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7830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7830A
CN104977830A CN201510150567.1A CN201510150567A CN104977830A CN 104977830 A CN104977830 A CN 104977830A CN 201510150567 A CN201510150567 A CN 201510150567A CN 104977830 A CN104977830 A CN 104977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elt
roller
secondary transfer
recording materials
supply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05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77830B (zh
Inventor
小久保洋
笕丰
小俣晴彦
藤田岳
小笹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112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20086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77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7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77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7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23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环形转印带,其用于供给记录材料;转印辊,所述转印辊经由转印带从转印带的内周表面被朝向图像承载构件推压;供给表面形成辊,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相对于转印带的行进方向设置在转印辊的下游处,并且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关于旋转轴线方向在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直径小于在中央部分处的直径;和牵伸辊,所述牵伸辊相对于转印带的行进方向设置在供给表面形成辊的下游处,并且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关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在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直径大于在中央部分处的直径。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用于将承载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承载在转印带上的记录材料上。
背景技术
如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2012-128228中所述,已经广泛应用一种成像设备,在所述成像设备中,记录材料被承载在转印带上并且穿过转印部分,在所述转印部分处,承载在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示例的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承载在转印带上的记录材料上。
在使用转印带的成像设备中,在诸如薄纸或者起伏变形的记录材料之类的低刚性记录材料穿过转印部分并且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情况中,在某些情况中在记录材料上产生了皱褶。
因此,提出了这样一种构造,在所述构造中,转印辊经由转印带按压接触图像承载构件,转印辊的外周表面具有反向拱状,直径从中央部分朝向每一个端部部分逐渐增加。如JP-A Hei 7-225523中所述,因为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在端部部分处的供给速度高于在中央部分处的供给速度,所以在外周表面处具有反向拱状的转印辊按压穿过转印部分的记录材料的尾端部分并且使得所述尾端部分延伸。结果,实现了抚平记录材料在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两个端部部分和尾端部分上的皱褶的抚平效果,使得能够防止或者减轻在记录材料的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端部部分和中央部分处产生皱褶。
如后文所述,在成像设备中,实施这样的实验,即,赋予转印辊反向拱状,然后检查抚平记录材料上的皱褶的抚平效果(下表2),在所述成像设备中,转印辊按压接触转印带的内侧表面并且因此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转印部分。结果,在转印辊按压接触转印带的内侧表面的情况中,证实即使在赋予转印辊反向拱状时,在记录材料穿过转印部分期间也不能得到抚平记录材料上的褶皱的抚平效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环形转印带,用于供给记录材料;转印辊,所述转印辊从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经由转印带被朝向图像承载构件推压,用于形成转印部分,以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供给表面形成辊,用于牵伸转印带,以便形成记录材料供给表面,其中,供给表面形成辊相对于转印带的行进方向设置在转印辊的下游,并且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在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直径小于在中央部分处的直径;和牵伸辊,用于牵伸转印带,其中,牵伸辊相对于转印带的行进方向设置在供给表面形成辊的下游,并且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在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直径大于在中央部分处的直径。
在结合附图考虑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二次转印带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二次转印带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在图4中,(a)和(b)分别是供给表面形成辊和牵伸辊的拱状的示意图;
在图5中,(a)、(b)和(c)是在薄纸的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在记录材料上产生皱褶的示意图;
在图6中,(a)和(b)是图解了膨胀量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膨胀量、卷绕长度的差异和是否发生图像缺陷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是用于图解卷绕长度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卷绕长度差和应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在图11中,(a)和(b)是其它实施例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成像设备)
图1是图解了成像设备100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100是串列型中间转印型全色打印机,其中,沿着中间转印带40的上表面布置作为处理盒的成像部分PY、PM、PC和PK。
在成像部分PY处,在感光鼓1Y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然后将黄色调色剂图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在成像部分PM处,在感光鼓1M上形成洋红色调色剂图像,然后将洋红色调色剂图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在成像部分PC和PK处,分别在感光鼓1C和1K上形成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然后将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
将转印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四色调色剂图像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并且将四色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记录材料P被从记录材料盒31取出并且由分离辊32逐张分离开,然后供给到对准辊对13。对准辊对13将记录材料P送至二次转印部分T2,同时使得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40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时间匹配。
二次转印带单元36接触中间转印带40,使得形成二次转印部分T2,中间转印带40由在中间转印带40的内侧表面处的内二次转印辊42支撑。通过将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10,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40二次转印到供给通过二次转印部分T2的记录材料。转印在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大约1.5至1.7的最大反射密度。在最大反射密度,每一个调色剂图像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为大约0.4mg/cm2至0.6mg/cm2
二次转印有四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通过用于定影装置60的预先供给装置61供给到定影装置60中,然后被显影装置60加热和加压,使得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在由设置有加热器60c的定影辊60a和加压辊60b形成的夹持部分中,通过将预定压力和预定热量施加到记录材料P,定影装置60熔融并且定影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
(双面打印模式)
在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通过排放辊对33在记录材料P位于成像设备100外侧时排放穿过定影装置60的记录材料P。另一方面,在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通过再次将记录材料P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使得记录材料P的第二表面(背面)指向上作为成像表面(在所述记录材料P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曾经定影有调色剂图像),在记录材料P的两个表面上实施成像操作。在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在记录材料P的两个表面上实施成像操作,使得能够降低记录材料P的消耗程度。
在双面打印的操作中,将穿过定影装置60的记录材料P送至反向供给路径34,在所述反向供给路径34中实施转回操作,使得记录材料P上下颠倒,然后将其供给到供给路径35,用于进行双面打印。用于双面打印的供给路径35将记录材料P与对准辊对13汇合,然后将记录材料P再次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通过排放辊对33将在其后表面(第二表面)上二次转印和定影有四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排放到成像设备100外侧。在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如后文所述,在第二次二次转印调色剂图像期间易于在记录材料P上产生皱褶。
(成像部分)
如图1所示,成像部分PY、PM、PC和PK具有基本相同的构造,只是在显影装置5Y、5M、5C和5K中所使用的调色剂颜色分别是彼此不同的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在下文中,描述了成像部分PY(用于黄色),并且将省略关于成像部分PM、PC和PK的多余描述。
成像部分PY在感光鼓1Y的外周处包括充电装置3Y、曝光装置4Y、显影装置5Y、初次转印辊6Y和鼓清洁装置7Y。通过在铝制圆筒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感光层来制备感光鼓1Y,并且感光鼓1Y以预定的处理速度沿着箭头R1方向旋转。
充电装置3Y将感光鼓1Y的表面充电至均匀负电势。曝光装置3Y利用通过旋转镜的激光束扫描感光鼓1Y的表面,从而将用于图像的静电图像写入(形成)在感光鼓1Y的表面上,所述激光束根据通过扫描线上的显影图像数据获得的图像信号而产生。通过将调色剂转移到感光鼓1Y上,显影装置5Y将静电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未示出的显影剂供应部分以和利用成像从显影装置5Y中取出的调色剂量对应的量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装置5Y。
初次转印辊6Y按压中间转印带40,以便在感光鼓1Y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形成初次转印部分。当将正DC电压施加到初次转印辊6Y时,将承载在感光鼓1Y上的负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鼓清洁装置7Y用清洁刮片摩擦感光鼓1Y,并且因此收集沉积在感光鼓1Y的表面上的转印剩余调色剂。
如上所述,在作为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的示例的成像部分PY、PM、PC和PK中的每一个处,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将所述调色剂图像承载在中间转印带40上,所述中间转印带40是图像承载构件的示例。作为转印辊的示例的二次转印辊10朝向中间转印带40按压接触二次转印带12,所述二次转印带12是转印带的示例。
(中间转印带)
驱动辊43、张紧辊41和内二次转印辊42牵伸中间转印带40并且由驱动辊43驱动中间转印带40,使得中间转印带40以250mm/秒至300mm/秒的速度沿着箭头R2方向旋转。张紧辊41由设置在其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推压弹簧向外推压,使得将中间转印带40的张力控制在基本特定的水平。内二次转印辊42支撑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中间转印带40的内表面。带清洁装置44利用清洁刮片摩擦中间转印带40,因此从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上收集转印剩余调色剂。
通过将适量的作为抗静电剂的炭黑添加到诸如聚酰亚胺或者聚碳酸酯的树脂材料中或者添加到不同的橡胶材料等中,调节中间转印带40,使得其体积电阻率为1x109Ω·cm至1x1014Ω·cm。中间转印带40的厚度为0.07mm至0.1mm。
(上游引导件)
二次转印上游侧上引导件14和二次转印上游侧下引导件15调节供给路径,直到记录材料P被从对准辊对13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为止。
二次转印上游侧上引导件14管控记录材料P接近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的行为。二次转印上游侧上引导件14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中引导记录材料P,使得记录材料P在预定位置处叠置在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
二次转印上游侧下引导件15管控记录材料P运动离开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的行为。二次转印上游侧下引导件15引导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中的记录材料P,使得记录材料P在预定位置处叠置在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
(二次转印带单元)
图2是二次转印带单元36的透视图。图3是二次转印带单元36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二次转印带2,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易于分离开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使得能够将记录材料P稳定供给到定影装置60。
如图2所示,在二次转印带单元36中,二次转印带12围绕四个牵伸辊(即,二次转印辊10、供给表面形成辊21、牵伸辊22和驱动辊23)延伸并且由所述四个牵伸辊支撑。相对于二次转印带12的旋转方向,供给表面形成辊21设置在二次转印辊10的下游。牵伸辊22设置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驱动辊23设置在牵伸辊22的下游。二次转印辊10设置在驱动辊23的下游。
如图3所示,二次转印带12是环形带构件,所述环形带构件具有由树脂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形成的层。
二次转印带12由树脂材料形成,通过将适量的作为抗静电剂的炭黑添加到诸如聚酰亚胺或者聚碳酸酯的树脂材料中,调节所述树脂材料,使得使得其体积电阻率为1x109Ω·cm至1x1014Ω·cm。二次转印带12具有单层结构并且厚度为0.07mm至0.1mm。根据拉伸测试方法(JIS K 6301)测量的二次转印带12的杨氏模量的值为100MPa以上且10GPa以下。
(二次转印辊)
如图3所示,通过在不锈钢圆棒的芯部金属10a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离子导电泡沫橡胶(NBR)的弹性层10b,使得二次转印辊10形成24mm的外径。二次转印辊10的弹性层10b具有表面粗糙度Rz=6.0μm至12μm。在正常温度/正常湿度环境(N/N:23℃/50%RH)中在施加2kV电压条件下测量的二次转印辊10的电阻值为1x105Ω至1x107Ω。弹性层10b的Asker-C硬度为大约30度至40度。
二次转印电源11连接到二次转印辊10,所述二次转印电源11能够输出可变电流。二次转印电源11自动调节输出电压,使得作为示例的+40μA至+60μA的转印电流流动。二次转印电源11将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10,以在中间转印带40和二次转印带12之间形成转印电场,使得承载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承载在二次转印带12上的记录材料P上。凭借随着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而供应的静电力将记录材料P吸引到二次转印带12。
二次转印带12沿着箭头B方向旋转,使得吸引到二次转印带12的表面的记录材料P从二次转印部分T2向下游侧供给。
二次转印辊10的外周表面具有大约200μm至300μm的正向拱状。在二次转印辊10上形成正向拱状的原因是消除了二次转印辊10的屈曲,并且因此防止二次转印部分T2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的压力下降。
二次转印带12和中间转印带40由内二次转印辊42支撑,并且因此如图1所示当二次转印辊10朝向内二次转印辊42按压接触到二次转印带12时,二次转印部分T2关于旋转轴线方向具有平坦形状。即使在二次转印辊10的表面设置有大约200μm至300μm的拱状部时,二次转印辊10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在所述状态中,二次转印带12和中间转印带40推压(按压)二次转印辊10,使得二次转印辊10向下屈曲大约200μm至300μm。
(驱动辊)
如图3所示,由马达M3驱动驱动辊23,使得二次转印带12沿着箭头R3方向旋转。独立于中间转印带40的驱动系统提供了用于二次转印带12的驱动系统,以使得能够调节二次转印带12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的速度差。驱动辊23通过将薄橡胶层23b固定在金属辊23a的外周表面上来制备,以便确保与二次转印带12的摩擦力,使得防止在驱动期间在二次转印带12和驱动辊23之间产生滑动。
驱动辊23形成为外径为20mm至24mm的直线状,并且旋转驱动二次转印带12。通过直线状驱动辊23拉动二次转印带12,二次转印带12能够密封地接触到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和牵伸辊22。通过使得驱动辊23形成为直线状,在定位在驱动辊23下游的二次转印部分T2处,能够通过设置在牵伸辊22上的反向拱状防止因二次转印带12的皱褶产生转印不均匀等。
如上所述,作为驱动辊的示例的驱动辊23在相对于二次转印带12的旋转方向的牵伸辊22的下游侧中驱动二次转印带12。在驱动辊23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牵伸二次转印带12的整个区域中,驱动辊23具有相同的直径。
(供给表面形成辊)
在图4中,(a)和(b)是示出了供给表面形成辊和牵伸辊的拱状的示意图。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处,形成正向拱状,以防止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在记录材料中产生皱褶。形成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上的正向拱状的拱状量大于形成在二次转印辊10上的拱状量。
如图1所示,供给表面形成辊21是用于二次转印带12的牵伸辊,其布置在二次转印辊10的下游处。吸引到二次转印带12的表面的记录材料P因二次转印带12的沿着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弯曲表面处的弯曲而与二次转印带12的表面分离,然后所述记录片材P被传送到用于定影装置的预先供给装置61。
如图4的(a)所示,通过将不锈钢圆棒切割成正向拱状,使得外周表面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中央部分的隆起量大于外周表面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隆起量,而形成供给表面形成辊21,所述不锈钢圆棒是金属材料的示例。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最大外径的部分的外径为R1max,而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最小外径的部分的外径为R1min。然后,具有最大外径的部分和具有最小外径的部分之间的外径差限定为正向拱状量ΔR1。
ΔR1=R1max-R1min
通过实验证实的是,随着正向拱状量ΔR1变大,二次转印部分T2处的记录材料皱褶消除效果变得更显著。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二次转印部分T2与供给表面形成辊21相距的距离L被设定为20mm至30mm,并且正向拱状量ΔR1设定为1mm至3mm。此外,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最小外径的部分的外径R1min设定为10mm至16mm。
在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的记录材料P上产生的皱褶的程度为何随着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正向拱状量ΔR1越大而变得越小的原因如下。
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沿着旋转轴线的轮廓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从端部部分朝向中央部分向外弯曲。为此,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下游侧中由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轮廓引导的二次转印带12连同承载在其上的记录材料P一起变形,以便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从端部部分至中央部分向外弯曲。在二次转印带12发生这种变形的情况下,这样的力作用在连同二次转印带12一起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的记录材料P上,所述力使得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中记录材料P从二次转印带12浮动的程度减小。此外,在二次转印带12发生这种变形的情况下,这样的力作用在记录材料P上,所述力沿着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下游侧中记录材料相对于横向方向的端部部分向中央部分移动以及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中记录材料P相对于横向方向的尾端部分向外侧延伸的方向。这些力实现了在记录材料P的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尾端部分处的皱褶抚平效果。
此外,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下游侧中,当记录材料P变形成向外(向上)凸出(弯曲)时,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记录材料P被夹持成直线状的上游侧中,由于下游侧中向上弯曲的部分的反作用,使得记录材料P向下弯曲的力作用在记录材料P上。当使得记录材料P向下弯曲的力作用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中的记录材料P时,力不仅仅没有在二次转印部分处产生皱褶,而且还减小了记录材料P的起伏浮动的程度。因此,供给表面形成辊21形成为这样的形状,使得二次转印带12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中央部分能够变形,以便以大于端部部分处的弯曲量向上(向外)弯曲,由此能够减小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皱褶的程度。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中,皱褶抚平力有效地作用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的记录材料P上,使得能够防止因记录材料P的起伏和浮动而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的皱褶所导致的图像缺陷。
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形状使得二次转印带12变形成以大于端部部分处的弯曲量向外弯曲,所述形状不局限为正向拱状。能够用另一种形状替代这种形状,所述另一种形状沿着旋转轴线具有这样的轮廓线,使得在从二次转印部分T2至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部分处的二次转印带12相对于二次转印带12的横向方向从端部部分至中央部分向外弯曲。
此外,在正向拱状形成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上的情况中,正向拱状并不局限于具有这样轮廓线的正向拱状,所述轮廓线的变化使得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直径沿着旋转轴线以抛物线函数的方式变化。具有沿着旋转轴线的轮廓线的形状还可以是双曲线状、垂链线状、弓形状、椭圆状等。
如上所述,作为供给表面形成辊的示例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通过在这样的位置处牵伸二次转印带12形成了记录材料供给表面,通过二次转印部分T2供给的所述记录材料P的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前端能够抵达所述位置。在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处,供给表面形成辊21具有直径小于在中央部分处的直径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二次转印带12被牵伸。
(牵伸辊)
供给表面形成辊21对于承载在二次转印带12上的记录材料P的皱褶消除效果减小,除非供给记录材料P的二次转印辊12因密封接触具有正向拱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而被紧紧牵伸。二次转印带12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具有较硬的性能,而且因此不易于使二次转印带12密封接触具有正向拱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
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反向拱状的牵伸辊22设置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处。牵伸辊22的具有反向拱状的外周表面适当地拉动二次转印带12沿着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正向拱状的外周表面,使得二次转印带12能够密封接触具有正向拱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
在二次转印带和具有正向拱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每一个端部部分之间没有产生间隙的情况下,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上,二次转印带12可变形,使得二次转印带12的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外弯曲。即使在二次转印带12由硬树脂材料形成时,在从一个端部部分至另一个端部部分的区域中二次转印带12也密封接触具有正向拱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使得二次转印带12能够沿着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正向拱状的轮廓变形。结果,能够在二次转印带12上的记录材料P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时充分实现皱褶产生抑制效果。
如图4中的(b)所示,通过将作为金属材料的示例的不锈钢圆棒切割成反向的拱状,使得牵伸辊22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的厚度大于牵伸辊22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厚度来形成牵伸辊22。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牵伸辊22的具有最大外径的部分的外径为R2max,而牵伸辊22的具有最小外径的部分的外径为R2min。然后,将具有最大外径的部分的外径和具有最小外径的部分的外径之间的差限定为反向拱状量ΔR2。
ΔR2=R2max-R2min
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最小外径的部分的外径R2min设置为16mm至22mm,使得反向拱状量ΔR2能够设置为大约1mm至3mm。
然而,牵伸辊22可以理想地形成为使得其反向拱状量ΔR2处于偏离预定参考值ΔR2a±0.2mm的范围内。参考值ΔR2a是这样的反向拱状量,其中,能够牵伸二次转印带12,使得二次转印带12在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周长和二次转印带12在中央部分处的周长彼此相等。在这个实施例中,形成牵伸辊22,使得反向拱状量ΔR2和参考值ΔR2a之间的差处于±0.2mm范围内。
ΔR2-ΔR2a≤|0.2|(绝对值)
即,当形成牵伸辊22,使得反向拱状量ΔR2和参考值ΔR2a之间的差处于±0.2mm范围内时,在这样的状态中牵伸二次转印带12,在所述状态中,二次转印带12在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周长和在中央部分处的周长彼此相等。
如上所述,作为牵伸辊的示例的牵伸辊22相对于二次转印带12的旋转方向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侧中牵伸二次转印带12。在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牵伸辊22具有直径大于中央部分处的直径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二次转印带12被牵伸。牵伸辊22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在端部部分和中央部分处的直径设置成使得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牵伸二次转印带12的部分的周长和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牵伸二次转印带12的部分的周长彼此相等。
(密封接触条件)
如图2所示,在布置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处的牵伸辊2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反向拱状,以便消除因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正向拱状的外周面而导致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中央部分和每一个端部部分之间的旋转轨道的周长的差异。
如图3所示,二次转印带12和供给表面形成辊21之间的接触角度为θ1,并且二次转印带12和牵伸辊22之间的接触角度为θ2。如上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的正向拱状量为ΔR1,牵伸辊22的反向拱状量为ΔR2。此时,为了使得处于张紧状态中的二次转印带12沿着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正向拱状的外周表面延伸,参数ΔR1、ΔR2、θ1和θ2可以理想地满足以下关系。
ΔR1×θ1≤ΔR2×θ2
即,当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之间的差是ΔR1,二次转印带12围绕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卷绕角度为θ1,牵伸辊22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之间的差为ΔR2,而且二次转印带12围绕牵伸辊22的卷绕角度为θ2时,可以理想地满足关系:ΔR1×θ1≤ΔR2×θ2。
在因具有反向拱状的牵伸辊22使得二次转印带12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大于二次转印带12的中央部分的变形量等于或者大于二次转印带的中央部分因具有正向拱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而向外弯曲(凸出)的量的情况中,即使在二次转印带12由诸如树脂材料的硬材料形成时,通过牵伸辊22沿着端部部分方向牵伸二次转印带12的力,也能够沿着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整个纵向方向牵伸二次转印带12。为此,可以理想地满足上述关系。
(比较试验)
在改变二次转印辊10、供给表面形成辊21、牵伸辊22和驱动辊23的外周表面的形状的同时,试制二次转印带单元36。然后,将每一个试制的二次转印带单元36安装在成像设备100中,然后比较在薄纸的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记录材料的皱褶产生状态。这是因为如下文所述在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在记录材料上产生皱褶的量更大。顺便提及,如上所述,二次转印辊10的大部分形成为略微正向拱状,但是在表格1和2中在实质意义上由“直线”来表示。
表格1
实施例1 实施例2
STR*1 直线 直线
FSFR*2 NCS*6 NCS*6
SR*3 RCS*7 直线
DR*4 直线 直线
CPE*5 A B
*1:“STR”是二次转印辊
*2:“FSFR”是供给表面形成辊
*3:“SR”是牵伸辊
*4:“DR”是驱动辊
*5:“CPE”是皱褶防止效果
*6:“NCS”是正向拱状
*7:“RCS”是反向拱状
如表格1所示,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形成为正向拱状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情况中,获得了在薄纸的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的记录材料皱褶防止效果(“A”和“B”)。特别地,在牵伸辊22的外周表面形成为反向拱状的实施例1中,获得了显著的记录材料皱褶防止效果(“A”)。
表格2
CE1 CE2 CE3 CE4 CE5
STR*1 RCS*7 直线 直线 直线 直线
FSFR*2 直线 直线 RCS*7 RCS*7 RCS*7
SR*3 直线 直线 直线 直线 NCS*6
DR*4 直线 直线 直线 直线 直线
CPE*5 C C D D E
*1:“STR”是二次转印辊
*2:“FSFR”是供给表面形成辊
*3:“SR”是牵伸辊
*4:“DR”是驱动辊
*5:“CPE”是皱褶防止效果
*6:“NCS”是正向拱状
*7:“RCS”是反向拱状
在不存在二次转印带12的情况中,比较示例1(“CE1”)对应于传统构造,并且在不存在二次转印带12的情况中,获得较大的记录材料皱褶防止效果。然而,在牵伸二次转印带12的状态中,皱褶防止效果消失(“C”)。
在比较示例2(“CE2”)中,没有皱褶防止效果(“C”)。在比较示例3(“CE3”)、比较示例4(“CE4”)、比较示例5(“CE5”)中,获得了相反的效果,使得产生皱褶的现象明显(“D”和“E”(更加显著))。
因此,通过使得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形成为正向拱状,获得了皱褶防止效果,并且通过使得牵伸辊22的外周面形成为反向拱状增强了皱褶防止效果。
(比较示例1的补充描述)
在JP-A 2011-123254中所述的成像设备中,为了减轻定影装置中产生的记录材料的起伏程度,在定影之后快速冷却记录材料。然而,当旨在提供用于快速冷却记录材料的系统时,需要大型冷却装置,并且因此增加了制造和操作成本,使得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即,成像设备的尺寸扩大并且能耗增加。
在JP-A Hei 7-225523中所述的成像设备中,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转印部的转印辊的外周表面形成为反向拱状,使得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的供给速度分布导致记录材料相对于横向方向的端部部分向外增厚。结果,能够在二次转印部分和定影装置的夹持部分处向外抚平记录材料的皱褶。
因此,在如上述比较示例1中二次转印辊10的外周表面形成为反向拱状的情况中,即使在使用在定影装置60中产生起伏的记录材料P时,也预期在记录材料P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时不会产生皱褶。然而,如上所述,在比较示例1中,不能获得这种效果。原因如下。
为了稳定供给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带12围绕二次转印辊10的表面绷紧延伸时,因用于牵伸二次转印带12的张力和因与二次转印辊10相对的内二次转印辊42而使得二次转印带12平坦地变形。因此,不能形成抚平记录材料皱褶的速度分布。
即,在由在外周表面上具有反向拱状的二次转印辊牵伸二次转印带的情况中,凭借二次转印辊的反向拱状不能充分抚平纸的皱褶。
由于在定影装置60中产生起伏,因此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易于因皱褶产生转印不均匀。
另一方面,在第一实施例中,即使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不能通过二次转印辊10的外周表面的形状充分抚平记录材料的皱褶的情况中,也防止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皱褶,使得能够输出高质量的最终产品。
(薄纸的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
在图5中,(a)至(c)是在薄纸的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在记录材料上产生皱褶的视图。如图1所示,在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当由定影装置60将热量和压力施加到记录材料P上以定影记录材料P的第一表面(前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时,从包含一定含水量的记录材料P中取出含水量(水分),并且此后,记录材料P从周围环境中快速吸收含水量。在记录材料P穿过定影装置60之前和之后记录材料P中的含水量产生突然变化,使得在某些情况中,作为记录材料P的纸的纤维部分地膨胀和收缩并且由此在记录材料P上产生起伏。含水量在端部部分处变化比在中央部分处变化更为显著,并且因此易于在穿过定影装置60的记录材料P上产生这样的现象,即,记录材料的端部部分比中央部分长并且变成波状(称为起伏)。
此外,在再次将记录材料P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以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的在其上产生起伏的后表面上的情况中,记录材料P在端部部分处的起伏部分向中央部分运动,以便使得在端部部分处的长度匹配在中央部分处的长度,并且当记录材料P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时变为皱褶。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显著皱褶的情况中,当记录材料非常脆弱(易碎)时,记录材料自身在皱褶的折线处折叠。即使在记录材料没有达到使得记录材料折叠的程度,在产生皱褶的部分和在没有产生皱褶的部分之间也会产生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不均匀,并且因此肯定有损输出图像的质量。在定影装置60中产生的记录材料的起伏对于具有低刚性的薄纸变得更加显著,并且对于薄纸更易于产生由起伏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的皱褶而造成的转印不均匀。
如图5的(a)所示,产生起伏的记录材料P在相对于垂直于横向方向的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的长度比在记录材料供给方向上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长度长。如图5的(b)所示,当将产生起伏的记录材料P吸引到平坦的二次转印带12时,由于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每一个端部部分和中央部分之间的长度差,记录材料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向上隆起,以便与二次转印带12分离开。当记录材料P保持处于记录材料P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中央部分隆起的状态中的同时将记录材料P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时,相对于横向方向的隆起中央部分向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B相反的上游侧逐渐移动。如图5的(c)所示,当相对于横向方向的隆起中央部分不能承受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的夹持压力时,相对于横向方向的隆起中央部分被夹持压力挤压而产生皱褶。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即使在产生起伏时,为了防止在记录材料P上产生皱褶,供给表面形成辊形成为正向拱状并且牵伸辊22形成为反向拱状。在这种情况中,通过后述实验,证实的是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中央部分和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每一个端部部分之间的二次转印带12围绕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卷绕长度的差越大,则越不易于产生皱褶。表格3示出了由实验获得的膨胀量和是否出现图像缺陷之间的关系。在表格3中,用“x”表示出现图像缺陷的情况,用“o”表示没有出现图像缺陷的情况。膨胀量是在记录材料P在转印期间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位置中相对于横向方向(垂直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向外延伸和变形的情况中记录材料P的变形量。从表格3能够理解,在这种情况中,膨胀量为3mm以上。
表格3
*1:“EA”是膨胀量。
*2:“ID”是图像缺陷。
将参照图6描述膨胀量。在图6中,(a)示出了在记录材料P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之前(在穿过之前)记录材料P的状态,(b)示出了在记录材料P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之后(在穿过之后)记录材料P的状态。作为记录材料P,如图6的(a)所示,使用A3大小的片材,在尾端侧沿着记录材料供给方向以矩形条状切割所述片材(其中,毗邻的矩形条被开口间隔开)。在这个情况中,矩形条的数量为5,毗邻矩形条之间的开口为20mm,每一个矩形条的长度为200mm。当这种片材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时,如图6的(b)所示,在片材的尾端侧中,片材相对于片材的横向方向向外延伸。因此,测量在片材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之前和之后的片材的宽度,并且在片材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之前的片材的尾端宽度G和在片材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之后的片材的尾端宽度H之间的差用作膨胀量。
然后,在改变二次转印带12的卷绕长度差的同时上述片材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并且此后检查在每次测量时的膨胀量和是否发生图像缺陷。在图7示出了试验结果。图7示出了通过实验获得的卷绕量差和膨胀量差之间的关系。此外,图7还示出了膨胀量和是否发生图像缺陷之间的关系。如图7所示,在膨胀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中(在这种情况中为3mm),没有出现图像缺陷。此外,膨胀量变得大于预定值(3mm)的情况为卷绕长度差大于0.8mm的情况。结果,能够理解的是,在卷绕长度差为0.8mm或者更小的情况中易于发生图像缺陷,而在卷绕长度差大于0.8mm的情况中不易于发生图像缺陷。换言之,在卷绕长度差大于0.8mm的情况中易于获得在记录材料上的皱褶抚平效果。
将参照图8描述二次转印带12的卷绕长度。如图8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关于旋转轴线方向,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最大外径的部分的外径为R1mx,而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最小外径的部分的外径为R1min。此外,在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中央部分处二次转印带12围绕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卷绕角度为θ1,而在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处二次转印带12围绕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卷绕角度为θ3。在这种情况中,用“(R1max/2)×θ1”表示中央部分处的卷绕长度,用“(R1min/2)×θ3”表示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卷绕长度。
如上所述,当这些卷绕长度之间的差大于0.8mm时,获得在记录材料P上的皱褶抚平效果。即,为了抑制产生皱褶,仅仅需要R1max、R1min、θ1和θ3满足以下关系。
0.8<{(R1max/2)×θ1-(R1min/2)×θ3}
上述卷绕长度之间的差越大,则皱褶抚平效果越为显著。因此,考虑通过围绕供给表面形成辊21大量卷绕二次转印带12,使得卷绕长度差更大。然而,在二次转印带12大量卷绕在具有正向拱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周围的情况中,在某些情况中有损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旋转并且二次转印带12断裂。因此,考虑施加在二次转印带12上的应力并且为了获得更显著的皱褶抚平效果,在这个实施例中,还要求R1max、R1min、θ1和θ3满足以下关系:
E/F>16.3×{(R1max/2)×θ1-(R1min/2)×θ3}-2.4。
在上述关系中,E(MPa)是二次转印带12的屈服强度,F(kg)是施加到二次转印带12的张力。
能够通过对图9中示出的实验结果进行数值分析而获得上述关系。图9示出了通过实验获得的在二次转印带12的卷绕长度差和施加在二次转印带12上的最大应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图9中示出的实验结果,获得了表示最大应力Em(MPa)和卷绕长度差(mm)之间的关系的近似曲线。通过以下近似方程获得该近似曲线:
Em=16.3×{(R1max/2)×θ1-(R1min/2)×θ3}-2.4。
因此,理解的是,张力F(kg)和最大应力Em(MPa)成比例关系。因此,当用张力F(kg)除以上述近似方程时,推导出以下方程。
Em/F=16.3×{(R1max/2)×θ1-(R1min/2)×θ3}-2.4
此外,要求二次转印带12的屈服强度E(MPa)大于最大应力Em(MPa)。由上文,获得上述关系式。关系式表示了二次转印带12的卷绕长度差的上限。
E/F>16.3×{(R1max/2)×θ1×(R1min/2)×θ3}-2.4
在这个实施例中,二次转印带12的屈服强度E(MPa)为100MPa至150MPa。此外,张力F(kg)为1.5kg至4kg。
在这个实施例中,卷绕长度差理想为例如大约1.2mm。这个值大于0.8mm,因此充分获得在记录材料P上的皱褶抚平效果。此外,在这种情况中,施加在二次转印带12上的应力小于二次转印带12的屈服强度。为此,不会有损二次转印带12的旋转,并且二次转印带12不会断裂。
供给表面形成辊21还用作分离辊,所述分离辊用于在二次转印带12上形成弯曲表面,用于弯曲分离开记录材料P和二次转印带12。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形成为正向拱状的情况中,在将具有低刚性的薄纸吸引到二次转印带12的同时沿着二次转印带12供给薄纸。然而,具有高刚性的厚纸没有沿着二次转印带12供给,而是与二次转印带12分离开,并且因此不能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位置处由二次转印带12供给厚纸。当考虑将包括薄纸至厚纸的记录材料P稳定供给到定影装置60时,理想的是供给表面形成辊21还用作分离辊,然后由定影装置60的预先供给装置61将记录材料P供给到定影装置60。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例中,布置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下游处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以正向拱状变形,使得二次转印带12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外弯曲的程度大于二次转印带12相对于横向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向外弯曲的程度,并且因此不易于在记录材料上产生皱褶。即使在薄纸用作记录材料时,即使在双面打印模式的操作中也不易于在记录材料上产生皱褶。通过使得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形成为正向拱状,二次转印带12上的记录材料P变形,使得在二次转印带T2的下游位置处记录材料向外弯曲。当诸如纸的刚性构件被夹在作为二次转印部分T2的夹持部处时,响应于夹持压力,在二次转印部分T2附近使得刚性构件向下弯曲的力作用在刚性构件上。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位置处,该力减小了向上弯曲从而导致皱褶的记录材料的膨胀程度,并且因此能够抑制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皱褶。
在第一实施例中,牵伸辊22的外周表面以反向拱状变形,使得二次转印带12相对于横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内弯曲的程度大于二次转印带12相对于横向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的向内弯曲的程度,并且因此,二次转印带12无间隙地接触供给表面形成辊21。布置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处的牵伸辊22的外周表面具有反向拱状,并且因此即使在二次转印带12是刚性树脂带时,在二次转印带12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正向拱状的外周表面上适当伸展的状态中,二次转印带12也围绕辊延伸。在这种状态中,沿着使得中央部分进一步隆起的形状供给位于二次转印部分T2下游处的记录材料P。为此,增强了形成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具有正向拱状的外周表面的效果,并且因此通过供给表面形成辊21抚平记录材料P的皱褶的效果变得显著,使得减少了在定影装置60中因产生的起伏而导致的皱褶所造成的图像缺陷。
在第一实施例中,供给表面形成辊21还用作分离辊,用于弯曲分离开记录材料P与二次转印带12,因此不需要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位置处提供独立分离辊。为此,减小了二次转印带单元36的部件的数量,使得减小了二次转印带单元36的尺寸。
从减小部件数量的观点来看,如JP-A 2011-123254所述,考虑从二次转印部分T2至定影装置60的部分由单个转印带单元构成。这种构造使得供给表面形成辊设置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处,而独立的分离辊设置在供给表面形成辊的下游处。在这种情况中,即使在供给表面形成辊的外周表面具有正向拱状时,具有低刚性的薄纸也在被吸引到二次转印带12的同时沿着二次转印带12供给。然而,具有高刚性的厚纸没有沿着二次转印带12供给,而是与二次转印带12分离,并且因此在供给表面形成辊的下游位置处不能稳定地供给厚纸。
因此,当旨在将包括薄纸至厚纸的记录材料P从二次转印部分T2稳定供应至定影装置60时,如图1所示,理想的是供给表面形成辊21布置在靠近二次转印辊10的位置处,同时还用作分离辊。在从供给表面形成辊21至定影装置60的空间中,理想的是由作为另一供给设施的用于定影装置的预先供给装置61供给记录材料P。
根据第一实施例,即使在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的记录材料P处于记录材料P一次穿过定影装置60并且在其上产生起伏的状态中时,也能够可靠地减小因起伏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的皱褶所导致的图像缺陷的程度。
<第二实施例>
图10是第二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四个牵伸辊以梯形形状牵伸二次转印带12。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三个牵伸辊以三角形状牵伸二次转印带12。除了二次转印带12的牵伸形状和牵伸辊的数量之外,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类似,并且因此在以下描述中,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构成元件用与图1中的附图标记或符号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并且将省略多余描述。
如图10所示,由供给表面形成辊21、牵伸辊22和二次转印辊10牵伸二次转印带单元36B的二次转印带12。还用作用于二次转印带12的分离辊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设置在二次转印辊10的下游处。牵伸辊22设置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处。二次转印辊10设置在牵伸辊22的下游处。
在第二实施例中,没有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驱动辊23和用于驱动驱动辊23的马达M3,并且二次转印带12通过与中间转印带40接触而由中间转印带40旋转。
如图4中的(a)所示,供给表面形成辊21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正向拱状。当供给表面形成辊21在具有最大外径的部分处的外径为R1max而供给表面形成辊21在具有最小外径的部分处的外径为R1min时,如下限定正向拱状量ΔR1。
ΔR1=R1max-R1min
在第二实施例中,R1min为10mm至16mm,ΔR1为大约1mm至3mm。
如图4中的(b)所示,牵伸辊22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反向拱状。当牵伸辊22在具有最大外径的部分处的外径为R2max而牵伸辊在具有最小外径的部分处的外径为R2min时,如下限定反向拱状量ΔR2:
ΔR2=R2max-R2min
在第二实施例中,R2min为16mm至22mm,ΔR2为大约1mm至3mm。
供给表面形成辊21还用作分离辊,用于在二次转印带12上形成弯曲表面,以弯曲分离开记录材料P与二次转印带12。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外周表面具有正向拱状的情况中,具有低刚性的薄纸在被吸引到二次转印带12的同时沿着二次转印带12供给。然而,具有高刚性的厚纸没有沿着二次转印带12供给,而是与二次转印带12分离开,并且因此不能在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位置处由二次转印带12稳定地供给厚纸。当考虑将包括薄纸至厚纸的记录材料P稳定供给到定影装置60时,理想的是供给表面形成辊21用作分离辊,然后由用于定影装置的预先供给装置61将记录材料P供给到定影装置60。
布置在具有正向拱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下游处的牵伸辊22具有反向拱状,并且因此在二次转印带12由供给表面形成辊21适当伸展的状态中,即使在二次转印带12是硬树脂带时,二次转印带12也围绕伸展辊延伸。
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二次转印带单元36B的部件的数量少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的数量,并且因此能够廉价地制造二次转印带单元36B。采用了二次转印辊10布置在牵伸辊22的下游处的简单系统,但是与第一实施例类似,能够抑制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皱褶。
即使在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的记录材料P处于记录材料P穿过定影装置60并且在其上产生起伏的状态中时,也能够减小因起伏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产生皱褶所导致的图像缺陷的程度。因此,为了防止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因起伏而导致产生皱褶,除了二次转印辊10之外的牵伸辊还可以是两个牵伸辊。
<其它实施例>
在图11中,(a)和(b)是其它实施例的示例的示意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构造、控制、材料、设计以及尺寸。在图1示出的二次转印带单元36中,排除二次转印辊10的牵伸辊的数量还可以是4个或者更多。不要求供给表面形成辊21还用作分离辊。第一实施例的构造不是仅仅在双面打印操作模式的操作中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第二表面(后表面)上时才发挥作用。
如图11的(a)所示,供给表面形成辊21并不局限于具有直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连续变化的形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以及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正向拱状的供给表面形成辊。供给表面形成辊21的轮廓形状并不局限于正向拱状,所述轮廓形状能够变形,使得二次转印带12关于横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外弯曲的程度大于二次转印带12关于横向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向外弯曲的程度。树脂辊21b和21d可以固定在不锈钢中央轴21a的端部部分处,并且树脂辊21c可以固定在中央轴21a的中央部分处。
如图7中的(b)所示。牵伸辊22并不局限于具有直径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连续变化的形状的牵伸辊、和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反向拱状的牵伸辊。牵伸辊22的轮廓形状并不局限于反向拱状,所述轮廓形状能够变形,使得二次转印带12关于横向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内弯曲的程度大于二次转印带12关于横向方向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向内弯曲的程度。树脂辊22b和22d可以固定在不锈钢中央轴22a的端部部分处,并且树脂辊22c可以固定在中央轴22a的中央部分处。
图像承载构件并不局限于仅仅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示例的中间转印带40,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用于在其上承载调色剂图像和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承载在二次转印带12上的记录材料P上。还可以通过使得感光鼓与转印带相接触而从感光鼓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对应于二次转印带12的转印带上,所述感光鼓是图像承载构件的另一个示例。
尽管已经参照在此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此陈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旨在涵盖出于改进目的或者处于以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修改方案或者变型方案。

Claims (8)

1.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
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其用于在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环形转印带,其用于供给记录材料;
转印辊,所述转印辊从所述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经由所述转印带被朝向所述图像承载构件推压,用于形成转印部分,以从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材料上;
供给表面形成辊,其用于牵伸所述转印带,以形成记录材料供给表面,其中,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相对于所述转印带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印辊的下游处,并且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在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直径小于在中央部分处的直径;和
牵伸辊,其用于牵伸所述转印带,其中,所述牵伸辊相对于所述转印带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的下游处,并且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在每一个端部部分处的直径大于在中央部分处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驱动辊,驱动辊用于将驱动力施加到所述转印带,
其中,所述驱动辊相对于所述转印带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所述牵伸辊的下游处,并且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直径大体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通过包括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和所述牵伸辊在内的多个辊牵伸所述转印带时,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的形状和所述牵伸辊的形状设置成使得在所述转印带的任意位置处所述转印带相对于与所述转印带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横向方向的牵伸横截面中的周长基本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牵伸所述转印带的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之间的差为ΔR1,所述转印带卷绕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的卷绕角度为θ1,牵伸所述转印带的所述牵伸辊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之间的差为ΔR2,并且所述转印带卷绕所述牵伸辊的卷绕角度为θ2时,满足以下关系:
ΔR1×θ1≤ΔR2×θ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的最大外径为R1max,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的最小外径为R1min,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在中央部分处所述转印带卷绕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的卷绕角度为θ1,并且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在每一个端部处所述转印带卷绕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的卷绕角度为θ3时,满足以下关系:
0.8<{(R1max/2)×θ1-(R1min/2)×θ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所述转印带的屈服强度为E并且施加到所述转印带的张力为F时,满足以下关系:
E/F>16.3×{(R1max/2)×θ1-(R1min/2)×θ3}-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供给表面形成辊具有正向拱状,使得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直径从所述中央部分朝向每一个端部部分持续减小,并且
其中,所述牵伸辊具有反向拱状,使得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直径从中央部分朝向每一个端部部分持续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转印带包括由树脂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形成的层。
CN201510150567.1A 2014-04-02 2015-04-01 成像设备 Active CN104977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6284 2014-04-02
JP2014076284 2014-04-02
JP2015-011256 2015-01-23
JP2015011256A JP2015200869A (ja) 2014-04-02 2015-01-23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34920 2015-02-25
JP2015034920A JP6552215B2 (ja) 2014-04-02 2015-02-25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7830A true CN104977830A (zh) 2015-10-14
CN104977830B CN104977830B (zh) 2017-09-08

Family

ID=5368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0567.1A Active CN104977830B (zh) 2014-04-02 2015-04-01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58577B2 (zh)
EP (1) EP2940530B1 (zh)
CN (1) CN104977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4214B2 (en) 2015-06-02 2018-02-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belt configured to avoid image defects
JP6552294B2 (ja) 2015-06-19 2019-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押圧部材
JP2020011798A (ja) * 2018-07-17 2020-01-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96457A (ja) * 2020-06-12 2021-1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8922A (zh) * 2008-06-06 2009-12-0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US20110135354A1 (en) * 2008-08-29 2011-06-09 Masami Maruko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667637A (zh) * 2009-10-29 2012-09-12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5826A (ja) * 1993-03-10 1994-09-22 Nikon Corp 防振機能を有するコンパクトなズームレンズ
JPH0722552A (ja) 1993-07-02 1995-01-24 Daido Steel Co Ltd Ic用リードフレームの成形方法
JPH07225523A (ja) 1994-02-10 1995-08-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0716A (ja) 1996-06-28 1998-01-23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6408158B1 (en) * 1997-01-31 2002-06-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unit
JP2001356564A (ja) 2000-06-13 2001-12-26 Konica Corp 帯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5043A (ja) 2007-07-05 2009-01-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転写装置及び該転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59259A (ja) 2009-09-08 2011-03-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503250B2 (ja) * 2009-10-28 2014-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82166B2 (ja) 2009-12-10 2014-04-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67898B2 (ja) * 2009-12-14 2012-1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21230A (ja) 2010-04-08 2011-11-0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677074B2 (ja) 2010-12-16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97092A (ja) 2011-10-31 2013-05-20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5817B2 (ja) * 2014-04-02 2018-0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47648B2 (ja) * 2014-04-07 2018-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8922A (zh) * 2008-06-06 2009-12-0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US20110135354A1 (en) * 2008-08-29 2011-06-09 Masami Maruko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667637A (zh) * 2009-10-29 2012-09-12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7830B (zh) 2017-09-08
US20150286166A1 (en) 2015-10-08
EP2940530B1 (en) 2020-06-10
US9658577B2 (en) 2017-05-23
EP2940530A1 (en)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3857B2 (en) Fixing device with peeling member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398045B2 (en) 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06395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666296B2 (en) Media stripper mechanism,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20695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30531A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定影方法
CN104977830A (zh) 成像设备
JP2012063742A (ja) 記録媒体分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81408A (zh) 定影器件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62658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425560A (zh) 片材处理装置和成像设备
JP4655848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1067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122761A (zh) 成像装置
JP2007193121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9383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52119B2 (en) Cool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522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40547B2 (en) Clean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cleaning method
JP2008225173A (ja) 定着装置
US10725404B2 (en) Guide structur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375384B (zh) 环形带、中间转印带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制造环形带的方法
CN104570671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841637B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0856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guide member shaped to clear recording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 Feng

Inventor after: A little time to protect the ocean

Inventor after: Omata Haruhiko

Inventor after: Teng Tianyue

Inventor after: Kosasa Hideaki

Inventor before: A little time to protect the ocean

Inventor before: Jian Feng

Inventor before: Omata Haruhiko

Inventor before: Teng Tianyue

Inventor before: Kosasa Hideak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