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7405A - 冷却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冷却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7405A
CN105027405A CN201480010642.8A CN201480010642A CN105027405A CN 105027405 A CN105027405 A CN 105027405A CN 201480010642 A CN201480010642 A CN 201480010642A CN 105027405 A CN105027405 A CN 105027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inverter
cooling air
radiator
framing componen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06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7405B (zh
Inventor
小田武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27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7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05K7/20918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being isolated from air flow, e.g. hollow heat sinks, wind tunnels or f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提高了冷却效率的冷却结构体。冷却结构体(A)具备:筒状的冷却风通道(30),其形成有供散热器(12)插入的第一孔(K1)和供散热器(22)插入的第二孔(K2);以及框架构件(40),其具有将PDU(10)和DC-DC转换器(20)以在高度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保持的一对保持部(42a、42b),且与PDU(10)及DC-DC转换器(20)结合,其中,冷却风通道(30)配置成第一孔(K1)的周围与PDU(10)密接,且第二孔(K2)的周围与DC-DC转换器(20)密接。

Description

冷却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与冷却风的热交换来冷却电力转换装置的冷却结构体。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机动车中设置的电气安装部件(空气调节器、灯、音频设备等)通过由蓄电池供给的直流电力或由行驶电动机供给的再生电力等来驱动。需要说明的是,在供给上述的电力时,进行基于DC-DC转换器的电压的升降压、基于逆变器的直流/交流转换。
然而,DC-DC转换器、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装置伴随着自身的驱动而发热。因此,公知有在电力转换装置中设置散热器并经由该散热器与冷却风进行热交换来冷却电力转换装置的冷却结构体。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冷却结构体,其以使DC-DC转换器的散热器与逆变器的散热器相对于冷却风的流通方向平行的方式,通过托架将各电力转换装置(DC-DC转换器及逆变器)的两侧固定。该冷却结构体为如下这样的结构,即,使冷却风在流路中流通,该流路在高度方向上由各电力转换装置夹着且在宽度方向上由两个托架夹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8785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在各电力转换装置与托架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冷却风可能经由该间隙而向外部泄漏,从而使冷却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冷却效率的冷却结构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方案,本发明的冷却结构体使具有第一散热器的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和具有第二散热器的第二电力转换装置通过与冷却风的热交换来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具备:冷却风通道,其为树脂制的筒状体,且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散热器插入的第一孔和供所述第二散热器以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对置的方式插入的第二孔;以及框架构件,其具有将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和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以在高度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保持的一对保持部,且与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结合,其中,所述冷却风通道配置成所述第一孔的周围与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密接,且所述第二孔的周围与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密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和第二电力转换装置由一对保持部以在高度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保持,且与框架构件结合。因此,在使用树脂制的冷却风通道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框架构件来充分地确保第一电力转换装置与第二电力转换装置的结合强度。
另外,作为筒状体的冷却风通道配置成第一孔的周围与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密接,且第二孔的周围与第二电力转换装置密接。因此,在第一电力转换装置或第二电力转换装置与冷却风通道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从而能够防止冷却风向外部泄漏的情况。并且,由于冷却风通道为树脂制,因此能够在吸收冷却结构体的制造时产生的尺寸误差的同时,使冷却风通道相对于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及第二电力转换装置适当地密接。
其结果是,以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与冷却风之间的热交换高效率地进行,从而能够提高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及第二电力转换装置的冷却效率。
另外,优选的是,一对所述保持部分别具有:支承部,其以使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分离的方式在高度方向上延伸;以及紧固连结部,其从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向宽度方向内侧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在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冷却风通道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结于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紧固连结部从支承部的一端向宽度方向内侧延伸。换言之,在组装了第二电力转换装置与框架构件的状态下,各紧固连结部以其前端在宽度方向上相互接近的方式延伸。因此,包括各支承部及各紧固连结部在内而容易通过一片金属板形成框架构件。
另外,在作为筒状体的冷却风通道与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支承部之间产生的宽度方向的间隙中,能够将紧固连结部适当地通过螺栓紧固连结(结合)于第二电力转换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通过螺栓紧固连结是指使用了相互对应的螺栓及螺母的紧固连结。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框架构件具备连结部,所述连结部与各所述紧固连结部一体形成,来形成供所述第二散热器插入的插入孔。
根据这样的结构,框架构件的一对保持部和连结部一体形成。因此,例如能够通过对一片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穿设加工等来形成框架构件,从而能够节省制造框架构件时的劳力和时间,并且能够削减冷却结构体的部件件数。需要说明的是,插入孔可以形成为与第二散热器对应的任意的形状(例如矩形形状)。
另外,在所述冷却结构体中,优选的是,将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与所述框架构件紧固连结的螺栓的穿过位置和将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与所述框架构件紧固连结的螺栓的穿过位置在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的组装方向上不重叠。
根据这样的结构,不需要将对第一电力转换装置与框架构件进行紧固连结的工序和对第二电力转换装置与框架构件进行紧固连结的工序分开。即,用于进行上述的各紧固连结的螺栓的穿过位置在组装方向上不重叠,因此能够一并进行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冷却风通道、框架构件及第二电力转换装置的组装作业及紧固连结作业。因此,能够削减制造冷却结构体时的劳力和时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冷却效率的冷却结构体。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后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却结构体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冷却结构体的A-A向视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冷却结构体的B-B向视端面图。
图4是从右后方观察冷却结构体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左前方观察将框架构件的保持部、冷却风通道及PDU紧固连结的部位而得到的局部放大图,(a)是右侧的紧固连结部位的剖视立体图,(b)是左侧的紧固连结部位的剖视立体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组装后的状态的冷却结构体而得到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以下,作为一例,对“第一电力转换装置”为PDU10(PowerDrive Unit:参照图1)且“第二电力转换装置”为DC-DC转换器20(参照图1)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对方向进行说明时,基于图1所示的上下前后左右而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首先,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冷却结构体A之前,参照图1~图4,对PDU10及DC-DC转换器2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PDU10及DC-DC转换器20包含于对蓄电池(未图示)的充放电、行驶电动机(未图示)的动力运转/再生驱动进行控制的PCU(Power Control Unit),例如搭载在车辆的后座椅(未图示)的下方。
(PDU)
图1所示的PDU10(第一电力转换装置)与蓄电池及行驶电动机电连接,作为将来自蓄电池的直流电力转换为规定的交流电力的逆变器而发挥功能。
PDU10(参照图4)具备:具有开关元件、电阻等的电路(发热体:未图示)的主体部11;配设成能够与该主体部11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12(第一散热器);以及收容主体部11的收容部13。
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11的左右两侧形成有用于将主体部11与收容部13紧固连结的一对凸缘11a、11b。右侧的凸缘11a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形成有2个用于供熔敷在收容部13的底壁131上的螺栓b1穿过的插通孔h1。左侧的凸缘11b也同样。
散热器12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多个散热片,且配设成能够与主体部11进行热交换。散热片为在侧视观察下呈矩形形状的金属板(例如铝),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其他散热片隔开规定间隔而相互平行地配置。
收容部13(参照图4)是在使散热器12露出的状态下收容主体部11的构件,形成为凹状(上方开口的箱状)。在收容部13的底壁131上形成有供散热器12插入的矩形形状的孔H1。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布设与主体部11连接的配线(未图示),收容部13形成为自身的内侧面相对于主体部11的侧面在前后·左右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富余。
在收容部13的底壁131的上表面(底面)上,熔敷有朝向上方突出的4个螺栓b1。在将主体部11收容于收容部13时,各螺栓b1穿过上述的凸缘11a、11b的插通孔h1。
另一方面,在收容部13的底壁131的下表面上,熔敷有朝向下方突出的4个螺栓b4。为了将PDU10与冷却风通道30及框架构件40紧固连结,预先熔敷上述的螺栓b4。
(DC-DC转换器)
图4所示的DC-DC转换器20(第二电力转换装置)是根据来自ECU(Electric Control Unit:未图示)的控制指令而使电压升降压的装置,与蓄电池(未图示)、各种电气安装部件(未图示)电连接。DC-DC转换器20具备:具有开关元件、电阻等的电路(发热体:未图示)的主体部21;以及配设成能够与该主体部21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22(第二散热器:参照图4)。
在主体部21的上壁上形成有用于将该主体部21与框架构件40紧固连结的凸缘21a。在凸缘21a的前后·左右的四角处分别形成有用于供螺栓b2穿过的插通孔h2,所述螺栓b2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熔敷在框架构件40上。
散热器22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多个散热片,且配设成能够与主体部21进行热交换。散热片为在侧视观察下呈矩形形状的金属板(例如铝),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其他散热片隔开规定间隔而相互平行地配置。
<冷却结构体的结构>
冷却结构体A具有使PDU10及DC-DC转换器20通过与冷却风的热交换来进行冷却的功能。冷却结构体A具备:用于使冷却风流通的冷却风通道30;以及将PDU10与DC-DC转换器20结合的框架构件40。
(冷却风通道)
如图4所示,冷却风通道30具有:用于使冷却风流通的通道主体31;用于使冷却风通道30与PDU10及DC-DC转换器20密接的密封构件32p、32q;以及一对凸缘33a、33b。
通道主体31为树脂制的筒状体,在其内部具有使冷却风流通的流路。在通道主体31上形成有供PDU10的散热器12插入的第一孔K1、和供DC-DC转换器20的散热器22以与该散热器12对置的方式插入的第二孔K2。
换言之,通道主体31一体形成有以从左右方向夹着散热器12、22的方式延伸的侧壁34(参照图3)、从该侧壁34朝向冷却风的上游侧延伸的筒状的导入部35(参照图2)、从侧壁34朝向冷却风的下游侧延伸的筒状的导出部36(参照图2)。
如图2所示,导入部35形成为开口35t面向下方,导出部36形成为开口36t面向前方。在各个开口35t、36t上设置有用于在与其他设备或配管结合的状态下防止冷却风的泄漏的密封构件32r、32s。
如图4所示,第一孔K1为矩形形状的孔,且形成为比上述的收容部13的孔H1大,以使PDU10的散热器12面向冷却风通道30内。
密封构件32p是环状的弹性构件(例如树脂制),其内缘及外缘在俯视观察下为大致矩形。密封构件32p以包围第一孔K1的矩形形状的缘部的方式粘接在通道主体31的上表面上。当将PDU10组装于冷却风通道30并在上下方向上按压时,密封构件32p(第一孔K1的周围)被压缩而与收容部13的下表面密接。
第二孔K2为矩形形状的孔,且形成为与后述的框架构件40的插入孔H4大致相同的大小(或者比插入孔H4大),以使DC-DC转换器20的散热器22面向冷却风通道30内。
密封构件32q是环状的弹性构件(例如树脂制),其内缘及外缘在俯视观察下为大致矩形。密封构件32q以包围第二孔K2的矩形形状的缘部的方式粘接在通道主体31的下表面上。当将DC-DC转换器20经由框架构件40组装于冷却风通道30并在上下方向上按压时,密封构件32q(第二孔K2的周围)被压缩而与框架构件40密接。
一对凸缘33a、33b分别设置在通道主体31的侧壁34(参照图2、图3)上。右侧的凸缘33a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形成有2个用于供从收容部13的下表面突出的螺栓b4穿过的插通孔h3。左侧的凸缘33b也同样。
(框架构件)
图4所示的框架构件40是与PDU10及DC-DC转换器20结合的板状构件,例如通过对一片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穿设加工等而形成。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PDU10、冷却风通道30、框架构件40及DC-DC转换器20的结合强度。
框架构件40具有:将PDU10和DC-DC转换器20以在高度方向上分离的状态进行保持的一对保持部42a、42b;以及将上述的保持部42a、42b连接的一对连结部41。
保持部42a具有:支承部421a;从支承部421a的上端向右侧延伸的凸缘422a;以及从支承部421a的下端向左侧延伸的紧固连结部423a。
支承部421a沿着冷却风的流通方向(前后方向)延伸,以使PDU10与DC-DC转换器20分离的方式在高度方向上延伸。
凸缘422a是和冷却风通道30的凸缘33a一起与PDU10结合的部分,从支承部421a的上端向右侧(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在凸缘422a上形成有2个用于供从收容部13的下表面突出的螺栓b4穿过的插通孔h4。
紧固连结部423a是与DC-DC转换器20的凸缘21a结合的部分,从支承部421a的下端向左侧(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在紧固连结部423a上,以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熔敷有2个穿过凸缘21a的插通孔h2的螺栓b2。
紧固连结部423a在自身上组装了DC-DC转换器20及冷却风通道30的状态下,在宽度方向上,在冷却风通道30的侧壁34(参照图3)与支承部421a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结于DC-DC转换器2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通过螺栓紧固连结”是指使用了相互对应的螺栓b2及螺母m2的紧固连结。
保持部42b具有:支承部421b;从支承部421b的上端向左侧延伸的凸缘422b;以及从支承部421b的下端向右侧延伸的紧固连结部423b。关于保持部42b,由于为与上述的保持部42a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一对连结部41以将右侧的紧固连结部423a和左侧的紧固连结部423b连接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即,各个连结部41与一对紧固连结部423a、423b一体形成,来形成供散热器22插入的矩形形状的插入孔H4。需要说明的是,插入孔H4形成为能够供DC-DC转换器20的散热器22插入的大小。
因此,能够通过对一片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穿设加工等来形成框架构件40,从而能够节省制造框架构件40时的劳力和时间,并且能够将冷却结构体A的部件件数抑制为最小限度。
<冷却结构体的组装顺序>
接下来,参照图3~图6,对冷却结构体A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使从收容部13的底壁131朝向上方突出的螺栓b1穿过在主体部11的凸缘11a、11b上形成的4个孔h1,并通过螺母m1进行紧固连结。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螺栓b1预先熔敷在收容部13的底壁131上,因此与另外准备螺栓(未图示)并通过螺母m1进行紧固连结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紧固连结作业。
若这样将PDU10的主体部11与收容部13紧固连结,则散热器12成为经由收容部13的孔H1而露出的状态。
接下来,使以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熔敷在框架构件40的紧固连结部423a、423b上的螺栓b2穿过DC-DC转换器20的插通孔h2,并使紧固连结部423a、423b及连结部41的下表面与凸缘21a的上表面密接(参照图3)。这样,散热器22成为经由框架构件40的插入孔H4而露出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螺栓b2与螺母m2的紧固连结,优选和后述的螺栓b4与螺母m4的紧固连结一并进行。
接下来,以PDU10、冷却风通道30、框架构件40及DC-DC转换器20在上下方向上依次排列的方式进行配置,并相互组装。即,使熔敷在收容部13的底壁131上的四个螺栓b4穿过凸缘33a、33b的插通孔h3和凸缘422a、422b的插通孔h4。这样,PDU10的散热器12经由第一孔K1向冷却风的流路露出,DC-DC转换器20的散热器22经由插入孔H4及第二孔K2向冷却风的流路露出。在该状态下,散热器12、22的各自的散热片向相同方向(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对置。从而,能够将冷却风流通时的流体阻力抑制为最小限度。
接下来,使用螺母m2、m4将PDU10、冷却风通道30、框架构件40及DC-DC转换器20结合(紧固连结)。即,如图4、图5(a)所示,使熔敷在收容部13上的螺栓b4穿过右侧的凸缘33a的插通孔h3及凸缘422a的插通孔h4,并从下方通过螺母m4进行紧固连结。
另外,如图4、图5(b)所示,使熔敷在收容部13上的螺栓b4穿过左侧的凸缘33b的插通孔h3及凸缘422b的插通孔h4,并从下方通过螺母m4进行紧固连结。
并且,如图4所示,使熔敷在紧固连结部423a、423b上的螺栓b2穿过DC-DC转换器20的凸缘21a的插通孔h2,并从下方通过螺母m2进行紧固连结。
此外,如图6所示,将PDU10与框架构件40紧固连结的螺栓b4的穿过位置(工具线:○标记)和将DC-DC转换器20与框架构件40紧固连结的螺栓b2的穿过位置(工具线:△标记)在组装方向(上下方向)上不重叠。
即,从下方观察组装后的状态的冷却结构体A时,螺栓b2、b4(○标记、△标记)成为露出的状态。从而,分别相对于合计8个螺栓b2、b4一并紧固连结螺母m2、m4即可,与分多个阶段进行紧固连结作业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组装作业简化·高速化。另外,螺栓b2熔敷在框架构件40的紧固连结部423a、423b上,螺栓b4熔敷在收容部13的底壁131上。因此,只要从下方紧固螺母m2、m4即可,能够简化紧固连结作业。
若进行了上述的紧固连结,则由在左右方向上夹着散热器12、22的冷却风通道30的侧壁34(参照图3)、PDU10的下表面(包括散热器12的表面)及DC-DC转换器20的上表面(包括散热器22)形成使冷却风流通的流路。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那样,筒状的导入部35从冷却风通道30的侧壁34向上游侧延伸,筒状的导出部36向下游侧延伸。
另外,通过上述的紧固连结作业,具有弹性的密封构件32p、32q在上下方向上被压缩。其结果是,密封构件32p与PDU10的收容部13的下表面密接,密封构件32q与框架构件40的连结部41及紧固连结部423a、423b的上表面密接。因此,在冷却风通道30与PDU10之间及冷却风通道30与DC-DC转换器20之间不产生间隙,能够可靠地防止冷却风向外部泄漏的情况。
<作用>
如图2的箭头所示,经由开口35t而被送入的冷却风在筒状的导入部35内流通,并向由冷却风通道30的侧壁34(参照图3)、PDU10及DC-DC转换器20形成的流路流入。在该流路中流通时,冷却风从散热器12、22吸热。换言之,PDU10通过经由散热器12向冷却风散热而被冷却,DC-DC转换器20通过经由散热器22向冷却风散热而被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冷却风通道30为树脂制,因此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制造时的尺寸误差。并且,通过具有弹性的密封构件32p、32q,从而使冷却风通道30与PDU10及DC-DC转换器20密接。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冷却风向外部泄漏的情况。因上述的吸热而升温了的冷却风在筒状的导出部36中流通,并经由开口36t而流出。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冷却结构体A,以包围第一孔K1的方式设置的密封构件32p与PDU10密接,以包围第二孔K2的方式设置的密封构件32q与框架构件40密接。因此,在PDU10与冷却风通道30之间或者冷却风通道30与框架构件40之间不会产生间隙,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冷却风向外部泄漏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以高效率对PDU10及DC-DC转换器20进行冷却,从而能够相应地使输送冷却风的冷却风扇(未图示)小型化。
另外,PDU10及DC-DC转换器20通过具有一对保持部42a、42b及连结部41的框架构件40来结合。因此,例如在冷却风通道30为树脂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框架构件40来充分地确保PDU10与DC-DC转换器20的结合强度。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使冷却风通道30承担形成冷却风的流路的作用,使框架构件40承担确保结合强度的作用,从而能够在确保充分的结合强度的同时提高冷却效率。
另外,框架构件40为经由一对连结部41将从支承部421a向左侧(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紧固连结部423a与从支承部421b向右侧(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紧固连结部423b连接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对一片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穿设加工等来形成框架构件40,并且能够削减冷却结构体A所需的部件件数。其结果是,能够节省制造冷却结构体40时的劳力和时间,从而能够大幅度地削减制造成本。
另外,用于进行各紧固连结的螺栓b2、b4的穿过位置(工具线)在组装方向上不重叠。因此,能够在组装了PDU10、冷却风通道30、框架构件40及DC-DC转换器20的状态下从一侧一并进行组装作业·紧固连结作业,从而能够削减制造冷却结构体A时的劳力和时间。
《变形例》
以上,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冷却结构体A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没有限定于上述的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一片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穿设加工等来形成框架构件40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省略框架构件40中的一对连结部41,而将框架构件分为两个部件(即保持部42a、42b)。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各框架构件将PDU10、冷却风通道30及DC-DC转换器20紧固连结来确保结合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组装方向(上下方向)上且在PDU10(收容部13)与保持部42之间夹有冷却风通道30的凸缘33a、33b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省略冷却风通道30的凸缘33a、33b,将PDU10和保持部42以密接的状态紧固连结。在该情况下,通过适当地调整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支承部421a、421b的长度,能够使密封构件32p与PDU10密接,且使密封构件32q与框架构件40密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电力转换装置为PDU10(逆变器)且第二电力转换装置为DC-DC转换器20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交流/直流转换用的转换器、VCU(Voltage Control Unit)等其他电力转换装置作为第一、第二电力转换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PDU10具有收容部13且在该收容部13上预先熔敷有螺栓b1、b4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省略收容部13,使凸缘11a、11b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长度比上述实施方式长,且在该凸缘11a、11b上熔敷螺栓b1、b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左右方向上将保持部42a、42b设置在比冷却风通道30靠外侧(参照图3、图4)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将保持部配置在比冷却风通道30靠内侧的位置,且与该保持部的配置对应而适当设定凸缘、螺栓等的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冷却结构体A的组装方向上螺栓b2、b4不重叠且从下方观察时螺栓b2、b4露出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在一并进行了冷却结构体的组装作业之后,从上方及下方这两侧对螺栓进行紧固连结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PDU10的底壁131上预先熔敷有螺栓b1、b4且在框架构件40的紧固连结部423a、423b上预先熔敷有螺栓b2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作为其他构件而准备的螺栓与螺母紧固连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冷却结构体A搭载于混合动力车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冷却结构体A搭载于电动机动车、燃料电池车等其他种类的机动车。另外,也可以将冷却结构体A搭载于二轮车、船舶、航空器等移动体,还可以将其搭载于固定式的系统。
符号说明:
A 冷却结构体
10 PDU(第一电力转换装置)
11 主体部
12 散热器(第一散热器)
13 收容部
20 DC-DC转换器(第二电力转换装置)
21 主体部
22 散热器(第二散热器)
30 冷却风通道
31 通道主体
32p、32q 密封构件
40 框架构件
41 连结部
42a、42b 保持部
421a、421b 支承部
422a、422b 凸缘
423a、423b 紧固连结部
K1 第一孔
K2 第二孔
H4 插入孔

Claims (4)

1.一种冷却结构体,其使具有第一散热器的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和具有第二散热器的第二电力转换装置通过与冷却风的热交换来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具备:
冷却风通道,其为树脂制的筒状体,且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散热器插入的第一孔和供所述第二散热器以与所述第一散热器对置的方式插入的第二孔;以及
框架构件,其具有将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和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以在高度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保持的一对保持部,且与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结合,
所述冷却风通道配置成所述第一孔的周围与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密接,且所述第二孔的周围与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保持部分别具有:
支承部,其以使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分离的方式在高度方向上延伸;以及
紧固连结部,其从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向宽度方向内侧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在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冷却风通道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结于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构件具备连结部,
所述连结部与各所述紧固连结部一体形成,来形成供所述第二散热器插入的插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与所述框架构件紧固连结的螺栓的穿过位置和将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与所述框架构件紧固连结的螺栓的穿过位置在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及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的组装方向上不重叠。
CN201480010642.8A 2013-04-04 2014-02-14 冷却结构体 Active CN105027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8148 2013-04-04
JP2013-078148 2013-04-04
PCT/JP2014/053420 WO2014162780A1 (ja) 2013-04-04 2014-02-14 冷却構造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7405A true CN105027405A (zh) 2015-11-04
CN105027405B CN105027405B (zh) 2018-06-01

Family

ID=51658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0642.8A Active CN105027405B (zh) 2013-04-04 2014-02-14 冷却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34957B2 (zh)
CN (1) CN105027405B (zh)
WO (1) WO201416278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4041A (zh) * 2017-04-28 2017-08-1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dc/dc转换器支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3477B2 (ja) * 2014-12-24 2017-07-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ユニット及び電気デバイ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5825A (ja) * 1994-08-26 1996-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制御盤
JP2003197834A (ja) * 2001-12-26 2003-07-11 Nippon Keiki Works Ltd ヒートシンクのフィン構造
CN1893805A (zh) * 2005-07-04 2007-01-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气单元的冷却装置
CN201066982Y (zh) * 2007-05-25 2008-05-28 太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风阻且高散热效率的散热模块
JP2012104822A (ja) * 2010-11-05 2012-05-31 Semikron Elektronik Gmbh & Co Kg パワー半導体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4798Y2 (ja) * 1978-11-16 1983-08-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密閉筐体におけるプリント板の冷却機構
US6046921A (en) * 1996-08-27 2000-04-04 Tracewell; Larry L. Modular power supply
JP2001020737A (ja) * 1999-07-05 2001-01-23 Honda Motor Co Ltd 強制冷却装置
KR100897099B1 (ko) * 2007-06-18 2009-05-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전기차량용 고전압 전장부품의 냉각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5825A (ja) * 1994-08-26 1996-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制御盤
JP2003197834A (ja) * 2001-12-26 2003-07-11 Nippon Keiki Works Ltd ヒートシンクのフィン構造
CN1893805A (zh) * 2005-07-04 2007-01-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气单元的冷却装置
CN201066982Y (zh) * 2007-05-25 2008-05-28 太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风阻且高散热效率的散热模块
JP2012104822A (ja) * 2010-11-05 2012-05-31 Semikron Elektronik Gmbh & Co Kg パワー半導体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4041A (zh) * 2017-04-28 2017-08-1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dc/dc转换器支架
CN107054041B (zh) * 2017-04-28 2020-06-1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dc/dc转换器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62780A1 (ja) 2014-10-09
JPWO2014162780A1 (ja) 2017-02-16
CN105027405B (zh) 2018-06-01
JP6034957B2 (ja)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2419B2 (e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5423877B2 (ja) 積層型冷却器
JP5508357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738794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KR102131684B1 (ko) 차량 탑재용 전력 변환 장치
JP5563383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2014842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26868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KR101209686B1 (ko) 하이브리드 및 전기 자동차용 전기장치의 냉각장치
JP5382874B2 (ja) 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JP2011182628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25044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20160324039A1 (en) Cooling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
JP603658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850162B2 (ja) 電動車両に搭載される一体型強電ユニット
JP2007220794A (ja) コンデンサ装置
JP605586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4883040A (zh) 电力转换装置以及车辆
JP2014113053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7085883A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力変換装置
JP552197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22163695A (ja) 自動車用バッテリデバイス、自動車、及びバッテリデバイスの動作方法
CN105027405A (zh) 冷却结构体
JP562398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3138609A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力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