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6624A - 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6624A
CN104996624A CN201510357750.9A CN201510357750A CN104996624A CN 104996624 A CN104996624 A CN 104996624A CN 201510357750 A CN201510357750 A CN 201510357750A CN 104996624 A CN104996624 A CN 104996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cape jasmine
stir
jasm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77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有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o Zhi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Priority to CN20151035775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66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6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6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栀子藏红温茶包括炒谷芽、炒栀子、炒绿茶,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谷物脱壳后,经绿茶水浸泡发芽,并经蒸煮后,焙烤,得炒谷芽;b)将绿茶焙烤,得炒绿茶;c)将栀子焙烤,得炒栀子;d)将炒栀子、烤绿茶和炒谷芽按一定重量份数混合,得栀子藏红温茶。本发明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以所述栀子藏红温茶为原料茶,用水煎三次,得总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固体饮料。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通过炒绿茶、炒栀子、炒谷芽共同作用,产生协同效应,达到大大减轻、甚至消除了传统绿茶产品存在的不良副反应。

Description

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栀子臧红温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栀子臧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茶延伸产品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本发明的第一发明人长期从事茶叶与健康研究,在海内外发表了百余篇关于茶叶预防肿瘤和慢性疾病的学术论文,其代表性论文“茶叶与肿瘤”(Tea and cancer,J Natl Cancer Inst 85:1038-1049;1993.)已被国内外学者大量引用。但我们也深知,作为中国“国饮”的茶叶,特别是绿茶,如果制备不当或饮用不当,也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美国国家药典委员会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所属食品安全机构等相继发表述评性论文(Drug Safety 31:469-484,2008;IInt J Toxicol.30(1):19-20,2011),要求警惕绿茶饮用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损伤的副反应。由于媒体的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顾客对绿茶安全问题的恐慌。
事实上,《本草纲目》中在阐述“茶之功也”的同时,也明确警示“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
安全和健康是食品产业的首要考虑准则,不同于欧美消费习惯,中国是绿茶生产大国,也是绿茶的主要消费大国,从纯粹产业经济考虑,绿茶安全性警示可能对消费者市场取向,甚至会对中国绿茶产业产生巨大冲击,绿茶产业革新已到了不可回避的关键时刻。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安全健康,同时具有护肝、利胆、健脾益胃、降血脂、降血糖、泻火除烦、抗忧郁功效的绿茶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传统绿茶饮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护肝、利胆、健脾益胃、降血脂、降血糖、泻火除烦和抗忧郁功效的栀子臧红温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栀子臧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茶延伸产品上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栀子藏红温茶,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40-60份、炒绿茶15-30份、炒栀子15-30份。
作为优选,所述栀子臧红温茶中所含的植物多酚不低于5%,总藏红花素不低于0.083%,总环烯醚萜不低于0.33%,上述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含量。以栀子臧红温茶重量为6g计算,栀子臧红温茶中植物多酚不低于300mg,总藏红花素不低于5mg,总环烯醚萜不低于20mg。当栀子臧红温茶中所含的植物多酚不低于5%,总藏红花素不低于0.083%,总环烯醚萜不低于0.33%时,栀子臧红温茶的质量和功效最佳。
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脱壳后的谷物放置于绿茶水中浸泡并发芽后,进行蒸煮5-10分钟,并将谷芽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谷芽;
(b):将绿茶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绿茶;
(c):将栀子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的炒栀子;
(d):取步骤(a)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40-60份、取步骤(b)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15-30份、取步骤(c)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15-30份,混合得到栀子臧红温茶。
其中,步骤(a)中,不同于传统的谷芽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绿茶水浸泡谷物发芽的方法。一方面是由于绿茶有抗菌作用,可以减少谷物发芽过程中不必要微生物的参与。另一方面,谷物浸泡过程中吸收了茶叶中天然抗氧化剂,可避免谷物,诸如糙米制品在储存过程中常见的酸败现象。此外,不同于大部分的谷芽工艺,本发明采取了蒸煮的新工艺,可进一步促进淀粉和蛋白质糊化,水解出较多的米汤,即水溶性淀粉和蛋白质,可以缓冲空腹喝茶的弊端。
本发明步骤(c)中所述的栀子与地中海-波斯地区特产的藏红花一样,是自然界仅有的含藏红花素的两种植物之一,藏红花素(Crocins)是一种罕有的神经元抗氧化剂。其中,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的栀子还含有藏红花不具有的环烯醚萜类的京尼平苷(geniposide)。大量科学研究证明,藏红花素和环烯醚萜苷都具有改善高血脂高血糖,抗忧郁和改善老年痴呆症的作用。按照中国目前法律规定,藏红花是药物,不但不容许加入食物中,也不批准加入保健品中,但是,却可以将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栀子加入到食物或保健品中。同时,考虑到绿茶中含较多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植物多酚,可能对消化系统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引起“脾胃恶寒”。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中配伍引进药性甘温,可以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谷芽。
本发明步骤(a)、(b)中的绿茶不仅可以选自春茶,也可以选自夏初或秋初修枝掉的老茶叶。中国平均“春茶”每亩产量仅为10kg,可是夏初或秋初修枝掉的老茶叶可达100kg。所谓老茶叶,实际上仍含有约18%的茶多酚和约25%的蛋白质。
作为优选,在步骤(d)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在步骤(d)中加入炒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重量份为15-30份混合得到栀子臧红温茶。
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的绿茶水中绿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3%,所述谷物发芽至芽长为0.5-1.5毫米。
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的谷芽、步骤(b)中的绿茶、步骤(c)中的栀子的焙烤温度为150-250摄氏度,焙烤时间为5-20分钟。
本发明步骤(a)中的谷芽、步骤(b)中的绿茶、步骤(c)中的栀子以及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均采用滚筒搅拌式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进行焙烤。
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的谷物为稻米、小麦、玉米、小米、大麦、荞麦、燕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步骤(c)中的栀子为脱脂栀子粨和/或栀子壳;所述步骤(a)中的炒谷芽、步骤(b)中的炒绿茶、步骤(c)中的炒栀子均需密封保存。
本发明步骤(c)中的脱脂栀子粨和/栀子壳以栀子果为原料。栀子果也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木本油料作物。在制备栀子油时,栀子壳先被剥离。与栀子仁相比,栀子壳和脱油后的栀子粨仍然含有约一半的藏红花素和环烯醚萜苷等功能物质,特别是相对更丰富的果胶。
作为优选,所述炒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需密封保存,所述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为酸枣仁或淡豆鼓,所述酸枣仁或淡豆鼓焙烤温度为150-250摄氏度,焙烤时间为5-20分钟。考虑到寒凉体质的人群,大都为中老年。而且,都不同程度伴随着忧郁、焦虑和失智健忘的健康问题,本发明在加入炒栀子的基本茶方中,还将斟情加入传统与栀子配伍的酸枣仁或淡豆豉,以加强本发明解忧除烦益智功效。淡豆豉本身就是温性,含有丰富异黄酮,多糖和多肽,特别是含有可以解忧除烦的γ-氨基丁酸(GABA)。
本发明采用中药炮制理论,对所有原料,包括绿茶、谷芽、栀子及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的酸枣仁或淡豆豉均采用焙烤工艺,对栀子臧红温茶进行散寒转温的改性炮制,经改性后的绿茶、谷芽、栀子及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的酸枣仁或淡豆豉均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原料茶中加入10-100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2小时,得一煎提取液和一煎后的茶渣;
S2:向一煎后的茶渣中加入10-100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2小时,得二煎提取液和二煎后的茶渣;
S4:向二煎后的茶渣中入10-100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2小时,得三煎提取液和三煎后的茶渣;
S5:合并一煎提取液、二煎提取液、三煎提取液得总提取液,并将总提取液减压浓缩为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05-1.10的浓缩液;
S6: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得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
在本发明所述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1所述的原料茶为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
作为优选,在本发明所述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步骤S7:在步骤S6所得的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中加入γ-氨基丁酸和/或茶氨酸,所述γ-氨基丁酸和/或茶氨酸具有解忧除烦、抗抑郁的功效。
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应用于茶延伸产品上。
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及其制备方法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现有技术中,已有很多“玄米茶”和“米茶”等专利,诸如CN102870923B,CN101564126B等中国专利授权公开文件中,都对“米”的选择和制备有所改进,但基本未对“茶”,特别是“绿茶”采取“改性炮制”工艺,也没有与栀子配伍的“米茶”专利或报道。
2、已有很多以栀子为原料,或酸枣仁、淡豆豉的汤药或保健产品,诸如专利CN101279058A,CN102150832B,CN101919473A等中国专利公开文件中,都利用了栀子果与不同中药,包括酸枣仁和淡豆豉,有的还用到了茶配伍。由于栀子本身也是寒性,但是这些专利公开文件中的栀子、酸枣仁和淡豆豉大都未经“焙烤”炮制改性过程,此外,与本发明的组分比较,未加入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炒谷芽。
3、由于绿茶的副反应较多表现为消化系统损伤和肝肾损伤,故本发明配伍引进了“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炒栀子,栀子具有护肝、利胆的作用,也是传统中药“栀子清肝汤”的“君药”;同时,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中还加入了具有消食中和、健脾开胃的炒谷芽。
4、根据中药“寒、热、温、凉”四性和炮制改性的理论,本发明对绿茶、谷芽和栀子等主要原料增加了“焙炒烘烤”的工艺。虽然,绿茶制备过程也有蒸和炒的过程,但都是以杀青为目的,烘也是较低温度下以干燥为目的;相对于目前风行的凉茶产业,本发明采取了在成品绿茶的基础上又额外进行焙烤的新工艺,即中医药炮制改性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健康的“温茶”产业体系模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因为绿茶制备过程也有蒸和炒的过程,不会想到再对成品绿茶进行焙烤的工艺,而本发明正是需要焙烤过的绿茶和焙烤过的栀子、焙烤过的谷芽共同作用,产生协同效应,达到大大减轻、甚至消除了传统绿茶产品存在的不良副反应,且具有健脾益胃,泻火除烦,解忧安神,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
5、按中医药“四气”理论,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可定性为偏于“温性”的茶饮品,即使空腹饮茶的情况下,也不会对肠胃产生刺激作用、对肝肾产生产生损伤作用。
6、本发明所述栀子臧红温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步骤(b)中所采用的绿茶可选用夏初或秋初生长的老茶叶,而废弃老茶叶的充分利用,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有利于茶农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7、本发明所述栀子臧红温茶中的原料栀子为栀子壳和/或脱油栀子粨,栀子壳和/或脱油栀子粨的利用可实现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栀子臧红温茶,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40份、炒栀子20份、炒绿茶20份。
制备如上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包括以下步骤:
(a):将新产稻米脱外壳后,放置于绿茶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绿茶水中浸泡,并于25摄氏度发芽至芽长为1.0毫米后,经蒸煮10分钟,再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150摄氏度下焙烤20分钟,至金黄色,并散发出糊香味,得炒谷芽,冷却,密闭保存;
(b):将夏初或秋初茶园修枝后的茶叶制备所得的绿茶,经滚筒搅拌式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150摄氏度下焙烤20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绿茶,冷却,密闭保存;
(c)将栀子壳或脱脂栀子粕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150摄氏度下焙烤20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栀子,冷却,密闭保存;
(d)取上述步骤(a)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40份、步骤(b)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20份、步骤(c)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20份,混合制得栀子臧红温茶。
其中步骤(a)的炒谷芽、步骤(b)中的炒绿茶、步骤(c)中的炒栀子要避免炒焦,以不产生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为主要质控指标。
考虑到上述烤绿茶、炒栀子和炒谷芽的比重不同,很难混合均匀,本实施例1所述栀子臧红温茶的具体包装工艺如下:将炒谷芽、炒绿茶、炒栀子分别称重,并依次加入喷铝复合包装袋,真空包装,每包6g。
本实施例1所述栀子臧红温茶的食用方法:
本实施例1中的栀子藏红温茶每包6g为一次消费量。加入250ml沸水浸泡3分钟,连续冲泡3次,合并3次的茶汤,饮用。
本实施例1所述栀子臧红温茶的质量指标和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茶汤为金黄色,冲泡时有浓郁糊米香和茶香。茶汤不苦不涩,有甘润滋味。
质量指标:
每包栀子藏红温茶内含植物多酚不低于300mg,总藏红花素不低于5mg;总环烯醚萜不低于20mg。
实施例2:
一种栀子臧红温茶,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50份、炒栀子25份、炒绿茶25份、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25份。
制备如上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产稻米脱外壳后,放置于绿茶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绿茶水中浸泡,并于25摄氏度发芽至芽长为1毫米后,经蒸煮10分钟,再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150摄氏度下焙烤20分钟,至金黄色,并散发出糊香味,得炒谷芽,冷却,密闭保存;
(2):将夏初或秋初茶园修枝后的茶叶制备所得的绿茶,经滚筒搅拌式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150摄氏度下焙烤20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烤绿茶,冷却,密闭保存;
(3)将栀子壳或脱脂栀子粕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150摄氏度下焙烤20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栀子,冷却,密闭保存;
(4)将酸枣仁或淡豆豉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150摄氏度下焙烤20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冷却,密闭保存;
(5)取上述步骤(1)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50份、步骤(2)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25份、步骤(3)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25份、步骤(4)中的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重量份为25份,混合制得栀子臧红温茶。
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栀子臧红温茶包装方法如下:将炒谷芽、炒绿茶、炒栀子、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分别称重,并依次加入喷铝复合包装袋,真空包装,每包7g。
本实施例2所述栀子臧红温茶的食用方法:
本实施例2中的栀子藏红温茶每包7g为一次消费量。加入250ml沸水浸泡3分钟,连续冲泡3次,合并3次的茶汤,饮用。
本实施例2所述栀子臧红温茶的质量指标和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茶汤为金黄色。冲泡时有浓郁糊米香和茶香。茶汤不苦不涩,有甘润滋味。
本实施例2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的质量指标:
每包栀子藏红温茶内含植物多酚不低于350mg,总藏红花素不低于6mg;总环烯醚萜不低于23mg。
实施例3:一种栀子臧红温茶,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60份、炒栀子30份、炒绿茶30份。
制备如上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包括以下步骤:
(a):将小麦脱外壳后,放置于绿茶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绿茶水中浸泡,并于27摄氏度发芽至芽长为1.2毫米后,经蒸煮8分钟,再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50摄氏度下焙烤5分钟,至金黄色,并散发出糊香味,得炒谷芽,冷却,密闭保存;
(b):将夏初或秋初茶园修枝后的茶叶制备所得的绿茶,经滚筒搅拌式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50摄氏度下焙烤5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绿茶,冷却,密闭保存;
(c)将栀子壳或脱脂栀子粕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50摄氏度下焙烤5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栀子,冷却,密闭保存;
(d)取上述步骤(a)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60份、步骤(b)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30份、步骤(c)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30份,混合制得栀子臧红温茶。
实施例4:一种栀子臧红温茶,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60份、炒栀子30份、炒绿茶30份、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30份。
制备如上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麦脱外壳后,放置于绿茶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绿茶水中浸泡,并于27摄氏度发芽至芽长为1.2毫米后,经蒸煮8分钟,再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50摄氏度下焙烤5分钟,至金黄色,并散发出糊香味,得炒谷芽,冷却,密闭保存;
(2):将夏初或秋初茶园修枝后的茶叶制备所得的绿茶,经滚筒搅拌式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50摄氏度下焙烤5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烤绿茶,冷却,密闭保存;
(3)将栀子壳或脱脂栀子粕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50摄氏度下焙烤5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栀子,冷却,密闭保存;
(4)将酸枣仁或淡豆豉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50摄氏度下焙烤5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冷却,密闭保存;
(5)取上述步骤(1)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60份、步骤(2)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30份、步骤(3)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30份、步骤(4)中的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重量份为30份,混合制得栀子臧红温茶。
实施例5:一种栀子臧红温茶,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48份、炒栀子24份、炒绿茶24份。
制备如上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脱大麦脱外壳后,放置于绿茶质量百分含量为2.5%的绿茶水中浸泡,并于30摄氏度发芽至芽长为1.3毫米后,经蒸煮7分钟,再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00摄氏度下焙烤12分钟,至金黄色,并散发出糊香味,得炒谷芽,冷却,密闭保存;
(b):将夏初或秋初茶园修枝后的茶叶制备所得的绿茶,经滚筒搅拌式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00摄氏度下焙烤12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绿茶,冷却,密闭保存;
(c)将栀子壳或脱脂栀子粕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00摄氏度下焙烤12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栀子,冷却,密闭保存;
(d)取上述步骤(a)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48份、步骤(b)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24份、步骤(c)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24份,混合制得栀子臧红温茶。
实施例6:一种栀子臧红温茶,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48份、炒栀子24份、炒绿茶24份、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24份。
制备如上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麦脱外壳后,放置于绿茶质量百分含量为2.5%的绿茶水中浸泡,并于30摄氏度发芽至芽长为1.3毫米后,经蒸煮7分钟,再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00摄氏度下焙烤12分钟,至金黄色,并散发出糊香味,得炒谷芽,冷却,密闭保存;
(2):将夏初或秋初茶园修枝后的茶叶制备所得的绿茶,经滚筒搅拌式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00摄氏度下焙烤12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烤绿茶,冷却,密闭保存;
(3)将栀子壳或脱脂栀子粕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00摄氏度下焙烤12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栀子,冷却,密闭保存;
(4)将酸枣仁或淡豆豉经滚筒式搅拌烘烤机或远红外隧道烘烤机在200摄氏度下焙烤12分钟,不焦不糊,至黄棕色和散发出甜香味,得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冷却,密闭保存;
(5)取上述步骤(1)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48份、步骤(2)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24份、步骤(3)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24份、步骤(4)中的炒酸枣仁或炒淡豆豉重量份为24份,混合制得栀子臧红温茶。
实施例7:
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任一制备所得的栀子臧红温茶中加入1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2小时,得一煎提取液和一煎后的茶渣;
S2:向一煎后的茶渣中加入1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5小时,得二煎提取液和二煎后的茶渣;
S4:向二煎后的茶渣中入1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小时,得三煎提取液和三煎后的茶渣;
S5:合并一煎提取液、二煎提取液、三煎提取液得总提取液,并将总提取液减压浓缩为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05的浓缩液;
S6: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得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
实施例8:
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任一制备所得的栀子臧红温茶中加入2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5小时,得一煎提取液和一煎后的茶渣;
S2:向一煎后的茶渣中加入2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小时,得二煎提取液和二煎后的茶渣;
S4:向二煎后的茶渣中入2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小时,得三煎提取液和三煎后的茶渣;
S5:合并一煎提取液、二煎提取液、三煎提取液得总提取液,并将总提取液减压浓缩为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10的浓缩液;
S6: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得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
实施例9:
本实施例9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步骤S7:向步骤S6所得的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中加入与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配比为0.00001-0.0001:1的γ-氨基丁酸和/或与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配比为0.001-0.05:1的茶氨酸。
实施例10:将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制备所得的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应用于茶延伸产品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臧红温茶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40-60份、炒绿茶15-30份、炒栀子1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臧红温茶中所含的植物多酚不低于5%,总藏红花素不低于0.083%,总环烯醚萜不低于0.33%,上述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脱壳后的谷物放置于绿茶水中浸泡并发芽后,进行蒸煮5-10分钟,并将谷芽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谷芽;
(b):将绿茶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绿茶;
(c):将栀子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的炒栀子;
(d):取步骤(a)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40-60份、取步骤(b)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15-30份、取步骤(c)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15-30份,混合得到栀子臧红温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在步骤(d)中加入炒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重量份为15-30份混合得到栀子臧红温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的绿茶水中绿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3%,所述谷物发芽至芽长为0.5-1.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谷芽、步骤(b)中的绿茶、步骤(c)中的栀子的焙烤温度为150-250摄氏度,焙烤时间为5-2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6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谷物为稻米、小麦、玉米、小米、大麦、荞麦、燕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步骤(c)中的栀子为脱脂栀子粨和/或栀子壳;所述步骤(a)中的炒谷芽、步骤(b)中的炒绿茶、步骤(c)中的炒栀子均需密封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需密封保存,所述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为酸枣仁或淡豆鼓,所述酸枣仁或淡豆鼓焙烤温度为150-250摄氏度,焙烤时间为5-20分钟。
9.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以权利要求1-8中任一一种栀子藏红温茶为原料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原料茶中加入10-100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2小时,得一煎提取液和一煎后的茶渣;
S2:向一煎后的茶渣中加入10-100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2小时,得二煎提取液和二煎后的茶渣;
S4:向二煎后的茶渣中入10-100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2小时,得三煎提取液和三煎后的茶渣;
S5:合并一煎提取液、二煎提取液、三煎提取液得总提取液,并将总提取液减压浓缩为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05-1.10的浓缩液;
S6: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得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在步骤S6所得的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中加入γ-氨基丁酸和/或茶氨酸。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或10制备方法所得的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在茶延伸产品上的应用。
CN201510357750.9A 2015-06-25 2015-06-25 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049966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7750.9A CN104996624A (zh) 2015-06-25 2015-06-25 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7750.9A CN104996624A (zh) 2015-06-25 2015-06-25 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6624A true CN104996624A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6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7750.9A Pending CN104996624A (zh) 2015-06-25 2015-06-25 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66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2835A (zh) * 2016-07-25 2016-12-14 王志远 一种类咖啡
CN107629900A (zh) * 2017-09-27 2018-01-2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栀子美白祛痘型手工冷制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8338A (en) * 1992-04-20 1996-11-26 Yugen Kaisha Okinawa Yukali Farm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eucalyptus tea
CN1159288A (zh) * 1996-03-07 1997-09-17 张士舜 一种凉茶的生产方法
JP2003289834A (ja) * 2002-04-01 2003-10-14 Fujimori:Kk ノニ葉茶およびその抽出茶液
CN101919473A (zh) * 2010-09-06 2010-12-22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栀子菊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4694A (zh) * 2010-11-17 2011-08-10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麦芽茶
CN103211054A (zh) * 2013-05-09 2013-07-24 李彤 一种栀子白茶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9312A (zh) * 2012-10-10 2014-04-16 钱国祥 一种烫火伤栀子仁保健茶
CN103749817A (zh) * 2013-12-30 2014-04-30 南京博士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栀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8338A (en) * 1992-04-20 1996-11-26 Yugen Kaisha Okinawa Yukali Farm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eucalyptus tea
CN1159288A (zh) * 1996-03-07 1997-09-17 张士舜 一种凉茶的生产方法
JP2003289834A (ja) * 2002-04-01 2003-10-14 Fujimori:Kk ノニ葉茶およびその抽出茶液
CN101919473A (zh) * 2010-09-06 2010-12-22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栀子菊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4694A (zh) * 2010-11-17 2011-08-10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麦芽茶
CN103719312A (zh) * 2012-10-10 2014-04-16 钱国祥 一种烫火伤栀子仁保健茶
CN103211054A (zh) * 2013-05-09 2013-07-24 李彤 一种栀子白茶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817A (zh) * 2013-12-30 2014-04-30 南京博士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栀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2835A (zh) * 2016-07-25 2016-12-14 王志远 一种类咖啡
CN107629900A (zh) * 2017-09-27 2018-01-2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栀子美白祛痘型手工冷制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9817A (zh) 一种栀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07523B (zh) 苗家油茶
CN103783227B (zh) 青稞复合型袋泡茶
CN103054002A (zh) 陈皮辣椒酱的制作方法
CN102160577B (zh) 速溶绿豆酸汤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58265B (zh) 绿茶米面及制作方法
CN106343072A (zh) 一种柑皮茶的制备方法
CN105580928A (zh) 一种侗家滋补保健油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7568569A (zh) 荞麦魔芋米粉的加工方法
CN104996624A (zh) 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934827B (zh) 一种谷物清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2925318A (zh) 一种紫苏叶糯米酒的酿造方法
CN105360255A (zh) 一种补气的补而康饼干及制备方法
KR101285502B1 (ko) 보리고추장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되는 보리고추장
KR100296869B1 (ko) 생약재를함유한볶음분말식품및그의제조방법
KR100695446B1 (ko) 흑색 또는 황색 고추장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흑색 또는 황색 고추장
CN103315269A (zh) 一种保健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68557B1 (ko) 귀리와 구절초를 이용한 조청의 제조방법
CN106173021A (zh) 一种暖胃麦香苦荞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08342B1 (ko) 오미자 효소가 함유된 고추장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의해제조된 오미자 고추장
CN109392984A (zh) 一种三七药食同源苏打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KR20070058250A (ko) 기능성 성분이 강화된 된장, 간장, 고추장
CN109673939A (zh) 一种三七冻干小米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5973A (zh) 铁皮石斛大麦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81050A (ko) 복분자 분말과 녹차추출물을 이용한 기능성 한과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Youzuo

Inventor after: Gao Qianxin

Inventor after: Ni Qinxue

Inventor after: Xu Guangzhi

Inventor before: Zhang Youzu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3

Address after: No. 80, Ling'an City, Zhejiang,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Jiao Zh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88, Ling'an City, Zhejiang,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