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3183A - 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3183A
CN105133183A CN201510663208.6A CN201510663208A CN105133183A CN 105133183 A CN105133183 A CN 105133183A CN 201510663208 A CN201510663208 A CN 201510663208A CN 105133183 A CN105133183 A CN 105133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ing high
high density
spinning
micro nanometer
nanometer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32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3183B (zh
Inventor
巫莹柱
陈水挟
何辉
李辰
王晓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yuan Xingye Zhuohui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6632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3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3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3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3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3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含高密度胺基的聚合物溶解到纯水或模板溶液中配成纺丝液,经过滤除泡后注入可高速旋转的纺丝容器,采用离心纺丝法,超细纺丝流落入混合凝固液中快速形成微纳米纤维膜,经洗脱处理,即获得纤维直径比较均匀,纤维排列更加规整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该材料可应用于二氧化碳捕集、气体分离、分子印迹和油水分离等领域。本发明的离心湿法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克服了纤维的化学接枝改性法工艺繁杂,静电纺丝法需高电压且所制纤维取向度低,以及传统湿法纺丝法所制纤维直径大且需耗大量有机溶剂等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气体分离、分子印迹和油水分离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CO2在大气中的含量越来越高,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的严重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要真正做到防止全球气候变化,除了节能降耗、开发可再生能源之外,CO2减排成为重要举措。CO2的捕获与封存技术(CCS)近年来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课题。这对于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分离和富集CO2的固态吸附剂之一,固态胺吸附剂对CO2具有高选择性,并且不易受水或其他气体的干扰,可在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和压力范围内用于CO2的富集。而微纳米纤维类的固态胺材料拥有高吸附容量、循环再生性能优异、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在CO2的气体分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许多新的技术和材料被不断开发并应用到CO2的捕集中。其中吸附分离技术以其低腐蚀性、低能耗、循环吸脱附能力强等优点而被视作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烟道气CO2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决定吸附分离技术适用与否的关键之一在于高效吸附剂的设计和制备。而在众多的吸附剂中,固态胺吸附剂因其具有高选择性、抗水干扰、高吸附容量和低再生能耗等优点,成为当前首选开发研究的吸附材料。
双酚A是制备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的重要单体,被广泛应用于婴儿奶瓶、塑料饮料瓶、塑料注射器等塑料制品的制备。而且许多食物、粮食都受到土壤、地表水、空气中的双酚A的污染。目前的研究表明,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急性的生物机能毒性,即使人体吸收非常低的剂量,仍然可能导致更高的癌症、生殖系统的紊乱、糖尿病、心脏功能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机率。目前,分子印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双酚A的检测。双酚A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半共价键法,一种是非共价键法。前一种方法是以双酚A的衍生物为模板,共聚合后,经过研磨,过筛,粒径一般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最后水解,虽然该法获得的印迹位点比较均匀,但是颗粒不规则,吸附位点埋得深而难以达到,水解不完全,而且是以羧基为吸附位点,吸附力弱,以上这些因素造成该法获得的材料吸附容量较低。后一种方法虽然没有水解环节,但是依然存在相似的问题。
与颗粒材料相比,纤维材料除了具有传质距离短、吸附平衡快、比表面积大等优势。目前双酚A分子印迹纤维制备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将双酚A模板加入纺丝液中采用传统湿法纺丝法或原位合成制备,纤维直径大,比表面积小,吸附容量较低,吸附平衡时间较长,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325603(一种微波制备双酚A印迹-整体棒固相微萃取纤维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202127(一种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二种是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制备时要根据溶剂和各组分选择电极,需要很高的电压。由于双酚A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导致难以在水中制备其分子印迹纤维,以上两种方法要用大量的有机溶剂,而且对双酚A的印迹吸附位点关系不够准确,随机性大。第三种是采用丙烯酸和聚乙烯亚胺分别对预辐照PP纤维进行化学改性,从而在纤维表面引入大量对酚羟基有强吸附作用的胺基。纤维表面的胺基吸附BPA模板形成自组装体,再采用戊二醛交联过剩的胺基,模板洗脱后即可形成BPA的印迹位点。该方法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辐照、化学接枝改性、胺化等过程,制备效率较低,而且纤维直径较大,比表面积小,吸附容量较低。
聚乙烯胺(PVAm)是一种直链状、多氨基的水溶性新型反应性高分子材料,由于其胺基很活泼,PVAm及其衍生物在纺织、医药、石油和建筑等行业用作絮凝剂、保水剂、上胶剂和增强剂等。近年来,在高新技术领域,如基因治疗、膜分离、催化剂和生物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该材料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一种刚刚兴起的新型材料,主要以膜的形式应用于CO2气体的选择性分离,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556448(一种聚乙烯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380454(以聚苯胺纳米材料和聚乙烯胺制备CO2分离膜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083475(以小分子胺改性聚乙烯胺制备的分离CO2复合膜及制备),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910069314(用于分离酸性气体的强化聚乙烯胺固定载体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等。与聚乙烯胺有关的纤维材料,也只是将聚乙烯胺溶液涂覆在纤维基材上制备出具备某项功能的纤维,而不是直接采用聚乙烯胺进行纺丝。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7114871.6(除臭纤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80010551.5(功能化用于水净化的纳米纤维微滤膜)。
现有的离心纺丝法专利有美国专利Centrifugalspinningdevice(3696904)、Methodandapparatusmakingsuperfinefibers(US20080050304A1)等,中国专利半连续纺丝机每锭多离心缸及其控制结构(00245222.7)、一种新型半连续纺丝工艺ZL200610020587.8、熔体溶液离心纺丝制备非织造物的装置(CN101220544A)、水平盘式旋转离心纺丝法(CN102373513A)、可纺丝溶液的离心纺丝法(CN1177385A)、可纺丝溶液的离心纺丝法及制成的纤维制品和该制品用途(CN1064091C)、一种微分分流离心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装置(CN103305947A)等。现有的离心纺丝法都是熔融离心纺丝法或离心干法纺丝法,尚未有离心湿法纺丝制备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的相关报道。
本发明采用新兴的微纳米纤维制备方法的离心纺丝法,设备简单,离心纺丝法的产量高,应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于以富含功能基团、强极性、粘稠的高分子溶液进行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如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溶液及聚乙烯亚胺和聚乙烯胺混合溶液等。本发明通过高速离心湿法纺丝制备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制备的纤维直径比较均匀,纤维排列更加规整;该材料具有对二氧化碳捕集和双酚A选择性吸附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湿法纺丝法使用大量有机溶剂问题,解决静电纺丝需高电压且无法对壳聚糖、聚乙烯胺、聚乙烯亚胺等高胺基含量、高功能基团、溶液粘稠的物质实施纺丝的问题,解决化学接枝改性制备高胺基含量纤维的工艺繁杂的问题,首次采用离心纺丝方法,制备出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材料,纤维取向度很高,排列规整,直径均匀且细,该纤维膜对二氧化碳具有优异的吸附性和、双酚A具有高选择性吸附、对一些混合气体和油水具有良好分离效果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含高密度胺基的聚合物溶解到水或模板化合物水溶液中配成纺丝液,再通过离心纺丝方法制备得到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所制备得到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可以应用于二氧化碳捕集、气体分离、水醇分离和分子印迹等领域。
所述的含高密度胺基的聚合物是直链型的,分子量为1万~300万,主要包括聚乙烯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和聚乙烯亚胺复配物,优选聚乙烯胺;其中含高密度胺基的聚合物浓度为6~15wt%,优选8%~10%。
所述的离心纺丝方法是一种离心湿法纺丝,包括如下步骤:
S1.含高密度胺基的聚合物溶解到水或模板化合物水溶液中配成纺丝液;
S2.过滤,机械搅拌除气泡;
S3.将上述纺丝液注入速度可控的高速旋转离心纺丝容器中,超细纺丝流通过离心纺丝法落入由有机溶剂和交联剂组成的混合凝固液中并快速形成微纳米纤维膜;
S4.洗脱处理。
所述的模板化合物为苯酚红,苯酚红作为双酚A的虚拟模板,溶解苯酚红时,用1wt%的碱性物质水溶液调节pH值至9~12,优选10~11,苯酚红的浓度为0.5~1.5%,优选0.8~1.2%;碱性物质为乙二胺、三乙烯四胺、氨水、NaOH,优选NaOH和乙二胺;本发明在制备对双酚A分子印迹效果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时,配出苯酚红和聚乙烯胺的碱性混合纺丝液,聚乙烯胺上的胺基和双酚A上的酚羟基形成较强的氢键,自组装形成比较稳定的预聚物,再通过离心纺丝法将微纳米维堆积在混合凝固液中形成圆形微纳米纤维膜,在混合凝固液中的戊二醛或者乙二醛交联剂和聚乙烯胺上剩余的伯胺基反应形成席夫碱,从而使吸附着苯酚红的吸附位点得到固化,当用NaOH溶液将苯酚红从交联后的微纳米纤维中洗脱后,微纳米纤维表面和内部则形成对双酚A有特异高选择性的三维孔穴。
所述的混合凝固液由有机溶剂和交联剂组成;其中交联剂为戊二醛或乙二醛,优选戊二醛;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DMF,优选乙醇和甲醇;在凝固液中,交联剂对有机溶液的浓度为0.5%~3%,优选1%~1.5%。
所述的离心湿法纺丝法,是将纺丝液倒入速度可控的高速旋转离心纺丝容器中,根据离心作用,纺丝液从容器底部的微孔中快速甩出成超细纺丝流,落入混合凝固液中快速形成微纳米纤维膜。
所述的速度可控的高速旋转离心纺丝容器的旋转速度为5000rpm~12000rpm,优选8000rpm~11000rpm;高速旋转离心纺丝容器底部微孔的孔径为0.2mm~2mm,优选0.4mm~0.8mm。
所述的洗脱处理方法:若纺丝液中无模板组分时,只用纯净水浸泡洗脱过剩的混合凝固液;若纺丝液中有模板组分,则用浓度为0.5mol/L~3mol/L的NaOH溶液浸泡洗脱或动态流动洗脱过剩的混合凝固液和微纳米纤维膜内部的苯酚红模板组分,优选NaOH的浓度为1mol/L~2mol/L。
所述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的尺寸为200nm至10um。
所述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可以应用于二氧化碳捕集和分子印迹等领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综合利用离心纺丝法和传统湿法纺直接制备出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不用经过接枝改性,功能化,胺化等过程,既简化了纳米纤维膜制备工艺,又缩小了纤维的直径,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大大提高了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
(2)本发明利用离心纺丝法制备出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法非常简单,设备也非常简单,制备成本很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部分解决了静电纺丝法纳米纤维膜制备过程中需要很高的电压,而且所获纤维的取向度低,均匀度低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3)由于双酚A在水体系中溶解度很低以致于难以在水体系中制备其分子印迹材料,本发明采用和双酚A结构相似但极性很高,且在水中溶解度很高的苯酚红作为虚拟模板,并与纺丝性能极佳的高胺基含量的聚乙烯胺共混纺丝成双酚A分子印迹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材料,实现了水体系中快速高效制备高印迹吸附容量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
(4)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取向度很高,排列规整,直径均匀且细,选择吸附容量高。本发明的微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法的生产效率高,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纳米纤维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1wt%的NaOH水溶液调节10ml纯水的pH值至9,以苯酚红作为双酚A虚拟模板,加入0.05g苯酚红,搅拌溶解,加入0.60g分子量为30万的聚乙烯胺,搅拌溶解配成纺丝液,过滤,除气泡,配备得到0.5wt%的苯酚红、10wt%的聚乙烯胺混合纺丝液。以乙醇和戊二醛交联剂的混合液为凝固液,其中戊二醛对乙醇的浓度为0.5%,接着将纺丝液倒入可高速转动的底部有微孔的容器中,微孔的直径为0.2mm,容器的旋转速度为12000rpm,采用离心湿法纺丝,纺丝液从容器底部的微孔中甩出并在混合凝固液中形成微纳米纤维膜,再用0.5mol/L的NaOH溶液洗脱微纳米纤维膜上的苯酚红模板组分,鼓风烘箱内50℃加热烘干,即可获得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纤维如图1所示。
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纤维的尺寸为200纳米~400纳米,该材料对CO2最大吸附量为4.45mmol/g,重复再生10次后材料对CO2吸附量仍能保持96%以上。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竞争吸附实验,绘制吸附等温线,采用Scatchardplot分析,得到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在pH值为7.5的中性双酚A溶液里,离解常数为4mg/L,对双酚A的最高印迹吸附量达15.6mg/g。
实施例2
用1wt%的乙二胺水溶液调节10ml纯水的pH值至12,以苯酚红作为双酚A虚拟模板,加入0.15g苯酚红,搅拌溶解,加入1.50g分子量为7万的聚乙烯亚胺,搅拌溶解配成纺丝液,过滤,除气泡,配备得到1.5wt%的苯酚红、10wt%的聚乙烯亚胺混合纺丝液。以乙醇和戊二醛交联剂的混合液为凝固液,其中戊二醛对乙醇的浓度为3%,接着将纺丝液倒入可高速转动的底部有微孔的容器中,微孔的直径为2mm,容器的旋转速度为5000rpm,采用离心湿法纺丝,纺丝液从容器底部的微孔中甩出并在混合凝固液中形成微纳米纤维膜,再用3mol/L的NaOH溶液洗脱微纳米纤维膜上的苯酚红模板组分,鼓风烘箱内50℃加热烘干,即可获得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
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纤维的尺寸为5微米~10微米,该材料对CO2最大吸附量为4.16mmol/g,重复再生10次后材料对CO2吸附量仍能保持95%以上。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竞争吸附实验,绘制吸附等温线,采用Scatchardplot分析,得到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在pH值为7.5的中性双酚A溶液里,离解常数为5mg/L,对双酚A的最高印迹吸附量达14.6mg/g。
实施例3
用1wt%的三乙烯四胺水溶液调节10ml纯水的pH值至10,以苯酚红作为双酚A虚拟模板,加入0.10g苯酚红,搅拌溶解,加入1.00g分子量为1万的聚乙烯亚胺,搅拌溶解配成纺丝液,过滤,除气泡,配备得到1.0wt%的苯酚红、10wt%的聚乙烯亚胺混合纺丝液。以甲醇和戊二醛交联剂的混合液为凝固液,其中戊二醛对甲醇的浓度为2.5%,接着将纺丝液倒入可高速转动的底部有微孔的容器中,微孔的直径为1.4mm,容器的旋转速度为8000rpm,采用离心湿法纺丝,纺丝液从容器底部的微孔中甩出并在混合凝固液中形成微纳米纤维膜,再用1.8mol/L的NaOH溶液洗脱微纳米纤维膜上的苯酚红模板组分,鼓风烘箱内50℃加热烘干,即可获得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
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纤维的尺寸为400纳米~600纳米,该材料对CO2最大吸附量为4.32mmol/g,重复再生10次后材料对CO2吸附量仍能保持96%以上。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竞争吸附实验,绘制吸附等温线,采用Scatchardplot分析,得到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在pH值为7.5的中性双酚A溶液里,离解常数为4.6mg/L,对双酚A的最高印迹吸附量达13.9mg/g。
实施例4
用1wt%的氨水溶液调节10ml纯水的pH值至11,以苯酚红作为双酚A虚拟模板,加入0.8g苯酚红,搅拌溶解,加入0.60g分子量为1万的聚乙烯亚胺和0.80g分子量为300万的聚乙烯胺,搅拌溶解配成纺丝液,过滤,除气泡,配备得到0.8wt%的苯酚红、8wt%的聚乙烯亚胺与聚乙烯胺复配混合纺丝液。以丙酮和乙二醛交联剂的混合液为凝固液,其中乙二醛对丙酮的浓度为2.0%,接着将纺丝液倒入可高速转动的底部有微孔的容器中,微孔的直径为1.0mm,容器的旋转速度为10000rpm,采用离心湿法纺丝,纺丝液从容器底部的微孔中甩出并在混合凝固液中形成微纳米纤维膜,再用0.7mol/L的NaOH溶液洗脱微纳米纤维膜上的苯酚红模板组分,鼓风烘箱内50℃加热烘干,即可获得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
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纤维的尺寸为500纳米~800纳米,该材料对CO2最大吸附量为4.41mmol/g,重复再生10次后材料对CO2吸附量仍能保持96%以上。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竞争吸附实验,绘制吸附等温线,采用Scatchardplot分析,得到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在pH值为7.5的中性双酚A溶液里,离解常数为4.7mg/L,对双酚A的最高印迹吸附量达14.7mg/g。
实施例5
10ml纯水中不加模板组分,加入0.70g分子量为7万的聚乙烯亚胺和0.80g分子量为30万的聚乙烯胺,搅拌溶解配成纺丝液,过滤,除气泡,配备得到15wt%的聚乙烯亚胺与聚乙烯胺复配混合纺丝液。以乙醇和乙二醛交联剂的混合液为凝固液,其中乙二醛对乙醇的浓度为1.5%,接着将纺丝液倒入可高速转动的底部有微孔的容器中,微孔的直径为0.4mm,容器的旋转速度为9000rpm,采用离心湿法纺丝,纺丝液从容器底部的微孔中甩出并在混合凝固液中形成微纳米纤维膜,再用蒸馏水多次洗涤,鼓风烘箱内50℃加热烘干,即可获得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
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纤维的尺寸为800纳米~2微米,该材料对CO2最大吸附量为4.38mmol/g,重复再生10次后材料对CO2吸附量仍能保持96%以上。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竞争吸附实验,绘制吸附等温线,采用Scatchardplot分析,得到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在pH值为7.5的中性双酚A溶液里,离解常数为3.9mg/L,对双酚A的最高印迹吸附量达10.4mg/g。
实施例6
用1wt%的NaOH水溶液调节10ml纯水的pH值至9,以苯酚红作为双酚A虚拟模板,加入0.6g苯酚红,搅拌溶解,加入1.50g分子量为300万的聚乙烯胺,搅拌溶解配成纺丝液,过滤,除气泡,配备得到0.6wt%的苯酚红、15wt%的聚乙烯胺混合纺丝液。以DMF和戊二醛交联剂的混合液为凝固液,其中戊二醛对DMF的浓度为0.6%,接着将纺丝液倒入可高速转动的底部有微孔的容器中,微孔的直径为1.6mm,容器的旋转速度为5000rpm,采用离心湿法纺丝,纺丝液从容器底部的微孔中甩出并在混合凝固液中形成微纳米纤维膜,再用2.7mol/L的NaOH溶液洗脱微纳米纤维膜上的苯酚红模板组分,鼓风烘箱内50℃加热烘干,即可获得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
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纤维的尺寸为2微米~10微米,该材料对CO2最大吸附量为4.15mmol/g,重复再生10次后材料对CO2吸附量仍能保持96%以上。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竞争吸附实验,绘制吸附等温线,采用Scatchardplot分析,得到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在pH值为7.5的中性双酚A溶液里,离解常数为4.8mg/L,对双酚A的最高印迹吸附量达13.9mg/g。

Claims (10)

1.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含高密度胺基的聚合物溶解到水或模板化合物水溶液中配成纺丝液,再通过离心纺丝方法制备得到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可以应用于二氧化碳捕集、气体分离、水醇分离和分子印迹领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高密度胺基的聚合物是直链型的,分子量为1万~300万,主要包括聚乙烯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和聚乙烯亚胺共混物;其中含高密度胺基的聚合物浓度为6-1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纺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含高密度胺基的聚合物溶解到水或模板化合物水溶液中配成纺丝液;
S2.过滤,机械搅拌除气泡;
S3.将上述纺丝液注入速度可控的高速旋转离心纺丝容器中,超细纺丝流通过离心纺丝法落入由有机溶剂和交联剂组成的混合凝固液中并快速形成微纳米纤维膜;
S4.洗脱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化合物为苯酚红,苯酚红的浓度为0.5-1.5wt%;苯酚红作为双酚A的虚拟模板,溶解苯酚红时,用1wt%的碱性物质水溶液调节pH值至9~12;碱性物质为乙二胺、三乙烯四胺、氨水、NaO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凝固液由有机溶剂和交联剂组成;其中交联剂为戊二醛或乙二醛;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DMF;在凝固液中,交联剂对有机溶液的浓度为0.5%~3%。
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纺丝法,是将纺丝液倒入速度可控的高速旋转离心纺丝容器中,根据离心作用,纺丝液从容器底部的微孔中快速甩出成超细纺丝流,落入混合凝固液中快速形成微纳米纤维膜。
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度可控的高速旋转离心纺丝容器的旋转速度为5000rpm~12000rpm;高速旋转离心纺丝容器底部微孔的孔径为0.2mm~2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脱处理方法是:若纺丝液中无模板组分时,只用纯净水浸泡洗脱过剩的混合凝固液;若纺丝液中有模板组分,则用浓度为0.5mol/L~3mol/L的NaOH溶液浸泡洗脱或动态流动洗脱过剩的混合凝固液和微纳米纤维膜内部的苯酚红模板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的尺寸为200nm~10u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可以应用于二氧化碳捕集和分子印迹等领域。
CN201510663208.6A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5133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3208.6A CN105133183B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3208.6A CN105133183B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3183A true CN105133183A (zh) 2015-12-09
CN105133183B CN105133183B (zh) 2019-03-22

Family

ID=5471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3208.6A Active CN105133183B (zh) 2015-10-15 2015-10-15 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318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3660A (zh) * 2016-08-12 2017-01-04 东华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用胺基改性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481352A (zh) * 2022-01-26 2022-05-13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离心纺丝气凝胶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9148B1 (en) * 1995-03-03 2001-12-05 Twaron Products B.V. Centrifugal spinning process for optically anisotropic spinning solutions
CN1657156A (zh) * 2004-12-09 2005-08-24 中山大学 一种多胺吸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220544A (zh) * 2007-12-29 2008-07-16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熔体和溶液离心纺丝制备非织造物的装置
WO2012048768A1 (de) * 2010-10-15 2012-04-19 Carl Freudenberg Kg Hydrogelierende fasern sowie fasergebilde
CN103469362A (zh) * 2013-09-10 2013-12-25 中山大学 一种多孔聚乙烯亚胺和壳聚糖共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3782285U (zh) * 2014-04-28 2014-08-20 中山大学 一种微纳米纤维离心纺丝装置
CN104088024A (zh) * 2014-07-10 2014-10-0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新型的离心熔体静电纺丝装置
CN104801207A (zh) * 2015-01-22 2015-07-29 天津大学 用于含二氧化碳气体分离的聚乙烯胺/聚苯胺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CN104923186A (zh) * 2015-06-02 2015-09-23 中山大学 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固态胺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9148B1 (en) * 1995-03-03 2001-12-05 Twaron Products B.V. Centrifugal spinning process for optically anisotropic spinning solutions
CN1657156A (zh) * 2004-12-09 2005-08-24 中山大学 一种多胺吸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220544A (zh) * 2007-12-29 2008-07-16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熔体和溶液离心纺丝制备非织造物的装置
WO2012048768A1 (de) * 2010-10-15 2012-04-19 Carl Freudenberg Kg Hydrogelierende fasern sowie fasergebilde
CN103469362A (zh) * 2013-09-10 2013-12-25 中山大学 一种多孔聚乙烯亚胺和壳聚糖共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3782285U (zh) * 2014-04-28 2014-08-20 中山大学 一种微纳米纤维离心纺丝装置
CN104088024A (zh) * 2014-07-10 2014-10-0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新型的离心熔体静电纺丝装置
CN104801207A (zh) * 2015-01-22 2015-07-29 天津大学 用于含二氧化碳气体分离的聚乙烯胺/聚苯胺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CN104923186A (zh) * 2015-06-02 2015-09-23 中山大学 一种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固态胺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3660A (zh) * 2016-08-12 2017-01-04 东华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用胺基改性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283660B (zh) * 2016-08-12 2018-12-04 东华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用胺基改性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481352A (zh) * 2022-01-26 2022-05-13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离心纺丝气凝胶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3183B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et al. Double-layer-bas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membranes for template-dependent recognition and separation: An imitated core-shell-based synergistic integration design
CN107469653B (zh) 一种富集和分离诺氟沙星的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合成方法
CN104231166B (zh) 一种仿生青蒿素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3469362B (zh) 一种多孔聚乙烯亚胺和壳聚糖共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7270993B2 (ja) 構造制御可能なイオン交換式ナノファイバー骨格三次元分離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195112B (zh) 三聚氰胺改性壳聚糖包裹磁性纳米纤维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3785297B (zh) 一种含有机改性的凹凸棒土的复合纳滤膜及制备方法
CN106925121B (zh) 一种Mg2+和Li+分离三通道内皮层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6058B (zh) 一种大黄素分子印迹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733074A (zh) 膜式生物吸附介质的制备方法
CN203782285U (zh) 一种微纳米纤维离心纺丝装置
CN105544093A (zh) 一种功能性aopan-rc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Zaidi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nanofi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CN102702429A (zh) 一种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Liu et al.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phenol from salicylic acid effluent over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styrene nanospheres composite alumina membranes
Hou et al. Bipolar jet electrospinning bi-functional nanofibrous membrane for simultaneous and sequential filtration of Cd2+ and BPA from water: Competition and synergistic effect
CN109692580A (zh) 中空纤维膜色谱超滤膜的铸膜液及利用该铸膜液制备中空纤维膜色谱超滤膜的方法
CN108745320B (zh) 基于海水提铀的纳米明胶/聚合物复合纤维带的制备方法
CN105727898A (zh) 一种再生纤维素共混腐植酸钠大孔径吸附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4258738A (zh) 正渗透有机-无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Zhao et al. Aldehyde-containing nanofibers electrospun from biomass vanillin-derived polymer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adsorbent
CN105133183A (zh) 一种含高密度胺基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离心纺丝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12609A (zh) 一种木质素纳米微球绿色制备方法
Wu et al. Accelerating the design of multilevel/hierarchical imprinted membranes for selective separation applications: A biomass-activated carbon/GO-based loading system
CN103657433A (zh) 正渗透有机-无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6

Address after: 517583 butterfly Ridge Industrial Park, Xiantang Town, Dongyuan County,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yuan Xingye Zhuohui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9020, No. 22, Dongcheng village, Pengjiang District, Guangdong, Jiangmen

Patentee before: WUYI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