,特别是从物理性能(强度)以及经济性的点出发,使用有农畜产领域广为使用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经丝,也能够使用与以往相同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另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经丝,也可以使用伸缩性优异、并且经济性良好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此,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除了由通常的高压聚合法所获得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外,还包含乙烯与其他α-烯烃的共聚物、即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
由于低密度聚乙烯(LDPE)通常聚合度较低,并且结晶度较低,因此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丝强度这一点上较差,相反,由于结晶度较低,因此能够形成拉伸率较大的丝条。由此,在编织为包缠网的情况下,能够在维持实用的丝强度的同时构成以往所没有的伸缩性较大的包缠网。
另一方面,经丝所使用的生物降解性树脂通常能够划分为完全生物降解性树脂和部分生物降解性树脂。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任意生物降解性树脂。首先,完全生物降解性树脂指的是通过微生物的活动进行分解并最终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树脂。例如,能够列举聚己酸内酯(PCL)类、聚丁二酸乙二脂(PES)类、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类、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聚乳酸(PLA)类、聚乙醇酸(PGA)类、聚羟基丁酸酯(PHB)类、乙酰纤维素、聚乙烯醇等。
其中,特别是聚乳酸(PLA)类、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聚己酸内酯(PCL)类以及聚羟基丁酸酯(PHB)类的各脂肪族聚酯类树脂,对于分解它们的微生物或者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特别是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经丝中使用生物降解性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聚乳酸(PLA)类生物降解性树脂。其理由在于,该生物降解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且进行有较多的生物降解性的研究。作为该聚乳酸(PLA)类生物降解性树脂,例如,列举有“ecodear”(注册商标,东丽株式会社)等。
另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经丝中使用生物降解性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作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生物降解性树脂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其理由在于,这些生物降解性树脂具有与聚乙烯相似的优异的物理性能,在现阶段被最为广泛地普及。另外,其理由在于,对于分解这些生物降解性树脂的微生物或者酶详细地进行了研究。作为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生物降解性树脂,例如,列举有“Bionolle”(注册商标,昭和高分子株式会社)等。
相对于该完全生物降解性树脂,部分生物降解性树脂指的是直接在不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通常的树脂中混合通过微生物的活动而进行分解的生物降解成分。在该部分生物降解性树脂中,首先,通过微生物对生物降解成分进行分解,残留被低分子量化的树脂。可认为该残留的树脂也随着时间而被分解。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生物降解成分,只要是通过微生物的活动来进行分解的成分,则并无特殊限定,进而,也包含通过来自微生物的酶等的作用来进行分解的成分。作为这些生物降解成分,例如,优选使用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类、丝、毛丝等蛋白质、其它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部分生物降解性树脂,例如,列举有聚乙烯类分解性树脂“Degralex”(注册商标,日立化成FILTEC株式会社)等。由此,能够确认的是,对生物降解成分进行了分解后的被低分子量化了的聚乙烯通过微生物的活动而最终的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日立化成技术报告No.45,2005-7)。
进而,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经丝所使用的生物降解性树脂,也能够利用在上述完全生物降解性树脂中进而混合生物降解成分而使分解速度提高的生物降解性树脂。例如,提出有在作为生物降解性树脂的脂肪族聚酯树脂中混合由米制成的规定颗粒直径的固体颗粒的方案(日本专利第4264468号)。
在此,说明被用作经丝的合成树脂类纤维的形状。作为该合成树脂类纤维,能够使用单丝丝条、复丝丝条以及短纤维纺纱丝条中的任意一种。单丝丝条是由1支单丝构成的连续丝,该单丝丝条的剖面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可以为圆、椭圆、三角、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以及茧型等。另外,单丝丝条的制造法可以为任意方法,例如,可以为熔融纺丝、湿式纺丝、干式纺丝、或者较细地裁切合成树脂膜的纵切纱线法。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作为经丝所使用的单丝丝条中,从物理性能以及经济性的点出发优选使用纵切纱线。例如,作为上述合成树脂,优选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或者作为生物降解性树脂的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此时,首先,通过T模法或者吹塑法对这些树脂进行膜化。接着,以分切机将该膜裁切为规定宽度。此时,也可以在裁切的前后根据需要适当地进行拉伸。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要求经丝的丝强度大于作为纬丝所使用的纤维素类纤维的丝强度。因此,根据使用的合成树脂的物理性能来调整切膜丝的裁切宽度(切膜丝的粗细)与拉伸的程度。
在此,在经丝为切膜丝的情况下,优选该单丝纤度为200分特~2500分特,进一步优选为300分特~2000分特。进而,更加优选为500分特~1500分特。切膜丝的单丝纤度为200分特~2500分特,从而能够维持编织后的包缠网的强度,特别是能够维持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由此,能够牢固地固定包缠后的圆捆的外周,能够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的包缠的优点。
进而,在经丝为切膜丝的情况下,优选该1支单丝的丝强度为5N/1支~60N/1支,另外,进一步优选为7N/1支~50N/1支。进而更加优选为10N/1支~40N/1支。切膜丝的1支单丝的丝强度为5N/1支~60N/1支,从而能够维持编织后的包缠网的强度,特别是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能够牢固地固定包缠后的圆捆的外周。进而,经丝的丝强度大于作为纬丝而使用的纤维素类纤维的丝强度,从而使用后的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后续去除作业的详细内容)。
另外,复丝丝条是对多支长丝单纤维进行合股而成的连续丝,各自的单纤维的剖面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另外,复丝丝条的制造法通常为纺丝法,例如,熔融纺丝、湿式纺丝、干式纺丝、或者如海岛纤维那样在对由单纤维构成的复合股丝进行纺丝后进行分段。进而,复丝丝条可以是无捻、或者也可以是各单纤维以未分纤的方式加捻。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作为经丝而使用的复丝丝条,从物理性能以及经济性的点出发,优选通过熔融纺丝来制造。例如,作为上述合成树脂,优选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或者作为生物降解性树脂的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要求经丝的丝强度大于作为纬丝而使用的纤维素类纤维的丝强度。因此,根据使用的合成树脂的物理性能来调整单丝纤度和长丝数(复丝丝条的粗细)以及拉伸的程度。
另外,短纤维纺纱丝条是将多支较短的纤维平行地排列并通过加捻来进行约束的连续丝,通常由纺纱法来制造。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上述单丝丝条或者复丝丝条而将该短纤维纺纱丝条用作经丝。在该情况下,需要考虑与上述单丝丝条或者复丝丝条同等程度的丝条的丝强度以及拉伸率。
接着,说明纬丝。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纬丝所使用的纤维素类纤维中,列举有棉、麻等天然纤维素类纤维、人造丝、铜氨纤维、粘胶纤维或天丝等再生纤维素类纤维等。此外,作为麻纤维,列举有亚麻(linen)、苎麻(ramie)、大麻(hemp)、黄麻(jute)等。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这些纤维素类纤维中,优选使用天然纤维素类纤维,进而,更加优选使用棉纤维。其理由在于,棉纤维为通用纤维,能够低价并且容易地获得各种粗细的纺纱线。
在以往的包缠网中,如上所述,纬丝与经丝相同,也使用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此相对地,本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经丝和纬丝中使用不同的纤维。特别是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要求经丝的丝强度大于纬丝的丝强度。因此,在经丝中使用丝强度较大的合成纤维,在纬丝中使用有丝强度较小的纤维素类纤维。
在此,在纬丝为由棉纤维构成的纺纱丝(棉纺丝)的情况下,其粗细根据其与经丝的丝强度之间的关系适当地选定即可,通常优选为3号~30号,进一步优选为8号~20号。3号~30号的棉纺丝是通用的,且能够最廉价地获得。
这是由于,在棉纺丝比3号粗的情况下,丝强度增大,与由合成纤维构成的经丝的丝强度之差变小,无法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这是由于,在棉纺丝比30号细的情况下,丝强度较小而难以维持包缠网的形状,进而丝价格增高。此外,棉纺丝的捻的程度根据丝强度和拉伸率适当地选定即可。
此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棉的单丝即可,双丝等丝强度较大且高价,并不优选。另外,相对于优选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由棉纤维构成的纬丝设为10号~30号的棉纺丝的单丝,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丝的号数的范围较广,也优选设为3号~10号的棉纺丝的单丝。其理由在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由棉纤维构成的经丝相比,本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由合成纤维构成的经丝的丝强度更大。
在此,说明在纬丝中使用丝强度较小的纤维素类纤维的理由。对于包缠网的使用时的物理性能,如上所述,经线维持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的强度,纬丝维持横向上的连结。因此,牢固地固定包缠后的圆捆的外周需要的是经丝的丝强度,对于纬丝并未要求经丝那样的丝强度。
以往的包缠网在经丝和纬丝中使用相同的丝条的理由在于,能够简化制造并低价地进行编织。与此相对地,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纬丝中使用丝强度小于经丝的纤维素类纤维,对于经丝和纬丝赋予丝强度差。由此,在使用后的包缠网的去除作业中,在将丝强度较大的经丝从圆捆剥离时,与其相连结的丝强度较小的纬丝被切断。
当纬丝像这样地被切断时,包缠网形成为由丝强度较大的经丝构成的独立编链组织的状态。这些独立编链组织等同于绳索形状,能够容易地从圆捆去除。由此,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一方面,在去除作业中被切断的多数纬丝伴随着独立编链组织的经丝而被去除。其中,一部分纬丝作为残渣而混入圆捆的干牧草、青贮饲料中。但是,这些残渣的成分与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干草、秸秆等相同,能够在家畜的体内被消化而不会对家畜造成影响。另外,在将圆捆用作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的情况下,即使在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包缠网的一部分混入发酵原料而进入发酵装置的情况下,也与干草、秸秆等相同地被分解而形成为生物乙醇的发酵原料。
接着,说明构成本第二实施方式的包缠网的编织组织。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包缠网是使用由上述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的经丝和由纤维素纤维构成的纬丝通过经编机编织成的经编网。
作为经编的编织组织,具有以单梳栉经平、单梳栉经绒、单梳栉经缎、绞花组织(编链组织)等基本组织为基础的各种编织组织,但是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绞花组织。需要将本第二实施方式的包缠网设为如下这样形成的编织物,即,通过由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的经丝构成绞花组织(编链组织),并在该绞花组织(编链组织)中插入由纤维素纤维构成的纬丝。其理由在于,若在除绞花组织以外的编织组织中通过由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的经丝来连结各绞花组织,则在使用后的包缠网的去除作业中无法切断纬丝而使去除作业变得困难。
另外,作为经编机,如上所述,具有拉舍尔经编机、特里科经编机等。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哪种编机均可,通常,考虑生产率等这一点而优选使用拉舍尔经编机。此外,本第二实施方式的包缠网的编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参照图1),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编织成的经编网的编织密度优选为0.5~20线圈横列/2.54cm,进一步优选为1~10线圈横列/2.54cm,更加优选为1.5~3线圈横列/2.54cm。另外,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线圈与相邻的线圈之间的间隔优选为10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cm以下。此外,对于线圈与线圈之间的间隔,只要能够通过调整进行编织的经丝以及纬丝的各纤度与丝强度之间的关系来维持作为包缠网的物理性能,则并无特殊限制。例如,也可以设为2.5cm以下至0.5mm左右。
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0.5~20线圈横列/2.54cm,并且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丝圈与相邻的丝圈之间的间隔为10cm以下,因此被较短地切割的干草、秸秆等不会从包缠网的网眼脱落、并且具有某种程度的粗度,因此能够构成单位面积重量(每单位面积的重量)较小且经济性较好的包缠网。由此,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包缠网的优点,并且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在此,在包缠网的经丝中使用了由拉伸后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形成的切膜丝的情况下,该经丝本身的拉伸率较小,有可能导致包缠网的经向(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的伸缩性变小。在包缠网的伸缩性较小的情况下,包缠圆捆时的作业性以及去除包缠网时的作业性变得困难。于是,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控制包缠网的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
即,优选将表示通过经编机编织成的经编网的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的开口比率的值设于规定的范围内。在此,编织物的开口比率是通过由经丝构成的独立编链组织所形成的开口部分的纵向上的开口长度(经边)与纬丝所形成的开口部分的横向上的开口长度(纬边)之比来表示的。即,将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纬边)设为A,在各独立编链组织中,当将一个线圈的伸长时的长度(经边)设为B时,编织物的开口比率C的值通过C=A/B来表示。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开口比率C的值在1~5的范围内,优选处于1~3的范围内。在该开口比率C的值为1的情况下,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为正方形。另外,当开口比率C的值比1大时,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编织物的长度方向横长的长方形。通过使编织物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处于正方形或者横长的长方形的状态,编织物的自由度在经向(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增大,包缠网的经向上的伸缩性提高。由此,包缠网的包缠作业以及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接着,说明本第二实施方式的包缠网的制造方法。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包缠网的制造装置优选使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拉舍尔经编机。此外,本第二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拉舍尔经编机的各机构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详细说明。
接着,根据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4具体地说明本第二实施方式的包缠网。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3中,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由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的经丝,使用了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构成的、宽度2.5mm、厚度25μm、550分特的切膜丝。该切膜丝的丝强度(拉伸强度)为27N/1支,拉伸率(拉伸率)为21%。另一方面,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以单丝的状态直接使用了由棉纺丝构成的10号的单丝(10/-)。该棉的单丝(10/-)的丝强度(拉伸强度)为13N/1支。此外,丝的拉伸强度和伸长度(拉伸强度以及拉伸率)的测定以JIS-L1013为基准。
在本实施例3中的包缠网的编织中,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使用拉舍尔经编机来编织上述图1所示的编织组织的包缠网。在本实施例3中编织成的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2线圈横列/2.54cm,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为2.5cm。另外,包缠网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g/m2。
本实施例3的包缠网通过图1所示的编织组织编织而成,各绞花组织(纵行)是通过使作为经丝的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构成的切膜丝相对于一个线圈而言在上下方向上行走3次(往复1.5次)而形成的,因此,每1支绞花组织的强度(拉伸强度)为相当于切膜丝的丝强度的大致3倍的81N/1支。
另一方面,1支纬丝与1支绞花组织相对应(参照图1)。由此,13N/1支的1支纬丝与81N/1支的1支绞花组织相对应,经丝与纬丝之间的丝强度差进一步变大。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丝强度较弱的纬丝优先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由此,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3的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2线圈横列/2.54cm,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为2.5cm。由此,表示该包缠网的开口部分的形状的开口比率C的值如下。
首先,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纬边)为A=2.5cm,一个线圈的伸长时的长度(经边)为B=2.54cm/2=1.27cm。由此,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的开口比率形成为C=A/B=2.5/1.27=2。其结果是,包缠网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包缠网的长度方向横长的长方形,编织物的自由度在经向(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增大,包缠网的经向上的伸缩性良好。由此,包缠网的包缠作业以及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使用这样获得的本实施例3的包缠网(宽度:1m,单位面积重量:10g/m2),在实际上使用包缠机来进行圆捆的包缠。其结果是,也能够与以往的包缠网(经丝、纬丝均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相同地抵抗较高的装置张力。另外,包缠好的圆捆的表面被足够牢固地缠绕,从而满足了实用性。由此,与以往的包缠网相同,能够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的包缠的优点。
接着,进行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在本实施例3的包缠网中,当从圆捆剥离丝强度较大的经丝时,与其相连结的丝强度较小的纬丝适度地被切断。因此,包缠网形成为由丝强度较大的经丝构成的独立编链组织的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从圆捆去除。由此,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一方面,在去除作业中被切断的多数纬丝伴随着由经丝构成的绞花组织而被去除,纬丝的残渣几乎不会混入圆捆的干草、秸秆等中。但是,即使在这些残渣混入干草、秸秆等的情况下,家畜也能够进行消化、或者能够被用作生物乙醇发酵的发酵原料的一部分。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4中,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由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的经丝,使用了由聚乳酸(PLA)类生物降解性树脂构成的、宽度4mm、厚度30μm、1000分特的切膜丝。该切膜丝的丝强度(拉伸强度)为18N/1支。另一方面,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以单丝的状态直接使用了由与上述实施例3相同的棉纺丝构成的10号的单丝(10/-)。该棉的单丝(10/-)的丝强度(拉伸强度)为13N/1支。此外,丝的拉伸强度和伸长度(拉伸强度以及拉伸率)的测定以JIS-L1013为基准。
在本实施例4中的包缠网的编织中,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使用拉舍尔经编机来编织上述图1所示的编织组织的包缠网。在本实施例4中编织成的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2线圈横列/2.54cm,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为2.5cm。另外,包缠网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g/m2。
本实施例4的包缠网通过图1所示的编织组织编织而成,各绞花组织(纵行)是通过使作为经丝的由聚乳酸(PLA)类生物降解性树脂构成的切膜丝相对于一个线圈而言在上下方向上行走3次(往复1.5次)而形成的,因此,每1支绞花组织的强度(拉伸强度)为相当于切膜丝的丝强度的大致3倍的54N/1支。
另一方面,1支纬丝与1支绞花组织相对应(参照图1)。由此,13N/1支的1支纬丝与54N/1支的1支绞花组织相对应,经丝与纬丝之间的丝强度差进一步变大。由此,在去除使用后的包缠网时,丝强度较弱的纬丝优先被切断,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更加容易。由此,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4的包缠网的编织密度为2线圈横列/2.54cm,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为2.5cm。由此,表示该包缠网的开口部分的形状的开口比率C的值如下。
首先,绞花组织(纵行)与相邻的绞花组织(纵行)之间的间隔(纬边)为A=2.5cm,一个线圈的伸长时的长度(经边)为B=2.54cm/2=1.27cm。由此,本实施例1的包缠网的开口比率形成为C=A/B=2.5/1.27=2。其结果是,包缠网的开口部分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包缠网的长度方向横长的长方形,编织物的自由度在经向(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增大,包缠网的经向上的伸缩性良好。由此,包缠网的包缠作业以及去除作业变得容易。
使用这样获得的本实施例4的包缠网(宽度:1m,单位面积重量:10g/m2),在实际上使用包缠机来进行圆捆的包缠。其结果是,也能够与以往的包缠网(经丝、纬丝均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相同地抵抗较高的装置张力。另外,包缠好的圆捆的表面被足够牢固地缠绕,从而满足了实用性。由此,与以往的包缠网相同,能够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的包缠的优点。
接着,进行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在本实施例4的包缠网中,当从圆捆剥离丝强度较大的经丝时,与其相连结的丝强度较小的纬丝适度地被切断。因此,包缠网形成为由丝强度较大的经丝构成的独立编链组织的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从圆捆去除。其结果是,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不会产生去除作业的作业者误被刀具划伤身体的事故。
另一方面,在去除作业中被切断的多数纬丝伴随着由经丝构成的绞花组织而被去除,纬丝的残渣几乎不会混入圆捆的干草、秸秆等中。但是,即使在这些残渣混入干草、秸秆等的情况下,家畜也能够进行消化、或者能够被用作生物乙醇发酵的发酵原料的一部分。
进而,对于本实施例4的包缠网,经丝由聚乳酸(PLA)类生物降解性树脂构成,并且纬丝由作为棉纤维的天然纤维构成。因此,能够将通过去除作业去除的包缠膜埋在牧场内的土中而使其自然分解。由此,实施例4的包缠网的废弃处理变得容易。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缠网,其维持对搬运、保管有效的基于包缠网的包缠的优点,并且包缠网的去除作业变得容易,即使在包缠网的残渣混入饲料、或者发酵原料的情况下,对家畜造成的影响也很小、或者不会使发酵装置产生故障。进而,本发明能够提供该包缠网的制造方法。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时,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也列举有如下这样的各种的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例1中,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经丝的纤维素类纤维,使用了将两支10号(10/-)的棉纺丝进行合股而不加捻地直接使用的合股丝(10//2s),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以单丝的状态直接使用粗的棉纺丝、或者也可以使用将三支以上的从中粗至粗的棉纺丝进行合股而不加捻地直接使用的合股丝等。此外,也可以使用由除棉纺丝以外的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丝。
(2)在上述实施例2中,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经丝的纤维素类纤维,使用了将两支10号(10/-)的棉纺丝合股并并捻而成的双丝(10/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以单丝的状态直接使用粗的棉纺丝、或者也可以使用将三支棉纺丝合股而成的三股丝等。此外,也可以使用由除棉纺丝以外的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丝。
(3)在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纬丝的纤维素类纤维,使用了20号(20/-)的棉纺丝,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号数的棉纺丝、或者由除棉纺丝以外的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丝。
(4)在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从圆捆去除包缠网,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以包含经丝和纬丝的方式切断卷绕于圆捆的包缠网,将全部包缠网与干草、秸秆等一起作为家畜的饲料,或者将全部包缠网用作生物乙醇发酵的发酵原料的一部分。
(5)在上述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4中,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经丝的合成树脂类纤维,使用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以及聚乳酸(PLA),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者其他生物降解性树脂。
(6)在上述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4中,作为构成包缠网的纬丝的纤维素类纤维,使用了10号(10/-)的棉纺丝,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号数的棉纺丝或者其他纤维素类纤维。
(7)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作为包缠网的编织密度,采用了2线圈横列/2.54cm,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绞花组织与相邻的绞花组织之间的间隔采用了2.5cm,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干草、秸秆的切割长度来调整编织物的粗细。
(8)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包缠网的单位面积重量为大致10g/m2~15g/m2左右,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根据使用的经丝和纬丝的丝强度、伸缩性适当地调整。
标号说明
1、经丝;2、纬丝;10、编织物;20、线圈;30、纵行;40、线圈横列;A、实施例1(棉纤维构成包缠网);B、饲料用稻(库萨诺活希茎叶);C、饲料用稻(塔期丝子卡茎叶)。
Claims (11)
1.一种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沿编织物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经丝组分别通过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线圈而形成多个独立编链组织,
该包缠网由所述独立编链组织的各线圈与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其他线圈被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连结而成的编织物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丝的丝强度比所述纬丝的丝强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丝是对由棉纤维构成的5号~2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的至少两支以上的丝未加捻地进行合股而成的合股丝,
所述纬丝是由棉纤维构成的10号~3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丝是对由棉纤维构成的5号~2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的至少两支以上的丝进行并捻而成的并捻丝,
所述纬丝是由棉纤维构成的10号~3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的单丝。
5.一种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沿编织物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由合成树脂类纤维构成的经丝组分别通过在该长度方向上连续的线圈而形成多个独立编链组织,
该包缠网由所述独立编链组织的各线圈与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其他线圈被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纬丝连结而成的编织物构成,
所述经丝的丝强度比所述纬丝的丝强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丝是裁切合成树脂膜而成的单丝纤度为200分特~2500分特的切膜丝,
所述纬丝是由棉纤维构成的3号~30号的短纤维纺纱丝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丝由生物降解性树脂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纬丝相对于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从下方向上方延伸,而在构成所述独立编链组织的线圈的针编弧与该线圈正上方的线圈的沉降弧之间的交织点插入该独立编链组织,
并还向上方延伸,而在构成与所述独立编链组织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的线圈的针编弧与该线圈的正上方的线圈的沉降弧之间的交织点插入该其他独立编链组织,
从而使所述独立编链组织和与其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连结而编织成编织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通过经编机以编织密度为0.5~20线圈横列/2.54cm、并且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所述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形成为10cm以下的方式进行编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当将在编织物的长度方向上相连的所述独立编链组织与相邻的其他独立编链组织之间的间隔设为A,在各独立编链组织中将一个线圈的伸长时的长度设为B时,
通过C=A/B来表示的编织物的开口比率C的值在1~5的范围内。
11.一种包缠网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使用具备经丝送出机构、纬丝供给机构、提花机构、线圈形成机构以及卷取机构的经编机,连续地编织权利要求1~10所述的包缠网,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卷取机构的提升辊来卷绕从所述线圈形成机构连续地编出的所述包缠网时,使该提升辊在其旋转轴向上以规定的振幅往复运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93805 | 2013-04-26 | ||
JP2013093805 | 2013-04-26 | ||
JP2013151430 | 2013-07-22 | ||
JP2013-151430 | 2013-07-22 | ||
PCT/JP2014/061361 WO2014175300A1 (ja) | 2013-04-26 | 2014-04-23 | ラップネ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43540A true CN105143540A (zh) | 2015-12-09 |
CN105143540B CN105143540B (zh) | 2020-03-06 |
Family
ID=5179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23682.6A Active CN105143540B (zh) | 2013-04-26 | 2014-04-23 | 包缠网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77515B2 (zh) |
EP (2) | EP2990512B1 (zh) |
JP (1) | JP5892637B2 (zh) |
CN (1) | CN105143540B (zh) |
WO (1) | WO201417530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32350A (zh) * | 2016-04-08 | 2018-01-02 | 日商吉田特雷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蕾丝针织物 |
CN109121914A (zh) * | 2018-08-29 | 2019-01-04 | 巢湖市聚汇遮阳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遮阳网 |
CN114635208A (zh) * | 2022-03-11 | 2022-06-17 | 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涤纶/海岛纤维非弹力包芯纱及其面料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R1007649B (el) * | 2011-03-10 | 2012-07-13 | Καρατζη Βιομηχανικες Ξενοδοχειακες Επιχειρησεις Α.Ε., | Μεθοδος κατασκευης και παραγωγης υπερπλατη ελαστικου ή μη ελαστικου ιστου (διχτυ) για την συσκευασια παντος ειδους βιομηχανικων και γεωργικων προϊοντων |
PL2710181T3 (pl) * | 2011-05-20 | 2017-06-30 | Tama Plastic Industry | Tkanina siatkowa ze wskaźnikiem wydłużenia oraz sposób określania wydłużenia tkaniny siatkowej |
JP6273575B2 (ja) * | 2014-02-13 | 2018-02-07 | 松山毛織株式会社 | ラップネット |
DE202015008907U1 (de) * | 2015-11-17 | 2016-02-05 | Karatzis S.A. Industrial & Hotelier Enterprises | Raschelmaschine und Netz |
JP2018028158A (ja) * | 2016-08-18 | 2018-02-22 | 松山毛織株式会社 | ラップネ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896294B2 (ja) * | 2019-05-24 | 2021-06-30 | 岡本レース株式会社 | ロール状ラッピングネ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20027005A1 (ja) * | 2018-07-30 | 2020-02-06 | 岡本レース株式会社 | ロール状ラッピングネ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ロール状ラッピングネットの製造装置、及びロール状ラッピングネット |
KR102057425B1 (ko) | 2019-09-03 | 2019-12-18 | 주식회사 보토 | 생분해성수지를 통한 인장강도가 증가될 수 있는 포장망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포장망 |
DE102020128480B4 (de) * | 2020-10-29 | 2022-10-13 | Karatzis S.A. Industrial & Hotelier Enterprises | Als Raschelnetz ausgeführtes Kunststoffnetz für den Anbau und die Ernte von Zwiebeln |
KR102278711B1 (ko) * | 2020-12-29 | 2021-07-16 | (주)아시아젠트라 | 원적외선 방출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
GB2613590A (en) * | 2021-12-07 | 2023-06-14 | Trunature Ltd | Improved packaging for fresh produc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36578U (de) * | 1969-09-17 | 1970-01-29 | Schlayer Polydress Gmbh Fa | Textilbahn, insbesondere fuer die herstellung von verpackungshuellen |
WO2005040473A1 (en) * | 2003-10-22 | 2005-05-06 | Polymer Group, Inc. | Durable knitted net |
KR100974072B1 (ko) * | 2010-03-17 | 2010-08-04 | 박학근 | 사초더미 결속용 망원단의 권취장치 |
KR100974071B1 (ko) * | 2010-03-02 | 2010-08-04 | 박학근 | 곤포 랩핑 사일로용 망원단 |
GB2471021A (en) * | 2009-06-12 | 2010-12-15 | Scobie & Junor | Elastic netting |
WO2012016256A1 (de) * | 2010-08-02 | 2012-02-09 | Andritz Ag | Verfahren zur befestigung von umschlagbögen bei der zellstoffballenverpackung und befestigungselement |
WO2012160403A1 (en) * | 2011-05-20 | 2012-11-29 | Tama Plastic Industry | Netting with elongation indicator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elongation of nett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223461B (de) * | 1961-03-14 | 1962-09-25 | Pal Ets | Netz zur Umhüllung von Würsten und Fleischwaren |
US3171272A (en) * | 1962-04-02 | 1965-03-02 | Hagin Frith & Sons | Selvage-hung net |
US3251201A (en) * | 1965-07-23 | 1966-05-17 | Newman Milton | Warp-knitted open-mesh casing for meat and other food products |
US3513668A (en) * | 1967-02-10 | 1970-05-26 | Industrial Knitting | Tubular knit fabric |
GB1368927A (en) * | 1973-08-10 | 1974-10-02 | Levin N | Knitted fabric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US4071138A (en) * | 1975-05-29 | 1978-01-31 | Wright Herbert J | Cotton bale cover |
DE3431389C2 (de) | 1984-08-25 | 1994-03-17 | Claas Ohg | Verfahren zum Umschlingen eines Rundballens aus Erntegut |
NL8701973A (nl) * | 1987-08-21 | 1989-03-16 | Zweegers & Zonen P J | Balenpers. |
GB8829436D0 (en) | 1988-12-16 | 1989-02-01 | Wicklow Trevor | Improved net material |
US5104714A (en) * | 1989-11-30 | 1992-04-14 | Tama Plastic Industry | Elastic plastic netting made of oriented strands |
DE4138499A1 (de) | 1991-11-22 | 1993-05-27 | Busatis Werke Kg | Rundballenwickelgeraet |
US5215191A (en) * | 1992-02-18 | 1993-06-01 | Wright Herbert J | Cotton bale cover |
US5397612A (en) * | 1992-09-14 | 1995-03-14 | Small; James W. | Cotton bale within a circular knit cotton bale cover |
DE69624443T2 (de) * | 1995-05-01 | 2003-06-18 | Asahi Doken K.K., Fukui | Dreidimensional aufgebautes netz und vegetationsmethode für böschungsoberfläche |
US5855231A (en) * | 1997-08-29 | 1999-01-05 | Mintz; Neil | Casing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rippled meat product |
CA2251235C (en) * | 1997-11-25 | 2006-09-05 | Yuval Leiber | Modified shuss knitted netting |
US6141993A (en) * | 1998-08-14 | 2000-11-07 | Winrock Grass Farm, Inc. | Netting for lawngrass transplanta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netting |
AUPP790198A0 (en) * | 1998-12-23 | 1999-01-28 | Ennio Pty Ltd | A tubular product having a maximum extensible diameter |
DE19915722A1 (de) * | 1999-04-08 | 2000-10-12 | Huesker Synthetic Gmbh & Co | Textile Gitterstruktur, insbesondere Geogitter |
WO2001044551A1 (en) * | 1999-12-16 | 2001-06-21 | Asahi Doken Kabushiki Kaisha | Three-dimensional maquisette style knitted fabric |
JP4361195B2 (ja) | 2000-06-23 | 2009-11-11 | 日本植生株式会社 | 河川植生護岸工法 |
AUPR886301A0 (en) * | 2001-11-14 | 2001-12-06 | Gale Pacific Limited | Knitted mesh fabric |
JP4264468B2 (ja) | 2002-08-22 | 2009-05-20 | ジョイアース有限会社 | 生分解性樹脂組成物 |
EP1498035A1 (de) * | 2003-07-16 | 2005-01-19 | Huckfeldt & Thorlichen GmbH & Co. | Hüllnetz für Wurst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
CA2543102A1 (en) * | 2003-10-22 | 2005-05-06 | Polymer Group, Inc. | Expandable knitted net |
JP3801618B1 (ja) | 2006-01-17 | 2006-07-26 | スター農機株式会社 | ラッピングマシン |
US9174395B2 (en) * | 2007-11-14 | 2015-11-03 | Nv Bekaert Sa | Metal element based textile product with improved widthwise stability |
JP2010220509A (ja) * | 2009-03-23 | 2010-10-07 | Tohoku Seiko Kk | 産業用ネット |
KR200446322Y1 (ko) * | 2009-05-27 | 2009-10-16 | 우한윤 | 트레버스를 가지는 라셀기용 와인더 |
KR100972101B1 (ko) * | 2009-09-25 | 2010-07-22 | 박재득 | 편직기용 정렬 권취장치 |
JP6033691B2 (ja) | 2013-01-13 | 2016-11-30 | 松山毛織株式会社 | ラップネット |
-
2014
- 2014-04-23 WO PCT/JP2014/061361 patent/WO20141753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4-23 EP EP14789037.0A patent/EP2990512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4-23 EP EP21190873.6A patent/EP3926083A1/en active Pending
- 2014-04-23 CN CN201480023682.6A patent/CN105143540B/zh active Active
- 2014-04-23 US US14/783,398 patent/US10077515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4-23 JP JP2015513780A patent/JP5892637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36578U (de) * | 1969-09-17 | 1970-01-29 | Schlayer Polydress Gmbh Fa | Textilbahn, insbesondere fuer die herstellung von verpackungshuellen |
WO2005040473A1 (en) * | 2003-10-22 | 2005-05-06 | Polymer Group, Inc. | Durable knitted net |
GB2471021A (en) * | 2009-06-12 | 2010-12-15 | Scobie & Junor | Elastic netting |
KR100974071B1 (ko) * | 2010-03-02 | 2010-08-04 | 박학근 | 곤포 랩핑 사일로용 망원단 |
KR101019465B1 (ko) * | 2010-03-02 | 2011-03-07 | 강두순 | 곤포 랩핑 사일로용 망원단 |
KR100974072B1 (ko) * | 2010-03-17 | 2010-08-04 | 박학근 | 사초더미 결속용 망원단의 권취장치 |
WO2012016256A1 (de) * | 2010-08-02 | 2012-02-09 | Andritz Ag | Verfahren zur befestigung von umschlagbögen bei der zellstoffballenverpackung und befestigungselement |
WO2012160403A1 (en) * | 2011-05-20 | 2012-11-29 | Tama Plastic Industry | Netting with elongation indicator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elongation of netting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32350A (zh) * | 2016-04-08 | 2018-01-02 | 日商吉田特雷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蕾丝针织物 |
CN109121914A (zh) * | 2018-08-29 | 2019-01-04 | 巢湖市聚汇遮阳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遮阳网 |
CN114635208A (zh) * | 2022-03-11 | 2022-06-17 | 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涤纶/海岛纤维非弹力包芯纱及其面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90512A1 (en) | 2016-03-02 |
EP3926083A1 (en) | 2021-12-22 |
EP2990512A4 (en) | 2017-03-08 |
CN105143540B (zh) | 2020-03-06 |
US20160053417A1 (en) | 2016-02-25 |
JP5892637B2 (ja) | 2016-03-23 |
US10077515B2 (en) | 2018-09-18 |
EP2990512B1 (en) | 2021-09-22 |
JPWO2014175300A1 (ja) | 2017-02-23 |
WO2014175300A1 (ja) | 2014-10-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43540A (zh) | 包缠网及其制造方法 | |
JP6273575B2 (ja) | ラップネット | |
KR101019465B1 (ko) | 곤포 랩핑 사일로용 망원단 | |
CN1175289A (zh) | 工业与非工业用纺织品以及包装材料 | |
WO2018034221A1 (ja) | ラップネ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1459111B1 (ko) | 올풀림 방지나 좌우 전폭 유지가 가능한 망원단 및 포장결속용 망원단 | |
JP6033691B2 (ja) | ラップネット | |
WO2018034220A1 (ja) | ロールベールの成形・保管方法 | |
TWI831908B (zh) | 圍裹網 | |
JP6076806B2 (ja) | 時間管理システムを有する生分解性プラスチックを利用したラップネットの使用方法 | |
DE102021003374A1 (de) | Pfianz- oder Wuchshülle | |
KR20120040904A (ko) | 식생매트와 그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 |
JP2012224954A (ja) | 生分解性撚糸、生分解性撚糸の製造方法及び生分解性撚糸を用いた農作物用ネット | |
KR101046768B1 (ko) | 볏짚 결속네트 제조방법 | |
AT520161B1 (de) | Im Meer abbaubare Trägermaterialien | |
JP3923901B2 (ja) | 剥皮被害防護ネット | |
JP4522654B2 (ja) | 蔓性植物栽培用生分解性ネ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蔓性植物の栽培方法 | |
JP3239113U (ja) | 植物誘引ネット | |
US11618646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ulti-purpose agricultural, horticultural and floristry tie | |
JP7513326B1 (ja) | ラッセルネット | |
EP3783149B1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ibrous rope, and corresponding fibrous rope | |
EP4256118A1 (de) | Netz | |
JP2006052504A (ja) | 植物繊維糸条、植物繊維含有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 |
JP2000324968A (ja) | 海苔やもずく等の海草類の養殖用網 | |
WO2011155847A1 (en) | Netting for use for farming of fish,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the netting and use of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